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化学变化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7 15:02: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化学变化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化学变化观

第1篇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科学,既要研究物质变化时的宏观现象,又要探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微观奥秘,只有把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统一起来,把握化学现象的实质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1多元评价是转化工作的新途径

在教育过程的某一个阶段,通常是由纸笔测验对学习所要达到教学目标的现实或潜在的结果做定量的描述,必然关系到学校或教师对学生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笔者在教学期间,每逢学期末考试,在阅卷过程中总能突然间听到有老师惊呼“高手”(比如分数超过了60分,或者某个题目比较难,只有极少数人做对);有的老师在批阅大多数学生的试卷时,窝了一肚子火,甚至出言不逊,“简直是个猪头,讲了多少遍,还出错。”这种不自然地给学生贴上“好”与“坏”的标签,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于无形中给学生进行了归类,分数不高的学生就是不聪明。鉴于目前自治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必过分指责传统评价形式的缺陷,但是学校或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借鉴多元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方法。(1)注重学习进程评价。(2)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3)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评价。

1.2 端正思想是转化工作的切入点

面对藏族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尽管存在着语言交流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长时间得不到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形成的,化学教师仍然要相信,他们是“可教育的人”,在很多藏族学生的心中,他们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愿望,这不是笔者的主观臆测。每次考试以后,班长分发试卷时,笔者都细心观察过不少分数为10多分的藏族学生在分数的数字写得不太竖直的“1”上面做下手脚,就成了70多分,然后看看老师,很调皮地笑一笑,觉得很不好意思。这样的想法,不只是学生有,甚至学校的领导也急躁,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反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注重升学率,而不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几乎很少过问化学实验室缺少什么,是不是需要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为学生播放实验录像等等,一味强调学生升学率与老师年终考核挂钩的评价方式,让老师强迫学生去记忆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这种违背化学教学规律的做法,只能让学生学习化学感到更加困难,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不合理的办学行为,按照理科教学规律增加教育投入,配置实验设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3 师生关系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

教学不仅是师生行为的互动,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意的交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行为的鞭策何以塑造人的灵魂?师生关系是学校永恒的话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罗杰斯更是认为,发挥教师作为“促进者”的作用的关键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的品质”。因此,建立在“真诚、接受、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看到了教育复兴的曙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师生关系出现障碍,学生会本能地筑起心理防线。在藏族文化传统中,特别看重师承关系,并且达到了“唯上师”的程度。因此,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外时间多和学生沟通,主动关心藏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相信情感的力量一定能激发藏族学生学习的热情。

1.4 优化教学是转化工作的着力点

(1)结合藏族学生认知经验,精心备课。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藏族学生,基础学力薄弱,学习化学的起点非常低,虽然不能一味迁就学生当下的水平,但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创设化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成功解决问题,对转化“学困生”大有帮助。比如,在讲氧气和氢气的物理性质时,老师一再强调这些气体难溶于水,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1体积的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1体积水里,不少藏族学生难以接受,气体溶于水在小学和初中的其他课程里也没有学习过,难以同化新知识,并且记忆得不牢固,就联系生活实际,笔者的同事就曾带了一听“可口可乐”,打开以后,气体冒出,饮料飞溅,但是有学生觉得饮料罐是密封的,气体可以充进去,老师把部分饮料倒在烧杯里,仍然不停地冒泡,并且让一个学生喝一大口瓶子里的饮料,不吞咽下去,过一会张口,嘴里的饮料所剩不多,然后让他告诉同学们他感觉到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有气体冒出。最后老师再讲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少。学生就易于接受。在此,就“藏族地区学生使用全国通用教材没有考虑学生认知经验”一说,表达个人我个人的看法,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上课不能照本宣科,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以课本或课程标准作为宏观层次的指导,以我们理解的课程作为中观层次的把握,然后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比如说“白色污染”,笔者在听一个老师讲课时,就是按照书本上彩图,来讲述塑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不能说这样做不好,但他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在上这次课时,就改进了做法,将县城附近垃圾堆放点不能腐烂变质的塑料用相机拍摄下来,再将大风天气中在风中飘舞的那些塑料照片一并在课堂上呈现,再来讲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学生肯定比让他们直接记忆所获得的印象深刻。

