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8 16:36: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第1篇

究竟中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立进展如何?又会从哪些领域进行突破?中国标准如何与国际标准接轨并走出国门,这些都是当前工业主管部门、产业以及学界尤为关心的问题。

标准化制定进行时

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南方工业中心广东省举办,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发言中指出,自去年6月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启动智能制造专项以来,已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1.5亿元,支持了93个重点项目。今年,两部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已立项133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全国25个省区,预计国家拨款52亿元,接近去年中央对智能制造专项的1.5倍。智能制造专项实施以来,不仅支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了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安全可控水平,而且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

从苗圩部长的发言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相关工作已经取得了进展,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实际上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来之前,有关部门对中国在制造、工业等领域的标准体系缺失问题已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行业性标准规范,我国企业在跨系统、跨平台集成应用时往往需要先解决许多复杂的标准技术难题,有的甚至需要推倒重来。例如,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不能兼容。野村综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中国物联网的技术和标准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如物流标准应该与全球公认的标准相匹配,即在坚持民族标准的基础上,积极与外界互通。”

工信部赛迪智库课题组在调研后也认为,我国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尚没有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顶层参考框架,智能制造框架逐层逻辑递进关系尚不清晰。二是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物联网、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关键技术具体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对应标准规范尚未统一,造成不同厂商产品间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高。

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逐步开展起来。2014年12月,工信部开始筹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着手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2015年2月该工作组正式成立,由工信部装备司牵头,科技司、电子信息司、信软司、通信司共同任副组长。包括专家组中的行业内多名专家,也一起参与了标准化咨询相关工作。此外,电子技术标准研究院、机械工业仪表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担任了秘书处单位。

2015年5月,中德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成立,中方工作组组长由国标委工业二部主任戴红担任,副组长由工信部装备司司长李东和国标委工业一部主任肖寒担任;德方工作组组长由DKE的Reinhold Pichler担任,副组长由DIN的Volker Jacumeit担任。工作组主要工作是和德国方面进行标准化交流。

2015年12月,在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主导下,多个国内行业标准化组织参与,提出了中国智能制造的体系架构,也就是《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

2016年5月,中德双方举办了第二届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发展与标准化交流会议。据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卓兰所长介绍,双方达成了以下决议:保持双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合作;开展工业4.0模型和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互认并提交参考模型国际标准提案;开展无线通信标准化领域的合作等等。

2016年6月2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信部联合成立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为下一步制定标准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上述时间线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正在按照计划向前推进,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考验他们的重点。

战略制定及突破口

随着今年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业内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建设指南》上。多名制造业内人士指出,《建设指南》制订是为了解决智能制造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建设指南》提出,我国将在5年内建成并逐步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具体步骤是到2017年,初步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60项以上智能制造重点标准;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修订5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实现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全覆盖。

据卓兰介绍,《建设指南》提出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共性标准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可靠性等5大类,关键技术标准中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类。此外,还包括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

“以前我们的工业和信息化的服务理念是比较差的,现在可以看到个性化定制的业务越来越多。比如山东红领集团,从服装样式设计到成品接收只需要7天的时间,还有很多行业都在用个性化的定制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用户需要的产品,缩短了订单的周期。通过这方面的标准化制定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体行业的服务水平。”

众所周知,我国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领域发展迅速,并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体系,也出现了华为、中兴这样的知名企业。卓兰介绍,未来在这些领域有望率先制定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并进而发展为国际标准。目前国家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正在进行标准化制定,其中大数据已经起草了6个标准,云计算方面也起草了20个标准。

按照《建设指南》的意见,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将优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并逐步覆盖智能制造全应用领域。

此外,《建设指南》还明确提出“立足国情,开放合作”,加强与先进制造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沟通,适时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同时,将适合我国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国际标准适时转化为国家标准,建立兼容性好、开放性强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第2篇

