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1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洛阳;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81-02

一、我国跨区域合作发展现状与“一带一路”新形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融入了市场经济机制,但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之下进行,导致了各区域发展以行政区划为原点,过度依赖规划,划江而治。这样的模式虽然可以明确的制定发展目标,高效而稳定的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从而考核发展成绩,做到局部的“统筹兼顾”“大局在握”。

然而,各省市以自我发展为第一目标,追求城市建设与GDP指标,经济发展始终在行政区划的框架内进行,画地为牢,区域间形成的壁垒难以消除。所以,要想彻底打破各区域之间存在的阻碍,实现整体的区域协同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祖国内部的开放程度,消除限制区域之间相互交流的限制性因素。长期发展来看,我国一定要跳出行政区划的阻隔,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不仅仅是纵向比较历史发展成绩,更要横向比较与周边区域合作完成的成就。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新形势下,借用古代“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所演变发展而来。2013年,分别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两者结合起来简称“一带一路”。

同年,不断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潮流。“一带一路”主动符合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为我国构建面向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指明了方向。中国国内各省份对“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当高的认可度,将之视为发展的历史重大机遇。各区域都将自身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战略相挂钩,力求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发掘自身潜力,提升外在竞争力与影响力。

二、洛阳区位优势与合作发展概况

(一)洛阳的区位条件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与同样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形成丝路起点的“双子星”。在今天,洛阳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洛阳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古代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洛阳历史条件优越。如何发挥洛阳区域发展的优势,加强洛阳在“一带一路”中合作力度,拓宽洛阳与周边地区甚至国外的合作视野,成为了洛阳能否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整体建设的关键,也是我们此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久以来,洛阳不论在河南甚至全国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处在华夏文明发展的中心腹地,东临郑州,西接西安,北面黄河,南望中部省份。洛阳市区距离小浪底水利工程仅40公里,并且有洛河、伊河水系经过。作为邻近郑州的大型城市,这里的公路铁路交通发达,陇海铁路穿城市而过,东可直达江苏沿海,西可深入内陆,到达西安、兰州等大型城市。焦枝铁路也贯穿南北,连接豫鄂两省。

(二)“郑洛”合作,打造区域一体化

2014年末,洛阳与郑州双双列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这也说明两座城市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空间。洛阳与郑州作为河南省最大的两座城市,相距离不过150公里左右,并且有众多铁路、公里相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便利。2015年年初,河南省政府将郑州、洛阳以打包捆绑的形式向中央申请内陆型自贸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推动洛阳区域经济同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符合“一带一路”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从而推动了整个河南省的快速发展。上海市在2013年9月正式运行自由贸易试验区,时至今日取得了良好的成功。洛阳市应当充分吸取前人经验,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洛阳要充分利用郑州的经济与省会优势,共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带动洛阳市的总体消费。在郑州、洛阳“大区域”中追求协调发展,在洛阳“小区域”中追求快速发展。洛阳相对郑州来说,有着更加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已经验证过的一条良性道路,然而“路窄车多”也是现实情况。如果将这些资源限制在洛阳文化产业发展当中,那么将会陷入固步自封,路越走越窄的境地。反观如果与省会郑州共享“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外来游客数量,刺激当地消费,还可以快速提升洛阳旅游业的知名度,打造一张更加整体的城市名片。

早在十年前,河南省发改委规划建设了“郑洛工业走廊”。这一规划缘于“中部崛起战略”,是大环境下的区域合作的一次大胆尝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建设,打造起了长达200公里的郑州洛阳工业走廊。这一规划使得河南省逐渐扛旗中原工业建设的大旗。在区域合作化日益显著的今天,互补融合是众望所归,也是城市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郑州与洛阳一个是中原区域中心城市,一个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相似点,也有许多可以互补的地方。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想要得到长远发展,必须打破保守而陈旧的行政区划,通过相互融合,相互合作共同实现城市发展,并且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形成一个区域辐射面,协同向前。

(三)放眼大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河南省在2015年初颁布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1]中提出,要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洛阳应顺势而为,找到自己在大环境中的位置,融入开放性的大格局当中。

“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不仅是小区域的合作,更是大区域,整体的合作,甚至是跨国交流,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相互促进。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之一,土库曼斯坦与我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成功抓住了“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承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项目[2]。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公司,实力雄厚,拥有起重、储罐施工、长输管道施工、设备制造等技术。通过这次合作,两国关系全面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为经贸合作,特别是为能源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两国经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又一显著体现,是友好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为洛阳以及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和本地区繁荣注入新的动力,也必将为古老的丝绸之路续写崭新的篇章。此次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明确了“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洛阳对于新形式的认识,印证了洛阳敢抓机遇的能力。无独有偶,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签订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二线项目。这些合作证明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搭建合作的能力并不输于沿海地区。洛阳应带坚守自己的传统工业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提升老牌产业的技术水平,突破惯性思维,使得洛阳的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对于河南洛阳地区而言,想真正发挥出中原地区的国家中心节点城市的作用,必须把内陆保守的城市打造成开放型城市。要加强体制改革,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任务,统筹国际超长大通道的建设,内陆地区面向两个方向,一个是东南亚,另一个是中亚、欧洲等国家。建设运输班列,从而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利润。洛阳市处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这一路桥运输大通道的中间点上,是亚欧大陆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建设路桥经济带,可以利用中部区域的经济支点作用,把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连接起来。这样不仅仅使得洛阳经济得到发展,更加强了全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合作,促进各区域共同协调发展,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经济差距,实现了“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大发展。

三、跳出行政区划,重构政府绩效评价

加强区域合作的一个要求就是不以谋求自身发展为首要目的,这与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的长期政策表面上背道而驰,实则区域合作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我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转为“新常态”[3]。所谓新常态,就是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经济发展也是这样,从独立自给自足的经济到今天的区域合作“新常态”。在现行体制下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主要对象是GDP增速、投资规模等,相对看重反映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指标。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易于忽视本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非理性地热衷于资本集中型,利税创收型的产业,从而使得要素布局分散化、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弊端愈演愈烈,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必须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重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以矫正各地方行为方式,优化地区间的利益关系,避免总体利益受损的过度竞争和利益冲突。区域合作在各地方政府引导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强调个体以及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市场及其主体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4]。企业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联系区域内发展资源,利用好市场调节手段,从而提升区域内同类产业的多层次合作,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一带一路”没有统一的部门管理。由于这种战略统一指挥分散的情况,导致区域合作当中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壁垒。洛阳能否抓住“一带一路”所赐予的新机遇,与各地市合作发展,成为了这座历史名城焕发第二春的关键。首先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着重于大局;其次也要强调调动地方积极性,明确每一个区域在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找出各区域之间利益最大化的契合点。在“大区域”中寻找“小区域”发展空间,在国内外寻找洛阳发展条件,主动加强跨区域合作,构建协同发展的传播战略。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委第八次全会.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N].河南日报,2014-12-25.

[2] 王静,李P.中土扩大天然气合作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N].人民日报,2014-05-12.

