时间:2023-08-25 16:39: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各地市场电话营销方兴未艾
电话营销最初在1970年代由美国开始发展,至今仍被视为相当重要的营销管道之一。根据美国电话营销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本土市场广义的电话营销(含电话销售、客服)相关产值高达5千亿美元,而全英国更有超过5,000家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就业人口达35万人(资料来源:英国电话营销协会cca)。在苏格兰,电话营销更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共建有220个以上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人员超过4.6万名,服务的客户包括了微软、摩根史坦利等跨国企业。
中国台湾地区较早引入了电话营销的模式,据台湾著名电话营销专家姚能笔先生介绍,台湾地区的电话营销始于1988年左右,一开始以“一段式”的电话营销为主,即:从接触客户一直到成交,完全透过电话、邮寄或传真完成购买程序。最初电话营销被运用在信用卡的销售上、后是保险,由于绩效相当好,后来慢慢扩及其它金融产品与其它类型的商品。
“在十几年前,全台湾不到三家的保险公司在做电话营销,现在则是相反,不到三家没做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说,“最近,电话营销的‘一段式’营销模式更慢慢开展到“二段式’业务属性的工作上,例如外勤业务员、b2b的业务等,也都有相当不错的成绩展现。”
拓宽电话营销的使用范围
电话营销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今已经从狭义的电话营销转向了广义的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大陆地区的电话营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潜力巨大,尤其是在金融保险领域,未来市场相当可观。
“电话营销在大陆的发展最被看好的行业,仍然是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产业。以保险业来说,电话营销在大陆保险业的发展,最近一两年可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就更长远来看,绝对会有爆炸性的发展。”姚能笔说,“再以信用卡行业为例,信用卡的发行在大陆在2008年以前会有倍数的成长,这样的发展提供了电话营销在数据库方面所需的帮助。”
与此同时,电话营销也会在其它领域有类似的成长,实际上,除了电信、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行业之外,其它如报纸、邮购、饭店、各式俱乐部、健康食品、图书、招聘、软件、国际快递、租赁、保养品等领域,都适合通过电话营销开展营销活动。投资估算和量化,提高营销的准确性,并提升营销的投资回报(roi)。在消费者环境以及大营销环境变迁的形势下,由于符合科技优势以及现代人追求快捷、方便的消费形态,加上成本低、效率高的特性,电话营销被重新受到重视。
电话营销最初在1970年代由美国开始发展,至今仍被视为相当重要的营销管道之一。根据美国电话营销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本土市场广义的电话营销(含电话销售、客服)相关产值高达5千亿美元,而全英国更有超过5,000家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就业人口达35万人(资料来源:英国电话营销协会cca)。在苏格兰,电话营销更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共建有220个以上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人员超过4.6万名,服务的客户包括了微软、摩根史坦利等跨国企业。
中国台湾地区较早引入了电话营销的模式,据台湾著名电话营销专家姚能笔先生介绍,台湾地区的电话营销始于1988年左右,一开始以“一段式”的电话营销为主,即:从接触客户一直到成交,完全透过电话、邮寄或传真完成购买程序。最初电话营销被运用在信用卡的销售上、后是保险,由于绩效相当好,后来慢慢扩及其它金融产品与其它类型的商品。
“在十几年前,全台湾不到三家的保险公司在做电话营销,现在则是相反,不到三家没做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说,“最近,电话营销的‘一段式’营销模式更慢慢开展到“二段式’业务属性的工作上,例如外勤业务员、b2b的业务等,也都有相当不错的成绩展现。”
电话营销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今已经从狭义的电话营销转向了广义的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大陆地区的电话营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潜力巨大,尤其是在金融保险领域,未来市场相当可观。
“电话营销在大陆的发展最被看好的行业,仍然是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产业。以保险业来说,电话营销在大陆保险业的发展,最近一两年可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就更长远来看,绝对会有爆炸性的发展。”姚能笔说,“再以信用卡行业为例,信用卡的发行在大陆在2008年以前会有倍数的成长,这样的发展提供了电话营销在数据库方面所需的帮助。”
一、4月市场回顾
三月下旬,市场持续回调,直至四月初,大盘探明了2250一线的低点后,以600113浙江东日,600679金山开发等为代表的温州、上海等地金融改革题材股异军突起,带动金融类板块整体走强;另外以000014沙河股份,000036华联控股为代表的深圳前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题材股的带领下,地产板块表现也相对强势。大盘直至4月20日收盘突破2400点。
二、市场后续格局分析
从上证指数周线图可以看到,去年8月以来的走势正在构筑一个清晰的头肩底形态,当下已经接近形态末端的临界位置。综合政策面微调修复投资需求的可能,资金面逐步放宽的可能,技术面突破的可能以及市场本身的低估值状态,我们仍然对A股市场短期和中期的走势表示乐观,建议投资者把握机会积极参与,以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三、五月主要投资机会分析
(一)由上图清晰可见,2012第一季度投资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已经跌至十年最低,投资需求大幅下滑已经成为了拖累经济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发现剔除通胀因素的中央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值)仍处于负增长状态。然而从2012年中央政府对基建项目的预算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减少。
因此中央政府在以基建为主的大型项目投资上仍有充足的弹性。鉴于此,我们倾向于认为5月将会看到有结构性的预调微调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将针对以基建项目为主的投资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具体的我们建议投资者配置铁路建设、高铁、水泥建材等相关板块的低估值二线蓝筹股。
(二)金融改革带来金改股和券商股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今年初以来,金融市场改革动向和措施频繁出现,推进节奏在过去十年实属罕见,截至目前,改革总体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研究发展个人境外直投;
2 加大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进债券市场建设以丰富直接融资渠道,避免实体经济对信贷的过度依赖;
3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和产品,尤其是加强衍生品市场的建设;
4 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摘要: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各种因素诱发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目前,金融领域几乎积淀了中国改革的全部成本,国有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使金融成为一个最易断裂的链条。能够及时地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处理和化解,稳定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尝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几年前,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的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得非常严峻。由于这种严峻的金融环境,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有的企业在投资中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尤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而销售不出去,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问题。