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审计研究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7 15:02: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审计研究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审计研究现状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在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仅原有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发生了改变,会计环境也被极大地改变了,使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审计人员不仅面临“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尴尬局面,审计理论和方法也急待改进以适应信息化的进程。

1现代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共同点

计算机审计的目标与传统手工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计算机审计还是传统审计,国家审计的审计过程都必须经过审计准备、审计实施与审计报告三个阶段,通过执行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基本审计程序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将审计思路和审计过程予以记录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

2现代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差异

2.1站在新角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各行各业普遍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审计人员不得不面对海量的会计电子数据。在手工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总是先分析审计对象的各个部分,再归纳、综合为整体,其思维方式是:部分一整体,这适合于数据量不大的审计对象,却很难全面把握海量数据。而计算机审计打破了手工审计思维方式,强调以系统论核心,从系统上把握审计对象,即从审计对象的整体出发,先进行系统分析,把握总体,再建立审计模型,分析数据,最后作出总体评价,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一部分一整体,计算机审计能够从宏观上和系统上把握审计对象,以扩大审计监督范围,提高审计监督能力。

2.2面临新环境计算机审计下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审计人员必须利用计算机实施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特别是相关的审计软件;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深入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还极大地改变了会计环境。信息化建设使得所有会计数据不再是纸介质的凭证、账簿及报表,而是以“比特”方式保存在磁性介质上,数据表现形式虚拟化,即审计环境数字化,审计人员所面对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账本,而是无形的电子数据和处理这些电子数据的会计核算管理系统,而这些会计电算化软件版本各异,使得审计环境比传统手工模式下显得更为复杂。

2.3线索更复杂计算机审计环境下,传统的审计线索因会计电算化系统而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其纸质业务轨迹,是重要的审计线索与审计证据的来源,审计线索十分清楚。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相关的文字记录被磁盘和磁带取代,加上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消失。而审计线索的改变,导致在电算化系统中可人为篡改数据而不留痕迹,如电算化系统数据来源、公式定义、编制结果、打印格式均采用机内文件的形式,若有人篡改公式、编制失真的财务报表,然后再将篡改的公式等予以复原,则很难判定报表数据的正确与真实性。从而使得传统审计的追踪审查已不适用,审计入手点更多的是靠判断和经验。

2.4涉及的范围更大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机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后果将不堪设想。

计算机审计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对电子数据直接进行测试,即审计人员不须先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转换成电子账套再实施审计程序,而是摆脱传统的电子账套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深入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库,获取更多更广泛的数据,然后通过对底层数据的分析处理,获得大量的多种类型的有用信息。总而言之,计算机审计的范围较传统手工审计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目标的需要将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作出必要的扩大。

2.5审计技术更现代传统手工审计随着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在实务中的广泛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逐渐成为其核心方法。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审计内容及审计线索的变化,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革新审计技术方法,计算机审计的核心方法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分析性测试仅局限于对信息的处理,它是对来自于底层的、元素性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用途上可以作多种多样的拓展,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信息。因此,数据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多种测试工作。在采用数据分析方法时,可使用两种计算机审计特有的新型审计工具:审计中间表方法、审计分析模型方法。审计中间表是利用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基础电子数据,按照审计人员的审计要求,由审计人员构建,可供审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的新型审计工具。它是实现计算机审计的关键技术。审计分析模型是审计人员用于数据分析的技术工具,它是按照审计事项应该具有的时间或空间状态(例如趋势、结构、关系等),由审计人员通过设定判断和限制条件来建立起数学的或逻辑的表达式,并用于验证审计事项实际的时间或空间状态的技术方法。

2.6审计流程更长计算机审计由三阶段演变为四个阶段。传统手工审计模式中,国家审计的审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阶段。但是,在引入计算机审计后,审计准备阶段与审计实施阶段的界限变得非常不清,可能是由于数据分析既像审计准备工作,又像审计实施工作。其中,主要的问题可能是审前调查的归属没有明确的限定。审前调查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而数据分析的测试属性又无法合理确定,于是有些审计人员将其划入审计准备阶段,有些审计人员则将其划入审计实施阶段。我们应当将审计过程再行细分,将其直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审计准备阶段、审前调查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准备阶段与审前调查阶段的划分原则应该是,审计人员是否需要实施实际的数据分析。如果需要,就须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通知书,然后才能获取敏感性、实质性的数据。有了审前调查阶段,审计人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数据的采集、转换、整理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和进行审计验证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2篇

客户重要性是学术界关注的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审计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为了挽留客户,审计师有动机牺牲他们的独立性并提交有利于客户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对其经济依赖性越强,更可能妥协独立性,降低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诉讼风险和注册会计师的名誉机制可以抗衡独立性的丧失,客户越重要越促使审计师提高发现财务报告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对于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国内外文献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大致有三种: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负相关(Chen et al,2010;陆正飞等,2012;薛高亮,2013;曲振帅,2014),即客户越重要就越会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得审计质量越低;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正相关(Li,2009;Vineeta D.Sharma,2011;李明辉2013;王月悦,2015),即客户越重要就越会促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得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无相关关系(Chung and Kallapur,2003;刘启亮,2006),即客户重要性不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以上三种观点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对审计客户重要性度量方式在选取上存在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数据选取的完整程度、数据来源的国别、样本期间有关,也可能是研究视角的不同,也可能是由于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博弈现象。

本文专门综述国内外研究学者在研究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设计环节,即审计客户重要性的度量,以评述审计客户重要性的不同度量方式下,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二、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综述

(一)客户重要性度量指标选取。国外学者对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较早,审计客户重要性的度量方式一般采用相对数的形式,对于客户重要性的度量指标国际上尚无一个统一明确的指标,但是通过归纳以往学者的研究,通常采用的度量指标主要有准则现值的比重、事务所的收入比重、审计客户的审计费用的比重、审计客户的销售收入、审计客户的资产规模。