第2篇

材料一:岭南文化博大精深,是广东文化的源泉和根基。岭南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包括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三大分支,具有开放兼容、务实创新品性特质的区域文化。保护好我们文化的源泉和根基,传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美丽幸福广东意义重大。

材料二: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不同族群的海洋活动和海洋人文精神,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交流、互动与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历史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强盛之路、文化之路。广东应自觉承担起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率先探路。

【理论分析】

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美丽广东,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2. 我国政府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能。建设幸福广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要求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在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幸福广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立足实际,真抓实干,自觉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人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岭南文化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而形成的,并为岭南人民所共享的精神根基。

2.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挖掘文化资源、传承优秀岭南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传承优秀岭南文化精神,传承科技精神,培养全社会创新精神,对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具有开放兼容、务实创新品性特质的岭南文化孕广东人开放兼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

5. 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化各具特色,通过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通过文化交流,不仅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不同族群的海洋活动和海洋人文精神,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交流、互动与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6. 在文化交流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也要相互尊重,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广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推动岭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交流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广东人的开放兼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

三、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 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岭南文化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而形成的又反映了广东人鲜明精神物质的区域文化。

2.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必须大力弘扬岭南文化精神,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岭南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建设美丽幸福广东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过程,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和创造性才能实现。

6.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必须坚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村、古镇、古城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家园,是人们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思、乡恋的地方。据此回答1-2题。

1. 古村、古镇、古城是人们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思、乡恋的地方。这告诉我们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只有古建筑才有文化的认同感

③古文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随着我国“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古村、古镇、古城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保护好仅存的古村、古镇、古城刻不容缓。这是因为

①它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③它对于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镇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当前我们必须警惕文化遗产保护中少数地方政府决策时 ,在经济驱使和利益诱惑下,无视百姓意见,无视法律法规和文化发展之道的“乱作为”。这就要求

A. 政府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B. 依法行政,保证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 公正司法,审慎行使权力

D. 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发展经济放在工作的首位

4. 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粤方言演唱的剧种。后又在伴奏乐器上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乐器,大大增强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成为在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这给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是

A.只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就能发展

B. 只有运用方言才能有竞争力

C. 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D. 要发展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

5.“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人席慕容《乡愁》让人读了无不对故乡产生牵挂。这表明优秀文化

A. 是现实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B. 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激励人们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C. 在塑造着人,也决定着人们幸福美好人生的实现

D. 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地方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已的区域精神。据此回答6-7题。

6. 从早期的“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到新时期的“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精神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广东省新时期提炼和培育的“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是广东的文化名片,其既延续岭南文化的根基,也反映了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可见,广东精神

A.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决定我省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C.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D.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欢度春节是全国的盛事。但全国各地的风俗各异。北方是以吃饺子、逛庙会等方式来欢庆,而南方则是以吃汤圆、逛花市来欢度。这体现了

A.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

B.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C.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9.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这表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文化创新必须迎合人们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协调

④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某校高二学生为开展主题“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美丽幸福广东”综合探究,收集、整理当前有关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建设的一些材料,请你参与其中进行研究:

材料一:粤语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并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产生的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在香港、澳门占有主导地位的方言。它对岭南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2008年正式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并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其地位仅次于普通话。以粤语为载体的广东文化也曾红遍大江南北,广东文化的影响力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粤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粤语需要保护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材料二: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没有文化支撑和精神富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广东。要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充分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着力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面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识和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粤语保护的重要性。

(2)关于粤语保护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履职,方言就能得到保护。”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谈谈为什么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

12.美丽乡村,承载了亿万农民的美好梦想;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村则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材料二:广东省某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尊重乡村自然风貌和文化历史渊源,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挖掘、弘扬村落优秀历史文化,摒弃落后的习俗,彰显特色民俗;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用文化提升乡村品位,丰富乡村内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3)结合材料一和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该区“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价值定位。

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C 5. B 6. B 7. C 8. C 9. C 10. B

11.(1)(1)①文化是由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粤语是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在秦汉时期传播,与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才产生的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方言。保护粤语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粤语在两广和港、澳地区是人们语言沟通的主导方言,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发展,加强保护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地区的交流和合作。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加强对粤语的保护,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地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本地区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答案一:赞同。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其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观点认为只要政府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言便能得到保护和推广,既看到政府的职能,也看到政府的的责任。

答案二:不赞同。方言保护首选立法机关必须健全法律,使保护有法可依;同时,公民对方言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有较高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观点只看到政府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即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忽视了其它方面的作用。

(3)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面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识和能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创新思路和工作举措,推动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广东省加快文化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有利于增强广东的文化软实力。

12.(1)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古村落对于研究中国乡村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中华民族文明史具有特殊的意义。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滋润,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了根基和生命力,就会迷失方向。保护好古村落,就是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根基,有利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保护古村落,不但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可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文化包装

一、景观设计文化包装

文化包装(culturalpacking)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广义上主要指对某事物进行形象塑造,为其注入文化要素;在设计艺术中主要是指以表达某种文化价值、挖掘文化观念、实现文化内涵为目的的设计活动或者设计成果,文化包装应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审美性以及象征性等等特性。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设计同样应具备文化包装意义,景观设计文化包装的作用应该是突出景观设计的文化价值效应,在传统的景观设计功能性基础上强调文化意义上的标志性、美化性、地域性等。

二、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现状

城市滨水是指在城市中同江、河、海、湖等水域濒临的陆地建设而成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的边缘地带,将这一区域为对象的景观设计即为城市滨水景观。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人居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载体,它呈现出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因此实现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目前城市滨水文化包装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各地区滨水景观日益注重文化包装,但依然呈现强调文化的彰显与挖掘深度不足的矛盾。2.各地区滨水景观文化包装中注重历史文脉依托性,但依然呈现文化内涵与“套路化”设计手法的矛盾。3.各城市滨水文化包装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并存在不平衡性。如河南省郑州市西流湖滨水景观,打造出了具有郑州城市特色的生态型城市滨水景观带。西流湖在过去一直是郑州西区的“大水缸”,在郑州有着“小西湖”的美称,可见其景色之优美,见图1。西流湖承载着郑州西区人民的重要记忆,后来由于水位下降、垃圾倾倒、污染、填湖建房等问题,乘船游湖、垂钓纳凉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因此在设计中强调呼唤往昔游湖生活、恢复郑州西区文化的主旨,在设计中以原生态的修复与保护为主,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老郑州西流湖的桥梁、寺庙、花圃等等,并将雕塑公园等公园景观建设和其呼应起来,以强调郑州西区传统文化形象,并结合时下郑州人注重环境和生态文化的要求,在设计中着力打造生态湿地、生态林带、生态廊道等多种生态型景观,形成了新老文化相结合的城市界面景观区、生态密林景观区、疏林草地景观区、滨水特色景观区、湿地生态景观区五个部分,见图2。

