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4 16:30: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融资;自主创新;合理税收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56-02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力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年底,私营经济完成税收总额5873.68亿元,在全部税收中占到了10.2%,个体私营经济则为1988.68亿元,在全部税收中比重达到3.4%,而在吸纳就业方面,私营企业人员达到7904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到5776.4万人。由此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力量也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单位192.9万个,从业人员达1450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2/3以上,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606亿元,同比增长18%,约占全省GDP的54.1%,上缴税金1019.6亿元,比去年增长34.5%,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6%。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在人才、资本和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多层面拓宽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

(1)规范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由于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体制,产权结构不清晰,大多数民企的业绩往往跟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变数很大,这就造成被市场的参与者不看好,不敢对其投资。此外,民企中家族式管理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不真实,不被银行等投资机构看好,影响其信用等级的评估。银行对其进行评估时,往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同时,民企的贷款数额一般较小,时间很短,这种成本使得银行赢利很小,银行往往不支持对其进行贷款。所以企业中应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财务制度,聘用优秀的会计人员,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化,提高其信用等级,消除银行的忧虑,解决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

(2)提高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的能力。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很高。例如,企业发行A股,企业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经营状况要求连续三年赢利,发行B股、H股的条件更高。这些条件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股票市场开通了创业板块,可是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状况阻碍了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民营企业应加强改制,使企业符合现代企业的规范,完善企业内部信用体系,使企业信用透明,积极准备上市。还可以通过兼并,购买一些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但要注意其风险。同时,民营企业应不把眼光仅放在国内的股票市场,还可通过海外融资,如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的融资市场。北京的新东方就通过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完成融资。

(3)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在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建设的方面,并没有学到家,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并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配套,政府的行政手段往往代替法律手段直接调控市场经济,而且,在法律实行中,政府执法人员往往也是有法不依。因此,河北省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法律,明确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直接规定一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拓宽客户范围,在注重大企业,大客户的同时,对小企业也要进行重视。第二,降低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由于民营企业资产能力有限,银行在对其进行放贷时,应充分评估企业的价值和前景,企业家的信用和素质,以及对企业进行实时的资产数据监控。同时建立长期的信用等级建设,对信用好的企业,可考虑降低其贷款抵押条件。第三,积极引进民有商业银行,推动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这类以中小企业贷款为基础的银行在河北省各省市的发展,为其提供便利。

(4)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的比重。河北省的信用担保机构资本较低,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与覆盖面有限,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政府的资金应在担保基金上占绝对优势,必要时直接干涉担保体系,以国家信用为商业信用服务。但是不能扰乱市场经济,不遵循市场规律的发展,建立多种所有制的担保体系。在直接支持方面,可以考虑对遇到发展困难的民营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降低税率的优惠。对于一些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大量出口创汇的企业和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分别提供就业,研究与开发,出口补贴,促进其发展。

2 民营企业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构建促进发展的人才体系 (1)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往往是一个人的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各个重要部门大多是任人唯亲,排斥和不信任外来人才,造成人才很难对企业形成认同感,这就造成了在民企中难以人尽其才,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在民企中的中高层人才在企业中工作年限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长的也不超过5年。因此,民营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思想,将以人为本贯彻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人才招聘、培训、工作设计到激励体系,充分考虑到劳动者的需要。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家族内部成员还是家族外部成员,在工作岗位的提拔和降职上一律按工作能力和业绩选择,由于家族式管理的特殊性,对于能力不够的家族成员,可以保留其股权利益,再从关键岗位上撤下。企业形成科学的工作机制,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董事会制度,也可引进职业经理人,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建立和企业相配套的人力资源体系,包括人才资源机制、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人才培训与开发机制等。

(2)培育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感,注重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对员工产生凝聚引导的作用,使其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民营企业要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创造独特的文化氛围。民营企业家往往不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其具有很高的市场灵敏度和拼搏精神。但是现代经济证明,一个没有文化、不能跟上时代思想的企业家是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家应加强学习,接触新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思想知识,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3 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民企自主创新。政府的财政支持最能直接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根据河北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对其进行资金投入。其次,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好发明者的知识产权。最后,政府加大对民企自主品牌的采购力度,扩大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规模。

(2)建立为民企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技术中介组织是指通过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业务的中介组织。政府应培养各种技术中介组织,使企业自主创新时节省资源,同时改变其单打独斗的局面,降低其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3)为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表彰奖励自主创新能力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使其得到认同感,鼓励其开发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企业的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进行法律规范,为民企的自主创新创造法律基础。

(4)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创办民营科技产业园区。民营科技产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并节约成本,易形成集聚优势,利于科技开发,同时由于各个地方的特点和环境不同,这种科技优势往往具有地方特色。如清河国际羊绒民营科技园区,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色,2003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8亿元,税金3219万元,出口创汇3219万美元,被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评为中国十佳民营科技园区。

4 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民营经济中的作用

(1)要在税收上坚持税收公平原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5年6月19日文件,坚决取消专门针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性收费规定,而河北省的个体工商户仍要交付二税和二费,即分别向税务局交付国税和地税外,还要向工商局交付工商(市场)管理费和会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经济增长的贡献性,要把过去那种坚持拥有大企业的观念抛弃掉,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看待,尊重民营经济。

第2篇

一、引言

民营经济在增加我国社会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提升我国经济总量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打造良好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鼓励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确保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主要工作。作为软环境供给主体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全面承担应有责任,借助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机,致力于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进而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二、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内涵及作用概述

软环境也就是区别于基础设施或者是其他服务设施等物质环境的外部环境,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发展所依赖的外部软环境主要是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商业环境、文化氛围、信息环境、社会市场环境等等。这些外部软环境最大的特点在于,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作为供给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对于民营经济服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软环境建设水平。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对于民营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软环境有助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对于民营经济发展而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所处的外部金融环境,特别是资金的筹集、运作等。良好的软环境建设通过对信用政策、融资担保平台、风险投资体系的优化,有助于资金的灵活周转,实现区域内资本的最优化配置,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2)良好的软环境可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可以吸引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有利于在区域形成高端人才集聚,发展成为高科技型的创业团队,这对于当前技术知识经济时代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良好的软环境有助于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上,服务保障内容非常多,特别是可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平台、信息沟通平台、市场交流平台,而且还可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度过发展难关,提高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与成长速度,因而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

