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0: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
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两门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充分顺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各种统计计量软件对现实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判定经济形势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本文主要思考如何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相互融合补充,结合漓江学院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各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与预测,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能力。
1.教学目标
1.1基本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在充分理解经济学相关原理与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各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与预测,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能力。
1.2具体目标
1.2.1理论目标
掌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2.2能力目标
实践调查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2.教学依据
时刻围绕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特色,以“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在大一大二从经济理论和数学基础方法的讲授开始抓,将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基础理论时强调与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用数字去研究经济问题的兴趣。在大三大四以“重技能、显特色、强素质”为主。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讲授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如何解析现实经济问题,如何寻找和整理经济数据,同时学会用各种功能丰富的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将整个大学课程教育整合成一个紧密的体系,有目的有计划的灌输实践教学理念和执行实践教学过程。
3.教学思路
4.教学实践方案
4.1课堂教学实践
4.1.1环节一:理论教授,思维渗透
本环节主要在大一、大二实施,重点围绕学生经济学理论的学习、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角色扮演、调查与访问等方式进行课堂实践,逐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
4.1.2环节二: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将经济现象具现化、简单化
本环节主要在大三上学期实施,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数字化,同时从数字表现出的关系、特点、变化趋势中了解和认识经济发展的现状。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统计年鉴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内在结构特点的分析、数据的测算为主线,针对《统计学原理》课程中包括的内容理论性偏强而实践性薄弱的特点,以《中国统计年鉴》、《经济统计年鉴》、《旅游统计年鉴》、《交通统计年鉴》等各类型统计年鉴作为研究的范本,将年鉴的主要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各模块包括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内容和测算方法以及所反映的经济现实作为研究案例,有针对性地将课程中涉及的公式、原理对照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不是枯燥的数字、公式和理论,而是一些生动的现实的经济数据和经济事实。在讲解的同时穿插Excel、SPS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统计年鉴的分析,既能让学生将理论进行实际转化,也能解决同学在写毕业论文时关于数据难找难分析的问题。
第二,以实践调查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环节为基线,结合《统计学原理》的相关章节内容,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成六个学习任务,具体有: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与实地调查、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汇总、研究对象的历史数据汇总分析、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同时以学习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和学习统计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4.1.3环节三:实证分析,检验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本环节主要在大三下学期实施,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三个计量分析软件,能够用环节二中掌握的数据结合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1)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在讲解理论的同时重点专注于计量软件在实证研究中的使用,结合现实经济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软件进行计量操作分析,并理解计量结果所表示的经济学意义,从而将计量结果用于验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
(2)针对实际运用方面,结合政府、金融机构、公司等所涉及的计量领域,以案例说明、角色扮演、情景设计、专题研讨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相关的知识和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在出校门前对本门课的应用领域有所认识。
4.2课后实践教学
4.2.1课后辅助练习
以学习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和学习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4.2.2暑期实践调查
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暑期进行实践调查活动,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方法联系调查实施的过程,切实在实践调查中掌握调查工作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理论、方法,最终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认识某个现实经济问题,学会如何将理论见诸于实践。
5.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课程评价是保证理论和实践性课程实施质量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介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计划改革传统理论考试模式,设计创新性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按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写的学习实践日记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其成绩纳入总成绩,结课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汇报时,每个学生们走上讲台,通过演讲的形式,把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工作过程展示给大家。考核没有统一答案,通过学习成果的评价表,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参与评定成绩的做法,可以更加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师教学的质量。具体评价指标有:第一,调查问题、对象选择的新颖、时效性;第二,调查实施方案的完整性;第三,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第四,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第五,实践调查参与的主动性及贡献;第六,调查团队协作能力;第七,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八,Excel、Eviews、SPSS等软件的操作能力;第九,数据的总结分析能力;第十,文字的组织和文章的撰写能力;第十一,成果汇报的现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真.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缘[J].科技与经济,2006(13):16-18.
[2]郑红玲.对经管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29-230.
摘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根据历年统计资料,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建立与交通客运量、客运里程、货运量、货运里程的多元关系模型,来阐述交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使用Eviews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得出国民经济与交通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交通发展;国民经济;White检验方法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要致富,先修路”我们耳熟能详,然而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复杂。我国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看法,第一种: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第二种: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第三种:交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它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结构之一。因此我收集相关数据,采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挖掘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研究
我选择国民生产总值代表国民经济,选择以下几个指标代表交通运输状况。构建多元函数如下:(均为我国1970年到2009年六个方面40年的数据)
模型设定:Y――GDPX1――客运周转量X2――货运周转量X3――公路里程X4――铁路里程X5――民航里程
令Yi=β0+β1X1i+β2X2i+β3X3i+β4X4i+β5X5i+μi
利用EViews,生成Yi、X1i、X2i、X3i、X4i、X5i模型,并对模型进行OLS回归,如下
R-squared0.978260Mean dependent var65053.67
Adjusted R-squared0.975063S.D.dependent var90150.37
S.E. of regression14236.04Akaike infocriterion22.10242
Sum squared resid6.89E+09Schwarz criterion22.35575
Log likelihood-436.0485F-statistic305.9886
