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1 16:42: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外贸客户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

Abstract:Inrecentyearsfurtherspedupthedevelopmentalongwithourcountrytradeexport,theforeigntradecustomercreditrisksquestionhighlightsdaybyday.OurcountryForeigntradeenterprisecustomercreditrisksmanagethedebtwhichcreatesdefectivetofallbehindandsoonquestionstobecomethebottleneckwhichtheForeigntradeenterprisedevelops.ThisarticlefirstcarriesonthestructureanalysistoourcountryForeigntradeenterprisecustomercreditrisks''''characteristic,thenanalyzesitsorigin,thenguardsagainstthecustomercreditrisksfromthenewangleofviewforourcountryForeigntradeenterpriseto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proposal.

keyword:Foreigntradecustomer;Creditrisks;Riskmanagement;Foreigntradeenterprise;Customercreditrisks

前言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 客户信用风险 应收账款 “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 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第3篇

关键词:外贸客户;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urther sped up the developmen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rade export, the foreign trade customer credit risks question highlights day by day.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customer credit risks manage the debt which creates defective to fall behind and so on questions to become the bottleneck which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develops. This article first carries on the structur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customer credit risks' characteristic, then analyzes its origin, then guards against the customer credit risks from the new angle of view for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key word: Foreign trade customer; Credit risks; Risk management;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Customer credit risks

前言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 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第4篇

一、集团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来源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是指集团整体或部分成员企业,难以及时、全额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一旦信用风险暴露,将引发企业资金链条断裂、经营周转陷入困境。与单一企业相比,集团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并存于银行管理和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一是集团识别不到位。错综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眼花缭乱的股权关系,加上企业有意无意的回避,使商业银行很难全面掌握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经营行为了业务办理的便利性,也会对集团客户的评级、分类、授信、授权、关联担保等各方面管理规定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对已经发现风险的集团客户“视而不见”,很多集团客户并未完全按规定管理。据统计,2014年国有商业银行集团客户识别覆盖率仅50%左右(识别覆盖率=已识别集团成员户数/应确认为集团成员的户数)。二是难以掌握关联企业真实情况。目前集团客户组织架构涉外现象愈加普遍:第一,控股股东在外。考虑到避税,集团客户尤其是民营集团实际控制人往往在维尔京、百慕大、开曼群岛等境外城市注册离岸公司,甚至在国外上市,由境外公司和个人控股国内生产企业。第二,关联销售在外。涉外企业在香港设立贸易公司,由国内生产企业销售给香港关联公司,再由香港关联公司对外销售。第三,投资企业在外。原材料进口企业在进口地投资企业,生产集团核心客户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品销售到境外企业在出口地的投资企业,直接进行产品生产销售。对上述进行跨国股权投资的集团,商业银行目前难以调查涉外资金使用的真实性,资金监管难度很大。

(二)银行管理风险。一是资金管理风险。出于业绩考核压力,商业银行经营单位可能对集团自有资金充足性和信贷资金用途真实性进行包装,导致对集团超额授用信,引发企业超过自有资金实力对外投资,或者将信贷资金挪用到不符合监管要求的用途中,带来极大隐患。二是关联担保风险。由于集团客户授用信额度较大,难以落实关联担保以外的担保方式,为不影响信贷资金使用,经营行会纵容企业采取关联关系不明显的担保圈担保。由于担保圈波及面广,集团信用风险产生后,风险会快速传递,扩大了风险客户范围。

(三)企业经营风险。一是产能扩张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满足扩张后的管理需要,内部生产销售秩序被打乱;第二,产能扩张投产于行业景气度下降时期,市场消费能力和企业营销能力难以消化企业产能。尤其第二方面的风险,难以在一两年内化解,需要企业储备大量自有资金,消化每年固定成本,坚持到下个经济周期方能改变现状。二是多元化发展风险。多元化发展包括企业跨产品或行业投资,是企业集团化后的必经阶段,主要分三个方向:第一,投资主营行业内其它产品,类似于产能扩张风险,对主营行业的风险分散有限,经营管理风险较小;第二,投资主营产品上下游行业,行业风险得到平滑,但具有一定经营管理难度;第三,完全跨行业投资,行业风险得到分散,但投资初期要严密关注经营管理风险。

