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8 16:35: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水上音乐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一、问墨的发现

2004学年第一学期,我走访了24所中小学校,在听了43位教师的音乐课后发现:课堂上的形式和方法一半以上和音乐无关;教师们课时目标的确定绝大部分非常宽泛;绝大部分教师备课时缺乏对音乐材料的体味和分析,太过关注形式。

由于教师缺乏对音乐作品的体味和分析,往往使教学游离于音乐之外。于是,我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教师课前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方法和形式必须为音乐服务。

这之后,听课时我又发现了新问题:抛弃和音乐无关的形式之后,课堂教学干巴巴或教师无从下手;课堂上经常出现概念错误、知识点错误、听觉错误等;教师的歌唱、弹奏缺乏音乐美感。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教师们不会“听”音乐?

2004年12月,笔者对全区五十多位音乐教师进行了音乐欣赏能力测试,测试分书面答卷和听力答卷两个部分,内容以1至9年级音乐教材为主。结果让我无比震惊一不及格者竟占半数以上。我发现教师们听觉上的作品积累很少,很多教师“听”音乐的能力很不够。原来一切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够。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思索:教师们大多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怎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呢?在调查后,我发现:

1.62位小学音乐教师中,有43位是师范毕业后以函授的方式学习音乐的;初中28位教师中,也有6位是这种情况。这些教师在师范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专业学习,函授期间也没有系统地学习专业。

而其余音乐专科院校毕业的音乐教师,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关注技术层面的练习,忽视音乐理论上的学习,最终还是不懂音乐。

2 受调查的七十多位中小学音乐教师,每天主动聆听音乐者还不到5人,听交响乐者几乎没有,把音乐理论和音乐听赏结合起来者更没有。

我们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听觉上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可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不听音乐,怎能在音乐教学里凸显出音乐美?怎能引领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又怎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呢?由此可知,提高教师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当务之急。但是,又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

教师们课多,个人空余时间少;音乐学科教学好坏与否不好评定,教师容易有得过且过的思想;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音乐聆听,教师们不容易坚持……

看来,提高教师音乐鉴赏能力不轻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效的事。但是,行动总比不行动好,哪怕每位教师比原来好一点,哪怕只有很少部分的教师水平提高了,也是有益的。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醒悟阶段

要想提高必须进行主动式的学习,而主动学习之前提是:教师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

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必须要大量的、主动地聆听音乐,进行听觉和理论相结合的学习。于是,笔者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聆听,共同分析。大部分教师会关注到乐曲的段落、情绪、力度这些一目了然的要素,再深入细致些的音乐要素便感受不到了。如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师们大都能听出三条主题旋律、段落、力度,很少能进一步感受到主题的旋律特征和不同的呈现方式。就像乐曲一开始出现的草原主题,带给我们安详、静谧、宽广的感受,是因为舒缓的节奏、连续的保持音、最后的长音再加上单簧管的音色共同营造出来的。在整首乐曲中,这一主题为了描绘不同的场景,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呈现:圆号演奏,乐队强有力的演奏,对位表现等。

可是当教师自己单独备课时,面对新作品往往又是不知所措。

不由地他们震惊了:我是音乐教师,竟然听不出来音乐!教师们纷纷醒悟到,必须要多听音乐,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二)自学阶段

激发起了教师的学习内动力,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引导教师进入到主动式的自学阶段。

2005年上半年,在全区各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有14节优秀课进行了现场展示。这14节课是在我和教师们反复试教满意后才予以展示的。现场展示深深地吸引住听课教师,给他们以充分的音乐享受,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教师对作品很好地把握了,课堂才会徜徉在音乐的流彩中,教师们自然产生了我也要享受这样的教学,我也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想法。

在教师们的内动力被激发出之后,他们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节课堂上选用的音乐作品做起!于是教师们便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以教材中作品为重点的自学:反复聆听、查找资料、同行交流。

(三)培训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交流,教师们纷纷感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要求我组织他们进行提高音乐素养的系列培训。

我认为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阳春白雪”,引领教师们听懂交响乐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好途径,听懂了交响乐,教学中的作品分析就应该没问题了。于是便组织了“如何聆听交响乐”的系列讲座,共三讲。

2005年12月底,开始第一讲,时间为一天,讲授的主要内容是:交响乐的主题怎么听;主题的发展手段;古典主义乐派、浪漫主义乐派、现代乐派不同的主题风格等。讲座形式以语言表述为引导,以聆听音乐为实践。因讲座只是引路,要提高重要的是课下的聆听、学习。所以。课后发给每人一张刻着莫扎特第39、加、41交响曲的CD,要求教师们从中选择一首每天聆听,要一个乐章一个乐章地听,听主题的变化、发展,听结构、听音乐基本要素和表现要素。之后,我对教师们进行了追踪回访,又发现了问题:开始,教师们的积极性很高,每天也都抽一点时间像上课时一样专注地聆听,可是总是找不到主题。更听不出主题的发展,乐器的音色也经常听不准,感觉听音乐很累,一点都不享受,渐渐地当背景音乐听了,再渐渐地不去听了。对此,我进行了反思,并找部分教师访谈后发现:原来教师们的音乐基础普遍较低,一上来就走进交响乐不符合教学的实际。

