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医药行业的看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4 16:30: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医药行业的看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医药行业的看法

第1篇

宏观紧缩政策放松预期增强。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4.9%比上月大幅回落了1.4%,并创下了13 个月来的最低点。由于进口增速的快速回落,8 月份贸易顺差为286.94 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国信证券指出,今年余下的四个月,由于通胀压力明显小于上半年,政府的“双防”政策也转变为“一保一控”,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较上半年有所放松,整体出口环境有望暂时得到改善,预计全年出口增速有望好于市场预期。

大盘蓝筹领跌,中国石油(601857)和中国石化(600028)本周分别下跌10%和9%。两个月来相对强势的中国人寿(601628)下挫8%。银行股纷纷创新低,招商银行(600036)和工商银行(601398)各跌10.75%和6.43%。市场担心房地产降价可能引发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近期永隆银行股价下跌加剧了招行收购永隆的负面影响。高盛周二称,将中国银行股的投资看法,由“吸引”降至“中性”,因中国明年的宏观经济情况,以及净利息收益率和不良货款的前景欠明朗。国泰君安表示,目前银行股7-11 倍的2008 动态PE、平均2 倍的08 动态PB,仍维持对银行股长期增持评级,但短期操作需适度谨慎。

电力股相对较强,华电国际(600027)升0.84%。国家电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通胀压力缓解为电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空间,有关部门可能在今年上调电网销售电价。证券类股票强于大盘,中信证券(600030)上涨2.21%。证监会网站9 日了《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实质上暗示,融资融券的法律障碍正在逐步消除。

第2篇

黄炳明先生出生於一个经商家庭,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二代接班人,其父亲黄定中先生更於四十年代以十七之龄在家乡创立事业,经营贸易,开办工厂K常称自己为“动物”,工贸K进。辗转间五十年代来到香港再次创业,经营洋行进出口贸易,K在1960年,已在港澳两地开设工厂,经营化纤、塑胶、机械、绳缆、五金等多方面产业,生意渐具规模。黄炳明先生在家中排行老大,几乎是从小学起,每逢暑假严父都要他到公司帮忙由低做起,跟随着父亲学习经营工商。年少的他,颇有经商天赋,在父亲的支持和提点下领悟得很快。

黄炳明先生回忆说,父亲是一位很具商业头脑的人,也是自己事业道路上的导师,对他的事业发展影响很大。“从小他就跟我说做生意不可单一,要向多元化、企业化发展,因为在市道衰弱期总有一些行业没有受影响的。多元化有利於分散风险互补不足,实现平衡稳步发展。”黄炳明先生牢记在心中,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进军医药行业的尝试。因为不论盛衰期医药都是不可或缺的行业。

源於70年代,黄家的生意已日上轨道,一次,有人问其父亲有没有兴趣做“药”时,抱着“多一行,多一条路”的心态,父子俩决定试一试,从事医药行业。随即,自主品牌“保秀丽”应运而生,成为减肥茶品牌之始祖。敬业乐业的黄炳明先生对医药行业兴趣逐渐浓厚。

1979年,新明药行成立,黄炳明先生负责前线工作,开始零售、批发中西药品的业务。刚开始为了打开市场,他们曾挨家挨户地去上门推销,做市场调查,收集反馈的意见,最终销路逐渐打开了,K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网络。1994年新明药行改组为有限公司,K得到欧洲药厂的委,成为其亚洲区总。

後来,随着事业的发展,为减低成本,提升竞力,他开展药品的包装和生产,实现了产销一条龙服务模式。为增进相关的学识,在1999年更报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药管理学课程”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分析理论与技术培圳”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後,中药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黄炳明先生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发展C遇,未来行业也许会出现一个整合期。“每个行业竞都非常激烈,但无论从事哪一行,就像父亲教导我的,诚信是最重要的,特别是药,关M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所以我们始终要保持自己的品质和信誉,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这是黄炳明先生一直坚守的原则。

一路学习,一路历练,一路收获,他在事业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一诺千金 推动药行商会发展

因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兴趣,黄炳明先生选择了医药行业;而因为一句有意的“玩笑”,他信守承诺,为香港药行商会尽心服务,而这一坚持就是差不多十年的光阴。

故事源於十年前的那次聚会,早前就非常欣赏黄炳明先生才能的老理事长S凝鎏先生,故意向他“大吐苦水”,说经营这样一个庞大而历史悠久的商会特别不容易,自己年事已高而s没有人愿意接手,许多人手、租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吃力,若实在不行便只有将商会会所捐赠给慈善机构。K投石问路地询问他的意见。耿直的他悉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美陷阱”。老理事长心有神会地对他说:“呀!你f得很Γ既若如此,那下一届就由你来负责吧!”就这样在老理事长的再三邀请和勉励之下,黄炳明先生答应了下来,更R上被x任楦崩硎麻L。

