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1篇

一、发展服务经济的区域重点

要把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及其部分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老城区,作为发展服务经济的区域重点,将其建成发展服务经济的核心区。在这些地区,重点发展以信息化为引领支撑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极。通过加快核心区的产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引领带动和改造提升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服务经济网络节点,形成对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带动效应,为在大城市、特大城市率先建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创造条件。要在统筹规划和鼓励分工协作、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上,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重点,结合加强各具特色的服务经济网络节点建设,积极引导城市群内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城市形成各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培育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网络关系。要围绕支持这些重点,直接带动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逐步形成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辐射带动更多地区培育服务经济的发展方式。

在我国发展服务经济的过程中,要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重点,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较好,要素市场较为发达,人才、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密集,且可得性较强;二是这些地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高,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难以承受,容易因此向外转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留下空间;三是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通过向这些地区集聚发展,可以获得市场需求规模化、集中化的优势,也可以增进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便利和互补性,有利于凝聚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求的创新要素和人才。

要把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及其部分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老城区,作为发展服务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主要理由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往往是城市功能的核心区,也是城市经济、文化、科技资源高度密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城市现代服务业最为旺盛的增长极,也是现代服务业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具有主导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式演变的优势条件,容易左右未来城市功能的演变方向。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老城区,由于土地等要素价格较高且可得性下降,加之经济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突出,往往面临不转型即衰退的尴尬境地。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区功能转型,是其摆脱困境不可回避的选择。当然,基于国际经验,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可以依托城市中心区或老城区改造,也可以选择在新城区或其他更具潜力的地区。

但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发展服务经济也好,建设城市中心商务区、促进其老城区转型升级也罢,都应放在推进城市化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努力促进城市化与服务经济的互动发展。城市化不仅会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还会带来产业和创新要素分布的集聚化,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影响着城市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决定了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程度与方向,影响着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而影响着城市化质量。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它不管是综合型城市,还是工业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专业型服务城市,抑或消费型城市,都与其服务业结构有密切关系。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服务业结构,很容易导致低效劣质的城市化和城市功能老化,影响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服务业结构,往往导致高效优质的城市化和城市功能的新型化,有利于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一个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各具特色、分工明确的服务业结构,也容易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城市功能。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产权和创新要素的流动与优化组合提供了便利,也会对城市化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为城市化和服务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新的更高平台;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群、城市化及服务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乘数效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导致城市内外的产业之间、城市之间的组合关系日趋复杂多样,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分化,推动城市化和服务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可见,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经济,还需要注意统筹推进信息化和城市化、服务经济的发展。

基于我国实际,为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建设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等不同目标,因类制宜地重新定位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强化各具特色的城市服务业结构。(2)要在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统筹推进城市群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产业合作机制,引导创新要素交流和互补。(3)跳出盲目模仿、功能雷同的城市发展套路,引导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服务业梯度,借此促进城市功能优化转型,为增强城市功能和强化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产业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为培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城市群创造条件。(4)跳出以土地城市化和城市美化为重点的传统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提高城市化的发展质量。要加快发展主要面向农民工的服务业,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业向农民工延伸服务能力,疏通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工的通道,让更多的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

二、发展服务经济的行业重点

选择发展服务经济的重点行业,需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培育新增长点与增强服务业功能并重,优先瞄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二是扩大服务业就业与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重,服务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适度优先;三是坚持生产业和消费业并重,向生产业适度倾斜;四是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重,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优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基于前述原则,综合考虑需求扩张潜力、创新能力、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对增强就业能力和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内,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除应包括“十二五”规划确立的这些行业外,还应包括以下行业①。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十二五”期间,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必然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重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其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健全人才引进、开发、利用和培训提升的长效机制,可以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持续增强的人才保障。况且,就业是民生之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扩大就业做起,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总体上比较突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高龄农民工、农村老弱劳动力等特殊人群的就业困难仍将有所加重,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发展和就业稳定性的需求将会迅速强化,由此也会加大其劳动力素质的不适应性。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解决“十二五”期间仍较严重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上述特殊人群的就业困难,具有重要作用。今后,应将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和信息传输服务业,也有人将信息服务业划分为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IT服务业)和以信息内容产业为主的信息资源产业。当今世界,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进一步深化,为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随着服务业乃至三次产业的加快发展,对信息服务业提供平台支撑的需求,也会不断强化。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服务业是服务业乃至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性基础设施。

