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02: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力经营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现状问题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是基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封闭经营和长期单一经营方向而提出的,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近年的发展和经验告诉我们,电力企业走多业并举,多元并重之路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的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主要形成了依靠或依赖主业生存和发展的称之为“眼睛向内式”的专业化产业结构模式。有电力安装、电力修试、简单的电力制造、金具加工、电力物资、物业后勤管理、宾馆(招待所)、旅游、高耗能产品生产等产业支柱。总体上,不乏有山东鲁能电力多经的成功典范,但大多数还仅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既无可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又无具体实体可言,基本上是人们常常称之为以辅助生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模式。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研究,并加以解决。
2电力企业多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产权问题决定着企业的属性问题。电力多经企业大多为原电力企业的辅助生产、后勤服务部分,多经改组和改造大多是整建制划转模式,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等,本来作为电力主业和电力多种经营产业是一种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应当建立相应的资本纽带关系,按《公司法》规定运作。而从实际财务账面情况看,电力主业对多经企业并没有任何投资,主业实际划出的国有资产部分并未转作对多经的投资和持股。
2.2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管理模式的不足
电力多经企业多年来经营思路沉陷于服务型、安置型、福利型的模式,没有真正受到市场挑战,其管理仍然是传统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没有面向市场建立符合市场规则要求的多经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电力多经人员身份依然是电力职工,保持稳定而较高的收人与福利,使多经职工有一种优越感,工作没有实效。即使部分有识之士对电力多种经营产业发展有宏伟构想,由于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只能是意见保留,有想法,没办法,严重制约了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2.3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规划不足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普遍存在背靠主业有余,面向市场不足的问题。电力企业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作用,使得电力多经企业经常处于接受指令和行政命令的状况。电力多经的划分和改制,从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电力企业的化整为零行为,致使多经企业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天不足之说。没有准确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开拓计划,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极易迷失航向,走简单经营型、凑合型、围绕主业型、甚至为主业倒账、变通型公司的路子。
3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
针对目前电力企业与多种经营企业投借不清,产权关系模糊,行政干预严重的现状,电力企业可委托社会中间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对现在多经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重新评估,进行资产重组,严格按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除此之外,多经企业已形成的资本积累应进行产权鉴定,也可吸纳职工人股,让职工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财产所有者,既是职工又是股东,以此来广泛调动多经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和加强多经企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把职工、集体、企业利益三者融为一体。
股份制的改造和建立给多经企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种经营的身份将更加具体和明确,操作更加灵活和多样,易改过去主业行政管理一言堂的官僚作风,以企业章程为核心,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三会的形式,各行其是,生产经营决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一切管理工作将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序进行,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促使多种经营走上公司制改造、商业化运营的轨道上。
3.2建立管理新体制
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多种经营管理新体制。电力企业与多种经营企业之间应当以资本纽带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公司法》运作,杜绝长期以来主辅不分,责权不明,造成管理难、乱、差的现象,确立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可持续的企业经营战略。
要改变对电力企业兴办多种经营产业的认识。兴办多种经营不再是单纯的为主业安置富余人员、解决电力职工子女就业、为主业提供生产及生活服务,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逐步切断多种产业对主业的依赖性,将企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融人社会化大生产和广泛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之中,最终实现多种产业与主业之间企业分立,资产分离,管理分开,形成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的多种产业格局。超级秘书网
3.3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
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是事关企业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是有关整个企业长远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经营宗旨、经营方针与基本原则、企业发展目标和实施发展目标的战略行动等。
科学制定经营战略,为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和全体职工提供了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共同纲领。在制定经营战略过程中,多经企业领导主要应在大的方面提问题、想思路、定原则、把好关,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并坚定不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推动实施。
3.4解决好多经企业的用人机制问题
多经企业干部的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经营理念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多经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为此,首先应尽快建立健全选拔任用优秀多经企业干部的科学标准和实施办法,使多经企业干部的聘任工作规范化,克服用人上的随意性、不公正性,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其次,引人竞争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地选聘多经企业干部,第三,建立经营者压力与动力并存的风险抵压金制度,年薪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科学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等等,进行量化目标,严格考核。在规定期限完成者予以奖励,不达者,扣罚,直至解聘。第四,要深刻领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学寓意。制定严密有序的多经企业人才规划和职工教育计划,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按照企业实际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厂长经理、财务会计、劳动工资、市场营销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技术学习。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充分调动起多经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设立合理化建议奖、金点子奖,鼓励职工向企业献计献策,建立起职工能在勤奋工作中获得应有奖励和报酬、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管理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群策群力,不遗余力,积极倡导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加快多经企业集体领导和民主化决策的进程。
