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2: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尾处理;教学艺术
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很多同行都认为应是“虎头、猪肚和凤尾”。这就是说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但要重视课的开始和过程,而且也要重视课尾的结束工作。俗语说“做事,应有头有尾”。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课尾既是师生对全课的总结,更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网”的重要措施。有效的语文课尾一定结合课文内容,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怎么才能做好语文课的课尾工作呢?现个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利用“重点段(关键句)”,深化认知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依托课文可以帮助师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现行教科书中大多数课文的最后段落或话语,都是总结性的句子,是最好的教学“收官”之据。我们在师生共同分析和探究完成相关的知识后,可以通过这种总结性的句子或段落来深化全文的重难点,这样能使学生对课文的重点知识提升理解。如课文《郑成功》,最后一段写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既是全文的中心句,又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紧扣这个重点句子,找出全文中哪些地方是写郑成功的,哪些地方是写郑成功建设台湾的?抓住了这个句子,可谓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学生抓住了这个句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也就进一步感悟到郑成功的爱国情怀。
二、突出“训练点”,习得语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做人的交流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感悟,培养他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智慧。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教师全心全意进行合理的启迪和引导,使他们知道应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挖掘,探寻文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说明,比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教学结尾时,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方法,以突出的信息来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查找或探寻出课文的立意、选题等内容,促使他们在其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课文《孔子游春》的第八小节,写了孔子以水为喻,教育学生要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句子采用比喻和排比的方式,先写水的特点,然后作结。我以此作为训练点,让学生仿写一些句子。学生写的答案精彩纷呈:水浩浩荡荡,奔向大海,他好像有志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水清澈透明,他好像纯洁无瑕……在训练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又进一步体会孔子的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三、拓展“感官区”,升华体验
现代科技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在多个层面中有效的理解课文及其表达的含义。比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视频播放音乐与学生的朗读结合,让他们体会课文和作者丰富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知、认识作者写作的背景等等。
如教学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课文写道:肖邦在法国巴黎创作了《革命练习曲》鼓舞波兰人民团结起来,与沙皇俄国做斗争。在讲解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革命练习曲》,感受那催人奋起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意境和情感。再结合文本内容,体验肖邦的爱国情怀,升华自己的情感。
四、妙设“读写链”,读写迁移
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仅仅是停留在让他们理解的层面上,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利于学生习得知识的再利用。事实上,高效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合理的积累语文知识并有效的利用它。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内容,多多的让学生表述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想,让他们在课中进行口语描述,并以此为内容,指导他们课后进行练笔。
再如《詹天佑》一课,课文主要讲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课文最后一节写了:在青龙桥附近有一座詹天佑的铜像,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我以此作椤岸列戳础保让学生以一位游客的身份,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学生通过前文的学习,对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顶住重重压力,建成京张铁路,早已敬佩不已。因此,学生纷纷拿起笔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有的写道:詹天佑,你真是爱国的楷模;詹天佑,你为中国人争了光,不愧是“中国铁路之父”……读写链的设立,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表达出对课文的理解,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五、延伸“阅读面”,自能读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有效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曾被简单的叙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大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没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厌学情况较为严重,且随年级段的递增厌学情绪愈严重,师生关系紧张,师生互相埋怨。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思维停滞,不能主动回答课堂问题。而新课程思想把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创新、高效的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要务。首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教师的教的方式不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就无法转变。比如,教师讲课“满堂灌”,学生只能满堂听,把教学看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师的“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着许多困惑。教师老一套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呈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就提出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要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变革。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致力于学生学习理念的更新,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由“满堂灌”到“引导学”,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普遍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那教师用不用讲课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具有专业化的教师观,这在新课程理念中有明确地阐述: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要注重帮助、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监测和反思,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潜能和心向。
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就是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当学生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他才敢想敢说敢议,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也才能兴趣盎然的学习。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就离不开学生的“看”——阅读、观察。以往的模式中,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列出提纲,让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最后将提纲中的问题一一解答,学生记住知识要点,整理笔记。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如何思考得到了答案、甚至得不到答案,与哪些方面进行了联系对比,思维的障碍点在哪,除了提纲中出现的问题,别的方面有没有疑点,教师没有全面的把握。这需要学生将阅读、观察、感悟、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把学习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同学、教师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简单数据调查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得信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欢听的、喜欢看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学习、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自由、轻松,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
三、以读代讲,多媒体辅助激趣是重要手段。
