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交媒体营销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9 16:32: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交媒体营销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交媒体营销理论

第1篇

一、社会化媒体平台崛起

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的是,在新模式之下企业和消费者,两者之间不再只是单一并且单纯的供求关系。新兴模式的发展,也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传统关系被改变,不再是从前那种一对一的传达关系,而更为强调消费者的主动性和可选择性,也使得这种来自于消费者的反馈能够更加及时地传达给企业,因而,企业针对这种反馈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内部调整。社会化媒体的类型①很多企业着手开始制定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之前,首先,要了解在社会化媒体网站上的人们,因为用户不仅仅只访问一个网站或者浏览一个类型的社会化媒体网站;其次,根据不同的社会化媒介平台进行分析,找到目标受众;最后,投其所好地为目标群体提供所需的企业产品。据统计大约每十年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技术平台,当这一新兴科技诞生时,不管多么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理解和运用这一新兴科技,只能离开这一历史舞台。

二、企业营销渠道的拓展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这是一句经典的营销名言。在这场数字营销中,企业和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变化。1.营销理论的演变营销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营销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的美国,在买方与卖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营销理论也发生了变换。虽然营销方式是变通的,但是满足需求和欲望,愉快地交换价值的核心是不变的。在20世纪的60年代,整个社会市场仍旧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更为重视市场自身的存在,因而消费者的地位和影响还会受到很大的重视和关注。因而,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之下,整个市场并未形成一种十分激烈的状况,同时,美国著名的营销学家还提出了与当时情形相符的4P营销理论,4P即Promotion(促销)、Product(产品)、Place(渠道)以及Price(价格)。这项4P理论清楚直观地解析企业整个营销过程,但其主要以企业为中心,以追求利益为原则,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因此,传统的4P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和企业之间的需求,在客户个性化需求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下,美国的市场营销学家罗伯特•特伯恩教授又提出了相应的4C营销理论,4C即Communication(沟通)、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以及Consumer(消费者)。这种4C营销理论,更加关注与重视来自消费者的角度,并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重点的导向,它是在之前的4P营销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而成的,对于4P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客服了4P营销理论只考虑了企业这一方的不足。但由于这种4C营销理论主要的立足点是消费者,忽略了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从而也只是从一个单一方面着手,具有局限性。针对这一现象,后来的美国学者又提出了相应的4R营销理论,4R是Reward(回报)、Reaction(反应)、Relationship(关系)以及Relevance(关联)。这种4R营销理论,更为强调客户忠诚度,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建立长期互通关系,从而赢得长期稳定的消费者市场,用最小化的成本,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整合营销。企业要和消费者建立长久的社会关系,首先必须学会倾听意见和建议,并迅速做出反应,调整营销方式;其次,面对消费者需求,要表现出耐心,做一个倾听者,从买卖方变成一定程度上的朋友关系;最后,学会回报客户,将建立起的长期客户关系作为企业发展动力和源泉。以上的三种4P、4C、4R营销理论,虽然都逐步地将消费者视为上帝,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消费者存在着很大的变动性,难以形成一种固定的消费模式,尤其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新兴产品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因而导致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也在不断加重,市场细分的空间越来越显著。

国际知名社会学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界,第一次提出了“精准营销”的相关概念,并且也指出了这一概念的相关定义和相关内容。他指出,这种精准营销是企业所需求的一种营销沟通,它更为精确也更为可量化,同时,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针对其最终目标设立相关的营销计划,同时要更为注重整个营销过程。同时,他也认为,处于Web2.0时代的现代社会,大众营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因而,整个市场需要改变其固有营销模式来进行一种新兴的“精准营销”。与此同时,“微观市场营销”和“精准营销”时代已经到来。2.传播渠道的变化从开始,当世界只有亚当和夏娃的时候,一个以信息传递的新纪元已经展开,当夏娃对亚当说:“你一定要尝试吃下这个新鲜的果子。”历史上的第一次营销互动正式开始。当我们从一个信赖的人口中得到一个消息,并去尝试使用,那么这就是一桩简单、有效、免费的“交易”。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接触网络也越来越频繁,社会化媒体的日益崛起已经成为近年来互联网的一个发展趋势。需求用户的井喷式增长,透明、开放式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建立,促成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每况日下,越来越不能适应现金的发展需求,无法很好地形成一个密集的连接网,将企业同消费者更好地进行结合,这也就导致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止步不前。一方面,企业采用网络营销的模式顺应了大流,也的确便利快速,但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并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又使得很多企业会望而却步。这种止步不前的状况,现在亟待改善。