香港药行商会自1938年成立至今,已有77年的历史,是香港药界最广义的商会,其会员包含中西药u造商、药行、药房、出入口商等,涵盖了整个操作链和整个产业链,是一行一业的专属商会。在社会经济环境困难的成立初期,商会先贤们便致力赈济拿癜煅А⒖设泳棚、创设诊所、赠医助药,服务病患者不计其数。四十年代末更成功取港府免除成药税,造福全港患者,影响深远。

黄炳明先生担任理事长以来,秉承商会“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时刻谨记自己的承诺和肩上的责任,带领仝人为商会开拓更广阔的天地作出了许多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早在十几年前,黄炳明先生就意识到,要推广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必然要借力其他行业,利用到各类资料信息,那麽信息流将会是必备的。他言:“如何利用信息流、IT科技加速行业的发展,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中医药文化,刺激中医药行业的消费,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於是,香港中医药信息化中心於2009年在香港药行商会与职业训练局合作下创办,旨在推动和统筹中医药与电子或资讯科技的跨界发展的计有工程学科、资讯科技学科、应用科学学科。它的成立意义重大,一是为同业搭建了一个既可内部互动,又能与全球传统医药的互动大平台;二是通过共享全球一体化信息流,让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医药文化,从而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地位,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正是今天所v的大健康产业。

商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黄炳明先生一直在用心考虑的问题。香港的药品一直以其品质享誉海内外,如何利用好这个优势振兴行业发展呢?黄炳明先生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互联网发展迅速,我们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发展,做出新的尝试。”未来,他计划打造“实体店+电商”的发展新模式。“内地现在开发了许多自贸区,加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发展的机遇,因此我想将实体店与电商综合起来。”

目前,药行商会申请通过了BUD基金,借力这一点,他希望一方面能提升和促进本地药业及保健食品业防伪技术、以及发展内地市场,他分析说:“品牌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不只做产品的生意,我们应该向产权迈进。”另一方面是利用该基金为商会赢取一些发展平台,扩大用妗

此外,他还参与了许多书册的主编和出版工作,例如主编《香港药行商会会员名录暨商贸资讯》及生产力促进局之《本地药业及保健食品业]册、检测及内销政策指南》等,为大家提供便捷的指引,最近也筹划出版香港(港派)医药文化史一书。2010年,他负责出版了老师罗集鹏教授编写的《香港中药习用品种》考评与鉴别一书,对中医药界极具参考价值。

一诺千金,黄炳明先生为行业奉献了全部心力,带领香港药行商会一步一步持续向前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继续前行,吸引更多的力量将中国医药文化发扬K传承下去。

薪火相传 培养年轻後续力量

现在,香港药行商会已走过了77个春秋,然而也面临着与香港其它许多社团一样的问题――入行的新人少、会员老龄化。黄炳明先生清楚这是个需要刻不容缓地去解决的问题:“任何一个社团,只有年青人不断加入,才会延续下去。”

医药行业多数是家族式经营,很多老品牌都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正如几十年前黄炳明先生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家族生意的第二代传人,如今又由孩子们接力一样。K且商会会员都是商号而不是个人会员,因此如何引导和培养年轻梯队,对品牌、对行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於是,他心中有了在香港药行商会成立青年部的想法,K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在黄炳明先生的倡导组织下,香港药行商会青年部於2012年成立。青年部成员由商会年长的一辈提名推荐,既可以是各自公司的人员,亦可以是他们的後辈,由他们组成商会的执行部门,直接向理事会负责,即直接参与理事会的活动。黄炳明先生非常注重对年轻力量的锻炼,给予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例如去老人院药、为地^选举提供相关x工服盏鹊取K解释说:“成立青年部,是为了将年轻一代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多了解、熟悉香港药行商会运作流程,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为他们以後进入行业或接手事业做铺垫,让企业文化得以传承,避免断层的现象出现。”

第3篇

黄彦正社长主持会议。黄社长简要回顾了《上海医药》风风雨雨走过的近30年历程,汇报了杂志近阶段工作,尤其对领导班子调整情况作了介绍:我国抗生素专家张永信出任总编,孙秋华、陈保华增补为副社长,顾问、编委人选作了变动;对杂志主管单位更换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情况作了说明。

针对同类杂志竞争激烈和《上海医药》目前状况,在黄社长的主持下,新一届领导班子首次会议围绕《上海医药》杂志的作用、定位、内容以及发行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领导纷纷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朱宝泉顾问认为,《上海医药》杂志走过了近30年,不容易,在行业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是一本比较好的科技类杂志。《上海医药》的办刊宗旨“通过工、商、医多层次的沟通,及时提、销、用全方位的信息”是有特色的。《上海医药》在坚持现有办刊宗旨的前提下,要走一条独特的办刊路子。

