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市经济学原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市经济学原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经济学原理

第1篇

(一)城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发展趋势的需要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重要分支学科,是介于社会经济学科、城市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之间存在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观性质、边缘学科性质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包括宏观城市经济学、微观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经济与社会管理等研究内容。城市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其教学对象一般为经济类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和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但缺少城市实践的社会经验,没有城市发展的概念和有关城市经济的切身体会。在实际教学中,城市经济学应体现其应用性,应面向世界、立足于国内城市发展现实,体现中国城市特色和区域特色,达到结合当前中国或区域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应用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城市经济分析方法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目的。以此为衡量标准,目前城市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步伐仍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按照城市经济自身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和课程特点,深入系统地进行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

2012年3月,通过对经济学专业民汉三个班级、90份《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期待很高,尤其期待对城市经济学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及通过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并以此来提高利用城市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经济活动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又是适应新时期城市经济学课程发展趋势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三)适应新疆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城市经济学教学实践看,因民、汉学生在实际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着差距,同样的教学内容并配合同样的教学方法,民族班学生表现出理论接受比较困难的现象,教师在民、汉班级教学内容设置、授课模式、授课方式方法等方面必须要采取区别对待方式。然而,案例教学对民汉班级学生都很有效果,学生对此模式的兴趣也高,在课堂积极思考、积极讨论,教学效果较为明显。然而,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内容因不同教师的科研背景而有较大的差异,教学案例数量还比较有限,在教学实践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改革。

(四)新疆地方经济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城市经济学注重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创新、提高,不仅能进一步完善经济类专业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中把中国和新疆城市化演变、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营与管理等实际内容融入课程,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仅符合新疆高校的办学理念,而且是新疆当前提高办学层次、为新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储备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城市经济学原有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城市经济学原有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应用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有教材实践性不够。因现有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理论体系较完整,利用现有理论解决现实经济社会中的问题章节内容安排不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接受存在困难。二是教学内容存在差距。分别针对民、汉学生差别化教学方式,即在城市经济学课程内容安排上,民族班级授课内容要比汉族班级少,且在授课模式、授课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民、汉学生在知识结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三是案例内容较少。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案例数量总体上还比较有限,一些教学案例时效性较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四是教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新疆财经大学城市经济学科研团队在城市经济学领域虽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受诸多原因限制这些成果未能及时补充到教学中。

(二)课程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均衡。目前,城市经济学教学中仅有少部分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大部分章节仍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教学效果有待于提高。二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够。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扩大信息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但在实际中,城市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还未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课件与教材重复性较大,信息量不足。三是教学方法需要创新。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如鼓励学生以本课程内容为主申报课题,等)、实践教学(如参观,请社会专业人士进课堂等)和实验教学等、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城市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学生反映的实际情况,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城市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提前预做准备。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7人,在每一章讲述之前由教师提前针对该章节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的动态给每组学生布置3~4个讲课主题,要求提前查阅资料、数据,做好讲解准备。二是学生授课过程接受大家提问和监督。学生讲解要求板书讲解要点并维持好课堂秩序,每个学生讲解时间控制在15分钟,讲解中和讲解完后要接受学生提问并进行解答,如当时答不出,可以继续查阅资料进行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解答。教师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听课状况,及时进行管理。三是教师总结。教师对本章总体内容进行进一步概括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记录每个学生讲解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作业布置灵活多样。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查阅和讲解的资料灵活地安排作业,有些章节以小组完成作业为主,有些章节以学生个人完成为主。五是灵活调整考试内容。在所有章节内容讲完后,各小组要针对所讲授重点和难点设置复习题,有些好的复习题被选作考试试题。

四、城市经济学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一)课堂表现方面

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发现绝大多数民汉学生能对老师布置内容进行提前准备,能在课间主动和老师交流。有些学生授课准备相当充分,能全脱稿熟练讲授内容,数据和例子恰当并能较好解释理论,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有些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发散性讲解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富有创新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比如,经济学2009-3班留学生案例授课在学生中产生很好的效果,他用计算机将哈萨克斯坦城市化进程画成一张图表,张贴于黑板上给学生讲解,思维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吸引力,赢得学生的热烈掌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民族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根据其他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课后及时地查阅资料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汉语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主动解答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民族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认可,普遍反映“获益匪浅”。从听课来看,绝大多数民汉听课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明显提高,以前经常出现的课堂说话、玩手机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勇于提问、敢于争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术气氛渐浓。