三、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对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需求分析不全面。软环境体系建设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政府等主管部门优化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必须全方位征集民营企业的不同需求。但是,目前在民营经济发展外部软环境需求的调查分析方面,还存在着需求识别渠道较为单一、调查研究覆盖面较窄、需求分析结果代表性较差的问题,影响了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引导作用的发挥。

(2)政策环境体系有待优化。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解决发展障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健全完善的政策发展环境。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的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制约问题,诸如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科研平台建设不完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高,人才环境吸引力不强、招才引智效果差等等,影响了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3)政务环境管控较为严格限制了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在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建设问题上,政务环境管控过于严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影响下,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管理上的政策限制、审批程序等复杂繁琐,对民营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制约。

四、优化民营企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措施研究

(1)强化政府主管部门在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的服务能力。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主要供给主体,应着力提升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层次。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不断提升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需求的识别分析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听证会,成立行业协会,组建专家智库,扩大调研覆盖范围等方式,及时全面的整理收集民营经济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对外部软环境建设的具体需求。其次,应该注重不断地提高政府主管部门的服务供给能力,特别是在政务环境的管理方面,应该严格落实国家简政放权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程序,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2)打造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体系。对于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推动手段就是在融资、科研以及人才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在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建设上,政府主管部门首先应该注重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可以在融资担保方面采取相应的变通策略提高融资能力。其次,应该加大科研帮扶能力,特别是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打造完善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科技创新融资、科研合作、新技术产品研发、科技成果孵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扶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科研技术保障。第三,加强智力支撑体系的建设,将招商、招才并重,围绕着高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与科研创新人才,加大人才引进优惠扶助力度,将人才作为生产要素资源,推动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

(3)加大对民营经济市场的开拓帮扶力度。市场也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完善上,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积极的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特别是扶持民营企业健全营销网络体系的建设,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不断地开拓新兴领域产业等在国内外更大范围内的销售市场,塑造本区域内有带动力与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其次,应该针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完善相应创业保障体系的建设,尤其是风险应对方面,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风险扶持政策机制,尤其是童子融资的担保等方面。同时在区域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支持民营经济以及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发展。

(4)不断提高针对民营经济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最有利的引导就是社会与市场的力量,在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尽量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服务功能,提高主管部门权力配置的能力,尽可能的将相应的管理职责交由行业协会或者是其他的相关社会性组织,这一方面可以实现政府主管部门与市场之间权力的平衡配置;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效率。此外,在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服务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可以将相关的融资投资、人才管理、科技创新、行政审批等工作整合到网络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及时的共享、传递与分析应用,提高主管部门的服务管理效率,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数据。

五、结语

软环境建设状况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提升我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总量提升,必须重视软环境的优化建设。政府民营经济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当前民营经济软环境建设中的现状问题,着力在资金、科技、市场等几方面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聊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参考文献

[1] 姜异康,袁曙宏,韩康.国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11(2):7-13.

第3篇

——平泉县发展民营经济的调查与启示

一、主要做法

(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为全面理清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平泉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落实国家有关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保护私人财产合法权益的同时,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有关部门多次到浙江、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去年年初,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了“平泉要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通过讨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广泛共识:即对于平泉这样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县份,只有放开才能发展,放胆才能突破,不发展民营经济就没有出路,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难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在这一主导思想的引领下,经过四大班子充分酝酿,反复讨论,确定了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扶持民营企业大户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放心、放胆、放手地推动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尽快将民营经济打造成为建设承德经济强县的重要支撑力量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上,突出坚持“六个依托”,即:坚持依托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市场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工业园区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城镇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能人和大户发展民营经济。

(二)营造宽松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在政策环境方面,平泉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办工业园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市场兴县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市场准入、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务环境方面,成立了“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集中缴费大厅,首批县直20个行政审批部门共42人入驻中心,划转职能96项,同时对年纳税额在5000元以上的373家工商企业和个体大户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投资商给予全程领办服务,一帮到底。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在法制环境方面,继续加大了“三乱”和“五霸”的整治力度,成立了经济环境治理委员会,设立了经济“110”,重点解决企业征占地过程中的漫天要价问题,着力查处对投资者出难题、找麻烦,甚至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依法保护民营经济法人代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舆论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会、联谊会等多种渠道宣传平泉在投资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让投资商了解平泉。同时,县电视台开辟了民营经济专栏节目,一方面宣传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及时报导在发展民营经济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民营大户,积极营造优化发展环境的强大声势,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亲商、安商、扶商、护商、富商”的浓厚发展氛围。(四)加大领导力度,提供发展保障。为切实加强对全县民营经济的领导,把民营经济尽快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县委、县政府对25名县级领导和40个县直部门实行了分包民营企业大户制度,包扶企业69家,包扶人员每月到企业进行一次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县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加强对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的指导,平泉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家民营经济发展局,为正科级单位,具体负责全县民营经济工作。同时县委、县政府整合县四大班子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专门成立了市场建设与民营经济发展指导委员会。县委、县政府授予委员会指导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及对乡镇和有关部门工作奖惩的决策权、重大项目审批权、干部任用和资金使用建议权。委员会既是县委、县政府指导全县市场建设与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参谋机构,又是工作机构和综合协调机构,对县委、县政府负责。委员会实行主任和副主任目标分工责任制,成员部门实行包乡镇目标责任制,与乡镇同奖同罚。

