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9: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127-01
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人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点放在了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学习,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科学,它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那么,我们应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 借鉴新的教学理论,改变教学方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熟练运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来诱导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只有小学语文教师主动改变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
二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勤思考,多学习
若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学的实施者,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这就需要大家加强自身的学习,根据我多年的收集与整理,认为以下几个网站不错:小学语文教师之家、新世纪课程网——小学语文、习客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等。这些网站能够为大家提供关于课程标准学习、教学反思、教育理论、实践应用、专栏和推荐书刊,大家在课下可以多浏览和学习上面的内容。教学反思栏目是教师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思考总结出来的文章,它真实地反映了大家所思考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种种问题。实践应用栏目又细分为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点评。
三 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堂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创造者;由金口玉言的老师转变为平等对话中的一员;由知识仲裁的法官转变为靠智慧和人格赢得人心的组织者。这样,教材的呈现方式就不再是“圣经”,而是“剧本”;课堂就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教师就不再是一味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再是等待灌注知识的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思想活跃的智慧者。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关系融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调控自身的教学情绪,良好的教学情绪会影响到课堂的气氛,能促进和增强学习效果,使学生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课程改革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以少胜多”,少是为了多。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是为了讲得更好,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的思维僵化了,主动性没了,只能生吞活剥。所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透过一个典型范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积累知识,而现代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探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教无定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由飞翔,主动去吸收知识的精华,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肖静芬.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浅论[J].宁夏教育,2002(3)
[2]镕红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小学语文教学,2000(6)
[3]纳兰飘雪.花自绽放云自卷——两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网络情缘[J].教师之友,2004(2)
[4]李文广.小学语文教师“众生相”[J].江苏教育,2005(10)
[5]余柏民、汪亚雄.21世纪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8(4)
[6]薛瑞萍.凭着理想、友爱和坚强[J].教师之友,2004(12)
[7]佚名.邯郸市举办小学语文名师教学研讨活动[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11)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认真备课,以使每节课充满乐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再围绕考试而设计,教师也不只通过分数评价学生,而是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树立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最终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其一,民主性原则。只有将民主性原则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每个学生创设公平发展的平台,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二,多样化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既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三,开放性原则。教师应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措施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通过四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其一,组织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便无法根据既定计划自主探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以使他们拓宽视野和有效学习。例如,在教学《秋游》一课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更要组织他们去附近的景区或名胜古迹参观。待参观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特点与结构形式,抒写自己的秋游之感。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从而积极参与语文教学。其二,营造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充满创新氛围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其三,设问、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教师应严格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设计问题(如,每个小动物都有哪些过冬的习性,并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给予正确的思想指导,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使他们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例如,在以《快乐的日子》为题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素材选择、文章立意、结构安排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并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使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讨与研究,以培养学生自由、灵活的思维。
3.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并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毕竟,要让学生具备创新理念,就必须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丰富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三个。其一,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荷叶之后的情形以及在淤泥中生存的感觉。又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唐诗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唐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以加深对唐诗的理解。这样,既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又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其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一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逐步提高阅读水平,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例如,教师可将《望庐山瀑布》与《望洞庭》这两首诗结合起来教学,并鼓励学生搜集其他描写大自然景物的诗歌,这样,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学生养成认真记录所想、所感的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拓展思维空间。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如今,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教师可通过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感受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精神内涵。又如,在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宝莲灯》的相关段落,以使学生体会主人公对母亲的深情。还有,在教学《嫦娥奔月》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嫦娥》的相关段落,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创造性思维自然获得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长点;审美教育
一、前言
近年来,新课改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兼顾工具性、人文性及审美性教育目标。面对教育发展新形势,审美教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增长点”,而作为与审美教育联系十分密切的语文课程,凭借自身强大的美育基础,成为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加强对审美教育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中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具体要求
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其自身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无论是教材角度,还是教学模式角度,均具有“美”的元素,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深远等成为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更多的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美德,极大的提升了语文教学内容人文性,使得语文课程成为开展审美教育的不二之选,同时,兼顾现代文化的渗透,使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审美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支持。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是推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课程,语文教学凭借着自身综合性特点,将知识与审美有机整合,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便能够充分接受审美教育,逐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完美的人格,不仅能够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是立足于学科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足够的情感体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发现美,只有发现美,才能够更好地感受美,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在具体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实施者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首先,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课本中的知识是积极向上的,其中不乏有爱国之情、舐犊之情等情感的体现,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丰富学生内心情感,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文字背后体会更深次的情感,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使学生能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
