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8: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巧用资料激发兴趣
(1)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等。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2) 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
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2)学会填图。填图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将对学生综合理解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①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③有利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一、生活导入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与生活相结合导入教学。七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地理时,教师可以把一些生活现象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呢?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为什么有的地方常夏无冬,有的地方常冬无夏?有的地方会有春夏秋冬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种?为什么先出生的双胞胎是弟弟,后出生的是哥哥?以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入地理学科,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好奇,为进一步地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二、歌曲导入
挑选合适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及时转移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例,在《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中以歌曲《爱我中华》导入,依据歌词“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提出问题:“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差异?”导入新课。在《地势和地形》教学中以《好汉歌》歌词“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提出问题:“歌词里为什么说我国的大河向东流呢?这跟什么有关系?这些大河又发源于哪里?”导入新课。在《长江的开发》教学中以歌曲《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提出问题:“歌词唱的是哪一条河呢?从歌词里我们可以知道它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导入新课。
三、故事导入
教师可利用学生普遍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很强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是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例,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可结合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该故事,顺势提出问题“诸葛亮是如何借到十万支箭的,他是在什么天气情况下去借的,这说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七年级下册《印度》这节知识可以借助电视剧《西游记》导入:“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说的是什么内容?唐僧去的西天是现在的哪里呢?”引出印度。
四、诗句导入
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把地理教学与诗词、谚语等结合起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中国的气候时以诗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诗句、谚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温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地形、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在讲解中国交通运输这节内容时可引用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和“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的崎岖和闭塞,而如今宝成铁路像一条银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讲解《多民族的大家庭》时可结合诗句“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在讲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内蒙古高原时,可引用《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茫茫草原上。
五、时事导入
近期国内外或身边出现的新闻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也是迫切想多了解的内容。利用同学们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地利用地理新闻引入新课,很快就能渲染课堂教学气氛。如,在《西亚》学习中,结合美伊战争的时事,可这样导入:先请一位学生介绍战争的现状,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积极回答后,在突出“石油”答案的前提下,再点出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顺理成章地、自然贴切地引出新课。在学习《日本》时可结合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引入新课,“为什么日本会被称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导入新课。
关键字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35-01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1.1巧引歌曲。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1.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
3.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3.2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对学生综合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3.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声形色画并茂,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在地理教学中有的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甚至动画,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内,为理解基本概念、地理过程原理创造条件。而传统教学方法表现这些概念、过程和原理,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使用多媒体则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动与静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抽象问题迎刃而解。
5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已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但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执行生活化教学准备,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优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准备
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准备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教师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度,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势。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并不是教师喊生活化教学口号,而是将其付诸于行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地理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形成良好的合作局面,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培养感情,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回答问题。生活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加以设计,还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利用在实际生活中[1]。
2.地理原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将地理原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例如:为学生准备地震地理原理资料、海啸地理原理资料等,同时,要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专业术语,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理方面的大自然现象,如等高线、等深线等专业术语。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重视,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生活中遇到地理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产生抑制性影响,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教师在制定生活化教学模式之前,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创新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2]。
3.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较少,无法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搜集一些网络地理素材或是小故事,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讲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3]。
二、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必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保证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革,增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势。
1.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
中学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模块化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其在学习中深化思想,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度。在此过程中,中学地理教师要积极引进生活化教学模式,促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贴近,例如:中学地理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气候与天气》一课时,要在课堂教学之前搜索实际生活中与天气、气候有关的地理元素,并且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气候、天气现象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结地理知识规律,掌握生活常识,为其发展奠定基础[4]。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能力