于是,2006年4月份开始的第二讲从旋律人手。主要内容是:通过语言引导和大量音乐材料的聆听,让教师们体味各种不同旋律形态的音乐走向和“表现力”(塑造的音乐形象)。因为讲课锁

定的内容少了,而且课中聆听的作品大部分选自教材,教师们觉得很贴近他们的实际,感觉效果很好。同样,这次从教材中分别选择了20首歌曲和20首器乐曲,要求每位教师回去后,从歌曲旋律、乐曲主题上进行聆听和分析。通过跟踪、回访我发现,很多教师的确抓紧课余时间专心聆听、分析,同时我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对课堂上出现的音乐材料的把握更准确了,上课好像也开始有底气了。

2006年7月,开始第三讲――追踪作曲家的思路。主要内容是:感受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如乐句进行中的不同句型、主题展开的主要方式、节奏的魔力、音程与情感等,全方位地引领教师去感知作曲家如何用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讲解方式同样是以讲授和聆听音乐相结合的形式。这次推荐的作品种类较多,篇幅有大有小,不仅为教师们积累了资料,还让聆听成为习惯。这次讲座之后,教师课外聚会聊音乐的多起来了、逛音像店和书店的多起来了、每天主动聆听的教师多起来了、主动打电话询问音乐方面问题的多起来了……课堂教学空洞的现象和追求形式的现象逐渐消失,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对音乐的兴趣有所增强,大家开始自信起来了。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教师对音乐的兴趣和对教学的热情不能长时间坚守。主要原因有:

1 学生的学习状况令教师气馁。很多时候,教师花了很多时间精心备课,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2 “听”音乐很累人。对大部分教师而言,现在属于“听”音乐的初级阶段,要强迫自己思想高度集中,才能明了主题、音色、手法等,为了听出更丰富的“音响”本身,而忽略了美感。久而久之便累了,难以坚持了。

3 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由于教育的各种现状,音乐教师很容易把自己归纳进无足轻重之列。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便容易回到得过且过的状态。

鉴于以上三点,我接下去要做的是: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价值,激发教师强烈的责任心。

(四)激励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示范教学启示。从2006年9月到2007年6月,我共为四十多位教师上过示范课。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示范课一定要凸显音乐的美,一定要用课中的音乐材料,引导学生和教师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参与,产生内心的共鸣。

示范教学给了教师这样一些启示:学生需要优秀的音乐,特别是文化课压力大的初中孩子,一周就一节音乐课,他们需要在这可贵的一节课中进行心灵和情感的释放和洗涤;优秀的音乐可以让人心灵纯净、情感美好;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享受美好的音乐;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2 教学博客互动。由于时间有限,但现阶段的教师又是非常需要不断鼓励的,于是,在2006年8月我建立起了吴兴区音乐教学博客,利用博客进行音乐知识系列讲座:推荐优秀音乐作品的聆听;介绍优秀的音乐作品和书籍;提供教师交流、聆听、阅读的平台;进行一些音乐作品的分析;针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交流大家的收获和感想;解答教师的困惑和疑难;鼓励和赞赏教师;不断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于是。这里成了全区音乐教师的精神家园。有了这样一个家园,便有了音乐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彼此鼓励、学习、共勉,大家就觉得有了精神加油站。

3 个别聆听辅导。当个别教师需要帮助时,我便为他们梳理作品特征、音响感知,带着他们去品味、去享受,尽量让他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和美妙的感受离开。我坚信这样的离开将是他们进一步音乐学习的开始。

4 他人精神的激励。人需要物质维系生命,更需要精神使生命高尚而有意义。我们的教师也如此,他们需要精神的激励,以此鞭策自己。于是我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分别组织教师聆听了郑晓瑛教授和音乐特级教师吴瑶香的讲课。

面对面的交流让教师了解了艺术家们广博的胸怀和真正的艺术精神。教师们课后非常激动,纷纷在博客上发表感慨,表示不能轻易放弃和颓丧,要做一名能令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称职的音乐教师。

这个阶段,教师们的精神极受鼓舞,加上2006年12月的音乐欣赏能力比赛,教师们的成绩突飞猛进(有了92分的最高分,80分以上的有7人,只有极少数人不及格),由此大家决心更大,便越来越坚持音乐学习。在坚持中,很多教师对音乐语言越来越熟悉,聆听音乐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累,开始享受到了由于听觉灵敏而捕捉到的较丰富而深入的美。