二、几点启示

第4篇

【关键词】外部环境;政府观念;法制建设

西部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相比较东部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如法律行政、融资税收环境)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环境状况而言,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因此,许多学者提出改进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措施,但这些对策措施大多缺乏有效性。

因此,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促进西部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当前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营造的外部环境

1.1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

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合法的利益。目前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方面,西部地方政府已经进行规范性约束。比如,根据国务院《非公有制经济36条》精神,西部地方政府从地方性法律法规文件(乡镇企业条例、中小企业条例、个体私营经济条例)中提出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并加强对损害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但西部地方政府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私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私营企业的财产保护力度不够。制定的相关保护民营经济主体的法律法规不能依法执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2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环境

行政审批。据调查发现,一家新企业的注册平均需要37.3天,而注册一家新公司需要46个工作日。而在东部地区新企业的注册北京需要18天,上海24天,天津需要19天。因此,在西部城市企业注册时间拖延、并由此造成企业成本高,许多企业不愿运用正规方式进入市场中。

经营许可:西部地方政府针对行政审批过多的现象而普遍推行"一站式"服务来优化审批流程。

但,"一站"却演变成了"多站"现象,因为部分企业却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权威性缺乏信心,仍走访多个政府部门来审批流程。因此,政府并没有根据服务对象的的实际需求,而只是改进行为方式本身。

规章制度和检查。一般主要存在6个左右的政府部门(经贸委、企业局、工商局、科技局、工商联合会、民营企业办公室)来负责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而在这些部门组织却存在重复检查和收费等现象,造成组织功能重叠和混乱。差距县问题时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调节行为无法合理有序的执行。因此,对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1.3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

西部民营经济由于起步晚、发展慢而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地方政府运用多种方式(如设立政府扶持资金、建立融资担保机构)促进民营企业融资,降低了民营企业融资难度。但在私营企业资金的来源中,个人或家庭积蓄仍是主要来源,而且外资所占比例最小。另一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而言,在西部私营企业资金来源构成中银行借贷所占比例仍低。因此,西部民营经济融资环境仍有待改善。

1.4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环境

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之后与沿海地区一样开始享受政府的基本优惠税收政策。而且为了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西部地方政府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税收政策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但是,目前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税务负担仍然很重重。一方面原因在于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普遍偏低,为增加本地财政资金及完成国家税收指标,可能会出现在优惠税收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控制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数目等情况。另一方面,在西部地区推行的项目启动晚,而且西部民营企业规模不大,因而相比沿海城市力,西部税收优惠力度并不算很大。

2.强化政府在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西部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但西部民营经济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历史环境以及地区特殊的条件仍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缓慢。为此,加强政府在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优化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政府行为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2.1转变地方政府观念,科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从地方政府角度而言,促进西部民营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精神,根据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客观处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选择适合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决不能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模式。首先,地方政府应重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态度。当前西部民营经济企业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尚未进入成熟阶段,但它们发展潜力大。地方政府应看到民营企业对西部地区利益的增长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给予民营企业与国企、外资企业相同的待遇(如投资、融资、税收、进出口优惠等),并积极采取引导、鼓励方式促进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其次,推行制度创新。西部地方政府应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根据市场规律发掘政府部门制度创新动力。同时,也可将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寻找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契合点。

2.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为促进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首先,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外部环境,降低投资人设立企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及纠正政府管理的低效性,应简化登记管理的程序、手续,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使民营经济的权益和正当经营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应明确政府行为的责任主体,从法律上严格规范政府执法行为。一旦出现损害民营企业合法利益的情况,地方政府要坚决依法予以纠正和处治,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3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改善政府行为

市场竞争的有效性以及产权的保护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民营企业在成熟稳定的市场机制下是能够健康发展,发挥其主要优势。因此,地方政府应树立市场意识,学习运用市场手段指导民营经济发展及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地方政府要懂得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让民营企业平等参与竞争,间接引导民营经济进行结构调整,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地方政府也可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地方政府应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以民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科学编制产业政策,更好地优化民营企业的外在行政环境。

地方政府行为在民营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西部民营经济通过自身及地方政府的的努力下获得迅速的发展,但从规模、质量以及竞争力方面,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目前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法律环境、行政环境、融资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是必要的,能有效促进西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庄万禄主编.西部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4.

[2]王洛林,魏后凯主编.未来 50 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2002.

[3]麻晓莉.论地方政府行为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103-107.

[4]胡向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及对策探讨.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

第5篇

省委、省政府召开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动员大会以来,各地、各部门和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会议部署,全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民营经济发展在体制、环境以及工作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今天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直接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研究问题,加大措施,继续保持民营经济发展好形势,不断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保持全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缩小与沿海发达省份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更加重要位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手脚,加快发展。要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在项目建设、市场准入等方面一视同仁,在财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信用担保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工作措施上全面推动,坚决破除束缚和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规定,全力推动民营经济腾飞。

第二,大力支持,积极培育重点民营企业。今天参加座谈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省集中调度的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很好。如果我省能有更多这样的民营企业,我们的经济实力、发展能力就会更强。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千户民营企业成长工程,就是要培育发展一大批营业收入亿元、十亿元、几十亿元的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为培育更多的民营企业,省里积极采取措施,包括专门安排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制定优惠政策等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省政府每年将评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给予奖励。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断发展,做大做强。

第三,培养人才,大力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人才加上机制等于创造力。民营经济发展最终也要靠人才,既包括企业家,也包括技术开发人才。要进一步改变人才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状况,使各方面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从今年开始,省里专门组织开展人才服务民营企业计划,抽调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到民营企业帮助工作,直接提供服务。实施千户成长型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万名小企业、小老板”培育计划。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兼薪或进行联合。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民营企业也要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家族式、作坊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推动创业发展。通过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把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所有员工的创造活力都发挥出来。

