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本科继续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1 16:42: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本科继续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本科继续教育

第1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文件规定的撰写要求及格式规范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一、。电子版毕业论文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应与印刷本一致,不得省略;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整合为一个Word文档,毕业设计(论文)文件名格式:姓名+学号(如:张三0511112299)。

二、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规范化要求

1、统一封面、采用A4纸张、标题(宋体、三号)、目录(宋体、小四号)、中英文摘要(宋体、五号)、关键词(宋体、五号,不超过五个)、文本正文(宋体、小四号)、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工程设计说明书、实验数据、图表、外文译文、附录和评审意见表等。其中工程设计说明书、实验数据、图表、外文译文等项目是否要求由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字数要求:文、经、管、法类一般6000字左右,理、工、医类一般5000字左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特别要求的除外)。

3、页面设置:纸张大小:A4打印纸,页边距:左3cm(装订),上、下、右:各2cm;页眉:1.5cm,页脚:0.75cm;

4、页脚格式: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2页格式为“―2―”)。

5、题目:应能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汉字,可用小标题加以说明。

第2篇

[关键词]竞赛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第一届“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于2011年举行,参赛作品覆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汽车工程、宇航科学等诸多专业方向,第二届竞赛也将于2013年举行。竞赛要求分别基于不同的虚拟仪器软硬件平台,完成测试、控制、自动化或者其他创新性的应用开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竞赛内容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教学密切结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配套竞赛活动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1],对教学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教学改革又将提高竞赛的水平,竞赛与教改互相促进,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

因此,探索新的能力培养模式,将竞赛与教学相互结合,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对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我们根据参加竞赛的总结分析以及在比赛过程中的交流沟通,对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重课程衔接,提高综合能力

现代测控技术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测试理论、仪器原理、计算机接口、总线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图形化编程于一身,这些知识相互衔接、相互应用,使得基于PC机的测控系统正向着高效、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在开发虚拟仪器系统时,从方案论证、硬件设计制作、硬件与计算机的接口、软件算法和界面实现,到系统调试,要求设计者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系统概念。

从以往学生的学习和参加竞赛的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对各单个知识点以及每一门学过的课程都很熟悉,但是在对如何将各门课程衔接起来,将各个知识点综合到一个系统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从课程设置来看,有些课程之间的设置内容部分重复,有些课程之间的衔接却不够,而有的课程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增设的,过分强调该课程的个性,缺乏系统性,于教于学都不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各门课程的学习,缺乏追求知识的主动性,缺乏综合系统设计的机会、缺乏科研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们以“注重基础,跟踪发展,兼顾综合,合理重组”为指导思想,对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和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整合不合理的课程,增加系统设计课程,以测控技术为主线加强各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在各课程中加入最新的发展技术,使学生能及时学习和跟踪新技术,了解新的发展方向,并在授课过程中加强系统设计内容。

另外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学生到三年级下学期才开始上专业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测控技术专业了解较少,为了让学生更早的接触专业课程,在满足先修课前提下,将部分专业课程前移,学生可以将专业课程和一些基础课程更紧密地结合,更早对测控系统有整体的理解,加上相应的实践环节,可以提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二年级的同学就可以准备参加竞赛。

二、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解决问题能力

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用于仪器的开发,为此我们开设了专门的课程。由于该课程为双语课程,部分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所以原来的课程内容偏基础编程,而对于竞赛和实际的系统开发,要求具有高级编程知识,我们考虑在课程中提高高级编程比例,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指导他们学习网站的资料,完成较难的习题,并进一步实现自命题软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为参加竞赛打下基础。另外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该语言基本编程技巧,但对于如何与其它课程结合以及如何在虚拟仪器系统中应用还不太清楚,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后续课程的知识点,结合测控系统讲解一些简单的仪器开发实例。

