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8: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木文在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些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并把它和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工商贸、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经营方式。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已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本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副产品有效供约束、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部门(主要是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有信息支持系统来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与支撑。本文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以利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和止确引导。
1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法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方法的表述,信息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是加强农业信息管理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1综合性
从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从行业来看,它是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每个行业也是一个综合体,如农业是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有机结合的综合体;从地区上来看,它是各乡、各县、各市、各省横向之间和乡、县、市、省纵向之间立体交义、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总之,农业产业化是多环节、多行业、多层次、多因素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政府部门作用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迫切需要有关这个系统的总行信息。
1. 2战略性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白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能不能顺利实现这个转变,是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走势方面的信息需求特别迫切,以利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等。
1. 3动态性
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着的,农业产业化系统的运动性和可变性,就是其动态性。动态性特征要求政府部门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系统运动和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实现整体目标,并重视改进和完善信息系统,注意信息反馈,随时进行调节和控制。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着农业产业化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以便有效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动态管理。
1. 4区域性
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色。区域性特征要求当地政府部门侧重收集、掌握与白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1. 5层次性
从农业产业化系统来看,可分为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等多层次。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部门来看,可分为中央、省级、市地级、县市级、乡镇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乡、县市级政府部门对微观、中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市地级、省级、中央政府部门对中观、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
1.6开放性
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不但要从系统外输入资本、技术、人才等,而且要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向系统外输出。开放性特征要求各纺政府部门不仅要收集农业部门的信息,而且要收集科技、经济、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有关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息:不仅要掌握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要掌握外地区、全国乃至世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国内外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动态信息。
1.7实践性
政府部门收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关信息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的科学性、止确性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因此,政府部门的信急需求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践性特征使得政府部门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化的现有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方法与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中的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等农业产业化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1.8多样性
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从信息需求形式上看,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二是从信息需求范围上看,有部门的、行业的、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信息:三是从信息需求内容上看,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包括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2关于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2. 1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决策的基础;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设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生产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动态信息数据库、龙头企业数据库、农业产业化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等。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上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省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规划、协调、指导各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数据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江苏各地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如,宜兴市陶瓷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张家港市羊毛衫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吴江市丝绸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灌云县棉花主副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邳州市银杏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等。
2. 2加快政府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
铁路和公路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命脉,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命脉。当今,建设信息网络,上网信息,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大事、实事。首先,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快办公和信息系统建设,并与上下级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连通。江苏省2000年将现代农业住处体系建设作为为农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江苏省农业信息网从无到有,在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收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网站:其次,要逐步实现与经济住处网、科技信息网、教育科研网、电信网、广电网、因特网的互联互通,以便动态地反映各国、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2. 3明确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的职责
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除为本级政府农业产业化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展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引导下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外,在收集、处理、传递、利用信息方面又有所侧重。国家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信息:省、地市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省内外、市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观信息;县市、乡镇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微观信息,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经验与教训。
2. 4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咨询服务
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般因其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拥有稳定的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信息的来源渠道,因此容易导致生产、经营决策的失误,或者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市场竟争能力。针对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县市、乡镇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它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分析加工后为农户和加工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这既是在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中取得成功的有效做法,也符合中国实行政府部门职能转换的大方向。如南京市六合县开办了全市第一家农业信息台,该县农民通过境内任何一部电话,拨通“95100”这个特殊号码,根据语音提示就可以查询到有关农林生产、技术和市场的信息,现己成为该县农民调整结构的好参谋。可见,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可以改变当前在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重信息资源建设、轻信息资源利用,重计划任务的完成、轻市场信息需求服务”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职业化农民的智力支撑
农业产业化不仅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标准化原料,为城镇化提供优质、安全、充足的农产品供应,而且还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城镇化提供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还不断造就和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产业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培养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依靠现代工业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武装的现代农业,只有通过居于农业主体地位的农民的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教育引导他们克服小农意识,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二)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第一,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障碍。
