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2: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保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为适应和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各大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种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社保问题的能力。另外,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增强社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当成为当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特色内容。所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保专业课程设置中,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课程不可或缺。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有利于学生发展原则
社保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应紧紧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有利于增强学生升学或就业能力,并适合于学生成长阶段的最终目标而展开,而不应为实践而实践,或为面子工程或其他目的而实践。实践教学,既要起到丰富学生大学生活的作用,又要真正起到教育启迪、锻炼磨砺的作用。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开放,视野开阔,所以,实践教学课程应力求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形式应较灵活,内容应有一定趣味和挑战性,使得学生愿意参加,乐于参加,并让其体会到专业成就感。
(二)安全健康保障原则
由于实践教学内容与现实紧密相连,开展实践活动,可能要与各种实务部门或各种身份的人物进行联系,活动场地既可能在校内,也可能在校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对学生、家长及学校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时时刻刻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各种实践活动做到事前周密规划,事中紧密监控,事后总结完善,尽可能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安全健康风险,能在校内进行的尽量在校内进行,必要时,还应为师生购买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主体的责任保险,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体系合理完整原则
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的课程,应循序渐进,并力求做到“全程全员”。所谓“全程”,是指从大一上学期到大四下学期共八个学期,每学期都应有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其中,所谓“全员”是指力争全部学生和全部教师都应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应起到组织、指导、督促等作用,提醒学生各种注意事项,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而积极参与。在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上,从大一到大四,应注意根据各个学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使其前后衔接,形成一个合理体系。
(四)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原则
要使实践教学课程起到更好的作用,还应与专业理论教学做到有机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理论教学避免空洞说教的教条色彩,增强学生对理论教学课程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实践教学有可靠的理论指导,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
(五)控制成本原则
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实务操作,有时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有时需要制作各种道具图片等,还有各种交通费用等等,实践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在可能条件下,应建立实践教学专项资金和会计核算制度,同时,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也应注意控制成本,避免铺张浪费和各种不必要的支出。
二、社保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结合社保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实践课程设置原则,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可初步设计一套社保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大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对一切充满好奇和些许的不适应,此时可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专业感知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为大一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包括社保专业介绍、教师简介、如何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大学生活事前提醒等,使学生尽快进入大学生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并对社保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
在大一下学期,学生进入大学已有一年的时间,结合理论基础课教学内容,可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社保民生调研(一)”,课程内容可以是在指导教师的具体组织下以分散形式,围绕某一社保民生主题,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镇或农村低保制度设计调研问卷,然后通过电话调研、网络调研或近距离的实地调研,以对该问题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有初步实际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理性认识和思考,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其以带着问题探究的心态进行以后各学期的学习。
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但也有学生可能会产生松懈迷茫的精神状态,此时,可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社保学业规划训练”和“职业人物访谈”等课程。课程内容是结合职业人物访谈,逐步使学生思考和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初步进行职业规划,从而进行更完善的学业规划,使学生对将来有较明确的奋斗方向。职业人物访谈可邀请已毕业的相关学生和实践基地的相关领导和人员以及各种代表性人物围绕职业生涯发展及相关要求做访谈式讲座沟通。
在大二下学期,学生的大学生涯处于四个学年的中点,对理论课程处于集中大量学习阶段,此时,可设置实践课程“社保民生调研(二)”,课程内容是在大一民生调研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保民生问题进行更理性、深入的调研或将自己所学的社保专业知识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编排成小品、戏剧、宣传手册等各种形式,深入群众或各种社会机构(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等)进行回馈社会活动。这样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
在大三上学期,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比较充足,此时可开设实践课程“社保争鸣”,课程内容是以各种学生组织和院系刊物为依托,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或征文比赛的形式,就社保理论知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社保问题等进行讨论、辨析,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大三下学期,此时学生对将来的工作或考研等出路安排感到比较紧张迫切,此时可设置实践教学“社保学术论坛”。课程内容可以是,首先请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课题研究或人生经历,轮流做一次学术讲座或经验交流(与所授课程内容不能相同),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如果条件允许,可邀请院内、校内或校外专家和研究生来做一些讲座。这样,能扩展大三学生的思维视角,有助于大三学生更好的进行考研或工作决策。
在大四上学期,根据学校整体安排,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即“毕业实习(职业体验)”,课程内容是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在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具体组织下,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职业体验),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要求,使其对职场要求有初步认知。毕业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时也最长,需要做的具体工作纷繁复杂,既要维护好与毕业实习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健康,所以,此环节责任重大,需要重点对待。
在大四下学期,根据学校整体安排,需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需围绕毕业论文题目进行针对性实践调研,课程内容是在指导教师的具体组织下,使学生结合毕业论文写作内容,进行相关实践/文献调研。
综上所述,在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全员全程式实践教学能不断改善社保专业学生的社会认知,提高社保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力争使社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社保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更大更快发展。
思想政治课实施自主性教学的策略
邢斯彤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以讲授法、问答法为模式的“满堂灌”的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构建具有民主和谐气氛的课堂,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与任务完成后真情反思使自主性教学的实施成为可能。
自主性教学反思意识创造力新课程改革给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者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什么?这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控制型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知识的更新技能比传授大量的科学知识更有价值。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是德育课程,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比其他学科的作用更大,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课自主性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所以,构建自主课堂时要有科学的原则和正确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课自主性教学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显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缄默能力的开发。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意识,主动的确立学习目标,自主的制定学习计划,在迷惑中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在自主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2.公平性原则
