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3 14:49: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第1篇

一、中心概况

“微软―同济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技术中心”自从2005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重点进行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科研、开发、课程建设及培训,实验室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加强基于Windows Embedded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嵌入式系统科研水平,并加强嵌入式人才的培养。

在科研方面,把基于Windows的嵌入式计算与当前的智能设备、通讯与网络技术、网格计算以及新兴应用与服务联系起来,结合上海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研究和开发包括基于Windows CE,PocketPC,Smartphone 的车载移动终端上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点播系统,并在车载智能信息终端上实现汽车状态参数采集与显示、GPS定位、故障诊断等功能。

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训方面,中心在2005年6月和2006年9月举办了两次微软Windows Embedded 教学研讨,每次研讨会都吸引了全国近40所著名高校的百余名嵌入式系统领域的教师参加,微软的多位专家和中心的几位老师对windows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 CE的课程教学等主题同与会的老师进行学术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二、合作背景与特色

微软公司在移动及嵌入式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微软也力图开拓其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培养大量嵌入式方面的人才。由同济大学研发的基于网格技术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出,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关注,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香港等科研机构和公司的浓厚兴趣。同济大学为了将研究成果推向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应用,也有意寻求与移动嵌入式方面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

同济大学在移动与嵌入式系统领域确立了目标并为此进行重点建设,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985二期平台”的建设也将围绕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开发工具与支撑环境、嵌入式多媒体通信、车辆电子嵌入式应用等方面的建设,要练就一支掌握先进CPU设计流程、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网格计算平台及汽车电子等交通信息应用技术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和设计队伍,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及地方汽车计算平台和数字服务业等重大需求,开展高性能处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网格服务计算技术和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研究,支持面向交通等信息服务的车载计算机系统、交通电子设备和手持智能交通终端系统产业,构建一个支撑电子与信息及相关学科,连接应用与软件,集设计、应用于一体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平台和面向交通的服务计算平台”。

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积累、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国内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微软―同济大学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都参与其中,旨在建立学校与产业界的桥梁,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以及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提高中国高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有特色的现代嵌入式信息学科基地,从而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努力实现嵌入式新兴学科的强势化。

三、探索合作模式

中心参加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以及部分国际合作项目,特别是紧密结合上海城市交通信息服务这一重要主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系统以及基于嵌入式终端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点播系统。

中心承担的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网格计算的上海交通信息服务示范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中,结合上海城市交通网格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基于Pocket PC和Smartphone的车载移动终端上的交通信息和点播系统。该重大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推广价值的信息网格,支持交通信息网格典型应用的研究。通过该服务系统,普通百姓就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各种手段实时了解或查询上海各个路段的交通路况。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公共设施,如公共触摸屏以及大屏幕了解上海主要路段的实时路况,还可以亲自体验实时自助查询的方便和即时互动查询的服务。此外,城市交通信息网格系统还引起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芬兰、西班牙、挪威、香港等科研机构和公司的浓厚兴趣,已经在无线宽带网络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展开研究合作。

同济大学和微软双方共同参与嵌入式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微软举行的各种嵌入式大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人才。

四、合作目标

中心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作为社会和学生了解微软的一个重要窗口;加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的重要理念,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加强了书本上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同时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实际的嵌入式系统,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甚至可以完成一个创新性的嵌入式作品。让学生觉得嵌入式系统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遥不可及的东西。一般说来,嵌入式系统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通过校企携手合作,不仅可以推进微软的新兴嵌入式技术快速进入课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实践这些技术,加快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及科技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和企业发展,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共同促进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研究。

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主要围绕在基于Windows Embedded 和Windows Mobile的车载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基于Window CE的交通信息车载移动终端系统,基于PocketPC/ SmartPhone的交通实时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基于网格计算的车载交通信息服务点播与导航系统等。

第2篇

关键词:数据科学;人才;课程

一、数据科学人才需求

数据科学强调以数据为导向,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诸多领域中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应用数学、统计、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仓库以及高性能计算、社会科学等,目标是用数据揭示复杂的自然、人类和社会现象的特征或规律。具体而言,数据科学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研究数据本身,研究数据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以及变化形式和变化规律;二是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称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社会的现象和规律[1]。

