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36: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新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也要求能够与时俱进。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状况趋势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和谐的基础,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只有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得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国现代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动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加大对传统农业资源的投人,还要加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农业现代化而很大程度上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的运用。
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想要发展农业经济,就要重视农业究竟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我国农业本文由收集整理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状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增长后,由于我国人均所拥有的土地资源非常少及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对农业经济的重视不够,我国基层政府在努力发展农业经济时,但是发展的成本增加,使得农民负担加大,进而使得农业经济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导致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发展较低,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我国的农业产品产量增速降低,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负增长,使得农业增加值降低,人们的说话水平降低。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基层农业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较差,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管理认识不足。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法制和制度建设落后,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经济管理无法可依。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使得他们的专业素质不高,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不断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经济管理思维向现代农业管理转变
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已经驶入了新轨道。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开始渗透到农产经济的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经济管理将会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的深加工以及农业产品质量与安全,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改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改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和思维。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改变了各行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使得信息化开始进人到普通农业经济的各个方面。农业技术的信息化,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进一步向农业生产力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经济管理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农业只有不断我国基层农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的意识,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管理的效率。
农业管理信息化就是将农业生产和管理以及农业科研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农业管理信息化除了能够服务于农业经济的生产、管理和科研,还可以作为农业经济决策的辅助系统。农业管理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业经济的重要工具,也能实现农业科技的高效开发。
3.农业经济产业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业产品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随着农业合作政策的出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以及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利用利益政策连接起来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
制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市场化的组织形式得到提高。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农业产品开始标准化生产,农业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产生了一大批优质农业产品生产基地,满足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而且带动了农业经济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进而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增强,农民收入提高。
4.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只有坚持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才能扫清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加强对农业经济的财政支持制度改革,提高对农业经济投人。加强政府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增加对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和保护制度,在中国农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农业高新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建设,并相应地推进农村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政策创新,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必要性; 紧迫性; 发展取向; 路径; 选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63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4- 0104- 02
所谓的事业单位也就是指由国家机关直接主办或者国家出资但交由其他组织举办,专门从事社会的教育、科技、卫生及文化等活动的服务性的组织。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在实际运行实践中已经开始表现出了种种弊端,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取向及基本的路径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1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事业单位是重要的社会组织,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比如包含了教育、文化、卫生等等,所以说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运行实践中很多的弊端已经开始暴露,并且成为了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事业单位的改革不但非常有必要,而且还非常紧迫。① 当前的事业单位主办主体过于单一,并且人员也是臃肿不堪。当前大部分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及医疗机构等都是由政府主办,人员过于膨胀,并且经费来源也基本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这样就必然会导致缺乏市场竞争的环境,最终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效率和服务质量。② 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非常不畅,经常是职责不分、机构重叠,并且运行实践中行政化严重,很容易导致行政问责机制无法落实执行。③ 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机制,人才的选拔和流动比较滞缓,很难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事业单位因为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供应经费,所以在资源配置方面就导致了非市场化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垄断性的事业单位更是出现了权利部门化和部门利益化的严重倾向。