人人生而平等。在思想政治的自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提倡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提出不同的观点。自主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如果教师不是公平的对待每个人,戴有色眼镜看待想法奇异的学生,那样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对其身心造成伤害,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开放性原则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紧限于教课书的知识,造成学生的思维狭隘,目标短浅,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要开阔眼界,拓宽教学资源的渠道,由于思想政治课就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前沿性,所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的材料,拿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如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农民的收入问题和影响收入的因素,等等。
(二)思想政治课自主性教学实施的策略
1.构建具有民主、平等、和谐气氛的自主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全面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才能更活跃,思考问题更全面而科学,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性,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要信任每个同学,维护每个学生的自尊。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呼吁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一种良好的隐性课程。
2.创设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学习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创设学习情景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来选择一个恰当地学习课题。这一课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困境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反思和自主评价。
3.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就是在自主探究中逐步获得的。在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教学中,学生在自主探究时遇到迷惑和困难,教师应当给予正确的指导。
4.合作交流,共同进行自主性学习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开发,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与别人沟通的技能,造成学习效率低。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以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达到学习目标,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一个人的思维束缚,集合大家的观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必修三《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可以课前进行异质分组(成绩高、中、低的学生为一组),小组成员3到5人为最佳,布置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中华文化的资料。课堂上,小组成员内部先进行交流分享成果,经过讨论选出最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最美观的的作品展示给其他组的同学,这样小组和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学生也可以了解更丰富的中华文化,使本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标。
5.反思评价,真情回馈,鼓励学生进行真实性回归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完整而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要真实的回归到学习过程中,找到阻碍学习发展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注重总结性评价还要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学习过程、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结
思想政治课的自主性教学正是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思想政治的自主性教学的发展步伐还有待加快,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
参考文献:
学校发展,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永远是学校的核心事件,那就是把研究课程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都应紧紧围绕课程建设和开发来运转,因为课程改变了,学校肯定会改变,课堂肯定会改变,学生也就肯定会
改变。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育人目标可归纳为五个特点,一是强化“德育为先”,二是突出能力培养,三是创新课程内容,四是回归传统,五是培养创新。三级课程不是并列和递进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都是为了更优化的实施国家课程。由此可见,学校做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依据教情、学情、校情,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
二、对课程建设的师生“双主体”原则及其作用的理解
学校的发展实际就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总和,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人内心力量的觉醒。校长就是要通过课程建设这一载体,充分凝聚和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领导组织实施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学校师生的发展,进而彰显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层对课程建设的推动流程,我觉得首先是解决教师对为什么要做课程建设,做到什么程度的理解问题,然后是和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解决具体怎么做课程建设的问题。
三、“一育三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课程体系
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理解为学校的课程范畴,通过学校大课程观的理念,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来统领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校大课程观的内涵,包括德育、课堂、课程、课题四个方面。我们称之为“一育三课”,即以大课程观为指引,实施“德育增效、课堂提质、课程优化、课题驱动”四大行动计划,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潜质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学校“有内涵的高质量”的发展诉求,为孩子实现梦想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德育增效:德育课程化,培养未来公民
在德育增效方面,我们提出了“五化”要求,即“养成教育规范化、劳动教育生活化、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活动体验化、德育课程校本化”,在德育课程化探索和实践中增强德育实效性。
根据德育“五化”要求和德育课程化建设思路,学校围绕“行为习惯”和“清洁卫生”两大根本,实施“礼仪道德”和“劳动服务”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培养雅言雅行的素养,在劳动服务中习得技能,学会自律和合作,在志愿服务中展示风采。利用“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和“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项目学校”两大平台,编撰了《国际理解教育礼仪读本》校本教材,并以该读本为教材,每周在全校各班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以社会性活动为契机,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课程,实施自主育人,让孩子在自主管理中实现社会性成长。同时,优化学生评价,实施“棕北之星”评价体系,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发展。
2.课堂提质:深入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建设
课堂,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教方式变革”研究主课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少讲多练”的课堂教学原则,构建“一三三大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3.课程优化: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有选择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何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如何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要,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做强基础性课程,二是做实拓展性课程,三是做优特色课程。
关于对加强基础性课程的理解,我觉得学校教育重在让基础课程体现出高质量的育人功能。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要坚持给学生经营自信与希望。
另一方面,在做实拓展性课程,做优特色课程方面,棕北中学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了4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参与对社团实施学分制管理。为解决师资问题,我们整合家长资源,聘请了100多名家长导师,成立了学生社团家长导师团,以此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发展。
4.课题驱动:推进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持续发展
