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统计工作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9 23:24: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统计工作内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统计工作内容

第1篇

生产统计员需要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具有较强的计划、协调、应变能力,正向价值观。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11.跟踪生产进度、收集、统计生产日报。

2.负责对生产日报的核对,产量计算。

废料分类称重、废料的录入和分析。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21、协助生产主管排生产日计划;

2、跟踪生产进度,收集、统计生产日报;

3、分析生产状况,包括生产效率、品质状况、物料耗用状况等;

4、生产车间工时统计;

5、生产部员工考勤记录;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31.统计车间每日成品生产的数量,今日统计昨日数量,统计完成后将相关数据以微信截图方式发给车间领导。

2.每月25号协助财务部与仓管部一起进行盘库,与财务部、仓管部同事共同做好相关的盘库记录。

3.每月2号将上月日报表打印上交人事行政部。

4.每月2号将上月的月报表打印上交到财务部。

(月报表由日报表自动生成)

5.完成其直属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41、负责车间操作工作人产量统计和汇总,制作相应统计报表;

2、负责生产日报统计;

3、领导安排的其他事项。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51.按要求做好各种报表,并按时汇总报告。

2.根据生产要求及时领取辅料和生产相关的物料。

3.负责日常生产维护工作(包括生产及其他部门领料和低值领料;不合格品及生产余料退库;每天生产数据汇总分析;周、月材料及在产品盘点及核对;物料闭合、材料分配表;月底车间原材料成本核算等)

4.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仔细核对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和统一。

5.做好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61、负责好本部门的生产任务的统计工作,跟踪工作。

2、负责生产数据收集、汇总、分析。

3、负责部门文件整理、制作、发放管理工作。

4、协调部门主管对生产的各项监控。

5、督导库存管理,督促仓库做好存货管理,做到及时、准确、保证存货质量。

6、准确、及时、系统的完成各种统计报表。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71、收集、统计生产部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

2、生产报表的编制;

3、月底与财务部核对生产数据;

4、与仓管交接数据;

5、负责供应商信息统计,分析供应商管理数据;

第2篇

1、负责制订公司销售与订货数字化目标,分解目标,推移管理。

2、负责销售目标及库存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进与分析,提交可行性解决方案;

3、负责制订商品管理的工作规范及运作流程,组织商品MD会议,组织商品调拨相关培训;

4、负责公司运营状况分析,包括渠道、消费者、商品、竞争品牌分析等,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为公司市场发展及营销策略制订提供可行性建议;

第3篇

【关键词】普适个性化推荐 上下文感知 螺旋模型 语义网服务 

一、引言 

以普适计算为核心的信息环境带来了许多新的生产模式和生活理念,成为未来不容忽视的巨大经济驱动力,不少国家都将普适信息环境的建设作为新一轮国家信息产业战略的主导[1]。普适个性化内容推荐是指根据用户偏好、行为习惯和时空环境等因素,将相关内容通过各种网络和终端主动推送给用户的一种动态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该领域的研究将个性化服务、上下文感知计算和语义Web服务等领域的方法和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在一种开放、动态和集成的环境下,给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更具针对性、多样化和智能化的服务[2][3]。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支持内容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内容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商业价值。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成熟的规模化应用并不多见,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从知识发现与知识组织视角构建情境与服务关系的方法,缺乏集成多种内容推荐业务的支持性系统的解决方案[4]。由于目前缺少从数据分析、知识管理视角构建情境与用户内容偏好关联的研究,那么在给用户提供服务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哪些类型的上下文数据,采取何种策略和次序获取并将其与知识库中的目标情境匹配,当存在不完全匹配问题时应采取何种策略等,对于这些后续问题的研究就更加薄弱。本文在前期研究[5]的基础上针对普适推荐服务的目标,结合语义Web服务技术,研究普适个性化内容推荐支持性系统的工作机理,情境化用户偏好知识库的利用过程,建立各种服务之间的逻辑时序关系,以保证服务执行的有序性。 

二、基于螺旋模型的服务运作模式 

(一)上下文信息获取的依赖关系。 

本文将上下文(Context)定义为描述用户情境(Situation)特征的信息。上下文之间具有推理关系、类属关系,一种上下文数据的获取需以另一种数据的获取为前提。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并非时刻对知识库中描述目标情境的所有上下文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获取、推理和匹配任务。 

