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市场规模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4 16:30: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市场规模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市场规模研究

第1篇

肖健:在2009年的时候,全球手机游戏整个市场收入规模在60亿美金左右,以这个速度来看,2015年的时候能达到170个亿美金这样的市场规模。整个手机游戏市场来看,以往是以功能机手机游戏作为一个主力的市场,现在由于iOS和安卓两个大操作系统的手机的蓬勃发展,安卓和iOS上手机游戏是目前一个主力的游戏市场,尤其是以安卓操作系统上的手机游戏发展更为迅速。

在全球来看,主要的两大手机游戏的市场来看一个是在美国,一个是在亚洲。目前美国占了全球大概30%左右的市场份额,整个亚洲大概占了47%左右的市场份额,亚洲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游戏市场,而且它的增长速度也是目前最快的。美国大概人数有限,所以只有一个亿左右的手机游戏用户,但是单单中国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应该是能达到2亿的手机游戏用户。

我认为从全球手机游戏格局来看,亚洲市场增速在目前是最快市场份额最大的。PC游戏时代以往是美国单机游戏方面确实发展非常的快速,中国实际上已经是全球第一大PC网游的国家。实际上从游戏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其实已经是领先于全球的。

手机游戏这个领域里面来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手机用户量,现在目前是全球第一,已经突破10亿的手机用户,加上在手机游戏方面,其实是中国文化的底蕴比较深厚,所以我们认为其实手机游戏的过程当中,其实蛮多的素材和题材的。但是我们也认为在手机游戏发展过程当中和全球我们存在差距的地方,一个是在手机游戏的品牌影响力方面,我们认为现在目前确实也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非常的出色,我们毕竟在中国没有出现像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还有植物大战僵尸这样一些优秀的游戏。

另外一个在产品创意方面,虽然我们有很好的一些文化底蕴,有素材,但是在游戏设计方面和创意方面,和国外的一些公司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另外中国的手机游戏和海外手机游戏,我们认为还有一个很大的差距是在消费者层面,第一是中国的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虽然现在逐年在上升,特别是今年上升势头很大,但是它的目前整个份额来说,仍然在中国还是以功能机市场占绝大部分,智能机市场大概占的份额是在30%左右。但是在国外的一些市场来看,目前已经60%多甚至70%都是智能机市场,功能机占的比例已经比较低了。

第2篇

【关键词】 通信业 面板数据 移动化 3G

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大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以来,通信业一直被视为最具创新活力及市场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并迅速成长为广泛普及的大众消费服务行业。作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先导性行业,通信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关键领域。电信业务总量的增长不仅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还对其他产业起带动作用,进而也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渗透与倍增作用[1]。所以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情况及其带动作用显著的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本文在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固定电话市场规模、2G市场规模、3G市场规模及互联网市场规模对电信业收入增长的拉动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1 实证分析

面板数据综合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优点,全面的提供了通信业的客观信息,在控制了个体的异质性的同时又达到增大自由度和减小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的效果[2]。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采用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共计9个月的月度数据,截面包括全国共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使用EViews 6.0,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

1.1 变量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电话市场、移动电话市场(2G/3G)、互联网宽带市场。本文主要研究各市场规模的变化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故变量选择如下:(1)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工信部提供的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值),我们计算了每月相应的净增值(单位:亿元)。设该变量为;(2)固定电话市场规模。分析固定电话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时,以固定电话用户数(单位:万户)为表征量;(3)移动通讯市场规模。移动通讯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主流为2G与3G并存。2G与3G市场分别处于成熟期和发展期,市场份额、发展趋势、业务贡献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且二者对通信业今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也是值得研究的。考虑以上,作者选用2G用户数(单位:万户)和3G用户数(单位:万户)为通讯市场规模的表征量;(4)互联网市场规模。考虑到反映互联网市场的实际数据的可得性、准确性,同时与移动数据市场区分开,以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单位:万户)作为互联网市场的表征量,研究其与通信业收入的关系。

1.2 面板数据处理

对来源于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共计9个月的月度数据5个变量的分析整理,得到以全国共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截面的平衡面板数据(横截面看,每个变量都有观测值,纵截面看,每期都有观测值)。对每个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消除异方差效应。

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避免由于非平稳引起的伪回归问题[3]。由表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的单位根检验是不平稳的,除了LLC单位根检验外也都表现为非平稳。在一阶差分后四种单位根检验都显示为平稳。因此,可以认为该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模型建立时使用变量对数后一阶差分(如表1)。

1.3 模型选择与实证结果

我们常采用三种方法估计面板数据模型:混合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选择过程见图1。

1.3.1 个体效应检验

固定效应检验结果如下:F test that all u_i =0:F(30,243)=0.32,Prob>F=0.9998。从检验结果看,F值等于0.32,P值不显著。因此,我们认为固定效应不显著,选择混合OLS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好(如表2)。

1.3.2 混合OLS模型(如表3)

根据所得结果,我们得出回归方程:

结果表明,方程各系数均显著,模型整体显著,回归方程有意义。

1.3.3 模型解释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及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固定电话用户数、2G用户数、3G用户数以及互联网宽带用户数的增加会促进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由各变量系数大小可以看出,3G用户数的增加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拉动效果最明显。固定电话用户数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也具有拉动作用,但是和移动电话用户数增加的拉动效果相比,后者更为明显。

2 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2012年8月~2013年4月9个月的面板数据实证了通信业各业务规模的增减变化对电信业务收入的影响。我们比较了估计面板数据的三种模型,最终结果认为,在处理本文面板数据上混合OLS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混合OLS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显示,对于中国的通信业来说,各个业务规模的增长都对增加电信收入有显著影响。如果在各业务市场均未饱和的情况下,增加各个业务的用户规模均对电信收入的增加具有拉动作用。但是,就中国目前的电信业发展情况来看,电话用户规模已快接近饱和状态。但是就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固定电话用户规模的扩大远不如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扩大对于电信收入的拉动效果明显。所以,当电话用户数目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加速固定电话用户向移动电话用户的转移,将会显著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其中,3G用户规模增长又显著优于2G用户规模增长对电信业务收入的拉动作用。所以对于通信业来说,加速固定电话用户移动化,2G用户3G化,同时保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的稳定增长,将会显著增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促进我国通信业的整体发展。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做进一步地优化和改善。考虑到目前3G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久,后续研究可以采取更多的时点数进行完整分析,探究其与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关系。如果按照通信业发展水平对各省市地区进行分类,针对每个类别进行面板数据研究分析,每个分组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模型,对各变量系数的经济意义解释或许会对不同地区的通信业发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晓力,杨显佐,杨东亮.我国电信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计量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1):102-104,121.

[2]李小玉,郭文.基于面板数据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 企业经济,2011,(6):136-141.

