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近视眼的预防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近视眼的预防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近视眼的预防知识

第1篇

在这儿,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近视是怎样形成的,以便及早的预防和控制。

一、长期从事近距离者,连续工作时间不宜太长,应每隔40-50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防止眼睛过度疲劳,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连续看书或写字不应超过半个小时,三年级以后每节课不应超过50分钟。以防视力疲劳。

二、阅读或书写,应保持正确姿势,桌椅高低要适合,眼与读物之间,保持一尺远的距离。

三、阅读时要做到,不躺着看书,不连续长时间看书,不趴在桌子上看书,不看字体太小或印刷不清的书报。

四、学习或工作的场所,光线不要太强或太暗,用电灯照明,如25瓦灯泡,灯与书本距离不宜超过半米。若距离是一米远,就需要60瓦的灯泡了。灯光应在左前方避免妨碍视线。灯泡上最好有罩以免光线刺激眼睛。

五、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近视眼的一项积极措施。

六、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如有沙眼及其它炎症,应积极进行治疗。

第2篇

在这儿,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近视是怎样形成的,以便及早的预防和控制。

一、长期从事近距离者,连续工作时间不宜太长,应每隔40-50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防止眼睛过度疲劳,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连续看书或写字不应超过半个小时,三年级以后每节课不应超过50分钟。以防视力疲劳。

二、阅读或书写,应保持正确姿势,桌椅高低要适合,眼与读物之间,保持一尺远的距离。

三、阅读时要做到,不躺着看书,不连续长时间看书,不趴在桌子上看书,不看字体太小或印刷不清的书报。

四、学习或工作的场所,光线不要太强或太暗,用电灯照明,如25瓦灯泡,灯与书本距离不宜超过半米。若距离是一米远,就需要60瓦的灯泡了。灯光应在左前方避免妨碍视线。灯泡上最好有罩以免光线刺激眼睛。

五、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近视眼的一项积极措施。

六、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如有沙眼及其它炎症,应积极进行治疗。

第3篇

【关键词】知识观 教育研究 范式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20-02

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经历了传统形而上学——自然实证——多元研究范式的演进。这种范式的演进不是无序、任意的,其背后隐藏着知识观的嬗变,它是传统知识观——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知识观的演进,也是旨在获得“教育知识”的教育研究领域的呈现。

一 传统知识观与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

知识观总是以具体的知识为载体,通过具体的知识形式表现出来。古代哲学家试图解释自然,获得关于世界“本体”存在的知识,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某种或某些基本元素构成的,自然有其天然的合理性,人类不需要对自然做合理性的论证,只需要做出解释。哲学的任务就是运用思辨的方式祛除现象的遮蔽,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神学的视阈中,人和万物都是上帝(神)的创造物,不需要理性的分析,只要有信仰就足够了,神学的任务在于论证信仰体系的合理性。

在哲学的影响下,产生了运用概念、命题、判断、推理对教育问题进行逻辑演绎的哲学思辨研究范式。苏格拉底提出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对方由“无知”到“知”,通过认识自己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柏拉图则认为,知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是绝对真的和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观念系统。他区分了臆见和知识,认为臆见是变化无常的、是个别的,而知识是永恒的,是排除各种假象的绝对的“相”,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去蔽、回忆。教育就是不断的排除的困惑和臆见的纷扰,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洞察真理,接近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是人的灵魂三个组成部分,据此,他指出天性、理性和习惯是影响人善良和德行的三个因素,“天性、理性和习惯不能经常统一,要使他们相互协调并服从理性,除了通过立法者的力量之外,就寄托于教育”。

在中世纪,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成为知识领域的权威,教育的话语被宗教神学宰制。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万有的唯一真原,化育万类的至美者。”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人皈依于神”。其后,马丁·路德也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上帝的虔诚,而作为改革者他又指出,虔诚不是对教义、教条的简单信仰。他强调教育必须着眼于公民素养、职业技能、教师和政府官吏的养成等现实的社会目的,最终实现对神虔诚的信仰,实现灵魂的救赎。