在情境偏好分析中,处理的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历史数据,对描述情境的上下文数据并不需要区分获取时的依赖关系。例如,要获取天气情况的数据,先要获取用户位置数据;要获取用户活动状态信息,首先需获取时间、位置、用户日程等信息再通过推理导出等。然而,在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不是时刻对所有的上下文数据进行获取、解释、然后对目标情境进行匹配。因为目标情境中的上下文属性值对之间是合取关系,那么在对目标情境和现实情境的匹配时首先只需得到较容易获取的上下文数据,例如:时间、位置等,当这些上下文数据与情境中的上下文取值匹配时,再获取其它的上下文数据,如:温度数据、用户活动状态等。这样减轻了系统运行的工作负载,利于节省服务资源、降低时间开销和用户费用。图3-1中描述了部分上下文数据获取的依赖关系。这里的主从关系并不同于相关文献中定义的直接和间接上下文,直接上下文是指原始的上下文数据,间接上下文是指通过推理导出的上下文概念。主上下文是指在获取过程中不依赖于其它上下文的类型,而从上下文的获取需要以另一种上下文的获取为前提。当然,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感知设备的采用情况不同,这种主从关系并非绝对不变,例如:如果用户移动终端上具有温度感知的功能,那么可以直接由该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数据,就不需要先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再通过调用温度Web服务这种虚拟传感器的方式获取。 

(二)服务运作的逻辑。 

第4篇

关键词:高职 机械零部件识读与测绘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改革

1.概述

《机械零部件测绘与识读》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测绘”工作能力,是开展专业学习领域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并在后续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制造工艺、设备操作等若干课程中持续贯穿运用与提高。课程的作用是针对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与测绘的职业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中的工作任务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实行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工作任务。

2. 课程目标

学完本课程应具备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树立国家标准的法典意识,形成“机械产品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一条主线”――机械产品图样的识读与绘制,“三个层面”――二维与三维空间思维训练、工程图样基础训练、机械部件测绘综合训练构建本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机械产品图样的绘制能力与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改革

(1)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机械制图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序化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零距离。

(2)该课程为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三门课程的整合,将原本需要212学时(120+60+32=212)的课程有机整合为现在的150学时。把知识密切相关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优良。

(3)机械制图部分(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采用五个典型工作任务(轴套、盘盖、叉架、箱体、装配体)导向教学目标。按照职业岗位的行动体系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思维过程的六个环节: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机械图样识读、绘制、机械零部件测绘知识与技能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将原有的知识体系打散,全部按照项目开发的过程来开展教学。如下表所示

4. 创设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的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每一个学习情境均为一个或几个独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是对典型工作任务的细化或重组。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学习情境的设计考虑尽量覆盖常见的生产对象,并根据专业需求不同调整任务载体。《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覆盖机械设备中典型的零部件及机构。

5. 课程实施过程建议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项目根据内容需要采用团队协作方式,将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组,共同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2)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在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生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就能给予具体的帮助。整个过程要让学生有更充裕的实践开展自我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尝试失败,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与人和谐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学习项目中自动成长,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本标准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扩展知识,为优秀的学生搭建施展自己的舞台。

(4)教学中,要注意物体和图样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多画、多读、多想、反复实践;要督促学生及时、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

(5)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观生产现场,多观察机械产品,借助模型、立体图、实物等,增加学生的生产实践知识和表象积累,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6)督促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贯彻制图国家标准。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统计;问题;建议

1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现存问题

1.1缺乏重视程度

现如今,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原始数据存在着不全面问题,导致统计档案材料缺失、不够规范,最终影响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精准性。虽然统计工作每年都在做、也能够按时完成,但也仅限于报表当中,缺乏应有的统计分析内容,无法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其不够重视造成的结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

1.2设计指标问题

现如今,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系统中存在个别指标不够合理的问题,无法更加明确的反应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如高基表中将研究生划分为统招、委培、自筹三种类型,但很多高校实施了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实施了全面的奖学金制度,但报表指标内容依然没有改变。这些指标存在不合理性,不仅影响了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导致统计内容缺乏合理性,无法呈现出高等教育实际发展情况。同时,我国的统计运作机制和体制,多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教育统计也不例外。虽然统计工作得到了一定完善,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有教职工人员指标、科研成果指标、人员住房指标等有关数据。由于信息源有限,只能对某一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而不能完成综合统计,从而也无法满足综合性的人事、财务、教学、科研、后勤等全面统计的需要。特色的、横向信息少,高层次、有深度的信息寥寥无几。

