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35: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引言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工业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煤矿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煤矿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煤矿开采对土地的破坏,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煤矿开采对大气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煤矿石全国堆存超过4000Mt,每年产量约占煤产量的10%,由矿井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已超过70万公顷,我国每年超过200亿立方米瓦斯排入大气,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煤矿开采确实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煤矿开采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1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
煤炭开采会引发地表塌陷,造成水土流失、道路断裂、基础设施和房屋破损等,矿区百姓的生活、生计、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塌陷区的治理要与矿井矿石废渣治理相结合。一方面,在井下回采过程中,用矿石直接充填采空区,随采随填,有利于抑制地表塌陷,减少矿石的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煤矿石充填技术对已塌陷区域的土地进行复垦,通过土地复垦,可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农民有地可种,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2.2.1实行保护性开采。通过改革矿井开拓部署、合理选择开采方法、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用条带开采等措施,减小地表塌陷破坏。
2.2.2利用粉煤灰井下充填减小地表下沉。粉煤灰地面排放既占地又污染环境,将粉煤灰用管道充填到采空区或充填覆岩离层带空间,既减少地表塌陷对土地的破坏,又可避免粉煤灰占地污染环境。该方法已在我国一些矿区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2.2.3矿石不出井工艺。对半煤岩巷道施行宽工作面掘进,将挑顶和卧底的矿石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巷旁、支架壁后或采空区充填;对夹石厚的煤层,采用分采分拣工艺,拣出的矿石直接丢弃于采空区。这样既可减少矿石排到地表压占土地,又可使矿石起到支护作用。
由于矿区部分塌陷水域大而深,可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另外,可在塌陷水域建立水上公园,周围建设休闲或旅游的景点,改善矿区的景观环境,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为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矿区已塌陷土地,减少新建筑征占良田,节省征用土地费用,可以在塌陷区填垫矿石复垦地上建设住宅楼。
2.2煤矿石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措施
煤矿石的大量堆放,不仅压占土地,影响生态环境,矿石淋溶水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而且煤矿石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生自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矿区的煤矿石应该加以处理和综合利用。煤矿石可作为水泥掺和原料,制煤矿石砖、煤矿石加气混凝土、釉面砖等建筑材料制品。有的煤矿石有一定的发热量,可作为低热值燃料,供沸腾炉使用或建煤矿石电站。大量矿石还可以直接作为充填材料,直接回填采空区和塌陷区。在煤矿开采中,将不可利用的矿石应用于充填工业广场和道路等。
2.3矿区水污染控制措施
煤矿矿井水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从各种途径流入矿井并经矿井排水系统外排的水。目前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年排放量约为22亿吨,而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率仅在20%左右,大量未经处理的矿井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矿井水资源。
对煤矿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有如下防治措施。
2.3.1为减少矿井水质污染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能清污分流的尽量做到清污分流;对矿井污水可视条件先采取井下水仓沉淀和井口过滤等方法处理,最后经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实现矿井水资源化。
2.3.2超前开采利用疏干水。在煤矿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对即将被疏干或破坏的含水层,选择合适的疏干方式,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或储存疏干水,既能满足煤炭开采的需要,又可解决供水水源问题。
2.3.3建立反渗透帐幕。在开采地段周围设置一道封闭的反渗透围墙,用于防止地下水流入矿坑或井巷,保护地下水不枯竭、不被污染,使地下水仍保持或接近天然状态。
2.3.4填堵导水通道。对塌陷的地质构造形成的含水层及井巷导水通道,采用回填、注浆等方法封堵;对渗漏严重的河床,采取河流改道、修整河底的方法既可减少矿井涌水,又可保护水资源。
2.3.5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和措施保护水资源。利用充填、条采等方法减少采煤对覆岩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破坏。
2.3.6就地循环利用。矿井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通过稀释、混合、沉淀等作用,杂物浓度降低,通过防尘管路作防尘水使用,实现矿井水井下循环。
2.3.7加强煤矿水资源的管理,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防治污染,实现污水的再资源化。
2.4噪声的控制措施
由于煤矿生产活动多数发生在井下,作业空间小、设备相对集中、功率较大,因此在煤炭生产各个环节都有高噪声源存在。噪声不仅妨碍听觉,导致职业性耳聋,掩蔽音响信号和事故前征兆,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而且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噪声,既污染了煤矿的生产环境,又影响了矿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给煤炭生产造成不良后果。
由于矿井工业场地内产噪设备的噪声极大,声源集中,因此可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机电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绿化,从而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还要加强个体防护,如使用防声棉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个体防护工具,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矿噪声的危害。另外,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高噪声设备,如煤矿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气动凿岩机等进行噪声控制。如设计时可将矿井主要通风机放在远离居民区外或装消声器减少噪声。
2.5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如自燃矿石山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煤层瓦斯中的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等,因此应加强对大气质量的监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常用矿石山的灭火方法有覆盖法、表面浇灌法和注浆法。覆盖法是将黄土等惰性物质覆盖在燃烧区上,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表面浇灌法是向燃烧区的表面喷洒、浇灌石灰乳或其他灭火浆液,一方面降低燃烧温度,另一方面将浆液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被覆在矿石表面,阻止矿石进一步氧化。注浆法是将灭火材料制成浆液后,再借助机械将其压入矿石山内部,浆液渗透充填到矿石的空隙中。该法的灭火机理类同于表面浇灌法,也是通过降温与隔氧的双重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降温与隔氧效果均优于表面浇灌法。覆盖法需要大量的泥土。表面浇灌法简便易行,但与灭火浆液渗入矿石山内部相比,效果欠佳。注浆法灭火效果最好,多被国内外采用。
预防矿石山自燃可采用减少矿石中的可燃物质和减少矿石山内部空气的渗入两种方法。减少矿石山内部空气的渗入量,可延缓可燃物的氧化速度。主要措施是改变矿石山堆积形式,将传统的锥形堆积改为平面堆积,以减少矿石山的侧翼面积。因为空气主要从侧面进入矿石山的内部,自燃也主要发生在侧面,还可以将矿石山的自然堆放改为压实堆放。
3.结语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给矿区人民生活带来不便,所以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为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煤矿开采、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矿区土地复垦、矿区煤矿石的治理与利用等各方面下手,切实保护好矿区的生态环境。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合理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引亮.矿区工业生态经济[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6.