二、强化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完善管理秩序。一是明确风险偏好并制定合理目标。要有效控制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就必须明晰自身的风险偏好,科学设定目标客户群体,并制定相当的客户准入门槛。商业银行要扩大行业研究广度和深度,通过行业限额管理,动态确定每年不同行业的风险承担额度;完善风险评价标准,通过风险评估和定价管理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客户群体;对于难以判断风险程度的集团客户,果断进行风险规避。二是完善集团客户识别管理。识别集团客户,是分析集团客户风险的前提,一方面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科技系统信息,加强调查和审查环节对法人客户与其他客户之间关联关系(如股东、法人代表、亲属关系等)的分析和标注,使隐性集团显性化;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应标未标集团客户的惩罚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违规责任,在相关评价指标中对所在机构扣分,同时加计经济资本。通过以上手段,尽可能的减少隐性集团数量,优化集团客户管理秩序。三是提升集团管理层级并强化联动。商业银行要对集团客户确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层级,保障整体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原则上,集团客户管理行应为集团成员企业所在地行的共同上级行,以便最全面的获得经营信息,分析潜在风险,确定整体合作方案;对于整体用信金额不大的集团,集团客户管理行可以为总部所在地分行。子公司所在地分行要参与了解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分析辖外关联公司对辖内子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子公司与总部往来资金密集、关联销售占比较大的集团,要建立集团管理行和子公司所在地行之间的信用风险共担机制,同时对其信贷业务收益和风险承担责任。

(二)持续扎实做好集团客户调查分析。一是实地查验集团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定期到集团客户总部及成员企业,现场查看生产经营、财务、融资、担保等情况,尤其要关注成员企业之间是否有通过关联往来粉饰实际情况的现象。要实地查看企业办公经营场所与生产车间,与企业管理层座谈,查验企业订单、水电费发票、入库单、出库单等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考核企业实际的生产能力和达产率情况。二是认真查验集团客户资产真实性。第一,查看企业出资方式、期限、金额是否符合约定,核查出资的真实性。对于股权关系复杂、交叉持股集团客户,尤其是集团实际为某一个或几个自然人出资设立的多个公司,要综合分析股东对其所有持股公司是否具备出资能力,是否存在挪动子公司资金用于关联公司股权投资,是否存在挪用权益资金给关联公司使用的情况。第二,定期查看企业报表与资金流向,关注应收款、应付款科目(特别是与股东、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进一步核实和确定资金去向,判断是否存在抽逃、挪用资金的行为。三是查验财务报表真实性。重点把握集团客户“粉饰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账户与科目,对企业多期报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与行业标杆或相似同业进行横向比较查找异常变化。关注报表数据与企业经营模式是否相符,如企业经营模式与其应收应付款项、账期是否相符,企业销售收入、现金流量等科目数据与企业历史订单情况、商品市值情况、账户交易情况是否相符,企业是否随意调整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和估算方法,以达到虚增资产、操纵成本、虚增利润的目的。四是监测关联担保情况。关联担保包括集团内关联担保、非关联企业行内信用形成的互保、行内行外信用形成的互保,以及多个客户形成的闭合担保圈。发现保证担保能力弱化时,要及时增加担保或压降用信。

第5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实务中,发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集中表现为:第一,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虚盈实亏、虚亏实盈、违规设置账外账,部分企业出入悬殊;第二,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帐帐、帐实不符;第三,会计师事务所仍存在审计程序不完整、对重要审计事项关注不够、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不恰当等问题;第四,部分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性质严重。具体分述如下:

(一)资产失真

1.从应收帐款等项目来看。一些企业将应收帐款长期挂帐,使购销双方彼此渔利;或将坏帐损失不做处理,有意制造潜亏;或转移制造费用作其他应收款挂帐;或虚列待摊费用以调节当年费用等。

2.存货核算失真。存货是企业为销售和耗用而存储的各种物质,其经常不断地耗用(或销售)、重置,具有鲜明的流动性而被划入流动资产范畴。一些企业材料盘存盈亏,不作转帐处理;或毁损材料不报损,造成虚盈实亏;或将材料假出库以虚列成本费用;或对尚未收到发票帐单的入库材料不作估价入帐。

3.应摊未摊费用挂帐现象。不少企业没有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待摊费用,而是把待摊费用作为当期损益的调节器,经营好时多摊一些,经营差时则少摊一些或者完全不摊,随意性很大。尤其是一些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经营者出于业绩考虑,待摊费用长期挂帐不作摊销。

4.固定资产核算失真。主要表现为企业不按规定计提折旧 ,比如对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仍提取折旧,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未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仍提取折旧;另有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清理收益不按营业外收入记帐,以调减当年利润等。

(二)负债失真

目前一些企业将应收帐款长期挂帐;或拖欠货款从中获利;还表现为企业虚计预提费用,以调剂成本费用;另有一些企业又把发生的应付帐款不入帐,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实。从利息和税金项目看:一方面虚计短期借款利息以调节期间费用,调整利润;另一方面在销售产品过程中,采取隐瞒销售收入、转卖销售退回产品、购销双方直接交换产品等手段,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

(三)利润失真

凡是不属于真实利润的帐面利润,均属于虚拟利润,或称其为“纸上利润”。从收入的角度看,一些企业将预收帐款提前转作营业收入,以调增本年利润;或以虚设客户、白条出库等方式调增营业收入;还有一些企业将已实现的销售不作销售收入处理;或将应列入当期的收入挂在“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等帐户上待结转下年;或延期核算销售收入。从成本费用角度看:一些企业擅自超出财务制度规定的标准,扩大费用开支数额,把应由个人承担的支出转由企业承担,虚增成本数额,以调节利润;还有一些企业将发生的期间费用转做待摊费用以调减当年利润。

(四)资本失真

投资人的权益,数额上等于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也称为净资产,表明投资人对净资产拥有的权益。由于资本失真的原因,使得投资人权益不清,在所有权与经营分离的情形下,若此类现象不能及时制止而任其发展下去,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经营令人担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1)产权缺少明确归属。近年来,由于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职能分开,国家对企业的监督职能大大削弱,新的国有产权的代表机构又尚未完全建立,产权虚置问题自然显得比较突出,企业的会计信息得不到有效监督,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产权界定不明确。产权界定不明确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理由有二:一是产权界定不明确,将会使部分产权置于公共领域,形成所谓“公共产品”,为谋求公共产品产权利益的企业往往扭曲会计信息。二是产权界定是确定会计信息监督权限的前提,产权与监督权如不对等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

2.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财会制度不健全,导致帐实不符。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混乱,形成有帐无实物,有物无帐,或往来帐项清理不及时,形成大量呆坏帐;有些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会计人员执行的内部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3.企业主观部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干预。表现为夸大政绩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不考虑企业实际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了企业弄虚作假,人为调节会计信息的行为,使企业会计报表反映虚盈虚亏,以便满足有关部门的考核。

4.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如有会计人员不能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依法办事;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5.“本位”思想作祟,假帐真作与真帐假作。某些企业领导将小集体甚至个人利益和意志强加于会计制度、政策法规及国家利益之上,通过调整会计科目、虚列往来帐或转移收入等手段,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以便对政府及主管部门邀功请赏,或满足银行贷款所需条件,或达到偷漏国家税费之目的,严重者则采取对内对外两套或三套帐的作法。

