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外国文学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23 04:09: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外国文学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外国文学教学

第1篇

一、外国文学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实施2012版教学方案以来,外国文学的课时在不断的缩减,再加上由于外国作家作品众多,学生不容易记住,且作品篇幅长,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二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更愿意学习和理解本国的文学作品,接受与自己年龄跨度小的作家作品,对外国文学作家有排斥心理。三是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没有创新。本身课程就难度大,知识体系庞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缺少新意,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本身阅读作品文本少,积累的知识比较薄弱,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知识传授完,并且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显得进退两难。这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寻找与学生交流机会,拓宽教学渠道,而新媒体的形式,恰恰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在课外开拓多种途径,如建立外国文学博客群、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等。

二、外国文学教学对策

(一)拓宽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教学内容侧重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且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和信息。无疑,这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跨学科教学,挖掘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外国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核心内容就是贯穿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学生之所以认为学习外国文学困难较多。是因为走进外国文学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那就需要教师多角度的进行讲授,比如讲授《简爱》时可以结合学生们的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形式主义阐述西方“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从文本角度讲授《简爱》与哥特式的小说传统;用心理分析方法讲授作者与《简爱》的关系等,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意识和科研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是巧妙运用网络影视资源,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形象而直观的资料。外国文学不仅信息量大,理论性强,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很多经典作品被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像资料,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支持。在新媒体时代,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的结合成为一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丰富的影视资源,把学生“召唤”到文本中来。如讲授古希腊文学的荷马史诗,我们预先设计问题,然后播放电影《特洛伊》(2004)与《奥德修斯与迷雾之岛》(2008)的精彩片段,与《荷马史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观看影片,并将文本和影片进行比较分析,以弥补教材知识和课堂学习的不足。三是引入比较意识,树立比较文学的观念,建立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的有机的内在联系。比较文学所强调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把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能够宏观地把握世界文学的本质,找到共同的“文心”或“诗心”。如把“多余人”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来讲授,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等方面比较俄国“多余人”、日本“多余人”与中国“多余人”的异同,探讨“多余人”的悲剧成因、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四是引入前沿观点,有争议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引入前沿观点,并融入教师自己的评价,力求使课堂充满思辨色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时,很多教材的版本都把这一时期定义为漫长的黑暗的一千年,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将对中世纪的评价最前沿的观点引入课堂,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二)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国文学就必须走出教学方法的困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实践性。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利用新媒体将课堂授课、讨论交流、课外阅读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师生可以双向交流。在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设微博、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在微博上可以设计板块,根据学生在微博上的反馈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或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有效沟通;也可以提前在微博上教授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去学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微博留言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私人订制”的模式,有效的缓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二是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或者是小型话剧演出,活动在教学初期就进行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组合,朗诵的形式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适当的配上音乐。小型话剧需要学生们对作品的原著进行解读,如《哈姆雷特》《李尔王》《达尔杜弗》等,从服装、道具、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融入时代背景因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文本。经过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们阅读原著,提高学习兴趣。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又可以在国家精品课程网、芦笛外国文学论坛等校外网站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网、文贝网等网站及时掌握学术界的最近动态。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而且可以促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局面,从而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互相交流和协同学习。

三、结语

第2篇

(一)教学对象性格特点和知识接受习惯的改变对外国文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年龄层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特点体现为有主见、有思想,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接受信息较快,但缺乏耐心,面对名著如林的外国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足的现象。而文学作品阅读的多少与好坏,又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外国文学,更影响文学课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亟需改革。另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面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性强。世俗化、功利化的情况在大学漫延,使外国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倍受冷落,受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社会影响,高校文科生中出现了学文学的不读外国文学名著、文学专业的没文学气质的怪现象。