第二,从目标任务的实现来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做强龙头企业、拓展农产品市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科技贡献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化和组织化农民作支撑。
第三,从组织形式来看,只有职业化农民才能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 “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四,从人口资源来看,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是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第五,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来看,农民职业化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过程中,农民素质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整能力也就越强。
(三)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加快农业产业经营步伐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最主要是看其科技贡献率、农业综合机械化、农业产业结构化和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等指标状况,其中,农业产业结构化亦即农业产业化除了完善利益链机制(属于生产关系的问题)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产业链的延长(生产力)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除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外,厂房、资本、信息、科学技术也成为了生产力的组成要素,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永恒条件。离开劳动力,生产资料本身是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的。在社会化分工和生产范围扩大以及生产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的今天,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知识含量增多,要求农村劳动者必须具有科学技术文化素质。
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看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含量低、经营能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人才缺乏,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活跃,生产技术规程没能成为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技术的切实行动。归根结底,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和职业化水平有关。
由此可见,只有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务农人员素质差与现代农业发展冲突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者素质有很大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职业院校等开展了初、中、高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近年来又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创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到去年底,云南累计培训“绿色证书”学员275万获证84.5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900多万人次。但就全国而言,知青劳力弃农外流严重,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突出,职业农民质低、量少、乏力等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将是未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向。当前,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还没有建立、高素质农民规模化经营持证上岗和农业资格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立法滞后、缺乏资金保障等制约着农民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采取政府免费组织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
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和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劳动力智力结构要求,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走农民职业化道路。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明确农民教育目标任务
大力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和技能人才匮乏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做到农村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技能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科技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实用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今后农业人才培养应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0年,使每个行政村至少有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每个乡(镇)都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聚集的专业化农民合作组织。
(二)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快农民教育培训步伐
1.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广校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快捷便利等优势,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VCD等远程教育手段和农村“大喇叭”、科技培训直通车、科技书屋、手机短信服务、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构建三网合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大规模、大范围、又好又快教育培训新型农民的主阵地。农广校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主动承担起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重任,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办学思路,组织实施好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工程;积极推进“三进村”行动,将教育培训的边际延伸到田间地头,做到“农民培训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涉农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依托农业院校,加强对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农广校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中、初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体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各类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普通中学开展初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新技术培训;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及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引领农民创业致富;选拔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和培养。
当前,农广校系统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办好农广校中等层次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做好“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立志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人员的培养;加快解决农民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问题,使 “百万中专生计划”获得更多资助,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农教品牌。
(三)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培育“三业四化”农民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既失误不得,也耽误不起,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 “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农广校等院校的公益性质和基础地位,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加强对各级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增加投入,完善教学体系,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实习场地,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环境、投入机制和舆论氛围的进一步改善;要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面向农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职业农民培训步伐。
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适用实效和村民认可”的原则,按照“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踪式就业”的培训模式,重点培养“三业”农民:一是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从事产业化生产经营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职业农民;二是围绕发展农村服务业,培养农机手、沼气工、机防手、农村经纪人、农产品加工等从业人员;三是围绕发展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培养农村种养大户、优秀业主、打工返乡户、大学毕业生等创业农民。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四化”农民的培育:一是以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化农民培育;二是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等为实用技能重点的技能化农民培育;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下转16页)(上接15页)生产基地、专业市场等为依托的组织化农民培育;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不断扩增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为契机的职业化农民培育。通过加快推进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和职业化,不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的技能和素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
(四)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政策扶持,稳定并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探索对农业大户及其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培养机制;创新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模式;健全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规模化生产领域持证经营制度,确保宝贵的农业资源由高素质农民经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法律形式对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加以规范,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正处在“爬坡”时期,农民增收困难加大,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质量瓶颈、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