2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
(1) 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特点来进行科学分类,然后根据其特点进行改革,逐步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及企业化道路。在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将我国事业单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大类:① 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并且为政府服务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可以定性为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② 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并且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没有有偿经营的能力,经费都是由政府承担,所以这个类型的单位都是定义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这个类型的事业单位又可以细分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准公益性事业单位;③ 能运用知识技术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事物的事业单位,这部分单位可以定性为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对其改革的目标就应该是将其改革成公益事业法人或者企业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④ 以营利为主要目标并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这类型的单位定性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向适合走企业化。
(2) 事业单位改革要以逐步增强其公共性和自主性为目标。① 一切事业单位的改革都必须朝着增强公共性的方向努力。以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多是围绕政事分开进行的,忽视了事业单位的公共性使命,所以当前必须要改变这一观点。② 事业单位改革还要逐步增强事业单位的自主性。这里所说的自主性主要就是指事业单位的独立性与自治性。当前事业单位决策与执行一体化的行政运行范式已经表现出了种种弊端,虽然我国事业单位也认识到了这种决策和执行一体化体制的缺点,并且也一直努力改革这种体制,但是直到现在我国的政府及事业单位之间仍然难以彻底分开。所以,事业单位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要继续增强事业单位的自主性。
3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1) 重新审视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事分开。当前事业单位运行绩效不高、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政府职能不明晰。所以事业单位改革首先就要重新审视政府的职能,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对其监管的事业单位要明确。另外,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使事业单位慢慢成为能够自我发展、能实现自我约束及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运行的独立法人。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事业单位才能具备了真正的发展内在推动力。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发展中还是行政机关通过自己手里的财权及人事权等来干预事业单位发展的现象非常普及,所以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推进政事分开,通过改革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体制及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等来将事业单位改革推向深入。
(2) 积极建立和完善能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各种管理制度体系。要想确保事业单位的改革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建设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显得比较滞后。为此,需要加快建立事业单位发展和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① 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及成本核算制度,为事业单位能自力更生创造条件。当前的事业单位改革要针对基本事业单位实行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其他比如社会投资及事业政策经营补偿等为辅的制度,同时还要充分集中资金对非常重要的事业单位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而对某些确实需要政府财政补贴或者补偿才能生存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当然最好是能尽量地放开,让这些事业单位能在市场中生存。基于此,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与成本核算制度,这样可以监督管理事业单位的投资取向,可以通过定期的核查资产来对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核。② 要努力在事业单位中逐步开始实施完整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起更科学合理的财务责任制度。③ 要加强和完善人事和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努力构建起从各类事业单位实际特点出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④ 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事业单位的特有的法人治理结构来对本单位的业务发展、财务预决算及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3) 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重组,然后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案。首先要对我国事业单位根根据自身的具体职能及公益性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这是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最为核心的一步。从大体上来说,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行政类事业单位,二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三是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对这3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案。具体来说,对于行政类的事业单位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机构,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来说,因为其财政经费都是全部或者部分来自政府财政,所以可以采取差额拨款的形式,而对于经营服务类的事业单位因其可以自收和自支,所以则完全可以让其直接转化或者重组为独立经营核算的企业。
(4) 事业单位改革必须要从整体的角度推进,切不可各自为政。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比较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事业单位都是各自为政。各个事业单位部门都是依据的本单位的改革方案进行。比如财政类的事业单位通常只是制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方案,而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类事业单位却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制定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及养老制度改革方案等等。从国内外的事业单位的改革历史来看,这种按照部门职责划分的改革方法和策略因为缺乏整体性,所以非常难真正实现改革的目标,更有甚者还会引起更多的问题。所以事业单位改革必须要有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然后事业单位的总体改革改革方案要由他们来统一制定,同时对各个部门的改革方案进行审核,努力使得各个部门的改革方案同整体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方案协调和配套,做到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并且取得一定的改革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瑞霞. 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取向[J]. 学习月刊,2008(13).
