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31 16:30: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一、引言

要想科学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整体把握行业信息,能否建设出高效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之前,提供准确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正是建设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这是由于准确的需求分析能够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为其描述任务范围的总体框架以及指导其系统构建的大体方向,以便于对系统的构建过程实施科学的监控,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成提供基准线,为信息管理系统的最终交付提供依据。因此,只有在建设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之前,充分了解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科学的掌握需求分析的目标和特点,才有可能做好需求分析的流程设计,进而建设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需求分析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并对之做出相应的反应,再加上,信息是各行各业在对自身实现管理的过程中的重要的资源,而管理根据信息而做出的决策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其掌握的行业动态信息的质量高低,因此,如何及时地掌握和有效地管理行业信息就成了企业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从目前来看,各行各业基本都开始或准备筹建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了,但建设出来的系统却不尽人意。例如有的管理系统规模很大,可是实际应用的部分很少,甚至有的系统根本就不符合行业真是需求。所以说需求分析对于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市场上种类繁多的ERP系统,一是其价格令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即就是说其普及度太低;此外,由于ERP系统的主线是针对实现资源配置而设计的。因此,根据同行业各企业不同的业务类型,ERP的运用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差异。那种认为ERP就能完全实现信息化的管理的认识是毫无根据可言,相反,只有踏实的根据精准的需求分析来设计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才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科学途径。

三、需求分析的目标

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用途特定的计算机软件系,因而二者的需求分析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目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确认软件所针对的用户群以及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把握用户的真实愿望。

(2)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做到对用户在功能上的需求、任务上的需求、质量方面的属性、业务相关规则、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及相关附加信息加以区别。

(3)将用户对系统的整体需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此外,还必须做到对质量属性的重要性保有深入了解。

(4)将通过上述原则收集到的具体用户需求编写成清楚明了的需求分析说明书。

(5)审核需求分析说明书,确保需求分析与用户达成共识。

总体来讲,制订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的目标就是为具体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任务范围的框架,从而实现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的有效控制,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成提供基准线和最终交付的依据。

四、当前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

需求是指明确的给出想要实现的目标的具体说明,它重点描述了系统的相关属性、显性和隐性的特性或具体的行为,以便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其进行约束。而要实现这一约束就必须提前编写出详尽的需求分析说明书,也就是说要针对客户需求的系统进行相关需求分析。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往往无法客观真实的描述客户的需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用户在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由于开发人员对行业的销售和生产流程、产品类型等不熟悉,因此时常会发生无法准确洞悉用户需求的现象。与之相对的,用户也不甚明白为何要耗费如此大的功夫在需求质量的确保和需求的收集上。长此以往,开发人员对用户的参与度也不再看重,或者在许多情况下,无法直接接触到实际操作产品的用户。于是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开发人员自以为把握住了用的需求产品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情形。想要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与产品相关的用户在对需求分析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与开发队伍共同商讨,以确保双方对系统的理解和目标一致。

(2)相关需求说明模棱两可,易然让人产生歧义。不明确的描述是系统需求分析的设计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首先,不明确的描述会让不同的读者产生不一致的理解;此外,读者能从多个角度对某个需求分析的描述进行理解。又因为需求的模糊描述会使开发人员因为理解错误而使开发方向偏离用户期望,因此,我们说,相关需求模糊不清的说明是需求分析设计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管理系统与行业的相关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同一款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若运用在不同的行业中,完全有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操作要求。因此,如果对行业的需求分析做的不够深入和细致,就极有可能出现描述不清和引发的理解歧义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处理描述不清的需求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审查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说明书进行审查。只要不同的审查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释,这样二义性的理解就不会等到项目进入后期之后才被发现。

(3)规格说明过于精简。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兴起不久,大多客户并不是非常了解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而通常只将需求分析规格说明撰写的十分简略,内容仅仅包含了在概念上对系统的描述,而剩下的细节部分却让开发者自己去完善,结果导致经常出现开发人员先将系统的结构建立起来之后才对需求分析说明进行完善的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开发流程会对开发人员造成挫折,给自身开发工作进度带来阻碍的同时,也让客户无法获得令其满意的系统。

(4)在分析过程中,忽略了对用户的分类。系统会因为用户操作或运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特性和效果,再加上用户的系统操作经验和所受相关教育的程度不同也可能会造成差异。因而,如果不能在系统开始研发之前就对主要用户进行科学全面地分类的话,必然会出现开发出来的系统无法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的情况。

五、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流程设计

从前面的分析阐述中不难看出,需求分析是开发一个成功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结合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情况,就需求分析,整理了一个针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制订流程,旨在通过一个系统规范的需求分析流程,克服在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常出的问题,制定出规范的、科学的需求分析说明。下面就具体介绍笔者整理出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设计步骤:

(1)明确管理目标。分析与调查希望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区分出主次;明确应用功能与权限,即必须根据岗位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角色在系统中的详细应用功能与应用权限;完成需求的文字及管理功能描述,最好用简洁明了的自然语言来编写文档。

(2)设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做好组织结构分析,理清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以及业务流程,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逻辑流、对象类或数据关系和他们的关系;绘出系统实物结构图,系统功能层次图,系统组织结构图,业务功能一览表与说明,组织—业务关系图,系统业务流程图,系统逻辑结构图,数据流程图等。

(3)明确系统部署,对系统的各功能进行详细分解,针对各子系统模块功能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4)通过协商来确定最终的系统实施及验收方案。

需求分析流程图

六、结语

想要有效地完成对行业信息的整体把握,能否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关键所在,而要设计出符合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就在于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本文通过对需求分析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对需求分析的目标、特点以及现存问题的说明分析,期望能唤起有关企业对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视。从而利用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任务范围的总体框架和大体方向,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科学的控制,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成提供基准线,实现对行业信息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董红赞.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訾波.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流程研究[J].煤炭技术,2011,8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 系统 信息管理模式

1、引言

电力营销是电力市场营销的简称。大致来说,其是基于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它研究的目的是以满足消费者对电力公司的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过程。它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研究,包括电力市场营销理论、电力市场研究和市场需求分析。通过一系列的相关业务提供必要的服务,来满足客户对电力消费需求的目的,并实现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目标。

2、信息管理的特征

信息管理是以管理理论和决策理论为基础,其吸收了两个科学理论的决策模式、模型和方法,在系统吸收理论科学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的思想理论之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和最新的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信息管理是紧随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所以其具有知识经济的特点:

(1)量化。该模型是依据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以不同层次实现量化,从而达到最佳的经营管理。

(2)智能化。运用大量的管理手段,是以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模拟人脑的能力。

(3)综合化。注重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方法。除了运用管理学、信息论、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系统论和计算机知识以外,根据具体对象的不同,仍然需要运用不同的行为科学、社会学、会计、物理、化学、控制理论,以此消化成为专业技术知识。

(4)集成化。混合创造性思维和其他智力因素,良好的管理做法加上各种精华的所在,以实现系统集成和技术集成的管理功能。

(5)动态化。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根据内部和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优化数字输入的信息,从而获得最优数字信息的输出。

(6)系统化。注重运用系统全面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所有不同功能的关系问题。

3、信息管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3.1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各个阶段:

3.1.1信息化管理点

信息化管理点即数据级的企业信息管理,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数字化(数据采集),以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准确快捷地进行信息查询、沟通相传递,从而实现生产经营数据的共享,更加科学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1.2信息化管理线

