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9: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异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科技异化 终极关怀 可持续发展 适度原则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7
从英国进入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物质财富的过程中,科技异化的现象产生了,科技异化与科技发展相生相伴,共存一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异化现象加重,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科技异化,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
1 科技异化的含义
国内学者对科技异化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相对来说,具有权威性的概念有两种。一种认为:“科技异化,就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1]另一种认为:科技异化是“按照人的愿望形成的技术的体系,一旦存在,也就开始具有自主性,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开始违背人的意志,变成反对人的力量。”[2]
前两者都将科技异化归结为一种力量,具有一定的狭隘性。笔者认为,科技异化指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人为地加快了被实践物的发生发展速度,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被改造物不能适应这种外力的帮助,出现了不受实践主体人的控制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自然的发展,是一种异己的现象。
2 科技异化的对象
舒尔曼在《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提到:“在科技发展中首先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异化,然后感受到人与其文化和环境的异化,最后是人与人性本身的异化。”[3]
2.1 科技对自然的异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异化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冰箱中制冷剂氟利昂的使用,导致臭氧层的破坏;私家车的普及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造成大气污染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没有一件不是与科学技术有关。自上世纪60年代起,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此后人们就在寻求救治的药方。然而,时至今日,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恩格斯很早之前就提醒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
2.2 科技对社会的异化
科技成果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致使怀着功利主义的个人和集体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科技共同体的科研进程,提高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由此,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的“婢女”,更有甚者把科技作为恐怖袭击的工具。
2.3 科技对人的异化
技术异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物质性的损害,还表现为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从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地位愈加得到巩固,更多的人们将眼光停留在眼前利益上,而不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人们的信仰也从有到无,导致了黑格尔所说的哲学的空虚,“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使很高的利益和为这些利益而做的斗争,曾经大大的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3 科技异化的解决途径
目前科技异化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它困扰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人类及整个地球将面临一个重大的威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扭转当下的局面,使科学技术发挥更多的正能量:
第一,加强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科技使用者的道德水平,使科技回归人性,实现科技的终极关怀。具体说,就是通过对实践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认识能力,加强其道德责任感,形成一种自然力――通过教育在人的头脑中自发形成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告诫实践主体不能破坏自然,要自觉保护自然。这样在科技的使用中可以减少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使科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科技的终极关怀。
第二,设立科技监督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核和评估。从科技目标的确立、科技材料的选用、科技人员的素质水平、科技研发的过程、科技成果应用过程等方面对可能产生的科技异化问题进行审核与评估,叫停可能对人类和自然产生威胁的科研活动,减少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保证人类世界健康平稳发展。
第三,坚持适度原则。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与科技伦理如果没有协调,将不利于人类发展,因此在使用科技成果时要坚持马克思的适度原则,使科技伦理的脚步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节奏,共同谱写优美的旋律。
第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自然、社会、人的健康良性发展。我们要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相统一,走出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发挥的可持续生态道路,这样才能抑制与克服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
4 结语
科技异化问题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科技异化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花,张雅琪.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6,(4):19.
[2]贾星客等.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哲学,2004,(6):37.
[3]舒尔曼著,李小兵等译.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吴林,男,(1982.07-),四川江油人,本科。重庆通信学院通信战术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通信指挥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蕴含着深奥的魅力,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进步功不可没。然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负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生存危机;负面效应
自然的和谐孕育了万物之灵――人。人猿揖别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物质、精神统一体,人就在不断地为自身的解放,为自身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开辟道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技术,经由古代的手工技术、近代的机器技术,演变成与科学联姻的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人类卓有成效的生存工具。
19世纪末,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论述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流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过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里呢?”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使人能够重新创造人类和一切生命;太空技术使人移居外星空;纳米技术能在原子层次合成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冷冻术、智能信息化技术等使人以及人脑的永生和精神的不朽成为现实,所有这些,都使人感到,“科学已经上帝成为一个指导性的观念,或者二者已经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明开始成为可称之为“纯粹科技理性”支配下的单纯科技文明,“技术至上命令”冲决了人性内在的一切约束。
但在科学技术被推至极端后,人类也陷入了技术的乌托邦,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的确,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今天或许还处在一个蛮荒时代,但是我们在欣赏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美丽“光环”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效应并非总是完美无缺的。
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体现在诸多方面,从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一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人具有物质与精神二重属性。一个完整的人既需要物质性存在也需要精神性存在。二者均统一于人的生存方式。而人的生存方式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方式,是人类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人类的生存方式,源于自然必然性与人类创造性的结合。因此人的生存天然地蕴含一个矛盾: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加剧了这一矛盾。
