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31 16:3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双减小学语文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about Xinjiang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N Juan, LIANG Yan, MAIHEPULAITI・Kanj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u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about Xinjiang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e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making the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Xinjiang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ealth, steady propulsion to reach the goal of training talents competent in both Chinese and ethnic languages and for the better and quicker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Key wordsbilingu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Xinjiang; ethnic minorities

0 引言

新疆是我国的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左右,因此在新疆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新疆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多种语言、多种文字的社会环境中,所以熟练掌握除母语之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是新疆各少数民族适应多元文化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自治区适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加强双语教育的政策措施,新疆双语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 目前新疆双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历经形成期、发展期到完善期的50多年的发展,更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育的方针、任务、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办法和措施,不仅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同时也使得双语教育健康有序的推进和发展。

目前,新疆的双语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过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双语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新疆,北疆的双语教育要明显优于南疆,城市的双语教育要明显优于农村。由于新疆人口分布的差异,北疆的汉族人口多,经济发展也较南疆要好,因此在双语教育的师资和教育投入上都要优于南疆。另外,汉族一般集中居住在城镇,而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戈壁中星星点点的绿洲村落。居民点的彼此隔离使得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变得特别困难,尤其是在维族集中的南疆地区,村中几乎没有汉人,维族居民和儿童完全没有接触汉语的客观环境,基本上属于单语单文社会。

1.2 双语教育缺乏科学规划

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虽然在课程设置上都是严格遵行国家统一课程要求,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很少,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也缺乏统一规划。有的县(市)民族语文与汉语文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齐头并进,有的则是先进行汉语文教学,待到三年级或五年级再进行民族语文教学。在每周的课时安排上,每个学校也不一样,有上七节民族语文课,也有五节或者两节的。教学模式和课时设置的不同对双语学生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

在教材使用上,为了学校的升学率的考虑,一般使用与升学相关紧密的教材,而不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另外教辅用书的短缺与不足,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单纯依靠一本教材学习学科知识,这样容易造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目前学前双语教育――小学双语教育――中学双语教育缺乏有机衔接,双语教学模式在升学政策等方面衔接不好,导致部分初高中双语班学生在升学中因缺乏专门的双语模式考试升学的配套政策而难以参加相对应的考试,从而影响双语教育规模的扩大。

1.3 双语教师数量短缺,教学能力不高

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双语教师属于数量缺、汉语水平低和汉语授课能力低的“一缺二低”的状态,相当数量的双语教师会读写不会听说,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合格教师比例很低。根据新疆大学南疆教育专题组在对南疆三地州的教育改革报告中提到,在和田地区能真正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只占总人数的10%,甚至有部分中小学由于师资等原因出现汉语班被迫中断招生的困境,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我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14页)

1.4 双语教学信息化程度低,满足不了教学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新疆民族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推进教育教学信息的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丰富的网络、广播电视等汉语教育资源没有被广泛利用起来,满足不了教学发展的要求等。在一些边远的贫困地州义务教育中,更缺乏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亟须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2 对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建议

新疆的双语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新疆的双语教育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又有许多特殊性在内。对于新疆的双语教育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采用政策倾斜和特殊措施相结合的重大举措,尤其是针对新疆南疆三地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更应加大双语教育的扶持力度。针对农村的双语教育落后,可以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办学等方式实现教育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贯彻实施自治区“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让汉语逐步成为校园的第二语言。

二是广泛开展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和双语教育实践研究,科学规划双语教育,设置因地制宜的教学模式,开发合适的地方和校本教材,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规划课时,并建立符合新疆实际的双语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三是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自觉。学生的水平是建立在教师的教学基础之上。通过让双语教师参加培训或到优秀学校听课的方法,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启发双语教师文化自觉,提升双语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切实提高双语教师队伍质量。

四是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尽可能多的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教学途径,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和学生使用汉语的机会,增加学生双语学习的热情。

五是增加相应的政治思想和心理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南疆地区,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宗教氛围非常浓厚,地下讲经点依然存在,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敏锐性,容易被“”教唆,使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没有形成青少年形成错误的观念,对汉语产生排斥的想法,从而影响双语教育的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清楚地意识到目前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更好地发展新疆的双语教育,把学校办成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从而促进新疆民族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的“民汉兼通”人才,为改变新疆相对落后的面貌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姣,蔡文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马少云.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

[3]祁伟.新疆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实践成果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4).

[4]祁伟.新疆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调查报告[J].读与写杂志,2008(12).

[5]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6]新疆大学南疆教育专题组.南疆三地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9).