三、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的实现方式

城市滨水景观以城市水域、水际线、陆域为设计对象,具有强烈的线性和双重边界性特征,在强调其连续性和可观性时,其文化包装内涵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切入点,好的设计可以使使用者与景观互动并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且把这种观念具体地体现景观环境中。1.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性。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紧密结合城市日常生活和历史环境的变迁,形成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并在演进中不断地重构、整合,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足迹,它是可继承、可延续并对城市具有影响力的。滨水景观的文化内涵首先在于发现、保存和丰富这一城市历史文化痕迹,任何人文景观也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文化载体,没有特定城市历史文脉内涵的景观设计必将随波逐流。如敦煌市党河水利风景区,将敦煌壁画、古代城阙、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当中:以沿河两墙为核心,形成两岸沿线为延伸的文化景观带,以瓷文化展示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影雕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二十四孝,以石雕展现图腾柱、飞天壁画、敦煌景等,以浮雕形式展现了丝绸之路线路图,还创建了独具现代特色的手模印、文化墙,呈现出独特的敦煌风格,见图3。2.塑造人文景观,强调设计中的文化符号性语汇。滨水景观是一种特定的景观设计类型,文化包装的重要手段则是加强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作为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是被大量承载特定信息的符号(碑刻、楹联、历史存留建筑等等均可作为某一个特定文化符号)所传达并构成了景观的固态文化内涵。如敦煌市党河水利风景区内建造了仿唐式建筑群,建筑采用传统园林散点式布局手法,将唐文华中的建筑符号融入整个滨水景观之中,见图4。3.承载独特仪式和活动。这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没有使用者参与的景观是不具备生命力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滨水景观区域内特定的仪式和活动,使得使用者融入景观中来,将景观文化延续与发扬,如上述敦煌市党河水利风景区定期举办具有中国传统风味的龙舟大赛,以竞技的方式使参观者融入滨河景观之中,更加强了敦煌“沙漠绿洲”的城市形象。4.突出系列化文化包装与价值内涵。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并非是多个文化景观片断的机械叠加,而是景观在地域、空间、时间和人的情感碰撞等多维交叉状态下的立体网状呈现,我们应当将各个文化节点串联与并联,实现文化的立体化价值,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实现系列化。

结语

美国人类学家A.K.克拉柯亨强调“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滨水区是一般城市门户性、标志性景观形成地,也是城市精神和人民整体价值观念的展现地,做好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是实现以景观承载城市文化,以文化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2]廖程程,贾德华.城市滨水区人文景观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

[3]袁凤宾.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挖掘与塑造[D].武汉大学.2005.6,37

[4]黄瑜,龙岳林.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

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3-0098-04

Abstract: Zhao Jiping’s music is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ntaining both western and national folk elements.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his music is based on his dedication to the origin and essence of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A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e is thu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ound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Zhao’s music.

Key words:music style; folk music; Chinese style; contemporary art music

一、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引发的思考

赵季平是从民族民间音乐发掘创作素材从而成为最具“中国气派”的代表性作曲家[1]。他的作品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如《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孔子》等电影音乐中的秦地、鲁地素材,《水浒传》、《笑傲江湖》、《大宅门》、《乔家大院》等电视音乐中的鲁地、京剧、晋地素材,《断桥遗梦》、《知己红颜》、《大江南》、《故土情》、《我的陕北》、《西部》等声乐作品中的江南、西北素材,《第一交响乐》、琵琶协奏曲《祝福》、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民乐合奏《庆典序曲》、《第二交响乐“和平颂”》等器乐作品中的西北素材,舞剧《大漠孤烟直》、《情天?恨海圆明园》、《花儿》及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等舞台音乐作品中的西北素材,这些作品及其素材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奖项。可以说,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音韵与风情,并具有雅俗共赏的受众度。“踏踏实实地拜民间音乐为师,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素材,写我们民族的音乐作品。”这是其父国画大师赵望云的告诫,它已成为赵季平坚守的座有铭。可以说,赵季平作品中不断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是受其父亲、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影响的,其音乐既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民族因素,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艺术魅力。可贵的是,作品在民间素材基础上又加入时代审美元素,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艺术风格,带有人皆尽识的个性标签。

何为“赵季平音乐风格”?有人从其西北曲调、戏曲元素、古诗词意境等方面予以了特征解析[2]。其实不尽然,“风格(style)”在文艺学的界定中有风度与品格、气度与气魄、风范与格局、丰采与风韵、格调与特色等不同的涵义,(晋)葛洪《抱朴子?行品》:“世有行已高简,风格俊俏,啸傲偃蹇,?R侪慢俗。”(晋)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 膺,风格秀整,高自标特,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鉴虚为僧,颇有风格,而出入内道场,卖弄权势,杖杀于京兆府。”(唐)赵?U《因话录?商上》:“(韦氏)即兵部之姨妹也。余虽不及见,每闻长属?h其风格容仪,真神仙也。”(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翦,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北齐)顾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故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唐)李群玉《诗集?后集三》:“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陈九)居数日,容益光泽,言论多风格。”[3]从上述文献诠释可见,风格的涵义远非现有成果中所言的民歌、戏曲、诗词运用等表层意义的表征,而刘勰所言及的“艺术特色”则包含多种方面。由此可见,“风格”的视角既是技术的内涵构造,又是文化品格的显现,是深入而全面地解构赵季平音乐特色的重要视角,因此值得进一步辨析。

研究赵季平音乐的成果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关于艺术史研究的,有赵世民《乐坛神笔赵季平》与和谷《音乐家赵季平》两部著作。前者为亲历者以随笔形式简述赵氏音乐闪光之处,后者以大量文献资料对赵先生进行纪实文学式的传记;二是针对其创作手法进行研究的,如饶余燕《以生命投入创作的作曲家》、韩兰魁《对赵季平电影音乐成就的思考》、王真《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崔炳元《评赵季平的》、赵宝平《简评赵季平的双簧管与乐队》、梁红旗《继承传统善于创新》、曹绍德《评民族交响乐》、马波《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论》、张子恩《谈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郑旦《古丝绸之路,新丝路之音》等;三是针对其艺术思维进行研究的,如肖云儒《感受赵季平》、罗艺峰《赵季平电影音乐中国式叙事方式及其意义》、王平《浅谈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的艺术成就》、樊兆青《作曲家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新境界》等;四是针对其文化情怀进行阐释的,如董大勇《从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起飞》、刘婕及程亮《对话赵季平:音乐勾勒出电影的灵魂》,朴东生《大家风范 不拘一格》、于庆新《根植于民间音乐的沃土》、尚飞林《赵季平欧美行》、施雪钧《音乐奇才赵季平》、李洪波《浅谈赵季平影视音乐的民族情结》、杨一苗《赵季平:好的音乐能“钻心”》等。此外,专门对赵季平声乐作品进行研究的有衡声晨《由〈好汉歌〉说起》、杨妙《歌曲〈秦岭最美的地方是商洛〉音乐创作分析》、杨国亮《品民族声乐作品〈断桥遗梦〉有感于民族唱法发展现状》、陈辉《情通天下一路奔放――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歌〈远情〉赏析》等。近年来,硕士学位针对赵季平作品进行研究的逐渐增多,如王博《赵季平〈第一交响乐〉创作研究》、安悦《庄周梦蝶从大提琴协奏曲中看大提琴与民族乐队的融合》、王安军《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曲创作研究》、杨帆《狄俄尼索斯背景下的饿阿波罗之音――论电视剧〈青衣〉音乐语言的审美意蕴》、曹云《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音乐分析及青青角色唱段研究》、贺双桃《赵季平声乐作品研究》、龙泽泓《论赵季平声乐作品的创作思想和演唱研究》、王海娟《赵季平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郑旦《由赵季平〈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看丝绸之路音乐创作》等,主要分为创作技法分析与演奏形态解读两类。