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生存――主要依靠大自然的资源和人的自然能力生存。大自然的资源,包括阳光、土地、江河、矿产,尤其是生物资源。人的自然能力,即人的体能,包括体力和身体技能。为了使自然界适合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发明工具以改造自然。工具扩展了人的体能,工具更使人得以利用自然力。比如,为了利用水的动力,人类发明了水车;为了利用蒸汽的压力,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如此等等。工具赋予人支配自然界的力量,通过工具,人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手工技术的使用,使人的主体性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作为实践主体,人将自己的目的、需要、愿望灌注于大自然。中国的都江堰,法国的葡萄园,意大利的新古典主义园林等等,都是人造自然景观的典型。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创造着新的自然生态系统,这无损于自然界的价值与尊严,因为它们都是在自然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内进行的。在自然生存时期,人与自然相得益彰,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明显。
近代以来,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机器技术取代了手工技术,工具与知识实现了双重飞跃。于是,机械能取代了动物能,技术物取代了自然物。到了现代,出现了与科学联姻的高技术。现代技术逐渐脱离人类的控制,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与扩张。技术疏离了它的初衷,背叛了自身的逻辑。在技术生存步入极端之后的今天,人类对于大自然不是善待,而是虐待;不是关爱,而是征服。人类无情地否定大自然的价值与尊严,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面临崩溃。人类的无限扩张和无度索取,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环境承受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垃圾堆积,废气弥漫,废水染黑了河流,废渣充斥了土地,土壤沙化,湖泊干裂,植被毁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灾害频发。此时的人类,越致力于开发大自然,其所遭遇的生存危机就越深重,其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也就越异化。
二、人自身的异化,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人的能动性的丧失。
当人类应用科学技术造福社会时,技术应用的目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技术应用的结果指向有利于人类福利的一面是容易理解的,被人类视为当然的结果。但在技术的应用中,伴随着造福人类的有益结果或正效果,某些事先未被人们注意的负效果或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种事与愿违的现象。经典理论家用“异化”这一概念来表达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事物的性质慢慢被这种性质本身所带来的结果所改变。
马克思把异化理论和资本主义现实结合起来,提出有四种异化:(1)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2)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3)人的本质的异化,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4)人从人那里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为他人所占有。通过异化理论,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发展趋势,指出通过不断克服异化现象,使个人全面发展和回归自由个性。其异化理论,在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
梅纽因曾感慨地写道:“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和理想。”技术知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给人类带来精神快乐,反而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束缚和主宰着人类,使人处于异化受动之中。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科学进展是一种悲喜交集的福音”;叔本华第一次大胆说出人的欲望、痛苦构成人的本质;柏格森强调“生命之流”,指出直觉通向实在之路;弗洛伊德揭示“无意识”是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们否认理性与科学具有认识实在、把握世界的绝对权威,呼唤失去的人性、自我,把人从抽象的思辨的“理性王国”拉回到现实人间。
在这一点上,马尔库塞的论述最为合理与精确。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借助科学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巨大物质财富,西方资产阶级得以宣扬消费主义文化和生活方式,控制人们的内心需要,使人们沉醉于只追逐消费这种异化的生活方式,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能力。他认为科学技术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的方式是“非政治性”的,即它是借助于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通过对民众进行补偿,自动地获得民众自下而上的忠诚而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的。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各种享受与物质上的完满时,也消逝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人成为了自己手中所持有的物,被异化了。
虽然科学技术为人来带来了新曙光,带领人们远离蛮荒、享受现世的物质生活,并充满希望地展望将要到来的更加美好的新世界。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地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待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不表示悲观技术论调,而是希望能够认真思索所处的困境,试图寻找新的思维方式。(重庆通信学院;重庆;400035)
参考文献: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生态 科技异化 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
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问题当作一个理论主题进行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推崇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增强了人统治自然的力量,为人类解放创造了日益增长的潜力,但却导致了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私有财产、利润和权力为生存支柱的社会,占有和谋利是工业社会中每一个人神圣的、不可让渡的权利。重“占有”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它使客体和主体都成为物。两者之间是一种僵死的关系,而不是有生命力的关系。”重“占有”的生存方式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恶化。
马尔库塞指出,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本性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高生产、高消费的特征。资产阶级应用科学技术大肆开发和利用自然,迫使自然商品化,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作为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决了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然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要求人们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剥削和利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无法消除。
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具体根源
科技异化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运动中的科技异化进行了批判。他们指出,启蒙是唤醒世界,祛除神话,并用知识替代幻想的运动。然而,破除迷信的科学技术最终走向了对科学技术的迷信。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加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由此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马尔库塞指出,在科学技术的控制之下,自然是资本主义加强对人和物的剥削性管理的原料,自然被适应资本主义要求的、工具主义的合理性主宰和统治,其直接结果就是生态危机。哈贝马斯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实现了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
消费异化加速了生态危机的产生。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生产丰富的有吸引力的商品。另一方面,利用媒体和广告将各种虚假的需求强加于人,人们在媒体和广告的左右下,进行异化消费。异化消费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膨胀,这就加速了生态危机的产生。
总体革命是克服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第一,进行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总体革命。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对自然的控制建立在人对人的控制之上。因此,自然解放的前提条件是人的解放。要解放人和自然,需要进行包括经济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文化革命和生态革命在内的总体革命。其中,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革命是核心。
马尔库塞指出,要克服生态危机,需要进行人的本能结构和自然观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异化,实现人的本质,使人类人道地占有自然。弗洛姆把人的性格结构分为“非创发性”和“创发性”两大类。要克服生态危机,必须将人的“非创发性”性格结构改造为“创发性”性格结构,从重“占有”转变为重“存在”。
第二,改变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马尔库塞主张人们应该改变科技发展方向,以新理性取代单一的科技理性。新理性是科学理性和艺术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是一种包含批判和否定精神的历史理性,是理性与感性、与幸福的统一。他要求把科学技术运用于自然界时,应努力解放自然界美的特质。哈贝马斯认为,必须在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对话机制。在对话中,人们要遵循真实、真诚、正当三大原则。
第三,培养人道主义的需要观和消费观。弗洛姆指出,必须反对重“占有”的价值取向,倡导重“存在”的价值取向,建立符合人性的消费方式,这样才能避免消费异化,克服生态危机。马尔库塞认为,要建立健全社会,应当用“真实的需要”取代“虚假的需要”,改变人们的需要观和消费观。
法兰克福学派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生态思想为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生态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北美学者莱斯的《自然的控制》《满足的极限》,阿格尔的《论幸福的生活》《西方概论》等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和形成。