(五)沙龙形式

当教师们的音乐素养有所积累的时候,可以以“音乐沙龙”的形式进行深化。因为,沙龙氛围宽松,大家各抒己见,容易进发火花,并且每人的音乐积累和感受对他人会起到引发和触动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我决定先从“大沙龙”开始,逐渐再过渡到“小沙龙”。

1 大沙龙。2007年下半年,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了两次大沙龙,每次都有一个主讲人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第一次:主题――音乐要素,线索――各音乐要素的表现力和每个音乐形象都是各音乐要素综合表现出来的。

第二次:主题――关于铜管乐,线索――教材中铜管乐作品鉴赏及延伸。

沙龙之后,我欣喜地发现:教师们备课时,大多能根据教材内容顺藤摸瓜,逐渐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晓或一知半解的相关音乐知识,教师们的音乐视野得到不断扩展,音乐积累也不断地丰厚起来,音乐鉴赏能力大大地提高了。

2 小沙龙。2007年年底成立了初中、小学两个“音乐沙龙”。至今,初中沙龙小组从最初的6位教师发展成16位,小学从10位发展成18位,且人数在不断增多。

“小沙龙”的交流形式分为聚会交流和QQ流。交流的内容从聆听音乐、鉴赏、分析再到音乐教学乃至生活感悟。资金来源于每位成员交纳的会费,并由一人统一管理。

下面,我从最近的几次聚会中选择两次,以实录的形式阐述分析。

实录一:

时间:2007年3月25日下午5:00至晚上10:30。

地点:阿里山茶吧。

参加人员:李夏、汪治刚等10位教师。

研讨主题:对非洲歌曲的鉴赏、分析。

研讨过程:聆听每人带来的非洲歌曲讨论非洲歌曲的主要特征和风格选定三首歌曲大家歌唱,要求充分唱出非洲歌曲的特征和风格分别确定三位教师担任这三首歌曲的指挥,要求指挥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在指挥的引导中,其他成员进行歌唱表现大家对指挥的处理进行完善,使每首歌曲的歌唱表现更趋完美。

研讨效果:大家都积极投入表现,音色粗犷奔放;

肢体随歌曲韵律摇摆;歌声在指挥中时弱时强;有领唱、齐唱又有合唱;歌唱与欢笑不绝于耳,好不尽兴。大伙感觉非洲音乐很有味道,各自都说要回去作进一步的研究。

实录二:

时间:2007年4月13日下午5:00至晚上10:00。

地点:天赋茶馆。

参加人员:王洁、金静等9位教师。

研讨主题:对巴罗克音乐的鉴赏、分析。

研讨过程:欣赏每人带来的巴罗克音乐和关于巴罗克时期各种艺术形态的文字及图片讨论巴罗克时期音乐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追求音乐形式美感欣赏巴赫《马太受难曲》之“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主要从音色、旋律上去感知)和亨德尔的《水上音乐》(主要从音乐形式美感上去感知)在我的指挥下进行表现,进一步体味其音乐特点聆听《奇异的恩典》。

研讨效果:教师们被宗教音乐深深打动了,认识到巴罗克音乐的宗教性,并且通过《水上音乐》的听赏研讨又收获了:原来一个简单的主题可以有如此丰富的变化。

这样小组式的“音乐沙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宽音乐视野,还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更可贵的是,教师们在被音乐感动的同时。还认清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今后的展望

在最近的聚会上,教师们又向我提出一个成立教师合唱团的强烈要求。这让笔者无比惊喜!这说明教师们已由被动的接受阶段进入到了愿意主动的参与其中,这表明音乐已经走进教师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相信有了这样懂音乐的音乐教师,便一定会有充满美的音乐课堂!

如今的合唱团已经正式组建,笔者担任指挥,从教师中选出团长、副团长、艺术总监、声部长、后勤部长、初中部负责人、小学部负责人,并打算聘请艺术顾问。我坚信,教师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会在合唱团中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综观历程,不难发现。提高教师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措施是根据其音乐鉴赏能力而设计的。因此,“合唱团”之后的措施是什么,就要看到教师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总之,关键是坚持!

第2篇

       名家论坛

        (1)增强文化兴校的规划意识 王继华

        (4)教育与社会的改造——知识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叙事 毕世响

        理论探索

        (10)儒家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形象塑造——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的相关言论探析 王灿

        (15)论张之洞教育思想的特色 魏登云

        (19)道尔顿制在中国的文化反思 陈祥龙

        (23)文化发展繁荣基本诉求与内容管见 曾铁

        (28)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植凤英

        (32)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旭东 钟福祖

        (37)“根”之教育——谈乡土文化教育与地方民俗传承 郑伟斌

        (40)新时期农村教育资源现状的剖析与对策 顾丽敏

        (43)思政教育与古代文学无缝衔接的探讨 杨丽彦

        (46)多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透视 曹蔚

        (50)“黎从榕”地区侗族音乐整体性保护探索 龙佑铭

        (54)成长小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蒋红霞

        (57)环境色彩、嗅觉、免疫反应物与运动员心理研究——以贵州省红枫湖水上基地皮划艇运动员为例 刘郁

        (63)从民俗文化视野中透视民族个性的哲学意义 杨庆黎

        (66)论西南地区阳戏的传播途径 吴电雷

        (72)triz理论视域下新教师专业成长——基于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 谢泳涓 潘中田