国际经验显示,信息服务业对生产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创新引领作用突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等新型网络体系的出现,信息服务业的功能迅速强化,信息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平台化的趋势迅速凸显,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催生出大量新兴产业、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②对增强服务业乃至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发挥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今后,我国要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不至落伍,要顺应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潮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必须将信息服务业作为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借此,不仅有利于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质量,还有利于发挥现代信息服务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培育服务经济的发展环境。

(三)文化服务业

近年来,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与融合、现代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服务业迅速拓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老龄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文化服务业的娱乐化,促进了文化服务业跨行业、跨媒体的融合发展和文化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创新。③重点发展文化服务业,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文化服务业从功能上看,有生产和生活之分。随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迈进,随着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对文化等精神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逐步提高,文化服务业的需求扩张可望进一步加快。无论是生产业,还是消费业,一旦同文化有效结合,大多会迅速提升品位,显著提升市场魅力和顾客认同度,产生市场价值的“倍增效应”。生产性的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往往推动制造业结构加快升级、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四)健康服务业

当前,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加强基本健康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健康服务均等化的需求迅速凸显,成为“坚持民生优先”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国内外高收入群体数量的迅速增加,随着国内外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扩大健康消费已成国内外发展的潮流。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性疾病、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迅速增加,催生出大量的健康服务需求,要求提高生命质量。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迅速推进,也在推动健康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张和释放。健康服务业作为未来消费热点的趋势,正在迅速显现。

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还会不断形成对居民心理适应性的挑战,加剧精神性疾病和精神健康问题。通过加强健康服务业,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促进其精神健康,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日益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外、对内开放的扩大,也为开拓健康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因此,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国健康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中,健康服务业不可或缺。

(五)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发展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也应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因为,从国内外经验看,生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同步发展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为前提。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发展方式中的许多问题,往往与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不发达密切相关。如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波动问题,与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农业供应链管理落后、农产品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关。农产品成本的迅速上升,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农业生产业不发达,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因此,选择服务业发展的行业重点,应将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当然,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与前述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如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对此需要引起重视。

注:

①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行业有一定的交叉,甚至部分行业在国内外均无统一定义,有的甚至缺乏一致的分类和统计标准。如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等。

②参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著:《2010年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③参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著:《2009年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87―291页。

主要参考文献:

①荆林波等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9――面向“十二五”的中国服务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②任兴洲、王微主编:《服务业发展:制度、政策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

第2篇

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今后10年至15年的战略重点产业群,有以下设想。

第一,首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含新兴产业)。这是领军产业,它决定国家的未来。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在产业发展方面,必须占领制高点。应当像搞“两弹一星”那样,去占领国际市场。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如果我们有能力占领两个制高点,就不应只占领一个制高点。当然,高新技术产业众多,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搞全,只能逐步扩大。现阶段可以列入的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物联网、软件和海洋产业等。

第二,我们必须把制造生产工具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列入战略重点产业。机床产业是制造生产工具的产业,应优先列入。我们所实施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是正确的有效的,但不应全部列入战略重点产业。因为重点过多,就等于没有重点了。

第三,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好评。我们必须如期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种承诺。为此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也必须列入。

第四,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鉴于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转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有条件把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列入战略重点产业行列之中。

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人的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力的一种新型产业。不仅如此,创意经济将挑战传统的工商业模式,过去处于霸权地位的工商业将一步一步被创意经济所取代,创意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创意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具体表现在: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扩大内需;有助于扩大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是城市建设的新动力。

第3篇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

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第4篇

关键词:需求管理;供给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18—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增量改革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从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功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于面对巨大的体制转轨红利、投资红利、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条件,充分利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扩张内需和外需尤其是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成功撬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在中国不断提升的经济总量规模下,各种红利条件逐渐稀释乃至消失,中国经济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在产品市场上,由于低附加值、低质量的产品供给使得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侵蚀。与此同时,低利润水平竞争导致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就要素市场而言,在投资需求驱动的增长模式下,利率水平被长期压低,进而致使投资效率持续走低。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也正在由劳动力过剩走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工资水平的持续攀升在所难免,由劳动力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逐渐消退,净出口需求的扩张将面临挑战。单纯的需求管理政策在供给充裕的时期,依靠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高污染、高耗能、高通胀、高贸易顺差、高储蓄和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态势。改变乃至扭转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然选择,基于上述背景宏观经济调控需要从单纯的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转型。