企业获得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一些企业生产出一件产品到销售完成会出现亏损的情况。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及影响范围显而易见。在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导致世界的经济市场产生疲软现象,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不断降低,企业盈利逐渐减少,企业发展陷入危机。一些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缩减规模甚至申请破产。企业的发展及其经营业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企业在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条件下,金融危机时代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将会更大。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上的流动资金非常缺乏,企业不能实现融资的目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一些企业因为资金供应链断裂而倒闭。金融危机时代在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危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有的企业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并且金融危机过后很多企业也得到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最终使得这些企业朝着更为有力的方向发展。金融危机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必须针对金融危机这种特殊的环境,通过投资较少的资金换回更多的产品。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存在,造成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出现萧条。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的价格会远远超过其价值。这就意味着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投资较少的资金换回较高价值的商品。这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企业遇到发展危机尤其是全球范围性的金融危机时,政府绝对不会放任企业发展,任其自生自灭。相反,政府会采取诸多措施以保障企业度过危险期。
二、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营业绩的特点
在金融危机时代没有来到时,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价值。但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只有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或者通过技术的创新等措施才能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在竞争上处于上风,从而可以不断谋求发展。但是在金融危机这种大环境下,企业不可能一味的去创造产品。因为在危机下,一件商品的价值将会远远低于其价格,那就意味者每销售出去一件商品企业都会有经济效益的损失。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就不是单纯的追求效益了,而是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平稳渡过谋求以后的发展、壮大。只要企业存在就有其社会价值,比如降低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等。四、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内容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一般都会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随着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因素也会不断增加,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和正常经营的能力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社会发展不稳定,比如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现象,那就意味着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一)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在任何金融环境下,资金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旦企业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何谈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很多企业由于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不断减小其规模。甚至一些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停止生产、裁员甚至申请破产等措施。因此,在金融危机下,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候合格要看企业是否具有融合资金的能力。
(二)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
由于金融危机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有一定的机遇。因此,企业如果可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就很有可能在为企业赢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进而就能使企业平稳地度过金融危机时期。然而,如果企业不能抓住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企业将很难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出现破产的严重后果。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如果一直走老路,不思创新、改革,最终都会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最终被淘汰。企业要想在金融危机下平稳发展就必须增强其创新能力。当然,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还有很多内容,比如企业储备人才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应变能等都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得非常严峻。由于这种严峻的金融环境,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有的企业在投资中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尤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而销售不出去,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问题。企业获得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一些企业生产出一件产品到销售完成会出现亏损的情况。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及影响范围显而易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导致世界的经济市场产生疲软现象,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不断降低,企业盈利逐渐减少,企业发展陷入危机。一些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缩减规模甚至申请破产。企业的发展及其经营业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企业在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条件下,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将会更大。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上的流动资金非常缺乏,企业不能实现融资的目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一些企业因为资金供应链断裂而倒闭。金融危机在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危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有的企业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并且金融危机过后很多企业也得到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最终使得这些企业朝着更为有力的方向发展。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必须针对金融危机这种特殊的环境,通过投资较少的资金换回更多的产品。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存在,造成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出现萧条。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的价格会远远超过其价值。这就意味着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投资较少的资金换回较高价值的商品。这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企业遇到发展危机尤其是全球范围性的金融危机时,政府绝对不会放任企业发展,任其自生自灭。相反,政府会采取诸多措施以保障企业度过危险期。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特点
