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4 19:57: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所谓机遇,是说我国未来5—10年的经济社会形势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而发展会给改革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当然这些机遇同时也会提出新的问题,因此也是新的挑战。
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今后5—10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大量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业化城市”和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集市型城镇”将要向现代生活和消费城市转变。这个时期,公民权利的意识将迅速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急遽增长。
其次,也是在这一时期,一个人口数量较大、相对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将会出现。这个阶层不仅将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而且将会表现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大意愿。
第三,还是在这个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原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职能将被释放出来。这就为第三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因此无论从需求的方面,还是供给的方面说;也无论是从物质准备方面,还是体制环境方面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新构建目标的条件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充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精心设计,适时出台各项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一个较大飞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中长期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精心进行制度设计,构建链条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一个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文化创造潜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分享社会、经济、文化进步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政府的“执行力”较强,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做什么”的问题较为容易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突出出来。
“怎样做”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构筑一个链条整齐、决策民主、廉洁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建设好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搜集环节,以及这些表达基础上的公共选择环节。接下来是建立民主、透明的公共文化预算体系,让预算形成、拨付、分配、执行、审计、验收所有环节成为全程可监督和可问责的。要有效克服对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就要以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决策机制公开化。
2、适当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比例,使文化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到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长时间的投入不足,历史欠帐需要尽快弥补。有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文化投入占财政投入1%以上,比我们目前的投入水平(0.4%上下)要高出一倍半还多。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馆藏水平之低首先就是投入差距造成的。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在未来几年迅速提高文化财政投入的比重。经过这一段高投入期以后,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我国文化大国和文明古国地位相称的、长期而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安排。建议对此首先进行专项研究。
3、以改革的精神,吸取国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经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格局。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差距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又不应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而是应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换句话说,政府一方面要直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制定规划和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起到主导和导向作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4、改革一线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服务。
继续推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的一线文化机构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其提品的公共属性或商品属性进行区分,根据机构的营利与非营利性质进行区分,让原文化事业单位中更多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和营利的文化机构回归市场,成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日益丰富的竞争性文化商品,从而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用在刀刃上”。同时要鼓励国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各类文化产业机构、民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展开服务效率竞争,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
5、采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关键词:导游;文化知识;知识体系
2006年10月27日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导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0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47.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与此同时,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32万名执业导游中,30岁以下的占8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80%。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有关导游素质问题常常见诸报端,业界学界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笔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文化素质这一关键着手,其切入点就是要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所忽视,或者说研究不深。上至政府行政部门所定的导游行业的准入点,下至高职院校的教学和旅游部门的培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使得这一工作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和可操作方案。因此,本文将从现行的导游考试、导游教学、旅游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提出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培养导游的文化知识和提升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帮助。
一、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分析
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调查可以从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两方面进行,国家导游证考试由四个板块或说四门组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等。本文涉及的课题主要是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调取四个样本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本文调取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进行分析。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及培训内容