第3篇

一、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是强化化学教学改革的前提

为了适应高考及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必须明确科学素质教育和学科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完成实验习题是高层次实验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知识的分析,对比、综合等思维加工,设计出实验方案;再筛选出最佳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因而,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第4篇

伴随着身体发生的变化,高年级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①高年级学生度过了从低年级进行各种活动时依赖老师到独立活动的过渡成长期。②高年级学生的逆向思维开始发展,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做出逆反行为。③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这时,教师广博的知识、模范的行为、崇高的品质、敬业的精神,则成为学生热爱教师、尊重教师的主要原因。④竞争心日益增强。⑤情感不再像低年级那样外露、浅显、不自觉,学会了包装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感情。

面对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比之小学低年级学生发生的如此变化,在班级管理方面,老师们应该怎样做?

二、班级管理的对策

1 发挥学生决策主体作用,实行民主管理

高年级学生心智日渐成熟,要求被尊重、重视的意识增强,我们不妨顺着学生的心理要求在班级事务中和学生“商量、再商量”。学期初,和学生商量制定班级目标、班规班纪,探讨实施措施,制度实施中,和学生一起查漏补缺;学期结束,和学生一起总结得失。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贯彻执行制度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效果出奇得好。记得几年前,我曾经接过一个毕业班,这班学生纪律散漫,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不“感冒”。在卫生打扫中出勤不出力,针对这种情况,我马上组织同学,找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解决办法。经过大家的商议,决定改变班干部指定分组的办法自由组合小组,选出组长进行逐日轮值,值日时如果完成得不好,被学校扣分,则第二天补值日直到不被扣分为止。决议通过,马上进行自由组合。由于值日轮值制度是经过大家商量决定的,结果得到了彻底的贯彻,从此我班的卫生一项得到明显改善。

2 用事实感动学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行为,对他们做思想工作时要注意艺术,讲道理摆事实。训斥和批评最容易导致他们对着干。语言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也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比如我校某学生个子高大,经常欺负小同学,甚至要一些小同学拿钱给他买零食。老师教育他,他不以为然,认为要的是几角钱几元钱没有什么大不了。为了让他认清其行为的危害性,在法院处理类似案件的时候,我带他和几个同学去旁听,通过旁听,该学生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主动提出给被他欺负的同学道歉。从那以后,他再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3 教师要少说训斥性的话语,多以身作则

高年级学生的“向师性”的心理发生了改变,他们不但会听老师怎样说,更关注的是老师是怎样做的,仿效老师的做法。因此,在高年级的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尤其要重视教师的身教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如,夏天带学生到操场除杂草,如果老师只躲在树荫下指手画脚的话,哪怕你说的话再动听,劳动纪律再严明,学生的劳动热情也绝不会高到哪儿去。相反,如果老师都能顶烈日挥锄铲草的话,偷懒的学生自然就会少。正可谓教师其身正,学生不令而行,教师其身不正,学生有令不行。

教育学生要诚信,教师首先就要做到诚信。教师在学生中不可说大话,说漂亮话,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不可随便许诺。而要言行一致,说话算数,以诚育诚。

4 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

高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竞争意识增强,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竞选班干部和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项目的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高涨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时间精力吸引到校园、班级学习、思想的竞争中,减少他们与社会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的机会。在学习上,可要求学生每学期自己找一位竞争对手(水平相当),比成绩比进步。学期结束,老师对胜利者送上卡片,表达祝贺,勉励他们不断超越:对挑战失意者老师则要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激励他们重拾信心,不甘落后,急起直追。

5 广开沟通渠道,促进师生交流

第5篇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灌溉效用;江夏湿地;

