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血压指导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30 16:32: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血压指导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血压指导建议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114人,经过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3岁,其中,有男性患者54人,女性患者60人,经过对患者检查后发现,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疾病,满足我国2005年所设定的高血压防止指南诊断标准,可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1.2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共56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人,女性患者32人,观察组患者共58人,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28人,经过调查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对照组采用我院以往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采用我院以往所使用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主要方式为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并定期有专家或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书面宣教,向患者支出该疾病所应注意的方面并指导高血压患者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保证患者能够对该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日后服药控制疾病的过程中能够相对的更加专业。当健康指导完成后,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血压的控制与治疗情况、病情恢复程度以及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并根据得出数据讨论出两种护理方式的优劣。

2.结果

我院对患者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对于两组患者定期保持联系,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两年后,我院对患者的收缩压以及伸缩压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数据如下表一、二、三所示:

表一: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两年前两年后收缩压以及伸缩压情况

表二: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两年前两年后收缩压以及伸缩压情况

表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两年后收缩压以及伸缩压情况对比

根据表格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两年治疗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控制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并且,高血压还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高血压能够影响人体内心脏、肺部、肾脏等许多重要器官的功能,进而使得人体内器官提早衰竭,人的寿命将会大大减少。

第2篇

【关键词】肠镜检查;心理指导;穴位按压;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56-01

肠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饮食不当等原因,致使肠道各类疾病一直居高不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肠镜已成为医院的常用仪器,但肠镜检查易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一些受检者因恐惧、焦虑而害怕检查,有时甚至延误诊治[1],也有一部分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因过度紧张而不得不停止检查。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3月份需做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0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85例,女7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0.1±0.6)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干预组受检者检查前主动与其交流,并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对医务人员有所认知,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辅以点头、微笑等体态、语言表示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地依从性。

和检查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肠镜检查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介绍检查、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1.2.3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使患者形成正确的理解,达到最佳配合,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对受检者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给予解答,整个镜检过程允许其家人在场陪同。

1.2.4检查时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医护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以精湛的技术,熟练的动作头进行肠镜检查操作,使患者高度信任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从而消除一切顾虑。进镜前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抹肠镜表面,当肠镜部出现不适时,我们以亲切的语言予以安慰和鼓励,并嘱病人全身放松,做深呼吸,因呼吸训练可有效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2],同时按压中脘穴减少患者腹痛、腹胀的反应,让其感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关爱,按压由轻到重,直至检查结束。

1.2.5检查完毕,用清洁卫生纸擦拭干净,休息片刻扶起病人,仔细询问有无不适。

1.2.6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肠镜检查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3疗效观察:两组紧张程度,腹痛、腹胀的反应,检查所用时间有明显差异。无恐惧感或轻度恐惧,无或有轻度不适感,但不回避为Ⅰ级;有恐惧感,有腹痛、腹胀并试图回避为Ⅱ级;有强烈恐惧感,腹痛、腹胀较重,尽力回避,需护士协助固定才能进行检查为Ⅲ级[3]。

1.4统计学方法:两组紧张程度、腹痛、腹胀的反应、检查时间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2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对比干预组心理、生理反应较轻,检查耗时较短;对照组心理、生理反应较重,检查耗时较长。详见表1。

3讨论

肠镜检查舒适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与临床。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极易引起肠镜检查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 再加上插管刺激引起腹痛、腹胀等反应会影响我们检查的过程,而我们通过心理指导联合穴位按压干预方法,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了肠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检查时间。此方法简便易行,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兰珍,於军兰,杜惠兰.胃镜检查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8B):1458~145

第3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行为调查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6-02

脑出血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称为再发脑出血,其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于首次脑出血[1]。本文通过对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32例进行行为调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日常行为,探讨行为指导在再发脑出血中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其中男80例,女5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锻炼情况、心理压力、疾病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监测等内容,统计分析132例患者中有各种不良行为所占的百分数。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一次,加强指导并了解健康情况,统计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行为调查见表1。其中,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烟,≥6个月者,但不一定为连续的6个月;过量饮酒指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生活工作压力很大以是否影响日常生活为度。