莱斯和阿格尔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相联系的思想。莱斯认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必然导致生态危机,必须实行稳态经济,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阿格尔提出以“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来克服异化消费及其引起的生态危机。在莱斯和阿格尔之后,高兹、佩珀、格仑德曼、福斯特、奥康纳等人吸收了莱斯和阿格尔的思想,将生态问题的解决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将生态学发展和深化到一个更为成熟的阶段。
第二,法兰克福学派对生态危机本质的揭示为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法兰克福学派指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一种以利润和交换价值为目标的制度,它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放弃无限止增长的目标,实现人和社会的解放。上述思想为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启示。
第三,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异化的批判有助于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观和生态观。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一方面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展开了批判,另一方面他们又指出不能完全否定科技,科技在计划和开发自然资源等方面,依然是相当重要的。他们主张人们应该批判片面的科技理性,树立新理性观念。这一思想对我们思索当代中国的科技和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虽然当代中国也某种程度上存在科技异化和生态破坏的现象,但早日实现现代化仍是我们目前的第一要务。放弃对科学技术和科技理性的追求,只能是开历史的倒车。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新理性概念启示我们,当代中国既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以美的法则塑造自然,要引导人民将关注重心从金钱和物质转移到对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的思考和追求,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
哈贝马斯是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提出将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公众舆论相结合,这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具有较大的启示性,在发展科技和保护生态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重视群众的参与和信息的透明化是我们应该思索和实现的问题。
第四,法兰克福学派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的需要观和消费观。在当今中国,虚假性需要和消费异化是我们要警惕的现象。如果放任消费主义、攀比之风和奢侈浪费恣意发展,不仅会导致道德滑坡,而且会造成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法兰克福学派生态思想启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自觉抵制虚假性需要和异化消费观念的渗透和泛滥。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有效地防范消费异化和生态问题的产生。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参考文献】
①[美]埃里希・弗洛姆著,李穆等译:《占有还是存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思想 劳动与技术 技术和社会 技术异化与克服
一、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顺利完成,科学技术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科技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科学技术开始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技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科学家成为深受尊重的职业,人类由此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首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其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理论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吸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
二、关于“技术”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开始倾向将哲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即使哲学理论技术化。使哲学理论技术化必须把技术置于哲学的核心位置,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给“技术”下定义,我们还是可以对一些著作的零散描述进行梳理,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出一条龙来。马克思在不同的文献中先后阐明,技术是“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关于“怎样生产”的方法,是“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方法”,即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劳动、技术、人与自然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考察技术的发展,他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马克思这里,劳动是一门技术,正是劳动的作用使人类最终形成。劳动的发展就是技术的发展,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发展史,人类自始至终都会寻求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而这种改善也只有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才能逐步实现。
人在劳动中不断形成各种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人在劳动中改造自然,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推动社会进步。劳动的本质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都是技术问题,正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逐步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人。如果“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结论。”[1]正是人类永无止境的对生存条件改善需求的提高,技术便被赋予了满足人类追求的意义。
四、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生产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依赖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大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 “必须改变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3]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除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杠杆。社会发展中,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技术的作用。社会越前进,技术的这种作用越明显。“蒙昧时代高级阶段从弓箭的发明开始。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通常的食物,打猎也成了常规的劳动。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有犁以后,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无限制的增加,便有可能了。这样一来,人口也迅速地增加了。”[4]“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4]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生动的揭示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技术的巨大革命作用作了形象的比喻,认为技术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五、技术异化与克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生产分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细化的分工产生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人被迫限制在生产链的某个节点,对节点以外的知识和技术则知之甚少。人的这种专业化发展是一种纵深的发展,也是一种片面的发展,片面的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技能,进而成为专业人、“单向度”的人或片面人、畸形人。在简单生产阶段,人对生产的全部过程都是熟悉的;而工业社会则发展了人的专业技能或片面能力。“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工人们各自承担一项专门职能,并且局限于这一职能中,这样工人们就成了局部的或“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5]
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体现着对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的追求,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彻底解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技术异化的克服也同样依赖于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生产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技术进步必将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生产力提高,推进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从而推动人类摆脱对物的依赖,进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
“工艺学(技术)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中,技术承载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类自由的历史性、阶段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之伟大不仅是因为认识到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的作用和技术异化,更是因为认识到:技术会把人带向异己,技术的发展最终必将把人类带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191
