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校德育基本途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30 16:32: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德育基本途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校德育基本途径

第1篇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唯分数”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教师应通过数学教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难的性格,是社会主义公民的良好素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细致,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精神。

二、优化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

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注入式”,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要突出学习兴趣的激发。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2.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代,要求每个公民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很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突出思维品质的训练。

(1)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不足,缺乏经验,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撑。所以教师要遵循学生思维特点,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促使认识内化。而观察操作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

(2)要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将知识进行分类,形成知识系统;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法,特点是在解应用题中要经常用到;抽象与概括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数学学习最终目标。

(3)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核心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优劣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的标志。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加强审题分析,训练思维的逻辑性;突出变式练习,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注重同题多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要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又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技巧。做到依据学习规律确定教法,利用教法指导学法,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引导学生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

三、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事实上,义务教育新大纲已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了一些“只教不考”和选学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也就是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要求,同时抓好“两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生,板演突出中下生,行间巡视留心中下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训练;在形式上,可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四、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

第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组织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247-01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根据体育课之特点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中国学习联盟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2.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2.1 儿童化。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教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2 兴趣化。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2.3 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动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育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材特点;组织教学;途径

由于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当前,大多教师都普遍认为体育课基本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有些学校则干脆停开体育课。由此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发病率上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资、经费缺乏等,但最根本的思想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商讨。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的常规组织教学。体育课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如:整体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课堂纪律等常规训练。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行动,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种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记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充分地准备。上课开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利用趣味游戏等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奋地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使学生的情绪放松。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的兴趣。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课时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课时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起到巩固和亏大体育课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外活动要积极投身到学生活动中去,给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尊重你,支持、配合你。坚持“两操两课”活动。课间操、眼保健操,不光要强调学生快速到场做操,而且要不间断地提醒他们,做操不光是为锻炼身体,更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绩。这样学生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课间十分钟和课外活动也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指导。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添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养,也有效地巩固率体育教学效果,促使他们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信念。

五、组织教学与管理如何贯穿于课堂

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本质;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并要求高等学校将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要求将它提高到与高校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高等学校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而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宗旨的创业教育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重要举措。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的过程。因此,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并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面对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加强,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对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他们不仅应当具备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品德修养以及积极心态等基本能力和素质。毫无疑问,这些内容是建立在拥有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但不少内容通过接受单一的课堂教育是无法得到的,需要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而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创业创新精神以及就业指导有些过于急功近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自小养成的根深蒂固的“好好学生万事成”的思想。我们只有从根本入手,改变学生观念,注重对文理科学学生进行“逆向”改造,使其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使其在社会上游刃有余,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既然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那么就必须将这种观念根植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中并在实践中指导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1)要从学生入学起培养其创业、创新思想。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就业观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要使其充分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其产生强烈的就业压力感,这样一来,压力感就会带动并促使创业、创新思想在其头脑中的形成,让学生从客观上认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创业、创新思想认识贯穿整个大学生四年,不要让学生感觉提倡创业精神是一时的冲动;(2)要使学生的创业、创新思想在实践中得以充实。思想在观念形态的时候,仍然只是一种思想,只有将这一思想观念具体化以后,思想观念的作用便会凸现出来。我们商学院的学生基本上每年要搞一次创业设计大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为了较好的完成任务,他们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掌握了部分权威的市场状况和市场调查数据,将此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他们为了使自己设计的企划书科学、可行,还对饭店、酒吧、相关市场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以取得大量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任何书本上都学不到的知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的宝贵财富。凡是参加过类似活动的学生都认识到,如今的社会只是掌握书本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没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和社会协调能力也是不行的。(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主、自强的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将学生塑造成个性独立、鲜明的人才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创业精神需要的是不断开拓、发奋的新时代精神,而不是遇事唯唯诺诺、事事随大流的旧观念,要从根本上改变象牙塔中的以往大学生们一介书生的形象,使其树立起博学善用,能将自己所学都奉献给国家和社会的新形象。敢为天下先,应是大学生们的理想和追求。(4)着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和方法,增强其今后把握择业和创业机会的能力。无法想象一个不能接纳世界的人能够改造世界,因此,面临无数机会与挑战的大学生要想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新宠。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出现饱和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敲门砖是远远不够的。

二、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

(一)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都去开办公司,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缺乏创业教育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创业机会多而创业意识相对较弱的现象。当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的时候,大学生是创业还是学业,就一直是社会一个争论的话题。时至今日,从第一代创业大学生到现在已历经十余年,大学生创业日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对其进行了理性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走上正确的创业大道,在创业大道上如何顺利前进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创业教育变得日益重要。