会议上,陈保华副社长、张永信总编等都谈到,《上海医药》应进一步做到名副其实,要反映上海医药产业的情况,要从医和药的结合上重点宣传上海品牌药物,宣传上海地区名优药品、拳头产品,促进上海医药行业的发展;要反映上海医院在合理用药、老药新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研发、供销、管理等方面情况,配合医药行政主管部门为医师和药师(包括药店的执行药师)正确规范地用药提供培训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杨苏鸣顾问希望《上海医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一些外延活动,如请专家授课促进正确用药,如协助企业新药推介开展学术营销,如促进从新药开发-放样-临床全过程的企业和医院的结合。

老社长陈统辉回顾了杂志走过的近30年,语重心长地说:“《上海医药》要以办刊宗旨为指导,精心组织稿源。关键是要对原有的思路、组织方式、工作方法有所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使栏目和内容更适合主要的读者和潜在读者。”他认为有计划地、超前地组稿、约稿是提高稿件质量,办出有特色杂志的关键。

与会人员根据《上海医药》目前的发行情况及杂志办刊宗旨,认为应采取积极措施,将发行范围适当扩大。

第4篇

孙博士具有医学和商业管理双重学习背景,曾就读于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和得田纳西州立大学商学院,并于1999年取得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以全A成绩获得MBA学位。这种双重的学习经历,使得孙雅娜能够以更加专业的眼光看待医药行业股票的沉沉浮浮,并以高超的商业智慧精准投资。

在中国最初的股票市场中,一片混沌,毫无基本面分析。一些投资专家们也是凭经验和直觉给股民以指导。孙雅娜进入这一领域后以深厚的专业素养,潜心专研,建立了中国A股市场中医药股票分析的基本框架,至今中国A股市场中的医药股票研究仍然是基于孙雅娜博士当初建立的行业细分标准和分析系统,她在这方面的成绩得到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当时市场中公认的最好的医药股票分析师。虽然她离开这个市场转战财富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市场上的医药分析员仍然在借鉴她早期的研究报告。

根据孙博士的研究,我们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来待现在中药企业的纷繁乱局:对于一些高端品牌中药企业,毛利率一般比较高。如果能达到80%、90%这种原材料的波动对他们的影响可能相对小一些。但对一些普通的药,竞争比较激烈的普药型中药的话,那他的影响相对大一点。对于一些老字号企业而言,他们对药材的管理都是几十年做下来的,都有一些经验在里面,会做一些像蓄水池一样的库存管理,药材价格降低的时候多进一些,高的时候少进一些,所以这种药材价格短期来看对企业的明显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尤其是中报已经披露的中药企业。

同时中药行业是目前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共同受益者,成长性最好。那些具有知名品牌,拥有中药保护品种和致力于中药研发的企业是个人和机构投资的重点。孙雅娜博士曾经提到的同仁堂,具有强大的品牌壁垒和良好的成长性,市场估值合理。天士力也得到了“短期中性、长期推荐”的投资评级,目前该股的市场期望值较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的新药跟进情况。

孙雅娜博士对于中药行业的敏锐洞察力在2004年就初露端倪,那一年,她参加了优质医药企业和机构投资者互动峰会,这次峰会是由《证券市场周刊》牵头,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QFII、基金公司、保险机构、证券公司投行部、自营部、研发部共同参与的,可谓各路精英齐聚一堂。精英们与数家医药企业负责人对优质医药企业未来几年的成长性以及价值实现方式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会上各个金融机构老总都进行了发言,

孙雅娜当时作为知名医药分析师对老总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指出了几家国粹药代表企业具有的共性。第一,都是资源型的企业,在品牌或者产品上具有不可复制性;第二,都走上了营销道路,营销渠道正在重整和再造。这两点都会成为未来的盈利爆发点,为股东带来巨大回报。这些企业后来证明,确实为投资者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孙雅娜认为投资国粹药就像抓住慢慢致富的机会,而实际上财富的爆发可能很快。我国医药企业有5000多家,但多、小、散、乱,导致资源过于分散,过度竞争、重复建设严重,因此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就成了企业规模化扩张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业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这些重组并购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机遇。

长期以来,孙雅娜都在关注中药行业成长中的龙头公司或者大企业的公司,这类公司有几个点可以供投资者把握。一个是要有比较好的管理层,重要的是能够把握行业的趋势。其次要着重于研发,看是否舍得为公司长期发展进行研发方面的投入,表现就是有足够的产品。第三点就是要有一支能够指挥自如的销售队伍,这个销售队伍可以帮助公司把研发出来的产品转换成销售收入,这样可以降低他的估值,因为有这种持续的成长性。借助上述三个因素,管理层、研发、销售这三个因素把业绩做上去,才会有足够长的时间来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第5篇

吴鹏飞:此次三中全会对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改革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它解决的是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制度性制约因素。因此,在三中全会公告和相关细则出台之后,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这正反映了公众对于三中全会所引领的改革方向的认同。具体到对市场的影响来看,我认为近期的上涨更多的是市场对于改革向好的情绪的反映。

记者:2013年,A股市场走势分化,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冰火两重天。对于2014年A股市场主板和创业板整体走势,您有怎样的看法?