[2]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206、p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202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用机械能(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替代生命能(动物和人的能源)以来,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望向宏远的外太空,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在浩瀚宇宙中,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越来越颓废的情感,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异化,超越异化,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它是价值中立的,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被泛化的,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然而,在这块新天地中,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所失甚多。
【关键词】;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根源
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与自然界是内在统一的,自然、人、社会是有机整体发展的,并认为违背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对抗的认识论根源,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异化。从自然观来看我国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种种现象,可以总结以下几种根源:
一、认识论根源
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理解,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古代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可见古代人没有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思想,当然也就不会把自然当作异己的客体去加以征服。马克思自然观也主张,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自然、社会是共同发展的。当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导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生态问题,这就反映了主体和客体的严重分离。
一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导。有的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在于其主体主义预设,即认为可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划分为主体和客体,而人是宇宙间仅有的主体,其它一切存在物都是毫无灵性、毫无神秘性可言的客体。”从这一点出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居于核心地位,自然则被看作是可以恣意利用的人类附属物。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不能解释,所以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然崇拜。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支配自然界的规模越来越大,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人对自然的关系也由对自然的崇拜转变成对自然的占有。
二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随着科学技术迅速进入生产领域,大工业第一次大规模地、富有创造性地实现了人与机器作用的结合,使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不断推进。科学技术使人类感受到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实惠,从而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崇备至。于是科学文化占据了人类文化的中心,而人文文化的阵地逐步陷落,“唯科学主义”思想逐渐突起。其实,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也正因为科学文化的支配与人文文化的缺失,使人类丧失了自己的人文精神,变得心灵空虚、陷入了机械、世俗、实用、唯利可图的思维。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思想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改革开放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对经济政策做了极端化、片面化的理解,“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肆虐,基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的不断加深,阻碍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经济根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劳动异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同自己相对的异己世界的关系。进入工业社会,人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用一切手段掠夺自然,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更加紧张,进一步加剧人与人的对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是经济效益的推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在尽可能地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处在优先地位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来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首先,经济总量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其次,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同时,以2008年为例,该年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2008年底达到194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此可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尽可能地对自然开发和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我们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马克思 科技价值思想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具有物质方面的价值,而且同时具有自然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r值。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越来越突出,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为指导,有力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科技所担当的终结现代性困境、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必定会得以最终展现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阐明了科学技术既是物质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体现。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具有多重价值,它对于发展物质生产、提升精神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科技进步是物质生产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其科技价值思想的核心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马克思提出了科技向生产力进行转化的观点,科技的力量在推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科技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产物本身就是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第二,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科技进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科技进步是提升精神文化的强大动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对人类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也起着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精神文化领域,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科学技术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其次,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再次,科技发展推动思想文化的更新;最后,科技革命创造了先进的通讯、传播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技术设备、物质手段等,为休闲娱乐、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更广泛的自由选择。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支撑。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特殊意义,认为科学技术能通过其特有的功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所带来的困扰人类的种种矛盾,看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马克思将科技发展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看作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物质生产发展之间的冲突,告诫人们要确立社会生态思想,通过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推动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科技进步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它是人确证自身本质的正面活动,是终将导致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首先,科技不单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展示结果,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确证。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科技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保障。最后,马克思对因科技异化而造成的人的异化、不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全面揭示。