从这些研究成果可见,一是多集中于具体作品的研究,近年来出现的硕士论文多采用这种视角;二是多集中于具体技法或观念的解析,影视音乐、声乐、器乐等皆有此状况,可能是限于小型研究所限;三是整体性研究中多侧重于艺术履历的叙述,缺少内在创作风格的综合研究。

因此,以“音乐风格”为视角对赵季平进行专题研究,是突破现有表层化、个案化研究的可行性之途,具有以下学术意:1.它能解析赵季平音乐的涵义及其个性价值,发现作品成功的内在特征;2.它能厘清赵季平民族情怀的风格定位及其世界多元文化语境的多重观照,发现作品雅俗共赏的内在手法精髓;3.它能辨析赵季平多种音乐体裁运用及发展的内在核心,发现作品不断出新的内在源泉;4.它能解构自身发展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以及带领西北丝路题材创作携手发展的多种线索,以期为今后民族音乐现代化以及区域音乐整体性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二、赵季平音乐风格研究的论域宏构

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要想从风格的视角做出创新型的研究突破,笔者综合考量后认为可从如下几点进行尝试:

其一,对赵季平风格形成发展的内、外基因予以理论解析,从“风格”概念的解析入手,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辨析,结合作曲家成长的环境(教育、研究、交友、合作),进而解析赵季平音乐风格形成的内、外因素。

其二,对风格形成过程进行阶段辨析,这要遵从艺术风格形成的规律性,结合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性格选择等因素,对赵季平音乐不同阶段的音乐风格进行特征解说及历史解析,尤其对他近年来器乐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进行集中考察,对其遵从成法而又摆脱束缚而逐步走向个性的线索进行梳理。通过他不同时期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内在和深刻、从而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或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等风格要素进行全面辨析。

其三,对风格语境下的赵季平音乐手法进行研究,这是在作曲家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征、审美理想解析的基础上,对赵季平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于其他同辈作曲家的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显著特征的个性创作进行具体解析。赵季平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是相互统一,协调发展的,应对作曲家作品的题材、体裁以及社会、时代等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特征等所促成的个性创作技法特征进行具体研究。

其四,对技法独特语境下的赵季平音乐思维及观念进行研究,这需从风格体现的艺术作品的诸要素中进一步发展而出的音乐思想解析,从赵季平电影音乐主题交响化和关注社会群体性受众视角的题材中,对他的音乐思想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音乐主题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的独创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综合分析出其音乐思维对题材整合的特殊性、音乐观念对社会重大命题关注的精髓,从而剖析出赵季平特有的音乐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及其它们和受众对象的身心互动、交流。

其五,对风格多样化与同一性特征的赵季平多元音乐视野进行研究,从中国近三十年来丰富多样的音乐思潮语境中,对作曲家不同创作个性及其面对不同欣赏者审美需要所做的多样化选择,藉此对赵季平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可能性进行发展研究,对其多样风格选择的个性制约及其在整体语境上体现出的时代主导性进行特征研究,对他不遵从时代思潮所要求的民族性、群落性的审美和艺术发展约束,从而显示出风格的多样性。也会对其风格多样化与一致性相互联系、渗透的错杂现象进行辨析,对风格多样化所产生的鲜明音乐作品进行个体表现特征剖析。

其六,对风格类型进行归类,对赵季平因民族性格、民族形式、民族语言等因素不同处理上产生的不同风格作品进行归类,以期观察其风格的相异性及传承关系,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作曲家作家的音乐性格、艺术秉赋和文化气质等都很有深意可探。中国历史上对风格的分类可举刘勰的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的八类分法,这些分法有助于解构赵季平音乐风格。

最后,赵季平音乐风格的稳定性和变动性、一致性和多样性,这可从整合的角度全面解析音乐本体形态特点及其思维观念,从而对其音乐体裁、语言等外在表现和艺术方法、写作技巧等内在蕴涵予以解析。

从上述的突破视角可知,从风格史发展的角度,对其手法的运用、题材的选择、观念的形成等进行综合解析与考量,突破的微观基础在于对其创作手法进行基于风格语境下的缜密分析,突破的宏观基础在于对改革开放后社会文艺的发展新态势,新潮与传统的碰撞与交融,市民等大众音乐文化需求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这些都是影响作曲家创作的艺术特征之因素,“风格”综合而呈现。

三、赵季平音乐风格研究的方法突破

学术研究也要注意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在既有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风格研究,其继承之处在于按照历史学的方法,从赵季平每部作品产生时的具体客观环境和主观心境的不同语境出发,对其音乐风格的发展变化进行阶段性的辨析,这是笔者近年来倡导“新史学”语境下当代音乐家个案研究的新视角之一[4];其技术的基础在于按照音乐形态学解析的方法,从赵季平音乐作品的语言、形式等要素的解析出发,进而辨析其音乐的性格、秉赋、气质、气度等关系,针对作品技法形态的文化内涵解读是笔者一直崇尚的研究方法[5]。其创新研究的开掘在于引入新的方法和途径,如引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方法,从作曲家深处的民间音乐生存环境中对其运用民族风格、民族传统、民族形式、民族语言进行深入解析,进而对其反映在风格上的人格、个性、气质等因素进行地域民族性征的研究。研究视角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赵季平的音乐特色或艺术个性进行解析,这是以往少见的,从风格范畴对赵季平不同于同辈的艺术品质进行内在、深刻、本质地稳态剖析,对其中所反映出的多元音乐荟萃的时代性、民族性进行全面考察,对赵季平个性化音乐技法及其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进行形态评析。

基于此,首先要从宏观的视角全面解析赵季平音乐的内在特点,它依托微观的音乐技术和审美要素、音乐语言和题材形式等构成要素的解析;其次要从纵横向的异同点的比较考察赵季平音乐的个性特质,从而认识既不同于区域作曲家的地方性风格,也不同于新潮乃至学院派作曲家技巧派风格式的赵季平音乐风格,它既有独特性的个性,也有通识的共性等特点。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辨析后,笔者综合各方观点后对赵季平音乐艺术特征有了新的认识,由于多种制约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如他学习西方作曲手法但却长期做起了戏曲研究的工作,在其器乐音乐创作开启之后又被“拉”入了电影音乐创作,这些看似背道而驰的音乐创作发展之路,为赵季平音乐创作在风格上的形成铺下了多元综合的不同类别之语境,也决定其艺术视角的广阔和变化不定的主观色彩,使其风格表现出变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有悲欢离合、收放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的迥异多变性,表现为平淡简易者、绵丽精确者、严重威武若三军之统帅者、奋迅驰骤若?驾之马者、淡泊娴静若山谷隐士者、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借用王安石语)。

第5篇

可能许多人认为,老字号似乎是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大栅栏形成的。其实非也,因为早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成熟的字号就已出现,中国的诸多古都才是老字号最好的生长土壤。然而,宋之前为什么没有流传至今的老字号?字号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老字号,一定受到过大环境和相关事物的恩泽。

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一直是重农抑商的,统治者在商业上主要实行禁榷制度、土贡制度和官工制度。禁榷制度是指封建统治阶级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私商不得经营,从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盐铁官营便是,明清时期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土贡制度,就是统治阶层所需的大量商品不经过市场,而是直接纳贡,这就使得市场缩水不小。而官工制度,就是官府自行设立手工作坊、工场,因此丝绸、瓷器、军工器械等主要产品都为官府垄断,严重割裂了工商之间的商业链条。虽然这些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却严重阻碍了商业的繁荣,民间商号更是没有存活的空间。

