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2: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总部经济;企业总部聚集;产业乘数效应;知识型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88-02
1 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的迁移、聚集现状
1.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迁移入驻
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的扩大及其对中国战略地位的调整提升,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多,截至2006年底,已超过600家。为了进一步管理这些生产链、控制更大的市场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科研资源以进行本土化创新,这些跨国公司又不断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投资性公司、办事处等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总部环节向中国转移。成立地区总部、集中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很多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在华事业的必然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以其国际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等成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主要聚集地。如上海就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其中国家级地区总部15家。占在华总数将近一半。这些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也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不断入驻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的政策,以鼓励总部经济的发展。2002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和若干意见,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地区总部。天津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表示要采取多种手段“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津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这些政策都极大地鼓励了跨国地区总部的入驻,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1.2 国内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的迁移运动
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迁移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一大批企业集团纷纷将总部向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迁移,正是由于这些中心城市拥有相对较丰富的企业总部所需的高端战略资源。湖南远大、山西经纬纺机等将总部迁入北京,东方希望、浙江杉杉、江苏春兰等分别将总部迁到上海,温州市短短几年间就有500多家民营企业(主要是企业总部)迁到上海;乐百氏、健力宝分别将总部由广东的中山和三水迁往广州;东风则将总部由湖北十堰迁至武汉等。这些企业在原地虽然具备企业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所需的人才、科研、信息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等战略资源却非常匮乏,因此这种总部的迁移客观上是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而采取的自发行为,同时也孕育了中国总部经济的悄然萌发,并推动我国在这些聚集城市的总部经济的形成。
企业总部或者地区总部作为一个功能组织从企业整体中独立出来,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在空间上表现出总部聚集的特征,显然也是一种集群,是产业的总部集群,只不过这时发挥集群效应的主体是企业的一个功能组织而非某些产业或企业。
产业乘数效应。乘数(Multiplier)指每单位外生变量的变动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产业乘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特定产业或企业投资作为初始诱因,带动若干产业在该区域聚集并维持扩张趋势,由此实现该区域产业经济总量的倍数增长。我们可以将产业乘数表示为:U=T/I=1/(1-8)。其中,U 表示产业乘数;I为特定产业或企业投资变化量;T表示该区域产业聚集总量变化量;δ表示区域内总部产业关联度。产业乘数的大小与产业关联度δ成正相关。一般而言,特定产业或企业从两个方面来发挥产业乘数效应:①前向关联的产业乘数效应。前向关联是指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由此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即指对以本产业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为直接需求的产业部门的影响。②后向关联的产业乘数效应。后向关联指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由此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即指对为本产业或企业提供直接商品或服务的产业部门的影响。
2.1 总部及地区总部集群带来的产业乘数效应
在该模式下,以企业总部这种功能组织作为“诱因”而带动其关联产业的产生并在该区域聚集。并由此实现该中心城区乃至整个区域产生经济总量的倍数增长,这就是总部集群的产业乘数效应。同样,这种产业乘数效应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方面来激发该乘数机制,使其得以运转。
总部前向关联产业是指以总部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为投入资源和直接需求的产业,也即总部下游产业;总部后向关联产业是指为使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得以正常运转而向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也即总部上游产业。这种关系构成了企业总部的产业关联网络(见图2)。在该产业关联网络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与总部相关联的产业基本上属于其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以及依赖总部资源而发展的其他产业。企业总部与这些产业或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极强,也即总部与这些产业的关联度8较大,其产业乘数u因此也较大。
发达国家的实证也表明,在特定区域面积不变情况下,吸引更多企业总部的入驻创造的产值远比吸引更多的一般性企业入驻创造的产值要大得多,也即总部集群对该区域的产业乘数效应要远远大于一般产业聚集带来的产业乘数效应。这不仅因为企业总部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从事的是管理、决策、研发等知识性劳动,履行着资源配置、资本运营、外部公关、业绩管理等诸多从属职能,也因为与总部关联产业的较大关联度而为其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还因为以下这些原因:第一,有实力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布局的企业,一般而言规模较大,其总部或地区总部作为控制中心、投资中心或者其他职能中心。所创造的产值通常都超过一般性企业;第二,总部的入驻带动了新的关联产业迁移。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都会带动几个、甚至十几个与之有紧密业务关联的公司随之迁移。从而在新的总部成员周围又形成了新的关联产业聚集圈。由此导致的区域产业乘数效应呈几何放大;第三,总部与总部之间很可能存在或后期形成合作关系,其关联交易量较一般企业要大,对该区域产值贡献或产业乘数效应也就更大。
2.2 总部产业集群效应中服务业的显著地位与作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整体上尚未形成“三二一”格局。到2004年底,我国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仅占31.9%。然而,我国几个经济发达、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其服务业的发展较为成熟充分,为总部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商务配套服务(见图3、图4)。
服务业的发展、发达为吸引并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总部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推进。这种带动作用主要又体现在
(1)跨国公司对服务业投资力度的加大,使之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逐渐出现“产业服务化、服务知识化”趋势。制造业是外资投资中国的一个重要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外商对制造业的投资仍居于主体地位。但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服务业领域逐渐成为外商和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2004年,投资于北京的合同项目中。有67.66%属于第三产业,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占总金额的62.84%,上海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8.84%和44.61%,较过去和全国水平远远高出,出现了“产业服务化”趋势。
在投资不断趋于服务化的同时,在服务业内部逐渐出现“知识化”趋势,外资在加大对服务业投资的同时,尤其加大了对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研发与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型服务业的投资。知识型服务业在外商和跨国公司的投资中优势不断加强。投资量和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提升奠定了产业基础。
(2)总部的不断聚集对知识型服务业产生旺盛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从而通过“厂商控制力”效应增强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厂商控制力”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金融、信息、会计、法律、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在社会上成为独立的为厂商服务的机构。这些厂商服务机构在大城市集中起来,大城市不但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为城市以外的工商业服务,也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控制城市以外的工商业,进而控制城市以外的经济活动。这些厂商服务机构现实中很大程度上是指城市的知识型服务业。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市场协调机制政府协调机制