(二)外国文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都增加了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难度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它较其它文学类课程而言,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有两层障碍,一层是文化上的间隔,一层是时空上的间隔,这使得曾经的外国文学经典成为一座座让人仰望的文学高峰令学生望而却步,面对外国文学经典著作,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部分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惯而放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亲自体味文本,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导致外国文学课堂出现讲授与接受衔接不好的尴尬局面。

(三)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外国文学课面临着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在有限的学时期间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转换和改变提出了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知识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对外国名著望而生畏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找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以人文知识促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外国文学所以难,难在理解上。在课程讲授时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文本的解说中来,例如:在讲解绪论“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时,可以插入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文学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增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这部名著的政治色彩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它的时代意义、体会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在作品讲授中可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人文融入到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二)以人文知识促美育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拓宽视野要想使外国文学这门传统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精神价值和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美育和德育作用,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就是将人文知识渗入到教学中去。因为人文知识蕴涵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其中也囊括了许多美学观点,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作品的内在美,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赏鉴和批评更具理论深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美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在讲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把现实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画家弗郎索瓦•布歇的组画《蓬帕杜夫人像》与现实主义画风倡导者库尔贝的《浴女》进行比较,通过对古典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艺术效果的强烈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品在那个时代的重大意义,充分掌握现实主义的艺术源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借用现代媒体技术,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外国文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时恰当运用网络及其他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的教学效果。课下借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文本的阅读,课上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选取适量的图片、音乐和截取影视片断,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在课堂讲授中创建一种“情境”,外国文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无法让学生进入文学故事本身,但“情境”的创设,可以发挥发多媒体优势,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文本中去,例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高老头居住的公寓环境描写”章节内容时,我们播放电影故事《高老头》中的片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巴尔扎克对高老头所住公寓白描的文学语言以画面的形、声、言、行展现出来,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巴尔扎克艺术特点的了解。当然,我们在注意增强外国文学课程文学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课程质量的提升。毕竟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和解说本身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部分。但文艺方法的融入应当突破陈旧的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摆脱将文学史冠以各种“主义”。而应将新的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与外国文学教学融为一体。尝试将原型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等多种理论方法运用到外国文学文本的阐释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例如:在讲授希腊文学史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明白那个时期出现的诸多文学原型(如“俄底浦斯情结”)是如何成为文学传统而被后人继承下来的,它们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源头走出来的神话等文学原型是怎样作为文学传统并影响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评价古希腊文化时所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摇篮与武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第3篇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着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着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着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着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着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着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着《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着《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着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着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着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着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着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着加我”、“我”加原着、原着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着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着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着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着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着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白痴》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着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着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着影视只是了解原着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着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着、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着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着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着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着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着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着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着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着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着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着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着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着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着影视和原着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着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着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着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着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4篇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突出这个特点,而就文学自身的性质来看,阅读、接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积极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至于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应该结合具体贴切的作品去慢慢渗透,如荷马史诗中英雄们的个体本位意识(以阿喀琉斯为代表)、集体意识(以郝克托尔为代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深层思考等等,在这些作品的教学赏析中,都可以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际上,在西方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与伦理、道德紧紧相连的。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起到补充作用。

    而目前,在高职有限的教学计划中,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化和道德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教育的功能讲,真正的人文教育有别于政治课的理性说教,不是以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去要求学生,而是通过心灵的潜移默化去修正学生的品行;不是让学生听别人说这“不准”那“不能”,而是学会让心灵告诉自己是非美丑,并择善而从。一个是以“堵漏”去禁绝,一个是以“疏导”去启真。因此,外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是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的。外国文学教学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纯文学”,去培养“精英人才”、“学术人才”。现在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而在欣赏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如《浮士德》、《老人与海》等类似作品时,我们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欣赏《李尔王》、《高老头》时,我们应辩证分析看待李尔王和高老头对子女的爱,并与当今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啃老族”联系起来,来反思一些实际问题: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如何回报父母等。通过这种联想思维,从而把德育、伦理等人文素质渗透到教学中,使外国文学的学习跳出狭隘的理论层面,从而具有实际意义。