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后承继思辨研究的传统,他从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出发,构建了服从自然规律的教育状态。在《大教学论》中宣称:“我们愿意用先验的方式去证明这一切,就是从事物本身的不变的性质去证明。”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界有其规律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理应顺应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卢梭提出教育要“回归自然”,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其实隐含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人性本善,认为自然人是纯洁、善良并且快乐的,而社会人则充满欺诈、野心和贪婪。因此,“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而这种论说方式具有典型的哲学思辨的色彩。

康德指出,“受过教育的父母便是子女的榜样。然而儿童胜于父母时,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一个人教育不完全,则其教育他人不过是重复他的错误。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实验”和“理性”是教育学形成“学问”的重要标志。而赫尔巴特则明确称呼“教育学”为一门“科学”,他指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普通教育学》在论述方式上充满了形而上学的演绎和论辩,而在对人的教育方法的说明上却不时闪烁着经验科学的光芒,这也预示着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即将到来。

哲学思辨的教育研究范式上至古希腊三杰,中经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其、赫尔巴特等人,下至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等各教育流派。其研究的视阈是教育中的目的、价值、规范等带有终极意义的问题,特点是或从某一哲学观点出发来演绎自己的教育理想,或从个别的教育问题入手,寻求哲学的根源,从而建构起成体系的教育理论。

二 现代知识观与实证研究范式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自然科学取得在人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现代知识观也逐步确立了其在知识和认识领域的统治地位。这种知识观蕴含着如下的信念:知识具有决定论的性质,真正的知识所要展示的是现象之间必然的、因果性的联系,它能为预测和控制外部世界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知识具有经验论性质,可靠的知识来源于经验,并且必须得到经验证据的证实,否则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具有还原论性质;知识是价值无涉的,科学知识仅仅关注事实,必须悬置价值,研究者应持客观中立的立场;知识是普遍适用的,在一定样本范围内归纳出的知识是普遍有效的。不难发现,现代科学主义的知识观旨在追求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与价值中立的知识,其目的在于对外在世界的征服与控制。

这种知识观成功地引发了科学的昌明和技术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们逐渐视科学为获得有效知识的唯一途径,人类总是试图用科学实证的眼光看待人类生存与文化的全部问题。急于摆脱处于“次等学科”地位的教育学更是怀着找到“救命稻草”式的欣喜,近乎疯狂地在科学的祭坛上顶礼膜拜,心甘情愿地成为科学的门徒。在对科学近乎宗教般的信仰中,哲学思辨的教育研究范式受到普遍质疑,以科学实证为范式的教育研究占据了教育研究领域的话语霸权,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研究范式。

在康德和赫尔巴特的相关论述中已经不难发现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趋向,只是由于受制于当时的知识状况,哲学思辨仍是他们主要的论述方式。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逐步确立。桑代克认为,教育思想家的罪过或不幸,是选择哲学方法或流行的思维方法,而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他在《教育心理学》中写道:“教育科学有赖于对教育机构作直接观察和实验,并且有赖于定量的精确性和描述的方法。”梅伊曼提出,教育学要想获得切实可靠的知识,就必须从概念思辨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像自然科学家那样,进行严格的实验。拉伊在《实验教育学》中指出:“我们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证明,为了解决教学和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卓有成效地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即特别适宜在教育上运用的实验、统计科学和客观或系统的观察。”涂尔干等社会学家则把教育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张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事实,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以建立实证的教育科学。斯金纳从操作行为主义出发提出了“机器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一方面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也明显具有“技术化”“精密化”的倾向。