第四,千方百计,努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贷款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今年,省里专门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针对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省里安排5000万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和信用规模,今年全省担保额要达到150亿元。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组建*银行,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贷款投放。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股市扩容和国家发展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扩大企业债券、开展公司债券试点的机遇,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减少两项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服务,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好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差则阻碍和限制发展,这一点在民营经济尤为明显。我省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正处在培育、孵化、成长阶段,环境好坏至为重要。从大家讲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发展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一,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保持全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缩小与沿海发达省份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更加重要位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手脚,加快发展。要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在项目建设、市场准入等方面一视同仁,在财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信用担保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工作措施上全面推动,坚决破除束缚和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规定,全力推动民营经济腾飞。

第二,大力支持,积极培育重点民营企业。今天参加座谈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省集中调度的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很好。如果我省能有更多这样的民营企业,我们的经济实力、发展能力就会更强。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千户民营企业成长工程,就是要培育发展一大批营业收入亿元、十亿元、几十亿元的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为培育更多的民营企业,省里积极采取措施,包括专门安排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制定优惠政策等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省政府每年将评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给予奖励。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断发展,做大做强。

第三,培养人才,大力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人才加上机制等于创造力。民营经济发展最终也要靠人才,既包括企业家,也包括技术开发人才。要进一步改变人才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状况,使各方面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从今年开始,省里专门组织开展人才服务民营企业计划,抽调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到民营企业帮助工作,直接提供服务。实施千户成长型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万名小企业、小老板”培育计划。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兼薪或进行联合。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民营企业也要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家族式、作坊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推动创业发展。通过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把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所有员工的创造活力都发挥出来。

第四,千方百计,努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贷款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今年,省里专门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针对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省里安排5000万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和信用规模,今年全省担保额要达到150亿元。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组建*银行,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贷款投放。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股市扩容和国家发展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扩大企业债券、开展公司债券试点的机遇,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减少两项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服务,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好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差则阻碍和限制发展,这一点在民营经济尤为明显。我省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正处在培育、孵化、成长阶段,环境好坏至为重要。从大家讲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发展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二,大力支持,积极培育重点民营企业。今天参加座谈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省集中调度的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很好。如果我省能有更多这样的民营企业,我们的经济实力、发展能力就会更强。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千户民营企业成长工程,就是要培育发展一大批营业收入亿元、十亿元、几十亿元的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为培育更多的民营企业,省里积极采取措施,包括专门安排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制定优惠政策等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省政府每年将评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给予奖励。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断发展,做大做强。

第三,培养人才,大力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人才加上机制等于创造力。民营经济发展最终也要靠人才,既包括企业家,也包括技术开发人才。要进一步改变人才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状况,使各方面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从今年开始,省里专门组织开展人才服务民营企业计划,抽调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到民营企业帮助工作,直接提供服务。实施千户成长型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万名小企业、小老板”培育计划。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兼薪或进行联合。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民营企业也要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家族式、作坊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推动创业发展。通过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把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所有员工的创造活力都发挥出来。

第四,千方百计,努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贷款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今年,省里专门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针对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省里安排5000万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和信用规模,今年全省担保额要达到150亿元。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组建*银行,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贷款投放。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股市扩容和国家发展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扩大企业债券、开展公司债券试点的机遇,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减少两项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服务,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好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差则阻碍和限制发展,这一点在民营经济尤为明显。我省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正处在培育、孵化、成长阶段,环境好坏至为重要。从大家讲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发展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三,培养人才,大力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人才加上机制等于创造力。民营经济发展最终也要靠人才,既包括企业家,也包括技术开发人才。要进一步改变人才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状况,使各方面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从今年开始,省里专门组织开展人才服务民营企业计划,抽调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到民营企业帮助工作,直接提供服务。实施千户成长型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万名小企业、小老板”培育计划。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兼薪或进行联合。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民营企业也要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家族式、作坊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推动创业发展。通过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把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所有员工的创造活力都发挥出来。

第四,千方百计,努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贷款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今年,省里专门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针对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省里安排5000万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和信用规模,今年全省担保额要达到150亿元。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组建*银行,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贷款投放。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股市扩容和国家发展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扩大企业债券、开展公司债券试点的机遇,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减少两项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服务,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好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差则阻碍和限制发展,这一点在民营经济尤为明显。我省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正处在培育、孵化、成长阶段,环境好坏至为重要。从大家讲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发展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四,千方百计,努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贷款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今年,省里专门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针对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省里安排5000万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和信用规模,今年全省担保额要达到150亿元。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组建*银行,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贷款投放。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股市扩容和国家发展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扩大企业债券、开展公司债券试点的机遇,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减少两项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服务,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好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差则阻碍和限制发展,这一点在民营经济尤为明显。我省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正处在培育、孵化、成长阶段,环境好坏至为重要。从大家讲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发展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五,加强服务,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好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差则阻碍和限制发展,这一点在民营经济尤为明显。我省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正处在培育、孵化、成长阶段,环境好坏至为重要。从大家讲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发展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6篇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调查认为,近年来,我市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招商引资、改革改制、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安商扶商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市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力军。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行业结构逐步优化。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由过去的商业、餐饮业、维修业等逐步向工业、建筑业、种植养殖业、交通运输业扩张,由传统的加工、流通、服务向科技、文化、信息等产业延伸,呈现出多领域渗透、全方位发展的态势。经营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形成了自我发展、租赁、买断、合资、承包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空间明显拓宽。截止7月底,全市民营经济业户发展到1.7万户,民营企业发展到2060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0.3:60.7:39变为0.2:65.2:34.6,工业地位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组织形式日趋完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经过股份制改造、“四扩一调”、企业组织形式升级等三个改革阶段,我市企业已走上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理性轨道。①企业队伍素质日益提高。目前,多数公司已按照《公司法》规范升级为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显现。全市共有潍坊市以上企业家106名、乡镇企业家172名,总数列潍坊市第一,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有5000多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400多人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民营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②形成了一批支柱行业。依据产业基础、技术装备水平、区位特点,已发展起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占全市总数的73.5,三大主导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到了全市工业总量的90以上。③培育了一批名牌。全市已有34家民营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9家企业通过了QS9000汽车业质量体系认证,荣获全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3件。