一、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战略转型

旨在短期内促进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均是围绕刺激投资和净出口的需求管理体系展开设计的。然而需求管理难以破解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局,由传统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管理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一)战略目标转型

在传统的需求管理体系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攀升,但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与消费失衡、进出口失衡、生产要素的供需失衡等诸多结构性问题。由传统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转型,首先需要对引导方针加以调整。为了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难题,相应的战略目标可以设定为:有效结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供给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要素生产率改进和制度建设为抓手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创造新兴的外贸、技术和生产要素的红利空间,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战略思路转型

传统需求管理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扩张型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扩大出口来提振经济。但其后果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通货膨胀率较高以及高贸易顺差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战略思路应当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为核心,淡化单一的积极财政政策,灵活使用税收、金融和转移支付等多元化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各种所有制结构企业在政策供给、产品供给、技术供给和要素供给的能动性,完善增长成果的共享机制,以创新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战略原则转型

传统的需求管理在发展模式选择上注重短期内以高投入带动高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上突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上述战略原则的指导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重复建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较为严重。与之相对应,供给管理的战略原则包括三个方面:重视长期目标、提升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协调区域发展。具体而言,以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为统领,弱化政府行为的相机抉择,强调前后一致性的政策选择,规避由政府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对经济产生的扰动。打破市场分割,通过完善要素市场机制,提升要素利用效率。借助财税改革,赋予地方经济更多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战略重点转型

战略重点是实施战略思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向和重点突破口。遵循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战略目标和思路,其战略重点布局在以下四个方面: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鼓励技术创新、强化制度建设。即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供给比重。强化内外部监管机制和质量安全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降低产品供需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进而提升产品质量。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财税补贴为主的正向激励制度,鼓励自主创新。最终,围绕供给管理搭建起产业发展、财税金融和法制体系等完善的制度平台。

二、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路径转型

从传统的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管理相结合的转型,在实践操作层面的路径转型是以产品供给、技术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和供给主体结构改善为核心,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一)改善产品供给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企业间低水平竞争的压力日趋增大。在产品供给转型方面,着力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在产品供给总量中的比重,进而大力发展与发达国家的产业间贸易,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提升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利润水平。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应重视产品供给的质量安全建设,通过产品供给转型增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拉动对国内产品的消费需求。此外,改善产品供给还需要加强品牌形象建设,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合作,构筑中国制造的一批国际高端品牌。

第5篇

州第九次党代会明确坚持走黔东南特色发展之路,提出建设富裕、秀美、魅力、和谐的美好黔东南的宏伟目标。

努力“增比进位”加快经济发展

近两年来,黔东南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贵州工作后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突出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个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并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实现增比进位,通过建园区、促招商、抓项目、扩投资,全力推动经济提速进位,2011年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签约资金和到位资金增速等指标均排在全省第一位,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排位从2010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坚持以民生为最大公务,2011年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分别增长31%、35%和35%,新增城镇就业3.5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4万人,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万套,投入1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1万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9.1%。

2012年以来,黔东南州立足抓“早”快部署,抓“紧”重落实,各项工作开局良好。1至2月全州财政总收入10.58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 78.8%;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2亿元,同比增长103%;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37%;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28个,到位资金88.94亿元,同比增长7.1倍,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了较好基础。

立足“抓早抓实”落实国发2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为贵州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州委、州政府把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作为全州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规划、试点和示范进行项目化落实,努力使国发2号文件尽快转化成为支撑全州加快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州委组织4个宣讲团赴16个县(市)、州直各系统开展专题宣讲和政策解读,全州各级各部门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研讨等方式迅速掀起学习、研究、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热潮。紧密结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对黔东南发展提出的“五个引领”新要求,州委、州政府及时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全州的战略定位,明确了项目、规划“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并确立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投资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专题规划等任务。

目前全州谋划了涉及农业、扶贫、交通、水利、能源、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1000多个,正在抓紧编制《黔东南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黔东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等19个专项规划。