可决系数R2=0.978260,即模型拟合很好;F为305.9886,且F检验的伴随概率很小,方程显著。而某些t检验伴随概率大于5%或者更大,这些条件都与一般经验规律极为相符则说明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其中X1,X4,X5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并且X1,X4的系数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都表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一)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
先分别做Y对X1、X2、X3、X4、X5的回归,以R2最大者为基础,一元回归结果整理列表如下
X1X2X3X4X5
T统计量23.2561435.9651523.9250914.3551014.95538
T值的概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R20.9343520.9714610.9377470.8443060.854775
F统计量540.84831293.492572.4098206.0690223.6635
F值的概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二)逐步加入变量进行回归
由上表可以看出X2的方程的R2=0.971461最大,故先以X2为基础,依次加入其他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发现X1,X4,X5与其他变量之间高度相关,这说明主要是由于这几个变量引起的多重共线性,予以剔除。所以得到的模型是:
Y=2.268377X2+0.022995X3-43482.53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货运周转量每增加一亿吨公里,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268377亿元;当公路里程增加一公里时,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0.022995亿元。
四、异方差性检验
(1)利用White检验法
由概率值小于0.05,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F-statistic14.48958Probability0.000023
Obs*R-squared17.56868Probability0.000153
(2)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修正
以权数W1=1/X3 W2=1/X3^2 W3=1/E1 W4=1/E2(其中E1=ABS(resid),E2=E1^2)。我选取W3为权数进行WLS,得到R2=0.978192;调整后R2=0.977618。很显然,可决系数由0.9372增加到0.9782.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nR2的伴随概率为0.064718,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经过加权之后模型消除了异方差。所以如果只是以国民经济总量与公路里程建立一元线性模型,那么经过以上的修正之后,我们可以得到模型是
Yi=-67323.67+0.095027Xi∧R2=0.978192
运用WLS消除异方差性后参数的t检验均与F检验均显著,说明公路里程每增加一公里,平均国民收入增加0.095亿元。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此“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能够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价的指标。
五、总结与建议
当这些变量单独对国民经济进行回归时,影响是显著的,我们要剔除那些相互之间有共线性的,因为在存在多重共线性时,参数的置信区间会扩大,而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接受一个本该拒绝的假设的概率增大。并且在对回归系数的原假设中(比如β=0),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参数方差的增加比较快,这就会导致t值被低估,而使得本来应该否认“系数为0”的原假设被错误的接受。因此在进行经济模型的设定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有效的数据来指导经济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我国的国际化,城市化过程中,都不能忽视交通运输的作用,从我们所得的模型中就告诉了我们增加一单位的公路里程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都是很大的,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就是毫无节制的增加。凡事都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产生反作用的。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启示.姜大伟.现代商业2011.第15期
[2]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姜大伟.中国集体经济.2011.第15期
[3] 试论交通运输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金益秀.企业导报.2011.第8期
[4]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姜勇.民营科技.2010.第11期
[5] 浅析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尚素琴.商代化.2010.第608期
[6]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万华;江渊.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08.第5期
[7]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胡优.蓝万炼.许友梅.山西科技.2006年第6期
[8] 我国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之研究.杨正国;陈向东.管理世界.1986.第6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 经济变量 回归统计 预测研究
回归分析是一种确定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的多少,可以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随着回归分析的发展,统计学家们建立了多种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数学建模和预测参数成为了回归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
回归分析是通过规定因变量和自变量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的多少可在表1中体现出来。
在我们研究产品价格和其他因素对于销量影响程度的时候,我们可以应用到回归分析的相关理论,如表2。
利用数学建模回归分析可以解释如下问题:价格、广告、促销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价格是怎样做到影响销量的?如果价格和广告支出同时变化一定量的值。那么销量预期又是多少。
在这个实例中,销售额属于因变量、价格、广告、促销等属于自变量。在回归分析应用中,一般会采用与方法相适应的固定步骤,首先,要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回归模型;然后,根据认真观测数据,评价回归函数的实时数据,并且估计该回归函数的相关参数;最后,还要检验该估计数学的准确性。
一、绘制并观测散点图
要根据散点图来判断,假设是否存在线性关系,例如以上广告与销售额的关系,我们通过绘制散点图,并且观测,最终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二者之间的呈一元一次的函数关系趋势,而且呈正相关形态。此时,我们就要考虑建立回归模型,根据散点图判断,我们建立的是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二、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回归函数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的标准式为:Y=a+bx+ε,这里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ε是随机误差。
以我们上面举过的广告费和销售额为例,我们在估计因变量Y(销售额)的值,所以做出建立如下函数:回归函数y’=a+bx
在这个函数中y’作为y的估算值,a当自变量为零时,因变量的值,b是函数的系数、直线的斜率。运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要计算出a和b的值,才能确定回归方程,我们可以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a、b。最小二乘法是最重要的统计估计方法之一,观察值与估计值的偏差平方后,较大的偏差权重加大,从而避免了正负偏差相互抵消。
Σ(y-yc)=最小值,设Q=Σ(y-yc)2=最小值yc=a+bx代入上式,得:Q=Σ(y-a-bx)2=最小值偏导数得
Σy=na+bΣx
Σxy=aΣx+bΣx2
经过整理和计算最终会得到a和b。
a、b确定后,回归直线方程yc=a+bx,在确定x值后,就可以继续推算y的值,然后根据资料代入各相关值,就可以得到最终的a和b值,确定回归方程模型。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现实中往往一个因变量受多个自变量的影响。如果只用一个自变量来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就存在问题;如果将影响因变量的多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则更能提示现象内在的规律,统计中,将涉及两个及以上的自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也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记因变量为y,因变量y与自变量x1,x2,x3,…,xn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设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c=a+b1x1+b2x2+b3x3+…+bnxn,式中a,b1,b2,b3,…bn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要解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同样也必须要首先确定这些参数,参数的求解是通过多元线性方程组来进行的。由于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最典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观察求解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过程,就可了解其他类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本文采取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例,了解其他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求解方法。
设有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c=a+b1x1+b2x2
要确定该回归方程,必须要先求解a,b1,b2三个参数。同样要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如下方程:
Σy=na+b1Σx1+b2Σx2
Σx1y=aΣx1+b1Σx12+b2Σb1x1
Σx2y=aΣx2+b1Σx1x2+b2Σx2
利用该方程组可以确定a,b1,b2三个参数的值,此时既可以确定Yc=a+b1x1+b2x2,具体方法和一元线性回归相同,代入相关资料,给出自变量的值,就可以得到估算值。以广告和促销为例,广告、销售额之间存在着关系,销售额、广告费是自变量,利润额是因变量。可以带入上式。
三、估算标准差
在确定回归模型之后,我们还需要做以下程序,包括对回归模型的检验和确定等。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建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根据自变量的已知值来推算因变量的可能值。这个可能值包罗万象,既可以称作称估计值,也可以称作理论值、平均值,它和真正的实际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估计值的代表性问题。推算后,如果yc与y值一致时,就表明推断结构准确;如果yc与y值不一致时表明推断结构有所误差。可以明显地得出这样结论,将一系列yc值与y值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系列离差,有的是正差,有的是负差。一般来说,回归方程的代表性如何,都是通过估计标准误差指标的计算来加以检验。估计标准误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其计算原理与标准差基本上相同。通常是代入公式,并且进行计算,同样要提取大量的资料。