处于研究状态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最好的保鲜剂。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学校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教方式变革”龙头课题带动各学科微型课题研究模式,以此来带动教师的现代课程观念、对课程标准的执行能力、对课程内容的建设能力、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对课程建设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在信息化和走向云端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孩子面对未来的三项必备技能,已悄然转变为:阅读、搜索、辨别真伪。新时代、新技术、新趋势使未来教育的学习资源极为丰富,以视频为载体,学生不再以年龄划分,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而是按需学习、终身学习,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将成为常态。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育质量;综合素质;支撑
创业是指在创造就业岗位和职业效益的过程中具有风险的创新活动。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同志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同志再次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既是对加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科学阐述,同时包含对创业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为我们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顶层设计,积极进行创业教育实践
(一)坚持顶层设计,初步构建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模式是反映创业教育自身特点和总体面貌的抽象图式,集中反映了创业教育系统的因素、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行业特点十分明显的职业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纺织行业变化及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立业创业能力”,开始探讨“就业与创业教育”、“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等教育思想;2001年后,逐步将就业创业教育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扩大创业相关课程。2003年,规定学生要修满4个创业类学分,同时建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2004年,确立“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立业成为办学灵魂和特质。2005年,第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之后,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确立了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2006年实施“创业教育行动工程”,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积极创业,促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整个创业教育探索过程中,学院党委、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亲自抓好创业教育方案的制订,负责布局规划,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局的高度,开展创业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坚持顶层设计的思路,厘清了创业教育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办学特色,培养三创精神,使全体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并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使少数学生毕业时能自主创业;使部分学生就业后能抓住机遇自主创业或协同企业共同创业。同时,我们初步构建了创业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是:一个设计(顶层设计),两个主体(师生共创),三类课程(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四个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条件体系)。
(二)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我院把创业教育作为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检验的重要指标,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一是坚持办学特色,培养三创精神。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依据纺织服装的固有属性,在技术教育中渗透丰富的艺术思维,在艺术教育中渗透理性逻辑思维,培育学生独创精神和批评精神,形成了“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交融”的办学特色。长期坚持劳育,通过20年的劳动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毕业生以职业精神好、职业能力强享誉省内外。二是推进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开展创业教育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把“创业实务”、“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形成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三是通过学分制改革,加大创业教育进入课堂力度。2003年起将创业教育列入学分制改革的内容。
(三)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创业教育环境与条件
保障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外部条件,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设立组织机构,建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组、创业教育办公室、创业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二是组建了一支由政府官员、教授学者、企业家、校友会组成的创业咨询指导专家队伍,定期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专门设立创业基金,为在校生申请创业给予适当支持。四是秉承办学传统,把校内实训中心、教师工作室、双重属性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分别作为基础平台、综合平台、拓展平台、转型平台。五是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项校园活动之中,开展创业专题活动,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平台。在校园内布置了激励学生投身创业的名言警句,专题展出创业成功者的风采,作为活教材,广泛宣传,使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二、强化五个支撑,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开展
学校层面实施创业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其内容具体而复杂,关键是下大决心,花真功夫,把创业教育作为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检验的重要指标,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着力五个强化,推进创业教育。
(一)加强教育实践研究,强化理论支撑
加强创业教育研究,指导创业教育实践。实践理性告诉我们,为避免误入歧途,我们必须弄清楚创业教育与其他范畴的关系问题,如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创业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及因材施教、因需培养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等等,通过研究使我们的设计更合理、共创更高效、课程更丰富、体系更健全,进而实现以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加强内容体系建设,强化载体支撑
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要以多样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为特征,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以创业教育课程包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创业教育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的更新,以适应时展。同时要创新课程开发机制,聘请成功创业者合作开发创业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平台支撑
创业基地是创业教育的试验田和实践训练场,要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一是利用试验室、实训中心接纳优秀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二是利用由本院教师组建的既是经营性质又是实践教学场所的双重属性公司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三是创建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室,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四是把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促使学生萌生创业意识,涌动创业激情,确立创业目标。五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园,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孵化条件,通过实践平台,让学生真实体验创业历程。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
聘请有创业经历的人和企业家来担任创业教育的老师,是提高就业创业师资水平的一个捷径。要大力聘请社会上有影响的经济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部门官员等作为兼职队伍成员,使创业教育开展得更生动活泼、更贴近现实,实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五)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强化环境支撑
优良的文化氛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要利用多种形式反复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作用,使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创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把社团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帮助和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业成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成果提供机会和场地。如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科技成果展览、特长技能展示会等,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脱颖而出,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大力营造创业光荣、成才光荣的浓厚氛围。
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新命题,这一命题是对现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破解这一命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型高校、培养“三创型”人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专业评估;教学改革