(二)创业就是开拓事业,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开创事业的素质

这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业”的含义,创业教育的本质,然后懂得创业的程序,再次是要具备创业的能力。调查显示,18.7%的大学生创业是为了赚大钱,而32.5%的大学生为了创业可以放弃自己的所学专业。可见,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业”的理解仅仅在于“物质”阶层。专家指出,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开公司经营实体就是唯一的创业之路,其实办实体、开公司是“业”;潜心于基础理论和学术探讨也是“业”。“业”就是事业,并非特指实业,开创任何事业都可以统称为创业。学和业本来就是互相联系的,学是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对高新技术等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是“业”的一部分。所以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指教育大学生如何开设公司,如何办理营业执照等等,而是首先对“业”的充分认识,这应该是学生的基本的创业素质。

(三)创业教育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延伸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这一素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鼓励创造性、自立和个人的主动性或者提供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等,还应该包括金融、商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但我国对创业教育还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专业性的指导。所以,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训练一般不会削弱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少专家指出,大学应该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做好制度安排,在目前学年制条件下,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边实践,形成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系统,始终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既鼓励和允许学生走出去创业,也要给学生继续回校学习的机会,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鼓励大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创业对于当今教育制度下的学生而言,可以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普及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就学校而言,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围绕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课。其实早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创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性工作,这种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我们希望在大学生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并在实践中勇敢前进,获得收获的时候,我们的创业教育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论性指导;我们希望通过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理性地创业,成功地创业;我们更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还能造就出中国新一代年轻的知识型企业家、富翁。

三、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宏观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2005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1%,“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5%左右,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共招收普通、成人本科和高职(专科)学生697.25万人,比2000年增加320.49万人,年平均增长13.1%,其中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504.46万人,比2000年增加283.85万人,年平均增长17.99%。同时,扩招政策的实施也使大学毕业生供需比例出现失衡,高校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十分现实的难题。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如果大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无法找到工作,从而使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受益无法得到补偿,势必在社会上产生负面舆论影响,挫伤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为此,高校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大学生与社会力量合作、与同学合作,创造属于自己的产业或社会新的产业,也是高校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由原来的统包统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如何让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则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帮助他们打消“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真正理解创业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之一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有余,开拓性和主动性不足;传承能力有余,创新精神不足。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这种毕业生可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但对要建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这种人才规模必然难以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制胜关键是具有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如果高等教育还囿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可能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使高校教师对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有新的认识,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积极的就业观,培养学生树立敢闯敢试的创业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毕业时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再次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去。

(二)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2)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3)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此,高校必须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展开,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使学生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基本上掌握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推进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把创业精神内化到学生人格中去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需要讲授创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更需要在与受教育者的沟通过程中,利用“潜在课程”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创业教育。在探索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高校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大胆尝试和创新:一是互动式学习方法。师生双方在互动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发创业火花,并从中领悟创业的真谛。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师”既可以是创业成功人士,也可以是专职教师;二是技能培训式学习方式。这种培训方式选择某一种特殊的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邀请一些成功创办小企业的企业主授课,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休学创业方式。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业活动,高校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让他们加入创业阵营和创业团队,进入社会创办公司,高校将为其保留一段时间的学籍;四是创业实习。各高校经济及管理类专业可以设置创业实习课程并可以建立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业实习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或为学生提供创业贷款。

(四)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创收部分筹集一定的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三是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5篇

关键词:教学视野 教学结构 教学时空 活动经验

小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石,数学教师只有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才能及时让小学生温故知新,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积累经验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从中找到适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方法,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其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延展教学视野

