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0: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教育培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根据2011年4月1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O1138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自2007年规范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以来,调整优化了中医类专业结构,提高了中等中医类专业生源质量,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自2011年起,各省(区、市)可根据本省中医人才需求实际情况,选择1—2所中等中医类学校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的学校原则上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校,招生范围为本省,招生时限截止到2015年。经审批备案后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取得的学历,可作为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须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经审批备案允许招生的学校,在招生时应向报考学生明确告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执业医疗机构范围。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部门、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审核确定我校为中等中医学专业继续招生的2所学校之一,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备案。
2社会对中医的需求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前提
最近我们对全省的中医医疗情况尤其是基层医疗情况做了一些调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开展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非常必要。
(1)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声较高。在乡镇卫生院,许多临床病例在单纯西医诊疗无效之下,病人常常求助中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冯五金将中、西医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轻、中度疾病适合中医慢性调理,重度疾病中医没有西医来得快;从疾病诊断来说,西医更明确,中医较模糊;中药副作用较小,能调根治本,而西药副作用相对较大等。鉴于此,基层医院临床的“中西医结合”非常必要。
(2)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增加。为让中医药医疗、预防、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贴近居民,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0年,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康复的中医药参与率不低于80%,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而目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3)中医药走进新农合。调查显示,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广大农村对中医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为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作用的意见》要求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全部纳入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服务机构的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和独立的中药房;对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可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补偿比例的提高幅度不低于10%,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提高幅度不低于20%;鼓励中医机构或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中草药。“四自”中草药参照同种同属中草药定价,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鼓励试点县开展单病种中医药治疗限价工作。
(4)中医发展亟待“抢救”人才。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数据显示:我省60岁以上的名老中医专家已不足5o0人,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骨干因工作环境差,流失现象很严重。目前,我省104家县级中医院,77家中医院没有主任医师。同样基层的老中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急需有人继承。
(5)众多老中医经验失传。我省曾拥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经验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老中医专家。尽管国家鼓励开展“名老中医带徒”,我省也有部分名老中医带徒,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专项经费,使众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失传。太原市中医院的刘绍武老先生,在耄耋之年远赴海南,成为海南名医。如今,我省名老中医流失现象仍在继续,如灵石县中医院第一任院长李可,使用中药治疗急危重症在全国知名。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专程组团来晋向他学习,全国众多中医临床医生拜他为师。2010年,他被广西中医学院高薪聘请,以他为首专门设立了“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
(6)中青年骨干不断流失。在我省名老中医减少的同时,中青年骨干也在不断流失。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曾经在长钢医院工作,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将其留在省内。近10年来,山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但进入县乡中医院的不到1%。而受经济利益影响,进入综合医院的中医专业学生却多选择进入西医科室。(7)就山西省晋中市情况而言,一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县、市级的医疗机构,区、乡、镇卫生院很少;另一方面基层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而在农村由于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经济性,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有很强的需求。从我市2O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来看,310名职工中,只有131名是中专以上毕业生,其中中医人员仅有19人,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3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是办好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条件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921年创办的汾阳医院附属护校。经过近9O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教学设施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170亩,建筑面积74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76o0平方米,办公楼3265平方米,实验楼14661平方米,学生公寓30O00平方米,餐厅和学生活动中心7098平方米,图书馆6155平方米,阅览室1loo平方米。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篮球场、足球场等齐全的体育运动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妇科实训室、儿科实训室以及基础医学各科的实验室等实验实训设施,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近两千万元,有多媒体标准化教室35间。学校图书馆藏书18万册,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杂志6o余种,并配有电子阅览室。主要办学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级重点中专要求。学校现有教职工230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高级讲师50人,讲师59人;研究生学历19人,99%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127人。198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重点中专”,2o05年再次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第一。在中医学教育方面,办学历史悠久,居全省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创办中医高级研修班和学徒班2期,为晋中及全省培养了一批中医骨干人才,现大多活跃在晋中各级中医院并成为中医学术带头人和业务精英。自1983年起至今,在全省范围共招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6OO多人(11期),成为我省培养中职类针灸推拿人员最多的学校。部分学员进入本科或研究生继续深造,在省针灸界颇具影响。20世纪9o年代起陆续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9个班近700人,和山西医科大及中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大专班5届共12个班近1000人。
4教学创新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手段
中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5个对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课程改革。在校讲授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取消或大幅压缩文化课程,取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课程,设置职业道德与修养、语言与写作课程;调整西医基础课程,开设解剖、生理、药物基本知识、诊断基本技术和临床概要等临床必要课程;突出中医专业课程,保证和适当增加中医基础、中药、方剂、针灸与推拿等课程课时。另一年半将中医临床课程全部分解到市、县两级中医院进行学习。
(2)教材改革。上述课改的教材要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组织本校高、中级职称的教师根据临床实际自创自编,并请山西医科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的相关专家审核。教材要突出实践技能、突出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视觉思维;意象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6-0093-04
