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36: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过了解周边县份的情况,学习借鉴周边县份的经验,才能把方正的工作做好。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做人、治县都是这个道理,要把周边县份当做一面镜子,不光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也要把不好的、丑陋的放在镜子里,如果不能认清自己、正视自己,就是讳疾忌医、因噎废食、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做好争取专项资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自省。首先,要改变坐标系。通过数字、指标对比,看到我们实实在在的状态,对思想认识有很大的触动,我们习惯了纵向看自己,自己和自己比,看到的都是发展变化和成绩,现在是横向比,自己和别人比,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只有横竖一起比才能找准一个坐标,希望大家保持自省,保持清楚的头脑,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次,方正县和其他县比有很多的优势,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有利条件看得少,习惯以他人之长比自己之短,观念要有所改变。再次,方正县名声在外,百姓富裕,咱们也这样认为,但是方正县级财政并不富,百姓富不等于财政富,不能以百姓富裕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最后,分析我县专项资金比周边县少,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为什么偶然的因素都发生在方正,偶然加起来不等于必然,是偶然的这种心态加起来等于了必然,是有一种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的心态造成的这种必然。通过自省,能够分析得失、分析利弊,找准不足、找准差距,奋起追赶,这样才能发展进步。
二是自警。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不足、面对差距,或者是麻木,或者是漠然置之,或者是自暴自弃,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被别人落的就会越来越远,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这根弦时刻绷紧,瞄准既定目标,努力追赶、超越。
三是自立。不能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裹足不前,要敢于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盯住目标,做主人、敢担当,别人行的我们也一定行,这样才能不落后,才能实现自我压力、奋力追赶、努力晋位的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看到了我们没想、没看、没认真琢磨的东西,平时有些东西不会不懂不可怕,关键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怕不敢想、不愿干,特别是在困难、矛盾面前裹足不前,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是差距显现的时候,就是老百姓对我们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的时候,这些时刻警醒我们,不能只想问题矛盾复杂困难,什么都怕就不怕山河依旧、面貌不改,其他县所有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干事中学来、得来的,我们就是要在干事中学习,只要我们肯干、务实,我们就会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出成效。
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知耻而后勇,深入思考,认真负责,抓出成效。
一要加大领导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跑,身体力行,切实加强领导。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经常往上跑、经常去攻关、经常沟通协调、经常掌握信息,加强联系,创造机会,掌握好政策,多跑项目,多争取资金,今年无法完成的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不管当前还是长远,都应该加大力度,既要把储备的做好,又要把对上争取的落实好,同时还要把实施的完成好,这样才能实现对上争取资金的良性循环。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来看,政府作用对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出“政府转型与汽车产业发展”,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政府的转型十分重要。由人均GDP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既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也可以说,这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是由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引发消费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变动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由于多方面因素形成的经济社会的严重失衡,很可能引发经济社会局部的、甚至全局性的危机。加快发展,规避危机,重点是实现政府转型,以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正处在转轨的关键时期,实现政府转型,重要的是按照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改革观的转变。我认为,改革观的转变有五个方面:第一,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第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转变。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将成为下一阶段改革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第三,从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向城乡协调发展的一元制度结构的转变。第四,从经济改革向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在内的结构性改革的转变。第五,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已不再是经济建设的主体,政府要以搞好公共服务来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目标。在新时期,公共服务不仅是转轨国家,也是世界公共行政改革、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
二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政府转型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第一,汽车产业是受我国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最深、计划管理根深蒂固的一个产业。第二,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汽车产业的改革有了重大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的基本格局。第三,在汽车产业发展向汽车社会迈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市场体系、企业制度、政府管理体制都存在着一些严重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的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转变,以形成与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我认为政府在汽车产业管理方面面临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由行政审批向战略规划指导的转变
1、造成汽车产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的主要因素是行政审批。形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某些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行政审批是主要因素。到去年为止,全国的123家整车生产厂和500多家汽车零部件改装企业,大都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相关部门审批的。客观地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仍存在某种“乱”和“差”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是用市场竞争的办法去解决,还是走原来的老路子?此外,从某些政策导向来看,到目前为止,在某种程度上行政审批制度还有强化的倾向。