关键词:电网经营;电力营销;风险;对策
一、电网经营企业电力营销风险研究
1.财务风险
由于我们国家的电力电能的主要销售方式是消费在前、付费在后的赊账型销售方式, 所以就会出现某些用户恶意拖欠电费的问题。在当前厂网分开的电力运行体制之下, 由于用户欠费所造成的风险被直接转到了电网公司, 而且会对电网公司的信誉以及公信力造成影响。
2.窃电风险
窃电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它会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还会给其他用电户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破坏了电力市场的安全稳定,同时也可能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当电力行业实施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后,大大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难以对窃电行为形成有效管制。
3.市场运作风险
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是卖方市场,整个市场是由相互独立的发电公司与电网营运企业进行主导的。这种市场的整个交易模式趋于一种“单一购买”模式, 就是说相互竞争的一些发电公司把电力资源交给电网公司进行销售, 需要用电的用户是不能直接和发电企业签订合同购买电能,而是需要向电网公司去购买电能。由于电能这种资源很难长时间保存,所以为了平衡电力系统中输电者和用电者之间的功率,电网公司需要先预测用电用户所需要的负荷, 和发电企业签署相关的供电合同。一旦发生预测的负荷不准的情况,因为在市场上销售的电价一般会比合同里的电价要高,这样就会影响发电企业的利益。
4.市场环境的变化
首先,在电力行业采取政企分离的经营模式后,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加,尤其在物价以及税收方面的监管,同时国家对电企进行审查、追补各种费用,给电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窃电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直接导致电力设备维修费用的增加,同时也导致大量电能的损失。最后,部分与电力建设相关的优惠政策被取消,导致电网建设和电力服务工作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
二、电网经营企业电力营销风险对策研究
1.完善企业法律意识,善用法律武器
企业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法规来武装自己,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企业需要确保供电合同的科学完善,以免在运营中出现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同时如果出现窃电、恶意拖欠等情况时,电力企业要学会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自身的利益,避免自身的经济损失。
2.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属性来进行安全责任分配,分别控制不同的安全风险与风险类型,此外,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中各个部门有各自的安全风险,不同的职位与不同的工作位置都有各自不同的安全风险,在实际安全风险控制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位。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的主要责任就是防止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状况,要严格控制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风险,而电力市场运行的整体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各个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并且严格高质量控制风险,除了供电中断事故风险以外,还需要严格控制人身伤亡风险与设备损毁风险。基层工作人员还需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等各种作业安全风险。
3.建立电费风险的企业内控机制
企业在构建电费风险方面的内控机制时需要考虑到下述几方面的内容:构建电费内控岗位责任机制,其需要涵盖的内容有内控岗位授权、 内控报告、 内控批准以及内控责任。这些都属于电网企业领导层的工作责任。企业领导要做好电费风险的分析和研究,授权企业中相关单位制定电费风险管控政策,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将电费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电费内控技术审查机制需要肩负其电企内电费内控工作的审查、考核、欠费预警和法律援助工作。这是电网企业内控操作水平的直接体现。高水平的电网企业可以非常顺利地完成上述工作,同时还可以根据风险变化制定出有效的管控措施,因此它也可以作为电企内部监控的一个途径,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执行能力进行科学的监测。
4.规范电力营销稽查行为
为稽查人员配备统一服饰,进行礼仪培训,加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严格规范稽查行为,在稽查营销服务差错和事故处理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原因和性质,找出责任人,总结教训,采取措施;当发现重大或特大营销服务事故,应逐级上报;稽查人员应做好资料证据收集工作,做好谈话记录,保管好相片、录像、录音等资料,实现单据化、规范化。
5.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相关员工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需要加强对日常安全工作和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培训学习,拥有及时发现风险和控制风险,预防事故发生的警觉意识。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非常难预防和控制,通常的危险源主要分为显在和潜在两种危险源,显在的危险源通过仔细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并且加以预防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需要进行科学辨识、预防和控制。尽管潜在的危险源难以预防控制,只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便可以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工作漏洞多,不负责任现象严重。
这些不足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有体现,例如交接班内容不全面、错交或是交接不详细:当班的调度员工作的时候:对电网运行缺乏精细的监视、为追求捷径不按照规章制度作业、思想不集中等。这些都会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严重的会致使电网事故发生。比方说在1997年某省西部电网“8.25”事故就值得我们引以为戒。那个时候。电网中的一条线路需要检修,有2个部门的检修人员对其线路进行检修,其中一个部门发出了竣工通知,此时当值调度员错误的以为线路工作都完成了。交班之前就对该线路进行了送电。同时交班的时候下一个班也延续了这个错误。这样下一班调度员接班之后开始操作,致使最后带地线合闸的严重事故的出现。尽管有一些疏漏不会引发电网事故。然而作为调度员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2)不正确的判断。
电网出现事故或是存在异常的时候。当值的调度员一定要充分的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综合电网工作模式,对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比方说要掌握故障的类型、电网的模式、事故处理的主次顺序等,并对这些实施正确的判断,假如判断不清晰。也就是说调度员给出错误的判断,这样会使得事故出现扩大、延误处理。例如在2005年5月。莫斯科出现这样一起大停电事故,一共造成了800Mw负荷的损失,使得10亿美元被白白的损失掉,使200万人口受到影响。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得出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调度员没有意识到事故的主要矛盾,没有迅速的做出隔离故障的方案,进而出现最后的严重损失。判断的是否正确还受现场汇报的准确程度的影响。同时调度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也会影响其判断的正确性。
3)不正确的调整。