弘扬“三敢”精神在探索中创新发展

近两年来,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力弘扬“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开拓创新、奋勇拼搏,完全能够实现加速发展和增比进位。归结起来,我们有五个方面的深切体会:

一是全省各地加速发展、增比进位的态势营造了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举措;进一步加强了舆论宣传、树立了先进典型;进一步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全州上下自加压力、奋力赶超的精神形成了强大动力。我们坚持以赶超的目标引领发展、以跨越的思路谋划发展、以超常规的举措推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州委、州政府结合实际、扬长补短的举措提升了发展成效。针对全州工业、城镇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变成发展优势的实际,坚定不移突出实施三个战略重点,以扩张经济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全力以赴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四是各级各部门改革创新、大胆突破的勇气增强了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五是广大干部善于学习、勇于借鉴的作风提高了发展能力。通过省、州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了干部队伍领导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黔东南州将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发展。

坚持“五个引领”加快建设黔东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上下将按照书记对黔东南发展提出的“坚持生态引领,发展特色工业;坚持特色引领,加快城镇建设;坚持国际引领,推动旅游发展;坚持民生引领,搞好社会建设;坚持开放引领,抓好改革开放”的“五个引领”新要求,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加快推进美好黔东南建设。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五个引领”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各项工作,出台了州委、州政府《关于坚持“五个引领”加快建设美好黔东南的意见》。在城镇建设方面,突出黔东南多民族文化元素和“原生态”特点,积极抢抓省委启动建设黔中经济区的机遇,加快推动凯麻一体化建设,带动凯里城市经济圈加快发展。在旅游发展方面,紧紧围绕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着力构建“一核三圈多园”的特色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重点把州内的三个旅游经济圈建设成为每年可容纳千万人次旅游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着力建园区、促招商、抓项目、扩投资,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开发区)上档升位,筑巢引凤。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按照“敢于策划项目,善于研究政策,舍得前期投入”的要求加大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的编制和策划工作力度,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模式和招商引资方式,精心组织招商引资重大活动。抓好项目建设,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关键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和投产达产。扩大投资规模,在努力加快交通水利设施等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工业项目,努力争取投资速度大幅提升、总量迅速扩张。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改革开放年”的安排,深入开展发展环境创优工程,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黔东南充满潜力、充满希望,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激情迸发。围绕发展主基调,突出实施三个战略重点,实现跨越发展,正当其时。

第6篇

关键词:港城一体化战略 海陆经济一体化 港口 港口城市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从港城关系研究入手,探讨港口与城市之间互动关系,开展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成为热点之一[1]。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走向协调发展与一体整合,港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成为推动港口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段

港口和港口城市是两个功能差异的系统,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直接对港城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借鉴区域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必须以区域科学理论作为研究立论基础,以指导获得区域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的劳动地域分工[2]作为基础理论。

港城一体化研究肇始于1934年高兹(E.A.Kautz)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960年英国学者伯德(Bird)对港口区位工业化的研究、继奎因(Quinn)的有关中介区位的假想学说、胡佛的港口、铁路枢纽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3]的有关学说。第二阶段,196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 Perroux)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不断地被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iedan)、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等加以丰富和发展。1970年代,沃纳·松巴特等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点轴理论,认为在增长极形成后,人们会不断建设连接这些增长极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形成新的有利区位[4]。港口作为增长极核,必须与区域的工业化结合来促进新的区域增长点的形成,港口区域工业化也就亦将形为这一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霍伊尔(Hoyle)和平德尔(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的发展》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全面地分析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贡献[5]。维格里的《临海工业开发区结构演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论文指出,工业化是1960年代以来港口国家实施的最主要的港口发展战略[6]。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源于1970 年代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创建的协同学(Synergetics),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结构,这个整体效应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而在子系统层次上可能不具备这种性质[7],其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1980年代,协同发展理论逐步应用于港口和港口城市间的一体化研究中。霍希尔和希令编著的《海港体系与空间变化》探讨了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与时间演进变化。

二、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相关领域和战略重点

1.港口与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与矛盾冲突

港口对城市的影响效应首先表现在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8]。港口经济关联性极强,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带动城市内产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业务的支持,产生经济效应。其次港口是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港口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城市对港口的贡献表现为:提供综合物流活动空间和内陆运输联接通道;在金融、管理咨询、技术援助、应用研究、信息通讯方面提供服务;支持港口的竞争;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依托。

