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脉诊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1 16:42: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脉诊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脉诊方法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美国雅培公司制造的电子版智能型术后镇痛泵使用过且未直接接触患者及污物的9伏方电池(4.2cm×2.5cm×1.3cm)一个。

1.2 方法在刚拔除动脉留置针穿刺点处,常规盖上折叠成与上述规格的方电池同长宽的六层无菌方纱的再用以不完全绕过手碗或脚腕一周为宜长度的宽布胶布,力度以足以完全阻断该段动脉血流而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的压力加压固定方纱和电池。使用时再次检查从清洁容器中集中存放的上述9伏方电池是否清洁并排除电池变质,同时保持方纱的干燥,减少针眼感染。待持续加压十五分钟以上,松开宽布胶布,检查无渗血,取下方电池,将原宽布胶布稍加压固定留下的方纱,并将取下的方电池集中存放在污染废用电池的容器中统一处理。

第2篇

中西医之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烧伤超人阿宝”在微博发起的中医脉诊验孕挑战仍旧引发了不小震动。支持、观望、讨伐的人群各有各的逻辑和立场,如此混乱的场面已不能用“无意义”三个字简单定性,这背后的原因显然值得探究。为此,本刊特邀请中西医领域关注此话题的专家和医师,从不同角度透视这场争论的真实。

傅延龄

不要忘记中医四诊合参

我们知道,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种主要的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中的一种。脉象对中医之于身体生理和病理状况的认识,对病征辨别、判断,包括对疾病预后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脉诊经验,获得了许多独特的认识。

脉象是脉搏(通常是两手桡动脉)在位置、形态、速率、节律、张力、传导性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其形成因素包括心脏运动、血管性状、血液的容量及流动性、血管周围组织性状四个方面,受神经、体液和呼吸等因素的密切影响。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全身的生理、病理状况都会反映到脉象。

妇女在受孕后,体内会出现很多变化,包括内分泌水平的改变,而胎儿生长和子宫体增大又会引起腹腔压力以及内脏位置的改变,这些改变接着又会引起心脏运动、血管、血液和血流等方面的改变;随着孕期增加,这些变化也越来越大。所以,孕脉肯定有它的特征。中医观察到的典型孕脉是滑脉,尤其是尺部的滑脉。

但是,滑脉并不具有特异性。出现滑脉的情况很多,并非只有怀孕才会出现滑脉。这就跟西医的许多检查指标也反映着多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可能的道理一样,还需要结合具体实际,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另一方面,怀孕的整体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程度也会因人而异,也会受到许多生理或病理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有些孕妇,孕脉的特征很突出,而有些则并不明显。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切脉者对孕脉的识别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并非所有反映到脉象的信息都能够为所有切脉者识别。

综上可以把孕脉诊断的问题归纳为三句话:第一,怀孕的信息一定会反映到脉象。孕脉有其特征,能够通过脉诊识别。第二,孕脉的影响因素和干扰因素很多。第三,诊脉者对孕脉的识别能力不同。所以,如果仅以脉象为依据判断是否有孕,一定会有误差。我们知道,今天的医学已经拥有了能够准确判断怀孕的超声、免疫等方法,仅仅依据脉象判断是否怀孕已经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中医从来都主张四诊合参,提倡通过四诊全面诊察,把由四诊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作出判断,而不赞成仅仅依据脉象决定诊断。脉象更多的是反映身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病性,其器官定位性诊断意义不强。

郝新宝

中西医之争时代已去

本次挑战者提出的“中医脉诊验孕准确率不及西医化验检查结果的80%”这一假设,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取得可信的结果。但当事方不是通过正常的途径申请科研立项,而是通过网络挑战的方式试图取得轰动的宣传效果,必然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挑战者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证明脉诊验孕无效,来间接推断中医是伪科学。

从现代西医的诊断方法来看,孕8-13周(当事方的实验方案)时,采用抽血化验HCG结合B超的方法,诊断妊娠的准确率至少达到95%以上。脉诊验孕即使达不到西医的80%,也不能就武断推论其无效,而只能说中医脉诊方法不如西医化验准确率高。

中医包括繁杂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手法和药物等。要想证明中医是伪科学,就要先了解现代科学方法是否适合系统评估中医,进而从其理论体系和方法上逐个击破。脉诊验孕远不是中医的全部,即使脉诊验孕完全无效,也根本证明不了中医是伪科学。挑战者宣称如果脉诊验孕准确率达到西医方法的80%,就永不再称中医是伪科学,言外之意是如果中医挑战失败,他就继续称中医为伪科学,其内在逻辑是多么混乱。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2年全国中医执业医师的数量达到了31.1万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在所有职称结构中占19.1%。在网上应战的数量有限的中医师不能代表中医的整体水平,其测试过程再严谨、结果再可靠,也无法得出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的结沦。

上网浏览,挺中医的不少,黑中医的更多,其中不乏称中医为骗子的极端语言。这在过去二十年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批判中医代表着某种“高大上”的科学符号。

在我看来,关于中西医之争的应该过去了。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还将长期存在并发展。西方国家固然没有广泛接受中医,但也是抱着包容的态度加以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设立了补充和替代医学研究中心(NCCAM),对西医以外其他文化体系中的临床治疗方法加以研究和利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一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定位中医药是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持有执业医师执照的西医同行们,与其把精力花在争论和挑战上,不如认真地研究中医理论,审慎地使用中药治疗,积极地采用针灸等传统方法,以开放的心态欢迎中医同行们加入到多学科治疗团队中来,共同为患者创造价值。

