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2: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区域协调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传统农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农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特殊区域,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1]。但是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加速外流,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如何种地”等问题愈发突出[2]。在这样的背景下,客观评价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缩短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淮平原的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定量分析评价传统农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和过程[3]。通过对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影响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使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向着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原则,结合传统农区自身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是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层包括6个方面: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城镇化指标体系中[8,9],经济城镇化反映的是经济结构演变的非农化过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社会城镇化反映的是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用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人口城镇化表现为城乡人口空间的分布结构,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镇常驻人口比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10,11],投入装备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单位耕地机械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来表示;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考虑到传统农区的实际特点,用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以上城镇化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均为正向指标。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所谓指标的标准化就是将所有的指标都转换为无单位、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核算方法、量纲不同,因而不能进行直接综合计算,必须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去除量纲的影响。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标准化指标,Vij是原始指标,Vijmax、Vijmin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对于标准化之后的数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所谓熵值法就是通过指标信息熵对于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作出判断,信息熵越小,指标的权重越大。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使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镇化子系统与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为协调系数,P为调节系数,P≥2,取P=2。协调系数反映了在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综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时候,为了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效益或者发展水平进行组合的数量程度。C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最大值1就是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0就是最差协调状态,也就是协调系数越大,系统之间越是协调。
尽管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相互协调的程度,这对于约束二者的发展行为,促进二者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系数却不能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的高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协调系数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会出现高低不平。按照协调发展的内涵,将衡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代表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系数;T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琢和?茁为待定权数,本研究认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选择?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围是(0,1),这样可以保证D的取值范围也是(0,1),便于比较分析。
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河南省以及黄淮4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采取线性差值方法进行弥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对水平变动趋势,评价4个农业大市相对于河南省以及全国来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指标体系中与价格有关的指标数据,比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进行价格处理,这样就可以消除物价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不同单位的指标就可以消除单位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城镇化,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农业现代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体现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装备方面,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装备的影响。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都是乡村人均用电量,其次是乡村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乡村人均肉类产量、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
2.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协调度得分
在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之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河南省和黄淮4市2003-2012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和协调度相对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结果与评价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为传统农区的黄淮4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水平提升很快,协调状况一直在好转。但是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该区域的4个农业大市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发展依然相对较慢,尤其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从城镇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相比,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却越来越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如2012年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0.772 5,而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0.993 5,这说明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相当明显。
2)从农业现代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3)可以看出,黄淮4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在个别时期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2年发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国0.735 2的水平。
3)从协调度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河南省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协调度虽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达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仅为0.393 2,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很不协调,同时发展的水平也是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结果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甚至不协调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不协调或者协调性差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农区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区域,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良好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坚决避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12]。
3.1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助[13];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拓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农企结合、产销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土地的适度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4]。
3.2 以产业城镇融化为基础,推动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带动的过程。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就地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这需要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积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和非农产业滞后,必须合理地引导部分农业劳动力异地城镇化,尤其是引导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群来实现异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的改革,真正地为外来人口解决就业、入学、就医等问题,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加快的实际,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扫清障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同权同利”。通过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让农村和城镇都成为农民安居乐业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3.
[2]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凯.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J].经济经纬,2012(1):1-2.
[4] 夏春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18-23.
[5] 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47-51.
[10] 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吴雄周,刘 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9-23.
[12] 祝洪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18-25.