伴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已经告别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教学模式。电教媒体正悄然走入课堂。农村校园网络同时得到了如火如荼地发展。同时如何运用好校园网络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时面临的新课题。
依据课标精神,倡导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以读代讲”自读自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如果再配以有花有草、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通过个别读、同桌读、组读、汇报读、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去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达成共鸣。这种共鸣是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的,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由教师的问,学生的答而得出的结论,不是学生说,教师板书的结果。学了《狼和小羊》一课,我让学生讨论:狼向小羊扑去,会有哪些结果?学生想出了十几种结果,如:狼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正好猎人经过,猎人用枪打死了狼;牧羊犬赶来与狼搏斗,赶跑了狼;羊妈妈拼命保护自己的孩子,吓走了狼;狼掉进了陷坑;一个孩子正准备用弹弓打鸟,见状射伤了狼的眼睛;小羊被狼吃了,它的爸爸决定复仇,就设计打死了狼……最后,我还让同学们把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孩子们兴趣特别高,可表演中透露出的神态、表情以及对话时的语言学生似乎都在刻意模仿电脑刻件中情景。
以作文为中心,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教学中两个相互独立且不可偏废的重大任务。但读与写又紧密联系在一起,读是写的基础,写则是读的发展。阅读表现了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与吸收,写作表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创造及表达。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以写带读的方式,把作文指导紧贴于阅读教学中,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吸取其某一方面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并运用在自我的写作过程中。随着点滴积累,学生们读一点写一点,读了就能用得上,使知识能转化为技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课下还应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为作文积累更多语言材料及方式方法。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以作文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在长期复杂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作文为中心使他们的思维长期得到锻炼,作文需要思想和文字的综合统一,从观察现实生活,明确中心再到选择素材,从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再到造句遣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力的大融合,所以作文教学体现了综合能力的磨炼过程。以作文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语法、逻辑修辞及写作等方面知识更具生活气息。学生们在实践中更能把这些知识自然地运用到作文活动之中,使他们在表述上更准确鲜明、生动精练,完整地再现其思想观念,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获取知识、能力。文章就是现实客观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学生们的头脑就是个加工厂,把对客观世界的存在及意识理念以文字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文章。
以作文为中心,还需要让学生对客观事物经常进行细致观察,使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环境有所了解,有所发现,从而突破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过程中的瓶颈。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周围的人物事件也就是观察的对象数不胜数,如果做到随时留心观察,并把观察了解的事物储存于头脑并记忆下来,作文的表现就如鱼得水,不再觉得麻烦了。学生们通过不懈的坚持,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客观事物的方式方法,不断积累许多材料,并获得许多知识,从而使作文的写作内容越发具体充实。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并在他们的观察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在活动中重点引导他们细致观察,体验这过程中的精彩。对于人物的观察则引导学生们善于发现这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找出不同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刻画得更贴近人物本身。在观察静物的过程中从形状、姿态、颜色、气味等方面边看边说,相互启发,加深印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采取多样形式引导、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在实际观察过程中积累观察经验。引导他们观察,同时也要指导他们用脑思考。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同时,还应引导培养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分析能力取决于学生们的知识积累、感受的能力如何,与能否肯用心思索有很大关系。所以提升学生们的分析能力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并在教学的各环节上想方设法启发他们的思维。时常指导他们用脑分析日常生活中观察注意到的事物,并且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些事物,在写作文章过程中,就能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出来,自然分析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们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通过观察,不仅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也是让学生认识自然,增长知识的良好途径。假如他们对客观事物不细致观察,就不会获得大量丰富的知识。观察还是思维的基础,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越强,其思维也就越活跃,分析推理、判断理解的能力也会增强。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 教学成效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活动放到语文课外活动中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
关键词: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解决措施
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综合能力比较强,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但要进行课堂内的语文教学,还要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内容丰富多彩、途径多种多样等特点为主要原则,不但能够填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一、课外活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对,学生比较喜爱课外活动,因为这些活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进行引导,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了兴趣才会去更好地学习,相应的也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在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2.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鲜事物也应运而生,信
息传播的媒介和工具也越来越多,这些事物都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并且科学技术的不断使用和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逐渐加快,尤其是传播工具,像报纸、电影、电视、电脑、课外书、电子书等等,小学生可以使用这些传播工具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拓展视野、学生不但要在课内学习知识,还要在课外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和社会,才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做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新世纪综合性人才。
3.分散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偏爱的活动。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培养自主能力。而且学生还可以合理应用自己的感官感受,把自己在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学会自己独立发现问题并且去处理问题,进行创造。在独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潜质也得到了激发。
4.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学习,
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张扬个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在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学生要善于使用各种感官,把自己在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经过自己独立的观察、分析、研究,找到问题所在,从而找到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处理问题。在单独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在语文课外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是引发兴趣的有效途径。所以,老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把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展览,例如在黑板报上刊登、进行校园广播、油印小报等等,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还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
