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9: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通讯的概念和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互联网即时通讯;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
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是培养口语能力,学生在英语应用上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网络时代,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是改善英语口语教学的一条新途径。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笔者拟讨论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特点、工作记忆和Levelt的言语输出模式,然后分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头会话交流内在认知机制,据此提出假设,并初步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研究框架。这种探讨将使我们有可能预测出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英语学习者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受益最大、英语口语水平提高最快,并对其中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讯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常用的即时通讯有Gtalk, QQ, MSN, Skype, ICQ, AIM等。对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时交互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发现,在线沟通交流的环境下,学生参与交谈互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比面对面交谈的环境,学生第二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增加了。(2)学生参与交谈的积极性提高了。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在线交谈,甚至比平时积极参与课堂交际和讨论活动的学生还要活跃。(3)对目标语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与传统课堂相比,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 不受面对面讨论必须轮流进行的限制。首先,在多人互联网即时通讯中,不提交发言,对方是看不到的,这就好比在同一个讨论小组中,所有的人都同时对你说话。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是不利的,但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却是现实可行的。学生无需等待,这样就比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在45~50分钟轻松愉快的在线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提交几十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并非罕见。其次,即时通讯课上,学生只有提交发言,才会被认为在线。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可以不必发言,只是被动地听,也被认为参与了讨论。在网络环境下,不参与就等于不在线。如果有学生一连几分钟都没有参与讨论,同组同学通常会询问他是否在线。再次,有趣的差别是对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要求不同。在课堂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大量交际策略达到交流目的。即使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说英语,学生一旦理解对方的意图,总会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话题,而不是帮助对方找到表达意图的恰当语句。即时通讯却可以促进学生使用英语达成交流,如验证自己对生词意义的猜测,运用还没掌握的句式等等,而不用其他的辅助方式。又次,网络聊天对语言使用的这种要求,势必使学生更能注意谈话时的语言错误,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句法加工,并注意到自己语言知识的不足之处。最后,被放缓了的谈话过程以及即时通讯的非暂时性确保了讨论的顺利进行。从工作记忆角度看,在线聊天的这几大特点可以减轻面对面实时交谈时通常所需承受的记忆负荷。对话各方可以反复阅读对方的发言,除了减慢交谈速度外,还可以加强记忆。记忆负荷减轻了,对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利。交流速度放缓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在开口说话之前有短暂的考虑时间。学生有时间对英语口语表达的任务提前考虑,因此,表达起来就更加流畅,说出或写出的英语句法更加复杂。
Levelt的言语产生模式与工作记忆
根据Levelt(1995)的言语产生模式,话语始于非语言的特定交流意图,Levelt称之为概念形成器。在言语产生过程中,概念形成器的作用是决定将要说出口的话语的语义内容。概念形成器在话语被说出口前生成与之对应的信息(意图或概念)。这些信息被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并被存入构成器。构成器挑选出最能精确代表每个语义模块的语义内容(话语前语汇)。这些话语前语汇包括构成句法的必要信息,并通过所谓的语法编码生成话语的表层结构。构成器的另一个作用是为选好的语汇挑选合适的语音语义并设计好要说的话语。然而,在这些信息进入发音器引起发音肌肉运动并说出话语之前,会被某种内部机制监控。在这种内部反馈环路中,发音方案会被储存在工作记忆的发音缓存区。因此,言语产生是个分阶段、模块化、累加式运行的过程。
引入工作记忆理论的相关概念和测量技巧讨论Levelt言语产生模型有两大益处。首先,能更深入地了解话语加工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如何影响英语口语水平发展的。其次,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哪些学生会从什么指导方式中获益更多,就可以据此给课程制定者更好的建议。其次,语言即时通讯的两大特点会影响工作记忆:(1)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互动交谈的速度比面对面交谈时要慢。人们打字的速度不可能像说话那样快,因此,加工言语所要求的速度降低了。更准确地说,在特定时间内,交谈者需要描述、理解或回答的言语在数量上减少了。(2)互联网即时通讯不像口语表达那样稍纵即逝。在线交流时,交谈者可以重新浏览谈话记录,以便理清思路。
