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5 16:39: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第1篇

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实践检验的不统一性和间接性, 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客观、科学、公正、公平, 并以此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科研导向, 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是科研管理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是用已有的知识、方法、手段去探究新的知识。如果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长期以来, 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主流的评价模式,即职称评定、博士点、硕士点的评定、科研项目的评审都要看申报者已发论文的数量,这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所以,必须把创新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并且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上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康庄大道,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1.2 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操作。缺点是评价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好恶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大主观随意性。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的。

而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性的要素,事事都要求量化,有些要素勉强量化后,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要素,把所有的要素换算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

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它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其次, 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而言,主要采用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间接方法测量。间接测量时采用的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以完全确定。再次,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 一定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3 评价程序的易操作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 这是首要条件,但同时也要兼顾可操作性。因此,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又要简化操作程序, 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 易于操作。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

2.1 评价机制的内涵。

《辞海》对机制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用来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生物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到本质的说明。可见,当机制一词是从机械构造理论中借用的,用于社会科学,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可以定义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正常运行有关的各部分(即政府、企业、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看出,此概念强调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及如何相互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2.2 评价方法

同行评议法和计量评价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在同行评议中,专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行评议的优势是,专家代替了科学外行拥有了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操作得当的同行评议能够对科学研究发挥巨大的激励和支持作用。

计量评价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一些内容指标化、数值化,通过对作为研究成果载体的各种文献及文献间关系的“计量”来考察研究成果。由于用客观数据部分取代了主观判断,利用计量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质量,但计量评价方法也有缺点:一是过分依赖于数据, 二是易产生投机取巧, 三是易引发学术不端。

2.3 评价程序。

"所谓评价程序, 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过程或步骤。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众多学者对评价程序论述不多, 侧重于说明评价程序的重要性。相对实质评价来说,评价程序更易把握, 可操作性更强,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如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达到实质上和理想上的公正、公平, 光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难以保证的,还应该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因为“法制”比“人治”更可靠。合理可靠的程序是制度的基石, 因此, 为保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公正、公平, 就应该制定公正、公平的评价程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工作实际来看, 如何制定学人公认的评价程序, 诸如专家的选择程序、评审的步骤、异议的处理程序、成果的报奖程序等, 应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重中之重。 [1]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

一、前言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普遍使用科研“量化”考核的方式。许多国内院校都采用了这种考核方法,客观上改变了原来科研评价无具体明确目标、科研活动随意松散的局面,被认为是较好的科研评价方式,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对推动高校科研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演变至今,它在实际操作、评价科研成果价值、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特别是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是照搬照套了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过分地追求科研数量的积累,却忽视了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真正价值,更多地出现了科研成果质量低下、科研课题重复研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很多学者和专家也在呼吁对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并且提出了一些构想。笔者认为应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和教师教学、科研侧重点的不同,创建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推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构建科研成果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所分析的学校是一所综合的财经类高职院校,以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多专业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省属高职院校。学校现设有会计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文法系、粮食工程系、机电系、计算机艺术系、外语系、基础部、思政部等8个教学院系(部),基本形成了管理、工学类专业相互依托,支撑配套的专业布局。

在构建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过程中,注重坚持导向性原则,突出重点指标;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反映科研绩效投入产出的实质性指标全部包含在内;坚持客观性原则,体系中每个指标都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本质,并且指标间不存在相互重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1.根据人文、理、工科差异性,制定与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体系。该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从科学和创新的规律出发,使评价工作与科研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人文和理工两类学科具有不可比性,制定计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二者的差异,尽可能做到顾及学科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对于应用研究成果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前景上;而理工类的科研成果,基础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科学论文、专利等形式。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研成果,主要有学术性评价和管理性评价两种:学术性评价着眼于成果的创新点及其在学科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判断,同时考虑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管理性评价则着眼于成果的外部表现特征如成果形式、发表刊物、鉴定级别、转载引用情况等,并从中归纳出一些量化指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虑到过于强调量化指标会导致评价重视科研成果数量、级别的多少而忽视真实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只是由于片面理解定性、定量评价原则,背离科学发展规律的结果;但是,科研业绩的量化确实为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它不是万能的,有局限性。因此,在科研成果评价和管理中坚持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既不能过分强调评价指标的作用,夸大评价结果分值的意义,也不能完全否定科研量化管理的相对公正性。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科研评价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并且要依靠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同行专家在科研业绩评价中的积极作用等。因此,进行教师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重数量又重质量。

3.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从科研课题中提取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科研课题中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供学生研究,学生的创新构想与成果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很大启发和支持作用。科研与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既调动了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互利双赢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需要,也符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同时,将科研引入教学,可以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乃至生产经营的新模式引入教学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不断地更新,更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学到新技术和新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还能提高技能创新的意识,跟上时展的步伐,一毕业就能顶班上岗,创造社会财富。