第一,经济环境的分析。据估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到2020年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而大力发展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确保经济和社会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风电设备的价格,这有助于内蒙古风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设备技术水平,从而实现风电产业的结构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分析。对内蒙古而言,风电产业是朝阳产业,它在有效解决当地能源困境的同时,可以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供有利条件。风电具有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既能够优化华北地区的电力能源结果,又能够响应人们日益高涨的环保和节能呼声。

第三,技术环境的分析。近年来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但风电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如没有实施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对输出功率的短期预测技术还有待提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1.构建有效的风电电价机制

第一,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要抓紧风电招标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对中标项目资源备案,为投资者前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要对风电项目招标调整机制进行规范,实施招标定商,在评标过程中适当下降投标价格的比重,对技术水平、开发经验、电力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和风电上网保障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虑;第三,在风电项目开发地构建风能资源使用补偿机制,要求开发商提交“风能资源使用补偿基金”,将其用于风能项目在当地的开发补偿;第四,进一步细化标杆电价政策中地区的分类,切实将地区间的差异考虑在其中。

2.加大风电产业的宣传力度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中国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我国的能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风电的定价要稍微高一些,很多企业和居民在使用时出于费用的考虑,都会选择污染较大的火力发电,这就要求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大对风电产业的宣传力度,转变全体成员对绿色电力的认识,自觉选择定价稍微的风电;政府对于使用风电的企业和居民,可以将电费差价在企业所得税(或贷款利息)和个人所得税中抵免,以此来激发企业和居民购买风电的热情。此外,内蒙古电网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建设常规发电能源的煤电时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积极探索风电的开发,从而为风电提供及时、可靠和方便的电网输送通道。

3.加快发展智能电网,为风电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内蒙古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但是该地区的能源需要却相应较低,这就必须通过构建智能电网来为风电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良好平台。智能电网的发展,将形成西、北部能源丰富地区的送端电网和东、中部地区能源需求旺盛地区的受端电网,切实提高电力的承载能力,实现风能的大容量、长距离、跨区域、高效率和低损耗输送。风能目前在内蒙古主要是用于生产电能,而智能电网的构建将显著提高电网接纳和调节风能的能力,从而切实促使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来:智能电网使用柔性输电和特高压输电等技术,能够对大规模风电基地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满足风电大规模输送的需求;智能电网使用储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对风电并网的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和规范,从而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智能电网的配用电设备能够实现对风能的接纳和协调控制,切实让用户享受到风电带来的好处。

4.健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体系

内蒙古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这就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构建风电机组技术标准及涵盖设计、建设、投产和运营的检测认证体系,对即将批量生产的风电机组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在模拟工况下的性能试验及完成安装调试运行后风电机组的实际出力情况进行测评。当然,构建健全的内蒙古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实施,在现阶段可以采用强制规则并辅以财税补贴等政策,让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批量化生产设备前,使用国际先进标准对零部件及整机进行充分检测,以消除因风电设备质量不过关而带来的运行隐患。

三、小结

第3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功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如果我们完成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为每一个用户都安装上智能电表并且间隔一定时间向用户一个电价曲线来时刻控制大型负荷群的用电行为。我们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做到将全国的所有负荷群都整合到一起,那么我们的“峰谷差”问题即使不使用火电机组也可以完成自调,对于节能减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正之处,希望大家予以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1.智能电表技术标准的特殊意义

对智能电表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工作来说标准的制定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来说相关标准的制定无疑是一个非常强力的助力,标准的制定考虑了智能电网的本地以及远程费控功能,使其具备了信息交换、保障数据安全以及提高智能电网的防护能力,可以确保智能电网的信息数据以及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也有了更好的保护方法。

1.2 对于智能电表的采购工作也给予了更多的保障。指定的标准通过对电能表的型式、类别的定义,给予了五种不同情况下,每一种智能电表的技术指标以及功能,统一了电表的评价标准,对于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制造单位的制造工作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帮助,产生了巨大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对我国电网公司的招标工作提供了巨大地理论以及事实帮助。