当代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视觉思维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视觉思维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这种本领不是指人们在观看外物时高级的理性作用参与到了低级的感觉之中,而是说视知觉本身并非低级,它本身已经具备了思维功能,具备了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麦金对这个概念作了进一步发展,将其表述为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的相互作用,并据此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训练。首先,由于视觉思维的运作单元和思维工具是视觉意象,主体在头脑中完全可以对视觉意象进行“自由地再生和组合”。其次,由于视觉思维是在主体与客体间直接的交流中进行的,主体完全有可能在对客体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过程中,利用头脑里积累的知识经验获得更多思考和顿悟的机会。所以,视觉思维从一开始就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直接相关,视觉思维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视觉思维是一种不同于言语思维或逻辑思维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其创造性或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具有源于直接感知的探索性;二是它具有运用视觉意象操作而利于发挥想象作用的灵活性;三是它具有便于产生顿悟或诱导直觉,也即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的现实性。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培养视觉思维能力将有助于医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本文就临床医学教育培养视觉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作进一步讨论。
1 建立医学意象库
1.1临床医学学习中视觉意象的分类
临床医学视觉意象是进行临床医学思维的基本元素。只有当我们的头脑中有了丰富的临床医学视觉意象时,我们在学习新的临床医学概念和规律、解决临床医学问题时,头脑中才会产生连续的、清晰的临床医学情境。因此,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临床医学视觉意象库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临床医学知识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已经按照不同的领域有了明晰的分类,比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我们建立临床医学视觉意象库的时候,将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分类,把f临床医学视觉意象分为临床医学时空意象、临床医学情景意象、临床医学模型意象和临床医学图形意象。
1.1.1临床医学时空意象。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生理过程、病理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也就是说总要涉及人体结构中各个生理器官在某时刻的空间位置并随着时间变化,这种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有关临床医学问题的时空形象就叫做时空医学意象。
1.1.2临床医学情景意象。生理器官、病理现象、病理状态,都是客观、具体、生动的,这样每一个临床医学情景都可以形成一个意象,我们把这种具有生动具体性的临床医学情景称为临床医学情景意象。
1.1.3临床医学模型意象。在临床医学中,为了得出明确的临床医学概念或规律,常在临床医学问题的研究中,抓住问题的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建立有关问题的一个清晰简洁的理想化模型,即临床医学模型。我们头脑中对这种临床医学问题的新形象就叫做临床模型意象。
1.1.4临床医学图形意象。在临床医学中,从医学概念、规律的学习,到临床医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到临床问题的解决,作草图或示意图、列表格、画曲线图是经常运用的方法。利用这些图形,学生可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临床医学概念、规律和解决临床医学问题。面对这些图形,学生经过观察、想象、构绘,最终内化为他们大脑中的临床医学图形意象。
1.2建立医学意象库的策略与方法
1.2.1积极创设观察的情境,丰富视觉意象贮备。视觉意象是视觉思维的“细胞”,视觉意象的积累是视觉思维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尽可能多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具体疾病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贮备。
1.2.2增强特色记忆,强化医学意象。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谈不上学习。教学中须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医学概念、规律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抽象出来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下记忆技巧:抓住特征重点记,相似视觉意象对比记,关联意象联系记。
1.2.3重视图像表述,强化视知觉的理。用图像对临床医学概念、规律进行表述是训练学生视觉理解力的一种基础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层次视觉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点:(1)养成用图像表述的习惯;(2)读懂图像;(3)灵活运用图像法说明医学概念和诊疗过程。
1.2.4注重临床医学过程分析,培养视觉思维习惯。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培养学生视觉思维习惯着手,在讲解医学规律时,要重视静态图的描绘。
1.2.5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医学情境,各种感知觉并用,是建立临床医学意象库的最佳方式。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意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库,还要定期“激活”这些意象,增强学生已有意象的活性,才有可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视觉思维能力。
2 构建临床医学视觉思维方式
2.1临床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分类
2.1.1网络型医学视觉思维方式。网络型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就是从整体出发,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去看待医研对象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系统性。它把每一个医研对象都看成是一个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网络,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就如各网点。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如人体本身是一个系统--网络,而它又与家庭、社会生物圈等组成更大的系统--网络。二是交错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即网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网状结构。三是互动性。网点之间、网点与大网络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作用的。在医学诊治和研究中,运用网络型思维方式,就能够从整体出发,注意分析和正确协调处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达到整体的最优化结果。
2.1.2前导型医学视觉思维方式。所谓前导型视觉医学思维方式,是指在观察、分析医研对象时,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注重医研对象的发展及其动态变化。这种视觉思维方式,把医研对象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有足够的分析和准备,注意在对象变化之前采取行动。
2.1.3创新性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创新视觉思维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思维的发散性,即依据一定的思维原点,注意从正向、反向、逆向、平面、立体、纵向、横向等尽可能多的途径进行思考,从而探求尽可能多的
答案或解决方案。二是思维的新奇性。它是指在医学实践中,要注意发现和探求反常现象,繁中求简,简中求繁;合中求分,分中求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长中见短,短中见长;正中见反,反中见正。三是思维的辩证整合性。这是指超越事物原有的系统,突破原有的限制,把思维的触觉从本系统拓展到其他系统,从不同体系、不同领域、多维视觉寻找最佳结合点,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背景和关系中去认识医研对象,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由一到多、由多到一。
2.1.4循证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循证医学是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成果),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的一门学问。采用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必须遵循下面几点:证据的来源强调临床的人体实验结果;证据的收集强调系统和全面;疗效的指导强调终点指标即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最终结局;治疗的依据强调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临床依据;医疗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2.2视觉思维方式的引导策略与方法
2.2.1眼、手、脑三位一体
临床医学视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实现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眼的训练在于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把握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手的训练在于培养对技能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撑下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传达能力,即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脑的训练在于培养对事物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识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视觉要素的角度来看,是培养对临床医学形态的准确描绘能力,对人体生理结构、病理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临床医学形态解构与重构的组织能力。
2.2.2观看、想象、构绘三位一体
美国心理学家麦金指出,“视觉思维借助三种视觉表象进行”:其一是“人们看到”的表象;其二是“我们用心灵之窗所想象的”;其三则是“我们的构绘,随意画成的东西或绘画作品”嘲。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累医学表象,学习应用医学意象思维展开想象,能对所学医学知识在脑海里播放“心灵电影”,使所学医学知识历历在目,能利用各种表达工具将医学表象表达出来。
2.2.3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的协调