2、从目前的突出矛盾看,政府的战略与规划的制定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严重反差。行政审批不是不严的问题,而是不适应的问题。主要矛盾在于政府尤其中央政府的相关部门在汽车产业的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方面同汽车产业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有严重的不相适应性。由此,我们还没有提出一个富有远见的发展战略,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些年,我们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估计不足。举例来说,本来预计北京到2010年机动车的保有量才能达到或突破200万辆,但没想到整整提前了7年就实现了,并造成交通堵塞的严重局面。由此看来,政府的战略预测严重脱离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把它概括为“三个估计不足”:第一,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估计不足。第二,对汽车的大众消费进程以及由此引起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等的变化估计不足。第三,对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成本、社会成本估计不足。
3、由行政审批向战略规划转变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趋势。汽车产业是影响我国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的大问题,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制定和规划制定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当是用具有远见的战略目标和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和管理全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2)地方政府要在中央政府严格的战略与规划指导下,对汽车产业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些年,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很有“积极性”,纷纷提出以发展汽车产业拉动GDP的增长,不少地方都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为此,争上汽车项目,争上汽车城项目。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广州花都区人民政府在这方面的思想就比较明确,可以用16个字概括“制定规划、创新环境、改善服务、树立形象”,这是地方政府面对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势的正确行为。
(3)要把政府作用与行业协会的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整个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二、由政府为主导向市场为主导的转变
1、汽车产业是一个市场竞争性的产业,公平的市场竞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人为地限制竞争,而要努力改善竞争的环境。既不能限制竞争,又要为这种竞争提供好的服务、好的环境。从当前的一些情况来看,政府还没有很好地遵循汽车产业的竞争发展规律,还不善于自觉地依赖于市场竞争的路径去解决问题。
2、让各类企业自由、自主地发展,使各类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体。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为什么要对汽车企业设立各类门槛,例如规定新设整车厂的直接投资额至少15亿。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也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第二,我国三大汽车企业的重组是遵循市场规律还是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值得我们很好的研究和反思。
3、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是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4、限制政府的直接投资。总体上说,要放开市场,搞活企业,改善服务,限制政府。这样,才能够遵循汽车产业作为一个竞争性行业的发展规律,才能够由原来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路子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方向。
三、由重视产业政策向重视社会政策的转变
1、政府对汽车产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大众汽车消费或者大众汽车消费对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于大众汽车消费对社会结构、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汽车产业本身,因此政府对汽车产业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汽车产品,而是维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
2、政府对汽车产业关注的重点应当是统筹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广州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元,应当具备了汽车社会或者初步具备了汽车社会的某些特征。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政府关注的重点是统筹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政府在汽车产业管理方面的主要目标或者主要任务。现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以GDP为中心拉动地方汽车产业的发展;二是热衷于争项目。政府关注的重点应当从汽车产业拉动GDP转向关注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社会环境上来,从争项目转向改善投资环境上来。
3、目前,政府对汽车产业管理的突出矛盾是城市管理和规划与汽车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我认为政府不应限制大众消费,而要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出发,提高管理水平,在城乡管理特别是城市管理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新的部署。同时,用各种消费引导来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四、从民族工业发展道路向国际化发展道路的转变
1、国际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加入WTO后,我国的开放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区域性开放为重点转向以产业开放为重点,建立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已成为整个全球化或者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主动地参与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走出一条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走出一条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
2、值得研究讨论的几个问题:
(1)国产化与本土化的问题。我认为,本土化可能比“国产化”更好一些,更全面一些,更客观一些,更符合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美国的很多本土化专利并不是美国人直接发明的,是美国人通过产权专利拿过来的。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对国产化的理解要客观和科学。我认为,实行本土化的政策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有利。
(2)充分地估计合资企业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客观地说,没有这些年合资企业的发展,就难以形成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合资企业的发展,尽可能地为合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些不利于合资企业发展的政策应当尽快取消。
(3)关于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问题。在汽车产业加速国际化,以及我国汽车产业日益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对合资企业作硬性的股权比例的规定是有利还是不利,需要我们对此做出客观的判断。我认为,不超过50%的股权规定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规定,并且使得这个规定同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一致。
五、由政策管理向法制保障的转变
一、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背景和优势
