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司财务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3 14:49: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司财务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司财务分析

第1篇

工发集团于2009年8月重组设立,是集产业投资、筹融资、股权管理、资本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类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现拥有10家全资企业、2家控股企业、8家参股企业。业务涉及投资板块、机械板块、旅游板块、矿业板块、能源板块等。

一、集团公司财务分析的特点

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构成,集团总部是实施决策的单位,它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资金投资和资产分配;下属企业为经济实体,负责经营管理工作。财务分析报告的制定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吻合,财务分析报告应体现集团公司价值创造情况、风险规避情况和资源配备情况;而财务分析报告也应如实反映集团公司在价值创造、资金流通和战略实现等工作中的策略。

二、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

集团公司部份所属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不适应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分析的知识和方法,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全面了解,具备财务分析的基本能力外,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搞好财务分析的能力;有的不深入实际,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搞财务分析;还有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功底,不能熟练的运用专门技术对复杂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分类解剖分析,出具的分析报告不严谨,或前后矛盾,或不能自圆其说。这必然影响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和分析质量的提高。

集团公司部份所属企业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分析的目的不明确。集团公司一些所属企业的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而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在财务分析的目的上,往往也不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是认为满足集团公司的需要。致使这些企业财务分析或多或少带有应付成份,即使用指标计算出,也没有作深入的分析。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低,该指标低说明应收账款周转快,利用效果好,但该指标异常偏低,是否年末销售大量减少;大量的现金销货等;在进行分析时应掌握内部信息分析出该指标异常的原因。

重盈利不重现金流量。目前盈利能力往往作为财务分析的重点,集团公司领导层也将所属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确认程度作为决策和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势必影响分析结论及相关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因为即使再高的利润率也可能难以使企业维持长久运转。而创现能力应作为企业财务分析的新重点,集团公司领导层通过对现金流量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将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成本、利润等综合起来评价,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信息。由于现金流量自身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计算的财务指标,能剔除某些影响利润的人力因素,从而更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目前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是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信息存在着局限性。如:财务报表本身不能提供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信息;财务报表未能反映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财务报表提供的主要是财务信息,但某些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管理水准,员工素质,团队精神,劳动生产率,行业竟争优势等,这些信息对企业未来的判断同样至关重要。

三、对集团公司的财务分析的实证研究

工发集团财务分析工作体系由集团总部财务分析体系加集团各所属企业财务分析综合而成,财务分析周期为一个季度一次。各所属企业和集团总部分析框架保持一致。集团财务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十大部份:第一、国资委考核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包括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完成情况、集团合并利润总额完成情况、集团合并净利润完成情况等;第三、营业收入分析,先对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进行总括分析,再分企业对营业收入情况进行分析;第四、成本费用分析,包括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等;第五、投资收益分析;第六、利润分析,包括产品销售毛利率情况、主要产品或业务利润贡献情况分析、利润总额分析、净利润分析;第七、现金流量分析;第八、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包括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等;第九、税收缴纳情况;第十、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目前,工发集团所属企业大部份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现象。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够高,财务分析只注重单独的指标分析,指标体系不完整,缺乏综合分析,不能整体上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不能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指标间的联系,从而发现指标背后所隐藏的问题。现金流量分析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不能从更真实的收付实现的角度反应和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四、如何做好集团公司财务分析

(一)提高集团所属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以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

集团合并财务分析是根据各所属企业的分析报告,加工、提炼、合并而成。如果所属企业的财务分析写的不好,势必影响到集团合并的财务分析。集团财务中心应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财务分析人员培训体系,提高集团所属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既要注重培养其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对内及对外报表等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合理修正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集团所属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并通过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搞好财务分析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重要途径,要努力搞好财务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

许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不是因为缺乏盈利能力,而是因为现金的短缺造成企业信用的丧失。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从以“利润”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分析营运资本投资和利息支付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检查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其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分析营运资本投资后、利息支付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是否有效率;分析营运资本投资和利息支付后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其利息支付义务;分析外部融资活动之后的现金净流量,用于评价企业的筹资政策。利用这些指标的逐年变化的信息,将为我们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的动态稳定性,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 综合考虑非财务信息

应从注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全面、系统地收集表内、表外各种相关分析资料,同时关注财务因素与非财务信息、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等,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财务报表本身。

第2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分析;框架;超越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140-006%07

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沿用着在它早期就已形成的一套框架结构,很少从总体上审视这个学科的框架是否能适应现代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因此也很少在总体框架结构上有所突破。被大家习以为常的那个财务分析框架真的就不能再有所突破和超越了吗?

一、适当的和可确定的名称之选择

诸如数学、哲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每门学科都应该有它适当的和可确定的名称,但在财务分析领域,我们所能看到的却是极不确定的混乱状态。诸如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财务评价、财务分析、经营分析、经济分析、经济活动分析等,尽管它们在含义上有所差别,却经常地见诸于国内外各类有关财务分析的教科书之中。在这些概念或名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可能要数财务报表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经常地被美国学者使用。所以如此,部分地是因为历史传统和习惯,部分地出于对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考虑。借助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可以进一步解释并提升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结构广泛的报表读者的需要。如同LepoldA.Bemstein、JohnJ.Wild在《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中所言:“我们的选择是适应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广泛的注意力,我们的做法是将分析与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相联系”。而在日本,有关财务分析的著作多半冠以“经营分析”的名称,如日本古川荣一著《经营分析入门》 (1955),松本雅男著《经营分析入门》(1959),国弘员人著《经营分析体系》(1959),西野嘉一郎著《经营分析》(1959)等。日本惯用“经营分析”,主要是受德国传统的影响。德国学者KurtSchmaltz于1927年所著《美国财务报表和经营分析》和1929年所著《经营分析》,前者介绍美国的财务报表分析,后者介绍美国的经营分析。后一本书对日本财务分析转变为经营分析影响甚大。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改称为“经营分析”(BusinessAnalysin),其中以Diamond公司董事长石山贤吉所著的《决算报告的阅读》为最早,后由日本银行统计局开始从事经营分析,并发表企业经营分析的结果。“经济活动分析”是前苏联所惯用的概念,在范围上已经超出了财务分析的界限,而将财务分析与非财务的经营和管理分析寓为一体。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之前更多受前苏联传统的影响,院校开设的课程一般取名“经济活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转向接受美国的传统,更多地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同时其他概念并存使用。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在概念的使用上可说是最为多元和混乱的。