第3篇

>> 中国旅游市场细分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规模报酬研究 抢占中国旅游市场的先机 中国旅游团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旅游业广告现状分析研究 中国旅游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旅游市场的研究 越南应对中国旅游市场的思考 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 浅析中国旅游地产的市场开发 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大规模阵列天线基站的OTA测试方法研究 中国旅游商品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对策 中国旅游商品的现状和发展出路 “后奥运”拉动中国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业的顾客导向问题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国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现状的研究 中国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现状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向前")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线旅游OTA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所接受。本文对4年来我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规模发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其发展现状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OTA 市场交易 规模现状 成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3-02

近年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迅猛,已经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旅游OTA(Online Travel Agent)作为该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

一 旅游OTA市场规模发展的数据分析

1.旅游OTA市场增速稳定,但市场规模占比逐年下降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2011~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增长速度稳定,保持在27%以上。旅游OTA市场除2012年外,也保持了24%的较高增长率。但是旅游OTA占在线旅游市场规模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即使在增速最高的2013年,OTA占比仍然下滑了0.1%。

2.出现的环比负增长稳定在第四季度,但比例有所上升

2011~2012年,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环比负增长出现在当年的第一和第四季度。2013~2014年仅第四季度出现了环比负增长,但2012~2014年每年的第四季度,环比负增长均上升了0.8%。在当月旅游OTA占比中,除2014年外,即使出现环比负增长,也都高于当年OTA占比。

3.市场最高交易规模稳定在第三季度,但同比、环比增长率均缓慢下降

2011~2014年旅游OTA市场最高交易规模均为第三季度。除2012年外,同比、环比增长率均缓慢下降。在当月旅游OTA占比中,2011、2013和2014年第三季度略低于当年OTA占比,2012年第三季度略高于当年OTA占比。

二 旅游OTA市场规模现状的成因分析

1.在线旅游用户的消费行为模式迁移,造成了旅游OTA占比的逐年下滑

虽然旅游OTA保持了24%以上的较高增长率,但在在线旅游市场中,面临着旅游垂直搜索、在线直销平台、旅游点评UGC、在线生活服务商和在线旅游支付平台等消费模式的冲击。自2010年在线旅游开始移动端布局后,2013年移动端进入了爆炸性发展,涵盖了线下供应商、移动运营商、UGC、出行服务、旅游OTA等。消费者在形式更多样化、操作及支付更便利的在线旅游市场中,不再产生对单一消费模式的依赖,转而逐步向符合自身网上消费行为特征的模式迁移,使旅游OTA占比逐年下降。

2.旅游OTA为争夺用户渗透率开展的价格混战余波至今未消,由线上延伸至线下

2012年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率最低,其成因在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各大旅游OTA企业为争夺用户渗透率,以返现、返券、打折降价等形式开展的酒店促销活动。如芒果网酒店预订的8000万元现金补贴,最高返现50%;同程网的返现9000万、点评返奖金;携程预授权5亿美金等低价促销活动。这些旅游OTA企业以牺牲自身利润为代价,换取了用户渗透率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引起的线上价格混战,形成了4年来旅游OTA市场最高交易规模季度最低同比增长率18.4%和最高环比增长率22.4%这样鲜明的数据对比。至今这场价格战余波仍未平息,已成为影响旅游OTA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2012年掀起的价格战中利润空间损害最为严重的是线下企业。旅游OTA以赚取佣金为主,价格战迫使被的线下企业要挤出更多的利润空间。针对旅游OTA混战中频出的价格倒挂等行为,已被迫让线下企业做出了断供的无奈之举。2015年初至5月,发生了17家旅行社集体抵制途牛;华住“断供”三大旅游OTA,准备逐步建立自己的直销平台;湖南200家酒店抵制去哪儿网五折促销等事件。在数据分析中,2015年第一季度旅游OTA占比仅为4.58%,单月占比已创新低。

3.旅游OTA难以脱离线下旅游淡旺季的影响

在旅游OTA持续增长过程中,每年第三季度为当年最高交易规模季度、第四季度环比负增长的规律,与线下旅游淡旺季趋于一致。即,现有的旅游OTA仅仅将自身当作线下旅游企业的网络分销商,并没有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手。因此,可以推断的是,现阶段旅游OTA受惠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利好,依赖于我国较高的游客增长量。但当出现金融环境问题,游客数量减少,旅游OTA又该如何应对?

三 解决对策

1.线上线下携手,制定价格红线

旅游OTA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的资源仍然掌握在传统线下旅游企业手中,即使线上用户渗透率再高,仍然需要线下企业的支持,而且在线下企业普遍开始重视在线化后,每家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有可能被削减。因此,旅游OTA必须线上携手线上、线上携手线下,共同制定价格红线,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守住合理的行业利润空间。

2.明晰企业定位,发挥线上线下优势

现阶段旅游OTA的业务集中在机票、在线度假和酒店三大块,许多已进入或准备进入市场的企业都以此为标杆,期望通过复制或局部创新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自身定位并不明晰。

因此,旅游OTA需要审视自身线上、线下的优势资源,明晰企业定位,再进行线上集成整合。如携程以平台式、产业链式布局,攻略、休闲度假产品、酒店等无所不包,以较早进入市场且大而全获得了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腾讯、阿里巴巴则将在线旅游更多地融合进O2O中,衣、食等延伸服务,发挥了生活服务电商的最大优势。芒果网则发挥了自身的线下资源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销。

3.重视移动端开发,向移动购物市场横向渗透,缓解旅游淡旺季带来的影响

2014年我国的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9297.1亿元,同比增长239.3%,是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3.4倍。可以预见,未来移动终端将成为旅游OTA的新发力点,移动APP和微商平台爆炸式的开发将是旅游OTA的工作重心,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竞争方式。在大量的移动APP和微商平台出现后,旅游OTA碎片化的产品信息推送将更为及时,针对性的个性化产品也将大量出现,将缓解旅游淡旺季给旅游OTA带来的影响,使全年市场交易规模增长曲线更为平滑。

第4篇

关键词:股本规模;波动性;小盘股效应;GARCH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76-02

1引言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得出结论,股票市场的“小盘股效应”确实存在。Siegel(1998)利用纽约证券交易所1926至199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小盘股的年收益率高于大盘股年收益率4%。在解释“小盘股效应”时,Fama和Franch(1996)利用三要素模型来解释小盘股效应,认为小公司是因为它们的规模小和低市值帐面值比,而具有较高水平的收益;而Barberish和Huang(2001)则认为大公司股票在过去通常表现较好,投资人视之为低风险而要求较低的报酬,而小公司则相反。国内学者也证明了我国股市“小盘股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提出了各种解释。

本文试图从收益率波动性的角度来解释“小盘股效应”,即如果小盘股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则被投资者认为风险较大,也就要求更高的报酬,从而导致“小盘股效应”。同时,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建立,针对中小上市公司收益率波动性的研究,无论是对投资者投资中小上市公司股票,还是对监管层制定“中小企业板”交易制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用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不同股本规模的上市公司收益率波动性进行分析,解释其成因并提出“小盘股效应”形成的一个新观点,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的是GARCH(1,1)模型,其定式分别由如下均值方程和条件方差方程给出。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qi=1αi和σ2的值来对序列的收益率波动性进行判断。

3实证研究

3.1样本的选择

为了分析比较不同股本规模上市公司收益率波动性的情况,我们选取万得指数体系中的三个指数作为样本数据,即万得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指数,选取的样本范围为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每日三大指数收盘价分别为LPt,MPt,SPt,每个指数1528个观察值。为考虑个别收益率变动值过大,采用对数值,即LRt=lnLPt-lnLPt-1,MPt,SPt同理计算得到。

3.2ARMA模型的建立

由于三大指数收益率序列存在一定的自相关性、非正态性和异方差性。因此,本文用ARMA模型来描述三个指数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性。经过反复筛选,对三个指数分别建立如下的ARMA方程。