整合后的课程虚拟仪器系统设计在原来自动测试系统课程(包括GPIB、PXI、VXI和LXI)基础上增加数据采集以及系统设计内容,利用实验室配置的GPIB、PXI以及数据采集设备,学生可组建开发虚拟仪器系统,完成相应的实验。虚拟仪器竞赛的综合组命题与该课程内容非常相关,我们考虑在课程教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设计一些综合实验以及开放性实验,为学生竞赛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目前利用网络搭建测试系统,在网络上进行测试和数据采集,可以实现远程测试与诊断、测试设备和数据的共享、多台设备的协同互连测试,是未来综合测控系统的发展方向。络化测试技术课程结合网络技术,并与测控技术相结合,较全面的介绍网络化测试的发展过程、体系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如何利用相应的软硬件组建远程测试系统、如何进行分布式测试。网络化测试技术一般可与虚拟仪器技术及新型的网络化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组成网络化测试系统。这类系统设计的课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作为竞赛的训练内容、学生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提高他们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学生的竞赛培训以及创新项目的指导总结分析,现有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验证性实验偏多,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偏少,学生往往是按步就班完成实验,没有达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学生参加竞赛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些问题:

思维不活跃、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等。

可以通过课程内增加设计型实验,课外增加开放性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开设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搭建完整的测控系统,帮助他们建立综合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们准备对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该课程在测试理论、计算机接口技术、数据采集、仪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虚拟仪器的开发与应用,可利用的开发语言有汇编、C语言、LabVIEW或LabWindows/CVI,可进行示波器、信号源、电压表等通用虚拟仪器的开发以及温湿度的测试、电机转速的测控等,要求学生在完全理解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拟订方案,在已有平台上搭建电路,编写程序,自行开发定义仪器或系统的功能并设计虚拟面板,该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以测控系统为主线,从信号的检测、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到信号的显示与共享,以整体系统的概念把相应课程的内容衔接起来。在命题实验的基础上,考虑增加自主实验,提供硬件平台,让学生自行设计完整的测控系统,并以个性化的形式设计界面,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

四、总结和展望

科技竞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二者相互促进,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将继续积极参加竞赛,通过竞赛总结经验,分析学生在实践动手、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今后的教学和参赛中,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可以采用研究生加本科生的组队方式,让研究生协助指导本科生,一方面可以培训本科生较快地掌握必备的知识,进行设计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2)向其他院校学习经验,收集已有的设计案例,编写既可用于竞赛培训,又可用于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等的讲义,利用好的案例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综合能力。

(3)进一步深入教学改革,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跟踪前沿技术,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利用测控技术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南京邮电大学校教改项目,项目名称: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探索,编号:JG00511JX36

[参考文献]

[1]方宝富,王浩,胡学钢等.基于教学竞赛一体化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4):5-8

[2]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2010,(8):67-68.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 继续教育 创新 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268-01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迅速改变着全球的面貌,,特别是在计算机广泛使用和“信息高速公路”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则是以人的知识(智力)为生产第一要素。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势必成为国际经济的主角。对每一个国家来说,谁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谁就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知识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源泉是创新,创新能力与民族的前途共命运。众所周知,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这已经过历史实践的验证是我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今后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对于我们图书馆界来说,培养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专业人员,造就知识创新人才则是我们在新世纪初首要完成的任务。

1. 对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的分析

如今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全国举办调查听证会,提出图书馆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组织。1975年,在美国高等教育法案的支持和资助下,正式成立了图书馆继续教育组织网络,对图书馆的继续教育给予督促和管理。另外,英国图书馆协会和日本国立图书馆在继续教育方面也有相应的条款来规范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应当承认,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是进入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条件。加上政府和各级领导者的重视,图书馆教育搞得比较好,馆员专业素质也很高。而在我国,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与水平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图书馆专业人员相匹。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图书馆专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21世纪的图书馆是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人将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从我国公共图书馆目前人员的状况来看,整体素质偏低。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与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学历偏低是密切相关的。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仅占全馆人员的6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图书馆,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仅占全馆人员的90%左右,话及中等以下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的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毕业者占不到本馆员工的50%。近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图书馆内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更是大量流失,他们不是下海创业,就是另谋高就。而大多数无所作为,能耐不大的专业人员则仍然固守在图书馆这块阵地上,紧紧抱着这个“铁饭碗”不愿撒手。长期以来,正是这种局面的束缚,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处于缓慢的上升程度,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

