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02: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德国,我曾经遇到一个热爱茶文化的老太太,她叫做吉塞拉(Gesila),她的人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她9岁的时候,她的邻居开了家贸易店,她很喜欢这家老店的家具味道和茶叶味道。于是9岁的她就有了个梦想:将来要办一个茶博物馆。
9岁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过“收藏”的癖好。卷笔刀,橡皮,铅笔盒,芭比娃娃,小木偶……吉塞拉也是,她从9岁起就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茶具。她的第一件收藏品就是邻居家的一只茶杯。邻居搬家时清理家具,把她向往已久的美丽茶杯给了她。从那一天起,那只茶杯就一直留在她的生命里。
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收藏能有多认真?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梦想可以有多执著?
吉塞拉没有读过大学,父母都是平民阶层。办一个博物馆这样的梦想于她似乎遥不可及,但她从来没有觉得办博物馆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策略。
吉塞拉开始在一家瓷器贸易公司工作,在那儿完成了三件事情:了解关于瓷器茶具的知识,珍贵茶具的收藏,和茶叶公司联络。
为了实现梦想,每一步吉塞拉都考虑:要去哪里?必须要做什么?谁是自己想进行沟通的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和这些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不需要太大的经济负担?她总是先建立一个小小的人际网络,再在其中拓展新人脉。
吉塞拉为此进入过茶叶贸易圈,在全球旅行采购茶叶和熟悉茶叶贸易各环节的同时,搜罗未来的展品。此后,她开了一个成功的贸易公司,后来又卖掉了这个公司,开始做财务和贸易咨询。她长袖善舞,热心参与地方商会的工作,从地方商会代表渐渐成为一个州商会代表,并得以进入高层商会,那是“商业大佬们的活动空间”,有她想接触和沟通的人们。
在一次商界首脑的会议上,吉塞拉遇到了德国产业贸易集团的老总。吉塞拉居然毫不留情地把对方批评了一顿。她说现在人人都喝茶,可没有人关心这后面的文化。东弗丽斯兰的茶文化这样下去会渐渐凋零,作为一家从这里起家的商业集团老总,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这个德国北部最大的商业集团的老总震惊了,马上问她有什么好的想法,并提到他们集团当年卖茶的铺子那里还有几间空闲的老房子。
“我立刻对他说,办一个茶博物馆吧。” 吉塞拉微笑着说。——为了这个历史性的会面,她从9岁开始,准备了将近40年。
吉塞拉在桌上画了两个点,说:“这是我,这是目标,如果直线不能抵达,就只能曲线。虽然可能有几个点你不喜欢,但为了下一步,必须这么做。就像画圣诞树一样,只能一步步曲折地向上前进。我如果在20年前突然跑去跟那个集团的老总说,我要建个博物馆,谁会听我说呢。他们只会嘲笑我。”她选择了最恰当的时候,和最合适的人,谈了最恰当的事。
为了抵达圣诞树的顶端,她准备了近40年。这是梦想的力量。
梦想不是想想就可以的事情。吉塞拉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准备。吉塞拉在印度做茶叶生意时,看见对方的仓库里堆放着打算扔掉的杂物,立即说:“如果你们不要那些东西,我很乐意接收。” 所以如今博物馆的展品中甚至拥有当年东印度公司的票据和账本。她甚至搜罗到了19世纪印度街头的巨大水龙头,这些在一个激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因失去实用性而被当作垃圾的东西,却在茶博物馆里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宝贝。“我不买首饰,也没有什么奢侈品,钱都用在买各种各样的茶具上了。” 吉塞拉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
对历史的毫不顾惜不单单在谋求极速发展的国家中存在,即使在后工业化的德国,人们也渐渐遗忘了过去的文化。吉塞拉的茶博物馆就是为了呼唤那份渐渐消失的记忆。其中一个展厅,完全按照19世纪末的欧洲茶室来布置,有壁炉的房间里,茶桌上摆放着珍贵的瓷器茶具。另一个展厅也充满了怀旧情怀,完全按照20世纪初的欧洲家庭茶室来布置,木制的家具,铜制的烛台,让人恍惚置身另外一个时空。
这种精心制造的氛围是吉塞拉的刻意设计。在这个属于茶的梦幻时空里,她给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做讲座,表演茶文化礼仪,教授茶的配方。
吉塞拉用德国西部的传统茶礼仪接待了我。她点亮了蜡烛,摆出茶具,泡茶,然后在茶杯里加一颗巨大的冰糖,缓缓地倒入茶,再用特制的小勺子沿着茶杯的边缘缓缓地加入奶油。重点在于整个过程不用搅拌,最美的环节在于等待和看到奶油在茶杯里如浮云一般升腾而起,那一瞬妙不可言。平常的喝法是轻轻吮吸,因为这茶里有三层味道,奶油一层,茶一层,糖慢慢融化之后成为了沉在茶底的另外一层味道。
宛如梦想,要有耐心,才可能品尝之后到来的甘美。
如果哪天你在飞机上看见一个背着竹篓的欧洲女人,说不定她就是吉塞拉。她就是这样从中国台湾扛着一个采茶叶的竹篓回到了德国。“如果你有一个vision,你就会有一个属于你的命运。”她说。千万不要忽视你9岁时的梦想,也不要遗忘它们。
继和田玉、翡翠、红木等收藏品种大热之后,沉香也因价格飙升引起大众的关注。收藏圈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行话:“红木论吨卖,黄梨木论斤卖,沉香论克卖。”有关资料显示,收藏级别的沉香原料价格每公斤涨至100万元,品质最高的顶级奇楠沉香原料价格则高达每公斤1,000万元,而用沉香制成的艺术品每克价格都要数十万元。
沉香文化由来已久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沉香了。古时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许多文人雅士认为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因此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的是,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根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沉香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史料记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到了唐宋时期,沉香开始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古代文人赋诗作画抚琴之前,往往会焚一炉沉香,香气能够安定心神,使人产生喜悦的情绪。此外,沉香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或者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饮品,古人将这类饮品统称为“沉香饮”。“沉香饮”有多种配方,可以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功效。
沉香受人喜爱不仅在于它具有保健作用,还和中国古代的香文化密不可分。沉香作为众香之首,一直是历代达官贵人与皇室的最爱。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研究香文化。
据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开始用博山炉熏点沉香了。而在隋唐的史料中出现了更丰富的关于沉香的记载。到了晚唐及五代,沉香文化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与发展。宋代时,好沉香曾是“一片万钱”,被喻为“香中之王”,中国香文化在此时也发展到了顶峰,“香”已经广泛融入了社会生活中。此后,用香风气长行,直至明清。明代时因沉香数量越来越少,世人也就愈来愈感觉到沉香的珍贵,这时的沉香已变为“一寸沉一寸金”。在清代巨著《红楼梦》中也有对沉香的记载,在“元妃省亲”一节中,写到元妃赏赐给贾母的皇宫珍宝当中就有沉香拐柱和迦楠(奇楠)念珠,原本沉香就是高级香材,奇楠更是沉香的最高等级,而且这份礼物唯贾母独有,足见其珍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晚清以来的百年间,曾经辉煌的沉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当年曾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的沉香文化逐渐被遗忘。
传播沉香文化
近几年,伴随着沉香收藏市场的火热,沉香逐渐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沉香的价格和品质,而忽略了沉香背后厚重的文化,更不用说对沉香文化进行研究了。
怎么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的品性和沉香文化?如果开办一个专门的场所来展示沉香文化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就是在这样的想法指引下成立的,该博物馆的常务馆长黄毅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专业的沉香主题博物馆,他们希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挖掘香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生活外延,让香文化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持续地为还原宏大而精深的历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博物馆展览形式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置身在这个500多平米上下共三层的博物馆里,沉香收藏者、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看到各类沉香香品、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具以及中国香文化相关器物等。黄毅自豪地介绍道,“沉香博物馆所收藏的沉香、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器、中国香文化有关器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这为沉香文化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把博物馆定位为一个系统研究中国香文化、沉香、沉香文化的学术性机构,我们想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为文化的传播奠定学术基础。”