【关键词】主题功能区 实践基础 经验借鉴
一 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缺陷
首先,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在我国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中,多是以行政区范围或空间关系等来划分区域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即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只是笼统地把各区域划分到其所属的行政区或东中西部等地区,让它们接受统一的行政政策和措施,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区域的定位不够明确,就不利于各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这无疑是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一大缺陷。其次,区域发展的指标较单一。在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不管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突出的都是“区域经济”,即紧紧用经济指标去衡量区域。这种做法会导致区域之间盲目攀比经济。
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发展路径
1.均衡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战略主要认为经济是有比例相互制约和支持发展的。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均衡理论的代表之一,因为根据该理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普遍坚信,只要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促使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非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以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其他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各国及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非均匀性,存在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燃眉之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产业,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缺点则是导致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结构失调。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
第一,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享受优美的环境、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
第二,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国外实践借鉴
第一,落后区域。主要包括农业区域的发展政策和自然条件极端区域的发展政策。前者重点放在工业化上从支持农业现代化,到支持引进工业投资,再到支持内生工业化与经济多样化;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与再培训以及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的改善始终是援助的重点。后者重点是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培训系统,鼓励新兴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注重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环境脆弱,在开发时要划定保护区。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需要用特殊措施保护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比如,瑞典、挪威、芬兰的区域政策保护拉普人的利益,包括通过拨款、社会保险支付、允许携牲畜自由跨越边界等措施保护其传统经济,政府还划定单独的拉普人活动地区。
第二,衰退区域。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经济重组积极性。二是跨国公司注重长远利益能客观地评价特定区域的潜力,在欧洲萧条区域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发展新兴工业。首先,加速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将加速创新与新产业的传播。其次,发展内生新兴工业。萧条区域内部市场小,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内生的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区域乘数效应往往比引进的大企业大得多。
四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启示
1.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
借鉴区域政策较完善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为区域政策提供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实施方向,否则区域政策将无的放矢、收效甚微。目前,我国需要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标准区域划分的做法,又得借鉴问题等特定区域划分的原则,将其区域范围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使其成为政策导向的科学依据、有效手段和新时期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
2.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指标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要遵循本国国情,划分过程中注意类型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在现阶段可以不强求国土的全覆盖性。在指标选择上注意要有意义、易获取,而不要建立过分庞杂的指标体系,避免陷入指标和数据的大海之中。
五 总结
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目标定位,在不断实践的变化中才能形成合理优化的适合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功能区。
参考文献
[1]张磊.市域主体功能区区划实效性分析—以泰安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学位论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三大区域发展的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这就为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中体现在:
1. 三大区域各自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高资金和技术支持,并随着自身的产业升级,将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可以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东部地区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中部地区是东引西进的中点站和接力点。通过分工合作,三大区域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和谐的区域经济关系。
2. 中央对区域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从建国后的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协调发展战略,可以说中央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在改变战略,由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给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就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三大区域互动途径
一、尽快完善和强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机制和作用。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和促进特色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中的作用,使生产要素向低成本、高效益的区位和产业流动。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必须完善和强化市场机制。具体包括如下措施:
1.从宏观上理顺价格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体系,鼓励要素有序流动。要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的价格,不断减少直至消除其价格偏离,以促进农业区和资源区的振兴。对某些紧缺原材料可以在国家计划引导下,按市场法则进行跨地区流动,使垄断性经营减少到最低限度。
2.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不仅要建立跨省区、布局适当、流向合理的商品集散市场,以促进商品流通,而且要通过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和资金市场,发展区域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来支持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地区间的协作与联合,发展区域市场,并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3.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不分依然严重制约着区际要素流动,例如目前的横向联合中,还普遍实行着四个不变,即所有制关系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财务解缴渠道不变、财务核算关系不变,这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联合,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着以行政手段维护着的地区分割。因此,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人为阻止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促使其更多地把注意点转移到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
二、尽快完善地区的分层调控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地区经济的分层调控模式中,地方政府应主要以省级政府为主,这是我国省区经济的特征所决定的。在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分层调控体系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1.建立完善地区经济的分层调控体系,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一方面要大权集中,以保证国家整体利益;另一方面要小权分散,以利于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既要强调全国的同一性,又要考虑各个地区的特殊性,避免一刀切。
2.还必须处理好行政区划的省区和大经济区的关系。地方政府与大经济区对其经济活动的协调相比,更具权威性和操作性,而且省区划分比大经济区划分相对稳定和明确,所以地方政府必然是调控的中间层次。但是大经济区作为一个以经济互补和分工协作为基础,跨行政区界的经济区形式,能促进横向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因此有必要建立大经济区的协调组织,如共同市场理事会、联络委员会和行业协调小组等,以协调各有关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并与中央政府的总体规划协同。