    其实学习文学本身就不应该在纯文学氧吧里去呼吸,有时它也会像技能型学科那样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然外国文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承担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注意调动、运用多种手段、方法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对我们老师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抓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他们功利的心进入文学意境中去接受洗礼,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一、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已经是最后一学年了,而在此之前的初高中、高职前两年学习阶段,学生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不像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那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异质文化的差异往往成为他们理解外国文学的阻碍,再加之社会因素,急功近利、浮躁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而再结合到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远比教师自己个人详细的讲授来的更为重要,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我们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要经常、较多、自觉、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方法使用其中,而不是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作为两门独立学科鲜明地割裂开来,涉及到相关作品时,将中外文学作品个案进行详尽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赏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彰显出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如讲授《美狄亚》时,可把它与中国诗经中的《氓》进行比较,同是写古代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同是弃妇形象,由于两人身处于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因而命运抉择也截然不同。

    类似于这样的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在课后有兴趣去读原着,并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用比较的眼光看待问题,视野得以开阔。二、教学手段应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多媒体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以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外国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很难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这时只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进行比较后才能让学生直观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而比较作品则需要很长时间复述,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时利用教学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到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陶器的生动自然,中世纪圣父、圣母、圣子题材的单一,颜色的暗淡、忧郁,文艺复兴时期各大家笔下人物线条的优美,脸部表情的生动,人物关系的和谐。

第5篇

其实应该在肯定经济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环节来探讨外国文学史的流变,并要特别突出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西方文学与文化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西方文化从特质上来看属于酒神文化、太阳神文化。这种文化从源头上根源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古希腊先民是个海上“商业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促使古希腊初民形成了乐观、自由、活泼、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心态。这种民族心态表现在文学上,就形成热爱生活,以人为本,执著现世,无视来生,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文学精神。

而这种人文精神滋养了整个西方的民族文化,使整个西方文学史始终贯穿着人生价值观念和人学母题。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单一的国别文学发展的线索、阅读作品,做一些例行的赏析,而是承担着教育人、引导人的神圣责任,通过对异域文化在感知世界、认识人生、表达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学习与比较,从更高层面上感知异域文化,发展、完善、提高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文化和文学本来就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教会学生在漫长的文学史中去体会文化的传承,特别注意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好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达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文学史的文化因素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外国文学囊括了中国以外的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的文学,面对这样浩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好,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史而言,古代是起点,近代是重点,现当代是难点。欧洲近代文学成就尤其突出,是重点讲授的部分,而现当代文学却作为选修课来讲,显然不是教学重点。至于东方文学就更不入流了。

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西方,并且厚古薄今,远详近略。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系统性,这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如果在教学中忽视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文学思潮,就会使学生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知之甚少,对新的文本解读方法也很陌生,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广阔学术视阈的形成。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势在必行。在讲授欧洲近代文学的同时,要增加对20世纪文学的讲授。

第6篇

    21世纪70年代西方首先发生了关于“经典”问题的论争,随后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那么什么是经典呢?“经典,按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指权威性的着作。在英语中,classic作为形容词指最优秀的、杰出的、传统的、不朽的、典型的等,作为名词指杰作、名着、第一流的作家和着作、古典作品等。按这种词义来说文学的经典机制,可概括为是以文学中的杰作、名着为范本,以之来引导、评价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种秩序和规则。”[2]由此可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检验,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淘汰之后存留下来的。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熔铸了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精华。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介手段的产生无疑对经典文本构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在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重要媒介的今天,经典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在后现代,文学经典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物质生产需要前代留下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同样也需要前代留下的精神生产力,而文学经典就是这种精神生产力的遗产。因而,文学经典的存在是不能被解构的,人类世代的活动构成历史,在文学活动时代延续中又确立了文学经典的地位。文学经典是人类自身繁殖生产和再生产、延续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文学表现,即人类存在的必然性活动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是现时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从人类存在来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割裂文化遗产、文学经典。”[3]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从读者的体验讲,经典是那些能够启蒙益智,陶冶情操的书;能够使人在精神上变得成熟和深邃的书;能够使人或惊奇或震惊或愉悦的书……”[4]。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讲授。