尽管这些概念都有其产生和使用的特殊背景,但我们更倾向于用“财务分析”给这门学科定名。尽管企业的各项活动(包括财务的非财务的、经济的和技术的、经营的和管理的、内部的和外部的)都需要展开分析,并且企业的各项活动分析之间又彼此影响和限定,但有关非财务的分析(如技术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生产分析、市场分析等),事实上已包括在对应于这类活动的研究学科之中。因此,若再沿用前苏联的名称,势必会造成学科间的交叉重复。至于“经营分析”,我们的感觉是名不符实,显然不如“财务分析”贴切。最值得解释的是“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笔者不倾向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会将这门学科的内容和用途限定在一个不适当的范围并限制其发展。

首先,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属于事后分析的范畴,要想融入事前分析或预警分析的内容似有很大的困难。这也是美国的许多财务报表分析著作中缺少前瞻性分析特别是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重要原因。然而,预警分析对现在的面临激烈竞争环境、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失败境地的公司来说又是如此的重要,甚至是越来越重要。从翻译过来的美国教科书来看,这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常常既不出现在财务管理类教科书之中,也很少嵌入在财务报表分析类教科书之中。预警分析的缺位,让我们不能不去思考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的超越问题。

其次,拘泥于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难免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财务报表分析的教科书往往会诱导分析人员过分关注分析的细枝末节,从而忽视对公司进行广泛和严格评价的可能性。有能力的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应该把他们的任务当成一项企业分析来解决,而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显然无法实现这样的任务。至少是现在通行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还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战略及全局的能力。

再次,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将更广泛的报表使用者纳入其关注的对象,也就等于将重点集中刁:所有报表使用者的共同需要,这将很难兼顾各类报表使用者的个别需求,尤其是公司管理当局的分析需求。因此,尽管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人员十分关注报表分析对公司管理当局进行评估和决策的意义。但他们所设计的内含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模块的报表分析框架,确实是很难实现对公司管理当局有意义的分析目的。很显然,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是“向后看”的,并且常常不能有效地与公司战略、价值创造、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流程再造等当今公司管理当局的重要关注点相联系。即使是管理当局十分关注的风险问题,通过现有的报表分析框架也是很难充分描述和评价的。

基于以上原因,要使这门学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其名称限定为“财务报表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定名为财务分析可能要比财务报表分析更适当。

二、现有财务分析框架及其缺失

迄今为止,学界对财务分析所能包括的要素或模块也是各说不一。在国际上,财务分析通常被归纳为比率分析学派、经营分析学派、财务危机预测学派和资本市场学派四大学派,各派所关注的分析重点亦有不同。比率分析学派在财务分析史上最早出现,所关注的是在财务报表基础上转换而成的各类财务比率及其应用。David E.Hawkins将常用的财务比率事实上分为流动性比率、偿债比率、资金管理比率、盈利性比率和成长性比率五类。财务危机预测学派强调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从对历史结果的分析转向对未来的预测,强调报表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他们经过长期的检验、计量流动性、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其他一些重要比率预测企业破产和出现财务困境的一些模

型。资本市场学派认为报表分析的作用在于解释和预测证券投资报酬及其主要风险,因此重点探讨财务比率在预测证券报酬的作用以及会计收益的性质与证券报酬的关系。这些学派各自从一定侧面揭示了财务报表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但是,从表1所列3种教科书及其他财务分析类教科书的描述情况看,财务分析框架的内核或基本要素其实并无差别,有差别的只是衍生性或派生性分析的要素。现有财务分析框架的内核显然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应的分析工具也就是四类财务比率,即债务比率、资产周转比率、收益比率和成长比率。在各类教科书中,对这“四要素”的分析内核所借助的分析方法基本上都是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类。这些内核、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其实在财务分析这门学科产生的早期阶段就已存在并被广泛运用。财务分析的衍生性要素在教科书中各显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预算分析、信用分析、投资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和财务危机预测分析等。对于衍生性分析要素的安排,很多都是随意性的,很少显示前后要素间及与基本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问题在于,以“四要素”为内核的财务分析框架,其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如何?寻找这一问题的有效答案,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评估现代公司所面临的环境及其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新要求。试图无一漏失地描述当今社会中公司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和挑战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就对财务分析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变化因素进行归纳还是可以尝试的。仅就经济环境而言,至少包括:

(1)战略成为公司运行和发展的导向因素,并且战略决策通常是在更大范围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下做出的。战略导向时代的出现将改变着管理的型式,强调“向后看”的管理转向强调“向前看”的管理。

(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公司运作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公司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搭建和运作,使公司战略与业务、经营与财务进入一体化运作的新阶段,公司财务必须联系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等管理要素。

(3)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联系方式的变革,制造商与它的供应商、客户等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开始超越公司的边界,转向价值链或价值网管理,同时以合作性为特征的战略联盟得以高度重视。

(4)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的确立改变了公司价值链的方面,传统的从资产与核心能力开始的价值链转向从客户开始的价值链,并进而要求我们改变对企业的定位和设计,新的设计将内含客户选择、价值获取、价值保护和业务范围四个要素。

(5)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客户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使商品经营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迫使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方式和转换盈利模式,于是一种风险性更大同时收益性也更强的资本经营受到公司的关注,公司并购和重组活跃,资本市场高度流动和发展。在这样的经营时代,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

(6)资本频繁的跨国界流动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7)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引起公司对环境、资源、生态、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关注,科学的发展也相应地开始“绿化”或“生态化”。

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经济学、管理学甚至会计学都已经做出了积极地回应,然而财务分析框架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扩展和改进呢?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僵化了的分析框架。首先,这个框架,很难说它就是以公司价值创造为目标追求的。它所强调的依然是专家的分析职能,其关注点尚未转向公司的增值职能。其次,这个框架缺乏与战略间的联系,因此缺乏应有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尽管教科书的编写者强调在进行报表分析之前首先要关注和识别公司的战略,预测这一战略的可能结果并且评价这一战略对公司是否适合,以避免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但这个框架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将读者引入报表的细枝末节。大凡学过财务分析课程的人,也许能有记忆的就是那“四个要素”和一些财务比率了,有谁会将财务分析与公司战略联系到一起?!第三,这个框架人为地将财务与经营割裂开来。尽管分析框架的“四要素”中内含财务与经营两个领域,但对经营问题的关注通常局限于经营效率的评价上,并且对经营效率的评价是与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相脱节,与公司战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相脱节,与公司经营过程相脱节。在多数的财务分析教科书中,市场分析和成本费用的分析是被排除在外的,其结果一方面会降低分析结果对公司管理当局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使经营效率分析与评价停留在表面上。排除市场和成本费用分析的经营效率分析,等于是把经营结果与其形成过程相割裂的分析思路。从“四要素”分析框架中,我们完全能够看到经营效率的高低及其变化,但若想了解其中的缘由及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程度,就很难达到目的了。由于“四要素”框架是一个财务与经营断裂的框架,所以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所能观察的公司风险仅仅是财务的风险,而且还不是完整的财务风险,经营的风险以及越来越受重视的战略风险,就只能到框架之外去寻找了。第四,公司的价值常常并不是由单个企业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客户导向的时代。客户导向、战略联盟和价值链或价值网管理等,这些新思维和新方式所能告诉我们的,是要在超越公司的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和评价公司的风险、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就是也将价值创造能力的分析与公司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显然是“四要素”框架多力所不及的。第五, “绿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将公司财务分析与生态分析、将公司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结合起来考虑,很显然这也是现有分析框架的缺憾。以上的分析集中到一点,现有的以“四要素”为内核的分析框架,面对活生生的公司环境还是不具适应性的。当我们沉浸于财务分析的细节问题时,我们很难发现财务分析在整体框架上的缺失,而一旦我们跳出现有的分析框架,确立起整体主义的思维模式,将视野和思路放大到公司日益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上,把财务分析嵌入到公司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上,自然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与缺失。