        (76)影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表达的认知因素先导研究 李炳林 王景洁

        (81)高校档案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 刘敏 张家玲

        学术争鸣

        (84)高校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理论解析与选择原则 张海钟

        (90)“985工程”大学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周建新

        教学教改天地

        (95)论语文课堂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臧胜楠

        (100)《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廖启荣 郭建军 宋琼章

        (103)“国培计划”与贵州农村初中历史课程改革 廖光珍 刘莲芬

        无

        (107)重特色强学科,科学发展结硕果——前进中的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无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110)清末民国时期梅县新式教育的办学主体 夏远鸣

        (114)现代化进程中的梅州客家教育文化 刘达志

        (118)重入“祖荫”:客家宗祠助推教育的文化资本探析 周云水

        (125)梅州的客家民俗与女子教育 钟晋兰

        (131)“声教南暨”——新加坡客属应新小学史略 罗爱花

 &n

bsp;      文摘之窗

        (135)继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 许嘉璐

        (135)“中国精神”的文化——实践自觉 袁祖社

        (135)美国工程教育的政策动向及其启示 姚威 邹晓东 胡珏

        (135)对中国“三过”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探索 杨德广

        (135)光明时评:教育机会平等须改革招生指标 胡乐乐

        (136)教育部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 无

        (136)教育部团中央发通知部署高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无

        (136)上海今年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将实现远程联网管理 无

        (136)南京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将被解除聘用关系 无

        (136)奖学金怎变“抽大奖”? 无

        无

        (f0002)梅州的教育文化 无

第3篇

[关键词]阅读期待 运用 有效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和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运用阅读期待,呵护学生独特的心灵

阅读过程中,由于对文章的感悟,必然会产生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学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所表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期阅读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货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某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二、运用阅读期待,达成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契合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惑的契合。

1.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陈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2.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浪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歌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着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

三、运用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感、所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下。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

一要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

二要玩味优美的句子。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这一段时,让学生看碱面读课文,听曲子读课文,想贝多芬创作经过渎课文等,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品读;情感;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的学习过程理当是一个对话、感悟和享受的过程。当如行云流水,充满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遗憾的是,时下不少语文课仍然拘谨有余,洒脱不足;琐碎的问答“操练”有余,开放的互动启发不足;缺乏热情,少有智慧。长此以往,语文课怎不令人生厌?

1.品读——阅读教学的语感教学策略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知道阅读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读进去”,对语言材料深刻体验:沉入情境,感受形象、领悟意蕴、产生情感共振;能够被一些词句的色彩所吸引,语言节奏的强弱所震撼,情调和风格特色所倾迷。能将语言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品出味道,从而意犹未尽。一言以蔽之——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移情审美能力。当然阅读是个体的自在行为,但还需在群体交流中促发提升。同时它又是吸收与吐纳、欣赏与被欣赏的统一过程。

对于品读的研究,我觉得会对自己和语文教师有着积极的意义!它首先能规范教师的教。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读品赏析:①品人情,明事理,获取精神的滋养。②品语言,学表达,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生成语言能力。其次它能鼓励并引导学生的读。首先“品读”给学生以温暖的心理暗示:阅读是有情趣,可以带来审美愉悦的。其次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方向:积极阅读,以敏锐的语言感觉洞察语言材料,反复地咀嚼品味,并用得体恰当的语言(口头的或书面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人交流的习惯。

1.1 让阅读成为一次发现的旅程。大雕塑家罗丹曾言:世上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时代的良心。翻开课本,不少选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包蕴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语文阅读不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投入的品味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品位、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理与情,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如此,阅读过程便成为一次审美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

1.2 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放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讲评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阅读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摄入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智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与作者情感的交流过程。现在,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读书,但问题是这种读主要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配合老师的教。在一些所谓的公开课上,甚至是走马观花的读,装腔作势的读,作秀的表演读!心是浮的,气是燥的,何谈“神游其间”,何谈“浮想联翩”,何谈“悠然心会”。“品读”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一种读书的无扰与无我,一种从容与自在。