3 讨论

3.1 再发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更高,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关键是平稳控制血压[1,2]。高血压患者要保持稳定理想的血压除合理制定药物降压方案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由于国人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程度低,加上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血压的控制往往不理想,本组调查中过咸饮食者高达76.5%,高脂饮食者64.4%,而坚持规律服药者只占27.3,定期监测血压者更少,只有22.7%。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行为指导有助于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本组患者经过行为指导,随访一年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再发脑出血,占3.0%,低于文献报道的5.4%[3]。

3.2 根据调查情况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行为指导计划,并在出院后跟踪指导:①高钠饮食与血压呈明显正相关系,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为宜。指导高血压患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其次少食各种腌制品。钾具有促进尿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产生等作用;钙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钙摄入增加时,促进钠的排泄可以降低血压;镁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与其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减少胞内钙含量以及促进血管舒张有关。建议高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钾、钙、镁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钾的最好来源,每100g食物含量高于800mg的食物有扁豆、冬菇、竹笋、紫菜、赤豆等;奶及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钙量特别高;含镁丰富的食物有苔菜、荞麦、木耳、绿苋菜、大麦等[4,5]。②油腻食物对血压控制不利,提倡多吃鱼、鸡、兔、牛肉,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及防止血栓的作用;膳食胆固醇与收缩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系,建议少食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奶油点心、动物脂肪等。③戒烟、限制饮酒。④增加体力活动: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发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的时间。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等项目,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6]。⑤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职业人群血压较高。要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过度焦虑、悲伤、兴奋等。⑥用药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切勿自行停药。

4 结论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的关键是控制血压。我们发现通过行为指导,使病人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及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秀玉,尹运佳.再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6,26(5):8-10

[2] 葛霞.再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1(3):29

[3] Bac HG,Jeong DS,Doh JW,et al.Recurrence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 rebral hemorrhage[J].Cerebrovasc Dis,1999,9:102-108

[4] 申华平,刘腊梅.饮食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2):3106-3107

第4篇

许多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在学校或者单位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这也造成了一些人平时很健康、因加班、熬夜等一些因素,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发现就是“恶性高血压”、“尿毒症”,甚至病发高血压脑出血直接猝死。

年轻人每年至少查一次血压

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3亿多高血压患者。极为可怕的是,其中1.3亿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没有得到有些的预防和治疗。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值定义为心脏收缩时(收缩压)120毫米汞柱(mmHg)、心脏舒张时(舒张压)80毫米汞柱。当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时,就视为血压升高或高血压。

高血压能引起头痛、气短、头晕、胸痛、心悸和鼻出血等症状。但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就是高危人群,也正因此,建议:年轻人每年至少查一次血压。

自测血压需科学指导,那么如何在家自己测血压呢?

如何选择血压计

1.家庭自测优先推荐电子血压计(全自动上臂式),优点:简单方便。

2.传统血压计主要指水银柱式血压计,其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多用在医院。

如何在家自测血压

1.建议在测量血压前在安静环境下坐位休息5~10分钟,运动后则必须休息30分钟,然后再开始测量。

2.推荐选择坐位测量,测量者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腿落地放松。测量时肘关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臂伸直略外展。袖带气囊紧贴皮肤,下缘距离肘弯横纹2~3厘米,不要过紧或过松。

3.建议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1次。通常,早上的血压较高,晚上的血压较低。

4.初诊或治疗早期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以供医生参考。

5.收缩压(上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下压)≥90毫米汞柱(mmHg)时算高血压,但不能仅仅凭借偶尔的一次血压数值诊断高血压病。

6.人的血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受情绪、、噪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一天当中,每次测得血压不同,是正常现象。

7.高血压患者,如果连续几次测得收缩压(上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下压)≥110(mmHg)并伴有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建议尽快就诊。

何时须服药控制血压

如果年轻人血压多次测量在140/90mmHg以上,这种情况不能忽视了,应到心血管或肾内专科进行检查,排除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或腺上腺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以便对症、科学治疗,同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5篇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发起,全国29位高血压领域的专家共同起草制定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正式发表。该建议就清晨血压管理给出了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推荐,对医生与患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建议》强调,要把清晨血压作为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于提高高血压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清晨血压管理首先要从清晨血压的监测评估入手,通过监测清晨血压来了解清晨血压的控制情况,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建议》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常规进行清晨血压监测与评估。对于高血压易患人群,也应进行清晨血压筛查。

l.清晨血压的定义。清晨血压一般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至10点之间的血压。当家庭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毫米汞柱和(或)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为清晨高血压。