1.目标客户定位精准社交网络平台相对于传统的网络平台而言掌握了用户大量的信息,不仅仅只是年龄、工作、学校等一些表面信息,更是通过用户分享和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有效地判断出用户的兴趣爱好、行为偏好、消费习惯及价值主张等信息。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比例逐年攀升,移动互联网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性也给营销带来了更大的变革,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定位自己所在位置,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记录分享自己的足迹。当锁定了目标用户后,我们可以进行有效地聚合,放眼该目标所属的圈子或者说是所处的阶层,了解并分析目标受众在线上和线下的生活喜好及其经常活跃的网络平台,达到通过目标用户去寻找其背后的目标消费群体的目标。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接近受众群体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传递企业的信息内容,同时更有计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网络营销模式的一些不足。

2.买卖双方互动增强社会化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强调互动性,这是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投放,只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无法看到或听到用户的反馈,同时传统网络上如官方网站或者博客上只能形成不及时的简单互动。社会化媒体营销则克服了这两点,在一个社交网站上或者微博上,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在媒介的使用上都是平等的。正是这种平等性,使得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的双方之间,达到一种有机的紧密联系,能够更好地进行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对方的需要,并根据这种需求可以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这种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还极大地扩展了网络交流的空间,使得整个网络成为一个庞大的交流圈,令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投身于其中。企业作为信息源,而消费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消费者除了可以从信息源接收到信息以外还可以将其反馈意见传递回信息源,形成一次完整的互动。在这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上,这种信息的传播具有相互性,形成信息的传授一体化的互动。

3.营销推广成本降低成本较低的投入,是社会化媒体的又一个显著优势。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主要是在网络社交空间上得以开展,进行一种更为紧密的互动的联系。而正是由于它所凭借的网络空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公共场所,因而,消费者能够更为便捷地观看到其他人的信息,这种关注与查看有效地降低了传统的交际成本,不断扩展了人们的交际空间,这是在以往的网络营销当中无法完成的难题。同时,这种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主要依靠口碑传播,依靠这一传播特点,企业在社会化媒体广告投入上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

第2篇

关注全新4P营销理念

据了解,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对营销领域进行深度调研,首次了《2011年IBM全球首席营销官调研之中国洞察》,为CMO在面对数字化时代转型时提供参考。报告显示,全球的企业营销负责人已经认识到,他们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评估营销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舆论压力,不断增加的财务压力也使得CMO不得不通过量化分析营销活动,来增强营销职能部门的可信度和效率。

报告显示,63%的CMO认为投资回收率(ROI)在未来3~5年内将成为衡量营销部门效能的重要指标,但他们中有一半人认为没有准备好可供评估的数字。

IBM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部副总裁罗振邦表示:“如何通过联合市场和技术提高ROI,是CMO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IBM 业务战略与转型咨询合伙人、业务创新与增长咨询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陈力指出:“当今CMO涉及到的领域比以往更加复杂,要提供差异化的、高价值的客户体验。”陈力指出,除了传统的4P理念营销理论,CMO应注入更多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元素。全新4P理念将成为中国企业的CMO们今后给予重视的工作方向。所谓全新4P理念,指的是定位客户价值(value PROPOSITION)、深入客户内心(mindshare PENETRATION)、业绩驱动营销(PERFORMANCE driven)和提升员工技能转变营销职能(PEOPLE capabilities)。

积极应对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影响是CMO不能不关注的问题。在社交媒体影响不断加大的今天,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新式购买行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在线消费者群体,并通过多种渠道和设备获得涵盖客户整个消费周期的完备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形成指导营销战略与战术的深刻洞察,并通过新型产品和服务把握新兴市场机遇。

IBM在调查中发现,利用社交媒体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只有真正通过社交媒体去捕获、分析客户数据,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才能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价值。

