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02: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旅游地理 教师 学生
探究式学习就是要通过活动来延续和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组织能力等要求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轻松深入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生激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出发,去创造性地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在“旅游业”的教学中,说到“无烟工业”时,同学们都知道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产业,但马上也会联想到,实际中并不是这样,旅游景区的垃圾袋、一次性筷子、汽车尾气等污染现象严重。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去质疑,如何才能使旅游业持续发展呢?学生就会回答:“要重视环境保护”,“不能破坏景区的整体文化氛围”……“怎样解决?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学生根据日常所闻所见,就会提出如下解决方法:使用电瓶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环保的垃圾袋,植树种草保护环境……学生真正感受到在生活中离不开地理,地理对我们的终身发展大有作用,学生自然就会兴趣盎然。再如在学到“聚落的发展变化”时,我采用了对比式,让学生讨论:“你了解城市居住环境的新变化吗?”同时展示政府办公大楼、医院、新建的楼房和宽敞的大道等图片,学生从不经心的状态进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然后出示农家小院、泥泞的乡间小道、简陋的商店、卫生所等图片,让学生感到震撼,从而想知道:城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这时通过探究就知道了,主要是城乡的生产方式有本质的区别。这样让地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离不开地理知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它。
二、精心准备,有空间。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要充分论证、研究,并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而且教师还要学会等待,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出发去指导启发学生。例如在“日本”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为什么房屋建筑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料?日本的工业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设计这样一些逐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易难分层,有能力。不同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差异很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要由易到难、分层推进,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提高。例如,在“中东”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中东联系了哪三大洲?五海指哪五海?第二是中东为什么长期战争呢?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可完成;而第二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这样使少数能力较强的同学有探究的深度。探究性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去设计,要分层次、有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学有所得。
四、合作交流,得收获。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强调尊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张扬个性但不能忽视合作交流,一个具体的活动不是靠一两个学生能够单枪匹马完成的,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享。例如在学习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小组交流谈一谈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并把他们的想法、建议以手抄报的形式在校园展览。虽然花费了一周的时间,付出很多心血,但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全校宣传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并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
五、其它学科,来服务。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范围广,知识面宽,对于地理新课程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的观念,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增强知识渗透意识。例如在“长江、黄河”教学时,在语文课中学生已学习了黄河颂、话说长江等部分内容;在学习“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时,历史老师对此已作了一定的介绍,可让学生从语文、历史的角度作了一些探究性的活动。作为地理教师,我在教学时,经常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从综合性、地域性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探究问题,不拘泥于教材讲解的文学知识、历史事件等,而是去探究事物深层次的内在关联。例如,在学习港澳与珠江三角洲 “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时,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性问题:“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让学生分组探讨,最后学生得出了两个结论:1.珠江三角洲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型转变,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提高了;2.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减少,珠江三角洲已经逐渐丧失了丰富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了。面对学生的表现,我欣喜无比,只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展现给我们无限的潜能。探究性学习并不是一个学科独自的进行,应该是各个学科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教学进度、动向,这样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才能使学生探究得有深度、有广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方位提高。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实验 第一课
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教学应有助于学生获得和提高直接的护理知识和操作经验,学会关心和参与,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的第一课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研究,针对护生初次接触专业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现将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护生初次接触专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仍采用基础、专业和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入学第一年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护生参与的实验课基本针对的是标本或数据,没有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将来要从事的是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专业,从而导致护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模糊,没有深刻体会到护理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为主,重练习质量,忽视护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铺床法是《基础护理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多数护生反馈上完课后感觉疲劳,认为护理操作劳动性太强,使护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有些护生尤其不是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容易受社会对护理的各种偏见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照顾病人,地位不高,看不到护理事业的发展空间,参与实践的时候会产生厌学、逆 反的情绪。
2 《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的重要性
《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因此,第一课在整个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使护生更好的完成基础和专业教育的衔接过渡,减少过程中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护生熟练掌握该堂课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良好的首因效应,让护生在穿上护士服的第一时间,在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的第一步,使护生对护理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热情,稳定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应善于引导护生顺利完成基础医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过渡,提高护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
3《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的教学改进方法
3、1 优化实验室资源,体现护理专业实验室的特色。加大实验室教学投资力度,缩短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差距。逼真模拟医院环境,合理放置各项仪器设备,悬挂艺术画,将实验室布置得温馨、整洁,具有人文气息。第一课教师应安排一定时间介绍实验室的环境及设备的用途,使护生改变以往自然学科实验室的印象,在第一时间对将来要工作的环境充满好感,稳定护生专业思想。
