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31: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当今环境污染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法律;对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可持续发展都在大跨步日新月异。全国各地的农民物质以及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在也出现了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遭受污染的威胁。因此,怎样治理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恢复那里原有的天蓝地绿水清,成了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一)农民滥用农业生产资料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然而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为了快速增产增收,普遍、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以及农用薄膜等,过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与焚烧,严重造成了的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从而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产生灾难性后果。这样的场面不仅造成农民经济损失、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农业生产化过程中,养殖、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动物排泄物、饲料残留物、植物秸秆等残留物大量增多,这些残留物通过水产畜牧的生物链循环进入大气、土壤,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现在农村生活开始形成集聚效应,而因为原来的分散随意的生活习惯,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放置,造成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缺乏规范的收集站点和排泄渠道,形成许多了露天的垃圾堆和污水沟,严重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
(四)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城市污染已经越演越烈,进而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农村。城市大量无法消化的工业废料、废水、生活垃圾先是污染河流,进而垃圾占用耕地,使得农村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一些企业的有毒废弃物通过非法渠道全都排往农村,蔓延的各种污染源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农村的生命安全。
二、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从法律角度来看,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对环境污染的后果理解的不够深刻。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环境保护的宣传,倡导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升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治理和教育,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参与环保的行为,把保护环境理解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而言之就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
由于农村污染源复杂,要堵住源头,唯一的措施就是加大立法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比如从基层入手,将农村治理纳入法制化程序,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作出相关规定。并尽快制定配套的,违反这项法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相应处罚措施规章,做到奖惩分明,保障环境保护法落到实处。
(三)严格执法,坚决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泛滥势头
法律法规制定后,下一步就是执行的力度问题。首先要培训一支有责任心的执法队伍。第二就是要设立相应的农村执法机构,特别是乡镇等基层党支部要建立专门的环境执法大队,专人负责。第三要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特点和规律,摸索一套行之有效执法方式,堵疏结合,以预防教育为主,以理服人。最后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公信力和执法透明度达到新层次,才能使农村环境执法活动真正走向正规。
三、结语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渗透性、传播性,一个小小的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着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意义。倘若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危害势必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影响到每一个人。关注农村、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保护农民环境权益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与否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只有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祖国乃至整个地球。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城乡污染转移的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监测体系;环保意识
Abstract: our current rur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 some ways are not good for the rural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refore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ng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tries to analyze our country rur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nd in-depth analysis. To curb the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i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thrust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words: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非常快速,城镇化发展更是一天一个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了创造美好的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要么关闭要么进军农村。甚至在深山老林大肆开发矿产、兴办中污染工厂。城市的环境质量逐步得到了改善,而农村的环境却被严重的破环,生态污染导致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食品原料受污染。
笔者从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模式,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模式,并为切实贯彻此模式提出几点对现行农村环境监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相应的采取归纳与演绎,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新型农村环境监测、防治体系建设进行大胆的探讨。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 工业企业污染突出 首先我国农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大,无污染处理设施,污染物随意排放,造成局部区域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在自然作用下,使固体废弃物中有害物进入土壤、水体,从而使土壤、水体被有害、有毒化学物质、病源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导致土壤结构改变、水质恶化。这种污染进入土壤不仅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碍植物根系生长并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使各种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危害人体健康。
2. 畜禽养殖污染显现 当前我国农村又很少地区制订有完善发的养殖体系,由此造成的管理混乱,随意性强等污染环境的前因。当今生活水平提高,农村更是大规模发展畜禽养殖,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检测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地下水、空气等的污染。
3. 农药化肥污染突出 由于我国土地系统由于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自维持性正趋向于降低。比如大量使用化肥,导致了土壤有机质减少,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降低,而且土壤中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产生致癌物质,危及人体健康。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的运作现状 。
1.近几年在我国很多监测机构、人员扩充、仪器设备、办公条件改善等硬件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增强了投资力度,使环境监测硬件条件和监测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在环境监测软件建设方面却重视不够,比如对监测体系本身构成的研究,对监测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对监测质量的保证、对监测体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对监测体系发挥作用和正常运行的外部保障条件等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2.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监测应当向社会公布环境现状、预警污染发 展趋势、环境质量变化走向、为排污企业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污染纠纷责任仲裁、为环境污染损害程度的认定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环境监测机构较多围绕行政管理部门的圈子转,成为附属于政府部门的技术管理机构,而在监测技术保障方面的功能却发挥不足。