吴鹏飞:今年以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行情分化是明显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板块分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从更深层次来讲,它反映的是转型阶段的经济特征,即代表转型方向的行业机会和传统产业机会之间的差距。

2013年的板块分化是这一趋势第一次的集中表现,在中长期内都将延续这样的趋势。

除此之外,今年创业板和中小板的高估值还和A股市场出现的杠杆性投资环境有关,今年是A股第一次在市场出现机会性背景的情况下,加入了融资融券和期货的做法,并且在较大范围内运行,因此短期来看,A股的估值已经从基本面分析发展为资金的推动,加杠杆从幅度上加剧了这种波动。因此,未来,我们会更多地从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来做考虑。

记者: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角度来看,您觉得明年哪些行业增长潜力较大,有望成为领跑者?哪些行业和板块有投资机会?

吴鹏飞:2014年,我们仍然坚持转型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过去的几年里,经济从原来的周期性增长转变为调整,而医药、TMT、传媒等行业也在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

经济进入了一个大的转型周期,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繁荣、复苏来衡量所处的经济周期。在这个阶段,如医药、TMT和环保等代表转型方向的行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未来,一方面,代表转型的行业利润会出现明显增长;另一方面,蓝筹股的估值洼地效果也将为资金配置提供机会。因此,从方向上看,投资者应当选择符合转型方向的成长性行业,但同时,出于防御性策略的考虑,也可以配置一些具有估值机会的蓝筹股。

记者:从估值的角度来说,目前一些行业股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从资金偏好来说,却颇受冷淡。比如白酒行业、医药行业近几个月来表现较为平淡,似乎资金情愿炒作受政策利好却毫无业绩的概念股,也不愿意进入估值较低的板块,对此您怎么看?

吴鹏飞:这恰恰反映了转型阶段的行业分化趋势。转型期间的行业分化并不同于繁荣期间的板块轮动。今年是转型行业第一次出现的机会,我认为方向的选择比性质的认同更重要。现在传统产业还有业绩,但随着转型行业利润增长点的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将逐渐走向没落,不再被市场所认同。投资轮动的逻辑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估值的高低并不是投资的主要理由。

具体而言,医药行业受近期医改政策影响较大,医药行业的发展、医疗改革政策的落实,都将为医药行业提供新的动力,特别是催生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发展机会。而白酒行业由于受去年政策环境的影响,估值下降比较明显,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记者:今年以来,央行对货币的投放一直偏紧,一度引发市场对货币超调的疑虑。您如何看待对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走向?

吴鹏飞:从今年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对于经济转型的理解和政策取向是准确的。应该说,传统产业的发展一直与货币过度投放有关,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转变实际上是由整体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所决定的,而这种偏紧的状态,正与我们的转型阶段相匹配。因此,我认为未来整个资金面不会再回到宽松的状态,而是中性偏紧的一个状态。

另一方面,央行的货币调控由过去的数量管理向着价格管理的方向转变,即从货币投放额度的控制向着利率管理转变,以利率管理来引导货币投放效率。2014年,资金面会维持当前的格局,以配合转型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微调,但大体方向不会改变。

记者:由您管理的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目前正在发售,能否给投资者介绍一下您的投资风格和理念?

第6篇

[关键词] 化学原料药;产业升级;政策法规

[中图分类号] F426.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139-03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n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dustry in China

DAI Kaijin HU Wei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The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dustry of China has already begun to transfer from the low-end intermediate of extensive production form to the high-end fine production, but it is still at the bottom of the value chain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refore industry upgrading is the inevitable course. In order to promote industry upgrad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seek ways and means of upgrading.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current primary task and work focus of the government is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market and curb irrational new capacity,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have a long-term perspective of encouraging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urther enhancing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fundamentally.

[Key words]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dustrial upgra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近年来,随着化学原料药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原料药企业已经开始从生产粗放型的低端中间体向精细型的高端产品转变,不断向下游供应链延伸和转移,国内深加工能力在逐步增强。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积极获取国际认证,原料药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上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无论是在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还是整体实力等方面全面落后于国际上优秀的原料药生产商,甚至在许多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医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低端原料药,行业整体,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政府部门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有关人士参考。

1 把严格执法、保证公平竞争作为当前产业升级的首要任务[1-3]

随着新的《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强制实施及GMP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颁布,我国医药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总体上已经比较全面了,要求也比较高,已基本向发达国家看齐。但严格的法规必须要严格的执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不仅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反而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长期以来,原料药行业各种违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比如说少数原料药生产企业没有严格按照GMP规范生产、违规采购不符合要求的原料生产原料药、违规排放污染物或外购不合格原料药充当合格产品、没有原料药生产资格的化工企业违规生产劣质原料药并进行低价销售、制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采购低质原料药等。这些违规违法行为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采用不正当手段降低了成本,然后低价倾销,严重损害了正规生产厂家的利益,使得他们为了生存,被迫跟随降价;另一方面影响了我国原料药的国际声誉,对我国原料药行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违规违法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严重打击守法企业的守法积极性,优秀企业无法通过合法经营脱颖而出,行业根本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大幅增加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真正实现企业优胜劣汰。这也是行业发展和实现升级的基础。