3、2 规范要求护生着装、仪表、行为举止等,养成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教师应以身作责,以自身为榜样,在第一课时认真指导护生规范着装,要求护生不能佩戴首饰并讲明原由,强调“四轻”等工作原则。同时,强调实验课上不能随意坐卧病床等规则,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综合实践护理美学、心理学、形体学、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知识, 使护生在穿上护士服的第一时间深深热爱白衣天使的这一职业,塑造端庄、优雅、干练的职业形象。
3、3精心组织教学环节,激发护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3、1 教师演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计划安排较为紧凑,每次课开设的都是不同的操作技术。在短短的四个学时中要使护生掌握该项操作并能熟练应用,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师演示这一环节中,护生已经过《基础护理学》理论的学习,同时观看过该操作技术的多媒体示教片,对该操作技术已有一定的印象。教师演示时应改变以往灌输式实验教学模式,讲解不必面面俱到,细致入微,而是侧重于演示重点、难点及操作原则,使护生不再只是单纯的模仿老师的手法,死记操作程序。教师演示应起引导作用,注重护生个性思维和应变能力的发展,还更多的时间给护生参与实验,在练习中思索,加深对操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3、2护生练习:铺床法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第一课的内容,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使用率较高的操作之一。多数护生练习结束后反映腰酸背痛,认为铺床法是一项劳动性强而技术含量不高的操作,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在第一印象上产生误解,影响整个实验教学的效果,甚至对今后的职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感。这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护生在练习时往往单纯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按部就班地按书本的操作流程练习。操作机械,虽规范但过于死板,虽严谨但不灵活。护生练习几次后就明显感到疲倦,缺乏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实践反思讨论法等指导护生参与练习,增加课堂趣味性,使护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譬如练习时护生扮演患者,护生能够体验到患者的感受,增强优质服务意识,更多的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同时,在练习中培养护生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及团队协作能力,使护生从实验室就养成人性化护理的习惯。
3、3、3讨论总结:在护生练习后常规安排讨论总结环节,以往均是教师观察护生练习后的总结反馈,这样虽能进一步加深护生对操作的印像,但同时也制约了护生自身的实践反思。教师应该鼓励护生积极发言,勇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铺床法中,指导教师可以引导护生从自己扮演患者的角度进行反馈。比如:在你扮演患者的过程中,你对为你操作的护士哪些地方不是很满意?如果你是患者,你希望铺床时护士应注意哪些细节?有“患者”回答:希望护士操作时动作轻柔、幅度小一些,尤其是更换被套时,如不注意细节,患者将暴露在被褥外,如环境过冷还会导致感冒等不良后果发生;当更换枕套时如果移动头的动作太快稍不注意就会夹住头发使患者感觉不适。诸如此类反馈,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实验效果的总结,使护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4引进新理念、新方法,激发护生的进取心。指导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定期进修深造,经常阅读国内外护理期刊,了解先进学术动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教学。教材的内容较临床实际相对有些滞后,实验指导教师应该应用循征医学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培养护生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中不要过分强调操作步骤的统一和动作的规范性,只要不违背操作原则,合理即可。针对铺床法这项操作,有诸多学者提出了临床更实用高效的操作方法,孙玉华老师研究表示将折好的被筒的尾端折于床垫下不科学,应为被子缩短紧绷,病人感觉不舒适,且肩膀外露,容易着凉,晨间护理时常常是护士刚折好后病人又拉出来,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唐青老师等在《改良铺床法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表示,改良铺床法即大单左、右角打结法铺床时所耗费的时间比常规法减少50%-70%,铺床后床单元平整维持时间比常规法提高7倍,实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教学中可以引进临床先进的方法,使护生意识到护理操作应与时俱进,同时激发护生的进取心。
总之,《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在护理实验教学乃至整个护理专业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实验指导教师应重视第一课的实验教学,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护生更好的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培养专业思想稳定、有责任心和爱心、专业技术过硬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文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9.
[2] 刘进忠,喻望云,汪说之.论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9):546.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案例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现代地理教师的思想在不断地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在提升。将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引入现代地理课堂,将对传统地理教学产生冲击,进而带来地理课堂教学的一次变革。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一个知识点的提出,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同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质疑解答中,使中学地理课堂具备研究性。
1.研究性
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研究,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提出问题,随后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找出所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2.实践性
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性主要是强调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教学过程,无论是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还是知识的掌握都将得以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提升。
3.开放性
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是指课堂教学和课后研究,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活力而又不失宽松环境的课堂,营造了一个可以群体交流的活动氛围,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在地理教学之前,学生脑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念,但是这些具备的概念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有一些概念是明显有问题的,这就需要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改变。探究式教学,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学生获取新概念,改变错误的旧概念。
要使学生能够接受新概念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通过对高中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调查、了解、统计,逐渐整理出学生已经具备的概念,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帮助学生逐渐获取科学概念。
1.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积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一般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概念的情况,例如,问卷调查、座谈或者概念图方式,为以后的探究式教学打下基础。
2.诱发概念矛盾
诱发概念矛盾是让学生对其原有认知结构和现实的现象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概念的时候,一定有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基础,学生往往都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接受新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是会产生矛盾的,一旦产生矛盾,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适当时机引入科学概念,产生替代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概念发展、概念更替的过程。当前一个概念无法解释现有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接纳新的概念,纠正以往的认识。
三、教学实例
以高中地理必修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为例进行研究。
1.教材分析:这一节中包含着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大类型。对两种农业类型的比较是这一节的重点。
2.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说,因为城市学生很少对农业有所接触,对农时、农事、农业等概念非常模糊。一般学生出现的前概念包括:(1)过分强调区域概念,南稻北麦,很多学生认为北方就没有水稻。(2)农时不清。(3)很少接触农业。(4)地域不清,不清楚降水和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3.操作过程
师:同学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在大力发展农业,主要是因为我国日益增长的人口。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逐年升高,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生:小麦和水稻。
师:我们初中地理都学过,小麦和水稻的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什么原因?