不正确的调整主要是指调度员在电网正常模式或事故发生的时候。因为不正确的调整或是调整不及时,使得负荷损失、设备出现过载现象、电压降低等等,致使事故出现或是扩大。对电网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在1992年某省出现的“4.21”事故.当班调度员因为对负荷的变化没有进行仔细的监视。致使网问联络线潮流出现越限。致使事故的产生。调度员对电网运行进行监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电网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较大负荷电网的时候,或是设备检修的时候。将事故预测好。确保电网在N一1事故下设备过负荷、电网低电压现象不会发生。假如已经断定设备正常运行,或是N一1事故时可能产生过负荷现象。应将方法控制做好或是转移部分负荷。对相关电厂实施调整.进而确保电网的安全。以便在电网出现事故的时候,不会因为调整不及时,或是不正确调整致使设备损坏,或是避免扩大事故。
二、调度运行工作对电力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电网越来越庞大,运行操作也越来越复杂,进而电网出现故障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加大了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假如不正确的操作,会致使非正常停电,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或是大型设备出现损坏的恶性事故,这一系列的事故会对经济有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安全可靠的电网设备操作值得我们去深究,更值得我们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电力系统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运行人员要想编写出一套正确的操作票,这不仅仅需要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对于现场一、二次设备操作规则、电网的运行情况、操作前后情况变化等问题都要进行准确的把握。这也是电力系统实现其安全性的一个必备的条件,对调度员将更是一项智能性的劳动。这些工作不仅仅对调度员的技术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其运行经验要丰富,注意力要集中,如果有一点分神,就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人工开票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对时间、环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极易出现一些错误。此外,不少设备的操作比较复杂,操作项目比较多,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运行人员要想开出正确的、及时的操作票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往的人工填票方法不但浪费时间,更浪费人力,同时还要多次核对以求得操作票的正确性。这样要想使得调度员的负担减轻,国内外专家对此做出了不少努力,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其中,研发了自动生成调度操作票系统。此种调度系统更具规范性,减轻了专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研究中,避免了人为因素引发的差错。
三、促进调度方面工作更好开展的方案
(一)确立事故预想制度,确保其规范化
对于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的提升,我们可通过现场培训的方法,一般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事故预想、反事故的演习,这些更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方案。事故预想要想实现高效合理,一定要把握好天气情况、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清楚的认知各项操作和系统中薄弱环节。假如电网出现故障,调度人员一定要结合以往的案件,将事故预想工作做好,进而使得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低,防止事故的扩大化。目前很多员工对于事故预想工作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很多行为都是走形式,应付检查,脱离实际情况。所以,对于事故预想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其教育开始,使每一个调度员对于电力调度系统中事故预想工作的关键性有所认知,并且确立合理的事故预想机制。
(二)注重调度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我们要引导职工注重其自身素质的提升,营造一个时刻学习的氛围。此外要把握好集体的力量。确立“传、帮、带”的人员培训制度,注重集体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工作形式的开展,打造团队学习的良好风气。调度岗位的培训工作要将实效作为其工作重心,要将调度员技术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作为其总体思路,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的确立,经过使用反事故演习、总结、事故预想、技术问答、技术讲课等方法对调度员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与此同时结合调度员需求的不同,确立合理的调度培训计划;还有就是要注重竞争机制的引入,强化调度员的学习压力和动力,以实现整体调度员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关键词】电力财务管理;精细化预算
1概述
电力企业在我国属于国有企业,并属于垄断的性质,在目前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很多挑战面临。依照现有现象,我国的电力企业需要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的制定,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例如: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过低、精细化风险预测能力过低、精细化整理信息的能力不足还有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提升等重要问题。电力企业必须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采用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手段以及技术,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使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预算水平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改善,财务管理的整合信息能力提升,培育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电力财务管理中精细化预算最终实现。目前,有效并且全面的管理机制,才可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电力企业中财务管理有着很关键地位,因此精细化管理的实行,可以使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使电力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有所体现,对电力部门的财务管理品质是一种提升,促进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分析电力企业电力财务管理中的精细化预算中具有的问题
2.1精细化预算中预算程度过低
一些电力企业觉得预算工属于财务单位的工作,因此在预算编制进行时,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过低,造成管理预算工作太片面。在这种状况下,财务部门是管理预算的责任部门,因此预算的内容大都是依靠财务管理工作展开,进而造成其内容与实际公司的发展状况有一定距离,因此财务管理中的比较多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编制管理预算的过程,需要把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满足当作编制预算的基础目标,然而比较多电力公司因为采取的编制预算方式不合理科学,造成整体的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过低。
2.2精细化预算中预测风险能力太低
电力公司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依靠庞大的资金,并可以对突发的经济危机与风险有所应对。电力企业要想使财务管理顺利进行,风险预测是极为关键的,及时对危机进行发现与解决。在经营电力企业过程中,发展企业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因此财务风险的预测与监控的能力是企业可以长时间发展与否的关键原因。国家队电力企业宏观操控之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表现,因此电力公司要对财务风险合理调控,确保电力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已经对合理科学经济制度建立起来,然而依旧有相当多不确定因素存在,这些因素会对电力公司健康的发展产生威胁,因此电力企业预测财务有很大风险存在。
2.3精细化预算中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差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整理信息的能力,尽管每天依靠很多形式,对财务信息收集,然而这些信息不足以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对信息整理的过程中,就算信息的审核与记录工作做好了,然而对于一些关键的信息,例如拦截信息、资金流动及电力交易等方面,依旧没有处理好共享与整合信息,造成财务管理的内容信息不详尽。在这种状况下,实时财务管理动态信息不能快速传递,使财务管理风险加大。