马克思论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同时,通过对劳动异化、科技异化的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困境,确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内在本性使命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科学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割裂,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坚信,科技所担当的终结现代性困境、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必定会得以最终展现。
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
由于固有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能展现其对社会的真正价值。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能够更好地克服劳动异化、科技异化现象,消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运用的弊端,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全面作用,从而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向发展。坚持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重视科技的人文价值、精神意义、社会效果和生态效应,摆脱和超越关于科技的单纯功利性的思维定势。
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客观估量科学技术在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结合,使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就要以科技体制创新来更好地优化配置各种市场生产要素,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取得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处理好资本逻辑与科技价值实现的关系,在利用资本逻辑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来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对其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限制。
运用高新科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大众文化成为建构人们日常精神世界的重要方面,形成精神文化生活的现代性状况,显现了人们的精神领域趋于平面化和同一性。人民群众期待更多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享受更优越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要运用高新科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文化水平服务,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构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正确看待科技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前,在工业文明进程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弊端;因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损害生态环境的不良现状;科技的过度使用在给人类带来富足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人类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带来资源危机;科技进步在增强人类环境改造能力的同时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着力倡导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使科学技术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的重要动力。第一,使科学技术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要加快科学技术整体进步的步伐,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运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二,凭借科技力量、依靠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和科技异化造成科技与人的疏离,科技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变成一种操纵和统治的力量,人类进而丧失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科技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从而服务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我们要在以科技推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进程中避免科技异化,积极探索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实现科技的生态化、绿色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体现科技的积极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关键词:人文视角;科技异化;利益;资本主义;科学发展观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德]马克思
马克思曾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承认,科技的出现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就是说,科技的主体是人,科技的发展也是如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一样,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纵观科技史的发展,科技与人的关系已经渐渐改变。科技从开始的为人所使用,到了现在渐渐转变为人开始沦为科技的奴隶,人对科技的依赖逐渐加深。而科技所带来的危害渐渐明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失衡、科技伦理的沦丧、高尖端武器如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科技带来的这些不正常的出现及其加重,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呢?针对这一系列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的学者都有很多,历史也很长。
纵观科技发展的历史,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为了生存,人类很早在生活中就掌握了技术,这时候的技术与科学联系度很低。到了中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开始接近。科学革命后,科学与技术开始渐渐融合,科学渐渐演变成为指导技术的理论。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使得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得到了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就充分的体现了科学与技术融合程度的加深,是随着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及至现代,科学与技术早已无法分隔,科学与技术早已交融,技术完善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创新。以现代各种高新技术为例,都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的产物。但是,近年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愈加明显,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马克思在他的科技哲学思想中重点强调了人与科技的关系,这“既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充分体现,又是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彰显”[1]。这也是马克思面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解决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科技的人本理念是支持的。
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而科技则是工业的主要手段,科技不断的改造世界、改造人类,不断的因为人类的需要而创新,可以说科技的出现就是为人类的需要而服务的。当然这是科技出现的初衷,科技作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更好的生存的“工具”,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科技渐渐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所占的地位也日渐重要。科技从古代的为人的存在,到中世纪的为神的存在,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富有人性,进入近代,科技开始渐渐远离人类,人与科技成为对立面。这一人与科技的关系的变化,正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出现,生产力急速发展,科技成为资本家手中为获取更多物质财富的有效工具。这一原因也使得科技的工具理性渐渐替代科技的价值理性,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主导人类使用科技的思维观念,而这也是科技异化的重要根源。在这一思维方式主导下,科技成为工具,而人类也渐渐沦为科技的奴隶,不仅仅是利用科技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道德丧失,更在于依赖科技便利所带来的人的各方面功能的退化。