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坊市制度,“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这种将居民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市”严格隔离的封闭式市制,一直延续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动地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前期,坊市分离的封闭格局在方便城市管理、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虽然将市场交易局限在市中,交易地点也有严格的限制,然而实际上,在长安的坊中仍有一些私下的商业活动存在。例如长安宣阳坊有彩缬铺,升平坊里门有“胡人鬻饼之舍”。还有一些走街串巷、在坊内流动的小商贩,如“邹骆驼,长安人,先贫,尝以小车推蒸饼卖之”。尽管如此,成熟的字号在唐代仍没有沃土。

到了宋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终于被打破。从北宋开始,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小商小贩也十分普遍。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一派繁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城“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合分争以贵价取之”——真是一派繁荣景象。另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头猪被赶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鱼达数千担。夜市往往持续到三更方散,市场交易动辄千万。还有说书游艺场所——“瓦肆”,大者可容纳数千人,许多脍炙人口的评书和历史故事就是在这里经说书艺人的精彩演绎传遍千家万户的。

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城市也大为扩展,北宋时汴梁城的人口已经在百万规模。人们自由地穿行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临街开店蔚然成风,大街小巷中各种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如青鱼市、肉行、姜行、果子行等,相当于如今的批发市场,俨然一派现代城市风貌。清人徐松在《宋会要辑稿》中对宋代街市如此描绘:“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八月三日诏曰: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四铺”和“斗八”都是一种建筑装饰)如此繁华的街市,自然就孕育出翘楚之贾。《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及了当时京城的一些著名商号,如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百钟圆药铺、梁家珠子铺等。但可惜的是中国商业史研究不发达,这一时期的老字号大多没有留下什么详细记载,只有一些名号散记于各类典籍。

城市贸易如此,国际贸易亦如此。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丝绸、香料等都是大宗出口商品,经过“海上丝绸之路”送往他国。泉州在南宋时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港,当时已经与58个国家有海洋贸易;至明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联系。当时,明朝的沈万三、郑氏家族、海盗集团林凤等,都是海洋贸易中的航运老字号,“私下诸番”者屡禁不绝,就是因为海洋贸易利润丰厚。

明清时期活跃的国际贸易,导致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长期占据封建统治者脑袋的“重农抑商”调调,在资本主义小露尖角后逐渐失声。已获得盐业特许经营的盐商已经聚集了相当丰厚的资本,他们转而投资于房地产、城防建设等,实际上已经是大资本运作。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新疆;民族产业;和田地区

一、民族产业

(一)民族产业的概念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产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民族产业最初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强国奴役、侵略和掠夺落后国家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当时“民族产业”是一个被赋予了强烈政治意义的经济术语,发展民族产业是摆脱殖民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二战以后,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经济上尚未获得自主,依附于发达国家而作为初级产品出口国和制成品进口国。此时发展民族产业是实现“把财富和所得由发达国家重新分配到发展中国家”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民族产业对于本国经济体系的健全和经济安全的巩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各国产业间相互渗透,民族产业与外资之间已经不再呈现截然对立的局面。但这并没有消除各国参与世界经济运行时的利益独立性,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仍然在于本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在当今经济生活开放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产业这一概念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和田地区来说,我们所指的民族产业,与传统意义上的讲的民族产业概念与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这里不是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产业,而是对一个地区来讲具有民族特色、起着振兴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

(二)和田民族产业的内涵

1、维吾尔医药。维吾尔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药品对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具有显著疗效,现有的维吾尔医院、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维吾尔医药药材资源在和田地区广泛种植。维吾尔医院已研制146种维药,其中准字号药品4个,部颁标准药品25个。1989年在和田建立的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已成为全国最大和最系统的维吾尔医学人才培训研究中心。

2、和田地毯。已有2000多年历史、使用“和田羊毛线”手工精制而成的和田地毯至今仍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和田地毯属东方民族手工地毯体系,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独特,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所用的和田羊羊毛纤维粗细适中,弹力大,拉力强,有丝样光泽。和田地毯历史悠久,自古是上佳贡品,历史上曾大量出口世界各地,北京人民大会堂也使用了和田地毯,是自治区政府祝贺香港、澳门特区成立的赠品。

3、和田丝绸。和田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是西域的三大丝都之一。和田丝绸业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桑蚕茧和真丝绸生产基地,现代和田丝绸在周边国家具有很高的声誉,深受穆斯林群众的喜爱。和田艾德莱斯绸以其传统的扎染工艺而闻名中外。

4、民族服饰系列及民族工艺品。和田地区的民族传统服饰和工艺品在全疆来说,还是保留了相当浓厚的民族特色。如维吾尔花帽、小刀、木制品、民族工艺品等。

5、和田玉。和田玉是驰名古今中外的和田“老三宝”(和田玉石、和田地毯、和田丝绸)之一,世人皆知。和田玉,自古以来一直是美好、吉祥和坚贞的象征,现存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玉山及人民大会堂的玉屏风“手鼓舞”都是用和田玉精制而成。“北京奥运会会徽”更加提高了和田玉的世界知名度。如今,和田玉价仍在飞速上涨,大有直追翡翠之势,“求神拜佛,不如戴和田玉”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

6、旅游业。和田地区旅游业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在全疆属于起步较晚的地区。近年来,和田地委、行署把和田特色旅游业确定为地区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来抓,加强了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干部队伍建设。2007年3月,和田地区旅游局正式成立,标志着和田旅游业开始迈入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2009年,和田地委、行署出台了《和田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配套优惠政策,预示着和田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和田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近30年的艰苦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

二、民族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民族产业的整体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行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目前和田地区的民族产业基本上还未形成规模,集体和个体较多,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部分具有一定厂房规模的也是处于半机械化状态。产品单一,初加工多,深加工少;一般产品多,名优新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外销产品少。由于和田地区民族产业长期在封闭的绿洲内进行,没有进行太大的技术改造,自产自销,没有受到太多外界的冲击,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公开的市场竞争面前,民族产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和挑战。由于科技含量低,原料生产的投入成本大,加上技术改造缓慢,劳动力素质较低,所以同类产品在与内地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还有由于市场的开放,和田地区内行业竞争加剧。像在和田地区除了和田地毯厂之外,还有众多的个体农民和其他部门参与地毯织造,形成了业内竞争不断的局面,也影响了地毯厂形成一定的规模,也不利于技术改造和升级。

(二)还未形成品牌效应

和田地区民族产业生产集中度和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拳头产品。民族产业的粗加工产品多,产品结构不合理,效率低、消耗高,缺乏现代感和综合竞争力等问题。还缺乏强有力的经营网略体系和专业营销管理人才,销售市场有待开发。如维吾尔医药,在西域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是维吾尔族人民在几千年来生活、生产和与疾病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结晶。维吾尔医药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具有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作用,但是因维吾尔医药包装、商标不明、不规范及缺乏综合竞争力等问题,没有像其他药品那样形成商品进入新疆各大医院、药店,在内地更是没有市场,大多只是在民间使用。