1引言
高等学校的专业评估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补充,也是教育部正在实施的教学质量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1,2]。一方面,专业评估的等级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签,另一方面,专业评估是加快电子信息类专业评估的重要契机,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2018年12月22日,安徽省电子信息自动化及通信类专业合作委员在安徽工业大学召开,确立了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揭开了省内相关专业评估工作的序幕。本专业于2019年3月,积极开展各项迎接专业评估的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多项改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专业改革措施
2.1构建层次高、应用型的师资队伍。以人才强校作为第一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科研强干队伍,整体提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水平;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优势,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实专业一线教学的师资力量,大力改善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并落实有关应用型师资队伍构建的多项政策与措施,对“双能型”教师培养进行柔性的经费资助,充分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选派相关专任专业教师赴企业、事单位工作的一线,进行专业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训,以打造出一支专业技能强、实践水平高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大力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着力提升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保证专业基本规格条件下,压缩课程的总学分及总学时,对专业课程体系做整体优化。构建电子信息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机衔接和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着力优化,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精心构建,以专业大类为单位将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间的壁垒逐步打通,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密切关注课程之间内在联系,形成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矩阵,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内容重复等现象。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降低理论课程讲授学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融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师认证知识,突显工程能力培养。既要做好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衔接,也要更新和补充工程认证知识。在专业培养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过选择课程群内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抓手,进行精心设计,实施优质课程建设,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通过安排专家科研讲座、企业工程师项目授课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最新专业前沿和工程知识的掌握,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2.3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等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让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重点培养。将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创立创客空间与孵化基地,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实践基地建设。设置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要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结合、有机促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实践育人功能,整合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各方面资源,着力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平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遴选建设一批优质实践基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构建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与企业、行业部门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相结合。以安庆市经济开发区和筑梦新区等相关企业为依托,并联系省内外各大型企业和公司,实施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在校内外已有的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2-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2.5改革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丰富考核考查方式。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并与小班教学相结合,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学习环境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与课程多方位融合,大力采用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等多种方式方法,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推进“研教结合”。减少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的研讨学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精心设计课程考查考核内容及方式,加大过程考核,在把握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合理化、可操作性强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进行探索。2.6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管制度,以期初、期中、期末为节点,开展教学检查,随时随机抽查教学进度、教学文件及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多项教学研究及教学活动,利用互相听课和公开课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学习和交流,形成优异的教学氛围。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负责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等。
3取得的成果
3.1课程体系优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首次开始招生,期间经历了2008版、2010版、2014版、2018版和2018(2.0)版等5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每次修订均是遵循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教务处出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原则意见,结合学院的发展规划、发展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做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过程与毕业要求吻合,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总学时学分不断压缩,实践学分学时不断加强,特别是最新修订的2018(2.0)版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对标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新机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创新创业,充分体现了强化实践环节、创新创业与社会责任教育教学三位一体的模式改革与创新,实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度转变。3.2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科研水平大力提升。本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16.7%,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3.3%,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比55.6%,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为83.3%。近几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各级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达到27人次。在教学研究方面,发表教研论文14篇,获得省级教研项目达21项。实现了电工电子、嵌入式系统设计、光纤通信、通信系统原理、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Matlab程序设计及应用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3.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3+1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积极推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生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先后建立了21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充分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本专业学生在竞赛、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20多,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专利5项,创新创业省级以上项目15项,就业率逐年上升。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处于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评估对于本专业的改革、创新及长远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实现高校专业更好的自我评估及考核,可以加快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鹏,李岩,宋昕.基于专业评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与质量保障[J].高教学刊,2017(10):43-44.