[2]李金柱等.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利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9.
[3]曾键年.矿山安全与矿山环境保护[M].地质出版社,1998.6.
[4]张国良.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3.
1.设计方面
(1)优化储罐设计。选用浮顶罐或内浮顶罐,减少日常运行过程中的油气损失。在我国南方地区,一个容积为10000m3的拱顶罐,在夏季储存汽油时,每天的蒸发损失可达500kg以上。相对于拱顶罐,浮顶罐的浮盘将油品表面全部覆盖,浮盘与油面间基本不存在气体空间,油料蒸发极少,浮盘随着油面的运动而运动,浮盘周围的密封带阻碍油品的蒸发,能有效降低油品损耗。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环保部门对新建油库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在选用内浮顶罐的设计前提下,使用对油罐罐顶油气的集中收集工艺和技术,将收集到的油气进行回收处理,以求彻底杜绝油罐在大小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油气排放。油库可以效仿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储罐设计,通过油罐上部气相空间的压力设定,将油罐释放的气相物质通过油气回收系统加以回收。
(2)选用性能良好的油泵,尤其是机械密封的质量,以确保油泵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油泵的泄漏点主要在密封处,优质的机械密封能延长油泵的运行时间,减少故障漏油产生的大气污染。
(3)通过自动化控制的技术优化,实现装车油泵自动启停,防止因人为监控疏漏等原因引起的油泵长时间憋压运行,避免因油泵故障、机械损坏、泄漏引起大气污染事故的发生。
(4)选用与油库收发油能力相配套的油气回收装置。目前油气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热氧化法、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回收率可达95%以上,大大降低了油气的排放。根据油库的实际情况,针对油库收发油的工艺,结合油库可能扩建的潜在项目需求,考虑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能、综合运行费用和投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油气回收装置。如果考虑冷凝法回收工艺的话,应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较低的冷媒,防止其泄漏对臭氧层的破坏。
(5)对于沿江和沿海油库,建议调研船运公司的油船船舱工艺结构,对油品装船过程中船舱油气的回收处理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和针对性设计。油品在装船过程有时间短、流量大、油气蒸发量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装船损耗在0.5‰~1‰之间,如果油品温度或环境温度较高,装船损耗可能更大,因此实现装船过程对船舱的油气回收有更大的环保价值和经济效益。
(6)采用下装式装车系统。由于油品具有易蒸发性的特点,上装式发油不能完全做到全封闭作业,作业人员处于油气曝露的环境中,同时还存在喷溅式发油的潜在风险,下装装车系统实现了密闭式装油。
(7)使用合适的装车鹤管和输油臂,提高装车、装船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国内市场上装车鹤管及配套快速接头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较差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接口漏油量大、鹤管耐压等级差等情况,引起油品泄漏和大气污染。装船用输油臂已在油品码头大量使用,运用液压系统,操作简单、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漏油风险。输油臂的限位开关及拉断保护也应得到有效运用。
2.管理方面
(1)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2)加强对油罐及其附件、装卸油设施的设备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设备标准的要求,落实相关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3)合理分配收发油油罐,减少倒罐,增加油库周转率,可有效降低油库大气污染情况的发生。(4)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汽油是由原油加热蒸馏产生,其初馏点通常为40~60℃,终馏点为180~250℃。油蒸气只要降温至初馏点以下,就有可能从气态返回到液态,进而降低油气蒸发损失,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在夏季高温季节通常可采取喷淋的手段对油罐降温。(5)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做好环境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完善环境保护工作。
二、油库水污染的防治
1.油库主要的水污染源油库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清洗油罐及管线产生的污水、油罐切水、油品泄漏、罐区初期雨水、冲洗储油设施产生的污水、事故处理产生的污水以及装卸作业过程产生的污油水等。
2.防治措施
油库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设计方面
(1)选用适当的油罐内壁及底板防腐工艺,减少油罐钢板的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清罐周期,起到减少水污染的目的。(2)应用油罐底板阴极保护,抑制油罐底板的电化学腐蚀。(3)优化油罐收油(水路收油)工艺。油罐及相关油品管线应尽量避免进水,收油前后保持相应管线的油品充盈状态。(4)工艺控制与设备的选用应尽量保持高标准,杜绝“低质低价”。油泵运行时不应有滴漏现象发生,下装鹤管接头实际泄漏量应高于API标准。(5)油库应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油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其有效运行。排水系统应有能够快速切断的阀门,以确保在事故状态下污水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污染周边环境。
2.2管理方面
(1)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提高油库设备完好率。
(2)针对长期使用的油罐,应对罐壁、罐底板的腐蚀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和跟踪。罐底板因腐蚀穿孔漏油会导致重大环境事故或安全事故。
(3)改进油库的收油工艺,杜绝大量水进入油罐。计量员在油船检尺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油船货舱及岸罐后尺的水高数据,在船岸双方签订卸船协议时必须明确油船扫舱工艺,降低油品混水的可能性。
(4)确保自动连锁装置的有效性。连锁装置是油库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极端情况时能执行自动保护措施的装置或系统,油库应加强定期测试工作,确保其可靠。装车溢油报警连锁能在油罐车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触发,关闭付油电液阀,防止油罐车过装时油品溢出;油罐高高液位连锁能在油罐进油达到一定高度时触发油罐,关闭前进油电动阀门,防止油罐溢油;油罐低低液位连锁能在油罐出油达到一定高度时触发相应油泵停泵,防止油泵抽空引起漏油。2005年12月11日,英国Buncefield油库发生油罐溢油事故,进而发生爆炸,大火整整燃烧了4天,造成43人受伤,整个油库几乎被毁,损失超过10亿美元。而这起震惊全球的灾难的直接原因是油罐液位系统在事故发生前3个小时就处于故障状态,高高液位连锁没有动作。
(5)码头装卸船作业是海洋污染的重大风险源,作业期间必须确保围油栏的有效围控。同时应定期检查输油臂、输油软管的质量和可靠性,杜绝污染海洋事故的发生。
(6)做好油库的沉降监测工作。日常巡检中关注油罐、管线、设备、围堰等因沉降引起的倾斜、裂缝、变形等异常情况,做好及时纠偏的整改计划并落实措施。
三、油库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
油库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吸油棉、擦拭设备的废棉布、清罐油泥及废油等。油库应维持一定的设备管理力量,努力提高油库设备的完好率及可靠性,减少油品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降低危险废物产生的数量和几率。油库应与有资质处理危险废物的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协议。优先委托本地区有资质的处置单位收集处置危险废物,如果委托区外单位处置,油库及相关方应按照环保部门有关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的要求办理相应手续。油库码头应按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相应的污染监视设施和污染物接收设施,并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安全装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情况的有关材料。
四、结语
油库的环保管理必须贯穿于设计、建设、运行各个环节,应以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为纲,在实践中有所创新,走节能和环保之路,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手段,运用于现代化油库的生产实践中。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尽量减少和降低污染物的产生,节约能源,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控制污染物进入环境(土壤、水体、大气等)应作为对油库环境保护方法的优选次序。
(松原市环境监测站,吉林 松原 138000)