1.3 让课堂因为学生的个性张扬而美丽。过去的“背读”枯燥僵化,是对人性的漠视。“讲读”凸显了教师的精彩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学生的主体性从此丧失。“导读”呢?导在先,读在后,课堂上往往表现为学生不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迫切地读,而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读全文,读某段,读某句。老师让想便想一下,老师让质疑也便提问,老师让交流这才讨论,亦步亦趋,“导读”分明是对学生阅读意志的扭曲。至于“研读”,学究气太重。如果按照一般意义上理解,“研”的目的是为了“求真”,答案是唯一的。而汉语言的意合性注定其语义是模糊的,是丰富的,怎么可以用一个“标签”来贴?“赏读”是自己所欣赏的阅读新境界,但赏读给人的感觉是读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与文本只停留在欣赏的状态,而没有让读者真正地走进文本体验其精髓,咀嚼出味道来。

1.4 让研讨成为阅读之后学生的自然需求。我相信学生会在刚才的教学情景中,学会聆听,学会表达,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还可以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思考的多途径,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这种研讨不是老师强加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学生品读之后的自然需求。交流中内化了语言,交流中让思想变得深刻,这是对文本感悟体验的释放,这也是反思中情感智慧的升华!

2.情感——阅读教学的情景教学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明确教学对象是“儿童”。人小情多,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我常常觉得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不断地感受童心、童真,这人世间最纯真的情和爱的熏陶,是何等的一种幸福。只要我们悉心地体味就会发现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那么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使其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又常常会忘记了孩子是有情之人,多情之童,把他们当作小大人,板着脸讲概念,讲道理;忘记孩子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忘记了孩子在家需要亲人的爱,在学校需要老师的微笑,他们会因为爱老师而爱老师上的课。倘若让他们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学习活动,其效果会令人惊喜不已。何况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呢?那我们便可以说,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2.1 入情。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需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它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当我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我仿佛觉得自己真的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从新课启始,我就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便会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常常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来组织考虑我的导语。

2.2 动情。“入情”是说“情”的萌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是“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是“生成——淡化——泯灭”。在初读课文学生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博,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语文教学中儿童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得很好地把握教材。可以说,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怎么会从“入情”到“动情”呢?具体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寄于他们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中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所以我主张“强化感受,淡化分析”道理也在此。

我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也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在学生眼前再现语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唤起孩子极大的兴奋, 打动他们的心。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他们忘我了,教师也忘情了。围绕着教材,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中。

学生听了我的这番话,顿时群情激越,个个都拿起笔,仔细读着课文,找出课文描写杨梅树和杨梅果可爱的词句。当学生汇报杨梅树的可爱时,是那样生动鲜活,学生们渲染了雨雾中杨梅树生长时可爱的气氛。

为了突出重点,之后用音乐强化情境:播放一段《春江花月夜》,节奏舒缓的音乐,进一步渲染杨梅树在雨中舒枝展叶的美丽气氛。

音乐的语言,课文语言的形象又激活了生活中原来积累的表象,并融合在一起,杨梅树在雨雾中欢笑的画面,遍在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喜爱的情感油然而生,有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杨梅树的叶子张开了双臂”“我看到杨梅树的小嘴儿吸了好多雨露”“我听到杨梅树在雨中的笑声。”

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课文描写杨梅树“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伸展四季长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着”等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有了形象及情感色彩的感悟,而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必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移情。当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语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教学成功的契机,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从细读到精读并无明显的界限,常常是即时进行的。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断、词句,读出其神韵。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讲究领悟语言的神韵,这是由汉语言本身丰富的神采所决定的。学生在前阶段的细读中,往往顾及的是杨梅树的美丽,顾及不到语言较深的内涵,到精读阶段,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在老师的引导和本身的情感的驱动下,会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课文语言不仅是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从而使激起的情感深化,在学生动情之时,随即导入课文中的传神之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杨梅树,分明是个植物,为什么说“他们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着”,一个拟人的手法,一个动词“吮吸”,该是何等生动地写出了杨梅树美丽可爱的情态。既然是用表达可爱的语句说服教师将爱字添上,于是学生会更深一层关注,情感会更投入,并会不知不觉地移入到杨梅树身上,一起享受着春天的雨水带来的快乐。

2.4 抒情。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读,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其心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学的需要。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更加明确。

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要求有情感的表达,这是包括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的。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者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感情。所以孩子都特别喜欢表情朗读,而且由于朗读是发出声的,他们一边读着,一边又能听到自己及同伴共同表达的情意,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感染,使学生情感在抒发中推向。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表情朗读,让学生心中的“我”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言为心声”。

第5篇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禹治水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多种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抓住字词句对课文进行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阅读。只有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体现学生的学。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第6篇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123-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音乐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是值得任课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与音乐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是什么,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笔者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为一所学校具备的独特精神风貌、学习方式、文学艺术活动、行为规范、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等。其内部结构包括校园文化物态层、校园文化制度层、校园文化行为层、校园文化心态层。校园文化物态层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事物,主要指学校的基本教学设施,如课室、桌椅、操场等;校园文化制度层是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规范;校园文化行为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仪、校风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校园文化心态层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思想道德等概念。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流传广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需求,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要工具。音乐教育已不只停留在听几首歌曲、唱唱歌或学习一门乐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开发,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交流,品格得到完美,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就业为基本目标。随着对音乐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观念上的更新,中职音乐教育及活动也迅速成长起来。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课,将音乐课作为基础课程,还组织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少数学校尚未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还未得到普及。