3.过去强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监督执法,特别是为排污收费服务,因此,只对排污企业的排污现状进行监测,很少对企业排污进行动态监测,特别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正常情况可能引发重要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性监测不足,一般都是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加强事后监测,没有在监测工作中体现出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方针。
4.环保系统自己的监测队伍,由于经费紧缺的制约,无论从监测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上,还是从对不同行业的了解上都受到了限制,对一些特殊行业不具备监测能力。而有些行业自己有较好的监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力,但在环境监测中却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发挥着部分监测资源的作用。如果环保系统外的监测资源能很好的利用,形成内外结合的优势,将有利于环境监测发挥更好的作用。
环境监测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 的环境监测的定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生产企业过程动态性环境预警监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监测、环境调查本底值的监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监测、环境污染事故责任相关性监测、环境监测数据纠纷仲裁监测等,这些不同目的用途、不同类别的环境监测的法律定位、实施机构、服务对象、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粗放地简单地将各种环境监测都定位为政府职能。事实上,如果将环境监测笼统简单地定位为政府职能,既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本身的完善,又影响了环境监测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要真正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除了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的要求外,还要改变传统的末端控制的思想,建立全程控制的管理理念,强化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如今还可控制的范围下,控制和保护农村环境应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应把握“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企业自律”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从多方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还我们一个绿色、健康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98).
〔2〕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地位〔J〕.求索,2007,(12):70-72.
【关键词】 环境污染;水污染;责任;经济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都习惯了责怪,对于自责都是只字不提的。当有人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没有责任感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会站出来理直气壮的说“我就很有责任感!”。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然而我想问的是:你有随手扔过垃圾吗?你有扔过粮食吗?当你在公共场合见到电灯亮着、水龙头开着但是旁边没有人时你会关上吗?你会吗!好,如果你说你没有丢过垃圾,没浪费过粮食,见到不文明向现象会制止,那好,地球人以你为荣。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劣,那么,这些该归咎于谁呢?如果还有人说是监管部门的责任,那么我想说这位仁兄你应该再从小学上起了,因为你连做人的最起码的羞耻之心都没有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但是都不愿意承认——环境污染应该由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负起责任!
一、环境污染的最大因素
时至今日,环境污染对于人们来说已经麻木了,那么我们所认识的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然而,追根究底的话引起这些污染的“罪魁祸首”则是经济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从科学技术的弊端角度来讲,发展势必会带来不可预期的副作用,而且这种副作用只能减少,没有办法彻底的摆脱。
经济活动决定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排放的积累效应最终决定了环境质量,因此经济发展决定了环境质量。Grossman在对空气悬浮物和SO2的排放变化与人均收入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环境质量或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呈倒U形的曲线关系,也就是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既是一种互斥关系也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一般称这种关系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EKC)。就像食物链一样,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周围环节,从而影响到整个食物链,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食物链势必崩塌。人类活动和环境也是一样,彼此依赖而且又互相制约,没有谁提出来,也没有谁能说明白,冥冥之中两者之间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种规则,也许这就是和谐。
从最初的农业开始到现在的机器工业为止,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投入的材料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更多,我们经常所说的“三废”污染也就会越严重。然而,经济发展必定引起经济结构的改变,当然经济结构改变必定影响到污染的程度,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工业必定成为主导地位,而且,人类生活中一些必需品必须有一些高污染工厂制造,这样一来,污染在所难免。同时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开采,同事由于大自然、技术、设备的制约,又有大量材料在运输和生产过程中被浪费,从而加重环境污染,使环境自我恢复能力不断下降,然后导致环境处于无法恢复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系列恶性影响。然而,人类要进步,要生存,经济发展还要进行,所以污染也将继续上演,只是我们可以从技术上的升级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污染,所以我们必须控制高污染的中小企业的开设,提倡科技革新,另外,我们必须抛弃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要深刻认识到环境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我国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农村污染和城市污染。对于农村来说,前几年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需要,例如:秸秆焚烧、开荒造田等引起的生态失衡问题,然而今年来由于退耕还林等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农村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也开始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因为没有特殊的规定,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就随处乱倒,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再说城市,可谓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制造厂。同时城市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辐射污染等。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度PITI指数名列前十的城市为宁波、东莞、青岛、深圳、扬州、北京、广州、杭州、重庆、温州,得分都超过70分;最末十名城市为鄂尔多斯、锦州、阳泉、张家界、吉林、长春、克拉玛依、咸阳、大同、枣庄,其平均分为19.6,垫底的枣庄仅得12分,同时数据还显示了2012年度各省市区PITI平均分,仅北京、重庆、上海、浙江四省市的城市达到及格线,其余省市区均在60分以下(该数据来自中国日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工业企业的不断增多,城市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三、结语
如今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生活,近年来,各种灾害频频发生,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也是层出不穷:邯郸水污染事件、北京雾霾、黄浦江漂猪事件、还有最近的H7N9无不警醒我们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必须要做出回应了。然而我们能做得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追求奢华包装、不适用一次性器具,减少不必要的生活垃圾。从现在开始,人类必须深刻反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污染也是一样,一个人造成的污染很小,但是全世界每一个人所造成的污染加起来就足以是我们的环境遭到破坏!事到如今,人类互相推脱责任的习惯必须改掉,监管部门只是辅助作用,核心主力还是我们每一位公民!人类!醒醒吧!!别让世界末日提前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火根,滕玉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2).