张海澄

第3篇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在中医理论体系及诊疗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一直把脉诊作为探测病因、病位、病性及预测疗效的根据之一,在临床诊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医一直依靠手指触觉来体会患者动脉搏动时所提供的脉象信息,在判别脉象的属性方面仅停留在一些形象化的概念上。对某一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缺乏客观指标作为判定脉象的标准,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因此,脉诊的客观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多种用以表现生理、病理信息的脉象种类,有据可查的就达80余种,目前各种中医书籍上只讲述常用的27种或28种;而且,中医的每一种脉象均有其名称,通常至少有5年以上的经验才可能掌握这种诊脉的基本方法。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疾病脉象的客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如果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对疾病的脉象信息进行提取,并将脉象信息与疾病的生物信息进行关联研究,从而形成开放的脉象理论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将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思想和认知系统。

2 脉象信息获取的测量学分析

从测量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脉诊中普遍采用的“独取寸口诊法”是医者以自己的手指作为传感器,依靠指端的触觉、压觉、振动觉,对被诊者的脉速以及左、右掌后桡动脉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压力及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指法的变化来检测桡动脉管在受到各种干扰力的情况下的动态变化。由于诊脉以手指为工具、以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医者用手指测得的脉象并非是各个被测量的一个精确的数值集合,而是医者在不同的指法下对被测者脉搏搏动时其皮下桡动脉管的各种运动形式的感觉和总体印象。手指脉诊中所采用的传感器性能是不统一、不标准、不恒定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手指脉诊带有主观性,是一种模糊的、不准确的测量。此外,由于被诊者的人体差异以及医者师承经验的不同,使得脉象的辨认和识别缺乏统一、精确的标准,但若从各种不同的疾病中去仔细分析和研究,一定能体会到脉象的复杂分类与不同类型的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信息提取的角度看,传统的中医脉诊是采用柔性感传器装置(医生的手指),通过阻尼系统(患者的表皮及皮下组织)对柔性管路(患者桡动脉)以及其中的脉动液体流(患者血流)进行复杂的动力学分析后,经医生比较、综合,最后得到的脉诊结论。事实上,脉诊是一套完整的有机信息提取、处理和分析过程,这也是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遇到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常见的单点式脉象换能器的脉象仪),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如光电容积脉搏波、阻抗容积脉搏波),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如现有的刚性多点阵脉象检测装置)[1]。

笔者认为,要实现脉诊的客观化,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对脉象进行本质研究,然后采用现代生理学的方法来阐明脉象的形成机制,进而用各种相关的物理指标来量化地描述脉象的特征、分析脉象的信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脉象的数理模型,最后采用相关的物理传感器来实现脉象信息的检测。总之,针对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应在符合传统中医脉诊方法学的基础上,提取更多、更直观的信息,通过更完善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在与中医脉诊实践的相互印证中,逐步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脉象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谭氏等[2]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对脉诊学的理论、诊脉方法、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人体脉搏系统的信息检测和建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一直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脏有节奏地间歇性射血引起主动脉内的压力和流量脉动,由心脏沿动脉向外周血管传播,其传播的波形随心血管系统性能的变化会发生敏感和显著的变化。国内学者根据中医脉诊的原理,研制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作原理不同的脉象传感器[3-7]。利用这些传感器基本上可检测出中医诊脉的各种脉象。另外,在理论方面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脉搏波的特征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8-11]。有学者认为,脉象研究要突破上述经验性表象描述的局限、真正与现代数理科学相结合,就必须从心脏运动和动脉管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入手,建立脉象的生理、数理模型[12-13]。

另外,生理学研究表明,脉象主要综合了心脏和血管的舒缩运动、血管管道的弹性振动以及在手指压力的干扰下血流和血管运动的变化所产生的多种信息,是这3种主要运动在寸口处使医者的手指产生的连续时间的空间立体感觉[14]。据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脉象的信息构成进行了研究。李氏[15]概括了脉象的信息特征,认为切脉时浮取、沉取所感受的脉管运动形式是不同的,浮取时感知的主要是桡动脉管壁的位移,而沉取时感知的是压力脉搏波;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27种脉象各种指感的物理因素作了分析,对脉象的函数表达和曲线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各种脉象与相应的物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综合地反映了脉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对脉象的一系列生理、物理研究以及实践都表明,上述各物理量的集合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指感脉象的特点。然而,这种表征方式存在着局限性,采用这些物理量只能建立脉象的经验性表象描述,并不能从生理机制上刻画脉象的内在本质。当然,也有学者开始思考利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方法进行脉象研究,该研究参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临床对实际操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心电图QRS波与脉象的联系有密切相关”的结论,认为参考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QRS波的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有助于脉诊学的研究与发展[16]。