信息化管理线即流程级的信息管理,在实现生产经营信息,数字化基础上,对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的管理流程,实现信息管理,从而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性、科学性,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管理活动更加具有实时性和有效性。

3.1.3信息管理面

信息管理面即决策级的信息管理,在生产经营数据数字化和管理流程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知识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经营的数据和管理流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及时地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同时能够实现同类知识的智能借鉴和共享。

3.1.4供应链的企业信息管理链

供应链的企业信息管理链即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包括上游供应商、策略联盟、本企业购销、下游分销商、顾客等,在供应链级别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3.2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信息管理必然要适应这些变化,实现面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企业信息管理。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拉动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系统,进而拉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企业在最快的时间内生产或者组装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供应链系统送到顾客要求的地方。而且对顾客的使用情况和建议进行跟踪调查,为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因此,企业信息管理将向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发展。

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是“推式”系统,企业根据以往的历史销售数据,结合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并按照自己的产能,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然后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销售产品。但从以后的市场发展趋势来说应实现“拉式”营销策略,以达占领市场的目的。

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适应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断优化生产和业务流程,进行流程设计和重组,以及相应的组织重组。

4、电力营销业务中信息管理模式的系统分析

如上所述,电力行业的营销管理,必须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满足发展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根据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同时考虑到数字营销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案,努力克服过去的这种系统的缺点,根据业务逻辑层划分为客户服务、营销质量管理、营销业务层、市场管理决策支持层。这可包括4个内容管理系统的所有数字电力营销业务水平。

第3篇

关键词:物流;B/S模式;PHP;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0-4634-04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信息革命浪潮,它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使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开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就是紧跟着信息时代的步伐,也是推动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化的具体实现措施。它能向分布各处的用户和提供最新的物流信息,帮助用户管理、组织、查询与业务相关的物流信息

1 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给参与物流活动的用户提供方便,其功能需求就一般用户而言,物流平台管理系统应该有查看和查询物流相关信息的功能。

就系统管理员而言,管理员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和更新。管理员需要公告和新闻,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员要及时添加、修改和审核车辆信息,并且管理承运信息。同时,管理员还需要及时填写和更新发货单信息,确认发货单回执,并进行客户和司机的信息管理。

1.2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整个系统的功能需求,按照前台和后台划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1)查看公司信息模块:客户可以在此查看网站首页,公司简介,承运示例,车辆展示,服务项目,运输路线及新闻资讯。

2)查询订单信息模块:在此模块中,用户可以选择相应的查询方式,并入查询关键词,就可以查询到对应的订单信息了。

3)系统管理模块:在此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管理员管理、管理网站公告、员工管理等。

4)公司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对企业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或者删除。

5)车辆管理模块:在此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实现车辆管理。如添加车辆信息,修改和删除车辆信息、车辆审核等。

6)承运管理模块:在此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实现承运管理。如修改承运,删除承运,承运审核。

7)新闻管理模块:管理员在此可以添加新闻内容,也可以管理全部新闻内容。

8)物流模块管理:在此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实现车源信息查询、货单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司机信息管理等。

1.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系统数据库表信息设计如下(其中划横线的字段为表的关键词):

1)管理员信息表(账号,密码,类型)。

2)网站公告信息(编号,标题,内容,时间)。

3)承运案例信息(编号,名称,内容,图片示例,审核,时间)。

4)新闻信息(编号,标题,类别,内容,人,时间)。

5)车辆信息(编号,类别,名称,规格,图片,价格,车辆说明)。

6)企业信息(编号,标题,内容,时间)。

7)司机信息(编号,姓名,车牌号码,身份证号,电话,地址,车辆描述,运输线路)。

8)客户信息(编号,姓名,电话,地址)。

9)发货单信息(发货单编号,车牌号码,车主电话,发货人,发货人电话,付款方式,货物描述,发货地址,收货人,收货人电话,收货地址,说明)。

10)员工信息(员工编号,真实姓名,所属部门,电话)。

2 系统功能实现

2.1 系统前台功能实现

系统前台功能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

其关键实现代码如下:

2.2 系统后台功能实现

系统后台管理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其中填写发货单界面如图4所示。

3 结束语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在线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比如实现了物流车源信息管理、货单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司机信息管理等。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设计实现了一个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取代传统的货运或者中间商,使得承运人和托运人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联系,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订单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曾玲喜.物流库存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2] 刘春月.淮安公用物流信息平台需求分析与平台功能设计[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09.

第4篇

关键词: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铸钢火车轮的设计、生产、销售整个业务过程无一不贯穿着信息化的应用,如果没有两化融合的深入应用,就制造不出合格的火车轮。

一、企业简介

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工贸型合资企业,由浙江正合控股有限公司、美国ABC铁路产品中国投资公司、大同爱碧玺铸造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投资总额为人民币6.7亿元,注册资本人民币4.2亿元,主要从事轨道车辆用铸钢车轮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

铸钢车轮项目引进了美国ABC铁路产品投资公司的专有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全线自动化生产设备,并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改进和完善,具有技术成熟、能耗低、质量稳定等特点,技术和装备在国际、国内同行业中均处于先进地位。

公司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12年度企业信息化水平二级企业”(豫工信信〔2013〕65号),被评为“河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豫工信信〔2012〕928号)。

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1.企业两化融合战略定位

公司管理层对企业两化融合建设项目高度重视,信息化战略目标是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公司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

公司成立了以总工程师王治纲、总经理助理(技术质量部经理)张思瑾、财务部经理李益华、信息主管谢远锋为负责人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工作,并成立了以IT部门人员为主导,各个部门业务主管参与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进行项目目标的分项落实工作。

2.信息化管理制度

编制并完善了各项信息化管理制作,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化绩效考核制度》、《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车轮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等。

3.信息化在各关键业务环节的应用情况

3.1完成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全面信息化平台搭建,结合金蝶K/3 ERP系统现有功能模块,实现企业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打通企业信息流通渠道;

3.2完成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物流、财务、质量控制、管理、分析等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流衔接系统建设,是企业两化融合最重要的基础;

3.3在金蝶K/3 ERP系统BOS平台之上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车轮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车轮由最初的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支出,及生产质量的过程控制,到最后的成品销售、现场发运,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控制;

3.4 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实施与应用,帮助企业构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彻底解决企业内的“信息孤岛”问题;打造企业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保证企业内部文件的快速、透明、对称的传递;铸就规范化、标准化的先进企业管理流程;

3.5生产管理数据分析系统的建设,使公司管理层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通过选择阶段性的数据,使用同比、环比等多种分析手段,生成企业生产现状分析报表,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4.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及企业实现发展模式创新

我公司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财务、物流、生产、研发、设计、数据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经营分析等内容。业务范围涉及财务部、采购部(仓库)、生产部(造型车间、熔炼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装备部、销售部(发运部)、技术质量部(研发部、工艺控制部、信息部、质量检查车间)、综合管理部(人事部、行政部),涵盖了企业所有相关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实现企业运营的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

其中,根据我公司车轮生产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生产工艺的充分研究,在金蝶ERP系统BOS平台之上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车轮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所生产的每一片车轮自动分配一个10位编码的车轮序列号(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无重复的),通过车轮序列号对生产线上的每片车轮进行跟踪,并对每个关键工序的生产信息进行记录,达到对每一片车轮进行质量精细控制的目的。