2.清晨高血压危害大。清晨血压长期过高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严重危害:会造成心脏以及造血系统的血凝状态;损害大脑、血管和肾脏;引起心肌肥厚、心肌氧耗量增加;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诱发无症状的动脉硬化症、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缺血性中风;导致血管结构病变或功能改变;同时会引起蛋白尿的产生等。

研究显示,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小时内。缺血性脑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早上7~9点间比其他时段增加70%。

3.清晨血压评估。有3个方法:一是患者到医院测量,二是起床后1个小时内用家庭血压表测量,三是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清晨血压的变化。3个方法都可以使患者了解清晨血压监测的指标,其中家庭自测最方便实现。

为了得到准确结果,测量前需要把握“3个要”:一要在清晨服药前测量。二要在起床后1小时内,排空膀胱、排便后测量。这是因为排便前,由于张力刺激会使血压不稳定。三要在早餐前测量,因为进餐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这时的血压不能代表患者实际血压。此外,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为了防止性低血压,除了监测坐位血压外,还要注意测量站立位的血压。

4.清晨血压控制策略。在控制清晨血压增高方面,患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戒酒、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压。研究发现,重度失眠患者及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清晨血压更容易升高,控制好这些疾病有助于降低清晨血压。

第二,避免剧烈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晨是最危险阶段,此时进行晨练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第三,有效的降压治疗。药物治疗是最根本的措施,选用覆盖24小时的长效药物,才能使清晨血压控制效果更佳。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在清晨高血压阶段使用长效制剂,每天1次能保证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对药物的选择性、适用性、反应性不一样,而且合并机体状态不一样。比如有些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除了清晨血压高外,夜间血压也会有所增高,单一用药对他们效果不佳,需要选择长效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共同维持夜间和清晨血压的下降。

第6篇

(1)测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

(2)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3)坐靠背椅坐位,测压时不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

(4)每次测压3遍,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血压值

(5)贮存血压数值或真实记录血压数值。

3.家庭自测血压的间期,频率

家庭自测血压分三个阶段:

⑴初始阶段:连续测量7天,每天早上6点~9点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下午18点~21点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计算时排除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即记录12个读数,取其平均值。

⑵治疗阶段:根据第一周自测血压值指导药物治疗。如改变治疗,则自测血压2周,用2周血压平均值评估疗效。

⑶随访阶段:如高血压得到控制,建议每周自测血压一次,如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大、或病人依从性差,则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或每周自测几次。

⑷特殊情况:如要鉴别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建议每天自测血压早晚各1次,连续测量2周~4周。要了解24小时血压波动变化,可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早(6~8点),中(12~14点),下午16~18点,晚(20~22点)各测一次。连续自测2周~4周。

⑸长期观察:一般每周自测血压一回,早晚各1次,每3个月重复头一周的自测血压频率,即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续7天。血压平稳后,不提倡太过频繁的测量血压。

1.自测血压的国内外现状

**血压测量建议和美国血压测量建议对血压测量的规范发挥重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年意大利6家医院855例门诊高血压病人规律地进行家庭自测血压达75%,其中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占54%。

中国医师协会**年调查**和**门诊高血压患者3812例,每天自测血压的占6.8%,每月自测血压一次的41.7%,仅在头晕,头疼时自测血压占40.9%。2007年5月至10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和阜外医院调查**部分功能社区9900例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占30%。

我国现有高血压2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治疗率25%,控制率6%,以上“三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即使已知的高血压患者也仅凭感觉用药。相当多的居民从未测过血压,仅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

4.自测血压的影响因素

⑴血压计的性能,准确性

⑵袖带大小:袖带(气囊)太小,则测的血压值偏高;如太大,则血压值偏低。

⑶袖带与心脏水平不一致

⑷测压前未至少休息5分钟

⑸测压时患者讲话或手臂活动

⑹操作者偏见,未真实记录读数

5.自测血压用何种血压计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自测血压时提倡使用经国际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国际认证的标准有英国高血压学会(BHS)、

美国仪

器协会(AAMI)、**高血压学会(ESH)。WHO要求发展中国家使用容易得到的价格低廉的合格的自动或半自动血压计。

6.自测血压的高血压定义

一般情况下,家庭自测血压的血压值低于诊所测量的血压,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mmHg,,相当于诊所测量血压的140/90mmHg,。非同日多次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最好结合诊所测量血压诊断高血压。

第7篇

实际上,从传统中医学理论看,高血压症状类似于传统的“眩晕”、“头痛”的范畴。中医学治疗高血压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特征和表现,确定基本的证型,选择相应的中成药治疗。

是否平素有急躁易怒,并伴有头痛、口苦、便秘的情况?