生:秦岭―淮河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同时也是1月份0℃等温线。
师:因此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资料1:水稻需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生长?
水稻习性介绍: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长,苗期生长要求10~12℃以上,开花授粉要求18~20℃以上的温度,同时,还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资料2: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从分布的地区而言,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往往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这里人口数量较大,对稻米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生:有利区位条件:(1)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2)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域分布来说首先处于地势平坦地区,需要良好的气温和降水条件,同时人口较为稠密,可以为季风水田农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资料3:南方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0年的南方水灾报道:从6月13日的强降雨至今,南方大部地区频繁遭受强降雨侵袭。当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南方早稻陆续齐穗灌浆,中稻开始分蘖,双季晚稻正在育秧,而近期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雨区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一地区是我国的农业主产区,连续的强降雨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创。
师: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特点:(1)小农经营;(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接触,发现与以往学习地理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记忆就可以获得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探究、思考、提问等方式来获取结果,在获取结果的同时也对以往的概念进行重新的整理,获得正确的信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走进课堂,改变学生惯有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使得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前言
小实验,通常是指取材方便、操作简易的实验。它的“小”是相对于精密的实验设备而言的,也是相对于繁琐的操作过程而言的。地理小实验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小实验,它可以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或相互合作完成的课堂实验,或是学生在家庭中独立完成的家庭实验。
2地理小实验的特点
2.1内容紧密配合教材贴近学生生活
地理小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或课后进行的,其内容紧密配合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许多地理小实验是教材上的,也有些小实验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及学生认知特点、能力水平、兴趣等精心设计的。这些地理小实验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
2.2实验器材取自日常生活获取方便
地理小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日常生活中用的脸盆、书本、笔、纸、墨水、包装盒、易拉罐等都是有效的实验器材。这些器材无需特殊准备,获取方便。例如:用课本可演示地壳水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
2.3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地理小实验一般没有现成的器材,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因而取材方便且操作较为简单。如:可以用课本和米粒演示冲积扇的形成过程,这样的实验操作简单且效果明显,这类小实验对一些没有实验室或实验器材配备不足的学校具有重要作用。
2.4面向全体可参与性强
地理教师非常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地理小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这就为全体学生参与实验提供了条件。学生在课堂上看完教师的演示实验后,自己可以课后在实验室或在家中,重复教师的实验或者改进教师的实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地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3.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小实验大都是教材内容且贴近生活,所需要的器材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操作简单,实验现象形象直观,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自己制作实验仪器并完成地理小实验,可以从中体会到实践的乐趣,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从而更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将一个漏斗放在盛有水的锅里,在漏斗周围涂一层奶油做一个锥状模型,注意不要把漏斗口堵死,把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让学生观察现象(锅中的水会从漏斗口喷出)。学生会产生疑问:是什么力量使水从漏斗口中喷出?如果在漏斗口盖一层薄的泥土,重复上述实验,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这样的小实验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的“必修1”,其内容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存在的难点和疑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多数学生是较难认同和吸纳这些难点知识的。如果能将这些难点知识设计成小实验,通过小实验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将有利于化解这些知识难点。如果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小实验,则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和巩固知识。例如用泥土演示褶皱对地形的影响,从演示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同时,也看到背斜顶部有张力作用,向斜槽部有挤压作用,这就使学生容易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原因了。
3.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地理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小实验是比较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这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学生完成地理小实验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对课本上提供的小实验或教师已经做过的小实验进行改进,如替换原有的实验器材或自己重新设计实验等,更要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小实验,这些正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3.4有助于养成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地理小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大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地理小实验演示时,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要鼓励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实验器材来替换原有器材重新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并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养成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学好地理。
4地理小实验教学流程
4.1地理小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小实验。以地理必修1第2章“热力环流”为例,做如下实验设计。
4.1.1实验目的
自备实验器材,观察空气流动现象,探究由于冷热不均所形成的空气运动规律。
4.1.2实验原理
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空气环流(热力环流)。
4.1.3实验器材
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 cm左右,宽30 cm左右,高40 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在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替代实验器材。
4.1.4实验操作中的要点
要点: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点燃一束香,放进小洞内。
4.1.5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防火安全,保持适当的观察距离,防止玻璃缸滑落至地面破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伤害。
4.1.6观察的重点
重点:①观察热水盆上方的空气是如何流动的;②观察冰块盆上方的空气是如何流动的。
4.1.7实验现象的记录与总结
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运动的规律。
4.2布置作业
由于地理小实验的数量较多,可能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逐一完成。再者,地理小实验器材获取方便,操作简单,所以许多地理小实验适合学生自己在课后练习。因此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课后到地理实验室或在家做地理小实验。