同时,还可根据工艺控制、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要求,开发出相应的查询系统,以满足生产工艺分析的各种需求。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废品率、非标车轮比例等等所有相关的技术工艺、质量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分析报表,进而根据数据分析报表的分析结果进行生产工艺的调整,以提高成品率,控制废品率、非标车轮比例等核心指标,对车轮生产及精细化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系统是具有同合公司生产工艺特色的、典型的铸钢车轮生产管理系统,在火车轮制造行业有着较强的代表性与典型示范作用,建成后能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取得的经验

我公司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公司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顺畅流通,优化公司的生产质量控制及管理流程,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员、设备等配备,使其发挥各自的最大价值,同时通过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为公司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系统的成功应用改变了公司传统的以手工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广大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企业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几年在两化融合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六点经验体会:

1.按照ERP的管理扁平化及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将会发生转变,因此在实施ERP前,应做好BPR调研工作,为未来企业管理模式定位做出规划,便于系统推广时掌握实施方向。

2.在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部门人员存在信息化工作是计算机化工程的思想,造成很多业务在推广时,将业务难题推给信息化技术支持人员来处理,脱离了企业管理的实际。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业务主导、技术支持”的原则。在出现重大流程问题时,必须有领导强力支持,快速、准确做出决策,以便加快系统推进进度。

3.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项企业管理革命,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必将改变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冲突,必须影响信息化工作的推广实施。因此,必须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这是ERP工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

4.信息化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由于信息化工作是企业未来的管理方向。实施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精英。这部分人在实施信息化工程过程中,同时肩负着原有的工作,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因此,保证这部分人员工作连续性和思想连续性尤为重要。

5.系统需求分析是整个系统实施的基石。完整、深入、严谨的需求分析是保证系统实施进度、实施质量的保证。因此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必须保证各业务单位参与人员专业、专人负责;横向业务专题分析,充分过滤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

6.随着信息化项目的相继投入,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任何的停机事故都将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任何信息系统都存在企业核心技术、核心机密安全防护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的进步,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也将会逐步深入,系统的优化二次开发工作也将逐步展开。因此,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必须保证拥有一支自己的维护开发队伍,来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及系统升级需要。

四、两化融合工作建议

1.资金到位。包括政府资金支持和企业自筹资金,这是信息化项目建设成功的剂和重要保障;

2.人员到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人员、软件承建商的项目人员。在保证参与人员能力的同时,还要能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按时参加,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所有项目任务目标都由既定的人员来实现,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人员到位本项目的重中之重;

3.指导到位。企业不仅在资金上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的专家能够为企业的项目建设给予指导性意见,使得项目建设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网络;B/S结构;三层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1-0000-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 Wuping

(Shanghai Huangpujiang Yuejiang Facilities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Ltd.,Shanghai200002,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ompany information,receipt,issued a document,schedule of meetings,file sharing, and their management.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reduce administrative costs,the company provides a scientific,practical solutions.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Network;B/S structure;Three-tier system

一、公司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公司信息系统的开发目的是对公司内的信息、收文、发文、会议安排、文件共享、短信等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一个覆盖整个公司的办公信息系统,提供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网络,为领导决策和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办公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

二、公司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越江投资公司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个人办公管理模块、公共信息管理模块、会议管理模块、公文处理管理模块、手机短信管理模块、文件共享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

图(1)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一)个人办公管理模块:根据个人行程,可以在日程安排中添加相关信息,并可以选择手机短信或Email提醒。个性化设置可以针对个人设置不一样的页面背景、个人头像、个人资料、联系方式等内容。个人授权可以指定在一定期间内,将权限暂时交给某人,达到权限的临时转移,时间到期后,权限自动回收。

(二)公共信息管理模块:根据公司业务,按照信息内容进行了信息的分类。大致分为企务公开、党务公开、公告栏三个对外宣传的栏目。根据信息的内容分别上传到不同栏目,配合WORD控件,还可以提供在线编辑和上传附件及配合相关图片等功能。

(三)会议管理管理模块:根据会议室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包括会议室的地点、大小、设备。记录公司办公大楼会议室的安排,以及每天会议日程的安排。可以以图形界面显示,很方便快捷的显示本周和下周会议室的使用状况。

(四)公文处理管理模块:记录收文的登记与流转,发文的拟稿、会签和签发。提供可视化的流程定义和工作流引擎平台。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的业务流处理,完全基于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执行和监控业务的办理过程,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工作流简单的说就是一组人员分多个步骤完成某一项业务所进行的所有工作与工作转交(交互)过程。几乎所有的业务过程都是工作流,特别是办公收发文审批流转处理。每一项工作以流程的形式,由发起者(如文件起草人)发起流程,经过本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处理(如签署、会签),最终到达流程的终点(如发出文件、归档入库)。可以根据时间段、关键字按序查询排列相关公文,方便公文的查询。内容根据每个成员的权限及是否参与了该流程来显示,不符合条件的成员是看不到具体内容,而只能查询到名字,以确保公文的保密性。

(五)手机短信管理模块: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联合,深度开发企业短信通业务。企业通过调用EMPPAPI接口来连接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短信通业务。可以根据要求发送会议通知及节日短信,并且与公文处理管理模块联动。在收发文中,根据每个流程的定义,每个相应的环节负责人将会受到手机短信通知,告诉他系统中有事务需要处理。

(六)文件共享管理模块:将公司内的常用文件、常用表格、常用软件、规章制度等内容上传到服务器,供公司其他员工方便使用。并且可以设置个人文件夹,针对个人按权限将相关内容提供给某人。

(七)系统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创建和删除用户及用户组,将用户加入相关用户组,对其进行统一的操作。权限管理是创建、删除角色,赋予或修改角色对应的操作;形成以角色为中心,角色、操作、用户共同组成的三维关系。通过为角色授权和分配用户,实现不同用户具备不同的操作权限。

三、公司信息系统总体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B/S结构(Brower/Server),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大部分组件都集中在服务器上,易于更新、维护和扩展。

B/S结构的优点

1.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

2.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

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

4.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

公司信息系统现采用Windows Serve 2003作为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 2000,应用服务器采用Aphache Tomcat。

整个系统总体体系采用分层式结构。分层式结构一共分成三层,如图(2)所示,从上到下分别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数据访问层。其中大部分系统功能基本都在业务逻辑层上处理,包括业务逻辑。

图(2)分层式结构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端和数据库中间插入一个“中间层”。如图(3)所示。三层体系机构并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三层,不是安装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rower/Server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应该是指逻辑意义上的三层,哪怕这三个层是布置在一台机器上的。

图(3)三层体系结构

在三层体系系统中,中间层主要负责处理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一般情况下,客户端通过COM/DCOM通讯和中间层建立连接,并不直接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通过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第6篇

1.1课题背景

河北通建是一家以通信工程为主业,涉及通信工程设计、设备调试维护、软件设计、招投标、网络优化集成等多领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科学高效的核心管理、专业管理运行机制和严密的制度体系,全面构建母子公司体制,使其各司其责、相互协作、规范运作,实行一切靠制度管理。但通信工程行业做为通信行业的一个分支,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通信行业的脚步,公司要力争以信息管理系统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起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产品创新体系与工艺创新体系,实现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精细控制。