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主要考三门笔试和一门面试,即“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试教材通常采用本省旅游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浙江省采用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04月第二版)。全省各地的培训中心也采用该书。下面举四例以了解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
例一,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的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等。
例二,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浙江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江浙沪旅游、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等。
例三,云南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云南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云南历史概述、云南地理概况、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云南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 云南古今名人和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云南饮食文化与风物特产、云南经济与旅游业、云南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选读等。
例四,导游基础知识(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李文芬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中国的宗教、中国的风物特产与烹饪等。
(二)高校导游专业(或导游方向)开设课程(教学计划)情况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导游培养的课程体系比较能说明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
例五,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中国旅游地理、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英语听力、旅游英语、中国旅游文学等。
专业课:导游实务、杭州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客源国概论(双语教学)等。
实训课:杭州模拟导游、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等。
专业选修课: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旅游电子商务、江浙沪旅游文化、商务旅游、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美学、市场营销等。
院级公共选修课:旅游新闻实务、影视艺术欣赏、生态旅游、音乐欣赏、旅游景观鉴赏、影视英语、英语报刊选读、新诗赏析、摄影基础、插花艺术、汽车驾驶培训、排球、跆拳道、交谊舞、调酒、特色菜制作、就业指导等。
例六,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专门化方向)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旅游概论、礼仪规范、旅游职业道德、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
专业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地理、民族与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旅游文学、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地方旅游文学、模拟导游、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选修课: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旅游美学、旅游摄影、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
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分析:
第一,就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教材来看,四个教材11章到6章不等,其中只有3章是相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饮食文化。教材不一,表明各地要求不一,同时也说明培养导游的标准不一,是否也说明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认同的混乱?如果把四个教材综合而成,是否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那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如此大的不同,应该认为是有问题的。
第二,就两个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分析,其培养的目标也模糊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知识体系混乱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知识体系不明使之课程设置不全。如案例五专业基础课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本论题的核心课程,调查发现该教材目录
中已含盖了9门学科(章节),而专业基础课中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旅游地理”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江浙沪旅游文化”等都是相同相近的课程。两个院校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区别,都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重要的课程。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不一一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一般导游(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准入还是优秀导游(高职院校培养)的培养,在其起步之初,就有了偏差和缺陷。究其原因就是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还不规范,这就影响了对导游的培养,进而也将影响行业的发展。
二、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其一,1987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暂行规定》中,对于导游工作的基本职责第二点是这样表述的: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和传播中国文化。1999年5月14日国家旅游局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对导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十二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但是,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该条例对导游的文化知识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即由人文和自然两大部分,突出传播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我们可以认作是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原则性要求。
其二,旅游资源是导游文化知识组成的依据,也是导游在工作时所面对的主要范围。所谓旅游资源,在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起草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是这么定义的:“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e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2003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8主类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1个亚类:地文景观有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水域风光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有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有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有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有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有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标准是最具权威性的标准,非常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目前存在的旅游客体。笔者做过搜索,可以说旅游资源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目前都有可游览的目的地。肖星、严江平主编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分19章,其分类方法和几个章节的设立对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书中提出“按照属性分类的旅游资源分级系统”为(引至2级分类,3级分类略):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生物景观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购物等。