正是数据科学的提出与发展,为目前火热的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2],以致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与主张模拟仿真的第三范式相比,第四范式则是以数据为导向,主张从数据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出信息、知识、理论,发现规律。无论是大数据技术还是第四范式,均需依托于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比,数据科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3]。

在我国,未来3~5年需要180万数据科学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人。面对此缺口,高校应尽快制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投入师资,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数据科学人才。

二、国内外培养现状

在美国,很多知名大学都已设立了数据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如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东北大学、德州农工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还设置了博士学位。在英国,邓迪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爱丁堡大学设立了硕士学位。

在我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设置了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成立了数据科学研究机构。2015年,阿里云、慧科教育启动了“阿里云大学合作计划AUCP”,已与多所高校联合,拟培养和认证一批云计算和数据科学人才。

虽然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在国内高校中受到了重视,但学科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三、人才培养思路

与传统学科不同,对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需求是市场驱动的。因此,数据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的原则应是针对各种应用,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理解应用需求,根据需求设计算法级别(或系统级别)求解框架,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搭建计算平台,并能够通过提供一定的算法将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

1.先决条件

为了开设数据科学专业,高校需满足一些先决条件。第一,计算条件。第二,数据资源。高校应建立实验场,提供足够的多样数据或数据源。充足的数据资源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第三,师资条件。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目前,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为了培养数据科学人才,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协同合作。第四,如果有条件,高校应与政府、企业合作。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和技术研究,但并没有数据应用场景,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可以弥补这一点,并且更易获得充足的数据资源,同时可以从政府、企业吸取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才,以补充师资。

2. 课程设置

具备先决条件后,我们来分析怎样为数据科学专业配置课程。要想做一位完美的数据科学家,至少需要具备统计学、编程功底,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域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具备统计学和编程能力还不够,处理数据不仅需要理论和技巧,更需要领域知识的支持,并以此获得对数据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完美的数据科学家需要能够处理好关于数据的方方面面:不仅能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建模,还能够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描述、预测,并能让结论落地,服务于现实中的行业,让数据的价值得以变现。

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四类课程不可少。一是统计学。许多知识挖掘方法都源于统计学的模型。二是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并能使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三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往往很大,非单机环境能够承受,这就需要面向集群环境进行系统架构,编写高效的分布式或并行计算算法。四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除此之外,还应学习一定的领域知识,如财务分析、服务业中的分析、健康医疗、供应链管理、综合营销沟通中的概率模型等,这样才能够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能够真正服务于业务。

由于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需求是多类型的,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也应多类型,如科研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科研人才,需要注重理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善于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揭示模式,发现规律。这类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良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则应注重技能的训练,比如,熟练使用大数据工具,如Hadoop,Spark等,具备分析特定类型数据的能力。无论培养科研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操作真实数据,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洞察力。

3.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可分为认证课程、本科课程、硕士课程以及博士课程四个层次。

认证课程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课程结束授予证书。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培养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信息素养,应该从本科生抓起,而数据科学则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本科生,无论学生的专业背景是什么,都应学习数据科学概论等基础课程。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在本科阶段设置数据科学学士学位并不明智,原因在于,数据科学需要足够的计算机基础和数学理论功底,而本科阶段的学生在四年学制下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因此,设置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比较合理。正如第三节所介绍的国内外现状,知名大学大多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关学位,而非在本科阶段。在硕士、博士阶段,有了本科阶段的理论基础,校方应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科规划,配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搭建真正的业务平台,培养学生的数据建模能力、数据计算能力、跨领域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各行各业的需要,也关系着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数据科学人才,高校应首当其冲。高校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授课模式,进行合理的课程配置,构建师资团队,并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搭建真正的业务平台,强化数据科学人才培养能力,不断为国家、社会输送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扬勇,熊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科学家培养[J].大数据,2016(3).