三、财务分析视角之转换

面对新的公司环境,财务分析框架结构研究视角需要转换,框架结构的内容需要扩展,这是惟一能增进财务分析框架对公司环境适应性的途径或方式。联系上述公司环境变化及其对财务分析的要求,我们主张在研究和建构新的财务分析框架时,应当确立起包括财务学视角、价值创造视角、战略视角、生态化视角、价值网视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的视角,并以此为突破口来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

1.财务学视角的财务分析

这涉及财务分析的学科归属问题。在财务与会计平行的观点或模型下,财务分析归属于财务管理学还是会计学,目前还是不清晰的。检索一下有关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并存的学科安排:一是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模块安排;二是将财务分析嵌入到财务管理学的模块体系之中。这样的学科安排让人迷惑:财务分析究竟归属哪些学科?这个问题对确立财务分析的立场和框架至关

重要。因为,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会计所提供的报表信息通常被认为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或基础,但两种学科所体现的立场及所服务的对象还是有差别的。公司财务学的立场显然是从公司管理当局出发的,着眼于帮助公司管理当局如何有效地培育、配置和使用财务资源;而会计学的立场是公司全部的信息使用者,着眼于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如若归属于会计学,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延伸,是对会计核算产品的一部分――对外财务报表――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其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以股东和债权人为主体的范围更广泛的报表使用者,在框架结构的安排上,就会把“财务报表分析”作为重心,着眼于根据各类报表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转换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效果进行识别和判断;而若归属于财务管理学,其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以公司管理当局为主体的信息使用者,在框架结构的安排上就会特别关注管理当局的需要,着眼于依据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公司有关信息资料,对公司的整体与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这两种安排中,我们更倾向于归属财务管理学的安排。因为这将给扩展财务分析提供更大的空间,以提升财务分析的价值,同时又能更好地兼顾和服务于管理当局以外的其他信息使用者,使他们能够对公司有更全面的识别和判断。

2.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分析

公司的目标是价值创造,这一观念已被学界和实务界广为接受。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的北尾吉孝在考察了大约300家公司后发现,按照这一理念经营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从表象看,财务分析与价值创造似乎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事,但细加分析,二者的关联甚密。公司价值与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有密切的关系。公司价值创造需要以有效的现金流量分析和规划为前提;公司价值的识别和评价需要以现金流量特别是自由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为基础;借助财务报表,可以有效地分析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等等。以价值创造为出发点设计财务分析框架,需要借助这个框架解决:公司价值如何借助于报表及相关资料来衡量;如何借助报表分析和解释价值创造的驱动力量(价值创造能力)和影响因素;如何借助报表及相关资料来预测公司价值及其变化趋势。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分析框架将能够实现与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定位相对接。

3.战略视角的财务分析

在战略导向的管理时代,财务分析确立战略的观点是必然的选择,这需要将战略分析纳入财务分析框架,并借助于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分析公司行动与战略的一致性。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需要将分析与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形成公司整体的分析框架。战略、价值与价值驱动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还需要将战略分析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连接起来。

4.价值网视角的财务分析

检索一些现有的文献,管理学界比较热衷于使用“价值链”来描述公司的价值创造和影响过程。而事实上,从财务的角度看,价值是在网络中而不是在单一链条中创造和影响的。对公司价值创造做出贡献的主体,显然并不只限于客户和供应商,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它们无一不对公司价值创造施加影响,因此事实上也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力量。并且从财务的角度看,公司的价值(比如EVA)也是在扣除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回报期望后衡量的。因此,就财务分析而言,更有意义的概念可能是价值网而不是价值链。

然而,不管是价值网还是价值链,这些思想都需要我们在进行公司财务分析时超越公司的边界,从更大的范围上对公司内部的价值创造问题展开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看,公司的成本和效率均不是单个公司影响和决定的,也不是单个公司所能控制的。因此,对公司的成本和效率进行分析,理想的选择显然不是局限于公司内部来进行,而是站在价值网的角度来揭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成本和效率的影响,进而为公司确立合理的战略提供依据。

5.生态化视角的财务分析

生态化视角的确立通常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及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有关。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定位、财务压力、市场竞争以及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模式等一系列起抑制作用的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并没能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地运用于战略和日常经营之中。不过,现在依然有一些有力的推动力,促使企业改善环境业绩和对外提供环境报告。将环境和生态视角引入公司财务分析体系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们与公司的价值创造密切相关,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良好的公司行为是有回报的。Klassen和Mclaushlin在1997年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企业在环境问题上表现良好时,企业的股价倾向于上升,平均达到0.82%;而当企业发生一次环境事故时,例如井喷,企业股价大约会下降1.5%。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在1999年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企业环境义务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于绿色公司和非绿色公司而言,绿色公司的资本回报率要高出5%。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于2000年制定的《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建议将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相结合,来测度企业的生态效率以及预测环境问题对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在这项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中,生态效率被定义为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其所推荐的衡量生态效率和环境业绩的两类指标体系,为我们建立生态化视角的财务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公司的财务分析再拘泥于传统的财务与经营效率,就显得不合时宜了,生态效率和环境业绩作为企业总体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财务分析框架。

四、财务分析框架之扩展

确立新的财务分析视角对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是必要的,但财务分析框架的扩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公司价值驱动因素或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以便于合理界定财务分析的框架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很显然,战略选择系最高层次的价值驱动因素。战略反映了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所做的重大选择。从一般意义上说,战略是最具全局性、重大性影响的价值驱动因素。公司价值的创造、保持和销蚀受到由战略设定到企业日常运行的各种活动中的管理决策的影响,当资源如人力、资本、科技和商标等都得以合理配置,以至于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出时,价值创造就得以实现。