港口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在有限空间利益和目标不同的两个空间实体间被迫的共存。港口作为运输的一环,承担着经济、生产效率、市场竞争、产业规模和商业发展的职能;城市作为居民生活工作共同体,目标是不断提高市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关心的是环境价值和居民期望。阳对港城间摩擦从日常、空间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9]。

2.港城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与空间概念

港城一体化的实质是根据港口和城市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相互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徐质斌从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等角度,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建设重点等做了理论分析[10]。他认为港城一体化概念的外延包括港口与相关城区项目一体化、港口与相关城区布局一体化、港口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港口与所在城市战略目标一体化,这是港城一体化依次递增的发展阶段。

港口空间的概念提出实际上是从空间领域对港城一体化的探讨。茅伯科[11]认为凡是大的港口所在的城市就是港口空间,港口空间就是具有港口经济特征的各类直接和间接相关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并且港口和城市不可分离。港口空间为港口辅助业务和派生业务提供空间,也为依靠港口而产生的各类服务行业提供空间,包括临港保税区、开发区、经济区、加工区和物流园区等。港口经济的发展要求港口有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港口多数在向第二代转变,主要表现承担大量能源运输,大力发展前港后店、前港后厂的临港经济,建设物流园区和加工基地,由此对港口空间提出新的要求。而港口空间的突破程度,决定着港口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贡献度的大小。突破港口空间的核心策略是港城一体化,就是要改变港口与临港产业、临港加工区、保税区、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在体制上的割裂状态[12]。

3.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

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研究集中在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和健全港城整合机制三个方面。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城联动”的核心。临海(临港)工业20世纪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重工业为特征的莱茵河阶段、多种类型的工业和航海贸易功能综合的第二阶段、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第三阶段,并在20世纪末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临港产业主要通过在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来实施的。

物流化运营是实现港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国外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海洋运输的角度入手,认为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功能和等级影响乃至决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港口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区位条件,更需要经济活力充足、制度创新的腹地区域作为支撑。港口作为物流活动的主要汇聚地,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切入点(Skjött-Larsen, Tage; 2003)[13]。但由于不同港口的功能、地位、经济水平、基础条件等在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交通带动型模式,具体包括航港带动型模式(Prager, Michael H.2002) [14]和铁路带动型模式两种;工业带动型模式和商业带动型模式。国内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目前还只是局限与就港论港阶段,只是针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实证性地分析,还没有把一个港口具体放到一个区域进行研究,更没有把它们进一步放到更大层次的领域研究的先例。杨贵法等针对目前我国港区分离状况,以区港一体化作为港城一体化的切入点,强调建设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区港一体化的可行性、建设和运作模式及政策对建立临港保税物流园区进行了论证[15]。保税物流园区是以港口城市为依托的,这也是港城一体化研究比较重要的切入点。健全港城整合机制研究主要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管理体制整合、运营模式重组和监管运营机制协调等策略实施。

三、评价与展望

港城一体化战略研究目前虽然在演进机制和战略重点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理论上是对相关学科的借鉴;定量分析缺乏可信的数据采集策略;战略措施的实施也只是个案的研究,很难进行广泛推广。目前研究视角上着眼于经济发展战略较多,空间发展战略相对较少,系统论述的更少。战略重点中有关制度方面还处在摸索当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寻求借鉴的新途径以至必要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韩增林等.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10):183-190.

[2] 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科学出版社,2000:13.

[3] 华东师范大学等.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8.

[4] 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2):11-14.

[5] Pollock E E.Free ports ,free trade zones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In:hoyle BS,Pinder DA(es.).City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c]London :Belhaven,1981:33-45.

[6] Domenico Amato.邢国江译.港口规划与港城关系[c].港口经济.2002(4):35-38.

[7] H·哈肯.协同学:理论与应用(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8.

[8] The regional and Local Economic Impact of the Port of Longview. Martin, O’Connel Associates[M].1991.

[9] 阳.大连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2006,4.

[10] 徐质斌,朱毓政.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7-13.