[2]张彦通,韩晓燕.积极实施专业评估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J].高教探索,2005(2):50-51.
[3]宋倩.高等学校应用性本科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教育部2000年1月14日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讲到“今后一段时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试遵照教育部上述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过去的工作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一、高职医学教育的现状
由于受长期接受“学术型”教育、长期从事“学术型”、“研究型”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与思维定势的影响,使相当多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仍难以脱离“学术型”、“研究型”教育的窠臼。因此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成为面临的迫切任务。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今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紧紧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的患者本应住院而不住院。2006年2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
目前的疾病超过70%由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引起,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把工作重心转向为社区居民提供新的管理和服务,即三级预防,重要的是一级预防甚至更早期的0期预防——未分化期预本文由收集整理防。
教育部鼓劢和要求高职院校的医学教育,重点培养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而不是临床医学专业,为适应学生学习临床专业的愿望,为适应社区医疗对人才的需求,设想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从课程建设入手,进行必要的改造。
教育思想更新,转变教育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迫切课题。要提高职教育的质量,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高职教育理念,端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确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建设,培养符合国情的、为社区医疗服务的、当今中国家庭能用得起的家庭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
二、淡化专业
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是成才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个性教育的观念,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性是职业性,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最大的现实是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制也只有三年,针对这种现状,要求高职学生系统地掌握学术知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基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已迈入老龄化的总体需求,健康长寿、提高生活与生存质量,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成果是老年人与慢性病人的追求目标之一。
为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想四个融合:
一是医疗技能和护理技术融合;
二是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融合;
三是中医学知识与西医学知识融合;
四次是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融合。
总的指导思想是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建设,以教材改革为切入点,探讨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探讨基础理论的“必须”与“够用”的尺度。
从课程模式入手,摸索可行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方向,构建全新的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从“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向“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转变。前者是以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以掌握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为目标。后者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体现“以实践为向导”而不是“以学问为向导”,在实践中,探索“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与教材改革。逐步淡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的内容”,逐渐走向并强化病房床边教学,逐渐走向以病房为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步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课程模式”。
三、强化课程建设
建设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为《正常人体学》。
《正常人体学》涵盖和整合传统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的相关的“必须”的、“够用”的知识内容。
整合《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相关的“必须”的、“够用”的知识内容充实到《内科学》。新编的《内科学》根据具体病种的发病过程,有偏重地涵盖、整合《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每一种病,以病为核心,逆向病理、生化过程辐射,顺向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中西医治疗、康复治疗、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等辐射。
在课程设置上,治疗与护理结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学与西医学结合。
构建若干课程体系板块,增加选修课。
第一板块为进教学行改革后使用的计划,第二板块为现在正在使用的计划。
第一板块主干课:
《正常人体学》、《诊断学》、《内科学》。
第二板块主主干课: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和免疫学》。
第一板块必修课:
《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学》。
第二板块必修课:
《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预防医学》、《护理技术》、《中医学》。
四、教材改革与建设
根椐教学改革初步设想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总体规化,试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改革为龙头,从教材改革入手,组织编写符合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正常人体学》和《内科学》。
组建医学院教材改革小组,小组的成员以青年教师为主力。这些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有工作热情。他们没有思想负担,没有旧框框。
《正常人体学》整合原来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相关的“必须”、“够用”的知识。
新编的《内科学》,根据具体病种的发病过程,有偏重地整合《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内容。
【关键词】课程建设;思考;探索;定位;规划
一、思考――弄清想做的是什么
新形势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设置,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学校模式个性发展、特色发展的期许。我们的学校课程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冯恩洪老师说,应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即能容纳有差异的教育、有情感的教育及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由此,我们引发一种思考:学校课程建设的起点是不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旅途比作一条高速公路,在不断地驱动前行中,往往需要在服务区停留,或休息以消除疲劳,或饮食以补充体能;或加油充电提供动力,或修理维护提高安全系数……作为服务区,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配套设施,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个服务区提供的服务产品必须是人们放松身心,解急的生活必须品,为匆匆而来,匆匆而过的区内人士缓冲机能的加油站。这个服务区提供的“产品”必须是顾客所需所求,因此考虑到南来北往的客户差异需求,只要是顾客认为满意的,认为必须的产品就是服务的最终产品,最佳产品。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类型、实施教学模式的是学生的需求,我们的学生既是旅行者又是消费者,从学生踏上人生旅途开始,就在奔赴人生的终点。在旅途上,学校提供的养分有优劣之分,会影响到他今后确立怎样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能力。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是有潜能的。切实抓好学校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课程的优劣评判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校长身先士卒地统领全体教师构建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的均衡。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设让我们吸纳品味感触到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才是对学生真正人格上的塑造。让学生具备更全面的潜能素质、具备有差异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形成一些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成为未来事业的成功者和幸福生活的人,我们武大一附小的“成全教育”核心内涵理念由此定下基石。