但是,回归分析只能判断和证明变量的关系,并不是证明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所以主要的工作是对历史数据和大量资料的搜集和观测,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回归分析中的因果关系通常只是一个假设,即研究者的猜测。因而,始终必须检验此类假设的可信性,对此需要统计学以外的知识,即理论和逻辑思考,或者进行实验。
四、结论
回归分析的统计预测是在为因变量和自变量收集历史数据,虽然因变量和自变量有所区别,但是必须看到,这只是统计研究的一种预测和假设。需要用理论分析和逻辑推导去验证。由于篇幅有限,在此没有给出具体实例,来说明数学建模经济变量线性回归统计预测的统计方法。不过,这种在实际中适当运用数学建模的理论,做好经济变量的统计预测方法,在经济变量的线性回归统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玲.基于数学建模基础上的经济变量线性回归统计预测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0,(1).
一、科学规划谋发展
规划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规划,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推动五大连池市经济发展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目前,五大连池市城镇化率不足20%,远低于国家40.53%的平均水平。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必须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市域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对市域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补、融合一体化发展和共同繁荣。二是统一编制各类专项规划。以市域总体规划为龙头,修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基本农田保护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建设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三是统一制定市域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合理定位产业布局,为避免重复建设和提高市域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提供保障。五大连池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决定我们必须突出搞好旅游休闲产业规划。
二、借助外力促发展
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市,仅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实现大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借助外力,壮大内力,才能提升发展空间,实现长足发展。突出招商引资的集聚效应。招商引资是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市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发展。因此,就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旅游休闲产业开发等重点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招商引资发展环境,以一流的机制,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商到五大连池市投资兴业,为五大连池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撑,来推动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突出对上争取的保障效应。近两年来,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产业投资取向的转移,国家和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地方的资金支持力度。去年,国家投入4万亿用于拉动内需保增长,省里启动了千亿斤粮食工程,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五大连池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抓住这些战略机遇,结合资金的投向,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和衔接,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从而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居工程建设等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上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
三、合理布局优发展
只有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按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发展思路,有效推进市域产业统筹发展,才能形成一、二、三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市域产业体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作为地方更要把农业工作当成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业的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大连池市作为农业市,应该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瞄准市场定位,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畜牧业发展政策,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劳务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促农增收。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当地的转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工业化进程,“无工不富”作为一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走“工业强市”之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突出投资拉动,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牵动,着力培育壮大绿色生态工业、矿泉特色工业以及清洁能源工业,构建地方特色工业发展体系。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抓好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生产运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扩大市域工业经济总量。突出旅游资源优势。五大连池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和优势。省长到五大连池市调研时提出,要发展“大五大连池”,加快提升景区和五大连池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把五大连池打造成为我省旅游业的招牌、品牌、名牌。按照栗省长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旅游业未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良好局面。采取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政府投入和利用民间资本等方式,不断加快山口湖、朝阳上抗联遗址等旅游景点建设和星级宾馆、旅行社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开发冰上、雪上等冬季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产业的多元化。
四、区域融合共发展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二硝基甲苯; 紫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环境水样
1 引 言
2,4,6三硝基甲苯(TNT)在军事和商业中[1]应用广泛。研究表明,TNT可引起生物体中毒[2~4],而二硝基甲苯(DNT)是TNT的主要分解物,也是涂料、橡胶和颜料等物质生产的中间物[5,6],该类污染物在环境水中浓度可达ng/L到 mg/L[7],长时间接触痕量的DNT会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存活[8,9]。因此,检测环境水中TNT和DNT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报道的用于检测空气、水和土壤中TNT及DNT含量的方法,包括荧光光谱法[10]、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11,12]、气相色谱结合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1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14]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15]。这些方法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但是大多需要昂贵的仪器,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耗时长,因此,发展快速、简单和准确的TNT及DNT定量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紫外吸收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16],但选择性不高。如果样本中物质相似或者未知干扰存在的情况下,吸收光谱会发生重叠,影响其准确测量,因此限制了它在一些复杂体系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学可以利用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来解决光谱重叠的问题[17,18],其中偏最小二乘法是功能强大的多元统计方法,在样本数量较少、光谱重叠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定量定性分析[19,20]。研究表明,通过消除一些干扰变量或者挑选一些包含重要信息的变量,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效果[21,22],如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法(CARS)[23]、迭代偏最小二乘(iPLS)[24]、变量消除法(UVE)[25]、遗传算法(GA)[26]、迭代保留信息变量法(IRIV)[27]。最近,Yun等[28]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量挑选方法,即变量结合种群分析法(VCPA),该方法可充分利用子集之间的统计信息和变量间的相互关联,在处理近红外光谱数据时,VCPA方法比CARS、MCUVE、IRIV方法更具有优势。
TNT分解物中,2,4DNT和2,6DNT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9,30],但是目前尚未有结合计量学进行分析检测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选择TNT以及2,4DNT和2,6DNT作为环境水中炸药及其分解物的代表物质,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紫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同时定量测定。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三组分混合物样本,其中25个作为训练集,15个作为独立预测集,此外还预测了四类真实水样(共8个样本)。比较了全谱和变量挑选两种建模方法的预测结果,选取每个物质的最优模型用于真实水样中目标物的预测,并采用HPLC方法对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结合变量挑选模型在复杂体系目标物同时测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Hitachi U29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SHIMADZU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 V/V),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整个分离过程由CBM20Alite系统控制。