从以上三个模型来看,三个指数均与滞后5期、18期、23期和33期正相关,这与国外的实证结果不符。成熟的资本市场效率较高,后期的收益率往往受前期的收益率的影响较大,而且往往滞后一、二期就可以发现其一阶相关性,且呈现为明显的正相关。比较而言,A股市场大盘股的走势较中小盘股的走势更加具有效率。

3.4GARCH效应检验和参数估计

根据ARCH效应检验的结果,以上三个模型均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同时残差序列存在高阶的自相关,因此本文用GARCH(1,1)模型来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

(1)三个指数的所有系数在5%的水平下均显著,表明三个指数收益率序列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现象,α1+β1

(2)比较三个指数的α1值,可以发现随股本规模的缩小,α1值呈现上升,这说明中小盘股日收益率受前一日的影响(即短期影响)比大盘股明显,而大盘股日收益率的波动更多地受到长期因素的影响;

(3)比较三个指数序列的值,可以发现随股本规模的缩小,值越大,即随股本规模的缩小,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在增大。

4解释分析和政策建议

(1)从收益率的波动性来看,随着股本的扩大,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小盘股在拥有较高收益率的同时,其收益率的波动性也是最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投资者在购买波动性较大的小盘股时,所要求的报酬也是较高的,这或许就是A股“小盘股效应”显著的一个原因。

(2)A股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剧烈的价格波动对投机者产生巨大诱惑力,助长了市场投机行为。这也导致我国股市“小盘股效应”明显。在市场处于低点时,中小盘股的市盈率大致为大盘股的两倍左右,而在市场处于高点时,两者之间的市盈率差距甚至可达三倍之多。

(3)“小盘股效应”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小上市公司比大型上市公司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业绩容易出现爆发性增长。但是中小上市公司盈利的稳定性与成长持续性都较差,本文的实证显示在获得高收益率的同时,中小上市公司收益率的波动性也更大,具有更大的风险。孙培源等(2002)的实证研究证明在我国股市中,股票的流通股本大小,以及股票的活跃程度(换手率)是影响投资者逆向选择成本的重要因素。股票的流通股本越大,交易的活跃程度越大,那么其信息非对称的程度就越低,交易中逆向选择风险就越小,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就越小。由此可见,中小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要比大型上市公司严重,这也导致中小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中,投机成分更高。

针对我们的实证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针对中小上市公司与大型上市公司收益率波动性的差别,在“中小企业板”以及即将成立的二板市场,监管层应建立区别于主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和交易制度,以降低中小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市场风险。

(2)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基金,而目前基金投资趋同性明显,中小上市公司缺乏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这也使得中小上市公司成为庄家出没的“乐园”。因此要降低中小上市公司收益率的波动性,就必须考虑多成立以投资“中小企业板”为主的投资基金,大机构的进入将为“中小企业板”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

(3)由于A股市场在信息分布、信息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市场交易者的行为非理性和大量的噪声交易,使证券市场价格产生剧烈波动,市场信息低效率,无法实现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针对中小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的情况,应在“中小企业板”的交易制度中,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孙培源,孔爱国.交易机制与市场质量[J].上证研究,2002,(3):195-248.

[2]江晓东,杨灿.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实证研究[J].东南学术,2002,(2):80-85.

第5篇

关键词:广州创意工厂 规划发展模式物质空间 自然人文环境

1广州创意产业发展简述

1.1国际城市中心区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抛弃了“高耗能+低产出”的传统产品制造模式,将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列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伦敦、纽约、旧金山、硅谷等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创意之都。而亚洲的东京、曼谷等城市也呈现出蓬勃活力和竞争力。

汤培源、顾朝林等的研究表明:创意环境由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共同组成。硬件设施是激发城市创意的前提, 软件设施则是城市创意能力的“培育基”。在近年来各国创意产业发展实践中,类似“硅谷”模式的城市远郊新型创意产业园由于其缺乏愉悦的生活方式和宜人的生活环境, 正逐步失去其对创意阶层的吸引力。而城市中心区中的旧区、工厂改造型创意园则因其拥有中心区丰富的文化设施和愉悦的公共生活, 富有特色而又精致的空间、以及城市厚重历史沉淀而产生的归属感等软件设施而受到广泛欢迎,著名伦敦曼切斯特旧厂改造创意区、纽约SOHU创意区等都是此类型的典型案例。

1.2广州工厂改造型创意区的发展背景

广州作为近代工业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工业文化遗存。近年来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了局部土地功能调整,广州产生了大量闲置或废弃的工业建筑。2007年以来广州先后出台一批纲领性政策文件,明确将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区域“创意之都”,并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广州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实施意见》和 “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政策,开始放宽改造政策,允许企业利用旧厂房进行功能置换,自行开发改造,并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这些举措极大的推动了工厂改造类创意园项目的发展。

2广州工厂改造型创意区发展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市有33个此类创意产业园,主要分布在荔湾、海珠、天河、白云等中心城区,占地面积约25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每年实现产值约120亿元。笔者挑选了6个最有代表性的创意园项目进行列表对比分析(见下表):

根据上表,该类创意园的发展模式可总结为: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规划引导--国企独家或引进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商业经营支撑+扶持创意类产业。这些项目均位于城市中心区内,地铁站点周边,大部份分布在荔湾区、海珠区和天河区的珠江沿岸,交通可达性良好。

而从发展特色看,与北京和上海不同,广州各个文化创意园的产业特征十分明显,与产业经济联系更为密切,这当然与其产业开发者的背景有关。而各园区纷纷采用的“商业先行”的开发方式,无疑也受到广州浓厚的商业文化影响。它降低了创意园的门槛,达到了项目前期迅速开发的目的,也使园区与城市和民众充分互动,但无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利益至上的浮躁。

3广州TIT纺织创意园的规划及发展模式

2007年,受纺织工贸集团委托,项目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TIT纺织创意园规划设计工作。在规划及其后的项目发展、实施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工厂改造类创意产业园的成功发展,不仅涉及到内部物质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更牵涉到园区人文环境的整合、创意活动的组织、项目与周边建筑、城市交通、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的衔接和契合等诸多方面。下文将以TIT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3.1TIT创意园内部空间规划设计

3.1.1物质空间环境

功能设置与项目定位:本项目定位为珠江边的城市展厅和创新源发地,以广义的服装为主要内容的全新文化创意项目。它应以服装创意、时尚休闲、配套服务为主题,围绕“服装”“创新”为核心配置五大功能板块,成为兼服装创意中心、品牌交流中心、时尚休闲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的多功能城市文化中心。

规划布局:根据园区的现状地形和路网,确定了“三轴六区多节点”的规划结构:时尚服装轴提供多样的视角和互动show台。长达150米,宽25米的绿荫室外时尚交往轴,形成新电视塔下国际服装盛事交往区。知名品牌商业街与精英文化区的设计工作室与园区原生树木交融,构成商业绿化轴,共同营造顶级时尚文化。时装设计、企业办公、时尚、服装展销、服务配套区等相关功能交叉布置,灵活组合,目的是尽可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并使各种机能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