基于公司目前的信息化管理及业务需求,结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及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公司拟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持续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公司于2001年开始实施自动化办公系统,将各子公司大部分业务处理纳入到了系统中。后于2005年又全面升级了OA系统,并集成了工程管理系统,从工程的收入、支出、质量、进度等多方面出发,对工程业务层进行了自动化管理。在此期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原来规划实施的OA及工程管理系统已经很难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由于原系统的业务局限,使得好多非相关业务进入OA系统进行处理后,造成业务数据的急剧扩大,使效率大大下降。由于公司业务处理方式的变化,原OA系统也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限和问题,如人力资源模块中的员工管理方式变化造成OA无法管理所有员工、现在OA系统由于系统平台的原因,可维护性较低等。从而造成目前的公司信息化建设不能为高层提供全面、真实、及时的决策依据和相关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领导决定立足原OA与工程管理系统的实施经验,深入调研,慎重选型,进行新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1.2课题研究意义

在公司迅速发展的同时,公司高层慎重决策,决定实施符合集团发展的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由此可见,此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对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完成以下任务:即实现生产、质量和安全一体,质量设计和控制进入生产全程,成本管理覆盖生产流程,仓库管理信息化,采购信息化,销售网络化,工程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实时办公、远程办公系统,拥有商业智能和可视化的信息中心、数据仓库及知识获取系统。建立全面、统一、共享的企业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进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将以其明显的通信工程施工行业特性为通信工程行业各大中型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带动作用,进而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推动作用,并为之提供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的经验。

1.3通信工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现状

近几年,我国众多企业在积极实施信息管理系统,现已有数千家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而通信行业依靠其对IT技术和资源的掌握,始终走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最前沿。但通信工程行业做为通信行业的一个分支,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通信行业的脚步。

大多数的通信工程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管理储备和技术积累,信息管理系统之所以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就是因为它改变了企业原有的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去除了无效作业,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效率。因此,在大多数企业实施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业务流程重组(BPR)或者业务蓝图设计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主要是找出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并规划企业未来的业务流程。由于施工企业业务流程复杂,同时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在初期的业务流程的改进并不是彻底的。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他们更适合持续的业务流程改进。

2流程优化

过去几年,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技术引进、持续扩能,企业实力迅速提升。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来的管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其表现是,管理体系中的规范,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原有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处理过程与实际业务也没有良好匹配;并且,原有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其他相关管理规范和制度以及实际业务之间存在差异,由此成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瓶颈。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入和强化流程管理,建立起以业务为纽带、以顾客为核心,关注价值(而不是关注过程本身)的管理文化,由职能型向流程型组织转化。

2.1流程管理体系优化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业务、关注价值、以顾客为核心的、高效简洁的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企业管理创新文化,提高持续改进能力,奠定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基础。

流程管理体系的理想境界如下:

1)建立和完善以客户(广义的客户)为中心的流程模式;

2)流程应能简捷、合理地概括公司经营活动;

3)通过管理流程绩效来衡量公司、部门、人员绩效;

4)梳理出适用于流程管理的组织架构;

5)建设出充分及时反映流程执行状况的工具;

6)建设出推广、管理、深化的长期团队。

2.2流程优化原则

流程优化在企业实践中是一项持续改进的工作,不可视为一成不变,或认为经过一次设计后从此再无更改,一本万利。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客观事实,为了保证企业的流程体系适应企业的需要,要遵循如图1所示的三个通用原则。

2.3流程优化方法

根据流程优化的原则和要求,并采用价值链及ABC分析方法,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诊断,识别流程的关键点。从结构式来看,流程都有四个构成要素,即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从概念而言,它们是流程的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但在不同企业的流程里,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关键因素。

流程关键点的识别就是要找出对流程的动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要素。通过流程评估与诊断,对企业的流程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经过以上工作剥离出来的活动正是进一步进行流程优化的基础。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这些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是新流程的优化设计过程。

1)简化和集成横向活动。删除不必要的活动(非增值的活动),合并重复活动。

2)压缩纵向组织,适当授权,将决策点置于工作进行之处,变职能管理为过程管理。

3)将控制、检查、核对等大量重复性的工作由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消除单独由人工检验核对的工作量,提高流程的效率。

4)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一次性”处理和共享机制,将过去串行处理的一些流程转成并行处理,提高效率。

5)消除流程瓶颈,把流程看成一条高速公路,则流程瓶颈就是公路上的关口(检查站、收费站等)或车道过少的路段。清除瓶颈的方法有,将形式主义的检查撤消,也就是说在设计流程时,要尽量减少多余的环节。

2.4业务流程优化

根据制定好的优化方法,对已经确定的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这一节以物资采购流程为例,具体介绍本次实践流程优化工作过程。展开对业务流程的优化。

公司现有采购管理流程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与手工处理相适应的,因此为了合理组织物资供应、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管理信息化系统搭建的信息技术平台,对现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诊断、优化。

2.4.1分析原有流程

全面分析现有业务管理流程,包括:

1)明确业务管理工作的范围

2)诊断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调研收集到的资料,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质按量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制定采购计划、签订合同、物资入库、货款结算、物资出库和库存控制以及合理分配采购资金、合理调配运输工具等管理工作。

主要流程如下:

1)各施工部门填写材料申请,包括数量。

2)各施工部门与物流中心询价,确定大致。并计算出材料总价。

3)报工程管理部工程主管审批。

4)如果材料款大于10万元则报工程管理部主任审批。

3)物流中心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了采购价格后,确认是否执行采购,若是则实施采购,否则早各施工部门重新提出材料申请。

4)物资将直接送到各施工处,到达指定目的地后,各施工处分别计量、检查物资质量,对不合格材料拒收并通知物流中心。

2.4.2分析诊断问题

通过分析诊断,企业现有物资采购管理流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网下执行步骤过多,共享率低,出错率高

这两个流程中,询价步骤与申请流程转采购流程的数据转换均为网下人工执行,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流程所有数据均采用附件形式,需要人工处理,且由于格式不统一,无法自动分析汇总,也就无法实现工程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2)采购流程耗费时间长

各部门之间的收集、交换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类单据和报表,由于人工处理这些单据和报表,信息不能共享,延误了单据和报表的传递,致使工作效率低。

3)人力资源浪费,办公开支高

工程材料申请与采购流程主要涉及三个部门:施工处、工程管理部和物流中心。在人员结构上,这三个部门都由一个领导作为总负责人,下面有几个分管不同业务的主管。据了解,工作量很大,很繁琐,容易出错。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流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资源浪费,增加信息系统利用率

2)优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时间

3)高效、充分地利用信息。

具体流程分析结果如表1。

2.4.3新流程设计

通过对原有物资采购流程的分析,新物资采购管理流程优化说明如下:

1)消除了所有网下操作,提高信息共享率,提高执行效率。2)采购由库房主管发起,优化操作步骤。

3)审批结束后,领导将审批后的采购计划通过网络直接下达给采购主管。

4)将原附件形式的采购申请改为列表式,为以后的数据分析预留接口。

3系统需求分析

3.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如表2所示。

3.2功能性需求

3.2.1工程管理需求分析

在目前正在运行的工程管理系统中,公司高层对分公司、子公司工程的各项数据无法做到很好的监控,同时也无法做到实时的跟踪和监督,无法得到有效的统计汇总数据。工程管理系统在财务上的数据不准确,无法形成公司高层需要的决策支持信息。工程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无法做到无缝的结合等。

新系统将在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工程通过规范的数据支持公司高层的实时跟踪与监督、实时的统计汇总数据。与财务部门系统预留接口,将与工程相关的财务数据直接导入到新系统中,以方便形成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