中图分类号:X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42(2015)06-0311-05

水是湿地的主体,是湿地更新演替的主导因素,水质和水量是影响湿地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1];水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对环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因子,同时湿地结构和功能也显著地受到水分条件的控制[2]。因此,湿地水环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研究核心是对于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探寻湿地水体离子的来源,揭示水体所在区域的岩石和土壤特性,也可以反映周边人为活动对水体的影响[3]。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达600多万hm2,居全国之首[4]。对高寒湿地水环境的研究还较少,只见于拉鲁湿地[5]、清水河流域[6]、甲玛湿地[7]、纳木错湖[8]、青藏尕海湖[9]、珠穆朗玛峰绒布河源区[10]等地,这当中涉及湿地水化学特征研究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本文以位于政治经济中心的拉萨河流域典型高寒湿地———江夏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2014年全年在湿地不同位置定期持续采集的水样,结合前人多年相关研究经验,探讨该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该湿地水体进行灌溉效用评价,旨在揭示其水体水化学特征、离子主要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域内水化学、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1研究区概况

江夏湿地位于林周县境内的江热夏村,属拉萨河上游,是季节性沼泽湿地,面积约为67万m2。每年6—9月雨季,拉萨河丰水期,湿地地下水位高,地表过湿或集水形成浅水沼泽湿地;冬春季由于拉萨河枯水期和地下水位低而使大部分湿地失水而形成草地。该湿地由于距拉萨市较远,人为活动较少,每年冬春季都有大量黑颈鹤来此越冬,是黑颈鹤保护区,也是其它一些野生动物越冬栖息地。湿地植被主要以浮叶眼子菜、三叶藻、荸荠、孤尾藻、水葱、斑唇马先蒿等为主[11]。林周县平均海拔3860m,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地势平坦,谷地开阔,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年平均气温5.8℃,为半农半牧区。

2研究方法

2.1样品采集与分析

样品采集于2014年4,7,10月和2015年1月4次野外采集水样,每次采集样品位置为同一位置,分别是湿地进水口、湿地中部和湿地出水口。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聚乙烯瓶采集水样,采样前振荡清洗3次,采样后马上加入水样固定剂,密封保存,带回实验室测定水质指标。水样化学成分的分析参照中国生态系统网络观测分析测试[12];pH计玻璃电极法测定水样pH值;阳离子(Ca2+、Mg2+、Na+、K+)和阴离子(Cl-、NO3-、SO42-)含量用ICDionex—120离子色谱仪分析测定;HCO3-用HCl滴定法测定;按照各离子含量总和减去(1/2HCO3-)含量计算TDS;水体总硬度按(Ca2+和Mg2+毫克当量总和)×50计算;总碱度是HCO3-、CO32-和SO42-毫克当量之和[13]。

2.2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10进行制图。

3结果与分析

3.1江夏湿地水化学特征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江夏湿地水体呈弱碱性,pH值范围为7.8~8.3之间。研究区阴离子含量大小顺序为HCO3->SO42->NO3->Cl-,HCO3-在不同时间段含量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其毫克当量百分比分别为春季90.8%,夏季68.97%,秋季85.19%,冬季84.8%;阳离子含量大小顺序为(春季)Na+>Ca2+>Mg2+>K+;(夏、秋季)Ca2+>Mg2+>Na+>K+;(冬季)Mg2+>Ca2+>Na+>K+。江夏湿地各个季节平均阳离子浓度总和(TZ+=Ca2++Mg2++Na++K+)分别为春季34.0864mg/L,夏季63.2744mg/L,秋季76.6842mg/L,冬季73.9757mg/L;平均阴离子浓度总和(TZ-=HCO3-+SO42-+NO3-+Cl-)分别为春季305.6558mg/L,夏季274.6443mg/L,秋季333.2596mg/L,冬季394.2075mg/L。TDS是水体各组分浓度的总指标,能很好的反映水体组分在总体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在江夏湿地其范围为180.3295~297.0576mg/L,均<1g/L,故该区域为淡水水体;总硬度和总碱度的范围分别为1.3364~10.5215mg/L和167.2227~280.7371mg/L。TDS、总硬度和总碱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份)。依据舒卡列夫分类法,江夏湿地水体化学类型为春季7—A型,即矿化度不大于1.5g/L的HCO3—Na型水;夏季、秋季为2—A型,即矿化度不大于1.5g/L的HCO3—Ca、Mg型水;冬季为3—A型,矿化度不大于1.5g/L的HCO3—Mg型水。