即时通讯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分析,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练习第二语言,有可能使一些言语产生过程自动化,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在口头交谈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可以放慢讨论速度,使学生有机会重复浏览先前论述过的内容,再现记忆中的痕迹,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在面对面口头交谈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的这一特点,意味着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将会从中受益。因为此时虽然对言语加工的要求降低了,但交流的任务和相互作用与面对面交谈并无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互联网即时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机制,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这一假设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通过使用英语进行互联网即时通讯,是否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2)英语即时通讯与面对面英语交谈相比,在聊天室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对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否更为有利?(3)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是否可以根据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有效预测出不同类型的学生口语水平可能提高的程度?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以上假设的有效性。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英语口语达到同等发展水平,并且实验组的英语口语水平会提高更快。可能的原因是,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从而促使学生尤其是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验证性教学实验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及朱毅恒(2009)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笔者设计了验证性教学实验框架,主要包括实验前测试和实验后准测试,旨在验证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能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真实性。在本设计中,由同一英语外教承担两个小组的教学任务。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自笔者所教的高职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每班各20人。实验研究按照口语课课程表进行。实验组在联网微机室上课,每星期上3节即时通讯课。控制组在本班教室上课,每星期上3节传统式课堂口语课。实验持续一个学期(20周),两个小组各上口语课60课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内容相同。也就是说,即时通讯课和课堂口语课的活动内容及讨论的问题相同。学期第一周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实验前口语测试;学期最后一周进行试验后测试。
进行实验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教师难以给予所有学生等同的指导,或者说教师很难对所有学生施加相同影响。为了确保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等同的辅导,参与实验的两个小组在课程设计和课时安排上完全相同。实验组即时通讯课和控制组课堂口语课的活动内容完全相同,且安排在同一天。实验组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使教师能同时阅读并参与最多5个讨论小组的活动。在小规模试验阶段,每个讨论小组安排4~6名学生。如果小组成员过多,组内成员的积极参与会使屏幕窗口文字滚动过快,致使学生难以跟上速度,影响对话互动进程。控制组也采用相同的活动小组安排。在实际操作时,指导教师直接从即时通讯工具界面打印出活动任务要求,用于对控制组进行课堂口语课指导。实验组在线时指定的任务包括角色扮演、文章或影片讨论及其他交互活动。前两次的即时通讯课在学校的联网微机室进行。学生有机会充分熟悉即时通讯工具,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初始培训阶段过后,一部分学生可不必来学校联网微机室。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校园其他的联网微机上参与即时通讯互动活动。事实上,教师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点上网。这样做,是为在指定的上课时间使互联网即时通讯真正成为同学之间唯一的英语交流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微机室上课的学生每次最多不超过5个。在可容纳30人的联网微机室内,绝大部分时间在线上课的学生应保持在3人以下。这种在不同地点上课的安排对实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它体现出本研究与其他有关计算机辅助实时交互研究或二语习得研究有显著的不同。
为了验证假设,应进行实验前测,将前测得分作为协变量,反映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的口语水平。前测成绩分析将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前测英语口语水平的差异情况,如果不相上下则可以看作水平相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进行实验后测。Levelt言语产生模式的言语产生过程表明,无论是语音还是文字形式的言语表达,都能促进并发展同样的认知机制。仅凭Levelt的言语产生模型理论,符合逻辑的推理应是:控制组和实验组口语水平提升的程度应该是等同的。检验也用来验证这一假设。实验结束后,教师对两组学生实验后测成绩进行分析,以证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前后测之间的训练中英语口语水平是否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后测的平均得分是否高于控制组的后测平均得分。分析结果用于证明互联网即时通讯能否为学生提供传统式课堂口语课很难提供的某种特有的有利条件。
为了验证假说,可进一步检验口语水平得分和非词重复得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口语水平得分和单项测试工作记忆题型的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将表明控制组二者的相关性是否比实验组的相关性要高。这会进一步表明,在控制组中,较其他学生而言,工作记忆能力(在实验测试中具体体现在对语言的短期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否会处于不利地位,在实验组中,这一情况有无明显表现。这些研究结果将会显示,对那些在语音回路中保持词汇信息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即时通讯环境是否会更为有利。
笔者根据对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的特点、Levelt言语输出模式、工作记忆、英语口头会话交流活动内在认知机制的分析,认为应用即时通讯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具有可行性。据此提出假设,即互联网即时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习者的认知机制,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并设计了验证假设的实验框架。应该指出,这绝非意味着完全脱离面对面的英语口头交际就可以迅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如果把面对面的英语口头交际假想成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唯一的途径,就很有可能把相当一部分学生置于不利之地。有些学生将把学习说英语视为巨大困难,存在逃避心理。对他们而言,互联网即时通讯课程能帮助他们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Warschauer M. Comparing face-to-face and electronic discuss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CALICO Journal,1996,13(2):7-26.