实证的研究范式试图以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研究教育,强调教育研究程序、方法的“科学化”,以摆脱教育研究纯粹的哲学思辨传统。实证研究范式注重以量化的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坚持教育研究“价值无涉”,提出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说明教育“是什么”,以形成规律性知识,进而预测、指导、控制教育活动,这与现代科学知识观的追求以及谋求对世界征服与控制的取向是一致的。

三 后现代知识观与多元的研究范式

现代科学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科学危机亦逐渐显现,科学连同现代知识观被置于被告的地位。建立在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后现代思维扑面而来,后现代知识观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知识的本质乃是生成建构性的,具有个体性、境域性与情景性的特征。随着知识观的转变,“西方教育科学领域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索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这种转变要求摆脱教育研究中自然实证独尊的局面,以“人的方式认识人”,以人的方式研究培养人的事业,而这种复归首先通过具有反实证色彩的诠释——理解和批判的研究范式表现出来,而笔者也正是在这两种范式具有反实证的意义上把它们归结为后现代知识观的产物。

狄尔泰认为:“我们不能只是靠着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直接移植到我们人文科学的领域,这丝毫不表明我们就可成为大科学家的真正门人。我们必须使知识适用于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本性,只有以此为基点,才是科学家对待他们研究对象的方式。”同时他指出:“自然需要说明,精神科学(人文科学)需要理解。”人文科学研究的是“总体的人”,不能以“经验”的方式来说明,只能通过“体验”来理解客体的意义,由此,“理解”和“诠释”就构成了人文学科独特的方法论。在狄尔泰之后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承续其思想,他们反对以肢解“整体的人”为代价,来换取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他们主张从人存在的历史性入手,对人的精神、心灵等内在的世界加以体验、理解和诠释。

批判理论认为,所谓的“事实”,都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都有可能受到社会不公正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就是一个逐步摆脱“假象”,达到知识领悟的过程。实证主义把现存的东西都当成是“既成事实”而加以接受,排除了思维的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实际上起着维护现实的消极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技术、科学和意识形态形成共谋,科学不再具有启蒙时代的纯洁,而是演变成“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由人类解放的动力变成人类继续追求解放的枷锁。批判的任务就是使大众“逆向思维”、做“反抗式思考”,进而“求得解放”。在教育研究中,批判理论认为教育不单纯是维持社会现状合理化的工具,而是促进社会改良的潜在力量。批判的教育研究就是试图揭示教育活动背后的意识形态,通过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批判意识来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造和社会的改良。

就后现代精神气质而言,是不确定、差异和多元的,是“亦此亦彼”。后现代思想对“差异”的宽容,表现为允许各种形态的教育研究范式共存共生,任何一种话语模式都不应自封为“中心”“主流”而排斥其他,“边缘”的出场同样有价值。萨伊德指出:“人文研究是以理想的方式寻求对强加的思想限制的超越以实现一种非霸权的、非本质主义的学术类型。”而对教育研究而言,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教育研究的理想的方式,以此来获得教育的“真”,从而实现对教育现实的不断超越。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应该“保持必要张力”,不必执著于一种话语规则。把科学的理性与逻辑、故事的想象力与文化以及精神的感受与创造性结合起来,这对旨在为“教育立心”的教育研究来说更具有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尧新瑜.论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J].现代教育论丛,2003(1)

第4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8(上)物理的第二章物态变化――液化。

问题出现:

大家都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关于汽化吸热,师生都能举出大量的实例,尤其是蒸发致冷,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所以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学生对这一部分理解掌握的非常好,但对于“液化放热”,尤其直观演示和体验很少,很多方法都有误区,甚至误导!

处理方法:

方法一:把水烧致沸腾,用冷的物体(如玻璃片)放在出气口的上方,水珠产生并聚集,顺着玻璃片流下,同时玻璃片变热,教师就引导说明液化放热所致。

方法二:类似上述装置,用温度计放在出气口上方,有水珠产生,同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好像很直观!