(二)试卷分析方面

通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城市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应用改革实践,涉及民汉三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均为“优良”。经济学2009~1班和经济学2009~3合班(共71人)平均分为86.93分,及格率为98.59%,90-100分之间人数为41人,所占比重为57.75%,80~89分之间人数为17人,所占比重为23.94%,70-79分之间人数为7人,所占比重为9.86%,60~69分之间人数为5人,所占比重为7.04%,60分以下人数为1人,所占比重为1.41%。此外,经济学2008~2班(共33人)平均分为87.45,及格率为100%,90~100分之间人数为16人,所占比重为48.48%,80~89分之间人数为10人,所占比重为30.30%,70~79分之间人数为7人,所占比重为21.21%。

(三)学生评价方面

在学期临近结束时,经济学2009-1班和2009-3班每小组学生代表总结了城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及未来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方法新颖,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继续坚持下去。在经济学院教学思想大讨论会议上,学生代表发言肯定了城市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并认为这种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思考和启示

第2篇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思考;实践

前言

目前,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新时代人才,其中就包括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高校成为了为国家输送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加强“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以及教学思想的创新等。因此,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创新应该从加强师资力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建设这门精品课程。

一、“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教学理念需要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才能更深刻理解会计理论知识,提高会计技能。这一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高校会计教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合理渗透实践的内容,以此来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是否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解决会计问题的技能。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根据国家的会计政策以及最新的会计动态来调整教师的培训内容,不仅要加强会计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还要提高其实践教学意识。另外,“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要求高校的会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从业资格,还应具有会计方面的专业资格证书,让这两种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之中。

(三)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发展需要

很多高校在进行会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忽略了实践教学部分,这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出入[1]。会计学原理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更加强调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将二者并重,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容。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提升。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来说,理论与实践是分不开的,理论知识能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内容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理解更加具有深度和难度的会计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应以国家会计政策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完善网络资源共享的平台。

(一)教师方面

高校对于老师队伍的建设应该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模式,内部培养主要是从校内原有的财会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合适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目前很多高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刚毕业的研究生,虽有较强的知识背景,但却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高校应重点培养这些教师。从外引进主要是聘用一些学历职称均较高又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教师梯队[2]。

(二)教学内容方面

“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不仅应重视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核算方法等理论的内容,还应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加便利条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让学生运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

(三)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的高校会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的模式,仅仅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有些片面,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会计工作的要求。在高校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内容导入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利用会计软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上的很多资源都是很好的会计教学内容,高校财会专业的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3]。利用互联网设计更适合学生理解会计知识以及练习会计操作的平台,比如电子课件下载平台、网上账务练习平台以及网上考试系统等,让学生虽不在课堂上也能及时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三、“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路径

(一)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对财会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背景下的师资队伍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大的知识背景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师资队伍中的每个成员应该在教学业务方面以及教学模式方面形成一种平衡和互补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企业财务会计的实践经验[4]。“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才是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师队伍,会计学科的实用性就决定了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教师的从业资格,还能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培养时,可以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到学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师进行实践经验的传授,老师也可以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到企业去实践锻炼并向企业会计师请教和交流。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建设,会计课程的教学应该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质量相联系[5]。好的教学内容是支撑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的建设主要就是教材的更新与升级。教材对于学生理解会计知识非常重要,老师可以根据本学校财会专业的学生自身特点为学生编写合适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方面实训教材。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还能让老师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另外,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实践教材中应做主体体现。

(三)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师应该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以及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财会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主要是账务方面的处理,老师可以参照情景教学的模式为学生创建仿真的会计工作情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账务处理,以此来增加学生对账务处理流程的熟悉程度,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会专业教学的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比如利用网络平台进入金蝶、用友等会计操作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慕课、微课及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上,还能让学生得到实际的操作训练。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术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会计软件将会计核算的环节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理解会计学的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对学生理解会计知识有帮助的教学课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的交流。高校应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些现代企业会计方面的软件,并对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在课后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查找释疑,也可以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练习。另外,专业教师应该搭接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经常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随时掌握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专业指导。结论综上所述,“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校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从师资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方法方面以及共享资源方面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本文对“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财会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浩岚.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虚实共建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6,(10):61-66.

第3篇

前言:宇宙万物皆景观。狭义的景观指的是“风景”,广义的景观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景观一方面积极的和美好的表象,另一方面则是消极的,甚至丑陋的表象。景观的主体有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的,它会受到生态和文化影响。目前,我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城市建设中现已开始把城市景观设计放在了首位,这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因为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应把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把我国建设成为拥有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的国家,这一目标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背景、现状与意义

城市是一个开放性质的复杂系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在这个大的空间中,凝聚着人类的情感、智慧和对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人的主观思想会引导着城市景观的形成,并对已存在的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则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支持人们在其中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的演变和发展会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影响,在任何时间段,人们都会根据现有的需要和情况创造出当下的城市景观;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城市的自然化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然存在于环境,也存在于高度科技水平下的的人工环境一城市中。但人们存在忽视城市内部自然的趋势。作为城市自然载体的城市景观往往排斥自然因素,在园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学原则支配下,利用有限的场地,有限的植物建立起满足单一功能(游乐)的草坪、花坛、树丛、喷泉和广场等人工景观。殊不知,这样不符合地理学的设计规划会给人类以后的生活造成多大的灾难。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地理学原则