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所擅长的语言思维移植到视觉思维当中,利用语言思维的成熟性为视觉思维服务。例如,手术操作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一些词汇、一段文字对画面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后,再将其一一转换为相应的画面或者录像。随着外科视觉想象能力的加强,可以慢慢跳跃这一辅助手段。
其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视觉目标。外科手术的实施不是某几个元素的简单拼凑,它需要建立在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上,依靠想象力将他们彼此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学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视觉目标,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挖掘现有方案的潜力,努力使画面的效果朝着预定目标前进。这种尝试性的挖掘活动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2.2.4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结合
静态思维是以静为主的思维过程,是趋于定型化、稳定性的思维。它要求我们从固定的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思维程序来进行。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特性及代谢变化都是以“静态”的物质为基础和前提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从静态思维开始,把定义、结构、分类等规范化、设计化。为增加直观性、可见性,还需要灵活应用模型、标本、投影、表格乃至多媒体等直观式、比较式教法,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目的是从静态开始启发学生的正确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态思维是以动为主的思维,是运动的、调整性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思维者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向、程序,从本质上认识、分析、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人体是完整的有机体,人体内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更新的,并和年龄、性别、环境等密切相关,即人体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并高度完善的自控系统。我们必须以变化的、运动的思维形式综合认识、全面分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抓住“动”的核心,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正确思维。如体内物质的反应大都是动态的可逆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达到动态平衡。条件一旦改变,原来的平衡必将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又要实现新的平衡。所以,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某一个问题,否则就无法认识人体,更谈不上医治疾病。
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的结合是医学教学的关键。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是对立的统一,两者既对立又相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补互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有动静结合,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具体、更完善,这是搞好医学教学的关键。如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或各个分子,它们各自的结构不同、性质不一、功能各异,但物质之间又是不断转化、不断变化的,所以其性质、功能又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认识,综合分析,才能正确掌握身体内部各物质的内在反应规律。既要静态认识,又要动态分析,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正确、有效的科学思维方式。
2.2.5鼓励视觉化的表达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视觉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信息的理解。视觉化的表达能够调动视觉、知觉,促进手眼协调和创造性的表达,使认知的直接性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实现。视觉化笔记和绘画是教学中常用的两种视觉化表达方式。
视觉化笔记可以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概念图是运用图形来表示概念间的顺序和关系,它是确定学科知识中重要概念和彼此关系的有效工具。比如肺的概念图,它必须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肺的功能主要是换气,通过心脏作为泵的作用来将静脉血通过肺的换气后转换为动脉血然后供应全身。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概念开始向四处发展,绘制出与主题有关的核心理念,形成以主题为中心的“大图像”。比如围绕食管癌切除这一主题的思维导图,要根据食管癌切除的几种方式运用开放式思维,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确定其中的一种手术方式。
医学体系是一个完整庞大的系统,有着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是医学自身的严谨性,医学专业人员必须持续进行探究、思考和钻研才能掌握疾病的病理,才会有可能寻找出最佳的治疗办法,为人类生命的延续、生理健康的维护做出贡献。这就是医学的严谨性。另一方面是医学的人文性。医学涉及到的对人、对社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人的发展、娱乐和快乐等方面的保障,人文的中心就是为人服务、提升品质。
2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在医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有利于对现代医学进行完善。随着医学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学人文性的强化和深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学技术持续更好的向前推进,这样也有利于对疾病痛楚的认识更人性化、控制和治疗也更加完整,医学对人类生活的价值也就越来越明显。但是也因为这样,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对医学的人文价值则置之不理,严重阻碍了医学人文精神的进步和提升。在实际生活有很多因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不良现象,比如:医患之间的平等地位失衡、医生的职业道德下滑、不必要的医护检查等现象数不胜数。医学要想在教育中引入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在社会强调构建和谐氛围的大局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都是理论的具体要求。和谐包涵的内容广泛而全面,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自然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全球化进程加速,医学教育的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于专业的特性,医学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人文素养会弱一些,促进医学学生的人文发展更为重要。医学教育培养对象想要更加全面的发展,则需要有更合理的知识体系、需要积累更丰富更人文的知识、当然还需要自身医学专业的水平,努力使自己能够做到从生理、心理、病理等多方面对待医护对象,能做到从生理、心理、病理等方面多角度钻研问题,用专业和医者爱心对待医护对象。所以,培养医学教育对象的人文精神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心。
3在医学教育中强化人文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
端正观点,确立人文精神培养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我们必须明确医学教育与其他所有教育一样。在培养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学会做人。要从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出发,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确立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医学院校每位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身体力行,确保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从国家制度和政策层面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培训。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关键要有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方针,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教师进修深造。另一方面根据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该领域的学科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同时加强对人文学科教学的量化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吸引临床教学教师参与人文课程的教学,以提高整个人文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议由教育部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一批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培训和专业认证的教育基地,建立和完善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制度,由财政部设立专项建设资金用于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培训,每所医学院校给予一定的培训指标,以实现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的专业化。
4结语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一、前言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归纳为七个领域,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三个方面均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且敬业精神与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活动的核心,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语言文字素养语言文字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医药大家都具有很深的文字素养,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书中十分注意语义语法,表意专一[1]。我们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病人或家属,如果说话时表达不清、措辞不当,病历书写错误百出,将会影响他们的工作。2.人际沟通素养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这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们,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疗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临床实践中,除专业的医疗技术水平外,良好的医患沟通更能帮助患者疏导心理,安定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3.职业道德素养医生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从医者自身是一个爱岗敬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然而现代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态度”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使医疗服务被当做机械的流程,缺乏人性关怀。