4.服务区域经济,突出成果转化。该校结合本地实际,深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工作实际中找课题,突出技术应用项目的研究,把向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引领行业企业开发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通过应用性科学研究,丰富教师专业实践经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以往教师评价体系中要么没有关注成果转化,或者仅仅是从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简单地度量。国外有很多大学科研机构都会跟企业签定科研合同,一般主要是三大类:提供资金援助、转让科研设备和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金的教学式研究职位。美国、德国大学的医学、药理学和化学系一般都设有若干个由企业承担费用的教学研究职位,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还有大学教授去公司咨询、授课或作学术报告,直接参加企业科研。为使成果转化的测度统计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成果转化的真实情况,便于管理部门对成果转化进行宏观指导,设置一套较为完整的成果转化测度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些研究部门的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测度指标可用科技成果转化率、研究开发产投比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项指标进行综合描述。

三、结语

在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学院结合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为保证学校科研的发展,制定了科研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制订了详细的科研工作实绩量化考评准则和实施细则,包括年度科研工作表、年度科研考核表、最低工作量表和科研工作量考核评估表。在科研考核时,从课题、成果、专利、获奖四个方面建立定性与定量指标,从该校考核量表中可以看出,着重于定量性指标。其中成果这一指标包括科研和教学建设与专业建设成果两个方面,分别设定分值,同时对每一类指标设定权重。分值的计算则采取加权取和,得出总分,进行比较和评定。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泽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5):29.

[2]王建军.大学教师职务聘任中的科研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

第3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 全过程管理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71-02

一、研究背景

我国科研院所主要从事高精尖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承担着来自于政府、各部委、军方等多个渠道的各类科研项目,少则年均几十项,多则年均几百项。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日益重视和科技投入的明显增大,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项目难度也不断提高。科研项目任务量的迅速增长和项目难度的增强既给广大科研院所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又对科研院所传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各院所必须加强项目统筹管理,转变项目管控模式,确保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那么针对科研项目开展积极有效的绩效评价,成为促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提升的重要方式。

大部分科研院所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主要以项目验收,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为终极目标,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按任务节点进行非量化考核,以保证科研项目的按期完成率,但对其完成质量、对院所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缺乏有效的评估。因此如何对科研项目开展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如何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对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十分有益。

二、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1.未按重大节点进行有效考核,科研项目进度控制不力。大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虽在年度计划中明确了重大节点和一般节点,但对于节点的具体完成形式和考核方式并未具体确定,导致对节点的考核和把控不到位,流于形式。

2.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项目团队效率无法有效发挥。目前科研院所一部分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是在全新的领域开展,缺乏积累,难度较大。然而从事这类创新性大、技术攻关难度大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与从事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基本没有差异,这样极大地打击了部分研究人员的科研攻关积极性。

3.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大部分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后续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差,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有产品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缺乏后续投入和管理,同时缺乏有效的考核政策,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能持续创收的比较少。

(二)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科研项目考核管理效果不佳,大多流于形式, 造成“考核处处在,结果不实在”的局面。具体问题在于:

1.没有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绩效评价的操作过程走样,考核结果应用单一。

2.项目评价周期不合理。大部分科研院所对于科研项目评价都是按照季度或年度进行,所有项目都按照这种方法单一考核,但科研项目本身重大节点周期各有差别。

3.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合理。指标设置主要是按照任务目标分解指标,缺乏差异性,没有重点和针对性。

4.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根据经验判断的,缺乏科学性。

三、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综合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路,构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达到有效考核和激励。并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以最小的参与度达到最大的管理效果。

希望通过有效评价,可以做到:科研项目按进度节点完成,科研项目完成质量有效控制,科研项目经费严格预算,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科研院所科研项目专业发展方向,鼓励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

四、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科研项目全过程阶段划分

根据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立项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及风险性等;实施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验收阶段主要考查项目成果与立项要求符合性、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成果先进性、成果转化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二)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流程

可以分四个步骤来设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详见图1。

1.指标库建立。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指标来建立指标库,主要采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管理专家头脑风暴的方式,建立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备选库,以供将来各类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时选择使用。指标库的建立为今后各类项目评价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指标的建立要遵循有效性、独立性、可行性的原则。

2.指标的选择。对初步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拟首先通过专家咨询,以管理专家评分等方式,了解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进而通过关键绩效指标法选择指标。选择时要注意考虑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性和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和重点突出,并根据各单位自身的科研项目激励政策导向,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方案。

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选择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后,下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就是这些指标权重的设定,将已选择的绩效评价指标按照科研项目评价各阶段进行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菲法分别确定其权重。不同的权重设计可能会使评价结果出现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选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即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德尔菲法,这样既简化了计算、提高了一致性,同时还保留了层次分析法较好的数理逻辑性,从而使得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