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做实验大都停留在了解表面现象的情况,不能从表面现象深入地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科学原理,也就难以从课后小实验中获取知识。所以,在学生课后做地理小实验前,一方面,教师要提供一个或两个地理小实验设计案例(如上案例),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重点讨论每个地理小实验设计的优缺点,以利于学生设计实验或改进实验设计;另一方面,教师要提供一个或两个地理小实验,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原理,真正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3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评选并开展展示活动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评选并开展展示活动。对学生实验设计的评选可分为3级水平。能够按照课本上的例子进行地理小实验并能解释现象,且说出心得体会的为初级水平;能够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改进仪器结构、使用替代器材),且效果良好的为中级水平;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自己设计地理小实验并展示给其他学生的为高级水平。教师应从学生实验设计中评选出优秀实验设计进行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通过开展地理小实验来理解和学习地理重点、难点知识。
关键词: 归纳 演绎 高中地理教学 教学模式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原理。如何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和原理呢?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及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堂逐渐应用了“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归纳与演绎
何为归纳?何为演绎?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具体而言,归纳是从个别性案例抽象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先列举事实,再总结规律,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而演绎则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
简而言之,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归纳是通过对个别现象的研究,把握个性中的共性,以个别的、表面化的经验中抽象出原理;而演绎所依据的前提则是由归纳得出的一般性原理,然后根据具体的情景推导出特殊结论。
2.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高中生在这一时期,心理、生理逐渐走向成熟,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论思维的转化阶段,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阶段,抽象概括能力大有提高,思维更加敏捷,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产生的新想法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迁移能力较强。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宗旨,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生活现象,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益处。
3.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
从上面的探讨中可以发现,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符合当前的课程理念。
“先归纳”——从学生所了解的事例出发,构建教学情境,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有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将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后演绎”——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之后,再进行必要的演绎,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表现,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学识与主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案例——以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为例
教材以“美国东北匹兹堡及其周围区域的发展状况”为例,阐述了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
材料一: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材料二: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材料三:近半个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材料四:严酷的现实迫使匹兹堡从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向多样化的经济结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该城已经成功地完成经济转轨,从低谷走向新的繁荣。在匹兹堡新的经济结构中,高科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城历史上就有一定的科技基础。1886年,电气发明家威斯汀豪斯(1846—1914)在这里创办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又译西屋电气公司)。早在1920年,匹兹堡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使广大听众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现代传播媒介的无穷益处。1957年,该城郊区建成美国第一座核电站。今天,匹兹堡集中有150个科技研究机构,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5万人,开发从核反应堆、计算机软硬件到机器人等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此地还是美国的几大医疗中心之一,装备着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经过治理的匹兹堡,恢复了山清水秀的面貌,遍地绿树芳草。市内空气清洁度和河流水质均已达到政府规定标准。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可以归纳出美国东北部以匹兹堡中心的周围区域的发展过程:初期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快速成长的工业化阶段+衰退阶段再生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具体发展变化表现为:
经济发展水平:低高
区域产业结构:“一、三、二”或“一、二、三”“二、三、一”“三、二、一”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区域空间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小大小
城市分布:点面(缺少大型中心城市出现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城市密集)
对外开放程度:低高
对外联系方式:稀疏的线状分布密集的交通网络,现代信息网络
区域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因此,判断一个区域处于哪个阶段就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及区域发展状态这四个方面来探讨。
还可以将这个一般性结论应用于新的案例,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如: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松嫩平原发现了油田。1959年大庆的第一口井喷油。从1976年开始,大庆原油产量跃上5000万吨,直至2002年,大庆油田在每年5000万吨产量上稳产了27个年头。四十多年来,大庆累计生产原油17亿吨多,接近全国陆地原油总产量的一半。大庆也由一个矿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现辖4县5区,总面积2.1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42万,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千米,人口104万。
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大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油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给大庆市的持续发展带来许多难题。一是结构性矛盾,石油经济“一柱擎天”;二是体制性矛盾,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三是观念问题,计划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
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进行二次创业,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计划到2010年,初步形成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完成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由自我服务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型城市、由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全面建设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
问题:分析大庆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这就是先归纳后演绎,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教学过程,也是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
5.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方法的局限之处在于,“先归纳”应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是通过对某类地理事物的部分对象经过分析考察后所归纳出来的结论,这样得到的结论是一种不必然的或然性推理,有可能归纳出来的是一般规律,也有可能这种结论不是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当考察的对象较少时,其推理的依据仅限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象时,推导出来的结论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结论的正确与否就需要从成因上做进一步探索。另外,可以通过考察尽量多的事例或者尽量寻找存在反例的事例,尽可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先归纳后演绎”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捷宾.归纳与演绎体验与探究——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逻辑.基础教育参考,2010(05):68-70.