1.2 图书馆专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在我们图书馆界,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内,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占图书馆总体人数的比例很小。一些专业人员即使是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大部分也都是其他学科专业毕业,或由其他行业转行到图书馆来的。我们大家清楚,我们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人员只熟悉自己所学过的专业;其他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和理科专业的毕业生对图书馆专业深层次的内容又了解不多,尽管他们都是大学生,但在图书馆岗位还不算十分称职,不能得心应手地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咨询问题,或完成好图书馆难度较强的业务工作。另外,在公共图书馆内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高层次的工作并非是高职人员去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研究工作的发展和工作质量的保证。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所履行的大部分职能将被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所代替,图书馆管理人员现在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需对所有的专业人员再进行继续教育,以补充和更新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很难适应现代信息管理、服务和文献数据库开发等工作。

2. 公共图书馆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

21世纪是继续教育的世纪,各国都把继续教育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图书馆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就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2.1 深入持久地开展图书馆继续教育

开展继续教育对图书馆来说虽然不是一项新的工作领域 ,但开展继续教育的层次和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现在对待继续教育有一种“两头热中间冷”的倾向,从上面看,中央反复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下面看,个人学习知识和“充电”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对有的图书馆馆长来说,由于他对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足,没有把图书馆继续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或许他们整天忙于烦琐的事务;或许谈及开展继续教育的经费不足;或许有教学场地和教学师资的不足等等。其实,要想开展好图书馆继续教育必须调动两个积极性:一个是各级领导(包括图书馆上级主管领导和图书馆馆长)要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增强开展图书馆继续教育的意识和观念,这是促使图书馆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要对图书馆馆员进行教育,帮助其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在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就很难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而图书馆迎接挑战的最佳选择就是积极接受图书馆继续教育。

2.2 改革用人制度实施专业人员竞争上岗

目前,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内,都普遍存在专业人员职称(或专业职务)与实际能力不相符的现象。一些人凭自己的学历和资历获得了相应的专业职称,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本不能胜任相应专业职称的工作,许多难度较高的工作却由低职称的专业人员承担。这样就造成了职称高低无所谓,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一些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要彻底扭转这种不尽合理的现象,实行专业人员竞争上岗则是一个极好的办法。其实,在许多图书馆已经实行了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有些图书馆还有着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如果在一个图书馆,有几个人不能竞争上岗,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和专业素质差应该是两条主要的原因。一个人有了压力感和紧迫感,就能促使其再次拿起书本,接受继续教育。当然,实行竞争上岗的这种办法,在待遇和物质奖励等方面也应有所兑现,因为人人都有“无利不起早”的这种传统观念。只要建立了一种新的用人机制,就能调动图书馆员工攀高的情绪,使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图书馆储备更多的业务骨干。

2.3 尽快培养网络化技术人才

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正把传统的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的境地。这对现代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既需要大批的精通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人才,但更需要熟悉计算机知识,掌握自动化技术的网络化人才。目前,图书馆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网络系统维护人员,要求其有较专深的自动化网络知识和硬件维护能力;二是自动化系统操作人员,要求其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上检索及信息服务能力。笔者认为,图书馆不仅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化人才,而且要千方百计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档次的网络化人才,迅速改变图书馆专业队伍原来不合理的专业结构,只有这样我们的专业队伍才能适应新世纪赋予图书馆的使命,而不被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所淘汰。

2.4 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同时还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图书馆要迎接当今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挑战,除了培养各个专科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更多地造就图书馆复合型创新人才,因为创新人才是图书馆人才资源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努力培养思想道德高尚,富有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广博,网络技术过硬,一专多能,一兼多职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下一步实现数字图书馆,开发和建设标准规范数据库,做好信息检索和服务工作,储备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图书馆创新人才是关系到图书馆事业持久发展的一项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借鉴国外继续教育成功的经验,紧密联系我国图书馆工作的实际,从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出发,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把图书馆继续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不懈地努力,为培养更多地复合型创新人才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第4篇

1.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山西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山西太原 030001;3.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 探究太原市目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方法 以太原市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自拟。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8.5%的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的人认为临床进修作为继续教育的方式效果更好;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中工作因素占49.5%,占据首位。结论 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关键词 ] 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2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需要在职的医务人员不断的去学习和补足自身[1],为了探究目前太原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状况,为在职培训提供必要的依据,笔者于2013年4月—2013年6月期间进行了太原市5家社区的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2013年4月—2013年6月期间调查的太原市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工作类别包括医生、护士、医疗管理人员及药房管理人员。包括男89人,女111人,年龄22~5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59人,大专76人,中专及以下65人。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要求调查人员了解调查内容,能够对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清晰解答。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自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是否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临床进修、参观学习、现场讲座、网络授课等)、影响继续教育的原因(工作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其他因素等)等,除基本资料外,均以问答形式体现。共发放问卷200份,采用不记名调查,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回收200份问卷,问卷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整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率对比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继续教育态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157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占总数的78.5%,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本科及以上学历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要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继续教育形式调查结果