调查显示,为了应对数据的增量、增速和多样化,绝大多数CMO认为他们需要投资新工具和新技术。全球80%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3~5年内更多地使用CRM、客户分析、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IBM在应对社交媒体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罗振邦告诉记者,IBM将线上、线下的技能、信息结合起来,真正了解社交媒体对IBM的评价。IBM有专职人员监控、反馈社交媒体。除此以外,IBM还借助强大的技术实力,通过技术手段去捕获社交媒体中与IBM相关的信息,并借助分析工具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第3篇

以上消费者行为或是营销理论有三个假设前提:

1)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对自己消费的物品有完全的了解,自觉把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

2)存在消费者主权(消费者决定自己的消费,消费者的决策决定生产)

3)效用仅仅来源于物品的消费

问题是以上三个假设,全都不适用于现实状况,消费者不完全理性(而且多数对其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抱持一定的偏见)、消费者主权受外部因素影响(例如社交因素也可说是同侪压力)、消费者所消费的物品不仅于物品本身之效用(例如社会观感、彰显地位或品味等)。

因此我要说一个营销从业人员,若只会按表操课其实是十分肤浅的,万一成功了,我只能说他运气真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营销活动都会失败。

所以,我认为营销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消费者选择你,而是要让消费者习惯你。

人们在压力下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我们的大脑有85%的时间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这并不是说我们故意说谎,只不过我们大脑的潜意识比知觉意识更能解释我们的行为。

多数人都不喜欢动头脑,说的精确一点应该是在生理上脑部会自动根据你长久以来的“习惯”、甚至是与生俱来的“模式”自动反应,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潜意识就已经为你做了选择,接下来你的意识只是根据这个自动化选择“框架”去进行自以为理性的判断或动作。

举几个小例子来说:

你每天早上喝的咖啡,是不是想都没想就买了一样的city café?

在逛超市的时候你是不是想都没想就买了同一个品牌的洗衣精?

中秋节一定要烤肉?

端午节吃粽子非得加甜辣酱?

神经心理学家与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95%的消费行为接来自于习惯。

中秋节烤肉的文化习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大量的广告轰炸(当时媒体环境单纯,只要电视及报纸、广播同步大放送即可达成,当然现今媒体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造成部分消费者行为改变,在影响到其他为受媒体影响之消费者,有如流行性感冒,之后由于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人们渐渐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习俗。

看了以上的例子你会说这是属于低涉入度的商品或品牌,那高涉入度的商品呢?像汽车、房子等等总不可能是直觉反应就购买了吧?

《花钱有理》一书作者帕克.安德席尔对购物者做了长达二十年的人类学研究,追踪他们的活动,并观察他们逛街与购物的模式。他发现就购物这件事而言,男性的行为可说是打猎,女性则是采集。

新加坡宏盟媒体集团亚太区深度传播公司总监盖.何恩指出,文化对购物经验的塑造有重要影响,比如在亚洲购物就与在欧洲购物的境况大不相同。他说:“举例来说,因为气候与生活形态的关系,东南亚民众去购物中心的频率比欧洲人高(欧洲人两星期才去一次),这表示逛街的人很快就会看腻展示架上的商品,店家得经常更换才行,还要举行促销活动,推陈出新。”

由此研究我们就可以了解,消费者从起源天性开始,就有其习惯偏好,消费者的祖父母、父母、生长环境、社会文化、同侪友人…消费者生活在其间所养成的习惯模式,在无意识间都强力影响了消费行为,当然你在拟定营销策略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这一点。

我们锁定目标消费者的同时,必须同时锁定他背后代表的意义,其实消费者不仅仅是一个人,他的行为是整体系统环境下的产物。习惯的养成是靠行为的一再重复,以及长期维持稳定。

我们利用三种方式去养成消费者习惯:

1.透过因果:仔细找出消费者动机,诱使消费者因为某种原因产生第一次的购买行为。

2.奖励:第一次行为发生后,奖励消费者持续该行为,奖励的方式不限于实质上的回馈,例如拿着LV包包走在街上享受众人目光,也是一种奖励(社交奖励)、购买油电混合车则带来环保、有经济实力、时尚等标签光环,这种类型的奖励远比发张折价券有效太多了。