2 把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不合理的新增产能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工作[4-5]

我国原料药行业产能过剩,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诟病,而且这种状况还有从老品种向新仿制原料药蔓延的趋势。产能过剩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严重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能源和资源,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微薄的利润;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引起的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和阶段性低价竞销严重破坏了经营秩序,不仅因企业自相压价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也因恶性竞争而蒙受巨大损失,难有发展后劲,行业升级更是无从谈起。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原料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政策上限制或禁止产能过剩产品扩产和投资,结合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制订过剩产能淘汰目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指导原料药产业健康发展。事实上,在这方面政府已有所动作,如2005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维生素C(VC)和青霉素原料药列入限制类项目;2006年二者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版)》;2008年VC又被列入工信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8年版)》国家限制类投资项目,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中,VC、新建青霉素工业盐、6-氨基青霉烷酸(6-APA)、化学法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等大宗原料药均被列入“限制类”。但是2011年,健康元已经公布将7-ACA扩大产能,达到1 800吨,联邦制药也明确将扩产1 200吨,鲁抗医药已经扩产900吨。此外,华北制药6-APA车间改造转产7-ACA已经完成,并将投入11亿元用于扩产,最终将达到3 000吨产能。由此看出许多企业赶在政策之前突击增加产能,国家的限制政策显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政策有必要防患于未然。比如对原料药品种的审批应制订审批升级制。某一产品的生产审批其要求是逐步提高的,难度是逐步增加的。具体措施为:①对首次在国内生产的优秀原料药品种实行鼓励政策,给予一年以上的市场独占权(这一点类似欧美首仿药的180天的市场独占权)及一定时间内的税收优惠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等相关优惠政策。②对前3家该品种的生产企业申报实行支持政策,简化程序,减少审批部门和相关手续。③对于后10家此品种的生产企业,实行限制政策,除工艺技术水平有提高的之外,对新增产能必须进行严格的产能情况调查和全面的论证,在审批部门上要有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门的批准,必要时需要上报国务院,从而提高后进企业的进入门槛,而10家以后的企业申报,除工艺技术水平提高的之外,一律不予批准。对于产能已经过剩的品种要制订落后产能置换制。借鉴国家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经验,制订过剩产能的年度淘汰目标、计划并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加强督察。不再核准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过剩原料药项目,地方要新上此类项目必须以削减当地落后企业的产能为前提,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甚至可以考虑实行生产配额制。

其次,加强行业主管与地方部门的统筹协调,注重发挥地方积极性。削减产能直接影响到地方GDP及财政收入,因此企业所在地的政府的态度对于能否真正减产能影响重大。为回避行业监管,很多企业偷梁换柱采取了“化整为零”,名义上检修实为扩建,部分地方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违规审批放行,导致国家的产业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及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是抑制产能过剩和避免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但鼓励兼并重组不能过多的依赖行政手段,而是要制订相关政策,我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可以为制度的制订提供参考,原料药企业内部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持股,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谋求共同发展。原料药企业由于面对国内客户是国内制剂企业,双方是客户的关系,存在合作的基础和联合的可能性,原料药企业在国际合作方面拥有优势,制剂企业在国内拥有市场,双方有一定的互补性,国际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向国内转移和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二者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行战略组合有利于两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否则,如果原料药企业或制剂企业通过新增产能的方式向对方领域发展,必将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对行业的伤害是严重的。

3 把人才战略作为产业升级的根本战略[6]

我国原料药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和造就了许多管理、技术和营销方面等多方面的人才,但总体上,原料药行业的人才相对发达国家是比较缺乏的,而且缺乏是全面的,一是在政府监管部门中,总体上缺少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熟悉整个行业和国际管理规则的管理者;二是在行业内缺少高瞻远瞩、知识全面、具有战略眼光和经验的企业家;三是缺少熟悉国际研发趋势、了解发达国家医药行业政策并在新药开发拥有丰富经验的领军型科技人才;四是缺乏熟悉美国FDA和欧盟COS认证的专业人才;五是缺乏具有发达国家主流医药市场营销经验的营销人才。此外高素质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与敬业爱岗的技术工人也是企业迫切需求的。

原料药行业人才的缺乏,总的来说是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整个国家的政策环境所决定的。原料药行业的人才战略首先是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行业管理者,制订符合国际惯例和国内行业特点的办法与规则,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保证政策切实贯彻执行,逐步规范,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使更多的优秀企业家能够脱颖而出,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完善企业家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从社会引进优秀的企业家的力度和深度,防止在管理上的过度干预或管理缺位,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切实保障企业自主经营;其次通过优秀的企业家制订合理的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形成企业人才的合理分布和正常流动,从而引领行业的发展;再次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制订鼓励企业科研投入的政策、加强资金的监管和保障科技人员切身利益等手段,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达到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的目的。