6.制度不健全,监督职能弱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一些经济法规和财务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之相适应及配套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实施却往往滞后于现实需要,形成制度的“空当”,导致有空隙可钻。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信用风险

1.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信用缺失,金融秩序混乱,使金融运行中的无效成本加大,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加剧,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2.会计信息失真对货币政策、信贷原则造成冲击,严重影响了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贷等授信投放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央行的政策执行,破坏了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助长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3.会计信息失真对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逃废银行债务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很多,但客户信用风险是授信业务最一般、最主要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是造成客户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借分立、联营、股改、投资、合资、合作之机绕开银行,利用虚假会计账簿、报表将银行授信形成的有效资产转移给新的公司,采取“金蝉脱壳”的方式将债务、包袱甩给老企业,或另一个空壳公司,从法律手续上使银行的债权失效、脱保。

四、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客户信用风险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1.解决产权问题,加大有效监督力度

一是,应明确产权关系,划小共有产权范围,缩减层级,变过去由政府委托管理为产权人直接委托人管理,产权人对人有直接任免权力,硬化产权人的监督作用。在明确了产权关系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人(经理人)市场,对于不称职的人实行市场禁入制度,使人必须忠实地完成其职责,克服人行为失控及操纵行为。

二是,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在法制约束范围内行使宏观调节、制定产业政策、维护经济和信用政策等职责,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会计行为,改变目前企业财务会计行为和利益体现上对政府的盲目被动状态,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三是,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在处罚上决不能手软。

四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全面推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签证制度,未经审计签证的报表不具法律效力,以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

2.强调企业法人对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新修订的《会计法》针对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强调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和控制在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下会计信息的残缺生成现象。

3.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建立“高效、精简、统一”的报表体系。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落后的报表收集方式,建立一套“高效、精简、统一”的报表体系,改变过去会计信息传输过程中多套报表并存、多头布置、多头管理的局面,按照“统一设计、口径一致、集中布置、一表多用、数据共享“的原则,规范和统一会计报表体系,增强报表的适应性和兼容性,为加强会计报表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打下基础。

4.建立科学的会计人才评价、选拔和培养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应挑选一些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对口的骨干力量从事财会工作,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建立会计人员业绩考核、奖励、评价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会计人才成长,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快,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还要实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使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国内企业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为了与国外企业竞争,不少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兼并收购,规模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张,刺激了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客户资源。与此同时,国外大型的跨国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抢占中国市场,国内集团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改革原有的信贷管理模式,以应对和化解不断增长着的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以集团公司这一特定的商业银行客户群体为研究对象,以集团公司信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检索法,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在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对企业集团经营特征和财务特征进行分析,识别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基本特点,以期为商业银行加强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企业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及其特征

(一)企业集团的定义。根据国家工商局在《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工商企字(1998)第59号]文件中把企业集团定义为“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以母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子公司共同组成的,包括参股公司和其他独立的成员企业共同组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的企业联合。”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国集团企业发展非常迅猛。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中国大企业集团最新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大企业集团数量共计2856家,平均每家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6.4亿元,户均资产总计达到95.0亿元;营业收入千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为24家,年末资产总计超过千亿元的企业集团为46家。跨地区和跨行业的集团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二)企业集团客户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1月,了“关于修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决定”,根据“决定”,集团客户被明确定义为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集团:第一,集团内企业的股权或者经营管理决策权直接或间接地为集团内其他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第二,集团内企业的股权或者经营管理决策权共同的第三方企业所控制;第三,集团内企业受关联企业的要投资者个人和关键管理人员控制或者拥有;第四,由于存在实质上的关联关系,致使集团内部企业在进行商业、服务和资金交易的时候,从集团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将资产和利润从一些个企业转移到另外一家企业。只要具备了以上四个特征当中的任何一个特征,商业银行即可将该集团认定为集团客户企业,从而按照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办法进行管理。