【摘 要】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本文分析污染原因并尽快制定治理措施及环境监测方案已成为近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原因;防治;监测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点源污染得到了逐步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已逐步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到了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农田土壤以及空气的污染;另外生活垃圾的处理没有形成规模,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大量的生活污水也全部直排,这些都致使农村的环境质量已普遍开始恶化,所以尽快在农村开展全面的水、气、土壤、生物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1 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源的污染
化肥随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人体氮的51%,这些江河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又造成地下水污染。另外,农药对水体的染污也很普遍,全世界生产了约150万吨滴滴涕,而其中的100万吨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1]
1.2 对土壤的污染
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使土壤逐渐酸化,板结。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农药在其使用过程中,约有一半药剂下落在土壤中,而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很长,特别对粘土和含有机质的土壤残留性更大。
1.3 对大气的污染
农药微粒随着蒸汽散发空中,随风飘移,污染全球。特别是滴滴涕,它除了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分散性外,滴滴涕还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它能随水汽共同蒸发到处流传,致使整个生物圈都受到污染。
2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据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部分污水直接进入到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农村全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全部露天堆放,垃圾臭气直接在空气中传播,大量细菌、各种微生物、病毒对农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3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大量畜禽养殖都是圈养或散养,圈舍很少定期消毒,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大量的畜禽粪便都是露天堆放,然后经过自然发酵后才能成为农家肥,在此过程中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堆放时没有进行防渗、防漏处理,部分渗滤液直接进入地下水,然后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地表水,对水质造成污染。
4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4.1 科学施用钾肥、磷肥、广泛施用有机肥、积极推广微生物肥料和垃圾堆肥。因地制宜,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合理并科学地施用化肥。有机质是农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同时还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以及施用的厩肥、人粪尿和绿肥等,很多营养成分在未分解前作物是不能吸收利用的,也要通过微生物将它们分解,变成可溶性物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垃圾堆肥和垃圾复合肥的产生,既处理了城市垃圾,防止了污染,又生产出能够满足农业需要的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4.2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农药之前,首先必须调查研究各种病虫害的起因和发生的条件,做到能预测预报,对症下药。其次是混合和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并保护害虫的天敌;另外还要注意改进农药使用性能,改进农药在使用中的某些缺点。[1]
5 农村环境监测方案
5.1 建立建全地表水监测系统
在地表水流经的区域以村镇为单位,以村镇的排污口及取水口为界点,设置一个或几个村镇的采样断面,每年定期进行地表水项目全分析,在每年的农村灌溉期增加监测频次,分析上、下游水质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流域内的全程比对,以便于发现其污染程度和变化规律,分析污染原因,制定污染治理措施,以求尽快改善水质状况。
5.2 建立地下水监测体系
根据地下水的流向、经过的岩层、地下水水深,以村镇为单位设立监测点位,每月进行一次地下水水质监测,着重开展化肥、农药涉及项目,同时进行同一地下水系间的监测数据比对,结合当地化肥、农药使用的品种与数量分析地下水变化规律,分析污染原因及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污染治理措施。
5.3 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村为单位设立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在乡镇设立数据终端,设专人进行数据传输和系统维护,各三级监测站可以时时监管、监控全县各村镇的空气变化情况。另外,同时可以在村屯增加临时监测点位,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项目,这样农村的整体空气状况就会形成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监测网络,使农村的空气监控成为可能。
5.4 定期开展农村土壤监测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农村环境普查工作已经进行三年了,应该尽快将这项工作做为监测站的例行监测工作,加大监测频次,增加监测点位,力求最大限度地反应出农村土壤现状,极时发现土壤变化趋势,将已经出现板结状况的土壤尽快进行改良,将出现轻微污染的土壤马上改变种植方向及化肥、农药的施用方案,对于土质优良的土壤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保持土壤现有的状况。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容乐观,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又将面临涉及面积广、人员多、设备和技术人员短缺、工作环境艰苦等等问题,所以尽快建立起农村的环境监测体系将是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垃圾;生活废水;环境保护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达的象征,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城市环境日渐突出,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目前我国城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的大气进行了监测,中国就有8个城市在全球10大污染城市之中。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普遍超标,在调查的三百四十多个城市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浓度的城市占64%,30%的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规定浓度。
(1)二氧化硫排放
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是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就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
(2)悬浮颗粒物污染
有关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多数大型城市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主要来自本地粉尘及沙尘暴。其本地粉尘主要来自于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工地、建筑工地和市政管线工地等。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现象也逐渐频繁,大规模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给人民生活环境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机动车尾气排放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量就直线上升。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在经济发展,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总量逐年上升。而汽车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这就造成了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日趋恶化,每年全国因大气污染问题导致的死亡人数就高达17.8万人。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一旦超过环境自身所能承受的的净化能力,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这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2.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人,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一直高居不下,严重污染城市的水资源。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的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400吨,其中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几乎相等。