4 把科学技术进步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7]

把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原料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首先是增加政府部门科研投入,落实科研投入高增长的机制。我们常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科研投入的主体,这对一个优秀的、成熟的企业来讲,是正确的,但目前对于我国企业和所处的整体环境来说,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应该说我们要去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投入的主体,而鼓励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加政府的投入,体现政府的意志。从印度和日本原料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情况看来,政府的高额科技投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看,增加投入也是必须的。其次,要加大对企业科研投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力度,促进企业开发、引进和使用新技术。我国已经制订许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办法,比如规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技术开发费可按150%抵扣所得税等,但总体上讲还不够系统,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大。第三,鼓励社会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投入科技创新,制订对产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投资活动的奖励政策以及投资失误造成损失的补偿政策等。这也是国家一直所倡导的,也实施了税收减免等一些政策,但总体上来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还是缺乏的,特别是对投资失误造成的损失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政策。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制订的促进海外投资的相关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台湾2005年制订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2005年修订版),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对经管理部门核准的海外投资,按海外投资总额百分之二十提拨国外投资损失准备,供实际发生投资损失时充抵之。该政策有效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对外投资,如果我们在促进社会资本进行科技投入上制订一个类似政策,有可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四,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这方面广东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广东省是率先提出并实施产学研联盟、产学研合作的省份,并且还率先实行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成立院士工作站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全国创立了一个典范,其成果已在国内部分省市推广。第五,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5 把提升原料药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根本保障

需要提升原料药行业的战略地位基于以下几个原因考虑,一是原料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保障,具有国家战略地位。二是原料药行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都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过度地强调发展高、新、尖的行业是不现实的,选择一些相对成熟,技术难度并不是太高,进一步发展可以成为高、新、尖的行业,是符合现实客观条件的正确选择,原料药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列,虽然由于缺乏有序的发展,使得行业的利润率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但原料药行业的整体利润率相对还是较高的,提升的空间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合理规范,其前景是广阔的。三是国际原料药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四是部分原料药的生产存在较大的环保风险,必须加强管理。

提升战略地位的主要措施有:①制订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业布局。②在重点领域集中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及全社会的力量,加快推进,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③政府出资建立原料药行业服务机构,为原料药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④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⑤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原料药的研发和生产,积极鼓励承接国际医药研发外包业务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转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⑥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订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⑦建立原料药国家战略储备机制,加强对抗感染类等各种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原料药的战略储备。

[参考文献]

[1] 王燕梅,于永春.国际纵向分工下的产业升级和竞争优势构建――以中国化学原料药制造业为例[J].经济学家,2009,3:88-96.

[2] 王华锋.原料药产业期待步入正规[N].中国医药报,2008-03-27(B02).

[3] 方剑春.基础原料药仍未摆脱周期性怪圈[N].中国医药报,2009-05-25(001).

[4] 顾丽萍,杨潇潇.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前景与对策[J].上海医药,2004,25(1):15-17.

[5] 刘盈,冯国忠.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制剂出口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24):8-9.

[6] 刘国恩.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142-143.

第7篇

医药市场每年都有大量新产品推出,但能在市场上立足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产品仅仅是昙花一现。在近两年的全国药交会上,大量的企业拥挤在交易会上你争我夺,希望靠成交后的首批进货款和一点可怜的市场保证金,以维持企业的生存。而对于大量的医药商而言,市场推广难度的增加,使他们在选择产品上慎之又慎,生怕因为产品的选择不当,让自己血本无归。

当前市场现状:

一、医药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地供大于求

我国有4979家制药企业,GMP认证使少部分企业被淘汰,但这并没有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改变供大于求的局面。因为被淘汰的企业原本就是无销量、无品种、无推广能力的企业,他们的出局,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其次,已通过GMP的企业在GMP认证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扩大了产能,因此总体产能并没有因部分企业被淘汰而降低。由于GMP 认证使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出现严重短缺,他们多数是靠银行的借贷,才勉强过关,而过关后,却没有资金来进行科研和市场推广。因此真正的淘汰将会出现在GMP过后,医药企业之间将会出现频繁的购并。

二、国家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今年国家颁布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政策,严重影响了部分抗生素企业的销量,如哈药、利君、华北制药等企业,今年抗生素的销量就明显下滑;

到2005年底,将实现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对于大量没有市场开发能力的企业而言,产品将出现无处可销的尴尬局面;

禁止处方药在大众媒体的广告宣传,使得一些习惯用广告拉动销售的企业,无疑像是戴上了紧箍咒。

国家颁布的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但对于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操作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三、消费行为趋向谨慎理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在消费中呈现更加理性的趋势。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呈现个性化发展,得到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消费观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理性,一些常规的营销手段已经难于将他们打动。