    二、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1.应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新的时代,新的媒介,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过去只有受过比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而现在这些所谓只有精英人才才能掌握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为广大百姓所了解。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开播及其很高的收视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共享资源。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了更宽广的空间。首先,网络为经典文学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教学网站,在网站里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教学课件、电子讲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学生在网站上进行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网站展开讨论。

    2.改善教学方法

    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学生不爱听外国文学史课,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还是喜欢这门课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增加生动性。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日常话语形式往往是回顾性的,它强化现实,代表的是现在和过去,而文学常常打破现实中的东西,表达的是一种希望。文学作为人学,它也是人类发展长河中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淀,所以文学是与人生相连的。基于此,教师在文学课的讲授中就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充满激情,以情感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形成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条式的讲授。只有教师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课才能生动、传神,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阅读作品的兴趣和冲动。

第7篇

外国文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专业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外国文学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但它在中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却一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随着大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提出,外国文学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然而,相对于大学的外国文学而言,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的地位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语文的道路也是非常崎岖的。清末民初时期,高中语文课本中都是文言文,还没有外国文学的身影。直到五四期间,才有一些反映五四思想的白话文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被纳入语文课本中。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语文改革后,才有教材选编进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选文多注重其政治性,但是毕竟有了一定比例的外国文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种种原因,外国文学曾一度沉寂,直至改革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才被较多地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外国文学就这样冲破了重重阻碍,从数量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囊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作品。总的来说,外国文学总算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的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培养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由于受中国本身社会体系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审美观念均逃不出用阶级观念图解外国文学并加以批评。尽管后来一些教育政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性,新版的课本在选文方面也有挣脱以往局限的趋势,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相关文化知识与多向解读课文的角度,但是外国文学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进,因为一些旧有的观念依然没有被摒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政治理念而忽视外国文学的文学性。如此死板的教育观念使得原本生动并且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变成了单一的政治说教。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更可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定了政治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大大减弱,失去了对外国文学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

在新教材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10%,这表明我们在强调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在力求兼顾外国文学。而这其中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高中语文不仅仅要让学生吸收和消化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更要让他们立足世界,了解各国的文化,学习他们的思想,培养外国文学素养,从而提高人文素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外国文学似乎没有起到这些作用,相反的,它仿佛沦为了高中语文附庸。就以高考为例,虽然高考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就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它似乎变成了阻碍因素。我们都知道就目前而言,高考升学率是许多高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说到底都是为了高考而各司其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就是高考,而不是文学本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外国文学不是高考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比如,教师以高考为标杆,在所编排的外国文学中随意取舍,或许本应该是由教师重点分析的文章也被设定为让学生自学,而那些本被定为自学的文章就更难逃被忽略的厄运。

第8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外国文学教学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外国文学可谓是纵横五大洲、上下数千年,以其广博性而闻名。即外国文学教师常常说的两大块四大段:两大块——西方文学即欧美文学,东方文学即亚非文学;四大段——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教师多采用的授课顺序是依循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从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学讲起,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为止;课时分配上明显会偏重于西方文学、轻东方文学,而西方文学又多以英国文学、意大利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国文学的讲授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除了对东欧文学较为熟悉,对北欧、南欧和亚非国家的文学可谓是知之甚少。这种认知模式,是伴随全球化而来的不平等,政治经济决定论,是典型的倒果为因,不利于实现真正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并非是指表层的不同文化的共存,其深刻、本质的意义在于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更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在这一主题的指引下,观照外国文学教学,就会发现当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多元文化缺失的现象。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的阐释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