1、准则现值比重。理论上,客户重要性是指从某一客户处获得的准则现值与从所有客户处获得的准则现值的比率,但由于准租现值不可观察,且识别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理论上审计客户重要性的度量方式在实务中无法实现,研究学者开始探讨其他度量方式。

2、事务所的收入比重。由于理论上采用准则现值度量客户重要性的方法无法实现,相关学者提出了其他替代指标。DeAngelo(1981)率先提出从某一客户处获得的收入占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比率可以作为客户重要性的较好替代变量。党文英和杜庆宁(2012)、吴溪(2014)都采取这种度量方式对审计客户重要性进行度量。采用该种度量方式下的研究表明审计客户重要性和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不趋于一致。

3、审计客户的审计费用比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从某一客户处获得的收入占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比率作为客户重要性的度量方式具有可观察性,有助于对审计客户重要性的理解,但是由于所有事务所收入信息尚未公开披露,数据较难获取。以审计客户的审计费用比重为度量指标并未使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趋于统一。王兵(2011)研究发现审计客户重要性并不影响审计质量;但陆正飞(2012)的研究则表明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4、审计客户的销售收入比重。通常审计费用的高低与客户的规模是成比例关系的,客户的规模通常可以用客户销售收入或者资产总额表示,以审计客户的销售收入比重度量审计重要性,其在数据获取上存在一定优势。Francis J.(2001)、李明辉和刘彩霞(2013)得出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不一致的观点。

5、审计客户的资产规模比重。以审计客户的资产规模比重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既可以很好地代表审计收费,也方便数据的获取。这是因为审计收费是以公司的资产规模为基础的,其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最高。Michael C.Knapp(1985)首次提出以客户资产规模比重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用较广,特别是解决了我国信息披露不充分时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Douthett Jr(2012)认为审计客户重要性和审计质量无相关关系,而曹强、胡南薇和王良成(2012)、刘启亮(2006)、曲振帅(2014)认为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显着负相关;喻小明(2008)、刘峰(2009)的研究则表明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显着正相关。

(二)客户重要性度量数据来源。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所采用的数据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事务所来自所有上市客户的收入为基数;另一种是以事务所来自所有客户的收入为基数。可见,第二种数据获取更加完整,更加符合理论上对审计重要性的定义,但是第二种数据来源较难获得,因此以往文献普遍采用第一种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而吴溪利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数据库,取得事务所来自所有客户的收入数据,发现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成正相关。

(三)客户重要性研究角度。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将分析视角细化到分布层面,还可能进一步体现在业务项目层面、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的分析上,这是因为相比事务所整体数据,事务所各个分部的业务、业务组数据、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更难以被完整观察。当把研究角度转换到分所层面、业务项目层面、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时,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是较新的领域。

1、总分所层面。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扩大和分所不断增加的背景下,Choi J et al(2010)从总分所层次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研究表明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独立性并不显着;吴溪(2014)将事务所分为总所和分所,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总所和分所审计质量的差异,以及分所规模大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又有研究学者进一步将总分所进行四大非四大划分,可见研究视角越来越细化。

2、项目组层面。除了在总分所层次,Chung和Kallapur(2003)认为审计业务具体是由项目组来实施的,而与事务所独立性无关。具体到项目组层次的研究目前比较少,更确切的说是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在实证中加以运用。

3、个人层面。Ling Lei(2009)从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闫焕民(2015)试图从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进行相关的审计研究,当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很少有研究学者涉及,主要原因在于数据获取的难度很大,如果能够充分准确地获取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的收费水平将会大力推动在该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价

(一)度量指标的评价。综合以上文献,会计师事务所对重要客户的经济依赖是否会损害审计质量目前还未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审计客户重要性是审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的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法律环境等的影响,然而在两者关系中引入第三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丰富。

在衡量审计质量指标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不能一味地照搬国际作法。理论上采用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比重(或审计收费)度量审计重要性最为合理,但是由于实际操作,应以各公司的资产总额取对数比重作为审计重要性的指标。

(二)数据来源的评价。在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时,往往受到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研究者在完整度量事务所业务收入的基数方面存在挑战。当以上市客户(而非全部客户)的经济利益作为客户重要性基数时,不同事务所在客户收入来源结构上的差异被忽略,然而,如果采取更为完善的数据(所有客户),审计结论将改变,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以往研究文献往往存在数据不全面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改进的,但这方面改进将取决于今后的信息披露水平。对这种度量偏差(吴溪,2014)的注意将意味着今后的研究者有必要尽可能获取完整的事务所客户收入基数,而不是仅限于上市客户,同时也使监管机构考虑对外披露每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业务收入结构,因为该信息对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公众准备理解客户重要性的经济后果具有价值,如果客户重要性仅基于上市客户度量,读者应该对研究结果保持警惕。

(三)研究视角的评价。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分所、项目组和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

关于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将分析视角细化到分部层面。将研究推进至分所层次可以显着提高审计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对于研究视角细化到项目组和个人层面的研究,目前来说很少,主要原因还是归于数据的获取困难和缺乏理论支持,特别是在个人层面,影响个人能力的有很多因素。将涉及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相关知识,这两个层面的研究是新的研究领域,这将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四、未来研究方向

(一)基于所有公司完整数据进行度量。基于以所有上市公司还是所有公司数据来源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我们可以得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更倾向于以所有公司数据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研究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在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还可以研究不同度量方式下产生的偏差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该偏差在总所、分所层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二)分所层面的深入研究。分所层面的审计实证研究是未来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以下研究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1、客户特征对于分所审计的影响研究。目前,客户特征中仅有客户重要性对于分所审计的影响得到了广泛重视,客户特征不仅仅限于客户重要性,客户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对于分所审计的影响都应该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