毫无疑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山川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了各个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共处,有助于一个城市特色的创造。如今,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我们应该竭力提取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以其自然的灵性“软化”这个城市的钢筋混凝土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各种因素的联系纽带,它未能根据城市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与城市外的自然因素相连接,结果产生大量与当地文化景观不符合的景观,对于一个环境来说,不符合基本地理学的创意也是无用的,人们为了营造某一个空间,利用了大量外来植物,不仅要求有较高端的管理技术和实施费用,而且未给城市野生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它虽然拥有了最肥沃的土壤生长和足够的能量来源,但无益于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它拥有减缓和降低灾害的潜力,却无助于城市灾害的解决。因此,michaclhaugh说:“目前的设计和美学原则创造了一些与环境和社会需求毫无关系的形式”。

三、 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显著扩张,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过程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如城市自然景观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自然的生态过程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在消失、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突出等。这些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区域生态质量,还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不得不更加重视景观生态的规划问题。现今,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减轻城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生态,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一词首次由1937年德国地理学卡尔特罗提出,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化的一门科学。我国部分研究者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以及动态变化的生态学新分支。并认为只有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景观学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考虑,才能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问题。

1.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与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从区域范围角度看, 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从较小尺度上,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为主的三要素构成。其中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刘茂松、张明娟认为: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原理、生态流聚集与扩散原理、尺度效应与等级结构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原理、景观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变化与稳定性原理等7条基本原理贯穿于景观生态学的各个发展方向。

2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借鉴作用的主要原理

2.1 自然优先原理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使其维持自我更新,减少人类对自然影响的同时,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因此,一切园林规划与设计都应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为利用和改造自然先决条件。

2.2 整体优化原理

景观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应从整体的高度上把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和管理,对组成景观的各要素的构成、数量、分布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2.3 多样性原理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异质性原理决定了景观的多样性的存在,而多样性的存在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生态旅游活动即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提高观赏性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林的规划设计应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2.4景观个性原理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是地域分配客观规律的要求。每个景观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景观的个性。

2.5 生态关系协调性原理

生态关系协调,是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与自然及生态与生态间的协调。

2.6 景观异质性原理

景观异质性越大,景观类型也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因而就更加稳定。故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利用立地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树立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

城市景观的规划是合理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过程,是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规划设计形式,这意味着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城市景观的平衡。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合理的规划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实现自然与文化、规划环境与生命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融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超越现有的景观设计。首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能与自然和谐共存,并维护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而不是以破坏自然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其次,应能协调当前与未来世展要求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第三,要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

3.2 重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应用

该模式是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按照“环、楔、廊、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布置,保证绿地景观的完整性。可以利用生态廊道将绿地斑块有机地联结起来,通过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将城市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等方式构成一个绿地生态网络,真正融入城市内部,充分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

3.3注重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或现有景观的形成往往经过了较长时间,形成了稳固的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设计时,应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本着充分保护利用的原则,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加强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体现出景观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早欣赏时产生的意境美。在实际创作中,只有将四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第5篇

1 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MBA 和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至少已有200 多a 的历史,相比之下,管理经济学还十分年轻。世界上第一本《管理经济学》著作由美国经济学家JOEL DEAN (乔尔迪安或吉尔帝恩)写成于1951 年,在20 世纪80 年代由国外引进我国。本门课程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经济学的性质、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寡头博弈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结合教学实践,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管理经济学的经济原理与方法主要来自于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而管理经济学类似于农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某一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作为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这些部分包括风险、需求、生产、成本、定价和市场结构等,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管理经济学因为研究管理者如何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等重大问题,而成为工商管理者和企业提高其自身价值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实际是管理者的经济学,也可称作企业经济学。

1.2 深化管理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新修改的教学计划要求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2013 年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将课程的理论学时由36 学时调整为32 学时,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内容设计和相应的课时安排。此次大纲修订,侧重于管理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结合。选用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较权威的教材,其内容体系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管理经济学的基本体系,突出了时代要求和实际应用。具体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选取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案例,以使学生提高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1.3 重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其应用性与实践性。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讲授管理经济学理论时常常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正的管理实践。随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深入,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具体思路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充分利用院里的综合实验室(ERP),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所学管理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理解。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在企业管理决策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二是可以采取教学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去,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线,通过接触管理实践,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管理经济学理论。

