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3 14:49: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1篇

1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北农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业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湖北农业信息网牵头,串联起各级农业信息服务专家队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及村组信息服务站点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化。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

2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政策引导与统一规划

作为一个交叉行业,湖北农业信息化发展还处在不成熟阶段,缺乏对农业信息化整体、系统的政策引导、支撑,缺少对农业信息产品、技术、服务等的标准规范,导致整个行业发展处于自发状态,没有明确的方向。各地农业信息化大都由当地农业部门牵头推进实施,但信息基础设施掌握在经信部门、网络运营商手中,大量涉农信息资源又分散在土地、规划、水利、科技、商务、民政等众多部门,这样一来,不仅限制了基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导致了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2 人才培养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湖北省农民信息素养普遍较低,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联系实际不紧密的问题,原有从业人员知识老化,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从事农业信息化管理和开发、运维、农产品电商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看,在农村地区,还有近5%的行政村没有通网络宽带,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互联网终端服务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业信息传播在大多数农村家庭无法实现,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和提升。

2.3 缺乏农业信息化实用技术

虽然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逐步获得社会共识,但是无论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是相关科学研究多偏重概念,导致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度低。农业信息化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受到当前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话语权争夺和利益分配机制制约,信息传输的“三网融合”推进缓慢;信息服务站点的长效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持续化的服务更多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投入,自我独立发展能力不强;农业信息资源分散,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3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3.1 农技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

通过采集和整理农业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运作,进一步提升农技信息服务水平。围绕湖北省的农业生产特色,建立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标准、网络交换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在农业信息标准支持下,建设省市各级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并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向社会,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部门服务职能在区域中的本地化、实用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技服务信息化,实现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3.2 农业电子商务广泛推进

通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提升农业经营效率。选择支持一批农业生产稳定、有特色的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与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对接或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营销,减少流通环节损耗、实现生产与消费透明、双向互惠共赢。通过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的信息化改造,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的一体化。鼓励农产品经营主体走进城市社区、建立微商网络,通过建立社区微商规范,保证各类农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平交易,促进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利用现有生产环境与优质农产品认证,规范农产品生产档案,实施对经营主体的备案管理制度,建设统一的农产品追溯标识和网络化标识查验数据库,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产后处理、储藏、运输和消费者查询等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物联网监管中心,推进乡镇农资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管,农村用户对相关信息的无线和有线网络查询,为农资打假、投诉举报、信用查询、消费指导服务。同时增强政府部门对农资监督执法工作信息管理和分析决策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区域卫生;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R197.324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设备及相关的配套软件为医院各部门提供对患者诊断、治疗信息与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交换等能力,同时实现用户管理保障医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新的医改规划将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医疗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务院、卫生计生委、发改委等部委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标准来推动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与区域卫生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的融合。

1 当前国内三级医院信息化的几个特点

1.1 信息化应用差异大

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正在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3年对全国3765所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资料,以费用和管理为中心的全院网络化系统应用已经超过了87%。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发展程度地域化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HIS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HIS系统模型构建和整合存在技术障碍,应用系统彼此独立和封闭。

1.2 在应用系统上,重疾病管理,轻视其他方面

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2013年度对全国29个行政区划的三级医院调查中显示,最受医院重视的是电子病历系统(EMR),比例为85.71%;临床信息系统(CIS)、数字化影像存储交换系统(PACS)、计算机化的医嘱录入(CPOE)、医院业务管理系统(HMIS)分列被选择项的第二到五位,比例分别为76.28%、61.19%、51.48%、50.94%。详细数据见图1,由图表可见,当前三级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处于只重视当前最急需的疾病管理应用方面,其他的像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图1 2012-2013年度中国三级医院应用系统受重视程度对比

1.3 围绕应用构建的IT系统

目前大多数医院IT系统都是围绕应用构建的,一个业务系统通常要配置一套独立的硬件、软件,因此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为PACS、RIS和HIS等业务系统提供支撑是医院信息化工作的核心。

2 当前的医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院信息化基本上都是以医院为单位进行的,不利于区域卫生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医院缺乏跨专业的计算机和医疗人才;医院应用众多,需求复杂,医院信息化正处于高速发展中,不合理的规划容易引起各种问题。

3 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实现

基于以上的当前医院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最新的国家政策指导文件,现对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作出如下分析:

3.1 利用网络、微平台发展的健康管理

目前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中主要是基于传统的C/S、B/S模式,医院信息化系统是以医院内部人员作为主要使用对象以疾病管理为主的医院内部信息处理系统。以后的医院信息化发展方向应该向着全民参与的,以健康管理为主的综合化、通用化信息处理平台。普通民众可以通过传统浏览器、微信,易信等多种途径参与自己的疾病诊治、健康状况监控,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完成预约诊疗、一卡通、跨区域结算等。

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健康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建立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的过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不仅仅在某一医院使用,还能通过网络在其他任何地方查看,如可以利用现在发展的微平台达到个人健康档案远程查看的目的。