三、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观念落后,还存在医生只是治病救人的传统观念,只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医学教育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白衣天使”而不是机械的培育“医疗机器”,滞后的教育观念忽略人文精神的塑造,使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人文素质教育明显不足。2.课程体系设置面狭窄,人文学科内容单一[3]。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医学院校相应增加了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但仍存在不足。课程设置面偏窄而且内容单一、学时少,医学院校应该增设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及培养人文精神和素养的人文科学、交叉学科和边缘课程[4],以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3.校园文化建设落后。环境决定性格,学生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可塑性很强,大学校园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很少注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四、多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1.合理设置人文课程比例。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途径,要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学校必须把人文素质课程加入课程体系,并使其达到一定比例。同时开设较多的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强化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一是完善相应课程设置,举办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开设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结合我校特点融入心理学内容,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三是利用我校实验中心心理学行为实验室、咨询室,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或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与“医生”交流。3.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安排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为社区百姓提供医疗咨询与健康教育服务。这样医学生能深入社会,贴近生活,牢固树立“医乃仁术”的理念,使救人性命、造福人类的医疗职业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福祉[5]。
五、讨论
对医学生来说,专业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医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即使拥有再娴熟的技术,也往往会在工作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障碍。因此,要想把医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与医学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做到文医渗透、文医融合,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5]。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找到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综合型医学人才,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李灵萍.医文互通现象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17-18.
[2]颜耀华,李力,郑英如等.建立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9):30-31.
[3]王冉,杨建坡.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653-654.
[4]金仕琼,刘学年,李忠.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J],2005,6:42-46.
关键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障碍与归因 思路与对策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医计划”)是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按照十要求,贯彻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方针,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一、地方医学院校实施卓医计划的障碍分析
1.办学规模、生源质量与卓医计划有差距、有矛盾。医学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学生的天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仍然依靠办学规模扩张作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手段之一,在处理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的关系上缺乏主动权,客观地造成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被动性。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生源质量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加以学生数量的膨胀,对卓医计划的实施从源头上形成了压力。
2.在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方面与卓医计划相比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思想和观念问题。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能否传承和坚守、能否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是推进卓医计划实施的基础动力。
3.医德教育不能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效果不能入脑入心入行为。地方医学院校的确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了医德教育必修课程,组织相关教学活动,但是囿于医德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其有效性不能及时凸显,其效果不能迅速得以衡量和量化,加之后期实践教学由学校这一象牙塔转入医院这一小社会环境,致使造成医德教育前紧后松或者头重脚轻的现象,这将不能实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
4.师资力量水平与卓越师资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地方医学院校在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上花了相当的精力与财力,但仍然存在着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学历结构偏低、年龄老化、学术科研骨干缺乏等现象。同时,由于前些年高校学生的数量膨胀,对师资需求量大,各类高校竞争激烈,地方院校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但不能及时补充新的师资,而且存在高质量教师不断流失、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滑坡的趋势,这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构成严重的现实阻力。
5.临床技能实践能力需要明显提升。临床技能实践不仅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验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完成教学大纲、实现合格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相对紧缺,部分教师知识老化,学生考研与就业压力增强,相关行医法规的细化以及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因素,致使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呈普遍下降的态势。如果任由这一现象的蔓延,势必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形成隐患,必将弱化教育质量,更办不好社会和人们群众所期望的高等教育。
二、实施卓医计划项目的思路与对策
1.提高生源质量,稳定招生规模。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生源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数量的稳定是卓医计划能否有效实施的首要因素,高校必须始终重视这一问题,对社会做好正面的宣传,把那些有志于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天赋比较优秀的学生选拔进来,为卓越医生培养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地方医学院校对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深入结合卓医计划,进行必须的传承和坚守。同时,又能对学校的内外教育环境、教学基本状态与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既看到优势和不足,又具有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决心和智慧,向卓越医生培养提供不竭的和可持续的正能量。
3.全程贯穿医德教育,着重内化教育效果。大学的本源就是知识创新、文化传承和道德引领,按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要求,将医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的梳理,摒弃那些陈旧和老生常谈的说教,结合大学文化建设,结合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真正将人文关爱的医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将医德教育内化到学生心灵中去,将医德教育与传授知识技能无缝隙结合起来,这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
4.培育卓越师资力量,突破卓越医生教育瓶颈问题。欲求卓越,必有大师,医学院校应注重医教结合,将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加强学校与医院联系,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培养,搞好顶层制度设计,打通基础医学专业教师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的学科壁垒,淡化专业界限,真正建立临床回归基础、基础切合临床的师资培养平台,推进医教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破解卓越医生教育难题。