但是,脉象客观化研究举步维艰,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信息获取技术的局限性上(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由古代中医从全方位对整体脉象的动态描述可以看出,脉象描述参数是多元的,是从整体着眼的,它不仅包含空间函数,还包含着时间函数,是一个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多维概念。另外,古人对脉象的论述是与病证结合起来,是熔医、理、脉、法于一炉的。因此,这些研究还是简化的、局部的,在反映系统整体性和规律性方面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①对脉象特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对脉象的表述没有一致的方法。②脉图特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多为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由于脉象形成极为复杂,它与血管结构和特性、管外肌肉和皮肤组织、血液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结果,若用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来处理采集到的非线性、非平稳的脉搏波信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脉搏信号提取方法来研究脉象是非常必要的。③关于脉象、脉图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多限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心功能4个方面,但能够反映心血管状态的病理指标(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脏和颈动脉超声、炎症指标、血脂异常等)和脉象、脉图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脉象和心血管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④目前脉象客观研究还尚未从脉象基本要素的角度进行量化研究,也就是说,还没有学者去探索有哪些生物信息指标或脉搏参数对判断患者的脉位、脉力、脉长、脉宽、脉流利度、脉紧张度等基本要素可以起到量化作用。

4 方法探析

笔者认为,开展中医脉象客观化研究必须具备以下2个基本前提。第一,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始终的研究思想,是中医脉象理论现代研究不走弯路并能正确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才能使脉象理论现代研究的最终成果既能实现现代语言的科学表述,又能在确定自我主体价值的前提下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第二,合理界定脉象理论体系和具体脉象的描述体系。中医脉象理论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脉象特征及脉证关系了解与认识的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逐步形成的,是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科学模式形成过程。要想验证经验科学所形成结论的正确性,必须回到经验科学的原始材料中去,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理出中医脉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确立具体脉象合理的特征标识,正本清源。

目前,国内外脉象客观化的研究往往是个案式的考察,没有对古代文献的脉象描述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研究。本研究拟以“中医药文献保障系统”为基础[17],对实验脉象进行穷尽式全面排查,编历出古代文献中与其相关的词语与概念,建立脉象描述体系(脉象特征)。该研究可以基本理清中医脉象构成各要素及其关联关系的基本轮廓。

5 相关探索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方法,开发研究关键技术,针对中医药传统脉证知识,构建古代脉象数理模型,将该数理模型运用到现代生物医学及现代中医药文献中,并结合多知识源融合的脉象数理模型分析器,挖掘现代生物学、生化学相关关联指标,进而构建现代脉象数理模型,实现脉象的现代数理量化描述,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

本课题组现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开展针对专业文献文本理解的数据基础研究。研制开发中医药文献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开展行文架构研究,研制中医药语义词典,为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的中医药各项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17-18]。②研制开发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辅助系统,并利用专业语义词典提供的多种词法及句法结构,进行词性、语义类以及共词排除等多种控制,这在国际上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是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理论本身的一种创新与发展[19]。③将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应用到中医药脉象客观量化研究领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沙 洪,赵 舒,王 妍,等.中医脉象多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1-24.

[2] 谭延亮,游开明,陈列尊,等.脉诊客观化研究新思路[J].四川中医,2007, 25(8):21-23.

[3] 凌志远,杨大本.一种新型脉搏换能器的研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3):79-85.

[4] 黄献平,李冰星.BYS14型心电脉象仪与MX811型脉象仪的比较[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66-67.

[5] 曹玉珍,张力新,王超文.三导脉搏波传感装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1996,(11):42-43.

[6] 梁中庆,阮晓声.光闸式桡动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6,13(1):55-57.

[7] 王国力,赵子婴,白金星.PVdF压电薄膜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4,12(4):688-692.

[8] 罗志昌,张 松,杨文鸣.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3):71-79.

[9] 胡家宁,阎述池,王秀章,等.脉象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系统模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134.

[10] 王炳和,郭红霞.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脉搏波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8):193-195.

[11] 柳兆荣,徐 刚,陈 泳,等.动脉中血液脉动流的一种分析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24(2):205-214.

[12] 李晓阳,曾衍均.动脉壁三维含残余应力因素的本构方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28.

[13] 蔡绍皙,王贵学,欧阳克清,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累加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9.

[14] 王东生,雷 磊,李新芳,等.从泊肃叶定律看中医脉象形成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5.

[15] 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描述和检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25(6):318.

[16] 卢贺翔,李 冀.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7,28(2):181-183.

[17] 王振国,刘 耀.对古代科技文献信息构建的理论与文法——中医药古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5,(2):32-34.

第4篇

关键词:脉诊实训;多元化;教学改革;中医诊断学

《难经》云:“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道出切脉是一种技能、本领,要勤于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因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践行脉学理论,体悟脉学文化。为此,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诊脉思维和操作技能,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实训结果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使学生真正掌握切脉的技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

1脉诊多元化实训

1.1集中示教

30名学生在脉诊实训室集合,带教老师将脉诊操作的重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回顾并演示。1.1.1理论讲解再现着重回顾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切脉者与受诊者的坐位,受诊者的姿势及脉枕垫的放置),如何正确确定三关,如何布指、运指,切脉时间的把控及脉象要素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确的是获取准确脉象的前提,规范的操作才能体会到客观真实的脉象信息。1.1.2教师切脉演示脉诊理论回顾后,教师进行切脉演示。首先,随机让一名学生模拟受诊者进行姿势(平臂、直腕、仰掌、前臂与心同一水平)演示,教师给予适当的纠错指导并演示操作脉诊垫的正确手持姿势及放置位置,提醒学生脉诊垫不是切脉的道具,放置的位置会对脉位的深浅产生影响,过于靠前脉位会变深,过于靠后脉位会变浅,从而导致脉象结论失真。其次,在学生的配合下,指导教师现场演示切脉的操作过程:师生模拟医患侧向坐,切脉者中指找到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前后、左右推移寻找,确定脉象位置定关,依次定寸和尺。三指指端平齐,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为了获取指感清晰的脉象,要用指目切脉,因为指目部位触觉较灵敏,与脉体接触面积小,推移灵活,便于指力调节,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不准确。同时布指要注意与患者手臂长短进行疏密的调整等。由于指力比较抽象,在指导学生切脉体验的环节给予指导讲解。总按、单诊的演示操作中,提醒学生不要将其他手指翘起,避免出现兰花指。通过指导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视觉刺激更直观地学习切脉的方法,加深理解和认识。