能源历来是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特别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能源供应不足则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劲。沿海地区特别是出现的“电荒”充分凸显了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㈠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由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在大量开采的前提下资源蕴藏量快速衰竭,以及战争等不确定因素对资源的影响,世界各国逐渐提高了对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认识,认为能源转轨迫在眉睫。这方面,欧洲走在了世界前列,德国的风能发电量更是占到了该国总发电量的6%。得益于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大量开发,欧洲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伊拉克战争后油价大幅上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国内,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能源需求量大且资源缺乏,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不仅受到交通瓶劲的制约,而且成本也大幅增加。近年来,能源紧缺极大地制约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此,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和潜力,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能源特别是电的消费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用电发展规律表明,在人均耗电量1000-4500千瓦时这一阶段,普遍存在“十年倍增”的特点,当人均耗电水平达到4500千瓦时左右后,电力消费增长速度才开始趋缓。2003年,电力消费量1415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7%,人均耗电709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工业用电942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5%。与前几年相比,电力消费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3年内人均耗电量将超过1000千瓦时,进入耗电快速增长的“十年倍增”阶段。结合县里到2020年总体发展规划和潜在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对电力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电力需求将有增长2倍以上的可能。
㈢全省范围内出现的电力紧张是促使加快能源规划、建设的外在动因。
2003年,全省出现了严重的缺电局面,在省内发电能力已充分发挥、外购电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电力缺口仍超过400万千瓦时,全省各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拉限电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此,全力以赴,加快电源电网建设,优化电源结构,在国内煤炭、油气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加强进口煤炭和LNG的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建立油品储备基地和煤炭中转基地成为省里优先发展的项目。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对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相当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计划成片开发。根据发改办能源[2003]8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风力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意见的函”,规划到2010年省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MW。在如此大背景下,为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丰富的风能资源和潮流、潮汛能资源,发展优质、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优良的港口资源优势,引进LNG项目和煤炭中转项目,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㈣丰富的能源资源为规划、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库提供了可能。
1、风能。省地处东南沿海风能带,共有大小岛屿3062个,大陆海岸线长约1800公里,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12个省市之一。据普查估算,省陆地可开发风能资源在1000MW以上。县位于省东侧,是全省风力资源最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之一,岛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平坦的地势条件,更是风能电站建设的理想选址地。计划开发的风电场位于北部的岛,受我国东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风资源I类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地形条件满足建设大型风能发电场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潮流、潮汛能。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潮流、潮汛能源居世界之首,而且主要集中在省海域,是潮流、潮汛能开发利用条件最为理想的地区。作为全国12个县之一,位于群岛中部,共有大小岛屿404个,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潮流、潮汛能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县境内被列入科技部项目的航道潮流能电站,已顺利完成试验,并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为下阶段的开发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此,要立足于丰富的资源,加强对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源的勘探、研究、开发,制定统一、长远的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库,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打造海洋能源基地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为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㈠基础资料薄弱。
地处东南季风区,且县域内岛屿众多,风能和潮流、潮汛能蕴藏量十分丰富,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可利用风能和潮流、潮汛能的地域分布、蕴藏量等方面的资料极为缺少,为整体规划海洋能源基地、推出招商项目带来了许多不便。
㈡由于投资较大,资金不足问题首当其冲。
普遍来看,建设风电场和潮流电场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一般来说前者投资额要大于后者。4.08MW的风电场建设项目总投资预算为40907万元,为2003年度地方财政一般收入的354.8%。从资金上看,靠自身的财力打造海洋能源基地存在极大的难度,必须依靠招商引资来实现。
㈢项目科技含量较高,技术和人才问题比较欠缺。
与火电厂建设相比,当前,国际、国内在风电场建设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潮流电站建设则基本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果可以照搬照抄,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由此,在技术和人才的需求上要求相当高。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相当数量的人才。
㈣缺少储备项目。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从项目角度讲,缺少必要的推介项目,不利于吸引外资,向外招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利用优势资源,量体裁衣,做好有投资吸引力的项目储备工作,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有效途径。
三、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方向和目标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旨在利用充裕的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源资源,发展环保的、可再生的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就而言,常规能源受到交通运输条件制约,因此,开发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源,打造海洋能源基地,可使从电力资源输入转变为自给,并最终向电力资源输出的方向迈进。