四、公众对医药业的信任危机

前几年,一些企业的过度炒作,以及医药行业的不规范操作被媒体不断曝光,社会舆论对医药业的口诛笔伐,使消费者对医药行业缺乏信任。

面对上述的市场环境,大部分企业显得很迷茫。一些大企业由于机构庞大,成本居高不下,融资渠道又受到国家宏观调整的限制,资金出现困难,难现往日在高空媒体上一掷千金的豪气。一些中型企业受到的压力同样巨大,销量总是没有营销费用增长的块,GMP认证已经消耗大量资金,已没有太多能力去研制新产品了和市场推广。小型企业则完全在生死线上挣扎,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

有位哲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市场的变化是永恒的,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使之能更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才可能取得成功。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医药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明天的路将何去何从?以下是我们对市场发展方向的一些看法:

一、通过“专业化分工”打造企业专业优势,降低市场运作风险

“专业化”要求企业放弃没有效益的“大而全”,集中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中国的制药企业无论大小,总是有自己的科研、生产、营销推广等部门,所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造成资金分散。其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可以砍掉那些没有竞争力的部门,这些工作完全可以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

在八十年代的制药企业,企业一般有供销科。到九十年代,就分为销售科、供应科,然后逐步演变成营销中心(公司),内部工作更加明细。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太极集团,年销售额15亿(仅工业销售),其销售系统的人员将近两千人,划分为产品、策划、营管、客户、行销、售后、广告、医院、OTC等几十个部门。太极集团近几年能连续成功推出“曲美”、“睡宝”、“补肾益寿胶囊”等产品,就是依靠这些专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在“曲美”上市的初期,前后有近千人参与了相关推广工作。这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是绝对没有能力组建如此专业化的机构来为产品的推广服务。

那么,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怎么办呢?是继续以前的低水平的策划推广?还是坐以待毙?唯一的出路就是顺应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笔者有个朋友,自己有一家公司,十几位员工,没有庞大的厂房,没有办公楼,仅仅有两间实验室,专业做多肽类药物的研制,新产品拿到批文后,就转让给其它生产企业,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净利润,目前在多肽类药物研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个例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你没有更多资源去做从药品研发、生产、策划、营管、推广的全程工作,那么你只需选择在新产品开发、低成本生产、高水平策划或高效率推广等其中的一个环节做到最好,就可以在市场上立足,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化优势。

找到自己的优势,回避劣势,把优势做到极致,就可以成为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不要凭“经验”和“感觉”做营销,要逐步树立科学、务实的营销观

很多企业在做决策时,大多缺乏严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分析,许多营销管理人员仅仅凭借过去自己在市场一线的经验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往往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后果可想而知。这些营销管理人员已经习惯于在办公室里听取汇报来了解市场,而不愿深入市场一线去听取客户、消费者的心声。脑白金的缔造者史玉柱,他的办公室就是市场,他常常一个人走访药店,和营业员攀谈,也常常让自己扮演成一个消费者,设身处地体会消费的感受。脑白金的成功就是来源于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用科学的营销思想去分析市场。太极集团的掌舵人白礼西,一个销售近15亿元的大企业董事长,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去走访市场,和一线业务员座谈,太极集团许多重大的营销理念和营销决策就是来源于白总在走访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作出的。笔者曾经在太极工作多年,见证了太极就是靠这种务实的营销作风,一步一步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

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还要有科学的观念。笔者在操作一个口服痔疮类产品时,在初期,也是凭借经验,在药店促销工作上制定了“抓大放小”的营销策略,让业务员将工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成都市区的20来家大型药店,可实际工作没有体现预期效果,重点药店和普通药店的销量相差并不像其他产品那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实际走访药店,和业务员的反复沟通,最后发现:由于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靠与外用药的连带用药来实现销售,而外用药基本都是几元钱或十几元的低价位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地点的选择上并无过多考虑,而是采取就近的原则,因此销量呈现平均化的趋势。就此,我再也不敢凭借一些理论或经验来决策,所有的行动要根据产品和目标市场的特点来制定,这就需要你必须树立一个科学、务实的营销观念。

三、抛弃低水平的模仿,在创新中求发展

如今市场上一旦有成功的产品推出,过不了多长时间,从名称、包装都近似的产品就跟着涌上市场。许多所谓的营销大师,还称之为跟随策略,低质价高,终端拦截,这完全就是一种无赖营销,就像寄生虫一般。在这种低水平的相互模仿中,国内市场正在被外资企业一点一点蚕。这是中国医药行业的悲哀。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医药市场;营销渠道;设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80-01

由于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农村医药市场的偏向,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关注农村医药市场,但由于农村医药市场的独特性也使得很多医药企业不敢轻易涉足。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顺利的进军农村医药市场,显而易见的就是不能生搬硬套城市医药市场的模式,只有立足于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根据医药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构造出一个适合医药企业的好的模式。

1我国农村医药市场自身的特色

(1)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了与农村医药市场相关的网站试点,2005年同时也展开了农村医疗合作,这就给农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2)农村药品的消费结构是递减式的。在对药的需求量以及消费金额等方面,农村医药市场的消费结构都是明显的递减的,其实也就是从省会城市到边远城市逐层递减。与此同时,农村患者对药的需求数量以及价格的选择方面也远低于城市水平。