3.2江夏湿地主要离子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3.2.1主要离子季节变化规律从图1可以看出,阴阳离子的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阴离子中除了SO42-以外,其他的离子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春冬季;而SO42-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在春季。阳离子中Ca2+、Mg2+变化规律相同,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均出现在春季;而Na+的变化正好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K+含量一年四季趋于稳定。从各主要离子的季节变异系数来看(表2),总体上阴离子的变异系数大于阳离子的变异系数。SO42-变异系数最大,平均可达51.70%,说明其含量受时间变化影响显著;其次为HCO3-,平均变异系数为27.29%,说明其随着季节变化有较明显的波动;Cl-和NO3-变异系数波动较为明显,10%以下到50%作用均有呈现。同时,江夏湿地绝大多数离子的变异系数普遍表现为春夏季大于秋冬季。3.2.2主要离子空间变化规律从图2可以看出,江夏湿地各主要离子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Cl-、NO3-和HCO3-在出水口的浓度要比进水口和中部高,它们在出水口的含量分别为16.5687,28.264,336.4441mg/L;进水口的含量分别为10.0462,16.2364,197.8311mg/L。SO42-浓度在进水口高,达到20.1489mg/L,出水口低,为6.9977mg/L。阳离子浓度在各个不同位置水体中含量基本持平,进水口略低,其中K+含量随着水置的改变变化不大。从空间变异系数来看(表3),同一离子在不同空间位置,其空间变化对不同水体中不同离子的影响程度各有特点,平均空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Cl-,平均为77.52%,其次是Mg2+,平均变异系数为69.11%,最小的是Na+,为11.41%;从同一空间位置来看,3处水体的空间变异系数为进水口41.76%,中部43.58%,出水口49.59%,总体变化程度不大。

3.3江夏湿地主要离子相关性分析

对各离子浓度进行了Kendall’s秩相关分析(表4),可以看出,湿地内离子组成主要受NaHCO3、Mg(HCO3)2、Ca(HCO3)2和Mg(SO4)2的迁移转化313的影响。Cl-与HCO3-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因为两者都带有相同的负电荷,存在排斥作用;Cl-与SO42-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其可能具有相似的离子来源;Na+与NO3-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互作用,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3.4江夏湿地灌溉水效用评价对江夏湿地不同季节的灌溉水体进行分级分类,可以分析其是否适合用于农业灌溉[14]。Wilcox采用Na+的比率对灌溉水进行分类,分为5类:①非常好;②好;③允许使用;④不太适合;⑤不适合。按照公式计算Na+的比率:Na+%=Na+/(Ca2++Mg2++K++Na+)×100%。经过计算,与Wilcox的分类标准对比后得知,江夏湿地春季水体属于第5类水体,不适合灌溉,而夏秋冬季水体属于第2类水体,适合灌溉。