在战略构架下经营运作层面的价值驱动因素,人们习惯上从经营和财务两条主线来认识和把握,把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归纳为经营获利能力(用税后投资回报率衡量)、资金成本(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测量)和增长能力,即“创造价值:改善经营X转换财务政策”。所以选择经营和财务两条主线,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两者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最基本的活动,于是财务会计报表的设计、公司战略和风险的划分等也均是按这两条主线来展开①。

“两条主线”的价值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所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忽视生态效率和环境业绩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实际影响,而这种实际影响已经是有关的大量研究所证实了的;二是尚不能清晰地描述公司价值创造的源泉,也就是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因此对公司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募集和配置资源,该模型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三是借助这个模型,我们很难判断一家公司现在处在何种状态,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因此对扩展财务分析框架的意义还有限。这个问题涉及财务分析的目的问题。在所接触到的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把握有两种类型:一是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把握,认为分析的目的取决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那些重要的使用者在信息需求结构方面的差异是显著的;二是从公司实体的角度把握,认为分析的目的是借助报表来识别公司现在乃至将来所处的经济状态或经济实情,以帮助公司的相关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这两种表述中,我们持第二种。面对着大量的风险和失败,任何一个与公司有着利害关系的组织或个人都应该掌握识别公司所处状态特别是经济状态的技巧,而提供这种技巧的学科当属财务分析学科。

不过,值得研究的是“公司经济状态”一词的内涵及其与价值驱动因素的关系,这会影响笔者所扩展的财务分析框架结构。几乎在所有公司里,高层管理人员所关注的基本经济状态至少包括五大方面,即实力状态、风险状态、效率状态、质量状态和成长状态,危机或失败状态内含其中。这五大状态大抵可以描述公司的经济实情,并且事实上也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这五种状态也是与公司战略相关联的结构性因素,在对公司经济实情的把握上显然要比传统的“四项能力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层次性更高,而且更全面完整。

第3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分析;偿付能力;财务稳定性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非常迅速,不仅保费总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而且各类保险公司数量也从当初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家增加至100多家。随着公司数量的增加,保险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各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状况也开始出现分化,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已跻身世界五百强前列,但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却不容乐观。与普通工商企业一样,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对于促进保险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分析在普通工商企业管理实践中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然而,保险公司是一类非常特殊的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不能简单照搬一般性的工商企业经验,必须根据保险经营本身的特点,对某些具体的财务指标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剖析。

二、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

首先,保险公司经营的对象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有形商品,而是无形的人身和财产风险,这就使得保险公司不仅经营风险更加突出,而且形式多样,其成本和费用管理等诸多方面也都与普通工商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其次,保险经营的周期通常较长。保险公司是先收取保费,待约定的保险事故或其它给付条件成立时,保险公司再承担保险责任,收、付资金之间可能会存在很长的间隔。保险公司经营周期长的特点,很容易导致保险财务风险的累积;再次,保险公司经营具有显著的负债性。保险公司所收取的大量保费,实际上是针对投保人的负债。保险公司负债经营的特性,要求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比一般性的工商企业更加稳健。事实上,尤其对于寿险企业,国家通常不允许其破产倒闭。为防止倒闭风险,国家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及偿付能力等财务指标的要求极为严格。此外,保险公司通常资金规模大,投资需求高。根据保监会的相关统计,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高达13.39万亿。而且,资金应用通常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保险公司都尤其重视资金应用。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保险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保险行业可运用资金余额还会进一步增加。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一旦有多家保险公司出现财务问题,势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保险公司财务分析实践中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保险行业经营对象特殊、负债经营、经营周期长以及资金规模大、投资需求高等特点,决定了保险公司财务分析与一般企业的财务分析存在差别,关注的重点也应有所侧重。笔者认为,在对保险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一)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指标考察的是指保险公司积累的保险基金是否足以履行保险责任。如果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能够抵付赔款支出,则认为其财务稳定性较高;反之,则认为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较低。财务稳定性指标最直接的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状况。对于一般性工商企业来说,即使出现财务不稳定状况,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通常远不及保险公司。因此,在保险财务分析中,必须重点关注财务稳定性指标。保险公司在业务实践中,通常会通过扩大承保量或者增加保险标的数量等方法提高其财务稳定性,但标的数量的扩大通常会受到可保标的数量有限性的限制,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在实际考察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指标时,需要应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模型和方法,对公司财务稳定性系数进行科学的测算,不仅要关注稳定性系数本身的大小,还需要关注保险公司的精算管理水平、再保险安排及风险控制水平等相关因素,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未来影响到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变化。

(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影响

保险公司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是偿付能力。该项指标与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指标密切相关,提高财务稳定性有助于提升偿付能力水平,但偿付能力过低也会制约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防止保险公司经营失败的角度看,偿付能力比财务稳定性指标更为重要,可以说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世界各国的保险监管机构都特别重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我国的偿付能力监管虽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成为最主要的监管方式,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已由我国率先,由此可见国家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高度重视。根据保险公司的财务结构,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考察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短期流动性。短期流动性是指保险企业的资产能够随时应对理赔要求的能力,不仅要求保险公司拥有数量较多的资产,还需要这些资产在保险公司遭遇突发的理赔事件时能够及时变现;二是长期偿债能力。因为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产品的保险期限通常较长,有的长达数十年,保险公司当前所收取的保费,可能需在数十年后才被要求承担给付义务,在此之前,保险公司到底是“赔”还是“赚”尚无法确定。因此,对于寿险企业应更加注重长期偿债能力的考察。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的考察,首先需关注企业的资本结构,它不仅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还可以衡量公司对于那些提供长期资金者的保障程度;其次,需重点关注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保险公司长期负债所需资金的最可靠、最理想的保障,稳定的收益是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考察,不仅要深入了解企业的营业收入及当前和过去的利润水平,还要关注保险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将被考察企业的盈利状况与同期其他保险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比较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若被考察企业盈利良好,但其他的同行企业同期盈利更为丰厚,则不能说明该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反之,若企业盈利水平暂时不佳,但比同期其他保险企业的盈利状况都更为理想,则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三)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估价的保守程度

基于保险经营的负债性特点及损失后果的广泛性、严重性等特点,国家通常要求保险公司在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时遵循保守性原则,即对于资产的估价,应尽可能选择使资产价格最低的计价方法,而对于各负债项目,则应选择使得负债数量最大的财务计价方法,尽可能的降低公司未来的财务风险,保证持续、健康发展。而且,根据目前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规定,保险公司的所有负债均为认可负债,而保险公司的资产中却只有一部分可以确认为“认可资产”,主要依据是资产的风险状况、变现能力。

从实践来看,尽管国家有相关的财务规定,但保险公司在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方法选择上仍然拥有较多的自,比如对保险准备金的提取等,企业具有一定主观性,而准备金又对报表利润影响极大。因此,在分析保险公司财务状况时,必须重点关注其资产和负债的估价是否遵循了最为保守的会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江生忠,邵全权.论保险公司若干问题的特殊性[J].保险研究,2005(05).

