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30 16:31: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

第1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

1.引导大学生朝正确方向发展

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接受知识较多,但是这不能代表大学生自身思想不存在缺陷。因为大学生身心发展并不完善,其生理和心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与社会的接触较少,知识阅历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限,对问题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不高。因此,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形式、规律及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判断不准,在其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看法可能会有偏激性。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坚持党的路线和发展方针,增加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实现教育意义并塑造大学生全新形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开展,围绕社会主义接班人理念,为社会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知识后,可以提高判断力,明确自身立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升自身素养和品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利用科学舆论引导其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树立全新的高校形象,实现高校学风构建目标。

3.对大学生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进行规范,对大学生心理进行疏导,确保大学生行为和心理健康,保证大学生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在社会中,大学生会结合自身思想政治学习知识,树立思政精神和理念,明确自身角色,判断分析自身行为的准确性,成为一个合法人,发挥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站在发展角度来说,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和优秀精神后,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时,会做出正确判断,结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解释和理解社会的行为,并规范自己在面对问题时的行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高校学生和社会联系密切。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会步入社会,发挥自身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但是一些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发挥自身能力和价值,这主要是其思想认知度不高,素质水平较低,在影响自我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联系,高校学生接受到良好教育,有利于发挥自身价值,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为稳定发展提供保证。详细来说,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高校学生是社会后备力量,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高校学生在经过小学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后,已经具备了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知识储备量大,思维灵活,基本知识牢固,技术和理论知识扎实,是相同年纪人群中较为突出的主体,也是高校为社会未来发展培养的人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对思想存在误区、行为存在弊端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在思政理论和知识的熏陶下,进入社会,走上岗位后,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岗位中积极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树立科学发展目标,为社会发展和国家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2.高校大学生影响力大,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覆?w面广,影响力大。大学生离开家乡,步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接受着国家高等教育。大学生在家乡人民心中的地位对本地区人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和优秀理论后,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理论、优秀思想结合自身社会实践能力,传授给当地群众,促进社会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站在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其本身具备较高的素养和理论知识储备,能够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树立榜样作用,为同龄人做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人的行为和思想。

三、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存在弊端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存在弊端,详细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方面。首先,高校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具有自身发展的特点,不同大学生所呈现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性格特点有较大差异。有些大学生心理较为成熟,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因此,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具备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在面对外界不良影响时,会自主分析,正确判断,从而抵制不良思想。但是还有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较低,容易受不良影响的诱惑,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严重阻碍。其次,大学生性格具有自身特点,其均为90后群体,个性独立,特立独行,具有逆反心理,导致其对自身认知度不高,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容易被别人的行为和意识影响。性格冲动、敏感,社会发生变化,就会对其身心带来极大波动。由此可见,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四、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策略

1.结合当下教育形势,树立全新教育目标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与社会稳定具有较大关系。因此,高校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形势,树立全新的教育目标,将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基础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树立基础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将教育目标与社会相实际联系,增强教育实效性,避免形式化教育。详细来说,教师在教育环节,首先要做到三个结合的工作。第一,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加强教育工作与相关政策的联系性,保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丰富教育内容,避免教育空洞现象的产生。第二,和心理教学结合发展。通过对当下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环节情商发挥的影响高于智商的影响。心理素质是情商的体现。在学生发展和学习环节,心理素质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其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长远的发展,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影响巨大。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确保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第三,增强与教育的联系。当下大学生基础知识和文化精神素养水平不高,高校在思政工作中需要注意这一点,利用细致化教育工作感染学生,在教育和教学环节把思政教育中的优秀精神和思想传授给大学生,鼓励大学生积极面对自身缺点,正确解决问题,树立科学的发展目标,提升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2.利用多样化形式开展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对思政知识学习欲望

第2篇

一、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来自学生的挑战

学生辅导员是直接面对学生进行工作的,因此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来自学生。一是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一个辅导员要面对的学生数量前所未有的增加了,大学生之间的相处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重大挑战。二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之间各方面差异较大。目前高校是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不同的文化素质、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集体,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详细情况,三是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最近媒体报道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闻屡见不鲜,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注意程度也日益加深。很多学生入到大学后,在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时,不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关系,不能很好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也就容易产生孤独、抑郁、自卑的心理问题。在网络报道的,不乏有很多来自名校的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二)来自学校的挑战