4.评分办法设计。根据已知的指标权重设计评分标准,对每项指标的扣分和加分办法和极限值做出明确规定。设计过程中注意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可操作性,避免评分办法过于复杂,增大评价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三)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探索性地设计了以某科研院所为例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详见表1。

具体评分时既可以根据各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评分标准,也可以简化处理,例如根据各个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将得分划分为三个档次,较好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70%(不含)~100%,一般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40%(不含)~70%,较差的得分范围为1%~40%。

五、结束语

传统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价,首先在周期上一般是按自然年度考评,并未针对项目本身研究周期评价;其次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关注技术性指标,往往技术指标达到要求了即可,忽视了效益、效率和后续成果转化等要素。因此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开展绩效评价,符合项目本身研究周期的管理需求,更有适用性。同时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正是将财务要素和非财务要素紧密结合,也关注流程标准性要素和后期成长性要素,按照此思路构建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考评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更为细致全面。

参考文献:

[1] 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3)

[2] 李丽亚,宋杨.科技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3] 王凭慧.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胡骏红.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4篇

关键词:高职 课程考核 改革与实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广受关注。一方面是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滑坡,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严峻挑战。为化解这一矛盾,很多院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显得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的提高。纵观我院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势头,结合学院开展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探索性总结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课程考核方法方面可采取的实践途径。

一、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立考核形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纵向互相交叉、横向互相交融且彼此相对平行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各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建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构,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及技术应用组合而成。

在教学理念上,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标准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力求体现专业建设特色和课程建设目标,在考核评价上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单一的课程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特色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技术标准,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核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施行分层次考核,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力争能科学地、多方位地评价学生。

1.1 平时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通常是在期末采取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如何,不可否认,对于一些课程来说,卷面考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我系医技类专业的课程而言,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是不科学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总评成绩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内容,即平时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上课出勤、值日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几次阶段性测验成绩等内容,新的考核评价模式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目的。

1.2 期末综合性实验考试

主要专业课程均增设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全程考核。其目的是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实验考核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是一种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在《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均实施了综合性实验考核,首先教师选取典型的病例及临床标本给以学生预习。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分别对所选病例的病历病史进行讨论、学习,并根据综合性实验要求的任务自行分工合作;课下每人分别负责查阅不同方面的相关文献,时间定为3个工作日;各组对每人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讨论学习,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确定下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方案,包括实验室检查的项目、要选择的测定方法等;各组学生分头实施所选项目的检验工作,最终,各组学生分别写出综合性实验报告,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总结。教师根据实验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3 期末理论考试

理论课程教学遵循“知识够用为度”原则,理论知识的考核,仍然采用卷面笔试,这种考核形式在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和理解等方面仍具有积极作用,但在考试命题内容上,我们作了一些修改,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比重由以往的30缩减到20,增加了综合分析题(比如案例分析),同时考虑到学生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实际需要,大量融入与临床实际相关的试题,增加了职业相关性知识、进展性内容的考察,以此了解学生平时对专业的关注程度;争取做到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资格考试的无缝对接;从考试管理上,严格规范出卷、监考、判卷等规章制度。

二、课程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

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该放在三个视角上来构思,第一是能力维度,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掌握了什么能力;第二是时间维度,即把考核放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第三是主体维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智能。

新课程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形式上对传统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从考核内容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不仅考察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并且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课程对专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从考核方式上,以“过程性考核”取代“终结性考核”,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将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评价学生。与一次终结性考核相比,过程性考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少数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从考核形式上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卷面考试仍就作为考核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重要手段,非笔试考核又有口头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等形式。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康永尚、王隆丹、郝旭光等。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尝试[J].北京教育(高教):2006(4):43~44。

[2] 叶勇玲、唐梅文、杨仕权。构建医学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66~67.

[3] 王尊全。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7):272.

[4] 邹吉高。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成都大学学报。2007,(8)

[5] 胡月红。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6] 崔宁、梁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7] 王晶。浅谈行动导向的考核设计――过程考核[J].轻工设计,2011,(5)

第5篇

关键词: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让位于科研创新优势,为提高电网科研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能力,电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电力科研发展,然后众多科研成果却面临转化率低,不能创收的瓶颈,科研成果增值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增值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了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增值转化工作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特点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为确保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在进行基础应用研究之上,还必须进行一些前瞻性探索。电力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科研成果具有如下特点:(1)电力科研成果前期投入大。电力科研成果需兼顾技术、经济和电网安全等多种因素,前期投入科研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时间久。(2)科研成果价值衡量困难。电力科研成果解决电力生产中实际问题,并产生无形的效益,其价值衡量难。(3)科研成果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少。科研成果针对性高,解决目标问题,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此外,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应用还需要配套基础设备的逐步完善。