一、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表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推进城镇化,加快转移农业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这些都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有根本性的战略转变,发展产业化经营对于促进这一战略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在WTO农业协议规则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要发展、农民收入要增加,必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能力。产业化按照产品的生产、销售形成了新的分工和协调,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体现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家庭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产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了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加快了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性因素。解决这一问题,要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产业化发展了,就可以带动农村道路通讯、仓储流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区域经济中心,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我们一定要加深对产业化经营的认识,把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发展产业化经营需要政策的扶持
一要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用产业化推动高效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增加农业效益。二要向龙头企业倾斜,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农户,拉动发展。三要加强配套体系建设,特别要促进市场开发,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为产业化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四要鼓励有关部门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民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门路。五要进一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尤其是农村道路、电网、通讯、水利建设,要加强统一规划,提高投资效益。
2.抓好“龙头”建设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是提高农副产品效益,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的关键。它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肩负着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共同致富的重任,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起一种或几种农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所有制、行业和行政区域界限,多形式、多渠道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特别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那些机制好、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尽快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把发展龙头企业的重点放在农产品加工项目上,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培植基地、开拓市场、发展中介组织、推广科技等多种形式,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农业经济。
3.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发展产业化经营,需要科技进步作支撑,要把发展产业化同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一要加快普及先进适用技术。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以产业化经营组织、商品基地为重点,组织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开发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等科技兴农工程。通过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使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入千家万户,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要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创造条件,把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农村科技大户和中介服务组织推向市场经济前沿,使龙头企业成为吸纳科技人才、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开发高新技术的主体,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带动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三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建立灵活高效实用的培训体系,巩固完善三级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四要以信息化推进产业化。为产业化经营提供生产、技术、市场等信息服务,特别是供求、价格、库存、进出口等信息,指导企业和农民及时高速生产,增加收益。
4.解决体制问题
旧的农业管理体制已不适应产业化经营,迫切需要建立和形成新的管理体制。要不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理顺体制,为产业化健康发展创造好的体制环境。要建立起完善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方式,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提高诚信程度,属于合同契约关系的,要规范合同行为,提高合同履约率。要加快培育发展中介组织,积极推动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造,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生力量。
三、改进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
1.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观念
一是重市场。发展产业化,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不论搞什么加工和生产,都要优先考虑市场需求和开拓。二是重质量。质量问题是农产品的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特别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安全卫生。三是重实效。发展产业化不能搞花架子,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看农民是否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了实惠,收入是否真正有所增加,这是衡量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标准。
一、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支农资金增长较快与财政资金引导的瓶颈
数据显示,这十多年是支农力度最大、农业形势转好、农民增收较快的时期。依据200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在7%—9%之间。相对近几年我国农业的产业贡献率在3%—8%之间,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应该说是力度强劲。江西在用地、用电和投入等方面也给予了大量政策倾斜。省财政逐年增加投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由2006年的2500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亿元,2009年再增至1.3亿元,主要用于扶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提高附加值。但相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化和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来说,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农业产业化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薄弱
与中部和发达省份比较,江西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数量少、规模小、资金积累慢。2010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有66个,江苏有43个,江西只有27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山东省有8120家,河南省有近6000家,江西省仅有250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山东省有1.2万亿元,江西省只有1303亿元。这说明,龙头企业靠自有资金积累来推动自身发展,难以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另外,农户收入低,参与农业产业化自有资金不足。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8.56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土地、劳力、技术相比,资金是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从资本市场和外商投资获得资金能力还不强
近年来,江西推进龙头企业上市工作卓有成效,但证券化率低于全国水平,亟须快步跟进。目前,农业产业龙头上市公司只有煌上煌、正邦科技、仁和药业等几家企业,在数量和融资规模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利用外资方面,相比沿海发达省市,如2010年江苏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311个,实际利用外资16.99亿美元,是江西的5倍多。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融资难点分析
(一)金融支持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推进,江西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导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新产品、培育金融支持示范主体、打造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2011年末,江西省涉农贷款余额为3337亿元,比年初增加618.7亿元,同比多增98.29亿元。从服务网点和贷款规模看,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且各行间加强分工合作。农村信用社主要是提供农户小额贷款为主,2010年涉农贷款余额达1002亿元,贷款占比达79.6%。农行江西省分行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从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季节性收购等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已与江西180家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发放贷款38.9亿元,贷款余额达31.7亿元。在成绩面前,我们还清醒地看到,金融支持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1、服务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一是近年来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实行大规模的改革,发展战略明显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文化等第三产业转移,本来大量的农村存款应该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反而抽调用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逐步减弱。二是农村信用社服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且与商业银行执行基本一致的风险控制要求,导致农户因不符合银行风险控制要求贷不到款。针对龙头企业快捷性、全国性结算要求,结算模式无法满足其结算需求。三是以支持“三农”发展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已偏离了支农方向。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县级以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向大多为经济开发区新设立的新兴企业。
2、涉农贷款政策制约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
一是涉农贷款由于缺乏抵押物。对于农户而言,宅基地上的房产是最值钱的资产,但这些资产,在银行的风险评估中占据的比重极低,几乎不构成抵押。龙头企业的自有资金大都投向了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又不可抵押。二是涉农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涉农贷款机构出于效应和风险考虑,信贷额度逐步减少,且利率上浮。据了解,江西涉农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普遍上浮了10%—30%,使农户和龙头企业贷款成本大幅增加。三是涉农金融产品期限短,反担保手续费高昂,抑制了农户的贷款需求,增加了农户、龙头企业的财务成本。