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促进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1.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音乐可以鼓励人们正确对待人生,调节人的感情,优秀的音乐作品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想行为。欣赏和理解好的音乐作品,可使中职生在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中,接受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洗礼。

广播站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可利用这个窗口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音乐应该是积极向上、富有热情的,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有充沛的精神,以最饱满的情绪迎接新的一天。例如,维瓦尔第的弦乐四重奏《四季》中的《春》,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听着这样轻松快乐的音乐,整个人都会感到神清气爽,以良好的心态和心情开始新的一天。午休时间则选择轻松、舒缓的音乐,如肖邦的圆舞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都可让校园充满温馨,使师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下午放学后也可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以及表现家庭和睦、温暖的歌曲。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独唱曲《渔光曲》、舒曼的钢琴曲《梦幻曲》,让学生在愉快中回味、结束一天的校园生活,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

2.音乐具有教育功能。音乐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音乐的知识,还能培养、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品性。它以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还给人带来美的感受,通过美的教育影响人的道德意识与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道德习惯、信念和理想,从而指导人的行为。

合唱节作为学校一年一度的传统项目,已经开展了16届,这是以班级为团体进行的合唱比赛。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时的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和集体观念不强,一般不大关心班级事物,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逆反心里严重,不会与同学合作。只要是集体活动,班主任在组织的过程中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音乐却具有特殊的魅力,几乎没有学生不喜欢音乐、不喜欢唱歌,因而合唱就成了最好的集体活动。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各班学生从选定歌曲、排练、租服装到最后的表演,学生都能够表现出积极的状态,他们自发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每位学生都出谋划策,争取在舞台上表演得更完美。很多班级会邀请笔者指导他们排练,此时可趁机向他们渗透合唱的概念,以及与独唱的区别。合唱的要求是所有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人唱,这需要大家通力合作。不仅唱好自己的部分,还要学会听别人唱的部分。当大家的声音达到统一、和谐时,才是真正的合唱。合唱比独唱更难,这也是合唱的魅力所在。通过对合唱的了解,学生慢慢开始尝试合作,寻找和谐的声音,统一的节奏,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实践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意志、共同的情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精神。

新年音乐会、五一音乐会、十・一音乐会也是学校的传统活动。音乐会的目的是为师生提供欣赏优秀音乐的机会。除了师生表演的节目外,还邀请了专业团体的演员为我们带来更为精彩的演出。中职生很少听过真正音乐会,不懂得音乐会礼仪。平时接触的音乐基本都是流行歌曲,对于器乐、美声、民族歌曲都不太了解,他们对于古典音乐、民歌有所排斥,觉得这些不适合他们欣赏。可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形式,提高审美能力。一首圣桑的《天鹅》为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钢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所有在场的学生和教师都静静地聆听,一下子就被这么美的音乐所吸引。结束后,还有很多学生想了解这首乐曲的具体内容。其实古典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神秘,是每个人都能欣赏的。

3.音乐的表演性和娱乐性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音乐活动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学生通过欣赏、亲身表演,在实践中去感知美。中职生的学习比较轻松,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艺术节作为学校的传统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自信心。特别是有些学生的其他成绩并不是很好,但他们却能从音乐中找到自己,找到信心,让教师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星星,他们都同样耀眼,能放射自己的光芒。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音乐、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不断的音乐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是非的鉴别能力,使学生能自觉审视自己的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音乐教育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不断的音乐实践、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探索,用自身的特点对于校园文化的渗透与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伟仙.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现状反思[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8,(06).

[2]刘铮,滕炜莹.论校园体育文化[J].体育文史,2001,(04).

第7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课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第8篇

关键词: 校外;艺术教育; 有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56-02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获得,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来实现,而艺术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少年宫作为校外艺术教育的基地,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1校外艺术教育的应有之意

校外教育活动有诸多原则,而有效性原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有效性原则是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的、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展、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积极进取、勇于表达的原则。"因此,校外教育活动与有效性思维是互相融合的。再者在当前教育状况下,课外教育没有应试压力,没有功利性,更适合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更能发挥个人特长,发扬个人的表达能力。

2校外艺术教育的优势所在

艺术教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表现活动的源泉,因为有效思维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独创性、跳跃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艺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自我个性和表达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先天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3校外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做法