至于什么是科技异化,前面也有所表述。科技异化的现象有很多,科技异化的原因也有很多。科技本身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相联系,自然能够对科技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前面我们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对私有财产的物质追求,致使科技成为资本家获得资本的工具,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为科技异化的产生提供了环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也成为资本家奴役人的工具,这是使科技发生异化的原因之一。现代性也是科技异化的一个原因。现代性的实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是这样一种成果却是在把科技作为工具,作为人统治自然的工具。自然,现代性的追求中也极易引发主体性原则、个人主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绝对肯定。主体性原则把人作为世界的主体,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中心,肯定个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现代性带来的全球化也是引起科技异化的原因,全球化使得科技异化全球化。资本主义与现代性都是科技异化产生的原因,其实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共同的内在联系在于利益。因为对利益的追求,大肆运用科技作为工具,科技早已失去其最终价值。道德的缺失,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生态的破坏,高科技武器的威胁等等,这一系列由科技异化带来的问题,早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想要解决科技异化所带来的危害,就要清楚明白科技异化的原因,从源头入手。“科学技术的异化与其说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不如说是我们对于科技的误解和滥用所导致的,所以始作俑者是人类自己。”[2]科技的初衷就是为全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运用科技的过程中,科技的使用者――人渐渐失去了本心,对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追求,渐渐掩盖了对全人类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追求。想要克服科技异化的危害,协调好多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平衡,把对科技的思维方式从工具理性转变为价值理性至关重要。科技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科技的产生也是为了人。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思想也是必要的,从思想根源上指导人。“科技伦理思想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目的和价值、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规范、科学家的职业道德等观点和思想的总和。”[2]当代,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即将到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全新面貌将使科技创新成为新的实践方式,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这也为科技的回归人性化奠定了基础。自然,科技也有非人性化。面对科技的非人性化,把握好度。
联系中国的实际,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也处速发展的国家时期,如何使发展进程加快,而又不出现大的弯路,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必要的。中国也出现了科技异化,无论是来自外界如发达国家的直接影响,还是由于自身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或者网络滥用导致的社会不和谐因素,面对这些科技异化的影响,中国想要建设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必须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时刻以的人文视角看待科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给科技营造良好的环境,科技异化的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了,而中国也将实现发展的新目标。(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自然价值;过程哲学;生态纪
中国的生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环境伦理学概念首次出现在1980年《现代生态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译文中。2 译者余谋昌作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首创者之一,于1991年6月出版《生态哲学》一书,提出了生态哲学的理念,填补了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空白。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转向,让人类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自然、如何行动。中国的生态哲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它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展开,历经自然观入手的自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在人类思维的历史进程中的生态思想研究,直至今天生态哲学正在走向全面发展。
一、生态伦理发展阶段
西方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结束后,一些学者很快从“”中走出来,此时,中国的生态哲学研究也开始从环境伦理学涉及。在研究过程中它把握了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及思想,阐释了生态伦理内涵,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基础,产生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了中国环境伦理学重要的认识内容。
中国的生态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深刻的渊源,或者说中国的生态哲学就是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就是它的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奠基人于光远于1958年《人在变革自然界中的能动作用》(《自然辩证法通讯》3期),这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还在1964年第1期发表了惠伯纳・魏汉藩的文章《什么是自然哲学?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它?》,1981年第3期发表了唐以剑的论文《人类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于光远在1991年7月发表的《自然》(《自然辩证法研究》)一文对自然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既是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的研究,也属于哲学上的自然观的研究,更是生态哲学的基础,是关于自然的哲学。今天几乎绝大多数研究生态哲学的学者都出身于自然辩证法。生态哲学的研究成果有相当多的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即原来的《科学技术辩证法》)这三大杂志。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生态哲学贯穿始终的基本问题,中国的生态哲学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1980年,余谋昌把环境伦理概念介绍到国内, 1986年发表了《关于人地关系的讨论》,认为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很低,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弱,对自然只是一味的崇拜。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机器技术体系装备的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凭借着这种力量控制一个又一个自然力,在征服自然的凯歌中开辟人类的新天地。1人类产生了自己是主人的思想,形成了控制自然、战胜自然的观念。1988年2月其发表的《生态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一文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态哲学中的主客体来研究,这是当代重要的全球性问题。2一方面人作用于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也作用与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辩证的关系。此时的学者们已经将目光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中,这是评判问题的依据所在。正如余谋昌在《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文中所说,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它区别于人与自然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传统哲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3
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进入伦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源于20世纪末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使得环境伦理学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影响着中国的生态哲学,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学习和跟踪。中国生态哲学开始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伦理道德的层面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生态伦理学问题。1991年叶平发表了《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研究评述》一文,文中提到西方的生态伦理学创立经过了孕育、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41992年余谋昌撰文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5
在中国的生态哲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在环境伦理上的激烈争论。孙道进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理性崇拜本身恰恰是非理性的1,为了人类的利益、为了经济目的,人类掠夺自然从而产生环境问题,这促使环境伦理学重新思考自然的价值、自然权利等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正本质。杨克俭在《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角色转换》一文中指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全球性问题,要想消除危机,必须改变把人看成是自然之主人的观念,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随后余谋昌于1994年发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一文,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提出人类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迫切需求。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贬低自然,虽然获得了局部上的成功,但是危害了自然整体,也危及人类的根本利益,使得我们陷入困境。3因此,人类所面临的抉择是从旧意识向新意识过渡的过程。人不应该是世界的统治者,而应该是看护者。