TNT(中国银光化学试剂厂); 2,4DNT和2,6NDT分析标准品(Aladdin公司上海);乙腈(色谱纯,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厂)。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TNT,2,4DNT和2,6DNT固体粉末,用乙腈溶解并定容,终浓度为200 μg/mL。
2.2 紫外吸收法测定单组分硝基苯
采用单组分校正法确定紫外吸收法测定TNT和DNT的线性范围。配制系列浓度的工作溶液。以溶剂为空白,测量各工作溶液在200~400 nm范围内的紫外吸收光谱。根据各分析物在最大吸收波长下对应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构建立校正曲线,得到测定TNT,2,4DNT和2,6DNT的线性范围。
2.3 样本配制
采用三因子五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OAD)[31]配制25个训练集样本,15个独立测试样本。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实用性,收集了自来水(四川大学化学馆)、池水(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河水1(府南河,成都九眼桥)和涂料厂附近的河水2(江安河,双流蛟龙港)4种水样,分别用0.45 μm滤膜过滤。每种水样配制两个样本。各样本均加入适量TNT,2,4DNT和2,6DNT (浓度均在线性范围内),模拟真实环境水样,每个样本光谱平行测定3次。表1列出了训练集样本(1~25号样本)、独立测试集(26~40号样本)以及真实水样(自来水41~42,池水43~44,河水1 45~46, 河水2 47~48)浓度配比。
2.4 化学计量学方法
偏最小二乘(PLS)算法通过最大化光谱矩阵X与目标物质浓度矩阵y之间的协方差为目标,逐一求解模型中的各个潜变量。将光谱数据矩阵与样本各组分浓度矩阵之间的内在联系关联起来,使校正模型更为稳健。在面临样本数目少而特征变量较多的问题时,可以有效提取有用化W信息。
变量模型种群分析(VCPA)[28]是一种结合模型种群分析和指数递减函数迭代进行变量挑选的方法,将挑选出来的变量用PLS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随机将光谱变量建立K个子集,并对这K个子集建立K个PLS子模型; (2)统计K个子模型的评价参数,选取效果最好的前5%的子模型; (3)将前5%的子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权重统计,通过指数递减函数强制删除权重较低的变量; (4)确定剩下变量的最佳组合。
本研究采用以下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相关系数(R2),其计算公式如下:
所有数据处理及计算在MATLAB(Version 2013a, Math work, Inc)环境下完成,PLS和VCPA算法代码来自于中南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3 结论与讨论
3.1 紫外光谱表征
TNT,2,4DNT和2,6NDT的紫外吸收光谱(图1)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228、245和236 nm,3个物质的吸收光谱存在严重的光谱重叠,在不经过预分离的情况下,使用传统校正方法难以准确分析3种物质的混合物。 因此,引入化W计量学模型,通过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来解决光谱重叠的问题。
按照2.2节中方法,建立了紫外光谱法分别测定单组分TNT,2,4DNT和2,6NDT的标准曲线方程,表2列出了单组分测定的一些特征参数。
表1中的参数是没有经过任何预处理的样品得到的结果,虽然与文献报道的一些TNT和DNT测定方法[3234]相比,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的浓度偏高,但完全可以满足国家标准的测定需求(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5]中规定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硝基苯类为:一级标准2.0 mg/L、二级标准3.0 mg/L、三级标准5.0 mg/L)。
3.2 全谱偏最小二乘模型
为了建立可靠、准确和稳定的模型,本研究用了两种光谱预处理方法(SG平滑,一阶导数)处理原始光谱数据,并与未经处理的数据进行建模结果对比。因此,对于每个目标物而言,共建立了3个全谱模型。五倍交叉验证用于评估模型的质量。表3列出了PLS全谱模型的建模结果。
由表3可知,对于TNT和2,4DNT, 经过SG平滑预处理的数据建模结果较好,然而对于2,6DNT而言,一阶导数处理的数据建模效果更好。通过比较RMSEP和R2发现,全谱PLS建模预测TNT和2,6DNT的R2
3.3 变量挑选模型
同样采用三种光谱数据(原始,SG平滑和一阶导数)对每个物质建立了三种VCPA模型,预测结果见表4。比较表3和表4的结果可以发现,虽然VCPA模型挑选出来的变量个数只有10个左右,但是每一个物质预测结果的R2>0.98,高于没有变量挑选的PLS模型,表明通过有效变量的挑选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最后得到了每个物质的最优模型为:TNT,VCPA+SG平滑;2,4DNT,VCPA+SG平滑;2,6DNT,VCPA+一阶导数。
3.4 环境水样的检测
为了验证上述最优模型的应用性和可靠性,将构建的最优模型用于4种环境水的8个样本(每种水样取两个样本)中TNT、2,4DNT和2,6DNT的浓度预测,并同时采用HPLC方法进行验证。表5总结了环境水样的全谱PLS、VCPA和HPLC方法的测定结果。
图2A显示了真实样本的紫外吸收光谱图,2A中插图为未加入TNT,2,4DNT和2,6DNT的自来水、湖水和河水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在200~230 nm波长范围内有较强的未知背景吸收,而这个区域也是3个目标物的主要光谱信息区。这种背景干扰导致了全谱PLS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差,3个目标物质的回收率分别在60.8%~155.2%、73.2%~174.6%和47.2%~141.0%。然而,尽管真实水样中存在较大的未知干扰和目标物的光谱重叠,VCPA建模却可以通过消除无信息变量和干扰变量仍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呈现出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预测值与真实值和HPLC测定值非常接近,VCPA模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99.1%和98.6%,HPLC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7%、101.0%和102.2%。
图2B~图2D显示了VCPA挑选出来的光谱点,其中a, b分别代表TNT,2,4DNT和2,6DNT之间的差谱[36],蓝色和红色点为VCPA挑选出来的变量点。图2B~图2D的结果显示:VCPA模型挑选出来的光谱点主要分布在3种分析物的强吸收区域220 nm~300 nm之间,是属于苯环的ππ*跃迁的主要吸收带区域。 差谱图显示, 大多数VCPA光谱点分布在每种分析物与其它两种物质的差谱峰附近,表明挑选出来的光谱点大多位于这些分析物差异较大的区域。虽然VCPA挑选出来的少量点也位于3种分析物的弱吸收区域(300~400 nm),并且差谱的差异也比较小,但这些点也同时位于环境水背景吸收弱的区域,并且VCPA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点对这3种物质的同时定量有一定贡献。上述分析证明了复杂体系征变量挑选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变量挑选来降低干扰,明显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结 论
结合紫外吸收与化学计量学中的PLS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不经过任何预分离的情况下准确地测定环境水样中的TNT及其分解物(2,4DNT和2,6DNT)的含量。本研究建立了两种模型:全谱PLS模型和变量挑选VCPA模型,用于预测独立测试集和环境水样中目标物的含量,并用HPLC方法作为参照。通过对比两种模型和HPLC的测定结果发现,全谱PLS模型在存在干扰的环境水样中预测准确度低,而VCPA变量挑选方法通过有效地选出重要特征变量,剔出无信息变量,所以在存在未知干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取得准确的结果,VCPA模型对每个目标物的相关系数R2>0.99, 真实环境水样目标物的回收率为101.0%~104.7%,与HPLC方法的结果相近,显示出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的分析策略,可以为环境中炸药及相关物质的定量检测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分析方法。
26 Leardi R. J. Chemometr., 2000, 14(56): 643-655
27 Yun Y H, Wang W T, Tan M L, Liang Y Z, Li H D, Cao D S, Lu H M, Xu Q S. Anal. Chim. Acta, 2014, 807(1): 36-43
28 Yun Y H, Wang W T, Deng B C, Lai G B, Liu X B, Ren D B, Liang Y Z, Fan, Xu Q S. Anal. Chim. Acta, 2015, 862: 14-23
29 Wright L K, Zellers ET. Analyst, 2013, 138(2): 6860-6868
30 Snels M, Venezia T, Belfiore L. Chem. Phys. Lett., 2010, 489(13): 134-140
31 Zhu G, Ju H. Anal. Chim. Acta, 2004, 506(2): 177-181
32 HJ 6002011,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NT、RDX、DNT Gas Chromatography.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水|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6002011
33 HJ 5992011,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NTNCetylpridinium ChlorideSodium Sulfi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水质梯恩梯的测定 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992011
34 HJ 5982011,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NTSodium Sulfi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水质梯恩梯的测定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992011
35 GB 89781996,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生产中发挥质量检验的作用,确保“三不”,即不合格原辅料不使用,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入下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出厂、不合格品在质检人员监督下返工或销毁,并记录备查。公司不仅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业务的培训,而且对全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坚持对员工进行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等宣传活动。公司设有售后服务部,对售出产品进行市场跟踪,充分实现企业的核心理念“精益求精制好药,产品求精、技术求精、服务求精”。而有的企业为节省生产成本及开支,从原材料选择上就不达标,保证质量又何从谈起!
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企业的一切。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才能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品,才能真正让消费者放心,健康会所是为进一步提升三精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了消费者放便用药,方便就医指导、用药指导而设置的,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购药贵的问题,真正的做到服务于民。
全国各地会员朋友,纷纷的来电来函,交流成为会员后带来方便及服务,与会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会员朋友都写信来说明自已用药后血稠、高血脂症状得到了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康复,是咱老百姓值得信赖的好药!现工作人员正评定出最佳会员及年底积分以便兑现礼品而忙碌着。随着会员的不断增加,工作人员也遇到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会员朋友汇款后没有留联系方式,不利于快递公司的送药,为了便于你能及时收药,请您汇款后速与我们联系。
会员申请程序:
(1)拨打会员服务热线0451-87653977直接申请成为会员;