在金融危机没有来到时,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价值。但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只有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或者通过技术的创新等措施才能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在竞争上处于上风,从而可以不断谋求发展。但是在金融危机这种大环境下,企业不可能一味的去创造产品。因为在危机下,一件商品的价值将会远远低于其价格,那就意味者每销售出去一件商品企业都会有经济效益的损失。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就不是单纯的追求效益了,而是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平稳渡过谋求以后的发展、壮大。只要企业存在就有其社会价值,比如降低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等。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内容
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一般都会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随着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因素也会不断增加,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和正常经营的能力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社会发展不稳定,比如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现象,那就意味着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一)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在任何金融环境下,资金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旦企业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何谈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很多企业由于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不断减小其规模。甚至一些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停止生产、裁员甚至申请破产等措施。因此,在金融危机下,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候合格要看企业是否具有融合资金的能力。
(二)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
由于金融危机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有一定的机遇。因此,企业如果可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就很有可能在为企业赢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进而就能使企业平稳地度过金融危机时期。然而,如果企业不能抓住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企业将很难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出现破产的严重后果。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如果一直走老路,不思创新、改革,最终都会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最终被淘汰。企业要想在金融危机下平稳发展就必须增强其创新能力。当然,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还有很多内容,比如企业储备人才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应变能等都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机遇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家,其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价值占全国GDP的58.5%、出口总额的68%和工业新增产值的74%,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然而,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极不对称,长期处于“强位弱势、融资难”的尴尬处境,特别是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通过金融衍生品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一、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新的挑战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中最大、反映最为强烈的影响就是造成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只有少数优秀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获得了资金支持,而多数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仍然是其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使得原本我国中小企业就存在的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加大
2007年到2008年第三季度期间,中小企业的原材料、劳动力、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受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异常激烈。随着销售压力不断加大,中小企业的存货占用资金量上升,大量的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账款增多企业资金需求迅速增加,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增大,应收账款回收率低,从而资金周转困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采取风险补偿的办法来降低自身风险。银行普遍上浮了30%一40%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有的上浮竟高达80%。许多银行还要求中小企业存单质押,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1.65%,股份制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5.4%。如果有通过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贷款,还得支付平均2%―3%的担保费率,中小企业将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这极大的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浙江省为例,2008年1一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增长40.55%,其中亏损总额70.60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93%,利息净支出增长45.18%,亏损面达21.03%。
二、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经济刺激政策施行的机遇