为了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中脱离出来,努力延伸教学视野,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各学科之间的互融点。教师延展教学视野有利于小学生接触更新颖的数学知识,同时为小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而教师在延展教学视野过程中既需要尊重小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又需要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教材是数学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一般都会按照教材划定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在参考教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当然,教师在选用教材时还会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一标多本”的情况,不同版本侧重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讲解的方式和重点也不同。如果教师单纯按照一种版本进行讲解很容易扼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需要参考不同的版本,并改善自己的授课方式,让小学生区分各教材的不同点,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思考探究获取学习经验,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是密切相连的,教师在立足数学教学的基础上也需要融合各科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同时掌握其他知识,并从其他知识中寻找数学元素。这样既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自觉地将其他学科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融会贯通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丰富自身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二、融通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实用性强的学科,数学各类型知识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紧密。数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都会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写原则,旨在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因此,教师在延展教学视野的同时还应该融通教学结构,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温习旧知识,做到“温故知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只有打好学习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数学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用后续的数学学习经验促进原有经验进行完善和重组。例如,“希望小学物理组有30人,美术组的人数是物理组的三分之一,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五分之四,那么请问生物组的人数是多少?”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首先需要掌握课本内容,掌握数学知识脉络,在教学新知识时及时带领学生向后看,让学生从旧有活动经验中提炼出新的活动经验,并以此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适当的在知识的延伸点上眺望,让小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想。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年龄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也会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差异性,也考虑了知识的联系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仍需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延伸知识,让学生意犹未尽,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未知领域的热情和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小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在猜想未知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三、创建教学时空

课堂是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如果教师单单以数学课堂为教学的唯一阵地,就会缩减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在充分利用教学课堂的基础上创建教学时空,通过拓宽教学渠道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更为广阔和丰富的生活天地中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让其在课外学到课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将课本学习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相联系,促使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学习中脱离出来,主动投入到课外实践活动中,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主动提出探索未知领域的要求,并开始关注社会生活,而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已不符合小学生的要求。教师只有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或者拓宽教学空间,把教学阵地延伸到室外生活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的真实性。才能与数学知识亲密接触,弥补数学课堂教学的缺陷,从室外学到更丰富、更具有趣味性的知识。例如,“光明小学需要粉刷数学教室,已知教师长9米,宽6米,高2.5米,要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2.5平方米,现知一平方米需要4元涂料费,那么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搜集材料,亲身到教室外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进行学习。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时空,细心观察事物,合理选择知识学习。教师通过拓展教学时空,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等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效率,让小学生把积累数学经验当作一种乐趣,而非是一项任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甚至较为艰巨的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教授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途径与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完成该项任务时,不断创新,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小学生主动积累活动经验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新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第6篇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

长期以来,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至上,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只注重教学的成绩,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了影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将教书育人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小学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我们的学习必须与生活生产相联系,必须为未来的发展服务,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让学生从小开始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善于纠正错误的习惯,这是学生拥有良好素质的体现。

二、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摒弃旧的、不合理的教学方式,改变注入式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和法则,对一些练习题进行反复的机械性训练,这些方式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衷。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求新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教和学的统一。

素质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式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好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提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提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接着师生比一比,看谁能很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教师获胜。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样快,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

培养学生的思维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学科知识储备还不足,只具备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内化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思维也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教师方法的引导,比如,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将知识进行分类,形成知识系统;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在解应用题时要经常用到;抽象与概括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对下面的式子进行比较,分成两大类:①2+2+2;②5+5+5+5+5;③3+5+6;④8+8;⑤4+4+9;③3+3+3+3+3。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发现:①②④⑥每个式子的加数都相同,最后抽象概括得出乘法的概念。

三、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

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受教育的环境存在差异,所以他们的接受能力有区别,他们的发展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因材施教,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让优秀的学生更为突出,让弱项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弱项生,教师要分析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多提问,课下多对他们的弱项进行补差。让这些弱项生不能输在学习的起点上,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学习有潜力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为他们创造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吃得多一点,吃得饱一点”,多补充课外练习,多增加课堂难度,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还可以让这些学生多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使他们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第7篇

关键词: 中小学 和谐教育 基本模式 途径

一、中小学校应以调整三大教育要素关系为骨架,建构和谐教育的基本结构。

1.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是以教学领域的“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

“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学校各种“教”的活动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发展寻找并创设所需要的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

同时,学校领导还需要从学校工作的整体上协调好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从学校管理角度调控教育的节奏。重点调整好以下几种教育要素的和谐程度:①德育、智育、体育等活动的和谐;②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③课程结构与时空安排的和谐;④教育方法系统的和谐;⑤学校教育评价系统与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等。

2.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校教育效果的高低和成败,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状况高度相关。一所学校中的干部与群众、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其中,尤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3.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是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

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这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是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体验到教育的地方。和谐教育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特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指导、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实施和谐教育,还要组织好社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价值观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学校教育活动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二、中小学实现和谐教育的基本途径。

基于以上的和谐教育模式,可归结出实现和谐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

首先,中小学要注重人际的和谐、课程设置的和谐以及培养目标的和谐。学校的人际和谐,主要指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和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打造良好的和谐人际环境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课程是人的培养蓝图,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育“德”的课程、育“智”的课程、育“体”的课程及育“艺“的课程等,它们之间要和谐。培养目标发展的和谐,主要指我们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学校应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出发,修正一切不利于人的培养的弊端和问题。