第3篇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oday's society,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and it has more and more high requests to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he new measures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ere explored, to encourag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Guide the creative ideas, multiple perspectives, change the thinking of aspects of the mode of think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关键词: 探索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

Key word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multidisciplinary;cross;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89-02

1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建立创新教育理念 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老领域的深入发展,新领域的创造性开拓,几乎都是横跨多个学科的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新的现象、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2 有利于开拓提高就业渠道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更快的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新的岗位上成为综合的高素质的技术或管理人员。

1.3 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进步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注重挖掘创新能力。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技进步创新的新渠道,所以我们要大力建设交叉学科,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与培养一种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建立创新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这种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创新。

2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各教学及科研机构在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时投入较大精力资本但是却无法得到相应回报,往往受到具体学科的限制。教师往往都是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涉及外专业的知识非常少。这种教学形式就无形之中形成了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不断的强化了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融合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阻碍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进度。因此,为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人才,必须首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以及淡化专业色彩等。

2.2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在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授课时间的盲目性,需要实行导师制度与之相配合。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政策支持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对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等还不容易被接受,这样就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教师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难以成长壮大,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阻碍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

2.3 固化的学科专业设置障碍。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制约,影响学生参与跨学科课题的积极性。由于学科交叉研究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学科专业间距离较大,由于知识背景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无法按照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课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3 多学科之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策略

3.1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营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结合全校科学院广泛开展大讨论,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观念的转变。认清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形成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

3.2 优化资源,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的选择某一个专业或者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选择的空间,就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渗透,不仅推动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惠,更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了当今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做到文科与理科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3 系统管理,构建科学教学管理制度。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开展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又叫协同教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教师共同参与同一同一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参与合作教学的教师可以来自相同或相近的学科,也可以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其专业的综合性决定其与交叉学科多个专业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跨学科合作教学合作形式及合作程度多种多样,根据专业多学科跨度的专业特定,可以采取部分合作的形式,有专业人员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显然,单靠某一学科的教学时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的,而合作能够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有利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3.4 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机构,设立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专项启动基金。对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给予特殊的前期研究进行培植和支持,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平台配套。有重要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课题,重点投资,加大投资力度。

以项目为纽带,直接组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抓新兴前沿学科的纵深探索,学校投入的资金用于平台硬件建设,平台集中使用管理,开放共享,定期考核,补贴运行等。

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培养拔尖人才,组建由拔尖学术带头人领军的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团队。启用一位人才,带出一支队伍,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个特色。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的力度。

总之,交叉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变革,这种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突破了单一学科培养人才的局限,拓展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空间。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21世纪符合时代人才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培养一批善于打破科学壁垒,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容,陈金娥.化学专业开放型实验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1期.

[3]冰.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01-03

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以学科竞赛活动为依托,引导和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科竞赛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径。

一、学科竞赛的内涵及蓬勃发展的竞赛活动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形式多方位考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系列化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依照不同的标准,其包括多个门类的赛事活动,且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特点。如依竞赛组织者来划分,有国际、全国性的竞赛与省级、校级地方性的竞赛;按照竞赛所依托的学科门类来划分,则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多个一级学科中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设计、车辆工程、计算机软件、设计艺术学等二级学科。目前,为国内高校较为关注的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主要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magineCup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微软创新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

在我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其独特的内涵。第一,它是面向高校大学生的规范化、系列化、多层级、多学科的竞赛活动。所谓规范化,是指竞赛活动是有组织、有章程、定期举办的;所谓系列化,是指依照不同的学科门类划分出不同类别的竞赛活动;所谓多层级,是指竞赛既有国际的、全国的,也有省级、校级地方性的;所谓多学科,是指竞赛涵盖了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多个学科。这几点内在规定性,使大学生学科竞赛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不定期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区别开来。目前,为学界和高校普遍关注的学科竞赛,一般指那些竞赛规模和规格较高的国际、全国性的竞赛活动。第二,它是立足于高校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上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一方面,它立足于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另一方面,它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科竞赛是对教学效果、学习收效的一次大检验,竞赛成绩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第三,学科竞赛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及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入推进高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1994年首次制定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明确提出,竞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这大赛,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高校学科竞赛的先河。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看,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为例,1992年,首届 CUMCM 有 10个省市 79所高校的 314 个代表队参加。2009 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达到 4.5万多人,来自全国 1100多所高校,参赛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年新高。 再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9年报名参赛的学校达到 923 所,比上届增加20%, 参赛学生达到2.7万多名,比上届增长了30%。目前,大学生学科竞赛出现了三个变化趋势,一是参赛学生不断由专业向非专业扩展,二是参赛学生不断由本科向专科扩展,三是参赛学生不断由地方院校向军队院校、民办高校扩展。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显利认为,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竞赛也从最初的几个地区的小范围活动,发展到今天全国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新环境的营造创造出充分的条件。而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参加竞赛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占60%以上;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竞赛对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有的竞赛已被纳入到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2007年初,由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 [ 2007] 1号)中,就针对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门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 ”中,也把全国性学科竞赛成绩作为统计对象,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在高校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中,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以学科竞赛成绩为主要考察对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研与培养创新意识,许多高校还相继制订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看重。