前面已经具体介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来保增长、扩内需,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频频出台,此外,国务院总理在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且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特别是增值税的改革,对中小企业减少重复纳税,降低税费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有意义,极大地鼓励了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及转型升级,并为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 产业升级的机遇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非常落后,技术含量低,技术溢出效应小,劳动生产率低,在国际高端市场上的竞争乏力。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就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在国际经济金融震荡的环境下,必然要出现国际产业分工重新布局、企业并购重组和重新洗牌的局面,这将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
(三)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带动融资的契机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往往“抗风险能力”较弱。我国大多中小企业都以外贸为主导,金融危机对其业务的影响不言而喻。出口虽然受到了金融风暴严重冲击,但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差别:对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并没有多大影响,有的反而呈现上升势头;而对于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产品,其出口量明显受到冲击。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认识到了 “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必须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真正依靠自主创新、真正发展高新技术、真正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成功实现企业的转型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才能在今后的经营道路上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进一步激化了中小企业资金缺失的风险,给中小企业未来的融资带来了一定信贷风险,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更多的是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小企业只有强化信用意识,提高企业信誉,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的银企关系,才能充分把握金融危机为其融资带来的发展机遇,从而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资金缺失风险增大的挑战。笔者相信只要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这些,今后中小企业融资一定会在“机遇”这个催化剂下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署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王铁军.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刘国华.转型经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 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13.7
1 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
(1)金融危机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
由美国次贷“多米诺骨牌”倒塌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新的方向转变。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为负增长3.8%,创下了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的纪录;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花旗银行与美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出现82.9亿美元和153.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花旗银行面临被肢解命运。如果说次贷危机第一阶段是从产品危机转化为产业危机、行业危机进而形成世界范围金融大海啸的话,那么次贷危机第二阶段的最主要特点则是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全面经济危机,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和持续的破坏性影响。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它对世界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2)全球金融危机颠覆了过度泛滥的金融创新模式。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信用的滥用。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金融衍生品泛滥无度,与经济本体发生了重大偏离。创新的红利被拿走了,创新的风险却留给了市场。过度金融化、过度证券化、过度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种下了一个个无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却只能是政府和纳税人。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投行甚至华尔街的震荡,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重大灾难,这种灾难的最直接承受者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
(3)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寒三日也非一日能够解冻。尽管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救市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如果把这些救市措施本身的负面作用也考虑进来,那么世界经济所面临的状况就会更加严峻。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中还会出现新的危机源,危机本身也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全球金融危机还主要出现在次贷领域,但优质贷款的危机也已经若隐若现。如果危机深化的过程不能得到有效阻止,那么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与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源就可能会进一步扩散,整个金融体系就可能会面临更严重也更剧烈的动荡局面。
2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1)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速增长。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1―9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
(2)外贸领域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
①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净出口贡献率降低。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新兴经济体发展也受到拖累,其中俄罗斯股市大幅下跌,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印度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减速;越南、印尼等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运行波动较大。1~9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234亿美元,增长14.7%,同比下降69.8个百分点;对印度出口244亿美元,增长43.1%,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869亿美元,增长28.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中国对新兴经济体主要国家出口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2008年出口下滑趋势。