1.3 标准的制定对于电能表的配送、仓储、以及检定工作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标注对智能电表的规格、类型的规范化,在保证了生产流水线上电表检定工作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同时,也实现了配送车货位、仓储货位以及周转箱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提升了电能表的配送工作的效率,极大推动了计量业务的智能化和标准化进程。

1.4 标准的制定明显的提升了智能电表的监督管理水平。由于标准在对智能电表分类后,也对每类的智能电表的材料工艺、可靠性、电气性能、功能要求、适应环境、机械性能以及技术指标等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我们对电表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充分的发挥了计量中心以及计量体系的作用,对于实现计量监督管理的标准化、精益化以及集约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智能电能及其功能

2.1 智能电能

智能电能表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数字采样处理技术及SMT工艺,根据工业用户实际用电状况所设计、制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表。电能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最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

电能表能精确测量正向、反向及组合有功电能表,四象限无功电能、组合无功1电能、组合无功2电能,能实时测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和频率等电参数。通过表内输出信号来控制路器实现负载的通与断,实现督促用户先买电后用电的功能。并通过多种费率可以有效的调节电网负载平衡,削峰填谷,使用电更合理化、有效化。

2.2 智能电能功能:

具有正、反向有功电能、四象限无功电能计量功能,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计量方式可设置。有两套费率时段,可通过预先设置时间实现两套费率时段的自动切换。每套费率时段全年可设置10个时区,有5个日时段表,24小时内至少可以设置14个时段,时段最小间隔为15分钟,并且时段间隔大于实际需量周期值,可跨越零点设置。具有记录、显示四象限无功电能。具有记录、显示组合1无功和组合2无功,且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可以进行设置。具有分时计量功能,有功、无功电能量按相应的时段分别累计、存储总、尖、峰、平、谷电能量。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能存储12个结算周期电量数据,结算时间可在每月任何一日整点设定(不大于28日)。

通过LCD显示各种参数设置情况和测量数据量,可以轮显和键显数据。可实现参数轮显,轮显的参数和时间可预先设置,参数轮显的顺序可任意设定。具有测量A、B、C三相的电压、电流有效值、有功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当前电网频率的功能。具有编程禁止功能和需量复位功能。具有过载报警继电器输出报警信号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电压出现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有功反向、电压逆相序、电池欠压等各种事件时,电表液晶及报警指示灯会提出报警。

3.智能表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通过在生产环节、采购环节以及使用环节的分析和研究,对我国现有的标准进行完善补充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由于我国之前没有智能电表技术标注,所以电网公司对于智能电表的各项数据、规格、技术指标等的要求都不一致、非常的宽泛,所以就造成了当时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速度的放缓,严重危害到了通信接口、信息交互的统一,对于电能表的互联互通和互换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要注意对现有标准的完善和补充,使标准适可满足我们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并且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因此,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立足于企业生产、检测调试、运行维护等环节,总结多年运行经验,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智能电表的广泛安装还可以带动一大批下游产业,甚至是一个行业;而且智能电网的建设还可以为我们节省大笔资金的同时轻松做到对“峰谷差”的调节,因此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不仅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发展智能电表的应用使我们现在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克服困难,扩大我国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范围,在推进我国电力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1.1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城市本身的扩张及快捷交通的实现都要求城市交通系统向智能化发展。首先,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道路、停车场、红绿灯、加油站等交通设施网络密度越来越大;交通堵塞、污染及事故频发迫切需要一个敏捷的智能系统进行监控和调度。其次,人们出行的频率和对出行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安全、快捷和环保成为每个城市居民的诉求,而现有的交通服务还远远达不到居民的诉求。此外,交通系统作为国家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及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是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生产力提升的必经之路。

