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第1篇

一、教学问题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好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进行创造的热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而那种枯燥的一问一答式的提问方式只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问题该如何设计呢?我想以下几种方式可供参考。

1.问题要来自教材,融入情景,脱离教材的问题,是无的放矢,脱离情景的问题,则失去了活力

在传统教学中,所有的问题设计都是从教师的角度的出发,是为了教师更好的讲解、更好的灌输,由此,“问题”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工具之一,学生则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问题”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

而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问题的设计时要牢牢把握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力这条生命线,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练出围绕教学内容的中心任务的问题,并且要尽可能让问题自然而然的吸附在一定的实际生活或社会背景中,设计出完美的有活力的教学问题。这种问题与情境的结合绝对不能牵强附会,把问题生硬的塞进实际生活,为情景而情景,同样会失去活力。

2.教学问题应来源于学生尽可能接触到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现实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育教学同样要来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我们难以想象在小学的课堂上,提出有关微积分的问题时,课堂上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来源于生活,建立在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可以触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激发启迪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如果设计的教学问题,所要求初始知识水平、学习情景远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所能领悟的情景,那么这个教学问题对教学来说毫无意义,这既不能激发启迪学生思维,相反会使学生丧失继续参与学习的信心。如所举的例子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它在教学中不仅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反而成教学的累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尽可能的来源于学生能接触到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否则,再好的教学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

3.教学问题要有新意,有创新性,老生常谈、毫无创意,只会淹没它的吸引力

教师面对受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教师自身在教学上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设计出富有创新性的问题去引导、诱发,也只有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问题,学生才能真正自主的参与学习,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现代教育技术集声、光、电、图像为一体,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学习。为此,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二、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需注意的事项

1.教学问题要展的开,收的拢,要注意问题的密度

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略高于学生的眼光设计教学问题,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这种课内外的延伸,会受到各种限制,时间就是其中之一,这必然要求我们所设计的教学问题能收放自如,展的开更要收的拢。同时,注意问题的密度,如果问题过多过密,学生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过少过疏,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

2.教学问题作为学习的“支架”来设计,要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智之门”并不会自动开启,还要适时的引导他们入境、入情、入心,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设计问题时,可以结合教师如下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调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如组成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及创造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条件,如E-mail、QQ、Blog等多种形式。忽略教师的主导的作用,独立于教师之外的教学问题,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应给学生留够时间和空间提问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 课堂 教学 问题

一、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类型

1、根据课型来分

(1)新授课的问题设计

新授课的问题设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种类型。课前问题设计即课堂导入问题要注意趣味性。

(2)习题课的问题设计

习题课的问题设计要注意针对性和递进性,通过习题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来针对性的,层层递进式的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试卷讲评课的问题设计

试卷讲评课的问题设计应在对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问题类型,然后进行问题设计,从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根据思维方法来分

1、形象思维问题设计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化学事物具体形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观察、意象、联想等来提示化学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活动。

2、抽象思维问题设计

抽象思维包括科学抽象和逻辑方法两部分内容。科学抽象则是通过一类化学事物的表面现象,提取其共同的主要方面,把握其一般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

3、发散思维问题设计

发散思维是在某一知识点某一题意条件的基础上,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挖掘、去重组现有的和原有的信息,产生新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设计来开拓求异思维,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鼓励发表不同意见等途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

4、创新思维问题设计

创新思维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敢于标新,其特征是具有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准确性、逻辑性和周密性,是思维素质、思维心理、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映,也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

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通常,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教学内容,并非一个问题所能解决的,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将问题分解成一组具有一定层次和梯度的问题组合,合理铺垫和巧妙过渡,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远及近、由偏至全,循序渐进、层层分析、步步深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层次,深刻理解问题,建构合理认知结构。

2、问题要有较好的目的性

“有效问题”首先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而设计的。因此,设计时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让学生把时间花在刀口上。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清晰有效、指向明确,且要做到有的放矢,有较好的指向预设和解答域预设。

3、问题最好带有情境性

在教学中设置带有情境性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表象、概念,以及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经过自己独立的思维活动、经历发现化学知识的全过程而获取知识,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思维方法,学会学习。

4、问题的设计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赞可夫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区分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提问最好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因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三、优化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1、通过现代教学辅助技术进行问题设置