②进出口实际增速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2008年中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中国长期实施外贸导向型战略,鼓励企业积极扩大出口,相应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二是过去人民币实际价值长期被低估,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低廉,“中国制造”产品性价比高,导致出口数量迅速扩张。三是工业制品出口比重上升,不但没有改善贸易条件,反而起到了恶化作用。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目前主要工业出口品种为附加值低的纺织品、家用电器等,而进口产品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资源、能源产品。以上因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表现并不明显,而在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凸显。
③企业经营压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降低。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银行利率提高等方面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整体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利润严重降低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在下调出口退税、汇率升值背景下,出现大面积破产倒闭现象。其中,玩具行业已经有3631家出口商破产,约占总数的52.7%。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企业倒闭、出口放缓,对社会就业形成了严重压力。二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由于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加工制成品出口销售价格增长幅度,企业利润被压缩;另一方面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经营活动受限。这导致部分沿海地区如广东省等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被迫停产,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持续减缓。
3 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我国与美欧等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特别是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其中,美国启动案件数量居首,仅反倾销案件就达13起,占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的21%。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
(2)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
受全球范围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劲、部分资源产品供给公司垄断以及航运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以及粮食、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而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也将向下游传递,这对纺织品等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较大。
(3)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2007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截至今年3月底,5个月累计升值了5.4%,这比2007年前10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9个百分点。2008年,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
4 中国如何应对危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当前,对我国经济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危”中有“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要处理好保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方面,当务之急是防止经济严重下滑,确保经济增长在8%以上。另一方面,在保增长中要重点进行结构调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是机遇,使我们过去长期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能再继续了,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从我国长期发展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必须要靠国内的大消费市场拉动。结构调整同时包括价格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都应进行调整。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贯彻结构调整意图,这是对政府有关部门最大的挑战。
(2)要把握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机遇。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高储蓄,低消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历史性机遇。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们是被“逼”着解放思想,搞改革开放,想方设法谋发展。现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一次“逼”着我们解放思想,采取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如果处理得好,会“逼”出一个经济增长新格局,“逼”出一个大好的国内消费市场。当然,这需要时间。今明两年世界经济最好的可能是在衰退中复苏。我国经济只要内需市场繁荣,仍然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对此,我们要有这种认识和信心。
(3)要把握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给了我们清醒的认识。2008年11月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着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我国这30年财富的积累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我们也需要参与。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我国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然,我们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综上所述,中国外贸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对着挑战,总体机遇大于挑战,危中见机,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正确认识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完善政策,加强企业管理,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坚定信心,有效应对,努力化解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
参考文献
[1] 夏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党建研究,国际经济评论,2009,(2).
关键词:报业;金融危机;机遇
一、金融危机对报业的影响
“危中有机”研究世界报业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对我们拓展视野、判断形势、寻求对策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的报业危机凸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业股票大幅下挫。二是在高额负债的压力下,许多报业集团不得不变卖资产、减薪、裁员。三是开始出现停刊、转网、请求破产保护等情况。与以往的倒闭风潮相比,这次美国报业危机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危机范围更广,过去是个案,强吞弱、大吃小,而这次是全行业的;二是危机程度更深,以致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报业集团也难以幸免。