4讨论

水体中碳酸的存在直接受pH值大小的影响,HCO3-在偏酸、偏碱及中性水中占优势,江夏湿地水体pH监测结果为7.8~8.3之间,为弱碱性水,因此该区域内水体HCO3-含量占优势。大气干湿沉降、岩石和矿物的风化以及人为活动的输入是地表水体溶解质的主要来源。HCO3-主要来源于碳酸岩盐的溶解,少部分可能来源于土壤和大气中的CO2的溶解和生物降解有机物过程的产物。一般认为,Cl-和Na+相对含量较高的地表水可能受2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大气降水和河水蒸发。Cl-和Na+相对含量较低、而HCO3-和Ca2+含量较高的地表水主要受岩石风化的影响。在江夏湿地,离子含量的变化是随着季节变化而波动的。Na+浓度在春季呈现最高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可能是由于江夏湿地的水源为拉萨河,而春季正逢拉萨河枯水期,湿地大部分失水,降雨又稀少,湿地的水体形成主要是地下水的反渗与维持。而此时在湿地土壤中由于离子的吸附作用(吸附亲和性Ca2+>Na+),所以Na+含量增加,Ca2+含量减小,从而造成Na+含量偏高的状况[15]。夏季HCO3-、NO3-和Cl-含量均达到了最高值,说明丰水期水量的增加是导致水体中离子浓度升高的直接原因。SO42-主要源于工业活动和大气沉降等因素,NO3-主要源于农业活动,两者在全年中浓度均较低,说明了江夏湿地目前还处于受人为干扰较少的状态。已有研究表明,位于半干旱气候区的高海拔区域地表水化学组成很大程度上受蒸发—结晶作用影响[8]。江夏湿地Ca2+、Mg2+和K+含量在秋冬季含量上升,主要原因由于秋冬季蒸发作用强烈、降水稀少,湿地水体蒸发作用会导致水体离子浓缩,从而造成其含量增加。从离子含量的空间变化来看,大部分阴离子(HCO3-、Cl-、NO3-)含量都表现出出水口大于进水口的现象,这与前人对地表水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主要原因有:首先,该湿地出水口基本是封闭状态,水体靠渗透排放而不是直接排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离子的滞留;其次,从进水口到出水口,水体pH值一直升高,这样会释放更多的HCO3-,且周边农田施用的氮肥,以及湿地土壤中硝化作用造成湿地出水口NO3-含量增加。总体来说,该湿地各主要离子的空间变化与其水化学成因息息相关,即水体由进水口到出水口的过程,实质是从河流补给水到蒸发浓缩型水的过渡,这期间水体的化学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SO42-呈现与其他3个阴离子相反的变化规律,进水口浓度高,出水口浓度低,在排除工业活动的影响之外,可能与湿地自身的净化功能有关。各离子间的相关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离子的来源[16],但单凭相关性解释不完全。对地表水离314水土保持学报第29卷子起源的自然因素的分析中,Gibbs(1970年)设计的TDS与Na+/(Na++Ca2+)的关系图或TDS与Cl-/(Cl-+HCO3-)的关系图应用最为广泛。这些关系能简单有效地判断地表水体中离子的各种起源机制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中,江夏湿地TDS含量范围为180.3295~297.0576mg/L,Cl-/(Cl-+HCO3-)比值均<0.1,只有春季Na+/(Na++Ca2+)接近于1。可见,江夏湿地水体离子的起源优势机制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冬春两季伴随蒸发、结晶作用,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十分有限,这与对高原高山区域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8,17-18]。农牧区土壤和作物受灌溉水质的影响极大,江夏湿地周围都是农田,所以有必要评价其水体的灌溉效用性。选用盐分和Na+浓度作为水体是否适用于灌溉的指标[19]。灌溉水体中过量的盐分和Na+会对作物产生危害,如果水体中的Na+代替了土壤中的Ca2+和Mg2+,会减弱土壤渗透性,造成土壤板结[20]。经评价,除了春季水体不适用于灌溉,其余季节江夏湿地水体均可用于农业灌溉。