建筑改造模式:规划中基地内建筑被分为4类:1红砖外墙+高敞空间厂房、2水泥外墙+高敞空间厂房、3红砖外墙层高一般建筑、4水泥/涂料外墙层高一般建筑。根据这四种建筑类型,分别对结构及屋顶、墙面、门窗、层高及夹层处理、房屋周边地面等采取不同的改造建议。从外观修复、屋顶改造、空间利用、设备更新到新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应体现能源保护意识,并调和保护和节能改造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建筑保护层面上既有老的保留如红色砖外墙和相应的主体结构,又有新的添改。

园区自然环境与景观的设计:规划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工厂的历史信息,强调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发挥和优化厂区内的生态景观,突出工业厂房视觉特点等为设计原则,将园区内的300多棵大树编号保护,并建议保留船坞、厂房、水塔、烟囱等旧厂房构件和机器设备,将废弃机器结合在场地设计中,使之成为重要的景观元素,从而发挥和优化厂区内的人文和生态景观。

3.1.2人文环境的创造

在进行创意产业园区物质空间环境设计的同时,也要注重建构园区的人文环境,而活动设计是营造文化氛围的一个有力途径。TIT已吸引了刘洋、屈汀南等广派服装设计大师在此设置工作室。大师的落户吸引了更多设计人在此聚集,从而牵引出更多新的交流、展示活动。目前已有60多家纺织企业总部落户,并在此成功的举办了2010年度广州岭南服饰文化周等大型时尚活动,已真正成为岭南时尚先锋之地。

3.2TIT创意园与城市外部空间

3.2.1与周围建筑的整合

功能组织:园区与周围建筑的功能组织来自于园区生活的有机性与多样性。这就要求周围的建筑能承担部分园区的功能,在这点上TIT比起其它创意园有更多优势:毗邻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有利于师生与园区设计师们的互动。而创意园附近的中大布艺市场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商圈,这些使各类时尚设计活动有了发展的土壤。新电视塔更加是城市名片,TIT出于以电视塔为起点的城市新中轴线南端上,这一区位实现了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休闲体系的跨界互动,扩大了项目影响力。

视觉形象的融合:创意园的两个主要入口得到了精心设计,采用保留原有红砖砌柱、引进现代感的活水广场和鲜艳的时尚小品等方式,一新一旧,相映成趣,体现出自身形态的完整饱满和与城市整体形象的协调。

3.2.2 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交通

交通对创意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TIT直接城市主干路,地铁站点近在咫尺,可达性非常强。而目前广州正在进行新中轴线南段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根据规划,TIT纺织创意园区东西两侧都将有城市次干路穿越。目前创意园正力图向政府建议将T.I.T创意园所在区域规划为创意产业带,保护好TIT创意梦工厂景观的完整性,以防止开发性破坏。

3.2.3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

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不但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而且也是城市创意产业园区选址建设的理想场所。除了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外,项目与城市人文特色的的结合和利用也非常重要。与广州其它创意园不同,TIT具有浓厚的服装创意产业色彩。广东历来是中国服装生产设计大省,广交会等大型会展产业非常发达,为时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而TIT所处的海珠区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位于广州TIT创意园项目的西南面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家电影制片厂。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云集的艺术设计师共同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人才基础。这些优势资源使得TIT服装创意园项目广受欢迎。目前,TIT创意园租金高达每平方米200多元,年产值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第6篇

(1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1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摘要:针对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探讨了南方规模化奶牛场循环农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提出养殖场粪污(包括奶牛粪、尿和养殖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牧草是消纳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构成循环利用链的主要载体。因此南方规模化奶牛养殖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利用,构筑形成草基循环农业模式。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是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循环经济;杂交狼尾草

中图分类号:S811.5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0001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规模化养牛场牧草净化治污与饲草高效循环利用”(2012BAD14B15-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狼尾草新品种选育及在畜牧上高效循环利用”(2011BAD17B02-06)。

第一作者简介:冯德庆,男,1971 年出生,福建宁德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及畜牧生态研究。通信地址: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Tel:0591-87574138,E-mail:koala-1011@163.com。

通讯作者:黄勤楼,男,1964 年出生,福建闽清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畜牧与畜牧生态。通信地址: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Tel:0591-87572094,E-mail:hql202@126.com。

收稿日期:2014-10-10,修回日期:2015-01-1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乳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据报道,2011 年全国奶牛存栏1440 万头,奶类产量达到3810 万t[1]。乳业的发展,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以每头奶牛每天产生50 kg 废弃物估算[2],全国现有存栏奶牛每年可产生约2.6 亿t 废弃物。这种污染源若无法消纳,将会对水质、空气、土壤带来严重污染,成为养殖场所在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3]。因此,乳业需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循环经济思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原则,以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为支撑,贯穿奶牛养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牧草种植、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构建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4-5]。

1 减量化原则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1.1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养殖环节污染排放

1.1.1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氮的排放蛋白质是保证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重要营养物质。但在实际饲粮中有相当多的氮不能被奶牛利用,导致大量的氮排放到环境中。据估算,荷斯坦奶牛摄入的总氮中29%、50%分别从粪、尿排出体外,而只有剩下的21%被吸收利用[6]。氮素的过多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流失。

降低奶牛养殖过程氮排放的途径有很多,可通过提高饲粮氮转化效率,降低瘤胃饲料蛋白质降解率达到降低氮排放的目的。如科学配制饲粮、调节饲粮精粗比、粗饲料的适宜长度、加工方式,对在瘤胃降解率高的蛋白质加以保护及添加瘤胃素等都能提高氮利用效率,减少氮的排放[7-11]。

1.1.2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磷的排放研究表明,泌乳牛粪便中日均磷排泄量为151.23 g,占采食饲料磷的65.19%,机体利用率为34.81%[12]。含磷量为0.32%的低磷饲粮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研究还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饲料转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不受饲粮磷水平的影响,而且磷的表观消化率还随着磷摄入量增加而极显著降低。因此,严格根据NRC的磷推荐量,合理安排奶牛饲粮,在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磷排泄,这是从源头上降低奶牛养殖过程磷排放最有效的办法[13-14]。

1.1.3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CH4的排放量据估测,全世界家畜年排放CH4约8000 万t,其中牛的排放量约占73%。因此,反刍动物是CH4的最大生物来源。目前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减少饲养总量是降低奶牛CH4排放的理想方法。此外,通过调整奶牛饲粮精粗比、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加快饲料通过瘤胃的速度,以及通过饱和脂肪酸等添加剂降低瘤胃原虫数量,可以降低CH4的排放[15-16]。

1.2 通过固液分离降低需要就地消纳的粪污量据测定,一头500~600 kg 的成年奶牛,每天排粪量30~50 kg,排尿量15~25 kg,排污量15~20 L。因此,一个千头规模的奶牛场,每天的粪污量在60 t 以上,一年的粪污量达到20000 t左右[2]。通过固液分离系统,可将其中占粪污总量50%的粪便进行分离、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食用菌等,降低需要就地消纳的粪污量[16]。

1.3 通过草地净化系统消纳终端粪污

在华南地区,狼尾草属牧草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长、耐肥等特点。若杂交狼尾草在水肥充足情况下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每年可刈割8~10 次,可供青草时间为8 个月,鲜草产量可达225.12~252.58 t/hm2,每年可产出的杂交狼尾草的总氮量为1.39~2.26 t/hm2[17]。