对于这样的批判和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也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内涵并为其寻求辩解。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发表后的第二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发表了《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 ――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两篇文章。文中提出人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相统一,自然的利益体现为人的利益时才有意义。要解决目前的环境危机问题,人类必须尽快超越目前的发展阶段,使人类文明持续不断地提高。4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潘玉君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非但不应该走出,而且应当走进和重建。困扰人类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使人类体现或实现了价值。51996年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并明确提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该能够缓解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可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除了走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别无选择。6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价值观的不同所导致的争论,使得自然价值问题成为环境伦理学的一个焦点。自然价值不仅关系到人如何看自然,更涉及自然的权利,与人的行动相关。自然价值、自然权利是生态哲学在环境伦理上不或可缺的内容。
首先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环境伦理揭示,自然不仅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自然对人有价值,更能满足每一生命个体的需要,这是自然的生态价值。1995年叶平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一文首次将自然的价值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他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具有多样性,除了有工具价值以外还包含着内在价值、固有价值和生态系统的价值。人类应该针对自然事物本身去评价其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它的用途、功用来评价,自然事物有不依赖于人类评价和存在的价值。11996年佘正荣发表了论文《自然的自身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他认为自然不仅有内在价值还具有创造性和维持性,不断建造和优化自己生存及发展的条件,并维持着稳定的生态系统。2自然的内在价值不是人类赋予的,是其本身具有的,内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千百万年发生、发展、进化的产物,人类的价值也只是自然所产生的千百万种价值之一,服从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自然是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系统价值的统一。3
其次,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不依赖于人的评价而存在的,在亿万年前没有人类的自然界就已经存在其自身的价值。《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本质》一文提出,将自然的价值成立条件归于人的评价是有偏见的。在千百万年的自然史中都有价值的产生,这并非什么人类心智中的、主观的过程。4但是《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一文却认为,所谓“价值”,实质上是指自然事物能满足人类的所需,即对人是有用的。这里的自然价值是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5这与自然主义不同的是明确否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主义对于自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解释是矛盾的。而《自然价值的伦理精神》一文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必以人类作参考,是自然所固有的。自然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共处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中,体现了它们的统一性。6自然拥有内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评价者就没有价值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就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即使没有欣赏他的人,也不影响它的客观存在。就是说,没有评价者当然也能有价值。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不否认人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系统共同体内,人与自然既有相互依存的工具价值,又具有各自独立的内在价值。7
然后,就是对于自然权利的研究,研究者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权利。1999年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其核心观点认为自然是有权利的,并且作为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有必要尊重自然的权利,并且对它赋予道德关怀。大自然也必须拥有其自身的天赋权利。12001年《自然权利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发表,文章阐明自然的权利是将权利扩展到人以外的存在物,不仅包括动物、所有的有生命体还包括无生命的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赋予人权利,同理,自然庞大内在价值也赋予自然相应的权利。2郑慧子在1999年发表的《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一文中认为,人首先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系统内的,人是生活在由自然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两者构成的区域当中,人类应该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共同体的秩序与和谐。3因此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从自然观入手的自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2000年之前,中国的生态哲学主要从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自然观,2000年之后转向从技术异化的批判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生态哲学研究始终,人通过技术与自然建立联系,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学者对人工自然的哲学研究。1993年发表的《由自然哲学到人工自然哲学》认为,自然哲学的研究需要从自然扩展到人,人的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及其过程、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人的活动及其产品对人类的反作用等等都应该扩展为研究内容,也就是说人工自然必须走入研究视野,自然哲学要走向人工自然。4林德宏在1993年《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提出系统地开展人工自然观的研究是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人工自然是人类行动产生的,人的行动沟通人类和社会并以人工自然呈现。对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生产模式的转轨。51999年陈洪良《人工自然观与现代社会发展》指出,人类社会在自然之中发展,自然的发展是其前提,人工自然观首先必须体现生态文明,这是人类的精神对自然的生态把握,把人类意识融入宏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中。6
从自然哲学维度入手研究生态哲学,是从生态自然观研究开始的。生态自然观更是中国生态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肖玲在1997年发表的《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一文中指出,自然观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考量,也是人类自身成熟状态的重要标志。自然发展过程与自然观演变进程(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相吻合,生态自然观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7自然观就是如何看待自然。《现代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一文提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善恶,人不能等待自然“善待”自己,也不应该自认为是大自然的统治者。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利用自然。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利用、控制、改造自然。不应该因为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对发展科学技术没有信心,也不应该弱化甚至放弃科学技术,只靠伦理信念规范人的行为,利用自然、改变自然依靠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1
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针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分析人类利用技术对自然产生的影响,是从技术哲学维度入手研究生态哲学中的自然观问题。2001年发表的论文《自然中的技术异化》是从批判的角度分析技术对自然产生的危害。这篇论文是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研究的继续。自然中的技术异化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相互抽离,可是,自然界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由于技术进步的控制和干预,其整体平衡受到干扰,阻断了天然自然的自然进程。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削弱自己和人类的存在基础。技术越发展越显现出技术异化现象。2《从哲学视角审视人工自然》一文指出,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然而,人工自然作为人劳动的产物,从天然自然中分离出来,在与天然自然的对立中成为导致异化的因素。3
对技术异化的克服就是要把技术放置于生态之中,并以生态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技术就可以是天使。论文《生态技术――技术可以是天使》(2005年)认为,生态纪的技术就意味着那些增强“生命之家”的创新。技术是天使,使人类的故事演绎出辉煌。技术也带来危机,它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灾难、物种灭绝,以至于我们现在的新生代正在走向终结。然而,终结也是新生的契机,新生代的终结意味着生态纪元的开始。4也就是说先进技术必须与生态的技术相一致,这也是技术的天使本性决定的,技术可以是天使。