二、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止步于科研成果报奖的问题。深入探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过程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积极性低。目前电力企业缺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2)科研成果增值转化投入不足。由于机制上的缺陷和人员缺乏积极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上人、财、物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支撑。(3)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中介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不健全,电力企业科研中介机构少,不能满足企业成果增值转化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科研成果增值即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将蕴含在研发人员的技术研发成果中的价值转化为企业效益的过程。科研成果增值是科研成果价值得以成功转化的结果,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其转化的基础,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则是其价值的最终目的,因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增值评估应包含科研成果价值评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两方面。

关于科研成果评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我国开展科研成果评估工作稍晚,但是仍进行了不少研究,洪晓枫设计了交通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法律和效益等14个二级指标[1]。杨斯博对不同种类的科研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2]。王晓鹤提出了包括技术、市场、效益和推广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3]。彭修娟主要从经济效果、技术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适用性等方面构建了科研成果后评价指标体系[4]。

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尹航等认为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扩散效应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后评价研究[5]。魏猛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徐小钦和余海霞则主要从科技成果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3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7]。苏俊宏等主要从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研产出三方面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8]。

四、评估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择的原则

由于科研成果增值评估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选取的评估指标应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全部信息。(2)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同时评估指标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比较。(3)独立性原则。评估指标之间要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亦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4)科学性原则。指标从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2.指标体系的构建

(1)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

本文从经济、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构建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经济因素: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首要因素。实施科研成果能增加销售收入,还可以减少成本金额节约费用。技术因素:科研成果应该技术上先进,并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被灵活运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技术上成熟,且不可被替代都说明科研成果价值比较高。市场因素:市场化能力越强,市场需求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科研成果价值越大,科研成果的剩余经济寿命则表明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时间期限。法律因素:科研成果不依赖其他技术,独立性较强,许可发放较多,而且法律地位比较稳固,则科研成果的价值较大。

(2)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需在市场化环境中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转化投入,并取得转化效果。本文从转化基础、转化投入和转化机制与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

转化基础:研发人员数量越多,科研项目数越多,科研经费数也相应增多,科研成果转化也就有了相应的人、财、物基础。

转化投入: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市场推广人员在相应推广经费的支撑下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转化机制与环境: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激励,同时健全的成果转化平台能够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交易的空间,此外科研成果符合政策规定也会加速成果增值转化。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五、结语

本文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构建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宏观,对于一些指标的评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而且还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种类的不同分别构建指标体系。随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工作的开展,各地将制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和完善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加快电力企业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晓枫.交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杨斯博.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的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02.

[3]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彭修娟.华北油田科技成果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6]魏猛.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第6篇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科研投资主体是政府,投资所需资金几乎全部由财政拨款解决,这种投资方式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此时的投资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实践证明,这种投资方式难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其原因在于政府财力有限,而且政府投资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必须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投资模式,通过创新风险投资的机制来建立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风险投资体制。但是在完全的市场机制调节下,由于科研成果转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以至风险大,投资周期长,在这方面具有大型公共产品投资的特点,兼风险资金退出渠道不通畅,因此很难吸引民间资本投入。这样一来,一方面是投资主体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是其它资本投入的动力不够。而政府资金不足的局面短时间是不可能解决的,另一方面社会的游资的确很多(这从我国银行的高存款可以看出)。这一矛盾决定了,政府干预风险投资的方式应以间接干预和推动为主。风险投资的主体不变,但是干预的方式则需作必要的调整。众所周知,民间资本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到风险企业中去,其根本原因在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畅通。为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风险投资中来,必须设计和创新风险投资的制度,其制度的核心是能够开辟出新的能有效分散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但是设计和创新这一机制的主体必须是政府而不可能是其它任何机构或者个人。

一、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从风险投资的源头确定需由政府负责的投资对象设立这一机制实质上就是完善风险投资的市场准入问题。政府只有责任和义务扶持那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具有创新价值并预示社会科技未来发展、能带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科研成果。而对于那些只有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的成果应该由市场来调节,对于这部分成果的转化过程将主要由非国有资本根据其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和推广,至于其间所产生的风险也将由其自主承担。为了对这些科研成果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识别,就必须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由社会各方面联合成立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这是区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的关键,即应该确定哪些该由政府负责推广和扶持,哪些则不需要政府来负责推广和扶持。这个体系应该是由科技部门、市场研究部门、企业协会、价值认定部门等联合组成,以确定某项科技成果的综合应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关于这一体系的构成,初步设想是由原来的技术专利局为主体构建,并联合有关科技部门、市场研究部门、行业协会、价值认定部门、生产力促进协会等,实行匿名投票的形式进行评价和投票,给出综合打分,以达到一定的标准作为政府负责推广的风险投资对象,即从风险投资的源头确定需由政府负责的投资对象。