[2] 朱仁显. 事业单位改革的未来取向[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3] 陈婷婷. 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及路径选择[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
【关键词】二人台;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38-01
一、以舞台演出形式的本体传播
顾名思义,所谓本体传播就是最基本,最本质的传播,其是指在最有限的空间内对戏剧情节的一次性演出,其形式可分为整体传播和部分传播,所呈现的特点,其一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剧目表演,其二是直接和观众交流的高标准的一次性表演。
纵观二人台的发展历程,以舞台演出这种形式的传播依然是二人台走向观众的一个主要方式。据了解,二人台大多以比较完整的剧目演出或者是几个小戏拼接的二人专场演出呈现。如大型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花开花落》,历史剧《君子津》,传统小戏《叔嫂情》《压糕面》等。而部分传播在二人台的演出中是以演唱、小品、大戏片段节选或者剧本的方式传播,例如男女对唱《五哥放羊》《拜大年》等,山曲《北京喇嘛》《拉骆驼》等,小品《出走》等。
二、多媒体视域下的新型传播
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二人台也在寻求着更多的出路。例如《西口风》,是由内蒙古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电视栏目。二人台在内蒙古地区拥有非常深厚的观众基础,在借助《西口风》这一平台,众多的二人台团体、个人都频频亮相,为观众送去欢笑。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二人台爱好者亲自参与到节目中,为二人台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同时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评书曲艺(FM102.8)《102开心曲艺》这一板块则会为广大听众播出大量的二人台经典对唱或剧目。
三、现代审美下的二人台传播困境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各种新媒体不断的强势登陆,导致传统的戏曲文化逐步远离人们的视野。各地方戏曲在保持民族艺术该有的纯洁性和高尚性的同时,还面临如何拉近与观众距离的问题。
(一)所谓创新均为比赛而生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各个剧团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在这种风气之下逐渐就滋养了一些抄袭模仿甚至是雷同的剧目的诞生。但客观来讲,我们也并不能否定这些积极参赛的作品中就没有好的作品。为了参赛争奖,一些好的作品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扶植,没有精益求精,没有在群众中普及宣传,没有来得及推广宣传就匆匆地刀枪入库。因此在面对文艺评奖这一机制我们应理性对待。艺术需要的是人民群众的检阅,不是各种奖项堆积而成的博物馆艺术。而在对于剧目的创新之上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地方元素和社会导向的狭隘理解,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二)重剧目不注重人才培养
所谓“薪火相传”是指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传承。虽说“坚守”是对从事艺术工作人最大的肯定,但是具体到个人,在面对更加现实的客观条件时,改行无疑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对于人才梯队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年轻一辈的二人台学员我们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演出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茁壮地成长,让传统艺术的传承更加枝繁叶茂。无论如何,我们要坚守一点,没有人就没有传承。二人台的传承不是依靠一两部经典剧目,也不是依靠一两个名角,最应该注重的是基础的培养,人的传承。
(三)年轻观众群的大量丢失
每一种艺术的成长都必须有年轻人的追随。从近几年的一些剧场演出的实际情况来看,观众席的80%均是中老年人,只有极小一部分是年轻观众。而这部分年轻的观众也并非是单纯二人台的爱好者,他们大都是新一辈的二人台艺术的学习者。这样的情况归之于二人台的创新微乎其微,才导致现在很多人提及二人台目光依旧停留在《走西口》《五哥放羊》等这些经典的剧目和唱腔上。与此同时,庞大的年轻团体正被现代都市的各种快餐文化、快时尚影响着,而二人台却依然原地不动,逐步演化成为冷落的非遗剧种。如果没有年轻一辈的参与,传统艺术谈不上发展;而真正有年轻人看,有年轻人演,不脱离时代的味道,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发展。
二人台作为陕晋冀蒙四省区人民最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情结,所以对于二人台的当展要理性对待。
参考文献:
[1]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戏曲与娱乐二人台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冉常建著.表意主义戏剧[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沈达人著.戏曲的美学品格[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正文】
增长减速
为了说明发达资本主义的增长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整个“二战”后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最初的20年,美国全部商品和服务生产的平均增长率基本相同。但1980-2000年间的增长率与1950-1970年间的增长率相比,明显放慢。减慢的意义可以从这样的事实看出来:如果1950-1970年的增长率不持续地减退,那么美国经济在2000年将比其实际水平高出大约20%。
这种显著的放慢也是伴随着技术的重大飞跃(所谓“新经济”)和提高了在第三世界的剥削的全球化的扩大而发生的。像计算机、因特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即使考虑它们对办公室工作和库存管理等的所有影响,也仍未提供资本主义维持较高增长率所必需的重大刺激。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未接近主导了20世纪大部分经济史的以汽车为中心的地面交通体系的发展所带来的长时间的刺激效果。
尽管有停滞趋势,但核心国家的资本确实从近几十年的全球化趋势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是在第三世界,情形并非如此,这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出:(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般工业国的增长率普遍下降;(2)富裕国家对初级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刚经历非殖民化的穷国的较大增长作出了贡献;(3)然而,不平等交换和欠发展的进一步恶化等状况很快抓住了这些贫穷国家。它们中的很多采取了由北方鼓励的战略:增加制造业出口(由寻求低工资劳动力的多国公司所促进,并由寻找新的贷款市场的外国银行融资)。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作为利润和债务利息流向富裕国家。不利的贸易条件、相同市场上日益增加的竞争和核心经济体的增长放缓,共同导致了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和增长率的决定性下降,同时很多贫穷国家出现负增长。
因而第三世界国家除少数例外在增长率上遭受了20年的严重下降,而且很多国家降到零以下。现在,随着一个新时期的全球增长减慢,它们的状况已从严重发展到严峻了,这可以以阿根廷的深重经济危机和最大的外债拖欠为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2000年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写到,使金融不稳特别是威胁欠发达国家的潜在问题还没有消失,1995年墨西哥和1997-1998年亚洲的金融/外债危机很可能是三幕剧的前两幕。2001-2002年围绕阿根廷比索的灾难很清楚地代表了第三幕的开始,——但是该剧的剩下部分如何展开,我们仍不得而知。
资本过剩的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下半期,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商业周期已成为过去的事物。“信息时代”的“新经济”如此有效,以致资本家在对当前和未来状况有更确定的了解的情况下,将作出更理性的决定。然而,卡尔·马克思的洞见,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障碍是资本本身”仍然是真理。经济增长减慢的最通常的原因之一是,投资率趋向于超过最后需求的增长。在经济上升期中,为了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增加市场份额所需要的产出的快速增长导致创造出过剩的生产能力(闲置的工厂和设备)。当需求的增长不能达到设计规划时,公司会出现大量未使用的生产能力和未售出的存货。于是进一步的投资被抑止了,因为面对相当多的过剩生产能力,公司不愿意投资——这有时被称为“资本过剩”。