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成了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问题的设计,既生动又形象,可以克服教师进行手写板书时的死板、耗时长等弊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气氛,使问题更加明了,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因此,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问题环节的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兴趣、参与能力与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2、设计递进性问题,明确知识点

“碎”是设计课堂问题的通病。教师设计的提问太多太杂,将导致课堂教学外紧内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精”就要求课堂问题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要精而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还要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即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既要明确本节课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又要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3、设计联想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思维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在化学学习中,特别是相近知识和抽象知识的学习时,联想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某些学生化学学习很难见到效果,大多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联想思维训练,联想思维能力低下造成的。客观上,这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中联想型问题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联想型问题,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课堂教学。

4、设计比较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能力

根据知识点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地设计问题,虽然这样的问题不拐弯抹角,但是往往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也不会很深刻。通过设计比较性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能力。

第3篇

一、利用引导式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使学生缺乏思维养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对一个问题进行分解,利用一个个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思考.利用引导式问题有诸多好处.比如,能够帮助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过程.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我考虑到学生刚刚接触这部分知识,如果直接将概念灌输给他们,会让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我对函数的含义进行思考,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种关系,函数恰恰反映了这种关系.我设置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我让一个学生配合做了这样一个游戏:我和这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一边,并让这个学生和我一起走到教室的另一边,我走一小步,他走三小步,我走两小步,他走五小步(我走的步数乘以2加1是他的步数).很快,这个学生走到了教室另一边.游戏结束后,我提出问题:“我和这位同学的步数是有一定关系的,我走一小步,他走了几步?”学生回答:“三步.”我又问:“我走两步、三步时,这位同学走的步数是多少?”引导学生对这个关系进行探究.最后学生得出了我们走的步数的关系.接下来,我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利用一个小游戏和启发性的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了函数的概念,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讨论式问题,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讨论式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利用这种问题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参与到讨论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年级有500人,男生比女生多50人,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学生很快就给出了解题思路:“假设男生x人,女生y人.x+y=500,x-y=50,解得x=275,y=225,所以男生有275人,女生有225人.”接下来,我利用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带领学生对比刚才的问题,讨论探究这个问题在原来的问题的基础上有哪些变化,使学生体会由难到易的学习过程,也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在引入讨论式问题时,教师可以和学生由易到难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推敲.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值得师生去讨论,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启发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4篇

    一个有效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的、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有关联的才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即要有问题情景。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进行设问。

    案例:必修I模块“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1)你吃比较成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3)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4)你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这样的问题设计看似简单,但因源于生活,又紧扣教学内容,学生不仅感兴趣,还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二、问题的科学化

    问题的内容和表述都应具有科学性,即问题内容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叙述问题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因此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了解所教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找出教材中的思维点,特别是能展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素材,使得所设计的问题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考虑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旧知识中找出同化新知识学习的“生长点”。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提问,这样有助于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同化。

    案例:必修模块I“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如何解决这个重点问题的教学呢?

    首先请学生观察几种氨基酸(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的结构。然后提问:

    (1)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

    (2)这些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点?

    (3)这些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不同点?

    (4)你能归纳氨基酸内的结构特点并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可以找出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氨”字相对应,羧基与“酸”字相对应。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点是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H原子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点是碳原子上连接的另一个基团在不同氨基酸中是不同的,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氨基酸的种类就是由这个基团决定的。经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解决,学生就可以归纳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了。

    三、问题的层次化

    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教学程序、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设计。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

    案例:必修I模块“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的教学。

    针对有氧呼吸这一知识点设计的问题是:(1)有氧呼吸可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在哪里?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2)什么是有氧呼吸?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分析有氧呼吸反应式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途径。(3)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 161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可使多少摩尔ADP转化为ATP?这一系列问题既能由表及里地剖析有氧呼吸的本质,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此外,当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无法解决时,教师应设计出有坡度的一个个子问题,逐渐点拨学生的思维,使之思路入轨。

    四、问题的思维化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课堂问题设计要能激励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1.问题设计激励学生思考

    问题按其自身的属性、设问的指向、答案的深2008年第5期(总第171期)度和广度,可大致分为三类:事实性问题(是什么)、分析性问题(为什么)和应用性问题(怎么做)。“是什么”的问题不具有思考性,不能算是有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能引发一定的思考,“怎么做”的问题需要在思考的基础上寻找方法,加以应用,这两类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应该倡导提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2.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