中学地理知识中包含很多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元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有价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创新,进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同时,中学地理教师还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予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进而增强其解决生活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中学地理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水资源》一课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利用在实际生活中,大力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堂上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
3.地理教学过程生活化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能够达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效果,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时,教学过程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积极性提升。由此可见,中学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过程,创建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产生家庭温馨的感觉,进而提高地理教学生活化效率,例如:人教版中学地理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居民与聚落》一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虚拟生活环境,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期间,可以体会到居民与聚落地理知识的真正内涵,促使学生提升地理专业素养。
一、图像色彩亮丽,变化多样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地理图册多色彩、多色差的调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增加美感,也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世界色彩图”,蓝色代表大海,使人联想到蔚蓝色的大海,绿色代表大地,充满了一片勃勃生机;山脉、高原用褐黄色,突出了高俊、雄伟。地图册(八年级下册)中“非洲主要动物”图除形象逼真外,色彩上更接近动物本身颜色。这样配色,使学生就会建立起整体概念,同时又表现出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如,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上的“地球公转与四季(北半球)一图,地球图像呈立体感,突出了季节的变化,沿着公转的轨道,一次标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而且每季之间都配有一幅精美的彩色图片,每幅照片上面都有根据景观内容加上的优美文字说明,如春季——“桃花时节”,夏季——“荷花竞相开放”,秋季——“金秋时节”,冬季——“冰天雪地”,精美的图片加上优美的词语说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就会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但慢慢地对地理图册产生了好奇心,而且对学习地理教材知识更有信心。
二、图文并茂,珠联璧合,与课本互联互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
地理图册是地理教学的辅助教材,是地理教学的显著特色。文字内容和图文配合很密切,有的文字是对比较专业地理术语、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表述或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的补充。其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负担,难度有所降低,使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有的图像周围的文字是教材文字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和地理图册互相紧密联系。地图册上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一图,标明了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也标明了板块运动方向,板块的边界,同时又介绍了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发生张裂运动,形成了今日的红海,这样板块之间层次更加清晰,使同学们看了一目了然。还有能起到归纳和总结作用的有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有无数条、长度不等,赤道最长,越往两级逐渐减少。纬度自赤道向两极各分90度,数值递增。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形,长度都相等,经度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各分180度,数值递增。这些文字与七年级课本中的活动思考题相联系,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就可以找到思考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驾驭地图册中的文字内容,协调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阅图过程和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阅图能力。总之,使用地理图册,大大降低了难度,学生就可以以地图册的图像和文字为载体,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爱好都有所帮助。没有文字说明的地图,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无从下手或启而不发,产生畏图的心理。时间一长,学生对地图和地理学习缺乏信心,他们就会失去兴趣。
三、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一图多思、多图并用,不拘泥于教材,敢于提问,主动探究,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创新实践的精神将大有好处。如讲“大陆漂移学说”,是由“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着手,让同学们看教材中的相关阅读材料,让同学们了解魏格纳的故事后,给学生树立创新精神的表现,激励学生只要自己勇于探险、肯于钻研就可能有创新。另外,在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上,让学生先看图册上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示意图,然后再对照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文字说明来了解麦哲伦是怎样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遇到了哪些困难?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环绕地球一周的路线是什么?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坚忍不拔的勇士,他们追求真理的曲折过程,可以激励学生勇于探险、勇于创新去寻找真理的决心。这样经常用图启发和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境界,开拓新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情高涨。
四、地理图册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学生自学的必备帮手
初中生模仿能力强,如果教师经常边讲边画黑板略图,使教材内容逐渐出现,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学生就会在长期的读图、疑图、绘图的认识环境中受到熏陶,久而久之,一幅幅图像储存在大脑中,学生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自然地出现一幅幅相关图像。古人说:“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善教者“引”而不善教者“灌”。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必须从以往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创新。现代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传递信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创造各种教学情境,促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地图是地理的第二教科书,指导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手中的地理图册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以单纯接受式学习为主,走向自己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主动参与性就会大大增强。读图与析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地理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学生如果想学好地理知识,就需要用好地理图册。因为地理图册是学好地理知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理图册色彩鲜艳,联系生活实际,文字浅显易懂,结构紧跟教材编排,每当上课时,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拿起来看看,就好似童年的一本彩色图画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学生都称地理图册是他们的好帮手。
多媒体 初中地理 能力培养
伴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它能将许多客观抽象、学生不易察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及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优化了地理教学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课,必须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在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景、气氛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节的课前2分钟,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段香港繁荣的影视片段或景观图片,以《东方之珠》音乐作背景。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可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用这样一段影视片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便捷的海陆交通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怎样便利的条件”,从而突出了“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现代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一节中的“大陆漂移假说”,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怎样解决这一重难点呢?首先,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用动画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知道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过程及内容,随后将书中的插图,用多媒体移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拼和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为什么会有古老地层上相似,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一节有关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时,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片,再用动画来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的成因,原来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又多,再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教学手段,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1.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2.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
三.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