方法三:参考8(上)教参第54页“效应”法。

在两个相同的量筒(50 ml)A和B中分别装入等体积、同温度的冷水,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冷水的温度。然后直接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量筒A的冷水中,可以看到水蒸气在A中几乎全部液化,同时A中的水面慢慢上升,同时可以用手明显感觉到A量筒的温度比B的高,这时教师提问:A中多出的水哪里来的?学生很容易回答是水蒸气液化得来的,等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的后,停止通入水蒸气,并测出此时A中水的温度。然后将烧瓶内沸腾的开水慢慢倒入B量筒中,使之跟A量筒中上升后的水面相平,稍作摇晃后,用温度计测出B中水的温度,并跟A量筒中最后的水温度比较。通过比较发现,A量筒中温度要比B量筒的温度高出20℃左右。由此可见A量筒中通入水蒸气要比B量筒中倒人同温度同质量的沸水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能放出大量的热量。该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容易理解,这样对诸如“被水蒸气灼伤往往比开水要严重”等一些问题就很容易解释了。

问题剖析:其实,方法一、二都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放热液化,产生小水珠。其实要发生液化肯定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遇到较冷的物体(或物质)才能进行,那二者之间的进行热传递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热传递和液化放热都可以使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那怎能肯定“液化”是“肇事者”?所以上述这两种方法都有不严密的地方,上述两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对比。应该说方法三较为科学缜密,尤其是“将烧瓶内沸腾的开水慢慢倒人B量筒中,使之跟A量筒中上升后的水面相平,稍作摇晃后,用温度计测出B中水的温度,并跟A量筒中最后的水温度比较”,这种处理理论上说天衣无缝,几乎堵住了所有漏洞。但是,这个实验原理复杂、器材较多,尤其对初二孩子来说,很难接受。另外,为了验证此方法本人也和实验员合作进行了多次实验,时间较长,器材多,但效果不很明显,尤其是用普通的酒精灯,很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传到A烧杯中就更少了,想高出20℃十分困难,基本实现不了。

问题解决:

我们知道所有的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若能量转移无法实现那物态变化也就不能进行,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对比试验。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效果很明显!

上课前先准备两根50em不锈钢管(当时是从两铁架台上卸下的支架),最好分别图上红绿两色,方便区分。然后将图红色不锈钢管插入开水瓶中加热待用。然后用电热水壶烧水,当水剧烈沸腾时,抽出红色不锈钢管,用于毛巾迅速擦干水,和另一根钢管(绿色的)一起放在电热水壶口,与水平倾斜60度放置,几秒钟后就会发现图绿色的不锈钢管的下端有水珠产生,越积越多,顺管而下,而红色的那根一点水珠都没有,在一起比较效果相当明显!

分析原因:

红色的不锈钢管已经被开水加热了,温度很高,甚至比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还要高,这样从水蒸气就法向它放热,能量转移被阻止,液化不能进行了!而高温的水蒸气与绿色的钢管之间温差很大,热传递现象显著,间接说明了液化必须放热!

此实验最大优点是“同时对比”,一目了然。

后记:上述几种实验本人都一一进行了实验,尤其是最后一种(问题解决的那种)是原创实验,既有苦思冥想,也有灵机一动,最后欣然一笑,并且在初二(7)班的公开课上得以展现,效果很好。

第5篇

【关键词】煤矿岩巷;炮掘工艺;炮眼布置方式;改进

1、引言

随着淮南矿区及全国煤矿对瓦斯治理的高度重视,一面四巷的布置方式在各大矿井普遍推广应用,大大增加了岩巷工程的掘进量,工作面的准备时间也大幅提高,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日益明显。由于煤巷掘进机械化技术及设备的高度成熟,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则是要进一步提高岩巷的掘进速度。目前,我国岩巷掘进中最普遍使用的仍是钻眼爆破破岩,即炮掘工艺,而正确的炮眼布置方式则是取得良好爆破效果的前提。因此,本文对煤矿岩巷炮掘工艺的炮眼布置方式进行探讨,并针对丁集煤矿现有的炮眼布置方式提出了改进措施。