5结论

(1)江夏湿地水化学特征为pH值在7.8~8.3之间,为弱碱性水,HCO3-在阴离子中占绝对优势,阳离子中春季Na+占优势,夏秋季节Ca2+、Mg2+占优势,冬季Mg2+占优势。TDS均<1g/L,为淡水水体。依据舒卡列夫分类法,江夏湿地水体化学类型为春季HCO3—Na型水;夏季、秋季HCO3—Ca、Mg型水;冬季HCO3—Mg型水。(2)阴阳离子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阴离子中除了SO42-之外,其他离子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春冬季;阳离子中Ca2+、Mg2+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在春季,但Na+变化规律和Ca2+、Mg2+相反,K+四季含量趋于稳定。总体上阴离子的时间变异系数大于阳离子的时间变异系数。(3)阴阳离子空间变化具有复杂性。阴离子中除了SO42-之外,其余HCO3-、Cl-、NO3-含量均为出水口大于进水口。同一离子不同空间位置,Cl-空间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Mg2+,Na+最小。从同一空间位置来看,3个位置离子浓度总体变化不大。(4)离子来源分析。根据离子间相关性分析和Gibbs分类法表明,江夏湿地水体离子来源主要受拉萨河流域岩石风化的影响,枯水期(春、冬季)伴随一定程度的蒸发—结晶作用,大气降水影响不明显。(5)对江夏湿地水体灌溉效用评价结果显示,江夏湿地春季水体不适用于灌溉,而其他3个季节水体均可用于农业灌溉用水。

参考文献:

[1]周林飞,许士国,韩雁.基于模糊数学的扎龙湿地水质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949-951.

[2]康铁东,李玉文,吕玉哲.三江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水质研究[J].湿地科学,2007,5(1):83-88.

[3]张芳,李发东,李静.德州引黄灌区主要河系水化学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4):487-493.

[4]巴桑罗布,刘放光.生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管理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2,12(6):39-42.

[5]张文驹,张潇潇.拉鲁湿地水质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477-1478.

[6]郭彦威,李颖智,王秀明,等.青藏高原清水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4):70-73.

[7]布多,李明礼,德吉,等.拉萨河流域甲玛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J].资源科学,2010,32(9):1650-1656.

[8]王君波,鞠建廷,朱立平.季风期前后纳木错湖水及入湖河流水化学特征变化[J].地理科学,2013,33(1):90-96.

[9],马海洲,曹广操,等.尕海湖DG03孔碳酸盐含量及其环境意义[J].盐湖研究,2007,15(2):6-11.

[10]刘腊山,任贾文,秦大河.珠穆朗玛峰绒布河源区水化学特征[J].环境科学,2000,21(5):59-63.

[11]仓曲卓玛.林周县黑颈鹤越冬地澎波自然保护区的概况[J].科技,1994(2):55-57.

[12]谢贤群,王立军.水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13]陈静生,陶澍,邓宝山.水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45-66.

[14]WilcoxLV.Classificationanduseofirrigationwaters[M].Washington: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1995.

[15]胡云虎,张付海,钮志远,等.皖北地区集中式深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4,44(11):913-920.

[16]王晓艳,李忠勤,周平,等.天山哈密榆树沟流域春洪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4,37(5):974-979.

[17]蒲焘,何元庆,朱国锋,等.玉龙雪山周边典型河流淤积水化学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6):734-740.

[18]任东兴,王根绪,胡宏昌,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水化学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8-13.

[19]NishanthinySC,ThushyanthyM,BarathithasamT,etal.Irrigationwaterqualitybasedonhydrochemicalanalysis,Jaffna,SriLanka[J].American-EurasianJournalofAgri-culture&EnvironmentalScience,2010,7(1):100-102.

第6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液流变学

资料与方法

2008~2009年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感染、血液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过动态血压监测,选择血压控制良好(全天平均收缩压≤130mmHg,平均舒张压≤85mmHg),男58例,女24例,年龄65~82岁,平均72岁。其中清晨5~9时平均收缩压≥140mmHg或平均舒张压≥90mmHg患者46例为清晨血压升高组,男35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岁;清晨平均血压<140/90mmHg的患者36例为清晨血压正常组,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岁。患者诊断均符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中的诊断标准。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全天平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

方法:动态血压监测采用BR-102动态血压监测仪,采用间歇性测量,测量时间为上午8:00~10:00至次日上午7:59~9:59。24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血压,6:00~8:59为清晨时间段,动态血压24小时有效读数≥80%。