1.2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可行性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依赖的重要条件有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及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而从我国主要城市的发展来看,上述几点条件都已初步形成。智能交通应用的技术涉及各个领域,许多技术属于前沿科技,如感应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软件等。随着多年的引进外来经验再加自主探索,我国从事智能交通相关技术研发的企业和院所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企业及配套辅助产业也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发展城市智能交通已经具备了较坚实的技术基础。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财富大量积累,政府运营宏观调控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我国的部分城市已具备足够的财力和自来进行智能交通建设。同时,智能化交通的发展还能减少效率低下及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从长远利益看,建设智能交通也是明智的选择。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多年投入,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城市带来了完善的交通设施。而随着地铁、高铁、城际轻轨的建设,我国城市内及城市间的交通基础已经十分牢固。如何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成为交通设施建设的新课题,智能交通也应运而生。

2加快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的建议

加快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应从宏观统筹、关键技术应用及资金规划3个方面实现突破。智能交通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既集中又分散的控制,需要各个交通模块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逻辑,因此,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不是每个城市各自为营,而需要在整个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规划。首先,对于智能交通建设的范围和进度,需根据不同区域差异化对待,并协调区域间的衔接。其次,应明确智能交通发展的目标及应用的技术标准,从而保证智能系统各模块的互通性。最后,对于每一个城市而言,应进行智能交通发展的规划,明确本区域的建设方案,经过国家层面的评估审核后才能考虑实施。智能交通建设需要实现物联网、管理系统软件通信网络的建设,还需要机械制造的能力塑造。尽管我国智能交通领域已经有大量的科研单位,有较多的创新技术,但能够进行大规模应用的成熟产品还不多,尤其是在标准方面更是五花八门。此外,智能交通中将大量使用的感应设备和自动化设施都对机械制造有极高要求,而我国的这个领域还未能进入广泛应用阶段,与美国、日本等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下,应加快交通相关的机械制造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工艺革新。智能化交通建设并不是新一轮的交通大发展,而是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以革新为主的技术应用,但同时不可否认,建设智能化交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以研发、制造或购买先进的技术和数量庞大的设备。因此如何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地进行智能化改造,直接影响城市的财政负担及城市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加快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有效途径是防止全面铺开,或急于求成。交通压力较大且具有良好的交通设施基础的城市,可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如地铁、轻轨及交通控制系统等;交通压力不大、交通网络简单的城市应做好超前规划,对如监控、应急中心等重点领域进行智能化建设。

3结语

第5篇

6月29日,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该公司在告诉行业同仁该怎么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身去做――年初的时候,国家电网收购平高电气、许继电气方案获准,这为国家电网涉足电器设备制造行业铺就了坦途,而许多鲜为人知的智能电网开发企业也多有国家电网参股其中。在近日智能电表招标中,国家电网被指操纵竞标,国家电网对电力行业全产业链的控制欲已经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

游戏规则制定者

“国家电网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某人士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如此解释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6月29日,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以及《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以上两大标准为国家智能电网体系的建设标准化打开了局面,也有利于智能电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智能电网开发之初产生不必要的无序开发与财力浪费。”前述国家电网新闻处人士表示。

不同于电信设备制造和部分机械制造行业,由于行业标准体系迟迟未能建立,智能电网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产能过剩以及行业无序发展,甚至导致国内标准缺失而影响到了整个产业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掣肘。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发展之初就随即出台两大标准,是相当明智的。

然而,国家电网也与电信网络运营商一样,在告诉了上下游企业该怎么做的同时,也把监管者的权力顺手牵羊地攥到了自己手中。在日前进行的智能电表招标会上,国家电网就迫不及待地展示了它对这个行业强大的控制力。中标企业多数是国家电网相关联企业,国家电网智能电网部表态:招标都是依程序进行的。但是这也从侧面表明,只有国家电网有权认定企业的产品是否合乎标准,只有国家电网有权决定谁的产品和技术是合乎标准体系的。国家电网这种决定性的控制力,在智能电网发展初期表现得极为明显。