[2]Kern R.Restructur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th networked computers:Effects on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roduction[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79(4):457-476.
[3] Chun D M. Using computer networking to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active competence[J].System,1994,22(1):17-31.
【关键词】 短波通讯
一、引言
经过技术改造的短波通讯设备,多年来在没有通讯社会依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石油管道工程施工通讯中被采用。本设备采用了目前应用较多的自适应选频技术、误码差错控制等现代控制技术。实践证明,采用现代短波通讯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高可通率通讯线路,可以说短波通讯比卫星通讯更为可靠。
二、短波通讯的概念与应用
短波通讯是指利用频率为3MHZ―30MHZ(波长为10-100米)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讯。短波通讯能实现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距离的信息传送。因此从20世纪初一直到60年代中期,短波通讯一直是远距离通讯特别是洲际通讯的主要手段。短波通讯可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语言广播等多种信息。在卫星通讯出现之前,短波在国际通讯、防汛救灾、海难求援以及军事通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短波通讯也称为高频(HF)无线电通讯,它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军事、外交、气象、石油勘探商业等部门用以传送语言、文字、图象、数据等信息。
三、现有短波通讯的缺点
短波通讯的质量随时都受电离层特性的影响,电离层时高时低经常变动。是一种不稳定的时变媒体。而且具有多种复杂的时变因素,如昼夜、季节的变化,太阳黑子活动等。都会对电离层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信号传输质量的不稳定,产生干扰以及数据传输误码等。此外,短波通讯受带宽限制,信道非常拥挤,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十分严重,而且现有短波通讯无法抵御窃听和各种有意干扰。
四、现代短波通讯中的新技术
近年来,为了克服现有短波通讯存在的缺点,现代短波通讯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以求在发射功率不大的情况下,使系统性能达到高质量水平。
4.1 时实选频技术
时实选频系统目前有两类:一是自适应频率管理系统,它在短时间内对全频段快速扫描和探测,不断预报各频率可用情况。二是融探测与通讯为一体的频率自适应系统,安采用收发双方可靠呼应技术,线路质量分析(LQA)技术和自动线路建立(ALE)技术,使短波通讯频率随信道条件变化而自适应地变化,确保信道始终在质量最佳信道上进行。自适应选频能充分利用频率资源降低传输损耗,减少多径影响,避开强噪声与电台干扰。提高通讯链路的可靠性。因此,现代短波模拟通讯已普遍采用了自适应时实选频技术。
4.2 自适应技术
自适应技术是指实时或频繁地利用各种探测技术,根据探测结果自动调整设备参数,达到最佳通讯效果。短波自适应通讯的核心是自动选择最佳的工作频率,自动选用无线电信道和自适应数据传输。应用自适应选频、收发、调制解调、编码、均衡以及天线等多种自适应技术。在严重干扰条件下,短波通讯自动改变工作频率、数传速率、调制方式、编码和纠错、编码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误码率。自适应技术克服了多种时变带来的复杂影响,提高了现代短波通讯中数据传输的质量。
4.3 跳频技术
跳频(FH)是指载频按照数字码系统规定的时频图形,使频率相应跳变的一种扩频技术,可以对抗多径干扰,邻近频道干扰,人为瞄准式干扰,可以提高短波通讯的保密性和可靠性,传统的短波慢跳频跳速为10H/S―100H/S。自适应技术与跳频技术结合,实现自适应跳频,能在质量良好的信道上进行跳频,跳频信道驻留时间可随意变动。
现代短波跳频有两种自适应方式:一是频率自适应跳频,它基于对信道参数的探测,并适应信道质量的变化,自动在最佳频率集上进行。二是干扰自适应跳频,它基于对信道中干扰信号参数的估计,采用干扰自适应抑制和自动躲避干扰的跳频。
4.4 差错控制技术
现代短波通讯常用两种差错控制技术。一是自动请求重发(ARQ)技术,即收端进行检错并通知发端重发错误信息。因而也称反馈纠错,它对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都有良好效果。二是正向纠错(FEC)技术。它利用纠错码在收端进行自动纠错,这需要大量的冗余码,一般占码元总数的25%~50%。
【关键词】 OFDM 4G 通讯技术