2、炮眼布置方式及原则

炮眼必须根据岩石性质、巷道断面形状以及所使用的炸药等影响因素合理布置,并科学计算出各类炮眼的装药量才能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2.1掏槽眼的布置方法及原则

掏槽眼最基本的布置方法为斜眼掏槽法和直眼掏槽法。

1)斜眼掏槽法

这种掏槽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由面,掏槽面积较大,但倾斜炮眼深度受到巷道断面尺寸的限制。在岩巷掘进中常使用锥形掏槽和垂直楔形掏槽。

2)直眼掏槽法

这种掏槽方法的特点:所有掏槽眼都垂直于工作面,彼此间距较小,且严格保持平行;留下不装药的空眼,作为装药槽眼爆破时的自由面;槽眼的深度不受巷道断面大小的限制,可以进行深孔爆破;一般不宜在松软岩石和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巷道中使用。

在直眼掏槽法中,空眼一般要比装药槽眼加深200mm左右。为了加强槽腔的抛碴作用,空眼也可加深500mm左右,以便在加深的炮眼底部装填1~2卷炸药,待其他槽眼爆炸后再爆。这种仅眼底装少量炸药的炮眼称为半空眼。大直径空眼是用重型凿岩机与大直径钻头打凿的,但一般多用2~3个相互靠近的普通直径炮眼替代,也可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2.2其他炮眼的布置原则

辅助眼的布置原则是充分利用掏槽眼所创造的自由面,最大限度的爆破岩石。一般辅助眼的间距为400~800mm,炮眼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工作面,要布置均匀,以每一炮眼的最小抵抗线近似相等为原则,以使崩落下的岩石块度大小适中,便于装岩工作。

周边眼的布置是控制巷道成型的关键,其眼口中心应布置在巷道设计掘进断面的轮廓线上,眼底应稍向轮廓线偏斜,一般不超过100~150mm,便于在下循环打眼时钻机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同时尽量减少超挖量。目前掘进使用直径为40mm左右的炮眼,眼距为400~600mm。

3、炮眼布置方式改进措施

3.1工程概况

2013年1月,丁集矿开拓103队进入西一13-1皮带机大巷进行施工,采用炮掘工艺。根据地质预测报告及开拓要求,掘进工作面设计工程量262m,方位345°、3‰上坡施工,断面5.4m×4.5m,采用锚索网进行支护。

工作面岩石坚硬,硬度f>7,无裂隙和弱面,工作面每炮进尺不大于800mm。由于放下的岩块尺寸过大,最大直径大于800mm,需人工用大硾破碎,否则无法从皮带打运,严重影响了工作面进尺。

3.2问题分析

掘进工作面原有的炮眼布置方式如图3-1所示。由图可知,掏槽眼只有一层,由于岩石坚硬,破坏力明显不足,岩石外抛力不足,造成掏槽效果差。此外,当掏槽眼角度控制在75°,使用长2.2m的钻杆进行钻孔时,掏槽眼与直眼的间距大于900mm。掏槽眼爆破后,直眼炸药在眼底爆破抵抗线过大,不能对岩石行成有效剥落,使得后续爆破效果差。

3.3炮眼布置改进措施

通过对图纸和现场观察和分析,决定将一层掏槽眼改进为二层掏槽眼,并且在巷中垂直布置一排空眼,以增大自由面,如图3-2所示。第一层掏槽眼角度75°,第二层掏槽眼82°。实施此改进措施可实现以下效果:

1)保证掏槽眼与直眼间眼底间距不大于400mm,第一层掏槽眼爆破后,第二层掏槽眼的眼底自由面不大于400mm;

2)减小崩落矸石的块度,防止爆破后大块矸石的出现;

3)第二层掏槽眼的角度可以保证槽眼的外抛效果,保证直眼的剥落效果;