(1)工业废水
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一些违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小作坊,其污水排放量在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中占有一定地位。
(2) 城市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相比工业用水却在逐年增加。1997年比1990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就增加了一倍,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13.6%。全国各地生活污水对当地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响都十分严重。例如,在一些发达地区,重庆市生活污水则产生了当地水体中68%的化学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日趋恶化的水污染,已对人们的生存、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3.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现象。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生活废弃物、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而这些垃圾在 处理方式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市垃圾填埋
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来处理城市垃圾,不但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和危害。特别是填埋场的城市垃圾渗沥水,没有进行收集和处理,导致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
(2)城市垃圾堆肥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肥是用混合收集的城市垃圾生产出来的堆肥,但其肥效低、杂质多、成本高,不能用于农田,也影响其市场的发展。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及污水等未进行有效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3)城市垃圾焚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才刚刚兴起,目前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国内的技术设备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正常运转和满足污染控制标准。
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1.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可以有3个解决方案;
(1)调整产业结构
调节产业结构,对污染严重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进行淘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
(2)改变能源结构
改变我国的传统能源结构,不在使用煤炭,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新能源,降低大气中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对环境的污染。
(3)城市绿化建设
采用生物措施,以植物绿化城市,有效地防治城市大气污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的气比例的作用,以此减少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
2.对于城市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防治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进行集中处理:城市要建立专门的城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尽可能地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进人城市废水理厂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但工业废水的水质必须满足进人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对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业废水,应在工厂内部先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使水质满足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并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 加强宣传
节约用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城市居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良好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加强城市水污染的宣传,增强国民意识,循环用水,形成人人爱水、处处节水。对水环境的治理工作的开展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将回用水用于工业冷却或洗涤、城市绿化带灌溉、道路冲洗等,既可缓解水资源紧张,又可减轻水污染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管理
城市水污染不仅影响着环境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加强城市废水的回收利用,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引导各部门对再生水的利用。。强化城市污水处理措施,完善配套污水管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通过有效途径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真正实现城市水体污染的综合科学治理。
(3)加强监督
增强法律意识,对已经颁布的城市水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学习。强化执法力度,严格实行监督政策。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排查,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效率不高的现象。
3.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手段
垃圾污染要从量上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改善垃圾回收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1)破碎技术。便于城市垃圾进人填埋场,可以预先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有的低温破碎和混式破碎等。
(2)焚烧和热解技术。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可以使有害的废料分解成无害的物质。此外,近年来由于垃圾中可燃物比例的逐渐增加,我们把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综合利用。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同时还可以从废品和废渣中提取金属,是垃圾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三、结语
随着科学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在逐渐提高,但城市环境却逐渐恶化。在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需要解决问题。在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研发新的防治措施,更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创建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退役电子产品;危害;防治
在平时的生活中,那些被我们随手扔进垃圾桶的电池、被当废品卖掉的旧家用电器,甚至一个小小的用坏了的电源开关一旦处理不当,都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但市民对于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基本上处于任意丢弃状态,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退役电子产品中普遍含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如电视机荧光屏中的汞;空调器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CFCS 和发泡剂HCFCS;电脑显示器中的铅、汞、六价铬;印刷线路板中的溴化阻燃剂;机箱和磁盘驱动器中的铬、汞;阴极射线管中的铅;开关及位置传感器中的汞和砷等。若随意丢弃或进行不合理的回收利用,其中的有害成分将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
一、目前国内对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办法及危害由于电子产品的退役时间和地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电子产品的退役不是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是经过消费者长时间的使用和消耗后才产生的,回收过程相当缓慢。