国家电嘲显然不满足于行使手中的规划与标准制定权,它希望更多地直接介入实体操作层面。据了解,智能电网行业将形成规模上万亿元的总产值,国家电网显然不能错过这个巨大的商机。事实上,国家电网在此之前已开始了智能电网领域的布局。

挤占同业利益

在经营电网和制定相应规则的同时,国家电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还逐步向上游产业渗透,挤占合作伙伴的利益。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最近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需要在国家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承担起ICT(信息和通信技术)支撑的职责。整个智能电网体系需要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国电信息通信公司顺理成章地担此重任。

国网信息通信公司总经理刘建明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他们被赋予的另一项新使命是开发智能电力终端产品,比如智能电表、智能开关等,以便能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便宜、更便捷的用电服务。

该公司目前已经开始了与部分家电厂家的合作。海尔、美的等家电厂家已经与国电信息通信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共同开发智能终端家电。刘建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采访时表示,开发智能终端离不开与一些家电厂家的合作。在上海世博会智能电网展馆布局中,海尔、美的为国家电网配套生产了多款智能家电产品,预计未来的合作将走向常规化。

“国网信息通信公司只负责了智能电网开发的一小部分,国家电网的整个智能电网体系包括发电、输电、变电,调度等六个环节。”刘建明告诉本刊记者。国家电网为了运营智能电网,专门成立了智能电网部。智能电网部负责起草了前述两大标准文件,该部门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负责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推进工作。智能电网部某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他们部门主要承担智能电网的发电、输变电、调度等各方面工作的推进。

国家电网为智能电网谋篇布局已经是早些年的事情。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在提出之初,国家电网就通过其下属公司、研究院与多家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合资组建了智能电网技术与设备研发企业。国内多家具有规模的智能电网研发企业背后都依稀可见国家电网的身影。

2月11日,国家电网收购电力设备制造业著名企业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便被认为是国家电网大举进军电力设备制造领域的信号,而其背后的意图亦被分析人士认为是意在提前布局智能电网设备制造。被收购公司有强大的设备生产与研发能力,而这两家公司在智能电网研发方面也颇具实力。

混沌的角色

尽管国家电网已经开始在电力设备市场上大显身手,然而市场对智能电网风暴显然还没能完全接受,股票市场的先热后冷是这种不信任态度的最好表露――年初,智能电网相关龙头股一度高涨,但涨势短暂维持后,股市炒家回归理性,智能电网股跌势开启,国家电网的两大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并未能挽救智能电网概念股颓势。目前智能电网股大势仍显低调。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某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坦承,智能电网刚刚起步,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家电网并未就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问题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思路。据该人士透露,国家电网目前并未明确未来将重点开发哪些智能电网产品,也并不知道将来该瞄准哪些细分市场。

而对于如何协调自身既作为运营商又作为可能的设备制造商的角色,国家电网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目前还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可能涉及协调与电力公司、各地电网、设备制造商以及家庭用电终端产品厂家甚至其他相关的二维码信息软件商的利益划分,对此,目前的国家电网显然更是无暇顾及。

第6篇

关键词:德国“工业4.0”战略;中国制造;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05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制造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机制,借助于正在迅速发展的新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有利于加快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1 德国“工业4.0”战略的内涵

德国“工业4.0(Industry4.0)”战略是德国政府确定的面向2020年的国家战略,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是人、机器和数据相互连接而构成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是一种生产要素互联环境下的智能生产。其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重点,基础是分布式、自发式的生产流程与大规模、单件生产趋势的日益融合,不断进行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提速或效率的提升,也体现在从设计研发、生产到运输配送、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供应链高效对接、消费者积极参与等。