二、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的信用评级和担保体制,为政府对风险资本投资提供信用担保和科研成果作抵押进行项目融资提供方便与可能在国外,政府担保被称为风险投资的“放大器”。根据国外的实践,其放大倍数在10-15倍之间。在经各部门联合审定与评价后,对已纳入政府负责的科研成果,政府将对投资于该项目的民间资本实行担保,发挥政府担保的放大器作用。虽然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进行直接资助,但是对于经过仔细、审慎认定后的科研成果,政府应该为其进行开发和转化提供间接的支持,可采取政府提供信用担保的形式进行。依照我国现有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占公司股份比例最高不得大于35%,并且也不能象有形资产一样作为贷款融资的抵押资产,各级各类金融机构都不能据此发放或提供贷款等。如果对于科研成果如前文所述经过了严格而科学的评价及认定后,科研成果作为具有高科技含量及良好市场前景的无形资产,是应该可以作为具有实物价值的资产,并以之进行融资的。同时,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科研成果的价值认定体系后,这一机制才有可能建立起来。那么这个流程就是:认定和鉴别科研成果――评价科研成果价值――为科研成果的融资进行信用担保――金融机构据此融资。这里的金融机构并不局限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是各类金融机构。这样的机制必将大大刺激民间资本介入到风险企业中的积极性,其在经营期间如果不愿意继续持有公司股份,那么无论是通过风险企业自身的股份回购还是转让给其他民间资本,都将变得容易和顺畅。并且如果风险企业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或清算,由于政府提供了信用担保,其风险投资亦可得到一定比例的补偿。

三、筹建专业的服务于科研成果转化的保险公司,为民间资本的介入减少和分散投资风险我国已经考虑建立专业服务于农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以发挥国家在抑制农业波动,保护传统农业中的作用。据此,为了使政府担保规范化运作并加大政府对民间资本介入到风险投资中去的干预效果和力度,可以考虑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成立专业的保险公司,以扶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大对民间资本介入到风险投资领域中的吸引力。对于民间资本投入到经过专家组(即前面所述的科研成果评定体系)认定的达到一定标准的科研成果的,可以经过一定程序得到国有保险公司提供的专门保险。在确系可保范围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以减少民间资本的后顾之忧,从而分散和减少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为防止这种机制所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确定保率来加以约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健全投资失败的理赔勘察中加以限制。

四、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的买卖与交易市场,常设科研成果转化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并引入各种现代市场的交易策略以确保市场的活力

为了提高经过认定的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可以借鉴证券市场的交易系统,设立面向全国甚至全球投资者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买卖市场,如建立一个类似NASDAQ的全国甚至全球的技术买卖和交易系统,利用这种先进的市场交易网络和现代的市场交易方式,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和吸引各区域风险资本的介入,随着这一市场的建立,许多民营企业缺乏良好投资项目的局面应该可以得到缓解。

为了提高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和效率,可以考虑在该市场中引入期货、期权和远期合约等交易规则,即同时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和交易的期货、期权和远期合约市场。这种交易策略的引进不仅起到了活跃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等作用而且也比较符合风险投资企业高不确定性和运作长期的特点,从而为风险资本的投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上回避风险的渠道。同时增大了交易的数量、交易的灵活性和市场的吸引力,必将大大活跃科研成果的买卖与交易市场。

五、完善其他政府扶持风险企业的配套措施

其他配套措施主要是指政府对风险企业的直接扶持方面,如在政府的采购方面向风险企业倾斜;对风险企业的税负予以减免和优惠;对民营资本在科研成果的投资中予以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对成长性较好的风险企业在融资上(无论是以债券形式融资还是以股票形式融资)降低门槛并提供各种方便;设立政府专项风险投资资金,对一些重要科研成果直接以政府资金作为投资主体投资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经过严格而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认定程序为前提的,即必须从市场准入上牢牢把握应由政府负责的对象和范围。这是这一系列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同时可考虑推出政府风险投资配套基金。政府每年都有“科技三项经费”扶持科技企业的发展。其实,政府部门可以考虑从中拿出一部分,独立的组建一个基金或投入民间的风险基金中,由民间的风险基金来操作,赚了钱不收取利润只收回成本,亏本了不回收。国外的经验证明,这种做法对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上述关于风险投资的系列制度设计,可由下图表示:

第7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研成果;科研合作;江西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TQ10)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高校具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开展科学创新研究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高校的层次分布格局来看,江西省内高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基于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地方高校在职能上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能,同时还承担着较为显著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挥其科研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而有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又是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事务性、执行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对高校科研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调控和管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活动能够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人、财、技术、资金、组织的有效配置和高效运行。与传统的以研究性为主的高校不同,地方性高校目前在科学研究体系与科研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管理机制,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问题。