一、移动4G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当前,在我国移动4G通讯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不仅可以快速的发送文字、视频等等信息,还能够实现通话、互联网等等多项自由通讯,同时可以进行多点控制。我国的移动4G通讯技术与世界上的研究水平相比差距不大,因此该项技术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其的研发上我国应该加大力度。
当然,我国的移动4G通讯技术具有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通讯的标准以及IP问题上,研究者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减少问题出现。
移动4G通讯技术的特点:移动4G技术的通讯速度极快,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兼容性,并且其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再加上业务的多样化以及网络频谱极宽的特点,使其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接入。
移动通讯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移动4G通讯的关键技术
2.1 OFDM技术
在所有的移动4G通讯技术当中,OFDM是较为常用与常见的一项技术。OFDM技术其实就是把高速的数据进行流通与变换,把其分配到速率较低的子通道中进行传输。把码的串扰程度降到最低来环境信道频率衰弱的问题,把信号进行分割成多个子信号,对多个子载波进行分别调制。虽然其存在众多优点,但是依然存在功率不高以及系统相对复杂等等缺点。
2.2 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是可以适应天线原理的技术,它主要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把天线波束中的信号与用户信号对准,以达到信号扩充或者消除的目的。这个移动通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还可以改改信号的干扰情况,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减小发射时消耗的功率。。所以,在较为复杂的传播环境当中就可以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其在4G领域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2.3 软件无线电技术
该方式主要采取的手段是数字信号处理,通过软件来对无线电台当中的每一个功能进行定义。无线电台当中的所有过程都是由软件来进行编程的,其的主要核心技术就是采用宽频带,与传统的窄带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建立标准化的硬件通用平台可以使其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与开放。可以说在众多的4G技术当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的开发风险低,还有很大的延伸空间,再加上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硅芯片的使用量上大大减少,所以其的器件价格也在降低,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让更多的运营商介入其中。
三、移动4G通讯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移动通讯技术的速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自从3G网络的成功研发之后,各种平板电脑以及手机也随之诞生,人们对高速网络的要求也得到一定满足。
在3G研发成功的基础上,经过改良之后产生了4G通讯技术,其满足了更高的市场要求,已经标志着通讯技术达到的快速发展阶段。原本的互联网模式已经有了新的突破,移动4G技术可以避免无线通讯的干扰,实现通讯的可视化,把多媒体与数字化业务进行有机结合,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通畅与紧密,标志着当代人民已经进入到了无线通讯时代。
移动通讯4G技术已经成为了通讯时代的发展潮流,其的优势众多,也是极其明显的。我国在移动4G技术上的研究也在不断扩大,相信在未来我国的通讯技术可以得到广大的跨越,成为世界上的通讯大国。
四、结束语
移动4G技术的成功研究,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无线通讯时代,通讯技术达到了更高的水平阶段。移动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的通讯世界中的发展方向,其本身就具备众多优点,技术高端、效率极高,耗能小等等都是人们关注的主要优势。
在移动通讯技术的使用上,我国应当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与防范措施,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帮助能够不断加强,对于我国在世界通讯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有极大促进效用。
参 考 文 献
[1]安华萍,贾宗璞.3G移动网络的安全问题[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6).