其次,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散文等各类题材是为国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财富,经历了数千年传承至今,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例如:在学白的《静夜思》时,故事通过窗前的月光为主线,诠释了诗人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其中展现的审美性情感不仅能够将学生引入意境当中,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文章作为语言整合的具体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性的朗读课文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层次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运用声调、节奏及韵律将文章更好地展现出来,并在朗读中深刻的体会文章的情味,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创建审美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情境教学是能够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永远激发学生兴趣向知识领域探索的教育方法”,由此可见,创建审美教学情境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技术,以其自身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性等优势在提高教学方法有效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此,在语文教学情境创建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具象、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徜徉于美的世界中。
3.突出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古诗词是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其同样是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要关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通常情况下,由于小学生知识结构及基础薄弱,对古诗词的理解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美教育顺利开展,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特点,利用联想教学法,引导小学生运用已掌握知识对古诗词展开联想。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此,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并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调整自身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立足于语文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感受语文之美,逐渐培养审美能力,并将其渗透至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4-01
1.高效语文课堂概述
从课程改革视角而言,高效语文课堂就是在授课中以师生间健康、稳定、和谐发展为核心,通过尽量少的时间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语文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对于师生来讲,课堂时间极其珍贵,课堂安排应当让每个学生在相应时间段有对应的学习任务,不合理的课堂密度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就行需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衡量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有机匹配课堂之上各个要素。教学实例证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有戏、综合发挥其作用,高效课堂才有所保障。这就对教师提出优化教学理念、把握教材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要求,这样才可以确保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进而使得课堂各个要素有机的匹配。统一预设和生成。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认知交流的过程,还是两者智慧、情感、个性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不仅需要展开科学、权威的预设,还需要实时捕捉动态生成,进而达到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2.开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要点
2.1 如何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开展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展开高效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期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及质量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目标。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时需要将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考虑进去,杜绝出现语文教学的展开和教学大纲背道而驰,进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热情和信心,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展开就需要灵活、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通过最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
2.2 如何高效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用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之上,因此为了开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高效处理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尤其是那些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的问题。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需求,冲破以往教学理念的禁锢,不断总结和创新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举措
3.1 注重课外知识,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由语文学科的作用和地位视角来讲,其有着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等等特点,语文是掌握其他学科的前提,为了帮助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内外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课本之外的知识渗透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语文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于此同时,由于课外知识的渗透,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更加完善,为高效课堂的开展和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语文课堂。开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使得加血质量有所提升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等等,基于此前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开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般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均发生在课堂之上,即课堂教学为师生提供交互的平台。
3.3 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了更加高效的开展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能够通过创设思维情境法,既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由提问问题作为突破点,定期向学生提问启发性、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进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语文课堂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既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还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需要高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把握教学条件,以期最大程度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为了开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明确教学任务、教学要求,系统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而后针对性的作出相关改进和调整,不断摸索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期真正意义上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200.
[2] 邹莹.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J].学周刊C版2014.12.090.
【关键词】兴趣;教学质量;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传授知识的实践活动,也是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如何通过教师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教学担负着最基础的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优秀学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落实到自己身上,只是缺乏学习兴趣,他们无能为力学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有助于他们将这种愿望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端正学习态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因而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端正学习目的,让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也就日趋稳定。
二、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如今,有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当今,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学生,几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这么多年,但是有很多教师并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髓,照样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要想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就要在自己的教法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存有畏难心。很多小学生常常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对语文教学来说,听、说、读、写是不可或缺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读和说常常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是展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可是,由于说话上的基础薄弱,在很多小学生看来,语文学习等待他们的不是成功,而是一次次失败的体验。因此,他们所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失败,甚至想方设法地逃避学习。小学生大多数在学习上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等着老师来填鸭式的喂知识,学习意志薄弱,缺乏足够的毅力。例如做作业,前半部分字迹很工整,后半部分马虎潦草,上课时,下半节课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他们把学习看作是苦差事,从小就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不作预习和复习,读书时有口无心。当学习成绩进步时,信心十足,甚至趾高气扬;学习成绩落后时,又认为自己愚笨,丧失信心,不做主观努力,甚至于放弃学习。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质量提高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促进学生愉快地去接受新的知识,这种气氛的创设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上可采用课前活动法、激趣法、竞赛法、直观法、表演法等。例如:我对低年级阶段语文识字的教学,利用激趣法,在上课前制作漂亮的生字卡,开始用生字卡抽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把生字卡作为奖品送给掌握生字的学生,这样就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学得愉快、主动、自觉,且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情境实际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我这样设计:
师(导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我看到了……
生(补读):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我听到了……
生: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索的欲望。
(三)创设思维兴趣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主动与热情的学习状态,启迪智慧的动力,而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动中激趣,培养学生动中思考,动中获取知识,使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时,课前要求学生拿一个苹果来学校,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课文中说的“平常的切法,里面没有什么,换一种切法――横切,就能看到苹果里有个五角星。”在课堂上,我就让学生按照这种横切方法来切一下,学生们发现苹果里真有一颗五角星,而按照平常的方法来切就没有五角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既获取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再一味地灌输知识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和谐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聪明才智。素质教育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截然不同。当然这不是全盘否认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只是说,相比较而言,素质教育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包含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为目标,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素质,才能逐步提高一代人的思想素质,从而提高全社会和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可以这么说,素质教育引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3.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更突显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它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
二、探索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小学生语文学习至关重要。但目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并没有明显的成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过于死板。单从教学目标来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具体的词汇、汉字,为他们的阅读积累一定的基础。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教师往往将片面化地理解这一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变得单一枯燥,脱离其本身丰富的教学意义和社会生活,这一现象严重地违背了素质教育对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
2.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随着信息化教学在教育界的不断开展和运用,教师甚至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单纯地用可见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但其实多媒体只是辅的工具,语文课本身就需要学生通过对文字的理解来感悟和品味。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
3.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有很多教师对于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以及为什么布置作业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概念,导致学生作业内容枯燥无味,有些甚至只是要求学生反复地抄写生词,以至于学生完全对作业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会产生一些厌学的负面情绪,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都是不利的。
4.测试学生语文水平的方式单一。学生进行测试都是采用传统的方式统一命题、统一测试、教师统一阅卷,这种看似很公平公正的方法,显然是跟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反的。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素质举措
1.把语文课堂教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形式多样化。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以及提高他们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拉近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除此之外,如果实际情况允许,教师可以多带学生出去走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之外的一些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课本的局限,走进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2.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可以把声音图像直接展示出来,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和学习,降低他们对知识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课堂有效性。但是一定谨记,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当中,以达到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3.增加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的语文成绩要想得到提高,仅仅依靠课堂的学习时间和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好好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广泛阅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读书过程中要及时做笔记和写一下自己的读后感和感情体会等;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进行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机会,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不拘泥于应付枯燥的语文考试,也应该抽出时间享受一下语文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质量
在小学教学当中,师生互动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高质量的互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传递教学内容,将教材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传授,同时通过语文精神和素养的提升来进行学生的语文教学。在当前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积极进行师生互动,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谋求其在发展中变革,是师生互动成为小学语文教与学之间的良好纽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
1.1教师对互动教学时机把控水平有限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师生之间互动并不是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就越能够得到良好回馈的,需要对于互动教学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把控,把握精准的频率和时机,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时机的把握,主要将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教学水平两者相结合,扎根于实际的教学工作实践当红总,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教师对于互动教学时机的把控往往水平都十分有限。[1]这就会造成不同类型课堂中互动教学时机难以把握,有时候会出现正进行热烈讨论中,教师忽然对于学生的思路进行打断,这样的师生互动适得其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难以实现师生互动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1.2教师互动意识有待提升
在进行课程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的更新,同时也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当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自身能力发展的问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进行变革的意识薄弱,因此导致教师互动意识有待提升,生互动的方式和质量都不够理想,一旦没有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具体意识,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师生互动实践。
1.3师生互动的方式过程略显单薄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方式当前存在较为明显的单一问题,例如,在教师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对于课后问题进行提问的模式,这一模式属于最基础的师生互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并非最适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也存在提问内容缺乏创新性、对于学生的思路把控不好等问题,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失去了师生互动本身的实施作用。除此以外,在进行师生具体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身份有过于强调自身主置的问题,进而导致师生互动处于非平衡的状态当中,互动的过程自然也略显单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策略
2.1重视互动交流,使用科学引导策略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想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用科学的引导策略,重视课堂语言和情感互动的应用,因此想要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就必须重视对话沟通语言的技巧性,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和掌握能力,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话认识到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积极的互动抓住学生观感兴趣的点进行分散式研究,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有目的性的根据具体的教学进程推进情况进行导向性语言构筑,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调动起师生对于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令学生能够提升对于小学语文知识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语文概括、整理和分析表达能力。