[2]肖仕权.“归纳演绎法”在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教师,2012(27):39.
(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201103)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合理准确地建立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椭圆第一定义教学的多种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以说明“实验型学习”在数学概念建立的必要性、合理性表达以及数学概念本质的意义揭示等方面的优越性。
一、教学案例
【案例1】
教师打开PPT课件,呈现出一幅天体运行图,同时说道:“大家对椭圆图形都不陌生,比如月球绕地球运行或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那么什么是椭圆呢?”见学生没有什么明确的回应,教师立即开始板书:“椭圆定义:……”然后,教师解释定义中的“定点”“定长”等要素。
【案例2】
课前,教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块KT板。课始,教师开门见山地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椭圆,请大家先看我做一个实验。”然后,教师拿出一根细绳和两颗按钉,将细绳两端分别系上按钉。接着,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是一根没有弹性、固定长度的绳子,现在我把它两端的钉子分别插在KT板上,然后用笔尖拉紧绳子,此时笔尖所在点到两个钉子所在点的距离之和就是绳子的长度。我随意拉动绳子,笔尖落在另一点,这个点仍保持到两个钉子的距离之和为绳长(不变)。看我再不停地拉动……”随着教师的动作,KT板上出现了椭圆的痕迹。在学生观察椭圆的过程中,教师提问:“你能准确地说出什么叫椭圆吗?”在学生描述定义的过程中,教师一边纠正和简化学生的语言,一边标记两个定点的位置:分别标上字母F1、F2。随后,教师拔下其中一颗按钉,拉紧绳子,再把这颗按钉插在KT板上,同时问道:“你认为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和绳子的长度应该符合什么关系呢?”经过分析后,教师给出椭圆的定义,并再次解释定义中的各要素。
【案例3】
教师用手电筒从不同方向照射实物圆锥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投影。由此,得到椭圆的“形象”。然后,教师通过案例2中的实验给椭圆下定义。
【案例4】
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演示:拖动图1中的点M,显示出平面截圆锥面所得截线的各种情形。当画面静止在图1中的情形时,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中的截线是什么曲线?”学生回答:“椭圆。”教师表示肯定后,用课件出示图
【案例5】
教师打开几何画板课件,呈现出一个圆,如图3所示。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齐答:“圆。”教师在课件中拖动“圆心”,图形发生变化: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点(焦点)分离,图形由圆变为椭圆,如图4所示。教师提问:“你发现圆变成了什么图形?”学生齐答:“椭圆。”教师追问:“那么什么是椭圆?如何下定义?”学生纷纷议论:“好像圆变成了椭圆,一个圆心变成了两个圆心。”“圆半径不变,但椭圆好像有两条半径。”“肯定不能叫圆心、半径,两个中心也不对,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连线是变化的。”“不过两条线段总长不变。”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对听到的简单问题当即予以回答。然后,教师在课件中将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距离测量出来,并将它们的和计算出来(界面如图5所示),同时说道:“有些同学认为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不变,我们用计算机来验证一下吧。”接着,教师在课件中不断移动点P,同时说道:“果然不变。你能准确地给椭圆下定义了吗?”学生得出包含定点与定长的初步定义。此后,教师又在课件中拖动定点F1、F2,椭圆变得越来越扁平直到消失,并反复演示。学生很快明确了定长和定点之间距离的关系:F1F2≤PF1+PF2。最后,教师将椭圆的完整定义写在黑板上。
二、案例分类及评价或改进
以上7个案例,形式上都是做数学实验,但反映出执教者对数学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的研究水平以及对“实验型学习”的理解和态度是不同的。“实验型学习”所提倡的数学实验类型,主要是案例5、6、7所代表的“模拟实验”和案例2、3代表的“实物实验”两大类。
案例1是比较普遍的“PPT图片展示”。但这种方式不属于“实验型学习”,因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看到椭圆图片与听到椭圆描述没有什么区别,都没有实质性的实验功能,不能说明任何“原理”,不能有效地调动思维活动。实际上,用PPT、flash等非数学教学专业软件演示的“实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实验,反而具有更强的灌输、说教性质。
案例2是多数教材都采用,多数教师都用过而且仍在运用的“实物实验”。但有人认为这种方式过时了,没有必要了,因为用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出那种效果。另外,案例2的引入不自然,可以用案例3的“实物投影”作为铺垫。
案例3是在案例2的“实物演示”之前,先用“实物实验”呈现椭圆的形象。这里暗含了人类发现椭圆的“历史事实”,即人类是从自然的光学现象中发现椭圆的。这种设计有让学生经历初始状态和发现过程的意图。不过,这里可以将用作投影的实物改为圆形硬质纸片(或瓶盖之类的圆形物件),因为这比圆锥体模型更容易获得,产生的现象更明显,而且更符合认识发生的原始状态。
对案例2和案例3的手工画图,要注意用动作展示思维。教师演示时,可先将两颗按钉固定在一起,将细绳两端分别系在按钉上,将笔套入细绳中,拉直画图,一边画,一边让学生描述画图的法则,说出圆的定义。这样可以让椭圆概念出现得更自然、直观,学生体验得更深刻、透彻,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
案例4、5、6、7都是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模拟实验”(不依靠实物,而用计算机处理数学模型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但对几何画板的作用和用法有不同的理解。
案例4的课件制作太难,技术要求和时间投入过高,不具有推广价值。不仅如此,用不同的平面去截圆锥,是已经抽象概括并数学化了的想法,不可能是学生的自然想法;而且教师按这一顺序引出椭圆概念,很难避免概念循环的错误,即用椭圆解释椭圆。
案例5的优点是直观,演示效果好,适合学习能力水平较弱的学生。但这种做法需要事先制作课件,使得两个焦点可以自由移动,而且已经用到了椭圆的性质,只是玄机暗藏在画面背后,学生不知道而已。因此,对资质好、能力强的学生,这种方式就会显得“真实性不够”,看不到现象的源头,不如改进过的案例2,用实物演示圆变为椭圆的过程。
案例6是对圆上一个动点作一个变换(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按一定比例压缩),实验从学生已知的圆开始,过程明白无疑,现象真实可信,而且解析思想表现得简洁深刻。但缺陷是,两个焦点是“构造”出来的,教学过程中若处理不好,会出现因果倒置的逻辑问题。
案例7与案例6-样,初始问题、条件都很明白,定长线段和定点(焦点)都是现场作出来的,因而后面基于此的各种构造都不会有疑义。优点是几何本质突出、探究空间大、开放性强(如由“和为定值”很容易联想“差为定值”“积、商为定值”等等,并很容易做类同的实验),适合资质好、能力强的学生。但同时这也是缺点,若面对的学生能力不够,依赖性较强,采用这种方式就很可能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也可能因部分特别“好事”的学生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或进行想当然的操作尝试,使得课堂很难把控(当然,把控课堂是一种“中国特色”)。