3、农业企业自身的局限使金融支持持谨慎态度
一是我省大多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受自然和市场约束大,抗风险能力差。二是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风险较大。我省相当一部分农业企业管理上往往还停留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企业决策不规范,内部管理随意性大,制度执行不严格,财务管理混乱,金融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大大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融资能力。
4、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展缓慢影响投保积极性
目前江西开办的农业保险主要有油菜、花生、棉花、烟叶、能繁母猪、肉鸡保险等险种。相对其他保险险种和保险规模来说,农业保险占全省总保费的比重在0.1%左右,且财政给予的保费补贴比例较少,难以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5、信用环境障碍和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
早在2001年,江西已经在多地试点开展过无需抵押的小额农贷产品,农户经过信用评级、授信,可获取一定数额贷款。在这段探索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户诚信意识缺乏,存在逃避贷款债务的现象,催生了大批不良贷款。对于龙头企业来说,由于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且金融机构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
三、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服务农业产业化的融资体系
一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大力支持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为农业小额贷款机构提供批发性融资服务,解决其无资金可贷问题,同时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流向和风险控制。二是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能力。对经验绩效优良的小额贷款公司,提高其注册资本和融资资金比例。三是对于主要从事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既要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又要风险适度可控。如对贷款对象可以适当宽松一些,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可以适当提高一些。
(二)建立政府涉农贷款贴息基金
针对部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率上浮问题,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贴息贷款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贴息贷款基金,专项用于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贷款贴息,并明确最高贴息额度和贴息期限,使农户和龙头企业贷款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三)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一是建议从农业龙头企业入手,选择特色种植业出台江西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范围。二是尽快建立符合江西省情的风险分散机制,即设立以保险公司农险经营盈余为主、财政资金为辅的风险准备金,准备金可区分来源渠道,分别由保险公司和省级负责管理和运营,同时实行赔付封顶政策,赔偿责任以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为限。
(四)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平台
一是要继续支持省级非盈利担保公司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与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力度,专门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组建不同形式的担保公司,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和城市商业银行参股融资,在市场准入和相关政策上给以优惠,形成多层级的担保体系。
(五)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机制
根据我国现时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且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本文将对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作一综述。
一、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总体上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它是相对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言的一种较高级的生产经营方式(陈少强,2009)。
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农业纵向组织经营形式,它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关系将农业与其相关的工商服务等行业联合而成,国际上把这一现象叫做“农工一体化”;而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自其产生以来,学界便已对它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客观必然性;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这些均属于定性的理论研究,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基础。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对它的定量的、实证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了。
二、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
Rusten(1996)以墨西哥为案例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合同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合同农业与有关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结合,有利于小规模经营农户进入市场,获得信息、资金和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Eaton等(2001)则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订单农业进行了研究,认为订单农业的成功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首先农户要有要求,企业的产品要有销路;其次合同条款的设计要合理,农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还要为农民提供好的培训和服务;再次,政府要在法律、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Decio Zylbersztajn(2003)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巴西东北部1523户参与西红柿订单生产的农户履约情况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农户的履约率与农户经营的规模呈正向关系,规模越大的农户履约率越高;农户离农产品销售市场的距离越近,农户违约的概率越大;价格随行就市的合同比固定价格的合同履约率高。
(二)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
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量化
姚文戈、马成林、孙立城(1997)在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反映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利用灰色关联评估模型评价区域间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方法。
姚文戈、滕代娣(2005)使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农业产业化阶段识别模型。从定量角度证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与其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渐进的客观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起步、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不可逾越的。运用阶段识别模型,可以判断某一具体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且其发展阶段与农业专业化水平密切相关。
丁建中等(2007)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特征,从指标选择的可操作性、有用性、可比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四三二一”的权重确定原则,并选择区域内部差异显著的江苏省进行实证分析。
张雪峰(2010)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等五类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8年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2.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定量分析
刘磊等(2007)阐释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经营等具体措施。
薛晓娟(2009)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在理论上存在互动关系,即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
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2010)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提出了城镇化是现阶段拉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的观点。
三、农业产业化实证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不少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或者是仅研究农业产业化的某个方面、某个具体地区或某特定环境,或者仅仅从一个方面来考虑解释变量。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的考虑其影响因素。用实证的方法定量的给出不同因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并据此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策略和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适当的建议,便成了今后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夏庆利.中国农业市场发育与产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蔡志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制度[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陈吉元.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4]陈少强.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丁建中,陈逸,刘坚,彭补拙.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1).
[6]丁力.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形式与政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7(2).
[7]樊纲.论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开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胡鞍钢.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9]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10]林毅夫.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1]刘磊,宗希云,徐向峰,杨广林.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J].农机化研究,2007(3).
[12]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及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2(5).
[13]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薛晓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相关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16]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N].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7]姚文戈,陈光.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5(6).