一、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环渤海地区是由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所组成的广大区域。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特别是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别是扩大)进行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目标应是尽力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趋势,防止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和诱发社会动荡,同时,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争取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逐步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协调机制的设计有两种可选择的类型: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通过集体谈判缔结条约或协议,组成一个紧密的组织来进行区域合作。这种协调机制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采取集体磋商形式,组成松散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商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颁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规定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构建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培育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机制,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的市场化整合,建立城市经济区生产协作网络,促进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监督和保障制度体系并贯彻实施;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配机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和合理的税收模式,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发展中的公平;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机制,保证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是非制度化协调机制运作的关键。非制度化协调机制事实上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所构成:一是市场机制,就是发挥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正确定位,转变职能,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移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东北区域性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改革对各地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努力消除行政和制度。现行的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现状。而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不利于改变经济粗放增长方式、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改变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以利于消除区域协调发展的壁垒。
第三,调整税费关系,搞好公共财政建设。传统的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建设“生产型”财政。而公共财政是“社会型”财政,建设公共财政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建立区际监管组织,适当调整公共政策。地方政府要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
第五,完善法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以法治维护市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探讨
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两种协调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从总体上注意以下从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通过培育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促进区际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
第三,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控制区域经济差距。
第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
第五,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从我国5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区域经济政策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二要依据地方已有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
第二,重视欠发达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要注重解决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条件相对闭塞等问题,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欠发达地区对外联系的通道;二是要选择一些临近交通线且有一定基础的城镇或资源富集区作为“增长极”,并通过它们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建立关于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以便为各级政府实施地区发展计划提供法律依据。避免随意性、主观性和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避免用政策代替法律,维护地区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四,注意中央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应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地方的局部利益服从国家的总体利益,并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可以从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方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各地的分布比例与各地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要发挥“市场协调”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必须确立产权的合法地位,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格化”产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宏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再分配行为不当,不仅不能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反而会加大差距程度。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分级财政,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普遍存在,并构成区域间竞争的基础,人为强化或消除区域差距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从长期趋势看,只要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资源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区域间投资的边际成本就会趋于平均化,人均收入也会趋于平均,就有可能达到区域发展的平衡。但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假如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的矛盾扩大,从而延缓发展,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政府行为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通过“办企业”干扰市场竞争的有效领域,而应当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
在中观层面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行为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动。如果有明确、一致的行为边界,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否则,狭隘的地方利益就可能膨胀,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尤其是地方政府动用行政资源,限制外地商品销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建立在事权与财权的法律性划分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与作为中央人的角色之间,需要达成新的均衡。而这个过程,最终要通过发展政治文明来实现。
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政策导向应该是:
第一,促进区域内部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进程加快――黑龙江省“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上下篇)[J].统计与咨询,2006.1
[2]张立昌:《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02
[3]侯言增:《以科学发展观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实践,2005.07
[4]尚锡枕文尚卿:《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5]王一鸣李爽曾智泽:《“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摘要:县域城镇化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尤其是山区县级经济单位,乡镇的产业变革及信息化日新月异.相比网络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山区县域物流却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本文观察了电子商务时代山区县域经济的特点,并从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山区县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建立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山区;县域;物流;区域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88-03
县域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生产总值约为50%,是工业发展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受制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人口分散及地理环境复杂等原因我国县域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而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大大弥补了这些制约因素,给县域经济社会带来了机遇.网络经济不仅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更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结构和运行.网络经济对传统农业、农村消费市场的改造如火如荼.淘宝网2013年的《县域网购发展报告》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2006个县域地区网购人数超过3000万人,消费总额近2000亿达到1790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87%.而时至今日,这一数字早已实现了又一次飞跃.同时,网络经济还推动了县域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一大批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涌现,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在数量、营业规模、利润率及带动农村居民致富等方面都呈现爆发态势.这其中,山区县域的地理人文条件更加恶劣,作为网路经济核心的物流,发展极为落后,制约着山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崛起.建立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是山区县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山区县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物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降低了要素流通的成本,交易和分工得以再更大的区域内进行,对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山区更是如此.但与平原地带相比,山区县域经济具有有特殊性,如工业发展空间有限,农副产品具有山区特色、经济集聚点分散且规模小等.
首先,基础物流建设是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导火线.我国的大量经济落后区域集中在山区,尽管山区有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山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无法规模化、集中度不高、建设成本投入巨大等难题,山区的经济社会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山区各行各业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
山区县域经济支柱是农业、初级加工业,主要依托山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农业物资产品和人员流动成本过高,不仅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也挤压了原本就已经很小的价值空间.因此,必须完善基础物流设施建设,包括外向的铁路、高速公路、仓储基地,内部的乡镇公路等,山区县域经济才能获得飞跃发展的基础.