应当清楚的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因为资本不断地面对这一事实:投资的主要障碍是投资本身。尽管投资可能很有用,但是它被它的最后产品市场的最终饱和所限制。每一个大公司在竞争的持续推动下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斗争,最终使投资的有用贡献转化成为其反面。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剩资本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任何一次经济减速中都发挥了特殊的突出作用。寻求保护它们利润空间的大企业往往通过减少其生产能力的使用而不是减价(主流经济理论引导人们如此期望)来保护它们的利润空间。
制造业生产能力的使用最高点在1964-1975年的10年间,而最低点在1975-1984年间。初步的数据显示,自1983年以来,2001年是生产能力年平均使用水平最低的(过剩资本水平最高的)。
像上面所指出的,由于公司极不愿意在面对相当数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存货时投资,增长减速是自我强化的。这种情形今天在高科技中,特别是在电信领域特别明显。
生产力万应灵丹
面对增长减速,经济学家经常转向以提高生产力作为万应灵丹。生产一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动机,因为它被期待着能作为内在机制运行以推动这一体系的自我扩张。它被设想成这样运行:(1)技术的提升和/或劳动密集程度的提高产生不断增长的劳动生产率;(2)相应的资本剩余的增加被用来降低价格和/或提高工资;(3)其中任一种方式将导致需求增长;(4)需求的增长又成为资本扩大生产的刺激力量。
在1980-2000年间真实发生的事情和这种教条根本不同。从1980年开始价格没有下降,也没有出现可能支持需求的有意义增长的工资增长。植根于实际工资停滞的每小时产出和每小时实际工资之间的鸿沟意味着,从1980年开始从生产力增长中获得的几乎全部好处被资本作为剩余价值剥夺了。制造业部门既没有降低价格,也没有提高工资,以跟上每个工人产出的增长。这(和新的工厂工作的缺乏一起)不能为产出的增长提供有效需求。相反,就业持续地在服务部门扩大,而服务业中的很大部分工作工资极低或者是非全日制的。
日益攀升的债务
债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通常的、必然的组成部分。它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推进对外贸易,为季节性产业提供运行资金,补充对私人企业的投资,而且当然也通过国债的方式帮助在税收和支出之间达到平衡。债务也能刺激经济。例如,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积蓄购买新房、汽车或居室家具。当以信用卡购买时,没有房产抵押、信用卡贷款就不能发生的经济活动发生了。当资本家贷款建立一座新厂或一个零售店,或一家医院贷款建设一栋新病房楼时,经济最初由建筑中的工作岗位的创造所刺激,后来由新机构中的人员充实和供给所刺激。
债务作用的重大变化发生在1980-2000年间,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决定性地减速了。从1945年到1980年,全部未偿还债务在GDP中所占比例一直相当稳定。主要和“二战”开支联系的政府债务下降,但相应的别的债务,如公司的、消费者的和金融机构的债务却增长了。甚至在1980年以前,经济相对较快的增长越来越大地依赖私人债务的作用。这种债务刺激消费者购买并推动建立生产能力。但是在1980年之后,未偿还的私人债务的增长以更快的速度飙升。也就是说,它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到2000年,未偿还私人债务总额是GDP的2.15倍,而全部债务(私人加上政府)达到GDP的3倍。生产性经济现在全部地依赖于如山的债务,这种依靠债务而维持的经济生命需要越来越多的债务。
而且金融部门持有总债务的越来越大部分。这里我们又一次将1980年看作经济变化的一个关键点。从1945年到1980年,金融债务占GDP的百分比增加了20%。在以后的20年中,它上升了70%。单单金融部门的未偿还债务总额现在几乎占GDP的90%,并且占非政府未偿还债务总额的35%。
到衰退阶段消费部门债务仍在增长,这是这次衰退迄今为止表现得相对温和的主要原因。尽管十多年来实际工资没有增长、失业率在增加,工人仍力图维持开销。然而要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被突然打断是不可能的。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家庭债务第一次高于家庭可支配收入。
赌博资本主义
如上所述,服务部门是投资和就业的重大领域之一。另一出路是投机,实际上,这只是赌博的另一个说法。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部门不再局限于生产、雇佣和投资的需要的范围之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它已变成一个不断增长的自主挣钱形式,这在衍生市场尤其明显。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从另一种金融工具衍生出价值。例如,一种金融期货就是在未来某一时刻购买某种其他金融工具比如股票或债券的协定。衍生工具倾向于放大收益和损失。如果一种衍生工具所基于的利率或股价上升了,通过衍生工具获取的利益将飙升。另一方面,如果它所基于的金融资产下降了,那么衍生工具的价值可能骤然跌落。金融价值升降的速度增加了个体参与者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整个金融部门和整个经济的风险。
最近安然公司的破产凸显出衍生市场已变得多么大。圣地亚哥法学院教授弗兰克·帕特诺伊(Frank.Partnoy)说:“不规范的场外交易衍生市场,在20年(有些情形甚至10年)前并不存在,现在却构成了总衍生市场的90%,成兆的美元每天在冒险……安然在1985年创立时仅仅是一个能源公司,但是最后它成为一个胀破肚子的场外衍生交易企业。仅在2000年,它的与场外衍生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上升了5倍多。”
美国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债务的大规模扩大显然是和这种广泛而日益增长的投机活动相关联的。安然只是这种情形的一个放大的例子。结果是,如果作为基础的经济变衰,或推迟结算日子到来的金融工具新形式没有经常地引进,那么金融结构就越来越摇摇欲坠,越来越易于酿成灾难。
无人知晓这将导向哪种结果。最好的情形是,债务堆积和债务结构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性将限制经济从周期性的下滑中摆脱出来。最坏的情形是,一个严重的金融崩溃可能进一步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产能力过剩和金融不稳定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几乎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经济学家》杂志2001年8月25日载文说,“这一次全球衰退”和前半个世纪的衰退有如下方面的不同:“和以前衰退不同,这次衰退面更广。例如,1991年‘世界衰退中,美国经济下降,但是日本、德国和新兴的东亚继续繁荣,从而缓和了世界需求的不足。到今天这次衰退还不深,但是它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多国家同步发生的衰退。这中间有很大的风险。近些年,通过贸易和投资,经济越来越连为一体……由于美国和日本投资崩溃,这些国家大幅削减从东亚的进口。但是东亚国家脆弱得多的需求导致它们相应地削减不仅从美日而且从欧洲的进口。一个更长时期的美国(和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地增加了。”
处于体系边缘的穷国在世界经济的普遍危机中受到的伤害将最严重。如前所示,不发达国家在过去20多年中人均经济增长率停滞了(除极少几个例外),这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经济问题。
展望“”版权所有
关键词: 过渡区域 金融业 经济发展 知识经济
过渡区域指介于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与周边区域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而又明显区别于周边区域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七大经济地带中的中部五省: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该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位置,在知识经济悄然而至,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之际,其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将给西部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过渡区域现实中的经济地位、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其区域发展优势分析
过渡区域的五省均为农业大省,其GDP中农业产值的比重较其它地区都要高。表1显示了自1995年至1998年各区域人均GDP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过渡区域人均GDP在逐年有所缓慢的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正逐步放慢。