2.4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对改革电力企业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电力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职工的文化水平以及专业素质还需要提升。日益完善电力企业,对管理预算经营模式的采用,使其总企业资产量持续提升,因此加强了财务管理力度。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与个人素质,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有着直接影响,不够过硬的技能水平与专业性的财务管理人员会对正常财务的管理施行干扰,并且在一定状况下对电力公司的管理财务的进度起到阻碍作用。
3电力企业财务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3.1精细化能力的提升
在管理电力公司财务的时候,管理预算工作必须做好,确保它的精细化能力水准。有关人员需要建造一个全面与合理的管理预算机制,做好统一的规划处理,对企业发展经营的所有内容管理好。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电力企业的所有改革起推进作用。企业在经营时期,需要做好所有工作的经营性报告,并有技巧性的整合与分析这些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管理预算进度必须加快,对预算方策在管理预算中的应用状况完善。在经营电力公司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全面做好资金的预算,并控制这些数值使他们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依靠合理科学经营模式与理念,使资金的扩展和经营进一步做好,使运营电力企业的资本增加,对财务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企业资金的水平加强。
3.2预测风险能力的加强
经营电力企业的过程当中,常常有很多风险存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这种风险具体有两方面:①外部的财务风险;②内部的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风险控制与预测过程当中,需要建造一个完备的控制风险的体系,并合理对其应用,进而改善财务管理的预测风险的能力。电力公司需要依据有关的国家规定政策,那些能源消耗较多的企业,能够依靠国家的电价方针,使能源消耗降低,并使用这种形式,转移自身财务风险到电力企业当中去,这种外部到内部风险转变的形式,可以对电力企业面对的局面改善,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应用,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有效的措施可以将这些问题解决。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单位,需要对财务的预警系统不断完善,例如应用监测系统范围的提升,跟踪检测与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水平的提升。
3.3整合信息能力的提升
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有着关键作用,企业的决策与经营需要以此为前提。财务管理整合信息需要保证信息的集中性,并做到共享信息,从根本上说共享财务的管理信息,不但可以对经营电力企业的内外环境改善,还可以确保企业的所有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在使用与整合信息的过程里,改善了财务管理部分的核心竞争力与应变的能力。在经营的传统理念下,非常缺乏财务管理的信息,有关人员对整合信息的工作并没有做好,导致一些重要的信息不能得以有效传递,造成部分工作对沟通有所缺乏。电力企业自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以来,明显的改善了这种现象,较好的传递了财务信息,可靠并且全面,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好指导、整合以及查询工作。
3.4人员素质的提升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影响着顺利实施财务管理的工作,也对企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起决定作用。财务管理单位需要培养有关人员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可以处理管理财务当中的突发现象,并确保不能影响到企业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可以更好的发展电力企业。财务单位能够依靠组织人员对优秀企业进行参观,使财务的管理人员对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进行学习,让其在现实中对财务管理认识能够增加,使自身的素质能力可以提升。财务部门还能够依靠按时的活动组织,加深财务管理人员间的交流,管理经验共享,在过程当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更正,使电力企业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电力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新时期,电力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受国家和政府集中领导和管控,缺乏较好的市场经济适应性,再加上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思想、方法上还比较落后,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给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和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革,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
1目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现状
电力企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在保证社会稳定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也在不断改革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结构,致力于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予以改进。首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观念上还比较落后,尤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更是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运营成本偏高,导致各项经营管理服务工作往往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经营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作为保障,即使有一些管理制度,在执行上力度也不足,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然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经营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力度都不足,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效率自然也会随之下降。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国电力企业有必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集约化的经营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对策
2.1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要想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必须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贡献。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管理者树立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尊重员工,理解员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这样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提升。另外,企业管理者还要做好员工的激励机制,优化企业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一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激励,对于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
2.2完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一套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切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制度。首先,健全企业内部法人代表制度,明确产权划分,同时还可以构建对应于股份制形式的领导体制,赋予法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结构,明确各部门分工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另外,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经营管理原则,使电力企业特色文化成为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辅助力量。