有实验以土壤为基质, 选择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作为植被模拟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研究牧草全年轮作在间歇流人工湿地中对奶牛场高质量浓度污水的适应性及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象草、黑麦草在间歇性高质量浓度污水中生长良好,可作为畜牧场高质量浓度污水修复植物进行全年轮作,并适时的收割,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在不同污水质量浓度处理的牧草净化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为8 天的条件下,铵氮的去除率为75.9%~94.9%;硝态氮的去除率为65.4%~90.9%;总氮的去除率64.2%~90.1%;总磷的去除率在90%以上;象草和黑麦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转化在系统对氮磷净化中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氮25.12%和20.03%、磷31.20%和20.42%[18]。这说明象草和黑麦草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只要保障足够面积的草地,可以消纳养殖场终端粪污。

2 资源化原则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

奶牛粪污是环境的一种污染源。但是从资源化利用角度看,奶牛粪污又是宝贵的资源。有研究表明,新鲜牛粪含有总氮4.37 kg/t,总磷1.18 kg/t;牛尿含有总氮8.0 kg/t,总磷0.40 kg/t[19]。说明奶牛粪污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宝贵的肥料资源,可以开发成肥料、土壤修复剂等。新鲜牛粪中有机物占8.44%~10.62%[20],可用作食用菌培养料、蚯蚓的培养料等。牛粪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植物纤维,晒干后与适量石灰混合,是一种很好的牛栏垫料。此外,奶牛粪污经过厌氧发酵可获得沼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产生的沼渣和沼液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21-25]。

3 规模化奶牛场牧草的多级利用体现再利用原则牧草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具有可多级利用的特点,因此是构建规模化奶牛场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

奶牛是食草量巨大的一种草食性动物。一头体重500 kg 的中高产奶牛,每天可消耗杂交狼尾草鲜草10 kg。一个千头奶牛场,每天可消耗鲜草10 t,每年可消耗鲜草3000 t。生产这么多杂交狼尾草,需要约15 hm2草地。这些草地可以消纳大量养殖场粪污,草地生产的大量牧草又可返回到养殖环节。

此外牧草也可以用于生产食用菌。研究表明:杂交狼尾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为12.316 kg/m2,氨基酸含量为24.42%,栽培效益为30.66 元/m2;稻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为14.228 kg/m2、氨基酸含量为19.42%,栽培效益为41.72 元/m2。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效益高。但稻草产量不高,一般为6000~6750 kg/hm2。狼尾草的干草产量可达45000~67500 kg/hm2,利用其栽培双孢蘑菇,可缓解蘑菇主产区对稻草的需求[26]。

4 草基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场粪污(包括奶牛粪、尿和养殖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牧草是消纳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构成循环利用链的主要载体。因此规模化奶牛养殖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利用,构筑形成草基循环农业模式。

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其基本流程包括(图1):奶牛养殖过程中,使用优质牧草(杂交狼尾草)作为主要青饲料,并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粪污排放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经固液分离,分成粪渣和废水。粪渣可用于制作有机肥或者食用菌;养殖废水可经厌氧池发酵产生可用的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渣可用于制作有机肥。沼液及其他养殖废水通过草地净化系统消纳。草地净化系统生产的大量牧草可返回到养殖环节,利用奶牛食草量大的特点就地利用;或者用于食用菌生产等多级利用。该模式合理配置奶牛养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牧草种植、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构建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实现产业链内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5 结论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养殖场污染排放,通过固液分离降低需要就地消纳的粪污量,通过草地净化系统消纳终端粪污实现减量化原则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过程的应用。

牛场粪污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粪污废弃物资源化包括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以及作为食用菌培养料、燃料等多种途径。

牧草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具有可多级利用的特点,因此是构建规模化奶牛场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

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是一种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实现产业链内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鸿宾.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强调提高奶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奶业发展方式转变[EB/OL].moa.gov.cn/zwllm/zwdt/201206/t20120619_2766244.Htm,20120619.

[2] 张响英,唐现文.控制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奶牛养殖场[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8):77-79.

[3]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4-6.

[4] 张详解.我国奶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策略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23(1):164-165.

[5] 姚玮玮.乳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9-10.

[6] Tamminga S. Nutrition management of dairy cows as a contributionto pollution control[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1992,75(1):345-357.

[7] 孙亚波,边革,刘庆全,等.不同精粗比例TMR饲粮对中产奶牛氮代谢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10,30(6):21-25.

[8] 王加启,冯仰廉.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1995,26(4):301-307.

[9] 马冬梅,苗树君,刘子骞,等.全混合饲粮中饲草长度对奶牛采食行为、瘤胃发酵和饲粮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09,35(4):9-13.

[10] 陈涛,高艳霞,曹玉凤,等.蒸汽压片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12):1769-1775.

[11] 付春丽,王瑞宁,傅彤,等.降低奶牛氮排放的营养调控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4):96-101.

[12] 王会群.奶牛集约化生产体系中磷素平衡及其环境效应[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34.

[13] 刘振.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0:17-20.

[14] 张晓明.奶牛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8):38-42.

[15] 冯仰廉,李胜利,赵广永,等.牛甲烷排放量的估测[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7.

[16] 王启加.现代奶牛养殖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58-62.

[17] 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等.规模化猪场污染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75-178.

[18] 颜明娟,方志坚,翁伯琦,等.牧草轮作对奶牛场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0):1540-1546.

[19] 李国泰,庄爱科,矫江,等.黑龙江省奶牛粪便对环境污染的调查及处理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6): 60-64.

[20] 胡天印,陈玲,胡玉敏,等.奶牛粪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3):357-360.

[21] 杨小芳,伏健,董琦,等.奶牛场粪便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畜牧兽医,2012(6):1-4.

[22] 林清,昝林森.规模化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1(1):73-75.

[23] 田伟,张振华,汪贞,等.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2):432-438.

[24] 李文圣,王旭东.猪粪和牛粪与秸秆配合堆腐过程中腐殖物质的变化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4):541-544.

第7篇

Investigating Liquidity Premium in Stock Market:Evidence from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ZHU Huiming, CAI Zhaoyong, JIA Xianghua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2,China)

Abstract:For the existence problem of liquidity premium phenomena in the industries of stock market, the paper exploits the industry data of China's Ashare market and takes illiquidity indicator as the factor to measure market liquidity, and it conducts an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and dividing stock market into 15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the CSRC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lliquidity index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tock retur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which means that liquidity premium phenomena generally exist in all industries of China's Ashare market, while for individual industries it only exists on the dispersions of returns in the upper quantile region.