4)掏槽眼中间布置的空眼可以增加自由面,增加破坏力并防止在掏槽眼内形成大矸石。

3.4效果检验

通过对炮眼布置方式的优化,在实施改进后的炮眼布置方式后,开拓103队每炮进尺都可达到1.7m以上,并且没有直径大于400mm的矸石出现,不需要人工破矸。在提高了进尺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排矸效率。

第6篇

关键词:主课文;高中英语;语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认识,加强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讲解,为学生分析课文、提高口语能力和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全能型”人才提供保障,为实现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一、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英语语言知识

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音、语法、词汇功能应用等几个方面。语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词汇和语法等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二)英语语言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垫脚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高楼需要有扎实的根基,英语语言知识就是学习好英语的基础,所以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意义,从而阻碍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化

高中英语在高考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分值,所以很多教师继续沿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上课先讲词汇,从发音到拼写,再到其涉及的语法功能。很多教师还会组织学生默写单词,这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就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对单词的拼写和记忆就是靠发音或死记硬背。教师在讲解语法时又不去设计一些语法情景,学生体会不到其中的真实含义。同时,人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时间是有限的,即使积极地加强巩固,也不可避免会出现遗忘的现象。

(二)部分教师过于忽视英语教材中主课文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主课文会大量运用到一些陌生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词汇表中都会有解释,而且其中也包含着许多语法知识、句型结构和写作结构。但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些,不对课文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就会导致课文中涉及知识的遗漏。

(三)教师和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第一点中,笔者已经分析到了语言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而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在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占了很大的分值,较多学生都会认为在阅读理解中,词汇量是关键,所以往往忽略了语法和课文结构的学习和分析。

(四)教师在对主课文进行讲解时忽略词汇的多样性

在主课文中,一个词汇涉及的语法和用法可能只有一种,再加上教师思维方式的单一,往往会忽略词汇语法和用法的多样性,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

三、如何利用主课文进行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地反思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和教学方式上的不足,并积极探索改进的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

(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词汇和语法,尽量避免学生去死记硬背。

如,在讲解advise一词的用法时,先讲解它的基本用法,当advise作及物动词讲的时候,若后面接的宾语是动词,需要用动名词形式。这样讲学生在记的时候可能会死记硬背“advise后接动词ing”,这样不仅曲解了advise的真实用法,还会对学生造成误解,在这里就需要给学生列举实例,帮助他们记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表示“建议”的词汇还有哪些?最后总结出表示建议的词汇包括suggest,recommend,propose,suppose,command,demand等,教师应提前做好分析,让学生联想记忆,分析各个同义词的具体用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英语词汇的博大精深,很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主课文对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教材中主课文的选择都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课文里包含大量的词汇和语法,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主课文的认识。

提前做好对课文的熟悉和备课准备,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遇到生僻的词汇要学会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前后句的意思,猜测词汇的意思。这时候就可以设置问题“You can combine artic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entence meaning,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并找学生回答他们猜测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创造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围绕某一词汇作为核心词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对一段文字的讲解,提炼出核心的语法和词汇,让学生围绕这一语法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思维逻辑性和创新性。

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文,应该挖掘出其中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的点进行讲解,或者借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教师也应该分析课文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方法,带领学生研究课文的布局和语言表达方式,提炼出文章中比较出色的句子,并且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写生将这些句型或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英语综合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传授精确的语言知识

高中教师首先应该是英语专业出身,具有较高的英语知识素养,对英语词汇的用法和语法知识比较了解,同时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

教师应该定期培训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做到知识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提升自己,紧跟时代进步的潮流。同时,对于知识要做到严谨、精确,严禁模棱两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课堂上发散学生思维提供保障。同时要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并且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措施,还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到创新性教学。

总而言之,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提高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高中英语教材中主课文中都包含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和英文写作结构,教师如果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使用新技术,学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彦.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输入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9):6-7.