    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学习“生态因素”一节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一片原本生长状况良好的马尾松林,出现生长不良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工作者,你会调查哪些内容?学生通过讨论,逐渐明确思路,从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内容等方面考虑。如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中的最小面积法,调查的内容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

    3.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第5篇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当前的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科学地整合教材,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早日享受到新的课程理念带来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实现从教材执行者向教材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转变,基于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而问题相当于数学课堂的灵魂,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概念形成过程的问题设计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教学涉及到概念的起源,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引进这一概念的必要性,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即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一过程应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样不仅深刻领会概念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又能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创新的火花。一般采用类比旧概念的方法设计问题,形成新概念。

二、定理、公式、法则发现过程的问题设计

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定理、公式、法则,熟练应用定理、公式、法则的同时,还应重视展示定理、公式、法则的发现过程、形成过程,形成的思想方法及推理证明方法,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堂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发现知识的形成性。一般采用讨论、探究的问题设计,中间伴随一些动手操作等活动,在做中、在议中发现定理等等。

以八下《4。1多边形》的教学问题设计为例

1.认识四边形

(PPT出示三角形形状的风筝,回顾三角形知识)

问1:什么是三角形?

问2: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问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性质?

(PPT出示四边形形状的风筝,得出四边形知识)

问4:参考三角形的定义,你能给出四边形的定义吗?

四边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形成的图形。(板书)

问5:四边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四边形的构成:四个顶点,四条边,四个内角。

2.探知四边形的内角和

师:由三角形熟悉的知识知道四边形的知识,这种方法叫类比的思想方法。

问6: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是否也和三角形一样有什么特殊性质?说说你的发现。

动手做一做:你能利用你手中的纸发现四边形内角和的特点吗?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啊?

例1 如图,四边形风筝的四个内角∠A,∠B,∠C,∠D的度数之比为1:1:0.6:1,求它的四个内角的度数。

【大显身手】

在四边形ABCD中,∠A+∠C=180埃B比∠D大15埃蟆B,∠D的度数。

【拓展提升】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85埃D=95埃?∠1的外角是70埃颉?=______,∠2=______。

问7:四边形有几个外角?你还能求出另外三个外角的度数吗?

问8:四个外角和为多少?这个结论对任意四边形都成立吗?

推论: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啊?

第6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问题探究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139-01

1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一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根据新课标和学生等情况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更需要针对性,提出的问题如果偏离教学目标这个靶子,尽管教师下了不少功夫,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通过教师讲解就能领会的问题,一般不要列入。比如,在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权利法案》的制定一目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三幅图和《权利法案》中的部分条文。三幅图分别是:英国议会大厦(附有说明文字)、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示意图,设计了如下问题,要求同学们思考:(1)图片中的议会大厦说明了英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传统?(2)图片中人物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何时完成的,其标志是什么?(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示意图说明了什么?给胜利的掌权者提供了怎样的借鉴?(4)从《权利法案》的条文中可以看出,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扩大了议会的哪些权利?(5)从以上的思考中,你能总结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吗?(6)英国政体的这种政治设计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怎样的借鉴?以上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必要性、内容和作用来展开,注重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思考,踊跃回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2 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古人云:“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办法通过设置有趣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还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在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权利法案》的制定一目时,就可以引用一句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来设问:国王为什么不能进(老百姓的屋子)?这体现了《权利法案》的什么特点?这个比喻很形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更能很好的使学生深刻理解《权利法案》王权受限、法律高于王权的特点。设置有趣味的问题的方法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

3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高中历史平时的训练或考试题中,我们往往所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不是“平平坦坦”的,而是有梯度、有层次的,大都是先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再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最后还有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或综合。这样做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能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由弱到强地激活,使学生的思考渐入佳境,得出的结果会更接近正确答案,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效益。仍以《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权利法案》的制定为例,问题的设计顺序是:(1)图片中的议会大厦说明了英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传统?只要根据文字说明即可得出的正确答案;(2)图片中人物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何时完成的,其标志是什么?利用课本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回答问题;(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示意图说明了什么?给胜利的掌权者提供了怎样的借鉴?需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实质才能解决问题;(4)从《权利法案》的条文中可以看出,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扩大了议会的哪些权利?必须归纳概括历史事物,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要求,难度再加大;(5)从以上的思考中,你能总结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吗?考查对所学知识的高度综合能力;(6)英国政体的这种政治设计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怎样的借鉴?答案应与现实相联系,并非固定。