2.加强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活动性和自主性,其中的活动性就体现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这就体现了自由的原则,也遵循了因材施教的要求。所以,老师要以学生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活动观念,建立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的良好氛围。老师还要善于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发挥这些学生的带头作用,使其他学生也能够投入到活动中去。
3.老师要对活动进行引导
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但是其根本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根据我班的阅读活动来看,我认为需要和课堂的阅读教学相融合。因为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课外知识来充实自己。语文课本里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童话故事以及寓言故事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应的追求新鲜事物的兴趣就被激发,这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课外读物,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
中去。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单靠语文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还要进行适当的语文课外活动,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 教学成效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活动放到语文课外活动中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基本方法
一、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活动课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之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语文活动课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课上能够对已经学过的基础语文知识进行应用和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能够在传统和现代的教学理念对比之下发现,现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科学与合理之处,能够积极主动践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真正的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人的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活动课程当中,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体会在活动课上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当老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以后,在课堂之上就不会变成老师的一言堂了,而是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互动过程当中,更好的与老师进行相关问题地交流,提高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主观认知,能够让他们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从而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更好的保护好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精心选择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内容
在小学语文活动课程当中,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内容选择当中,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目标来进行。小学语文这门课程能够给学生带去很多的间接经验,能够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所以,在活动课程当中,学生不仅扩展了视野,而且能够发现语文学习本身能够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氛围,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自信心。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充分的选择教材当中那些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容,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当中,更好的学习这样的内容。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走上街头进行采访,或者做一份调查报告,这样的练习都是非常直观的,而且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并将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有效结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结合这样的季节,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野外进行郊游,在郊游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做好一些记录,在回来的时候完成一些习作,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在郊游过程当中的发现和感受。
关键词: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它的作用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语文老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才能称得上好老师,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引人入胜,需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语文课文中蕴含着很多知识,但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令学生有充分的体会,所以利用课外活动开展教育计划,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语文课外教学结合课堂教学有很多种方法,本文着重分析以下几类。
一、课文内容与课外实践结合
小学学生正处在一个认知世界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一切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正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美好世界的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课文的含义。
二、加强学生自我阅读能力
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程度的高低,所以教师应当多推荐一些好书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了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应当结合课本内容,加深学生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三、课堂口语交流
语文学习过程也应该结合实际口语交流能力,在课堂开展口语交流对话,让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例如开展团体短剧表演,让学生根据一些事件或新闻进行简短的模拟重现,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阅读,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每周都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故事,让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把书籍推荐给其他同学,大家一起提高。还可以开展校园辩论会,让学生体会到大学辩论会的感觉,加深学生兴趣的同时,极大的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开展学习小组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都有不同喜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爱好进行学习小组的分配,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无论什么知识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取得骄人成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兴趣建立不同项目的学习。
散文小组,学生有计划的进行散文的学习,小组内分为知识型散文、趣味型散文、知名作者文摘等方面。阅读之后在班级的黑板上设计黑板报,帮助班级里其他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增加替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闻小组,学生可以进行校内新闻的采访与收集,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还在稿件撰写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读写能力,学生在报道一些学校内部发生的好人好事时,可以起到对全校同学思想教育的提升效果。
广播小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校内广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力可以进行播音工作,广播内容采取新闻小组的采访资料或者学生投递稿件,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将自我风采展示给大家。
写作小组,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步,学生热爱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写作方面的兴趣,老师对学生进行组织与培训,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学氛围。