学校是学生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舞台,学校能否为辅导员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直接关乎着学生辅导工作开展的实效。一方面是保障高校学生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不够完善。高校的核心力量是讲师和教授,辅导员很多只是再做一些行政事务性工作,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事制度的变革,辅导员在学校绩效工资、职称制度评定中相对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辅导员在辛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获得一种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此外很多学生辅导员对学校给予他们的待遇不满意。另一方面是辅导员管理模式滞后。中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辅导员则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主管,各个系部则是学院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依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学校在日常的管理中也不能将这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紧紧交给辅导员一人,而应该要求学院各职能部门、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出发看待辅导员工作,学院的不同职能部门都应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来自自身的挑战

首先,在网络时代,知识的共享性加剧了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这就对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校辅导员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刚刚参加工作,人生阅历不多,缺乏工作方法与技巧,在工作中很多知识亟须学习,另一方面在知识共享性高的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知识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很多高校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强,在面对这样特别优秀的学生时,这便对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很多高校学生辅导员对自身工作认可度不高,受社会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不如专业教师,是一群可有可无、能力不强的教育工作者。正是这种不客观、偏颇的观点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地打击了辅导员工作的信心。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辅导员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因此,在目前高校中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辅导员的心里和心态都发生了改变。不少辅导员并不安心本职工作,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跳板。最后,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年龄、男女比例结构失衡。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年轻的辅导员比较,多,很多高校女辅导员较多,男辅导员较少。这种学历结构的差距和男女比例的失调都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应对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高校、辅导员自身以及社会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反应,切实为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高校完善保障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认识到辅导员是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适当提升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在学校人事制度中,切实为辅导员提供晋升通道,在日常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中要结合辅导员事务性、行政性工作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以上措施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3篇

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公办大学生公寓往往被学生视为居住的场所,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公寓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公寓的工作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其职责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往往进行严格惩罚等,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习惯性认为育人应该在学校、院系、班级等场所,公寓就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实际上,大学生公寓作为重要的阵地和舞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公寓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公寓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借助学生公寓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方面的教育。归根结底,大学生公寓本身就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大学生公寓来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其职能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诉求。如果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大学生公寓就会丧失自身的价值。学生公寓不仅具有管理、教育、服务的功能,同时学生作为公寓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实践向度:健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形式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其公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机制灵活,凭借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公寓着实需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聚集各方力量加强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坚信:“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对于公办高校来说,在大学生教育体制方面,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合理的公寓工作管理队伍。大学生公寓学生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公寓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徐贵权教授说“: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社会适应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代表着个人或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关系,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人或群体通过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与社会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对此,民办高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形式,进一步适应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规律。第一,建立和完善专职公寓辅导员管理制度。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结合公寓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也就是对公寓辅导员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第二,建立和完善公寓管理委员会。由学生工作处负责领导公寓管理委员的日常工作,由公寓辅导员担任公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组成公寓管理委员。通过上述安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公寓楼层有专职的公寓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公寓委员会成员各司其职,进一步将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值班过程中,公寓管理委员会需要不定时的走访学生宿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并满足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进而为大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帮助。

第三,在公寓内部,组织大学生成立相应的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为公寓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育人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学生教育学生的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大学生在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第四,在学生公寓组织成立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公寓基层党支部发挥着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将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堡垒作用覆盖到每个同学,进而对每一位同学产生影响,进而便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交往理性: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范式的转向

第4篇

随着普及中高等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高职院校扩招比例逐年加大,高职院校的数量突飞猛进,致使很多学校招生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最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录取分数线,这无疑造成入学学生个人素质水平偏低,使高职院校的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使企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大增加,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是一个有力的趋势。但传统观念上,学生们更倾向于选择全日制本科大学,这无疑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技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于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步入高职院校大门。

综合对比其他大学,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进取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偏低,再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行为举止不文明,自身约束力不强,道德意识薄弱…… 长久发展下去,必定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水平造成影响,阻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视

大部分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晚,缺乏现成的经验做指导,再加上高职院校多元化构成的特殊体制,使得高职院校录取学生的生源不单一,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不统一,学生的学情发展参差不齐。在实用主义和专门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影响下,高职院校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