2、分所审计的经济后果研究。据我们所知,目前仅有Li等(2010)对分所审计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直接的研究,其余一些文献(曹强,2012;吴溪,2014)虽然涉及到分所审计的某些经济后果。未来需要从不同角度直接研究分所审计的经济后果。

第3篇

关键词:审计判断 框架效应 不确定性 优化 风险

引言

1979年卡尼曼(Kahneman)与特维斯基(Tversky)合作并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真实模式。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大多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前景理论揭示了人们为了避免损失,而情愿非理性地冒着比实现收益大得多的风险。前景理论为现实中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人们如何做决策提供了一种框架。研究发现,受益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而受损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这种因决策环境的变换而导致行为主体对同一问题选择偏好的改变所示范的效应被称为框架效应。

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背景

1979年卡尼曼(Kahneman)与特维斯基(Tversky)合作并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用以替代期望效用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真实模式。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两个特征:一是不对称,呈现S形。受益区呈现凸形,表明风险厌恶;损失区呈现凹形,表明风险追求;二是不同斜率,同样损失的效用大于同样受益的效用。受益区平坦,损失区陡峭;在参考点处变化最大,如图1所示。

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的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前景理论为解释框架效应提供了主要理论框架:对受益和受损进行中立的描述;可能的结果被定义为受益或受损;通过S状价值函数描述人们的选择。

(二)文献回顾

有关框架效应最早是由Kahneman和Tversky(1984)和Tversky和 Kahneman(1981,1986)提出的,暗示决策有可能受语言的描述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对环境的判断认知是可以通过问题的语言描述方式来影响的,进而可能影响到最终判断或决策。研究发现,受益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而受损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这种因决策环境的变换而导致行为主体对同一问题选择偏好的改变所示范的效应被称为框架效应。

心理学家对框架效应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Tversky和Kahneman(1981)借助“亚洲疾病问题”向人们显示了决策者的风险偏爱依赖于选项被如何描述,即框架。亚洲疾病问题是框架效应的典型案例,其中决策者被要求在生还(正面框架)或者死去(负面框架)的情境下,对一个确定选项和一个概率(风险)选项进行选择。然而,Tversky和Kahneman实验研究发现:用正面框架(生还)和负面框架(死去)叙述相同的问题,人们选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结果显示正面框架下多数人(72%)选择保守方案,负面框架下多数人(78%)选择冒险方案。即人们在正面框架下表现出受益时偏爱规避风险;负面框架下表现出受损时偏爱追求风险。以上受益时偏好保守而受损时偏好冒险的抉择行为打破了“不变性原则”,即对一抉择问题做相等的阐述应该引出相同的偏爱顺序。

在审计领域,尤其是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方面,国外很多学者对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验验证。这方面的研究从Tshton(1974)的“一个内部控制判断的实验研究”就开始了,以往的研究基本是从“优化”的角度描述内部控制系统。但是,内部控制系统同样也可以从“风险”的角度进行描述。McNeil和Pauker(1982)等人发现,并非只有外行非专业人员会有框架效应,即使专业人员也很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

Kida(1984)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为实验任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审计师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Kida将被试的审计师分为两组,首先给两组被试审计师提供完全一致的公司相关资料。然后要求其中一组被试审计师预测该公司持续经营(正面框架)的可能性。要求另一组被试审计师预测该公司经营失败(负面框架)的可能性。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审计师的判断结果差异不大,因此,Kida认为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不存在“框架效应”。Trotman和Sng(1989)在Kida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研究发现,当公司经营条件良好时,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显著,当公司经营条件恶劣时,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并不显著。

除了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学者以其他审计判断案例为实验任务,对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其他审计判断中也存在框架效应。Emby(1994)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审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决策时是否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决策时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首先要求审计师在阅读了公司的基本介绍和库存内部控制基本信息后,对库存系统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一个初步决策。然后在考虑了库存内部控制系统中7项特定的附加信息后,审计人员被要求对库存内部控制系统做出判断,并且对实质性测试数量决策做出修正。实验结果显示:在“风险”框架与“优化”框架下,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的数量选择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在“风险”框架下,审计师选择进行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显著多于“优化”框架。并且,那些在实验中处于“风险”框架中的审计师平均更倾向于对实质性测试的决策进行修正。

上述在审计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多数支持了框架效应理论和前景理论的预测。在审计职业判断中,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以美国的环境及人员为基础形成的,在我国,关于审计判断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只是一些规范性的研究成果。张继勋(2002)对审计判断进行了界定,认为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所作的估计、断定或选择。张继勋、刘成立和杨明增(2006)对审计判断质量进行了实验检验。杨明增、张继勋(2007)和张继勋、杨明增(2008)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和代表性启发法下的偏误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均未涉及框架效应问题。杨晓磊、代文娟(2009)简单介绍了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张继勋和陈颖(2009)在激励因素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研究综述中仅就预期复核意见、诉讼风险两个负向激励因素和经济因素这一正向激励因素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研究加以梳理,尚未涉及框架效应因素。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局限性

通过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国内对审计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将框架效应引入审计判断领域进行研究刚刚起步。截至撰稿时,笔者仅发现杨晓磊、代文娟(2009)简单介绍了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在国内开展审计判断领域的框架效应研究主要面临以下两点局限:

1.研究方法。任何研究课题都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审计判断领域的框架效应研究也不例外。参照国外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围绕该课题大都选用了实验研究法。而实验研究方法有别于经验研究,经验研究的数据来自经验、统计资料或报刊杂志。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库获得经验数据。而实验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学者设计的实验,数据的获得过程比经验研究难,特别是关于审计判断的实验研究。由于审计判断的主体是审计师,相对于其他研究领域可以以MBA或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而言。难度大幅度增加。