2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新世纪、新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转变培养目标以外,还要改变教学方式,增加一些加强基本素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对目前学生存在的只会说不会做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现象要引起高度警惕。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的教学方式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理解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些专业术语、公式、图形的集合,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厌烦,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真正体现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在阐述管理经济理论时, 最好辅之以典型案例,用实际的资料和经验来表明经济理论实际上可以怎样应用以及已被怎样应用;同时,引入案例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管理经济理论通俗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企业的生产决策时,可以利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案例,去理解企业在生产时最优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如何实现的;另外,如果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不是最优的,如何利用生产理论去减员增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于让学生准确把握理论实质、启迪思维、培养活学活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2.2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目前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课程教学为主,教师讲的过多、过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必须当机立断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提纲契领,解决基本问题,注重对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可以有以下模式:第一,在模拟教学中,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管理决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熟悉企业管理实践的各环节,以及在每一阶段管理者管理决策的侧重点,最终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服务,真正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第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理论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利用发散式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设置案例讨论环节,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经济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77-02

0 引言

高职经济管理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技术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经济管理类课程实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借助借助于课堂、实训室、企业等多方面的不断对接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实力。怎样才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结合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做了如下研究。

1 高职经济管理课程中实施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经济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所占比重不多 近几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方针的调整,各类高职院校在课程的改革建设上取得很大进步,但在经济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效果上并未凸显。部分高职院校只对经济管理类的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上加以重视,忽视了经济管理类的实践性教学。把理论教学放在首位,把实践教学当成了经济管理类课堂教学的附属内容。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考核标准较低,考核形式和考核方法不明确,导致实践课部分很容易通过考试,如此一来,降低了学生学习实践课程的动力和兴趣,也影响了学生对经济管理类课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1.2 高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目前,对于高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主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导,培养出来的经管类学生是研究型人才,而非实用型人才,不能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服务。高职学院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把经济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只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变化,但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有效的将经济管理原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而且,这种经济管理类课程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转化过程,我们的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个过程,在教学计划中将这部分体现的非常模糊,比如我们的教师对经管类课程实践内容的安排不当;教学体制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潜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1.3 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程度偏低 高职教育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但目前一些高职学校和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合作实践时,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利益处理、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实践课程设置与企业发展脱钩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学校和企业间的经济管理类合作实践形同虚设。

1.4 硬件设施与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不匹配 由于经济管理这一专业的从业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创设校外实训基地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实习也有一定的困难,原本可以在校内根据需要进行教学实践的模拟,通过所创设的模拟环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但是从目前情况分析,很多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将资金大量的投入到工科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上,而忽视了对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能给模拟教学软件提供支撑,模拟教学还很难实现。

2 改进高职经济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对策

2.1 经济管理类教师要对实践性教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高职学校经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联系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我们的教师需要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我们要以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出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 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高职学生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需要企业的支持来进行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向企业提供科研平台,使企业运作效率和决策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知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对于学生来讲,学生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实习工作,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和实际应用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学校来讲,高职院校可以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结果进行更加客观、更加准确的分析;对于教师来讲,在校企合作的同时,也使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综合实践的能力。比如:可以选派学校的一批理论扎实、业务棒的骨干教师走进企事业单位挂职学习,真正从事经济管理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还可在企事业单位选聘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员参与我们的教学与管理,以此提高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

2.3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经济管理课程体系 我们还需要坚持把学生的就业当成教育导向,通过校企间的实践合作来改善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以同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企业人才的培养要求,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应用能力,把实际应用当成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原则,对现有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补充改进,构建出新的课程体系。

2.4 教师要精心安排经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教师要围绕经济管理类的实践应用,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广泛收集信息,适当撇弃那些没有实践教学意义的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经济管理类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精心梳理,增加必要的实践环节,组成一个新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教师还应根据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准备实践课程教学课件。

2.5 加大实践性教学考核力度 考核评价是经济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成绩考核方面,还需要加大实践成绩的权重以及日常的实践作业量。例如以项目化、过程化教学为设计依据,增加实践课考核的次数,对每个实践单元的内容进行考核,将每个单元的考核结果乘以系数纳入最后的考核总分当中。

2.6 加强专业教学梯队建设 近年来,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在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却不能实现同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团队结构不合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有教学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的比例较低;二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几乎都是从高校毕业走向高校教学,没有参与本专业的实践活动。所以针对这两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师人才引进、再培训方面多下功夫,构建适合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梯队。

3 总结

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经济管理类行业的发展现状,合理调整经济管理类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加强和企业间的合作力度,使学生能够积极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综合性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开创高职经济管理类教学的新局面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火军.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探讨[J].统计与管理,2012(3).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途径与方式,降低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景观设计。

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如何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进行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 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1)中尺度