2.3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大型的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国企人事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新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因此,电力企业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大量引进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和激励制度,致力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为企业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2.4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根据时展的要求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思路,采取灵活的财务管理手段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首先,企业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高度关注市场环境和变化,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从而帮助企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其次,要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针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制定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以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另外,企业还要建立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监督机制,定期对各部门进行检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要采取必要的惩罚和激励措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财务意识,积极配合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查和解决,保障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3结语
关键词:经营效益;运营监测;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引言
目前,各大电网公司运营与监测(控)中心正处于建设阶段,其设置初衷是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功能,实时汇总分析各类信息数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运监中心建立之前,公司对于经营效益管理的研究只是在财务部门展开,而财务部门所具备的数据能支撑起的经营效益管理仅限于财务管控等点层面,如果全面考虑公司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就需要一个全局统筹性质的部门来研究分析。国网总部对于运营与监测中心公司经营效益分析职能的定位如下。
公司经营效益综合分析以全面监测为基础,以各部门专业分析为支撑,有利于全面反映公司整体运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风险,确保公司总体目标的达成。
一、经营效益分析思路
密切跟踪公司内外部形势变化,依托全面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公司主营业务活动,结合专业分析,分析外部环境影响、总结公司主要运营特点,通过数据、指标的匹配研究分析,发现运营过程中的异常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为公司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保障公司年度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二、经营效益分析重点
公司经营效益综合分析的分析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从宏观形势变化影响、电力供需形势、投资及建设环境等方面简要分析公司面临的外部形势,重点关注对公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的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行业发展等情况。(1)宏观形势变化: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尤其是和能源、电力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动向;煤炭市场(重点分析电煤市场)变化、行业政策变化;重点用能行业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主要分析指标:GDP总量及其增长率、进出口额及其变化、重点用能行业产品价格及其变化趋势、主要港口煤炭价格等。(2)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消费增长及结构变化情况;重点行业用电及其增长情况;装机规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及其变化情况;电力供需平衡情况等。主要指标: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分类用电量、用电负荷、发电量、发电装机容量(包括各类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及本期新增容量)、拉限电损失电量、发电机组利用小时、窝电电量(发电机组可调容量、发电机组实际出力)、跨区输送电能力、跨区输送电量。(3)投资及建设环境:分析说明重点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投资情况;建设环境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政策变化等。本部分以定性分析为主。相关指标:前期工作计划完成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进度。
2.主要运营情况分析。结合监测异常,分析主要运营情况,对指标预警情况,特别是指标完成存在风险或难以实现年度目标的指标进行重点说明,总结公司整体运营特点。(1)主要运营指标完成情况:以监测业务为依据,选取主要运营指标,通过分析监测的异动,指标完成情况、增减变化原因、趋势、年度目标完成进度和指标预警情况等,重点反映公司运营的关键绩效,综合体现公司运营情况。主要运营指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经济增加值(EVA)、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物资采购总金额、招标采购节约资金、物资集中采购完成率、物资到货及时率、售电量、线损率、投入完成额、投产线路长度、投产变电容量、核准500(330)kV及以上电网项目数量、统调用电量、最大错避峰负荷、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售电平均单价、市场占有率、优质服务完成率、电费回收率、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开工线路长度(现场)、开工变电容量(现场)、电网基建投资额等。(2)指标预警说明:结合运营监测中出现的异动,对指标预警情况,特别是指标完成存在风险,或难以实现年度目标的指标进行重点说明。(3)公司当期运营特点:通过关注主要运营指标完成及预警情况,结合专业分析的支撑和对日常运营动态的了解与掌握,归纳总结公司当期主要运营特点。主要运营特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电网规划建设、经营状况、供电服务、物资管理、产业金融、新型业务、国际业务、综合动态等方面。
3.措施及建议。针对前述主要宏观环境、主要运营目标完成情况、监测及业务协同情况分析,通过对公司运营情况的变化趋势研判,针对分析反映的问题及风险,按照问题出现的频率和范围、问题涉及的组织与机构进行归类,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及建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撑。
三、经营效益分析方法