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必修的两门公共课,在现有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虽也有涉及,但课程的开展仅仅停留在表层,学生修够课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纸质测试,就完成了接受思想教育的任务。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只重视教师一味的言传,重视理论知识的识记,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开展实践性活动,没有做到密切联系实际,使得单一的理论传授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仅流于表面,几乎起不到实际效果,严重缺乏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内容单一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大部分学生家庭物质生活优越,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生活中时时处处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导致他们情感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不强。面对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教师仍然采用守旧的传统说教教学方法,不但起不到正面引导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说教的内容没有针对性,无异于做无用功。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没能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创造性的发现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思想教育工作不见成效。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策略

(一)组建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担任学生学习引导者和生活帮助者的角色,学生个人发展的与教师队伍的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和办事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定势直接影响学生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学校必须加强高素质教育者的引进机制,同时还要密切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定期对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以此激励和督促教师不断进步,为做好学生工作,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在自身发展、文化课成绩、思想觉悟上明显处于弱势,着无疑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必须首先以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拥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才能面对复杂的问题,理清思路,从重点入手,切实把握解决问题的重点,找寻问题,各个击破。教师必须以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富有魅力的人格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依赖感,进而主动向教师靠拢,沿着教师的步伐走向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最终切实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今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机遇

(一)网络的发展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的视野开阔及知识丰富

网络作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具有其它的传播工具无可比拟的信息传播优势――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低廉的信息传播成本。伴随着后勤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网络进入高校学生的公寓之中。网络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使用信息网络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宣传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也丰富了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知识面,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

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其它传播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即具有及时、大量、便捷、低廉等特点,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效性,连续流动报道,提供多种信息形态的优势更为明显,这为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和网络资源。

(三)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教育阵地,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网络时代,任何一个网络不仅是一个储存、利用、采集、传输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整个网络世界的一份子。网络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科技的平台,为理论知识的推广和运用增加了一个新的阵地。同时,通过网络,使党和国家、社会和学校、家长和朋友都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从而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是原来的教育空间变成为当今全世界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世界育人创造了一个好的网络环境和教育模式。

(四) 网络提高了思想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广泛性等特征,网络的运行摒弃了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而是通过电子邮件或网页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非常快捷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从而全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二、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校园信息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

重视校园网络论坛的舆论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校园网络论坛是反映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我们了解、掌握师生思想行为动态的一个窗口,但同时也容易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地。它作为学生自主抒发感情和观点的空间,只能疏而不能堵,只能引导而不能压制。这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政工干部密切关注论坛,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并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力图发现、解决问题于未然;同时,对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念及时进行指正,使网络舆论处于可控状态。

(二)构筑民主渠道,积极推进民主科学管理

网站可以设立“意见和建议”专栏,广泛收集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相关调查表明,本着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多数学生和教工,就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可以提出许多有见地的看法,同时,也对高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尖锐的批评。高校各级领导、校内各单位应该密切关注论坛,积极引导网上意见向促进民主科学管理的方向转化,对涉及分管工作、本职工作的批评、意见、建议要及时做出反馈。

(三)设立专业网站,进行网上咨询、辅导答疑

有条件的骨干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站,使学生有问题时能够直接通过网络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网上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参与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不仅可以对学生在网上表现出的疑惑、不满进行释疑和开导,更重要的是能成为一个正确的思想源,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健康成才的方向上来。

(四)增强网络服务功能,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孙秀宇(1972- ),女,辽宁昌图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教育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蒙古 0140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密切接触、联系,保持有效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他们不仅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更是高校管理者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虽然高校学生干部相对比较优秀,各方面表现也比较突出,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他们同样受到心理、生理以及人生经历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的一面。但是,高校学生干部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仅要像其他同学一样接受老师、学校的教育,而且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担负起向广大同学传播学校的精神、组织各项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生活的重任,这就使得学生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其他的学生,而且这种影响不同于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从影响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出发,及时、准确地针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干部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一、学生干部的思想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干部的功利心态较为严重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信息量越来越多,导致现实社会生活对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倾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现在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本身不愿受纪律约束,对自由充满渴望,自我意识较强,价值观多元化。部分学生选择当学生干部仅仅是为了得到各种各样的通行证和入党、评优的机会,或者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证书、荣誉、头衔等作为毕业后找工作的筹码,这些学生干部参加或者举办学生活动时,必然只会从自我利益的实现这个角度出发,以名利获得的多少来衡量自己所作所为的价值和意义。