[11] 茅伯科.关于港口空间[J].中国港口,2005(4).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区港一体化——我国保税区转型政策体制设计[J].港口经济,2003.5.

[13] Skjött-Larsen, Tage; Paulsson, Ulf; Wandel, Sten. Logistics in the Öresund region after the bridge.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ume: 144, Issue: 2, January 16, 2003, pp. 247-256.

第7篇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5.改善发辰环境,塑造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质形象。建设区域性中,与改善发展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有柳的统因此,一方面要者力造与区域性中匹配的硬环境,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使之更加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莉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与区]或陛中,市相匹配的钦环境。目前较为重要的是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和政策创新。—是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优势产业的制度;政策,真正发挥带哑鞴掳业中自勺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要进—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结构升级、产品品种更新,是一个域市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酋路的关键环节,在科技政策方面要强化激发全社会喧IJ新活力的具体政策措施。科技政策要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三是要深入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仅要唏赔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促进非公有带!脸业参与文化产发展等发挥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作用。四是要进~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区殴陛中,的标志.生除了聚集力和带动力外,还应该体现在这座跋市经济社会充满发展活力,广大市民感到和谐章。因此,建立建全区域性中会保障韦叫系,刘哥增强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搭建参与平台,激发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创造活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的兴衰始终是同这个城市居民的创造、创新、创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城市的发展活力来源于广大市民参与创造、创新、创业的自觉。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落实以人为本。要把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统一于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城市每个组织机构和单位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整合作用。在建设区域性中,屿戎市的实践中,城市各个组织机构和单位广泛发动,有效组织,激励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切实为各方面的人员搭建参与建设区域性中,筛的平台,大力支持“民众创业”,发展“民本经济”,积极探索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的发展模式,真正使广大市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区域性中,啪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

第8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第9篇

关键词:加快推动 消费主导 经济发展

在外部需求减弱而旺盛的内部需求尚未形成的“空窗期”,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出口创汇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已经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何在?刺激内部需求,挖掘消费需求潜力,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主要动力。把握城镇化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需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一、 经济转型主要因素

2011年以来的经济放缓,既有短周期性因素,又有中长期增长条件变化的因素。

(一)国外因素

欧债危机还在发酵,美国经济复苏蹒跚,日本经济萎靡不振,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放缓,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在加剧,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全面调整期,外部需求减弱。

(二)国内因素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的成本与约束明显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边际效果显著下降等,支持以往高增长的低成本要素逐步消失。另一方面,经济起飞阶段总量小,经济增速相对偏高,随着经济总量的加大,经济增速难以保持高增长。根据他国经济发展经验,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三)消费结构

我国已从以人的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阶段,全面进入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由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升级,由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需求升级。

在经济环境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投资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消费主导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消费支撑经济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地位往往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5000美元之间确立并逐步加强,我国未来10年,只要消费需求能够有效释放出来,就有可能支撑未来10年7%-8%的经济增长。

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消费率对经济增长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我国同其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金砖国家),消费率相差15-20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率相差得更大一些,有近30个百分点。这些说明,我国的消费率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消费规模是指消费者人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根据经济学理论,消费规模必须同消费品的生产规模相适应。今后10年,如果城乡居民的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的话(高于GDP的增长),再假定边际消费率为80%,未来10年中国年均社会消费总额增长将为12%,2017年达到36.3万亿元,占同期全国GDP(假定以7.5%的速度增长)总额的50.1%(排除通胀因素),初步实现消费主导,消费初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2022年社会消费总额将达到64万亿元,占同期全国GDP(假定以7.5%的速度增长)总额的61.5%(排除通胀因素),基本实现消费主导,消费基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这种增长模式无疑会从根本上降低中国GDP的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既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国际经济发展变化态势,更符合党的十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愿望。

三、消费合理健康增长

抓住深化改革机遇,促进消费合理健康增长,加快推动消费主导经济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和居民收入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果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到2020年可能达到40%,这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基础和条件。居民收入增长会提高边际消费和拉动消费增长。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未来20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化不仅因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拉动投资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不断推进,对消费形成巨大拉动。据估算,城镇化每提高1-1.5个百分点,约新增1500-2000万人,年综合投资约1.5-2亿元。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1,消费必然会明显增长。

(三)积极财政政策导向

完善结构性减税,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