第2篇

摘要:双语教学是地方高校大学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教学过程中的英语使用比例、课前准备、课件制作、作业和考核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改革方案。

关键词:双语教学;英语使用比例;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95-02

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国际化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师生国际流动。双语教学能为学生出国留学做全方位的铺垫。因此,双语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

早在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材料类人才,我校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采取了双语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双语教学定位

从双语教学的英文表述(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中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学科内容、语言技能、整合学习。其中“学科内容”置于“语言技能”之前,是首要目标。“整合学习”是双语教学的精髓,体现了双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上,要将学科内容和语言技能两个教学目标整合,处理好语言与学科内容之间的依存关系:语言是学科内容的学习媒介,而学科内容是语言学习的资源。“整合学习”也是双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在教学设计上,要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成任务链,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努力探究、亲身体验的学习情境。

二、教学实践

1.课程性质与目标。本课程是我校为材料类宽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凝聚材料学科知识和应用型英语知识的精髓,使用全英文专业教材,通过中英双语授课使学生在学习材料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和交流的能力。

2.教学方式与考核。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课件以英语为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每6学时布置一次课后作业,要求用英语完成。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兼顾双语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试卷的卷面采取英文题目,学生作答可以用中文。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30%(考勤+习题)和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

3.授课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班级人数在20-40人之间。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已学的专业课有《材料科学基础》。由于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约有1/3学生通过英语4级考试。

4.教师与教材。本课程授课教师为本学院材料学R到淌ΑV鹘滩奈青岛科技大学陈克正教授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材。该书以国外原版教材做参考并根据国内的教学情况及材料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全书共分固体材料的结构、常用工程材料结构等9章。

三、问题与改进

1.英语使用比例。在双语课程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到底占多少,极大地决定了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环境限制,本课程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即部分采用双语教学。一般情况,双语教学要求英语使用比例不低于50%。在最初的教学中,因为追求英语使用比例,所以除了教材全英文外,电子课件也是全英文的,教师讲课采用中英文结合。但是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较难接受,教学效果较差。分析原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原本就比较差,再加上诸多生僻的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长难句,使得大部分学生上课无法听懂。根据双语教学“学科内容”为首要目标的原则,结合课堂互动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计划将教材更换为许并社编写的全中文教材《材料概论》,从而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双语教学“语言技能”目标,仍然保留了多媒体课件中较高的英文比例。

2.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于很多专业英语词汇甚至大学英语词汇都没掌握,造成了学生听课困难。因此提高本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另一个措施是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每节课下课前,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的学习章节,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预习准备。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会有更好的预习效果。同时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提供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回答,使学生都能参与。

另外,为了使学生理解英文课件内容,编写专业词汇集发给学生,使其提前掌握每一课的专业词汇,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理解专业知识而不是查找单词。

3.课件制作。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从方便学生理解出发,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对英文专业词汇加以中文注解。为了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收集视频、动画、图片等各种教学素材,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课题或学术论文等,特别是教师科研工作中的收获或遇到的问题,相比刻板的教材理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可见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将科研引入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科研兴趣和信心。在本课程中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展示写科研成果或论文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开拓学生在材料领域的眼界,从而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其今后在本专业中的工作或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4.作业与考核。由于全英文教材中没有习题,所以课后作业题为教师自拟题目。主要针对的是课程的重点知识,题型多数为简答题。为了督促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采用英文答题。但是学生反应太难,多数学生直接照搬教材相关文字,效果非常不好。后来简化为可以用中文答题,大部分学生能把教材中文字翻译为中文答题,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将互联网搜索的中文解答直接照搬。不过至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中文答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程期末考试采取笔试闭卷,但是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经过实践反思后采取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查阅参考书和英文字典,但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等电子词典。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开卷后,学生的考试结果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成绩及格率还是偏低。将试卷的大部分题目改为中文撰写,降低了试卷中的英文使用比例后,及格率提高许多。但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出发,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又将开卷考试改为了闭卷考试。经过几次考试改革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良好,及格率达到正常范围。

5.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总课时为32课时。采取双语教学后,要兼顾专业知识和科技英语的学习,课时量明显不够。因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授课,然而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某些重点难点句子,教师必须反复讲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慢了授课进度。这就产生了课时不够的问题。为了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修改教W计划,增加总课时数到48课时,才能实现本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6.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法单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教材时,注重对ppt课件或教材内容的讲解,主要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讲解,没有形象的描述和过多的专业阐述。这种授课方式枯燥单一,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和上课的积极性。解决方法之一在继续使用英文课件的基础上,更换教材为中文教材。方法之二是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加强师生互动。采用小组讨论等其他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丽文,等.《材料概论》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47-48.

第3篇

一、相关理论研究

本文所建构的小学语文双语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目的是评价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经过培训,是否能承担起相应的双语教学任务。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之前,有必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其中包括: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能力、语文双语教学能力等概念的界定;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包括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特点以及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特点。

1.双语教学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对“双语教学”一词的解释是:“The use of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即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运作方式。我国的民汉双语教学,在于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使之能同时在本民族语和汉语之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如的切换,并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交际、学习与生活。本文认为,双语教学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母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以汉语为主),通过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来达到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提高汉语能力的教学活动。