Key words:liquidity premium;stock market; quantile regression

一引言

流动性是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的观点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mihud和Mendelson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流动性溢价理论,即流动性低的资产其预期收益较高,而流动性高的资产其预期收益较低。流动性与资产定价是目前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流动性对股票收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为任何一种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都必须通过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市场来实现。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对于股市收益率的重要性,Cao和Petrasek[1]在研究中证明了流动性是危机时期影响股市收益率的重要因素。流动性溢价对于资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许多投资者优先考虑的因素。

目前关于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整个股市流动性溢价存在性的研究。其中,王春峰等[2]使用非流动性指标来检验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在横截面数据上,把政策影响的数据排除后,非流动性指标与股票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否则,两者并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在中国股市,流动性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曾志坚和唐述福[3]从行业和市场行情变化出发研究了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混合市场行情下,总体样本和行业样本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都不显著,在牛市行情下,不存在系统流动性风险,而在熊市行情下,系统流动性风险显著存在,并且不同行业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其他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研究也在进行,文希和王国顺[4]采用量价结合法来构建新的期货流动性衡量指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对燃料油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油期货市场只存在收益率对流动性的引导关系,收益率驱动流动性的变化,而流动性对收益率没有影响,即燃料油期货市场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Auckenthaler等[5]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通胀挂钩债券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三个国家的债券收益率都存在流动性溢价。而作为衡量流动性的流动性指标的构建和研究直接关系着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闵晓平和罗华兴[6]基于Fama―French股票三因子和债券两因子的线性多因子定价模型,用Fama-MacBeth方法对公司债流动性溢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债收益内含流动性水平及其风险也导致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效应和违约效应之间存在正反馈环。

关于流动性溢价当中流动性指标的构建及其优化也是学者们探讨的重点,曾志坚和罗长青[7]利用换手率对股票与债券市场流动性联动的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领先滞后关系,其月度相关性是时序变化的,可以用模型进行模拟预测。Amihud和Mendelson[8]创造性地构造了非流动性指标(ILLIQ)。该指标的值越大,表明市场流动性情况越差,反之,则市场的流动性情况越好。文中以NYSE1963年至1997年的股票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在横截面上实证分析了股票预期收益与非流动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时间序列上,市场组合超额收益率与滞后一期的非流动性成正相关,而与当期的非预期非流动性却成负相关。在横截面上,股票预期收益与非流动性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在已有研究基?A上,通过行业视角来研究流动性溢价现象是否存在于我国股市行业内,并结合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流动性在不同的股市环境下对股市收益率的不同影响。而余立凡[9]则对非流动性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利用Amihud提出的非流动指标来研究市场流动性与期望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市场非流动性分解为预期和未预期两部分。研究表明,预期非流动性与期望收益正相关,而未预期非流动性与期望收益负相关;非流动性的波动对期望收益有显著影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7年第2期朱慧明,蔡朝勇等:基于分位回归模型的证券市场流动性溢价研究

目前国内未有用基于分位回归方法来研究分行业的流动性溢价现象的研究。阚先和黄建兵[10]通过对不同行业股票买卖价差、深度与换手率等流动性指标上的分析,发现在同一时间上不同行业的股票存在流动性上的差异,因此从行业角度来研究流动性溢价问题才有了意义。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15个行业大类的相关数据,采用分位回归方法,探究不同分位水平下,流动性水平及其变动对股票收益波动的作用机制,刻画非流动性与收益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决策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中国上海股市的行业信息通过锐思数据库(resset.cn)来获取,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将上证A股划分成了15个行业大类,具体的分类情况见表1。样本区间为2003年1月至2015年9月且均为月度数据。李文鸿[11]等指出流动性具有多个维度,不能被直接观察或者用某个单一指标来精确衡量,只能通过一系列指标来综合反映(单一指标只能反映流动性的四个维度中的某个维度)。采用Amihud提出的非流动性指标作为流动性变量。非流动性(ILLIQ)反映了交易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或者说价格对交易量的冲击,这个指标从价格、交易量两个方面来度量流动性,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价格指标和交易量指标单一性。该指标通过获取的月成交额和行业月收益率数据来计算:

ILLIQi,t,d=|Ri,t,d|Vi,t,d(1)

此处,Ri,t,d是行业i在第t年的第d月的股市收益率以及对应的Vi,t,d是该月的成交金额。同时采取其他解释变量,包括流通股比例,行业规模,每股收益和收益价格比。行业规模=行业收盘价×行

业流通股数;收益价格比=1/市盈率。流通股比例和每股收益可以直接获取。

研究非流动性变量对于行业收益率的影响,也就是上海股市行业内的流动性溢价问题。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中国股市行业流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对非流动性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知,峰度在行业间区别较大,峰度越大,表示尾部越厚,也就是分布会有更多的极端值,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考察峰度较大的行业在极端值的表现。所有行业非流动性变量的J-B检验都拒绝原假设,即不认为样本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更加具有优势。根据非流动性变量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所有非流动性数据均是正值,故所有行业都呈现出右偏态。

通过均值很难看出行业间流动性有明显区别,因此仍需进行检验,同时在非流动性指标的基础上加入成交额和换手率两个流动性经典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见表3。检验结果表明各流动性指标的显著性概率非常小,说明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水平无论是以哪个流动性指标来衡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样研究流动性溢价现象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才具有现实意义。

三实证模型

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来研究股票市场行业内流动性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即研究不同股票市场环境下,流动性溢价是否存在于行业内。分位数回归是一种基于因变量的条件分布来拟合自变量线性函数的回归模型,是在均值回归上的拓展。Koenker和Bassett[12]提出分位回归估计方法。Koenker和Hallock[13]对分位数回归理论进行了拓展与研究。其他如,Yu和Moyeed[14]把分位数回归方法和贝叶斯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贝叶斯分位回归方法。朱慧明等[15]采用RJMCMC方法估计了贝叶斯分位自回归模型。贝叶斯理论能较好的将先验信息包纳入到模型中,而且主观概率的使用更自然。

传统的回归方法主要讨论均值,最小二乘回归(OLS)主要研究因变量的条件均值。然而线性回归模型强调的是因变量的条件均值随着协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分位数回归模型强调的是条件分位的变化。正因为任何分位点都可以做回归,便可以建立在任何分布位置上的回归模型。因此,分位数回归对于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并且,金融数据存在异方差性、偏态和峰度这些特征,分位数回归则可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

对于一个随机变量Y,假设概率分布函数F(y)=prob (Y≤y),Y的τ分位数满足Q(τ)=inf yF(y)>k ,0

minμ∈R∑nt=1ρk(yt-μ)(2)

条件分位函数Q (|X=x)=x′β(k )则可以通过下式估计参数:

minβ∈Rp∑nt=1ρτ(yt-μ(xi,β))(3)

ρτ(u)=u(τ-I(u

Qyi(τ|xi)=xTiβτ(4)

Amihud利用非流动性指标来研究流动性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模型:

Rimy=komy+∑Jj=1kimyxji,y-1+uimy(5)

使用所选取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来构建行业收益率的多因素模型:

Rit+1=αot+1+β1ILLIt+β2OUTSHAREt+

β3EPSt+β4LNSIZEt+β5EPt+εt (6)

进一步,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

QRit+1(τ|x)=α(τ)+β1(τ)ILLIit+

β2(τ)OUTSHAREit+β3(τ)EPSit+

β4(τ)LNSIZEit+β5(τ)EPit(7)

此?,Rit+1表示行业i在第t+1月的收益率,ILLIQit代表行业i在第t个月的非流动性,OUTSHAREit,EPSit,LNSIZEit和EPit分别代表流通股比例,每股收益,行业规模,以及收益价格比。

四实证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

实证过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而时间序列数据存在虚假回归或伪回归的问题,即如果有两列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非平稳的),即使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若进行回归也可表现出较高的可决系数,因此只有保证时间序列数据都是平稳的才能杜绝伪回归的产生。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判断各个序列是否平稳,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发现各行业收益率,非流动性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在1% 或 5% 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就是说各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都不存在单位根,由此可以杜绝伪回归现象在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产生的可能性。