3.2 从医院信息化走向区域卫生信息化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突破以往的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各个医院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的弊端,使其与在社区建立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行有效对接。同时不同机构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查看,这样可以提高疾病医治的效率和准确度,并节省费用。着力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远程数据通道,将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生,为一个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与疾病的所有相关服务。从而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从医院信息化走向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过度。

3.3 一体化和集成化

以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重点逐渐转移到电子病例的建立和普及上,而构建电子病例系统的前提是实现RIS、PACS及HIS等系统的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同时实现一体化的访问和控制,IT基础架构的整合是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数据管理和利用的基础。可以采用先建立一个整合的基础架构平台,然后在其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统一、集成的资源管理的发展路径。

3.4 业务平台虚拟化

虚拟化、云是未来的趋势。如果医院所有设备(包括核心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等)都进行虚拟化,医院机房耗电量、机房空间、维护成本等均会大幅度降低,而系统整体稳定性却会大幅提升。同时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云计算技术,医院信息系统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对医学科研产生重大影响。

4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从事医院信息化工作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及设想,我们一直关注我国医院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并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希望我们的文章能抛砖引玉,启发人们进一步做好医院的信息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沈韬,计虹.2012-2013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R],2013.

[2]饶克勤.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探讨[R].

[3]佚名.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三点建议[J].中国计算机报,2013.

第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一、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引发了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并带来了会计观念的更新、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的拓宽、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会计核算程序方法和操作手段的改变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一直被企业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外绝对的“滴水不漏”,对内其开放程度也很有限。会计工作的组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大都由财务部门负责。有的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也只是从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并未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2.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精通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推动。目前,一方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掌握现代网络、电子商务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会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另一方面精通现代网络、电子商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不能将现代技术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3.数据、信息交流困难

目前,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数据库记录没有严格的标准格式,只是从本单位的需要出发,应用模块仅限于账务处理和报表处理。而且由于各个系统都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下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数据格式、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千差万别,各软件公司为了技术保密,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流。

4.会计信息化安全缺乏保障

会计信息化平台是搭建在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就不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但是,网络安全、信息畅通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往往是旧的安全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新的安全隐患又层出不穷。

三、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1.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的再教育工程,提高员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工作技能,通过信息化的教育与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2.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二是要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就是加快会计信息化的迸程。

3.构建会计信息化的数据库系统

与传统会计数据存储方案不同,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用户决策驱动的会计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结构。这种数据库系统面向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它通过定义与经济事项所涉及的会计事项以及事项联系的多维经济特征来达到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的经济行为。

4.会计信息化建设要处理好财务会计信息化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关系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实现了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或者说,现在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完整意义的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全面信息化。因此,企业应在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真正实现会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5.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机密,如何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是许多企业感到头痛的问题。目前企业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与日俱增,所以,企业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数据库要有加密技术,防范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在重要数据修改前的自动备份功能等。

6.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实行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机的共同控制。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真实、准确、有效。

7.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的会计档案资料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外,还增加了磁介质电子档案资料。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防止存储会计信息的磁介质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归档,或者归档的内容不完整,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损坏和泄密。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顺应了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成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但应该看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距离现代企业信息经济的要求还很远,企业会计信息化变革任重而道远,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以及会计人员都应加强合作和互动,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全称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标准化机构,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两者在标准的制定方面紧密合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档案信息标准主要有如下特点:

1. 从标准制定的数量与速度上看,数量显著增加,速度显著加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工作方面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新制/修订标准数量增长了一倍多,至今总量达30余项,可以预计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速度与规模还会不断加大。

2. 从标准制定的质量上看,质量是最高的: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制定档案信息标准方面,都集中了国际上一流的专家、学者,并广泛地吸取了各国在这方面的最佳实践,因此,其所制定的标准集中反映了人类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所以,质量是最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我国标准化建设基本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从标准涉及的范围来看,系统性显著增强:一方面,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的分类上看,其基本上覆盖了:文件管理领域、文件服务领域、文件工作流程领域、文件成像领域,以及文件存储与归档五大领域的标准,档案信息标准体系构架正在形成,实现了标准的系列化与成套性,如:ISO 15489、ISO 23081、ISO 12653、ISO 19005、ISO/IEC 82045等。

4. 从标准的影响力方面来看,影响是巨大的:如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文件管理》为例,该标准的颁布,被认为是“如暴风般席卷了整个国际文件管理领域”,是“文件管理历史上的里程碑”,并作为国际文件管理领域中的最佳实践,成为国际上排名前十位的标准之一。目前,如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已将该标准采用为国家标准。

国际文件/档案专业组织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目前国际上的文件/档案专业组织主要是指:国际档案理事会(简称ICA)、国际文件管理者联合会(简称ARMA),及联合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简称UNARMS)等,这些组织也都十分关注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如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于2005年专门成立了档案信息标准委员会,专项制定国际档案领域的标准。有关这几个组织制定的档案信息标准的特点具体包括:

1. 从标准构成的内容上来看,专业性强。由于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国际文件管理者联合会(ARMA),及联合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UNARMS)都是专业性的文件/档案组织,所以,其所制定的档案信息标准十分专业。如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制定的《国际标准――档案著录规则(总则)(ISAD(G))》、《国际标准――团体、个人和家族档案规范记录规则(ISAAR(CPF))》都是十分专业的技术标准。同样,国际文件管理者联合会(ARMA)制定的《管理电子邮件文件的功能需求》和联合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UNARMS)制定的《文件保管元数据》等也都是文件、档案领域中专业性很强的标准。

2. 从标准的应用上来看,针对性强。由于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国际文件管理者联合会(ARMA),及联合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UNARMS)制定的标准专业性强,所以,从其实际应用上看,对文件、档案的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或者说,由于标准的制定十分具体,采标后即可直接应用,如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工作者业务指南》,国际文件管理者联合会(ARMA)制定的《建立字顺的、数字的和主题检索系统》等标准,都对用户或系统具有明确的应用针对性。

3. 从标准的层次上来看,操作性标准居多。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国际文件管理者联合会(ARMA),及联合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UNARMS)所制定的标准,整体而言,其中带有操作性的,或者说具有很强技术性的标准居多。这从以上组织机构出现了分工细化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如国际档案理事会(ICA)除了设有档案著录标准化特别委员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等机构负责档案著录等相关业务标准的制定工作外,最新进展还成立了最佳实践与标准委员会 (简称ICA/CBPS)等,专门负责《国际标准――公共档案收藏机构(简称ISIAH)著录规则》等标准的制定工作。

国际上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国家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美国档案信息标准内容全面、前沿,且已初步形成了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标准体系。

从标准的制定机构上来看,美国主要有五个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档案信息标准,包括: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国家档案馆(简称NARA)、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简称SAA)、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简称ANSI)、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委员会(简称NISO),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简称LC)。其中,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委员会(NISO)制定了国际上第一个电子/数字图像元数据的标准――《ANSI/NISO Z39.87―2006 数据字典――数字静止图像技术元数据》,而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国家档案馆(NARA)在整个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如制定了涉及电子文件安全的《文件管理指南――公共密钥架构(简称PKI)特定管理文件》和《文件管理指南――PKI数字签名真实、安全处理文件》等重要标准。

从标准的内容上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美国目前直接有关档案信息的各类标准总量已达60余项,且其制定速度还在加快,规模还在扩大。整体标准体系的内容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涵盖了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的应用领域除了民用外,还包括军用,如《美国国防部电子文件管理应用软件标准(DoD 5015.2―STD)》。其标准体系基础架构包括以下几大部分:计划/设计和管理系统阶段的标准;电子文件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标准;有关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内容管理的标准;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特定技术的标准等。

澳大利亚档案信息标准具有较大的典型性与借鉴价值,且已基本形成了基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标准体系。

从标准的制定机构上来看,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国家标准局(简称AS)下专门负责档案文件管理标准制定的第21技术委员会(简称TC21)及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简称NAA)。澳大利亚国家标准局(AS)主要直接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6个标准,而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NAA)在整个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尤其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NAA)与澳大利亚各地方档案馆所制定的国家与地区性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给国际档案界提供了很多的借鉴。

从标准的内容上来看,已基本构建了基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标准体系。该体系科学合理,采取了理论演绎与实践归纳相结合的建构方法。从各国档案信息标准化发展的实践来看,澳大利亚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力度最大,发展最快,典型的是澳大利亚自1996年正式颁布国家标准《AS 4390―1996文件管理》开始至今,已经颁布了有正式标准号的有关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标准达近10余项,具体包括总需求,文件创建、捕获、维护/使用以及处置等,已形成了一个以文件连续体为周期的相对完整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从而使澳大利亚电子文件管理既适应了其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又适应了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完整地保存人类历史与人类记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英国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时间大多是近几年,其特点是注重标准修订质量,且已形成了体系。

从标准的制定机构上来看,主要包括英国国家档案局/馆(The National Archives/PRO)与英国标准协会(简称BSI),及其政府机构等。其中国家档案局/馆在整个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如主要制定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需求》系列标准等,英国政府则制定了电子政府元数据标准(简称e――GMS)及其模型、构架等标准。

从标准的内容上来看,已构建了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标准体系。以文件管理为重点,该标准体系按阶段可划分为前端与后端两大子体系。其中,前端部分主要涉及了政府文件管理,包括:文件保管,收集、处置与鉴定,存取与数据保护,保存(含移交、分类、编目)四部分35项标准。后端部分则主要涉及了档案库与服务,包括:文件存储、公共存取、著录、保存,及总体/综合性等共近30项标准。从全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英国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以电子文件为核心的文件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信息集成管理的整体构架中。