2.研究设计。实验研究在国外已经发展非常成熟,国内学者进行实验研究大多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文化情景的差异、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以及教育背景和程度的不同。容易使最终的实验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论相差甚远。因此。在国内的实验研究设计中,须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情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以及教育背景和程度的差异,只有在研究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其研究结论才符合中国的实际。

(二)未来研究展望

由于框架效应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下各不相同,研究跨文化情景下框架效应的影响很有意义。国外学者已经对审计判断领域的框架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国内很少有学者将框架效应引入审计判断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未来研究中,笔者将尝试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在中国情景下,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是否受其他因素影响,并探寻背后的真实原因。

参考文献:

1.Kahneman,D.an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3

2.Tversk,A.and Kahnem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J].Science,1981,1

3.Tversk,A.and Kahneman,D.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10

4.Kahneman,D.and Tversky,A. Choice,value and frame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4

5. Emby,C.Framing and Presentation Mode Effects in Professional Judgment:Auditors`Internal Control Judgments and Substantive Testing Decisions[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94,13

6.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张继勋,刘成立,杨明增.中国审计判断质量的实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6)

8.杨明增,张继勋.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2007(4)

9.张继勋,杨明增.审计判断中代表性启发法下的偏误研究[J].会计研究,2008(1)

第4篇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者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导致的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或紧急状态,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扩散性等特点,给社会和公众带来巨大损失,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给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带来巨大威胁。公共危机管理是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积极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灾后恢复和监督等管理行为的总称,由政府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公共危机审计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共危机审计的定义 公共危机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构和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在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对被审计单位公共危机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以促进被审单位有效履行公共管理责任,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二)公共危机审计的理论依据 一是受托责任理论。该理论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当受托责任关系确立以后,客观上存在委托人对受托人实行监督的需要,其本质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对于公共危机审计,审计机关在接受社会公众的委托之后,承担者监督灾难救助款物合法合理使用的责任,也就产生了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通过危机审计,审计机关一方面监督和评价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对财政拨款和救助款项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有关救助款项使用的信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从而保证信息透明和社会稳定。二是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浪潮。该种模式是在公共责任与顾客至上理念的指导下,借鉴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以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职能和合法性。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的效益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在危机应对过程中,致力于对风险的重点关注,督促有关被审单位通过对有限的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最大程度的效果,并要求审计机关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私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集思广益,共同致力于公共危机的管理和应对工作。

二、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之始,审计机关就陆续地开展了公共危机审计工作,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为其提供实施依据。如1993年《审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1996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对社会捐赠资金审计实施办法》对《审计法》的第二十四条均做了细化规定,要求审计机关对接收、分配、使用和管理社会捐赠资金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审计报告做出了基本规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亦明确指出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实行全程跟踪审计。这不仅将公共危机事项纳入审计的范畴,而且明确了具体的审计实施方式。

(一)1998年抗洪抢险审计 1998年夏秋季节,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做好抗洪抢险任务的同时,积极展开对救灾款物的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署先后通知,要求对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等部门、单位接收、管理、分配捐赠款物的情况进行审计;同时要求地方审计机关加强对救灾款物的审计。湖南、湖北、江西各省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署的通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审计探索,如采用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审计方式,实现对救灾款物的全面审计;全省上下贯通、及时反馈审计信息,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监督小组,增强监督合力等。

(二)2003年云南大姚抗震救灾审计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云南大姚相继发生了里氏6.2级、6.1级地震。2004年3月18日到4月30日以审计署社保司司长为组长、由来自昆明特派办、长沙特派办等6个单位的22名审计干部组成审计组,对大姚县及其他一些县区接受救灾款物的情况开展了审计。通过反复核实证据和深入灾区现场,查出了部分、管理渎职等损害受灾群众利益的问题。2005年4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大姚地震审计结果,披露了未及时下拨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等不良情况,要求有关被审单位进行整改,将有关违法违规人员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并建议云南省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管理机制。

(三)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审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有关救灾抗灾工作陆续展开。为确保救灾款物的合理管理、发放和使用,审计署在事发后短短数天之内就成立了由审计长任组长、两位副审计长任副组长和有关司局长为成员的抗震救灾款物审计领导小组,并派出3个督导小组到审计一线督查和指导工作,对抗震救灾款物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审计机关注重同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和配合,实现了监督与管理的并行,共同服务于抗震救灾大局。审计署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网址,还专门开通了一条免费长途举报热线,接收社会各界人士对发现的挤占、挪用、贪污、侵占、浪费、虚报冒领救灾款物问题的举报。至当年12月31日,审计署了4次审计公告,除第一次审计公告外,其他审计公告中都表明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此次审计在地震刚发生不久即刻展开,将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并对救灾款物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有媒体称,此次审计是“国家审计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跟踪审计工作”。

三、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现状评价

纵观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危机审计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审计水平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越来越有保障。但我国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法律依据不够健全 我国有关公共危机审计的法律法规多为分散的个别条款,这些规定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持,但还存在下列不足:规定条款过少,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匹配性不足,无法形成有力的制度支撑;规定内容笼统,与开展非常规性的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相比,其可操作性程度相差甚远;规定范围过窄,局限于基金、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对捐赠物资审计也是笼统概括,未能涉及绩效审计;规定被动应急,针对特定非典、地震等危机事件,被动出台临时应急性通知或文件,提出开展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缺乏强制性、延续性、前瞻性和一致性。

(二)审计组织机制不完善 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具有临时应急性,缺乏前瞻性、规范性、预见性;审计机关与司法、纪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较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功能;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利用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和配合审计工作的有力展开。

(三)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面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审计小组往往是临时组建,审计小组成员在意识上缺乏对突发事件特殊性的认识,在平时缺乏应急审计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训练,在审计中不得不面对被审单位陌生、恶劣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会面临诸多困难,导致较大的审计风险。