在欧美国家,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式能力是全民都参与其中,在校内校外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他们有类似儿童馆和儿童博物馆的艺术教育,围绕着培养创造性,个性化的素质教育目标,在适应现代社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以绘画为例,他们重视的不是个别能夺得绘画大赛名次的几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而且并不注重他们绘画表现的结果,而是注重整个创作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的艺术美,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同时更多的是课外活动,在社会和大自然中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感受美。比较国内外艺术教学差距,愈发认识到跟上时展的节奏,加强艺术类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对于我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和工作者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效教育应是校外艺术教育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反思和改变,这种反思和改变体现在:重新树立对教育对象的认识,重新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立精神和自我表达意识;把艺术教育从过去重知识、技能教育,转变为重素质、重能力、重审美教育;教学方法由过去单一教学规模变为开放的、综合的教学活动,更加努力探索教学规律,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我作为一名校外艺术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结合平时工作实际,谈谈注重有效教育的思考:

3.1立足本土,潜移默化。

艺术的创新来源于每个人的经验,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艺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作灵感。遵循这样的规律,我们在注重课堂教学,传授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倡导有效教育教学。

美术教学中,我们注重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和写生。结合我市美术课题《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的研究》的推广成果,带领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进行研究、揣摩和学习;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对四牌楼、八字桥、金东方、菜花地、水上森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进行写生活动。同时开展优秀作品点评,邀请当地书画名家进行教学和交流。

音乐舞蹈教学中,结合本地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学习家喻户晓、耳濡目染的戏曲,如京剧、淮剧等;开展茅山号子、板桥道情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快板书创作,让学生参与节目排练,在校园艺术节中登台亮相,一展风采,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艺术的表现离不开生活,只有立足自身的生活、身边熟悉的环境资源,才能创造出真实而优秀的作品。本土的就是世界的,立足本土立足生活,让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体验成功。

3.2改变观念,重视老师。

教师"有效地教"是学生"有效地学"的重要前提。好的学生要有好的教师去教育,由于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只有具有"有效教学"观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的学生。

首先是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老师必须树立创新观念,教师创新就是要使教师建立新型的理念,把真诚的微笑洒向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师必须明确艺术教育是关于美的教育,是怡情养性的教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教师应把新的教学观贯彻到平时教学中,应用有效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表达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次坚持"育人为本"教学方针。教师须做到:摒弃"以本为本"理念,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逐步建立起"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并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结合艺术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作灵感。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及时充电,积极参加培训,扩大知识面,增加专业技能,提升基本功;积极参与艺术比赛、艺术创作类交流与展评。学习如逆水行舟,教学亦是。为了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充实新的知识,我们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鼓励教师们外出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给自己充电,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同时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项艺术类比赛,以赛代练,磨砺自身,提升能力。我们的老师们在江苏省和泰州市多项活动中多次夺魁,取得累累硕果。

第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个性品德学生,必须具有有效性的方法。好的理念必须要有好的方法来实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创新自己教学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新观念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着重主体,学生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力性的人,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审美过程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寓教于乐。正视学生的潜能,承认学生能主动发展,视教学过程为学生发现、创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获得过程。在平常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效地学。

第一诱发学生表达的意识。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从好奇开始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激励手段,精心创设情境,在吸引上下功夫,激发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求知,产生探求知识奥妙的愿望,从而有利于个性张扬的形成。

第二引导学生善于发问。"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 "学起于思,思源一疑。"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新钥匙。在平时教育中,应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始预习质疑,课中学习质疑,课后复习质疑。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培养了自主精神。

第9篇

一、创设问题支架,快乐感知列举法

【课例】师:以前我们曾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知道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要学会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解题策略。

1. 出示:在练习本上画出周长是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数),并标出长和宽。

(1)投影展示学生的画法。

(2)提问:你在画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长+宽=周长的一半(板书)。

2. 出示: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数),有几种不同的围法?

要求:可以直接写出长和宽各是多少,也可以画图表示。

(1)投影展示学生列出的情况以及两种画法。

(2)提问:你是怎样想到有两种围法的?

教师小结:在周长不变的条件下,长方形的形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长、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进行设计,这样比较方便。

提到“策略”、“列举法”这类概念,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抵触。但这个概念又确实需要跟小学生谈清楚,怎么办?迂回了一下,一开始用一个浅近的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参与,很快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果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一个实践性的题目就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支架,通过这个实践过程,让学生走近列举法,初步感知列举法。策略因问题解决的需要而由学生自然生成,当他们以后再面临类似问题时,策略的应用便会是自发的、能动的,是有意识的积极行为。

曾经遵循教材,安排学生摆小棒列举,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太容易操作,要求多,过程繁杂,现场不太容易控制,会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本环节安排学生“画出周长是6厘米的长方形和设计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通过画图,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且操作起来方便,很自然地引出“长方形设计的关键在于长+宽=周长的一半”。此外,因为数字较小,学生容易想到列举尝试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后面揭示课题,提出这是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有效地成全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很容易与新学的“列举法”建立起内在的亲近感。