(2)登陆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的网站省略下载会员申请表。(此表复印有效)
请您详细填写,邮寄:三精千鹤健康会所,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副28号。邮编:150010
三精千鹤健康会所将根据您提供的个人情况录入数据库,建立私人电子档案,经审核后您即可免费成为会员。
购药注意事项:
1、购药方式:哈尔滨市区免费送货,其它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会员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会所免费邮寄。
2、邮寄地址:(150010)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副28号哈药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吕晶(收)
3、银行汇款:工商银行帐号:3500010501101141659 帐户名:吕晶
【关键词】 血浆置换;血浆免疫吸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不良反应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by plasma exchange an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for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lasma exchange.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hospital stay time, symptom relief time, antibody indexes levels after treatmen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lasma exchange;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免疫系统对自身抗体的耐受度下降可导致出现自身抗体性疾病, 也就是临床医学中所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2]。本文主要对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6例本院收诊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3例。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5例;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5.3±7.4)岁;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多发性肌炎11例、重症肌无力34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6例;年龄27~68岁, 平均年龄(46.4±7.8)岁;格林巴利综合征9例、多发性肌炎12例、重症肌无力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免疫科学会制定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3];并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测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4]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 具体为:注射低分子肝素2000 U, 然后使用体外循环下血浆分离器分离全血, 100~150 ml/min, 分离血浆后, 使用葡萄糖球菌A蛋白吸附柱将血浆吸附, 速率为30~50 ml/min, 于8~10 min内吸附完毕后, 加入柠檬酸洗脱液进行洗脱, 洗脱完毕后置入磷酸缓冲液, 待吸附柱pH值恢复7.0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治疗, 1次治疗需要10个周期, 1周治疗2~3次。对照组使用血浆置换法, 具体为:注射低分子肝素2000 U, 使用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以及新鲜冰冻血浆制成置换液, 使用血浆置换仪进行置换, 速率为100~150 ml/min, 术中给予20 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15 ml氯化钾注射液加上50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术后肌内注射600 U凝血酶原复合物, 1周治疗2~3次, 血浆置换当天静脉滴注240 mg甲泼尼龙, 缓和时间为3~5 d, 并给予0.5~1.0 g/m2环磷酰胺注射。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抗体指标[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GBM)、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 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住院时间以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15.9±15.6)d、症状好转时间(2.5±1.7)d优于对照组(28.1±18.2)、(5.6±4.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5、4.981, P
2. 2 两组治疗前后抗体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抗体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3/53)低于对照组45.3%(24/53)(P
3 讨论
血浆免疫吸附法主要是应用化学以及物理亲和力与特异性较高的物质、抗体或抗原剂制成吸附剂, 通过将吸附剂与血浆结合将血浆中的致病因子进行清除[7-9]。本文观察组所使用的葡萄糖球菌蛋白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吸附剂, 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度, 并且可逆性较好, 能够进行反复利用[10-13]。而血浆置换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会将自身凝血因子清除, 并需要消耗大量新鲜冰冻血浆, 容易造成血源性疾病或过敏反应, 严重者可能导致血栓出现。
总之, 血浆免疫吸附比血浆置换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抗体指标水平, 缩短住院时间以及症状好转时间, 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巫爱桃, 肖龙, 古英明, 等.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广东医学, 2010, 31(13): 1671-1672.
[2] 张蔼玲, 李颖玉, 李永生, 等.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8):1032-1033.
[3] 刘学东, 万琪, 王洪典, 等.免疫吸附与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19(6):414-416.
[4] 韦潋滟, 秦新月.免疫吸附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疗效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1):88-90.
[5] 李明, 胡海蓉, 冯玉明, 等.血浆置换联合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7(12):739.
[6] 巫爱桃, 古英明, 吕少芬, 等.自体血浆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及护理观察.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1):69-70.
[7] 赵成广, 唐莹, 杜悦, 等.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照疗效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4, 21(12):795-798.
[8] 陈F, 王海燕.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4):333-335.
[9] 吴炜, 肖玉, 王志敏, 等.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输血杂志, 2012(10):1073-1076.
[10] 耿昌明, 韦道明, 孔晓东, 等.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4):562-564.
[11] 郝彦超, 唐石磊.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3):73-74.
[12] 张玉朝.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16(2):84-85.
调查问卷共分三种:“学校卷”、“教师卷”和“学生卷”。“学校卷”由讲授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院系组织填写;“教师卷”由经济学类专业任课教师(不含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填写:“学生卷”由已修完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填写。统计学课程问卷调查共回收了43所学校、587名教师和1586名学生的有效问卷。计量经济学课程问卷调查共回收了27所学校、211名教师和728名学生的有效问卷。总体看,回收问卷覆盖了全国七大区域和绝大多数类型的高校,学校层次既有211院校也有省市共建的院校。问卷填写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满足分析需要。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对统计学课程的调研,主要围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遍受到学校、经济学类专任教师和学生的认同;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忽视个性培养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统计学课程必要性和重视程度状况
(1)开设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总体看,教师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47.5%,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8.2%,总计超过85%的教师认为开设统计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教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为53.8%,高于理论经济学专业教师的30.1%。职称越高则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为32.8%、47.4%、49.0%和54.1%。
(2)对统计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看,30.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一般的占52.3%从学校角度看,33.3%的院校认为学生对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59.5%的学校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总体看,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3)虽然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当将其应用到具体学科时,必然要与背景学科相结合,从而会产生新的特点。调查发现,有76.7%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88.4%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67.3%的经济学类专任教师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的专业编写专门的统计学教材。
2.统计学课程教学状况
(1)教学队伍。整体较好。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7.1%,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占19%,具有统计实践经验的教师占31.1%。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断加快。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学内容。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包含基本概念、数据的描述性整理、概率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实践内容方面,多数院校设计了实践活动。