3.重复学习:并且从该重复行为中,不断的延伸、学习更多以此行为为基础的习惯,例如:各式各样的红牛喝法(鸡尾酒)、某一款LV包包的各式各样搭配方式,这些会形成消费者与亲朋好友聊天的话题,藉由消费者之间的互相讨论及加强,最终就会产生约定俗成的行为。

第4篇

传统广播传媒如今正挣扎在生死边缘,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过去报纸杂志电视台主宰广告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互联网。集客营销理论的成熟和众多工具的出现(包括社交媒体,视频,更加复杂的电邮营销技术,博客和移动app等),让更多商家,特别是小商家,开始抛弃传统营销方式。

新媒体

新媒体就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数字媒体。通过网络传播的数字媒体,迅速成为现代媒体的主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在新媒体条件下,用户更倾向于分享和交流。移动互联网将让媒体和广告7/24随时随地无缝式呈现,将成为用户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社交网站让新媒体从单向走向扁平化垂直化。

互联网和信息化不但产生了新媒体,同时还对传统媒体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如纸质报刊变成数字出版,有线电视升级到智能电商,以及户外和广播与网络形成互联互通。而且还有个规律,凡是和网络联系紧密的,地位和作用都会靠前,反之,就很靠后。真正一成不变,和网络隔绝的传统媒体是真正的死掉了。

新媒体和改造后依然生存的传统媒体就构成了现代媒体的全部。但是大家都不难理解,此时各种媒体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导致流量重新在各个媒体入口之间重新进行分配。传统主流中除电视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维持重要地位外,其它传统媒体的作用都在下降或弱化,有的甚至走向消失,如报纸杂志.鉴于这些重要的变化,企业的营销和广告分配模式必然随之而改变。

首先,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继续将所有预算放在传统媒体上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营销效果,甚至显得有些愚蠢.另外,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一些传统媒体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如央视在营销中的王者地位一时还无法撼动。过渡时期兼顾传统营销和社会化营销是明智之举。

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提到微品牌时代已经到来,而内容营销是实施微品牌的战略核心。顾名思义,内容营销就是内容挂帅,通过不断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和聚集粉丝。和传统营销不同,内容营销以新媒体为载体,具有很强互动性。突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传统营销其实也是一种内容营销。很多传统营销广告和活动同样精彩,在内容上挖空心思以吸引潜在的消费者。人们也会私下谈论感兴趣的传统广告。只是说信息化改变了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的地位,传统营销必须更贴近消费者,更关注消费者的反应。因此现在的内容营销更加强调扁平化和互动性,更加突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

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

集客营销和内容营销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强调的角度不同。内容营销强调创造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重要性;集客营销强调利用多种互动传播方式的重要性。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解就构成了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新营销方式。

集客营销是向你的业务聚集人群,而不是把你的业务推向人群;是吸引而不是骚扰,是互动而不是操作;是专注一个利基群体而不是广而告之。集客营销包括社交媒体营销,内容创造和策展,许可式邮件营销和个性化营销。和传统营销相比,集客营销更经济可控,更加个性化和直接有效。

第5篇

论文结构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现状,主要通过介绍国内外研究结果,使读者对目前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从顾客让渡价值的角度,结合传统的营销理论,针对社会化媒体营销提出了“PCPR”的营销创新模式。

【关键词】市场营销;顾客让渡价值;社会化媒体营销

2009年10月,CNNIC了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将达到1.24亿。随着用户数量的积累和滚雪球式的不断放大,社会化媒体应用正在走向大众化,社会化媒体不仅丰富了网络应用及网络媒体的内涵,使得网络传播的格局进一步多元化与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全方位的挑战,从而努力在战略或营销上寻找变革机会和发展对策。

一、社会化媒体营销现状简介

伴随着社会化媒体在营销上的崛起,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研究也相继出现,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已有的营销理论的框架内针对社会化媒体营销进行分析。

以陈林为代表的实践派则认为,社会化媒体的核心在于聚合。社会化媒体本身拥有不可比拟的“群体影响力”,使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通过沟通和互动,企业可以聚合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并最终实现品牌传播。从这一角度,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利用“群体影响力”实现口碑营销的营销方式。

Evans and McKee (2010)认为,对于企业而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社会化媒体是相对廉价的营销活动平台。企业可以与消费者直接对话,询问并处理问题。传统的媒体取的是“推”式营销,企业与用户缺少交流。利用网络的社会性,企业可以实现一种更具有个性、更加动态的营销。