如果运气好的话,观众还能赶上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知识讲座、交流活动等。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活动的举办除了吸引到沉香收藏者和爱好者之外,也吸引了许多对沉香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像我们在天津博物馆办的‘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展’效果非常好,来参观的除了爱好者,也有很多参观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沉香,但是被这些非常好的器物吸引了,从而对香产生了兴趣,这也是我们乐见的。”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着向观众免费开放的原则。谈到免费开放的理由时,黄毅说,“向公众免费开放现在可以说是博物馆行业内部的一个共识,我们降低了参观的门槛,不仅对沉香爱好者是有益的,同时也对传播香文化大有裨益。有些人,他们也许只是路过,然后顺便进来看一看,通过我们的展陈、讲解,他们对沉香、对中国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些美好的东西有了一个认识,这就传播了文化。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不算什么,我们介绍十句,也许对方就记住了一句,但这也很好,文化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过程,积少才能够成多。”
虽然有着这样美好的初衷,但是无论作为国有的还是民营的博物馆,都需要想办法解决维持博物馆正常运转的经费问题,其中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博物馆的水电费用以及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的费用。只有这些问题妥善解决了,博物馆才能更好地发展。而没有了门票收入,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博物馆在经营方面是否有压力?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对外交流
中华素有瓷国之称,英文CHINA,既是中国,也是瓷器。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至今有近万年的历史。瓷器,则是中国最先发明的。东汉初年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至今,有着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从其对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影响来看,堪称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一、中国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二、中国瓷器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1、直接促使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从销往海外的中国瓷器上看,经常发现有商业广告文字、或是宗教用语等。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长沙窑黄釉褐彩贴花三耳壶瓷器上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字样。在该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三耳壶上发现了“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题文。
那么由中国黑瓷文化所产生的日本“茶道”却是根深蒂固。中国黑瓷文化的美学内涵大多是通过茶文化体现出来的,随着宋徽宗等人的远去和斗茶文化的衰落,黑釉盏类的黑瓷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茶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弘扬和发展,日本人将这种黑色的茶盏称为“天目”。中国古陶瓷在日本被用做食器、饮器、容器装饰器、崇拜器、礼器、艺术收藏品等。上得天皇亲眯,下受臣民喜爱。
2、直接推动了各国、各地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诱发了世界各国手工业的空前发展和繁荣
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引导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唐末以后,越窑青瓷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厚爱,并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中最大宗的物品;由于瓷器不同于丝绸,是易碎物品且易占空间,运输量不大,于是作为日用消费品的越窑瓷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仿制越窑青瓷,促进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
在民间贸易中,唐时中国输往日本最多的瓷器是越窑青瓷,其次是长沙窑瓷器。从历史上看,日本对中国陶瓷工艺垂慕已久,早在5世纪时,日本天皇就派使臣到朝鲜,邀请我国匠师前往日本传授技艺,其中包括陶部的汉族手工艺匠师数十人。八世纪时,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陶瓷的仿制;日本猿投窑烧制的淡青釉陶器,其烧造方法是模仿越窑青瓷,造型和纹饰也受到越青瓷影响,出现了越窑青瓷花纹同样的暗花。另一种绿釉陶器,呈淡绿色,类似于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也刻有与越窑青瓷钵花纹相同的暗花;中国陶瓷对日本的影响正象中岛健藏先生所说:“我们可以断言,如果不谈中国的影响,那么根本无法说明日本的传统工艺美术。”
朝鲜远在唐代越窑青瓷就传到了朝鲜,十世纪初,朝鲜人就学会了仿造中国青瓷的技术;十一世纪末,高丽陶工仿照越窑青瓷烧成了青釉瓷器,时称“高丽秘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123年北宋徐竟出使高丽后著述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这样的叙述:“有狻香炉,亦翡色,……此物最精。其余则越州古秘色。”
3、活跃了世界各国商业贸易,开通了世界市场,间接刺激了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海外殖民掠夺
17世纪以前,欧洲人对中国陶瓷还很陌生,直到1517年,葡萄牙开僻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道到达中国广州以后,才开始了中国瓷器运销欧洲的历史,但当时数量极少。在当时只有国王和贵族才买得起贵重珍品。英国与中国瓷器的贸易始于1600年的东印公司时期。
从17世纪开始,中国输往欧洲瓷器的数量非常巨大,据欧洲学者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材料统计,从1602―1682年,就有1600万件中国瓷器被荷兰商船运到荷兰和世界各地;19世纪沉没在麻六甲丹绒比拉拉海域的英国商船‘戴安娜’号,共装载了180大箱各类瓷器(《南洋商报》1994年5月4日).
再次,瓷器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其在对外交流活动有着其他任何物品所不能代替的尊贵地位。享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更重要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中国热”现象,吸引了一大批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从根本上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英国是世界上研究中国古陶重要中心之一,现在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等的大量古物和高品质的瓷器是最好的明证。