每当新学年伊始,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招募点都会人满为患,我们时常能听到诸如此类直白的问题:“院学生会和校学生会相比,进入哪个组织获得好处更多些?”“班级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哪个更容易得到入党名额?”这些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动机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仅仅把学生干部看作是获取某种利益的工具和通往成功的捷径,这部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表现出推诿和倦怠,无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违背了高校开展学生会服务工作的宗旨,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对于一些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身份只是他们赢得自身利益的工具,不但做事时一心只想着所能获得的回报,而且总希望回报越快越好、越多越好,给人急功近利、过分注重眼前利益的不良印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随便挪用公款(班费、活动赞助、活动经费等)送礼、请客、挥霍,从而进一步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些都使得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总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利害得失出发考虑、解决问题,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会尽心尽力,甚至费尽心机,而对与自己现实利益无关的服务同学、锻炼能力的工作视而不见,开始的时候对工作充满热情,踏实肯干,可是得到了预期的利益和荣誉后,就丧失了最初的热情和学生干部的先进性,表现出懒散消极的态度。这些学生干部缺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未能深刻地领会学生干部能够通过服务他人而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部分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有的学生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组织和参加活动以及人际交往上,忽视了自己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他们认为在工作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把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活动的开展中,最终导致自己毕业时却不能真正满足现代单位对员工德才兼备的要求。

有的学生干部过分注重学生干部的头衔,虚荣心膨胀,把自己凌驾于普通同学之上,总是以一副领导的心态和形象开展学生活动或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他们根本无法将心思集中在学业上,一心只关心自己职务的多少、头衔的大小,造成毕业时没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这些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仍是学生中的一员,忽视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成绩不佳,仅靠干部任职、活动等项目加分与同学竞争综合排名,使得自身在学生中的威信大受影响甚至会引起同学的不满与抵触。

(三)部分学生干部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

在开展工作时,学生干部都怀着满腔热情,竭尽全力,但是由于工作方法和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一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显得焦躁不安,容易出现激进、气馁等极端情绪,他们往往只喜欢听到掌声与喝彩,不能接受批评,思想意志薄弱。工作顺利时,容易自以为是,看不起其他同学,骄傲自满,无法接受同学的不同意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遇到挫折时,又容易片面地分析问题,只看现象而忽略本质,消极地接受教训,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一旦出现期望落差、成功感缺乏时就开始消极参与甚至提出辞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表现出应有的沉着和睿智,而是选择逃避和放弃。

(四)部分学生干部思想懒散,工作能力弱

在选拨学生干部时,老师推荐、老乡介绍的现象几乎遍及各个高校,导致招募的部分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偏弱。工作中存在推诿、倦怠现象,缺乏责任感,不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他们在其岗位上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也不能确切领会老师的工作意图,只是被动地执行命令,不能起到纽带的作用,使得高校的管理者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部分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差,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思考不够全面,找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注重工作能力的提高,只想机械地完成任务,这些学生干部使自己的工作难以真正为广大师生服务。

二、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选拔、监督、考核、奖惩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质量,并为开展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公正、公开、高效、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监督、考核、奖励制度。

首先,要保证选拔进学生干部队伍中的是思想端正、德才兼备、工作积极、能力强的学生,是拥有强烈为同学和老师服务意愿的学生。只有这些敢于坚持原则、正直无私的学生干部,才可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得到支持,要坚决从根本上杜绝有能力但思想素质差或只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通过老师、老乡、亲戚关系进入学生干部队伍。

其次,高校管理者也应考虑到学生个体随着年龄的成长和入学时间的增加,会受到自身主观意识和大学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其思想性格和行为准则的不断变化。因此,在严格选拔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制定一套注重考察学生干部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的考核制度。此外,管理者必须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学生干部要奖罚分明,这样才能在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积极性的同时,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干部中的不良风气,进而保证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关心指导学生干部工作,为其合理分配任务

学生干部的素质不是天生的,需要给予不断的指导。一方面,管理者应当避免在学生干部确定后让其担负过多工作,造成新进入学生会还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学生干部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同时这些学生干部又没有合理的工作思路,最终不仅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无形中承受着很大压力,从而慢慢丧失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应当关心学生干部的思想变化,及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完成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善于鼓励学生干部。教育者要对学生干部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引导他们能够较好完成学业的同时锻炼能力,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充实难忘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管理者应当做到合理分配工作,让学生干部们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干部的特长和才干,时刻指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正确处理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共同协商,相互监督,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干部由于特权的集中而形成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三)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与交流活动