经营效益综合分析主要采用指标状态量化、分析评价、问题汇总、剖析与预测和措施建议陈述等方法。1.对主要运营情况,业务协同情况和运营中心协调控制情况,从指标状态量化入手,采用加权、比例计算、时间数列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2.对指标状态的量化结果开展对比评价。对比可以是预期指标和实际指标对比,本期指标和往期指标对比,或是本期实际指标同其他企业实际指标对比。指标比较的目的是观察变化情况,用以提示指标在分析期间增减变化的方向和趋势, 判断经营活动产生的问题。3.对运营中的重点问题及风险,采用鱼骨图,因素分析法等归纳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归类合并,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电网企业的庞大、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其经营效益管理的难度很高,既要保证供电可靠性,又要考虑其经济性,即在可靠供电的基础上确保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企业经营效益进行有效管理,为电网企业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付钊.论企业成本和效益管理[J].新西部,2014,12:62-63.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热电厂为了保证电能供给,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热电厂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热电厂现阶段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经营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热电厂;经营管理;优化;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电能作为社会的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热电管理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电经营管理的发展。本文针对热电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此促进热电厂的健康发展。下面从经营管理现在、存在问题和对策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热电厂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1.缺乏经营管理的意识。热电厂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管理人员缺乏对经营管理的全面了解。管理者只重视生产规模,忽视实际经济效益,更缺乏成本核算。热电厂员工要从传统经济模式中转变过来,考虑电厂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比例。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经营管理意识,使得电厂管理出现能源浪费现象。热电厂现有经营管理违背现代经营理念,实际投入大于产出。另外,员工停留在计划经济思维中,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热电厂生产效率比较低。
2.经营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目前,热电厂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不能进行危险预警,只有热电厂出现问题以后,才采取解决措施。另外,管理者侧重于生产,忽视了成本管理,增加了热电生产成本。由于热电经营管理不平衡,使得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电厂工程效率明显下降。
3.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部分热电厂管理水平比较低,管理比较混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热电厂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凭借多年工作经验进行工作。由于技术水平比较差,生产队伍不问他,影响热电厂的健康发展。
4.生产设备的老化。由于热电厂过于重视电能的产出,忽视了前期投入管理,使得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设备、线路相对老化,制约热电厂的实际发展。同时,上述问题的出现,也严重影响生产的安全系数[3]。另外,热电厂缺乏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人员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给电厂和人员造成严重影响。
5.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热电厂要想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产能,需要建立现代的监控平台。然而,目前热电厂缺乏完善的、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热电厂各部门的运行、维护、文件和通信信息不能进行有效流通,阻碍了热电厂的发展。
二、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随着我国电力经营改革不断深入,热电厂要充分认识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需要对经营管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和健全。热电厂通过对自身管理情况的掌握,提升热电厂管理水平,达到综合管理的目的。因此,热电厂要对其发展管理手段进行改革,提升相应的管理力度。这样不仅对管理内容进行更新,而且避免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2.“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目前,热电厂要以人文本的进行管理,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自主意识[4]。同时,热电厂管理人员要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激励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自我奉献精神。管理者要关注企业员工的具体情况,站在员工的角度解决相应的问题。热电厂将人性化管理作为基础,将制度化管理作为核心,促使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增强企业的自身综合竞争力。
3.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热电厂徐娅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的分析,综合外部影响因素和环境,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企业对价值链、自身优势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精准预算。同时,热电厂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企业管理思维,构建管理核心和灵魂。热电厂注重管理理念创新,在打破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提升管理经营水平。热电厂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
4.做好文化管理工作。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的内部约束力,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和导向,属于企业的战略手段。因此,热电厂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企业文化管理,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一方面热电厂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相关因素的优势发挥,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5.注重人才引进工作。热电生产需要优秀的人才,而现有热电厂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的人才。因此,热电厂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内驱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也需要人才来配合,否则就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热电厂可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现有人员结构,并对相应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另外,热电厂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并发现和挖掘人才潜力,更好地位热电厂服务。热电厂还要重视安全管理,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总之,热电厂通过加强安全技术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间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营管理对于热电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经营管理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目标地、持续地构建,不能一蹴而就。热电厂应该走出传统经济思维,结合现有形式,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进行管理调整,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管理理念,辅助战略管理的实施。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可以推动经营管理的良好发展,实现企业的跨域式进步。另外,电力工作者要以电厂为家,具备奉献精神,共同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奋斗。目前,我国热电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缓解,并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因此,热电厂应该加强经营管理建设,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保持电力企业的持续的发展。
作者:叶文存 单位: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彦臣.热电厂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2]韩子钢.加强热电厂煤炭管理的措施探讨[J].齐鲁石油化工,2010(03).