㈠风能电站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首选。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风电技术飞速发展,单机容量不断增大,使得商业性开发风力发电成为可能。开发和利用风力资源,已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计划大规模开发。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风场年有效风速达6795小时,地形平缓,并可就地取材,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是开发风电场的理想选址地。因此,无论从可利用技术的成熟性,还是资源的可开发性看,风能电站建设无疑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首选。
㈡潮流、潮汐能应用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主攻方向。
目前,国际上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尚未大规模走向商业化运作。从长远的角度看,潮流、潮汛能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能为我国自行研制一些关键设备和产品,配套应用于潮流、潮汛电站并逐渐形成生产能力,乃至商业化电站(群)的建造,将对解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急需电力,优化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就而言,岛屿众多且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丰富的潮流、潮汛能,与风能相比,蕴藏量更大,稳定性更高,可选址范围更广。因此,加强科研攻关,最终实现并网发电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主攻方向。
㈢立足港口,引进能源中转项目,拓宽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路子。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不仅要立足于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更要立足港口,建设大能源。在引进LNG和煤炭中转基地项目的基础上,建议争取、规划建设大型火电站项目,使一部分资源通过本地火电站的加工,以电的形式输出,减少运输成本。
四、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对策建议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是配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的大手笔,前景广阔。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我们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㈠加强领导,明确工作,把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既然提出了目标,我们就要努力完成。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成立以县里主要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决定重大方针政策,协调重大工作措施,协调部门工作,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㈡加强勘查,收集资料,编制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总体规划。
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在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盲目的现象,甚至出现“头疼医头”现象。为此,应未雨绸缪,及早考虑、督促有关部门特别是海洋和气象部门加强勘测和资料收集、整理,为今后编制县海洋能源基地总体规划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在条件许可前提下,设置几个前期项目的储备库,既有助于减少资源和经费浪费,又能保证项目有序开展。
㈢因地制宜,做好项目储备。
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把打造海洋能源基地分解成若干个操作性强、具有开发前景的项目,积极向外推广,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弥补自身不足。风能项目,立足,发展长涂、本岛;潮流、潮汛能项目,在对水道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长远规划,待技术条件成熟,逐步发展水道、水道等潮流、潮汛能源电站。
㈣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像打造海洋能源基地这样的大手笔,在资金、政策上必须给予一定的保障、引导。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运用,招商引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项目引进奖励制度,等等,以政策来规范工作,以政策来引导工作,以政策来促进工作。
㈤“借鸡孵蛋”,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在自身缺乏科研人才的情况下,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的联系,借助外力实行科技攻关。特别是潮流、潮汛能源的开发项目,目前尚没有商业化的开发成果,科技部门应加紧国家863项目“70千瓦潮流实验电站实用化”的研发,并逐步使之大型化、商业化。
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动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安排部署全市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做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刚才,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意见》市直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代表和区市、乡镇街道、经济薄弱村代表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重大意义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力推进农村税费、土地制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和农村社会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万吨,比上年增长;农业增加值达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增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级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经济薄弱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施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字:居民出行;经济社会发展
一、概述
出行,指人或车辆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移动过程。完成一次有目的的移动过程,就算作一次出行。在OD调查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人的出行资料,汇总、整理得到人均出行次数,或者根据计算期统计资料进行计算,也可得到人均出行次数,其单位为次/人,公式表示为:人均出行次数=总出行次数/样本容量。它是一个交通基本参数,是用来预测交通需求量的重要依据。
二、从居民出行变化角度看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代步工具由自行车向多种交通工具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交通方式的选择呈现多元化,更多的自行车“骑手”变成了私家车的“车手”,公交、地铁、出租车极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1辆,2007年末全国城市拥有出租车96万辆,客运总量213亿人次,公交客运总量达533亿人次。
二是城市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设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地确立了一套比较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2007年全国城市道路面积423662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了16倍。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4.8万辆。运营线路网长度14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和1.6倍。