[2] 兰柏超,卜令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3(03).
环境是当今国际的普遍问题,由于特殊的国情,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飞速,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我们的生存环境却愈来愈恶劣,化社会对大气、水、土地的污染和破坏日趋暴露,人们逐步认识到是自身的需要和行为造成了生活环境的恶化。对认识的贫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误解,已使我们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国1998年长江洪水的量级小于1954年,而中下游水位却普遍比1954年高。人类活动导致流域内湖泊缩小、调蓄能力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惊动全国的春季沙尘暴,其主要沙源是森林——草原过度地带耕地和草场退化造成的沙荒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推进的今天,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因此,本人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执法与司法的改进、监督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加强等内容。
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等。而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在市场日益成熟,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本人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作一下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另一种就是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也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现代环境问题引起全球性的环境危急,最为严重的问题包括: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等。199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是世界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一些大城市儿童大约有十分之一患有哮喘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大气环境的严峻状况。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狂潮让全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身陷其中,8000余人感染,700余人丧生。这次突发性公共环境污染事故与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大规模破坏有着密切联系。
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本人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环境方面同样适用。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极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这是用不着忌讳的。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由于人口不断增长造成了另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城市化问题,现在世界上所有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城市化过快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也不例外。由于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毁坏了一定的森林和草地,给城市化还带来了一系列其他问题:拥挤、住房紧张、污水处理不当、供水不足、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土地荒漠化和人民健康受到损害等。人口城市化的过快发展使生态受到破坏,使环境不断恶化。
第三,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普遍较低。一个国家的国民环保意识如此,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第四,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二、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本人就对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即对我国环境问题作几点法治化的思考: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加强、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一)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
【关键词】计量模型 人均 GDP 环境污染 库兹涅茨曲线
一、近年来昆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变化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总量规模,人均GDP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恶化现象。从1997到2007年来这十一年间昆明市工业三废(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的原始统计数据上来进行分析,昆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并且在持续不断下降,截止2007年昆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684万吨,在1997年的原有基础上减少了12423.2万吨,平均每年约以6.4%的速度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变化特征大致相同,也是在以相似的比例持续不断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则在一定程度上呈上升趋势,截至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已达到1786.90亿立方米,大约是1995年昆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的3.3倍。
总体上看,从1997到2007年,昆明市工业三废排放量中,废气排放量以平均每年21.6%的速度递增,而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则与废气排放量相反,呈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
二、昆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和数据验证
(一)指标、数据的选取。
当前昆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本文选取昆明市从1997到2007年期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相关数据来对昆明市的环境污染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下列表中显示的是昆明市经济增长(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工业三废)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我们从下列表中可以清楚看出,昆明市的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且双尾检验值在0.01水平时,统计检验的相由此可见,昆明市的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建立人均GDP与上述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计量模型对昆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充分的解释意义。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
曲线特征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昆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但需要指出的是,昆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并没有达到工业化后期水平,昆明市主要工业区在20世纪末期及21世纪头几年内进行的矿山生态恢复取得显著效果是导致昆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对昆明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进行的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昆明市当前的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目前昆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现出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工业废气排放量则呈上升趋势。昆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仍然存在不足。
三、昆明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的建议
当今社会,各个地区经济都在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经济腾飞。昆明市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从自身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本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比重,同时应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借助科技进步等有利契机,发展当前热门的循环、低碳经济。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对当前环境保护的法规及地方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建立高效健全的环境监控和评价管理体系,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猪场;负面影响;危害程度;应对措施