(3)教学条件。超过一半的院校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83.7%的院校认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较好。各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课时平均为52课时,其中讲授44课时,习题4课时,上机4课时。各院校普遍认为课时偏少,特别是实践课时。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课时数为60课时。实践教学中,超过一半的学校选择Excel,1/3的学校使用SPSS。仅有少数院校使用SA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被各院校采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院校和学生有所不同。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偏高,83.4%的院校的评价集中在比较丰富或一般,与学校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此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比较丰富或一般的学生仅占68.2%,还有21.2%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较缺乏。可见,网络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4)教学方法与手段。76.7%的学校使用板书和投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院校和学生持肯定和赞成态度。42.9%的院校和21.3%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另有54.8%的学校和63.6%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有限。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近一半的院校作业次数在7~9次,约4成院校作业次数在3~6次,还有14.3%的学校作业次数在9次以上。关于作业的批改,大多数学校要求全部批改或批改2/3,不到30%的学校要求批改1/3或教师自行掌握。几乎所有学校(95.2%)统计学期末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题方式依次是临时统一命题(38.1%)、分别自行命题(28.6%)、题库(23.8%)、卷库(9.5%)。而教师和学生认为更合理的出题方式依次为题库(38.1%)、卷库(26.2%)和临时统一命题(19.0%)。
(5)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各院校授课教师除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评价偏低以外,对于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普遍较好。在对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9.5%的教师评价很好,46.8%的教师评价较好,二者合计达到56.3%。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评价最高,72%的学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很好或较好,然后依次是教书育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偏低,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0%。
(6)主要问题。教师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缺乏课程实践(64.3%)、忽视个性培养(54.8%)、教师数量不足(52.4%)、缺乏案例教学(45.2%)和学生数量过多(42.9%)。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9.1%)、教学方法单一(55.7%)、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8.6%)、忽视个性培养(46.5%)和缺乏案例教学(42.9%)。两者有三个问题相同。特别是缺乏课
程实践和缺乏案例教学这两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调研同样主要围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样普遍受到学校、经济学类专任教师和学生的认同;认为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分析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和忽视个性培养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计量经济学课程必要性和重视程度状况
(1)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总体看,教师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49.3%,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6.0%,总计超过85%的教师认为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教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55.6%,高于理论经济学专业教师的33.3%。职称越高则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为32.1%、44.8%、51.9%和64.9%。
(2)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看,32.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重视程度一般的占50.5%;从学校角度看,59.2%的院校认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40.7%的学校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总体看,对计量经济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3)调查发现,有高达96.3%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92.6%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
2.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状况
(1)教学队伍。整体较好。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1.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5.7%,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占21.4%,具有计量实践经验的教师占49.7%。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学内容。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包含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解释变量、虚拟变量、滞后变量、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内容,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
(3)教学条件。44.4%的院校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92.6%的院校认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较好。上机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建模的实际操作,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校(96%)使用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EViews软件,仅有少数院校使用SPSS、SA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被各院校采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院校和学生有所不同。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偏高,81.4%的院校的评价集中在比较丰富或一般。与学校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此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比较丰富或一般的学生占64.7%,还有30.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较缺乏。
(4)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院校和学生持肯定和赞成态度。22.9%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62.1%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有限。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4.4%的院校作业次数在3~6次,40.7%的院校作业次数在7~9次,还有14.8%的学校作业次数在9次以上。关于作业的批改,接近一半的学校要求全部批改,1/4的学校让教师自行掌握。几乎所有学校(92.6%)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题方式依次是题库(29.6%)、临时统一命题(29.6%)、卷库(25.9%)、分别自行命题(11.1%)。而教师和学生认为更合理的出题方式与各院校实际采用的出题方式顺序相同。
(5)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各院校授课教师除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评价偏低以外,对于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一般。在对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知识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10.4%的教师评价很好,有42.7%的教师评价较好,二者合计达到53.1%。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评价最高,有73.2%的学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很好或较好,然后依次是教书育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评价最低,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4.2%。
(6)主要问题。教师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教师数量不足(70.8%)、缺乏课程实践(52.5%)、缺乏案例教学(50.0%)、学生数量过多(37.0%)和忽视个性培养(37.0%)。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4.0%)、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57.8%)、教学方法单一(52.1%)、缺乏案例教学(47.5%)和忽视个性培养(44.7%)。两者有三个问题相同。表明各院校在教学中讲授理论普遍过多,讲授具体应用太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计量经济学的价值。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三、对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
通过调查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