关键词:电力营销 精细化 管理
分类号】:F426.61
1 电力营销的概念
电力营销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获得周到、满意的服务,与此同时,为电力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动。
2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在电力服务中,应该构建常态政企双向沟通机制,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完善有序用电管理标准体系,开展用电量收益监测,建立电费收益分析和营销经济活动分析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有效弥补在安全、服务、电网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按照工作岗位和职责,明确科学量化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依据工作完成进度及效率指标,进行严格细化的考核,并按照对应的奖罚措施来培育、推进精细化管理。
对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实际操作而言,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操作流程,以使营销技术相应的支持系统本身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营销部门而言,必须对营销服务相关的业务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整合,其工作内容必须分步骤、分项目、分类别以及分细节地有章实施,并且整个工作流程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实现流程化管理,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高效化。从实际情况来看,与精细化相关的操作标准是精细
化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最根本的依据。
具体而言,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将每项专业化的管理内容,通过程序化的文件进行一定的优化,使整个营销业务更接近标准化。同时对带电作业大力推广,对供电设备实际状态进行规范的状态检修,最大限度提升电压的稳定性、合格率以及可靠性。构筑各类客户用电服务指导性文本,统一营销模式典型设计,统一报装资料示范样本,规范高、低压业扩报装手续,提高报装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针对供电部门而言,应对相关工作加强指导、协调和统一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故障抢修能力。对农村供电服务要实现标准化改革,将城乡一体化的营销服务变为现实。要对相应的业务流程以及典型案例进行整理、收集,加强对员工业务素质的培养、锻炼,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工作的执行效率。
3精细化营销管理的意义
对供电企业而言,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企业必须狠下功夫,将相应的管理目标具体化,将相应的责任明确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电力能源领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电力企业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并且取得主导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的营销管理过程中,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工作效率。
4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策略
4.1 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必须符合自身实际情况
对每一个电力企业而言,其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对于相关的精细化管理而言,也必须将这种差异性很好地体现出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对具体的实施内容以及实施方式进行差异性的分析、选择。对于供电营销而言,其本身极容易受到来自社会或者是市场等方面的影响,所以,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以及灵活性,并且在不断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
4.2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必须循序渐进
必须稳扎稳打,一步步向前,将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步子走得更加扎实稳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坚实的基础。当电力企业将“实现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思路确定为主要的前进方针以后,就应该切实按照“精细”所规定的内容以及思路,把电力营销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关键性问题分成大小不同的阶段逐一攻破、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电力营销整合成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才能完完全全地将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挥出来。
4.3 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强对相关理念的学习
企业应该强化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以及相关的方法,并且培养员工对精细化工作氛围的追求意识,让每一个员工深刻认识、了解到精细化管理的实际内容以及意义,使员工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最大限度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创造思维以及主动思维,才能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的时效性以及具体性。
4.4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必须对技术进行创新
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将原来无法与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或者是经营方针互相契合的地方完全摒弃。电力部门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对象是市场,而创新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以技术进步推进创新,以管理深化创新,用精细化管理代替粗放型管理,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4.5必须为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构建信息平台
通过对客户管理的长期积累和客户数据库的持续投资,供电企业积累了海量的用电客户基础档案和用电明细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是实现营销精细化的基础。对营销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对营销业务实施流程化,对营销管理实行协同化,实现由单项营销到一体化整合营销的突破,既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营销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精细化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电力营销信息平台为载体。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共享营销的各类信息,对用户数据库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并及时做出反馈,实现优势互补,为业务扩充、用电检查、电力销售、计量管理、优质服务等工作的监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这是使各部f1(包括下属的供电所)实时掌握营销信息和客户异常情况的有效工具,对各地区的营销监督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精细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有营销信息平台系统的支持。营销信息系统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对营销数据进行统一的提取和分析,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和执行层的能力,采用数据仓库、智能挖掘、联机分析等技术,逐步将真正的商业智能引入到精细化管理中。按照“木桶理论”,任何一个要素的短缺都会使整个系统失去优势,只有各环节、各流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一种均衡时,精细化管理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5结语