三、坚持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政策不配套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特色经济带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不配套表现为在前一时期实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投资不分产业地全面向东倾斜,使本该重点发展的中西部能源、原材料工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阻碍了资源省区优势的发挥;同时,部分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诱使各地区不顾自身条件发展高效益的被扶持产业,导致了地区工业结构的趋同化。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使产业政策区域化,即国家产业政策应结合地区情况加以具体化。国家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产业的地区分布,考虑地区间分工协作,从而按照最有利于发挥整体效益的方向配置资源。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五位一体 经济发展 创新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中原经济区(CPER)地处中国中心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省聊城、菏泽、东平两市一县。一直以来,鲁西是山东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后,由于没有国家扶持政策,鲁西势必与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此次中原经济区的获批,为鲁西的经济崛起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将使得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加入中原经济区后,两市一县将可以享受到国家在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给予中原经济区的支持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两市一县可以依托中原腹地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合作。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区域与其他地区一样属于传统农业区和粮食主产区,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必须大胆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如何进行创新是困扰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现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分析。
一、创新理念与体制,构建特色经济区
作为一个在时间序列上比较靠后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由于后发展变得比别人掌握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在未来发展中我们更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做一些理念特色创新的探索,为全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做出一些贡献。为承接东西南北人口、产业转移搭建平台,不仅有助于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中国塑造未来三十年整体经济布局以及新的增长极的理念创新特色。对整个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的完善能起到新的增长极的理念创新特色示范作用,对国家发展宏观的战略有创新塑造意义,添补了国家经济建设区域空白。这样很有说服力、影响力、吸引力。
各中原省区本着“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优势互补”等原则,消除地方保护壁垒,建立无歧视的共同市场,力求在具有牵动作用的合作项目上先行突破,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生态、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正式确定以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协商、决策、执行机制,共同打造大中原区域协作又一特色范例。
对于山东地区来讲用好淮海经济区、中原协作经济区等现有的经济协作组织和提升级别。改变单向的城乡一体化,为中原区域内多向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创新特色体制。
二、以“五位一体”为指导进行政策特色创新
中原经济区山东地区能够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也会给相应的政策,能够在破解土地、就业、产业问题上做出一些创新。有必要通过体制和政策的倾斜和创新来构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有了经济区就有了改革优先权和创新示范权,拿到改革优先权就有了体制、机制的优惠政策和创新机会。所以改革优先权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才能吸引区域伙伴。才能实现 “五位一体”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规划同盟、市场同体、交通一体、污染治理协作、生态环境共建。一定要两手抓,既抓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又抓城乡统筹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发挥郑州中心的辐射带动,也要欢迎周边等大城市辐射带动中原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做好规划、实施的政策特色创新。
中原经济区山东地区的规划也要有阶段性,实施过程中要有阶段性的政策制度创新,要把要素市场化的问题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最后收敛并且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崛起这个目标上。
三、建立独特经济模式,突出土地特色创新
中原经济区更需要市场化、品牌化、资本化经济模式特色创新。资源是往市场化和品牌化、资本化竞争力强的地方流动。如土地、人力、资本、知识等要素。要走出一条以内需为主的经济模式特色创新的发展道路,提供可供全国借鉴的经验。
经济模式特色创新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在中国要打破土地瓶颈制约,必须实现土地特色创新集约式发展大城市大产业,以大城市大产业带动中等城市和中小产业为主,构成一个大的集群体,工业向大园区集中,人口向大城镇集中,减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占用。实现大集中小集聚,土地增减挂钩保红线、保性质。土地确权发证定价后可交易流通即可达到土地高度集约,又可为农村剩余人口进入城镇转入新产业提供资本。土地特色创新是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确权发证定价后可交易流通上打破土地瓶颈制约,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各项土地存量,扩大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用量和经营的范围,进行集约化、产业化、资本化经营。土地特色创新即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也保护农民三个权利不受侵害。
湖 北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
湖 南
力争到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和管理明显加强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
法治湖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河南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
山西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产业体系
湖南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山西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通过“七条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河南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强化战略基础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湖北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安徽
坚持走安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传统优势产业
湖南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调整优化以钢铁、有色、石化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做大做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以食品加工、纺织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湖北
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推进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升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行业资源重组,做强做大建筑业,发挥其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
河南
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按照高质、高端、高效的方向,突出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改造提升和产业集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竞争力
安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冶金、非金属材料、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亿吨级和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经营;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鼓励煤炭企业多元发展,着力提高非煤产业比重,进一步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南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7大重点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
湖北
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河南
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作用,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安徽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山西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农业
湖南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省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农业主体功能区。着力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水稻、棉花、柑橘、油茶、畜禽、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优质率