过渡区域经济的现状迫切要求其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台阶式”发展战略的切实实施同样需要过渡区域经济的即时发展。首先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有利于该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对西部大开发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一,过渡区域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起着“东接西联”的作用,经济发展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实现,如公路网等的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进而为东西部有形生产资料的流通创造条件。其二,过渡区域经济实力的增长还可增加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过渡区域人才培养量的增加可缓解西部的人才供求矛盾。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要求有过渡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最后过渡区域经济发展对减轻东部地区就业压力、促进东部地区“夕阳产业”的转移并最终实现东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过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对该区域自身有好处,同时更可直接和间接作用于整个社会,促使国家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目标。
过渡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经济运行纽带上的特殊联结地位,与西部地区相比较,在国家对中部地区同样有部分政策倾斜的同时,更容易发展起自己的经济。特别是现今经济增长主要是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资金积累、促进技术进步为依托,而不是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和低技术的组装。
第一,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它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区域之间,同时也处于七大经济地带中三大阶梯地带的中间地带,较之于西部有更大的发展经济的地理优势;第二,特殊的产业结构。过渡区域的五个省份均为农业大省,但又有别于纯粹的农业省份,它们均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合肥和长沙的轻工业和电子工业,武汉的汽车和钢铁工业等,而且工农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也比较成熟;第三,生产要素的占有优势。生产要素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还包括知识的占有和利用,过渡区域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在人才、科研等知识资源方面都占有较之与西部的优势;第四,经济核心地带的存在。中部五省经济发展都有着一个共同特征,即存在经济核心地带,如长沙——株洲——湘潭、南昌——九江、合肥——芜湖——巢湖——铜陵、武汉——黄石、郑州——洛阳——新乡地区等,它们的存在能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从而有利于该区域各省份经济的整体发展;第五,该区域的经济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较,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经济运行纽带上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国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离不开诸如运输业等的流通部门,过渡区域由于它的特殊的位置,东西部地区的各种资源的有效流通必须依靠过渡区域这一中介区域充分发挥“传输”作用,所以过渡区域在国家实施“阶梯式”发展战略时拥有发展自己经济的优先优势。
二、从过渡区域金融业的特殊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过渡区域的金融业有必要加大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金融部门作为经济的核心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发展对整个产业部门推进的反作用。以知识为首要生产要素的新的经济形态在我国悄然而至,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已进入实施阶段,国家将对西部地区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如减免新设企业所得税、对新建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等,这样西部地区对社会资金的吸引能力必定会强于过渡区域。而同时东部地区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其金融业较之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程度都要高,它的投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完善,如我国两大证券交易所均设在东部地区,所以该区域的企业至少在通过上市融资这一吸引投资方式上具有优势,因而东部地区也可利用它的完善的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同时加上其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因而在资金的引入方面间具有对过渡区域的绝对优势。在社会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过渡区域经济发展既无政策倾斜优势,又无完善的投融资渠道可用,过渡区域经济如何在东、西部地区争分社会资金的夹缝中得到长足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利用过渡区域的现有金融资源,加速资金的流转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过渡区域的金融业便具有了较之于其他区域金融业的特殊的使命,其特殊性要求它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投融资责任。
过渡区域的金融业支持本区域经济发展,本身其实也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受到其带来的整个产业部门的更高层次的拉升作用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时,过渡区域的金融部门为了能更好的迎接挑战,更需要有本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以下从三方面论证过渡区域金融业的稳定建康发展必须以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前提。
(一)、金融业从业人员多,但人员素质较低,入世后高层次金融人才将更难留住
1997年过渡区域金融业从业人员约为45万,其中大专以下学历的占25万以上,大专学历的约有11万,研究生学历的仅占剩余员工的0.5%左右。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将利用高薪,出国留学深造等方式吸引走大量高层次人才,从而使国内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降低。过渡区域的金融机构为防止“人才流失——效益低下——待遇水平下降——人才流失”这一恶性循环的出现,就必须使金融机构的盈利增加,从而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增强竞争能力等。
(二)、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网点虽多,但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开发金融工具能力等的影响,加入WTO后它们将面临严峻挑战
1999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通过增设分支行、点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贷款余额93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但是过渡区域金融机构的吸收存款能力较全国平均水平来说要低,且其服务质量、技术、开发及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受本地区经济水平的制约,在入世后,将受到国外银行高效管理、高开发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的挑战,要在世贸组织的逐步自由化原则及相关协议规定的五年左右时间的保护期内,使服务质量、开发金融工具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通过发展本区域经济来解决利润率提高这一问题。
(三)、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同样将受到国外此类经营机构的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及雄厚资金实力的挑战
入世后,外资证券业经营机构的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的服务体系将吸引走部分投资者;外资保险业经营者也会凭借自己完善高效的理赔处理而吸引走部分投保者。过渡区域的证券业和保险业在受到挑战的威胁时,唯有依靠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利用这段保护期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才能吸引并稳住更多的投资者和投保者。