其次,农业产业化及城镇化是山区物流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物流的发展与生产制造产业的发展互相制约,“要想富、先修路”早已被印证,但物流发展需要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原生动力做支撑.山区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帮助农民和他们的产出走出大山,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山区县域经济仍然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内的生产制造产业停滞不前,未能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更无力支撑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除了生产性物流,山区县级单位的生活性物流需求强烈,几乎所有的工业品,乡村居民都需要从外部购入,但矛盾的是消费能力远远不足.例如安徽省南部山区的一些乡村,随着80后和90后成为社会主导,大量外地求学和打工的人口定居在外,留下越来越少的老人和小孩,且数量逐年减少.因此村里的零售业也快速衰落,原本是农副产品丰富的山区,却出现了买菜难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消费市场的衰落,导致本地种养殖业、零售业的凋零,进而更无法支撑物流服务的维持.从根本是讲,山区物流的发展必须以生产性和生活性物流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基础,而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生产和消费,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山区的农副产品受到注重健康环保的消费者的青睐,原产地直销直供成为市场强劲的号召力.无论在销售范围、销量、价位上都节节攀高,山区县域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水涨船高,县域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同时,山区居民的消费市场也随着网线的接入而打开,乡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快速释放,甚至在一些地区,山区县域人均网购消费额超过了城市.其原因在于一是县域零售业不发达,在产品款式、库存和价位上都与城市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居民,长年面对着价高物劣的痛苦.网络帮助他们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好的东西,无论是大型家电、建材,或小到新鲜日常用品.第二、农村人均收入提升后,自有运输工具、通讯设施齐备,具备了对外沟通和取送大件物品的能力.而且农村居民对物流时间相对不敏感,可以在取送货物的同时,规划其他事务.第三、山区县域网络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给生活性物流服务带来了机遇,例如大量农村出来的城市白领或打工者,为问候在山里的父母或亲朋网购寄回去,也是山区生活性物流服务的重要业务来源.
最后,物流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具有上限.
一方面,由于山区地理和经济集聚的特殊性,山区县域物流的基础设施及经济组织规模具有上限.物流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构成,单次运输的数量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则物流平均成本越低.而山区居民的分布呈现叶脉状,大量零碎的聚居点分布在分支上,且互相无法联通.山区的道路蜿蜒曲折,坡度高、弯道多、道路狭窄,车型速度缓慢,且大型车辆无法进入.这些痛点都大大提高了运输车辆的营运成本.而这些聚居节点的产出和消费都极为有限,无法支撑高频的物流服务.山区县域物流建设,包括道路网络、物流服务组织等应以较大节点覆盖为主,不可能无限扩展延伸.另一方面,山区县域经济规模的增长空间有限,物流业的发展最终将稳定在最优配置.山区县域经济规模受到建设用地、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持续无限制地增长.因此山区物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会随着建设空间的饱和而快速衰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山区县域物流发展与原生生产性、生活性物流服务需求互为掣肘,两者必须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才能实现共荣.
2 县域山区物流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
建立县域山区物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即是要通过人为干预,建立起引发两者互相刺激,不断向上发展的运作模式.在农村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山区物流与山区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划先行,定点投入
山区县域经济开发与物流建设,需要根据区域内地理环境、经济资源、人口社会形态等进行统一规划,依靠人为循序渐进地引导而稳扎稳打.明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工业及服务业的类别选择;优化乡镇、村落分布网络;设定自然环境保护的标准等.在此基础上,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项目中,如物流园区建设、农副产业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山区丰富的资源,需要运作开发,走产业化和品牌化道路,才有充足的动力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依据产业规划进行基础架构和设施的建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
2.2 产业下沉,围绕镇建设物流集散点
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单位是乡镇,但我国大部分山区乡镇的农业产业化落后,如生产加工企业少、生产服务发展水平很低.但镇与县的物流联通较好,为了充分利用镇及单位的物流优势,需要将农业产业化重点投入到镇及单位,在镇上进行加工半成品,甚至是产成品.
以镇为中心,建设物流及产业升级基地,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如某县山区的镇级单位,距离县城一个半小时车程,每天的客运班次为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每一个小时一班.而各村到县城的客运班车仅有早上和中午两班.但从各村到镇大约10分钟到半小时车程,大量的面包车小货车穿梭其中.镇级物流企业依托农副产品批发和加工企业作为其业务的主要支撑,而且可以集中来自各村的日常物流需求,打包整合后统一外发.物流、加工企业的落户,也将促进镇上的人口规模的提高,贸易个体户、大型超市、餐饮娱乐企业将有足够的消费市场作为支撑,促进市场的多元化繁荣.
2.3 优化聚居点分布,降低物流建设成本
山区村落的分布网络如树叶的脉络,沿着水系扩散到各个山涧间.村落居民少则十几户,多则几百户,但单点的规模都不大,且山地严重分割,种植和养殖都呈现麻雀模式,虽小,但五脏俱全,例如南方一户普通村民的经营的产品包括茶叶、桑叶、油菜、、大豆、芝麻,年收入都在几百至几千元之间;养殖包括个位数规模鸡、鸭、猪等.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休整期.加上外出打工带来的人口迁移,实际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劳动力逐渐流失.因此,必须对村落进行就近合并,整个人口和土地,引入机械,依托山区优越的自然环境,着力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的种养.同时,有效减少物流、仓储和生产节点,以利于物流服务的开展.