3.2.2材料供应管理需求分析

目前公司的采购业务由物流中心与服务中心负责,全部通过原有信息系统及手工辅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没有通畅的信息传递平台,加大了人工工作量,而且数据复杂,效率低下,容易出错。这些原因给采购部门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容易出现采购失误。新的信息系统将实现从采购至入库、使用、回收等过程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上来,从而实现快捷、准确的采购申报流程,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供应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2.3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目前,各种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调配、薪资福利、绩效考核等的各种信息都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处理,缺少平台化的系统支撑,严重的影响了日常的工作效率和人事统计分析的准确性。

拟实施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对对组织管理、职位管理、人员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实现信息化。

3.3非功能性需求

安全性: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不能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包括:网络环境、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备份系统、数据安全等。采用有效的技术和工具,防止非法入侵,并能监测网络安全中的漏洞,排除安全隐患。

稳定性: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论是在低负荷还是在高负荷的情况下系统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高效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能够处理较多的客户连接,而且系统在进行集中批量处理时也能高效运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今后在一定时期内的业务需要。

先进性:系统采用的技术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目前技术发展的潮流,并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可维护性:系统要具有非常好的可维护性,提供良好的运行日志,提供界面友好的管理界面,系统易于扩充和部署。综上所述,公司原有的信息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企业管理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使领导决策信息不能及时完整地提供,在此种情况下,公司需要一套有着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功能强大、技术构架领先、可以实现集中管理的信息系统。

4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前期需求调研,从功能架构上看,系统由决策支持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综合办公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分公司扩展子系统构成。其中工程管理子系统又可划分为成本管理、收入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材料管理、机具管理、仪表管理等模块,综合办公又可划分为公文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后勤管理等,人力资源子系统又可划分为考勤管理、培训管理等,分公司扩展子系统则包括专门针对分公司开发的实用工具,如库房管理、车辆管理、工具管理等。以下仅以人力资源子系统为例进行阐述。

4.2系统体系结构

在整个系统中,各个功能子系统内部的软件架构设计采用三层结构:UI层、逻辑层、数据层。

4.2.1UI层

接入层是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由接入逻辑构成。接入逻辑分为接入界面和接口服务。对于系统使用者(内部和外部),提供多样化的接入界面,实现对业务逻辑的接入;对于与系统相联的外部系统,向业务逻辑层提供一组接口服务,业务逻辑层通过接口服务完成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UI层使用B/S结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系统。

4.2.2业务层

业务层处于接入层和共享数据层之间,通过数据层的数据操作对象访问业务数据,向接入层提供统一的业务逻辑过程实现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由一些功能模块组成,这些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功能组件组成,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逻辑容器。接入层通过业务逻辑层的相关业务组件访问共享数据层,并实现相应的业务功能。

4.2.3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中的数据子层存放系统中用到的所有数据。数据层的数据操作组件向业务层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操作对象,用于屏蔽业务数据的存储、组织和访问的细节,实现业务数据的充分共享。业务层必须通过数据操作组件访问业务数据,这些业务数据包括共享数据和私有数据。数据层中的数据组件组成数据操作组件库。

1)UI层:将企业不同角色的相关人员通过Internet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协同工作,并能有效整合第三方的系统。

2)业务流程:可灵活配置的流程引擎。其中业务流程和工作流都是可视的,企业可以随时查阅每一项业务的流程规则、路线、处理状态及参与者,用户的操作也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3)业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接口标准,使所有的业务都作为功能插件连接在业务流程上,这些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决定是否使用甚至更换。

4)基础平台:将包含有各种底层存储、计算和传输的技术细节通过封装进行屏蔽,有效降低系统集成、应用部署的复杂度。

4.3系统设计理念

4.3.1核心设计理念:协同商务,集中管理

1)协同商务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建核心企业的最佳业务流程,通过信息流,协同各生产经营单位和部门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核心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2)集中管理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大障碍之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类不同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特色,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是一切现代化管理模式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

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业务基础数据的实时垂直采集;②管理信息穿透各中间管理环节的直接统计汇集;③管理指标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

4.3.2设计思想

河北通建信息化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工程施工的监控为基础,物流、资金流的合理组织和协调控制为重点,通过信息流贯通协调物资流和资金流。

在具体的设计思路上,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施工管理———构建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平台:通过全面计划预算的编制和分解,描绘企业的经营管理蓝图;通过对工程施工中进度、质量、成本、收入等数据的实时汇集,为公司高层对公司运营的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和标杆。

在市场预测基础上将工程收入详细划分为施工收入、工程收入、分包收入等内容,制定详细工程施工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调整,为协调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成本、进度与成本等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种种关系,为市场需求、协调生产和协调材料的采购、协调资金提供指导性的预测和支持。

2)材料申请采购管理:以材料申请单为核心,材料物流流向为主线,配合合同管理、采购价格控制、材料验收控制,为公司物资供应业务的组织、监控和协调管理提供支持。

3)财务管理:资金流是企业一切业务运行的血液,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保障。

配合公司所有工程施工动作,结合现金流量计划和各种费用情况,将工程施工中发生的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与工程管理密切结合,实现资金流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

实现会计核算过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处理并支持期末业务处理的手动调整。

4)项目管理和责任中心管理:支持某一项目的计划预算管理、项目的成本费用核算和控制等管理;支持利润中心、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的计划预算管理,利润、收入和成本费用等各类指标的核算与控制。

5)管理决策统计分析:管理软件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平台,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为管理决策提供各类报表信息、各类指标查询及统计分析数据和随机的实时查询信息。

6)技术架构

采用B/S结构:由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支持多数据库:SQL、ORACLE、SYBASE

7)可扩展性和接口:本设计思想为集团型的管理方案,具有一体化的设计,组件式的结构,模块化的设置。它是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充分考虑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支持数据的引入引出。

数据交换平台支持和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的无缝连接。

4.4子系统设计(仅以人力资源为例)

4.4.1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设计

人力资源包括以下子系统:组织管理、职位管理、人事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绩效考评管理等。

4.4.1.1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是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提供公司合同工与计时工的管理,包括增加员工、编辑员工、减少员工和员工岗位调整四个功能,各分公司若需要增加减少员工或调整员工岗位,必须按特定的流程办理。这四个功能的业务流程如右图2。

同时本模块还需提供员工信息查询方法,实现多角度的员工统计汇总(例如按政治面貌统计、按受教育程度统计),最终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员工信息内容具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入职时间,合同信息(一条至多条),证书信息(零条至多条)、培训经历(零至多条)、所在部门、家庭住址、籍贯、个人电话、个人邮箱、公司电话、公司邮箱等。

4.4.1.2派遣工管理

公司员工中不仅包括合同工与计时工,同时还包括了一部分劳务派遣工,他们与其它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工作合同。我公司无法得到此类员工的详细资料,所以这部分员工的管理要单列出来。

各分公司如需使用劳务派遣工,则需要在此系统中提出派遣工用工申请,信息包括用工数量、岗位、性别、学历、年龄等条件,审批完成后即可与劳务派遣公司联系,再将派遣工的名单及相关信息上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完成后即可使用这一批劳务派遣工。具体流程如右图3。

4.4.1.3培训管理

河北通建将培训看成是提高员工能力的重要手段,每年都有大量的员工被送去培训,并有大量员工选择函授进修,所以培训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本系统将培训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信息管理的平台中,实现培训管理的全过程自动管理。