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团支部在学生干部培训中的作用,把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以此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并且鼓励学生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经验和旧的习惯,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学生干部思想政治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活动,加强学生干部之间互相教育、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干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特别要加强老干部对新干部的引导,定期组织各种形式新老干部交流会,使新干部吸取更多的工作经验,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少走弯路。正确引导学生干部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积极与人交往的心态,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中的方法、技巧,学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而为广大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学校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在高校已有的团刊、学报、校园广播站、学生论坛、学生团体网站等传播媒介上发表文章,交流其工作经验和心得,促进理论研究和交流,促使其健康发展。或者还可以直接在上述媒体中为学生干部开辟思想政治学习专刊或专栏,为学生干部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他们也有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观趋势,使得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地探索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分发挥他们个体差异的优势;另一方面,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沟通,充分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使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白玉,侯晓飞.高校培养“强优型学生干部”思路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2]杨宗兴. 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3]陈刚.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问题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2).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道德品质

0.前言

在高校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一体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任务使许多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新的发展形式、新的发展问题和新的发展挑战。不断的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现在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组者也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始研究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与时俱进,积极的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首先在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高校中的教育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主,现在各个高校都是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主,为学生服务。

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的工作者也就要以学生为主,强调自己的服务意识,不能再用以前的那些呆板的单一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式了。所以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努力的满足学生们的各种发展要求,并为学生们创造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大学生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身边要以普通朋友的身份真心实意的对待学生们,真正和学生们做到真心的交流。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不要总是表现出严肃的教师的色彩,不要以严肃的态度和学生们进行交谈,不管什么事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要全心全意的对待学生。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也要有耐心,当学生们的倾听者,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其次就是要立足学生,对学生们的管理工作要细化,要培养学生们不断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的心理。

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

(1)对于道德教育的创新就是要结合中西教育方式,不但要进行传统的教育还要不断的创新。现在高校的大学生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的,但是他们身上也缺少传统的历史和思想的教育。在实际中不但要对大学生们加强中国传统的道德、民族精神的教育。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情,加强对我们国家的现代历史和国情的教育,加强对中国传统的道德的教育,使现在的学生们懂礼貌、有涵养、自立、自强。还要结合中西教育的方式,加强学生们爱国、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传统道德的教育,还要重视他们对责任感的认识,进行环境、法律、科学等的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还只是受到单一的教育,知识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而在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法律和网络的意识还是很缺乏的,有的甚至对这些都是很盲目的。所以在平时对学生们的道德教育要添加现代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道德教育也应该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育方式和内容也应该不断的更新,使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能够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接轨。

(2)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大胆的创新,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随时可能会在工作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从自己的观念上进行创新不能知识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味的听取老人的意见,而是要不断的寻找适合现在这个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依赖于观念的创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向数字和网络化进行发展,要适应现在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不但要继承前辈的优秀成果还要不断的进行创新。

2.不断的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2.1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在现代和谐发展的社会当中,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进行,根据工作的目标的变化,不断的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 所以要特别注意理论的教育为主要的内容,结合现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的宣传和学习。根据学生们平时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不断的提高,是学生们兵器各种封建迷信的思想,防止学生们走入歧途。

2.2改进工作方法

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们能够自我管理和学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只是领导学生们进行学习,根据学生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学生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教育者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还要使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减少学生们的依赖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大学期间有的学生会出现心里偏差很可能是因为学习、感情和心理等方面,会出现不同于平常人的行为,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偏差进行纠正,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3.小结

只有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社会不断的改革、发展,不断的创新工作的内容,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把科学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所以不断的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已经是现在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晓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理论,2011(35).