2.4 推动经济电子商务化,提升物流服务效率
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价格敏感度较高,因此需要基于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来安排生产和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即是很好的信息互动渠道.目前山区村级单位已经基本实现了手机信号、固话的全覆盖,农民通过手机和电脑上网已经十分平常.有些相对发达的村落甚至联通了宽带,镇级单位的信息化程度就更高了.因此,镇级单位可以对辖区内的特色产品进行品牌化开发,统一对外的名片,包括商标、包装及工艺.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镇区的官方网店.个体户也可以自由经营,但必须使用统一的商标和标准.通过网络农副产品生产信息,做好销售预定和产量预估.根据产品的新鲜度,从原材料到最终零售的深加工产品,按照市场需求,科学分配不同类型产品的比例,从而实现有的放矢.与之协调,县区内的物流服务组织可以开展多元化经营,进而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进行资源调配,最大程度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
3 山区县域物流与经济发展互动发展的案例
山区县域经济与物流的互动发展,需要从政府规划层面推出刺激两者发展的政策及投入.以浙南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为例,浙江省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产业开发和物流建设同步进行的运作模式,并有效落实资金和项目的执行,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推上了腾飞的轨道.
浙南山区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痛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人口和产业的分散.但同时,浙南山区也拥有丰富的资源,如广袤的森林及众多的名贵动植物资源,及水源、大气涵养区的等旅游资源.此外,依托浙江发达的轻工业和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浙南山区县域经济极易形成以市带县、商贸互动、异地开发等多种发展模式.
浙江省于2012年出台了浙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政策方向,并从资金和招商上定点投入,为山区县域经济开发的引擎注入了最基础的动力.随着产业和城镇规划,一系列与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及生态旅游业相关的项目落户各个区县,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快速配备.例如"浙江省生态绿茶第一县"松阳,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来源于全县11万茶园及其衍生产业,吸收了全县总人口近三分之一从事茶叶产业.借助全国物流网,松阳县茶叶物流与区域外完美衔接,不仅链接区域内的11万亩茶园,更辐射周边如皖南、闽北等县市,甚至是江西、湖北、贵州、四川等省的百万余亩茶园.从而支撑松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产业生产和集散基地.
反过来,产业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品种丰富、高品质的茶叶、专业开放的物流服务及其他配套产业,使得松阳的品牌响亮与全国各地,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进驻松阳.随之快速增长的是物流规模及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全县共有约10家规模物流企业,货物配载企业近20家,拥有货运车辆1200多辆,运力高达450万吨.在各乡镇、村建设物流点100多个.县内十几万茶农及全国各地几千家茶商从获益,城乡统筹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发展让山区居民尝到了硕果.
参考文献:
〔1〕高春雨,王亚静.六盘水市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
〔2〕黄竞.山区企业如何通过物流促进自身发展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2014(3).
【关键词】企业 银行 经济发展
一、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性质
是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通过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形化和具体化,有效解决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密切相互关系,推进政银企互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多赢”的目的。
二、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组织体系,成立政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工作结构。
第二,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情况等;经济主管部门向银行机构介绍首都企业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银行机构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市场信息等;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提出融资的具体要求,帮助银行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促进银行业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不定期联席会议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分专题随时召开。
第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1)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听取金融管理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重点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并联合推动实施。帮助银行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解决应由北京市解决的重大问题。(2)加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银行发展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落实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市与区(县)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立体金融服务体系。(3)加强与银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和窗口,为银行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4)加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政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2)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及时交流银行的创新产品、业务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及企业诉求等。(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构建成员单位专用网络信息链接平台,方便成员单位及时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探索建立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奖励机制和政银企风险共担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六,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评价机制。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定期编制金融发展报告,综合分析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探索建立银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评价银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鼓励银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服务,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搭建银行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导银行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服务本市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促进银行业为首都文化创意、节能减排、新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及社会民生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三)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银行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并在京先行先试。加强研究,探索政府资金使用新模式和规避金融风险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和有效结合的方式,激发银行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同业合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超前谋划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研究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在京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分享先进服务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促进首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引导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促进银行与北京市各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性地开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深化银行业对北京实体经济的认识,促进金融与北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关注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运行
成立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依小组成员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整理并印发会议纪要;负责小组各成员间信息的收集和;负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负责与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各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研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议召开不定期联席会议等。
五、目前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状况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职业道德与素质高,能胜任紧贴企业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坚持“学用一体、供需对接,人才共育”的办学机制,在区域内寻求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入融合,以专业布局、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岗位标准等为切入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格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二)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产学结合
1.产学结合,实质上是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各自优势充分融合,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形成体现综合优势的先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推动校企共同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产学结合是最佳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与区域行业、企业做最好的邻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生态链”。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学生既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实现产学“真”结合,工学“真”交替。2.“产”“学”紧密对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主动向区域经济发展靠拢,主动向区域主打企业“借力”。教育教学方面,积极贴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一线岗位实际工作技能;师资投入方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队伍;发展理念方面,定期做好走访调研,听取市场和企业意见,切合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更强、岗位切合度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高职教育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案,注重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而不是只关注招生规模,重点提升技能培训和教育成果,而不是只关注面积硬件拓展,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要充分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对接行业岗位要求办专业,适时增减、及时优化,做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用人标准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较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培养适应其要求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服务(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转变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订单培养”,鼓励院校一线教师(实训指导师)、课程研究者、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课程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开发机制,为企业培养出完全“适销对路”、岗位转换适应能够“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科技,2012(24):86-87.