1.3缺乏组织结构建设

由于各大高校的统计工作缺乏一致性,没有设立专门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很多统计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兼任,导致缺乏全面、严谨的统计管理制度。同时,现如今统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非常被动,工作中缺乏创新,只根据报表所需内容通过相关资料进行完善,无法将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放在决策层和管理层面进行展开。很多统计分析内容知识数据进行阐述,缺乏深入性探究和分析。

1.4缺乏技术支持

高校统计工作虽然已经融入了计算机设备,但仅限于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中,导致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管理依然是以单一的处理方法为主。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仅限于内部联网,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无法提高信息管理质量,资源开发和利用也受到了限制,无法为高校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宏观信息。同时,很多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统计模式缺乏认识,对资源管理和系统建设热情不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高等教育统计工作也无法满足十大发展需求。

2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加强重视力度,提高经费投入

领导层是否对高等教育统计工作足够重视会直接影响该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各级领导部门需要加强日常学习,认识到开展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决策服务意识,从而开展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保障资金投入也是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渠道,加强统计自身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这样才能够从多个方面做好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

2.2完善统计指标

加强统计指标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是保障高等教育统计工作质量的基础。现如今,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统计指标漏洞问题,如仅限于统计学校内部和数据资料,对学生发展、高校与社会关系涉及较浅等。因此,为了能够打破这一问题,主管部门在制定统计指标过程中,必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考虑,也就是将与学生、学校相关的数据融入进来,加强统计数据的传承性和灵活性。

2.3建设统计机构,完善统计制度标准

由于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并没有专业机构实施,因此,必须要针对高等教育统计工作设立统计部门,保障统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需要针对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高校统计工作标准,建立监督、核查部门和制度,加强对高校统计数据的审核工作,避免出现虚报瞒报、信息失真等问题,从源头上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可信度。此外,在建设统计制度过程中,需要表明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标准和流程,在开展高等教育统计工作中能够保障工作人员根据制度标准进行,这样即可降低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失误率。

2.4加强信息技术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工作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效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建设投入,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可以利用校园网统计信息,除了传统的统计工作之外,还可以让校园内外人员在网络平台中发表自身的学习、生活情况,为统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数据。同时需要加强校园网和外网之间的联系,提高统计数据的共享性,这样才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高校需要针对统计人员工作水平,针对性开展统计培训工作,其中包括技术培训、计算机培训、法律培训、制度培训等,保障培训工作的全面性,让数据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降低失误的几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探究了当今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现存问题,包括缺乏重视、指标不合理等,因此,我们必须要能够针对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网络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这样才能保障高等教育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要】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关系到整个电力运营的效果,是电力企业当中的基础工作。但目前电力企业并不重视该项工作,导致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存在问题。文章研究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从研究统计工作改善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分析统计工作当中存在的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不规范以及统计队伍不健全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对应的改进及完善措施,期望能够转变电力企业当中统计工作的现状,实现统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统计工作 素质

电力企业的工作主要是为人们输送电力,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电力企业当中最为基础的工作时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对电力市场进行统计和调查,并分析市场当中的情景变化,为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对于电力企业来讲,统计工作成为其经营决策的中重要保障,能够为其制定发展战略作出巨大贡献。但现在很多电力企业并不重视统计工作,其对统计工作的忽视造成了统计工作不规范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导致了统计数据出现各种问题。为此,电力企业需要重视该项问题,并且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研究该如何对统计工作进行改善。

一、电力企业统计工作完善的必要性

在电力企业当中其统计机构是我国统计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统计部门能够向电力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在政府不断完善和深化电力市场的状态下,电力企业需要更好的掌握行业信息,并且了解电力市场的环境变化,如此,其才能够逐渐成长为市场上的主导企业。而电力企业所需要掌握的这些信息都是其统计机构提供的,其统计机构的员工需要认真负责的做好统计工作,完善对市场信息的分析,为电力企业的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总体来说,电力企业需要完善和改进其统计工作,并且提供统计工作的水平,让统计工作与其他的企业保持同一水平甚至是超越其他企业,相信在电力企业的完善和调节之下,统计工作必然能够成为电力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二、电力企业在统计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不重视