[2]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第8篇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流入中国,学生们由于自身思想觉悟并不稳定,很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效应影响而受到左右,盲目崇拜、拜金、追星等等充其大脑,从整体来看,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就是这帮90后的学生群体,但网络上信息往往真假交织,对高职院校生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冲击。对思想道德的认识却抛之脑后,“90后”的高职学生往往更注意学习专业技能,而忽略思想政治修养,这一点远远不如80后的学生有觉悟,高职学生群体还没有走上社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享乐拜金主义在“微时代”横行,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影响,也是对高职院校政治思想的一个沉重打击。

二、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分析

(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高校针对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新生报道的班会,可以使学生利用班会对校园进行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更为清楚的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开学初的办事指南、开学初的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以及高职院校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生活的差别、特色等,并且可以请一些老生以及高年级学生干部来一起交流怎么更充实地度过高职院校生活。这样,不仅仅给报道的新生一个好的印象,更为学校的发展添了一抹鲜明的色彩。使学生可以正确的调整好心理,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职院校生活,做好迎接高职院校生活的心理准备,不致于由于不适应大学的生活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二)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们通过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各种社团和协会的活动,迎新晚会,青年志愿者服务等,以此来丰富高职院校生活,这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高职院校生活与中学生活最大的不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增进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同时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大学校园中。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新生会发现高职院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会发现与人交往交流的重要性,会发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新生们进一步增加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情谊。

三、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思政工作;高职院校;整合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职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高职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一、高职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来源比较复杂,有因成绩不好无法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深造,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也有通过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继续到高职深造的。不管是哪种来源的学生,他们都是成绩曾经不理想,要么不能上高中,要么不能上本科院校,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自卑感较强,普遍缺乏自信,意志消沉,没有学习动力。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之间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成为同学们的“副业”,而比吃穿、秀时尚、玩手机、打游戏反倒成了大部分同学的“主业”[1]。

二、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存在问题

1.主渠道教育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思政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课”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与教学作为双边交流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相违背。部分思政教师的理论功底、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社会急剧变革条件下思政教学转型的挑战,对难点和热点问题缺乏研究,网络等庞大的信息流量让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相形见绌,如果选择的教学案例、现实生活实例不具有典型性,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2],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可想而知。

2.思政教育队伍分工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院系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其中思政课教师只负责思政课的授课,辅导员(班主任)分管学生的日常事务,院系学生管理人员仅在宏观上指导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由于思政课教师不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没有深入学生当中,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困惑和思想问题,思政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而直接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由于忙于应对繁杂的日常事务,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或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这种机制下的结果不能激发思政教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效率低下。

3.思政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中的思政教育者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度不高,高校中“两课”逃课现象严重,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两课”课程不感兴趣,相当多的学生仅把它当作获取学分的工具[3]。学生对课程的抵触直接影响着老师对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学校缺乏对思政课的考核机制,思政课进入学生不愿意听课,老师无心思备课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辅导员来说,由于长时间忙于学生的日常事务,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继续教育、进修的机会,加上辅导员的地位、待遇相对低,评聘职称没有优势,一些辅导员看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转而对工作变得麻木不仁,根本没有心思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或工作效率。

三、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搭建全员育人的思政工作平台

1.改革教学方式和模式,提高主渠道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其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正面作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的组织形式由传统单向灌输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化,即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内容设计上应尽量联系学生关注或最近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热点事件去展开,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热点问题的了解,也可以提升他们对理论的认识,让他们感到理论是“有用”的。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程的地点实施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变动,比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研等形式拓展课堂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

为了使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学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及管理,比如让思政课教师当班主任或联系一个班级,学生的操行评定与思政课程挂钩等。

2.立足专业,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专业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开展专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师也同时承担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这部分教师,尤其是对口专业且责任心较强的专业教师,他们能从专业学习和思想状态两方面共同教育和引导学生,并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一些没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教师,应主动关心并积极参与由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发动的学生专业活动。虽然对专业教师来说,也许需要牺牲自身的业余时间,但通过活动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专业教师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提高。这种思政教育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氛围,使学生在思想水平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3.工学结合,共建思政教育的平台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有1/3 的时间在校外,如何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政教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的地点发生变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也在变化,教育者由老师变成企业的员工、指导师傅。因此,学生实习阶段,学校应与企业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双方组建专门的由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参加的学生思政工作机构,建立紧密合作的联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工作者素质

辅导员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他们的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高低对有效开展学生思政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关心和引导辅导员的发展和成长,给他们创造继续教育、学习的平台,定期给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让辅导员承担部分思政课程,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训,不断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辅导员的发展上给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比如转为政工干部或在适当的时候考虑转为专业教师等。

时代在发展,学校在前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开创高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柴成鱼.思想政治课程对改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观念的作用——以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7—2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