二、江西省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也在经历一轮快速的变革。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随着数字化科研管理系统的逐步推进,科研管理的职能也在趋于科学化,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例如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地方服务等部门,其中人文社科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自然科学部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平台、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团队建设等职能,地方服务部门主要行使推进校地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等职能。目前,江西省的大多数高校基本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校内各个二级单位的科研活动直接受到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具备适当分权但又相对集中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科研管理机构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否具备管理能力、管理理念是否能够有效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科研创新和核心组织,难以有效提升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科研管理机构无法有效追踪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有效对接,导致高校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严重,等等。

(一)科研管理理念滞后于社会技术和科学研究发展需求。科学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管理的直接对象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还没有跟上科研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科研管理中,因循守旧、官本位的思想仍然较为明显,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依然习惯于以行为为导向的工作思维;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仍然沿用一贯的纸面成果形式,较少考虑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较少关注到科研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无法有效体现,降低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价值,使科研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脱节;缺乏较为先进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注重对科研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科研成果注重纸面研究,而对于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专利申请不够重视,对专业也缺乏有效的保护制度,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在科研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才能使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

(二)科研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适应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科研创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上都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科研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科研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自身规律存在较大偏差,科学研究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沉淀,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则主要看中短期成果,存在“重形式、走过场”及“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往往不看重科研成果的实质内容,而过分关注科研成果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评价,而单纯注重科研结果;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质量,而单纯注重科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导致科研工作者不太注重长期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也导致科研工作往往追求低水平重复,以数量充质量,不求创新只求形式的短期行为,导致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成为科研工作的短板。第二,在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中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放到应有的位置,^多关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论文级别和数量以及获得课题级别和经费数量,而不注重科研工作的实际质量,导致多数研究没有实际价值,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研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功能的发挥。第三,评价和激励机制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激励机制未能实现体现科研价值差异性的目标,在激励机制设计时对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量、不同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激励时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项而异,降低了激励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损害了科研评价和科研激励应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校际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不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结构来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各种机构均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之间共同形成互有分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将科研创新工作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链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校际之间、校所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合作研究机制,合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随着科技创新向综合化、大型化趋势的发展,单个科研机构很难承担重大项目的创新任务,也难以通过有效整合研究资源,避免无效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校企之间、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政策导向、人才培训、成果应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学校科研机构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不能及时了解,对企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掌握,因此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移,以及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削弱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潜力。

(四)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匮乏是制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从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状况来看,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中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多非科班出身,大多来自于二级学院教师的转岗或者来自于其他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能来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往往造成科研管理流程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有将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高校对人才的追求往往注重与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往往忽略了对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对现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也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来看,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考核和激励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选聘、晋升往往仅仅由行政级别和技术职称级别所决定,而与工作绩效没有较大关联,往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实效缺乏主动的探索和完善意识,这也导致了科研管理工作本身进步的步伐。

三、江西省高校优化科研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江西省高校校内科研活动合作和资源整合机制。首先,各高校应注重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各学院和内部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以重点学科和特设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推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形成,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形成互相支撑的研究格局,在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上体现理工农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特色,力求在学科群的生态结构上体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开放式、动态性的多元动态特性,并及时关注社会技术需求,及时培育新的学科;其次,注重风险防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的机制,优化校内科研合作流程,保障校内科技资源整合秩序;最后,推动制度建设,从学校层面建立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科研合作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形成不同学科之间在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任务分派、成果分享、绩效考核等事项上的机制,促进科研合作和资源整合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科研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而完善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则是科研人事管理机制的关键问题。第一,高校应健全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职称评价策略。在现有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定以教学科研为基准,而对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均参照教学科研人员的标准进行职称评定,评价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岗位要求和职责要求,因此应探索建立教学型、科研型、行政管理型、学生管理型、社会服务型的分类职称资格评聘制度,同时探索寻求不同类型职称之间的转换评价机制,形成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行政管理绩效、学生管理绩效之间的互相转换评价,将教学型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职称进行单列评聘,逐步建立与岗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机制;第二,基于省级宏观视角,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下放更多的自,特别是对省级协同创新机构等实体在人员岗位设置、教师职称评价、科研人才引进、职务评聘、绩效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决策权,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形成对青年科研人才的破格晋升机制,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服务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第三,建立特殊学科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在较高层面建立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大型项目的牵引机制,通过灵活引进人才,吸引兼职人员、借调人员、短期聘用人员参与项目进行项目攻关,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校际间项目的长期合作和临时合作,合理配置校际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补偿机制和灵活考核机制,推动校内不同专业间学术公关人才的无障碍流通;第四,注重学术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科学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保障学术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第一,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淡化对论文层次、数量的过分追逐,以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应用价值为基本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学术价值、社会应用、经济效益等多种因子综合考量的评价体系,对应用型成果的评价应吸纳同行专家、政府、社、行业企业等多主体的动态评价机制,对理论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吸纳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第二,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一般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市场评价与学术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与完备性的有机统一;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标准评价机制,吸纳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入重大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科研项目的准入机制、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注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一,完善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参与跨部门研究合作的考核奖励制度,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建立对应的分配机制;第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导向评价值,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的筹划和选择上要紧跟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研究过程和结题进行科学的评判,同时紧跟市场技术需求,加强校校、校企、校所、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整合资源和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解决市场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联盟的方式开展技术转化,扩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面;第三,注重科技成果的专业化推广,建立有效的科研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平台,将市场上的技术需求与高校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对接,降低科学研究在产、学、研、用链条中的交易成本,可建立科研项目、专利技术、技术成果的定期制度,由政府或专业机构通过网络、媒体、中介机构等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定期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科技需求信息,并建立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反馈路径,疏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链条上的有效对接。