三是发展环境更为宽松,洼地效应显著增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坚持“四个放开”、“六个不限”,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局,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从各方面入手打造优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不断跨越。1—7月份,我市招商引资认定项目537个,实际利用引进资金21.9亿元,其中外资2419万美元,到7月底,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18家,5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过亿元,11家过5千万元,64家过1千万元。

四是经济贡献日益突出,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民营经济已成为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占财政税收的比重逐年提高,上半年,上缴税金30706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2,出口总额902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9。目前,我市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省级以上劳模9名,潍坊市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2名,诸城市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13名,有10人获得“发展民营经济十大功勋”荣誉称号。在7月底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张旗鼓地对民营经济50强企业和百佳个体工商户进行表彰,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的政治氛围。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我市民营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观念没有完全消除。目前社会对民营经济发展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已成为主流,但由于对民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轻视民营的观念仍或多或少地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出现了党政领导重视,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着急,但个别具体工作人员认识不足的“两头热”现象。

(二)融资渠道不畅。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尚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担保公司由于数量和额度极为有限,面对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由于其信用机制还不够健全,原始积累少,整体实力弱,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相对比较困难。导致大部分民营企业只靠自有的少量积累或向私人借贷进行微循环运作,企业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都受到限制。

(三)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有的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制度,经营权与所有权未完全分离,家族制仍然是一些企业主的实际选择;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涉足的大多是传统行业,与新技术不能很好地衔接;劳动力资源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招不进、留不住,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树立起牢固的科学发展观,或是只图眼前利益,或是小富即满,人本意识、社会意识、诚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存在财会制度不规范、做假帐,偷漏税,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等行为,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HTH〗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意见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方向,也是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我市看,无论是建设工业强市、解决“三农”问题还是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必须依托民营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加倍重视、全力保持我市民营经济的强势发展,不遗余力地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

(一)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与民营经济共兴衰的观念。民营经济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摒弃那些旧的、保守的观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潮流的新观念。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民营经济人士艰苦创业的成功典型,以及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职能部门的干部职工受到教育,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把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与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齐心协力,共同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市直部门要以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为己任,放手发展、放活政策、放开市场,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切实“形成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营造想民营、干民营、助民营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民营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环境经济,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目前,我市民营经济还处在培育发展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呵护和支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继续坚持欲取先予、蓄水养鱼的原则,继续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最重要的政务工作,要把是否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力求最小化部门利益,最大化部门服务,彻底解除影响、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定,消除放权与收权受“条块”限制和部门利益驱动的现象,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二是优化法制环境。一方面,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纳入更多审批事项,减少审批“体外循环”,特别要强化干部依法履职意识,加强督查,彻底杜绝企业面临的“三乱”问题;另一方面,要抓好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有的企业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受到地痞流氓的纠缠,牵扯了相当的精力,建议对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三是优化市场环境。要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扶优限劣,使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发展。

(三)加强信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后劲。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守法诚信经营,是民营经济存在的基础。要加快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缺失惩罚和警示机制、信用激励引导机制、信用保障机制,完善和强化信用监管,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诚信意识,严格履行生产、经营和劳动保护等各类合同,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在引导规范民间信用发展的基础上,畅通融资渠道,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资金基础。首先,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融资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做媒,适当下放贷款权限,改进金融服务,促进银企联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其次,大力激活、吸纳民间资金,把融资重点放在撬动民间资本上,多形式建立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向二三产业聚集,向特色产业和高科技产品投入;再次,积极扶持、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国内外上市融资。

第7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结构转型;区域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

一、 引言

自2014年经济“新常态”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双去”(去产能、去杠杆)叠加、“三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并存的“新常态”,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表现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市场机制运行不畅,出口导向型增长难以持续等问题。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经济增速整体处在回落后趋稳的弱势状态,总量增速弹性很小,传统产业尚未找到新的增长模式,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困难。

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新常态”经济应该最终表现为区域产业经济圈、创新型企业成为经济主要推动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增长点,传统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等。然而,就目前中国经济形势而言,寻找新常态的“”才刚刚开始。宏观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劳动力人口占比不断下降,资本成本逐步上升,人力资本及产业附加值增长缓慢,全要素生产率逐渐下降,并且传统投资领域大多面临产能过剩,发展空间有限。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失衡、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促进“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转型视角,对“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化进行分析,探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二、 文献综述

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大多对“新常态”的特征、经济表现、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但是,对“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结构转型的研究,还缺乏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如李扬、张晓晶(2015)从产业周期视角,研究新常态经济面临的问题,并建议通过提高创新驱动力、调整产业结构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金碚(2015)指出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促进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动”向“创新驱动”发展。刘伟和苏剑(2014)建议采取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定向“微刺激”政策体系,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实现。齐建国等(2015)指出,在经济增速换挡过程中促进消费、投资、进出口的“三驾马车”平稳转型长。此外,陈彦斌(2014)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微刺激”政策效果已经出现“边际递减”效用,应该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支持力度,优化产能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此外,国内外学者围绕产业结构差异、溢出效应、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等深入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联系。如Xiu等(2014)证实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存在滞后性,城乡要素错配阻碍了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干春晖等(2011)指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侯新烁等(2013)通过测算经济结构转变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建议统筹考虑周边地区的发展路径,实现“区域板块”的经济增长。袁江和张成思(2009)分析中国的经济周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发现经济总量扩张伴随着结构转变。陈晓光和龚六堂(2005)则证实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驼峰型”。项俊波(2008)将区域经济结构、投资、消费、金融、国际收支等指标纳入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并用宏观数据进行论证。由此看出,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献仍处于空白。因此,本文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产业结构失衡进行研究,为区域经济格局转型提供借鉴。