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LG-R80血粘度计,纤维蛋白原由C-2000血凝仪检测,血细胞比容由SysmexXT 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沉用魏氏法检测。采血均于清晨空腹用专用真空采血管按照规范采集,所有操作符合实验室质量标准。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 果

与清晨血压正常组相比,清晨血压升高组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其他检测指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期,血栓形成趋势增加。有研究证明血压晨峰程度加剧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有密切关系,并且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1]。对许多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血压的升高在原有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心脑血管突发病变的发生率。有研究证实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最终环节[2]。外周阻力是血管阻抗和全血粘度的乘积,因此,高血压病血压升高不仅与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有关,还与血液黏度有关。

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及流变性等。老年MBPS血液黏度高的可能原因:①清晨血压升高组全血高切黏度的升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有关;而在低切状态下红细胞易于聚集和叠连,形成聚集体,因此全血低切黏度的升高与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有关。Ciuffetti G等在另一项研究中认为低切变全血黏度的增高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独立于各种传统的危险因素之外;还认为低切变全血黏度较高切变全血黏度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3]。②红细胞变形性下降。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主要依靠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轴向集中可以调节微循环中比积,使当血流随着血管管径不断变细时,红细胞比积不断降低,减少血流阻力。③老年MBPS血液黏度增高可能与动脉壁的损伤程度有关。清晨血压的波动和各种血管收缩因子的作用促进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增加管腔内壁的压力,老年人血管退变、动脉硬化、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容易损伤。而动脉壁的损伤造成纤维蛋白原的沉积,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容易形成网状机构,而其分子结构很不对称,当其含量增加时会导致血粘度增加。④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血脂代谢紊乱增多也可能为高粘血症的重要原因[4]。⑤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等高分子化合物的增加使血浆黏度上升,从而提升了全血黏度;同时通过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覆盖了细胞膜上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形成搭桥样连接,增加红细胞聚集性,进一步增加全血黏度。

本文结果显示清晨血压升高组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显著高于清晨血压正常组(P<0.05),因此在清晨血压升高的患者中,全血黏度的增高与清晨血压高峰的互为因果。而且对清晨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也产生直接影响。因而重视老年MBPS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在降压治疗同时合理干预,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益。

参考文献

1 郑琦,吴可贵,晋学庆.清晨高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4,12(5):387.

2 范家俊.血液流变学基础与临床.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0-86.

3 Ciuffetti G,Schillaci G,Lombardini R,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low-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in hypertensive men,Eur J Clin Invest,2005,35(2):93-98.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学习兴趣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心中也有难言之苦,也想跳出这繁重的教学模式,但是社会认可的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过那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做足绪言课的功夫,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因此应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兴趣不同于有趣,是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很多人都是酬躇满志的,都想在高中把化学再学好或者曾经没有学好的现在想学好的,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样一种心态。例如在高一新学期里我拿到课本第一节课不是学习课本的内容,而是从展示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和数学家高斯的一场辩论开始的,有力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争论的焦点化学到底是不是一门自然科学么?高斯认为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之母,而化学只是一门使用技术,算不上真正的科学,而阿佛加德罗却认为化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他举出一个例子,在数学上“2+1=3”,但在化学上这样的结论不一定是对的,如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完全作用只生成2mol的水蒸气,于是学生在感受化学神奇魅力的同时,油然而生了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第二部分当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广大的学生展示了化学学科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在当今社会中作用,感受身边的化学,而打破在初中学习时认为化学只是一些条条框框的记忆这样枯燥的学科观点,让学生感受“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最后带领学生领略一些大化学家的风范和化学史上的大事件,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树立信念。