三是轨道交通建设成绩斐然。目前全国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南京等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对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引导城市布局调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以前,全国仅北京有一条地铁线,运营里程仅有23.6公里。目前我国10个大城市已经和正在建设地铁线路25条,2007年末运营里程已达713.9公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建成多条线路,并已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快捷、安全、清洁、方便的出行环境。
四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运输服务质量显著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主要大中城市根据自身的总体规划、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与管理,逐步形成了地面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相结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网络,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臻完善。
三、相关性分析
(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满足了居民日常的出行需求,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成为居民出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总量不足。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从1978年的123.5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456.1万公里,是1978年的3.7倍,平均每年增长4.6%。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多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交通运输方式的多元化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获得更大的弹性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公路里程从1978年的89.0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196.2万公里(不含村道),是1978年的2.2倍,平均每年增长2.8%;铁路里程从1978年的5.2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8万公里,是1978年的1.5倍,平均每年增长1.4%;民航航线里程从1978年的14.9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234.3万公里,是1978年的15.7倍,平均每年递增10.0%,民用机场2007年达到148个,比1978年增加78个。
(三)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运力结构显著改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综合交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运输工具的数量也大幅提升。铁路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货运重载技术取得突破。公路运输装备水平提高,私人轿车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民用飞机应用水平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这充分显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趋势。
(四)交通运输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铁路车号自动识别及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等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公路不停车收费和联网收费、船舶交通管理、海运信息化管理等系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民航票务和结算系统达到较高水平。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正在我国全面启动,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信息化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以铁路第五次提速和高速公路快速客运班车为标志,发出夕发朝至列车、快速列车、城际列车、旅游列车、动车组等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输新产品,运输服务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基本可满足非节假日条件下各类旅客出行的需求。
(五)交通运输业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 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交通运输基本上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交通运输业辐射也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以及物料供应,这种本质需求上刺激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营造安全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将大大提高运输效率,节约物流开支,这使得运输需求作为派生性需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当然,居民出行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标准,居民出行的增多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居民出行也将增加物料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交换频率,使得经济社会快速稳健的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届时一个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完善的交通体系将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许庆斌 荣朝和 马运.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因为开展防震减灾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行为;保障
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都在实施“互联网+”。互联网逐步渗透至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马云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的天下”。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正在对商业行为产生广泛的影响。应用好第三方支付,将对商业行为涉及的资金安全、交易效率、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产生巨大的保障作用,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模式概述
1.具有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该模式一般以电商平台为基础,通过引入第三方支付,实现商业行为双方的公平交易,有效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商业交易效率。该种模式有两大关键要素,一是信任文化,即交易双方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一定的信任,相信其可以保护资金安全;二是虚拟账户,即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每个交易方都设定了一个账户,虚拟账户进而与银行账号相连,虚拟账户拥有大量交易信息,是单一客户的交易信息集成地。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就是典型的具有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2003年10月,淘宝通过支付宝支付平台,解决了C2C商业行为中交易主体的信任问题,首创了具有担保职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即由买方通过支付宝将资金暂存于支付宝平台,在货物到达且质量保证的基础上,由买方发出付款指令至支付宝平台,实现资金支付,最终完成交易。