中国陶瓷凝聚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既是中国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陶瓷在满足中国人民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和魅力。陶瓷是世界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不朽篇章,陶瓷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大悟茶文化历史悠久,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基于茶文化的视域,以具有特色性和地方性的大悟茶园作为案例来研究茶园景观营建,这对茶园文化景观设计、有序传承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乡土自然生态资源、推动大悟茶园景观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大悟传统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茶文化和承载其文化景观是大悟的宝贵财富,通过传承和“生产性”保护这些文化景观对大悟历史文化发展以及茶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本地居民的自我认同意识。外来文化的扩散渗透会使地域文化发生重构和变迁。而自我认同意识的增强会提高当地居民参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保护大悟生态自然景观大悟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植被物种丰富。本课题将系统评估部分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规划景区环境容量,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城镇,逐步形成绿色旅游概念,增强当地社区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大悟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大悟地处大别山,由于受缺乏茶叶专业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茶业向省外市场开拓潜力的发挥。研究认为,通过挖掘城镇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亮点,能够进一步开拓茶叶潜在的消费领域,从而带动整个茶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并通过旅游业大幅提高大悟城镇化的水平。
二、大悟茶园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研究
大悟茶园营建研究应该注重茶文化历史积淀,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氛围营建,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融合,用新的设计手法展现传统文化,使传统茶园空间焕发生命力、吸引力。主要从文艺、禅茶文化、制茶工艺科普、茶俗特色与景观营建等方面开展研究。
(一)自然景观大悟县三里镇“柏园生态茶叶园”,位于大别山西端,东依擂鼓台,南邻马鞍山,北连豫南信阳和罗山,柏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温夏暖,秋爽冬寒,干湿得宜,植被茂盛,云雾密集;土地肥沃,山水秀美。茶农们从20世纪60年代起,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开山垦地建茶园,基地8500亩,年产茶叶1.6万千克。政府以柏园为中心,以黄龙寺、擂鼓台、马鞍山、孤山寨、响水潭为放射圈的生态茶叶公园为战略目标,经过六年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如今,大悟茶叶远销国内外,不仅茶叶贸易往来频繁,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沿途时而是荆棘丛生的悬崖,时而是云雾缭绕的山脊,被称为“大别山的天路”。
(二)人文景观主要对大悟地区的民俗文化、茶叶贸易景观、茶园文化景观、茶歌文化景观、禅茶文化景观等开展系统性的调查、整理和发掘。资料表明茶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据《大悟民俗文化》记载:宋朝时,杨八姐率三千将士,消灭叛军,两军交战时宋军被冲散,被困在九里关西边山上,众将士因吃野菜充饥而患病,杨八姐采摘柏园茶叶冲泡后给将士饮用,将士顿时神清气爽。擂鼓台:杨八姐率将士征战,让山羊脚踏战鼓猛击,发出“咚咚”响声为将士助威,一举消灭叛军为民除害。此后该山被命名为“擂鼓台”,史称“杨八姐大战擂鼓台”。黄龙寺:大悟茶农采摘茶叶进贡皇上。皇帝喝后,顿觉口齿醇香,心旷神怡,于是下拨官银,在茶园的猴石山下建一座寺庙,赐名“黄龙寺”。柏园: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九里关,听民间传说杨八姐的故事后,来到黄龙寺品茶,龙颜大悦,将黄龙寺茶叶钦定为贡茶,黄龙寺茶从此名扬天下。黄龙寺山清水秀,翠柏森森,赐名“柏园”。
三、基于茶文化视域的大悟茶园景观营建
(一)传统造园手法与茶园景观营建借用国画中山水写意的手法,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水墨画卷,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鹭栖湖区水面宽阔,渔舟唱晚,茶园内古树参天,植被茂盛,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龙头岭山顶龙头阁,达到传统造园手法中“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的最高境界。
(二)禅茶文化与茶园景观营建黄龙寺朝觐、祈福依托区域内的佛教文化元素,在硬件物质载体与软性文化载体上显现佛教的观光功能,并结合禅茶显现养生功能。按照庙旧址,重修黄龙寺,按照建筑中轴线向东西延伸,修建山门、十八罗汉殿和天王殿形成寺庙规模气势;既有水塘位置修建放生池及停车场,并在黄龙寺左侧山坳处修建素芳斋,依托柏园茶场,加载禅茶文化内涵,打造禅茶园和竹林精舍,使区域改造环境成为佛文化朝觐、祈福、修心养性之所。
(三)制茶工艺科普与茶园景观营建营建赋有文化内涵的茶园景观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能起到茶工艺的科普作用,让国内外游客、大中小学生们在游览茶园的同时,还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及烦琐精细的制作技艺,通过现代营建方法展示设计方法来弘扬湖北茶文化,如还原历史场景的雕塑故事广场结合茶博物馆的图片、文字、声光电子多媒体材料等。博物馆里的“历史空间”,还原旧时茶作坊,并且布置原始制茶工具,蜡像制成的茶农人物形象,描绘出人们正在进行茶叶炒制、熟练包装等故事场景。茶工艺大道主要户外展区,用来展示茶的培植方法、制作技术、茶艺、茶道、茶俗等发展历程,以时间顺序设计雕塑故事广场,采用雕塑和石壁、浮雕的形式表现新鲜的茶叶如何变成成品茶的整个制作过程。例如其中一组“少女采茶”就生动地塑造妙龄少女纤纤细指采茶忙的场景。“放歌茶园”塑造了茶农一边唱茶歌一边往筐里放茶叶欢声笑语的劳作景象。雕塑故事广场不仅讲求人物形象生动,布局也做到疏密有致。按历史沿革规划叙事性参观游览流线,让游人在每个具有故事情节的空间中转换,感受到茶文化历史内涵的博大精深。
(四)茶俗特色与茶园景观营建多元化茶俗是指在人们长期的茶事生活中,年长越久积累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风俗、习惯、礼仪。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茶俗的特点和内容不同,仅湖北地区就有很多种。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现大悟不为人知的传统茶文化历史,通过田间调查法发掘大量古老民间传说、神话,经过对民族艺术的精心挑选和编排,创作具有现代性更为大众所能接受的茶艺、茶歌、茶舞、茶诗,使之成为原生态的代名词,茶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将会推动茶园景观营建的多元化,使之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场所。茶园景观的营建应当重视茶俗特色并重构茶俗文化景观,有助于增强大悟茶文化的认同意识和当地居民的自我认同意识。湖北荆楚文化历史悠久,茶俗茶事活动异彩纷呈。在茶园营建是可以引借湖北其他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的茶俗文化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如宜昌土家族的油茶汤是茶叶拌炒米、核桃仁、芝麻、花生米、黄豆芽,加上姜、葱、蒜等佐料,用菜油或猪油炒焦而成,提神解渴,味道鲜美;土家族的吊锅子茶,正如神农架民谣所唱:“抓把老母叶,丢在吊锅子中,冷水煮三煮,热水冲三冲,姐三盅,郎三盅,粗茶味也浓。”此外,还可以融入大悟地区其他民俗风情在设计中,如口彩风俗、饮食风俗、劝酒风俗、农事风俗等都可以给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茶园在回归传统同时也在多元化、与时俱进。
四、结语
茶在美国早期文化中的重要性可从殖民者大宗消耗茶叶和茶具中得到体现。在美国波士顿的萨福克郡(SuffolkCounty),当时人们的遗嘱档案中就有明显的例证。在96份遗嘱中,至少有50份涉及到和茶相关的东西。卡罗尔•沙马斯(CaroleShammas)的研究认为,咖啡饮品,如茶、咖啡和巧克力等新的消费经济是在1740年前形成的。她的统计数据中列出了1768年和1772年间茶的正规进口量占总进口物品价值的2.9%。如果把走私茶叶也包括进去的话,这一数字达到10%。沙马斯认为从殖民时期的茶、咖啡等饮品相关物品的消耗量和消费程度也可以观测当时茶文化对美国早期社会文化的影响,如茶壶、茶杯、咖啡和巧克力锅等。这些东西是和饮品配套的消耗品。而且,茶的消费要比咖啡多得多。沙马斯研究中另有一个数据表明在1760-1774年间,茶在美国殖民地的消耗要比咖啡广泛。有的家庭可能既喝茶,又饮咖啡。1774年的马萨诸塞州,55.4%的人口拥有茶具,23.5%的人口拥有咖啡用具。低收入群体中,年收入在20英镑以下的人群拥有茶具和拥有咖啡具的比例分别为49.7%和18.8%。当年的报纸广告也进一步证明了大量茶具在18世纪60年代左右就已经深入美国殖民地。仅在1767年,马萨诸塞州的报纸就有至少630个广告文本文献与茶及饮茶相关器具有关。当时有的批评家担心茶文化渗入美国文化太深,担心美国人只习惯喝茶。更有人批评说,茶叶是不必要的奢侈品,进一步强调了茶是精英人群的消费品,不适合低收入和地位低下的人群。更有《华盛顿周报》撰文请求殖民者停止饮用“最为奢侈最为使人失去斗志的武夷山茶,因为美国殖民者在上面花费的实在是太多了。”文中认为美洲当地的拉布拉多茶(Labradortea)完全可以代替武夷山茶。殖民者用拉布拉多茶来代替昂贵的武夷山茶和毛尖茶,可能会有效地保证他们的利益和自由。文章作者认为,进口的茶叶使美国人道德沦丧,因为他们把钱花在完全不必要的茶品上面,从中获益的只有英国和中国,对美国没有任何帮助。另外,茶在美国文化中的另一表现,是在儿童玩具和家用物件上面。儿童看到父母饮茶,便获取了饮茶的概念。他们玩耍时,会做参加茶会和饮茶的游戏。当时有名的纽约零售商约翰•马顿购买了大量的印度和英国茶壶,并进口和销售这些东西的模型让儿童装饰自己的小茶桌,以此丰富儿童的童年生活。这些茶具和他们父母手中的一样,只是个微缩版,而且一应俱全,包括茶艺工具模型和茶桌模型。美国手工艺人也制造这种茶具模型。在波士顿的工艺博物馆里面就陈列着罗斯威尔•格里森的19世纪的全套茶具,有纯锡制成的茶壶模型、糖碗、茶杯、托盘和4个杯子模型及带有茶勺的茶碟。当然,有诸多文献中记述了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同喝茶的场景,但父母们却没给孩子们喝茶的建议。殖民者购买茶叶和茶具的行为构成了1740年后美国新的消费经济形式。而且,殖民者趋同行为加速了美国革命的步伐。因为殖民者在美国革命之前拥有共同的政治身份,他们时间充裕,能够团结起来,因为他们在整个殖民地消费同样的东西。他们选用购买茶壶或茶桌之类的东西来匹配自己的身份,而这种共同的选择行为能够赋予他们权力感和优越感。当时美国殖民地人民首先认同的个人身份是英国人。人们参与茶相关的社会活动中,首先要把茶作为自己最想拥有最新的市场产品,他们甚至感觉自己必须购买这些茶或茶具来模仿英国人的精致生活,并以此方式来才能真正融入英国文化。