4 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方便学生讨论探究,教师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的构思,预设好探究的方案和结果,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学生在互动、合作交流、探讨过程中发现、获取新知识,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比如在学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教师提问:什么是福利制度?你怎么认识西方的福利制度?对于第一问实际上学生都知道,无需探讨。而第二问则比较笼统、空泛,不方便学生探讨。我们可以转化一下问题,通过阅读材料:对于一个德国公民来说,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的巨大负担。这样,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福利制度,并能归纳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

5 问题设计要有联系性

第7篇

一、问题设计要有课标性和人文性,符合新课改精神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问题设计也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为导向,按三维目标,把问题分成知识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明清商业发展”时,可以提供一段材料: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等。以此设计问题:材料中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这样既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的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要发家致富必须具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问题设计要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符合高考题问题设计,贴近高考

自2007年课改后,历史高考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灵活,充分体现人文性,问题有层次,侧重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题也要符合高考题特点,进行命题探究,预测和练习高考考查的方向与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符合历史专题教学模式

历史高考问答题往往围绕某一主题,依托材料进行设计,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进行综合考查。我们设计问题,也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围绕某一主题,把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有选择地联系起来,并依据时间顺序和国别进行分层设计,层层诱导,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思维,最终让学生探究出问题的结论。

第8篇

一、确定问题的设计层次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提问能起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琐碎,使学生容易获得标准答案;也可以把问题设计得使学生调动起学习的情趣、意志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原有知识水平的不同程度,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我们可把问题分为四个层次,如下表(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例):

前三个层次的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简单应用,综合分析层次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深化和灵活运用。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把握好问题的设计质量

衡量问题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问题的难易程度、思维深度、提出角度和时机等,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还需认真把握好以下“四度”:

1.掌握好问题的难度。问题的难度控制是问题设计的关键因素。问题太难导致课堂“僵局”,学生处于启而不发的状态;问题过易,导致课堂“闹市”或“冷场”,会使学生处于“不思问题而热热闹闹”或“不愿思索而冷冷清清”的状态。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使解答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仅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不能完全解决,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最能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2.安排好问题的梯度。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活动也必然遵循这一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领悟,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方法,把一些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梯度的问题串,以降低问题的难度。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3.调节好问题的密度。提问虽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并非越多越好,“满堂问”和“满堂灌”是同样不可取的,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而提问过少过疏,则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并且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

4.选择好问题的角度。问题设计要分别着眼于知识的不同侧面,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等。从这些“联系点”着手提问,能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使他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第9篇

有效问题设计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必须来自于真实的教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一般要具有真实性,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究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能从问题中学习新知,才能使学生养成诚信的习惯,从而落实了情感目标。因为一般真实性的问题是过程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它能使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而有效的系统思维活动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只提事实性、记忆性、重复性的问题,应多进行理解性、创造性提问,让真实性的问题充满课堂,我想教学效果一定会有价值的。

二、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多元与发散性的

有效问题的设计应走进真实世界,注重概念的复杂性,重视和开发利用生活世界的教学资源,引入多种解决路径或多个答案的问题,允许多元路径和多元目标的存在,建立一种不确定、开放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种思路、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也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复杂、开放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探索世界,在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性问题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式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合作学习与探索,其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开放的问题不局限于教材中的一章一节,或单纯某一种知识,而是涉及到多章节的内容。同一个知识,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三、问题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在关注单个问题的时候,还要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通盘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分布和设计,提升问题的整体结构质量,同时要避免提四类问题。根据格拉伊塞尔的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有四类问题的系统性较差,其效果也较差,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其一,是非问题。这类问题分析含量低,往往具有猜测性质,学生即使没有思考也可以凭借猜测来回答,至少有50%的正确率,学生对这类问题的问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这样就容易形成鼓励学生猜测的倾向。其二,追问。教师常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停顿或回答不完全时提这类问题,但教师继续追问引导学生做出更好回答的可能性比教师转而问一些新的、更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更好回答的可能性小。其三,假设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测或推论,有可能导致学生不经思考妄加猜测。其四,反问。教师在就某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反问时,难免会流露出一些主观的意见或色彩,而这又往往会导致学生进行不假思索的回答去顺应教师的意思,这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毫无益处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