2.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该模式仅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构成,通过与银行建立支付接口,实现资金的网络支付。在我国,这一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快钱、拉卡拉等。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一般致力于为商业行为的企业端提供支付功能的解决方案,通过解决方案的实施,促进实体企业快速发展。一是以快钱为典型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能够提供综合化、跨行业的支付解决方案。具体的支付产品包括:大额网银支付、POS机支付、第三方预付费等。二是关注行业差异性,立足产业链各环节,深耕特定行业,针对企业提供垂直行业支付解决方案,将产业上下游都并入支付体系。如在航空公司机票销售过程中,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提供的资金支付解决方案,将乘客、航空公司、机场等产业上下游企业并为一体,有效促进了航空公司业务的发展。
二、传统支付方式对商业行为的主要束缚
1.难以保障商业行为各方的主体权益
传统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业模式下的主要支付方式,具体表现为现金支付、银行票据支付等方式。这种支付方式仅完成了资金由支付方向收取方的转移,实现了货币交换,而商业行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全依赖于合同与法律的约束。正因如此,商业行为中欺诈、假货、质量不合格等纠纷事项比比皆是,如“皮包公司”在交易完成后就立即消失,产品质量完全没有保障。又如交易标的收到后,购买者便销声匿迹,款项难以收回。这些都造成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屡屡受挫,制约互联网交易的发展,商业行为各方主体的权益难以保障,制约互联网经济发展。
2.难以促进商业行为的效率提升
在传统支付方式下,资金实现交换的途径往往局限于现金、汇款、票据等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如大额现金携带较为困难,且不安全;银行汇款一般需要在银行柜台办理,汇款通过银行间信息交换,到达卖方,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票据一般依靠银行信用,且需要另行支付银行中间业务费用,拉升了商业行为主体的成本支出。这些制约因素,一是对商业行为效率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束缚作用。二是支付费用较高,加重了商业行为主体的交易费用负担。三是商业行为交易各方彼此的天然信任程度较低,需要多次交易,以增进互信。因此,传统支付方式功能单一,商业行为失败的概率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行为效率的提升。
3.难以扩大商业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行为的健康快速发展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商业行为中蕴含了大量信息,信息的整合运用将对经济主体的正确决策起到较大的支持作用。然而,传统支付方式仅仅实现了货币资金的交换,只是完成商业行为的必要步骤,资金支付单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甚微。由于传统支付方式功能与渠道较为单一,各经济主体的不同账户支付信息较为分散,信息整合缺乏基础,商业主体对银行的依赖度较强,但对于单一银行的粘性几乎没有,难以发挥对商业行为的保障与促进作用,制约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与促进作用发挥。
三、第三方支付对商业行为的保障作用分析
不论是具有担保作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还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的共同特征在于,其面向B2B、B2C市场,凭借网关模式立足,为商户和机构提供优质、快捷的支付解决方案。第三方支付的直接客户是企业,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吸引消费者与客户,增加其对第三方支付的粘性,保障商业行为各方主体的权益,大幅提升商业行为便利性与实施效率,促进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
1.有效保护商业行为各方主体权益
第三方支付通过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引入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平台,解决了商业行为各方主体信息不对称的实质问题,有效保护了商业行为各方主体的权益。一是保护买方主体对货物及服务质量要求的实现,由于是买方验货后发出付款指令,完成资金实际支付,规避了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经济纠纷。二是保护卖方主体对资金到位要求的实现,由于资金暂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货到且验收合格,即必须付款,规避了货到不付款的欺诈行为。
2.有效提升商业行为便利性与实施效率
第三方支付通过与各大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建立接口,实现了对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资源整合,解决了传统支付方式效率较低的各种问题,有效提升了商业行为的实施效率。一是实现了商业行为的“去现金化”管理,提高了企业、消费者等主体的资金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成功概率。二是实现了支付与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完美结合,为企业与消费者的经济业务、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往来,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压缩了商业行为各方因资金支付耗费的时间,大幅提高了商业行为的效率。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改进;途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平面设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各大综合大学都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各类艺术院校也逐步加强了师资等软硬件设施建设,学生的规模快速增加,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比十年前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人才机构、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平面设计教学却未能及时适应这项变化,仍然固守着传统了教学方式和理念,出现了一些影响该专业长远发展的问题。
一、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实际脱节
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处境比较尴尬,一方面市场上设计人才极为匮乏,以至于不少大公司不惜高价从国外聘请各类设计人才;而另一方面,我国每年各大高校毕业的众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不容易找到设计行业工作,本专业就业率持续偏低,不少毕业生被迫放弃专业,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造成这种情况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学体系落后,不少高校的平面设计的教学体系仍然是沿用100年前的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与当前的实际社会情况有了较大的脱节;教学方式落后,各大高校多年的扩建导致债台高筑,设计所需的各种多媒体硬件多年得不到更新,等等。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毕业生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设计市场的变化,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得到应用,甚至与现行的设计潮流、理念等相悖,无法再当前激烈的设计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入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维系着一个民族的薪火传承,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立性。作为一名设计师,能否找到作品与本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的交融点,即如何在设计作品中体现民族的精髓,是设计作品有无生命力的关键。而当前,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中过多的充斥的是西方设计的理论、元素,中华民族特有的本土文化元素、理念缺乏,导致学生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学了一肚子与自己生活环境具有较大差异的西方设计理念,既无法通过生活领悟西方设计的精髓,又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根,设计的作品自然得不到认可。