总之,各国的标准体系形式不一,各有特点,但就所采用的标准本身来讲,标准趋同是一种国际趋势。

国际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共性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国际层面有国际标准组织、在专业领域有文件/档案专业组织、在国家层面有各国档案机构等分别组织制定档案信息标准,因而形成了不同层面、领域档案信息标准各自的特点。但是,如果站在整个人类实践的高度,就可以总结出国际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共性特点。

1. 档案信息标准的制定已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战略。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档案信息标准已不仅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更已上升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战略,这一点在国际档案界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在实践中遵行。尤其是2000年以后,国际上制定了大量的档案信息标准,而且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以国际标准的制定为例:从2001年制定的第一个电子文件管理标准ISO 15489至今已了20余项标准;而美国有关档案信息的标准总量也已达60余项。可以预计有关档案信息标准制定的速度与规模还会加大。当然,国际档案信息标准在保证数量稳步增多的前提下,更注重了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在标准的修订方面也花费了较多的精力。

2. 档案信息标准体系构建已被纳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国际档案界已逐渐认识到档案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必须将其纳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高效发展。通过抽样典型调研,可以发现,国际层面的档案信息标准体系正在形成,其特点是:从标准所反映的档案信息化实践角度来看,体现出与科技进步协同发展的特征,标准呈现出由通用性转向专用性、专门性的发展趋势,当前还出现了向知识集成管理发展的趋势;从标准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及其发展阶段角度来看,体现出由后端管理标准向前端、全程管理标准过渡的发展趋势。具体包括:由关注档案著录标准逐步转向以此为基础的电子文件智能元数据标准的制定,由单体元数据标准转向元数据语义与语法标准的系统化发展;由仅仅关注档案部门的电子文件管理逐步转向文件生命周期全过程处理的档案数字化系统、电子政府/务环境与电子文件管理应用系统、电子文件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集成环境中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制定;从标准所涉及的资源类型角度来看,出现了由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过渡的发展趋势。如国际相关组织及美国等国家已加强了对数字化照片、图像、音视频等媒体格式电子文件处理及其元数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出版了如录音记录收藏协会1995年的《声音记录档案编目规则》(第2版),及ANSI/NISO Z39.87―2006、《DOD 5040.6――M――2 数字图像处理指令》、美军数字图像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等。另一方面,出现了不同门类档案管理需求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文书档案与(企业专门)科技档案的管理需求在标准中的表述趋同一致,这在ISO 15489、ISO/IEC 82045等标准的内容都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3. 档案信息需求标准的制定已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牵引与推动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表明标准须先行,而其中档案信息需求标准的制定已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牵引与推动力。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制定了《IS0 22310:2005 信息和文献――描述文件管理需求标准指南》,其目标在于以标准的方式描述文件管理需求,以满足一致性和互操作性需求,进而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再如:欧盟的《电子文件管理通用需求》(MoReq,2007年推出新版)、美国2002年新版的《电子文件管理应用软件设计评价需求报告》(DOD5015.2――STD)、澳大利亚2006年2月颁布的《电子文件管理软件功能规范指南》,及英国《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等系列标准的制定都体现出了该特点与发展趋势。

4. 档案信息标准化的建设注重以业务应用为基础,理论研究为指导。国际档案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发展充分体现出了标准是科研与最佳实践的良互成果。一方面从标准制定实践的角度来看,国际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制定的标准直接来源于各国档案信息化实践及其标准,而各国国家标准又都来源于本国各地方档案信息化实践及其相关标准,其中尤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为典型。

第5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信息化 发展现状 趋势

在信息化的作用下,内部审计已经具有了以下两个层面的涵义:首先,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在信息系统中产生的经济信息进行鉴定和稽核;其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要完成对产生这些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查,确定其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满足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可是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信息化系统本身还处于理论研究的层面,因此有必要对内部审计的信息化问题加以重点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查的效率,保证检查的时效,并通过有效举措,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确保项目的质量,同时,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突出审计工作的重点。内部审计要通过内设的审计机构从单位或者组织的内部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这种审计监督模式是以会计信息为对象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的今天,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实施审计的工作模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异,这就对审计技术、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对时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一、信息化对现代组织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对控制活动的影响

因为控制活动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关系密切,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一定会对控制活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表现如下:首先,授权控制重点发生很大变化。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授权过程并不突出,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实现。企业被授权人只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自动生成授权权限。在这种条件下,通过对交易授权程序的检查通常不可以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企业只有对信息系统的正确性、安全性以及完整性进行全面检查,并且对企业被授权活动的登录状况展开跟踪检查,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的登录状况,才可以高效防范风险;其次,企业要检查核对方式是否发生变化。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软件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它的逻辑性逐渐增强,很多计算核对与复核工作均能够通过计算机自行实现,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工工作量。

(二)对信息沟通的影响

具备畅通的沟通渠道与机制可以让企业的员工能够及时获得他们在执行、管理以及控制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交换,而信息化对这个要素产生的影响表现的最直接并且非常明显。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信息孤岛的现状,通过网络平台上构建的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相联系的多个机制,让企业相关成员能够实时获取经营信息和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实现做好协同合作与信息共享。