美国的这次报业危机固然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关,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主要依赖广告支撑的报业传统商业模式开始失效了。中国报业由于体制等方面的优势,能够维系更长的稳定期,不会像美国那样突然发生大的动荡。但是,全球报业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报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2.98亿,居世界第一,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高速增长,势必对报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3G手机在我国陆续上市并逐步普及,对报业更是雪上加霜。新闻纸价格高位运行及广告形势的不景气,对报社影响很大且非常直接,导致一些报业集团和报社的收支失衡,资金链紧张。如果因势利导,国家适当增加投资,新闻媒体抓住机遇,将能推动新闻宣传事业加快发展。金融危机对报业带来的机遇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危机为媒体加强和创新经济报道带来的机遇。危机中人们更关注经济走势对经济发展及民生的影响,更关注媒体的经济报道。媒体要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走出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
二是要抓住金融危机为强势媒体扩大市场份额带来的机遇。在新一轮市场洗牌中,争取领先优势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要抓住金融危机为报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要借助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集团内容产品升级,使集团形成以报刊为主业,兼具互联网、数字出版、商务印刷等一体化的大传媒产业格局。
四是金融危机为报业提供危机管理的机遇。在当前形势下,广大读者对主流媒体提供权威性、解读性的信息需求大大增加。
二、报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与措施
做好当前宣传工作,必须把提振信心摆在第一位。宣传报道以提振信心为主线,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显现,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报纸应做到:第一,强化报纸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权威性和报道深度;第二,强化编辑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强化报纸的服务功能;第四,强化报纸的文化娱乐功能;第五,加强对报纸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力度;第六,需要重视借用新媒体,提升报纸媒体的品牌价值。
党报要大力宣传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解读“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重大举措。面对挑战,党报无可替代的两大优势集中表现在:首先,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传媒行业里最主要、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内容制造者和提供商;其次,它具有长期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和秉持社会责任感的传统。
在机制创新方面,一是建立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新旧媒体复合出版机制,实现采编部门、采编人员的多角色管理机制;建立面向多元化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二是建立面向新媒体的绩效考核机制。调整经营策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同,各家报纸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广告经营策略进行战略性、阶段性的调整,捕捉、培育和发展新的广告增长点,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报业结构单一,尚未走出单纯靠广告支撑的阶段。报社可以围绕读者需求,考虑成本控制,主动出击,走出去与读者和广告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析广告市场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召开广告版面推广招商会,使这些客户与报社广告的合作更稳固持久。广告策划创新,一是活动策划。二是版面策划。三是建立品牌推广机制。既要增加广告客户和特定消费群体对报业的信任感、忠诚度,又要为报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外,可以盘活广告价格,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随市场波动的广告价格运行体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建立新市场开发价格体系,推出不同时段的广告价格;针对不同的广告淡旺季节,运用广告价格杠杆拉动广告市场需求。
互联网等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如何加强管理,加强建设,做到管理与建设并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要高度重视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的建设,努力建设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1.1受国内外需求萎缩的影响,中国建材行业正遭遇着海外需求萎缩、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内忧外患”。首先,建材工业的出口,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萎缩,需求下降,使我国以出口为主的建材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其次,国内以内销为主的建材业也同样遇到了需求下降、市场萎缩的的困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和购房、装修意愿降低。加上国内楼市持续调整,房地产市场走向低迷,装饰装修业需求萎缩,楼价下滑,消费趋于理性,从而导致了建材产品需求下降。当需求下降时,建材产品价格也随之下降,给企业销售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1.2受成本、环保、市场等方面的影响,给建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身处金融危机的建材企业中,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由于近年来原燃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劳动力和环境成本增加,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大幅增长等因素,加上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多重风暴一一袭来,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成品价格一路走低的影响,不少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大部分企业只能得到薄利,甚至没有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企业只能维持生存。
1.3随着金融危机的渐次传导和滞后连锁效应的不断释放,建材业还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加剧了世界各国对此次危机的悲观预期。这种“急性传染病”的危害首先是使信心降低、预期减退,使企业对未来前景极为担忧,投资意愿不足。如果国内外两方面的市场信心不能及时恢复,建材企业的压力会更大。
2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点
2.1经济危机赐予企业政策利好的机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会带来了更多的政策雨露,这为我们释放企业能量提供了机遇。目前,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服务和财政力度等振兴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些利好政策为每一个有准备的企业所关注,所运用,并变为发展自身的机遇。