据调查,现在退役电子产品主要流向两个渠道:一是沿街的废物收购者,即旧货回收市场;一是流向小型拆解作坊。小贩多数是把还有“生命”的产品改装或翻新之后再出售,而对于废旧电器则把玻璃、塑料等拆来卖了,其余的当垃圾随意丢弃。而小型拆解作坊一般规模较小,多为家庭式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多是最原始的人工,把拆下的电机等价值高的零件集中出售,其余的废品能回收的则按废品出售。而对于退役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有毒害物质,如电冰箱制冷剂等则是随意倾倒。最后对于回收利润不大的部分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简单处理:
1.直接焚烧:因退役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多氯联苯、卤化物阻燃剂等,在焚烧的高温下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多环芳烃、杂环芳烃、二恶英及呋喃等致癌物质;电子产品中的铅、锡等低沸点金属也会在焚烧的高温下气化,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2.直接填埋:因为退役电子产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降解很慢,而且若填埋场地发生意外,其中的各种金属成分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且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累积,再进入河流和湖泊,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最终通过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生存。
二、国外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先进经验发达国家在处理退役电子产品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1.欧盟:欧盟要求其境内的电器制造商对各类退役电子产品有回收的义务,并且严格限制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限定的有毒原材料。而出口电子产品到欧盟的生产企业,必须支付给专业的回收公司相当于产品价格3~5%的回收、处理费用。
2.日本:日本在退役电子产品处理方面采用“从商品到商品”的模式,即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回收、利用退役电子产品的义务,销售商有回收退役电子产品并将其送交到生产企业再利用的义务,消费者有处理和再利用退役电子产品的部分义务。日本政府规定生产企业回收再利用退役电子产品有法定的比例:空调达60%以上,电视机达55%,电冰箱、洗衣机达50%等。
3.澳大利亚:从2000 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大力推进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如:将回收后的废旧手机统一集中熔化后制成铺路的材料;将经过加工处理的电子产品的机壳等塑料部分重新加工制成建筑材料;将手机电池中的镍和汞等金属提炼出来进行再利用等。
三、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的方案、措施
我国在退役电子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果任由这些地下工厂和家庭作坊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从行业规范、执行标准、责任明确等方面引导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化。
1.制定法律规范。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退役电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模式,规范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配套体系,用法律约束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全面保护,并逐步取缔和规范对退役电子产品进行低成本拆解、回收的地下工厂和家庭作坊,提高回收再利用率,避免退役电子产品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尤其是电池、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
2.电子产品制造商负责制。把退役电子产品交回给电子产品制造商,由其来负责无污染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是退役电子产品回收的最佳途径。一是制造商可以在从生产到回收的过程中努力改善产品设计,减少有毒物质;二是制造商了解自己产品的结构及所用材质,能达到回收再利用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做到从根源上遏制退役电子产品污染。
要形成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联合机制,逐步完善重点管理的退役电子产品的种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在退役电子产品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实现生产企业、消费者及环保部门三结合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体系。
在政策形成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具有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能力的企业优惠政策,刺激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主动承担起其所生产产品的回收工作,实现生产商负责制,使生产企业成为回收退役电子产品的主力,同时时建立、规范民间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渠道,做到有序回收。
3.由第三方设立的正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机构处理。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都逐渐意识到退役电子产品的危害,着手建立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系统,建立正规的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集散地。这些回收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实现退役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和专业处理,在电子产品制造商为所生产的产品承担全部回收责任及相关法规政策切实实施之前,利用第三方设立的正规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机构进行此项处理工作,是个不错的过渡阶段。
4.设立专门的回收点。在超市、服务中心、社区等地方设立专门的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点,同时加大退役电子产品危害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废旧手机、电池等易混入生活垃圾的小型电子产品,呼吁全民参与、全民重视,实现从消费源头上杜绝退役电子产品的无序回收状态。
5.防止不法商人非法倾销。全世界数量惊人的退役电子产品中,有80%出口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子产品的垃圾场,面临成为全球高科技垃圾站的风险。但这些极少数是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的,多是非法倾销。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经济差距,二是管理差距,三是利益驱动。所以我们要全面审视我国退役电子产品管理现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杜绝境外退役电子产品流入。
从上面三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我国在退役电子产品进口、流向、销售、加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首先应立法规范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禁止不当处理及随便丢弃;加大法律执行力,各“把关”部门站好自己的岗,同时加强我国海关的查防能力,严禁带有退役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进入我国,并干预和控制国内外退役电子产品的流向;其次是要制定较高的环境管理标准的门槛,严格监管环境污染隐患;第三是严惩国外向我国“倾倒”退役电子产品的不法企业,特别是对那些充当境外不法商人运输工具的国人,要进行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绝不能使我国变成“世界垃圾处理场”。
6.应用环保材料。因为电子产品最终总要被淘汰,所以在产品设计时,生产企业应尽量采用易于回收的、环保的材料,并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物质,并在产品结构上尽量简略化,从而有利于回收时的拆卸处理。
7.全民参与。要想根治退役电子产品泛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从教育消费者、引导企业及地方官员真正认识到退役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做起,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发展观,消除这一大“毒瘤”,从而使退役电子产品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吴峰.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初探.国外现状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01,(1):34-35.