1.2分组体验

通过脉诊知识的回顾和切脉操作方法的演示,学生对如何切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以致用,趁热打铁,让学生亲自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脉诊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先将30名学生分成2大组,真实脉象体验组和仪器模拟体验组。学生随机6人组成1小组,共5个小组。大组间角色在课程中间时段进行交换体验,即真实脉象体验组变成仪器模拟体验组,反之亦然。1.2.1真实脉象体验组(1)指导学生切脉。小组内学生2人互相切脉,教师给予手把手的指导、纠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确定寸、关、尺三关的位置及正确布指。由于指力比较抽象,举、按、寻力度如何把握,如何调节指力及推移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让指导教师当模特,学生在老师手臂上操作,或者指导教师在学生的手臂上直接操作,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完成知识的内化与重构,从而真正学会如何切脉。(2)同学间交互切脉。学会切脉的方法只是第一步,切脉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常脉与病脉,通过病脉的识别给临床辨证提供重要依据。常脉是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具有“胃、神、根”的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某种脉象。由于学生大多为“常人”,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切脉,训练一息4~5至的技能;并认真体会脉有胃气、有神气、有根的指下感觉,让学生认识到正常人的脉象也有差别,而不是完全相同的,从而对正常脉象有更加客观、全面、深刻的理解,正所谓“知常达变”。(3)障眼双盲切脉。脉诊的基本环节是诊脉的方法、脉象的辨认、脉象的确定、脉象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中脉象的辨认是各个环节的关键[1]。脉象的辨识主要靠指下的感觉,故而很多中医后学都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惑,但是,脉象也有其客观性,脉象要素就从8个方面比较客观的描述了脉象的特点,提供了解开困惑的金钥匙。学生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训练基本掌握了正确切脉的方法,障眼双盲切脉环节的训练,旨在帮助学生静气凝神,专注指下,辨识不同的脉象。过程如下:小组内每名学生用眼罩将双眼遮住,依次给其他5名学生切脉,从脉象8要素认真体察脉象,做好记录,并记住每个同学的脉象特征。障眼双盲切脉法的优点在于更贴近临床,也更加符合中医的思维。学生通过训练,能做到从脉象8要素辨识脉象,体察不同个体的异同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惑。1.2.2仪器模拟体验组脉诊实训除了真实脉象的体验外,还引进了仪器设备,脉象仪器的使用,是脉诊客观化研究成果反哺教学的最好体现。指导教师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而后让学生体验。(1)脉象训练仪体验。脉象训练仪模拟人体的常脉和病脉,让学生在接触临床前对常见病脉有了切身的体验,对病理脉象的指感及特征有了更直接的经验积累,是与理论知识的互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同时,指导教师要提醒学生,脉象训练仪所模拟的脉象与人体的脉象有一定的差别,要辨证地对待,随时与指导教师沟通。(2)脉象采集仪体验。脉象采集仪相对于脉象训练仪更加客观、准确,能真实地依据脉象8要素描记出每个受诊学生的脉象,并辅以脉图和结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个体脉象的差异及左右两手脉象亦可不同,从而领悟到脉象的玄妙和中医的博大精深。

2脉诊多元化考核

脉诊实训环节结束后,为了客观地考察、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及对脉诊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脉诊2站式考核。

2.1脉诊实训抽签考核

第1站考核为脉诊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演示。操作如下:学生随机抽取考核题签,按照题签的题目要求作答或操作演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涵盖的知识点较全面,从总体上考察学生脉诊学习的情况。

2.2障眼双盲切脉考核

以小组为单位,被考核学生用眼罩遮住双眼,指导教师随机从小组内的其他5名学生中选出1名学生,要求被考学生通过脉象辨识,说出该名学生的名字,如果辨认正确,则要求其说明是根据该同学的哪些脉象特征进行辨识的;如果判断错误,则让其再次辨识错误的2名同学的脉象,并指出他们脉象的不同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辨脉识脉的能力。

3教学效果与反馈

脉诊实训与考核多元化的探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学生的满意度可达90%以上。同时,有学生希望能增加脉诊实训的时间,亦有学生反映对病脉的体会有些不够,学生的建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进行调整。

4结语

脉诊多元化实训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抽象深奥的脉象变得具体形象;同时多元化考核方式更拉近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让所学的知识富有生命力[2]。当然,脉诊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日积月累,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积累经验的过程。初学者没有机会到临床体会各种脉象,无法获得对脉象指感、特征的直观认识。通过脉诊多元化的实训与考核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中医常见脉象得到强化训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医脉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3,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2]梁玲,聂坚,张建英.中医诊法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5,21(22):112-114.