(三)企业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特征。(1)贷款主体与用贷主体错位。大多数集团客户呈现出组织结构复杂化、关联交易普遍化、融资方式表外化的特征,其财务信息会误导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财务状况的判断和融资决策以及其后的信用风险管理。特别是目前不少大型企业集团为了取得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效应,构建起了“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并实施一体化的财务战略,统一向外融资,常常导致贷款主体与用资主体的错位,加大了商业银行对企业授信后信贷资金监管的难度。(2)连环担保普遍化。近年来,企业集团客户规避商业银行信贷监管的手段在不断翻新,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例如,连环担保即是集团客户规避商业银行信贷监督的手段之一。连环担保主要存在于关联企业之中,包括集团公司为子公司、孙公司担保,子公司、孙公司为集团公司担保,子公司、孙公司间相互担保等等,这种连环担保具有债务扩散和放大效应,信用风险在“担保圈”内不断积聚,担保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冲击波将沿直线甚至网状传播,导致集团内所有企业出现偿付危机,银行的贷款在风险链中处于担保不足甚至无担保的状态。集团企业规模越大,其成员企业之间以担保为内容的关联交易就越普遍,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3)系统性风险高。有的集团企业盲目投资过度举债,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由于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存在投资、担保和融资关系,它们之间的风险自然会借助于上述关系,由一个企业务其他企业传递和扩散,当企业集团资金运转比较通畅的时候,风险会被掩盖起来,但是,若由于一个企业发生资金运转问题,有可能会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风险就会很快由一个企业呈网状地快速向其他企业扩散,导致整个集团的全面崩溃。

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

银监会下发了修改后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采取得力的措施,加强风险管理,预警集团客户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

(一)加强资产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当不断研究集团客户融资模式和资财务管理的特点,不断开发出适合集团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大力开发银团贷款产品;向集团客户发放并购贷款,以满足集团客户实施资本营运战略的需要,由于并购活动在集团内部发生十分频繁,商业银行开发并购贷款的空间十分广阔。此外,保理贷款业务,即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也是一种发展前景广泛的金融产品,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众多账款规模庞大,而且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属于抵押性质的贷款业务,风险低于一般信用借款。

(二)进行信贷组合管理。市场竞争正在促使金融机构改变信贷资产组合的管理方式,二级贷款交易、信用衍生工具和贷款证券化的快速增长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迫使商业银行摒弃传统的“发行和持有”信贷模式,认同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方法”,市场现实已经改变了信贷资产组合的管理方式。

(三)加强商业银行业战略转型。日前,商业银行业务正处于战略转型过程之中,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加快战略转型的步伐。商业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目标是增加非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实施业务多元化经营方式、追求金融产品的特色化、银行服务的精细化等。对于集团客户而言,它们一般比较专注于公司并购、产品研究等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活动,逐渐地把现金管理、养老金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委托银行办理,为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客户风险预警管理。预警即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和灾难,并预先对其进行准备和预防。事先预防胜过事后补救,能减少财产的损失,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预防重于救灾,防患在于未然。信用风险是不确定的,但是却是可以预警的。所以,商业银行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风险预警技术,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特点的风险预警模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预警指标。信用风险大都是由资金链断裂所致,因此,经营性现金流向来是财务预警的重点。与此同时,将关联信息和关联交易以及关联担保作为非财务预警的重点。第二,前移风险防范关口,加强对单个客户风险分析,将前瞻性分析与发现性分析相结合,提高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第三,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形成信息收集、发出预警、快速反应的动态监控机制。当集团客户中任一成员单位触及风险预警指标底线时,对该集团内所有成员单位的授信业务经办机构及其相关经营管理部门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及时调整信贷策略,及早退出可能形成的不良债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管理

一、基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内涵与演进逻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防止和减少信用风险损失及经济影响,采取有效的防范、化解和控制措施,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和获利能力的活动过程。商业银行传统的“发放――持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初级矫正,却容易造成信用风险集中,需要通过信贷资产组合管理进行分散,但商业银行专业化要求与风险管理分散化要求存在悖论,应构建以市场分销为主的积极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衍生产品是国际上风险分销的发展趋势。