以上从三方面分析了过渡区域金融业在入世后将面临的挑战,而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过渡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故而金融部门有必要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最大力度的支持,否则自身的发展亦将受到严重威胁。因而过渡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同时过渡区域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有该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为前提。
同时过渡区域要想吸引外国金融机构的投资,也必须以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在拥有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国外金融机构对本区域的投资回报有较高的预期时,它们才会到本地区来投资,进而增加本区域内的资金总量,促进过渡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过渡区域的金融部门对发展该区域经济支持方式探讨
从前面分析的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出,过渡区域的金融业要得到长远发展,是很有必要对过渡区域的经济发展作出支持的,特别在目前知识经济到来,我国加入WTO的脚步日益临近时,尤其显得必要。笔者认为金融部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过渡区域以金融支持。
(一)、对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等知识资源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发展;新趋势
社会经济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均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而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经济管理必须要加强研究,对于其现代化特点应当准确把握,同时明确经济发展新趋势,从而为通过经济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奠定理想基础。本文就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新趋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特点分析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能动性及创造性特点
虽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能够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要求均能够得到较好满足,应当积极提升社会上其他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在当前经济管理方面,经济管理能动性正在不断增强,并且经济管理权限也在不断扩展,从而在外部管理以及内部刺激方面经济管理均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另外,经济管理现代化也具有创造性特点,当前在经济管理方法、理念及模式方面均表现出较明显先进性特点。由于现代经济管理表现出能动性及创造性特点,经济管理模式也表现出现代化特点,从而使经济管理能够与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使经济管理能够得以更好发展。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自动化及科学化特点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也逐渐表现出科学化及自动化特点。通过科学化管理可使管理过程中比较复杂的一些环节得以有效减少,可使管理有效性得以更好提升,而管理手段自动化可实现及时调控以及指挥经济管理,同样能够使管理工作有效性得以有效提升。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使实现自动化及科学化,必须要在资金以及人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先进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应当积极引进,从而使经济管理能够得以更高现代,使经济管理能够与市场经济发展更好适应。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艺术性特点
艺术及经济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高级经济管理具有一定艺术性特点。经济在物质世界方面所产生作用及艺术在精神方面所产生效果具有等同价值,只是在形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经济管理方式以及过程均能够体现出艺术元素。
(四)经济管理现代具有民主化及专业化特点
为能够使经济管理现代化得以较好实现,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应当保证经济管理人员具有优秀经济管理能力及管理技能,这属于经济管理现代化能够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专业化经济管理知识能够使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使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能够更加专业。另外,经济管理现代化也具有一定民主化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管理民主化与经济发展需求更加符合,对我国经济灵活性发挥十分有利。
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在现代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大形势,社会经济发展为能够使社会环境需求你得到较好满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及改革,对新型发展动力不断进行探索,使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新的趋势。就当前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其发展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发展表现出高端化趋势
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都处于较低端化发展情况,其主要体现就是我国出口的很多产品均被认为科技含量比较低,而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中国出口产品也将会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为中国创造,从而使产品科技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是使我国经济发展增强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很多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取得很很大成就。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逐渐摆脱低端化发展趋势,逐渐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二)经济发展表现出服务化趋势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服务化发展趋势,这一点所指的主要就是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以及增加值所占比例均在不断增加。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产业,其不但能够较好推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并且表现出低排放、低能耗优点,这一点与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也比较符合,因此,通过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服务业比例得到很大程度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体现出越来越明显服务化趋势。
(三)经济发展表现出网络化趋势
经济发展的网络化趋势所指的主要就是居民购物消费逐渐实现网络化。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逐渐兴起,一些传统消费观念以及消防方式开始发生改变,网络购物已经十分普遍,这种消费方式与现代人们快节奏生活方式相适应,因此在现代社会上得到很快的发展。这种情况的改变使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逐渐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属于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保证各个方面能够得到较好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现代经济管理加强认识,掌握经济管理现代化特点,并且对于经济发展新趋势应当进一步明确,在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经济管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使其发挥更好作用。
作者:陈计中 单位: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参考文献:
[1]秦东,刘富荣,王柳.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4).