(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经济活动风险加大。要准确的认识经济运行状况、测度风险,必须依靠定量分析工具,作为数据分析方法的统计学必然成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科学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一切对经济课题进行思考、谈论和著述的人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掌握了技巧或技术,而这些技术可分为三类: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可见,熊彼特认为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三门学问是经济史、统计学和经济理论。在具体谈到统计对经济学的作用时,熊彼特说,“……我们至少在原则上要承认:统计方法是经济分析工具的一部分,即使不是为了经济分析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也是如此。”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钱颖一也曾谈到过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他认为“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可以把实证分析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以得出定量性结论,并分别确定它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统计学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共识。
(2)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20年来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使经济学在精确化和定量化方面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使经济学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它自身也成为经济学家对经济概念和定律进行定量化的工具,成为经济学家检验经济理论,分析和预测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工具。尽管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不可否认它的方法性和工具性,即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探索经济变量间关系的有用方法和工具。无论是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来看,还是参照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我们认为把该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必要的。
(3)各院校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到了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但在重视程度方面二者相比有所不同,学生中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计量经济学的比例要高于统计学。对此,我们认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同作用。尽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都是定量分析方法,然而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简单地说,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而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不难看出,统计学更多地说是一种工具和技术,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而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和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这种应用不仅在开始阶段要有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而且在应用的最后阶段还要运用经济理论对产生的结果进行解释。此外,我们从两门学科的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之一,计量经济学大量使用了统计学中的概念和方法。没有较好的统计学基础,学好计量经济学是不可能的。因此,统计学应该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先导课程。
(4)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到目前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这期间,两门课程教学在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给予很高评价。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强了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经济数据的正确理解和应用,从而对经济学的学有裨益。
(5)经过国内经济统计学界20世纪80年代激烈争论,统计学的方法论性质成为主流认识。随之,数理统计方法被大量引入统计学课程。但由此却引发了新的问题,即在新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原有的经济统计学部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课时均呈现下降态势,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统计学不仅是计量经济学的先导课程,而且确实有其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经济统计对经济学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计量经济学要依赖于数据,正确地理解数据是正确地处理和使用数据的前提。经济统计学的系统训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数据的收集过程和计算方法,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统计指标的内涵,从而也就比没有学过经济统计的学生更可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数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GDP,学过了经济统计,我们就知道GDP是一个时期指标,总量指标,既包括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服务的价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不同年份的GDP需要剔除价格因素后才能相互比较。如果没学过经济统计,没有定基、环比、基期、报告期的概念,在剔除价格因素时就会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错误。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简介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用定量方法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 Frish(弗里希)模仿生物计量学(Biometric)第一个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概念。1930年12月29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成立和1933年学术刊物Econometrics的创办,正式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次将计量经济学列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现在,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已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 Klein(克莱因)所指出的:“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为权威的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P. Samuelson(萨缪尔森)甚至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通过这门课程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来说,一是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为将来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
(一)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统计,从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至2008年,一共有62位经济学家获得此荣誉,直接对计量经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达10余人。当前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院在其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的能力。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数学的广泛应用,学生必须学会用数学工具描述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而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对学生的数量分析方法不够重视,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为例,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无非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提不出什么创新的思想和成果,轻视定量分析。
(二)对计量软件学习不重视。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该课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能熟练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预测,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相关问题。计量经济学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如果用手工去推导和证明,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复杂。如多元线性回归中,运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计参数,很难解出各参数具体的表达式。使用计量软件则可大大减少复杂的计算过程,将搜集到的数据输入软件,输入程序或点击就能力建立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的计量软件种类不必多,一种就足够,比如EVIEWS,这是一个专业的计量统计软件,操作非常方便,不需要编辑复杂的程序,只需点击按钮就能完成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的预测,比较适宜于本科生。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偏少。
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被并列为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然而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却少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仅为32学时(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48学时)。在这短短的32课时内,即使只是向学生讲授经典的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另外辟出时间供学生上机实习软件操作了。
(四)基础课程知识缺乏。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学生必须学习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主要是线性代数)、统计学和电脑技术等课程。实际上,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有近60%左右的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上大学之前的数学基础较弱,对数学学习有厌烦心理。虽然进入高校后学习了数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很难掌握好。特别是统计学中关于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环比指数与定基指数,以及定基指数之间的变换,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好。由于缺乏这些课程知识,学习计量经济学失去了一定的基础,这是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学好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