案例5、6、7的优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借鉴、改造,即因材施教是基本的原则。由此也说明,“实验型数学学习”是能从实践上打破“一个模子的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案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中常谈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往往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因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可以具体地制造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和嗅觉信息,创设出设计者想象中的“真实”情境。但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情境是为建立椭圆的概念服务的,因此,要在学生的视野内,先呈现椭圆的形象,再分析它的特征属性,根据特征属性下定义。案例1并没有在视觉上呈现椭圆,而只是用概念“卫星的椭圆轨道”来描述椭圆,对学生观察、认识椭圆图形的特征属性没有作用;案例4则刻意追求了实验的形式,而忽视了实验的目的,操作复杂,理解困难。其余5个案例都注意了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即首先呈现具象,然后动态观察规律,抽象出本质属性,最后将其形式化、符号化。
教师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建立概念的基础方式也不同。学生在没学过椭圆之前,对椭圆确切的几何特征是不清楚的,根本不会想到“距离和为定长”之类,简单的印象就是“压扁的圆”。案例5、6就是出于对学生经验背景和认知心理的思考,由圆说起,过渡到椭圆。案例5不仅是话题过渡,而且通过拖动圆心,使圆变为椭圆的过程自然地表现出圆与椭圆的关系;案例6还同时表现出了代数变换与几何现象之间的关系。这种顺应学生心理的做法,能促进学生新认识的有效建构。而案例4用平面截圆锥面得到椭圆的形象,则是在对椭圆的本质属性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为了此后与其他圆锥曲线的定义形式保持一致,运用“思维返溯”去构造椭圆和其焦点,然后再解释这样构造出来的图形符合椭圆的定义。这样是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弄不好就只能硬灌,而且是“反灌”。
课件的优劣是相对于具体上课的需要和用法而言的,概念课应特别重视概念从直观到抽象的形成过程的表现。因此,课件应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变抽象为直观上下功夫,千万不可“怎样巧妙怎样做”,甚至“怎么困难怎么做”。有不少教师的潜意识中存在求难、求巧的倾向,觉得问题太简单、太直接了,就没有价值,不够刺激了。其实,按一般审美心理分析,“难”导致的心理反应首先是“烦”,其次是“玄”;只有当主体真切感受到“明白无疑,简洁而深刻”时,心理反应才能是“美”“妙”。案例4的设计者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想把一个做得很成功的课件(平面动态截圆锥面)用到课堂上。这个课件所要求的制作技术的确很高,用于解释圆锥曲线的统一性很好,但却不适合用于椭圆概念的教学。
四、通过“实验型学习”建立数学概念的意义探讨
造成数学概念教学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应试的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师生对解题教学的重视远远超过概念教学,用于解题训练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多于用于剖析概念形成的过程。其次,生存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大量无序的信息蜂拥而至,学生已经习惯于用眼睛而不是用头脑处理信息,追求数量大和速度快,不求理性,也无暇思索。因此,数学概念几乎成为了“差不多”“有印象”的同义词,而追根溯源、求本究理的心理机制的淡化,则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最主要障碍。事实上,数学概念涉及数学的本质,理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对于建立数学概念是否需要运用实验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1.数学概念离不开抽象思维以及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而抽象与严谨正是学生疏远数学的原因。实验能将复杂、抽象的原理和计算结果,通过信息技术表达得生动、直观,甚至借助实物调动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
2.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数学实验,只能表现“描述式”的数学内容,而对于表现需要深层思考的数学概念,恐怕是无能为力的。
3.概念是事物本身属性的规定,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需要尝试、猜想、探究的东西,所以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无需做实验。
4.把一些需要用抽象形式表达的数学对象表达得太形象,本身就破坏了数学的严谨性,这种形象化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尤其是“学优生”)学会真正的数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法;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31-03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概括地说,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为我们探讨一种好的、值得倡导的地理课堂教学新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地理知识真正的理解;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应使学生获得对地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下面就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法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展开说明。
一、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这门科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最终也对生活有所帮助。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所在。笔者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课时,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案例呈现〕建阳一一“嘉禾之乡”美誉的由来
南宋景定元年,建阳黄坑水稻丰产,并发现“一颗15穗”的稻穗,农民称其为佳禾稻,于是地方官员立即上报朝廷,皇帝闻讯给予嘉奖,并诏改建阳为“嘉禾”。由此,建阳有了“嘉禾之乡”和“闽地米粮川”的美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建阳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欣赏观察短片)菲律宾的水稻种植业,结合短片说出水稻种植业可能需要怎样的条件。
(知识应用与迁移):从家乡水稻的生长结合课本47页亚洲季风水田分布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图,亚洲人口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分析地形、气候、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第一,结合建阳水稻种植,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水稻种植的地形条件。
甲生:建阳水稻分布在河谷地带地形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和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区,丘陵地区种植水稻需要修筑梯田,这样利于水田的管理。
教师补充:就更大范围的全国而言,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例如,我们所说的“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水稻的一大产区。结合亚洲地形图,我们也不难看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第二,结合建阳水稻种植,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乙生:我知道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对热量要求高,建阳气候符合它的生长习惯。