(三)对控制环境的影响

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控制环境会产生下面几方面的影响:首先,会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因此产生了委托关系,这种关系造成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次,信息化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更高的素质,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企业管理者带来了许多全面的信息;最后信息化将使企业组织结构朝着扁平化发展,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数据通过网络很快传播到企业的不同部门,通过这样不但降低了信息在传输中经常发生的信息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以及噪音干扰等状况,而且减少了信息获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信息范围,提升了企业组织各层次与各部门人员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四)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所谓风险评估是指识别与分析相关风险以完成既定目标的整个过程,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在目前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业务处理进程中因为企业人员工作疏漏或者舞弊而可能出现的风险。然而在另一方面,因为企业的全部数据储存在相应数据库服务器当中,网络的开放性与信息数据的共享性一定会加大信息系统的风险。倘若信息系统失灵或者崩溃,那么重要信息就会被偷窃,这将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与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相关数据与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设立完备的信息化治理机制。

二、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现状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审计证据大部分均存储在数据库当中,过去的审计技术很难完成目标,一定要不断采用新的审计技术与办法,例如,运用计算机测试程序嵌入系统实现对企业重要会计账务处理的审计,企业采用审计软件采集与分析要审计的数据以及运用软件动态跟踪相关重要数据的发生的变化,怎样掌握并很好地运用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中涌现出的又一个难题。所以,在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倘若不能及时顺应当前高技术化与高信息化的审计大环境,不能增进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技术的发展与企业内部审计管理,那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就会非常不顺畅。

(二)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如下:首先,纸制审计证据降低,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企业审计人员在熟悉与运用上存在很大难题;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无纸化数据与无纸化交易大大降低了数据的重复输入与处理,这样使得企业会计处理程序化,所以,随着数据的可靠性、以往的纸制审计证据的降低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定要面对的问题;再次,在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审计证据很多都存储在数据库当中,以往的审计技术很难完成目标,一定要不断采用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而怎样熟悉与运用这些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中出现的又一难题。

三、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一)在审计重点上向风险导向型审计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一定要借鉴风险评估的方法,实现对系统运行的合规性审计向着风险导向型审计方向转变。按照系统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审计计划,按照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测算,制定企业内部审计重点与制定审计方案。

(二)在审计策略上向参与式审计发展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方式采用参与式审计,就是指在全部审计过程中和被审人员保持很好的关系,能够一起分析问题的实际状况及其潜在风险,能够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与必须采取的办法。在进行审计开始之时,要对被审对象持有一种信任态度,在具体和他们讨论与分析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以及计划运用某些审计程序与手段的原因,这样可以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通过征求被审部门的要求,实现与他们的合作。

(三)在审计内容上向系统开发审计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系统开发应该在企业项目计划阶段就开展工作,对该项目开况实施整个过程审计与监督。针对大型系统通常要成立由财务审计人员与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双方一起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全面对新系统开发进行审计。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提前介入,就会对系统的可审计性展开监督,能够确保系统的合理投资、合理设计开发以及高效运转,能够及时发现系统在风险控制、质量保证以及成本效益等层面潜在的问题,防止走弯路,规避可能出现浪费与损失。

四、结束语

由于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整个企业内部运营环境通常是处在信息化的状态,因此,信息化成为企业改善内部环境与加强管理控制最有利的办法。所以,熟悉内部环境演变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分析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进而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与高效手段,对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步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跃胜.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内部审计应对[N].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5).

[2]孙庆梅.信息化对内部审计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N].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02).

[3]亢丽华.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2).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主要特点;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工业时代的发展催生了单向、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太过统一,主要采用填鸭、灌输的方法,不注重因材施教,对学生创造性、个性、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不利。随着科技发展、信息进步,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学习习惯的改变,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已经代替传统模式走进课堂、家庭,教学模式出现了彻底改革。因此,研究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1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1.1及时性

在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这一新的模式下,及时性是最重要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在网络信息化状态下,教学内容和教材可以随时更新,这对普及知识、提高教学水准等都相当重要;二是能够考察教学之后的效果,能够通过科技手段获得及时的反馈,这样教师能够很快的获知教学成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根据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学生辅导或者转变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教学[1]。

1.2综合性

综合性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大量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综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大量信息,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缩短了空间距离、消除了时间限制、拓宽了教学资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1.3开放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自古以来都是把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只需要听和记,但是开放性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打破了这一传统特点,让各种层次、身份的知识接受者在学习方面拥有同样的权利得到实现,学习的进程、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随时学习,这种情况让学习者在现代化的数字通讯手段帮助下,打破了空间、时间上的限制,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体。

2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2.1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很多教学中都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然而其教学水平却并没有提升,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只是黑板被多媒体代替、粉笔被键盘代替,仅此而已。这种的教学模式仅仅是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教学效果不见得能够改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学校领导等落后的教育观念,在学校管理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数字化设备只是作为摆设没有用到实处,甚至有的地方还会让这些高新技术产品长期闲置,这种钟情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观念对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完善、教育效果的提升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2.2教学的应用水准不高