第5篇

有一次,我在门诊坐诊,走进一位中年妇女。待她坐下,我便问道:“您哪儿不舒服?”可她并不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把手一伸说:“你拿拿我的脉,看我得的是什么病?”像这样的情况,我遇见过多次。他们认为,一个好的中医生仅凭脉象就可以诊断出病人得了什么病,“拿脉便知”是衡量医术是否高明的标准。

还有一次,一个病人十分肯定地对我说:“我认识的一个医生只通过拿脉就知道病人患没患乙肝,甚至还知道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呢!”这样的话,真令我哭笑不得。

传统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就是看病人的面色、神情、体态、舌象等;“闻”,就是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嗅排出物的气味等;“问”,就是向病人询问现在的病情和既往病史;“切”,则是切脉,以及触按身体有关部位。医生将这四诊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病人得的是什么证,属什么型,这就叫做“四诊合参”。切脉只是四诊中的一诊;过分看重中医的切脉,而忽略了其他三诊,是有失偏颇的。民间常将中医生称为“拿脉先生”,就是这种片面认识的反映。

实际上,中医并不把切脉看得那么神奇。例如,被称为“医圣”的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写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认为“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这里的“上工”“中工”“下工”是指上、中、下三个水平的医生,可见古代中医更看重望诊和问诊。又如,清代名医章楠就曾对庸医故弄玄虚卖弄切脉的行为提出批评:“是故圣贤垂法,首重四端(即四诊),明哲相传,从无二致。奈何习俗相沿,往往不肯尽言病情,若妇女藏于帏幄,不能望其神色,便伸手就诊,欲试医者之术。殊不知一脉所主非一病,一病所现非一脉,若不察外证,而凭脉用药,未有不误人性命者。”

第6篇

研究背景

PD归属中医学震掉振栗颤证等范畴,通常认为本病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目前,西医治疗PD主要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对症治疗,能部分改善早期症状,尚不能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而中医针对不同PD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及整体调节,能够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针灸治疗少有不良反应,与药物之间也无交叉作用,被广泛用于PD的辅助治疗。国内报道的绝大多数临床研究,无论从患者的主观感觉上,还是从部分客观指标上,也都认为针灸能改善PD患者的症状,尤其对早期症状轻的患者,能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多巴胺类药物剂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融入了医患双方的主观和客观判断,在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四诊合参的诊病模式,是取得疗效的基石。同时,中医的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于年龄、病程等因素的影响,帕金森病发展不同阶段的四诊特征及证候也产生变化。因此,要实施高质量的针灸干预PD临床试验,有必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数字化、量化诊断技术,从诊断到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各个环节进行客观化研究。

近50年来现代生物物理科技手段(人机对话技术、语音处理技术、嗅觉传感器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识别、处理、量化、分析、判断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使独具特色的、过去仅凭医家主观判断的心中了了的诊断,有了客观、量化和规范的标准,传统的脉诊、舌诊、闻诊、望面诊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研究PD患者。该设备在脉诊仪、舌诊仪以及闻声诊信息采集处理装置基础上结合人机对话,融合集成四诊信息采集处理于一体。设备系统具有舌谱、闻诊、问诊,中医证候、方药等数据库,能够采集PD患者寸口桡动脉压力脉搏波、标准Ⅱ导心电图、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脉搏波传导速度、舌图及声音等信息,予以数字化、量化处理后,进行四诊合参辨证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干预措施供医师参考。评价该诊疗仪重复稳定性、有效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诊疗仪重复稳定性和四诊辨证及治疗建议结果符合率高,其辅助诊断和治疗建议结果得到临床专家的认可,同时有关于亚健康、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内容的多项临床研究已使用了该诊疗仪。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3方面内容。

1. 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PD患者的舌诊、脉诊、闻诊及问诊数字化信息,对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实现对PD患者各阶段四诊特征、针刺干预措施及疗效反应的实时动态记录,为系统管理疾病提供了方法学上的支持。

2. 根据患者自评报告,结合临床常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形成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数字化PD评分量表,补充和扩展PD的问诊数据库,使科研量表在临床中更加的实用化。

3. 检索针灸古籍中治疗颤证等主要症状的穴位,以及国内外针灸治疗PD相关文献,初步构建针刺干预PD的数据库功能模块。探索形成基于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的针刺治疗PD的数字化医生工作站,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PD的数字化、量化的诊疗技术。

研究步骤

1. 拟从北京三甲医院帕金森病专科门诊招募PD患者,参照中华神经医学会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有患精神疾病、失智、心律失常及中医诊断为无脉、斜飞脉或反关脉者。

2. 采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PD患者的舌诊、脉诊、闻声诊信息,通过系统对脉象的位、数、形、势,舌象的质、苔、色等相关信息、患者的音频信息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取和识别其中的特征性信息。

3. 问诊信息的提取,按制作的病例报告表要求,如实、详细、认真记录表中各项内容。根据患者自评报告,结合国际运动疾病学会帕金森病量表制定工作组提出的对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D ratingscale, UPDRS)及其更新建议,形成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数字化PD评分量表,补充和扩展PD问诊数据库,实现对PD患者问诊信息的数字化。

4. 根据获取脉象、舌象、闻诊及问诊信息与PD患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辨证识别模块,对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合针灸经络辨证模块,形成数字化辨证诊断方案,初步建立四诊信息与PD患者的联系,为辅助诊疗系统对于PD疾病的识别提供参考。

5. 在获得的PD患者的数字化四诊信息特征及辨证分型基础上,检索针灸古籍中治疗颤证震掉振栗等PD主要症状的文献,以及国内外针灸治疗PD相关文献,参照《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的辨证分型及穴位处方标准化预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治疗选用的穴位、针刺手法等内容进行频数分析,以得到针刺干预PD的建议处方。