【关键词】高职 产品设计课程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55-02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中,往往将产品设计课程分为产品方法与流程、概念设计、专题设计、创新设计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内涵,掌握工业设计的流程与方法。产品设计课程的前两个阶段主要讲授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设计方法,同时具备一定的设计技能,为产品设计的项目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般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
项目化教学包括项目方案的筛选及设计、项目的实施及项目的考核等三部分,它有着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和表现特征,所以也存在着较为独特的设计流程。[1]本文探讨的是产品设计课程中专题设计阶段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和过程,项目名称为《穿戴式通讯设备研发》,项目源于深圳市兴意达通讯公司,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共同商议完成。
一、项目导入——穿戴式通讯设备研发项目书
项目书由指导教师和企业设计师根据项目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共同设计完成,通过项目书准确界定项目背景、设计内容、产品硬件设施、设计要求等内容,让学生具备设计本产品的相关背景知识,明确设计任务,本课题的任务书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项目背景
穿戴式通讯设备是指融合了无线数据和数据处理,并具备携带方式的产品。由于技术、造价等因素,这类产品多停留在概念阶段,然而随着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及日益凸显的市场需求,穿戴式通讯设备开始从概念化走向商品化。
1.2项目要求
本项目基于近期兴起的穿戴式设备研究。2012年各大通讯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穿戴式通讯设备,如苹果公司的iWatch、谷歌眼镜、摩托罗拉智能GPS运动腕表 MOTOACTV、索尼SmartWatch等。本项目旨在将通讯功能与手表结合,设计一款具有通讯功能的手表,该手表通过蓝牙与用户手机连接,为用户提供另一个小巧、便捷的操作屏幕,用户可以通过通讯手表实现阅读短信、资讯,接听电话、听音乐等操作。
1.3产品结构分析
为使学生明确产品结构,本课题选择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的现有产品——索尼SmartWatch作为案例用以说明产品内部结构及此类产品常用的材料与工艺。
图1索尼SmartWatch内部结构图
根据产品结构要求,本产品外观尺寸确定为40×40×10 mm,屏幕尺寸为1.5寸(27×27.5mm),产品充电方式为USB接口式或触点式,产品需具备开关机键和音量键(可通过软件控制)。
二、制定、实施项目设计流程
2.1了解客户需求、针对产品类型进行市场调研
本阶段需要学生了解产品性能、主要品牌、产品特点、周边产品。这一阶段指导教师须使学生明确设计流程及每个阶段的任务。
2.2 生成产品概念
产品概念是对产品的技术、工作原理和形式的近似描述。[2]本阶段通过“希望和疑问”的方式获得产品概念,即学生思考“如果我有这样一个产品,我希望它能够做什么”提出该产品可以存在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提出三十多种可存在功能,如听音乐、照明、记录消耗的卡路里、镜子、提示功能等,进而生成多种产品概念,即产品卖点,如针对商务人士、时尚女性、青少年、医疗工作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产品设计。这一阶段学生需明确设计所面向的用户群体,并进行用户分析,指导教师需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避免否定学生的任何想法,也可以尝试穿插发散思维的练习或游戏,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概念。
2.3 产品造型解析
学生根据个人的产品概念,分析、总结相关产品的造型特点。如设计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产品概念可对山地自行车、跑车、健身器材等具有运动属性的产品进行形态分析,提取其中具有运动产品特性的造型因素,分析曲面的生成方式和连接形式、线条的节奏和延续性、材质的选择和色彩的搭配,掌握相关产品类型的形式语言,并以草图的形式记录相关的设计思路。这一阶段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归纳适合的产品类型并进行形式语言的总结。
2.4 生成产品方案
依据以上的材料积累,这一阶段开始构思具体的设计方案,首先以平面图的形式推敲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掌握的形式语言结合所选用户群体提出产品造型初步方案,以第一个方案为基础,进行产品轮廓线条的演变、面的分割演变、面的转折演变及产品配色的尝试,从而得到多个设计方案,如图2、3所示。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不断深化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能够使设计方案具有延续性,经过这样一个逐步推敲和演变的过程,最初简单的设计方案逐步得到充实和丰富,从而得到成熟的方案。这一阶段指导教师需要对学生形式语言的表达进行恰当的把控,既要发散学生思维,防止设计思路受现有产品的束缚,降低创造性,又要避免学生提出的方案过度概念化,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等生产问题。
图2 平面方案演变图 图3 平面方案演变图
2.5 根据平面图制作三维效果图
