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3 14:49: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第1篇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索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从数学的发展史观上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首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思想即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高层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导地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培养数学能力。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3、生理心理素质教育

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与生理发展相适应。

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各阶段,都应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与形象性等诸方面下功夫,完善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学会思维策略的辩证应用。

非智力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数学家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建立情感、增强意志等四个方面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重点要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的主动性,还可从组织竞赛、巧解习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平衡,此外还可尝试一下学生应变力培养与挫折教育问题,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原则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认识数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受教育音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吻合。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传统的经典数学知识(算数、几何)要进行必要的学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普及与提高的现代数学也要逐步引入,如矢量代数、统计初步、离散数学等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所需渗入到中学的内容。同时,对所有内容增减不能违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抓住思维发展的最佳期进行素质教育,借鉴国外数学教育发展中几起几落的教训,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向性。过去几十年单一的教育模式,一度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局面,培养不出社会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要根据社会需求的一般劳动者、科技工作者、数学工作者对数学的不同取向,实行数学教育的不同的素质要求与标准,具体他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要按照学生的分流制定多种教学大纲组织分类分层的数学教学体系。

1、坚持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一般他说,知识可以由言传口授的方法传递给另一个人,而素质则不能用传递一一一接受的方法去传授和掌握,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促进其主体素质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是指导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掀起的以数学建模力特征的数学教改模式正好能弥补我国数学教育重理轻实的缺陷,是素质教育值得提倡的。

在教学中要以问题解决为主导,通过日常生活、实际情景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发展和提出数学模型来解,适当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也是必要的。

第2篇

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时代性,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思想政治课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第四条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与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结合,并且必须是与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相结合。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引入课堂,把政治课教学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到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政治教师还要广泛开展互动教学和合作探究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开放学习的新理念,掌握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 针对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为此,新课程确立了它的一个核心思想: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明确指出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基础来设计和确定的,它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公民独立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公民思想政治与道德法律素质”这个根本目的,也就是说,高中政治课教学仍然要针对“思想教育”的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三观。

为此,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更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育人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采用“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等人文方法,要能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在共鸣中使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从而使学生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3 实效性

讲求“实效”就是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三贴近”,并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这是深化素质教育和新形势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贯彻这一个原则,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大的实效性,为此,必须做到:

第一,摒弃单一、老化、空洞说教及强塞硬灌型的灌输,从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说起,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变显性灌输为隐性灌输,变硬灌输为软灌输。课前,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使“思想政治”课上所要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或他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课后,学生在讲演、讨论、模仿等活动中深化了思想认识,有关道德信念通过生活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中。通过这些让学生在开放、平等、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感悟生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生成。

第二,开发和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宣传有新意、有时代气息、能使人折服、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内容和道理,使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也在课下或课程结束乃至学生离校后仍能与之交流,使我们的灌输得到无限延长,从而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灌输的目的。

4 主动性

第3篇

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数学素质大致涵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如数学教育家马明在观看电视转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赛时,从场地工作人员擦地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宽的拖布把整个场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长路程的问题,并用化归法原理把所走的路程(长度)转化成了场地面积来计算,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或不屑一顾的事,却是数学家运用数学的良好机会。足见一个高素质的数学工作者具备不失时机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众所周知的欧洲十七世纪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无解的结论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图论。

4、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现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

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从数学的发展史观上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话,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2)培养数学能力。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三、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原则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1、认识数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受教育音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吻合。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传统的经典数学知识(算数、几何)要进行必要的学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普及与提高的现代数学也要逐步引入,如矢量代数、统计初步、离散数学等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所需渗入到中学的内容。同时,对所有内容增减不能违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抓住思维发展的最佳期进行素质教育,借鉴国外数学教育发展中几起几落的教训,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2、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向性。过去几十年单一的教育模式,一度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局面,培养不出社会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要根据社会需求的一般劳动者、科技工作者、数学工作者对数学的不同取向,实行数学教育的不同的素质要求与标准,具体他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要按照学生的分流制定多种教学大纲组织分类分层的数学教学体系。

第4篇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数学课成为初中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环节,让数学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实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里的创造性不是指创造新的答案,而是善于一题多解,能够用多种方法来完成一道题目,并能够说出其中的道理.就学生的学习品格而言,要有大胆探索、自主自立、目标明晰等品质,要有创造性的态度和精神.