电力企业在统计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的领导者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原本电力公司当中的统计工作主要是对收集来的数据加减或者是汇总处理,统计人员仅仅需要填写部分统计报表就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如此简单化,让领导者不认为该种工作重要,也不认为统计分析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通常电力企业的领导者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财务方面的管理当中,其重视财务核算也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忽视统计工作,让统计工作仅仅成为辅助部门,成为其他部门的下属机构。

(二)统计工作不规范

部分电力企业当中的统计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员,其仅仅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该种情况造成了电力企业当中统计工作的不规范问题。部分电力企业当中的统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担任的,这些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财务管理,辅助工作才是统计,其在专业素质上偏向于财务管理而缺乏统计方面的知识。工作人员本身将事业的重心都放在其他的工作上,忽视了统计工作,导致其缺乏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除此之外,由于不是专业性的统计人员,工作人员还需要接受其他工作,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统计知识,导致其业务水平无法提升,工作也不够规范。

(三)统计队伍不健全

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存在的又一项问题是统计队伍不够健全,该种情况主要表现在统计工作的要求方面,其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性的统计、计算机以及经济方面的专业性知识,统计人员本身在统计工作当中也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保持职业操守,不能够再工作当中因为个人的私利而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也就是说,统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电力企业当中,其通常会将统计部门当中是人才锻炼的部门,人才在该部门得到锻炼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后,才会逐渐受到认可并被提拔到新的部门当中。该种情况下,统计部门的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其工作队伍不够完善。

三、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一)转变对统计工作思想观念

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领导者对统计工作的思想,重视统计工作。尽管统计工作看似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也好像没有什么技术,但事实上,统计工作需要非常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电力企业转变思想,突出统计部门的地位,让统计部门拥有更多的工作权限。而对待统计部门所提交的统计数据,领导者需要仔细的研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环境变化,在确定市场信息以后,再作出企业的发展决策。

(二)规范统计工作具体内容

企业可以结合现行状态下的统计指标来建立适合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规范企业内部的统计工作内容,招聘专业性的统计人员来参与到统计工作当中。在企业的统计人员都能够专一的完成本职工作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以后,其就会避免工作当中出现失误,也会避免存在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的情况。在规范了统计工作内容以后,企业原有的统计人员也能转变自身对统计工作的看法,更加重视统计工作,能够更加细心的完成该项基本工作。

(三)健全统计队伍

电力企业可以从健全统计队伍的角度来改善统计工作现状,在企业当中建立完善的统计工作规范制度,要求统计人员认真负责的完成统计工作,规范自身的统计行椤F笠蹬嘌统计方面的人才,也要保障统计人员能够留在该部门当中,不随意调配统计部门的人员,避免统计部门存在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情况。在统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状态下,统计队伍能够逐渐健全,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也将更加顺利。

结论:既然国家在不断的深化电力企业的改革,那么电力企业就更要加强对于自身内部的管理,促使自身的核心实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当中统计工作的优化是电力企业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也是必要的工作之一,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应该被完善和改进,从而发挥出其原有的工作职能,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云.探究改进和完善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措施[J]. 科技风,2015,(19).

第7篇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而言,计划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分析,我们不但要对计划统计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还要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重点做好计划统计工作,关键是要提升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实效性就是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为此,我们应从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工作原则和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在实效性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充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撑,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明确工作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为保证计划统计工作中计划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因此要想提高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明确工作目标

(一)根据计划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

结合当前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实际,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是保障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计划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确保企业工作目标具有一定高度,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工作目标可实现性。因此,只有重视计划统计工作目标的制定,才能保证计划统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围绕计划统计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明确了工作目标之后,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就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推动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开展,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围绕计划统计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通过详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保障统计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三)计划统计工作,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中内容

工作目标制定之后,工作目标的落实是是保证计划统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中的内容,才能有效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进行。为此,我们应将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作为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开展的关键措施。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一)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基于计划统计工作的预见性和实效性,只有把握实效性原则,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使企业的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把握实效性原则,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应对此要有正确认识。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具有准确性原则

考虑到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只有认识到计划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原则,使计划统计工作按照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取得实效。因此,把握准确性原则,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有效推进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能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有效进行。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把握可操作性原则

对于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而言,在计划统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只有把握可操作性原则,使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计划能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质量,满足企业计划统计工作需要,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的实行,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深入开展。

四、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一)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基于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开展,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我们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具体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实现对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的考核。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注重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决定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只有注重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实行。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由于工作人员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实施的关键,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是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能力做好计划统计工作的关键。所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是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8篇