[18]姚文戈,马成林,孙立城.农业产业化程度的评估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1997(S1).
[19]姚文戈,滕代娣.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6).
[20]张雪峰.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7).
[21]周立群,曹利群.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J].经济研究,2002(1).
摘要: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所占的比重较大,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西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民族优势,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也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解决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对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农业产业化 制约因素 措施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对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与中东部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率低,农业商品率低。大部分地区以单一产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发达,由于科技落后,生产资金缺乏,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农民的科学素质低下。农业劳动者素质低,技术人员短缺已成为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使得农民不愿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在思想观念上得不到彻底转变的农民就不可能对农业产业化有较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促进农业的产业化。
投资环境差。自然环境不理想、西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交通设施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同时,西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也不发达。这给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种植和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带来了巨大危害。缺乏有效的产业化资金投入。国家财政金融对西部农业的投入,以及对地方相关涉农政府部门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民间资本流向西部农村也不多。西部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供给也不到位,农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和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分不开的,但农村金融供给却存在严重的缺位。
政府政策错位。我国农业产业化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而地方政府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是带有强制性地方干预,并且农村基层干部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长制”工作方式,把市场同样看成政府控制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有悖于农业产业化这种诱制性制度变迁所遵循的规律,结果就陷入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境。由于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政策急功近利的倾向越发严重,因此这种政府政策错位的情况表现也更为突出,从而成为发展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巨大障碍。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还是具有可能性的。
首先,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开发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潜力。由于其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进行农产品加工的机会成本比东部地区低。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产业较强的追赶效应,即相对少量的资本和技术等的投入就可以带来相对大的效益。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其次,当前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伴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居民食品消费将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多样、方便和安全转化,对食品加工制品的需求会呈现加速度上升趋势,农产品加工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因此,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再次,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产业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提高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有利于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采取措施
转变西部农民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特别是加大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比重,破除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同时,西部各级政府还要切实组织回乡务工人员充分发挥他们在中东部地区学到的先进产业化经营经验,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支持发展产业化经营,为西部农村的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改善西部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和通讯设施的投资力度,从而改变过去西部农产品流通不畅,水旱从天和因资讯不发达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和销售的被动局面。加大国家财政金融对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资力度。在财政税收政策上,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和支持农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去。
加快调整政府的经济职能,开发乡镇企业的能力,避免政府越位和缺位情况出现。保证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的发展,保证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在既规范又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开发农业的关键,农业产业化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要发挥支持、引导、协调的职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强化领导,搞好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大力促进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喜、靳明、李云雁:“我国农业产业化制度变迁方式与产业化政策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3期。
[2]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经济研究》2001年第一期。
8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由计划经济模式逐渐转换到“投资拉动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进入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GDP由1985年的4545.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3956.1亿元,增长了40多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业自身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金融资产总量由1980年的4427.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559173.3,增加了120多倍。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则由长期以来的“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第一产业GDP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著。于是,政府将“三农问题”提上日程,并逐步推行改革――“工业化”、“城镇化”等。而一切的关键,便是理清几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发展的协调性与速度的统一。
二、问题分析
1.变量与数据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深化、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农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总产出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们选择第一产业实际产值与第一产业从员人数的比例来代表农业发展水平(NF);我们选择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员与农总体业从业人员的比例来代表农业产业化水平(CY)。根据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数据,城市化大致是非城市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总体呈现“s”型。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在一定层度上反映为非农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所占比例(CZ)。而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各种理论研究存在分歧,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主张避免重复计算,选择经济货币化程度指标(马歇尔K值)。现在广多采用M2与GDP的比率来定义经济货币化程度。麦金龙早期的研究显示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其二,主张完全反映整个社会金融发展规模,采用金融资产总量与社会实体财富的比率,即金融深化指标(FIR)。分析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取自于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来源于有关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等。
如图1,1985-2005年间,中国经济、金融高速发展,而农业总产出却增长不大,所占GDP比重不断减小。其中,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农村城镇化的人口指标维持在一定波动。
2.单位根检验