湖北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样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河南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安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以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引进培育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山西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扩大果菜、发展加工”的思路,推进产业化发展、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13”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产业集群
湖南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配套率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
湖北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河南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努力增强载体功能
安徽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山西
着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集中建设一批“双千亿”、“双百亿”的产业转型重大项目。发挥大企业支撑作用,集中培育一批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以及军地融合的大企业。发挥大园区承载作用,重点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各类园区。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提高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
区域布局
湖 北
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新一轮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构筑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格局。进一步支持武汉市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功能。更加重视和支持襄樊、宜昌两市发展,加快建成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能力。推进宜荆荆、襄十随、鄂黄黄城市群发展,加快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发展
湖 南
按照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加速崛起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加快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把环长株潭城市群(“3+5”)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生态城市群
加快湘南开放崛起步伐。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湘南建成全省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接的先导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大大湘西开发扶持力度
山 西
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圈。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增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协调,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实现产业同构、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游同线。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阳泉、忻定原、离柳中等城镇组群为支撑的太原都市圈,形成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构筑跨市域的城镇群,重点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河南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坚持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强化中心城市带动,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加快郑汴新区建设,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联动发展,形成核心区。发展壮大地区中心城市,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安徽
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按照国家规划的要求和“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全方位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通过对2013年课改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可知,涉及区域地理的考题分值较大,区域地理试题总体特点是:“稳中求变,切题新颖,难度适中”。有的是直接进行考查,有的是把区域作为背景来考查,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整合到区域地理的能力要求加强,同时加大了对地理图表数据的渗透力度,并且把之转化成文字答案描述出来的强度加大。
鉴于新课改以来考点知识点变动很小,区域地理等仍然是高频考点,在整体稳定中通过小变化体现革新,整体框架不变,因此,要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在重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这三本高中教材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区域地理部分基础地理知识的学习。
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仍然会重视对书本中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也是新课改之后高考的考试方向:注重基础、注重主干、注重过程、注重应用。需要考生死记硬背的地理内容会变少,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会增多。因此,对于正在紧张复习的考生来说,也要有的放矢,把握复习的方向。
一、注重关于区域地理的重点问题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是地理考查的特色,各省区历年地理高考都重视对学生析图能力的考查。但从近几年新课改的试卷来看,地理考查的背景区域不是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有什么特征,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地区的大致经纬度去推测可能的气候,是否有特殊的地形形成非地带性,然后再根据地形等因素去分析河流特征、植被特征、农业特征等相关的地理现象。考生要时刻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要学会将图中的隐含信息挖掘出来,要做到看清图、看懂图、理解图,加大对图的敏感程度。
二、注重关于区域地理的热点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成渝开发区等;某些问题具有延续性,如区域合作问题、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等。对于这些持续时间长、关注程度高的地理热点问题在复习时应多加关注。
在明确了复习方向后,还要掌握复习的策略。
区域地理复习首先应使用框架法,让区域地理公式化(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辅以对比分析法,深入理解区域间的差异,最后要求记住一些常见的背景图。必须记住的几个基本图:世界轮廓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水文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主要国家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水文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资源分布图、中国交通干线分布图等。
区域地理除了必须以知识体系整理基础知识、以图记文之外,难点还在于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描述(如地理位置描述、地形地势描述、气候特征描述、河流特征描述、植被特征描述、土壤特征描述、自然资源特征描述、人口特征描述、农业特征描述、工业特征描述等);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原因的论证;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化规律的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概括等。
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从“背景―问题―对策”和“优势资源―开发措施”两方面去入手,“问题―对策”从背景、问题成因、对策三方面进行论述,而“优势资源―开发措施”则从背景、资源优势、开发措施三方面论述,建立逻辑联系,再使用对比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区域创新
1古典区位理论阶段
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学者们所关注的事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的地理布局问题。这一时期大致开始于19世纪2O年代到20世纪中期结束。古典区位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了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方法,奠定了经济地理学中产业空间分析的数量化基础。
1.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Thunen.J.H.von)是农业区位论的奠基者,他在1826你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一次从区位学角度来研究农业生产布局问题。他以农民经营农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引入地租和运费变量,并假设地租与耕地到中心城区的距离成反比、运输费用与这一距离成正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方式特征,得出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画出了不同农作物种植布局的模型图为一个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一个个同心圈层,即“杜能圈”。他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使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出现分异。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1.2伟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佛来德.伟伯(Weber.A)是研究工业区位论的先驱,他在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中构建了一个以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为核心的工业区位选择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指标和原则,并第一次将集聚理论系统化。韦伯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决定企业区位移动的影响,提出了运费指向因子、劳动费指向因子和集聚指向因子。在这些因子中韦伯极为重视集聚因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他认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者说是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到一个地点所产生的市场化,并将这种集聚优势归结为技术设备发展、劳动组织发展和整体经济良好运用性等几个方面。他进一步界定了集聚的含义,指出:集聚理论研究工业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化存在于工业生产综合体中.以单位产品的生产而变得更加经济而存在。韦伯还对产业集聚做了定量研究,按照迁移增加的费用至少小于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原则,以等差费用曲线为分析工具来确定产业集聚程度.指出实际支付运费最小的地点将会成为工业集聚的地点。