5.坚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和项目要求,提升临床技能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医学院校应注重临床实习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和项目要求,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基层见习,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提高临床技能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方面,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观念,缓解学生就业和考研对实践教学的冲击和压力,为卓越医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隽,胡鸿毅.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复旦教育论坛,2012,10(2):92-96
1转化医学的兴起要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互统一
现代医学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的态势:一方面,医学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医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而是继续探索分子病理机制,力求从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寿命的延续,健康成为人们当下的第一医学需求,而老龄化社会中人类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现代医学“诊断明确、治疗单一”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维系健康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转化医学是在当前医学教育体系“偏理论轻实践”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的,其概念源自美国Science杂志1992年提出的“BenchtoBedside(B-to-B)”,即是寻求将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临床实践的科学,目的就是消除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间的屏障。
作为一名医生成长的起点,医学教育应逐渐融入转化医学模式,即一方面需要适应医学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医学发展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被严格划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具体强化,在理论授课时不重视与临床知识的呼应,容易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互脱节的情况。而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重实用性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及对于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常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获得的往往是一些粗浅的治疗思路,而难以探寻疾病表象下隐藏的分子病理学机制,从临床工作中寻找突破点来进行未知科学理论的研究探索更无从谈起。在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中,应重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医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方法
科研思路来自于临床,科研工作服务于临床。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建立初始,即提出了著名的“洪堡精神”,即尊重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是洪堡的大学理念的核心,也是洪堡精神的实质所在。作者认为,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应充分贯彻该精神,达到科研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历与思考,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思路:(1)师生互动,开放式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力求在以往教师授课、学生记录学习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逐渐重视和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对于疑难病例,与学生积极讨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基础医学理论,调动学生科研思路和深入挖掘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已有的实验基础,师生共同探讨,深入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提问、开放式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模拟,同时利用多媒体、国外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进一步发掘有价值的科研问题从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组织文献学习及讨论,激励学生的科研兴趣。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接触新兴发展的科研技术和学科的新动向,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组织文献学习可以尽可能增加学生互相接触的机会,并促使学生能主动追寻学科动向,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应努力做到每位学生均能独立进行数次不同类型的完整的文献汇报,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阅读是促使科研思路提高的重要方法,主要阅读本专业国际上有影响的期刊文献,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对于需要精读的文献应定期在学科或小组内交流,重点汇报作者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提出了什么问题或假说,为了验证这个假说是如何设计的,最终的结论是什么,从所读文献中自己得到了什么启发或体会等。一次完整的汇报过程可以使学生对科研思路有更直观的感受,并逐步形成科研惯性和自我促进的意识。(3)重视研究生团队的培养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生团队的培养过程中,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而又互补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每个研究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兴趣点,团队中各成员的互补能更好地引导和开发其科研潜能,并增强其责任心,达到“1+1>2”的作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设立科研小组,由一名成员担任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一项完整的科研设计,从查阅文献、综述到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技术的学习到实验结果记录和数据统计,贯彻完整科研流程和思路,并培养其独立撰写开题、中期和结题汇报的能力;积极召开组会或汇报会,每人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进展情况并提出目前的困难及阻碍,团队成员互相探讨解决,以求培养团队互助合作的关系,达到提高团队科研能力、增强其感情和凝聚力的目的。(4)提供实验室,增加实验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在临床科研设计中的比重。医学科研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立足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复杂的验证过程,而在实验室的投入往往反映了一个学科研究深入的程度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水平。实验环境的提供、实验动物的购买、实验耗材的消耗、实验仪器的购买维护等均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包括兴趣、爱好和品格等,是一种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精神状态。[1]随着21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要求现代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北美于1945年发表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红书》(The Red Book),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2]近20年来,西方国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建立了相对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3]在我国,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本、硕、博连读,以下简称八年制)主要培养少数高层次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讲是医学精英教育,因此在实践中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开展较晚且开展院校不多,其人文素质教育处在探索阶段,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的观念有关。为了更好的开展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研究探讨一套系统的临床八年制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一、研究方法
在前期的文献回顾和现状调查基础上,采用Delphi法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三轮专家问卷咨询,得到专家对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意见,技术路线见图1。
(一)成立专家预测小组
专家预测小组成员有6名,分别从事医学教育管理、临床医学教学、医学教育研究、临床医学管理。预测小组的专家进行了框架的拟定,问卷的编制并选择咨询专家,依据咨询专家的回复,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二)初步制定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方案
在对多个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有关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和已开展的对13所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共375人)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拟定了培养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意见。经过来自9所开展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专家进行座谈会的认证,初步形成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模式框架。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框架图见图2。