国内外关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研究理论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国内外学者都已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将社会化媒体与营销相结合的有关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一项针对美国2714位营销业者的调查发现:企业仍在学习阶段,社会化媒体的运用技巧仍未成熟。一些品牌商虽然知道运用社会化媒体的重要性,但却不愿投放太多的资源在这项新增的工作上。也有一些品牌商仍处于对社会化媒体的认知过程之中。为了顺应Web2.0这一潮流本文将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并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模式进行创新总结。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分析

顾客让渡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转移的,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的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让渡价值是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间的差额。

黄沛、黄丹及周亮给出了营销创新的定义:营销创新是营销者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合营销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活动和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是基于传统的4P、4C、4R理论基础上的营销策略创新,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这一创新可以系统地总结为“PCPR”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模式。

PCPR模型

(一)通过与顾客沟通交流,生产满足顾客需求(价格、性能等),使顾客满意的产品,提升了产品价值。企业通过社会化媒体向受众公布产品信息,使顾客在购买前更充分的了解产品的价格、功能、外观等基本信息,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不仅促使企业进一步改进产品,而且是广大顾客感觉到自己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工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参与感,进而对将来面市的产品价值更为认知,提升了产品价值。

(二)网络渠道及网络服务,为顾客节省了时间、精力和体力,降低了购买成本。顾客通过网络订购产品,通过在线咨询、接受企业的售后服务,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精力和体力,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购买成本。

(三)网络渠道及网络售后的便捷,提升对商家人员、形象等的好感度。企业发达、便捷的网络渠道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使得顾客对于商家的人员及形象好感度大大提升,由此,提升了商家的服务价值。

(四)与商家的对话及对所获产品及服务的满意,提升对商家人员、形象等的好感度,获得了服务价值,进而进行品牌宣传。顾客对商家的满意,会使顾客进行口碑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知此商家,购买该商家的产品;另一方面,满意的顾客会对该商家产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购买,成为该商家的忠实顾客。

参考文献:

[1]陈林.社会化媒体的营销力[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10:4249

[2]黄沛,黄丹,周亮.营销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后期发展劳特朗总结的4C【劳特朗先生1990年在《广告时代》上面,对应传统的4P提出了新的观点:“营销的4C。”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产品必须满足顾客需求,同时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产品和服务在研发时就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购买力,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4C即:1)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Customer's needs and wants);2)消费者获取满足的成本(Cost and Value to satisfy consumer's needs and wants);3)用户购买的方便性(Convenience to buy);4)与用户沟通(Communication with consumer)。】是否完全脱离最初传统的营销理论而存在?

互联网思维九种思维(坊间流传的《九阴真经》):1、用户思维;2、简约思维;3、极致思维;4、迭代思维;5、流量思维;6、社会化思维;7、大数据思维;8、平台思维;9、跨界思维。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的所谓“新营销”是否已经完全脱离传统营销的理论?

笔者认为,营销不存在颠覆!先说产品。

营销万变不离其宗,所谓“新”的营销只是表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包括市场的供需关系、经济形态,包括渠道和媒体的日新月异都无法改变营销的本质。

成功的营销都离不开好的产品,产品(生命)力是源头活水。

我们原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后面又表述为“酒香也怕巷子深”,个人认为是对市场规模的要求。不同的行业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并不是一样的。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不一定占有足够的市场就能获得最佳的回报(ROI)。比如比较经典的餐饮私厨,仅有的古董拍卖,巴菲特的时间,这些并不需要我们所研究的最新的营销,但是这些产品一定都是很极致的。

在产品开发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营销,营销在产品出生前就已经开始。

对于市场营销有几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把梳子卖给和尚,把稻草当黄金卖,“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产品的人”等等。个人认为这些都过度的强调了营销的手段,并不是大众的法则,也不可能屡试不爽。

换个说法,好产品营销本身就完成了。产品本身一定要有核心的生命力,从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到令客户尖叫。挖掘产品利益卖点,提炼产品核心诉求,都是发现和挖掘的过程。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矿,宝藏有没有有看的就是产品力,并不是每一个矿都有丰富的矿产。