三、 实证检验

1. 样本来源与选取。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转型视角,选取WIND数据库中2015年我国29个省及直辖市的宏观经济数据,将影响因素设定为第二产业占比(x1)、第三产业占比(x2)、城市化程度(城市人口占该省份总人口的比重,记为x3)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占该省份工业总产值比重,记为x4),建立经济发展函数为,其中Y=f(x1、x2、x3、x4)为该省份人均GDP。

2. 偏相关性分析。我们对人均GDP、x1、x2、x3、x4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得到各个指标间的偏相关系数:(1)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城市化程度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31 9(P=0.495 2)、0.639 0(P=0.000 2)、0.940 3(P=0.000)、0.265 7(P=0.163 6),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占比及城市化程度具有显著较强的正相关性;(2)第二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城市化程度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是-0.576 1(P=0.001 1)、-0.290 9(P=0.125 8)、0.398 7(P=0.032 2);(3)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程度、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95 6(P=0.000 0)、-0.192 5(P=0.317 2);(4)城市化程度和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是0.179 2(P=0.352 4)。

由此看出,城市化程度和人均GDP相关系数高达0.940 3,城市化进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城市化程度受人均GDP、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影响较高,表现为显著的正偏相关系数;但是,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目前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于民营经济拉动作用不足。

3. 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所选宏观经济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我们对人均GDP及自变量x1、x2、x3、x4进行对数化处理后,并进行回归分析:

LnPGDP=3.101 4+0.2733 2x1+0.204 4x2+1.734 2x3+0.289 8x4

(16.29) (2.39) (1.03) (10.27) (1.26)

R2=0.910 1,F=60.71。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方程拟合程度较高(R2=0.910 1),回归显著性较好,在影响人均GDP的宏观经济因素中,城市化水平的贡献度最高,其次分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也说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失衡、民营经济对经济贡献率不足。

4. 聚类分析。根据Hollis B. Chenery(1986)提出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对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如下:准工业化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发达经济高级阶段)。由此,根据x1、x2、x3、x4四个宏观指标,对我国29个样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软件为STATA),以便区分不同经济结构类型(见表1),分析结果如下。

(1)第I类包括我国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人均GDP都在10万元以上,已经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Chenery第5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3个直辖市第一产业占比仅在1%左右,远远低于其它省份水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规模已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尤其是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甚至高达79.7%。同时,3个直辖市的城市化程度普遍较高,位于82.3%~89.6%之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北京为例,其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占比为48.7%,不及江浙地区。

(2)第II类包括浙江和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该两省人均GDP在2015年达到7.8万元~8.8万元,进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Chenery第4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占比很小,仅为5%左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类似,所占比重均在45%左右,且第三产业占比呈现增长态势。另外,城市化程度远远低于第I聚类,处于65%左右,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但是,浙江和江苏两省的民营经济发展程度是全国最高水平,在72%~74%之间,对经济贡献率很高,是该省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第III聚类包括福建、广东、辽宁和山东。这些省份正处于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迈向工业化高级阶段(Chenery第4阶段)的过程中,是我国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人均GDP在6.4万元~6.3万元间,第二产业仍然处于核心地位,第三产业也具有了相当的比重。但是,城市化水平较低,在46.1%~52.8%之间。民营企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有望成为该聚类新的增长动力。

(4)第IV聚类包括重庆、吉林和湖北,集中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人均GDP在5.1万元~5.3万元之间,均处于Chenery第3阶段,即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吉林省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7.4%、民营经济占比为28.5%。该区域的城市化程度较低,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民营经济占比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省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速的提高。

(5)第V聚类主要包括我国的中西部省份,其中西部省份4个,中部省份1个,人均GDP在4.0万元~4.8万元之间,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在8.6%~23.1%左右,尤其是海南的第一产业占比高达23.1%,该比重在全国仅次于黑龙江的46.4%;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率较高,内蒙古及陕西均超过50%。此外,民营经济对经济贡献率不足,严重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发展欠缺新增长点,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

(6)第IV聚类包括我国7个东中部省份,包括黑龙江、河南等。这些地区人均GDP在3.5万元~3.9万元之间,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且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尤其是作为东部老工业化地区的黑龙江,第一产业占比高达46.4%,是全国最高值;第二产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除黑龙江占比20.5%外,其余的第二产业普遍占比在40.1%~51.5%之间;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城市化进程处于中西部的平均水平45%左右。总体上,这些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较沿海地区低,且私营企业发展停滞,经济仍以重工业为主,结构化转型难度较高。

(7)第VII聚类包括贵州、云南和甘肃,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人均GDP仅有2.6万元~3.0万元左右,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起步期。第一产业占比普遍高于10%,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在15∶55∶30左右,工业经济较为落后。同时城市化水平较低,民营企业占比仅在26.6%~32.6%左右,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四、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城市化程度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偏相关性结果显示:城市化程度和人均GDP相关系数高达0.940 3,城市化进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明显;第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城市化程度受人均GDP、第三产业影响较高,但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刺激作用不足。

(2)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在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上,城市化水平的贡献度最高,其次分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

(3)聚类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已经迈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Chenery第5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浙江和江苏是工业化高级阶段(Chenery第4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其余省份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贵州、云南和甘肃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起步期,普遍以第二产业为主,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当前“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果转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在改善区域经济失衡、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建议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依照当地资源优势建立支柱产业,推动民间资本对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作用。

第二,放宽对科技型、创新性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大优惠政策的鼓励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和产业引导,特别要鼓励民企通过联营、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联合国企,形成混合型企业集团。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如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的投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三,以改善供给结构为重点,促进社会资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在技术要素供给方面,提高企业的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研发能力;在资金要素方面,实现由政府引导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产业引导体系,促进民间资本对产业升级的带动,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2):583-604.

[2] 陈彦斌.中国经济“微刺激”效果及其趋势评估[J].改革,2014,(7):5-14.

[3]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4] 侯新烁,张宗益,周靖祥.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J].世界经济,2013,(5):88-111.