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应以以上两个文件为依据和确定范围。
三、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研究所在1996年编了一本《中国文化概要》(华文出版社出版),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认为“从普及意义说,一般可把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官制、兵制等等。”物质文化“指体现一个民族一定生活方式的具体物质形态,如园林、住宅、服饰、器具等等。”
以旅游资源为范围,以提炼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准则,可以概括为导游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即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和行业都还处在探讨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侧重的说法,笔者比较赞同的是“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遇到的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这个范畴之内。
由此可以说导游文化涉及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道德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考古学、体育学、金融学、人文地理、饮食学、医学、建筑学、风水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交通学、公共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食品学、茶学、环境与资源、园林学、信息软件等。
这里其实涉及了两个概念,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从范畴角度来说,导游涉及的学科太多太广,如果要掌握,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做到,更谈何学好,但是,我们可以与旅游资源的标准一起研究,进行分类合并,以掌握学科的文化特点为要求,这应该能做到;从内涵来说,所有涉及的学科,我们都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来统领,概括出中国文化特质,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越是民间的就越是高雅的。不能像现行考试和培养课程那样,只重知识而轻文化。比如,在讲山水时,我们只讲山水的客体数据,而不讲中国人对山水的认识。忽视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就讲不好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有的感情;忽视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杭州西湖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蓄水池了。目前,我国导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较窄,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文化层面的高度。有的导游人员只满足于背诵导游词,在讲解时,单调生硬,激不起游客的游兴,更有甚者,竟杜撰史实,张冠李戴,胡言乱语,欺骗游客。这不仅有违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有损于我国导游服务的声誉。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导游服务的“原料”。是导游人员知识的看家本领。导游人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要对旅游景点的风土
人情、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了如指掌,并对国内外的主要风景名胜、景区景点有所了解,还要善于将本地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名人轶事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导游人员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一名合格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
就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来说,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单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章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道、释文化组成,而我们的教材和课程里就缺儒家文化。二是在所有的章节或课程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知识点要简要,知识点中文化内涵要突出。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事实是导游文化知识的补充
培养优秀导游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对导游服务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对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是未来旅游的必然趋势。
现行旅游产品的种类很多,比如观光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奖励旅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商务旅游、休闲娱乐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文化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各类主题公园等等。旅游产品的种类发展和变化虽然对导游知识体系没有多大的突破,但对导游知识的要求却在往综合型发展,也对导游知识和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自驾车导游,导游对交通知识不熟悉因而胜任不了。再比如笔者有一次在随团往机场的途中导游介绍了该省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推论出该省特有的商业文化,使游客受益非浅。这些在导游文化知识体系中都应该考虑进去。
另外旅游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追求文化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活动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样就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它是在基础需求满足以后,才产生出来的社会行为,以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为驱动力,属于精神需求为主导的范畴。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将人类旅游需求划分成五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需求,包括生存与安全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层次为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以舒适为基础的休憩,以健康为基础的康体、疗养,这是人体生理与心理调养的需要;第三层次为精神需求,主要有修学、审美、交流等方面:第四层次为综合需求,是一种集合了生理心理与精神不同层次需求的统一体,是人类寻求突破、探险、新奇、刺激等新的生活阅历与感受的需求,在精神上,是一种追求生活新体验的需求?第五层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需求,这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同一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旅游的发展势必对导游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旅游品牌;文化体系;规划;砚州岛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113--03
旅游品牌文化体系体现的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关系,而不是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简单分析、设计、罗列和叠加,它包含了旅游产品、游客、供给者(政府、景区开发者等)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总和。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游客驱动力与供给者驱动力共同创造的。以肇庆砚州岛为例,对于游客来说,砚州岛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经典性,在于其优雅、浪漫的人文气质、无限的情感张力以及故事与传说引发的想象力;对于砚州岛的开发者来说,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的供给行为,更是人文历史个性的传承和张扬,是“自然美”与和“人性美”的嫁接,是一种优美、浪漫、时尚、自然流露的人文情调。由“自然美”与和“人性美”而生成的情感文化消费,是砚州岛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到砚州旅游,是一次源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归于自然美、超越时空的、舒展身心的、游历于人文历史与自然之间的情感旅程。