二、茶文化催生的新兴职业
(一)茶商
没有茶商品就没有商人间的买卖,可见茶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大。布林曾经说过,“普通商品曾经能够和权力对话。”茶的买卖盛行,茶也赋予了商人权力。因为商人的生活就是通过进口商品来进行贸易,茶商的手中牢牢掌控着茶叶的进口量。他们作为茶叶贸易中间人的重要地位使他们受到殖民者更为严厉的监督,殖民地人民更担心茶商品交易过程中衍生的种种道德问题。其中缘由在于茶的商和生产商把茶作为商品推上市场的时候,茶商就已经处于物质产品和道德的矛盾之中,此时茶商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茶是大量消耗的商品,美国商人试图从茶叶销售中获利,文献中就有记载当时的商人曾有向东印度公司请求抵押房子来购置销售茶叶的惊人之举。而且茶商们通过百般努力,除了试图和东印度公司建立商业联系,还不得不降价销售来抵制茶叶走私,甚至订立行规法规,来保证正常的茶叶贸易活动。本杰明•富兰克林(2010)在其书中提到,当时有商人从荷兰进口大量茶叶,使得从英国进口茶叶的茶商几乎没有任何利润。
(二)手工艺人
茶具手工艺人在美国茶文化的传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生产制造的茶具满足了这种消费经济的需求。布史曼(Bushman)认为,手工艺人制造了多种茶具以供正式的宴请所用,有陶瓷、玻璃、白锡及银质茶托、茶碗、茶勺等等样式繁多。当时最有名的一位银匠名叫鲍尔•拉夫拉(PaulRevere),1768年一位著名的画家专门创作了拉夫拉穿着工作服举着一个茶壶的一幅作品。尽管拉夫拉属于上流社会,但画家的这幅作品强调了他手工艺人的身份,也强调了他为殖民时期的美国所制作的茶壶。这幅作品也是首次把目光投向手工艺人作品的画作。今天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还陈列着当时其他一些手工艺人的工艺品,这些与茶相关的工艺品也彰显着茶在美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稳固地位。
三、茶赋予“体面”新涵义
茶品消费经济也赋予“体面、教养”以新的含义———上流社会身份、优雅的体态、良好的品德和优先的权力等等。在18世纪的美国,人们的茶和茶具商业活动丰富多彩,不同人群有着不尽相同的的购买力和行为,他们往往趋之若鹜,想不断以此博得上层社会的体面。因茶带来的个人自身教养或家庭、社会地位的含义源于欧洲宫廷。茶是上层社会的体现,茶作为舶来之物,且在到达美国之前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停靠过,价格昂贵,与茶相配套的器具材质优良,价格不菲。尽管饮茶视作一种“精英行为”,在18世纪末很快在普通民众中流传。对当时的中产阶级而言,每个人必须购买茶及用具,因为茶蕴含着生活富足的社会意义。茶反应了一种国际风尚,人们都想尽办法购买瓷质的茶杯或锡质的茶碗,因为这样就代表了他们是文明社会的一员,像遥远的伦敦之类的文明社会。因此,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是通往精致生活的通道。当时的殖民者购买茶具时,还需要考虑整体效果。社会规范迫使他们购买更多和饮茶相关的配套器具。早在1767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在《波士顿日报》撰文,他的妻子受邀请拜访友人,回来便要求购买更多的茶具。他的妻子不想在亲戚朋友造访时发现自己家中的茶具逊色于其他家庭的茶具。
四、茶社交与茶医疗
(一)社交手段
茶在1760年~1770年间进入美国之后,就成为走亲访友的物品。从当时的女性日记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玛莎•巴拉德1785年至1812年的日记里面就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例子。“邓思摩尔夫人来喝茶了”;“我们带茶去拜访哈姆利斯先生,他告诉我们丹尼尔•福斯特今早生了个儿子”。同许多女人一样,巴拉德记录了带茶去拜访的别人的事件,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除了自发拜访和邀请拜访外,许多家庭也会定期举行茶会。这有点类似于英国的下午茶,是一种模仿英国宫廷生活的方式。不过也可能在下午饮茶吃茶点只是为了保持清醒的一种方式。
(二)医疗手段
早期的美国人认为茶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玛莎•巴拉德(MarthaBallard)记录了很多她的邻居、家人甚至她自己用茶来缓解疼痛。早在1799年,她的日记中就曾出现“普利•唐恩感觉不舒服,我做了洋甘菊茶给她喝。”“哈特福德夫人感到恶心,巴拉德给了沏了一杯茶,缓解了症状”。1800年5月,她写到“我觉得很不舒服,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都起不了床。约纳斯夫人来了,给我洗了脚,又给我弄了沏了一碗茶。”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的医用效果非常重要,即使反对茶叶课税的美国爱国人士也不得不用。巴拉德的哥哥就“曾经在地窖里给一个生病的妈妈弄了一杯茶,缓解了病痛。”战争期间,殖民者既用本土茶叶也用进口茶叶来治疗身体疾病,茶是他们的药品,而健康是一个家庭的首要事件。在1770年的《妇女协议》中,女性同意不用武夷山茶、毛尖等进口茶叶,但附加了“疾病除外”这一条。
五、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美国革命之后,茶在美国文化中的作用回归到了最初的意义———朋友、亲戚社交的物品,社会地位的象征。在18世纪后期,茶被认为是体面的象征,而茶的使用也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刺激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产品的诞生。女性的日记和信件再次记录了茶在她们社交时的广泛应用。巴拉德的日记中记述了她的邻居和朋友社交网络,在1780年间拜访了她,也招待了她。在她的记述中,很多拜访并没有邀请或被邀请之类,而只是热情行为的表现形式。在她的日记中有“珍妮来了,我们一起喝茶”,“唐恩夫人和我去了达克斯特先生家里,在他家里喝了茶”。日记中显示,喝茶时并没有考虑天气因素。她的日记上记录不管是阴冷,还是晴热都会喝茶。这意味着热天喝茶是和朋友的社交,并不是为了在冷天取暖。她的日记中描写的喝茶情况大体和美国革命前相似。尽管两三知己的喝茶的传统在美国革命前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较大型的茶会在19世纪则更加属于上流社会。美国革命后,茶文化加速从上流社会到中下层扩展。美国革命后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相关产品的生产,使中产阶级的购买更加成为可能。如,1785年冲压机的应用,简化了银器的生产过程和时间产量的增加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从而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从而茶文化的在美国也就更加流行。茶的社会地位的隐喻也激励了社会礼仪的新方向。男人在茶会上的表现,从小就会受到教育。女人更要注意行为举止,因为茶会和家里的行为举止更能展示一个女人。如果举止不雅,婚姻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人因此而不能嫁入上流社会。尽管数据材料不够明显,但还是有资料表明,在19世纪早期,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也可以销售和饮茶,这两种方式是其向上层社会转化的标志。纽约的内尔森在《美国有色人》做过一个广告,公告了他作为杂货商和茶商的身份,在广告中他明确保证自己的产品是没有奴隶劳动的。像美国白人一样,美国黑人也有固定的饮茶时间,主要是为了恢复体力。在《周六晚上》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白天工作结束之后,是时间进行“周末大餐和饮茶”的场景。新美国诞生后,其生产的茶壶的样式比美国革命末期茶壶更加简单、体积更大。但是设计优雅,颇具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遗风,添加了柱子、老鹰和一些经典的图案,而不是现在过分修饰的洛可可式的茶壶。
六、结论
中国茶“国家队”的诞生经过
《海峡茶道》:在此次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节上,“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都进行了热身,吸引了不少眼球。正是我们常说的“世博未开,茶已飘香”。“十大名茶”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舒曼:在世博会,作为世界的核心场馆,受联合国的制约。解决一个问题,必须通过联合国总部的批准,因而联合国馆不像其它场馆,可以有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满足中国茶界的一些要求。但是。非常肯定的一点是联合国馆需要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入驻,只能以中国茶或中国茶文化的名义入驻,是不允许让中国茶品牌或中国茶企进入的。也就是说,联合国馆里不允许有任何商业氛围和商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由全国产茶区地方政府出面,推举各种历史名茶组成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大团队,共同抱团出征世博会,前提是不凸显个体品牌,如出现个体品牌,须由所在地政府推荐,一切围绕着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茶的整体出现的。这样一来。给外界的感觉就是产茶区地方政府与茶企组团以中国茶的整体形象出现,即所谓的“中国茶叶国家队”。
《海峡茶道》:那中国的名茶有上千种,为何唯独选中这10种茶来代表中国茶的形象呢?