2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困境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是极为严峻的挑战。首先,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与产业空心化的危害后,重新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本土,并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相连,我国制造业水平与其有不小的差距。比如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战略”,欧盟提出“欧盟2020战略”。其次,在低端制造业领域,东盟国家、越南、印度及拉美国家试图超过中国的阻碍,他们以更低的成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人力资本丧失了优势。最后,中国制造业走了一条粗放经营的路线,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工业2.0向3.0过渡,甚至还没有彻底完成工业3.0要求的信息化改造;自主创新与技术培训升级能力薄弱,从而出现总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缺少细致的标准化流程,利润微薄的不利局面;另外,投入产出矛盾比较突出,能源消耗居高不下,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价值创造能力不强。

3 借鉴德国“工业4.0”发展我国制造业的路径

我国大力倡导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更是提出了远景规划,这都与“工业4.0”战略不谋而合,并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3.1 基本方向:智能化与数字化制造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厂,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制造智能化、数字化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大趋势,“工业4.0”强调各生产系统中所有成分通过网络现互联,将物联网与服务网应用于制造业生产的全过程,形成更智能的数字生产网络,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并积极探索创新驱动、质量效益高、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互联互通的智能体,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技术进行通信,可自行决定可行的最佳生产路径,真实制造与数字化虚拟制造的融合,将使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3.2 生产方式:大规模与定制化制造

德国“工业4.0”发展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其理念本质上是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能耗,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主,满足个性化的生产需求。在各生产要素作为资源更灵活的配置条件下,大规模生产高度定制化产品,改善产品质量,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顾客可以参与其中,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而不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也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优化和升级,必须重点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方式。同时,还要加强研发能力的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管控水平,还要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提出更好、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走个性化定制道路。

3.3 关键结点: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标准化的完善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可借鉴德国建立起个人、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合作型研发体系,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个人提供知识与劳动,相互协调共同研发,搭建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平台。标准化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关键,如果缺失了技术标准,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制造生产中就无法用同一种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系统也将无法识别,工业制造业在跨系统、跨平台生产时就出现了不兼容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就是要完善“工业4.0”所提到的工业数据空间,这个空间有着统一的数据终端接口,让任何一个访问者都可以通过该空间获取世界上所有有关工业的信息。我国也要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对制造业设备及工业标准的规定,力求建立起完善的中国工业标准体系并与国际对接。

3.4 保障机制:成立专业协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德国“工业4.0”战略为管控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制度。我们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时,也可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建立与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制造业等有关的专业协会,引领制定标准,促进产学研结合;此外,智能生产可能将导致生产无人化,但在制造业的创新领域中人的能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还将发挥核心的作用,他们主要从事创新设计、控制与检测等。因此,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于燕.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4,(10).

[2]张晓军.“工业4.0”带动我国打破原有国际制造业秩序[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5).

第7篇

尽管有人认为智能电视无非就是终端厂商想多赚钱的噱头和把戏,但更多人还是赞同智能电视将是传统电视升级后的最终产物,代表着下一代智能产品,因而产生更多期待,而云电视的产生恰恰符合了这一预期。

智能电视的云化

智能电视的崛起可以归结为国内对三网融合的规划、企业厂商对手机终端竞争白热化的战略转移,进而带来对商业模式的不确定猜测,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更新与变革。云技术配置在3D、LED、LCD等各种电视上,是对智能电视现有应用的升级,也是智能电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要配置,它极大地提升了智能电视的实用性。

那么,究竟智能电视会怎样突破用户的想象,带给人们更多更便利的生活支持呢?之前家电市场热炒的互联网电视只是普通电视机向智能电视机过渡的产物。无尾电视、脑力波电视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云电视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即将量产。云计算技术是新兴的信息技术,更多地是比拼创新及客户定位,所以国产云电视也有望领跑全球。

信息技术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各个产业,带来很多颠覆性变革,在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之争之后,我们看到了“云电视”。对云电视的期望,也扩展了电视机的定位,不仅是传统意义中“用电的方式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而是智能生活的助手,提供大量支撑智能生活的服务,这些都符合了对智能电视的需求,所以智能电视的云化是一种必然。