2.信用违约互换运作机理。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衍生产品,是指信用保护买方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一定费用,如双方约定的“参考实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特定“信用事件”,信用保护卖方须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相应款项的互换交易结构。

3.信用违约互换实践与发展。信用违约互换最初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信用衍生产品证实正式进入场内交易;1999年,ISDA公布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标准化协议,市场流动性逐步增强;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违约互换对银行资本金的影响给出计量方法,并肯定其对信用风险缓释的积极作用。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工商管理信用衍生工具2003至2004年度报告》显示,信用违约互换占据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比例达到51%。

4.信用违约互换的风险管理优势与金融市场功能。(1)风险管理优势。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商业银行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单独处置,通过购买信用风险保护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在实行信贷集中政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调整优化信贷资产组合,促进解决“信贷悖论”。(2)金融市场功能。信用违约互换将信用风险分离交易,可以激励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通过出售信用保护,在创新投资渠道,提升投资杠杆,创造理想的风险-收益结构的同时,也有助于打破银行业在信贷领域的垄断,使得原本集中于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在整个金融系统内得到分散和优化配置。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的必然选择。《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我国国内非金融企业贷款融资比重高达80%。此外,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和融资结构的不平衡,经济高速增长与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金融脱媒过程中优质企业流失等问题,造成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不可忽视,急需高效率、低成本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把由银行独自承担的风险分散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1)不良贷款总体规模及比率仍然较高。截至2007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6.17%,不良贷款额为1.27万亿元,不良率的降低很大程度是依赖贷款增长的稀释作用。(2)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突出。由于中长期贷款资金占用时间更长,导致借款人未来经营的不确定因素更多,违约概率更高。(3)贷款过度集中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垒大户”惯性思维严重,截至2007年末,19家全国性银行5000万元以上大客户贷款余额占比达到60%以上,信贷结构失调,风险高度集中。(4)资本充足率仍然较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至2007年末,我国未达标银行数依然有40余家,占21%,风险的资本保障程度不高。

2.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销方法主要为贷款交易和资产证券化交易,但由于其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对信用风险进行单独处理,缺乏灵活性,受法律限制较多,交易过程繁琐,对维系客户关系存在冲突,难以做到对信用风险进行真正有效的积极管理。相比之下,信用违约互换具有独立性、保密性、非融资性、灵活性以及合成性等比较优势。

3.实现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与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全面对外开放,只有尽快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才能跟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步伐。此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违约互换交易面临的现实障碍

1.金融衍生基础市场方面。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特殊的互换金融衍生工具,完善的金融衍生市场是其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衍市场基础十分薄弱,主要表现为利率市场化程度落后与债券市场发展不完善,由此制约了高质量的市场价格信号的形成。

2.外部环境方面。良好的外部环境将为信用违约互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然而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尚不规范,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方法和手段落后;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存在诸多法律缺失及衔接问题;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监管主体及监管职能定义不清。

3.微观主体方面。积极活跃的微观主体,是信用衍生交易最基本的细胞。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需求强烈,但管理手段及金融创新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尚无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提供信用违约保护,造成信用保护供给不足,单边特征明显。

四、政策与建议

1.改革利率管理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核心,推进利率市场化,最终建立起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金融机构利率引导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的利率传导机制。

2.统一债券市场,构建完整债券收益率曲线。通过加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强交易及流动性,提升其估值定价水平,将国债培育为我国中长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并加快资本市场创新,完善企业债券市场,将债券利率水平与风险进行挂钩。