(三)形成第一轮问卷
结合文献回顾、本校现状调查,按照拟定的原则初步制订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形成第一轮问卷。
(四)选择咨询专家
1. 选择专家的条件:在形成第一轮问卷的同时,本研究在考虑专家的基本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形式、职称、专业)的基础上结合经验选择方式聘请咨询专家。这些专家包括医学教育管理者、医学教育研究者、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医学教师、医学院校教学督导。他们在医学教育研究、课堂教学或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多年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可多角度、较全面提供意见。
2. 确定专家的人数:德菲尔法专家人数以15-50名为宜,为保证应答人数且避免人数过多导致不易组织,本研究最终确定咨询专家人数为50名。
3. 专家构成情况:选择的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的医学院校,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教学、学校教学督导,所选专家大部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且多数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
(五)问卷轮回和分析
将第一轮问卷邮寄给各位咨询专家,专家填写完后寄回,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第一轮问卷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二轮问卷;第二轮问卷形成并收回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修订问卷后,形成第三轮问卷。本课题根据德尔菲法的统计学标准和统计结果,共进行了三轮问卷咨询。
第一轮向9所设置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学校专家发放了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隐形人文环境、师资教学、考核方式情况的调查问卷。听取专家意见,整理出以下几点有争议的问题:①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②在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医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有何区别?③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和教学形式如何设置?④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何评价?结合本校实地调研情况并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基本确定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指标,并通过修改第二轮咨询和第三轮咨询,得出最后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建立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初步确定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组成及所占比例,具体见表1。
(二)构建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1. 确立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分为内容设置、时间设置和教学形式,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了课程内容、时间、及教学形式的的设置,具体见表2。
2. 初步制定了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评价指标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医学专业课程教育,能够简单的用考试来衡量和评价,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的评价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各级人文素质评价指标组成及所占比例具体见表3。
(三)专家的积极系数及权威系数
第1轮咨询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及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95.8%。第二轮咨询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均为有效问卷。
专家权威程度采用专家自我评价的方式确定,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包括判断系数Ca(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和熟悉系数Cs(专家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计算公式为Cr=(Ca+Cs)/2。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878,判断系数0.8715,熟悉系数为0.7043。一般认为结果>0.7为可接受信度[4],说明结果的可靠性较强。
三、讨论
教育部对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教育的总体要求为“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但是并未具体提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培养目标是填充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框架下具体内容的指南针,即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模式和选择师资。因此,本研究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作为首要内容来研究,经过问卷调查和三轮专家咨询,确定了人文素质教育2个一级培养目标、7个二级目标和17个三级目标,并得出了各级培养目标的构成比例。其将比较笼统的培养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指导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和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除了内容的设置,本研究对课程时间进行了调整,整个课程体系共花费5年的时间,分阶段进行,既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又不影响后期医学课程的开展。在教学形式设置方面,摒弃了以理论讲课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通过名家讲座、网络课程、实践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初步进行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和设置,用来测评学生在新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的学习效果,以完善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当然,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国内各招收八年制的医学院校都没有此类教育模式构建的经验。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度和广度,课题研究的结果是否可以长期进行下去,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是否合理,都有待实践给予证明。
参考文献:
[1] 陈培刚.关于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02,4(1):62-63.
[2] 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3-175.
[关键词]医学生;以人为本;教育;培养
[作者简介]覃红,广西医科大学高职成教学院书记,副教授;罗萍,广西医科大学人事处处长,副教授;胡振,广西医科大学校办秘书科副科长,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07―04
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和归宿。教育部、卫生部于2009年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学教育全局,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而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入进行之中。这一切,正是我党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社会价值观、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处于结构性紧张状态。因而,社会转型期的医患矛盾也比较尖锐,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医德水平的高低、以人为本理念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着将来为患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有针对性地强化医学生“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培养,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课题组曾于2009年4月开展了医学生人本意识的问卷调查。
本调查选取广西医科大学05至08共4个年级、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信息等6个专业的917名医学本科生。调查样本来源广泛、样本量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结果与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认识方面
1.对“以人为本”内涵的认识方面:在917名医学生中,表示“知道,深入研究过其内涵”的只有7.8%,高达63.2%的学生选择了“不完全知道”,而选择“不太了解”和“不知道”的竟分别有18.3%和3.7%。在医学界反复强调医学模式必须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而学校又已经通过大小学习动员会、专题报告会、党团活动广泛宣传的今天,医学生们对“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认识还如此的缺失和肤浅,这是十分令人忧虑和发人深思的。
2.对职业操守的认识方面:认为医生收病人红包是“应该的,治了病、救了命,接受感谢天经地义”的,有2.4%;认为“虽然不太符合职业道德,但鉴于目前医务人员的收入少于预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占23%;表示“虽然反感,但不表露,自己从医就不会收”的有44%;而选择“坚决反对”的只占19%。近三成的医学生认可医生收红包,显示其职业道德素养还亟待提高。
3.选择医学专业的动机方面:在“社会意义”和“经济利益”两个“最吸引你”的选项中,选择由于医学专业的“社会意义,其无私奉献、仁慈博爱、救死扶伤的特质深深吸引着我”的占47.4%。选择“经济效益,其职业的稳定及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都较让人满意”的占46.5%。这说明有近一半的学生是把经济利益作为了自己选择医学专业的首要因素。当前,医务人员出于医方经济利益考虑而开大处方、大检查、乱收费、收红包等现象,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把经济利益作为首选的这些同学,在未来的从医生涯中,一旦医患之间利益发生矛盾,会否把医务人员的利益放在首位,侵害患者的利益,这非常令人担忧。
(二)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知
1.对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医方因素,医学生认为主要集中在医患沟通、医德医风和医疗收费三个方面。其中选择“医患沟通少,不尊重患者知情权、隐私权”的有46%,选择“医德医风滑坡,医疗服务态度差”的有45%,选择“医疗收费缺乏透明度”的有44%;对患者投诉的主要内容,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是乱收费(67%)、诊疗质量(58%)、服务态度(53%)等。