2产业联合阶段
在古典区位论时期.产业区位论的微观研究大多是将企业的运输成本最低、工资成本最低等单项成本因素作为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关要素。到20世纪50年代后,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代替了单一成本分析。同时,分析的内容也由单个企业的选址问题转向了多个企业间的协同关系上来。更加注重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和产业间的前后关联.强调要素在空间上的极化、辐射、回程和累积效应。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理论有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由法国学者佩鲁(Francoisperroux)于1955年首次提出,后来经过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ohn.frishman)、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unnarmyrda1)和美国学者赫希曼(A.O.hischman)等人在不同程度上的丰富和发展了.使这一理论趋于完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是不平衡地发展的,它以不同强度程点状分布,一个地区当嵌入一个推动性工业单元以后就可以产生集聚经济.形成增长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佩鲁将增长极可以定义为:围绕主导部门而组织有活力而且有高度关联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增长极一旦出现后对周围地区发展将产生两方面效益: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指周围的生产要素不断向中心集中,使发达的中心区越发达.落后的地区越落后:扩散效应指增长极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问不均衡发展,因此将会导致地区间贫富发展的两极分化,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的“飞地”现象。而这种“飞地”型“增长极”是不能很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此到了70年代后,增长极理论开始受到批判。
2.2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前苏联学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克洛索夫斯基是这一理论学派的代表,他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区域生产专业化与区域综合发展相结合,综合体内的核心产业主要由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而与之项配合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则主要依靠有计划的分配方式来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前苏联时期产生过很大影响.对苏联各同盟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苏联政局的解体和各主要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到8O年代中后期也逐渐不被理论界所采纳。
2.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费农(Venron)等人首创的工业生命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他们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区域经济科学家将这一思想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并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内是非均衡的,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生产力的空间转移是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的,由创新活动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区.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区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从核心向广大落后区转移的特征,而且存在着回程效应使得这种转移过程不仅难以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使低梯度区陷入“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中,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扩大。因此这一理论同增长极理论一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3社会整合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热点,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聚理论,由于这些理论关注的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选址和生产问题,也不是产业间关联和互动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影响整个区域环境的文化、制度、政府、诚信和创新等社会性资源上,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为社会整合阶段时期。
3.1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1.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那些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在特定领域内的地理集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中.用“钻石模型”来解释一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强度、相关支持产业、政府和机遇。这些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作用的.任何一种要素的薄弱都会限制产业升级和创新的潜力。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促进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使“钻石模型”模型系统产生活力。波特非常强调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他认为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而不应该直接参与到集群中。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学者们认为该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上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的运作论述较少。集群产生的背景也主要都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经济主体,而对于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指导和解释力是有限的。
3.2新产业区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1)提出产业区概念,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这种生产上的地域集中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产业区的形成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共享、中间产品的投入和技术溢出所形成的外部经济,使集聚到产业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地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从而获得经济利润。关于新产业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的社会学家伯卡蒂尼(Becattini)在系统考察了意大利中部的Tuscany地区后,把“第三意大利”称作“马歇尔式的产业区”.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得益于本地劳动分工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外部性以及当地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并将这些产业区定义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意义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
新产业区理论是近些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理论,由于资本、劳动和信息移动变得更加容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似乎在减弱,有学者就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在这种“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学者们发现具有一定“粘结”行的区域,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场所。而新产业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够吸引资本和劳动的区域。
关键词:两型社会; 城乡统筹; 区域协调; 空间布局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Testing Zone of“resource-conserving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in Changsha -Zhuzhou -Xiangtan City Cluster is approved , and Changsha Great Hexi Pioneer District is ready to be developed, we take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study object, with reference of similar experience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footed i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ational industry layout, and new function orientation, explore the spatial layout structure of Changsha Great Hexi Pioneer District, and analyze and study on natural ecology conserving & utilizing,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as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linkage with Changsha overall spatial layout etc.