一.授课对象的文化多元化性缺失

由于课时设置有限,为了保证外国文学的经典得到足够时间的阐释,必然会使北欧文学、南欧文学和亚非文学的讲授无法做到充分具体,有些甚至直接省略。那么该如何完善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设置呢?简单、易行而又有效的途径:主干课和选修课的合理结合;在设置课程以及讲授的过程中,要做到主干课的经典性与选修课的多元性。

首先,外国文学单独设课,足够的课时课保证外国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效果更好,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并为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在开课前列出基本书目,分为必读和选读。必读为经典阅读,即基础阅读;选读为扩展阅读,即补充阅读。例如,狄更斯的《双城记》是经典阅读的必选,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狄更斯的多面性,可选择其《圣诞欢歌》作为选读,体味狄更斯的圣诞精神。再如哈代,将《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作为其代表作品,已足够体现哈代的创作;但若能同时阅读其《还乡》,必将有助于深化对哈代创作的理解:《还乡》中生态主义色彩更强,生态主义又是目前学术界的热点。

其次,选修课程要体现多元性。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自1997年合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合并后,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可谓成果斐然。与之相比,外国文学在中国高校开设的时间更久远,其学科体系也更加成熟,但缺少更高视域的透射。学科合并后的十六年间,大部分的高校所做的事情是在中文系开设外国文学的基础之上,只是加设了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就变成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对于这个问题,文学界与教育界虽已经有所关注,但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要设置《亚非文学研究》这样的专业选修课,作为外国文学主干课程的有益补充;还需要加设《东方文化与文学研究》这类理论性更强的专业选修课,打通文化、文学、理论的壁垒;某一经典作品或作家研究也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圣经〉文学研究》,《圣经》作为西方文学的一大源头,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精髓,若能结合目前的文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就能形成宗教、神话、意识、禁忌、礼俗等多方面的研究专题。多元选修课程要求高校外国文学教师要将日常的科研研究更多地融入到教学中,这样才更能体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整合性、融合性以及跨越性。

二.授课过程中的文化多元性缺失

在当前全球化视野下,多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但真正地平等对待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并非易事:能平等对待异文化,不自诩文明中心;能积极向异文化学习,而又保持保持本民族特色。外国文学的讲授就应该建立在尊重不同文化,推动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能够平等对话的平台之上。纵观目前的外国文学教学,情况似乎并不如意。

1.西方经典文化的缺失

无论是具体的授课还是学科建设,离开文化,就没办法谈外国文学。要做到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转向,其实是对高校外国文学教师提出的极高要求。外部要注意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民俗、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内部要关注各流派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域间文学的关系。

而且外国文学教师,大多是通过翻译文本来认识作品的,没有读过英文的莎士比亚的四大名著、德语的歌德的《浮士德》、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俄语的托尔斯泰的《复活》等等。但若以阅读原著为外国文学教师之必要条件,恐怕无一人可担当此任。译著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会失掉源文化的某些内容,而加入翻译者所在文化的某些特点,这也是翻译文学的缺陷与价值所在。所以,只有加强对文本产生的文化语境的了解,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文本的真正内涵。例如,讲授古希腊文学要结合古希腊文化,讲授中世纪文学更要介绍犹太教、基督教的相关情况,讲授弥尔顿不能不提清教文化等等。

2.东方(中国)文化的缺失

首先,表现为授课内容中东方文学的被忽视。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指出西方中心话语建构了一个全球规模的文化秩序等级结构。这是一种对立的霸权话语:与民主的、理性的、进步的、道德的西方文化不同,东方文化不仅处于边缘地位,被冠以专制的、落后的、非理性的特征,而且只能被动接受。如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大部分的院校在课时设置时,均有西方文学一头沉的现象,东方文学所占课时极少,甚至被完全忽略。