[2]魏巧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1).

[3]侯旭华.保险公司会计(第5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07).

第4篇

战略分析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是处于系统的始点,亦是新框架以及相关财务分析中的组成环节。其可分成从行业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两个层面实施阐述。行业分析,指的是从行业含义和特性等角度实施分析。其行业特性有着下列几个层面的内容:市场数量以及增长前景,行业位于的发展时期,行业技术改革速率,商品异同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买卖方的总数以及大小和行业的市场界限。能够依据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和指标来分析财务报表,验证目前财务的内外部条件和行业环境是否匹配。而行业分析从行业生命阶段的视角上看,无论是什么行业都有着自身的生命阶段,位于不一样的生命时期,其企业的市场、人力、开发、财务、战略以及现金流等都有着不同的特色。而依据财务为例子,在进行投入前期,每个人都能够以增加财务杠杆的形式加入较大的力度,这样能够取得更高的回投资回报率。而竞争战略分析指的是是对企业选取的竞争模型实施分析。无论是哪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生存,就可以遵照下列两种竞争形式进行选择,分别是:差异化竞争战略以及成本优势竞争战略。在物业公司财务分析技术架框内,可以对重要的影响作用实施分析,依据企业所选用的战略竞争形式,提供对应的经济费用以及成本控制,且要重视财务报表的步伐,能否和企业战略的步伐相同。例如:选用的是成本优势战略,此公司对于产品的开发或广告经费等费用就会相继减少,而且对于大量的大规模的生产,有效的生产形式,其资本投入成本也会相继降低,且应具有一系列完整而严格的成本控制体制。这样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供给同样多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倘公司采用的是产品差异优势战略选择,那么就应该用较多的经费进行开发科研,将资金放入于产品的资金数额显著增大,其本来的资产以及长期投资数量较大,与此同时拥有更具灵活性的交货形式。这样能给客户供给更优秀的商品和质量,提供更好地服务。

二、价值分析

在一些企业中,从价值计算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利用扣除利益相关所获取的回报,所以价值网的含义是相较于财务分析所进行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从价值网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在实施财务分析时,迈出公司的界限,从更宽广的角度上对企业内部价值的建设进行分析处理。而从该角度的论点上看,企业的成本以及效益并非是某一单位就可以确定的,也并非是企业内部所进操控的,所以理想的情形很明显就是不可以单独限制在企业内部,而是需要揭示不同的利益人员对公司成本和效益的作用,进而为科学的战略提供准确的保障。而如何把价值网分析融入到物业公司财务分析架框中去呢?依据财务分析架框的角度,我们能够得知,企业的价值网是依据企业的外部条件和经营战略一起形成的,所以,应该处于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思想和看法对待企业的经营管理,且依据此想法出发,检测目前情形下该利益人员采用的行为,和此行动对企业的成本以及效率会生产出哪种影响。

三、会计分析

尽管理论层次上,将财务管理科学放置在管理科学的地位之下,但是在财务分析上的不同分析还是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对会计数据信息实施拆分以及分析。首先,是要正确辨别核心的会计信息,这样的会计信息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其战略受到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选取恰当的会计估计以及财务报告和附注,保证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同同时可以公允的表现出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据会计披露分辨出其危险信号,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情况。严格依据上述情形的审查,实施对财务进行分析。依据图例可以得出会计分析以及财务分析的对应位置。就是有了科学的会计信息,加入了科学的外部环境,产生了纠正的会计信息财务报表,从而得知财务分析总结以及价值驱动原因,这样的总结又恰当利用企业战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系统信息。所以,在物业公司财务分析架框上需要对会计和财务进行相互结合,使其对公司的影响同样重要。

四、财务分析

依据目前的财务分析模块而言,财务分析是需要拿产品战略以及财务战略,对企业的财务情形实施全方位的分析处理。在对产品战略的规范以及分析当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一个公司所能创造的效益。其指的是一个公司财务结构以及经营管理的综合体现。一个公司的经营目的,是公司的盈利并且能够使其经营和范围不停的成长和前进。不同的数据运用者对公司的获取效益的程度有着关心作用。通常企业创造效益的具体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以及资产总额利润率等。除此之外,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处理是财务分析的架框中的关键组成环节。通常,其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能够以资产或者劳务支付债务的能力,将其分成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相较于一般的公司而言,其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由公司运营资本的大小和资产变现速率的快慢所决定的。而资产运作效率指的是公司对总资产或者部分资产所进行的运作效率以及周转情形进行分析。其企业经营应有其主要目的,高效的利用不同资产得到最大效益。因此,物业公司财务分析技术架框可以使其资产周转速率加快,使其运行的效率加快,效益越大。利用分析资产的运行作用,评估企业的收入以及不同的运行资产能否确保着科学的联系,考核其企业运行的不同资产效率的快慢。

五、前景分析

第5篇

摘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仅从房地产企业的报表数据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国内土地可以分期开发、地价可以分期支付等因素,导致房地产企业往往有巨额的表外负债。国内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走势、市场需求特点也有差别,因此,只有对房地产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入了解、综合分析,才能充分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赢利能力。不同的房地产企业既可能有战略的不同,也可能有区域的差别,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要与业界同行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对其财务状况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一、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的是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其中盈利能力指标主要用于反映公司一定时期内收益水平高低,即公司盈利能力越高,则表明公司一定时期内收益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同时,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其盈利能力涉及到多项指标,如营业利润率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指标、资本收益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及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等,上述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大小。另外,非经常性损失是指与房地产公司主营业务无直接联系的收入,这部分净资产对真实、公允地反映房地产公司持续、稳定地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未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房地产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剔除企业管理层利用技术手段调控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从而确保能够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现金流也是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求房地产公司做好对资金现金率、销售现金率的分析工作,确保二者能够准确揭示出房地产公司主营业务获取现金的能力,即资金现金率、销售现金率越高,则表明房地产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反之资金现金率、销售现金率越低,则表明房地产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弱。