什么是真正的云电视

云电视被定义为在智能电视基础上,运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对现有应用进行升级的智能化云设备,它拥有海量存储、远程控制等众多应用优势,并能实现软件更新和内容的无限扩充。这个定义复杂而抽象,它用语言表达了对未来电视功能的畅想。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如今它已从一个前端的计算概念扩展成“云空间”、“云应用”、“云社区”、“云搜索”、“云浏览”、“云服务”等终端应用,这种拓展无疑为终端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随着HTML5、体感技术、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发展,云电视互动性更强、整合资源更具优势的特征凸显。最终我们看到的未来云电视,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业务承载平台,成为家庭智能娱乐终端,也许那时我们面对的才是“真正的云电视”。

智能电视的云未来

云电视要发展,需要做很多突破性的工作:

首先就是标准问题,云电视的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互联互通应用规范标准、操作系统技术规范标准、多媒体终端技术标准等;其二,互联网牌照制约下的内容“瓶颈”,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传统产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其三,云端后台支撑能力有待考验,关于云成本与效益的评估和分析,至今也没有被广泛认可,因而关于“云”的一切,始终被认为有炒作之嫌;其四,软件应用商店市场建设有待加强,结合云电视的应用还非常有限,人们希望更早实现双屏体验,希望边看电视、边透过显示相关内容的应用商店,为观赏影片增加新的互动方式。其五,其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在内容市场细分方面也尚无突破创新,尽管进行如银行卡绑定、保险、投资、电视社区等内容延展,但是与内容提供商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企业要实现从“制造”到“制造+运营+服务”的转型;最后,云安全问题是目前阻碍云计算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对于云电视,网络监管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第8篇

目前,造船业国际先进水平正在从工业3.0向4.0过渡,而我国大部分船企仍处于2.0阶段,造船效率仅是日韩水平的30%。从2010年起,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前列。但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国造船业将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表示,在与国际一流强手竞争中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紧紧抓住智能制造的新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创新驱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将智造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倍增器。

自制机器人“上岗”焊接造船

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制造多功能室焊接机器人,已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试用期”,正式“上岗”焊接造船。该机器人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该种先进技术装备的国家。

据介绍,通过配备多种焊接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船厂的车间也越发“智慧”。一线员工只要在信息化电子终端操作机上使用条形码数据采集技术,就可以实时跟踪制造情况、采集数据和信息等。

如今,走进中船重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一线员工只要在信息化电子终端操作机上,使用条形码数据采集技术就可以准确获得消耗品使用信息、动态实时跟踪分段制造情况、实时采集现场质量检验数据和生产安全与设备信息等。该项目建成了国内首个船舶分段建造数字化车间,通过配备多种焊接机器人替代分段焊接人工作业,使分段制造接近日韩先进船舶企业水平,分段建造效率提高30%,车间能耗降低10.8%,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30%。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全链条协同

近年来,中船重工抢抓智能制造新机遇,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技术在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应用研究,引领船舶行业变革,推动我国向海洋强国迈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刚表示, 船舶行业具有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制造特点,要求生产作业系统具有更高的柔性和智能。杜刚说:“就船舶行业而言,我们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全链条协同,即从设计开始,到工艺生成,到物资供应系统,到制造车间,到测试和最终交付。”

围绕全链条协同,中船重工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通过厂所合作、研用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我国船舶智能制造装备国产化和柔性制造新模式;建成了国内先进的高技术船舶分段制造数字化车间,使我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水平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验收通过了3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打破了国外智能制造技术垄断,有力支撑了造船效率和效益。

除了集团内的转型升级,中船重工还为传统船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引领我国船舶行业变革。据介绍,中船重工以智能信息系统、智能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智能工作站等高端定制化的智能制造产品,面向船舶行业内的船舶制造、船舶动力、船舶配套以及部分非船制造型企业,开展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院所等项目建设,解决传统船舶制造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急迫需求。