第7篇

关键词:局部二值模式 人脸识别 动态阈值 特征提取 特征匹配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71-02

1 引言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一种典型的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刑事侦破、出入境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局部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比较典型的算法有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的识别方法、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主动形状模型等。

近年来,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1]在人脸识别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出现了很多新的改进方法。LBP方法具有原理简单,特征分类能力强等特点。但是LBP算子本身不够完善,提取的局部特征并不完整。

针对以上问题,Hafiane等[2]在2007年提出了中值二值模式的纹理分类方法,Guo等[3]提出了自适应局部二值模式的纹理分类方法,Liao等[4]提出了显性局部二值模式,Tan等[5]提出了局部三值模式(Local ternary patterns,LTP)的人脸识别方法。本文在LTP算法基础上,对算法进一步改进,采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压缩,减小了后续特征向量的计算复杂度,然后采用动态阈值对变换后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最近邻算法进行分类识别,与原算法相比,显著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2 局部二值模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通过matlab来实现,采用的是ORL人脸图像库,该数据库由剑桥大学AT&T实验室创建,包括40个不同人的400幅面部图像。实验随机选取了15个不同人的图像。

直方图特征向量的提取过程如(图3)所示。

采用单样本库和多样本库两种库来进行实验。随机采取15个人。单样本库是每个人采用一张图像作为训练图像,一张图像作为测试图像,多样本库是每个人采用5张图像作为训练图像,5张图像作为测试图像。经过实验后得到的识别图如(图3、4)。

红色线代表的原始LBP算识别的结果,蓝色线代表的是改进后算法识别的结果。横轴代表的是15个人。纵轴代表的是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单样本和多样本的库中均能够看出改进后的算法识别率有所提高。并且在小样本上表现的更明显。

5 结语

局部二值模式算法作为特征提取的算子提取的是局部的纹理特征,对于局部二值模式的变形算法局部三值模式进行了改进,将固定的阈值改为动态的阈值,即均值和方差的线性组合形式。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识别率与原来算法相比得到了提高。但是基于改进局部二值模式的人脸识别是基于纹理特征上的研究,对于形状因素没有深入进行考虑。因此,将改进后的纹理特征的提取与形状因素相结合是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Ojala T, Pietik¨ainen M,M¨aenp¨a¨a T.Multiresolution gray-scale and rotation invariant texture classification with local binary patterns.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2,24(7):971-987.

[2]Hafiane A,Seetharaman G,Zavidovique B. Median binary pattern for textures classification.In: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Montreal,Canada: Springer,2007.387-398.

[3]Guo Z H,Zhang L,Zhang D,Zhang S.Rotation invariant texture classification using adaptive LBP with directional statistical features.In: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Hong Kong, China: IEEE, 2010. 285-288.

[4]Liao S,Law M W K,Chung A C S.Dominant local binary patterns for texture classif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9,18(5):1107-1118.

[5]Tan X Y,Trigs B. Enhanced local texture feature sets for face recognition under dicult lighting conditions.In: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Faces and Gestures.Rio de Janeiro,Brazil:Springer,2007.168-182.

第8篇

喷泉实验是一个富有探索意义的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实验的要求是: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一、喷泉实验成功的条件及装置的改进

当挤出胶头滴管内的少量水后,喷泉现象就随即产生.其原理就是利用大量氨在少量水中的溶解,使烧瓶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产生足够大的压强差,从而形成了喷泉.

在中学化学中,某些物质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时有气体产生,使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这就为我们设计新的喷泉实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化学反应设计喷泉实验.当烧瓶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喷泉实验的装置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

二、倒吸现象的预防

倒吸现象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这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加热的不均匀或某种气体的溶解造成装置内气体压强降低,从而产生倒吸现象,其本质原因与喷泉现象相同.为了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向装置内补充气体,以消除压强差,这是预防倒吸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方法.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在实验装置的适当位置安装如图6的防倒吸装置(当然还有其它的合理装置),如果进入的空气会与装置内的气体发生反应或影响所制取的气体的纯度,则可选用图7的防倒吸装置.当装置内压强减小时,空气会及时向装置内补充,使压强差得以消除,从而避免倒吸现象的发生.