把技术放到生态之中克服技术异化,是建立在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现实行动,随着生态哲学的发展,中国学者把世界观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决定我们的行为。郁乐和孙道进在《试论自然观与自然的价值问题》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回答自然价值问题的理论根据是自然观。关于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道德争论的背后隐藏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自然观。无论是何种对自然权利的理解都取决于他们偏向于何种自然观。要么将人融化于自然,要么从自然的利益出发批判人的所作所为。5薛勇民和路强在《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只有将自然价值论放置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中,自然价值论的确立才能成立,才能以丰富多彩的自然价值批判只有人类才有价值的错误观念,自然价值论本身蕴于生态整体思想之中。1可见,中国学者们不再纠结于人与自然的抽象对立,而是将视野扩大到更全面更广泛的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下去理解自然的价值问题。
三、人类历史思维进程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2010年以后,中国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哲学历史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再加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思想所做的挖掘,中国的生态哲学在哲学的历史思维中研究生态思想的历程,从思维的层面丰富了生态哲学的研究。在人类的思维历史中,生态思想的发展是持续的,期间有过反复、曲折。生态哲学有价值观维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有本体论维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态自然观;在哲学思维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态思想,就是思维层面的生态哲学研究,这相当于认识论维度的生态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一直都是中国学者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通讯》在1989年第4期发表了李志超的《抱朴子的自然观》一文,1993年第6期发表了周昌忠的论文《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关系理论的环境哲学意义》,1997年第4期发表了胡化凯的论文《感应论──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这些研究都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998年第5期的《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了徐刚的《莱布尼茨与朱熹自然哲学》,把东西方思想家的观点做了比较研究。
生态思想在西方哲学思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曲折的道路。2010年发表的论文《哲学历程中的生态思想轨迹――从古希腊到科学革命》,这是生态哲学研究深入人类思维领域,在哲学的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态思想。论文聚焦于每一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这体现为哲学的外在转向。文章指出,哲学史是人类思维的代表,自古希腊以来就有了人和自然的生态性思想,但是对思维的抽象强调切断人和自然的有机联系,将哲学引向了中世纪的宗教。哲学背离自然、背离人,以神的唯一创造性代替自然的内在创造力,以上帝扼杀人性,割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科学革命之后,伴随着牛顿力学而强大起来的科学,以机械自然观解构了自然生态,终结了生态思想。文艺复兴对人的理性与思维的张扬片面强调意识、思维、理性,彻底终结了哲学中生态思想发展之路。2
被机械自然观终结的生态思想如何回归人类思维历程,中国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2011年《哲学历程中的生态思想轨迹――从笛卡儿到怀特海》一文就是对生态思想重回人类思维的历史过程的探索。文章指出,笛卡儿提出的心物两分的二元论把生态性只给了人,人类思维从此空前提升,忽视了自然和世界;休谟和洛克对二元论的质疑和反思,使生态思想得以呈现,但又因社会与文化局限性而不能彰显;到了康德的心灵体验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再也看不到对自然的生态阐述,自然只有精神上的客观存在,生态性的思想只属于那个客观的精神,一个完全没有物质基础的存在。 12012年罗久发表了论文《自然中的精神――谢林早期思想中的‘自然’观念探析》,他指出,为了克服康德留下的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谢林发展了一种有机自然的理论,认为自然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因果规律的客观对象,其本质上并不是完全外在于自我意识的纯粹客观对象的总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体现为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发展还有其内在的逻辑,从哲学的内在逻辑入手研究生态哲学是纯粹的思维向度的研究。2012年发表的《从达尔文到怀特海的本体论逻辑进程》一文,详尽阐释了生态思想如何从达尔文开始一直到怀特海,更彻底的生态哲学思想如何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经过创造进化论、突创进化论,最终到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这一发生、发展并形成的过程。32012年发表的论文《关系性―过程性原则的逻辑必然性》则阐述了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中,从哲学的内在逻辑发展中揭示生态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探讨哲学内在逻辑的演变历程也是生态哲学的研究任务。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同时肯定了“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的本体论原则以及“认识必然可能”认识论原则。从这两个可以推出“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关系原则和“世界是过程的”过程原则。本体论原则、认识论原则、理性原则可以推出关系性、过程性、有机性逻辑必然性。生态哲学提倡关系、过程,强调整体和有机。这是从哲学的内在逻辑来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更是生态哲学得以完善的标志。4
四、生态共同体:生态哲学对走向生态纪元的追求
从中国学者对生态哲学在不同时代不同看法可以体会出生态哲学本身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6期发表了《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进展》一文,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态哲学就被看作是环境伦理学。作者李寿德肯定了中国学者在环境伦理学领域所做出的成就。而佘正荣2006年认为,在生态伦理学这门重大新兴学科的开创过程中,存在着多元竞争的理论是非常合理的5,这肯定了生态哲学发展的多元性。2007年张岂之《关于环境哲学的几点思考》,他指出,环境哲学的目的是要探讨伴随环境危机而产生的哲学问题,它们主要涉及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类问题。环境哲学必定需要研究环境伦理问题。当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人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生态哲学面对的问题就是哲学本身面对的问题,哲学的主题要转向关注“如何做”。2012年刘福森发表的论文《生态哲学研究必须超越的几个基本哲学观念》指出,任何哲学都只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殊哲学”,生态哲学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是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所构思起来的新时代的哲学。12015年发表了论文《生态哲学之解读》,作者直接阐明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是今天的时代哲学。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那么生态哲学的构成就要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以及生态伦理学。2
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生态哲学揭示其深层根源并批判现代性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学者所研究的内容。2008年发表的论文《生态学批评中的理想人格――“生态人”之分析》指出,生态学的批评使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破产,以具有关系性思维和博爱情怀的“生态人”批判独断的理性人。3卢风在《整体主义环境哲学对现代性的挑战》一文中,以生态哲学的关系及整体理论分析批判了现代性哲学所存在的问题。他的研究解构了现代性的物理主义,消解了主客体的绝对二分,挑战独断的理性主义。他提出,唯当彻底摈弃了独断理性主义的完全可知论和知识统一论时,我们才会敬畏自然、保护地球。4解决当前严重的环境危机要求的不只是改革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更要挑战现代性哲学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人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做,研究公平、正义伦理,研究生态文化,研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研究生态智慧。
针对全球生态危机,寻求后现代的思想去解决,运用具有更彻底生态性的过程哲学去分析也是中国学者所做出的努力。2002年发表的《过程哲学与生态危机》一文明确指出,过程哲学被誉为当代新思想的来源,并用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危机。过程哲学的空间不受限制,它涉及现实中的所有层次。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不同个体的相互依赖,特别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5《过程析学与时代的急难》一文中作者指出,过程哲学的精髓就在于使人们意识到“我们在世界中,世界在我们中”6。这是过程哲学有关现实的研究。过程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伴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过程。7过程哲学由于对相互联系的推崇,怀特海称其为“有机体哲学”,以表明他对世界组成的理解。它是生态的,以生态学为基础。《生态学:过程哲学的科学基础》一文这样阐述:生态学揭示了每一个体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流动,支持了过程哲学所倡导的创造性、个体以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创造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由此支持了过程哲学的多元价值观。1这是关于过程哲学本体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