[2]赵晓妮.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12-13.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模式
区域之间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在全国分工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征。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结构和地理位势上,也表现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的选择既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水平,也不能脱离区域职教自身的条件。只有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教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才能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一、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上。从全国看,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和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东部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些地区大多或者沿海,或者靠近大江大河,或者毗邻铁路网,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而中部和西部处于内陆腹地和边远地区,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远远落后于东部。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矿山、木材等自然资源丰富,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具有优势的行业。1997年,东部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9%,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8.8%和9.9%;东部地区采掘和原料工业所占的产值比重为24.6%,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6.6%和36.5%①zj0085_0009_0。
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较快,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而中西部工业化程度还较低,技术基础亦较差。从工业行业结构看,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增长迅速、加工层次较高的新兴产业来推动的,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靠增长速度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的传统产业来推动的。从地区专业化的角度看,虽然近年来各地区部门内产品分工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过去长期形成的中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制造的传统地域分工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变。199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东部地区为12.2%,中部地区为10.6%,西部地区为8.02%②zj0085_0009_1。从工业化进程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中心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大体处于高度加工化阶段,技术密集型的高新产业正逐步取代传统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处于早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向重化学工业过渡;西部贫困地区处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特征的传统产业阶段。
从局部看,区域差异也较明显,如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阶梯状。1996年,苏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303.23亿元,苏中地区为2185.23亿元,苏北地区为1389.55亿元。苏南、苏中地区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状态,苏北地区则是“一、二、三”结构①zj0085_0010_0。
区域经济特征对职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内职教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职教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1997年,中、西部的人均教育经费只有165.29元和147.97元,分别占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276.20元的60%和54%。199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学生数为509人,中部为503人,西部为381人②zj0085_0010_1。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职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之比远远低于东部的60%,其中,青海为41.87%,甘肃为44.01%,宁夏仅为39.5%③zj0085_0010_2。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石油生产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石油工人为多。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再次,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沿海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份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这也是发达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动因。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期,技术水平比较低,生产方式属于原始手工或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劳动密集型,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因而,职业教育较落后,层次也较低。
二、区域职教的基本概念
区域职教简单地说是指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它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上,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并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或劳动者为目标的区域职业教育的综合体。区域职教是介于宏观职业教育与微观职业教育实体之间的职业教育。它的处延包括区域职教系统及其子系统(省、市、县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实体);它的内涵包括系统的目标、组织、结构、运行等,以及系统与外部的各种联系。区域职教有以下特点:首先,区域职教是根据经济区域来划分的,由于经济区与行政区有密切的联系,因而也可以把区域职教看作是职业教育在空间范围上的划分,其范围可大可小。从大范围来说,可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分为东部职教、中部职教和西部职教;从小范围来说,我国的国民经济由各省、市、县经济组成。因此,区域职教可以是小范围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综合体。第二,区域职教具有综合性。区域职教不是一定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机构的简单联合体,而是经过整体规划,具有明确目标、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职业教育综合体。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职教可以组成职教集团,整体规划,科学分工,资源共享。区域职教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部门进行分解。这样,区域职教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第三,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职教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职教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有独立性。
划分区域职教的目的是根据社会生产区域分工的客观规律,揭示各区域发展职教的条件和特点,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出发,合理规划区域之间在职业教育上的分工协作,为生产力的区域优化组合创造条件,以达到发挥各个区域职教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区域职教的功能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合格劳动者,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调整。因而,区域职教作为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一是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和矿产、森林、土壤、动力、水力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既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区域职教专业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二是资产因素,包括区域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量。资产因素是区域职教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区域职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技术因素,技术水平是体现劳动区域分工类型的主要特征,它既影响了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区域劳动力的层次结构。四是人口和劳动力因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决定区域分工的主要因素,人口分布和劳动力水平是形成产品专业化经济区域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区域职教培养人才方向、层次和数量的主要依据。五是职教资源,包括物质资产、师资、管理水平、教育信誉等,它是区域职教发展的内在条件。
区域职教实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其形式的差异是规划和管理区域职教的前提。一般来说,区域职教实体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城市职教实体。城市是指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一定区域内逐步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也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的中心。城市职教作为区域职教的具体形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的资源条件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区域和不同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城市,其经济结构各不相同,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因而,不同区域的城市职教与区域经济应具有相应的特点。二是农村职教实体。农村职教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实体,农村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职教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科技推广、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三是学校职教实体,学校作为区域职教实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校职教实体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某个职业学校;广义的学校职教实体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培训等。学校是区域职教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发展速度和办学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区域职教的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反映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此,在发展区域职教的过程中,要加快职教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重组职教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职教办学模式。