员工培训的信息包括:姓名、部门、时间、主题、内容、地点、方式、组织单位、费用、性质等,完成后还可填写证书的相关信息,三个月后还要填写培训效果评估反馈等内容。培训所有信息均需按不同条件汇总查询。

培训从申请到结束流程如右图4。

4.4.1.4考勤管理与请假管理

正如人力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考勤管理也是员工管理的核心功能,在目前运行的旧系统中,考勤管理很不完善,并且由于工作关系,部分人没有填写考勤记录的习惯,导致请假系统运行也不是很正常。本系统将对此部分做大幅度的改动,将要求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招聘工)按要求自行申报考勤,各分公司每个月所得到的数据均来自员工每天申报的考勤。同时请假系统也将与考勤系统关联起来,请假期间的考勤将不允许申报。员工每天的考勤信息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所在地、工作状态、简要描述、交通情况、住宿情况、加班情况等。其中交通情况包括起止地点、交通车辆类型、车票价格等;住宿情况包括住宿类型、住宿费等。

本系统充分考虑到公司员工对计算机的使用程度和方便情况,为最常用的部分(考勤等)提供了两种申报方式:本人申报方式和项目经理申报方式。本人申报方式适用于网络公司等计算机普及率和使用水平均比较高的部门,项目经理申报方式适用于施工部门,可由项目经理代替申报考勤。考勤申报的模式如图5。

请假模块将按照公司制度实现,仅实现考勤部分,对薪酬部分不做实现。具体流程如图6。

4.4.1.5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相对比较简单,是公司相关主管领导对负责部门的一个测评,填写后人力资源部主管存档即可。如右图7所示。

4.4.1.6权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中另外一个核心就是员工权限管理,本系统将会把权限管理贯彻至所有方面,大点某功能模块的可能性,小到一个流程的步骤的是否允许审批,完全依赖权限系统。

本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授权管理,当甲员工出差时,可以将自己的权限授于乙员工,这样乙员工可以临时获得甲员工的全部权限,直到甲员工再次登录时,乙员工临时获得的权限将被甲员工自动收回。

如果乙员工被临时授予权限,那乙员工代替甲员工实施的操作行为将被以乙员工的姓名记录下来,其后注明何时何人授予的权限。用于区别甲员工本人的操作。

5项目总结评估

5.1系统上线运行情况和整体收益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河北通建结合自身的企业管理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管理电算化、网络高效运作的成功经验,整合业务、统一规划,实施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项目一期规划和目标,建立了科学统一的编码体系,实现了工程管理/综合办公/人力资源的业务一体化管理。

目前,本项目已经进入运营阶段,目前系统运行情况比较稳定,新系统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2项目带来的应用成果

1)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以工程为中心的施工/管理一体化。以客户服务为核心,实现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效益等情况的实时跟踪,融入到自动化管理当中。

2)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主工程管理/子工程管理/发票管理/回款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分公司扩展模块实现了库房管理(工具/材料)/车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员工从聘用至离开公司全程跟踪服务。使整个公司的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

3)财务系统与物流系统紧密集成,物流凭证自动生成,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收付款业务与销售、采购部门顺畅衔接。

4)完成物流中心管理系统与财务、销售、采购等系统的数据集成。

5)打破传统的数据接口方式,全面使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消除了数据传输的滞后问题。

6)借助设备管理系统,使河北通建能够实现公司各部门的设备档案、设备日常维护信息实现集中管理。

7)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完整的职位和职务体系,对全公司的人事信息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校对。

5.3项目带来的管理成果

1)规范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了统一的编码管理制度,完善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业务信息的高度集中和流程的固化,保证了业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和事后责任的可追溯性,减少了人为的因素,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

2)实现了企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信息化的实施使企业信息化的资源得到了集成和共享,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物流更加高效快捷,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培养了一支管理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他们必将成为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创新。信息化的实施,淡化了部门意识,强化了流程管理,使企业管理由科室层次管理逐步向流程化管理转变。

5.4个人工作情况总结

李磊:(业务流程优化)负责业务流程优化的分析和设计工作,设计出新的业务流程。

孙蓓:(系统需求分析)负责系统业务调研、系统业务需求分析,并对系统功能、性能和信息安全提出要求。

张明月:(系统设计部分)负责设计系统的体系框架、软件架构和功能模型。

李兵:(系统选型部分)负责对几家投标公司的指标对比分析,综合评估。

张健:(系统测试和评估)负责系统的测试用例的设计、系统性能测试的分析、项目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

5.5下一步工作展望

在项目的后续实施过程中,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宣传信息管理系统理论,并进行深入的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培训过程中,在进行操作培训、业务培训的同时进行深入的理论培训。

第7篇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we have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 groups. Requirement and analysis are the first step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e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a project, we must strengthen the requirement and analysis. In specific operations, we can use some advanced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quirement analysis process (research, colla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in a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 groups. And the entire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For every aspect and every phase, we will discuss the method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the usage of tools, and describe the result of each method and tool, and share some of my own experiences.

关键词:需求;分析;方法;工具

Key words: requirement;analysis;method;tool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17-02

作者简介:邹黎(1976-),男,湖南常德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

0 引言

长期以来,大家一直关注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由于大型集团的组织机构庞大,部门众多,客户很难准确地把系统需求传达给开发方;由于各级单位工作业务特点和管理上的局限,开发方也很难准确获取用户真实的应用需求。需求信息的不对称和需求描述的错位,容易引起信息化系统设计的缺陷,最终导致系统应用不理想甚至系统失败。所以说,需求调研和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建设失败的项目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必须加强需求调研和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选用一些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1 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的组成

需求调研、分析的主要工作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需求开发的内容又分为管理需求、服务需求、市场需求、业务需求、环境需求和系统需求。加强需求管理,选用高效能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使软件更加正确地反映现实需求,更加具有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从而降低了软件项目的风险,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 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的方法

需求工作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需求范围;二是如何进行需求分析;三是如何进行需求管理。集团企业特点是下属机构和业务部门分布各地,业务相对独立而且都有各自特点。鉴于以往的项目实施经验,我们的需求分析工作方法是把整个需求分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称为“三步法”):

2.1 第一阶段:目标调研――确定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 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对整个项目的走向与项目的实现和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项目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客户无限度地提出需求,致使项目范围不断变更,项目范围包括网络范围、用户范围、业务范围和服务(培训、运维等)需求。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方法是和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和技术部门的主管人员进行沟通,方式可以是访谈式沟通并发放调研问卷,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企业目前信息管理的基本情况;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级单位,最好能确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确定项目范围,找到关键域,明确关键流程和关键点,这对需求调研至关重要,必要时可以召开研讨会并邀请专家或咨询顾问介入。

调研的方式一般是面谈,由于集团式企业部门众多,涉及部门往往比较分散,有时还处于不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集成现有的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电话、即时消息等。例如我们在做某集团公司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的项目时,采用公司自己集成开发的企业即时沟通协调平台,该平台使企业沟通协作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电子邮件、门户网站、手机、电话、传真、即时消息和视频会议均已成为项目组调研常用的沟通方式,还可以方便进行远程技术和业务讨论等活动,而且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前需要参会人员通过飞机、火车、汽车参加相关会议的数量将大为减少,从而能够节省大量的调研成本,提高了调研的工作效率。