教师补充:很好,建阳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742毫米,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1 .3 ℃;极端最低气温-8.7℃。全年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第三,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什么?亚洲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丙生:我来和同学们讲讲水稻种植的亲身体验。从最早的选种育种到最后收割入仓,包括中间进行杀虫、锄草等农事管理共需要十几个环节,而且这些环节基本上是靠手工完成的。
教师补充:亚洲人口数目较多,有中国、印度等7个国家人口数超过1亿,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第四,水稻种植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水稻单产高:亚洲人多地少,需要一种单产高的粮食作物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水稻是目前世界上单产较高的农作物,可以说亚洲是在最合适的地方种了最合适的农作物。
饮食习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长得粗壮结实,南方人长得相对小巧,这就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国家政策: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直补政策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师生共同归纳: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给你的思维一幅导图”,这是被誉为“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巴赞的一句名言。基于图像和联想是大脑语言的“思维导图”,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模仿大脑的记忆结构,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来形成表征信息的图形,和枯燥的文字相比,图形除了可以承载丰富的信息,还具有生动、直观的视觉特征。思维导图是一种人脑思想的反映,它赋予人的思维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脑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当前,全世界都在争论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习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程,面对大量的信息,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是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合理利用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地理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智慧的培养;着眼于传授知识的数量,忽视了通过教学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许多学生感到地理知识零散繁杂,以无序的状态贮存于大脑,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面对新问题不知如何思考,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在地理课堂中引进“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内在思维外显,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深入剖析知识的根源,建立超越知识的原知识,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教师在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就会按照课本的顺序罗列,教会学生画出课本重点内容和关键字,或者学生的笔记也就是课本文字的再现,并不能体现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结构的建立,而运用思维导图就不是死记硬背,是给学生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帮助其更好地学习。以下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思维导图:
新的课程观强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课程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使用正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和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组织和实施,能够使教学变“灌输”为“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求同”为“存异”,变“苦学”为“乐学”,使地理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陈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明.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建构主义
《初中地理新课程论》中强调,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进课堂教学中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谓建构主义理论,就是通过设置真实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环境,在整个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及时进行反思。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按照课标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按照目录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贯彻建构主义理论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设置具体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可触摸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地理学习的魅力,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球的运动》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的具体照射情况和五带、四季的划分规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准备好投影仪、合适的地球仪、手电筒和发光的太阳等,在课堂上给学生现场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学生进行具体的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使学生在可观的、可触摸的教学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地理,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引进“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讲授”课为“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植被、气候、河流、地形等方面的差异,从而理解北方和南方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断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发展的眼光。