下一步,中船重工将实施四项工程,建设一个中心,构建两个体系。四项工程是指船舶重工研发制造一体化协同平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程、船舶重工试点示范推进工程、船舶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一个中心是指大数据中心;两个体系是指制造+服务体系和船舶重工智能制造人才体系。预计到“十三五”末,中船重工将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成本降低15%,研发周期缩短15%。

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随着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日益提升,中船重工初步形成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体系。但要实现制造环节互联互通,消除“语言障碍”,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该集团公司根据业务涵盖船舶与海洋装备设计、建造、试验、保障全过程的特点,将面向船舶复杂系统的集成优化设计、一体化并行协同研制、造船模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全生命周期超大规模的系统工程管理,依托第七一四研究所抓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同时整合全集团力量,构建起由总体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协同标准、专业标准组成的标准框架体系,并建立起标准体系的动态完善机制,逐步为智能制造形成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目前,中船重工制定了集团公司装备制造2025计划,按照计划,到2018年,中船重工将建设7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数字化设计工具、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普及率和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在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基本建成研发、设计、制造、测试、仿真、管理一体化协同平台,形成开放共享的网络数据系统;基于业务流的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三维设计软件等基础软件或系统达到高度统一,初步形成数字化基础体系;形成可自定义的标准智能工厂。

相关链接

中船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工

近日,中船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在重庆市永川区正式开工。同时,中船重工与永川区签订了深化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高端动力、智能装备、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军工科技和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第9篇

交流会上,来自博世中国、海尔、航天科工、浙江正泰太阳能、烽火通讯科技、武汉企业园区、青岛生态园区以及英飞凌、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德国机械制造研究会、德国标准化协会等中德双方企业和专家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

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Olaf Herzog表示,在中德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双方的优势所在,同时要从灵活性、速度性上进行综合考虑,不止是要考虑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

那么,如何做到着眼未来?“第一要建机制,建立两国政府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第二要搭平台,搭建像中德智能制造企业家大会这样的合作交流平台。第三要明确重点领域方向。第四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说到。

另外,海尔集团的代表说道:“工业4.0时代,已经超越了原先简单的项目合作关系或者合同关系,朝着双方深入的战略平衡的方式去开展。所以说从集团角度来讲,不仅仅是产品或者市场要做到全球化、国际化,同时从资源、合作领域、资源平台整合方面也要做到全球化和国际化。”

目前,航天科工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应用上,例如智能工厂建设、智能产品互联等诸多领域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在与德国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到开放互联、资源共享,航天科工的代表说到。

谈到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烽火通讯科技的代表也深有感触。他表示,在智能制造的大形势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立足现在,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另一个就是要落实创新机制,依托创新实现产业和技术变革。同时,他还从技术标准化、全球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的优势和不足。

与中国企业的视角略有不同的是,来自德国的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和德国机械制造研究会的代表从战略发展、文化认同、人才培养以及注重中小企业发展几个方面讲述了一些看法。

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的代表表示,弗劳恩霍夫很早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且和很多的中国企业有过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感觉在战略的发展路径以及文化包容方面,中德双方还是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双方更进一步的增加了解和信任。

另外,“工业4.0”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建立自身的培养体系。弗劳恩霍夫在欧洲正在启动在职持续教育,同时在中国也引进了这样一个培训体系项目,来为企业、为社会做“工业4.0”以及“工业4.0”物流培训再教育。

另外,德国机械制造研究会的代表谈到,“工业4.0”时代,一定要注重中小型企业发展,德国的中小型企业之所以能够支撑德国的工业发展,恰恰在于中小型企业充满活力。同时,他认为,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下,中国和德国互有优势和缺陷。中国有速度和灵活性,德国有质量和创新,而中德双方的合作尤其在“工业4.0”方面的合作是工业互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