当今社会,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地位至关重要,学校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等都是通过该模式来体现,虽然在教学过程中80%以上都采用信息化教学,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应用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多媒体仅仅是用来播放课件,更甚者,教师应用的课件不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而是直接来源于课本,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从这种情况中可以看出,在资源开发、课件制作、应用技能和教学认识等方面,教师们都没有做到位,与此同时,教学管理不健全、评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从侧面折射出来。所以,制定教学政策和制度,完善教学环境,提升计算机应用和教学设计水准,成为信息化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3教学制度不健全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互联网帮助下,系统化、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目前的很多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在很大范围内使用在线教学,有大量的公开课、精品课程录制,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提供保障,此外还有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微课程等也逐渐创新、走向成熟,信息化教学发展势头正盛。然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诉求、资源建设等问题还是存在问题,例如,怎样评价信息化教学下的学习效果;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课程实施如何在校园内落实,怎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学分;怎样保护知识产权;分配师资力量问题怎样解决;怎样考核教师的教学绩效,奖励制度如何制定;录制的视频和课程怎样在教学中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要想让信息化教学成为正统模式,就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上解决以上问题,使得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得以发挥[2]。

3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1加强计算机信息教学的内涵建设

数字教学、多媒体、校园网等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前几年信息化教学最受关注的,这些建设的都是教学环境,但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却没能做到研究和重视,新出现的事物经过发展、成熟都要遵循一定规律,以上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合理性,同样也有大量不足和弊端,不能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视而不见,因此,就要提倡内涵建设,创新教育机制,转变教学理念实行信息化教学,强化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加强资源开发,体改资源利用的水平,将信息化教学的活力激发出来,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协调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要素、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教学实力。加强内涵建设有利于计算机信息教学的长远、合理、科学发展。

3.2转变教育结构

由于受一些观念和教学设备的限制,最初的信息化教学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使用了一些技术成分,用投影仪、多媒体代替课本、黑板,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改变,因此,教学质量还是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因此,有学者提出,信息化教学要想实现突破性进展,就要从变革教育结构入手:首先,转变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让学生中心代替教师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主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其次,变革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来适应教学结构的变化,只有基本要求做到了,上层结构的改革才能顺利完成。

3.3根据学生需求安排教学内容

先将课程制定出来再安排学生根据顺序进行具体的学习,是长期以来的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标准、预期目标都是事先定好的,这样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具体学习状况教师都很难把握,智能依据经验进行大体判断,即便知道学生哪部分出现了问题,而时间、内容安排紧张,没有时间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只能依靠他们自学弥补,如果自制力差,这些内容就永远被落下了。这种模式实际上是让学生被迫适应教学,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受到限制,最终只能导致对学生的批量生产。独立意识在学生中至关重要,他们的个性、自由、诉求都要格外尊重和关注,掌握了这些才能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做具体分析,以此得知他们哪个环节薄弱、需求是哪些,进而有针对性了提供给他们学习资源,激发出他们的潜力和自觉性,所以,了解学生需求至关重要[3]。

4结束语

教学新模式就是针对传统模式来讲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造、改进,也是一种提高和升华,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在师生关系、教学结构等转变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改进教学方法。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也应该适应时代需求,追求互交性、弹性、开放性,教学模式越来越适应学生要求,最大限度的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华子荀.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2,27:50-51.

第7篇

[关键词]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SCM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51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1

在现代化社会中,工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单局限于客户、业绩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动化、信息化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工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本和效益。然而,在我国很多工程企业当中,粗放式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应充分认识到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把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促进我国工程领域的进步。

1 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理论中,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已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较为全面,为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我国很多工程企业都已引入人事管理系统、业务平台系统、材料管理系统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已取得一定进步,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方面不容乐观。

1.1 系统集成度有限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工程企业成功建设和运行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自主开发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及材料管理等多种子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使得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也使企业取得了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各个不同的系统之间,却没有形成良好的集成效应,很多系统只能完成单独的功能,与其他系统之间,不存在应有的横向联系。这对于工程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一部分不必要的管理运行成本。

1.2 子系统功能不全面

在我国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当中,相应的子系统功能普遍不够完善。例如,在财务管理系统当中,资金预算、资金控制等功能不足。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存货核算、应付管理、总账、固定资产及应收管理等子系统。其主要用于企业日常财务核算、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然而,在当前的财务管理系统中,预算方面的功能仍较为缺失,需进行优化升级。在控制和管理资金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没能有效集成贷款追踪管理、资金预算控制、现金流量表及现金追踪管理等功能,难以有效提升资金运转效率。此外,对于细化、深度的信息采集不足,也没能全面支持工程项目的辅助核算管理。