(四)绩效审计理念滞后 审计机关对危机事件审计仍旧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以查找救灾款物流转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为目标,尽管审计中已经开始注意从机制、体制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但对于救灾款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对被审单位的管理制度、对危机管理的整个运行机制关注较少,审计的覆盖面狭小,审计结论的建设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审计方法存在缺陷 在程序方法方面,由于危机事件紧急,审计小组往往在未进行审前调查、没有评估审计风险和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情况下制定审计计划,导致审计工作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审计事项的考虑也难免欠缺周全。就技术方法而言,传统的以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为基础的审计模式,恐怕难以在危机审计中得到有效贯彻,也并非能得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所以在审计人员面临挑战;现代审计以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为主要辅助手段,而在危机审计中,面对危机事件事发后的待处理和审计事项,审计人员要利用自己的职业判断筛选合适的审计对象,其中难免收到被破坏和损毁而导致收集证据的不利影响。

(六)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 审计机关在危机事件中表现的临时应变,使得他们未能对这种突发事项缺乏日常的警惕和关注,导致危机发生时审计工作安排上较大的盲目性与被动性;由于危机审计主体目前仍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参与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整体力量的联动作用的有效发挥;群众参与线索举报的激励机制不足,审计工作量较大,而对审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不够广泛深入等等。

四、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开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一)建立公共危机审计法律法规 鉴于公共危机审计的特殊性和所具有的重大社会影响,在远期规划中,应研究制定《公共危机审计法》,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实现与其他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的相互协调,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近期规划中,应研究制定《公共危机审计实施条例》,明确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强化审计责任追究机制,确定审计效果评估标准,为公共危机审计法的制定提供经验基础;在当期工作中,应抓紧制定《公共危机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明确公共危机审计的目的、对象、内容、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可操作性依据。

(二)健全公共危机审计组织机制 首先协调好审计机关与政府的关系。在危机审计中,要及时与政府沟通,以了解危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作为审计工作的参考,审计机关也要及时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以听取有关指示,同时通过呈报审计成果体现审计机关工作绩效,获得政府更多的肯定与支持;其次审计机关要协调好与纪检、监察、财政、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建议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以做好应对危机的工作准备,同时审计要与其他部门之间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合作努力来实现危机的顺利解决;再者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优势。促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审计机关还要协调好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新闻舆论,主要面向广大社会人群具有巨大力量,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公众对涉及切身利益的信息需求逐渐增强,通过及时公布危机审计信息,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危机进展状况,还能增强对审计机关和政府的信任。

(三)提高公共危机审计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充实危机审计人力资源,选拔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知识多元化的审计人员,有利于保证审计工作实现专业分工,审计人员各展所长。关注和重视危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实务的日常培训,锻炼他们的工作熟练度和对危机审计执行工作的敏感度,尽可能的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实施审计人员定期轮岗、交流,使审计人员有机会接触多行业审计,拓宽他们的审计视野,不断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为应对危机审计中来自各方不同的挑战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危机审计演练,对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此不断检验和提高审计人员的应急能力,逐步提高审计人员临时应变的能力。

(四)树立公共危机绩效审计理念 美国审计署在2003年颁布的《政府审计准则》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照客观标准,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其目标一是评估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二是评估内部控制、法律和其他规定的遵循情况。对照该项定义和目标界定,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救灾款物跟踪审计,更多关注的是对法律的遵循情况,远未能达到对于危机管理这一“项目”进行绩效和管理方面的评价,也未能开展危机预警这一“前瞻性问题”的评估,同时也缺乏对于行之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典型经验这一“最佳实务综合信息”的评估,绩效审计的理念未能在现有的公共危机审计中得到体现。《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这说明在公共危机审计中贯彻绩效审计的理念,不仅仅是国外经验的简单借鉴,而是我国审计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五)改进公共危机审计方法 审计机关应开展对民政、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的日常调研,在促使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同时,注意收集相关应审资料,做好平时资料储备;建立基层审计机关零时报告制度,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危机状态和相关信息,为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资料基础,同时根据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及时调整审计工作方案;针对危机审计手段落后的实际,审计机关应尽快开发危机审计专用软件,并结合采用远程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资料被损毁的状况,审计人员在更多地采用现场核实、调查、询问等取证方法的同时,还应将审计关口前移,促使被审单位在危机管理开始,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救灾款物管理的效率、效果,将重大错弊和损失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前提是将相关成本控制在被接受的范围内。

(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公共危机审计公告制度,通过制定危机审计公告准则,对公告主体、公告内容、公告时间、公告范围、公告形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为审计公告的规范化、统一化的出具提供标准。建立公共危机审计案例库,不断进行审计工作总结,为审计人员培训提供素材,为审计工作实施提供经验参考。明确和深化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要认清我国审计信息化滞后的现实,认识到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结合对危机审计的认识和了解,探索公共危机审计实现信息化的最佳路径。针对危机审计手段落后的实际,审计机关应尽快开发危机审计专用软件,通过快速和精确的数据分析来增强审计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审计跟踪的主动性和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并结合采用远程审计技术,突破审计空间环境的局限,实现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创新和推广先进的审计方法,为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支持。我国已在有关自然灾害的救助中使用了GIS等先进技术,可以在此基础上仿效国外的做法考虑将GIS、RS等技术方法应用到相关的灾难救助审计中去,克服地理空间的限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充分的证据资料,将该技术获得的电子资料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审计评价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系审计署2010年至2011年度重点科研课题“公共危机状态下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0SJ02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5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状况。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阐述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呈现的新特点,新内容及新动向。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现状 审计发展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虽也存在许多缺陷。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内部审计方面与世界其他各国接轨,差距也越来越小,本文就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及现状特点进行分析。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宪法》恢复了审计制度。1983年8月20日,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95年、1989年两度修改颁布此规定。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随着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内部审计队伍也不断发展,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构也日趋合理。在广泛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不断拓宽领域,积极开展了效益审计、承包经营审计和其它类型的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一起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体系。