如果高血压病患者一直脾气不好,急躁易怒,并且伴有头痛面红,口苦胁痛,或者小便黄和大便干的情况,则属于肝火上炎证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而言,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高血压患者容易表现为上述证型。建议选用以清肝泻火为主的中成药,例如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清肝降压胶囊、牛黄降压丸等。平时,要注意避免过食辛辣,保持心情平和。

是否手脚麻木、口唇青紫,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史?

如果高血压患者以手脚麻木和头痛为主,合并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能看到明显的口唇青紫的情况,则属于血瘀证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合并有血瘀的情况。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选用活血化瘀为主的中成药,例如心脉通片、银杏叶片等。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表现为血瘀的高血压患者少见,一般都会合并有其他证型,所以不宜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来降压,而要兼顾患者的肝肾亏虚或肝阳上亢的情况。

是否以腰酸腿沉、健忘失眠为主,并伴有手足心热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

属于肝肾亏虚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此类患者也较为常见。对于此类患者,建议服用补益肝肾类的中成药,例如六味地黄丸、健脑补肾丸、补肾益脑丸等。由于此类患者属于肝肾亏虚,如果长期服用清肝泻火类中成药,则会因药不对证而引发不良反应,选药时要注意。

是否以气短乏力、心烦眩晕为主,并伴有自汗、食欲不佳,或平素抵抗力低易感冒的表现?

第8篇

【关键词】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高,特别是中老年人,现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高血压及其伴发的并发症已经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性,更有甚者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病及肾脏并发症,如脑出血、心梗、肾损伤等[2],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而对患者进行一些正确的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指导,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中很重要的一项临床工作。现将相应的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健康指导的具体措施总结并报道如下。

1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普及

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很常见,是以体循环的动脉压持续升高导致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不仅发病率高,且还能引发严重的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残或死亡,故需引起患者的注意,提高患者其严重性的认识。其中向患者普及其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以为患者提供其观察的指标,为:在不使用抗高血压的药物及安静状态下,其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大于90mmHg。且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病可能会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危象等。

2各并发症的健康指导

2.1冠心病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故对这类患者需在注重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需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少吃或者不吃动物的脂肪和高胆同醇类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油炸的食品等[4]。因高脂饮食可出现肥胖,诱发动脉硬化,故高血压的患者应以多素食、清淡为主[3],适宜进食低脂及低胆同醇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或选食用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比如海带、芹菜、海参等[5]。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了解有无该并发症发生。

2.2脑血管病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故对于此类高血压的患者,需进行心理指导。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活和工作情况等,进行对应开展心理疏导治疗,鼓励患者常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并遇事需冷静,耐心,不急、不躁等,以避免其不良情绪的刺激,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建议患者若有头痛、呕吐或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时做脑CT检查,以及早发现脑血管病。

2.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对于此类的患者,需嘱其长期地坚持按时合理地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对于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可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故需定期复查其电解质,并注意补钾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必须长期坚持地服药,不能因为一时的血压正常而自行停止服药。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了解有无该并发症发生。

2.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其血压的变化,要定时间、定、定血压计及定测量的部位地对血压进行监测,一旦发生严重变化时,排除脑血管意外,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并及早地预防血压的过高,防止发生高血压脑病。

2.5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故对此类的病人除了要定期检测其血压及长期定时服用降压药之外,并要密切关注其肾功能的变化,以防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

2.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对于此类的患者,需嘱其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好休息及活动时间,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及不能突然停服降压药,需要时应慢慢减药。当出现此危象时,首先需用解痉扩血管的药物以缓解其症状,再长时间坚持使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3出院指导及随访

告诉患者出院后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每天测压,做好记录,并定期复查,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对出院病人由专人负责,通过家访、、电话随访等方法进行指导。每月随访一次,并采用自制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信息反馈调查表在出院后每个月对病人的治疗情况、遵医行为等内容进行调查。

综上所述,对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通过在饮食、活动、休息、用药等方面的正确指导,使患者的观念得到改变,能让患者更加正确地认知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从生活饮食上,均有个科学的指导,使得患者的血压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陈小凤.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调查分析与健康指导[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6,5(5):69.