(2)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属性认识多元化。30%的同学认可医患问是“法律上的平等合作关系”;15%认为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治病救人关系”;36%认为是“多种关系的复合体”;而认为是“供方与需方的关系”、“朋友关系”、的分别为7.6%、5.3%,只有6.7%的同学认同“患者是上帝,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的认知方面
1.医学生普遍认识到医务人员优良的服务和文明礼貌修养、与患者得体和得当的有效沟通。对减少医疗纠纷有很大作用(见表1)。而医学生在自我评价文明礼貌素养、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时,一方面普遍认为自己有待提高和增强(见表2)。但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医学生却又表示对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培养提高医学生的文明礼貌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活动积极性并不高,选择会“积极参加”和“比较热心参加”的只有38.6%。显示学校开展这方面教育训练活动的方式方法有待完善和提高。
3.在运用法律知识手段处理医疗纠纷方面。对“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病人或其家属往往会将医院或医务人员告上法庭”的问题,同学选择“努力学习相关法律,认真按医疗操作规程办事,学会保护自己”的有68%;选择“理解病人,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55.7%;而选择“无所谓,自认倒霉”和“考虑改行”的分别为5.2%和8.6%;在是否学习过《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方面,只有2.2%选择“认真学习过”,有16.6%选择“简单看过”,而选择“没看过”、“听说过”、“没听说过”的却分别有42.2%、16.8%和11%。显示医学生的法律知识还有待加强。
二、讨论与建议
(一)为了使医学的神圣天职深深扎根于医学生心中,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医学是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提高全人类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是它的神圣天职。而要履行这一天职,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具备悲天悯人、无私奉献的职业情操。古今中外,无论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宣言》还是与之一脉相承的1948年世界医学会(WMA)的《日内瓦宣言》,无论是认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黄帝内经》,还是中国唐代名医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千金
要方・大医精诚》,都认为人具有最高价值,医者应本着仁慈、无私、诚挚、严谨、公正之心,尊重、同情、关心、救助服务对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人为中心”,形成了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以人为本”最深刻的内涵。总书记在对以人为本的历次阐述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他反复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好人民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造福。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不仅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医务工作者在本职工作中要积极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医学生,更应该深刻学习掌握其精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本调查显示,医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以人为本内涵的还较少,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忽略了医学职业以人为本的社会意义,而把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认可病人是上帝、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愿意为患者无私奉献的医学生比例相对较低,也因此使得部分医学生在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方面的态度令人忧虑;另一方面,调查显示许多医学生也认为自己的人本意识和职业态度、能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一切都显示,“树欲静而风不止”,处在各种思想观念激烈交锋、多种文化思潮强烈碰撞前沿阵地的高校,不是与世隔绝的白色象牙塔,学生们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单纯书生。相反,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西方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对国人传统价值观念进行着渗透和解构,“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在国内,随着改革的深化,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造成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由于市场机制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使我们一贯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理。在价值取向上,重现实功利,轻理想信念;重报酬实惠,轻奉献与责任;重个性绝对自由,轻纪律规范约束。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媒体、网络中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思想意识影响,以及缺乏现代人文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底蕴、缺少道德理性、审美价值、思想深度的大众流行文化,使许多青年学生在淡忘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的状态下,产生一种拒绝道德追求、只求当下快乐的道德虚无主义文化心态,政治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丧失了对现实的责任感,主导信仰发生程度不同的量变和质变。加上现实社会以拥有金钱、权力的多寡为事业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大众文化诱导青年追求吃、穿、住、行的高消费,助长了部分大学生一心追求钱、权,追求物质享受,很难沉浸到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降低和崇高理想的失落。医学生自然也不能幸免。面对思想教育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医科院校必须改革职业道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还要通过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本意识,重视伦理问题,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责任。
(二)为了减少和消除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一方面,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技术进步了,医疗设备更加现代化,医疗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医患关系却走到了建国以来最紧张、最脆弱的阶段: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医院暴力事件不断见诸报端,高额索赔案件不断出现,医患信任危机逐步加深这一切,已成为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除了历史的、社会的、机制体制的、医院方面、患者方面的等等原因外,医务人员诊疗和服务质量差,开大检查、大处方、收红包等违反职业道德,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也往往是纠纷的直接导火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也普遍认识到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职业环境严峻与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滑坡、服务意识不强有关;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属性认识多元化,对医患关系人本性质的认识比较弱。针对医学生的这些认识和现实中尖锐的医患矛盾,必须严格要求医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医学生从学生时代起,就要学会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要体现人性、尊重人性,要了解民生,关注病患的疾苦。应当使医学生深刻认识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现人性化服务的以人为本系统化整体服务正在取代传统的服务模式。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接触的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群,涉及的是关乎患者健康、幸福和经济利益的实质性问题。作为医学行为的实践者――医护人员,不仅是技术的专家,也应是思想工作者,更应成为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医学中的和谐与统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在诊疗活动中,不仅要为患者解决身体的病痛,更应该了解、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想方设法消除其心理上的痛苦。医患双方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增进医患双方互信的基础上才能重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为了提高医学生为患者服务的能力、质量和水平。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医务人员必须掌握与病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这是真心关爱病人、减轻病人身心痛苦、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和消除医疗纠纷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当前先进设备技术广泛应用、诊疗物质化、医院运营利益化、患方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医疗服务合同当事人一方所享有的权利,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医疗和护理,而是要求成为医疗和护理的评判者、参与者,因此诊疗中的每一项工作都会受到患者的监督,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等权利。世界医学教育会议在1998年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