2.2重视培养教师自身互动意识
在进行师生互动实践前,首先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互动意识,有了互动意识,才会有互动的实践,进行师生互动的核心要素就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者的教师本身应当认识到进行互动活动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而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当中,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实际的具体语文知识学习讲授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同时互动的表现形式也不仅仅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传统模式,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都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深入认识,对于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都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除此以外,还能够在实际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感受和情感表达模式,想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就需要对于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革新和发展,同时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动深刻、平等和融洽的关系,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升自主意识,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
2.3提升教学互动多样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教学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小学生正处于自控能力较差的阶段,但是小学生的优势在于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望高,而语文教学内容是主观性较强的,如果互动方法得当会提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反之,互动方法突兀或者不科学就会令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从小学生的认知特质着手进行学生语文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进行把控,不断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满足,同时保持循序渐进的状态,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从重视互动交流,使用科学引导策略、重视培养教师自身互动意识和提升教学互动多样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三个角度入手,建立师生之间的融洽积极氛围,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词语;语言;小学语文;词汇量;教学质量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学科教育,语文一直是教育开展的基础学科,是我国的母语学习,是有效教会学生如何表达和写作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尤为重要,是为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内容。
一、通过朗诵理解词语
朗读不单是简单的阅读,而是要融入一些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进行阅读。学生在朗读中,首先要对内容进行思考,一边阅读一边感受文章的内容,可以通过阅读节奏的快慢来掌握对词语的理解。因此,朗读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望月》这首诗时,首先从诗中了解到月亮是如此的明亮,在诗中对小外甥的活泼、聪明以及可爱的纯真个性进行真实的表达。在理解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解释、变换或者引导学生多次朗读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在诗中出现的“隐隐约约、绘声绘色”等词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隐隐约约”是在描写东西模糊看不清楚,而“绘声绘色”用来形容事物描写的非常生动。然后学生在了解之后通过多次朗读,感受文章主旨。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示的意义不同。单纯地运用词典解释词语只是停留在表层含义,在具体的文章内容中,词典并不能给出合理解释。那么,最好的词语理解方法是联系上下文。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鸟岛》时,文章中出现的“解冻”一词,有的学生就不能够理解。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就可以将整个句子连起来读,如果将“解”字去掉,这句话就会变成湖水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湖水冻是哪个季节?那么湖水解冻会在哪个季节?然后学生就豁然开朗,明白“解冻”的意思了。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词语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其方法多种多样,进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新的看法。在教学新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获取过程,而是一个审美体验、能力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重视的不再是学生获取了多少基础知识,记住了多少字词、短语,而是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了丰富的课堂情感,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阅读课堂鲜活灵动起来,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厚了学生的知识文化积淀,提升了学生文化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但是,新事物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迂回的,新的阅读理念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阻力,而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难题、迎接挑战,努力调整教学状态、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知识能力与教学水平,实现新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阅读活动是一种主观性的情感体验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还原文中塑造的具体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因此,还原文本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受自身发展阶段和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无法完全自主地还原文章情境的。因此,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还原课文情境。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就是帮助学生还原课文情境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悯农》一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了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画面以及在古代灾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的场景,并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触?”“心酸,农民那么辛勤地劳作,最后还是因为没有吃的而被饿死。”随后,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阅读了《悯农》一诗。接着,笔者继续问道:“农夫被饿死是因为收成不好吗?为什么?”最终,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农夫饿死的原因,明确了诗歌主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图片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还原了诗歌情境,让学生在图片的感染下产生了对农夫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怜悯,然后带着这种情感走入文本探究活动,在对农夫饿死原因的探究中感受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二、小组合作探究,强化课堂参与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让他们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参与到对文本主旨内涵的探究中。而要想让学生参与到对文本主旨内涵的探究中来,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知识探究环境,消除学生在课堂交互过程中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推进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强化课堂参与。例如,在《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将学生分成了人数适宜的阅读探究小组,然后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以下问题:(1)晏子为什么出使楚国?(2)在晏子出使楚国的过程中,楚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羞辱晏子?晏子又是如何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的?(3)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观点的提出和优化中完成了文本的探究任务,获得了丰富的课堂学习体验。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推进语文知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对自身观点看法的充分表达中、对他人观点看法的倾听与借鉴中,深化了自身的思想感悟,培养了思辨意识,增强了语文核心素养。
三、实现读写结合,构建综合课堂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而阅读与写作就是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部分[1]。如果说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二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新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是一个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楚王好细腰》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就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构建小学语文综合课堂的。首先,笔者问学生:“你们觉得细腰美吗?”学生答:“美。”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对比中明确了细腰不一定美的事实,并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笔者组织了一次即兴演讲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堂感悟以书面形式写下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即兴演讲。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组织即兴演讲活动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用意识。
四、组织主题活动,挖掘教学资源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学习资源。在新形势下,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应该停留在“以一桶水知识教学生一碗水知识”的传统教学认识上,而要将学生放置到广阔的语文知识学习空间中,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撷取智慧的果实。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曾组织了一次以“名胜古迹”为主题的语文阅读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以自由结组的方式组成语文知识学习小组。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图书资源、人脉资源、网络资源,搜集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资料搜集成果,绘制手抄报。最后,笔者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抽签顺序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在这节课上,笔者以组织主题活动的方式将语文阅读活动放置到了生活情境之中,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