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平面图转化为三维效果图,即产品的建模、渲染阶段,在建模的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产品细节,如图4、5所示。这一阶段需要指导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共同指导,指导教师主要对建模过程中产品曲面的衔接、产品的拆分件、产品的整体效果、产品的材质和色彩选择等产品形式美方面进行指导,企业设计师则侧重从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价值方面给予指导。
图4 产品效果图 图5 产品效果图
三、设计方案评价
图6 学生方案-运动主题 图 7 学生方案-运动主题
图8 学生方案 -未来主题 图9 学生方案-商务主题
课程最后一个阶段由指导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共同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通过答辩的形式完成,学生通过PPT展示从用户分析、概念生成、平面图演变到最终效果图的全部设计过程,阐述个人的设计过程及设计亮点,同时提高学生作为设计师所应具备的表达能力。
四、结语
在此次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熟悉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技能,但同时也凸显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学生在方案阶段很容易忽视产品的内部结构或合理的人机尺寸,使得方案不合理或过度概念化。例如,本课题中,学生提出很多屏幕为弧面的方案,此时,指导教师需及时提醒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很多企业提出学生的方案往往表现出结构知识的欠缺,因此加强学生结构知识的补充在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虽然我们开设了产品材料与工艺的课程,但是学生对材料、工艺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依然比较薄弱,例如图8学生方案中,学生在作品陈述中采用木材作为外壳材料,而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一般采用IML工艺实现木纹效果。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材料与工艺的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书本,缺乏实践而导致,因此,建议增设相关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材料与工艺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书本知识拆卸一些常见产品,通过触摸、比较不同材料,直观、深入地了解材料属性。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技能,而如何合理、高效的开展课程、如何与企业寻求共同的利益点,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性,仍然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洪霄、付彬、李涤非著,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8,6
[2]Karlt.Ulrich、Stevend.Eppinger著詹涵菁,译产品设计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一、5G通讯技术概述
(1)从行业层面来看:5G技术的发展,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高科技产品,而且将成为新增点。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大科技的研究热点。在研发中由于性能优势,吸引到大批的隐性用户。除此之外,5G技术的研究注重于对绿色环保低消耗的特点,符合我国发展模式。(2)从技术层面来看:5G技术的不仅要更加复杂、灵活,还需要有兼容性能。为实现物联互通,完成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进行不断研究。5G移动通信为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需要更新核心网新架构。
二、5G移动通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流量大,速率高:5G移动通讯技术相比于4G技术的网络峰值而言,可以放大到十到一百倍。普通通讯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运行速率极快。对于特殊行业和特殊研发中心的数据使用,甚至可以达到100以上的GBIT/s的值。(2)海量连接:5G移动通讯技术具有支持大规模、多数量链接的特点。在短距离内,甚至可以实现同时进行100万个网络通讯工作,极大迎合了我国目前的网络使用者庞大的需求,并能够满足根据不同用户对网络传播的要求。例如,在通讯过程中信息传播中断与快速发送要求。(3)超低时延:5G通讯技术的理想转态是将延迟降低到1ms,使作用5G进行信息传输时更迅速,并能对突发状况进行判断。这样的概念能够作用在我国对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研究起到突破性。(4)高可靠:由于5G技术的高效率特点,成为推动其他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支撑其他信息工业更可靠地进行运作的核心。例如,智能交通、医疗器械作用等。(5)低功耗:基于时代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5G网络相比于4G而言,更节省资源,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5G网络的理想状态下,利用节约能源的设计,使网络能耗效率有待提升百倍以上。(6)频谱利用率高:频谱资源是5G技术研发的经济价值所在点,是促进5G技术商业化的基础。由于5G信息技术有着庞大的信息容纳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类信息数据和新型业务的使用,用户对于5G的使用量和要求增高,促使使用频率需求量也增多。总的来说,相比4G的频谱效率,5G可能可以提升5~15倍。