(二) 分位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来对上证A股15个行业的流动性溢价问题进行研究。由于行业之间参数估计结果存在相似性,因此我们选取了4个最具代表性的行业进行结果展示,见表5。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进一步考察正常与极端市场环境下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表现。给出在分位点0.1、0.2、0.3、0.4、0.5、0.6、0.7、0.8、0.9处的参数估计结果。

有些行业之间的参数估计结果差距并不十分显著,存在相似性,因此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行业:农林业(Agri)、电力业(PS)、零售业(WR)、文化娱乐业(CES),将结果展示,并对15个行业进行实证结果的讨论与分析。从结果中发现所有行业的非流动性变量的参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流动性溢价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但具体的行业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加直观地显示模型估计结果,下文绘制了非流动性变量在不同行业不同分位点的分位回归系数图(图1),根据图表具体分析流动性在具体行业对于收益率的不同影?。

如图1所示,对于农林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这5个行业,其参数估计无论在哪个分位点都显著为正,这说明在这5个行业中,无论股市收益率处于上涨还是下跌趋势,流动性溢价都普遍存在,但由于参数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故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其流动性溢价现象存在加强或减弱的趋势。对于房地产行业,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其系数显著增加,这说明在高分位点的流动性溢价现象更加明显。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在低分点(τ=0.1)时,非流动性变量的系数均为负,但不显著。电力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业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其在各个分位点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在这4个行业中存在流动性溢价,并且系数随分位点增加而增加,说明其流动性溢价现象随分位点的增加而加强,也就是说流动性溢价现象在行业收益率较高时更加明显。对于社会服务和文化娱乐行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在高分位点的回归系数不显著(NR:τ=0.8,CES:τ=0.9),这说明在这两个行业中,当股市处于高收益率时,流动性溢价现象不存在。

对于其他控制变量:流通股比例(OUTSHARE),每股收益(EPS),行业规模(LNSIZE),收益价格比(EP),从参数估计的结果中发现,除了每股收益的系数估计不显著外,其他均显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社会服务业和文化娱乐行业,流通股比例的系数只有在高分位点时才显著为正,行业规模只在高分位点显著为负。这说明在这些行业中,当行业处于高收益率时,流通股比例越大,行业收益率越高;行业规模越大,行业收益率越小。而对于其他行业,流通股比例的系数在各个分位点都显著为正,这与陈信元等[16]的发现一致;而行业规模在这些行业中都显著为负,说明规模效应也存在于行业之间。收益价格比的系数结果比较丰富,在电力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4个行业的高分位点不显著,在住宿和餐营业(τ=0.9)、金融业(τ=0.8和τ=0.9)的高分位点显著,在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两端显著,在社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各个分位点均不显著,其他行业在各个分位点都显著。因此,除了社会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其他行业都有显著的价值效应,即价值股收益高于成长股。

图1非流动性变量的分位回归系数

第8篇

关键词:规范 城镇污水处理厂 运营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水体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动植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水污染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我国的污水排放比例中,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量51%,因此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国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对污水处理业加以重视,而本世纪的发展尤其显著,从2005年底到2010年底之间,我国增加的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达到了近3000座,污水处理能力从6000万m3/d增加到1.3亿m3/d,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已提高到了82.3%,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的现状

受经济实力与城市圈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分布在沿海城市与中部城市,且以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为主,而西部的污水处理厂较少,以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为主。就污水处理能力而言,由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配套更健全、设备更先进、工艺更多,因此以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为主的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在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地区之上。如大型污水处理厂分布较多的广东、江苏、山东省的污水处理能力都达到了1000万t/d。

我国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类、 及其改良、氧化沟类、SBR、百乐克、人类湿地、生物膜类等8种工艺。其中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又以 及其改良、氧化沟类、SBR为主,占到了总体的80%,采用这三种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都较大,能够满足大城市治污的需要,但同时其耗电量也略高于采用其他5种处理工艺的厂。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主体以政府或国有公司投资为主,民营企业也在逐步进入,运营方式包括建设-经营-转让、收购-经营-转让等方式,但少有融资或是转包给私人、外企的情况。

二、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 污水处理能力与污水处理率不协调

城市与城镇的差异使得两者的污水处理能力与污水处理率相应具有很大的差别。对城市而言,污水处理厂设计时通常会给一个设计系数,使得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大于其实际需要处理的污水量,即使随着城市的发展,需处理的污水总量增加,很多大型污水处理厂仍然能力过剩,污水处理设备闲置。而对于城镇,由于近年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增速加快,很多城镇的管道网线覆盖面积有限,污水收集系统配备不完善,使得城镇的污水并不能高效的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使得城镇的污水处理效率偏低。

2 再生利用率低

2011年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率仅为6.2%,作为一个水资源严重分布不均,北方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这是不合理的。经过污水处理后达标的水体得不到良好的应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得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指标下滑。同年我国的污泥利用率仅为11.01%,大量污泥没有得到再利用,而不得不采用填埋处置。采用填埋处置时又面临着是否会污染新的水体、处置资金成本等其他问题,得不到合适处置的污泥又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3 处理水质不达标

处理后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中,例如在2013年的昆明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质的除磷率仅为69%。据2012年大连市第一季度的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处理后的水质达标率也只有75%。根据国家规定,未达标的水质不能在进入家庭或工农业循环应用,这不仅白白浪费了污水处理厂的资源,还需再增加资金用于二次处理。

4 效费比低

与美国相比,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平均电耗比美国多0.1KW・h/ m3,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1.3亿 m3/d,污水处理厂该年耗电总量已经超过了100亿KW・h,当年比美国高出的污水处理成本约为30亿元,成本耗费偏高。耗电量的增加不仅使得治污成本居高不下,也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

5管理经营模式不足

立法滞后,分工不明、监督不力使得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进展缓慢,效率低下。长期以来,政府都扮演者投资、建设、监管的角色,管理复杂混乱,存在交叉管理与三不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治污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比国外的经营模式,国内的经营主体单一,建设-经营-转让与收购-经营-转让的方式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实现,缺乏竞争机制,经济效益低下,有的甚至需要政府或企业自己埋单,无法使得污水处理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模式对策研究

1 合理分配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城市与城镇自身的特征合理分配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城市,在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时,应根据其实际需要处理的污水总量来设计其污水处理能力,并预留一定的余量和改造空间,使其能合理调整自身的产能,提高对复合型污水的处理能力。对于城镇,应扩大污水收集管网的覆盖面积,提高污水收集能力,根据地形区域合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

2 增加再生利用率

对于处理后达标的水体,应积极以政府或民间的渠道加以推广,将这些水体从新引入到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去,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污水处理后的污泥,除了再生利用外,没有得到妥善处置的污泥应寻求新的安置办法,根据其泥质选择对应的处置措施。

3 提高治污工艺

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在城市的污水系统中,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水水质各不一样,许多工厂排出的污水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在处理时,可以对症下药,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处理后水质的合格率,又能避免占用其他不合理的、低效的工艺处理工程。总之,污水处理厂以避免采取过于单一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应一专多能,并提高治污工艺的水平。