二、设置情境支架,组织自主探究

【课例】师:同学们,听说大家都乐于助人。现在就有一个情况,小华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农场参观,他看到王大叔正在为围羊圈的事犯愁呢?原来邻居王大叔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请同学们帮帮王大叔好吗?(课件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

要求:动脑筋想一想,然后把可能出现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1)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在练习本上。

2)同桌交流各自的策略和解题答案。

(3)师展示学生列举的四种围法。(注意收集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

(4)讨论:你认为哪一位同学在列举的时候做得比较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长与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我们列举出四种不同的围法。如果列举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就会避免重复和遗漏。“列举”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解决问题的新策略。(板书:列举)

例1体现了按顺序列举的解题策略,而学生在初次使用列举法解题时,常常会出现无序列举的情况。本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对比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按一定的顺序列举会很好地避免重复和遗漏。以实践加讨论交流,加深有序列举的鲜明要求。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是找到了学生认知中的难点,通过交流这个支架加以强调,边学边思,有效提升学习的效果。

【课例】师: 某某同学列举得很有条理,有条理既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还能确保我们避免遗漏,因此是非常必要的。其实,某某同学的做法完全可以借助表格来列举。

(5)介绍用列表的形式进行列举。教师课件显示正确答案,反馈矫正。

答:一共有4种不同的围法。

(6)提问:观察表格,王大叔会选哪一种围法修建羊圈呢?为什么?

(7)学生同桌讨论。

(8)提问:在周长不变的条件下,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在长方形周长不变的条件下,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长和宽相差越大,面积越小。此外, 引导学生体会画表列举法的优越性。(板书:画表列举可以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相对于上面的准备题,例1的难度系数显然有所提高。为了让学生不至于产生畏难心理,我有意设置一个情境,帮王大叔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由此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工操作完成。这样一个情境支架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心理,营造出乐于助人的氛围,也增强了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事实上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合作探究,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在教学中,我还有意渗透解题的方法,通过为王大叔选地,很自然地引出有关“面积”的话题,而对“在周长不变的条件下,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的思考,则有机地渗透了“通过列举找规律”的解题意识。这从内容与形式上都在积极地指向教学目标。

三、提供实践平台,验证巩固所学

【课例】师:有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会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和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13∶00 14∶40 15∶40 16∶00

1. 学生独立审题。

2. 提问:11∶00后发出铃声的时刻是多少?为什么?要想判断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你准备怎么办?

3. 学生同桌讨论后,完成在练习本上。

4. 集体评议。

学会用表格列举,理清解题思路,这样的思考方法不能浅尝辄止,需要及时的练习巩固。教师将练习中的一个很生活化的题目及时抽调过来,让同学们来自主解决。学生纷纷行动,并积极汇报。师生在评点发言同学的思路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对照梳理自己的解题思路,反思自己思考中的成败与问题。适当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及时巩固所学,显然是必要的。其实这也是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认知的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

四、出示问题支架,启迪思维突围

【课例】南京汤山温泉推出泡温泉、水上乐园、海盗船三个娱乐活动项目供游客玩耍,游客最少参加1个项目,最多参加3个项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1.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作适当的辅导。设置几个问题支架――

(1)“最少参加1个项目,最多参加3个项目。”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只参加1个项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参加2个项目呢?参加3个项目呢?所以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

(3)完成表格。

2. 学生汇报探讨结果。

(1)引导学生回答探讨的问题。

(2)投影展示学生所做的表格。

3.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反馈矫正。

答:一共有7种不同的选择。

4. 质疑1:表格所显示的是7种还是12种不同的选择呢?(有部分学生把表格中所有的“∨”数出是12个,误认为12种。)

质疑2:如果分别用A、B、C代表泡温泉、水上乐园、海盗船三个娱乐活动项目,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一列举出所有不同的选择吗?

5. 解疑。

解决问题的策略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性问题,编者意图显然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以加强列举策略的实践,以形成习惯性的意识。对此,我有意联系家乡的美好风光与游乐项目编写实际问题,既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教育渗透,又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关于游乐项目的问题解决,关键不在于表格的列举,而在于对这一生活问题的认知和分析。因此有意设置辅助问题支架,为学生指向引路,充分发挥问题支架的引路帮扶作用,使其逐步进入思考分析的状态。他们一旦明晰思路,问题将引刃而解。

五、呈现思维流程支架,拓展思维宽度广度

【课例】订阅下面的杂志:《科学世界》《七彩文学》《数学乐园》。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

1. 提问:如果你是读者,你会订阅哪些杂志?

2. 提问:同学们有的只订阅1本,有的订阅2本,还有的3本都订阅。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情况?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 全班展开讨论,讨论中肯定学生用简洁的方式分三种情况来列举。

4. 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选用不同的形式列举。

5. 集体评议,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解题策略。

6. 指名学生到讲台上,在实物投影仪下尝试用列表法列举。

教师小结:列举时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形式,要想获得全部答案,就要全面地考虑问题,有条理地进行列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