[5] 金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工业使命[J].中国工业评论,2015,(2):10-14.

[6] 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

[7] 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4):5-13.

[8] 齐建国,王红,彭绪庶,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15,(3).

[9] 秦天程.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3):34-37.

[10] 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新华文摘,2009,(1):23-29.

[11] 袁江,张成思.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J].经济研究,2009,(12):17-29.

[1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第8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存在问题;建议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中,民营经济既借此机遇获得壮大,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已经深入人心。然而,至于什么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体起到了那些作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民营经济存在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一一破解?准确地认识并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虽然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过一段时间,但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民营经济又重归舞台,并且逐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生力军。

对于什么是民营经济,社会各界尚没有达成一致。一种相对来说被大众接受的概念是: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类型。

二、民营经济的作用

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逐渐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因为民营经济中的企业产权具有多元化与明晰的特点,所以民营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政企职责分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2、因为民营经济最能体现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和机制,所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国有制经济改革提供了参考蓝本。

3、因为民营经济本身是我国经济形式的一种,所以在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自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与国有制经济想比,民营经济相对分散、易吸收劳动力且规模小,所以自然就提高了国民就业率。

5、因为本身的生产资料拥有形式与经营特色不同于传统经济,民营经济能充分调动民营经济参与者的积极性,并提高参与度。

6、民营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能在市场经济中游刃有余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民营经济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虽然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不可否认,民营经济在我国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民营经济所处环境逼仄

首先是政府方面,政府对民营经济具有“依权监管”的权力,致使我国民营资金投入具有多关卡、杂手续和长耗时的缺点,大大增加了民营经济的交易成本。其次,虽然民营经济已经占领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但仍有许多领域对民营资金有明文限制,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机制方面并没有完全享受公平待遇。再者,民营经济不仅在财税政策方面享有不公平待遇,而且政府财政部门依然没有转化思维,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意识不足,这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制约。

2、民营企业起步不高

与背靠大山、财大气粗的国有制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具有先天起步不高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起步较低,资本原始积累薄弱,且普遍出现重复性低水平投资问题;(2)民营投资目标不明确,盲目追求短期利益;(3)因参与人员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职业道德素养不强,各种恶性竞争现象经常发生;(4)民营经济注重短期收益,缺少长远考虑;(5)我国大多数民营经济在人才聚集方面不及国有制经济,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3、管理模式裹足不前

我国民营经济的前身大多为以个人资产为地基的家族经济,这个先天原因导致了我国民营经济的财产制度带着严重的家族化意味。这种制度在初期是合理并且可行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种财产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4、融资困难

资金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根本。现阶段,我们民营企业依然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且融资规模普遍偏小,这些融资困难导致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承受风险,以及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能力不足,缺乏稳定性,容易“倒闭”。

5、民营经济欠缺科技含量

因为自身缺陷限制,除少数高科技企业外,我国民营经济所覆盖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门槛较低以及管理门槛较低的领域,即科技素养要求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1、政府转变思维,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政府部门的行事思维应从“依权监管”逐渐转变为“依法监管”,大大减少民营经济交易成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放开限制,让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拥有更多机会。

对于一些政府明文限制民营经济介入,且不牵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领域,可适当放宽门槛,允许民营经济介入,使民营经济获得壮大发展的同时,以将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大化,造福国民。

3、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

建立完善的民企信用体系,让银行在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可以进行参考,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4、提高民企人才意识。

企业的核心是人才,对于人才欠缺的民营经济,更应该重视人才,为民企的发展注入长足动力。

5、提高民企品牌意识。

21世纪是品牌大战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民企必须重视品牌意识,在逐渐培养品牌意识的过程创立自己的独有品牌,并不断壮大,获得长远发展。

五、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扫清民营经济的发展障碍是社会各界必须担当的职责。唯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大力采取措施,才能为我国民营经济提供快速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促进民营经济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宏鹏,张海滨,陈章友.《二次创业 泉州民营经济如何应对》(N).《法制日报》.2010年7月13日第3版.

第9篇

一、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锐意开拓进取,勇于在体制上创新,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领导,支持和扶植力度,努力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服务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破冰除障,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宽松、自由、充满生机活力的环境和空间,使我区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具体表现是:

1、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富有活力的经济成分。截止**年3月底,我区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12984户;从业人数61317人。注册资金84443万元;其中注册资金100万以上的有156户;500万以上的22;1000万以上的有16户,吸纳安置下岗职工22000人。近几年来,又有”辽宁卫星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北恒铜业有限公司”,“沈阳信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等高科技含量密集,实力强、利润丰富,成规模的知名民营经济陆续落户我区,更增强了我区的民营经济整体实力。

2、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区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逐步增大。**年,我区民营经济实现产值45亿元,三年内平均增幅达27%,为区库财政提供收入3.4亿元。民营企业缴纳地税率增幅显著,**年我区民营企业缴纳50万-100万元的有23户;100万-500万元的有28户;500万-1000万元的有3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1户;缴纳地税总额为10536万元,占全区地税总额的64.96%,大大超出了“半壁江山”的范围。

3、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几年来,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和区属企业的改革和改组改制,使我区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据区经发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民营经济成分占区域经济的比重已达92%。同时还应看到,民营企业大都集中在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产业,为优化我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

4、民营经济逐步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动力。民营企业在以高科技为先导的诸多生产领域中发展态势迅猛。目前通过对原有国企、集体企业的公司的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我区的民营企业已进入到机械加工、橡胶、医药、化工、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另外,通过既定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以及与项目相伴生的民营企业的扩张和发展,填补了我区原有产业的空白,如生物制药、电脑、微电子技术、电气线路改造等。同时还应注意到,通过几年来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我区民营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新生代的优秀企业家,他们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思想开阔,怀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产业报国的雄心壮志。在我们走访的不少企业中,大都有组建集团,扩张发展,走集约化发展的强烈愿望。随着我国加入WTO,许多中型民营企业也正向着与世界接轨,向着规模化,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他们的发展必将对我区经济发展逐步显现出强劲的拉动作用。