3.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分工,形成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中心,以各商业银行信贷登记库为补充的数据系统。二是加快征信立法建设,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规范信用信息采集与使用。三是扩大信息采集面,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4.推进信用评级发展。首先健全信用评级组织体系,进一步履行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对信用评级业的管理职责,逐步完善信用评级机构法规体系、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管理体系。其次是培育信用评级市场,尝试建立对信用评级的强制性和硬约束,培育我国专业性的信用评估机构。再则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最后是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在制度上保证企业财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5.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一是制订《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法》作为金融衍生产品总体框架与监管法规。二是制订《金融监管合作法》,以制约与规范国内、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三是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经营许可证制度。四是修订完善《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条款,实现与《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相关条款的顺利衔接。

6.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交易所监管组成的三级共同监督管理体制。一是重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由人民银行负责对各监管机构的监管与协调,实行“牵头监管”,银监会、保监会及证监会负责对信用衍生产品的“功能监管”。二是强化行业自律监管作用,充分发挥《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的规范化、标准化文本作用。三是积极设立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场所,在已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之上,充实与完善交易所监管职能。

7.加强商业银行机制创新。商业银行应树立积极的风险管理意识,并重视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内部评级法体系的跟踪、研究、宣传和推广,调整现行管理构架,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贷款评估组织框架。

8.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从法律、制度、环境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加以扶持,积极引导保险公司转变投资理念,通过介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实现资产重新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引导券商等投资银行机构实行产品差别化策略,向创新型和引申型业务拓展,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用保护。

参考文献:

[1]尹灼: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263~290

[2]郑振龙:衍生产品,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373~385

[3]曾梓梁吴鸣: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新动态与新进展,银行家,2008(4):81~83

第8篇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5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96-01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已成为高风险的内科之一,患者多数病情严重,其部分原因是由于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所导致。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存在不确定的有害因素,有可能直接或间接致患者伤残或死亡[1]。有效的风险管理可减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防止医疗差错及纠纷,为了尽可能避免护理风险因素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现有护理风险,制定良好的防范措施。本文选择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中男66例,女44例,年龄35-78岁,平均(588±55)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3例,冠心病42例,高血压20例,心律失常5例,心绞痛9例,心力衰竭6例,心肌炎5例。将年龄超过80岁、存在认知障碍与精神病、肝肾功衰竭的患者排除在外,随机按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实验组同时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健全管理制度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及确保医疗安全,必需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充分考虑心血管病房特点以建立安全管理措施,制定突发抢救对策,加强风险预防。对患者的心理情况、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输液外渗、坠床等危险事故进行准确的评估;院方加强对护理人员应急措施的教育指导,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能够独立处理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对于已经出现的护理事件,科室必须给予充分的说明,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并且总结分析并且制定应对对策[2]。

122建立管理组院方建立护理质量组,护士长任职组长,其他护理人员担任成员。组长制定每周和每月的工作方案,并且检查各项目和将结果反馈,通过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分析总结,制定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123临床用药患者在实施硝酸甘油护理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家属与患者讲述其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如头晕、心悸等表现,主要是由于药物引起头部血管的扩张。因为,为避免患者用药后发生低血压,建议患者用药后需卧床休息;在静注硝酸甘油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意外事故出现;患者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之前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做好病情的记录与交接工作。

124输液外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液体外渗的情况,需要立即拔针,升压药物外渗时,要及时应用25%的硫酸镁湿敷,用保鲜膜覆盖效果比较好[3]。

125完善安全管理病床边缘要安装护栏,走廊要设防护栏杆,洗手间安装扶手,地面保持干燥,同时要在醒目的地方挂警示标识起警示作用,预防患者坠床或跌倒意外事件。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及提高,护理质量也越来越高要求。而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有增高趋势,其原因多为护理工作中有存在不安全因素所导致护理风险管理的风险因素有意外事件因素、药物因素、管理因素、人为因素等[4]。因此,医护人员提高自身特点进行相应护理,制定良好的防范措施尤为重要[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内科护理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纠纷投诉都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制定良好的防范措施,使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层层把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得到很好的效果及患者的好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0(5):375-376

[2]郑建萍,吴欣娟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提升[J]护理管理杂志,2012,4(8):27