在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调查方面,104人认为临床进修最合适,占52.0%;其次是参观学习,共65人,占32.5%;赞同现场讲座形式的共22人,占11.0%;认为网络授课较好的仅9人,占4.5%。见表2。

2.3 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

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调查中工作因素占49.5%(99),占据首位,其次则是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占21.5%(43)、18.0%(36)、7.5%(15)、3.5%(7)。见表3。

3 讨论

医学是一门基于临床经验的发展性学科,继续教育对于提高各个岗位上的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状况来看,医学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国内外医学发展的不同步,导致医学教育内容没有能够与时俱进,缺乏一些新知识的引进力度和深度,加上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学员对于继续教育的内容往往一知半解,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尤其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而言,单位条件限制和繁重的工作是目前限制在岗医生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78.5%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都是有继续教育的期望的,这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整体的继续教育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学历越高则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越积极,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调查结果与艾红梅的调查结果相近[2],这说明学历越高越能感受到现代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关注和期望,对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相应提高。

从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调查来看,52.0%的社区医务人员认为继续教育应当以实践较多的形式展开,这说明在职医务人员更注重一些临床新技术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不希望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止于理论,在与调查对象的交流中我们也发现希望采取网络授课的多为年轻人,而绝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授课这种非接触性质的继续教育方式很难产生身历其境的感觉,没有现场的互动来加深记忆,这和丁原全[3]的研究结果相近。同样,大多数人认为临床进修是最能提高自身的方式。因此建议在相关单位在保证自身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4]。

而从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方面来看,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是工作因素则是最主要的,占总体的49.5%,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是负责群众保健、预防以及基本医疗的第一线,工作繁重,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建议单位可以考虑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有层次的展开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此外,经济因素和家庭因素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分别占21.5%和18.0%,这个结果与陈妍茹等人[5-6]的研究结果不同,考虑原因是因为调查对象年龄层分布问题,而针对经济问题王蓉等人提出的由社区医院组织,聘请上级医院医师定期进行讲座及临床示范,并不定时安排医务人员参加会议进行学习,为在岗人员继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7-8]。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59-60.

[2] 艾红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2):91-94.

[3] 丁原全.基层卫生士官继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0):1158-1160.

[4] 邱小雪,陈玉蓓.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结合护理岗位管理的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7):3642-3644.

[5] 陈妍茹,韩大海,张满银.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模型[J].继续教育,2013(9):9-13.

[6] 王蓉,高红,赵玲,等.成人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56-57.

[7] 陈瑄,朱斯洪,张穗初,等.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8):243-244.

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一、民办高校本科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

民办高校本科继续教育在近些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教育模式中,通常容易让学生陷入只为获取相关学历的困境,培养方案的不完善,导致难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当前民办高校的教育结构落后,本身与产业结构就存在矛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需要的人才转变为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也能熟练地额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落后,与中国大部分公办高校类似,以学校的逻辑揣测市场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市场真正的需求来决定人才的培养。在继续教育结业后,学生又面临着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出现的问题

(一)培养方式有误。民办高校在我国的生存环境受到公办高校的积挤压,竞争十分激烈。民办高校急于求成,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出现了很多的的误区。学校的定位不准,民办高校以公办高校本科教学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用这样的标准来建设学校,没有根据学校的现状、学生的水平来进行继续教育。普遍采用“批量化生产”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标准都相同。

(二)缺乏特色。民办高校的教育与公办高校的教育是有区别的,民办高校之间缺乏特色也是很大的问题,学历教育定位与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使高校间的继续教育趋于相同,相互之间只对劣势进行比较,没有特色和优势可比。另外,不同区域的民办高校也没有显示自身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结构是各异的,继续教育没有体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之不相适应。

(三)人才培养的时效滞后。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的制定,学生对知识的接收都不是实时的,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可能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前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学校在设置专业之前,往往只会跟随社会当前的需要,没有细致的分析专业的未来走向,不具有前瞻性,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完毕后,社会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