二、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的实务状况

我国已经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更大部分集中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企业所占比例较小。这源于我国政府主导型内部审计的建立模式。我国内部审计制度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形势,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采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不同于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模式。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制度则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出于竞争的需要,自发建立起来的。

当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研发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而我国的内部审计仍关注在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法律法规执行审计等,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生产经营的监督为主。审计署提出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是弥补国家审计力量不足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内部审计建立的动因仍影响到当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贯穿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容易将内部审计看作是对自身管理的监督,将内部审计作为自己的对立面,从而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的有效需求也不足,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企业并未达到足够高的比例。

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方面,与已经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情况恰好相反,企业所占比重反而更高。内部审计查处损失浪费、促进增收节支的金额反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这两方面均企业发生的金额占总体的比例较高,表明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发挥的作用更大,因为企业不同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它更需要以效益为重,相应涉及的金额也较高。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新特点

随着中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特别是管理风险所带来的压力,促使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未来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正摆脱各种制约因素的羁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计算机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系统不断发展的同时,计算机造假也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经营业务要由系统处理与控制,绝大部分的会计记录要由计算机自动编制。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二)环境、质量和风险管理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内容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21世纪,环境污染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将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各国政府都将投入巨额资金解决此类问题,而且企业也将逐步增加环境投入。但企业投入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又要比较投入和税费,还要考虑企业形象。因此,对此类资金运用的效益,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加强审计。

企业内部质量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质量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证实、评价,然后提出纠正或改进质量管理行为的建议,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最高管理当局及有关责任中心管理当局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从产品或服务质量检查、控制特别是后来的全面质量管理演变而来的。

企业内部风险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履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证实、评价,并提出防范、控制管理(经营)风险的建议的一系列活动。管理风险是那些可能对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企业内部审计人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风险。而且要指出这些风险怎样才能更好地加以管理,这项工作必须在风险产生以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做才更有价值。

(三)外部化、职业化和国际化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动向

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外部单位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而且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的冲击,从企业自身需要来讲,内部审计外部化具备实现的基础。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是毋庸质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完全从企业组织机构中废除掉。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外部化的趋势,可以精简内审机构,通过采用合作内审的办法,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最佳实现途径。其主要优势有:合作内审能实现对组织战略目标和组织经营情况的实时控制并保持内审的灵活性;合作内审可以使内部审计过程和结果符合企业的特定情况。使审计的工作结果更加符合企业的特定情况,使之更具针对性。

21世纪以来,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成为高层管理者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建立起高效的内部审计体系,为企业管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火文,刘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42):83.

第6篇

(一)样本选取

根据2010年9月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16类行业为重污染行业。因此笔者选取造纸印刷业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11年沪市造纸印刷行业在沪市A股上市的公司共13家。在样本选取时,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不选取ST公司,因为代表几年来财务状况发生异常变动;二是不选取发行S股的公司。S股和A股公司的经营情况有很多差异,为避免统计分析时产生误差,所以将S股公司排除在样本选取范围之外。

(二)研究方法根据《证券法》和《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造纸印刷行业公司在沪市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和2011年年度报告以及其他文件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报告,以了解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中,这些样本公司的年度报告和招股说明书主要来源于巨潮咨询网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三)环境信息披露现状

(1)招股说明书中环境信息的披露。从招股说明书的内容来看,除了界龙实业以外,其它12家上市企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行业,披露比例高达92%。由于造纸印刷业属重污染行业,所以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上市公司必须承担和解决的问题。这些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存在很多变化:1997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主要在招股说明书的“环保风险”中说明有关环境的情况,2000年以后在说明书的“募集资金运用”、“发行人情况”等部分都对环境治理和防范等进行了阐述,而2004年之后则在招股说明书的“业务和技术”部分详细披露了公司的环境信息,如2004年在沪上市的岳阳林纸在“业务与技术”部分具体说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风险、污染情况以及对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方面的情况,2012年上市的东风股份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更说明了该公司环保安全的优势。

(2)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从这13家样本公司来看,它们都采用了补充报告的模式来披露环境信息,在年度报告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在“董事会报告”、“会计报表”等结构中添加公司的环境信息,但缺少量化的数据或体现其环境状况的图形和表格。目前这13家公司均没有采用编制独立环境报告的方法披露环境信息。通过分析13家样本公司2011年的年度报告,除了界龙实业没有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外,其余公司均对环境信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披露。上市公司大部分均在“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部分披露环境信息,其次是在“董事会报告”,但没有一家公司独立的环境报告书。其中详细披露环境信息的有9家,简略披露的有3家,没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只有1家。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与审计意见如表3,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因此,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都没有在审计报告中得到详细直观的体现,也就是说环境审计基本没有体现出其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

二、环境信息披露审计现状

(一)环境信息内容少,比较分散

从这13家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其主要是根据各公司的经营方向有选择性地对环境相关信息进行说明,内容模糊概括。从形式来看,主要在“董事会报告”“、公司治理结构”部分予以强调;从内容来看,环境信息中说明了对于污染排放的控制和治理、环保方面的投资,但多数属于非货币性的说明,并没有详细披露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和效果。披露内容较多的如恒丰纸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的部分提到“公司能够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能够关注所在地区的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问题,不断增加对环保治理的投入,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号召,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还提到了公司节能减排的情况:2011年公司明确了年度节能目标和长远总体发展战略,编制并且下发了《2011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恒丰纸业还在对公司新年度的经营目标和工作思路中强调要关注节能环保,努力创建“两型企业”,把环保、节能和低碳经济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稳步抓好战略落实,推动恒丰绿色发展。另外,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的“技术创新”中提到了2011年公司坚持以开发“安全、低碳、绿色、环保”产品为导向,在科技投入、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以创造恒丰纸业新的效益增长点为研发重点。披露内容简略的企业如博汇纸业,在2011年的公司年度报告中,仅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在报告期内,公司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运作正常,能够严格按照环保部门及地方环保要求达标排放;其次公司严查设备跑、冒、滴、漏的现象,对制浆和造纸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严格的改造和升级,有效降低了水、电、汽等的能耗。”在对公司未来的展望部分提到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原材料供应将日趋紧张、环保要求将日趋严格。随着造纸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对造纸业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通过提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把生态环境与节能减排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信息披露形式也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分布零散,给信息使用者获取环境会计信息增加了难度,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二)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缺乏数据量化