舒曼:这“十大名茶”是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募管理委员会专家组审核和严格筛选后产生的,全盘考虑了青、红、黄、绿、黑、白6大茶类,安溪铁观音与武夷大红袍、祁门红茶、西湖龙井、湖南黑茶、太姥银针分别是经典品种,这毋庸置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考虑湖南黑茶的同时,也把最能代表中国黄茶的君山银针考虑进来,一举两得;都匀毛尖是命名的,在巴拿马获过金奖:六安瓜片曾是总书记馈赠外国元首的茶:安吉白茶,因近几年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故把脱胎于安吉白茶的精品――天目湖白茶纳入其中。此外,我们还考虑到再加工茶类,一致推选张一元花茶入围。以上“十大名茶”,其中有2个是在巴拿马获奖的。此次再度入选世博会。意义非同凡响;有7个的制作技艺是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有8个是进入中国十大名茶的行列,可以说它们的分量是响当当的。
“国家队”的世界眼光
《海峡茶道》:在如此繁多的中国名茶中,这“十大名茶”能脱颖而出,招管委对它们品质的选拔标准一定非常严格。
舒曼:对!“世博十大名茶”这个名字不是那么好叫的,因为它是组合茶,只要有一家不合格,均视为十家都不合格,其严重程度是一家毁九家的事情。为此,组委会每次召开会议都把问题的严重性摆在面前,“世博十大名茶”质量总监骆少君也在会上再三举例说明国外对中国茶的苛刻程度。这次入选的中国茶产品质量管理,由国家茶叶质量监督中心负责质检和抽检,由原主任骆少君领衔担任“十大名茶”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充分保证了它们以历史上最好的质量在联合国馆展示销售。
《海峡茶道》:各产区的茶进入世博有着比较灵活的渠道,想必中国茶在世博会中会有颇为精彩的表现。
舒曼:进合国馆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第一次诞生了“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全新理念。“十大名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使得中国茶可以与世界各国际组织进行对话,意味着人类五千年茶文化史上首次以“中国茶”名义走进世博会,也意味着在人类世博会史上,中国茶首次抱团并以中国茶“国家队”的身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进合国馆。此外,中国茶能够走进世博会,可以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联合国馆标识,这在世博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表明了中国茶在经过重新洗牌后走进全世界媒体的视野中,并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世人强烈的关注,必将载入世界和中国茶文化史册。当然,“十大名茶”也许没有经济实力与世博合作伙伴相抗衡,但其以“Chinese Tea”这一文化概念在世博会成功进行“软着陆”,这在文化实力上,不仅值得期待,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这一点是世博会所有的合作伙伴无法与之抗衡的。
“后世博”阶段,精彩还要继续
《海峡茶道》:那么,你觉得上海世博会将会给中国茶产业带来什么?
舒曼:自中国茶确定进合国馆以来,得到了中国各产茶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茶叶国家队”以集体智慧亮相上海世博会,赢得了全国茶界的欢呼声。像都匀市政府在文峰公园兴建了“世博名茶园”,杭州市政府举行世博十大名茶入列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共泡世博十大名茶融入西湖仪式等……试问,这在中国茶产业发展史上见到过吗?海纳百川,能够包容一切的心态现在居然发生在产茶区所在地政府,这是何等不易啊!过去,我们对中国产茶区所在地的看法始终停留在“各自为战。各自为阵,各自为政,各立山头”的地域保护、区域保护的概念上。如今中国茶的抱团精神令人刮目相看。这就是世博会给中国茶产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意义非常深刻。在经历世博会这个国际盛会之后,中国茶产业将捧着中国茶这块“大蛋糕”,迎来蜕变的时机。
在杭城,各式各样的茶楼和茶馆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且大部分茶馆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客源。据了解,杭城目前已有300多家茶馆,那一间间清雅精致的门面或大或小,或庄或谐,给杭州现代都市增添了不少古朴典雅的气氛,成为杭州西子湖畔的一道独特风景。如今,茶楼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杭城最具特色的一项文化现象,以致不少外地游客来杭观光旅游时,也不忘去茶馆坐坐,领略一下杭城这特有的“风光”。
那么杭城的茶馆为何如此受百姓们的欢迎,其究竟有何特色呢?杭州历来是一个典型的休闲城市,生活节奏缓慢,城市人悠闲的气息较浓,造就了茶馆生根土壤的良机。另外,茶馆还在于它具有一份文化上的理想性。据观察,杭城不少开茶馆的主人多为一些婉约清妙的女子,她们开茶馆并不想昭告什么伟大的理想,而只是在经营一个自己小小的空间,以寄托她们的情感,展示她们的生活,并且以毫不招摇却反而在灯红酒绿之中更显突出的清雅方式,默默地邀请行人驻足,这种理想情调给人以一种温柔与美感。
的确,让我们回顾体察一下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便会发现新的觉悟已使人们的文化理念逐渐回归于自然,回归于生活,回归于自我。20世纪代表人类文明生机的呼声是环保、素食,是女性启蒙,是所有人不分种族的平等相待彼此接纳。我们由此明白为什么富于女性情调与人文精神的茶馆会引动这一时代的人心了。
几张桌椅,一杯浓茶,三五人围坐一桌海阔天空神聊,可以说是杭城最原始的茶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时至今日,除了在西湖各风景点里的几家茶室之外,杭城茶馆大都基本朝着一种既能茗茶赏景,又能饮食的茶艺馆模式方向发展。茶艺馆里除了提供各种高质量的茶以外,它还非常注重在环境布置、装饰装修上着力,力图挖掘和体现茶文化的各种内涵,去营造一个文化气息相当浓郁的饮茶环境。现在,杭城具有代表性的茶艺馆有湖畔居茶楼、青藤茶馆、紫艺阁、门耳茶坊、明清园茶馆、太极茶道、蓝宝茶馆和横河茶楼等。茶艺馆是传统茶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产物,也是茶馆为迎合现代人需求而自觉发展的产物。
杭州茶艺馆的经营水平,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它的发展也是在近十年里。早在七、八年前,一些喝茶爱好者就开始经营茶馆,如紫艺阁茶馆。那时候经营者出于自身的体会,已经开始在环境上做文章。随后的两年间,茶馆的数量急剧增加,如杭城现在较有名的青藤茶馆、门耳茶坊、湖畔居茶楼、黄龙茶艺馆都是在那几年开出的。另一方面,以紫艺阁为代表的老一代茶馆开始探索自助式的喝茶形式,即花几十元点一杯茶水和一些茶点自助。自1999年开始,大量新茶馆纷纷涌现,老茶馆易址重开,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布置更为讲究,自助式的经营模式在继承上有所新的调整,服务也更上一层楼。由此,杭州人的喝茶热潮开始兴起。如今,各种定位的茶馆遍布杭城各地,处于主流地位的茶艺馆队伍日益壮大,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茶艺馆基本成型。
另外,就现在杭城茶艺馆的风格定位而言,处在主流地位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门耳茶坊、茶馆,以及新建的姗娜娜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茶艺馆,它们在环境布置上讲究将古典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所以,在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董艺术品、木门、窗棂及明清家具的收藏,同时又可以看到西式射灯、玻璃豪华吊顶等现代元素的精致细节。另一种是以紫艺阁、青藤茶馆、横河茶楼为代表的东南园林式的自然、休闲的风格。推门进入茶馆,我们可以看到一片茶香鸟语、小桥流水的景象,使人倍感亲切和自然。
处于主流地位的杭城茶艺馆,一般都处在沿西湖风景区一带或市内主要商业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服务一流,且规模都在600-1000平方米左右,价格定位属于中高档,即人均消费在50-100元不等。处于中档地位的是地理位置和服务相对次一点的茶馆,人均消费在35-45元。而零散在各个社区的茶馆则占据了中低档的市场份额,人均消费在10-30元不等。
在这个城市,滑板少年很容易就能在市中心找到练习场地,设计师的工作室也开进了彩色集装箱,山水间有艺术家的画布展,文艺青年寻找书店的脚步走得到最繁华的商场,也走得到最隐秘的小区。当然,还有人能把爱好开成博物馆。
成都的文艺,远不止熊猫,也远不止那条“宽窄巷子”,它的辐射范围到达了距离市中心近百公里的乡镇。
这一切多少源自成都在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方面的努力。2016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后,正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其中之一就是西部文创中心。在文创方面,成都主动涉足和扶持音乐传媒、文博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以成为中国音乐之都、世界文化名城。
我们此次专程拜访其中一小部分,与美食一样,它们是成都无所不在的“小事”,也是不可缺少的“大事”。