三、民办高校本科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对策

(一)找准自身定位。要找准继续教育的定位,民办高校首先要找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潮流中自身的发展空间,明确继续教育在学校教学活动处于什么位置,对继续教育作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坚持自身的定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二)构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民办高校必须正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摒弃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社会与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的体系,以培养社会所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原则性的指导。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深化体系改革,完善体系内容。

(三)积极创新,发展特色。教育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必须打破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趋同性”,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民办学校在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学校所处的环境、地域因素、学校周边地区的人口、科学技术水平、文化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在西部的学校教育方式不能沿袭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办学特色,必须结合西部的状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与调整。民办高校应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有专业好、适应性强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与创新的复合发展。

(四)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继续教育的基础,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对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继续教育的成果都有积极作用。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的专业培训,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学习完毕后,进行相应的考核。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对民办高校十分必要,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之外,还应对教师的工程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作出要求。比如目前在公办大学本科教育中,许多教师既在大学中任课,又是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五)创造“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学校应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合作发展,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校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而是将学校、科研单位以及生产企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学校提供人才资源、科研单位提供先进的技术、生产企业提供场地和机会,让三者之间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结束语:继续教育的核心是建立终身教育机制,对被教育者的综合能力进行培训,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继续教育在全国高校中不断发展,通过不同的形式办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弥补了现阶段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本人杨今年32岁,正处于人生干事业的黄金年龄段,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勇于创新.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毕业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中级职称.我竞聘的岗位是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三校整合后本人在工商管理系工作,担任专职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共承担了7门以上专业课程,近2000多学时的教学任务.年本人参与组织建设了ERP沙盘模拟实训室、ERP财务综合实训室、商务谈判综合实训室.以及各实训室的软件安装.使之成为学院评估工作中的亮点之一,并且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

年7月带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ERP沙盘企业模拟对抗赛"总决赛,获得冠军.年5月为学院争取到了由教育部教职委组织的"全国ERP沙盘企业模拟对抗赛"辽宁赛区,主赛场的主办权,且将主办权延续至今.年6月带队参加了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ERP沙盘企业模拟对抗赛"总决赛,获得了三等奖.并为我院争得"经济管理类示范实训中心"证书及牌匾.我个人获得了"优秀双师型教师"证书.

年7月在大连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获得"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证书".

由于工作需要20年到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主要负责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招生录取工作.在此期间完成了大量的考务工作和级本科专科毕业生的验印以及上报年招生计划等工作.

假如我能够竞聘上这个岗位我相信我有能力配合院长做好继续教育学院的工作.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强继续教育学院的宣传力度

2、扩大招生规模

3、加强校企合作为那些在职人员做好学历提升工作,为企业输送高学历人才.

4、加强考务管理、毕业生验印以及学籍管理工作.

各位领导老师无论此次竞聘结果如何,我的工作热情都不会改变,我的生活态度都会依然,以为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

第7篇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单一定位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滞后于时展对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元期望

过去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定位于高等学历教育,是基于出现的人才断层,这一定位在当时确实满足了许多人对高等学历的需要,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知识型、技能型、研究型及复合型人才等,而过去传统的继续教育已习惯于对单一学历型人才的培养,缺少应对现实变化的准备,忽视成人学习者的多元学习需求,没有积极寻求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开拓新的教育服务市场,以致于面对新形势对教育的新需求,准备不充分。又由于高校扩招,取消对报考年龄的限制,所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单一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渐萎缩,难以符合社会的需要,滞后于时代对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元期望。

目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办学形式上仍以全日制、夜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学历教育为主。由于成人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岗位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则愈来愈显得必要,但目前还比较缺乏;在学历教育中,有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等,但主要是专科层次,办学层次低级化。随着成人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对人才层次需求的提高,这一定位也明显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需要,急需调整。