1. 规模化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危害程度
1.1 氮、磷的污染
由于牲畜对于蛋白质的吸收不能充分,因此其中一部分蛋白质就会以氮、磷化合物的形式随粪便排出了体外,据称,饲养猪大约将食入氮的百分之五十三和食入磷的百分之七十九排出体外,其中氮的一小部分以氮气的形式排入到空气当中,而且氮、磷仍可能转化为硝酸盐类和磷酸盐类化合物,它们不仅可以滞留土壤以此来造成直接污染,更甚者还能通过渗透形式进入地表水及地下水进行间接性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染水混入到灌溉水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有很大影响,若直接流入到江河中,则可以对河流两侧的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再有,若不慎或者不经处理将污水用于养殖,就可以危害养殖生产。
1.2 病原菌与寄生虫的污染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牲畜排泄物的合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寄生虫与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蛔虫卵,口蹄疫病毒等,据化验分析,规模化养殖场中每1立方米的污水中含有约33万个大肠杆菌和约66万个肠球菌,所以,如果不做适当的处理,不仅成为蚊蝇等寄生虫的繁殖基础,而且还可以造成人畜共患的危险。
1.3 气味的污染
众所周知的养猪场周边的气味是大部分人都不可以接受的,这是因为养殖猪的分泌物等混杂在一起产生的不良气体,如硫化氢、抽粪素等,这些恶臭物质都能影响到人畜生理机能的,也能刺激嗅觉神经与三叉神经,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4 微量元素的污染
由于近些年的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使得产量化、利润化更加明显,趋利益化的原因让养殖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越发增多,如,高铜、高锌饲料,而牲畜对高含量元素饲料吸收不够完全,所以,大部分的微量元素会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进而影响环境。
1.5 其他污染
其他方面如药物残留等也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1 做好环境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强环境的监控管理
为更好的维护我国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首先,我们应该对规模化养殖场(猪场)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引导,普及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其次,政府应做好相应的统领工作,在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同时,政府应针对畜禽粪污染源倡导规模化养殖场人员引进先进的配套技术,政府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畜牧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尽快完善环境监测和预测体系,以减少规模化养殖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次,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规模化猪场的危害程度,我们应该提高养殖用户的准入门槛,倡导养殖用户多去向国外学习一些先进的方法和先进技术,强化养殖用户的管理,使饲养更加趋于标准化,实现“经营的产业化”的畜禽养殖办法,也是更好的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2.2 调整规模化养殖场的布局,减轻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污染
为更好的减轻由于规模化猪场所排泄的粪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我们应该适时的调整规模化猪场的原始布局,而采用培植公司加上基地的生猪生产模式,其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将规模化养殖变成由公司进行统一的管理,然后将猪场进行分散性的分布,最好是下分到各个农村或者单个养殖户,这样一来,不但使得粪便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将其变废为宝,而且还将环境的污染系数降低到最小值。此外,我们也应该极力号召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规模化养殖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养殖业污染的管理工作,并且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一定要将解决环境影响放在畜牧业发展的首位。
2.3 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出量
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畜禽类排泄出来的粪便、或者废弃物以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均与日常动物摄入的粮食有关,如果摄入营养过剩的饲料,不但造成饲料上的浪费,而且还增加的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营养部门研究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控制动物的生产系统这一环节来减轻规模化养殖场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因为动物都是通过“被饲喂——食物被消化吸收——排泄物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因此,如果有效的控制了这一途径,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我们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2.4 畜用防臭剂的开发
为了减轻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我们可以从提前防控的角度来出发,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等各种防臭剂,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植物当中的提取物、天然沸石为主的偏硅酸盐矿石、绿矾个酶制剂等对排泄物的排泄过程起到一个吸附、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的作用,并且可以减轻所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变成其他无害的相关化合物,从而达到减轻气味污染的目的。
2.5 养殖场内部环境的控制
无论是养殖用户或者养殖企业我们都应该严格保持养殖场内部良好的环境卫生,比如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空气等等因素,这样不但有利于动物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利于减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 结束语
为了使得我国的规模化养殖场与环境更加有效、快速、和谐的发展,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规模化养殖场所造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我们的周围环境,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立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型养殖场而努力,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常志州,黄红英.动物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2]张振兴,李玉峰.对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动物学报.2006年01期
我国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首先在城市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为此,如何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以更有效地控制我国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在社会经济方面实现全面、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选择了马坝镇几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为调查对象,从企业内部的环境污染、治理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调查、环境、污染、治理
一、马坝镇的基本概况
曲江区马坝镇位于韶关市区南部,是曲江区政府所在地及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省级中心镇,距韶关市中心区15公里。辖16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总面积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万人。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南倾斜,属丘陵地貌的地理位置。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600毫米。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韶关南站进出口设在镇内)、g106线和北江纵贯南北。自然资源丰富,煤、铁、钨、锌等储量大,水资源丰富,有林地13.4万亩。风景名胜有被称为“南宗祖庭”的南华禅寺、史前古人类“马坝人”遗址、“石峡文化”遗址。镇内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岭南铅锌集团韶关冶炼厂马坝分厂、曲江区五联人造板有限公司等中省及民营大型企业。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里求真实和准确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相关报刊资料,以便更好的了解马坝概况,历史改革,发展规划。并到市环境保护局索取了有关环境监测数据,在城区实地选点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城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只能以主观估测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马坝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1、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城区实地调查,我们选取了韶钢工业区、韶关冶炼厂、十六冶金建设公司、“一河两岸”、新市场、中华路、桃园西、农民街等几个观察地点,对其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马坝大气状况尚属良好,靠韶冶一带空气带少许刺激气味;晴天时能见度不高,个别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一河两岸”的河水浑浊,散发出臭味,水质变黑,水样ph值测定表明为酸性水,氨氢含量严重超标。据调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本身造成的。