Key words:resource-conserving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rdination;spatial layout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01-04
1研究背景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准。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长株潭城市群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扩大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功能,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河西先导区需要适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置身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全省总体战略发展的框架内,探索属于自身科学的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方向。
2研究意义
2.1 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地处中国华东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的接合部、京广与长江两大产业带交汇处的长沙市,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把长沙推到“9+2”泛珠三角经济圈与华中、长三角、西部经济圈相互对接、辐射、交融最重要的前沿位置。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2007年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全国省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位居第八,中部城市首位。
从全国层面看,建设河西先导区,有利于增强长株潭城市群的辐射效应,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新格局;从湖南省经济发展层面看,河西先导区位于长株潭三市的结合部,可以使三市资源对接、流动和共享,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以强大的先发效应和聚辐效应辐射益阳、常德、娄底、岳阳、衡阳五个城市,带动湖南“3+5”城市群和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2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体系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之一。我国正自上而下推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功能组团与高效农业产业区协调发展,对河西先导区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加快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探索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制约、资源制约、环境制约的新机制,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将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治理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河西先导区建成节能、节地、节材的资源节约型城区。
2.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河西先导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实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推行“绿色门槛”制度与“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河西先导区环境容量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升河西先导区的绿色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发展潜力,把河西先导区建成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的环境友好型城区。
3功能定位
3.1 国内新区规划借鉴
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国内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带动,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沈阳的沈北新区和郑州的郑东新区等,形成强大的聚辐效应,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下表归纳了我国5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3.2功能定位
河西先导区以聚集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潜能、实现创新价值为灵魂,以构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互相合作的创新体系大环境为特色,立足大河西,对接长株潭,带动湖南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领跑中西部。努力把河西先导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名片、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园、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3.3 用地规模
河西先导区总用地1200km2,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00km2,生态景观绿地200km2,村镇建设用地100km2,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产业用地400km2。
4空间布局
4.1 现状概况
河西先导区位于长沙与宁乡、益阳、常德和湘西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和长沙市东西发展主轴线上,北到望城县城高塘岭镇,南至株洲市、湘潭市,西与宁乡县毗邻,东至湘江。属长沙市“半小时经济圈”内。
区域内有长石铁路、长沙市二环、三环穿越;长常高速、319国道、金洲大道连接东西;潇湘大道、金星大道、长潭西线贯通南北。区域中心距长沙市中心13km,距望城县城17km,距宁乡县城10km,距株洲市20km,距湘潭市15km。
4.2 用地评价
该区地势为南高北低,属丘陵地貌。北部有乌山,海拔80~300m;中部有五丰山,海拔110~350m;东部有岳麓山、谷山,海拔70~280m;地质基础较为稳定,地面高程多位于10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以上。该区已有建设项目少,大部分为农民住宅,城镇化水平仅为20%,可以说,该地区是一张未受污染的“白纸”,适合于宏伟蓝图的描绘。
4.3 空间布局设想
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河西先导区规划构筑“一心、三带、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构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宜商、宜工、宜居、宜学的新型城区。
“一心”: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功能区,以雷锋、白箬为中心,规划占地约150km2,大力发展商业金融、保险、商务酒店、展示展销、医疗、文化娱乐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以现代高层楼宇为特征,营造大都市核心区的城市形象。