(三)民族产业在发展资金、规模、技术、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

民族产业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问题,而且发展资金不雄厚。民族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例偏低。在知识经济中,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企业都十分重视对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在整个社会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种种原因,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力不是企业而是国家科研机构。在和田地区,更是如此。长期以来,民族产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很弱。此外,民族产业在市场营销手法、品牌培育、竞争手段上还比较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民族产业的思路

(一)提升民族传统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民族特色传统加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要立足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扶持发展手工羊毛地毯、艾德莱斯丝绸、桑皮纸系列产品和维吾尔族小刀具、花帽、乐器、民族服饰等民族特色加工业。坚持以民间加工为基础,以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大落后工艺改造升级力度,结合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加工工艺和包装档次,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研发攻关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品种、拓展市场,做大做强维吾尔药业,提升民族特色传统工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和田地毯业。地毯业是和田具有优势的一项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少,见效快,而且与农事活动不相冲突,广大农牧民群众普遍爱好织毯。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贫地毯项目的争取和落实力度,加强地毯图案设计,提高品质,扩大规模,就目前来说,可以借鉴和推广“公司+车间+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努力把手工羊毛地毯打造成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户均一台地毯架,只要有空闲,农民随时可以上架织毯,实现足不出户、就地就近转移创收。以“提高品质、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创新管理”为发展思路,切实把和田手工羊毛地毯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和田地毯业也还是应该走规模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还是应该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工人。

此外,要加快艾德莱丝绸加工业发展;加大维吾尔药开发力度;加快大芸系列产品开发;加快玫瑰花系列产品开发;加快小刀、小花帽、小葫芦等手工艺品发展;加快维吾尔特色食品开发。在传统手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着重要提升传统手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依托旅游业,发展民族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我国西部省区的少数民族用品开始由原来的民族生产生活用品向旅游工艺品演变,为广阔的西部市场带来新的商机。旅游工艺品需要旅游市场的带动,每年到和田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增加,将推动和田地区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和田地毯、和田丝绸、和田玉、玫瑰花系列产品、小花帽等成为国内外游客的购物之选,为和田民族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因此,和田地区可以依托旅游业,来带动民族产业的发展,带动民族产品的产销。和田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各类扶持政策,促进民族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工艺。在民族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由民族产品向旅游工艺品演变必须有序开发,把握市场需求,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和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体生产者要突出产品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购物市场,据有关资料介绍,新疆游客大部分支出都在交通和住宿上面,旅游品的支出比例比较低。因此,大力培育旅游购物市场是有必要的。除重点建设旅游纪念品集中的少数民族特色巴扎外,对于民族手工艺品,还要大力推广在旅游景点设点销售。

(三)整体规划发展特色民族产业生产基地,保护性地开发民族产业资源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已经形成的和正在形成的民族产业基地进行整体规划,从开发民族产业资源的角度,制定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进行设施、技术、生产条件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其发展壮大。

(四)扩大开放,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和多渠道吸引资金

第7篇

一、学科价值鲜明的试题

研究地表圈层特征以及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任务。2015年部分地理试题考查资源、环境、工农业生产等问题,凸显出国计民生中的地理规律、时代热点中的地理视角、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理途径,地理味道十足,彰显学科价值。这样的试题,即使作为教学素材也具有较高价值。

2015年全国卷Ⅰ第10~11题,要求考生利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年变化数据,分析海底侵蚀与淤积的变化趋势,反推黄河流域的环境变化特征。试题既考查了流水沉积与海水侵蚀等地质作用基本知识,还体现出一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015年全国卷Ⅱ第9~11题,以著名“冰冻之河”圣劳伦斯河的图表数据为背景,考查考生能否“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出新课程下的地理素养导向价值。数据提取能力――从气候数据中,阅读分析出河流汛情和气温低于0℃的月份;读图判断能力――从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中存在水电站的信息,推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而且冬季从水库底部释放出来的河水温度较高,可能不结冰;问题解决能力――从地理学角度研究治理凌汛的措施,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降低冰坝高度,拓宽浮冰下泄通道,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和危害。

2015年全国卷Ⅱ第37题,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根据黄河水文特征分析河套灌渠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河套平原生产特征分析乌梁素海的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试题将地理原理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具有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

2015年天津卷第13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的“南方丝绸之路”为话题,考查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沿山谷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原因、现代高标准公路、铁路对西南地区外向联系的好处,将古今交通线路区位作出对比。类似的还有2015年全国卷Ⅰ的冻土铁路研究、2015年北京卷关于申办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地点崇礼气候条件的研究等。这些试题,从时事热点切入,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彰显了地理学科的时代价值。

二、构图设问精巧的试题

2015年全国各地试卷中,对地理区域特征的表现、地理情境的设置、地理问题的提出等,大多是通过各种图表呈现出来的,有区域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各种示意图、各类统计图表等多种形态。图(表)文并茂、图(表)文合一、图(表)文互补,充分运用地理的图表语言,使试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有较多试题的构图,设计精妙、创意别致,让人耳目一新。例如,2015山东卷第9~10题的“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1),学生很少接触,却又似曾相识。考生习惯读的图是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完整分布图。此题将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逐一分解,再按同类自然带归类标注,保持各自的高程不变。这样考生可直接进行同类自然带的比较,当然也可还原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再来做题。

2015年浙江卷第11题的“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图2),给考生全新的视角。初读此图,无从下手;冷静思考,方可慢慢理出端倪。“8”字形的甲、乙处应分别是全年正午太阳的最大、最小值,交汇处是春秋分时的值。完成此题,考生必须具备地球运动知识功底,还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力。考生可能还会质疑,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轨迹视图为什么不连接甲、乙的直线?虽不影响解题,却打开了考生的想象空间。

2015年安徽卷第32~33题图3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3),其构图方式与图2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夜晚。结合纬度,看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和a、b太阳高度纬度差。这些试题的图像设计新颖,将地理学科特色和几何图形完美结合,把地理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规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进行提炼,融创新表达力、高度概括力、空间想象力为一体,价值高远。

福建卷第11~12题,用在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4)设问。图片美轮美奂,问题巧妙切入。考生做此类试题,心情比较愉悦。

三、锤炼地理思维的试题

地理试题重视考查考生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重视考查考生地理图表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地理思维角度来看,重视考查图像分析、区域分析、综合分析等思想方法,需要在聚合、发散、归纳、演绎等思维方面具备较高水平。2015年部分试题在地理思维的考查与锤炼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2015年山东卷第11~12题,通过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记录的数据分析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判断地质剖面图,仿佛把人拉进了野外考察的现场,对地理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决问题的难度也较大。先要把小组记录的C、D、S三个地层的六个坐标画在一张经纬网图上(图5),实现图文转换。再从图1中发现考察路线的方向,推出与之垂直的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根据图5中地层对称特点,结合地层新老关系(CD是由新老)判断其为背斜(图6)。本题对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绘图能力等图形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2015年天津卷第3~4题,要求考生必须思维缜密,有较高的地理演变过程分析和地图要素分析能力。第3题要求考生基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用运动过程的思维认知方法,对地理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做出逻辑判断与推理,来确定“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的顺序。第4题要求考生发现图中的横坐标单位是千米,纵坐标单位是米,火山被示意图拉高了50倍。所以图示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变陡了。