文创是一种生活方式
居民区环绕中、CBD商圈里、乡野村落里……“文创园区”似乎在成都的任何地界都能成立。
从距离成都市中心90公里外的蒲江县运来的3600根雷竹,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里搭起了“竹林步道”,将属于“明月村”的1000平方米展位分割成茶山、陶艺、篆刻、草木染和文创集市等空间,“复制”出一个缩略版“明月村”,在“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展示了3天。
在这个每年举办的大型文化创意活动里,不仅有来自成都本土与世界各国创意作品的展示,更是将活动延伸到了成都市区内的创意聚集区、旅游景区、博物馆、乡村旅游点等本土文化气氛浓厚的地方,把当地的传统技艺和当代艺术一一展示于人前。
在用以布置展位的竹子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当代艺术与传统生活相融的例子―明月村。作家宁远的草木染工作室“远远的阳光房”、蜀山窑创始人李清的工坊等十几个林间工作室与明月村原有的村舍相融,在“新村民”和“原住民”的共同建设下,组成了这个以“文化创意”为发展主线的村落。
篆刻家李南书就是一位“新村民”,3年前被派驻明月村工作后,他在大自然里找到了更多灵感。“过去的一段时间,金石都快发展成书房艺术了,到了大自然之后你会发现,可以刻的东西太多了,绝对不只是那一点点文人的句子。”李南书说。2016年3月,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在明月村开馆,展示篆刻作品之外,“新村民”还在这里为“原住民”开班教学。
这是双方在这个空间中“互惠”的方式之一,更为显性的方式是,具有文艺气氛的村落吸引了游客光临,村民的土产在设计师们的包装下品牌化了,仅仅是3天展会期间,现场出售的陶艺、布艺作品,以及茶、酒、水果等乡村文创产品,就销售了超过10万元,借由展会,被吸引到明月村体验的游客也达到了1.5万人次。
你可以将“明月村”理解为一种依托成都自然环境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而同样在创意周里布置了展位的“山念”品牌,则在藏身都市的文创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隅。
“在成都找不到我们喜欢的家具,干脆就自己做了。”罗云皓说,他和几个同样毕业两三年的朋友创立了“山念”品牌,做定制木质家具的生意。他们的工作室选在了成都IBOX创意基地,这个基地以伦敦创意地标BOXPARK为原型,由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22个集装箱构成,跳脱于都市商圈气氛之外。
入驻IBOX的大多是涉及建筑、艺术、音乐、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室。不少“文艺青年”把IBOX当成了必去之地,无论是闲坐喝杯咖啡,还是逛逛原创设计师店,或者仅仅是把各色错落的集装箱当成背景,相约拍照。而当夜幕降临,工作室的灯光渐次熄灭,滑板少年们则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领地”―在这个位于成都一环路CBD的创意基地,有市区里唯一的一块滑板场地。
大熊和凯迪都是90后上班族,每周总有两三天的晚上,他们会和朋友在IBOX的一小块极限运动场地相约练习,他们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做一些酷的事情。而豪猪觉得酷的东西是复古文化。2009年,他建立了UID Cafe,从一家小店渐渐做大之后,他把旗舰店铺搬进了U37创意仓库。穿过一个市井气氛浓厚的菜市场,就能到达这个在居民区包围之中的空间,它由医药集团库房改建而成。
而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成的数字娱乐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已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2月19日刚刚在这儿举办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峰会”,每天的音乐演出和艺术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停驻。
“当地年轻人也喜欢当地设计品牌。”罗云皓说。而除了像创意设计周这样比较大型的展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更接近的,是常在春熙路、奎星楼街等商圈举办的文创品牌集市。即使身处知名旅游景点宽窄巷子,也依然是热爱着诗歌、电影或是戏剧的人们的居心之地。这大概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一份从容。
萌物经济
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从最浅层来说,人们为了观看它们的萌态而支付的门票,就提供了一部分保护经费。
听到成都人说起“安逸”“巴适”,就自然会生出一种生活美好的感觉。而在这座城市中,将安逸与巴适践行得最为彻底的,大概就是熊猫这种萌物了。
梅燕已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了8年,在抽出空档从“月亮产房”里出来接受采访之前,她正在给2016年夏天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用针管喂药,“这两天天气变化,它感冒了,把我也给传染了。”梅燕说笑着,学起了熊猫打喷嚏的样子,语气就像在谈论自己养的宠物。
但工作本身是重复而单调的。梅燕所在的“月亮产房”,主要负责照顾刚出生到两三岁大的幼年熊猫,她的工作常常在准备食物、喂奶、帮助排便、测量体温、园区消毒等等环节中循环往复。幼年熊猫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即使是在它们呼呼大睡的十几个小时里,梅燕也几乎不能休息。成年的熊猫则被半放养在“别墅区”,它们每天要吃八九十斤竹子,搬运这些竹子和清扫宿舍要消耗大量体力,而这是饲养员们的主要工作。“身材娇小的人做不了这个事。”梅燕说。
如今,在身份上归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有176只,其中有不少“租借”在外。如果一只熊猫需要“旅居”,长期照顾它的饲养员就需要跟它一起外出,指导馆舍的建设、培训饲养员,这个过程往往长达两三年。“有个饲养员,出去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讲话,半年多之后回来休假,小孩都不认识她了,喊姐姐。”梅燕说,她觉得这多少有点心酸,但总有些关于熊猫的趣事能消解一点这种情绪。
熊猫对气味和声音都极其敏感,因为从出生就一起相处的饲养员大多是当地人,它们听惯了自己四川话版的名字,初到外地时对其他饲养员的呼唤毫无反应,要“重新学习”方言。与之相呼应的是,最近从美国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美轮”“美奂”听不懂四川话,倒是对“come here”的呼叫回应迅速,对食物也是吃不惯窝头,只爱吃饼干。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小插曲无一不戳中“萌点”。在社交网络分享的动图或者小视频里,熊猫们抱着饲养员大腿不撒手的“无赖”样子,又或者笨拙地翻身爬树,却倒栽在地上的窘状,都让人觉得好笑,能戳中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主管,沈富军眼里的“萌”所负载的意义还要更多一些。他认为,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近期已降级为“易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通过大熊猫可以募集到我们难以想象的资金―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野生动物的出租,能够产生每年一百万美元的费用。大熊猫意味着动物保护的大量资金,这不仅仅对大熊猫有好处,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山林的其他物种也将同样获益。”
获益的还有沈富军们的其他研究项目。除了照管熊猫,沈富军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在离研究基地入口处不远的3层小楼里,有一整套的遗传基因组测序设备,以及全球最大的大熊猫库。前者完成了对基地中大部分熊猫的个体亲子鉴定,即使长相相似,又同样被叫作“盼盼”,也可以通过唯一的谱系号被识别;后者则保证了圈养熊猫种群的稳定繁殖。
而一个也许从没被我们当成问题的问题也正在通过科研被解答,那就是“熊猫为什么吃竹子”。简单的问题其实科研价值也很高,“它涉及到基因组序列、代谢、消化、肠道微生物等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沈富军说。
看着熊猫们傻乎乎的样子,是梅燕每天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就像妈妈们聚在一起就会不停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饲养员们聚在一起最常交流的,也是“今天你的熊猫抱了谁的大腿”,“我的熊猫又干了什么傻事”。这种真切的亲近感可能是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的,而同样难以体会的,则是他们被熊猫或咬或抓的伤痕,还有24小时监护的紧张与疲惫。“能一直留在这里的,还是因为真的喜欢吧。”梅燕说。
每个商圈都少不了书店
从大店到小店,从综合型到独立型,成都这座城市能满足人们关于书店的所有想象。
12月的第一天,金士杰和卜学亮在成都方所书店做了场活动,主题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俩人是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面对着台下满当当的观众,金士杰“喊”道:“周四下午,你们不应该在上班吗?”