二、定位――指向清晰才能操作
关于古今中外的课程定义归纳有六类: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每一种有代表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某一阶段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研究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
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即教材,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课程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这种观点很好用,尤其在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机制下,我们无法避开。
杜威则认为这种“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他认为“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种观点主张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这是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同时他告诉我们学生活动显然不是可有可无的。
选择怎样的学校课程,追随的理念不同,自然形态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是借用服务区的经营理念为载体,我们先来剖析一下几个经营饮食店老板的经营策略。第一个老板讲究承包制,所有餐饮食物一律既定营业,固定经营模式,固定食品项目,完全没有经营理念,被服务区的负责人解除了合同。第二个老板提倡霸主拳头,仰仗祖传菜在宫廷的生誉,自命清高,经营“贵族”路线,引领营养健康的饮食,用拳头打击排挤油盐过重的农家小菜,服务理念过于偏执。第三个老板开始讲究务实,倡导服务至上,但过于短视和功利,请上不同高级菜系的厨子,摆上各地畅销的酒水,不怕您吃不到,我们一应俱全。如果我们是第一个老板,那我们的课堂只能是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差异、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潜能,最后我们的教育只能是迟滞不前。如果我们按照第二个老板注重精英的标准设计理念进行实施教学模式是不是更上一筹呢?表面上是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但是不是在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均衡发展呢?好,那么我们一味迎合学生的需求好了,学校的课程质量谁来保证?这不是做了第三个老板吗?目前有许多的学校是第二和第三个老板的管理类型,改革创新的机制、提升全民的机制的目标无法实现,这确实是有教育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学校要值得借鉴的问题。
现在,我们自主选择做第四个老板了。吸取第一个老板的教训,所以在规划自己生意前,对三个老板的经营情况做一个调查和评估,形成自己的经营策略。饮食店开张后,为顾客提供各种菜系的菜品,同时,老板带领厨子们一起对各个菜系的传统菜肴进行研究,不断推出立足菜系的新产品。将这些保持原有风味的菜系风味推荐给顾客品尝,不断收集顾客对这些菜品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改进。尊重顾客的差异性,引领顾客去追求更高的享受,在与顾客的互动中,成全了顾客,也成全了自己,这种善于开发和整合资源,勇于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会做出卓越的成绩。饮食店的经营理念研究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课程的本质及其定义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课程的研究,呈现出一种不断深入、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课程规划与教学实际中,是有理论依据的。如果说,在理论的修为定位上还有待于研究的话,有两点是我们必须做的:一是学校教育要科学、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学校规范的课程体系,将教育和教学内容课程化,二是要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由此,对课程共鸣一种新的诠释: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实施进程、营造的教育环境及其育人氛围的总和,它包括学校各门学科的开设与实施、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各项活动、学校文化的营造与影响等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行为。
学科教学是课程、学生活动是课程、教育环境是课程、学校文化是课程……我们不仅需要用心于传统学科教学,还必须用心策划学生活动,精心打造学校环境,悉心营造学校文化……这符合我校教育理念与课程建设的实际,操作性强。
三、规划――建立三级课程体系模型
指导思想: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三级课程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全面发展,关注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权重更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任务:我校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具体内容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的改造与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大力加强以学校高品质文化建设为主线的隐性课程建设。
价值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课程目标: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师生和谐并指向终身学习;课程内容和形式注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程类型呈现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突出教师在课程改革与研究中的作用;课程实施重视学生主体性,探索实践减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立足于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校本化特色立足于学校“成长在武大,成全在附小”的“成全教育”办学理念。
四、探索――行进在路上
2008年初,我校开始探索用好武大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工作。这项工作源于我校推行“成全教育”办学理念背景下,提出的“润武大书香,培人文品行”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三层次目标。即着力开发和利用武大的历史传统、武大的人才资源、武大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资源,通过熏陶、浸润、实践、内化和价值引导形成师生都具备的人文素质,以促进师生的成长,形成一附小文化内涵的底蕴。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积累人文知识,第二层次是陶冶人文精神,第三层次是养品行。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分为两大系列,即《成长在武大》系列和《成全在附小》系列。经过努力,我们在分析一附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开发、反思、整合中,初步形成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成长在武大》课程分为四个系列,分别实践三个层次目标。《武大历史知多少》系列,学生通过知晓武大历史,体验人文科学氛围,浸润武大科学人文精神;《武大名人知多少》系列,学生通过了解与武大相关的名人轶事,缅怀先辈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精神;《武大美景知多少》系列,通过学生游览、拍照、绘画和诗文歌咏,观赏武大人文景观,品玩武大自然风光,陶冶人与自然和谐的诗情画意;成立学生社团,组织为武大社区服务、为附小发展奉献的活动,与大学生社团进行互动活动,培养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质。这个课程系列能有效的使武大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促进师生形成自我追求、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优良人文品行。
《成全在附小》系列课程,分为活动课程和课堂教学课程两个体系,并将德育系列教育分解为200步,落实到活动和课堂中加以落实。活动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参加学校健康教育实践行、爱校教育实践行、文明教育实践行、感恩教育实践行、劳动教育实践行、艺术教育实践行、科技教育实践行等活动,积累人文知识、陶冶人文精神、建立爱校情怀,养品行、落实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鼓起生命的动力、浸润生命的底色,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目标是:充分发挥幼儿时期语言能力强的优势,增加英语教学内容,整体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开设棋类课程,培养学生静心、思考、精细等思维品质与竞争的意识;开设诵读和写字课程,加强学生诗文积累,改善书写汉字能力;开设国学课程,在传统文化中学生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动机、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同时,通过校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实验,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养成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累经验和教训。