2.双语教学能力

罗树华、李洪珍在《教师的能力》一书中指出,教学能力主要是指各科教师应当普遍具有的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唐玉光提出教学能力有层次之分:第一个层次为教学的基础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第二个层次为教学的一般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机智和专业能力;第三个层次为教学的具体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检查评价能力[1]。本文中教学能力即第三个层次,指教师进行本学科教学活动,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应具备的具体能力。由此,双语教学能力即指教师从事本学科双语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目前有许多研究对双语教学能力进行了解构,美国双语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和认证指南,提出了双语教师基本素养:(1)语言水平,两种语言均要达到听、说、读、写和顺畅交流的程度,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2)语言学知识;(3)文化知识;(4)教学方法;(5)课程开发和改编能力;(6)评价能力,包括语言评价、内容评价和双语教师自我评价;(7)处理好学校和社区的关系;(8)教学实践能力。在我国,熊建辉的研究指出双语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学科教学能力、课程实施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学习网络建立的能力、教学与学习评价的能力、行动研究的能力[2]。杨淑芹等认为,双语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双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双语教学实施能力、双语教学评价能力[3]。吐尔地・买买提认为合格的双语教师除了达到一般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处理双语和双语基础知识的能力;学习双语和学科知识的能力;双语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双语表达能力;营造双语教学环境的能力[4]。

鉴于本研究对双语教学能力的界定,以及天津师范大学新疆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双语教学能力分为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和双语教学实施能力。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材处理设计能力、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和教学流程设计能力。双语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监控能力。双语教学能力有其特殊性,除了包含一般教学能力外,还须兼顾“双语授课”的语言表达特性,它是教学能力与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

3.小学语文学习特点

小学语文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既是发展儿童语言的学科,又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5]。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情感性的统一。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以语言为载体来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心灵成长。所以小学语文双语教学中的教师不仅是用双语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能用双语来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同时提高思想品德,陶冶情感和增强智慧。那么,进行双语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汉语的语言知识,更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传统,而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对译和硬译。

4.小学语文双语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双语教学能力指小学语文双语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其中包括小学语文汉语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汉语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小学语文汉语教学设计能力和小学语文汉语教学实施能力。

二、评价指标构成解析

鉴于天津师范大学新疆双语骨干教师的培训背景,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我们把小学语文双语教师培训评价的外延界定为小学语文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语言表达、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学科教学知识和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三个方面(见表1)。

1.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语言表达

小学语文的双语教学中对教师的汉语水平要求较高,不仅应该具有汉语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有正确的汉语发音能力和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的能力;要具有善于组织语言的能力,能用汉语讲出语气连贯、层次清楚、富有逻辑性的句子;要有选择语言的能力,能区别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和词语的感彩;要有美化语言的能力,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干净、连贯、正确,还要通俗、易懂、具体、生动,具有启发性。

现在流行的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考试和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考试对汉语能力的考核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无论HSK考试还是MHK考试,均为一种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专业的普适性语言培训标准,对于双语教师的汉语考核都有不足之处。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目的是培养熟练使用汉语授课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其专业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因而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对小学语文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语言表达的评价采用的是MHK考试成绩与模拟授课(现场授课或者双语培训教师的上课视频等)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汉语教学语言表达占总分的30%,其中MHK考试等级占10%,教学口语表达占20%。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当达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相应标准,高中、初中和小学汉语课程教师应当分别达到四级乙等、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非汉语课程教师应当分别达到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及以上等级;幼儿园教师应当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等级;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也应当达到相应水平。

2.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学科教学知识掌握

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提出了PCK的概念,即学科教学知识,是指学科内容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交集。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语文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语文综合知识,包括文字学基础知识、汉语基础知识、文体学基础知识、修辞学、逻辑学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和修养;语文教学内容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小学学段语文学科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知识,包括课文、背景材料、教材结构体系,以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一般教学法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结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

本部分内容占总分的30%。对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掌握,可依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进行命题,通过笔试成绩测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掌握水平。

3.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包含汉语教学设计能力和汉语教学实施能力两个方面。本部分内容占总分的40%。

(1)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设计能力

汉语教学设计是为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而对教学流程所做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结构的组织等。双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体现了他们的课程理念、对教材的分析、对教育理论和规律的把握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掌握。本部分内容占总分的20%,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文书设计(如教案、学案、教学设计等)进行考评。对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考评可参照每一部分的设计情况,由考评专家综合打分。

(2)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实施能力

小学语文双语教师汉语教学实施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课堂教学能力,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汉语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能力,包括汉语情境创设能力、汉语呈现知识的能力和课堂监控能力。其中汉语情境创设能力指教师能够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汉语情境,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汉语交流;汉语呈现知识的能力指教师汉语提问能力、双语转换能力以及多媒体演示能力。课堂监控能力指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调节教学的进度,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本部分内容占总分的20%。小学语文双语教学实施主要依据模拟授课(现场授课或者双语培训教师的上课视频等)情况,由考评专家给出成绩。

基金项目: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研究(2012-XJJG-215)。

参考文献:

[1]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1999(6):43.

[2][3]杨淑芹,孟凡丽.试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贵州民族研究,2009,29(4):154.

[4]吐尔地・买买提.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维吾尔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