二、数学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途径

1.数学教育要采取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要求教师在教数学的过程中采用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等是一个中学生应该有的基本观点.

2.态度决定高度,端正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初中生学习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初中数学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运用的技能,所以要想很好地生活就必须认真地学习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内容和解题技巧,还要让他们热爱数学,乐于学习,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3.爱国主义是中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和思想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贯彻,在数学课堂上多讲讲古今以来我国的数学家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著名成就,再讲有关的知识时有意识地去挖掘有关的数学发展史料,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第5篇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索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

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从数学的发展史观上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话,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首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思想即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高层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导地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中学阶段着重要领会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函数与方程、符号化、数形结合、集合与对应、分类与讨论、运动与变化思想等,其次要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也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解与合成法等恒等变换方法,换元法、对数法、判别式法、伸缩法等映射反演方法。第三要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再学习的能力,它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数学中要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3)培养数学能力。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三)生理心理素质教育

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与生理发展相适应。

(1)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备阶段,都应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与形象性等诸方面下功夫,完善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学会思维策略的辩证应用。

(2)非智力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数学家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建立情感、增强意志等四个方面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重点要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的主动性,还可从组织竞赛、巧解习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平衡,此外还可尝试一下学生应变力培养与挫折教育问题。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原则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1)认识数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受教育者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吻合。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传统的经典数学知识(算数、几何)要进行必要的学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普及与提高的现代数学也要逐步引入,如矢量代数、统计初步、离散数学等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所需渗入到中学的内容。同时,对所有内容增减不能违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抓住思维发展的最佳期进行素质教育,借鉴国外数学教育发展中几起几落的教训,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2)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向性。过去几十年单一的教育模式,一度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局面,培养不出社会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要根据社会需求的一般劳动者、科技工作者、数学工作者对数学的不同取向,实行数学教育的不同的素质要求与标准,具体地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要按照学生的分流制定多种教学大纲组织分类分层的数学教学体系。

第6篇

一、精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潜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如数学教育家马明在观看电视转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赛时,从场地工作人员擦地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宽的拖布把整个场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长路程的问题,并用化归法原理把所走的路程(长度)转化成了场地面积来计算,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或不屑一顾的事,却是数学家运用数学的良好机会。足见一个高素质的数学工作者具备不失时机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

4、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从数学的发展史观上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要改革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话,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2)加强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首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思想即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高层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导地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中学阶段着重要领会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函数与方程、符号化、数形结合、集合与对应、分类与讨论、运动与变化思想等,其次要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也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解与合成法等恒等变换方法,换元法、对数法、判别式法、伸缩法等映射反演方法。第三要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再学习的能力,它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数学中要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3)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3、生理心理素质教育

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与生理发展相适应。

(1)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备阶段,都应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与形象性等诸方面下功夫,完善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学会思维策略的辩证应用。

(2)非智力素质是数学家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建立情感、增强意志等四个方面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重点要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的主动性,还可从组织竞赛、巧解习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平衡,此外还可尝试一下学生应变力培养与挫折教育问题。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第7篇

关键词:2011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评析

2011年新课标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际,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能力型、应用型、开放型试题的设计,着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力求试卷的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一、注重思想性,突出鲜明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命题要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理解、认同、确信程度,以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充分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鲜明的政治方向。2011年山东卷文综政治试题第28题和安徽文综政治试题第38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体现实践性,突出能力的综合考查

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2011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坚持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试题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北京卷文综政治第38题,课表卷政治第38题、39题。

2.试题注重考查自主探究能力。例如:2011年安徽卷第38题,以十二五规划为背景,围绕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提出新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根据所学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题目的设置上体现了探究性题目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3.试题通过和现实问题的连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构建新视角,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试题选材较为广泛经典,信息量大,并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从宏观具体、中观具体、微观具体三个层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多是学生应该关注和能够理解的具体事件。有许多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生活化的趋向明显。如2011年浙江卷第41题。

4.试题强化辨析,突出了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2011年广东卷第36题第3问,运用了辨析观点命题。