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称,在方所,每个月至少要举办8场文化活动,多的时候达到十几场,“场场爆满”。根据方所的统计,书店平时的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8000人次,周末则有1.2万到1.5万人次。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曾《成都市民阅读指数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成都市民的阅读指数为54.84分,一年中城市居民人均阅读6.04本纸质图书、7.39本电子图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人还是很喜欢阅读的。”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说。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在这间书店的总销售额中,图书的销售占比超过了50%。在一个集合了书籍、美学生活、咖啡、展览、文化讲座与服饰等城市复合式公共文化空间,成都人对于图书本身的消费热情多少让方所有些意外。
与成都本土文化有关的图书,在方所拥有相对集中的展位,设计团队也会推出一些如明信片、成都塔便利贴等文创产品。“跟成都文化特质相符合的活动肯定也会多一些。”成都方所书店负责人称。
因为成都的当代艺术够发达,这家书店也经常邀请本地的艺术家到书店做文化分享。此外,它还和各个领事馆都用心维持关系,以争取文化资源。5月底,泰国“诗琳通公主摄影展”就选在了这里。
成都的好书店不止方所,同样以文化地标自我定位的还有言几又―一个由“今日阅读”书店衍生出的文化品牌。
2006年,今日阅读在成都成立,近10年后,言几又开了出来。它的面积高达3600平方米,将书籍、市集、餐饮、艺术画廊与文化活动等集中在了同一个空间中。
关于这家书店,有个说法是“没在名人墙拍过照就不算到过成都言几又”。走廊里,设计师陈峻佳错落布置了写着书中句子或者流行“段子”的透明塑料板,将两面普通的水泥墙面变成了顾客们最喜欢留下影像的地方。
和方所一样,言几又也开在购物中心里。在文创产品区,言几又更注重“体验”,你既可以在木器摊位上手工制作一把勺子,还可以体验一下成都当地的“草木染”技艺,亲手染上一个布袋或者一条围巾。而在二楼单独辟出的艺术廊空间里,除了可以购买到当地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也提供了学习绘画的空间。
“成都的消费水平和对文化的热爱追求程度,比较靠近一线城市,很适合做一些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言几又品牌CEO但捷称。对于言几又来说,成都既是大本营,也是创新和试水的首选之地。2016年9月,言几又推出全新子品牌“言几又・见”,这是个把阅读和美食嫁接在一起的新概念品牌,其第一家店铺也选在了成都。
与上面这些全国连锁书店不同,起源于成都的散花书院则更坚守本土市场。
在古代,散花楼是成都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散花书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关注和传播成都本土文化。”散花书院营销策划部经理说,因此,他们把店铺都开在了宽窄巷子、铁像寺水街和平乐古镇等文化旅游地标。
在这家本土书院,除了能看到成都主题的书架,销售《巴蜀古镇》《地下成都》和《锦城旧事》等叙写本地历史人文的书籍,还能看到涵盖散文、诗歌、美术、书法、摄影等类别的《文艺成都书系》。相应地,散花书院的“散花讲堂”也将注意力集中在成都的本土文化上,主题关于成都建筑、民俗、诗词、艺术、茶文化等等多方面。
连锁书店和本土书店之外,成都书店谱系中还有不可或缺的一支―独立书店。比如一庐书屋,它由三个热爱艺术的女生合开,售卖油画、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艺术书籍,是当地艺术类外文原版书爱好者常常光顾的地方。
几次搬迁,如今隐匿在成都一个小区中的象形书坊,更是将“独立”二字践行得彻底。整个书店全由店主老宋一人打理,他根据自己的理念选书,只接待真正志同道合的爱书之人,与其说是一家书店,倒更像是一个朋友间共享的读书空间。
无论是太古里还是来福士,或者宽窄巷子,书店几乎是成都所有商圈里都不可缺少的一间。人们总说成都人生活悠闲,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博物馆之城
99,是成都现有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博物馆之旅”,正在成为打开成都这座城市的新方式。
在青城山里转转,轻易就能感受到远离都市的平静:草木青葱,河流缓缓,小船上还常常坐着悠闲的人们。这里不仅人类宜居,同样也是各类昆虫的聚居地。有数据显示,生存在川西地区的500多种蝴蝶中,超过60%都可以在青城山区见到。
这也是赵力把他的华希昆虫博物馆建在青城山脚下的原因之一。“出门进山就能观察到很多种类的昆虫。”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说。自2011年正式开放以来,这家民办博物馆已经累积了5万多种、超过62万只昆虫标本,除了中国地区的昆虫,还有很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诸多珍奇蝶种,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而这些,都是赵力的私人收藏。
2016年6月,赵力收到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证明博物馆里收藏着全球最大的水生昆虫―一只翼展21.6厘米的鱼蛉,这是2014年7月他在青城后山发现的。
博物馆有一个相对松散的标本采集团队,由各地的昆虫学家、昆虫爱好者和一些职业昆虫采集者组成,他们所捕获的昆虫是博物馆中国内展品的主要来源,而国外的昆虫则主要通过交换和购买获得。
从小,赵力就喜爱昆虫,大学被保送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如今他已是一位高级生物工程师。几年前,他投资了大约2000万元,加上政府出资提供的地皮与基建,终于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博物馆是一栋两层建筑,一楼展品包含全球的各种昆虫,二楼则主要展出青城山区的蝴蝶品种。指着馆里的任何一只昆虫,赵力都能很快说出它的所属纲目和生活习性。
来参观的大多是学生和游客,除了向他们介绍昆虫知识,博物馆还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识虫活动。“白天在博物馆观赏了标本,夜间就带他们去山里实地观察昆虫,感受会更真实一些,体会一些发现活体昆虫的乐趣。”博物馆副馆长赵希说。
对于无法参加野外识虫的观众,博物馆会在夏季的时候在展厅内布置活体昆虫展览,让观众与一些无害的昆虫互动,可以摸一摸,也可以喂食。
为此,博物馆的地下库房中有一间被专门用作昆虫养殖的温室,饲养竹节虫等可以用来展示的生物。在这个库房里,更大的空间被用来储存没能在展厅中陈列的标本,赵力称,因为博物馆的面积有限,公开展示的2万多件标本,其实只占总库存的十几分之一,而一些特别珍贵或是只此一件的标本,只有在库房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展出条件下的光照和氧气都会缩短它们的寿命。