“三带”:金洲大道产业带:控制范围150km2,以长常高速公路、金洲大道和长宁公路三条东西向道路为发展轴,东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麓谷),西联宁乡县城,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为支柱产业,辐射益阳、常德等湘西北广阔腹地。
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控制范围150km2,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向南沿湘江扩展,将湘潭市九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株洲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连为一体。主要发展软件开发、机械制造、汽车装配、火车机头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将长、株、潭三市最具活力的产业链接起来,打造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航母。
岳麓山人文生态旅游带:控制范围100km2,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湖湘文化传播为主要思路,结合雷锋故居、雷锋纪念馆、岳麓书院、桔子洲头等著名旅游景点,向西与宁乡花明楼、湘潭韶山等红色旅游区连为一体。
“五区”: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约100km2,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省最早建设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级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规划布局国家级软件开发、数字媒体制作、新材料成果转化、动漫游戏振兴、科技兴贸出口与创新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加强在湖南省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龙头地位。
大学城技术研发区:规划范围约100km2。大学城高校院所十分集中,集聚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是全省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体系最完善、创新文化最浓郁的区域。规划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总站、工作站为科研龙头,以国家级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省市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孵化器为创业基础,建设完备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提高大学城的技术研发水平,构筑湖南省高新技术研发的“大脑”。
含浦坪塘新型产业孵化区:规划范围约100km2,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临近大学城的区位优势,以教育科研孵化和文化创意为核心,为高校提供拓展基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拓展空间。
高星加工制造区:规划范围约150km2,以湖南省台商投资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发展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先进制造业,规划构筑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配套产业基地。
莲花雨敞坪生态休闲与高效农业产业区:规划范围约200km2,严格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划定区域范围内的绿线(山体)与蓝线(水体、湖泊、湿地)形成山水相融的生态结构。山轴:泉水冲-五丰山-象鼻窝-桃花岭-岳麓山;乌山-伍家岭-尖山-谷山。水轴: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利用海拔较高的山体规划生态公园;利用成片的基本农田规划为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区,形成自然生态要素自湘江向规划区腹地楔入、延伸的生态格局。
5规划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5.1城乡统筹发展
大河西先导区是我国产业转型、新型城市化的试验区。因此,要注重实现中心城区与乡村的有序对接,依托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产业由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用地布局上构建中心城区-产业组团-集中乡镇-新农村居民点四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放在水、电、路、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由中心城区逐级向新农村居民点辐射;产业布局上构建一、二、三次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体系,促使高效农业生产区与各级产业组团之间的相互溶合和协调。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为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
5.2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河西先导区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岗地、丘陵、河流、溪流、水库兼有,主要山峰海拨在260~350m之间。
规划保护的生态用地主要有乌山森林公园、岳麓山系(包括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象鼻窝森林公园,梅溪湖景区)、五丰山森林公园、泉水冲森林公园、谷山森林公园、嵇珈山森林公园、洋湖垸生态湿地等大面积绿地,加强湘江、靳江河、八曲河、龙王港等水系的环境治理。另外,先导区边缘的成片基本农田约100km2,在规划中应结合高效农业产业布局予以保留。
5.3 快速交通优化
快速交通优化中考虑依山就势拉通长株潭三市西环线(长沙四环线),促进区域间联系;加强过江交通通道,除优化湘江上已有桥梁的交通外,建议拉通劳动西路和营盘西路的过江通道,加强湘江两岸的联系;规划潭望铁路,作为长株潭市际通勤铁路;长石铁路升级扩容,加强长沙通往湘西北地区的铁路运输,并对接我国中西部主要铁路干线。
5.4 与长沙市总体空间布局协调
长沙市东、西两岸的面积与人口均基本相当,但目前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明显失衡,东强西弱,河西已经成为了长沙的一条“短腿”。长沙要崛起,河西必须崛起。近年来,浏阳市、宁乡县积极向都市区靠拢,浏阳市医药工业园、宁乡全民工业园的建设沿长常、长浏高速公路分布,东西轴线发展越来越明显。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在长沙市和宁乡县城之间崛起一座新城,促进金洲产业带的快速建设,引领长沙向西纵深腹地发展,将宁乡县城纳入长沙市市区版图。长沙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形成“东西两翼”平衡发展的新格局。
6结语
河西先导区的发展既关系到本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更是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经济崛起的关键。合理制定河西先导区的空间布局规划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这一工作值得人们继续研究,不断完善。
(本文得到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规划师谭春华先生的指导,笔者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沈文天.张荣昌.产业集群理论与宁波国际港口产业群建设[J].区域经济.2005.1.
[3]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7.(12).
[4] 俞孔坚.李建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
[5] 杨家文.市场经济下的空间规划实施[J].城市规划学刊.2007.(6).