2.2 第二阶段:需求调研――进行市场、企业现状、环境需求、业务需求等方面的调研,获取客户需求 市场调研主要是对同类产品及需要集成合作产品的应用范围及功能特点、同类产品实现的业务进行调研。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分析,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吸取同类产品的优点,解决同类产品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企业现状和环境需求的调研可以了解具体用户方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以及未来系统的运行环境,可以使客户以及项目开发人员了解到系统在网络、硬件和软件环境上是否有影响到需求实现的限制,以确定进行哪些改造升级,避免日后客户抛弃网络现状而对系统的性能需求提出无限的要求。进行业务需求调研时要确认用户组成和范围边界、用户的职责和权限、确定业务流程、形成业务管理规范。

由于集团企业下属部门众多而且分布各地,业务需求有一些差异,业务领域一般比较复杂,成立专家调研组有时是必须的。一般专家组由三类人员组成:技术专家、业务专家和管理者。在邀请专家时要尽量能够代表各个地区、部门、组织机构以及各个业务技术领域,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短期内熟悉相关业务,也便于收集和统一来自各个方面的需求。

调研工作一般可以按照从点到面、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进行。对于组织机构庞大的集团企业,可以先选择一个业务典型全面的试点单位进行调研,然后分几个批次逐步扩展到全部单位;首先调研大的业务分类,然后是每类业务的组成,最后是具体的业务环节。在业务流程调研过程中,应按照每一细分的业务分类,将岗位职责中的工作步骤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在具体每一项业务调研时,使对应的职责更加清晰,要迅速发现业务调研中不明确的职责和工作步骤;业务信息的调研与业务流程调研不可分割,在每一步业务流程调研的同时都会涉及到对业务信息的处理;要找准需求提炼的关键点,这是考验需求调研人员的重要方面。优秀的需求调研人员不仅能认识问题之所在,还能藉此获取足够多的知识,最后成为问题领域的专家。

在需求调研时利用原有系统并结合一些工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做某集团公共交通需求调研时了解到该集团之前没有开发统一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大多数单位和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开发了车辆HSE安全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调度派车系统、经营管理系统,GPS监控系统等几个分散独立的系统多个部门分别管理,在功能上大体上能基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在两年多的运行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决定首先要分析各个系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参考,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系统业务功能结构。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主流的工程分析工具,来分析数据库结构,如Microsoft Visual Studio 提供的一些工具就可以实现对程序类关系和数据库表关系的分析。采用这些工具的好处是:原系统是几个分散的系统,数据库模式多,数据量很大,仅靠人工的方法很难从中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系统结构以及整体构成,而且原有系统未能提供一套正确完整有效的设计文档,于是我们只能依靠工具辅助来进行。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对原系统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了各业务的主要数据项,再结合对原系统的使用,基本明确了功能与流程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初步需求的自然语言文档。

2.3 第三阶段:需求细化――利用原型与客户更深入交流,通过交流细化和确定需求 这一阶段是在已经了解了具体用户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具体实际、客观的信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做出简单的页面原型。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便易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来感受一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通过交流修改相应的需求,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同样在上述某集团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用户能充分地理解我们的表示方法,能够真正明白我们所描述的内容,我们选用了原型设计工具――Microsoft Office Visio。 这种工具能帮助网站需求设计者,快捷而简便的创建基于目录组织的原型文档、功能说明、交互界面以及带注释的框架,以提供演示与开发。通过使用这种工具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生成大量带有批注的说明以及流程图、架构图的页面。将自己的产品原型完整而准确的表述给用户,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并将大的流程分解为小流程,与客户反复交流与沟通,并随时更改直至最终确认。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和用户交流具体的业务流程,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作方式,发现我们与用户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最终达到双方理解一致的目的。由于系统中集团企业用户和部门较多,我们对所有的用户反馈意见都要进行分析和沟通,并事先制定需求接受准则,对于相互冲突的反馈,由专家组讨论决定处理。

3 需求的管理

在实际需求分析过程中,要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充分记录需求的变化及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归纳形成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业务流程的设计目标。通过使用一些需求管理工具,需求管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就会变得不再那么棘手了,项目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上述某集团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选用了Microsoft公司的Team Foundation Server作为我们的需求管理工具,该工具通过与Microsoft Office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高级集成方式,提供数据库、开发环境和各种Office文件的实时同步能力,为需求的定义、组织、集成和分析提供方便。它支持需求属性周详的制定和过滤,以最大化各个需求的信息价值;提供了周详的可跟踪性视图,通过这些视图能显示需求间的父子关系,及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导出的XML格式的项目基线,能比较项目间的差异。

通过这些需求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需求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记录需求的变化情况,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等。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写出基本需求后,交由客户做适当补充,并对各个需求进行分类,设定优先级等。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从数据库中直观地了解客户到现在为止提出了哪些需求,哪些需求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哪些是难度较大的等。事实证明,这种需求分析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如曾经有客户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需求提了相反的描述,我们根据历史记录很快证实了该客户的提法有错误,在事实面前无需再作争论;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需求相互之间有矛盾。经过这一阶段工作,我们终于获得了经过用户认可的需求基线,即是可用于下一步进行详细设计的基线需求。

4 结束语

上述某集团公共交通系统项目中,我们使用了通信工具即时沟通协调平台,工程分析工具、原型设计工具和需求管理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使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的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工具的选择不仅是要看影响力和名气,而是要真正为我所用,应把握其精髓,即此工具到底可以对开发有什么帮助,而不是仅限于如何使用。然而,在软件的需求分析工作中,方法的重要性应远远超过工具的使用。目前国内一些单位已经逐渐重视需求分析和管理,也使用了一些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这是非常可喜的,当然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软件产业能更多地用上国产的需求分析工具,形成中国自己的需求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那时我们的软件产业也许会真正地腾飞了。

特别感谢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公室、项目管理部、软件开发一部各级领导和同事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感谢我的团队所有成员对我的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最后,再次对指导、帮助我的老师和同事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虞琦.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选用[J].计算机时代,2002,(11).

[2]王莉,吴洁明.软件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19.

[3]李师贤,张珞玲.需求分析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2年第28,(1).

第8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系统;UML;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86-02

1 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后的一个教学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学校学习的内容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因此顶岗实习是一个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调合作的过程。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因此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的指导教师也不是单向的进行教育教学,同样,教师需要和企业的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的管理关系和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学院、企业、教师和学生为核心,开展全方位的网络化管理机制,灵活、机动的对学生的实习生活工作进行管理。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能够更好的协调学院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相互管理工作,加强了学生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2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为了更好的推进顶岗实习的工作,推动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我们针对我国几所重点示范院校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调研,并结合相关企业的需求,开发一套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方便学生、企业与学校的交流,也加强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开阔与企业进一步合作的思路。此平台将用户分为四种类型进行登录,分别为教务处、系部、管理教师和学生。其主要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公告子系统:学生在顶岗实习企业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情况,了解就业的动向,以及学校对学生各阶段的要求。此子系统分为教务处和系部两个级别,分别进行重要信息的公告,如:最新的就业信息公告,学生毕业前补考时间,学生集体返校时间等等。学生可以登录到系统中,查看这些信息,掌握学校相关的要求和发展动向。

(2)学生顶岗企业信息管理子系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需要将企业的相关信息反馈回学校。学生将企业的名称,性质,企业中的指导老师,企业的规模等信息通过网络保存到学校的数据库中,以便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分析,包括就业地域性,就业企业的性质,就业岗位的需求程度等,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师生交流子系统:在学生就业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无人回答,此子系统可以提供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的良好平台。学生可以对专业知识,学校相关规定等问题进行提问,指导老师通过网络进行回答,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定期检查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更好的管理学生各方面的行为。