2、企业调查结果
在调查冶炼厂和钢铁厂时,发现这些企业内部都有一定的污染治理设施,排出的废水水质都较好,能达到排放要求,有的企业还能够将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企业在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解决环境问题以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没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三、建议: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面对着我们伤痕累累的家园,不得不让我们感到危机重重。
我们的家乡整天被臭气包围,而且这臭气还是有毒气体。为此,我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有条件地克制住化工厂的污染,给化工厂一定的排放指标,不要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和废渣。
一些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得让它停业整顿。
污水一定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不要把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应该要分类处理。
增加植树造林,因为树木可以吸收一些有毒气体。
到处宣传环保信息,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研究
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方向
环境保护是跨经济、社会、技术等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环境保护研究人体健康、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平衡。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面对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状况,我国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0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1】。
如何保护环境、合理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物已迫在眉睫。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可达到一定的除污净化效果,但成本高、过程繁琐,并易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等环境生物技术处理环境污染物,所具有的安全、高效、廉价的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问题研究现状
生物工程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因此,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2】。
2.1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3】
3.2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3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
4.小结
现代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污水的生物净化、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废物资源化、环境生物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越来越严厉的环境法,市场对环境生物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广泛,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毅.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
1、当前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污染的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土地沙漠化、森林破坏等。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呼吸遭疾病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2、增强人们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800亿元,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脆弱的生态系统呼唤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但是大多数人们的环保意识却是相当淡簿;人类的大多数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环保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作为生物教师,如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们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课堂抓起。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保意识不仅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生物教师,就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坚定的环保教育工作者。
二、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1、结合生物教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对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而生物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寓环保于生物学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在教学中。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多给学生介绍些环保知识,例如,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节时,讲到人类的滥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急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水灾、旱灾频发,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这些材料,课上交流,以此来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把环境保护与丰富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兴趣广泛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热爱家园的优良品质,更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绿色、热爱地球的环保意识。
1)开展研究性学习,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水质的污染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严重危及人的身体健康。要求住在造纸厂、水泥厂附近的同学,注意观察水泥厂、造纸厂排出的废水、废气的情况,并及时记录,以便及时向环保部门反映。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使学生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现状。更加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学习国家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社会义务宣传这些法律法规。在校内、班内举行环保知识竞赛。普及环保知识,使学生更加关爱家园、关爱自己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全社会人民的环保意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
3)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创办班级环保手抄报。
利用环保手抄报进行宣传环境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在环保手抄报中尽量多联系些学生经常看到、听到的问题,使学生亲自体会环境问题就在他们身边,受到切实环保意识教育。例如据专家称,我国华北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污染源趁虚而人,浅层水一受到污染。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482眼水井中,各项有毒物质超标率达23%。天津市地下水各项有毒物质超标率达27%,这一百分比正逐年增加,超标曲线不断成上升状态。又如1952年12月5-9日。伦敦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000人;海湾战争,致使海湾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尤其是电磁辐射污染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