第9篇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配置效率; 改进

引 言

斯密“看不见的手”解释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原始的逐利本能,总结了“企业”是怎样完全地依靠“看不见的手”来牵引其原始本能而成功的。但是,“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必须依存两个前提:市场的效率规则和公平伦理,否则,经济个体的自利最终会造成社会的贫困与无序。进而,Chandler(1999)提出了“看得见的手”,把大企业的成长动力和职业经理对企业主的替代定义为“管理革命”,由“看得见的手”代替了“看不见的手”,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替代了外部资本市场的功能,成为重要的资源分配手段。

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兼并联合的浪潮,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这些集团式企业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产生。由于集团式多部门企业的资本需要进行流通和配置,各部门可以从各部门内部调集资金或融通资金。这种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流动和资本配置,就是我们所称谓的企业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ICM)。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问题,并对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研究的背景不同、对象不同和方法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卢建新(2006)归纳为有效论、低效甚至无效论两种主要观点。两种对ICM的不同观点反映了ICM存在的一些特性。它们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由于分析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时期不同而得到了不一样的研究结论。因此把相异的观点综合起来,比较分析每一种观点提出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在对内部资本市场进行客观合理推断的基础上,明确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的前提假设,证明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并提出测量模型,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内部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量方法的比较

如何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体系,测量其“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测量方法:Rajan(2000)提出的相对价值增加法;Peyer & Shivdasani(2001)提出的Q敏感性法;Maksimovic、Phillips(2002)和Schoar(2002)提出的现金流敏感性法。

(一)相对价值增加法(Relative Value Added,RVA)

这种方法是由Rajan et al(2000)提出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2)式中,Sj是第j个分部的销售收入;FS是企业的销售收入(Firm Sales,FS);CE是分部的资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CE);FCE是企业的资本支出(Firm Capital Expenditures,FCE);其它变量的含义与(1)式相同。Peyer & Shivdasani(2001)认为,用Q敏感性法可以测出总部是否对高q的分部投资较多和对低q的分部投资较少。

与相对价值增加法相比,Q敏感性法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模型,其优点是在已有的利用Tobin’s q测量ICM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收益情况(销售收入)和资本支出情况两项观察企业ICM运作模式的维度,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量更具系统性,分析问题较全面。从企业资本的投入与收益两方面观察资本运动,使模型体现出一种动态分析的特点。

Q敏感性法的不足在于Tobin’s q虽然可以测量企业价值增值情况,但仍不能更好地帮助观察企业现金流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此,利用Tobin’s q进行ICM运作分析仍有局限。

(三)现金流敏感性法(Cash Flow—Sensitivity,CFS)

鉴于现金流能够体现企业具有活力的资本运作情况,Maksimovic & Phillips(2002)和Schoar(2002)提出了现金流敏感性法(Cash Flow—Sensitivity,CFS)。这里借用了第二种方法的名称,不过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个称谓。他们认为如果更多的投资被配置到高于平均生产力的分部,那么,ICM就有效率地配置了资本。Maksimovic & Phillips(2002)用分部的现金流来代表分部的生产力,其计算公式与Peyer & Shivdasani(2001)类似,只是把(2)式中q的替换成cf就可以了,其中cfj是第j个分部的现金流与销售收入的比率;cf是企业的平均现金流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现金流敏感性法解决了上述相对价值增加法和Q敏感性法分析ICM配置效率存在的不足问题,一方面它既可以测量企业收益和资本支出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该模型对企业现金流测量体现企业动态运营状况,为ICM问题研究与分析提供了更切实有效的测量模型。

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评价模型的改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