[2]刘爱菊.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卫生,2005,6(12):74.

[3]陈春明,葛呵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96-98.

第9篇

关键词:高血压 预防护理措施 膳食 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18-02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能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关卫生部门资料显示,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达1亿,并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每年的新增患者超过3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达到最高。由于我国国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很低。为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国民的保健意识,做好高血压的控制和防治工作。

1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1 遗传因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家族中有人患上高血压病,其下一代就比较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压的患者,其父母死于这类疾病的几率也要比一般人高4倍。

1.2 饮食结构。食盐摄入量的增加可升高血压;低钾、钙饮食可增加高盐膳食对血压的升高作用;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造成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相继引起高血压。

1.3 肥胖因素。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短暂性血压增高和超体重同时存在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是血压暂无增高者和正常体重者的12倍;另有一项研究:肥胖者发展成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8倍。

1.4 情志因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志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占第二位。人的过喜过悲、极度愤怒、焦虑等情绪,会引起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受扰,造成肝阳上亢,心火亢盛,最终引发高血压。

针对引发高血压的各种因素,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以下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2 预防和护理措施

2.1 合理膳食。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高血压,因此,改善膳食结构,健康饮食,对预防护理高血压很重要。

2.1.1 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过量使用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动脉硬化、诱发肥胖,这些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而高血压患者应该饮食清淡,多食粗粮、杂粮,少吃或者不吃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烹饪时,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300mg以下。另外,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些降脂类的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绿豆、海带、黑木耳、大蒜、山楂、蔬菜、水果等。

2.1.2 补充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其中动物蛋白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应适当食鱼类、禽类、瘦肉和牛奶等动物蛋白。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蛋白质每日的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1g为宜,其中植物蛋白应占50%,并且最好用大豆蛋白。

2.1.3 降低食盐的摄入量,多吃含钙、钾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盐标准[1]是:≤5g/d,而我国国民的食盐摄入量平均达到了每天10g,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这个标准值。研究表明,血液中氯化钠浓度增大将引起血压的升高[2]。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为3~5g,以达到预防和减轻高血压的目的。高钙饮食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含钾、钙丰富食品,比如土豆、芋头、茄子、冬瓜、牛奶、酸奶、菠菜、虾类、木耳等。

2.2 戒烟限酒。我国男性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烟中尼古丁可使血压升高,并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增加降压药物的用量。饮酒过量可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酒精还有拮抗某些降压药的作用。研究表明,吸烟、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不喝酒的2~3倍。因而,我们提倡戒烟限酒。相对于烟酒来说,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保护血管,降低血脂,高血压患者可多喝绿茶。

2.3 休息与运动。适当的休息和睡眠可以降低血压。早期高血压患者宜适当休息,精神压力大、工作过度紧张者应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高血压患者早上起床要做到“3个半分钟”;白天要坚持做到“3个半小时”[3],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对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没有明显器质性损害的高血压患者,除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外,还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不过患者应结合自身体质与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及运动方式,建议快走(每分钟80~100步)、慢跑(每分钟110~130步),提倡游泳、打太极拳、爬楼梯等。

2.4 心理指导。研究表明:高血压多与情绪、外界环境及心理因素有关。高血压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甚至会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急性病。因此,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指导他们学会进行心理调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宽容待人,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医务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提供患者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帮助其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大喜或者大悲[4]。

2.5 普及健康知识,增加保健意识。我国很多民众对高血压并不是很了解。一方面,医生有必要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治疗手段、预防和护理方法;另一方面,医院可分发医疗小册子给患者,张贴宣传画,播放医学视频等手段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有关高血压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他们不仅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更能主动摈弃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并重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防控要从患者心理,生理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有关高血压预防护理的知识,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力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健康群众的良好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慧芳,杨光,陈树丹.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69-2070

[2] 张艳华.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36-13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