6. 在突出临床针灸治疗PD有效的头皮针治疗线、辨证加减的特定穴、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如针刺手法、穴位刺激方式、刺激量、留针时间、治疗次数)等内容基础上,根据针刺干预PD的建议处方,以Windows7为操作系统,C++ Builder为开发工具,Microsoft Access 2007为数据库文件格式,建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中针刺干预PD的数据库功能模块,为针灸治疗PD的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创新

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是诊断-治疗-修正诊断-调整治疗的反复过程,注重不同阶段证候的变化。本研究将中医数字化、量化诊断技术用于PD患者,并与针灸临床研究相结合。量化、数字化诊疗技术实现了对患者各阶段四诊特征、干预措施、疗效反应的实时动态记录,为系统管理疾病提供了方法学上的支持,且基于云技术的现代移动医疗服务的迅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医诊疗成本,提高了诊疗水平。

第7篇

【关键词】 脉率; 疾脉; 数脉; 结脉; 规范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较模糊,对一些脉的脉象表现又存在争议,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诊断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中医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众多医家对于某些脉的脉率说法不一,脉率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值得注意。

28 脉中,脉率出现异常的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等。对数脉脉象的描述,最早见于《脉经》,曰:“去来促急”,又有夹行小注曰“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这个六七至道出了数脉的特点,尔后历代脉学书多是以一息六至作为规范的,如《濒湖脉学》曰:“数脉息间常六至。”但数脉的脉率在一息六至的基础上亦应有一定的变动范围,有不少医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难经集注》曰:“去来急促,一息过五至,名数也。”《脉如》曰:“数者脉息辐辏,六至以上。”后来疾脉从数脉中分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数脉的脉象应该很清楚了,古人的这些认识已经为数脉脉率的规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此仍是说法不一。如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为数脉,脉搏 90 ~ 130 次/min[1],而国家统编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和 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脉搏90次/min以上[2,3],此外,还有人认为数脉的脉率在96 ~ 120次/min之间[4],这就让人感到莫衷一是了。仔细分析,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的说法不确切,因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这已得到公认,就连这两本教材本身也是这样写的[2,3],而一息七八至也属于一息五至以上,那么它到底该算是哪个脉呢?这就把数脉与疾脉的脉象搞混了。因此,综合古今文献和临床实际情况,数脉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

对疾脉的脉率,古今看法较为一致,均认为是一息七八至。《诊家枢要》曰:“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八至”。《诊家正眼》曰:“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搏疾”。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140 ~ 160 次/min[1],而 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 140 次/min以上[2]。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一息超过八至的脉尽管在临床上出现得很少,可并不是绝对没有,如《难经》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察病指南》亦云:“一呼一吸脉六至者曰数,为始得病,七至者曰极,八至者曰脱,九至者曰死,十至者曰墓,沉细者困在夜,浮大者困在昼,十一十二至者曰死,沉细夜死,浮大昼死,此为阳病之至脉也,故曰阳病脉数。”而这样的脉并没有相应的脉名,由于其临床意义与疾脉一样,可以将其归入疾脉,因此我们认为,疾脉的脉率定为一息七至以上、脉搏140次/min以上可能更为合适。

结脉的脉率,也有须加以规范之处。记载结脉脉象最早的书籍是《难经》。《难经·八十一难》曰:“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至于结脉的脉率,文中没有提到。直到东汉,张仲景认为结脉的歇止是缓中一止,《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脉经》亦云:“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三指禅》云:“结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和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皆认为结脉的脉象是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1,2]。可见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的脉象得到公认。但结脉脉来缓慢到底是指一息四至的“缓”还是指一息不足四至的“迟”,它的脉率到底是 60 ~ 70 次/min,还是70次/min以下或者是60次/min以下,却说法不一。《活人书》《濒湖脉学》《诊家正眼》《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法统宗》等都说结脉是缓而时一止,《诊宗三昧》《脉理求真》《诊脉三十二辨》《脉如》等书则认为结脉是迟缓而时一止,《脉语》《通雅·脉考》《三指禅》《医学实在易》《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则认为是迟而时一止。这些不同的表述容易让人困惑,因此也有必要对此作出规范。笔者认为,结脉的缓慢应理解成慢于正常脉象,脉来一息四至或一息不足四至,即70次/min以下,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即为结脉。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正常脉象一息四到五至,脉搏72~80次/min ;一息超过五至以上为数脉或急脉,脉搏90次/min以上。那么,如果脉搏为81~90次/min,脉率是否正常,这算是什么脉象呢?对此未有明确说法。因此也有必要由专家研讨对此作出规范。

某些常见脉脉率不规范的问题,不仅不利于脉诊的教学和临床应用,它还影响到脉诊的科学研究。因此,应尽快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对古代医学文献全面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脉诊研究成果,提出各脉规范的脉率标准,以促进脉诊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庄泽澄,吴承玉,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2] 季绍良,成肇智,陈 群,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

第8篇

关键词:中医 证型 标准化

中医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则必须借助具有强大的贮存、快速查阅、挖掘等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强大的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库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仅就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之我见,敬请同道斧正。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由于客观条件造成中医对病的认识不足,所订病名难以确切反映疾病的本质,相反中医的证则是反映疾病某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病对证而言,证更加重要。