二、国内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队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使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各类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看重看好,以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为题的研究, 正在成为高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目前关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研究,整体上看还相当薄弱,可以说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表现之一,就是迄今还尚未见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可见的多是“竞赛指南”“赛题解析”“竞赛辅导教材”或是竞赛活动资料汇编之类的教辅、教材。这些编著往往局限于某一竞赛学科,内容多是针对竞赛的组织和训练、赛题的解析而设计的。由于没有综论性的专著出版,使得学科竞赛虽然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展得很有起色,但又存在着认识不足、研究不深的问题。而更为明显的症候是学科竞赛显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不过,有的编著选编的一些材料,对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则起到了基础性资料作用。如李大潜主编的《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汇编了一些教育部文件、竞赛章程和会议纪要,还有一些领导和专家的讲话材料。这些对于研究刚举步时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迄今,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人才和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论著;二是关于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著;三是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探讨的问题涉及: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实践教学的关系;激励机制在学科竞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何把竞赛水平推上更高台阶的问题等等。从目前有关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研究者一方面在强调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又把参加学科竞赛仅看成是对学生“实施闲暇教育”的一部分。这说明对于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尤其缺乏权威性、引导性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一般泛泛而论、重复性议论的多,而系统性、建设性、创新性的研究少,更缺乏将学科竞赛置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战略下的深入探讨。其次,对于大学生怎样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科竞赛为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改进常规教学和实践教学带来哪些新的启示,通过学科竞赛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这些问题都还缺少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与定量、定性研究。三是对于如何构建起有利于学科竞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也还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四是缺乏对于当前学科竞赛的新动向、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包括对中外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比较分析,对国外学科竞赛经验的系统介绍。这些不足昭示了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我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如何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创新人才,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十分紧迫的问题。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大学生学科竞赛又有着常规教学所不及的培养功能,其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在学界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李大潜所说的那样:“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看,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赛能够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科学思维、动手实践的能力。学好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在高校,许多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很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其习得的理论和技能常缺乏实践的检验。这不能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的发挥,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践应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学科竞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科竞赛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创新创造的浓厚兴趣。竞赛赛题符合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知识点和系统性相结合,关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竞赛由参赛团队分别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定学科背景的题目,其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个课程群。因此,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的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多学生正是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如 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必须利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参赛装置。在完成装置后,还要进行认真的测试,一旦出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加以解决。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也给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活动带来新的启发。这样通过参加竞赛就可以深化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发展型的知识结构、开拓探究型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应知、应会、应用的能力。一方面,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了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反过来又为他们学好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就为培养具有博、专结合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二,竞赛能够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同时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大学生学科竞赛以迅猛发展的科技进步为背景,立足于学科前沿,竞赛题目难度大,内容涵盖了多个交叉学科,突出了创造性、创意性,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所以,竞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创造的热情,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舞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但同时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相应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竞赛既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敢于迎难而上、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品格的一次大考验,也是对其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能力的一次大检验。可以说,学科竞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是普通课堂教学所远不能及的,因而被看成是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增长才干、拓展素质、锻炼能力的有效渠道。另外,学科竞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专门舞台。通过广泛地组织竞赛,能够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实践证明,那些曾经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获奖者,毕业时一些国内外大企业和科研院所抢着要他们,有的毕业后在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有许多人毕业后很快成长为卓有成绩的青年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或是相关科研部门的领导,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已不能以几千万元计。正因如此,大学生学科竞赛也被看成是创新人才成长的“熔炉 ”。