库房同时也是标本制作的区域,从各地采集来的活虫都会在这里被制作成标本,根据赵力的介绍,每一个昆虫标本从采集、制作到展出,起码要花两个月时间。将来如果条件允许,赵力和他的同事们希望让标本制作过程变成展览的一部分。
对生活在昆虫聚集地的周边社区,这个博物馆多少起到了些教化作用,赵希说,博物馆建成后,常常有青城山区里的村民送来捉到的昆虫,那只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水生昆虫,最先就是由村民发现,然后找到赵力去做鉴定的。
作为成都的青少年野外科普基地,博物馆希望能够提供给孩子们更多实际接触昆虫的机会,“很多城市孩子根本没见过昆虫,不接触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对昆虫有兴趣。”赵希说。
实际上,青城山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博物馆村落,除了昆虫博物馆,还有乌木艺术博物馆、皮影艺术博物馆、赵树同艺术与收藏馆、青城山道源博物馆等馆。这些博物馆都不是政府组织,而是民办的。在这个聚落中,人们可以看到目前只在成都平原被发现的“古乌木”、从明清至今各个时期的皮影,以及根雕等各种来自民间的收藏品。
而在整个成都,除了青城山博物馆集群,大邑县和龙泉驿区还有另外两个与之规模相当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已经有99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通过参与国内、国际等有关昆虫的科研项目,能够获得一些科研经费。此外,销售文创产品和出租标本、举办商业展览等途径,也是获得收入的方法。
与华希昆虫博物馆一样,这些民办博物馆在承担教育普及的功能之外,也都在各自寻找自己的持续之道。通过提供川菜试吃和织锦演示等“体验式”的展览,川菜博物馆和蜀锦织绣博物馆已经成了成熟的旅游景点。以近现代文物为主要藏品的建川博物馆,则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实现了每年近2000万元的盈余。
说到煎茶美学,茶入这个茶席上的小物,可是有一番滋味。茶入是一种盛浓茶粉的小罐。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自于中国,据说是中国人盛放火药的容器,也有说是中国人盛头油用的(有名的“初花”茶入据说就是杨贵妃用过的油盒)。
茶入分为“唐物”和“和物”,战国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人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盖只有德川一族或者谱代重臣,才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到了今天,这些名贵的茶入又被一些福州的玩家视为心头好。虽说小众,但也是一个颇为文雅的专项收藏。在这个群体中,记者认识了林新,一个四处淘茶入的茶客。
林新和收藏茶入结缘在8年前。那时候林新还不知道茶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只是在收藏紫砂壶和一些文玩。后来由于身边那些师大美术学院的朋友都在四处淘宝茶入,也让林新开始重新打量这小小罐。随后的几年间,他开始翻阅大量的资料,与藏友、茶入、专家进行学习,跑了不少地方的古玩城,近的福州、厦门、泉州,远的北京上海,总之,在他看来,茶入是一种有着纯正福州特色,浓厚地域审美传承的茶之重器。所以平时的他也十分喜欢与朋友谈及茶入,普及茶入知识。
“从洪塘窑出去的一种小体量薄胎酱釉器,有的瓷片薄到了只有指甲片那么薄,在日本被称为‘汉作唐物茶入’,是茶室当中储抹茶的一种茶器,后来丰臣秀吉把这种象征日本茶道精神的福州窑‘茶入’当做‘封地’和荣誉的象征,颁发奖赏给有重大战功的将军们。再后来将军们常常为此物引发战争。丰臣秀吉自用的‘北野茄子’,则一直被奉为日本国宝。”在林新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当下国人对茶入的认识微乎甚微。在宋代的茶器里面,包括沈安老人的茶谱里面,都没有关于茶入的描写。南宋偏安一隅,让很多关于茶器的地方史料也变得零碎而模糊。
“一件汉做唐物茶入,在日本可以换一辆最好的本田。当年福州有一批人手中的茶入,加起来大概有100来件。有一次日本人来了六七个人,包括美术馆的馆长、研究茶道的教授、专家,看到这些茶入都惊呆了。因为这个东西在日本已经非常稀少,剩下不多的都保存在博物馆和大学的收藏馆里。”林新说道。
这些年,林新去博物馆看的机会也不少,没有考虑经济效益的他,大大小小的也收藏了大几十件茶入。有人称他是福州,乃至福建收茶入的第一人,因为他收的品种全,釉水好,数量多。
“小众和大众的玩法不同,不论是与茶有缘也好,还是与福州有缘,总之,都是古物传情吧。”眼下,收藏茶入,对林新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记者采访的当日,一群朋友正在认真的把玩他拿出来的宝贝。也许真的是买到是一种缘分,乐在其中也成了这群人收藏茶入的初衷。
未来,林新还希望可以更系统地收藏茶入,以及茶席中其他美好的茶道具,总之,“在茶入的陪伴下,我将是幸福的。”
链接
日本茶道界把传世的著名唐物茶入登记入册,并按不同年代和艺术价值分出等级:如“大名物”、“中兴名物”等。日本茶道史上介绍唐物茶入的文献著述比比皆是,较早的有《金尺文库故书》、《抵园执行日记》、《山上宗二记》、《君台观左右帐记》、《茶入之次第》以及《松屋会记》等记录茶会的著述。一般人认为,在日本,唐物茶入(也有人称之为浓茶小罐)是在日本茶道兴起初期由日本陶祖藤四郎在13世纪从中国学回制陶技术并用自中土带回的陶土和釉料制作的。
对于传世的许多著名的“唐物茶入”的产地的研究始终是日本茶道、陶瓷界极为关注的问题。1994年中国考古学者在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发掘简报中曾有出土与日本唐物茶入相似的酱釉陶器(茶入)的报道,但因证据不足,终难认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福州市旧城改造工程的开展,在鼓楼区的柏林坊、水流弯、北大路、屏山、七星井等处古遗址中,陆续发现了大批宋代薄胎酱褐釉陶器,器型有罐、瓶、盒、钵、灯、水注、执壶、香薰、锅等。这些陶器多数出自宋元时代文化层或废弃的水井中,其中又以各式酱褐色釉薄胎小罐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其造型、胎质、釉色及工艺手法与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几无二致(如日本唐物茶入中的“大海”、“肩衡”、“鹤首”、瓢、水滴、柑子、皆口、茄子、“文琳”等式样的茶入)。这些小罐(茶入)的共同特征是卷唇(或圆唇)直口、短颈(或长颈)、圆肩、鼓腹、平底(或微凹底),通器里外施酱褐(酱红、酱黑)釉,部分器物釉面莹亮润泽,有流釉痕,釉色不均。另外釉多不及底,外下腹部三分之一处多落胎,有流釉现象,器表则多留下清晰的旋削痕,底部多留线切痕。小罐的不同造型仅在于颈腹部的变化,如缩颈或长颈,溜肩或窄平肩、斜肩,浅腹、扁圆、垂腹或直腹之间的差异。从工艺上看,这些小罐的制作均十分精细,胎土多淘洗,少杂质或砂眼、气孔,烧成温度和烧结度高,多薄胎,一般胎薄仅2毫米左右,小型器仅1毫米,整体造型匀称、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