3、学生的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当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人文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设计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领悟能力。而目前,大多数考入设计专业的学生多是文化课成绩较低,选择设计专业只不过是想找一条上大学的捷径,更别提是否对设计有浓厚的兴趣了。再加上各大高校的连年扩招,一些艺术类的考生在高考中只要考到200多分就能上大学,艺术类考生的素质更是难有保障。事实证明,自身素质正是当前艺术类学生成为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得到市场认可作品的瓶颈,这一瓶颈如果不克服,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只能一直在低端行业徘徊,难以出现各类设计大师。
二、设计专业教学的改进途径
为解决好当前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我国的设计水平,保持设计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感觉今后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1、全面提升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当前设计类学生文化课比较薄弱的实际,在大学学习期间要根据设计类学生的提点,制定全面的提升设计类学生综合素质的计划。在课程设计上,在保证足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尤其要保证有足够的文化课程安排,加大比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市场经济、营销、法律等多方位的课程,不断提升文化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提高设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
2、增加实践的教学环节。目前,设计类专业教学尤其要加强实践的环节。设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设计的理念都会随着相应的改变,设计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设计专业的教学最忌讳一成不变、固守成规,只有紧跟时代的潮流,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实践的环节,在完成理论课程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设计的理论知识,从而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因为设计是紧跟时代的,是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到社会中经受社会的考验,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寻找设计公司去实践,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关键词:高校 服务社会 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要求。党的十七大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强调了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为指导思想;党的十进一步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努力的方向,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不仅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不竭生命力的源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同时,要积极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深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本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就创新我省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作简要探赜。
一、当前现状
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单一的教学功能发展到科学研究功能,再发展到社会服务功能的历史过程,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一)高校服务社会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积极对接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比如,积极开展地方人才再教育服务;在培养各类人才上,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借助校内研发平台,为地方发展参谋献计等。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高校社会服务过于狭隘。尽管高校对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宏观政策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办学自落实不到位,高校评估标准存在缺陷;地方政府方面,对地方高校投入不足,对地方高校智力支持的利用不够重视,缺乏为地方高校牵线搭桥的主动意识;地方企业方面,企业的功利思想作祟,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高校自身方面,社会服务观念存在偏差,社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稀缺,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成果偏少,社会服务平台种类较少,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社会服务营销工作存在不足。
2.高校“智本”错位地方发展。“智本”难引难留一直困扰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江西的改革和开发开放不断得以深化,全面推进,但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实施中,又受制于亟需大量的政治、经济、管理和文化人才的困扰。江西作为后发地区之一,必须坚持“培育人”“用好人”,不仅要依靠本土高校培育人,更要发挥本土高校人才、智力的优势,发挥高等教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只有认同“魅力江西”、热爱“魅力江西”、扎根“魅力江西”的人才,才能更忠诚于江西的地方发展。
3.高校发展亟需实践平台。当前,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现代大学已经超越了象牙塔,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能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一部分。因此,高校自身发展需与社会实践紧密连接。高校师生要结合已有的科学理论,借助现成的经验技术,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社会实习、经济服务和生产实践活动。从而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二)江西高校的当前概况
近代以来,江西高等教育发育迟缓,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根据《江西省2012年教育统计》显示,全省有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单位88所,学士学位单位33个,硕士培养单位16个,博士培养单位9个,在校大学生851119人,有教职工71620人,高等学校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生数2295人,列全国13位。这些进步为我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校分布方面:南昌市54所、上饶市3所、九江市7所、萍乡市3所、新余市5所、鹰潭市1所、赣州市8所、宜春市3所、景德镇市5所、吉安市1所、抚州市4所。其中,61%的高校分布在南昌,约80%的高校分布在南昌、赣州、九江3个设区市,只有20%的高校分驻在其他8个设区市。在学科布局方面:综合性大学32所,理工院校30所,农林院校4所,医药院校5所,师范院校5所,财经院校7所,政法院校2所,艺术院校3所,成人高校5所。综合性大学占36%,理工科类院校占45%,传统的师范院校只有6%。全省高校学科类结构较为合理,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工科及财经院校比重较大,为进一步开发全省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省高校中,包括11所省、部共建高校在内,没有一所中央直属的高校,全部为省或市(厅)管的“地方军”。作为地方高校,其扎根地方、对接地方、服务地方的使命显得更为紧迫。
二、主要对策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时空中。一个方面,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另一个方面,教育也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因此,政府、社会和高校要高度重视、积极互动,共同构建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现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尺度对我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对策予以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开拓高校服务社会的空间