(4)学生报告子系统:学生需要在每周完成一次顶岗实习报告,记录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此子系统可有效的督促学生定期完成实习报告。老师可通过网络每周直接批阅学生的报告,掌握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情况,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5)学生成绩管理子系统: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工作后,需要将自身工作体会及感受进行总结,完成顶岗实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定成绩,并能够将学生的总结和最后成绩进行打印,以便学院存档。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成绩。

(6)顶岗实习信息综合查询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主要是方便教学部门(如系部,教务处等)对相关系统进行查询,在这个系统中,包含学生所有信息的查询,查询方式也要求多样化,如指定班级、姓名或学号等,同时还要求能够进行模糊查询等方式。这样,各部门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能够对学生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7)综合统计子系统:这一子系统不仅能够统计学生顶岗实习的信息,同时还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出顶岗实习单位地域的分布情况,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不同需求的分布情况;顶岗实习不仅对学生有要求,并且对教师也有要求。教师对学生管理和指导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综合统计子系统能够统计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情况,以及是否定期批阅了学生的实习小结等信息。

3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建模

3.1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主要是为学院、企业、系部、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和监控管理的平台。为了更全面的描述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必须深入地研究组成该体系用户程序的一些基本要素:参与者、事件清单和事件表。

系统参与者一般指系统所涉及的用户,通常被认为是人。分析员需从数据流和数据结构出发,逐步细化所有的软件功能,找出系统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分析它们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是否合理。从上节的系统问题陈述中我们可以为此找到答案,并根据他们的身份确定系统的参与者分别为教务、系部管理员、教师、学生和企业管理员。在确定了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的参与者之后,程序设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列出系统运行过程可能发生的相关事件清单。表1列举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事件表。通常按照以下格式来考虑事件:主语(参与者)十 动词(操作)十 宾语(操作对象)。

3.2 顶岗信息管理平台顺序图

顺序图有对象生命线,对象的生命线是一条垂直的虚线,代表时间的流逝,表示一个对象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存在。顺序图强调消息的时间顺序,协作图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的结构组织。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顶岗信息管理平台从用户登录系统开始,用户确定注销或退出为结束;在用户类进行分析、统计、管理过程中,教师用户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给出的综合成绩,教师可通过与学生网上交流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实习报告监控学生的实习过程,或通过学生实结的情况来评定成绩。该顺序图模型显示了教师在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活动流。学生综合成绩评价顺序图模型如图1所示。

3.3 类图

类图是一种结构图,显示一组类、接口、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类图展示系统或领域中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它由表示类的类框和表示类之间如何关联的连线所组成。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的类模型主要分为两大块:用户类和信息类。其中用户类为基类,派生出学生类、系部类、企业类、老师类、教务处类五个子类,主要包括edit()和show()两个方法。edit()方法是编辑修改对象基本信息,show()是显示对象基本信息,其对象模型如图2所示。信息类主要包括顶岗信息类、校园公告类、实习报告类、实结类和师生交流类五个部分。

4 展望

我院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测试与试运行过程中,各级用户管理效果良好,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学院、企业、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不仅能监控我院学生实习的过程,管理好学生,还能让学院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帮助我院培养优秀的学生。结合测试中的一些问题及调研的结果,该系统可继续进行分析管理模块的优化工作,引入全方位分析功能,不仅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析,同样也需要企业对学生,学生对企业的分析,以及人才地域性分析、人才能力需求分析等等。这样,这个系统才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学院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院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衣学娟.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徐丽香,黎旺星.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8.

第9篇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稳定军心并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增强管理绩效,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人才管理方法。

一、系统架构

1、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建立

数据集中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市场适应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数据的大集中有利于数据的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在这种模式下,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协调统一地执行,企

业总部拥有绝对管理权限,各级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严格受总部约束,是总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执行者。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数据集中对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端(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集中部署在总部,各分支机构数据均存储在中心数据库管理系统上。

2、系统体系架构

对于企业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因业务内容与业务流程比较丰富细致,可采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只是一个图形用户界面,负责服务请求的提交及信息的显示,而几乎所有事务处理逻辑全部在总部的应用服务器上实现。应用服务器端则处理所有的业务请求,并进行负载均衡处理,以及作为防火墙内的一道安全关卡。

对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其他用户如高层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等,他们对人力资源系统的使用仅限于他们可能会参与的人力资源活动,主要包括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查询,以及涉及该用户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业务内容比较简单,可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应用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用户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员工人事档案信息理、人动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数据库理。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在―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另外,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将非常有利于程序的实现。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是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份详尽的数据字典。

3、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设计好数据库库的表和视图之后,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查询,更新等操作,也为了让客户端应用程序的代码更为简洁,还需根据程序需求创建相应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存储过程是一组预先编译的SQL语句。它类似于其它编程语言中的过程,并且被创建后是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起来的,就像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一样。存储过程最大的优点是减轻网络的通信负载,以提高执行速度。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当使用下面的一种或多种数据修改操作在指定表中对数据进行修改时,触发器会生效:UPDATE、INSERT或DELETE。触发器可以查询其它表,而且可以包含复杂的SQL语句。它们主要用于强制复杂的业务规则或要求。触发器还有助于强制引用完整性,以便在添加、更新或删除表中的行时保留表之间已定义的关系。然而,强制引用完整性的最好方法是在相关表中定义主键和外键约束。如果使用数据库关系图,则可以在表之间创建关系以自动创建外键约束。

4、客户端的实现

在客户端使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方式访问数据库。ADO实际上是微软编写的一种数据访问接口程序,它是一种新的数据访问方式。ADO是一种建立在最新的数据访问接口OLE DB之上的高性能的、统一的数据访问对象,通过它可以访问文件数据库、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甚至非关系型数据库。ADO提供了比RDO和DAD更高的性能、更小的开销,更简单的模型以及更灵活的操作。

5、系统管理子系统

由用户的全县设置及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子模块来实现。本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的系统。识别授权用户标志是安全控制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安全防线的第一环节。因此.管理人员在这个模块中对每个员工的权限都做了相应的设置。这里的方法就是赋予每个人一个用户ID和密码以及对应的用户身份来与数据库中的字段相匹配。只有身份验证通过的用户才可以登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按照自己的使用权限对使用的数据库进行区别设置(如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还可以对数据库的重要操作进行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防止了企业重要文件的丢失。用户可以替代以前备份的文件也可以重新选择路径来进行备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6、招聘管理模块基本业务流程

以招聘模块为例讲述工作流技术在HRMS中的应用,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创建和管理招聘活动,跟踪招聘成本,跟踪内部和外部招聘的进展状况,对申请者信息进行查询,跟踪申请者的整个应聘过程,在聘用后可以方便地将人员状态从申请者转换成员工,而无需重复数据人员信息。

7、系统功能及结构

我们把工作流及其管理系统作为业务处理平台引入到本系统的设计中。鉴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我们在该系统的设计实现时,只是部分的实现其在流程定义及控制方面的功能。同时为了更好满足用户进行灵活定义和参数配置,我们通过扩展工作流的内部数据,增强了工作流的数据定义和数据表示功能,流程方面和数据方面的协调配合,使得业务创建新的业务成为可能,这样系统的产品化和平台化就向前迈进了一步。

综合上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是企业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用软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与调整,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避免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各种情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大辅助工具,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