2015年重庆卷第13题,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研究,给出苏南区域地图,材料介绍“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要求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阐述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并就该区域自然条件对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该题将问题情景设置在江南水乡环境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分析能力,而且需要结合历史条件进行分析,时空特点鲜明。尤其是第二问,关于该地自然条件对园林水景的影响,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土质等具体特点来回答,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这种试题对于地理区域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锤炼。

四、素材运用创新的试题

地理学科在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给地理试题的创新带来素材。2015年不少地理试题引入了新技术元素,使试题看起来具有科技、时尚的感觉,也体现出地理学科研究手段的发展变化,展现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

2015年广东卷第1题就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描述地面高程信息,要求学生判断图中四处观景平台哪个视野最广,令人眼前一亮(图7)。

2015年广东卷第10题又运用了GIS图层叠加的原理,设计了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考查适合城市重建的地点(图8)。

2015年北京卷第11题则运用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题目新颖有趣(图9)。

五、弘扬传统文化的试题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几道题从我国传统文化中选材,别具一格。从全球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设计试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具有传承的价值。

2015年重庆卷第1~2题,运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二十四节气来命题,材料说明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第1题设问引起“露气寒冷,将凝结”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什么,第2题又引入一句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考查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什么区域。这两道题将自然地理的天气系统与人文地理的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到传统的节气和农谚中,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可谓经典试题。

2015年江苏卷第1~2题,以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略)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与城市功能。试题截取了清明上河图中大桥横跨河流的一部分,第1题提问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形成的最有利条件,然后又考查东京城的主要城市功能。从图上可以看出,水陆交通便利是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而作为首都,城市功能则以行政功能为主。试题图文并茂,传统文化特色鲜明。

2015年山东卷第45题,则引用一段《明史・五行志》关于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游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设问是“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学生可从材料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包括地震震级、发生时间、余震次数、波及范围、次生灾害等,可谓将史料用活。

2015年北京卷第1~2题则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太白山记》中选取一段关于太白山北侧山地植被变化以及猎狼人家的描述,考查植被垂直变化规律、过度猎狼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情境设置自然与人文交融,在文学作品中映射地理视角,渗透生态观念,较有创意。

总体来看,这几道题运用节气、农谚、史学、美术、文学等作品命制地理试题,开拓了命题素材的空间,具有跨学科特色,也拓展了地理知识的运用领域,体现地理学的学科包容性特征。

六、有待商榷斟酌的试题

2015年各地地理试题整体优秀,也发现有个别试题存在有待商榷之处。

2015年全国卷Ⅰ第37题第(3)问: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并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说这道题更像物理题,不像地理题。从题目本身来说,要准确进行解答,需要知道所考查铁路沿线冬、夏季节的地温和气温的信息,包括冬、夏季节白天和夜晚的地温和气温,在温度的比较中才能准确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

冬季出露地表的热棒冷凝段温度较低,但是冬季的地温是多少?如何判断气温和地温的高低?夏季出露地表的热棒白天温度会较高,但是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夜晚的情况又如何?还是地下蒸发段低于地上冷凝段?要回答这些季节差异与昼夜差异的问题,需要数据支撑。

第8篇

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讨论得较多,也是提升语文教学境界的重要基础。如果承认教学现实中的某些不足,便应当发现对于人文性的教育有时显得过于“高大上”,因而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不接地气的人文性教育,这样的人文性不会真正成为基于人性的人格素养提升,只可能是试卷上好看的分数。那么,如果当将人文性从天空中下落到人性的基础上时,语文课堂会有什么样的情形呢?笔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例,进行了尝试。

一、一段关于人性的追问

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教过多次。某一天突然想,如果于勒真是“我”的叔叔,那我会怎样想?我所教给学生的那些东西自己还能接受吗?同样的,如果于勒真是学生的叔叔,那学生又会怎么想呢?这一想法是不是有道理,有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出现,笔者很是费了一番脑筋。

从传统的教学思路来看,这一问题纯属多余,深下去可能没底,且考试也未必会考到,说不定还会打乱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答卷时产生错误认识,从而拿不到应拿的分数。可是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让学生面对自己的心灵又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应然之举,因为只有真正基于人性的人文性,才有可能真正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教化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思考过程中,后一种想法愈加强烈,使得课堂上出现了一段关于人性的追问。文意解读到尾声的时候,笔者将问题抛给学生:如果于勒真是你叔叔,你会有什么想法,什么做法?

有学生反应很快:怎么可能是我叔叔?我又不是法国人。

也有学生知道笔者的意思:老师说的不是真的,只是让我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笔者点头表示同意。在笔者期待学生答案的时候,还真有学生问了一句:假如于勒是你叔叔,你会怎么办呢?

其余学生哈哈大笑,笔者早有预料,因而笑着说:我们大家都来想一想,然后来说说。

随后,学生开始了思考。一段时间以后。

生1:假如于勒是我叔叔,我也不会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说谎的人!

师:意思是不诚实,人品有问题,是吧,不招人喜欢。

生1:是的。

生2:其实于勒很是可怜的,我觉得如果真是我叔叔,我一定会让我的父母帮助他。

师:你们觉得呢?

生(多):是的。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想?

生3:因为即使从莫泊桑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也是同情于勒的,课文中写“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默念”“叔叔”“亲叔叔”这些词语,都包含了我对叔叔的一种愧歉,都表明了我对叔叔的一种同情。(有生自发鼓掌。)

学生回答到这里,笔者已经意识到其实大部分学生受原来教学思路的影响,或者也受自己人性中善的那部分的影响,因而有了几乎共同的认识。这种认识无疑是美好的,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一认识还只是超越人性的一种人文性理解。于是,笔者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原来的问题上。

师:请同学们注意,现在你们首先要建立的认识是――于勒,就是“我”的叔叔。(特地在“我”一字上加强了语气)他真的就是你的叔叔,还有可能住你家来。(生笑。)

师:你们愿意他到你家来吗?(一片沉默。)

师:沉默表示不愿意吗?

生(在下面小声地讲):也不是,我这不是在想嘛!(又是一阵窃笑。)

……

师:这个问题是不是不那么容易回答了?

生(齐):是。

师:大家很诚实,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德。其实这是一个解剖自己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其实就是面对我们自身的人性。当面对一个不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的亲叔叔时,我们面临着人性的考验。我们会不会像文中所说的“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其实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师:从道义的角度讲,我们应当接纳叔叔于勒。可从利益的角度讲,我们又不愿意接受这个负担。这就是人生当中常常遇到的矛盾……

二、一段面向人文性的提升

作为教师,此时面对着两重压力:一是从“传道”者的角度看,教师毫无疑问地应当对学生的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二是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来看,教师面对这一问题时能够给出的答案并不比学生高尚。这一矛盾的化解,在于教师尊重内心且基于人性的认识,同时又能够寻找到一种实现自身道德提升并能给学生以引领的教育因素。

师:其实在问大家这个问题之前,老师也很多次思考过。坦率地说,也跟大家一样面对着矛盾。如果说老师很乐意地将叔叔于勒接到家里还供吃供穿,那显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可如果说老师也将叔叔于勒就这么扔下,无论如何总是于心不忍……

生仔细听着,期待笔者下一步的回答。

师:怎么办呢?(笔者故意卖了个关子。)

生:难呐!(有学生故作成人口气。)

师:不难。笔者感觉人生遇到这样的矛盾的时候并不少,关键在于用我们的智慧去化解它。

生:什么智慧?