[3]胡静,张红,金杰,等多巴胺致组织损伤早期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护理研究杂志,2011,15:200-201

第9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应用分析

风险管理就是一种管理的程序,是对当下的医疗卫生系统中存在的风险的评价、识别和处理,可以使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减少对患者的危害以及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多发人群,病情比较危急且变化快,再加上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外界的环境变化以及病情本身的发展,对其安全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1护理的风险识别

1.1在专科治疗中存在的风险

1.1.1在用药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根据报道,在60岁以下患者中出现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其他年龄组2.5倍。由于老年人的生理以及病理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出现服药的能力下将现象,比如:多服、漏服的现象。一般冠心病患者的用药种类非常多,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强心、抗高血压、利尿、抗心律失常、降糖以及安眠药物等。泵入到血管中的活性药物的剂量一般是公斤的体重进行计算,在体重测量上的疏漏会导致剂量发生变化。一般护士在计算机中录入医嘱,对治疗卡进行打印,及在使用微量泵和用药核对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错误[1]。

1.1.2在护理操作中的风险根具病情以及治疗方面的需要,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以及深静脉置管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可以使患者的痛苦降低,使血管的损伤降低,使危重的患者可以对静脉的通道进行保留,对治疗和抢救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出汗比较多,如果固定黏膜的粘贴不牢固就会使管道脱落,对静脉置管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静脉炎。

1.2由于疾病造成的风险冠心病的患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因为他们在血管的形态、机体的组织以及各项生理功能会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衰退,各种器官功能的储备率会降低,减弱其适应能力,造成其反应迟钝,各种免疫功能和代偿力降低,老年疾病在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在诊断上也非常困难,会容易发生漏诊或者误诊[2]。患者病情的发展一般都会村子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突发性的心跳骤停、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就算护士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病房进行巡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也会耽误抢救的时机以及治疗。

1.3在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3.1微量泵在使用中的风险血管的活性调节药物是对心功能进行调节的重要药物,在其剂量大小上会对生命体征变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来说,由于用药的剂量比较大,种类多,为了保证药物剂量的安全和准确,在常规的操作中应该使用微量泵。这种仪器在使用上的优点就是调节液体速度的范围比较大(0.1到99.9ml/h)、对入量进行自动结算、速度均衡,还具有异常报警的功能,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药物速度的计算错误,微量泵的启动键忘记开启等错误。

1.3.2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监护仪的主要功能是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心率进行连续监测,能够提供出客观、准确的检测参数,动态反应出患者各个指标的变化以及病情发展[3]。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患者会由于翻身或者出汗较多,电极片的粘结不牢、连接处松脱、导联线打折,对病情的观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风险管理的策略

2.1护理风险的预防加强对护士的风险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和业务方面的技能培训,根据他们不同的工作能力和特点,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核,制定出不同的培训计划,注重培养他们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种仪器的操作技能的培训,定时召开研究讨论会,对风险进行评估。在巡房时,应该多跟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资料多多了解,加强夜间巡房对患者的观察[4]。

2.2建立风险的预防和监督机制对护理管理的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建立起质量管理的小组。根据病房特点建立健全相关的规范制度,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管理小组。要进一步对医疗仪器以及各种设备的管理加强,规范对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在病区设立相应的风险标识和规范。对发生护理风险后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加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3结果

实行冠心病专科病房的风险管理后,明显提高了护理和管理的质量,2010年与2012年相比较,出现的差错以及病人的投诉量明显降低,病人的满意度由95.2%提高到了97.6%。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5]。

4讨论

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可以减少和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应该实行安全有效的风险护理管理。经过这一年多的风险强化管理,使护理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要进一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各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

参考文献

[1]朱英姿,蒋跃绒.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44-45,47.

[2]张莹,李庆祥.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376-378.

[3]陈海华,黄胜强.冠心病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和内皮素-1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3):187-18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