二、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从民营经济发展内在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现状上剖析探究,感到当前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数量虽多,但形成规模的相对少;二是粗放型的多,高科技含量型的相对较少;三是家族式管理、传统、经验管理型的多,新机制,先进管理型的相对小;四是行政部门管理限制多,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相对少。当前影响我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观念解放程度不够,手脚未完全放开。主要表现,一是在一些部门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还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误区;二是对民营企业重税费征收,轻服务引导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民营经济重要性的宣传造势还尚有死角,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服务不到位。目前,具体管理民营经济的机构尚不健全,管理办法也不尽完善,合理、协调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缺乏力度,个别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生、冷、硬,吃、拿、卡、要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民营企业的法人对此都有反映和意见。

(三)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字分析,我区民企中从事商业、批零餐饮、服务、运输的11506户,而从事工业的只有1487户,约占12%,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民营经济产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四)融资机构不健全。金融机构与民企(尤其是中型以下企业)对接融通不够,使一些产销前景看好,有发展前途的民企贷款难,发展受阻,对此,不少民企反映强烈。

(五)民营企业本身也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突出问题。有的民企法人素质不高,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管理制度不规范,信誉度不高,人才聚集力不强,有的法人,业主纳税意识不强,偷漏税现象时有发生,也严重影响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从横向比,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快,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手段与发展的要求看还相对滞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净化。

三、几点建议

(一)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区上下要乘“新一轮思想解放”的东风,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去认识,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树立三种意识,即:不管什么体制,发展就行;不管归谁所有,纳税就行;不管哪种形式,搞活就行。彻底破除所有制形式的桎梏,破除一切歧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多种偏见和模糊认识。从我区区情出发,在对现在的民企抓大、抓强、抓高的同时,着力支持扶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抓大不放小。既注重提升扩大现有民企的质量和规模;又注重新组建,新引进民企的发展,形成整体推进,齐头并进的态势。要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及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充分反映民营企业的呼声和正当权益,营造尊重纳税人,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创业,产业报国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宏观引导。

1、健全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建议由区政府挂帅,成立“**区民营经济管理委员会”,实施对全区民营经济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委员会的工作,吸收人大、政协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参加。二是完善区政府已经构建的“一个漏斗对内,一个窗口对外”的“两个一”为核心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办好政府办事大厅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从信息、咨询、政策和法律援助等多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三是发挥好工商联(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加强民营企业中的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明确地位和作用。四是工商部门要抓好“个协”的工作,并规范管理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发挥好这些组织在引导和规范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宏观引导,政策引致,促进民营经济向特色产业集中。我区应以“沈海现代工业示范区”为龙头,通过“高起点规划,新机制动作,新体制管理”,用“一网式服务”等形式,将国有存量盘活与民营资本扩张结合起来。将民营经济发展与园区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有“扛鼎”“挑梁”作用,并具有**特色的创新名牌产业,相应带动餐饮、五金、钢材、汽车零部件、社会家政服务、商业等方面的产业,进而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与此同时,政府各有关执法部门也要切实依法负起监管职能,实现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引导督促民营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照章纳税。

(三)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1、认真贯彻省市决定,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政策明令禁止的外,各个行业、各个区域都应允许民营企业自由选择经营范围和方式。在注册和登记等方面公平对待,创造与国有、集体、外资企业平等的投资经营条件。取消一切歧视性的税费征收制度和规定。

2、充分发挥信息港示范区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关市场,科技,资讯,产业政策,法律规范等信息服务。

3、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建议成立行业协会。个私企业联动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策划,市场开发,协调攻关,融资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好各类中介组织配置资源的市场化作用。

4、强化监督,规范执法行为。①尽早开通区政府办事大厅的服务业务,不断总结经验,做到特事特办,抓好首问负责制。及时向企业准确快速传递信息。②调整执法部门对民营企业稽查的工作思路,树立以服务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主动接待,走访民企法人和业主,听取意见,切实为民企解决实际困难。③对执法部门的罚没和收费实行严格管理,杜绝罚没和收费与部门利益挂钩。④坚决刹住和纠正以罚代管的现象。⑤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的作用。加大对执法部门工作的评议和举报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四)帮助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的问题

1、注重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积极协调银行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关系,帮助民营企业争取银行资金的支持。要针对银行和民企的特点和需要,政府每年都要牵头举办由银行和民企法人参加的对接洽谈会,联谊会,项目推介会和创业会,加强银行与民企的交流与沟通。同时,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担保贷款业务;支持中介机构参与货款审理、评估。

2、建议成立**区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会。区政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设定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提供多种资金来源,建立多种组织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并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政府的支持金。基金可采取会员制,民营企业以会员身份加入基金会。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基金的运作。一是政府与一家商业银行合作,由银行按照市场化的运作形式审核企业贷款。二是对会员企业的贷款可采取个人资产抵押,企业联保等形式,适当扩大会员企业保证金的贷款额度。支持银行和行业投资机构联合成立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信用担保公司。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外部环境上提供帮助。

3、利用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对符合有关条件的民营企业,支持其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积极支持、协调区内民营企业之间通过参股,控股。资产置换等资本营运方式盘活资本存量。

4、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今年我国将启动个人信用的评估体系。这标志着企业和个人担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信贷资金规模扩张发挥积极作用。我区应不失时机地建立企业和个信用调查机制和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的信用制度,以企业和个人标识码的形式,建立企业和个人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个人行为信用等方面的资信档案。档案部门要适应时展要求乘势而上,更新观念,开拓服务领域,统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

(五)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1、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议区政府借鉴“星火计划”的成功经验,责成有关经济、科技部门和商会制定和组织实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管理提高计划”。以此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要加强人才开发和专业技术培训,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对接,促进高校文化与商业文化的融合,为民营企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