在中尺度的城市景观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城市湿地研究的基础,可把城市湿地看作是在城市人工景观基质上由湿地廊道和湿地斑块所组成的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它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也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把城市湿地放在区域整体景观中进行设计,利用城市的水网结构,通过保持一定的水岸绿化空间,使城市中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要素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并维持城市自然板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也为城市中的水生、湿生和中生生物提供了一个连续的空间。

(2)微观尺度

对于微观尺度的湿地,规划前其景观基质多为农田,在成片的农田基质上常分布着湖泊斑块、苗圃斑块、居住工业地斑块、鱼塘斑块以及森林斑块,各斑块之间以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及树木廊道连接。据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斑块边缘,边缘效应的存在导致了景观中的物质流动的改变,一个结构多样性高的植被边缘( 无论垂直还是水平结构) ,其内部存在的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也高。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景观中边缘生境的总量。这就是说,大规模改变湿地的景观格局对各生物种群的发展十分不利,某些关键物种的消失可能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因此,对于该尺度的湿地景观,规划后应避免景观的破碎和肌理的损伤。在开发建设时要严格遵循规划要求,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不要或尽可能少地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维持景观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要尽可能维持或改善现有景观格局和肌理状况。维护湿地环境的这种景观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又可促进生态系统的整体及各部分功能的稳定,同时又可提高湿地景观的生态美学价值。规划后的湿地中,往往会存在湖泊斑块、农田斑块、密林斑块、湿地群岛斑块、草场斑块、建筑广场斑块、树木廊道、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等。各种斑块廊道相互交叉形成网络,与基质密切联系。在中尺度内,斑块与廊道强调的是其连续及完整性,而在微观尺度中,斑块与廊道自身的形状、大小、数量则是影响其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应用群落生态学原理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2)边缘效应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边缘效应是基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生物的变异和密度增加而提出的, 即在不同植物群落边缘生物的变异和密度有增加的倾向。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价值,在这种特定的生境中期望有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有新的微观环境,导致有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和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气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特殊需求的物种散布和定居,从而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居群个体觅食和躲避自然灾害的能力,允许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边缘效应的特征。这种边缘效应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高,生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强烈改变自然景观格局,引起栖息地片断化、栖息地的丧失和边缘数量的增加,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减少。故在对湿地进行规划时,应对敏感区域划分等级,采取不同保护、开发措施,并注意加强边缘效应的利用和管理,这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3)生态演替规律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替代的顺序过程。生态系统是动态的,从地球上诞生生命至今的几十亿年里,各类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和演替之中。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生态规划要在认清规划区域内现存植被的未来演替趋势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划。

城市和社会需要可持续的发展。一个自我持续的景观设计应能满足当前人们对它的需要,同时又不对环境或人类的未来发展需求产生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合理的应用生态学原理。

[参考文献]

[ 1] 黄凤茹. 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新思路[ J]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 1) : 52- 58.

[ 2] 孙广友, 王海霞, 于少鹏.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J]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 ( 5) : 94- 100.

[ 3] 潮洛蒙, 李小凌, 俞孔坚.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J] . 城市问题, 2003 ( 3) : 9- 12.

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26号令 转设 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路正南(1960- ),男,江苏武进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周西安(1977- ),男,湖北京山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国(1977-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民办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8JYD014)和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选择与重构”(项目编号:JJ08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6-03

独立学院从创办至今已逾十年。截至2010年12月,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08所,本科在校生达258万,占全国本科生总数的22%左右,占全国民办高校本科生总数的58%左右。少数独立学院已拥有硕士点,部分独立学院正在筹备升级为二本院校。可以说,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阶段分析

(一)初创期(1999~2002年)

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独立学院的前身“二级学院”“民办二级学院”或“新制二级学院”产生。从此,“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展势头强劲,短短几年,就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全国的大部分省市。这些学院凭借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结合充裕的民间资本,引入民办或民营办学模式,在本科学历教育的高起点上快速发展,办学形式逐步多元,办学目标服务于母体高校的整体利益,但尚不具备独立办学的主体资格,对母体高校的依附性极强。此阶段,二级学院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承担着为母体高校筹资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任务。在母体高校的扶持下,二级学院逐步明确了办学理念,确定了体现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从严从高,二级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步入正常轨道,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部分学院拥有了独立校园。由于处于摸索时期,相关政策没有出台,少数二级学院也出现了违规招生等不良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二)建设期(2003~2007年)