1.完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本地区高校社会服务的制度框架。比如,建立健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财税政策上的优惠,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方面的保护。让高校服务社会有“安全感”,用法律和制度为高校服务社会保驾护航。
2.健全地方政策。政策是重要的导向,为高校服务社会提供具体的支撑。《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增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为此,政府需要将“产学研用互动”“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状况监测评价机制”等措施政策化;要将“科教兴赣、人才强省”的政府战略目标项目化;要将“高等教育贡献率”“人民群众满意率”的评价反馈具体化。
3.保障办学经费。充足的经费是办好教育的基础。地方政府要确保对高校的经费投入能够足额按时落实到位,保证地方高校的稳定发展,保障其社会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同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资体制,拓宽筹集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
4.营造社会导向。要加大宣传,营造支持、鼓励高校服务社会,表彰、奖励高校服务社会的良好环境。要正面引导,促进政府鼓励高校服务社会、企业积极对接高校服务、高校自觉拓展社会服务良好局面的形成,从而为形成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正面导向。
(二)中观层面:搭建高校服务社会的平台
1.政府示范“用才”。高校是驻地的“智库”,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持。如地方政府聘请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作为政府顾问,在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吸引高校参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调研、论证、决策等,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搭建示范平台和高端平台。
2.统筹协调“育才”。要结合江西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学科组织和学科团队建设,用学科凝聚人才;建立省内多元化、多层次的“共建”,促进全省政-企-校的互动。比如,建立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共建、省直厅局(委)与高校的共建、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共建、地方县(市、区)与高校的共建。通过“共建”实现各类人才的互动、流通,在融合中培养人才。
3.面向社会“示才”。要积极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横向联系,通过政府主管部门、高校或民间平台,借助网络等新技术,建立各类人才库、科技库,将全省高校的人才、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与地方人才需求、科技和信息等需求对接起来,在高校和社会之间搭建信息平台。
4.激活企业“引才”。地方高校可以借助现代传媒,向地方社会广泛宣传。通过参与地方政府服务、发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关系、挖掘校友的社会关系资源,“推销”自身的服务;政府要开发社会需求,发挥“守夜人”的作用,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比如,引导企业与高校的资源共享,促进创新基地的建设,推动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的孵化。
(三)微观层面:夯实高校服务社会的基础
1.提升社会服务的意识。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勇于“接地气”,摒弃“空谈”“清议”“自视清高”“畏难恐惧”“事不关己”等错误和消极的观念,树立敢于服务社会、善于服务社会的正确思想,主动投身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促进研究(学习),在研究(学习)中提升实践本领。
2.健全激励服务的措施。高校应根据实际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制定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评价和肯定为社会服务的人员;通过职称评比、津贴分配等,激发产生更多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设立相应的创新团队、研发机构平台,努力成为地方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有前瞻性地倾斜,大力培养紧密对接地方社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和专门人才;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一系列激励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措施。
3.调整社会服务的支撑。主管部门要扩大地方高校专业自主设置权,支持高校根据地方社会需求,自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方向对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使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有的放矢”,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确保培养的师生在地方“留得住”“用得了”“干得好”,从而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三、当下启示
近年来,我省以“科教兴赣、人才强省”为战略,以提高“高等教育贡献率”“人民群众满意率”作为阶段性目标,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迈入30%,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它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夯实我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1.坚持顶层设计: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统筹规划。要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把高校服务社会统一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事业中,统一到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建设中,使我省的高等教育真正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支撑江西崛起新跨越的教育。
2.坚持高位推进: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多个兄弟省市先后成立了省级产学研领导小组、产学研办公室、产学研网上合作对接平台、产学研合作网、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服务平台等,我省政府和高校应直面差距,勇担使命,奋起提升,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省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
3.坚持品牌推动: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示范项目的培育。要在“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前期基础上,精心培育一批高校服务社会的示范项目,发挥“品牌”的效应,既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精品项目,又带动全省高校的服务社会工作。
4.坚持分类发展: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不同特点的保护。要尊重综合性和行业性、基础型和创新型、研究型和教学型、本科类和高职类等不同种类高校在服务地方过程中的特色和创新。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幅度、服务层次和服务重点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前瞻社会发展,及时优化专业学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浩源.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研究[D].南昌大学,2009:27.
[2]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25-31,36-37.
[3]王亚杰.共建互动共赢――特色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2009(2):21.
[4]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