第三,竞赛能够带动和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等方面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的综合外在表现形式。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其内容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组建学科队伍、确立学科方向、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基地、建立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等方面。在高校,以何为基点科学地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上关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下及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在这方面,学科竞赛恰能起到晴雨表和校正仪的作用。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实际上也是对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效果、学科建设现状、学科建设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反映和体现。学科竞赛的功效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发现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使我们在赛后及时调整和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它使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即能够经常进入实验室,或是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现状,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正在于促进实现这些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发挥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以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蓬勃发展的学科竞赛活动说明,竞赛满足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带动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为深入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政府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践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关联,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逻辑上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人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没有根基。有学者考察46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时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既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原创性成果,又造就了善于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近代科学时期,自然科学注重精确实验,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逐渐分化为精细的专门学科,与此同时,这种分化脱离了对自然界综合的抽象,难以真正认识自然现象内在的联系。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分化与综合紧密联系起来,把人为分解的各环节重新整合了起来。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认识世界的局限,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主流范式,以致“研究与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通常涉及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表明,原创性成果大都产生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领域,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容易产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要进行怎样的变革?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现代大学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云集,适宜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张力的驱动,要求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一般来说,交叉学科主要源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或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相对于单一学科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科之间经过不断推拉与拽扯,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领域和新的知识生产范式。随着交叉学科的渐趋成熟,传统学科之外逐渐分化出人才培养的新专业。从培养目标而言,这些新专业大都具有知识结构的混合型特征。

学科交叉活动涉及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及组织结构的变革,所以,在大学组织内部,有相当数量的学科交叉活动是以隐性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学者间基于问题研究的自愿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小组协作,这些组织大多属于非正式团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发的、持续潜在进行的新知识的生产方式。随着跨学科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活动以及学术创新性成就发生在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院、项目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交汇的地方,并且开始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而且逐渐具备交叉课程开设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功能。在美国,交叉学科教育一直是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推动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整合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与此相应,大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交叉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是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单科教育的制衡力量,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中国大学境遇: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困境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课题。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不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具有创新思想的拔尖人才,之所以缺乏这样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域,因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单学科设置的组织结构、狭窄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当前学术界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交叉学科建设更偏重于科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术领域的创新。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实践层面,无论是交叉学科建设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中国大学面临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困境。

1. 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传统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成果难以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

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学科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在我国,受传统的观念、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都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使许多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合而为一,学科专业数量增多了,但由于学科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交叉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有时难有立足之地。即使如此,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少重点大学设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绝大多数挂靠在院系,是既无办公用房又无日常运行经费的“虚体”,更缺少跨学科研究的有效保障机制。迄今为止,一些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采取的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因此,与认识上的重要性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权模糊、队伍不稳、方向多而杂、投入少而散等问题。

具体到研究者个体,交叉科学研究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者学术意识的一部分。用跨学科视野来处理学术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与独创性,但在大学内部用制度化的方式来处理交叉科学研究问题,形成稳固的交叉学科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学科互涉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因此交叉学科建设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与挫折也是普遍存在的。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境遇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更是刚刚起步。目前,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地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没有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复杂情形所需的整合技巧;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更没有体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间的渗透与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体制性断裂依然难以弥合。这种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有时只是“纸上谈兵”。

2.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形成交叉科学的研究氛围,必须培养新一代坚持跨学科价值观的研究人员,同时,学科交叉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实际上,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具有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资源,比如,不同学科专家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设备一流。但实践中,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障碍,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大学的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都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自我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之间有时壁垒森严、沟通交流困难,小型、分散的单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难以吸收多学科的学术营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值得指出的是,单科教育的体制困境没能阻滞大学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性、零星式的探索。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结构还有很强的“惯性”,无论是对现有结构的修正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大多还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或仅限于学科专业结构等形式的调整,实践中仍受到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三、制度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单一学科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要学科边界,而是提供一种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氛围。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与传统大学组织模式与教育体制相比,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打破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闭锁”状态,着力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机制。