中医四诊合参之目的就是为了辨证,准确的辨证是中医疗效的保证。中医辨证是中医面临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医药应用与推广。要解决辨证问题,建立四诊内容包括病名术语标准化信息库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诊内容采集后进行包括中医病名、舌象、脉象等信息数字标准化处理有助于中医辨证,尤其能为中医智能化辨证奠定坚实基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已有了规范性病名标准,建立标准舌诊图信息库也是可行的,同时也是中医信息库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临床时将现场采集的舌象与建立的标准舌诊图信息库通过比较得到最接近的舌诊描述,可减少因人而异对舌诊的误判,更利于得出正确的证型。而建立标准脉象信息库似乎就变得十分困难,获得脉诊客观信息,又直接关系到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脉诊仪,但没有一种能普遍应用,可能研究时都没有考虑以中医的证为指导。笔者以为可进行回顾性证与脉对应研究,建立因证赅脉的标准脉谱图或许能解决“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中医辨脉瓶颈。

观当时是世界医学水平最高,今天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是按病脉证治列题,先病后证。再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2】、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内科学》【3】均是以病列证,体现了同病异治编排体系。中医历来虽有异病同治之实,但还没有以证列病的范本专著。疾病的未知性,证的可辨性,决定了不能建立以证列病的编排体系,只能是以病列证,用病统证。

中医辨证方法很多,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体质辨识、杂病辨证等,但证型构成不外乎阴阳气血风寒暑湿燥火痰瘀等单独或多因素组合加病位而成,即便是因素组合,也不是无限组合,以一种或两种因素最多,三种很少见。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五版教材,下同)所列疾病还没有四种致病因素合力作用的证型,可能系致病因子发生转化,而不是堆积的缘故。这也说明现有疾病的证型不是无限和不确定的。

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列同疾病证型数不同,如痢疾:《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列5证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列9证型,《中医内科学》列6型。如此差异,让人难以适从,不方便学术交流与推广应用。完善以病列证,病证固定是中医标准化建设重要内容。结合病位,采用同一辨证方法获得反映该病发生、演变过程突出病理变化的证型,既是对该病的本质反映,也能标准化该病证型。

又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等有关病证,发现不同疾病相同病机,而证型表述却不一致,并且这种证型还看不出病位所在。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痢疾的湿热蕰结证型与急性血吸虫病的湿热内蕰证型、慢性血吸虫病的气滞血瘀证型与狂病的气血瘀滞证型等等,这种情况还不止于此,这也不利于证型标准化推广。建立各脏腑筋脉等器官组织生理功能与病理特征的信息库,也有助于对受损病位的判定。

再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霍乱4证的中焦湿热证型就采用了三焦辨证,其他3证采用了八纲与脏腑辨证,为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的事例,这种辨证思维不利于证型标准化建立与推广。

笔者无意于评判《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所载证型对与错,而仅从证型标准化建设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

笔者以为:同一疾病采用相同辨证方法,采取病变部位加病因或/和病性模式制定中医证型,将有利于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

2、朱文锋,等.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

3、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第9篇

关键词:慢性胃炎;望闻问切;舌诊;面诊;脉诊;客观化;信息化。

1慢性胃炎舌诊信息研究回顾

1.1舌质变化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观察舌质和舌苔能够了解病变的所在和预后的好坏,是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指标[3]。张志明[4]对12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进行研究,发现依据舌色对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判断率较高,舌形胖嫩可以作为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指标,而糜烂性胃炎及出血性胃炎的舌色以偏红为主。武梦依[5]发现消化系统疾病与舌象关系密切,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象的变化关联明确。吴敏[6]通过观察研究603例患者的舌质和舌苔发现,慢性胃炎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多见红舌、黄苔、厚苔,而虚证以淡红舌、白苔、薄苔多见,舌苔的厚薄常反映病邪的深浅,舌苔的颜色常提示热邪的轻重,而且慢性胃炎以热邪居多。刘越洋[7]观察15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特点,发现轻度患者多为舌淡红有齿痕或胖嫩、腻苔,重度患者多为舌暗红、有裂纹、少苔,中重度患者多为舌暗红、舌面多有裂纹、花剥苔,且舌象变化可作为癌前病变的客观指标。临床实践证明在慢性胃炎的病变过程中,舌质的变化较慢,舌苔的变化快而明显,可以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变化的有效指标[8]。陈分乔[9]临床观察了900例慢性胃炎患者,归纳出病情由轻到重的舌象表现依次是:淡红舌、红舌、黯红舌、青紫舌,还发现萎缩性胃炎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其青紫舌征较为普遍、淡红舌所占比倒较少。