1.3 SCM系统不完善

ERP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供应链管理系统管理的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需要对供应链中全部的资源进行整合。而在工程企业当中,主要是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管理,使采购成本降低,同时确保充足的原材料供应,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在ERP系统中,对于这两个系统的应用,前提条件就是SCM的相关管理信息软件。不过,当前很多工程企业对于这一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报表流程、文档存档等方面,对于上下游企业的管理,仍不够完善。

2 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工程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在此环境下,工程企业的ERP、SCM等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这些管理软件、方法和思想,使得工程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转化,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ERP是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流模式,它推动了我国政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前ERP系统和软件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工程企业对于ERP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不过,对于SCM系统和软件的应用和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基于这一问题,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中,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综合应用,发挥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全面的资金管理与控制为纽带,建立集成程度较高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以核心业务为中心,将供应链当作核心竞争力,推动SCM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企业来说,项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SCM系统的发展和整合,将会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实现更好的规划与发展。

3 结 语

工程企业是我国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当中的重要主体,其发展和经营状态,对我国工程事业有着直接影响。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果,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慧娜.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路径选择及效益评价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趋势

1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渗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信息技术要想长远健康地发展,需要制定并施行相应的标准和规则使其标准化。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等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的开发、产品的生产、信息系统的运行等,制定并施行相应的规则和标准,以此来管理企业的信息和技术,从而满足企业需求,获得最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循环过程,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1 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包括信息技术的开发、生产、应用和推广,是一个具有产业化性质的动态循环过程。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产品的更新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资源,减少研发经费的浪费,与此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规范,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和品质检验时有相应的标准可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更加可靠,为产品被广泛的应用、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地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标志。

1.2 能够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企业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和质量,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这无疑会对企业产生良好的效益。企业的效益好了,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作为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高速运行的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受到较高的重视,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得到快速提高。

1.3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现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就在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核心就是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化,只有当高新技术产品的标准得到世界的认可成为世界标准时,才会掌握该高新技术产品竞争领域的主导权和领导权,从而转化为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取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因此,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已不只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所以,一个国家的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该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企业开展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比较快,在成立信息技术归属管理机构、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国际化工作、组织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进展,具体归纳如下:

(1)成立信息技术归属管理机构。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信息技术归属管理机构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时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期,该组织已经有十七个分支组委会,十个工作组,共管理五百六十二项国家标准,三百三十二项计划项目,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在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开展了多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

(2)开展了大量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技术单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标准已经制定了一千多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覆盖了企业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企业信息技术标准系统。与此同时,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单位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严密跟踪、调查和研究,并制定了相关标准,用以推动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3)标准国际化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多个领域比如公共信息导向领域等的先进技术和实际参与能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虽然硕果累累,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很多领导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必要开展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这就使得开展该项工作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等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企业信息技术资源不能共享。企业内部缺乏有效快捷的沟通和交流,信息和技术资源流通不畅,缺乏共享,对国内和国际产品的市场行情和走势缺乏了解也就更无法预测,缺乏对较新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的方式和手段。

(3)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管理不足。部分企业太过强调进度,依赖人工,造车企业信息技术系统数据冗杂,无法高效快捷地实现共享,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手段,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不足。

(4)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薄弱。由此造成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了解不足,意识不到开展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紧迫重要性,更谈不上开展相关工作的积极和热情,造成企业效益的损失。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做到信息技术资源能够高效快捷地共享,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3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

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大概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1 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WTO组织的成立,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已经是每个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国际化。

3.2 系统化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的系统化,有利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企业的运营状态最佳,企业的收入和效益最高。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内容标准化、结构层次标准化、系统功能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3.3 超前化

企业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研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等等许多方面,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奠基者和铺路石,必须走在前面,强调超前性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避免返工,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目标。

3.4 柔性化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比较活跃,发展的速度很快,更新的速度也很快。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和施行信息技术的标准时,既要遵从相关标准的要求,又要留有余地,不能太过死板,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传统标准的限制,,使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朝着柔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使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与应变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对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进行修订和扩充。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制定标准、标准、执行标准、监督执行标准、修订扩充标准等诸多内容的循环往复。而标准又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和提升,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和教育的力度,遵循国际化、系统化、超前化和柔性化的发展趋势,使企业信息技术资源能够高效快捷地得到共享,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刘福才.浅谈企业信息标准化[J].科技资讯, 2008(23).