大部分公司在披露环境相关信息时仅仅提到了公司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必要性,强调其会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维护环境和生态的平衡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样本可以看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陈述,而不是货币计量的方式,缺少公司之间的比较性和相关性,不利于政府监督和管理,而且也缺乏细化的数据化指标。对于未来与环境有关的信息采用的是定性方法,缺少货币性的衡量标准和数据。同时,披露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如环境保护认证,且多是对于环境方面的决策无用的信息,不是以公司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无法满足公司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投资决策的需求。

(三)环境信息披露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披露情况比之后经营过程中的披露状况好很多。我国在《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规定“,股票发行人要公布其业务或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要说明发行人是否因环保产生侵权、近三年来是否因违反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以上规定是对于初次上市的公司来说。只有少量的报告会定期披露环境方面的信息,也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法规来引导环境信息在年度报告中明确充分的披露,而且对于环境信息的前景内容的披露要好于持续经营活动中对环境方面信息的披露。目前我国还没有利用环境审计来保护环境,大多数报告只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审计意见的类型和环境信息的披露程度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没有披露任何环境信息的公司依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超过90%的公司无论其是否说明了环境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得到标准无保留意见。这也说明环境审计对于我国目前的公司来说还没有起到监督和控制企业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

(四)披露主体范围较窄

目前,我国公众对于环境的维护意识仍然很低,一些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治理,这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且政府通常只强制污染型企业进行环境的相关披露,对于其他企业则采用自愿披露的方式。采用自愿披露方式的企业在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上将面临较小的压力。更进一步,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近年来,尽管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大多数上市公司依然集中在重污染型企业。而且,大多数的环境信息披露仅仅是关于公司怎样规避环境风险、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对环境方面承担了哪些社会义务的概括和简单笼统的说明,并没有认真细致的讨论和研究怎样实施治理环境污染,排放污染物的相关对策和目标,也即缺少实质性的作为。

三、环境信息披露审计完善对策

(一)建立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准则和审计准则

法律是开展环境审计和环境会计的基石,是环境审计工作的可靠依据和保障。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和审计准则体系,法律方面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审计准则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都详细说明了企业在环境问题上需做的努力。然而这些法规和标准还无法形成一个责任分工明确、评价标准明确的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方面的工作标准和细则,完善有关环境审计立法,使环境审计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所开展的社会审计并未成熟。因此可以规范企业环境保护的披露形式,如建立“第三方”———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来进行环境审计,这样有利于公正、公开、公平的发表意见,更容易使公众接受和认可。此外,不仅仅要发表环境方面的独立意见,还要将内容细化和量化,更专业的披露和说明企业在环境管理与运用方面的不足或者优势。更进一步,也可以为企业出具统一单独的与环境有关联的财务报告或审计报告,给出审计意见。此外,证券发行过程的其它中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证券商等,也应在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审核时履行相应的环境信息监管责任。

(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必须大力宣传环保的概念,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监管并加大处罚,提高污染环境的成本。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建立了公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制度,以此来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其次,企业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贯彻落实与环境有关的一切法律和政策,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实施节能减排,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四)加强与国外环境审计组织的沟通和合作

第7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环境保护愈来愈备受关注。特别是党的十提出了加快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中国的中央以及各级地方财政对资源环境的支出的力度也不断加大。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是中国的各级财政为了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专门拨付的资金,政府旨在通过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资源环境保护做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他的目的就是该项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运用其对完善中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政府旨在通过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资源环境保护做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这同时也为各部门怎样良好的利用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必须促进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用款单位严格对该资基金进行规范管理审核,才能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安全、高效使用部门可以遵循国家的相关法规来运用和规划好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该项资金对完善中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中国民众生活质量的作用。

一、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在中国的很多省市已经全面展开,各地的资源与环境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保护。同时,各省市审计局都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也已经开展了起来。各个省都纷纷派出优秀的审计小组开始到具体定点出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在项目构建之后,应该积极进行验收,而某些项目实施单位对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程序不够了解,不能积极地配合组织验收项目,导致一些资源环境保护专项项目可能竣工多年但还是没有进行验收,这样就不能保障资源环境保护专项项目可持续地发挥环保效益。在对这些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问题进行审计时发现的审计问题分析如下:

(一)缺少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评价指标

在实施中,某些资源环境保护专项项目的单位并未严格依据项目的规划来实施,可能随意增加或减小了项目的规模,没有准确的标准,这致使资源环境保护项目管理比较随性,没有规范性管理制度,容易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建设。由于目前的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评价指标都有其局限性,不是很完善,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反映以及准确地评价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效益,导致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评价无法良好的实施。

(二)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领域比较单一

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应该是审查核各级财政计划以及筹集专项资金的合法性,同时也需要审核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拨付的是否及时,是否符合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但是目前,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领域还不够宽泛,比较单一,致使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效果没有得到进行的非常有效的体现。