【关键词】海洋污染;危害;途径;防治措施
0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频繁,航运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船舶活动对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船舶活动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一些民营个体船舶,船舶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在船舶防污染方面的投入往往不足,致使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海洋环境。
1 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
海洋环境的污染物大体可分为三类:1)生活污染物;2)油类污染物;3)物理污染因子(辐射、噪声等)。船舶生活污染物排人海中之后,会逐渐被海洋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消耗掉海水中的氧。当海水中溶解的氧不足时,船舶生活污染物就会发生无氧分解,即发生腐烂,致使海水发臭,对海洋生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危害。例如,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后,由于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和硝酸盐,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致使海水中的澡类大量繁殖。在这些藻类死亡后,枝叶氧化腐烂,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致使高级海洋生物无法生存,海水变黑腐臭。另外,1ml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往往含有几百万个细菌,其中大部分是病原体或是诱发因子,可能会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播,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船舶活动往往会因船舶操作不当或船舶事故而造成海洋油污染事件的发生,当船舶油类污染物入海后,往往会在海面上形成一层油膜,油膜存在不仅降低了阳光向海水的辐射,削弱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致使地球上氧气量下降,同时还阻挡了空气中氧向海水中的扩散,破坏了海洋食物链,最终导致生态的失调。因此,海洋污染不仅直接危害着沿海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还会破坏海滨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2 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途径
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通过事故性和操作性等因素将污染物带入大气或海洋而造成污染。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有:
1)船舶压载水、洗舱水、生活污水、含油舱底水的排放。
2)船舶垃圾和包装有害物质的倾倒。
3)船舶发生事故造成溢油入海。
4)船舶有毒液体的排放。
5)船舶废气的排放。
3 减少船舶对海洋污染的措施
3.1 加强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人类在海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活动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海洋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应根据现代海洋污染的表现形式和国际相关海洋防污染条约的规定,在我国现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不断完善我国船舶污染防治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全面强化海洋环境管理,提高人们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通过船员培训教育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船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对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发现,船员的安全意识、防污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致使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船舶海洋污染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污染意识是减少船舶海洋污染事故的有效途径。通过船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船员对防污染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及对国内和国外相关防污染公约和法规的认识,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的强化,使船员充分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是船员能够自觉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技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保护海洋环境。
3.3 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完善船舶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制
作为船舶污染防治监管的主管机关,海事主管部门应具备配套的、有效的海洋环境污染监督管理机制。在船舶安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检查船舶防污染设备的配备是否符合标准,还要对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性能和结构以及使用情况作详细的检查和记录。除了对防污染设备做严格的检查之外,还要对船员严格检查,一方面严格考察船员对船舶防污染设备操作程序的认识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操作程序或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并要求整改。另一方面还要考察船员对一些国际防污染公约以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使船员能够真正具备防污染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操作管理技能。此外,海事主管部门还应配备必要的装备和仪器,加强危险品货物运输船舶的现场监督以及船舶防污染设备的专项检查,对于一些违章操作以及违法排放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船舶,应加大惩治力度,要求及时整改并承担相应责任,增强船方的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3.4 建立完善的海洋污染监控系统,提高处理海洋污染事故的能力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船舶污染海洋事故,分析和判断船舶污染事故发生的规模、地点,扩散趋势等,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将船舶污染损害降到最低,在国家沿海海域建立先进的网络化监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船舶将海洋污染物直接排放入海的违章操作,还应建立陆-海-空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利用巡逻艇、直升机、卫星等设备加大海洋监控力度,对于一些故意违章操作引起海洋环境污染的船舶和个人,应加大惩处力度,并限时整改,使船员能够真正吸取教训,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故意违章操作而引起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在做好海洋环境污染监控的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做好海洋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以及应急反应体系,一旦海上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能够整合较多的应急资源,建立强大的污染事故处理力量,并且能够自上而下有条不紊、积极有效应对和处理污染事故,使污染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海洋占据了地球将近四分之三的面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海洋庞大的资源,但是随着海洋环境不断的被污染,海洋资源也正遭到巨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人们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个国家尤其是一些沿海发达国家不断采取措施甚至是通过立法来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保护海洋环境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真正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承担起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尤其是作为船员,应该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和活动都直接影响着海洋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对船舶防污设备的操作技能,不断改进自己对船舶设备尤其是船舶防污染设备的管理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从而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已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对于这些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但是我国的固体废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分析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加强治理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由于人类在一定时期利用自然资源的 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产品,产品的使用寿命有限,一旦超出了使用寿命就成为了废物。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按废物来源可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除危险废物以外的废物都属于一般废物。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2)城建渣土,指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废弃土渣、石块、水泥块等固体废物。(3)商业固体废物,包括废纸、各种废旧的包装材料、丢弃的主、副食品等。(4)粪便。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2)能源工业固体废物。(3)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4)矿业固体废物。(5)轻工业固体废物。(6)其他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机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碎屑、电镀污泥、建筑废料以及其他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等。农业固体废物来自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物,如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及禽蓄排泄物等。