研究表明,农村中职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新生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的社会责任。上海、北京等地区已进入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具有经济能力可行性和财政能力可行性。建议国家将下一步拟实施的农村中职免费教育升级为“9+X”义务教育,在试点基础上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行。为配合农村中职义务教育的实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投入体系,保障中职教育稳步发展。二是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通道交互发展机制,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三是以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为导向,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将继续教育纳入农村中职义务教育范畴,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
刘洪银/《教育与经济》,2011-01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
原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第一个组织形式,其成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的母体。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属性,但职业教育不仅依托于产业分工,更重要的是其源于人的“教育自觉”。原始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相似性,但存在本质区别。探索职业教育之源需回到原始社会的人类先民。解读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手脑教育”正是人类漫长发展岁月的教育结晶。“手的训练”—“脑的训练”—“手脑教育”循环诠释出职业教育并非居于教育体系的底层。把职业教育看做教育体系中“低位教育”是荒谬的,亦违背了教育史的真实。
路宝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6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
未来10年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对策:一是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乡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二是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性的“架构”。未来10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点应放在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以及解决与其他社会系统沟通协调等基本问题上。三是大力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四是高度重视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之“魂”。终身学习文化的形成,又是学习型社会的根本性标志。根据学习文化结构,建议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营造终身学习文化。五是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条件。如建立有关组织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尽快制定有关法规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学习型社会的科学研究。
朱新均/《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1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从两方面对不同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一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比较。不同类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与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冲突和妥协中来进行调整和发展的。二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匹配比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与所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的。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是:一是处理好工程人才培养中“数量”、“效率”以及“创新”间的关系。二是把握好工程人才培养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工程实践”的关系。 三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处理好保持自我特色与国际化学习的关系。
赵晓闻,林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2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
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不论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还是未来中高职贯通的教学改革,作为内部条件的第一要素——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是最核心的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最终成功。就职教内部而言,教师是数十年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很多,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现教师,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特征,搞清楚他们相对于普通教育教师有什么特殊的素质要求。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特殊要求主要是,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应具备普通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而且需要同时具备与教师专业业务相应的行业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
吴全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难题初探》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和升级过程中,要想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 需要大规模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最稀缺的就是这种人才。从目的角度而言,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这种人才,但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并不能有效地实现这个目的。因此必须从实质上改变职业教育体制,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高效的职业教育体制。而要建立这样的体制,最困难之处莫过于建立一套让企业与职业学校分工合作、 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法律体系。对我国校企合作立法作如下构想: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立法是一项艰巨庞大的系统工程。各层级、法律部门立法应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从立法层级来说,企业合作立法层级上高低搭配、相互衔接;其他相关部门法律宜作相应处理。走政策先导、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立法路径。
罗仕利/《职教论坛》,2011-09
《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
我们不能以产业界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的国家利益为由而寄望于农民子女在学业没有失败的情况下将接受职业教育作为首选。政策决策者要放下居高临下的理论优越感,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充分尊重农民的自,在明确农民对职业教育主要诉求的基础上,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制度设计的人性化,同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利益所在,这样才能真正弥合两个主体间的需求差异,农民也才会从政策强迫选择、资源稀缺无奈选择发展到理性分析后的自愿选择,最终实现农民个人理性与国家社会理性的协调统一,并推动职业教育由以国家推动为主的设计模式走向市场需求推动的内生模式。
张力跃/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04
《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现实旨归、终极关怀与价值传承》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关乎国计民生大业的职业教育,除了充分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充分继承弘扬近代职业教育诸多有价值的做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首先,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入学校,深入社会,深入人心。其次,要借鉴近代职业教育把“平民”与“乡村”作为终极关怀的教育理念,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再次,要借鉴近代职业教育“因地设校、因校设科”办学和“实利、生利”的课程建设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张雁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职前教育欠缺: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的重大缺陷》