1.2慢性胃炎舌象信息的客观化研究

舌象观察能够判断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病情的深浅以及疾病的变化情况,所以舌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严惠芳[10]认为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舌诊研究,用客观量化来取代人的肉眼观察,才能避免传统舌诊可能存在的肉眼观察误差,对颜色、光泽的表达更加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量化、客观化的判断依据。因此,中医的诊断标准急需客观化,疗效急需用量化数据来论证,而且慢性胃炎的治疗需要依靠中医信息化给予临床指导[11]。陆施婷[12]通过观察97例患者的治疗情况,研究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与胃镜象的关系,证实浅表性胃炎、溃疡、水肿、糜烂、出血、增生、胆汁反流都与舌象表现相关。李梢[13]依据舌苔的颜色将胃炎患者分为寒体和热体人群,同时发现舌苔微生物和传统舌诊之间有重要的联系,并且舌苔微生物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张伟妃[14]研究24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特点,使用舌象数字分析仪检测判读患者的舌象信息,发现舌象的变化能反映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情况。付晶晶[15]采用中医舌脉象数字一体化分析仪检测369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参数,研究发现舌色苔色指数、舌体胖瘦指数、舌苔薄厚指数、腻苔指数等舌象客观参数与慢性胃炎不同证候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舌象参数能为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钱峻[16]通过临床观察患者的舌象,发现50%以上的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舌质表现为青紫舌,而舌苔以自腻苔为多,表明消化系恶性肿瘤之癌毒多以痰湿和瘀血互结的形式存在。以上是对慢性胃炎舌象信息研究的简要回顾。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中医舌诊规范化的实现,将成为推动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研究规范、量化的关键,从而指导慢性胃炎患者的前期预防、临床诊疗、转归和预后。

2慢性胃炎面诊信息研究回顾

2.1面色、面型与慢性胃炎

《望诊遵经》有言:“明其病之应乎色,色之主乎病也。何以言之?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慢性胃炎患者因为长期饮食不当、饮食无规律、营养不足、精神不振等原因,容易发生贫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出现口干咽燥、身倦乏力,甚至口唇发青等[17]。魏建中[18]对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面色观察,发现脾胃气虚型患者常出现虚浮水肿、面色萎黄、四肢倦怠,而脾胃阳虚型患者则面色纳呆、倦怠嗜卧。陆施婷[19]研究发现慢性胃炎出现的浅表性胃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胆汁反流等症状与面诊结果有一定相关性,患者发生浅表性胃炎常出现面色黄、唇色淡红;发生充血常出现少神;发生水肿常出现少神、面色淡白;发生糜烂常出现面色淡红;发生胆汁反流常出现唇色淡红。

2.2慢性胃炎面诊信息的客观化

面部望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面部的颜色、光泽、唇色等特征能够反映人体内部气血的运行状态[20]。近年来,针对传统中医面诊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许多国内外学者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以慢性胃炎等为代表的五脏病开展了中医面诊的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李洪娟[21]利用红外中医检测仪获取人体的红外热图,发现人体内部脏器疾病都可能会影响面部的温度,证实人体面部红外特征和面部不同区域的寒热变化都与人体脏器疾病有一定关联。胡志希[22]用GD-Ⅲ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观察患者额头、左右脸颊、鼻子、下巴的血流容积指标,发现中医理论中“心华于面”“体表-内脏相关”的描述非常准确。张红凯[23]运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系统采集慢性胃炎患者的面部信息,研究发现178例慢性胃炎患者面色判断为黄色者较多,正常面色和红色次之,证实不同脏腑疾病与面部特征参数变化有一定关系。董梦青[24]利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仪分析发现,慢性胃炎组患者面色以黄色、正常面色及红色为主,面色分布相比冠心病、慢性乙肝的参照组有明显差异,为慢性胃炎的中医面诊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王祉[25]运用中医面诊分析系统对459例五脏病患者进行了面部图像分析,发现慢性胃炎组的头面宽指数最高,多见阔鼻型、超狭面型及狭面型,表明面部特征与慢性胃炎疾病发生有关联,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中医面诊信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结果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慢性胃炎的诊疗提供规范化的中医临床指导。由此可见,中医面诊的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慢性胃炎脉诊信息研究回顾

《伤寒论》记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能够反映疾病的部位所在。临床诊疗可以从脉象性质的变化上判断慢性胃炎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并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3.1慢性胃炎脉象研究

孙善琳[26]统计了5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脉象,发现以脉细者居多,占55.2%;其次依次是弦脉、弱脉、数脉、缓脉,占29.6%;其他脉型所占比例为15.2%。杨天权[27]对慢性胃炎的脉象进行分析,发现慢性胃炎以肝郁气滞、横犯脾胃多见,所以脉象多为弦脉,湿热内阻型脉象多为滑脉,阴虚胃热型的脉象多为细脉。张镜人[28]通过统计研究患者的脉象,发现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四型中的脉象规律———即肝郁气滞型常见于慢性胃窦炎,其脉象多见弦脉、细弦脉;湿热内阻型多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其脉象多见滑脉;阴虚胃热型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脉象多见细脉;虚实挟杂型常见于慢性胃炎病程较长患者,其脉象多见细弦脉。

3.2慢性胃炎脉象信息客观化研究

近年来,已有学者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病证脉象、脉图规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李娜[29]采用脉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33例的寸口6部脉图,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提取的脉图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疾病对脉图特征的表现有统计学差异,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较支气管哮喘更宽大而非更高,支气管哮喘较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的收缩期所占比例更大。李福凤[30]采用ZM-Ⅲ型智能脉象仪对140例慢性胃炎不同证型患者进行脉图参数分析,结果发现了慢性胃炎湿证在脉图参数的特异性表现,为进一步了解湿证病理提供了依据。王忆勤[31]调查慢性胃炎患者424例,采用ZM型智能脉象仪进行脉图检测,发现慢性胃炎患者部分脉图参数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同一疾病脉图的变化与该疾病不同证型有一定的关联性。脉诊客观化研究将传统中医脉诊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加强脉诊分析研究,有利于中医脉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脉诊客观化能弥补传统中医脉诊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对于临床诊断和预防疾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