一、内涵框架
虽然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概念、范畴及规划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但我们尝试通过对旅游产品开发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及反思,包括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情感诉求、形象特征、物质载体以及传播方式的系统思考,并结合景观文化塑造的共性和内在逻辑,提出一个多维度的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规划框架,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景区价值文化。通过景区文化内涵的凝练、景观开发理念的提升和核心价值观的一致认同,达成景区开发者与游客的长期承诺,实现景区人文历史与自然元素高度和谐的价值文化。
2 景区产品文化。围绕景区主题,用文化特色布局景观,包装项目,设计线路,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系列,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文化、休闲、健康与探险、猎奇等需求。
3 景区形象文化。整体导人景区旅游品牌文化标识与视觉识别系统,优化景区旅游品牌文化传播网络和实践载体,塑造统一的旅游品牌文化形象。
4 景区行为文化。树立“服务就是文化”的经营理念,按照标准化、人性化的要求,从导游讲解、参观接待、店铺经营等多方面体现景区独特行为魅力,将员工行为个体差异、观念差异融入到品牌行为文化,以强化品牌行为文化,使景区价值文化转变为行为文化,凸显景区服务行为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同时规范游客行为,传递“保护生态、珍惜资源”的文明之声。
5 景区环境文化。完善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和文化景观。建设,用景区文化指导建设旅游服务设施、附属设施、标识系统、环卫设施等,处处传递景区独特魅力,显现旅游景区文化氛围,打造全方位的旅游品牌物质载体文化。
6 景区生态文化。景区以“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质量,合理开发利用”为指导思想,集自然风光、田园生态、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向游客展示天地造化与地域文化交汇的神秘魅力,引发游人融入自然和思古怀想之幽情。
7 景区互动文化。景区通过开发探险活动、小溪野趣、户外攀岩、情侣单车游、自助野炊、篝火晚会等旅游互动节目将游客参与互动的需求转化为景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这也是如何把握现有游客,并发掘潜在游客需求的重要突破点。
二、砚州岛概况
砚州岛位于广东肇庆市境内,西江羚羊峡下游,是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砚州岛的名字,因宋朝包公“掷砚成州”的传说而得。据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立即查问手下,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见是一方石砚,而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州,这就是砚州岛。而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包公“掷砚成州”的故事。
砚州岛历史悠久,岛上旅游业发达,素有祈福岛、情人岛、博士岛、休闲岛之美称。东有香火鼎盛的包公楼,西有碧水银滩,南有西江留洋第一博士、当过末代皇帝老师的陈焕章故居,北有珠三角“桑基鱼塘”、“大榕树荫”、“水乡蕉林”等旖旎风光。岛上村落整齐有序,宗祠众多,具有浓郁的岭南民俗风格。砚州岛正在兴建金沙滩游泳场、金沙滩乐园、岛上宾馆、海上娱乐场等,以打造休闲度假、祈福礼佛、田园观光、居住养生、生态体验、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具有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三、规划目标与维度
以尊重生态环境和发掘人文内涵为基础,将砚州岛建成具有休闲、度假、教育、培训、健身、康疗、会议、娱乐、美食等特色的生态风景区。从“景区价值观”、“景区文化载体”、“景区行为方式”和“人景互动”四个方面规划砚州岛文化体系的主题,充分表现景区开发者的价值观念取向,即结合区域和景区文化的地域特色,发掘历史人文的深刻内涵,塑造独有的旅游品牌形象,凝练砚州岛旅游品牌文化理念,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品牌文化体系。
(一)景区价值文化
1 发展愿景:集主题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互动旅游为一体,为游客打造“廉政思想的绿洲、旅游品牌的经典”。
2 核心价值观:以古人廉政之遗风,洗涤心灵之尘埃;以田园风光之清新,舒展身心之疲惫。
(二)景区产品文化
四面环水的砚州岛负氧离子、植物精气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景区,因此,要突出其水文化。则产品需要纵向设计为多个层级:第一,按照“道形如水”的水文化内涵,借助包拯掷砚的故事,设计“道德岛、廉洁岛”,把历史文化和砚州岛的田园风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建设成为“廉洁奉公”教育基地;第二,按照砚州岛的自然环境特性,强化水疗效果,设计“康疗岛”;第三,根据水孕育生命的特点,以“生命岛”为脉络展现生命之美:以山丘为骨架――舒展而健美;田园为肌肤――滋润而秀美;烟岚为神韵――婀娜而多姿;流水为血脉――灵动而激情;第四,按照游客猎奇特性,强化参与效果,设计“探险岛”、“怡情岛”。
(三)景区形象文化
1 景区形象塑造。在砚州岛形象文化建设上,借鉴企业CIS系统设计理念,整体导入文化识别系统,包括景区标准字、标准色、标识以及吉祥物等,按照现代景区的发展趋势和 经营管理特点,整体推进理念、行为、视觉三大识别系统建设,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特色鲜明的文化标识系统,并借助大众媒体和相关的传播工具,扩大砚州岛品牌文化的影响,塑造砚州岛形象文化体系。
2 景区形象识别。景区视觉形象包括景区名称使用、景区标徽及延展设计、景区指示系统、景区内部交通设备视觉形象、旅游纪念品、旅游店铺等几个方面。通过造型简单、意义明确、统一标准的视觉符号,将景区价值观、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等要素传递给社会公众,使之识别和认同景区的图案和文字。
3 景区形象传播。(1)景区宣传口号:观风、抱月、赏景。听包公之遗训,觅真知之足迹;(2)传播途径: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户外媒体、公关活动;(3)景区网络文化:建设中英文官方网站、开设景区BBS、游客博客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传播景区文化。
(四)景区行为文化
1 景区服务文化。服务行为是景区经营作风、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也是景区精神文化的折射和反映。把游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无差错服务”、“无缺陷服务”作为营销优势,规范讲解员、引导员的服务行为,保证游客的安全以及游览秩序;在主要景点和景区公共空间、大型公共设施附近设旅游咨询服务网点等等。
2 景区游客文明。加强游客文明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规范游客行为,杜绝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插、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不雅行为,提升游客文明素质。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
(五)景区环境文化
1 文化景观:(1)包公祠、陈家祠。(2)人物主题雕塑,设计主题“包公掷砚”、“陈焕章博士讲学”。
2 基础设施:专用码头、人行观光步道、水上舞台、生态停车场、环卫设施等。
3 展示载体:(1)园区标示牌、引导牌:满足游客的需要,是景区文化传播的功能性载体;(2)景区形象广告:突出景区标志、景区社会责任感和其特殊使命等非旅游因素,强调同游客和广告受众进行深度沟通,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六)景区生态文化
景区保留自然生态的地貌,按照观赏与教育、人文与历史、生态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精心规划修造。在植物景观的组合上,以生态理论作指导,以常绿树为主基调,穿插四季花卉,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绿地的规划多用乔灌木,创造植物群落景观,既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硬质材料的应用上,要考虑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渴望,因而各种空间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和景观的创造都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尽量应用源于自然的造景材料。
(七)景区互动文化
砚州岛绿水环绕,有广东省最大的内河的沙滩、草原牧场般辽阔的草地。可在沙滩、草地上进行沙滩足球、排球,可踩上情侣单车沿环岛路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百年包公祠、陈家祠等古建筑、古村落,也可在柔软的沙滩上赤足拾贝,蓄沙塑雕,尽享回归自然的乐趣。银滩拓展培训基地通过开发探险活动、小溪野趣、户外攀岩、自助野炊、篝火晚会等旅游互动节目,发掘砚州岛的教育、培训、联谊、猎奇等多项功能,形成景区特有的互动文化。