区域职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涵盖范围广,牵涉部门多。区域职教管理必须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管理体制,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盘活职教资源。要建立由政府牵头,经济部门以及教育、财政、组织人事、劳动、计划、科技等部门参与的委员会管理体制。由区域职教管理委员会通过全面分析预测区域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劳动力总量与结构分布变化态势等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包括对人才需求的总体规模与发展速度的预测和对人才需求行业分布的预测等。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区域职教发展规划,从而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区域职教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三、区域职教发展模式
根据区域职教在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把区域职教分为三种发展模式:
1.“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我国发达地区在区域分工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以加工工业为主,是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和“效”,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发达地区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技术导向型”职教发展模式,旨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技术导向型”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①“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目标不仅仅在适应上下功夫,而且要超前培养技术人才,主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②在办学层次上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在岗和待岗人员的培训。在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拓宽区域职教的发展空间。③全国各地都采取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加速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提高结构档次,推进技术产业化。因此,在专业结构上要切合区域产业结构,在培养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同时必然在第三产业上下功夫。④以加强职教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主,不断提高区域职教的办学质量和效益。⑤农村职教围绕服务都市做文章,按都市农业的内涵和要求拓宽传统农业类专业的范围,开辟精品农业、观赏农业、休闲农业、园林都市建设等新的专业和方向,把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兴农项目作为农村职教科技推广和示范的重点,为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农业多功能化和高智能化而努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 国民经济
一、带来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增长
由于地区经济自益性的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研究具体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其经济增长问题。而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可见要表述为经济增长加经济社会进步等于经济发展。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量的个性,而进步是其质的特性。所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应注重增长问题的研究,才能运用其运动规律,通过产出总量的增长,为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化发展使传统的发展战略所需的政策工具日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传统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重要性降低。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论在主观需要还是客观条件上,我们都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通过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并与自身资源相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推进起了巨大作用
从进口贸易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作用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口贸易通过需求信号刺激区域供给机能发挥作用,推动区域新产业的滋生和成长,进口区内所没有的产品使消费者偏好逐渐向这些新产品转移,导致区域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动,当这种需求刺激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吸引区域内投资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二是进口贸易通过引进国内外的技术或引进生产线,可以加速区域产业的成长。引进先进技术将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活的生产力因素,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动集聚和吸纳功能不断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系统优化功能的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出口和进口不是孤立的对区域产业结构起作用,凡是成功地实施外贸推动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其进、出口之间都有很密切的经济联系。区域内部可有效地利用进、出口把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较高的互补关系,不仅可以极大地实现地区的比较利益,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提高了区域内部就业水平
解决就业问题,不应是一个被动安排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过程。根据贸易和就业的关系,当出口大于进口时,按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贸易顺差越大,一国国民收入增加量就越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在通常情况下,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会促进就业较快的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就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要把就业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国际交换,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争取把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到我国来。就区域内部的情况而一言,“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简单等同于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规模再大,若就业规模没有相应的、按一定比例的增长,那么社会稳定就无法保证。因此,面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区域内部,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开放服务业,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的市场,积极吸引FDI,这样可以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劳动力丰裕是区域内部的优势,通过扩大劳务输出可以减缓就业压力。通常在进出口贸易中扩大劳务输出有两种措施:一是隐性劳务输出,在出口商品中提高物化劳动含量,在进口商品中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生产,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国际贸易扩大潜在的就业含量;二是显性劳务输出,即劳务出口,让劳动力在境外工作或进入国际劳务市场,后者发展潜力很大。
四、加大了FDI的引入
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金短缺是不发达经济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任何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资本的流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贸易量越大在现实条件下与其可得的外资流入量就越多,但在不发达的区域内部,其出口向资本品转换能力很弱,使之在获得资本品的国际借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大量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不但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差距比较大,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加速,区域内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支持与倾斜,在利用外资方面得到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形势更趋多样化,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弥补和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促进了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上面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反过来又可以综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区域内部地区开放经济体制下利用外贸作用机制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表现。我们要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域内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利用外贸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贸易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56.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0日
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在通过宏观调控来协调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从国民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实质就是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国民收入在区域间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促进社会资源在区域间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调控为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当前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完善已有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机制在调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缺陷,是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市场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是初次调节,它着重解决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而宏观调控则是在市场对区域经济初次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调节,这种调节侧重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平问题。在正常情况下,空间资源的配置可由市场自动调节,生产机制在区域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仅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完成国家集中资源重点开发某个区域的任务是难以达到的,容易造成区域资源配置的失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拉大,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去考虑各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发展差距,片面地追求稀缺资源在空间上的平衡配置,则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相反,如果片面追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而不考虑稀缺资源在空间上的平衡配置,则必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导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节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达到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社会公平的目标,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之,我国政府通过实施宏观调控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互补关系,共同构筑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系,既要确保市场对区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作用,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纠正区域资源的失衡性配置,扭转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范式