首先,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平减过的各变量取自然对数,记为:LOGCY、LOGCZ、LOGNF与LOGFIR。利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通过检验我们发现LOGCY为平稳变量,而LOGCZ、LOGNF与LOGFIR为非平稳变量。将LOGCZ、LOGNF与LOGFIR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分别记为DLOGCZ、DLOGNF与DLOGFIR。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在5%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故三者均为I(1)过程。经过处理,各变量序列在5%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具体如表1显示。)
*检验类型中的C、T、0分别表示:包含常数项、包含线性趋势项与常数项、二者均不包含
3.格朗杰因果检验
首先,对LOGCY与DLOGCZ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变动的关系。由表2可知,在滞后1期时,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变动互为因果。在滞后2、3期时,在90%概率下农村产业化单向引起农村城镇化变动。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城镇化变动短期内是农村产业化得原因,而农村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变动具有当期和长期影响。
其次,对LOGCY与DLOGNF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由表3可知,在滞后1-3期时,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没有引起农村产业化变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业发展独立于农村产业化进程。二者之间概率值不稳定,说明了我国农村改革过程中,农村产业化进程并不平稳。虽然在滞后1期时,LOGCY的变化没有引起DLOGNF变化的概率值为0.6871。但滞后2-3期时,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具有中、长期影响。同时,二者之间概率值不收敛,说明了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断扩大。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在中、长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产业化进程并不平稳。
其三,对DLOGCZ与DLOGNF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由表4可知,在滞后1-3期时,农村城镇化没有引起农业发展水平变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村城镇化并未对农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而在滞后1-3期时,农业发展没有对农村城镇化产生明显影响。滞后3期时,在95%概率值水平下,DLOGNF引起DLOGCZ变动,说明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作用。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作用。
其四,对DLOGFIR与LOGCY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金融深化的关系。由表5可知,在滞后1-3期时,金融深化水平的变化不能解释农村产业化变化。在滞后1期时,LOGCY的变化没有引起DLOGFIR变化的概率值为0.4783。但滞后2-3期时,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农村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具有中、长期影响,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在中、长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其五,对DLOGFIR与DLOGCZ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城镇化与金融深化的具体关系。由表6可知,在滞后1期时,金融深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滞后2、3期时,在90%概率下农村城镇化都是金融深化的原因。同时,滞后3期时,DLOGFIR与DLOGCZ的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金融深化对农村城镇化具有中、长期影响。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城镇化变动在中、长期是金融深化的原因,而金融深化化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影响。
最后,对DLOGNF与DLOGFIR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由表7可知,在滞后1期时,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的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滞后2-3期时,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引起金融深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产生长期影响。而在滞后1、2期时,金融深化水平变动不能很好解释农业发展水平变动。滞后3期时,在90%概率值水平下,金融深化引起农业发展。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具有中、长期作用。在长期条件下,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互为原因。
3.VAR模型分析
经过单位根检验与数据修正后,格朗杰因果检验可以确定:在
中、长期条件下(金融深化、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这四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对农业产业化水平、金融深化比率、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水平进行VAR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2阶的情况下,VAR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性,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所以VAR(2)模型为最优模型。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模型,它无需对变量作出任何先验性约束,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分析模型受到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首先,分析金融深化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冲击。金融深化对二者总体呈正向冲击,即随着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农业会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发展资金主要由镇府提供,而政府投资的增加造成FIR在农村的扭曲。而宏观经济与金融的矛盾,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就造成了冲击的波动性。
其次,分析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冲击。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农业发展带有正向的冲击,即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前期的负面影响可以理解为,在政府投资主导的模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对于金融的“内生需求”――政府投资比重下降与市场融资比重上升,资本利用效率与流动性加强,带来总体平均利润水平上升。而这些与现阶段宏观金融发展所强调政府信用(主要是投资)的现状相矛盾。
其三,分析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深化的冲击。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带有正向的冲击,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过程,而诸如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条件的缺失,长期制约我国农村的工业化与服务业化。农村城镇化对金融深化总体带有的负面影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主导投资与金融深化“内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最后,分析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农村城镇化与的冲击。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总体带有负面的冲击――前期农业发展促使农村城镇化,后期农业的发展又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前期呈现负面影响,后期带有正面影响,总体程负面影响(滞后5期内)。前期体现了产业转型的经济“阻滞”,但这种转型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吸引私人资本与正常信贷,从而推动金融业在农村的发展。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优势劣势
前言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11个物种丰富、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6个在西部,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9.4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4.3万个,占41.6%,中部地区2.9万个,占45.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与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人口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西部为8123.37亿元,仅占20.59%。东部约为西部的2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投资环境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叔文.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李春燕.论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J].2006.6
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农业产业化 优势 劣势
前言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11个物种丰富、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6个在西部,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9.4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4.3万个,占41.6%,中部地区2.9万个,占45.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与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人口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西部为8123.37亿元,仅占20.59%。东部约为西部的2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投资环境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叔文.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李春燕.论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J].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