通过对目前电力部门所面对的困境而言,电力企业必须对此进行多方面、深入的考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通过创造性思维将工作开展得更好。
6 参考文献
[1]纪小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与特点及其对电力营销的影响探析[J].科技视界,2012
【关键词】宏观环境;电力企业营销;分析
1 我国加入WTO产生的影响
1.1 行业布局
加入WTO后,电力负荷的结构、电力系统的布局,电力服务的重点等将发生重大变化,电力的用户――各行各业将面临着很大地调整与挑战,将接受“市场规范化”的洗礼,有的行业、企业将被淘汰,而有的行业、企业得以生存、发展与壮大。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出现。因此,经济结构将会重新布局,这必然引起电力行业布局,电力负荷结构以及电力服务重点的调整与变化。
1.2 经营战略
无论是发电厂、供电局、电建企业、设备厂,还是电力公司,其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经营思路乃至行为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加入WTO意味着我们许多方面要与国际接轨,意味着不能像以前仅站在国内来看待某一问题,要站在具有丰富“市场经济”、“市场规则”经验的对手面前去思考;意味着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渗透意味着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将显得比以往更加突出,电力与此相适应的发展经营战略、技术战略,均要随之调整。
1.3 知识产权
异常迅猛的技术进步、技术革新对技术密集型的电流企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入WTO后,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的真正的高新技术将会“涌入”中国市场,将一改过去小打小闹、贸易的方式,以强劲的飓风冲击着电流行业。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大大缩短技术寿命周期,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不会像目前那样差得太远。二是,技术的交易将不再通过商“汉化”过程或其他间接方式进入,而是更为直接的交易方式,交易成可望降低成本。
1.4 能源竞争
其他能源与电能的竞争将日益突出,加入WTO意味着开放度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的进入。太阳能、天然气、风能等将有可能以新的竞争手段和方式进入,或者以相应的非用电产品进入市场,这将导致竞争加剧。
1.5 理财方式
电流企业理财的方式、途径更加国际化,加入WTO,投资和融资的一系列国际惯例渠道、方法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证券化、市场化、资本国际化将更加突出。同时也导致理财理念、会计技术方面的变化,迫使着电力企业去研究信息会计、技术会计、“项目融资”等一系列新的东西。
1.6 观念冲突
可以设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长期习惯于垄断地位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电流系统而言,会不习惯,会产生观念、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逐渐达到交融与渗透。因此,加入WTO初期,因知识产权打官司的事情会增加。
2 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与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信仰会对电流市场营销产生影响。比如“厨房革命”的结果是电气化,人们煮饭、做菜要用电饭煲、微波炉、电炒锅、电热水器、电抽油烟机等。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空调保持恒温,汽车内也要有空调,办公室要有空调,不仅有抽干机,也有抽湿机,不仅能制冷,也能制热,不仅能储冷,而且也能储热等。“假日文化”引发旅游景点的开发,保护与发展相应地对电力需求也要增加,新的目标市场、新的用电增长点,健康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用电的各种保健器材,也应运而生,这无疑对电力市场营销产生影响。凡此种种,均说明了一各重要问题,社会文化对电力市场营销有着巨大的影响。
3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下子向“电力人”敲响了警钟,人们似乎从电力快速发展的优越感中突然惊醒,电力原来也需要市场营销。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均是电力企业的主要用户,占负荷较大比重。但是在目前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这些大户有困难了,逼迫着电力企业寻找别的用电增长点,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就不能有目前的电力市场营销研究。
4 宏观环境下电力营销市场采取的战略措施
4.1 转变观念,树立消费者至上的思想
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电力短缺,供电企业不习惯服务,不能以用户为中心,在用户的眼里,供电企业是“电老虎”、“电衙门”。反映在国家电力发展方针上也是“重发、轻供,不管用”。因此,当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供电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消费者至上,用户第一的观念,用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来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
4.2 改革现有的销售体系,提高市场营销在供电企业中的地位
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供电企业政企不分,市场销售完全围绕着计划分配程序进行。因此,几十年来在供电企业都设有用电科(处);对外又叫“三电办”的机构,代表政府分配电力使用计划,提出定价方案,为政府筹集电力建设资金,统管电力销售工作。在供电企业众多的管理职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劳资管理、用电管理等)中,基本上是以生产管理为主,营销只作为一般的管理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供电企业必须改革现有销售体制,撤销用电科,将代政府管理的职能还给政府,供电企业应将市场营销置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成立电力营销中心,担负服务用户,收取电费,开展市场调查和予测,进行营销策划等职能。该中心应是用户与供电企业的桥梁与纽带,负责将用户的需求与欲望反映到企业;企业的其它职能部门通力为该中心服务,努力达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欲望的目的。
4.3 农村用电市场
当前,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关键是降低农村到户电价,刺激农民用电积极性。要降低农村到户电价,必须解决四大问题:一是,理顺农电管理体制,取消农村供电中间层――乡电力管理站和村电工,由供电企业直接供电到农户。治理农村用电市场环境,依法打击人情电、权势电,关系电和窃电行为;将各种转嫁到农户头上的不合理收费统统取消。二是,筹集资金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提高农村供电可靠率和电网覆盖,降低农村电网损耗。三是,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农电营销人员必须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户服务的思想,真正为农民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四是,做好宣传广告工作,引导农民的消费取向,提高农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最近,国家对开拓农村电力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供电企业通过贷款改造农村电网,理顺农电体制,三年内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我们要抓住机遇,全面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4.4 城市居民用电市场
改造城市配电网络,提高进户线设计标准,实施一户一表供电方式,改变居民用电“卡脖子”现象,全面提高城市配网供电可靠率和电能质量合格率。配合家用电器销售商扩大销售市场,与其它能源展开竞争。一是,在电炊具上与液化灶器展开竞争。二是,利用电力洁净优势,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与一次能源(如煤碳)展开竞争。配合政府环保,规划部门制定法规,强力推广电锅炉,占领宾馆、居民生活小区热水供应和空调市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