(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对象是全国之内的经济区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区域已经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但区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在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中,调控对象就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计划区,最常见的层次就是省级经济区域。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多年来形成的由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改革演变而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在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与实际的经济区域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其次,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使省级政府有了很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再次,省级经济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中心城市、一定的经济腹地和较完善的经济网络,如交通、通讯、资金、信息等,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与西方宏观调控“一级主体、一级调控”不同的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级主体,二级调控”的调控方式,即中央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在统一的利益下分别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主体,除中央政府外,还包括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主体间的关系上,中央政府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中央政府在区域宏观调控中的这种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央的财政资金是落后地区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中央政府在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仍居主导;三是在制定协调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方面,中央政府具有其他调控主体所不可比拟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当然,地方各级政府虽不占主导,但仍然是区域宏观调控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违背和损害中央政府的区域宏观调控权威前提下,合理分配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责,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区域调控权力,对增强区域宏观调控的效果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现行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目标不尽一致,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曲阻现象时有发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使得必须重新考虑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即地方政府有两重身份:地方政府既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同时在现有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利益的代表,实际上地方政府应成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主体对象。
(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就是国民经济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就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来说,它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区域分工与协作以及区际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实现区域分工与协作。建立合理的新型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是区域经济、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选择的主要依据。我国改革以来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区际分工淡化、区域封锁等问题,都影响了各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只有各个区域立足其比较优势,明确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实现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问题。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威廉姆森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会拉大,之后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这就是区域经济中的“倒U型”理论。就目前的经济现实来看,我国应该选择旨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四)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域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即间接的宏观调节和直接的宏观控制。所谓宏观调节,是指宏观调控主体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并进一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宏观控制是指宏观调控主体直接作用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实施间接的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等工具,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政策的基础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各地区按照其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和未来可能趋势进行分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加以实现,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我国区域发展中所存在的市场分割、各自为政、盲目开发等一系列问题,给统筹区域发展带来诸多障碍。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域空间规划的成功经验,根据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科学地确立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界定经济区域的功能与定位,统筹考虑生产力布局,使目前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无序发展转变为按经济区划开展良性互动的有序推进。
三、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
(一)完善区域调控手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国家区域规划、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手段体系。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在区域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区域宏观调控水平。宏观调控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性质,掌握好其在不同经济区域应用的时机与力度。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着重使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这些经济区域的传导会更加迅速,实施效果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折扣。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可以主要采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产业政策对行业、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手段相配合。还要以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规划为实施宏观调控打好基础。针对聚集核心生产力的经济区域制定国民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为宏观调控提供便利,更是为发挥主体功能区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是统筹区域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区域宏观调控职能的体制基础。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在内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分割体制及行政区经济的壁垒,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使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从而实现区域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新型协调互动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调控作用。应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跨区域的协调互动,逐步确立东中西部地区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三)建立区域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在区域合作中总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必然伴随着区域利益从劣势的一方转移向优势的一方问题。这就需要合作中优势的一方给予劣势的一方必要的利益补偿,使合作的各方利益共享,否则,区域合作将难以持续。可见,从调整和协调区域利益关系着手,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总体布局要求,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有效地引导和安排重点产业向重点区域集中,限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部分产业扩张,并确保有关各方能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区域分工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四)设立全国性的区域管理机构。尽管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设立了“扶贫办公室”、“西部开发办公室”、“东北振兴办公室”以及“中部崛起办公室”等协调区域发展的管理机构,但各自的职能也仅限于特定范围,相关机构的区域管理和协调作用则难以得到体现。有鉴于我国区域管理与调控职能主要还分散在不同机构和主管部门的现状,根据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需要,设立全国性的区域管理机构已有必要。该机构应承担起制定和实施国家相关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监控区域差距变化的态势,以及协调区域发展中诸如地区、部门及上下级之间的各种关系等职能。
(五)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是我国区域发展实践的大势所趋。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出现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区域合作互动的热潮,但九十年代许多区域合作组织却名存实亡或解散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区域合作活动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缺乏完善、配套的法律依据、保障和规范。就目前我国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互动的要求而言,其所需要的法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上的法律规范;二是地方性的法律支持。因此,为了保障落后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保持区域政策措施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还须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的相关法律。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泽强.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8.5.