第9篇

【关键词】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工业化革命的进程,在各个行业中开始重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自身能够跟上信息时代的潮流。目前,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天然气能源匮乏,导致涉及到能源的行业基本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这便使得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为确保煤矿行业的安全运营,需加大力度提高煤矿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煤矿行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基本已经遍布于整个煤矿生产环节,但是,这对于煤矿行业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还远远不够,为了能够对矿井在运行时的各种参数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对全矿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控,并且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报警,实现管控一体化,必须建立诸如分布式控制的网络系统,以便能够通过网络对矿井的生产进行全方位调度,进而提升煤矿的整个生产水平。

1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因煤矿行业工作环境复杂,导致其自动化程度相对落后。过度注重机电一体化的概念中的机械方面,可以说,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仅仅实现了机械自动化,远远没有达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要求,这种畸形的“机械自动化”便决定了我国煤矿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采掘机械自动化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发达国家开始逐步使用计算机对采掘机械进行控制,统一控制工作面运输机和采煤机,进而实现采煤工作的一体化。此外,应用计算机后,还可以对设备实施状态检测,能够准确及时确定故障出处。采煤机最初使用液压牵引方式,然后逐渐过渡到电牵引方式,电牵引的供电逐步从直流过渡到交流,以提升其总装机功率,使其达到1500kW。工作面运输机逐渐朝更大的动力方向发展。控制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液压支架逐渐朝耐压发展。

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中的采掘机械仍采用传统的液压牵引方式,由于价格以及技术因素的限制,所采用的设备近90%为国产,而且最大装机功率也仅为国外同等产品的一半左右,最高不超过800kW。虽然有一部分机械厂已经着手研制电牵引采煤机,但不可否定的是,我国煤矿行业的采掘机械自动化仍处于动力方式落后,运输开采能力低下的初始阶段。

1.2煤矿提升机械自动化

煤矿提升机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采用胶带运输方式,并辅以胶套轮蓄电池机车、高速架空人车、单轨吊等进行输煤工作。在综采工作面搬家方面,传统的轨道运输需要25-45天,而胶带运输方式仅1-2周便可完成。在胶带运输中,运用可控硅-电动机直流调速、交流变频调速等方式。应用计算机实现对煤矿提升机械的统一操控、故障状态监控,整个提升机系统能够应对轨道跑偏和制动刹车等情况。

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中的提升机械已经开始由传统的轨道运输向胶带运输方式过渡。在某些规模较大的矿井中已经开始应用胶带运输方式,并辅以计算机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全数字化控制,且运用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系统的安全监控。

1.3安全监控系统

由于煤炭行业自身工作环境恶劣,并且随时有可能遭受到矿岩层塌落、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威胁,使得安全监控系统对于煤矿自动化的发展尤为重要。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已经有一些国内科研机构开始研发针对煤矿的国产安全监控系统,其中不乏KJ系列这样优秀的监控系统,但从监控系统的稳定性、移植性、结构合理性等角度看,仍和国外水平有一定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除了软件方面的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因我国传感器种类单一、性能较差而导致的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这一因素。

2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对于煤炭的依赖度非常大,其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的占比高达74.29%。因此,煤炭能源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使煤矿行业蓬勃发展,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发挥于煤矿行业中,能够使煤矿系统具有整体监控的能力。

2.1现场信息自动化控制

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的基础是设备的高度自动化,这种高度集成实现的基础是配备高智能化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稳定的用于控制通讯的现场总线以及高速的工业以太网技术。其发展方向是通过建立一套由信息网、控制网和设备网组成的立体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使煤矿设备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

2.2矿井作业过程自动化的集中控制

矿井作业过程自动化的集中控制,即使矿井集中监控中心配备一流的采煤控制技术,采煤控制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采掘设备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这样,矿井集中监控中心便可以实现对矿井设备的实时操作,进而实现矿井作业过程的集中监控。为使不同系统及设备能够互相通讯,需将不同网络协议转换为统一的协议,并利用统一的组态软件进行编程。当现场出现故障时,监控中心能够及时诊断出远程故障的出处,便于矿井工作人员能够有时间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井作业的安全性。

2.3先进的安全系统

2.3.1传感器无盲区布置

由于缺乏先进的传感器协同技术,导致在煤矿中布置传感器时,没有达到全方位监控,致使断电控制存在盲区,无法达到零事故的要求。因此,需对传感器无盲区布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达到对瓦斯这类危险气体的无盲区监控,进而避免因易爆气体含量超标爆炸而引起事故。

2.3.2本质安全的无线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

虽然在应用无线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后,有助于矿井的整体自动化建设,但是,这些无线电波的频率一旦接近瓦斯爆炸的极限功率,则会引起爆炸,所以,未来需要开发一种接续衰耗小于0.1dB不产生电火花的单模光纤机械接续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矿井的整体安全性。

2.3.3人员定位技术

应用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煤矿井下人员的位置进行监测,一旦煤矿内部发生事故,便于对井下受困人员进行定位,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员伤亡,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统计资料显示,应用人员定位技术后,事故搜寻时间缩短了70%,成功救助率高达89.12%。

2.3.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涉及到地质勘探、井道挖掘等工作,其中包含很多地理空间数据。煤层、顶底板、围岩、地质构造等基础信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非常重要,因此,将这些生产信息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形式表达出来,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煤矿安全生产。

3结论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因此,必须高效可持续的对煤矿进行开采。但是,我国在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便要求我们要致力于研究先进的开采和控制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矿井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深化我国煤矿开采水平。

参考文献:

[1]齐浩,李佳新.浅谈煤矿开采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