(五)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从科技项目和科研活动的投入机制入手,形成科研项目启动资金、配套资金、奖励资金的分类管理体系;第二,注重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国务院及各类项目基金对经费管理的最新要求,对科研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员经费、材料费、差旅费等项目制定合理的比重和使用方式;第三,强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保障,拓展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公益机构的横向联系,多渠道争取支持,多渠道引入行业基金、公益基金、校友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注入科研活动中,保障科研活动的经费需求,同时完善多渠道经费的使用监督管理;第四,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动态监控机制,将定额拨款、定期拨款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使科学研究各阶段的经费使用更加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劲松.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周芳检,雷志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3]杭国荣.基于激励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6.

第8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

1前言

科技需要不断地创新,我国的发展和富强必须通过创新来不断实现。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来,高校占据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地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不断创新对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国际的竞争力与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被选中的高校把培养人才、科研、学科等方面的创新作为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转变高校的创新机制并且不断深化高校的改革制度。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制定并实施高校科技发展规划的关键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科研,从而影响高校的综合实力。

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资源共享体质

通过高校与高校、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高效在发展中的协同创新和科研资源与成果的共享,避免浪费。目前,我国的科研力量存在较为分散的形象,各个科研部门分别为了自己的成果而科研创新,因此无法组成掌握核心科技的团队。当遇到国家重大创新课题时,各个科研机构无法共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相互分享并共同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资源造成浪费。由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校之间各自研发创新,各个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的脚步因此缓慢下来。

2.2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科研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呈现出科研成果,而是需要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但是,我国的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体制和途径,从而导致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2.3缺乏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大多议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给我国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目前实行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大部分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科研项目的申请与教师的自身利益有关,很多高校教师为了为参与科研,却没有在意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只局限于,而对于工学研究来说,很多科研成果可以以专利和成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3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3.1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

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这其中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主体作用的体现。完善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为教师队伍提供较好的服务保证,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保证。对于高校的高素质、高学平的教师来说,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促使教师较好的培养学生,除此之外,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场所,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保障,使教师将理论知识更多的转化为科技力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能够为高校留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保证。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使科研和人才的培养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3.2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途径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能将创新要素有效汇聚起来。协同创新的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使各个团队共同合作,充分结合个体的优点,规避缺点,从而发挥整个团队的最大力量,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团队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高水平的创新团体也要求个体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从而有效地汇聚时间、成本等创新要素。在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今天,实现突破性创新越来越困难,只是依靠单独的科研场所或者企业和高校很难解决难题,因此更加需要完善协同创新机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为高校、企业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将重大项目的的研究小节进行有效划分,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及时与团队的其他人共享资源和科研成果,进而积累创新经验,提高重大课题的创新效率。

4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措施

4.1建设全新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科研工作的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但是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使得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变慢。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科研工作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同时增加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而提升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应当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创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创新性。最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为科研工作者建立完善的科研资料数据库,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

4.2有效的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我国普遍存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并且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建立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在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的同时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成立专业化的科研机构,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市场和资金提供服务。

4.3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保证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首先完善体制。对于应用型的工学科研成果,不应该仅仅以论文为考核手段,可以把科研成果的产品创造的市场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的手段,将考核的重心放在科研项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上。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赏罚分明的工作制度。大部分的高校科研管理的评价体系都不完善,因此有很多教师在获得科研项目之后并没有真正的对学术方面的探索,通常只是象征性的写了几篇论文,在最后的项目评审中却依然获得通过,这暴露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及时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洋.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124~125.

[2]刘晓艳,安宁,张银玲等.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8):21~24.