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存在重大缺陷,即职前教育欠缺,主要体现在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高职师资专业教育。存在职前教育欠缺这一重大系统缺陷,必然导致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许多严重问题,导致高职师资培养系统整体失衡 、混乱,造成高职师资培养系统运行的恶性循环,导致以下严重后果:高职师资队伍整体缺乏基本的高职教育素质,严重影响着教育质量。更严重的是,职前教育欠缺,要靠在职教育无休止地把大批存在重大先天缺陷的“不对口”的教师,培养成合格、优秀的高职教师,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职前教育欠缺这一系统缺陷存在,高职师资培养系统的恶性循环就不会停止,制约高职师资水平的“瓶颈”就无法突破。
张振乾/《教育导刊》,2011-08
《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
自近代以来,学校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学校教育也成为青少年所必须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由于学生至少在学校待上9年或更长的时间,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在这一阶段为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使青少年儿童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发挥青少年学生的自激励功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充分自主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始终把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推动从重视整体到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转变
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应该在于它的基础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它强调的是学生基本素质和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不是为了培养某些专门人才,充其量是为更高一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理念应推动从重视整体到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转变,立足“每个学生”,引导学校做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探索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各环节中落实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这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为高一层级的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高强度的频考制度使日常的教与学被功利化,进而异化了基础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形成知识点化的课程体系和日清月结式的教学安排,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本义,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短期考试绩效取代了对人的长远培养的要求。基础教育不是简单地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而是应面对成长中的、拥有独特品质的、具有无限潜能的、生动活泼的学生的需求。基础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还需要立足于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创设温暖、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学习成长,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成熟与独立,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乐观生活,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和终极目标,能够使青少年学生走向社会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现自身才能。学校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青少年阶段为未来打基础,对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组成部分,但在学校不管时间长短,迟早都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因此,需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和框架。在这一体系和框架中,学校教育具有孵化器的功能,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活知识教育和创新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本成熟与独立。他们离开学校,学校教育就意味着结束,但学校教育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它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关注于分数与考试,教育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失去了传承历史和文明的主流价值引领。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摆脱了偏狭和平庸,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青少年离开学校以后的表现和发展才能最终体现基础教育的价值。
二、重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学校教育无疑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二者密不可分,不可偏废,但同时又要明确各自的职能和定位。教所采用和实施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目的是促进学,而学的具体行为和成果也离不开教的努力和贡献。关键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和学二者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在正规和系统的教育中,教者作为所有教育措施的执行者,无可争议地成为教育行为实施的主导者,儿童则成为教育的主体,作为教者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更有条件通过自身学习达到发展自身的主人。正因如此,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改变主要依靠教的体系,回归主要依靠学的体系。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教育和环境,但每个人所受教育的效果,与人的主体性直接相关,重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尽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有的人非常聪明,也有的人天生就有点愚钝,天才儿童有之,弱智儿童也有之,这两种情况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在中间状态。就一般的青少年来说,只要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理念及方法,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即使学生是天才,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其优越素质也无法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所服务的教育对象要做到充分了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目标和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青少年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拥有自主学习活动的动力体系。一个少年儿童去国外生活,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很容易地就能运用当地语言与人交往;也有孩子通过玩电脑游戏而不知不觉地成为了“电脑高手”,对于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及时跟踪,并且记住了大量英语词汇。他们的学习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主要源于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需求,行动发自内心。通过这种学习行为,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长的享受,并不断产生了自我激励,学习的动力表现为一种加速运动。因此,强化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在青少年不断充满激情和乐趣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知识才能扎根在心灵深处,并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最终转化为创新活动和更好生存的智慧,学习者才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求。这种教育活动,犹如自行车效应,保持一定的速度,骑行得才越稳妥、越安全,否则,就容易摔倒。这说明越能尊重青少年活动的自主性,就越能保证其追求向上的天性发挥。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扩大了大脑的功能,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加快了发展的速度。这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方法。
三、推动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与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