第8篇

论文摘要: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装备也在不断地改善,多媒体、校园网、互联网等正成为普通高中的基本设施,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资源获取、计算工具、视觉显示、改善学习手段等方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笔者将结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式的整合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课前准备阶段,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平台,给班级的多媒体终端或学校的微机房网络学案。

备课组合作高效完成分析教材,查找资源,制作课件,撰写教案,编写网络学案,通过平台将网络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和完成课前检测。组织学生在“互动讨论”系统中对网络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和课前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上课教案,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例如:在学习“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前,可以如下一个网络学案:

(一)复习回顾:1、零点的存在性定理;2、方程的解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二)游戏与讨论:甲同学写出1-100之间的任意一个整数,让乙同学猜。对于乙同学的每次猜测,甲同学都会提示“对了”,“大了”或“小了”,猜出正确结果时的猜测次数最少者获胜。交流一下你们的猜测方案。

想一想:上述猜数过程中,“提示”有何作用?没得到结果之前的每一次猜测对于猜出结果起到什么作用?

(三)回顾所学与反思讨论:1、我们会求哪些一元方程的解?2、方程 有解吗?你能获得方程 的解的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知道的?3、能缩小方程 的解所在的范围吗?想想议议,前面的游戏会帮助你。

通过以上网络学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思考方程 的解的问题,为新课探究作好思考铺垫,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二、课中实施阶段。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如通过观察飞机和汽车的三视图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三视图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对三视图有了初步认识。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2.1、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如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和三视图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特点通过如下一个幻灯片动画演示可以非常清晰具体的得以体现。

2.2、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 ,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 中每一个参数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从而获取函数图像平移的一般性知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还如学生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自己动手演示柱锥台体的形成过程,并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形成对柱锥台体具体形象全面的认识。

2.3、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施“讨论交流”组织课堂讨论,课堂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目前每一个学校都有微机房,条件好点的都有校园网通到每一个教室,这都为课堂网络化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可以让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全部联网),每人一个麦克风(便于交流)。课堂上老师一个或若干个主题,每一个学生或单独或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并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及时在“讨论交流”区内发表,让其他学生和老师都能看到你的“初步成果”,然后大家再共同讨论和检验,得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如算法一节课中,我的主题是“设计一个程序,求1-1000以内的素数”。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Visual Basic 6.0程序调试,得出的答案有5种之多,其中大家评出的最佳方案是以下两个:

既简洁又漂亮还充满智慧!他们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在这种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象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为学生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

三、课后巩固、提高阶段。

根据课堂上的教学情况,编制网络复习学案并到教室或机房终端,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平台上作业题,对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编制提示信息,引导学生跨越障碍。组织学生讨论,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讨论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对个别的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共同提高。同时老师也要据此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效率 基本途径 小组合作

作为高中一线英语教师,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就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全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从事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认真分析旧的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做到“对症下药”,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指导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与提高。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趣促学,打造高中英语愉悦课堂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高中生在经历了义务阶段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在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英语学科与语文学科不同,它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叙述、表达等方面与学生从小就会用的母语有着截然的区别。如果说语文学习靠的是学生对母语的热爱的话,那么英语学习则需要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大,那么他在英语方面的收获就会越多;反之,学生只会越学越糟,与英语也会渐行渐远。既然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要对学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层次性、趣味性、探究性引导,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材料进行感知、思考和想象,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还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一定高度的,并且问题还应该能让学生思维的打开、打开再打开……。当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保持浓厚的兴趣。

第三,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基于高中生原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交流情景,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加强合作,打造高中英语活力课堂

小组合作探究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知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性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需要学生们通过小组内的互动式交流来实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英语课堂中所讲授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言语训练得以达成。总之,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技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分组时要讲求科学性。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是有结构层次的,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特长缺点等实际情况,根据这些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情况分成实力相当、优势互补的小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各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竞争氛围。

第二,教师要控制每一小组内的成员数量,一般来说4-6名即可,不宜过多。人数过多则会出现组内成员间相互推诿或者分工不均等现象。

第三,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只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组内交流的能力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善于总结和归纳、学会分工配合等,进而为合作交流效果的提升做好铺垫。最后,在小组合作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注重全班的总结工作,对于此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合作交流的效果。

三、注重评价,打造高中英语实效课堂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