怎样使广大职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市供电公司领导班子通过对安全生产正反经验的总结和对一些事故的剖析,感到一些职工之所以在施工生产、运行管理中违章违规,究其原因还在于安全生产的理念还没有在头脑中扎根,讲起来重要,干起来忽视,出了事故后悔。只有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体系,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方法,使安全理念通过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在职工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他们采取各种形式,营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立体安全文化氛围,使文化理念全方位渗透,安全行为多方面规范,安全文化环境多角度构造。
公司级安全文化——丰富多彩
在**220千伏变电站,在设备面板上贴有“保护定值切换操作步骤”、“保护装置改变定值区号的操作步骤”、“保护信号灯说明”、“门有挡板,小心绊倒”、“请从此进出”等温馨提示。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难记程序变得易懂,工作步骤一目了然。从去年3月份建立起来的以色彩标记为显著特征的变电所“视觉化管理模式”,让色彩文化走进变电所,贴近工作实际。全年变电运行操作3837次,都做到了无误操作,无误动作,而且其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供电公司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为思路,扎实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坚持长年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教育,让安全理念从各个角度渗入职工的意识之中。去年,以安全生产“百问百查”和“安康杯”竞赛作为抓安全的重要载体,开展各种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在全公司开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活动;开展“查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开展“无障碍班组、无障碍单位、放心变电所、放心线路通道”活动;全面推行“作业标准化、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用制度约束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施工行为习惯;还在全公司开展“我为安全献一计”活动,培育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人翁意识;并以“百问百查”内容为基础,开展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十佳优秀互保个人活动,营造了谁安全谁光荣的氛围。
班组级安全文化——生动活泼
去年在**市供电公司班组开展了“平安温馨寄语卡”活动。把职工亲人写的“平安温馨寄语卡”在班组中传阅,然后大家谈感想。班里职工们相互传阅着来自不同家庭的充满温馨的寄语卡,顿时觉得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虽然经过“百问百查”活动,大家提高了安全生产理念,消除了设备安全隐患,但决不能自我陶醉,安全生产要在大家心中落地生根。在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中,统一制作了《安全生产十条禁令》警示牌,由班组携带到施工场地展示,使职工在生产施工中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要求,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同时还开辟网上安全园地,刊登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安全学习体会、论文。有的班组还利用班组网页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营造具有“**电力”特色的安全文化,让职工时时处处受到“安全知识”的熏陶,公司特制安全扑克2500副,发至班组。一幅幅“安全警钟常鸣”、“一秒中的违章一生中的痛苦”等警语、画面,使职工在娱乐时也不忘电业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他们还编印“安全工作手册”,将职工的安全警句、“安全生产违章处理规定”、班组员工互保等内容集中到手册中,发到职工手上。形成了独特的班组文化氛围。
职工家庭安全文化——妙趣横生
关键词: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系;以人为本
一、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获得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民生建设的文化目标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型民生文化,提升民众在文化层面的福利状况。文化民生作为公民的“文化生存”条件,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以满足社会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共同生产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非赢利性的、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具有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功能。
二、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已得到较高满足,对精神财富的需求相应上升。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产生了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唱歌跳舞,不再简单地要求建设一两座文化活动中心,而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的社会福利事业。在政府主导下, 积累社会各界力量,建设能够服务全体公民的文化服务系统,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促进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求改善文化民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共识。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中,关注民生的聚焦点不能忽视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民生理念为主导, 重在解决群众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探索民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与新载体,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三、加强公共文化体系,改善文化民生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公民权利意识迅速觉醒,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 精心设计, 适时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在量上和质上都有一个大的飞跃。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加紧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扶持优秀作品和重大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尽快出台文化投入和扶持、社会捐助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使各类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入规范运行的良性轨道。
2.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
面向所有社会群体、面向基层, 以农户、居民为对象, 建设城乡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大中城市要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县要建文化馆、图书馆或综合性文化中心,乡镇要建文化站, 村里要建文化活动室,保证一定人口数量的群众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 室)、电影院和文化广场。确保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 重点保障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农村和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3.加强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建设
要在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等方面, 保证人民群众能定期看戏、看电影, 定期参与文化活动等,要把“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保障公共文化产品供应的基础上,以实施“精品工程”为入手,建立健全文艺精品规划、选题、创作、演出、宣传、申报和表彰等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要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灵感,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多出产品、多出精品,促进创作繁荣。
4.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为此, 要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充实文艺骨干队伍,鼓励文艺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 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充分挖掘农村的草根人才, 通过他们来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向群众输送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连生:要更加重视文化民生建设.世纪行,2008,2.