1.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树立大学科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专业不断分化、重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被淘汰,新的学科专业不断出现,其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分类上的反映。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证实,学科专业划分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情景化的探索重新划分了边界,在拥挤的领域可以进行交叉研究,各种交叉学科专业也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知识融合中不断诞生。虽然大学内部单学科组织体系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削弱,但由于受到新需求、新利益、新技术的推动,催生出新的课题及看待旧课题的新方法。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代。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科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即“大学科时代”。因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中破除学科壁垒与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使他们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2. 为交叉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教育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般而言,新学科在大学内部得以发展与繁衍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二是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三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比较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交叉学科在学科体系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地位。宏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国家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要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都要鼓励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建立交叉学科专项研究资助与成果评价体系。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面要设立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负责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建立不同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院系层面,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有三种模式与院系发生联系:一是院系层面设立专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二是单独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院系,三是部分研究与教育活动由院系管理,部分由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及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任务安排,进行因校、因事制宜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针对性强,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调动基层院系的积极性,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不管采用哪种路径,行政推动与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第6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人才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Local Colleg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LI Xiayun, XIAO Cuie, XIONG Peiy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 Science,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alents,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high level.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on

1 现状分析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在高等教育。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主要是以知识继承为中心,特别在地方院校本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中,主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是很明确,教学手段落后,授课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更新缓慢;课程体系单一,学科交叉不够;教学实践不足,专业技能低下;课程考核的手段单一。没有为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重要的作用。这些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十多年来,笔者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实现谈几点体会。

2 改革的几项措施

2.1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理念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全面的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起着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促进各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因此较高的数学素养,超强的数学能力是现代公民生活和就业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劳动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就要求数学教师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思想,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理念,给课程合理定位。传统的数学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现代的数学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数学研究方法与数学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做到授之以鱼的同时也要授之以渔。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教师应该具有专门的数学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的能力,来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生产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为区域为社会服务。教育本身是一个熏陶的过程,熏陶主要靠教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数学的潜能。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获得要求教师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将教学由灌输式向启发式教育向研究式教育转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设计为一个研究式课题,把科学大师们发现该知识的原始过程和所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创设成一个一个的问题情景,还原知识的原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地去学习科学大师们发现该知识的原始过程,发现该知识所用的科学思维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获得了发现知识的科学思想方法,这样学生们自身蕴含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得以激发,创新能力得以实现。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传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可能没有机会运用数学的知识,但是不管其从事什么工作,其在大学数学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思维方法、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让其受益终身。

第7篇

[关键词]内涵;必要性;可行性;策略

在我国,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美国和日本的本科生教育几乎都实施各种形式的导师制。国内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等在一些本科专业试行了导师制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由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的导师负责制内涵与研究生导师制有很多不同。

1.本科生导师应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引者

本科生对于独立处理生活、学业等方面问题的经验相对有所欠缺,对于新环境下的新问题有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引对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科生的导师制更强调导师与学生思想的沟通,做到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本科生导师需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很不适应。教师应在学生入校后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自己优势特长、专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知识构架,不断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逐渐培养其专业素养。

3.本科生导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兴趣

通过进行与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匹配的科研训练,逐渐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在与导师切磋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理念,这些都将为其今后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阶段科学理想和科学信念的树立比取得科研成果更为重要。

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导师制可以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优势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符合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学习体育学、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运动风险评估、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等运动科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人体机能监控、医务监督、运动营养指导的基本能力。通过导师制培养方式,可以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得到更多的科研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3.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

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引入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之中,有利于培养出真正被社会需求和认可的精品人才,反过来精尖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又成为助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积极良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打造精品专业,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起到助推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生师比例小

各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较小。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共有学生45名,专业师资队伍共计19人。合理的师生比例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2.进行科研训练的硬件条件相对完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对完善的硬件资源可以满足本科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所需条件。全国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均下设有基础和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康复医院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使导师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和专业课学习硬件条件得以保障。

3.师资力量有保障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由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组成,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为导师制下培养医体结合型人才给予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

1.制定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导师制的保障。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要建立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文件条例,明晰导师制实施的意义、目的、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考核指标、监督评价和奖桶旆ǖ取

2.完善导师遴选和师生互选方案

优秀的老师对学生一生的积极影响往往是重大深远的。导师遴选应按照自身修养高、责任意识强、工作热情高、专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等方面要求进行遴选。导师产生后需制定详细方案进行师生互选。

3.精心组织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开展

第一,指导本科生专业课学习。本科阶段是形成专业知识架构的重要基础阶段。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课业学习。导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好学业课程结构,培养学习兴趣,督促学生打牢课业基础,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等。