关键词:卫生统计;医院管理;统计工作

目前,医院在管理和考察医务人员的时候,往往不能像过去一样单纯的从某一方面来考察医务人员,要从从业人员的素质、道德、专业水平、技术知识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检测。因此,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有着极大的主导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合理的使用卫生统计的方法在医院管理中考察医院的各项工作,能使患者得到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也能使医院的工作能够更好、更透明的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使得医院的综合效益进一步的提高。

一、现代医院管理中,卫生统计工作的地位

在现代医院的管理中,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工作的手段越来越多,其中,医院的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明显,甚至在医药类行业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往往决定着医院管理的质量水平。卫生统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研究问题、制定方针和计划、对医院工作的总结、管理医院工作、监测各部门的运营活动;同时,卫生统计工作也能向社会和政府提供有效、真实的信息,通过卫生统计工作,可以提高卫生统计的服务质量,能够全面、具体的发挥出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整体功能。通过卫生统计工作,能够得出很多具体的统计内容和信息,这样可以更加详细的分析和确定医院的发展方针和改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及通过卫生统计工作,可以更好的研究和分析不同病种的产生和确定这些病种的治疗方针。通过卫生统计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集中体现出目前医疗的需求和某些诊断环节中出现的薄弱问题,然后加以改善。

二、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统计工作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目前,由于体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卫生统计工作仍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一方面,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普及,但是由于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使用的熟练度还有待加强,导致这部分工作人员依然在使用手工操作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医院的某些硬件措施依旧无法跟上,导致医院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手段来进行卫生统计工作。

(二)对统计工作服务的意识淡薄

目前,绝大多数的信息统计员在统计和收集数据的时候,只重视收集、录入和按类别分类整理,忽略了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核对,因此导致所收集和统计的内容没有更加系统的和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对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使得医院在工作和管理中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展开和进行布置的任务。

(三)不重视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医院对卫士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太低,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太小,对卫生统计的硬件设施投入太少,导致卫生统计工作难以开展下去。(四)统计工作人员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有的卫生统计工作人员并非医学类专业,所以对医学知识这部分比较薄弱,无法对医学类专业上的内容进一步的分析,导致统计工作人员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三、改进卫生统计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卫生统计的技术手段

改进落后的统计手段,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卫生统计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将统计工作的重心和侧重点放在医学统计上,以便于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药品的统计和分析,使得医院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需求;病种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的解决和预防病情的治疗和发生;医院服务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的对患者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

(二)加强服务意识和重视统计工作

医院的领导层,要加强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工作人员要加强相关的服务意识,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统计工作上,而是更加深层次的统计和分析。医院应该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投入和充分支持该项工作的展开,这样才能使卫生统计工作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于卫生统计工作具有全面性、专业性,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会很高,因此,统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全面了解整个医院的运作环境和医学知识,甚至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卫生统计工作。医院应该专门招聘该类工作人员,或者进行专项培养,进一步提高卫生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四)健全卫生统计工作的制度

建立健全和完善卫生统计工作,是保障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措施,是确保数据在统计时的及时和准确,同时也能规范操作,用制度来保证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专业性,同时保证卫生统计信息的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卫生统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升医院的服务和专业性,同时也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但在实际当中,在卫生统计的医院管理方面、专业素养、服务方面和制度上还存在部分问题,各个层面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还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实现综合性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只有各个环节都相互配合,才能使卫生统计工作更加的合理和完善,从而使得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卫生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具体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3):127-128.

[2]董丽.浅谈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4,(30):83.

[3]张楠.浅析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及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5):87+94.

[4]韩喜祥.浅谈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工作在基层医改监测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06):75-78.

[5]石庆元.浅议医疗卫生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0,(35):27.

第9篇

关键词:科技园区 统计

科技园是将高校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优势资源有效整合,进行高校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园区,科技园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成果都需要通过统计工作进行反映,所以应用统计工具真实反应科技园区的运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科技园区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应对措施是提高科技园区统计工作水平的必要措施。

一、科技园区统计工作发展情况

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积累过程,通常都需要经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革创新、资源整合、企业孵化等发展步骤,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人口集中以及进一步发展等工作都需要使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记录,所以工业园区的统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反应了园区发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园区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园区开发建设工作快速推进,如何真实准确的反映园区开发建设情况是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园区统计需要有效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任务,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园区各方面统计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有效组织并开展统计调查工作,调查园区经济发展情况,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外部因素导致的问题