二、房地产公司偿债能力与资产变现能力的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应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能力,而资产变现能力是指公司将资产转换为现金或负债的能力,其中偿债能力与资产变现能力是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其偿债能力涉及到多项指标,如流动比率指标、速动比率指标、现金比率指标、资金周转率指标、清算价值比率指标及利息支付倍数指标等。

房地产公司在计算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时需注意下述三方面问题:(1)存货界定问题。一般而言,房地产公司将开发产品与开发成本确认为存货列入流动资产中,但是能够在短期内变现的仅有开发产品与已具备预售条件的开发成本,所以,房地产公司计算流动比率时应将不具备预售条件的开发成本从存货中剔除出来;(2)待摊费用与预付账款等无法转变为现金偿还负债流动资产的剔除问题。对于多数房地产公司来说,其通常都是以高价获取到土地储备,所以只有对其做好减值准确才能够真实、公允、客观反映出存货的变现价值及偿债能力;(3)预收账款从分母流动负债中扣除问题。房地产公司预收账款实为未实现的销售收入,当工程项目竣工后便可正式作为销售收入予以结算,所以切勿将预收账款确定为一般流动负债,应将预收账款从分母流动负债中予以扣除。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来看,只要房地产公司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之内,便不会对公司各项运营活动造成太大的影响。实际上,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致使国内多数房地产公司普遍处于高负债运营状态,与此同时房地产公司更注重偿还短期债务能力问题,而房地产公司的偿还短期债务能力主要受到期债务偿付比率、利息现金保障倍数及短期风险头寸等指标的影响,其中到期债务偿付比率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之间的比率,其主要用于反映房地产公司运用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当到期债务偿付比率超过1时,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强,即经营现金流量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当到期债务偿付比率小于1,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弱,即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利息现金保障倍数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债务利息之间的比率,其主要用于反映房地产公司运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其中利息现金保险倍数越低,则表明公司运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从而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反之利息现金保险倍数越高,则表明公司运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从而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公司经营净现金流量加上货币资金后减去到期流动负债便得到短期风险头寸,其主要用于反映房地产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中当短期风险头寸为负数时,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弱,即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当短期风险头寸为正数时,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强,即经营现金流量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

资产的变现能力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比率,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其资产流动比率受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一定范围内,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动比率越高,资产变现能力越强,表明房地产经济效益越好。如果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动比率过高,将导致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致使房地产公司资金利用率低下,从而引发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失、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实践研究显示,流动比率以2:1为最佳。另外,速动比率能够准确反映出房地产公司应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实践研究显示,速动比率以1:1为最佳。

三、房地产公司营运能力的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公司经营运行的能力,其主要用于反映公司利用各项资产获取利益的能力。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营运能力涉及到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指标及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等,以存货周转率指标最为突出,即公司存货周转率越高,则表明项目开发周期越短,即项目开发成本越少,致使项目效益越好;另外,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影响公司营运能力的又一重要指标,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则表明公司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即公司贷款回收期限越短,越有助于加速公司资产流动,从而推进房地产公司快速发展。

四、房地产公司成长能力的分析

成长能力是指公司扩展经营规模的能力,其主要用于反映公司未来发展速度及趋势。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成本能力涉及到的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指标、经营现金流量成长比率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及净利润增长率指标等,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越高,则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大,业务扩展能力越强;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越高,则表明公司经营业绩越好,市场竞争力越强。经营现金流量成长比率越高,则表明公司成长越快。除此之外,利润保留率指标、股本比重指标及固定资产比重指标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公司成长。

五、结论

总之,房地产企业必须进行客观的财务分析,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赢利能力,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全文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在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期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朱剑川.保利地产财务分析.技术与市场.2010(12).

[2]郑勇杰.某房地产公司楼盘项目财务分析报告.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03).

[3]王文平.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管见.财会月刊.2010(01).

[4]曾汉文.浅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分析.当代经济.2009(11).

第6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分析体系 特征

一、引言

财务分析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吸收了现代经济学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财务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工具。它是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经营人级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或依据。尽管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规模、经营特点不同,作为运用价值形式迸行的财务分析,归纳起来其分析的内容不外乎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二、集团公司的特征

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和成员企业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和资产配置;成员企业为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集团公司的实质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由此决定了其决策者最关心资本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财务分析报告应当关注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行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为其在价值创造、资本流动和战略变革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总体需求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涌现出众多的通过资产兼并重组、行业联合等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如果管理和发展好这些企业集团,如何从财务上为集团发展把好关,成为当前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我觉得为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对于集团公司而言,构建完备的财务分析体系是其必然选择,这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构建完备的集团公司财务分析体系,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判断出集团公司的财务实力。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相关指标,可以了解集团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水平是否合理,从而判断集团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获利能力等财务实力,揭示集团公司在财务状况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融资时,各大银行无不是主要据此来判断企业实力的。2、构建完备的集团公司财务分析体系,可以在评价和考核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同时,也能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通过指标的计算、分析和比较,能够评价和考核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状况,揭示其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问题,找出差距,得出分析结论。3、构建完备的集团公司财务分析体系,可以进一步挖掘集团公司的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财务分析,应保持和进一步发挥生产经营管理中成功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措施,以达到扬长避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4、构建完备的集团公司财务分析体系,可以评价出集团公司的发展趋势。通过各种财务分析,可以规划集团公司的发展趋势,预测其生产经营的前景及偿债能力,从而为企业领导层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避免因决策错误给其带来重大的损失。

四、集团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

(一)设计财务分析体系架构

财务分析报告的架构大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存在的重点问题及相应的改进建议。其中“重要提示”主要阐述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以简洁、精练的语言进行高度浓缩。“存在的重点问题及相应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汇总阐述,集中分析。

“具体分析”部分,是财务分析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例如:本集团公司下设十六个子公司,涉及主题公园、酒店、温泉等文化旅游产业、商业地产、文化创意产业等公司。财务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子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期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前两年同期分析―同行业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

构建财务分析体系时要注意,它是服务于其战略目标的,应当是使得财务分析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战略目标的制定离不开财务分析体系的支持和论证。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财务目标的看法是不统一的,要想使得二者达到统一,首先要明确财务分析目标,这是基础。而企业的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得资本保值和增值,因此说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都应当以保证资本最大化为目标。财务分析要结合经营数据在产品定位、业务拓展、重大经营措施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战略的高度剖析企业的经营行为,在分析中尽可能地立足现状,预测未来,使得财务分析报告具有“导航器”作用。

(三)夯实经济活动分析

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演绎着一个故事,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业务,了解经济业务发生的来龙去脉,核查经济业务过程的合规性,判断财务数据产生的合理性,通过业务行业与财务数据的相关性分析,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或解决方案,使财务分析报告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四)践行财务精细化管理