(二)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与普通高校趋同,缺少自身特色

由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定位于高等学历教育,所以在培养模式上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重学科本位轻能力本位,重理论学术轻实践应用,缺乏研究成人的职业性、心理上的成熟性、时间上的业余性、知识上的实用性等特点。同时在专业设置、开设的课程和教材、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也与普通高校趋同,缺少对自身特色的研究和开发,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拓展服务功能,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单一的学历教育模式,几十年一贯的夜大、函授、脱产学习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随着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需要继续教育机构为人们提供满足其一生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21世纪的教育要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与人交往为重点教育内容”。因此,新形势下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要及时意识这一需求,积极改变学历教育一枝独秀的格局,及时调整办学形式,以灵活性、大众性、多样化来适应社会的需求。除开展系统的学历教育外,还应根据经济发展、人才市场变化、社会需要及专业特点,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把增强上岗竞争力的灵活多样的高层次岗位培训和以增加新知、个人发展和完善、培养能力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当成应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多元化除了指办学形式以外,还包括继续教育的内容多元化。由于成人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教育服务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多元教育将成为21世纪继续教育努力的方向,因此,要增加“量”,增加继续教育的知识量,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另外,还要提高“质”,即继续教育不再单纯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谋生”手段,而应成为适应社会、陶冶情趣、完善自身、发展个性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新科技知识教育、实用技术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以及闲暇教育等将成为21,世纪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提升、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走高标准、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人才规格必然是高层次的,而继续教育原来以专科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和层次显然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智能型、复合型人才将会引起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和层次的战略转移,推进继续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

1、岗位培训转向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智能型人才为主的高层次培训;

2、继续教育转向以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为主要培训对象,以更新知识结构、增添、扩充高新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

3、学历教育将转向培养以第二学历、第三学历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和以高新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这方面已走在前列。远程教育部除已开设专科升本科、职业培训等类型的教育培训外,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又开设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国际合作培训部设有国际工程硕士交流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在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流院校合作中,开展了包括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学位课程培训。北方交通大学可以在本校已设置的本、专科专业和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范围内,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学士、硕士学位教育。

第8篇

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是搞好档案专业教育的关键。2003年以来,省档案局为了加强档案干部培训工作,把档案干部的资格培训列入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作为一项目标管理的硬性任务,下达给各市、州、地,要求如期完成,年终检查评比,使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从组织上、管理上得到进一步落实。

搞好协调,联合办学

1992年以来,省局与省人事厅商定,省人事厅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全省人事工作的内容之一,全省统一安排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每年与省档案局联合发文,对档案干部岗位培训的对象、学习内容、时间安排、考核办法、结业事项等提出要求,两家共同钤印,共同颁发岗位培训资格证书。2002年,省人事厅和省档案局联合发出《甘肃省档案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在全省档案工作岗位的人员实行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制度,既坚持了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又强化了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由于实行了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各级档案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十分重视档案人员的资格培训工作,积极为省局选送学员。一些企事业单位把有无档案工作岗位资格证书作为本人是否上岗的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

为了加强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2000年,甘肃省档案局和甘肃省人事厅联合下发了《甘肃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省局每年都安排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学习《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去年省人事厅又批准省档案局为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走向了规范化、正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与此同时,甘肃省档案局还十分重视学历教育,先后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联合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档案专业大专班,培养档案专业大专毕业生1769名;还开办了甘肃档案学校,培养档案专业中专毕业生1500多名;与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联合,在全省开考了档案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已毕业档案专业本科大学生13名,目前,还有20余名档案专业本科段的学员在读。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省档案干部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原来的28.87%增长到65.72%,增长了36.85个百分点,有效地改善了全省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选好教师, 更新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档案业务工作的范围、内容、门类不断扩展,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在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改革在不断深化。档案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胆改革。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武装教师,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先后有5人次参加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师资培训班,请兄弟单位的专家、教授到省档案局举办的培训班授课。同时,根据《甘肃省档案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任了9名兼职教师,作为档案干部培训班的兼职教师,被聘任的兼职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不少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吉林大学历史档案系的毕业生,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档案事业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原有的教材内容、教学观点已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为此,科教处的同志对照全国各省市编印的五六种教材,从中选优,挑选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教材。从2002年开始,全省档案干部岗位资格培训班选用湖南省档案局编印的《现代档案学理论与应用》,受到老师和学员的好评;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在岗位资格培训班适时增加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们学而不厌,常学常新。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先后选用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以及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等教材,使教材的更新度尽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广大干部通过档案继续教育的培训,真正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起来,真正学到档案学理论的前沿科学知识。

第9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均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简称二工大,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经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主校区和若干个分校区组成。主校区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教育园区,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发展高水平国际化的高职教育,同时举办富有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承担一定规模的继续教育。

2009年4月,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列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0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第二批计划高校。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