[3]邹丽阳.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8):29~30.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组织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运行机制即是用以保障管理机构能够顺利实施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度和相关政策。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职科研管理功能的运行规划,是高职科研管理活动运行的各种条件和工作方法的总和,是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拓展合作机制等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激励机制对高职的科研工作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要根据高职院校科研与科研人员的特点以及科研创新理论和激励理论,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按照一定原则来构建。为此,学院站在提高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高度,针对教师的各种需求,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人事管理激励、科研管理激励”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

1.目标激励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目标的制定应是明确的、合理性、阶段性的、可检验和可衡量的,要从学院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现状出发,根据学院发展整体目标及各系部、各专业特点,确定科研发展目标,并将目标量化具体到每个组织单位及个人,尽可能将研究成果量化,并在一定时间内监督检查,确定目标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等。如年度篇数、科研项目立项数、成果获奖数;年度技术服务次数及财务到账金额;项目阶段性检查、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等。

2.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就是通过建立一套以遵循科研成果、学术素养准则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正确评价,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励积极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值的激励方法。如实施浮动式津贴、按职称定档、科研经费配套;设立省、部级项目立项奖、奖、专著出版奖、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及科研成果特别贡献奖等。

3.岗位激励

岗位激励就是运用“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通过建立“以人为本,优化岗位配置机制、按照岗位实绩建立年度业绩考核制度”,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如推进“按需设岗、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晋升激励;建立解决配偶调动、子女上学;设立科研启动基金、提供实验设备和办公场地、给予科研政策优惠等。

4.权利激励

权利激励就是为肯定教师个人和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业绩,促进教师个人和团队与学院科研目标的有效实现,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科研工作业绩与晋级、提升、学习、进修等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对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培训、学术交流激励机制,设立科研项目激励机制等来营造一个新人辈出,鼓励创新,持久良好循环的科研氛围。如享有优先晋级、提升、学习、进修权;推荐到各高校当访问学者权;国家、省(部)级项目优先申报权及科研成果评奖优先推荐权等。

二、强化约束机制, 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

1.构建项目过程控制体系

项目过程控制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与调节的系统,用以确保科研项目成果质量。如在项目立项期采用可行性分析法、合同约束法;在项目实施期采用直接访问法、间接分析法及评估评价法;在项目结题期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对项目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调节及约束。

2.实行项目经费控制

项目经费控制主要是对学院科研项目中财政性拨款及学院配套或资助经费部分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如项目批准立项开题,先支付项目总经费的40%用于项目前期研究;中期成果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支付项目总经费的30%;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全过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成果资料全部归档,再支付项目所有剩余经费;同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比例、额度做出了具体限定。 转贴于

3.加强对项目的结项管理

任何项目在批准立项时就已确定了研究周期,长期未结项的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下年度该类项目的立项率,因此加强科研项目的结项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对于提前完成项目研究结项的项目,剩余研究经费作为科研奖励发给项目组人员;对于不能按时结项,但申请了延期(延期期限最多不能超过半年)的项目,在延期期限内冻结所有研究经费,直到项目完成为止;对于不能按时结项,又未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通过的,给予撤项处理,冻结剩余研究经费,并追回部分已用经费。

三、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科研考核评价就是为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而对科研人员在既定时期内作出的科研工作贡献大小的具体、定性、定量的绩效考核。高职院校科研考核坚持注重实效,面向企业、面向教育教学、面向学院发展实际的原则。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等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促进科研人员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1.科研项目评价体系

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就是对利用科学的方法,围绕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项目,进行项目类别、项目等级、项目类型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项目等级分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等四个等级;项目类型分重点资助、一般资助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三大类。

2.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项目类别、项目种类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教材、被采纳的研究报告等三大类;项目种类分为:SCI、EI、ISTP引用,中文核心期刊、有CN(ISSN)刊号的正式合法期刊、学术专著、工具书、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被各级党委政府批示或采纳等10大类。

3.成果奖励评价体系

成果奖励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分类型、类别、层次的奖励评价体系。如奖励类型分为:科研成果奖、项目立项奖、成果转化奖、奖、出版著作及教材奖等五大类;奖励类别分为: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

4.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就是对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所进行的分类型、等级的评价体系。如转化类型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专利转让等四大类;转化等级分为:财务到账金额50万元及以上、财务到账金额50-20万元、财务到账金额20万元及以下等三大类。

四、拓展科研合作机制,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科研合作就是研究者为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为共享利益、各得其利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互动工作过程。高职院校科研合作机制就是学院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为实现科研目标而与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合建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协同互助的科研活动。

1.以人员为载体的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规模扩大和纵深化发展,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强,“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代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广泛合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团队梯队合作是高职学院为争取高级别项目立项或资助经费项目,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或项目实施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组成的、集多方实力为一体的项目研究团队。

2.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

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利用学院人才优势与专业特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需求,开展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如主动承接或参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及应用对策研究;面向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以校企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等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