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要根据公民的文化需求,依法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领导、组织和管理,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建设标准等,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直接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政府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财政保障。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唯一供给者,靠政府单一供给难以满足多样性、复杂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调节文化服务中的作用,除特殊产品和服务外,无论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要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外包、定向补助、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之间有效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格局。
二、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我省在《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达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大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骨干,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实现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五级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力争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为满足民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提供硬件支撑。我省在推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软硬件建设并重。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于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人才培训机制和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监督机制;二是针对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部门切块、行业隔离、服务效率低的问题,加强对不同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实现共建共享,综合利用,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切忌出现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精神价值塑造的现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依托,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旨是通过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生活,实现精神价值塑造。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不仅仅是一串数字的硬性积累,更应该体现在精神的张力和品格的彰显,体现在全省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不能完全对应。究其原因,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甚至脱节,没有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果政府不考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内容、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仅凭主观设想,即使提供文化产品的数量再多、质量再好也难以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应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机制,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仅不能把群众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服务对象,还要确立作为公共文化消费者的群众主位意识,真正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表达,切实让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赋予群众更多的表达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特别是要利用好网络和各种智能数字终端,发挥移动多媒体靶向性、精准化传播优势,利用大数据获得需求信息,更精准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包”、开展菜单式和订单式服务等方式,让群众自主选择,更好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消费和服务。同时,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要注重对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消费”,具有路径依赖性,文化供给可以引导甚至创造需求和消费。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过程,就是人的素质潜移默化的提高过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努力做到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传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有机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四、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关系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我省《实施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保基本,促公平,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必须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所谓标准化,就是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种类、程度、质量等定出标准,把标准上升为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乃至于国家法律,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各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保障标准;二是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标准;三是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业务管理、服务规范、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四是考核评估的标准化,主要指针对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项目、活动等的评价标准。这四个方面基本确定了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保障的实施者、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实施成效的确认,能够从制度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标准化是前提和手段,均等化是方向和目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五、均等化与差异化的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省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心灵,促进人际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十一五”以来,江苏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正式开放,各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16个。全省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
二是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江苏省三大公益文化场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省“三大馆”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均着力彰显公益性质,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设置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入馆人数大幅增加。我省现有国家一级图书馆63个,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江苏共有81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比上届增加26个,亦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加大。全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省政府连续数年实施了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将精美的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农村基层。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购买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图书、电影、展览等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激情鼓楼”南京鼓楼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太仓市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淮风楚韵”民间艺术节、“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靖江文艺节等一大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在活动中,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舞台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加和丰厚其文化内涵。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消除设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对服务人群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是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配合国家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切实推动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实行免费开放,推动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大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