对于企业财务实行精细化管理反映了社会分工的一种趋势,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对于精细化管理是立足于日常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它要求把财务分析工作要细化到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随着财务管理活动不断走向精细化,集团公司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统一的系统平台,制定统一的编码,编制统一的报表,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各项供决策的信息。

(五)深化人力资本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越发的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竞争,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结构性分析:首先,量化指标分析:1、研发人员在全体员工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对研发人员数量的分析,能分析出企业对新产品开发与创新的重视程度,彰显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2、企业人力资本所占的投资比重。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吸引人才的专项经费、员工的岗前培训费、岗位进修费等;3、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的分析,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能明确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效率,衡量投入与产出。其次,非量化指标分析。主要包括员工教育背景、员工综合素质、员工满意度、学习机会等。

五、结束语

集团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不仅是对于各项财务指标的建立,而且还可以指出集团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团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对于集团企业的各项管理具有一个指明灯的作用,也是集团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总之,集团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是整个集团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对整个集团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容少华,赵珊花,程丽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分析――以格力电器为例[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8)

第7篇

在这一阶段的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还是只对会计事项已经发生的,也是会计分析的结果。因此,对公司的发展方向的后续工作提供依据。随着现代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相比较,缺陷和局限性的财务分析。

首先,在这一阶段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公司的相关信息的经济管理的会计处理,没有有用的信息,为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会计相关的结果,而不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高效,准确的决策依据,因此,财务分析没有真的在为财务分析的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合理有效的手段,目前的财务分析的不足,限制了发展的财务分析功能。现代金融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比率分析,财务分析,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财务管理理论,并没有有效的利用。现代公司越来越复杂的结构,通过财务分析,以财务数据信息实现正确的管理决策和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最后,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因为财务分析会计报表的基础,会计假设和具体,并实现一个统一的规范。使用公司的报告数据。不能认为该报告显示所有公司的实际情况。此外。要求报告的分析是正确的,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相同的会计问题,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同的企业使用不同的问题比较的标准和影响财务分析的内容。

应该说,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结论正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选择作为公司目前的实际数据的一个参考标准评价。包括公司的历史数据,行业数据和程序的预算数据。作为对上述问题的财务分析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公司经济管理的要求,因此,现代金融分析必须在公司财务人员使用的财务数据,确定公司的管理和财务过程指数,综合评价。主表的因素。遵循理论方法,分析有效的财务报告数据为基础,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而且还可以发现企业风险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尺寸,使公司的经营许多地区运营商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最健康的财务状况。

2公司经济管理中应用财务分析的状况

通过对财务会计的基本数据的使用在金融分析公司,然后计算出相应的资产管理比率,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比率分析,在充分研究的损失,科学和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所有管理的综合评价。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应用金融分析方法被忽略,在行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干预,财务目标短期大量的小型和中型公司。

首先,对投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最了解和掌握,现代财务分析方法,投资分析,追求短期目标,很少考虑其规模的扩大,在投资决策分析工具的基础上的盲目性和风险的增加。

其次,财务控制薄弱。表现在: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导致现金闲置或资金不足。一些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与生产和周转。一些小公司使用的资金缺乏规划,长期资产的过度购买,无法与管理的迫切需要的资金,解决财政困难。

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的。许多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信贷政策。一个强大的收集措施缺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已经见怪不怪。

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闲置。在库存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时,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

四是金钱不重,资产损失浪费严重。许多小公司管理的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最后,僵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陈旧。典型的小公司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投资者和这种模式的运营商,当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些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个人,私有财产。公司领导集权现象严重,对了解和研究的财务分析方法的理论的缺乏,责任不分。越权行为造成了混乱,财务分析,财务控制不严。会计信息失真,使公司在管理财务管理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3总结

第8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程序;方法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34-02

1 公司财务分析基本程序

1.1 确定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资金结构 、风险程度、营利能力、经营成果等。报表的不同使用者,对财务分析内容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公司的债权人关注公司的偿债能力,通过流动性分析,可以了解公司清偿短期债务的能力;投资人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趋势,更侧重公司营利能力及资本结构的分析;而公司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了解。此外,作为经营者还必须了解本行业其他竞争者的经营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为本公司销售产品定价。

1.2 搜集有关资料

一旦确定了分析内容,需尽快着手搜集有关经济资料,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分析者要掌握尽量多的资料,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方面的资料。

1.3 运用特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在占有充分的财务资料之后,即可运用特定分析方法来比较分析,以反映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财务决策,因而,只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方能做出决策或帮助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2 公司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1)百分比分析(2)比率分析(3)图表示意分析。

2.1 百分比分析

主要通过分析公司不同年度财务报表同一项目的增减变化,说明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变动趋势;通过分析公司同一报表不同项目的比例关系,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动,反映公司财务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百分比分析通常采用比较财务报表的方式进行,包括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两种基本方法。

(1)横向分析,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的同一项目进行比较,列出各个项目变动的金额和百分比。将两个时期的报表进行比较,我们通常把前一个时期的数字作为基数来计算变动的百分比。然而,如果基数为负数(如损益表中的税后利润以负数表示亏损),则不能以百分比来表示变动。当将两个以上时期的报表作横向比较分析时,可以有两种选择基数的办法:把最早一个时期的数字作为基数,其他时期的数字依次与基数比较;把上一个时期的数字定为基数,后一个时期与前一个时期依次进行环比。假设某公司1991、1992、1993三个年度的总资产分别为10000元,15000元和20000元。在第一种方法下,把1991年的10000元定为基数,则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了50%,1993年比1991年增长了100%。在第二种方法下,先以1991年的10000元为基数,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50%,再以1992年的15000元为基数,1993年比1992年总资产增长33%。

(2)纵向分析:是同一报表的不同项目进行比较。一般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项目都表示成总资产的百分比,将损益表中的各项目都表示成销售收入百分比。这样,报表使用者可以更加了解这两种主要报表各个项目的结构关系。

2.2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将彼此相关而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求其比率。不同的比率,反映不同的内容。通过比率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各种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比率报表,做出不同时期的比较,从而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财务分析的不同内容,比率分析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1)偿债能力(2)资产运用效率(3)营利能力(4)权益性比率。

(1)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比率主要用来衡量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公司的流动负债与资产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付的债务,它一般需要用流动资产来偿还。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来判断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通常用公式表示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1较理想。但一家公司的流动比率要多大才合适,要视其行业特点和流动资产的结构而定。流动比率过高,说明流动资产未能有效利用,太低也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强。