二、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策略研究

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是国家的财政性资金,为了促进国家资源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利用政策来专门制定具有专门用途、绩效目标以及用途的资金来进行专项资金的项目实施。而通过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可以监督这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效益情况,同时评价其实施的效果。目前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存在一些使用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资金拨付的过程不够标准化,拨付的规划以及审批过程还不够符合法规,同时有些地区的拨付渠道也存在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其次,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运用不是透明的,没有能够构建运用以及分配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公告制度,这样容易导致某些项目单位对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分配的途径无法清楚。为了提升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效率,本文归纳了如下的策略:

(一)提高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意识

国家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离不开关注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点。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这项资金如何运用的监管即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审计的意识。

(二)制定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操作准则

我国目前已近构建了一些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以及审计准则,这些相关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实施提供了一些依据。但是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监管机构仍然缺乏非常完善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体系以及操作准则。因此,我国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又实用,而且与资源环境保护信息披露紧密联系的审计准则体系,这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制度更加健全。

(三)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中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来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在审计面对不同特定的对象需要评价时,评价的指标不仅仅只有通用指标,同时也可以有针对具体对象的专项审计指标针体系,来反映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的绩效在运用过程中的绩效评价情况。因此,需要大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强化专项资金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能[J].中国工会财会,2012(12).

第8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44-0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内各行各业正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而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正在向着规范化、制度化与法制化的方向发展着,因此现代企业虽然迎来了比过去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市场挑选也在等待着他们。所以现代企业想要切实提升自己的合理化经济收益、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质量,而内部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效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能否拥有真正独立、科学、权威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管理及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性近年来也愈加突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同时也不是所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企业都从内部审计工作当中获得了有效促进,所以如何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决策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所应该关注的实际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能够提升企业在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质量,能够在帮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升工作质量的同时实现对整个企业的全面监控,确保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而当前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如意识不到位、人员素质不到位以及管理手段陈旧落后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建设的思考

前文我们提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当前我国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同时也会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有的放矢的寻找解决方法,努力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管理当中的效用发挥。

(一)树立正确工作意识

正确的工作意识才能够指导正确的工作行为,这对于有效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来说更为重要。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甚至具体工作人员都未能树立真正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意识,内部审计工作被当做财务管理、会计实务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情况比比皆是。同时内部审计走形式、走过场也屡见不鲜,这完全无法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作用。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决策者与经营者首先要以身作则的从思想上将内部审计工作重视起来,同时还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相关具体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够在真正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特点及重点的同时更好的将内部审计与企业当前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管理者的运筹帷幄。此外还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各部门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方面的学习与教育力度,从而让内部审计能够真正渗透到企业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乃至内部管理、财会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建设工作中应该切实清查不合格人员,加强人员的上岗考核与在岗培训,同时还要加强与社会专门审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采用内部人与外部人相结合的人员队伍组建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全部采用内部人员而造成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眼光狭窄、容易受到企业内部利益小团体意识侵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科学与公正,积极聘用专门审计人才参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能够利用专门人员多年来从事同类型审计工作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与具体细则,不仅能够更好的贴合企业自身需要,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站在市场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及问题,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从而让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从观念上、手段上以及具体工作质量上都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第9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 注册会计师 审计成本 信息技术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委员会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认为,健全并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等方面可以提供合理的保证。尤其在近年来银广夏、麦科特和蓝田股份等一系列的公司财务造假案出现之后,我国更迫切需要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审计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理论的运用则更晚,以至于我国各类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都较薄弱。其中,部分企业将内部控制简单理解为内部牵制,只是要简单地增设几个职能部门,却迟迟未能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健全,但是得不到有效执行,只是应付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检查的工具,更谈不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报告。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也不利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内部控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对其进行审计不仅需要很强的会计审计知识,还需要广博的管理知识。同时,内部控制审计证据的获取较之财务审计存在一定的困难,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具备复杂环境的透视能力,然而,我国注册会计师缺乏针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查的经验,也没有国际上的执业经验可供借鉴,致使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力。审计能力不足必然制约审计质量。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本较高

如果成本过高,超出其可能带来的收益,这将极大的打击被审计单位的积极性,是不利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的。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255家公司的调查,大部分公司认为,第一年遵循SOX404条款的费用要比预期的高得多。不仅在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范围内,内部控制审计成本普遍较高,这一问题深刻影响着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四)对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审计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目前,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更为有效地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如果运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将会降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成本,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降低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本,减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然而,目前我国对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审计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三、改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现状的举措

(一)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保证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执行

企业应根据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大力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对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识别重要业务流程以及流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控制点,并抓紧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查漏补缺,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精神支撑。在长期内,企业可以采取将内部控制审计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以此来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影响。笔者相信植入审计理念的企业文化,必将有助于推动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借鉴国际惯例,在短期内可以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根据相关要求利用专业的方法与手段识别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并将其报告给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帮助各利益相关方及时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同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促进企业的有效治理。为此,应进一步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如院校教育阶段应以能力为导向,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激励与淘汰机制;合理安排职业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等。

(三)降低内部控制审计成本

首先,企业必须认识到,实行内部控制要花钱,而不实行的代价很可能会更大。并且,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推行往往初期成本较大,一旦实施成熟,其成本会越来越低,而效益却会越来越高。其次,注册会计师必须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降低内部控制审计成本。如可以将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内部控制审计之中,努力做好财务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工作,以应对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审计成本高昂而望而却步的现象。

(四)把IT技术运用于内部控制及其审计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现代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注意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关注相关管理软件的开发运用情况,根据企业需要适时引进适合企业的管理软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行开发管理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注意要借鉴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惯例和流程,使软件系统能充分反映出明确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及控制点,确保软件在使用中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运用技术加强内部控制的自动化时,要注意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要加强对信息系统运行状况的监督与检查,防止任何人利用电脑技术进行违规操作。

参考文献

[1]高克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2(15):77-8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