[2]葛治钢.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关键词:新兴工业;体系建立;经济体系
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情况下,工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额总体水平和状况。因此,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掌握当前工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从而制定更为准确的策略和发展目标,作为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满足我们国民经济对于其的发展需求,从而使得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一、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其特点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随着我们国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方面的进步趋势和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放缓趋势,因此我们更加需要针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最终完成工业化的改革和发展的建设。由于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之中受到了经济危机以及次贷危机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等生产行业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对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其发展情况和资料的掌握,最终完善工业经济体系的发展。
总体来看,当前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我们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以及生产技术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国家的工业产品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占据了国外的市场。但是由于一些外贸方面的限制,影响了我们未来的工业发展出口情况,因此当前的经济发展是受到了不小影响的,从而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虽然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多企业能够在这个过程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的寻找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和国外一些企业的合作,帮助我们我们国家实现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一些工业品的销售等方面,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能够有效的提升我们工业经济的效率和发展情况。
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和生产效率等都会影响市场的发展导向以及产品的价格。随着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企业的发展压力也在不断的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就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这也会使得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有所回落。虽然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同成都的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很多出口的商品依然成为了我们重要的出口贸易内容的支撑,有效的保持了国际贸易的份额和水平,呈现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当前工业发展的情况是和国民经济相挂钩的,如果工业经济这个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保护,就会影响我们未来的发展。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工业经济对于我们国家以及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效的带动了周边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工业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极大投入力度,不仅在生产资料方面,同时也应该在各个发展的方面来保证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工业经济的进步也为当前国民经济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我们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工业经济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实体的经济发展形式,因此我们工业经济发展和进步能够为实体的工业发展和经营提供一些有效的经验,从而减少对于生产资料的消耗和浪费。
二、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措施及未来发展分析
(一)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措施。要想不断的提升我们国家当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就需要充分的了解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以及各项工业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情况。当前的发展情况之下,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总体上来说应该节约当前的土地资源,同时将各项工业方面的消耗水平降到最低,这样才能提升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发展,增加我们国家工业化之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的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我们国家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工业方面的发展和之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不仅在于技术这些方面,同时也包括一些更多的发展机遇。
工业的不断进步明显的提升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从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过程来看,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在每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当前工业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做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我们国家工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走势,因此当前加强对于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促进我们当前产业的不断深化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国有产业的深化改革,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明确权责问题,落实责任制,从而提升对于国有产业的管理水平。而经过改革之后的国有经济,管理人员还能够根据自己所持有的股份进行有效投资和管理,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进步。
(二)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工业化对于我们国家整体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对此我们只有加强对于工业经济体系的研究,才能保证当前经济和工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更好的掌握其发展的动向。工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之中,很有可能就变成了我们当前工业之中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效的实现其发展的目标。工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史非常重要的,同样对于当前的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能够有效的通过工业经济的进步来推动实体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进步。当前发展的情势下,我们工业经济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和发展,因此工业经济的进步是带动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时我们应该针对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加大对于工业经济的投入力度,从而能够确保工业发展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地位。不仅如此,我们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针对我们当前所掌握的资料和数据来看,我们工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工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优化当前的产业机构,实现工业化的快速进步。
三、小结
总之,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重要的产业支撑,因此我们当前工业经济体系的确立关系到未来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的深化和发展,才能不断的提升我们当前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伴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问题,而林业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结合当前地区的一些林业经济发展现状,找出一些有效的创新管理举措,并通过分析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效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大兴安岭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大兴安岭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其林区也拥有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不但蕴藏了丰富的林木枝干,同时还有着大量的经济植物,包含药用植物,食用植物以及其他的一些经济植物等。这些林木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大兴安岭的林区也紧跟社会经济环保发展的潮流,逐步开始引进了天然林保护的举措,但是天然林的引进却导致林木产量的减少,这样就会我国制约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合理引进天然林保护的措施,保证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大兴安岭林区的管理部门职能划分的不够明确,对于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措施也没有有效的制度来制约,这就导致大兴安岭的林区经济管理能力不高,同时也无法真正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虽然从表层来看,大兴安岭给林区经济管理配备的管理部门、体系很多,也较为齐全,但是具体的机构职能划分的并不具体,也不合理,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举措
2.1合理制定一些科学的管理制度
首先,相关地区政府人员必须结合林业地区的发展现状合理制定一些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创新我国林业经济的有效管理。一方面政府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前,要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有效考察、分析、探究,保证制定出来的制度具有可实施性,并且还能适应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的管理制度才是创新的,科学的。另一方面地区政府人员在对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我国地区林业的健康发展。
2.2加强科技管理的创新
只有不断加强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应该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现状,转变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理念,不断改进和创新,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只有彻底创新、改变当前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才能更好地改进大兴安岭地区、甚至是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传统中很多地区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多是以粗放型为主,大兴安岭就是这样的,而这样的模式并不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应该将其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想更好地实现这样的转变,则需要加强对我国特别地区林业的支持和鼓励,大兴安岭林区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兴安岭林区的创新管理,引导大兴安岭的林区发展引领其他企业的发展,只有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对林区林木质量的有效把控