(一)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够重视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发展经济始终是排在第一位,发展经济没有错,但是只注重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惜一切代价这就不太妥当。就目前而言,地方各级政府似乎还没有对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重视,他们所注重的是经济有没有发展,发展的快不快。当然,对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他们就没有过多的去关注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忽视,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少之又少,他们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关于农村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后随时都可以发展,这些不合理的观点,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公共文化实施十分落后
众所周知,要想很好地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首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文化设施,没有文化设施,就谈不上服务,更不用说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它是必须的物质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建设始终是第一位,公共文化建设不受重视,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这就使得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上的投资不够,导致一些基础实施资源匮乏,相对落后。就目前来看,在已经实现城镇化的乡村中,除了现代化的楼房,再就只剩下一些废墟或者是大坝了,很少有体育场、篮球场等体育场所,更不用说专门供群众休闲的娱乐场所了,就算有诸如公园类的娱乐健身场所,里面的健身器材也少之又少,还有一些设施由于过于破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更是无人问津。
(三)农村公共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过于单调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乡镇只会在一些传统的节假日来组织一些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的质量也不是很高,例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等等,有时候也会组织一些比赛,例如篮球赛,象棋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参与人数都十分的有限,不能够很好的调动整个社区人员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农民群众们一天的空闲时间是比较多的,这些文化活动都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城镇化建设之后,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有电视机,电脑等现代化的科技产品,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存在,我们不出家门便可了解事实,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他们自娱自乐,电视娱乐节目让我们身临其境,很多群众开始迷恋起来,他们甚至可以闭不出户。这对我们顺利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不可能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迫他们离开虚拟的网络世界,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再加上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过于单调,使他们更难融入其中。
(四)传统农村文化主体缺失,后继无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的放宽,原本以种地为生的农民群众在失去土地之后,大多选择了去大中城市发展,特别是一批批的年轻人都选择在大中城市工作或者是安家落户,他们原本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流砥柱,乡村传统文化以及一些手工艺都是由老年人所掌握,随着年轻人背井离乡,他们的乡村文化将无法继续流传,最终会慢慢导致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流逝,这对整个乡村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更对构建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谈不上文化的建设,因为,我们一直所传承的优良文化才是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二、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要想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首先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改以前只发展经济而不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的局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我们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城镇化建设掌舵者的政府机构,应该要切实的行动起来,不能够继续将投资公共文化建设作为空口号,为了城镇化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将一些主要的公共娱乐场所、文化产品以及体育健身场所等等都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真正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
(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文化设施
就目前而言,基础文化设施落后、破旧、不齐全是我们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通过城镇化改建后的乡村,除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之外,就是一片片的开阔地,几乎没有群众文化场所、器材以及设备等等,试想一下我们不可能让农民群众们自己出资来建设公园、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一些娱乐健身场所,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这么做:一、坚持政府为主导,乡村为辅助,逐步改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积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二、出台相关政策,政府积极鼓励、支持企业或者是个人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我们还可以通过乡村集资的方式来建设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给农民群众们做好宣传工作,让他们自愿投资,认识到自己会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三)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及活动形式
只有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方式才会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的目光。我们传统的活动方式,比如说篮球赛,歌舞会等等,这些都已经略显落伍,没有什么新鲜感,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不能有效的促使全民参与,参加活动的人数有限,这对于构建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很好地解决传统文化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吸引更多农民群众的参与,我们可以举办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篮球赛或者是联谊舞会,并设置各项诱人奖励,例如,获得一等奖的社区每家每户都将可以免除一个月的物业费等等,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文化活动天天存在,改变以往只有节假日才有的活动。我们可以建设专门的象棋大师交流室以及室内篮球场等,为一些爱好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让他们享受交流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在公园健身场所内,可以配置相关的工作人员,他们除了维修健身器材以及秩序管理外,还可以是群众健身的裁判员,记录好各项健身设施的记录保持者,比如说某某是某社区引体向上的纪录保持者,每一个月底将对纪录保持者发放一个小小的奖励;开展一系列的乡村传统文化活动,让优良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使其始终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我们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
对原有的企业文化体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构建具有湘电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和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由六个子体系组成,即企业文化视觉识别体系、理念识别体系、传播体系、实施体系、制度体系、考评体系。前四个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重点是结合公司“提速期、效益年”的现实需要,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考评体系力争在年底完成,以构成完整的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促进湘电集团“动力”文化与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
丰富载体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在企业文化体系架构下,对企业文化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延伸,让企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切实让企业文化建设贴近职工、融入管理、进入产品。
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文化日常知识培训,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有目的地送培一批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的主要方式包括,举办讲座、培训班,或者外送骨干参加有关企业文化理论培训或职业认证培训等。分发企业文化书籍、光盘等学习资料,发动职工自学;在各种培训班中增加企业文化方面的有关内容: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编制《文化强企》系列手册,不断扩大湘电集团“动力”文化影响力。
创新机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