固体废物的特点概述如下:1、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2、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不同于废水、废气和噪声,固体废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气和土壤进行的。固态的危险废物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一旦造成污染很难补救恢复。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4、固体废物是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废水和废气即是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又是接受其所含污染物的环境。固体废物则不同,它们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可以认为废气治理和水处理的过程,实际上都是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比较难于扩散的形式,将气态和液态污染物转变为固态污染物,降低污染物质向环境迁移的速率。
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进入环境是不可避免的,污染物通过产品制造和利用以及废物处理、处置被释放,到达环境的路径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的。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在堆存和处理处置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若不加以妥善处理,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飘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2、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水环境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前者将水体作为固体废物的接纳体,向水体直接倾倒废物,从而导致水体的直接污染;后者是固体废物在堆积过程中,经过自身分解和雨水淋溶产生的渗滤液流入江河、湖泊和渗入地下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土壤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废物的堆放、储存和处置过程中,其中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二是固体废物的堆放需要占用土地,累积的存放量越多,所需的面积也越大,势必浪费大量土地资源。4、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固体废物在堆放、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会浸出含有害成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固体废物由于其不同的产生来源及其固有特性,决定了对其进行污染控制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要全程进行管理,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防治措施,以免对环境产生污染。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原则,是实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1、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从源头上控制固体废物的数量以减少污染。2、综合利用。对有价值的固体废物要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在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同时又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3、卫生填埋。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填埋场,对不能利用的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填埋,封场后上面可以恢复植被,即消除了污染又绿化了环境。4、焚烧设施。把能燃烧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用燃烧的方式将固体废物中的有害元素彻底摧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燃烧的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已被社会充分认识和高度关注。如何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控制住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热点环保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用地膜 污染现状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87-01
1 农用地膜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1.1 现有地膜降解度低
现有地膜一般来讲可降解度相对较低,因为降解过程本来就是比较缓慢的,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生物降解越来越被看重,所谓的生物降解,就是指在某种活的生物的作用下,某些物质被其分解,所得的分解物一般最终为二氧化碳和水。土地里残留的地膜一般是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的,事实表明,对于不同的物质,降解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表现在速度方面,对于残留的地膜来讲,降解速度相对缓慢,同时在降解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会成为环境污染的更大杀手。
1.2 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相应的残留量也在增加,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由于农用地膜在农业方面可以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产量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所以有农业的“第三次革命”的美称。农用地膜的保暖、保湿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功效,这对于承德县来讲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地膜的覆盖面积在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而且残留数量较大,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肥力,一般残留的地膜形状不是完全一样,主要以片状、球状、卷筒状为主,同时,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不同,地膜使用年限不同,所以残留地膜的面积也不相同。
1.3 农用地膜方面的政策不到位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而且没有相对充实的经济基础,很多时候都是凭经验种植或者是随大流种植,情况稍微好点儿的话还有政府的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只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小问题,缓解眼前的小困难,残留的地膜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回收利用率根本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可以说是利用率很低。面对现实中政府的政策并没有给农民提供一个足够好好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利用残留的地膜,这样不仅利用地膜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残留的地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农用地膜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提高地膜的可降解性和回收利用率
2.1.1 改进地膜的质量,研究表明在普通地膜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老化功效的物质可以使得地膜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同时地膜的功效也大大提升,残留的地膜回收利用也相对方便容易;除此之外,改变地膜宽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残留地膜的回收利用率。
2.1.2 将残留地膜的回收趋于机械化,提高回收效率。现在地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回收利用地膜的同时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大大增加,这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应该努力研究回收利用地膜的机器,使得回收工作趋于机械化,提高回收效率,进而提升利用率。
2.1.3 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于地膜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地膜替代品,研发可提高降解效率,实现无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几乎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努力寻找地膜的代替品,尽可能使得可降解度提升到最高,使得残留地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尽可能小,甚至没有污染。但是现在新型的地膜在不断地应用起来,尤其是在生物降解地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地膜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经过研究表明,使用农作物的秸秆覆盖土地也可以改善土地的质量,增强土壤的肥力。
2.2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由于没有广泛接受过科学文化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环保意识相对低下,所以面对地膜给我们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没有高度重视,要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向农民宣扬科学知识,讲述残留地膜给我们的土地带来的危害,唤起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对残留地膜的回收利用。
2.3 制定农用地膜的相关使用政策
由于地膜过分的使用,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适当制定有关地膜的使用政策,尽可能在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之前控制地膜的使用,其中包括数量上的限制和质量上的要求,严禁使用劣质地膜,尽可能将污染降低。