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就是林区林木的生产和销售了,而林木的质量对林木的生产和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林区林木质量的有效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大多数地区的林业来说,包括大兴安岭林区也是这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提升林区林木的质量,首先必须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则,正确构建适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林木质量监测系统,而各个地区,包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等等,都必须结合地区林业发展的情况,强化地区林业管理人员以及林业科研人员对林业产品推广、宣传的力度,并配置有效的林业科研探究设施,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逐步改进和创新我国林业林木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林木质量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需要不断创新当前的林业林木质量管理制度,结合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一些林木质量要求准则,同时强化林业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把控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林业林木产品的质量。总之,在对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则,并且结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科学合理构建林业林木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我国林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促使我国林业经济更好地发展,同时推动我国林业经济更好地走向世界。
3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3.1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这样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必须要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还必须要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而大兴安岭林业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因此应当结合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不断创新林业经济的管理,从而确保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处在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的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从原始的林木生产向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的转变阶段,即从原来的天然林转变为当前的人工林,从原来的开山建田转变为当前的退耕还林,可见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已经收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这也给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合理采用这种客观条件,应对机遇和挑战,才能促使大兴安岭以及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应该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步伐,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有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林业经济发展中,环境发展以及生态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合理采用一些创新管理举措,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资源,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2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同时这个改变在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改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一是由传统的林木生产改变为当前的环保生态健康建设,二是由原始的天然护林改变为目前的人工护林,三是由原本的开山建田改变为当前的退耕还林,四是由原本的无偿利用改变为当前的有偿利用,五是由个别部门的林业管理改变为当前的社会性林业管理。
总之,我国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应该根据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不断改进和创新林业经济的管理,采用一些创新的举措,并结合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省阳.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1):283-284.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现状;创新发展
引言
众所周知,林业经济在我国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虽然说从总量上来看,其所占比例是比较小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地区中,这种林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可以说是当地的命脉所在,因此,加强对于林业经济的关注力度是极为必要的,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加强管理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通过相应的管理必然也就能够更好的提升其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就当前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目的优化,进而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其管理和水平,促进林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1、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虽然说近期人们对于这种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林业发展速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林业经济也随之得到了较好的进步,并且也表现出了较为庞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局限性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详细分析来看,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林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来说,其必然会受到林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干扰,这一点在当前我国现阶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却遭遇到了较大的污染和损害,林业必然也会深受其害,这种林业的损害问题必然也就会给林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林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干扰是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2)林业企业产权方面的问题也是制约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主要就是依靠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因此,林业企业在具体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具备着较强的关联性,但是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企业来说,其在产权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都知道,林业资源是属于国有资产,林业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所有权,并且对于林业企业的经济所得来说,其作为国有财产的一部分,林业企业同样不具备着所有权,并且在具体的林业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政企不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必然会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干扰,使得林业企业无法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发挥出自身较强的管理职能,这一问题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3)从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经营管理模式上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比较单一,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沿用以往的一些传统林业管理模式,进而也就必然会给相应的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对于林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来说制约性比较明显,这同样是今后相关林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点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所在。
2、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和发展和现状来看,其今后相对应的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无论是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林业的发展来说,都应该树立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关注到林业的生态系统发展效果,重点突出其相对应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影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进而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整个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并且这种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2)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规范性,所谓的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并不是说不要任何的规范和制约,在具体的林业经济管理发展和创新上还应该重点针对其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全面有效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在这种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有助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林业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必须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国际化,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来看,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来说,要想较好的提升其发展的效率和水平,也应该逐步和国际接轨,了解国际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技术,并且学会合理的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这一点其实也是一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模式,并且这种国际化的发展同样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4)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相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单一性来说,必须要重点针对其多样化进行相应的发展和丰富,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于林业区域内各方面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能够较好的促进其相关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也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种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要想切实提升其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然后便能够较好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这也就是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希望本文提到的一些创新思路和手段能够对于今后相关林业经济管理人员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凡荣.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81-82.
[2]金胜男,庄瑷宁.论新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和未来发展[J].中国林业经济,2015,04:26-28.
[3]马省阳.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01:283-284.
[4]王凤琦.林业经济科学管理与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