2.2经济危机赐予企业调整重组的机遇。提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客观上需要经过一轮调整重组的过程。无论是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还是发展模式,都要进行新的变革与升级。虽然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做,但在危机的冲击和压力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得以凸现,不少粗放型企业经营困难,许多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显得更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味着更激烈的大浪淘沙和优胜劣汰,市场将会伸出它那只“看不见的手”,迫使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对已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逼迫我们对每一个进入建材领域的投资者进行优化组合。
2.3经济危机赐予企业练好内功的机遇。长期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通道下,国内建材业之所以发展迅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国内人工、土地、建材资源、环保等低廉的成本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建材企业往往只想到赚钱,而对管理差、内功弱、同质化、低门槛、低产出和机体自身是否完善、结构是否优化等突出问题却无暇思考。危机时刻,引起外需突减,内需萎缩,市场低迷。强大的市场压力正逼迫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粗放型竞争的模式,通过提升管理、改革创新来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为国内建材业练好内功、强筋壮骨带来了机遇。
2.4经济危机赐予企业降本增效的机遇。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放慢,在内外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将相应地带动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使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成本有望继续大幅全面回落。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与供应商进行价格、付款条件的谈判也会比景气时容易得多,这也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2.5经济危机赐予企业人才储备的机遇。金融危机带来了许多企业的停产倒闭,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失业,此时正是致力于发展壮大的企业进行人才技术储备、选聘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的最好时机。同时,由于就业的不景气,以往民营企业总不被人看好,去外企、大国企是多数就业人的心态也正被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可民营企业,此时有更多的机会让民营企业选人用人,为来年的萌发成长积蓄力量。
2.6经济危机赐予企业产品储备的机遇。中国建材业多数属于原材料和技术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注重研发,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能力有限是国内建材企业的通病,这严重影响了国内建材业的竞争力。此次金融风暴使不少企业市场萎缩,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但此时可以腾出精力,利用好经济复苏前的大好时机,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进行产品的原创型研发与升级,储备更多的新产品,为危机过后增添一分胜利的砝码。
2.7经济危机赐予企业抢占市场的机遇。危机期间,不少企业因资金困难等原因而陷入困境或倒闭,他们以前占据着的一方领土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这给留下来的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提供了机会。同时,经济危机造成各国购买力下降,使得价廉物美的中国建材产品具有了相对优势,也为我们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商机。
2.8经济危机赐予企业并购扩张的机遇。此次金融危机使经济周期进入谷底,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地能够被并购的目标企业数量会增加。很多因资金链断了的“休克鱼”急需寻找实力雄厚的企业对他们进行并购。这对于国内品质优良的企业来说,正是用今天的财力换取明天的实力的好机会,并且这样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在经济繁荣时期是不可能有的,在经济危机结束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是不会出现的。
3应对金融危机的着力点
3.1在调整战略上着力。危机时刻,许多企业原来的发展战略已不符合当前的发展环境。只有对原来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重新审视,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变化尽快制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特色战略”和冷静稳健的经营策略,这才是企业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实现平稳增长的核心和制胜法宝。定企业未来生存和命运的问题。
3.2在提高质量上着力。在危机面前,能够化危机为转机的根本秘诀是“产品质量”。只有产品质量提高了,才能把有限的市场变成无限的市场。为此,企业一是要从强化产品质量入手,进一步加大品质管理力度,健全产品检测系统,加大开展标准化工作,努力提升质量档次,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抢占高端市场。
3.3在风险控制上着力。金融海啸最大的破坏性就在于其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要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设计好应急方案,防止某一链条上供应链断掉,做到防患于未燃。
3.4在成本管理上着力。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危机面前,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企业要增强成本意识和过紧日子的思想,在各项开支上精打细算,通过增加消耗指标,设立以消耗指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低消耗”、“低成本”控制体系来加强生产和经营环节的成本和开支的监控。同时要自觉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杜绝低价竞销,注意防止竞相杀价等不正当竞争。
3.5在自主创新上着力。创新是竞争力的灵魂,是企业的发展之本和动力源泉。当前,企业要认真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联合国内一流的院校,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引进更新先进设备,开发节能新型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同质化带来的缺点和利润损失,以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引领行业进军新高度,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先机,创造更大利润。
3.6在调整重组上着力。推进行业调整和联合重组,是行业健康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当前,要把行业发展的着眼点转移到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来。通过调整整合,从而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和集约化经营,使建材业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3.7在市场开发上着力。目前,市场日益融合化,全国正在一体化。虽然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挫伤了企业原有市场,使整体市场下滑。但需求下降不等于没有需求,建材业的社会需求无尽头。企业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市场,紧紧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对策,延伸业务触角,着力研究发掘消费者的需求,放眼全国进行市场抢夺,努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3.8在队伍建设上着力。未来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企业要找准机会,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储备契机,养精蓄锐,引进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储备业界精英,充实原有的管理团队,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