2003年,以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独立学院从无序扩张进入治理整顿、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对原有360多所二级学院进行清理整顿、重新登记。经过逐个审查,取消了其中100多所二级学院的办学资格,并对其中249所进行了重新登记。通过整顿,独立学院“优”“民”“独”的特征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同,这一新的办学形式基本得到社会认可。与此同时,面对教育行政部门密集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独立学院迅速调整了发展思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体制与机制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实现办学模式由理论型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部分独立学院基本达到与母体高校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确立了充实、巩固、提高的指导思想,总结、完善富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学生特点,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了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和“3.5+0.5”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阶段,独立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一些教学关键指标与一般本科院校基本持平或接近,教学成果开始涌现。这些办学业绩为独立学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也为其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转型期(2008年至今)

2008年,以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标志,从政策层面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提出了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于目标举措,独立学院进入向民办普通高校过渡的“转设”期。在此阶段,独立学院的总体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出现了一批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代表的办学理念先进、条件较好、资金雄厚、质量上乘的优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开始由规模扩张、校园建设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和注重特色的发展阶段转变,总体呈现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有十余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部分独立学院开始举办十年院庆,总结十年办学经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其生存空间。如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立了“优化结构、强化应用、错位发展、形成特色”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健全了教学过程管理业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精心构筑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效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培养,办学优势和特色逐步彰显。

二、独立学院的办学政策演变

(一)默许试办

1998年,江苏、浙江两省在部分高校引入民办机制,进行国有民办的试点工作。从全国范围来看,从1999年到2002年这几年间,是独立学院迅猛发展时期,全国有25个省市举办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数目达到300多个,本科在校生40多万人,初步形成占地约7万亩、校舍约8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约12亿元、图书约 2000万册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段时间内,国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政策,部分宏观教育政策中的个别条款为独立学院的产生提供了政策依据。如《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规定了发展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和地位等。

(二)整顿定性

因少数独立学院无序扩张、违规办学,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独立学院做到“六个独立”,吹响了规范独立学院办学的号角。同年,教育部召开了“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网络视频会议”,提出“优、独、民”三原则,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专项检查通报,对7所违规独立学院进行了通报批评,给予减少招生、暂停跨省招生等处罚,要求独立学院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200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要求:加强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引导独立学院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2006~2007年,17所独立学院因自有办学用地、自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以及基本办学条件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被教育部确定为限制招生(黄牌)单位。2007年4月,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资产权属核查工作结束,教育部对113所独立学院进行通报批评。1所给予黄牌警告,并通过媒体向社会。

毋庸置疑,这一阶段国家针对独立学院的方针、政策是十分明确、坚定的,加大改革力度,规范办学,保证质量是独立学院不容回避的话题。如在《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专项评估方案》中,明确要求对独立学院进行教学专项评估。重点强调三个方面:一是着力体现“六个独立”要求,即“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独立进行财务核算”“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文凭”和“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二是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即明确独立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并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是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凡评为“合格”的学院,将予以“通过”。其中,对于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院,准许日后直接申报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凡评为“不合格”的学院,予以 “暂缓通过”,限制当年招生,限期整改并于适当时期进行复评。其中,对于办学问题严重者或因不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而诱发事端、影响稳定的,将予以停办甚至严肃追究独立学院举办者、有关高校和主管部门的责任。

(三)规范发展

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即26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独立学院的设立、组织与活动、法律责任、管理监督、变更与终止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其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在《办法》的“附则”中,明确要求此前设立的独立学院以5年为限,按照《办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充实办学条件,完成有关工作。在《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中进一步明确:“积极做好现有独立学院的规范和办学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复杂性和实际情况,国家对已设独立学院给予了五年的过渡期,并明确了相关政策:(1)基本符合《办法》要求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提出考察验收申请,教育部组织考察验收,并对考察验收合格的独立学院核发办学许可证。(2)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可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颁发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3)既不申请考察验收,也不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的,可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但必须按照《办法》的要求,规范体制机制,充实办学条件,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有序地做好报请验收或申请转设工作,过渡期结束后,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办理。”其核心精神是“不进则退”,即通过严格评估优胜劣汰。一方面鼓励合格的独立学院从母体学校中独立出来,自主发展;另一方面给不合格的独立学院亮红黄牌,建立有序的退出机制。

《办法》的出台,包括以《办法》为核心衍生出来的《关于审批独立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标志着独立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向民办普通高校过渡的“转设”期。在这个新的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强调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态度,要求根据独立学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部分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如江苏省下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独立学院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决定对该省独立学院开展专业建设抽检工作。

三、独立学院的发展出路分析

2009年2月,教育部下发《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明确了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四个方向:符合教育部相关要求,经教育部考察验收合格的,可以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办学;符合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可以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等学校;符合其他层次学校设置标准的,可以转设为相应层次的民办学校;可以终止、合并或并入公办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今年是该方案推出的第四年,各独立学院的转设和改革工作也进入了实质阶段。