第二,要求本科生进行跟教助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要求学生融入导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如协助老师准备教具、审核学生实验报告数据、准备实验器材等。参与导师日常教学工作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教学工作流程,增长才干,还能在工作中切身体会教师的责任与意义,并能从导师严谨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和学习导师的工作热情及敬业精神,对其今后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也有一定帮助。

第三,引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医体结合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本科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申报校级和省级学生创新科研课题、毕业论文选题等方式,能使他们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在与研究生搭建共同研究平台的过程中,除起到科研培训作用外,还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定期进行效果检查

第一,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学生定期针对课业学习、科研进展和实践活动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导师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了解学生对人生与社会、对困难与挫折、对成绩与荣誉的理解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定期进行导师指导工作汇报。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导师定期指导工作进展,并进行成果汇报。本科生导师制下,教师的职责、任务与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教师要对实施导师制的意义有充分认识,要加强责任意识。学校需要对导师制下相关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

在生师适配关系合理、科研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备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个体指导,最大程度地关注学生个性,使他们的优势特长得到最大发挥,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医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对传统班建制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制纳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千华,黄汉升.从培养方案探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高林.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01).

[5]张建新,孙麒麟,毛丽娟.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6]于振峰.2l世纪初期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03).

第8篇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c)-0116-02

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已成为当前最具魅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光电信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为此,2012年国家教育部为适应国内对光电信息领域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批准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为光电技术相关领域产业培养亟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提高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顺势改革。如何打破传统办学模式,面向地方人才需求进行转型发展,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题。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抓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机遇,就必须紧扣光电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后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1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同质化”明显,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产教融合视域下,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特点,知识具有广泛交叉性,在医疗、材料能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2]。光电技术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产业。光电产业在业界的生产方式和设计开发上具有很大的共性,这些给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便利。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依据光电检测和光电通信地方经济特色,通过多学科知识的通识教育,工科类技术应用平台教育,光电检测和光通信专业教育和实践工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娴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可从事光电产业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成为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的目标。

2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优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3-4]。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体系的优化应根据产业人才培养需求而非教师能力设置,确立夯实基础、构建模块化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能力培养导向构建“课程群”,形成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立体化课程体系。以高等数学类、大学物理类课程模块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物理光学、信息光学、光电子技术基础等光学技术模块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和接口、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等电子信息技术课程为专业基础平台,使学生掌握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以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器件、光电检测技术、光通信原理及应用、光网络基础、光纤通信课程、光电综合实训、综合设计等光电信息处理模块和光通信技术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方面的能力训练。课程群的构建是统筹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行业需求的内在关联,突出行业需求的工程实践应用作为新工科专业的主导地位。

3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行业需求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相互渗透与融合,使系列化课程衔接紧密,在整体优化基础上实现“专业化”“模块化”,处理好传统知识和现代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关系,促进培养方案的“个性化”。教学内容为岗位实际需要服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案例和实训项目等特色课程资源。引入“典型工程任务”,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利用企业平台作为教学载体,引项目进课堂,根据实际项目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把课程内容按照引进的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在生产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合作,融“教、学、做”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真正做到学做合一,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实验、实训、实践和专业综合应用等实践教学环节和学分(学时)数,积极推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已有实践教学资源和建设新的实训实验平台,结合行业需求开展校内工程实训。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以光信息、光电子技术企业和相应研发机构为主,充分利用资源,寻找企业和专业实践的结合点,集中开展实践和实训。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实践和光电行业相关竞赛、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

“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转型发展、产教融合的关键和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教师中既能指导实践还能从事理论教学的人才比较匮乏[5]。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坚持内部培养、专职引进与双向聘任结合的道路组建一支特色鲜明的“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改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现状的重要方法。把“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师资培训体系,构建适合“双能型”教师发展的培训系统,与企业联合建立“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鼓励教师参与实践进修与培训,引导教师不断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指导实践的能力。拓宽教师引进渠道,改变重学历、轻实践能力的人才引进观念,优化双能教师的引进标准和考核内容。引进具有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积极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平台,以“双能型”教师为骨干,带动普通专任教师共同发展。建立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双向聘用机制。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计划制定、指导实践和参与科研项目等工作。允许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员到学校兼职,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学校工程类教师晋升工程类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积极探索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全职或柔性引进企业高水平人才。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显著上升,也可使高校教师扎实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让学生更易接触行业工程实践,更深入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第9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拔尖人才;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大学中的实践教学已形成了共识:认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必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紧跟科技前沿和社会进展。但高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将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构建一个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现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1]。同济大学“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立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这对进一步构建和深化适合于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理工融合、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国际化视野”四元耦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一、建设思路及目标