师:不能直说,我说的就不是你的智慧了。大家自己想想,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生思考。

生1:其实我们可以把于勒带回家,然后给他找一个工作,这样既有了亲情,也不至于形成事实上的负担。

生2:对呀,回来卖海鲜,生意或许会真的不错呢。不要在船上卖,要到我们这边来卖。

师:哈,同学们聪明嘛。这么会儿就想到办法了,如果真到我们这儿卖海鲜,肯定能赚钱,那时一家就团团圆圆、其乐融融了。

生3:老师,不对劲啊!

师:哪里不对了?

生3:工作哪有那么好找啊。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文中我的一家也不至于如此窘迫,还要指望叔叔回来沾他的光啦!

师:对呀!很有道理,其他同学你们看呢?

生沉思,但分明感觉到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有些简单。

师:其实根据我们刚才的思考,无论是我们拒绝了于勒,还是于勒不敢真正回来,只会用谎言欺骗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生3:老师,我知道了。

师:你说。

生3:因为太穷了。

师:呵呵,继续说。

生3:因为于勒太穷了,所以他不敢回家;因为“我”们一家太穷了,所以期待富裕的叔叔于勒回家;也因为“我”们一家太穷了,所以最后拒绝了穷困潦倒的叔叔于勒。

师:说得好,所以要想获得一个完美的结局,关键在于什么?

生:要有钱。

师:好像俗了点儿哈……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世界不是只凭着情感纽带而连接的,经济基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并不应该嫌贫爱富,但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应当嫌贫,爱富本身并没有错。只要致富有道,也能提高生活的质量。

生4(插嘴):那样我们还会有力量帮助别人,这样的世界其实也是很美好的。

师:对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随着我们国家国力的日益增强,我们国家对外援助也越来越多,我们收获了中非友谊,我们国家在建立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是经济基础雄厚的结果。在这样的结果上去收获国际友谊,正是我们国家的方略。

三、基于人性实施人文性教学的思考

将人文性从天空拉到地面上来接点人性的地气,其实是有风险的,至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语境中,这样的教学显得有些太实在。但笔者总感觉,人文性不是轻飘飘的空洞说教,不能说经过了语文课堂上人文性的洗礼之后,学生离开了语文课,还是那种玩世不恭的样子,那样的人文性教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第9篇

关键词:新疆;民俗旅游;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9日

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交流,能够加强不同国家、民族、地域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强化民族认同,保存文化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新疆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民俗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惯制、社会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它是各族人民长期的生活习惯的表现,民俗旅游就是将这些民间文化以民俗事象或者民俗活动为依托作为其开发的基础。民俗旅游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民族特色,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而且民俗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吸引游客的最大魅力。民俗主要有传统节庆、宗教仪式、婚丧嫁娶等各种风俗习惯。

新疆很早以来就是维吾尔、汉、哈萨克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各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长期生活,也就造就了各自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比如,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取名习俗就不同;在婚嫁习俗上,哈萨克族为保证人口兴旺发达,不准近亲结婚,因此联姻的双方必须相隔七代,远离七河;蒙古族颇有讲究的饮酒和敬酒习俗等。还有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宰牲节)、肉孜节(开斋节)、奴鲁孜节;锡伯族的“四・一八”节,也就是西迁节等。物质民俗方面,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也不相同,维吾尔族妇女的连衣裙喜欢色彩鲜艳,特别是年轻妇女爱穿“艾得莱斯”绸的连衣裙,服饰花样多且美丽,充分表现了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精神民俗方面,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达瓦孜(高空走绳),哈萨克族的姑娘追、阿肯弹唱,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马背上的击棍,锡伯族擅长射箭,等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多彩多异,民俗旅游成为新疆旅游的主要发展形式。新疆旅游事业发展良好,民俗旅游近十年来发展迅猛。旅行社在2003年有268家,到2013年增加到321家,国内旅游人数在2003年只有1,011.5万人,2013年增加到5,049万人。从各地州的旅游收入情况来看,2013年全疆入境旅游总收入为58,502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637.43亿元,其中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入境旅游收入合计为56,579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合计为513.6亿元,占相应总额的百分比分别为96.7%、80.57%,因此这五大地区为新疆主要旅游地区,人们到新疆旅游,往往选择去民族特色突出的这五大地区。民俗旅游成为新疆旅游的主力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代表了新疆旅游的主题形象。

二、新疆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旅游规划相对滞后,缺乏整体观念。新疆民俗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对其认识缺乏整体意识,缺少统一开发和规划。现有的民俗旅游经营者在资金投入、和日常管理中层次不一,规模和档次差别较大。对于自筹资金的农民和个体户,盲目跟风,在发展思路和模式相似度极大,而且缺少相关的专业指导,管理不到位,服务设施不健全,效益不高。

(二)民俗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首先,目前的民俗旅游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仅局限于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欣赏、饭菜的品尝和生活习俗的简单了解,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其次,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认识不到位,导致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不高。再次,民俗旅游资源也是人文旅游资源,难以对整个民俗旅游资源做到全面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民俗旅游缺乏营销策略,宣传力度不够。新疆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多数游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新疆旅游业的宣传投入比较少,产品知名度低,不具有优势,在产品的各阶段缺乏营销策略,促销力度不够。众所周知,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未见到新疆著名丝绸“艾得莱斯”的真容。其次,未能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适当的营销渠道进行宣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民俗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民俗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新疆旅游业人才缺乏,尤其是民俗旅游业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了解和熟知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以及精通多语言的旅游人才奇缺,这不能适应新疆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新疆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一)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新疆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政府部门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多渠道投资,减少产品雷同,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新疆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市场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手段,三大效益是旅游开发的目的。因此,好的规划有利于合理地配置资源,确定发展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和利益方的协调,保障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开发和保护。民俗是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内涵性、民俗旅游不适合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仅对婚丧嫁娶、居住建筑等风俗习惯的了解无法感受其深刻的内涵和文化性。因此,打造一批品位高、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旅游体验馆,塑造产品品牌,以提高整个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民俗旅游是一种参与体验异质文化的活动方式,鼓励游客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其中,不仅更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和寻根的心理需求,而且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增加收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民俗旅游的发展和保护中。

(三)加强民俗旅游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很高,但是在国内外还未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形象不突出,仅借助于我们熟知的“阿凡提”、“大阪城的姑娘”来扩大影响。因此,要加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就要注重民俗旅游形象的定位和塑造,保持民俗旅游产品的连贯性、新颖性和独特性,利用传统的旅游分销商、大众媒体、户外媒体、专业媒体和创新的互联网、旅游交易会、区域枢纽的免费信息发放等多渠道地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

(四)强化相关专业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旅游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是旅游业的软件部分,新疆民俗旅游要快速发展,就必须注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作为向旅游业输送人才的旅游院校,在传授旅游从业人员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基础的同时,应强调民俗文化的了解;其次,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操作及应变能力;再次,对相关行业的服务人员也要进行礼仪、语言、卫生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最后,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对导游可采取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要么集中面授,要么网上远程教育,定期对导游人员进行民俗文化知识的再教育,提高他们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提高软件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楼望皓.中国新疆民俗[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9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