(一)转设为民办高等学校

独立学院“转设”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政府大力提倡和积极鼓励的。一部分“校企合作型”的独立学院,借助公办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充足的民间资金,集公立大学品牌与民办新机制的优势为一体,逐渐创出自身的特色与品牌,且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对母体的依赖程度会逐步减少,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将会越来越强,逐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的民办大学。2008年10月,首批5所申报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有4所获得教育部批准,且全部在东北地区。2011年上半年,全国又有12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民办高校。但在转设过程中,因民营成分占主体、办学模式多样,独立学院何时申报“转设”、能否成功“转设”并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更多地取决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高校设置规划及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达标情况,客观存在固定资产过户的政策法规相对缺失与方法程序繁冗等问题。

(二)通过验收,作为独立学院继续存在发展

《办法》有3个关键词:“民”“独”“优”,其中尤以“独”最为关键。当前,“独”字问题最大的恰恰是那些由母体高校全资举办的独立学院。他们既要通过教育部考察验收,又要保证母体高校的最大利益,无外乎有以下三个选择:

1.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维持现有模式。“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是大部分独立学院在考察验收中面临的难点、焦点问题。那些由母体高校全资举办的独立学院,更容易接受——围绕“民”“独”“优”做工作,增加些许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维持现有模式——这种相对简捷的方案。

对于土地校园建设,部分独立学院已有成功范例,如东南大学将原来的浦口校区1200多亩校园及教学设施交由成贤学院独立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在建设仙林新校区时,因地制宜,通过一座山头分割划出一块土地单独建设另一相对独立的校园,由中北学院使用,该校区又与母体主校区相连。这些独立学院的校园及基本办学设施的产权仍然在母体高校的名下,但在应对考察验收上已具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只需完成资产过户就能符合《办法》的要求。但资产过户手续烦琐,费用较高,如何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保证举办高校的权益,尚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

多数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依托母体学校,通过聘请母体学校的教师作为专任教师,此种模式严格意义上并不符合教育部的文件要求。若要保持举办高校的全资模式,通过教育部的考察验收,需要母体高校根据整体师资情况长远规划,通盘考虑。图书资源、实验室和教学仪器等设施是又一难点问题。部分独立学院都是共享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办学成本,增加收益,但按现有状况将无法通过教育部的考察验收,需要加大投入或采取可行措施加强建设,以符合或部分符合《办法》的要求。

2.与社会力量合作,构建股份制模式的独立学院。股份制模式,既能发挥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的热情,又能保证独立学院教育的公益性,符合母体高校和出资人的利益要求,能够保障学校的持续正常运转。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是这一模式的成功范例。这种模式,通过产权调整,明晰产权主体,重估无形价值,以无形资产构建独立学院股份制模式,即举办方持无形资产股,社会力量投资,完全按照《办法》的要求建设,纯民营机制模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较好选择之一。但需要解决好母体学校无形资产依法科学定价、法人财产权依法科学界定与划分、资本的逐利本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协调与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且寻找并确定合作方或投资方需有一系列程序和众多事务。

3.与地方政府合作,异地办学。寻求与地方政府合作,即走校府合作道路,到异地办学,完全按照《办法》的要求重新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图书馆和实验室等教学实施。目前,一些高等教育机构缺乏、人文底蕴不足、文化产业薄弱、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有意吸引高校进驻,以推进本地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营造人文氛围,提升城市品位,为独立学院外迁异地办学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外部环境。这种合作方式通常是由地方政府解决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有效规避了举办高校置地兴办校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形成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相互渗透的关系,实现了“文化”与“资本”的对接,在某种意义上是地校双赢的选择。近来,这种模式在江苏省、浙江省较多,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是这一模式的成功范例。

(三)逐步消亡

这里提出的“消亡”包括《过渡期工作方案》中的后两种,即“符合其他层次学校设置标准的,可以转设为相应层次的民办学校;可以终止、合并或并入公办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笔者仅讨论一些人的固有的观念误区可能会造成独立学院的“消亡”。如认为独立学院应先“独”出来,才能“立”起来,先“独”而后“立”。这种“一刀切”的想法,不符合教育规律。独立是趋势,这点毋庸置疑。但更为重要的是,“独”与“立”的时机和条件,应该有一个过程、一定的条件,只有具备条件后,才会有利于独立学院的成长发展,如果在初期就独立出来,并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把握不好甚至会打击它,而这种打击往往会是致命性的、毁灭性的,或者说是灾难性的。实际上,我国独立学院真正稳定发展的时间太短,尚处于“幼年”时期,目前这种依托母体高校的状态还需要再保持一段时间。

当然,极少数独立学院,如果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不高、质不优而价不廉,学生就业状况又不好,就会面临生源危机,其生存和发展就会很困难,那么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就处于被淘汰之列。这些独立学院只能丧失其“独立”地位,逐步终止、合并或并入公办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

[参考文献]

[1]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刘凤泰.从专项检查看独立学院的生成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3]吴启迪.以评估为契机,力促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4]王悦芳.论“独立”应该缓行[J].高等理科教育,2011(5).