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是偏重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二是偏重实际应用,忽略对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经济学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既强调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又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只有理论课时,没有实验或实践课时。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不少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只是一门理论课程,与实践几乎没有关系,从而在思想上轻视实验教学;其次,纯粹的理论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表面上听懂了老师讲授的理论,一旦自己通过建立模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从而对该课程产生厌倦情绪。通过增加合理的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能发现问题和加深对理论理解,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在实践中的用处,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对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认识不明确。
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认识不明确。如,不少人认为计量经济学仅仅是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技术分析工具,没有意识到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人不清楚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由于大部分计量经济学教材涉及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侧重于数学证明和推导,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数学或统计学。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说明,那些对数学厌烦的学生也会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率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
实际上,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电脑技术和统计学的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经济学为计量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和经验,数学和电脑技术是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统计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数据的调查、整理、汇总和分析及其变量的统计显著性检验。计量经济学学会的创始人Fisher(1993)在《计量经济学》期刊的创刊号中指出:“计量经济学学会的目标是促进各界实现对经济问题定性与定量研究和实证与定量研究的统一,促使计量经济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使用严谨的思考方式从事研究,……只有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个要素互相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威力,才构成了计量经济学。”在对计量软件如EVIEWS、SPSS、SAS、STATA等的结果分析中,要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检验,判断所建立的计量模型是否符合经济学理论。
(二)注重EDP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学模式是指利用“探究―讨论―实践”三环节有机组织教学的一套教学模式,其教育理念为着眼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掌握和灵活应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活力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和过程的互动性,老师适时转化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授课者转变为引导者和问题咨询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EDP教学模式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教学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反馈,形成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适当增加课程时间。
由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应适当地增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时间,可以将现在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3∶1,即理论课时32学时,实验课时16学时。这样既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又能进行实验操作。
(四)加强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
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而作为基础知识的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往往都是在大一、大二开设。由于时间上的间断,很多学生早就忘记了这些理论知识。而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应加强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首先,老师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地对基础课程进行复习,对基本的理论和原理有所了解。其次,老师在上课期间,应对线性代数、微积分、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做系统复习。特别是针对学生数学基本薄弱的特点,加强对线性回归分析的复习,使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第三,应选择优秀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讲授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是衔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一个有效的中介环节,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典型案例,如上学期某班级某门课程学习成绩的因素分析,CPI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等等。案例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典型案例进行上机操作,触类旁通,掌握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和预测的方法和技巧,强化学习的效果。最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加强实验课教学,建立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制度,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与计量软件紧密结合。
计量经济学课程既强调理论知识,又重视实验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知识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又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反过来有利于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衔接理论和实验,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实验,每章结束后要安排一次上机实验课。首先,由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量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对环节、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解释。其次,老师演示结束后,由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地完成实验内容,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或实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等。通过建立撰写实验报告制度,老师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139-153.
[2]孙文杰.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1):46-47.
[3]董美双.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27-129.
[4]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5-18.
[5]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6]苏方林.浅析西部地方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实验过程中的若干典型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77,79.
[7]高春玲.浅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咨询,2010,(1):32-33.
[8]石仁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165-166.
[9]冉丛波.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经贸导刊,2010,(1):105.
[10]孙建.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135-136.
[11]曾海舰.经管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统计与咨询,2010,(4):24-25.
[12]张长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148-150.
[13]宋圣学.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9):90,92.
[14]魏下海.关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3):15.
[15]梁云芳.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58,60.
[16]黄建锋.本科《计量经济学》:浅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J].科技经济市场,2007,(10):139-140.
[17]张兵.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25.
[18]刘明广.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统计与咨询,2008,(2):76-77.
[19]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9):20-22.
[20]胡新艳,陈文艺.EDP教学模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6,(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