4 降低治污成本

在降低治污成本方面,可以引进国外污水处理厂的经验,一方面需要合理设计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配套设施、处理工艺,避免资源的浪费外,还需要建设更加先进的污水处理厂,研究更加先进的污水处理办法,使治污能跟上工业前进的步伐。

5 管理经营改革

实施立法、明确分工、加强监管、引进资金、合理融资、扩大宣传、提高全民对治污的认知,改变冗杂低效的管理方式,采用高效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方式,都能综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益。

四、实例分析

截至今年12月26日,由成都市兴蓉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的“惠民行动”项目中3座污水处理厂已提前建成通水,另有6座有望后天前建成,还有一座也正抓紧施工。这是成都市继2004年一举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实施,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举措,将为成都市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五、结语

我国的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的负担也愈发沉重。积极分析当前污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治污能力,改善周边的水态环境,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猪舍;温湿度;自动控制;AT89C2051;DS18B20;HM1500

中图分类号:S82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53-3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养猪多采用小农经济饲养模式进行[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良种繁育、饲料加工与供应、疫病防治和加工流通体系的建设已有了相当的规模。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从养猪生产水平来看,我们仍存在许多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我国生猪出栏率略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远低于英国、荷兰、德国和美国;在屠宰胴体重上美国为125kg,加拿大为115kg,台湾为120kg,意大利为160kg,我国为110kg。另外在日增重、料肉比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养猪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左右。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我国养猪业的根本途径。

猪生长发育的潜力是由遗传决定的[3],而环境则决定了这种遗传潜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来。再好的良种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其遗传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生长速度和出栏率自然就低(见表1 猪日增重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基于这种情况,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为规模化养猪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表1 猪日增重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1 系统的硬件构成与设计

1.1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猪舍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中,上位机选用微型通用计算机即可。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良好的用户界面显示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信息,进行一些较复杂的数据运算和存储,并且向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电源模块向各个器件提供电源。单片机(MCU)负责现场高速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信号经过开关量I/O通道和A/D通道,配以复位和时钟电路的定时、计数功能,通过串行通信口向上位机传送单片机的工作状态及相关数据;同时从上位机接收指令,向锅炉、风机、湿帘、风车等设备发出控制命令,使这些设备自动投入或退出运行,从而将温湿度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实现上位机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管理,最终为猪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达到提高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 1 自动控制系统的框图

Fig1.Structure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1.2 系统的硬件设计

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中简要的标示了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湿度传感器HM1500的引脚接线。

图 2 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Fig2.Schematics of temperature-humidity sensor gathering system

1.2.1 温度测量 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3,4,5]与微处理器连接仅需一条口线而实现双向通信。它只有三个引脚:电源Vcc、地线GND和数据线DQ。供电方式有两种:外部供电和寄生方式供电,这里选用后者。其测温范围为-5~+125℃;分辨率最高达0.0625℃。此外,每个DS18B20都分配了唯一的64位序列码,允许多个DS18B20工作在同一条总线上,减少了系统与传感器之间的接口。其内部结构除64位ROM,还有配置寄存器、温度传感器和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

89C2051的数据线DQ接P1.0口,该口先发出一个复位脉冲,DS18B20复位后向AT89C2051发出一个回应脉冲。AT89C2051接到回应脉冲后发送读DS18B20序列号的读ROM命令,读取各个DS18B20的序列号。然后A/D转化模块对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转换。当温度转换完成后, AT89C2051发出指令使DS18B20完成温度信息数据的转换和读取。典型的总线命令顺序为:初始化;ROM命令;功能命令。

1.2.2 湿度测量 HM1500是线性电压输出式集成湿度传感器[6],它由湿敏电容HS1101设计制造,封装产品有三根引出线:蓝色―接电源;白色―接地;黄色―接输出。其测量范围在5-99%之间(相对湿度),分辨率达3%;工作环境温度为-30℃~+60℃;工作湿度范围为0-100%(相对湿度);工作电压为5V,这里采用外部供电方式。

HM1500的测湿原理是由于以HS1101为核心制成的电容器件的感湿膜吸附和释放水分子,使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元件的电容量。其输出电压U0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U0=1.1711+0.02377HR (a)

除了影响湿敏电容的迟滞特性,温度同样也直接影响显示值。这里采用测试和多元非线性拟合各温度条件下的特性曲线求出温度校准方程。HM1500的补偿方程为:

U= U0×10-3(39.1-0.056Ta)-38.5 (b)

在上式中,(b)可直接用于软件补偿,而(a)则是利用电路补偿得到的输出电压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2 系统的软件设计

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工具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目前单片机软件开发的趋势是用C语言编写程序。软件系统利用传感器、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对猪舍环境进行监测,实施基于适合猪群生长、肥育的最佳温湿度的自动数据采集,保证对猪舍卫生环境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主程序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系统上电后对其定时器初始化并进行中断处理操作。当系统正常运转后进行温湿度自动检测及定时处理等操作。

子程序包括电源驱动,键盘输入,对DS18B20和HM1500的读、写以及显示,A/D转换。下面是通过分配单片机的内存,读出经过转换后的DS18B20采集的温度值的程序。

AT89C2051内存分配情况:

TEMPER_LEQU29H ;用于保存读出温度的低8位

TEMPER_HEQU28H;用于保存读出温度的高8位

FLAG1 EQU38H;是否检测到DS18B20标志位

A_BIT EQU20H;数码管个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B_BIT EQU21H;数码管十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因为12位转化时每一位的精度为0.0625℃,我们不要求显示小数所以可以丢弃29H的低4位;将28H中的低4位移入29H中的高4位,这样获得一个新字节,这个字节就是实际测得的温度值。

读出转换后的温度值的程序:

GET_TEMPER: SETB P1.0

LCALLINIT_1820 ;复位DS18B20

JB FLAG1,TSS2

RET;判断DS1820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返回

TSS2:MOVA,#0CCH ;跳过ROM匹配

LCALL WRITE_1820

MOVA,#44H;发出温度转换命令

LCALLWRITE_1820;通过调用显示子程序实现延时一段时间,等待AD转换结束

LCALLDISPLAY

LCALLINIT_1820 ;读温度前先复位

MOVA,#0CCH ;跳过ROM匹配

LCALLWRITE_1820

MOVA,#0BEH ;发出读温度命令

LCALLWRITE_1820

LCALLREAD_18200 ;保存读出的温度数据保存

RET

图 3自动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Fig3.Flowchart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3 结束语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机械化、精细化的不断发展,养殖场对生产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环境控制设备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智能化、网络化、高可靠性的环境监测和调控设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环境控制设备要向更加精确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养殖效果的因素,如季节、环境、品种的不断变化,专家控制系统的引入是必要的。这种控制系统方式既体现了特定品种的猪群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发挥了畜牧专家在畜牧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使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方便、有效。从而有效减轻猪场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养殖难度,改善养殖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诚中.规模化养猪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 刘红林,吕艳丽.现代养猪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 刘俊伏,宗云.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技术[J].河北工业科技,2007,24(4):227-229.

[4] 黄华,牛智有.单片机技术在畜禽舍环境控制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5):185-189.

[5] 林倩,席春梅,赵凤行,等.基于AT89C51的人造气候小系统的研究与模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88-91.

[6] 高美珍.基于PIC16单片机和HM1500的湿度测量[J].电子工程师,2004,30(10):22-2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