仅治疗某些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以及由于医学科学的专业特性,现代社会要求合格的医务人员要具备缜密的学科专业知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具备与各种人群打交道的本领和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因而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悉法律是当代医生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四大法宝。调查显示,917名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自己“与病患得体、得当的有效沟通能力较差,需要提高”的占了62.6%,医学生已经切实地感受到与人沟通能力提升对未来医务工作的重要性。因而,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的能力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非常重要。而现有的医学教育缺乏伦理和人文陶冶,缺乏服务中的文化含量和情感含量的教育,只重视传授医疗活动中病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知识,以及运用药物、手术、仪器、设备等的方法手段,没有注重教育学生必须把尊重人、关心人、方便人、服务人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为患者提供精神、感情和文化的服务。因此,今后我们的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活动中,必须不遗余力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促进医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生不仅应学习研究病人生物体病变,进行临床诊断、操作、治疗的实践学习,而且更应学习如何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情感、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的方法。进行医患关系沟通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医学生还必须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在整个医疗实践中坚持知法守法,切实保障服务对象和医务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从法律层面上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期望医学生将来能以品学兼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吉善.对医患关系问题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7).
[2]田心铭.试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高校理论战线,2008,(9).
[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1―22.
[4]张志辉.略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5]麦穗,徐琼,王红,等.法律意识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意义[J].西北医学教育,2006,4(6).
[6]王永光,何兴图.微创体系中人文思想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4,(11).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17
基础医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它从微观到宏观角度揭示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从机体和外在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础医学研究对整个医学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2]培养素质全面的高科技人才是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的重要目標,因此,构建特色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而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或缺。
1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1)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缺乏。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是西方高等教育与我国传统教育交互影响、融合的产物。[3]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不仅在于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样包含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侧重点依然偏向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仅涵盖自然辩证法、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且所占必修学分的百分比比例也是区区之众。此类课程设置的缺乏在宏观上也凸显出其地位的尴尬。(2)研究生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意识不足。基础医学研究生对学习医学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匮乏。基础医学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直接入学系(教研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而现阶段,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压力日益增大,重心多是放在对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自身内在品格、道德情操、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的塑造,对道德感、责任感、职业操守、交流合作精神等人文知识学习也较为被动。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此同时,对此类课程单一性、乏味性的固有印象也给研究生人文教育增加了一定困难。
(3)导师对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关注度弱化。导师负责制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之一。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人,其具体体现在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等专业方面,同时也涵盖了研究生道德素质、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4]然而,目前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多半负责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但在人文素养的学习和培养的意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究其原因,可能由于高校之内甚或高校之间导师在教学和学术上的无形压力使其不能兼顾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忽略了研究生除课题和专业知识之外的获得。
2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人文素质是研究生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为了使基础医学培养有更深层次地进步,需要通过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对现代医学模式加以辅助。基础医学研究是一项以解决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和问题为目的的事业,它作为现代医学的科学基础,是我们窥探生命构成的最根本的手段,其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此,人文素质在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基础医学道阻且艰,只有具有顽强毅力、勇于为科研事业献身的人,才能真正探究生命科学的意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注重专业基础与人文素养并重,对研究生进行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立。近年来,国内学术造假现象比较严重。学术科研环境浮躁,作为科研事业的中坚分子,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学术不当行为的发生与否。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有效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能够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在当前研究生培养中,不仅要求研究生专注学习专业知识和钻研课题,同样也要求研究生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切实做到自律自强,形成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尚。
(3)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沟通、协作技巧。基础医学研究生性格大多内向,彼此互动稀疏,且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对外界讯息的获取,致使多数学生眼界狭窄,所见有限。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其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思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沟通、理解与团队协作技能,推动科研事业的进步。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外界的灌输和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
3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
(1)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做好研究生心理引导和教育工作。在做基础研究时,常常有设置“placebogroup”阐述心理状态对当前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毋庸置疑地,健康向上的心理条件对实验的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且百利而无一害的。然而,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压力尤为大,毕业时,科研论文要求高,导师科研项目多,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任务。并且科研成果的好坏与奖学金、工作密切相关。这些都造成基础医学研究生心理状态的“亚健康”。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研究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课题和科研工作,有效处理科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会更加有利于科研实验的开展,使科研协作走向成功。
(2)加强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和获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具有系统性、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并也因此愈加凸显科研协作的重要性。科研协作使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有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5]研究生仅凭一己之力,对科研的完成度有绝对的局限。因此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对获得高效的科研成果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