其次,表现为授课思维中的中国维度的缺失。外国文学虽然是讲授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但文学作品的解读者,往往会从自身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释文学文本。而且基本的文学研究方法、思路、理论是适用于整个世界文学的。所以,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学的体认,是学好外国文学的基础。在讲授外国文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例如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比较研究;更要注意介绍中国文学对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与前者相比,后者是被高校外国文学教师更为忽略的。例如,在讲授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伏尔泰时,都会着重介绍其思想及作品,但很少有外国文学教师会提及伏尔泰曾将我国戏曲家纪君祥的著名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于像伏尔泰、歌德、托尔斯泰这些中国文学曾对其产生过影响的外国作家,为了体现真正的、平等的文化多元性,其身上的中国影响应为必讲内容。

东方(中国)文化的缺失虽然表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中,但都说明了外国文学,无论作为“教”者还是“学”者,对本国文化重视不够,而且这种缺失还会直接影响到外国文学的“教”与“学”。只有进行这种深层的相互关系的辨证探究,才能真正认识本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特点和差异,也才能获得如钱钟书教授所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世界文学内在规律。

三.教学理念中的文化多元性缺失

在我国,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自1997年就合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教学理念已无质疑、讨论的必要。众所周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元性,不仅采用“类比”和“对比”基本的比较研究手法,“审美评论”、“历史考据”、“文本细读”、“哲学反思”等文学研究惯用的手法,还不断地吸收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其学习范围甚至突破了社会科学,如近些年来自然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一些观念都融入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中,也融入到了比较文学的日常教学中。

与之相比,外国文学教学理念中的多选性就非常不足,大多停留在基本的文本解读阶段。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外国文学教学必须要引入比较文学的教学理念。一方面,要确立世界文学的观念,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多层次的文学、文化对比。另一方面,要学习比较文学开放、多元的理念,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积极引入新的文学、文化成果,例如讲授古希腊神话时可结合20世纪的女神复兴运动[1];讲授《圣经》文学时可结合文学人类学的相关内容[2]。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讲出外国文学独特的文化性、文学性以及创新性。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不仅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何将多元文化的理念真正地引入外国文学教学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可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文学人才。

该文为华北科技学院教研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文化渗透——外国文学教学新思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

注 释

[1]参见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中的“女神复兴”——从“盖娅假说”到“女神文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7期。

第9篇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大学学科中起到非凡的作用,在语言学相关专业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和自身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对待外国文学的需求也有着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外国文学在国内的各大高等院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由于大学文化素质和课改的出现,外国文学的位置在大学课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重视。和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进行比较,高中教学中外国文学的教育却显得不那么重要,并且在这期间外国文学进入到高中语文中也不是容易的。清朝时期,学生学习语文都是一些文言文类的文章,完全没有外国文学的影子。直到五四时期,有些思想的白话文和外国文学进驻到了高中语文的课本中。一直到20世纪后期,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全新改革后,有一大部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被选中在语文课本中,不管选的文章是为了某些政治问题,最终还是会有外国文学进入我们的视野中[2]。但是这样的情况发展没有多久,因为很多原因,外国文学曾沉寂无声,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发展的需求和西方思想的不断涌入,外国文学被很多的纳入到高中课本中,外国文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打破了沉寂,进入到高中语文课程中,与此同时,外国文学的范围和数量在不断的提高,提取了很多时期不同的作家的优秀作品。总结可知,外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在高中语文中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不仅仅是在教育中培养的一种文化思想,同时在高中语文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象另我们担心。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中国是传统的古老文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外国文学可以说不赞同并且严重的进行抨击。尽管在后期,教育的改革后要注重文学性,但是后期新版的课本中也没有脱离以往的概念,还是一味的继承着传统的文化教育。很多的课外教书中明确表示着要多学习和了解其他的相关文化知识,即使这样外国文学教育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原因就是传统的思想完全没有被屏蔽。有很多的教师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忽略了外国文学的重要性。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却变成了单一乏味的一门学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习不到外国文化的思想,也失去了学生原本的创造和领悟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感悟的兴致[3]。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