产品力的主要表现在品质和质量,尤其是产品自身的核心价值。

产品生命力的核心,还表现在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喜爱和不离不弃。

如果从刚性的需求角度来讲,一定是满足了客户的某一个迫切的利益需求,更进一步来讲,产品正是用户梦寐以求的应运而生。

在许多品牌的产品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超级单品的现象,所谓的经典,实际就是拥有最佳产品力。

产品的黏性是产品力最直接的表现。

在营销史上,有很多昙花一现的品牌和产品,尤其是风靡一时的产品,甚至有在一夜之间巨厦轰然坍塌,如我们熟知的三株、三鹿,这是产品力枯竭的极端例子。不排除不同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尤其是我们熟知的马斯洛需求(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需求的不断升级),打个比方从矮矬穷到高富帅,从最基本的生理到社交的需求渐变。

第7篇

微博营销概念有人界定为“微博营销是一种通过可单向可双向的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公开的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微博快速崛起,截止2011年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高达2.4988亿,年增长率高达296.0%。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2]

二、微博营销特点

微博作为一种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微博作为媒介营销进入人们的视野。企业只要在网站上以实名注册一个微博,及时的更新信息,就可以快速在网络上建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准确有效地将企业的各种信息传达给企业的潜在客户。微博营销除了海量的用户群这一点外,相比其他媒体,利具有微博本身的特性外,我们发现微博营销呈现如下几个方面优势:

1、营销成本低。只需在微博平成注册,就可以进行营销活动。因为微博的撰写相对简单,如果不做系统的企业微博营销,甚至可以省去人工成本,实现零成本投入。同时,因为裂变式信息传播方式没有影响微博的营销效果,使得广告的效果甚至优于大众媒体。

2、传播速度快。微博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传播迅速。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在短时间内通过不断转发抵达微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极短的时间换取极多的关注度。

3、灵活方便。相比于博客、论坛等信息交流平台信息途径的单一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多种途径在微博消息。

4、影响范围广。微博短时间内的扩散能力特别强大,特别是名人微博,通过名人效应,能够让所需要传播的事件呈几何级速度扩散,影响力特别大。

5、互动性强。在微博平台上,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两种角色交错,极大地提高了多方交流的互动性。从用户流量上来比较,微博网站浏览率远大于传统媒体自办网站,无论从传播的广度深度还是人际传播的平等性,所以微博网站在与用户进行积极交互上更占优势。

6、精准度高。对于媒体本身、或者对于媒体在微博上的发言有兴趣的潜在受众,用户可以主动选择成为这些媒体的粉丝者。例如在2011款世嘉上市推广中,东风雪铁龙公司通过“世嘉-嘉友会”官方微博每日微博话题曝光、用户收听等作用外,试乘、试驾用户数平均每天都较平日增长400-500人左右。

三、微博营销理论实践

从性质上来说,微博营销属于网络营销的一种。微博营销传播动力回归“口口相传”,由于微博的传播特性,微博营销颠覆了传统的网络营销理论,病毒式营销、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等营销策略更适用于微博营销。

1、微博在病毒式营销中的应用。美国教授肯尼思•E•克洛定义病毒营销,是一种鼓吹或口碑营销,当某个顾客将信息传递给其他潜在顾客时,就发生了病毒营销。[3]例如“微博营销”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熟悉网络的年轻观众,并屡屡成为中小成本爱情片、惊悚片的制胜法宝。《孤岛惊魂》主打女主角杨幂牌,利用暑期学生放假的绝佳时机,通过杨幂粉丝的强大力量获得高票房;《失恋33天》则恰当地选在“光棍节”档期上映,并通过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大面积宣传推广,十分契合当下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营销手段,帮助这部成本不到1000万元的爱情喜剧片获得超过3亿元的票房,刷新了国产电影投资回报率纪录。

2、微博营销在网络整合营销中的应用。在顾客定位方面,微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大缩小传播信道,只传递给对该媒体有兴趣的人,构成一个社区,用户的讨论积极主动,它们有共同的兴趣。在网络整合营销中,微博营销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微博内部(官方微博、媒体人的微博)资源的整合;二是微博可以和互联网网站、博客、SNS网站等互联网资源整合,作为“索引”工具吸引读者获取完整信息,弥补信息不足的缺陷。