对于农用地膜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我们不可否认,但是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在看到经济效益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将污染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降低到零污染,所以在未来农业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改善农用地膜的品质,提高地膜的可降解度和降解速度,同时研发新的技术,寻找地膜的替代品,在新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大对机器的研究发明,尽可能将我们在农业方面的问题转化为以机械方式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防治污染。
参考文献
[1]周琳;经济发展程度对农用地膜污染处理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9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呼声不断高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有研究报道,因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已占据到所有垃圾的30%―40%,给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加强对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即就此问题作具体性探析,以为建筑施工中合理处理缓解污染问题提供一定启示。
一、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
(一)废水污染
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的清洗水、砼养护中的排水、设备水压的实验用水、桩基施工中的泥浆水,以及生活废水等;各种废弃水存在的不合理排泄现象,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部分施工单位直接将废弃水排入下水道,致使出现次生水污染问题;同时,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出现废弃水的滴漏跑冒等现象而无相应的处理措施,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度。
(二)废气污染
粉尘污染是建筑施工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直接对周边的空气质量产生不良作用。粉尘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途径:白灰、水泥以及砂子等建筑材料在装卸以及堆放过程中,一旦受到较明显的风力作用,很容易发生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土方的开挖、运输以及回填等各个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粉尘;另外,工程车辆排放的尾气、施工器械驱动时产生的废气、运输与搅拌车等施工车辆行走中导致的地面扬尘等也会对大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中因燃煤等产生的废气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三)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问题是建筑施工中投诉最多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在整个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均存在噪声污染问题,在土石方、打桩、结构施工以及装修4个不同的阶段,尽管使用的设施设备不同,但均容易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噪声的具体来源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等,以及重型卡车产生的马达声、钢筋切割中的高频摩擦声、模板拆卸中的撞击声、混凝土搅拌中的高频噪声等。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昼夜施工产生更严重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明显影响。
(四)光污染
建筑施工场地的杂散光以及各种眩光均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作息产生影响。大功率弧焊机进行空中作业时,闪烁的强烈弧光会直接射入室内,对人们的情绪产生不良作用,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出现神经功能失调现象。另外,夜间作业的探照灯,灯光交织后形成大的光源团,如射入室内,则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作息。
(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废气木材、金属和玻璃材料、渣土以及生活垃圾等,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间,并对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尤其在城市拆迁和建设中,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对城市的生态美观产生破坏作用。
二、建筑施工中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施工单位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所有施工人员均充分认识建筑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并通过让施工人员学习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宣传教育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通过环境保护知识讲座的形式,也可通过让施工人员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通过更直观的教育方式,加深施工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并提升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单位应自觉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并使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均由专人进行负责;同时,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明确环境保护需遵守的细则、注意事项、达成目标以及违背规章的惩处方式等,以促使所有的施工人员均自觉加强环境保护;对施工现场不定期进行巡检,以加强对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督力度,一旦发现违章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惩处;通过对施工方式、步骤等的科学严格规划,并同步加强监理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合理有序进行,以尽量减少不必要污染的产生。
(三)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含量
各施工单位应主动推广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通过提高施工中的技术含量,增强对各种建筑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主管部门应通过采取奖励措施,鼓励施工单位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并通过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以及及时劝止高污染的施工方式等,逐步降低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四)不同污染的具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的防治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应事先导入预设的沉淀池,并经彻底沉淀后将其排进市政总污水管网中;对施工中因各种设备以及车辆等产生的废气油脂类废弃物应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理,防止直接排入河流或随意倾倒;另外,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需先排进市政的总污水管网后,再集中进行处理,严防直接排进河流或下水道。
2、废气污染的防治
对容易因风力产生扬尘的白灰、水泥以及砂子等建筑材料,应定期通过洒水方式压尘,必要时使用覆盖物予以固定。另外,建筑施工前,应对土方的开挖数量、顺序等进行科学的研究,并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尽量减少土方的运输数量和次数;同时,通过对运输线路的合理设计,尽量减少运输距离,以减少土方运输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各种工程车辆应进行严格的尾气检测,检测合格的车辆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对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使用的大灶、茶炉等应安装除尘与消烟设备,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噪声污染的防治
对施工现场的设施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尽量将产生高频噪声的器械布置于远离敏感环境的区域。施工前应严格进行建筑围墙砌筑,并于敏感的环境段安装降解噪声的围帘。施工中采取环保型作业方法,尽量使用设有消声设置或低噪声的设施,并通过加强日常养护,减少因器械破旧增加的噪声。应注意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程度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噪声程度过高要及时调整。
4、光污染的防治
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护以加强对电弧焊等强烈光线的拦截,尽量减少施工中强烈光源的散射;施工中在保证照明条件下,尽量选用低功率的照明设备,并在照明设备上设置灯罩,使灯光的照射方向与居民区相背,并减少光的散射范围。
5、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对施工中产生的玻璃、木材、金属等材质的废弃物,应尽量进行回收利用;包装以及电焊等废弃的材料应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施工中应规范化运输,避免出现随路洒落现象;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排进垃圾池,并统一清运处理。
结语: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已经对我国的环境安全造成明显的威胁,加强对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治理势在必行。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光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各种污染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今后应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并逐步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同时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含量,并对各种污染源分别加强整治等方式,尽量减少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污染量,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王跃进.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2(19)
[2]李科典.浅谈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3]王立.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J].世界家苑,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