三、5G核心网架构
5G核心网架构采用原生云化设计思路,基于NFV和SDN等新技术,其控制面网元之间使用服务化的接口进行交互。5G不同于传统通信系统的唯一的标准系统架构,提出了两大类下的8种细分的可选系统架构。独立组网(SA)包括Option1、Option2、Option5、Option6;非独立组网(NSA)包括Option3、Option4、Option7、Option8。其中5G核心网同传统网络涉及改动较大的到的主要网元和如下:①AMF(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②SMF(会话管理功能)。③UPF(用户面功能)。④AUSF(认证服务器功能)。⑤UDM(统一数据管理)。⑥NSS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⑦NRF(网络功能注册功能)。⑧NEF(网络能力开放功能)。
四、移动通信核心网部分关键技术
(1)基于服务的架构。5G对构架进行了重组,采用服务化架构(SBA,ServiceBasedArchitecture)区别于以往网络构架,使得网络功能更合理地作用。该架构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敏捷性,为网络部署、防护、革新提供方便;二是易扩展性,拥有适用于多场合、多环境的接口;三是灵活性,通过模块化使网络功能的组合更契合,满足网络切片灵活组的需求;四是开放性,新型接口符合于多重运营工作需求,能够对各种环境下的运营管理起作用。相比4G网络,网元设计是它的突出点。(2)CUPS。CUPS(ControlandUserPlaneSeparation),即控制与用户面分离。信息监控与使用者层面有效分离、超低时延是5G网络的主要特点,也是研究5G技术要求较高的要求指标。一旦实现,可以投入一些高新智能科技的使用。如智能交通的应用。因此,为了满足5G对网络延迟延的高要求,考虑缩短在物理规定距离内实现最大程度信息缩短时间。总结核心网发展流程,从R7开始就能够实现沿着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5G时代对该功能的要求更严谨,为了使网络用户面功能更自由和灵活地作用,可关注核心网,接入网的部署研究,实现分布式部署。(3)网络切片(NetworkSlice)。在5G技术中,网络切片是关注度较多的技术研究内容。相比4G网络的服务性能而言,5G移动网络向提供更多服务类型的服务发展,以满足用户不同方面的需求。网络切片技术的出现,满足不用类型网络的计费、安全性、移动性、延时、策略控制等,使网络技术作用范围更广。网络切片的基础是NFV(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专用设备的软硬件功能通过基于行业标准的商用服务器来实现,即硬件采用统一的通用服务器部署,不同的软件功能在此硬件上实现。
关键词:工作通讯;写作;个性要求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工作中的成绩、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工作中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工作通讯的特点一是新闻性,新闻价值要素蕴含丰富;二是具有指导性,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非常典型突出,具有举一反三的指导示范作用;三是深刻性,通过现象挖本质,高人一筹,见解独到;四是专业性,工作通讯立足工作写报道,具有专业特色,但又要跳出专业呈现普适性。围绕上述特点,采写工作通讯要注重其个性要求。
一、通天接地,具有普遍意义。工作通讯的选题要具有全局观念,通天就是要着眼于党和政府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及部署;接地就是联系本地区、本行业的工作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冰点问题等给予报道。这样的报道必定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指导性。
二、深入实际,扑捉典型事例。工作通讯不是工作总结,不是工作调查,它是新闻,是反映工作内容的工作通讯。鲜活事例是构成工作通讯的核心要素,因此必须深入到实际工作之中,扑捉鲜活的事例。如依法治国,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一个枯燥的概念,将这个概念用鲜活的小村庄的小故事来解读就是新闻,就是工作通讯。
三、凸显矛盾,展示人物形象。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工作就是在破解矛盾。无论是哪一类工作通讯都要凸显矛盾,在凸显矛盾中展示人物形象,传播人物精神。换句话说,撰写工作通讯不能就工作写工作,要在写工作中写出活灵活现的人物。这个人物可以是正面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还可以是中间人物,总之,各类人物都可以纳入工作通讯的视野。夏树 王泽农 张五四 白雪妍撰写的《一座城市和一座青山的绿色拥抱》(《 农民日报 》(2015年09月05日01 版)一文就非常擅长在凸显矛盾中展示各类人物形象及其精神世界。
此时此刻,在大青山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意味着一场革命。面临社会各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争夺,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博弈,牵一发动全身,谈何容易?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大于天!为了千秋万代的事业,眼前就是个马蜂窝也要捅!