②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余额,即指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资产运用效率。资产运用效率反映公司资产利用的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反映公司的存货利用情况,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公式中的存货平均余额应以各个月末的存货余额之和除以12求得。但实践中,为求简便经常以年初和年末的数额平均作为全年的存货平均额。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利润额越高,存货占用的资金越少。但存货周转率太高,可能会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一旦出现脱销,给公司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存货周转速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一个衡量存货周转情况的指标是存货平均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率。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率,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在一个年度里转化为现金的次数越多。但是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太高,可能会因苛刻的销售条件失去部分客户。另外一个衡量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即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

③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④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总资产利用情况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3)营利能力。衡量一家公司的营利能力,主要通过以下财务比率进行计算:

①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收入

②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③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④每股税后利润=税后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

⑤利息税前营业收入率=(利息支出+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⑥总资产收益率=净收益/总资产

⑦净资产报酬率=净收益/净资产

(4) 权益性比率。这类比率衡量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包括以下比率:

①资产负债比率。这一比率反映公司负债经营的情况,由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可以求出。即: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认为,公司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才能保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公司不负债或很少借债,那它只能凭自有资金来进行经营,经营风险相对较小,但资金成本较高;相反,公司过多负债,则经营风险加大。负债比率的高低由公司的经营策略和所处行业决定。有的公司宁愿冒风险举债发展,以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如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企业。

②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这一比率衡量股东投入对负债资金保障程度,即:负债总额对股东权益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2.3 图表示意分析

百分比分析和比率分析都是通过对数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预示公司的发展趋势。有时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这种趋势,可以用图表来帮助分析。常见的图表分析有平面坐标分析和雷达图表分析等。

3 财务分析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对于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中,应注意这些局限性的影响,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1)会计方法及分析方法对可比性的影响。会计核算上,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的数据会有差别。

(2)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

(3)信息的时效性问题。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公司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和总结。用于预测未来的动态,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而且,等报表使用者取得各种报表时,可能离报表编制日已过去多时。

(4)报表数据信息量的限制。由于报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少需用的信息,在报表或附注中找不到。

第9篇

【关键词】能源行业;财务分析;因子分析

一、引言

去年,山西的煤矿整顿;今年,中石油、中石化作为垄断企业,职工工资普遍降低。能源,作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资源受到关注,能源企业的发展如何也受到我们关注。通过公司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公司的财务状况,但并不能把握整个行业的情况。下面笔者以能源行业经5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因子分析方法来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起到一定作用。

因子分析就是在一些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经济现象中找出少数几个主要的因子,每一个主要因子代表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领域。因子分析法与其他财务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权数的确定更为客观。因子分析法的综合因子权数根据方差贡献率来确定,这样就避免了人为调整权数的随意性,保证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客观合理。二是因子分析法适用于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在财务分析中,仅根据单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不能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统计分析软件,因子分析法能实现对大量的财务数据的有效加工和综合分析。三是因子分析法适用于同类行业中不同规模和经营条件的企业之间进行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

二、评价指标及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全面性、重要性、层次性为原则,对影响公司财务情况的每一个因素,尽可能多的设计几个解释变量,以消除因同一因素只设计一个变量可能造成的信息丢失所导致的分析结果偏差,最终选取了13个财务评价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增长率、销售净利率、ROE、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三费/营业总收入、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收益增长率,分别定义为X1 X2…X13。

本文以WIND数据库的提供的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共50家企业为分析对象,以其2009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16.0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分析。

三、因子分析

1.相关性检验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简化数据或者找出基本的数据结构,因此使用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观测变量之间应该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如表2),我们可以看到,Bartlett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表明相关系数矩阵中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本文观测变量的KMO值为0.509,根据统计学家Kasier给出的标准,可以做因子分析。

2.提取共同因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在SPSS15.0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因子分析的总变量表。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5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这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5.655%,17.625%,14.57%,12.24%,7.261%,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78.351%。从碎石图中(表2)也可看出,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为了便于主成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分析,需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才能将影响因素在每个因子上的载荷情况表示出来,从而能够反映不同因子代表的含义。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后结果如表3。

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因子和该变量的重叠性越高,在解释因子时越重要。通常认为,载荷绝对值大于0.71为优。本文选用0.71作为解释因子的分割点,并对因子命名。公共因子1对三费/营业总收入、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上的因子载荷较大,这三个因素同时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在其中的作用较大,将其命名为管理能力;公共因子2在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上的因子载荷较大,这两个因素反应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与经营质量的好坏,并考虑了公司规模,将其命名为盈利能力;公共因子3在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上的因子载荷较大,这两个因素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将其命名为偿债能力;公共因子4在每股收益增长率上的因子载荷较大,将其命名为成长能力;公共因子5在存货周转率上的因子载荷较大,将其命名为经营能力。可以发现,还有5个指标没有归类,根据上表显示,将ROE归类为盈利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归类为偿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归类为成长能力、销售毛利率增长率归类为成长能力。

3.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根据统计理论及回归算法可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建立因子得分函数以及综合得分函数:

因子得分函数:

F1=0.26X1+0.188X2+…+0.034X13

F5=-0.053X1-0.336X2+…-0.009X13

根据建立的得分函数,将每个样本代入此因子得分模型,可得到每个样本的得分。用公共因子的得分排序,就可以对样本的财务情况进行排序分析。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将每个公共因子得分的前五名列出(见表5)。

四、结论

从表5可以看出,宝德股份、潞安环能、广聚能源、ST金瑞、泰山石油、爱使股份、神开股份的综合能力较好,在行业内较有优势。比较出乎人意料的是,占据垄断地位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其各项能力并不太出色,只有中国石化的增长能力排在第4,其他指标均在10名以后,中国石油的经营能力排在倒数第四,其绝对值也有三个负值,这让我们对这市值最大的央企的实际财务状况与经营能力产生极大的怀疑。另外,从总体分值上看,每一项因子都有几乎一半企业的分值为负,这使得我们在提倡节能减排的同时,对于能源企业的经营也应给与关注,提高能源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对于我国的能源危机等问题会得到缓解。

五、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的优缺点

首先,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是权益净利率,其计算给公式为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在计算时考虑到了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偿债能力。但是这三个比率只是反映三种能力的代表因素之一,不全面,另外在该体系中还没有考虑成长能力等因素。而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全面考虑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情况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其次,利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到企业各方面的得分,找到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进而制定相应计划。

第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于行业的分析有很好的展现,但对于单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就不能很好的展现了,并且在选择财务指标上也应慎重。所以我认为,应将因子分析法与单个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相结合,先看清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再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更深入了解一个企业。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