3、微博营销在关系营销中的应用。微博是一个社交平台,而通过交流和互动实现维持与受众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俱乐部营销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在微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微博通过关注粉丝的窄播方式的信息传递,加强群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为网站发展积累受众资源。

四、微博营销发展以及面临问题

第8篇

作为最早被定义为社交软件的微信,因为高达7亿用户量的存在被商家看中,并利用该软件的不同功能使其成为产品的最佳流通渠道。微信朋友圈商家的从一开始企业方为了销量进行的各种尝试,到后期以个人创业为基调的商业模式运作,这一改变使得身边一些跟创业、销售完全不搭边的人,开始了在朋友圈的各种产品销售,从食物到电器,从内裤到钻石,从国内到海外代购。我们看到微信朋友圈微商的出现所形成了一股强大影响力,虽然其根由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微信电商和其消费者一开始的信任机制。如果把微信的朋友圈看成一个零成本的店面,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信息,这些微信微商们就可以利用朋友圈的交情进行近乎零成本的广告和基于朋友信任的交易模式。

对于微信朋友圈营销模式的发展,及对成为顾客的朋友的影响和反映机制研究,可以沿着“营销策略(外部刺激)---信任(个人特征)---购买倾向(反应)”的思路进行探讨,在刺激-反应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聚焦不同的营销策略(功能导向、信任导向、关系导向)对于朋友圈中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影响差异,以及信任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作为主要研究目的。

一、基于信任机制的微信电商

1.朋友圈信任度高于其他微商模式

虽然微信作为广泛的社交平台,但目前大多数人微信朋友圈的范围都为认识的亲戚、朋友或同学,抑或是通过朋友介绍的朋友,缺并不是一种完全以陌生交友方式为目的的社交平台,也不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营销网络平台。通过问卷调研和专业访谈的数据研究也表明,对微信朋友圈经销商的信任度高于其他微商的信任度,也间接证明了消费者对微信朋友圈产品的信任度显著高于陌生人销售产品的信任度。朋友圈商业模式信任机制形成源于微信这一社会化媒体是以真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性,不断扩展个体的社交网络。社交过程中的真实性可以消除用户的不信任感,使微信朋友圈的营销模式首先是基于真实社交种的信任纬度。

2.信任导向和关系导向营销策略均对购买倾向有正向作用

基于较高信任度的朋友圈微商营销消除了传统网络营销的弊端,比如不信任现象;在微信社会化媒体下的经销商和客户群体具有一致性、信任性,这为微信朋友圈营销的火爆流行创造了先决条件。朋友圈群体的一致性和信任性,更加有利于微商拥有良好的用户群体,及时而迅速的将自身发展、营销及企业核心理念传播给用户,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迫于现实交往中的社交压力,消费个体更容易表现出一致性,这种“从众心理”将使微信经销商与客户群体建立将更快更持久良好关系,这对消费者个体的影响更加深刻,可以最大程度的形成用户群和用户归属感。因此,信任导向和关系导向的营销策略,均会对微信朋友圈里用户的购买倾向有着正向推动作用。

3.基于信任机制的营销策略功能导向更强

建立在微信朋友圈基础上的渠道关系总体上是以相互信任为前提的,但信任的程度有差异,针对不同信任度的渠道关系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是渠道分类管理的一个新的视角。朋友圈微信经销商可以根据现实社交中交往关系对用户群体进行信任度划分,依据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和高度信任等不同程度的信任关系,通过提供信用支持、信息共享、管理控制等方面不同的营销策略,使得朋友圈微商可以开展更有针对性、更受消费者信任、欢迎的营销活动,并以此建立针对不同信用度客户群体的功能导向营销。

4.基于信任机制下的低运营成本运营

在目前网上信任相对匮乏的环境下,微商通过网络营销平台培养和传递信任感是其核心内容。由于微信朋友圈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创业者本人或各企业通过微商在微信朋友圈营销中更快、更迅速的建立信任机制,这一渠道本身就使微信朋友圈比其他形式的微商有更便捷营销途径,使得其运营成本更低。

二、微信电商发展中的局限性

从上述观点看来,建立在信任机制下的微信电商具有信任度高的先决条件,但在日益增多的微信电商中也出现了一些缺陷:

1.缺乏流量引导机制

传统的PC互联网是一张密密麻麻相连的丝网,那么建立在朋友社交平台上的微信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虽然信任度会比其他电商平台高,但微信朋友圈的客户端与经销商之间并无明显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每一个微信号的产品和信息,都是和外界孤立的,只能够被少数关注者(或者是好友)看到。在PC互联网上大背景下诞生的淘宝等电商平台,由内到外都能看到很多有利于用户以最便捷的形式获取产品信息的技术。微信电商是基于完全不同的规则和玩法诞生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靠朋友间的信任机制来维护客户关系。到目前为止,微信并没有一个聚合所有商户的页面,也没有一套完善的产品、店铺挖掘系统。对于新开的一家店铺来说,吸引客户和流量的手段非常缺乏,主要仍然依赖于外部的引流。

2.缺乏店铺信誉和比较机制

目前,微信小店并无类似淘宝的这种店铺评级机制,也无商品、店铺的评论功能。和PC互联网相比,孤立的情况让微信店铺的信息变得愈发不透明、不对等。一方面买家很难在不同的微信店铺之间进行比对,另一方面买家也很难对店铺本身的信誉、品质情况进行鉴定。微信电商在利益的促使下海量添加好友、暴力刷屏等极端手段,这些情况下,有很大一部分买家会选择犹豫退缩,最终作出购物决定的人,要么基于对品牌的信赖,要么基于对朋友的信赖。这种购物行为,消费的是人级关系和品牌信誉,一旦产品有问题,店铺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就会破裂。

三、总结

第9篇

社会化背后的大数据

据统计,Twitter的活跃用户超过1.4亿,每日上传的信息量超过4亿条;Facebook背后逾8亿的用户数据需求,每个月上传照片10亿张,每天产生300TB的数据。

在中国,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开放平台也走过了高速发展的一年。QQ的活跃用户达到7.2亿,QQ空间的活跃用户达到5.5亿,单日上传照片的峰值超过3.3亿。

对于广告主以及营销人来说,这些在互联网中每秒钟生成的海量文本、应用、位置信息、图片、音乐、视频等,让每一个网民变得可以感知、接触、沟通,其中蕴含着用户的兴趣爱好、年龄地域、消费倾向等。

20年前,《纽约客》说“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20年后的今天,因为社交网络,互联网不但“知道对面是一条狗,还知道它喜欢什么食物、几点出去遛弯,几点回窝睡觉。”

大数据时代,用什么“武装”营销思路?

从聚众时代到分众时代再到开放时代,在社会化背景下,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洞悉“人”的需求与价值,实现高效营销?在前不久召开的腾讯智慧峰会上,腾讯网络事业群总裁刘胜义表示,当营销和技术进入无缝融合阶段,大规模个性化营销才是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营销,毫无疑问,本质上就是人的营销。

4月,腾讯将营销方法论MIND从2.0升级到3.0,赋予了腾讯MIND在开放时代的意义——人?脉,此举正是对大数据时代营销智慧的最好解读。

升级后的MIND3.0更加注重将消费者还原为完整的人,在开放技术和资源时代下,通过对用户不同上网场景、社交场景的兴趣图谱和关系图谱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在减少对用户骚扰的同时,更好地判断用户属性、偏好、习惯等,为更加精准的广告和营销提供依据。

MIND是可衡量效果(Measurablility)、互动式体验(Interactive Experience)、精准化导航(Navigation)、差异化定位(Diferentiation)四个定义的组合。

在效果衡量方面,MIND3.0通过效果转化、品牌忠诚度、品牌好感度、品牌认知度四个维度来衡量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商业回报,并以数据的形式分别进行描述。比如用CTR、用户参与量、注册率等来衡量效果转化度;用粉丝转播量、重复购买率、品牌空间流量来衡量品牌忠诚度;用广告点击量、曝光量、GRP来衡量品牌好感度和品牌认知度。用多样的效果数据满足广告主对人?脉更深入的洞察。

在营销过程中,以用户行为轨迹作为导向来构建互动式体验(Interactive Experience),通过对用户产品使用喜好、内容浏览、应用程序使用习惯、好友关系链等大量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标签化定向,构建科学的硬广媒介系统、精准的定向广告系统,实现产品和品牌信息的精准化导航(Navigation)。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