三、精心设置疑问,培养学习兴趣

第8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意识;高中化学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心中也有难言之苦,也想跳出这繁重的教学模式,但是社会只认可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过那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1.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2.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变被动观察实验为主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教师在演示浓氨水与浓盐酸“空中生烟”的实验时,总能看到学生想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感受实验结果的迫切愿望。如果把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探究实验,且让学生自行设计有别于课本的实验方案并加以实验验证。通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获得成功时的那种满足、自豪的心情。这样,既使学生体验了通过科学探究所获得的成就感,又使学生感受了化学世界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结合化学实验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要随意把有毒废气排入大气及把有害废液排入下水道,应该用相应的装置吸收有毒气体及对有害废液进行处理;对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实验,尽量控制药品用量或改为微型实验等等。通过这些绿色化的实验教学,使学生从小养成绿色环保的思维习惯,从而为其终身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绿色环保意识。

4.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化学实验是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实验过程中,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测定,实验观察和记录等具体的方法,还要用到数据和事实的处理方法、科学抽象方法和假说方法等一系列认识方法对所获得的实验现象和事实进行分析处理,直到最后获得结论,形成概念和原理等。

三、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做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

在相同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的情况下,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等因素,会影响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就。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化学教师不只是所谓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不只是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更重要的是化学新课程的探索者和开发者;不只是学教学的施教者,更重要的是实施化学新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四、做好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对于教材中的每个演示实验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绝不能随便找些理由,敷衍搪塞了事。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提高观察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用精彩的实验把学生带进绚丽多姿的化学世界。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摆脱目前较陈旧的教学方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实施素质教育,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集思广益,长期不懈地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和策略,使高中化学教学步入新课改的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9篇

一、强化学生的预习和复习

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不得语文、数学和英语.于是,有些学生就有着不重视的思想,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按部就班地听化学老师讲课,课后就把化学书本丢至一旁,觉得上完课也就万事大吉了,没有任何的预习和复习.由于化学课课时比较少,相应的间隔时间就比较长,学生的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就造成了知识的遗忘和脱节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会觉得化学很难学,更没有兴趣去学了.

针对于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在强化预习和复习上下功夫,要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或者要求学生在新课开始前能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如在教学第二节化学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把第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复习一遍,并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并要求预习一下第二节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以便学生能够主动找出自己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如学生可以在预习中理解一些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点,用彩色笔划出自己不能理解、需要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记录疑难问题,以便能够在老师授课时更有针对性地听讲.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的知识网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化学知识比较琐碎和庞杂,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内容很多.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单纯地听老师授课,没有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就会觉得化学课堂相当的枯燥乏味,化学知识点难以理解.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改变其单纯听讲的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授课之前的备课中,教师要适时适量地设置师生能够互动的话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解决的问题,以便能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如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留意观察学生是否对老师知识点的讲解有疑问,是否能够听明白,是否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思路等.对于一些学生独特的理解和看法,教师要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以表扬其敢于提问和表达见解的勇气,肯定其用心思考的学习态度,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愉悦感和成功感.学生有了积极参与的勇气和态度,也就能够更多地与老师互动,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当然,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备课时不曾预料到的突况,教师能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很强的把控能力,在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听得明白的情况下,及时把教学思路调整过来,以更高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强化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化学学科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一个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讲解,对一个个实验的解说、操作规范和实验步骤等,都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有些化学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明白但也很容易遗忘,如果学生没有随听随记的学习习惯,那么也就不利于课后的复习.

为此,教师要强化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学习习惯.如可以让学生在课本的空白地方写上教师讲解的重难点,学到哪个部分记到哪个部分;或者准备一个化学笔记本,集中记录教师每节课所讲的内容,形成知识网络,以便考前做系统性的复习.再如,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实验,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录下教师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实验现象.以便在自己独立做实验的时候不会出现违规行为,保证实验的成功.同时,学生在做课堂笔记的过程中,要养成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和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如书写化学符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大小写,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反应条件以及实验中生成物的状态,认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等.

四、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

化学学科涉及的实验很多,对于一些物质之前的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和原理,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就很容易造成混淆,不但记忆的效率差,而且很容易遗忘.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化学,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