2012年3月的呼和浩特,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时任大青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指挥部负责人之一、新城区副区长杨祥麟正在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脑门上沁出了一层细汗。土地是农村工作中最复杂的问题,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弄不好农民是要拼命的。但是如果打不开突破口,规划流转的7万亩土地从何谈起?三年后的今天,当时的场景他还历历在目。
“你咋又来了!说了多少遍,都种了树、种了草,以后我们吃啥?咋生活?”生态治理喊了一年又一年,绿化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矿场关了开,开了关,大青山还是老样子。刚开始,群众的抵触情绪很大。
座谈会上,一个茶杯迎面就朝杨祥麟砸了过来。“别谈这个!要流转土地,先把村里大大小小这么多问题解决了!”――这样激烈的场面杨祥麟也遭遇过。
“地还是你们的。反正也是荒着,流转过来十年,一亩地流转费1000块,十年就是一万,一次都给你们……”杨祥麟闪过茶杯,耐心地给群众解释。
上述引文的第一段是凸显矛盾做铺垫,谈出意义亮精神,接下来的各段主要就是展示人物在破解矛盾中的活灵活现的形象。这个展示与第一段内容紧密呼应,是人物的精神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人赞叹感动。
四、生动活泼,写出新闻味道。一是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根据新闻素材,可以是单篇通讯,也可以是连续报道;可以是中规中矩的通讯体,也可以冠名为采访札记、巡礼等。
二是注重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工作通讯中运用虚实结合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最大的好处在于使工作通讯内涵更加丰富,使文风呈现出生动、形象,更有韵味的状态,增强可读性和有效性。《一座城市和一座青山的绿色拥抱》就非常好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其中开头写道:
呼和浩特市地处阴山山脉主峰大青山南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就是这里的历史景观。然而,许多年来,本应是城市生态屏障的大青山,青色不再,农田撂荒。大青山南坡分布着18个行政村,近5万村民只能“靠山吃山”,以售卖石料为生。风大时,整个大青山就像一台巨大的“扬尘器”,滚滚沙尘把呼和浩特包裹得“对面不见人”。
2012年2月12日,连续干旱了十年的呼和浩特又遭沙尘肆虐。站在山前的沙坑旁边,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那顺孟和眉头紧蹙:“生态问题不仅是眼下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事关本地的问题。要尽快实施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把大青山建成绿树掩映、曲径通幽、田园风光、草原风情、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和生态功能区。城市不能没有‘绿肺’,城乡融合的步子还得加快!”
在上述文字中,既有现实的描述,又有过去的追忆,还有未来的憧憬,交替运笔,水融,信息增加了,内涵丰富了,形象凸显了,语言生动了,无疑增强了吸引力和可读性,传播效果剧增。
三是注重语言表述的生动活泼。
《春回渡头――宁海规范小微权力的小村故事》
渡头村,宁海县岔路镇南大门,300多户人家。渡头本是好地方,无奈10多年来发展不起来。
发展不好缘于没章法。渡头村里分成几派,互不信任,干部选不出,选出来也不信。有三四个“刺头”,平日无事,就喜欢上访告状,把村干部骂到哭。
10多年前,有一个农溪造田项目放到渡头。工程没启动,村里乱成团,我说有猫腻,你说不公平。到年底,硬是连开工都开不了。这以后,村里再也没项目。
看看别的村,今年修水利明年铺马路,一年一变样,渡头人干瞪眼,没办法。
【摘要】随着即时通讯功能的日益丰富,即时通讯的发展开始走上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应用道路。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转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新思维工作室.QQ与MSN实用趣味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考试吧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着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着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考试吧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着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 专业化 ICQ QQ 贸易通 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 liTa 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