三、富有时代性,突出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要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的指导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因此,命题既要与时展趋势相结合,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又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主题进行设计,把对基本理论观点、原理、知识的考核融入生活题材之中。所以,文综政治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立意命题,试题大都是从现实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选取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更加真实全面的模拟现实,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感。2011年各地新课标文综政治试题显性或隐性考查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建党九十周年、十二五规划、民工荒、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物价上涨与国家宏观调控、包容性增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基层民主自治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现实热点的选取,既注重了具有全局性、长效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又突出了本土化和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考纲的考点、教材的重点、社会的热点的有机统一。这些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文综测试和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渗透性地实现了学科教学的价值,较好地体现了国家意志,有利于引导教学更紧密的联系实际。

四、强调基础性,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进行教育的课程。它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引导学生领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因此,命题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理解、认同、确信程度,以及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2011年各地新课标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那些同相关现时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学科内容,即主干知识。如: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有3套试卷涉及,生产与消费有4套试卷涉及,效率与公平有4套试卷涉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5套试卷涉及,公民的政治参与有5套试卷涉及,政府的职能有7套试卷涉及,我国的政党制度有10套试卷涉及,文化的作用有9套试卷涉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4套试卷涉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4套试卷涉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8套试卷涉及,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5套试卷涉及,发展观有5套试卷涉及,矛盾观有8套试卷涉及。这些思想政治课中的主干知识都是今年试题的高频考点。

五、体现地方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第8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66-02

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也就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脱离实际地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推进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适应这场新课改。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1.1 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学生探究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地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缘由。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总是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有时会背离教师课堂设计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业务能力,以应对各种随时出现的问题。

《课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要使学生达到第一项能力要求,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地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明了实验操作的步骤,能熟练正确地绘图。要使学生达到第二项能力要求,教师要熟练使用电脑,熟练利用因特网搜集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生物学的网站,熟练发电子邮件,等等。要使学生达到第三项能力要求,教师应该能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总之,教师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

1.2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实验设计题,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辅导者。

2 用好教室这个阵地,推动素质教育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说话的权利。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好度,既要活泼,又要智慧。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合理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室这块主要的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呢?

2.1 培养学生的兴趣,捕捉学生学习亮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贡献?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发表观点,他们会“闪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提出许多教师无法预设的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灵活地处理,让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2.2 课堂上鼓励百鸟争鸣

著名作家萧伯纳认为: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课堂中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平等对话情景,能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环境支持,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亦步亦趋地上演“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场面。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新的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这个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元素,有机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与非生命世界既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上形成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无论是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处理个人或社会事物,都需要唯物主义的观点。

2.4 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学习要有目的性并讲究方法。在学习每一节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该节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和考纲中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必学习过偏、过难的内容,要既能抓住双基,又能提高解题能力。不要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设置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219-01

一、设置素质化的教学目标

数学素质是指数学中蕴含的在人们全面发展中具有工具和能使人们思维结构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因素。数学素质体系在用数学的立场、观点等去处理成人生活、经济管理和科学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以数学为载体体现在通过数学的严谨性和严密性,使教育者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通过数学抽象的理性美提高受教育者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体现出它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其潜能,使其获得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清晰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形成一种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心理状态。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培养目标:

(一)增进学生对数学理解与应用的信心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形成努力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性。

(二)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能从日常生活或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作为学生其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科学素质,避免造成学生的后劲不足,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四)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通过长期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信心,养成克服困难的健康心理。

二、寓素质教育于数学课堂内容中

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结合教材的一些内容中富有思想性的特点,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数学成就及我国数学家杰出贡献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介绍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人才奋发进取的事迹,陶冶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同时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自然科学,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素材,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糅于其中。在数学教育中正与负、有限与无限、直观与抽象、归纳与演绎等对立统一,都是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反映,数学教学中应通过数学知识上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受到对立统一观点的熏陶。教学中分析数学中各部分知识的互相联系,发展学生的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同时因为数学中符号和图形具有和谐美、对称美和奇异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三、寓素质教育于教学方法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育中要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此外,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启发式教学设置一些疑点难点鼓励学生“找错”“质疑”“猜想”“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得出创造性的结论,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再创造劳动获得新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利用再创造教学模式和启发教学模式,教育每个学生去独立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主体性

素质教学主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能动发展。实践证明,主体性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

(二)力求基础性

教师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必须着眼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落实,为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能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以不变应万变。基础性也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三)注重全体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力求使上、中、下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讲求全面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注重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同步发展,二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五)提倡愉悦性

师生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以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六)着眼发展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