1.建设思路。以环境科学创新区实践教学体系为指导,整合和发掘学科优势资源、科研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对实践教学的贡献,集聚教授、骨干教师和博士生等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为具体行动,发挥实践教学的管理效能等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对环境科学创新区实践教学的提高与突破性发展奠定基础[3]。2.建设目标。以教授班主任为引领,建设一批研究领域广泛、学术水平高的专兼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整合和集聚优秀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和优质社会资源,创立一批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教学基地[4],通过校际联动、校企协同、校政合作,构架国内外联合实践教学平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实现实践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一批研究领域广泛、学术水平高的专兼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1)建立了一批德才兼备、修养深厚的优秀教授班主任队伍,环境科学创新区秉承本专业创立以来的“教授班主任”机制,教授班主任除了承担班主任日常工作外,还必须直接参加和指导实践教学中来,组织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中国生态调查及海外国际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目前环境科学系已有包括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在内的16位教授担任过环境科学创新区班主任,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障[5]。(2)培养了一批实践教学能力强、肯吃苦耐劳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专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3],目前已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奋斗、爱岗敬业的专职教师。(3)聘请了一支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校外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聘请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介绍行业或专业最新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设备装置和发展趋势,拓宽实践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5];在工厂企业实习期间,聘请素质优良、实践能力强的基地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构建了研究领域广泛、学术水平高的科技创新实践教学的专业导师群,将环境学院尤其是环境科学专业研究领域相近的教授组合成研究方向迥异的导师群,构建了以教授为主体的“学科内有效互动、学科间交叉互补”的理工融合的专业导师库,以满足环境科学创新区创新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建成的导师库中导师已有55人,师生比高达2∶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导师的研究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导师,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教学。(5)吸收了一批业务能力强、志愿服务的研究生作为实践教学辅助指导教师,为了保障海外国际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聘请了业务能力强、志愿服务的博士生作为实践教学的辅助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践团队的后勤及安全保障。保证了实践教学队伍的稳定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6]。2.集聚了优秀学科资源和优质社会资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教学基地。(1)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整合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长江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与教学平台资源以及教授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多达32个,这些基地具有研究内容多、选择面宽等特点,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2)集聚优质社会资源,建设了一批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我们紧紧依托上海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企业等建立了校企共建集中式实践教学基地,并将其放在实习基地建设的首位;充分利用学院科研资源建立非集中式的实习基地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有效的实习基地建设形式。3.推进校际联动、校企协同、校政合作,实现国内外联合实践教学平台。校际联动、校企协同、校政合作模式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应对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路[7]。在校际联动校政合作实践教学中,我们联合安徽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地方环保局及水务局等开展国内实践教学,国外以东京大学、肯尼亚大学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了暑期实践教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了实践教学的发展[8]。4.推行激励机制、制定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学校对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学院对实践教师工作业绩、成效等进行评价,推荐申报学院各类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引导激励专职实践教学人员和骨干教师投入到实践教学改革中来,对建设一支稳定、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起到了保障作用。对实践教学中表现突出有学术成果的学生申报学院创新类或实践类奖学金。实践教学的经费保障是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举措。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实践教学中,工程实践教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教学经费;在海外国际实践中,来自于学校外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的大力;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导师的大力支持,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区积极探索与实践了适合于环境科学创新区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保障体系,保障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和突破性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为国内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景刚,耿慧敏,于善波.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3,(7下):123-125.

[2]黄菊文,陈玲,贺文智,等.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拔尖人才实习教学的创新发展[J].实验室科学,2015,18(2):132-134,137.

[3]黄菊文,贺文智,徐竟成,等.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65-167.

[4],梁亚红.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5,(2):80-81.

[5]林志芬,贺文智,陈玲,等.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4):18.

[6]刘阳炼.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旅游酒店教育顶岗实习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4):1-6.

[7]张海平,陈玲,李飞鹏.大学生暑期专业实践的高校合作模式———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临安专业实践为例[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5):47-4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