第9篇

关键词: 《连锁经营原理》 项目化实践性教学 构建

《连锁经营原理》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具有交叉学科的专业特点,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关联性较强,既包括贸易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又包括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还涉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与方法,所涵盖的知识体系非常丰富。《连锁经营原理》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和连锁企业的一般运作方法;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对连锁企业的运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提高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连锁经营原理》的特点、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学科体系和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必然要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必然要以实践活动来展开,以项目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围绕项目的实施开展学习,活动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项目为中心进行设定和组织,内容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而这些情境必须是构成项目的必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1.《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构建

1.1基本思路

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课程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实践中只有基于具体的工作项目的完成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完全处于真实的工作情境或环境中,以企业员工的角色审视自我,在实践中将企业情境与所学课程知识结合起来,从认知、感知的感性认识到项目化的实践认知,再到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升华。通过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活动,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完成对学生基于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

1.2构建原则

根据《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目标、特点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必要的工作情境作为项目化实践性课程构建的基础和条件为构建原则。工作情境是项目和问题发生的基础,是项目实施和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在设置工作情境的条件下设计项目和问题。针对《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不同教学单元可以设置不同的工作情境,具体的工作情境的载体就是实际的超市、百货商店、特许商店、便利店或专卖店等企业。企业的选择应优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尽可能选择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也可选择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企业,通过学生项目化实践性活动的展开,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强化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共赢,使得知识与实践零距离对接。

1.3构建方法

《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构建方法是以工作情境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的。在具体构建时可以通过工作岗位分析来构建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各种能力要求来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通过安排教学情境下的具体课程活动实现工作岗位上要求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是将《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各章节知识点进行重组,以真实的工作情境和《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若干具体的项目,各项目以任务导入为引领,若干知识点和若干小任务为支撑,最终构建完整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达到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项目的选择可以是设计性、解析性或综合性的,项目的大小、难易程度与教学要求既要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自身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实际。在项目组织上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也就是要回答:“学生动起来,教师做什么?”的问题。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在其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协助、服务和监督工作。项目确定后,教师要梳理相关理论知识,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准备必要的项目实施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组建相应的项目小组,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2.《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多人分工合作和自主制定实施计划,注意运用项目管理策略和项目质量监控办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获取知识和相关技能,课程实施有着明确的时间、实践的具体内容、实践性教学情境设计场所或环境、实施方法、评价标准、课时总量等;课程的具体实施以在实践中学习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项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设置项目讨论与学习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和成员的任务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依据项目目标,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中增强团队意识和思考技能,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拓宽解决问题的思维。在企业现场创设必要的项目情境,根据职业岗位执行过程及能力的要求,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主题,并分解主题,让学生预先按所分解的主题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应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我院08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在《连锁经营原理》课程中实施“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例说明项目化实践性教学课程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2.1成立项目小组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首先要成立项目小组,小组成员由若干名学生和一名指导教师组成,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小组由学生推选1―2名小组长负责项目的开展工作,小组成员数量的多少视项目的大小和难易而定。

2.2确定项目内容与主题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及《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单元教学目标,选定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为项目情境企业,确定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项目为“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SWOT分析就是对企业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是项目实施的必要前提保证。为做好“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这个项目,首先,由学生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及时效,并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小任务落实到小组的每一名成员;其后,学生依据具体的小任务准备项目实施所需要的资料、工具等。

2.4项目实施

在项目准备完成后,学生依据项目分解的具体任务实施项目内容,项目内容涉及中山店的业态、规模、店址、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商品价格、商品陈列、店内POP、店内布局、商圈、竞争对手、供应商、营业额、毛利率水平等;项目内容涵盖商品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辅助与监督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2.5分析讨论

为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对项目分解后执行的结果,按照每天例会的形式通报、分析讨论,达成共识,并分配下一步的项目计划。

2.6总结

项目实施结束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出具“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报告,并依据分析结果给中山店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个人和教师对此次项目化实践性教学都要写出书面总结。

2.7评价与反馈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小组制作PPT汇报总结,项目评价小组(教师与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予以评价,回访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将项目最终结果(分析报告)反馈给企业,并与中山店店长交流,以便以后进行项目化教学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成倍地增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也为高职院校在本身教学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改变了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向,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熏陶培养了终生发展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模式会有更大的展示舞台,会逐渐显示其高职教育特色的强大生命力,也需要企业、院校与学生的共同协作才能得以实施。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目前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