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2.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对学生综合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声形色画并茂,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3.有利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有的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甚至动画,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内,为理解基本概念、地理过程原理创造条件。
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丽江市古城区金虹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之北的金虹山麓。学校依山而建,整个校园因山取势,依坡造型,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金虹学校由大东中学、金江中学、金安中学等三个山区中学撤并,在城区新建而成,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开学,目前,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分成21个教学班,其中九年级5个班、八年级6个班、七年级10个班,分别是来自金安、大东、金江三个乡镇、外地务工子女及城区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呼声中,初中地理的教学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从客观上说,地理学科是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很密切,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学好地理对于学习其它科目都是很有帮助的;然而从主观上来说,初中学生学习任务相对于小学比较重,且丽江从去年开始地理才成为中考学科,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主动性弱等状况比较普遍。
金虹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接触到的新地理事物并不多,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关注程度较弱,学习动力不足。作为本校唯一的全职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性。因此,利用教学空隙,我对金虹学校的200名学生进行了地理学习兴趣情况的调查,以期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三、调查时间
2011年9月15日―2011年11月29日
四、调查报告
1.提出问题
为了了解我校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情况,特编制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分析。本次调查我主要从学生对地理的感兴趣程度及其原因、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应用地理的情况等方面对金虹学校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行调查,想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现状,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本次调查对象为古城区金虹学校七年级17、18班和八年级11、13班的200名学生。
2.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金虹学校学生现在的地理学习兴趣的状况基本良好,但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强。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对地理的感兴趣程度及其原因:只有19.5%的同学对地理很感兴趣,53.5%的同学表示比较有兴趣,有3%的同学对地理不感兴趣。其原因:57.5%的同学喜欢地理广博的自然、人文知识,48.5%的同学认为地理在日常生活中很实用;而10.5%的同学不喜欢地理是由于地理教学专制、不民主、有压抑感,13%的同学是由于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参与性。92.5%的同学觉得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科有关。
(2)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有高达52.5%的同学花在地理的时间比较少,甚至更有16%的同学很少学习地理。有53%的同学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55.5%的同学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
(3)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运用地理的情况:有98%的同学觉得学习地理知识重要;53.3%的同学有但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看电视、外出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情况中运用到地理知识,82.5%的同学有时会看有关地理方面的书籍、电视节目或网络信息,63%的同学有时关心身边和世界的地理环境。
3.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措施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地理学科文理兼备,涉及面广,地理知识丰富多彩,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知识中的趣味点,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情境导入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开端是教学走向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情境导入和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师生教学互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将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运用生活,联系农村的实际,奇妙设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虹学校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少的可怜,对地理课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缺憾。但金虹学校位于丽江城区古城进口,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城市里的地理事物,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地理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大力挖掘生活实际,通过提供更多的与课堂所授内容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等资料,或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等,吸引他们,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地理课上打开眼界,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地理课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3)运用教师或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时,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让课堂学习变成学生的愿望,那么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而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假如教师或学生叙说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自身经历的故事,更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趣味生动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针对初学地理的学生而言,若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趣味的故事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有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认真备课,查找资料,上课前,教师可先引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可用《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并不是靠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一个又一个战略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地理七年级上册中讲到“海陆的变迁”时,首先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桑田”这个故事为切入点,使学生对这一章节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例如: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在我国的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遗迹;东非大裂谷断裂下沉、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逐渐缩小……造成这种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又如在讲地理八年级下册“新疆”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对新疆的气候特点(干燥、少雨、温差大)了解的更为透彻。教师先提出问题:新疆盛产什么水果?(哈密瓜、葡萄)。紧接着又提问:为什么干旱缺水的新疆却盛产甜甜的哈密瓜和葡萄。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踊跃发言,最后明白:原来是因为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加之高山环绕所以干燥少雨,但是新疆夏季日照长,昼夜温差大使得水果的糖分大量聚集;利用新疆地区的一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地说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趣味生动的故事、成语、灰谐生动的语言以及不断的提问方式,使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极大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统一以及形象的图示,加上走出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通过形象的图示,往往可以把复杂难于理解的地理知识由陌生变熟悉,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例如在讲述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系统”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锋面雨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情况,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天气的成因及变化规律。但是这部分内容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等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忽视,从而脱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个时候,则需要教师做基本概念的阐述,还要充分利用插图来加强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天气预报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天气预报,使学生能正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到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又如讲到地理八年级上册我国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有明显的三大阶梯。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我国的地势特征演示出来,同学们清楚地看到有三种不同的颜色表示:最高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棕红色;由此往北往东变成深黄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直往东直到海滨,是绿色或深黄色的平原和丘陵。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记忆深刻。在讲到“经纬度”这一章节时,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绘出学校的平面图,并通过采用不同大小的纸张,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内涵,通过这些实际做法,一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拓展思维,实现知识迁移,巩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