关键词:皖北经济 协调发展 解决对策
1 概述
1.1 皖北的界定
皖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毗邻江苏、山东,河南。在经济发展商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皖北地区包括淮北、淮南、亳州、蚌埠、宿州、阜阳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霍邱县、寿县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
1.2 皖北经济情况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以及政策和观念的因素,皖北地区经济基础弱,发展起点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经济发展和加速崛起的进程。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来看,2010年全省地级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6672元,而皖北六市仅为16859元。2010年各地级市人均GDP超过4万的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合肥,而皖北六市中较为发达的淮北、淮南、蚌埠三市人均GDP都超过2万,平均为22245元,接近全省人均GDP26672元,这些地方大多矿产资源丰沛、旅游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区域位置良好,皖北六市中相对落后地区的亳州、宿州、阜阳人均GDP仅为10779元,都是工业不发达,而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地区。从发展速度上看,皖北与全省增幅差距有所缩小。皖北六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4%以上,与全省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淮北市94.3亿元,增幅15%;淮南市127.7亿元,增幅15.1%;亳州市90.2亿元,增幅14%;蚌埠市123.5亿元,增幅13.2%;宿州市109.1亿元,增幅13.5%;阜阳市143亿元,增幅14.9%。可以看出,淮北和淮南两个地级市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5%以上,阜阳已连续6年,亳州、宿州连续4年,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运用统计学知识,对2006年至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可以分析得到2005至2010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270、0.3344、0.3366、0.3352、0.3329。尤其是2007年以来基尼系数持续减小,说明安徽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处于经济全面转型的有利局面,劳动力丰沛的地级市经济增长加快。皖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梯队转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
2 皖北区域经济落后成因分析
2.1 经济基础与资源禀赋差异
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极化效起到主导主用,增长极本身所拥有的先进产业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发展,但同时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本会向发达地区集聚,于是发达地区越来越富,则落后地区越来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发达地区抑制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皖北经济基础薄弱,毗邻江苏、山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两淮,由于工业经济不发达,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小,大量资源流入附近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较为发达的亳州、宿州、阜阳等地,由于长期受到我国以农扶工的产业倾斜政策影响,剪刀差的客观存在,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业区和农业区巨大的经济差异。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在本省经济发展中,也处于薄弱地位,在产业梯队空间转移的千载难逢的背景下,安徽省由于空间位置、资源禀赋、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经济的加速发展,建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为了避免成为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中落后产业转移基地,成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地级市再一次被安徽的经济发展政策抛弃,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更加艰难。
2.2 经济发展策略与经济发展规律
在产业梯队转移的背景下,很多学者从资源禀赋、空间位置、政策引导等方面探讨安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对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比较少,缺乏深度,因此皖北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中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经济的发展策略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很多政策不能持续执行下去,经济发展成本由于重复建设浪费巨大。政府发展战略不明确,一个领导一个思路,导致了经济发展很难持续按照一个发展战略运行,这样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经济发展的集群效应很难发挥作用。皖北六市独立发展,相互联动性较弱,优势和劣势很难互补,在应对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3 思维意识形态抑制经济发展
皖北在地缘上毗邻山东、河南,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一方面儒家思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对皖北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绝大部分人重仕轻商,人才扎堆政府、事业单位,而不屑去企业。很多官员重自己的仕途而不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前途,工作中中规中矩缺乏,缺乏创新。相当一部分领导者的观念没有改变,不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而是等机遇上门,做事业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由于重农轻商的封建思想的客观存在,政府对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政府、事业单位的编制臃肿,运行成本巨大,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 皖北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3.1 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引进相结合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皖北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丰富,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大规模引进高科技人才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大力开办各种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丰富的人力资源得以增值。在产业梯队发展转移的背景下,应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创造优越的创业环境,鼓励大量人才回乡创业。目前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下,引进高科技人才成为可能,在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应加大人力引进的力度。在不能提供较高收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福利留人,例如对高科技人才实行弹性工作福利计划。
3.2 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并逐步扩大,是市场机制这一“无形的手”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皖北六市应通过加强经济发展的合作,实现共赢,增强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制定持续一致的发展策略。皖北六市大多是工业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应充分利用地区特色优势,加快农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强合作制定政策合理干预资源在皖北范围内优化配置,实现集群效应。
3.3 转换思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抑制封建糟粕思想,合理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年轻人创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软文化建设,改变人们重农轻商的思想,宣传创业文化。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经济发展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改善企业工作人员福利的,比如企业制定弹性工作时间,压缩工作周。工作分担和实行弹性报酬的方式,这样很多人,会改变思维,愿意去企业工作,有利于减少政府、事业单位机构臃肿问题,从而也减少了政府运行成本,企业经济发展会更具活力。领导者自身也因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等不靠,积极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田伟,贾敬全.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麦广惠,任志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4).
[3]汪景宁.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