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提出问题,即“你们知道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什么吗?南方和北方的主要地形特征是什么?南方和北方的主要粮食有什么样的差异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寻找合适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即“为什么南方和北方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呢?”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顺利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虽然一直被初中课堂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新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基本分类情况,分析当前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配合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资源呢?在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物质都是自然资源吗?我国现在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寻找问题的合适答案。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平时比较胆小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初中地理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性别差异化;高中地理;教学
一、性别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1.高中男女生思维差异
早在1985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指出:“中学男女生在思维上的性别差异一般是认为存在的。”
该理论认为,男女生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原因,其在人生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论时间上,还是方式上都存在差异。一般我们认为,男性的思维发展较之于女性的思维发展时间要缓,男性善于抽象思维而女性更善于具象思维。因此,男性更趋向于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女性更趋向于感性判断和情感记忆。
2.高中男女生认知途径差异
对于当前的高中生而言,由于其深刻的思维发展背景,其在知识认知方式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观察发现,男生普遍更优于逻辑更强的学科类,比如数学和物理;而女生更善于识记类较强的学科,比如语文和英语。而对于相同的知识,统计发现,采用理解默记的方式认知的男生占据大多数,而更多的女生采用直接记忆的方式。
二、性别差异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验探索
1.性别差异化教学率先在地理课堂实验的原因
白光润在他的《地理科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系统以及地表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历史阶段的描述性研究过程的长期性,使得地理学带有强烈的文科特征。
地理学作为理科中的“文科”,在当前的高中阶段属于文科范畴,但是其特有的理科性和文科性相统一的特征为地理课堂率先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2.性别差异化教学实验
(1)实验设计与分组
实验计划设置一个纯女生班,一个纯男生班,三个男女生混合传统模式的班级,采用个别对应的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在期末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实验结果。
本学期本人所带班级中有一个音乐班,除了其中三个男生,95%以上学生均为女生,可近似认为是一个女生班,为实验组Ⅰ,而体育班基本上全部为男生,可视为实验组Ⅱ,同样还带有三个传统型班级,分别编号为实验组Ⅲ、Ⅳ、Ⅴ。这五个班级基础相同,都属于临时组建,实验前没有任何的同类实验。
(2)实验预期
本人采用实验前分班别平均成绩为实验参照数据,在预定的教学试验方法下预期结果如下:
(3)实验过程
根据实验计划,采用实验计划的方法分别对各实验组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施教。尤其是针对两个实验组Ⅰ和Ⅱ,对实验组Ⅰ以针对性的情感式体验为主启发,以书本为落脚点,更多地让学生去熟悉书本文字材料,总结出重点和知识结构,然后采用背诵记忆的方式去记忆,然后理解和尝试在题目中运用,对题目的设置更多的是反复多遍,力求抓住书本要点和考试要点。而对于实验组Ⅱ更多采用的是现象引入,结构分析,引导学生自我逻辑推理知识要点,老师只做小结和文字术语补充,对题目的设置更多的是采用举一反三的重点和难点统一为主,让学生做的量少,但是理解为先的记忆学习方法。各分别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即以4个月的时间为准。
(4)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分别记下实验过程中每个阶段每次考试的平均分作为参考数据。其中第一次段考距离实验开始为40天,第二次段考距离实验开始为85天,第三次段考距离实验开始为122天。统计结果如下:
(5)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针对性实验教学,实验组Ⅰ和Ⅱ变化幅度最大,进步率明显要比实验组Ⅲ、Ⅳ、Ⅴ高。实验组Ⅲ、Ⅳ、Ⅴ的最终进步分别为3.5、2.3、1.6,而实验组Ⅰ的进步达到了5.9分,实验组Ⅱ达到了5.2,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
同时,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前两个实验组Ⅰ、Ⅱ的平均分相对较低,而实验后同时上升排到了第一和第二层次,考虑到其基础差异,可以得出结论:针对性实验教学法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实验时间越久,其同等对比下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同传统教学法下的班级差距越来越大。
实验证明: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性别差异化针对性教学是必要的,而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3.性别差异化教学实验总结
(1)性别差异化教学的效果性
实验初探证明性别差异化教学的效果在短期实验内是明显的,尤其在应对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上,其更是有快速提高成绩的效果。但是差异化性别教学是否是可持续的、长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2)性别差异化教学的时间限制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繁重,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应对男女生性别差异上的教学实验时间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当前教师的个人素质及实验条件限制,在性别差异化教学上的进一步实验依然存在很多限制。三年的高中阶段依然受阻于初中乃至小学非差异化教学带来的压力。
(3)性别差异化教学与学
性别差异化教学与培养男女生正常交往和合作学习的学并不矛盾。当我们在实行学的传统教学理念时,多注意男女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在进行专门的差异化教学时,同步培养其互相学习和合作的能力。二者之间本来就是互相依靠的,不可人为分割。
参考文献:
[1]林钟敏,黄宪妹,李林.中学男女学生逻辑思维差异特点浅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
[2]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