上层统计部门调查工作不适应基层需求。国家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已经在不断的改革进程中,全面调查工作逐渐被抽样调查的方式代替,但是上级统计工作在统计指标设计以及产生统计结果过程中,重点考虑自身的决策需要,对下属园区、企业的统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盲区,不能全面细致的反应园区发展的全部情况。

统计部门之间统计工作协调性差。我国统计工作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不同级别统计部门之间存在着权责不明,关系不顺的问题,综合统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之间都存在着很多内容相似但是形式差异很大的报表,不同统计机构之间的分工和协调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分工协调工作不合理,统计口径、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等问题不一致,数据共享水平较低。

在地统计原则执行力差。统计数据是地方部门目标考核之后由上级部门进行直接统计。园区主管部门通常都进行直接统计,但是一些园区主管部门和总公司分属两地的企业统计往往没有遵循在地统计原则,造成园区内统计数据不能按照区域处理的情况,统计范围存在疏漏和重叠。

(三)内部原因造成的问题

园区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和配置力量薄弱。园区统计机构是园区统计服务的主要负责人员,但是当前园区统计机构将主要精力放置在完成上级部门报表上,再无精力开展企业和园区内部的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思路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

除此之外,工业园区内部的统计结构基础设施力量不强,计算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很多工作人员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统计的工作方式,数据自动化处理能力不强。

除此之外,园区内企业投资主体、经济组织多元化,私营经济规模不断增加,很多企业都缺乏专职统计工作人员,统计数据质量不稳定,而且很多会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很大,甚至有很多会计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统计工作培训,缺乏相关的统计专业知识,不能正确理解统计指标含义,统计口径不明,计算方法不规范,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并且人员流动性很大,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二、科技园统计工作加强措施

提高科技园区统计工作首先需要提高园区决策层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为统计工作的开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对统计工作流程、权责、工作内容的规范化,完善统计工作流程,建立统计工作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将统计工作对园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出来。

(一)提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园区领导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系统学习统计业务知识,学会使用统计工具对园区经济形势进行准确分析和整体把握,获得客观实际的结论,将统计工作在园区经济发展中的导向性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重视并大力支持统计工作的开展。

(二)创造良好的统计环境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的统计队伍,园区需要定期开展统计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和专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基层统计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各个部门的统计资源,理顺行政主管部门统计业务关系,进行政府统计调查内容和范围的明确界定,分工明确,实现财税、海关、技监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提高资源的共享率,避免相互脱节,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完善统计工作内容

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制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统计指标名称、定义、口径、分类,尽快和国际通用标准、业务指标接轨,进一步明确指标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转换关系,建立统一、精简、完善的统计指标,在能够满足上级统计宏观要求的同时还要能够兼顾基层政府、企业统计信息需要,精简过时统计内容,同时重视基层指标的建立,从发展规模、水平指标、充实反映质量、效益指标等方面入手,提高基层统计的质量和数据实用性。

与此同时,要对报表上报时间、规范统计范围进行规范化,但是在报表上报时也不能为了及时性而提前上报时间,先估报之后进行人为调整,对统计数据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上级统计部门需要加强在地统计原则的执行力度,明确规范不同部门、园区的统计范围,保证区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园区统计人员填写统计报表时要围绕园区经济发展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及时发展园区发展 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了解园区内经济结构、经济成分,了解园区优势和瓶颈,关注决策层关心的问题,对有苗头、有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为决策层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决策参考依据,向社会提供园区发展情况清晰直观的参考资料。

(四)完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调查业务流程,有效控制统计数据质量,实现园区内统计工作的全面规范化,统计人员需要将控制统计数据质量视作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准确的将企业和园区统计信息上报给主管部门,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统计相关制度和安全保密制度。

(五)将统计结果视作展示科技园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统计结果准确的反映了园区发展情况,本身就是园区发展成果的实时,园区可以编印内容丰富的统计资料手册作为宣传产品,让社会各界了解园区经济发展情况,形成一定的宣传效应。

三、结束语

科技园区是企业孵化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我国的现代科技园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统计工作作为正确反映园区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循环经济统计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处理科技园区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是实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少林.科学形式下的“不科学”-分析外语科研论文中虚构统计推断结果现[J].国外外语教学,2011

[2]张少林,夏荣良.外语定量实证研究统计失误:分析与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赵蔚彬.十种外语类核心期刊( 2005-2010) 统计手段使用调查[J].外语学院学报,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