[2]陈林生.浅析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经济问题,2000.7.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而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具有反作用,区域经济在职业教育支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进而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能扩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进一步挖掘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慢,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职业教育不仅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能力不足,而且与区域经济对接方面还缺乏完善机制,以至于区域经济发展亟须的高端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和应用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人才输出方向上主要围绕社会发展、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等一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还是人才培养方向,都能够对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观的影响。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关键在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人才结构上还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设置专业,特别随着区域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职业院校要灵活调整其办学方向,在专业结构建设上要注重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衔接,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在公众的传统思想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对此,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迎合公众的需求,在办学方向上偏离了技能教育,走上了学历化的办学道路,如此一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效用大打折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并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人才培养上并未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把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性不足。一方面,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尤其在产学研层面,科研产出效率较低,未能发挥出其在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方面的效用。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未能发挥出在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并且职工继续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职业院校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然而,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在企业员工职业教育中的投入的精力还不足,由此可见,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未能发挥出其在区域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的资源投入和支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十分突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巨大,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远远高于欠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办学资金支持,导致办学的软硬件基础较差,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在技能劳动力培养和供给上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这样一来,会带来恶性循环效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和区域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办学定位偏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其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线,缺乏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会对职业院校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上来看,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自身发展战略和定位的选择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比较随意,未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自身现实条件充分考量的基础上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在办学方向上缺乏自身特色,一味追求“大而全”,办学模式趋同,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直接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从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两低一高”(工资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的现象可见一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决定着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职业办学质量上不去,人才培养质量将极大地受限,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会处于停滞甚至倒退。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伴随而来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职业院校必须主动承担起这一时展的重任,在办学过程中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是部分职业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办学条件较为薄弱,实训基地欠缺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达到一线技术工人的能力要求,人才满意度无法达到社会预期。
3.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衔接度较低,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衡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程度标准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相吻合。从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设置同质化较为严重,欠缺专业特色,尤其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未能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色来设置专业。职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专业设置普遍存在着追逐热门化、求全化等不良现象,以至于各个职业院校专业间的重复度较高。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设有计算机类专业、财会金融类专业以及其他热门专业,而区域市场对这些热门专业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由于专业结构的重复度较高而导致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同类型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同时,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专业与产业不对接、课程结构与产业技能要求错位、职业院校专业布点与区域产业集群吻合度较低等诸多方面。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科技进步和发展加速了对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都看清楚了这一发展趋势,不约而同地设立起了计算机相关专业,造成此类专业人才的大量供给、人才过剩现象较为严重。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大计算机专业分别被“红牌”警告。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此类高职专业毕业生除了失业率高、薪酬水平低的因素以外,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欠缺,导致专业结构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性不足。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状况,还要结合未来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科学预测产业调整对不同人才结构的需求状况,灵活地对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然而,伴随着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速度加快,新兴岗位和产业不断涌现,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言,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滞后性,为了满足区域发展需求,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先进制造业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战略把握度不够,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速度跟不上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4.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衔接机制欠缺,二者的互动性不足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离不开相关的机制保障。然而从现实来看,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衔接机制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首先,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制约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效率提升,导致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不深入、不稳定。其次,职业院校在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不足,办学质量低下,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安排、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最后,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机制。目前来看,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企业对职业院校实习生的接收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对毕业生实习到就业的衔接机制,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尤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策略探究
1.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推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首先,职业院校应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为办学理念。区域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作为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实现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要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办学实力和规模的提升,必须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区域产业集聚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培养、技术研发和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区域产业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能力扎实、执行能力较强的一线生产人才,同时也需要综合素质过硬、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智力服务型人才,为了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大与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建立良好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出一支既具有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外显性技术技能、又具有区域产业未来发展所需隐形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以实现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的联动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合作,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树立协同办学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主要面对区域发展培养人才,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技术人才的接纳者和使用者,作为人才使用终端,理应担当起部分人才培养重任。职业院校寻求企业的协助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因此,职业院校在承担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探索校企之间的合作通道,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依托企业的生产设备平台开展相关的实训教学,企业要积极吸纳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习和实践活动,为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出谋划策,做到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之间的双赢。再次,职业院校要秉承为区域产业布局服务的人才培养理念。区域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其能否保持健康发展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晴雨表。职业院校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最为直接的途径就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依附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一种高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要与区域产业布局相一致,专业调整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借力强化自身实力,促进职业教育的繁荣。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资源投入上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最后,职业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体制和学制的约束,以开放积极的姿态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明确自身定位,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全过程,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构建一条满足全社会终身教育诉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灵活做出相应调整,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环境的变化。
2.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同时,教育投入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间接影响着其向社会供应技术应用型劳动者的数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必须从多方入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机制,充分保障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除此之外,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管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适度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经费投入标准和主体责任范围,并以制度化保障予以落实。积极调整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保障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对等化,全面保障生均财政拨款,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其次,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构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筹资制度和体系。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供应,并且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应用型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并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资金,共同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最后,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公示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投入和支出的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机制,并根据评价结果严格实施奖惩,真正地保证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中来。
3.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保证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
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更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持,同时职业院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主动投入区域经济建设中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在专业设置上要切实做到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搜集和获取区域产业升级调整相关的信息,预测未来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岗位和职业变化,从而调整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区域产业的需求。总之,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职业院校必须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打造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专业,在突出重点专业的同时还要兼顾一般,从而保证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岗位结构相吻合。专业结构设置情况不仅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一方面,从政府宏观视角来看,要建立起一条完善的专业与产业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二者之间的衔接;另一方面,从以学校和企业为代表的微观视角来看,建立科学的校企互动的激励机制,进而保障职业院校的专业群与企业岗位群之间的对接。最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协调。条块分割的专业分布难免会降低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区域产业的布局要求也不相符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满足区域产业布局的规划要求,就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专业集群建设,并积极吸纳产业规划部门和产业发展组织参与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来,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实现有序、有效的衔接。面对区域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的转移方向开展与其相对应的相关专业,并且要从强化以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来强化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协调性。
4.加强区域内部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职业院校在办学探索中,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生产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到产业生产中来,达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和命脉,职业院校要从宏观层面考量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在产学研上要积极与区域内部企业实现联合协作,并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科学地制定产学研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方向都要与区域产业保持一致。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也有所差异,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形成市场化导向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要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服务,以实现区域产业的集群发展。
5.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院校办学机制
要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必须保证其办学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分离的状况,在人才培养结构、规模和质量上满足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一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衔接的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校企合作的互动发展机制,并且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活动,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鼓励社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倡导“订单式”人才培养,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
作者:徐玉蓉 祝良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纪慧蓉.产业升级视域下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及优化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27).
[2]曹培之,阙明坤.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4]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1).
[5]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
[6]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7]张海峰.基于区域产业布局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4(32).
[8]梁炜,贾腊江.陕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