五、开展语文趣味知识竞赛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语文的相关知识来开展语文的趣味知识竞赛,利用这种形式能够充分的激起学生的斗志,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就能够在一定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的意识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就一定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开展趣味的知识竞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开展成语收尾字相接的比赛,教师先说一个成语,学生再说出一个成语,学生说出的成语的首字一定要和教师说出的成语的尾子相同,教师还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最后进行评分。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来进行一些演讲、讲故事等相关的比赛,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所增强,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更加的热爱学习。
六、团体比赛
利用竞技的特点,增加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团队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紧张感与团队责任感,挑选出趣味性足的竞赛内容进行活动,增强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与竞争机制。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类竞赛,通过老师提供的课文进行团队扮演,例如绿野仙踪,学生分组扮演多罗茜、狮子、铁皮人、稻草人进行阅读,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由观众评价团队的表演效果、阅读语气、感情投入等方面,最后统一由教师进行打分,给予获胜者奖励与表扬。在这种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锻炼口才的同时维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为了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课外活动一定要进行提升。课外活动教学是中国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改变了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与发展。学生加强了业余时间的利用程度,而且也为丰富自我知识提供了优秀的平台,通过自身爱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大对课外活动空间的建设,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外教学活动的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充分的认识到课外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舒阳.中国小学语文课外教学应用与分析[J].中国先进教育发展,2013(18),198-201.
[2]美.艾伯特,格林.国际优秀教学理论发展与实践[M].英吉利第一出版社,2012(10).
[3]封齐聚.加强中国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J].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建设,2011(9),168-169.
[4]魏红杰,杨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因素[J].西南教育文报,2010(14).14-1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活动 素质教育
课外活动作为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有益补充,是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一直处于被忽视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外活动倍受重视。在搞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开创一个更为宽广的展现与提高平台,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好奇心强、情感丰富、活泼开朗的生命个体,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将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课外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中难以完成的活动在课外有效展开,以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选择课外活动内容
1.结合教学进度安排。课外活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因此在设计课外活动时要着眼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教学进度来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学到更多课堂教学所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如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学生难以正确而牢固的掌握,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依靠重复书写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为此教师就可以开展识字竞赛、书写大赛、寻找错误字等课外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汉字的听说读写中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
2.结合内容理解需求。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其学习的空间更为广泛,开辟宽广的学习空间,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等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但这些往往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所难以满足的。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开展专题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丰富的心理与情感需求,有着不同的喜好,可以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与提升的平台,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我们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来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如朗读训练小组、文学创作小组、角色表演小组等,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有效组织课外活动策略
1.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开展课外活动时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课外活动不能只成为一种形式,只是让学生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被动参与其中,而是要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外活动是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下动态展开的。当然在突出学生课外活动主体性的同时也能不忽视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作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与自主参与的空间。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就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现实基础与长远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而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期待、更多选择的权利与空间,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性来开展活动,这样的课外活动才能富有生命的活力,才能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个体性。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学生之间在基础知识、认知规律、接受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正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在开展课外活动时,不能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单一的活动形式与类型,而是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富有个性化的课外活动。
一是层次划分。即将学生按照不同的认知基础与理解水平划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在同层次之间开展课外活动。这样活动中学生实力均衡,更加利于活动的公平展开,更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角逐。如朗读大赛,可以将学生按照朗读水平的不同划分为多个层次,在同一层次学生之间展开比赛,这样每个层次都有优胜者,避免了以往优秀者被班级里的优秀生独占的现象。
二是兴趣划分。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展现,潜能的挖掘,要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设计课外活动时不要只顾及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等来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能够尽情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来发现爱好,形成特长,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与全面化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开辟第二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性情的陶冶、情操的提升、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要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带领学生参加更为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汪波.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策略.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2]罗维勇.浅谈怎样搞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速读(下旬),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