(3)农村医药市场的特性。在相对城市而言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私人的小诊所以及零售药店占大多数,而且各个县级城市的零售药店更多,药品的零售主要是通过药店的方式传递给患者,除非是一些重大疾病患者才会去医院购药,而这与大城市是有明显区别的。

(4)各个私人的医务室以及药店才是市场的主流。一个县医院虽然是这个县最权威的医疗机构,但是人们只有遇见像小诊所无法治愈的疾病时才会想到县医院。所以各乡村医务室以及药店才是市场的主体,才是医药营销机构应该重视的场所。

2有关农村营销环境的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营销需要注意的宏观环境其实就是那些会对企业的营销产生影响的主要社会力量,这里面需要重视的就是国家的相关政策等等,它们对企业的管理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1)政治环境。①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依赖,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稳定的经济以及政治环境为农村医药市场的扩大奠定了良好地基础。②医药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使得与医药产业相关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③国家现在对农村医药行业的关注度明显提高。2006年,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同年召开的两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国家将会大力投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也会加强投入与重视,都能说明国家对三农愈发重视,农村医药市场的规模必定会越来越大。以上的这些措施,都有理有据的说明了国家对农村医药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2)经济环境。①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完善,经济实力与以往相比显著提高。②这几年医药行业的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医药行业逐步走向正规。③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实力与收入也得到显著提高,农民对医疗用品的购买力也与日俱增。

(3)文化环境。对于农村的文化环境的分析可以主要从农民的消费习惯方面来进行说明。①农民对于药品的价值取向。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考虑最多的首先是价格,第二才会考虑疗效。由此可以得知那些价格不是很高疗效却还不错的药品才是农民的首选。②农村患者对于疗效的认识。对于农村患者而言,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就是好药。他们一般很少会关心这到底是中药还是西药,毒副作用关心的就更少了,而且他们买药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难以忍受病痛的时候,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见效的快慢。③农村患者如何判断价格的高低。他们的判断标准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是否是新药并不是他们关心的内容。第二个就是自己的支付能力。

(4)技术因素。从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了解到,适合于在农村销售的,主要是一些普药。①普药指的主要是在1990年刚开始的时候,主要在农村市场销售的中成药以及西药。②新普药指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95年以后上市的一些新型品种,他们的主要的推广方式是通过医院来向消费者推荐,进而能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③大普药指的主要是近几年内,一些好的药品原先并没有好的销量,但是他们通过在各大媒体播放自己的广告,进而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的药品。

2.2行业环境分析

在分析我国农村药品的销售所面临的环境时,用的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分析模型。这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它们不同的变化,最后从而对市场的竞争能力产生影响。

(1)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减少以及单位产品的价值的提高。

(2)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消费者主要通过自身的压价以及要求医药公司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服务水平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定价能力。

(3)新的竞争者带来的威胁。新的进入者带来新的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者,他们将会对现有的已经瓜分好的市场进行重新瓜分,这就增加了企业竞争的能力。

(4)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也有可能因为某种共同点进而会成为竞争者。

(5)行业内部现有的竞争。在农村医药市场,来自同行的竞争是最激烈的。

3对于我国农村医药市场的一些设想

如前所述,农村医药市场跟城市医药市场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意味着不能将应对城市的营销办法直接应用于农村市场。

对于农村医药市场来说,药店零售占绝大部分,而且到医院治疗的一般都是患了大病的患者。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销售终端是药店跟医院的情况需要分开讨论,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分开讨论。

(1)处方药农村销售的设想。

当前处方药的销售主要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处方新药跟处方旧药。由于农村的购买力较低,所以处方新药在农村使用较少。此处只讨论处方普药营销渠道的构建。

①直控终端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医药生产商直接将药品销售给医院或者药店,通过这种方式将药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②区域分销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医药生产商通过中间商,才能使得消费者得到产品。

(2)非处方药的农村营销渠道的几个设想。

非处方药指的是消费者可以不通过医生的处方直接购买的药品,而且一般不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

①区域。非处方药通过区域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市场的迅速占领。

②批发商+连锁药店。这种复合型模式主要适用于比较大型的企业,可以比区域更迅速的实现对市场的占领。

参考文献

[1]姜天宇,石春生.医药企业农村市场开发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3,279(4):174-176.

[2]李丛选.向第三终端进军.医药与经济,2000,8(2):20-21.

[3]雷银生,胡晓亮.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7,357(4):97-98.

[4]金永江.新农合要建立稳定筹资机制[J].卫生与健康,2007,3(1):3-4.

[5]李丛选.再析第三终端[J].医药与经济,2000,9(2):31-33.

第9篇

在2013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整体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此次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逆势再创19年来新高,以158.8亿元收官。与食品、饮料、白酒等行业的争相豪赌相比,曾经作为投标“大户”的医药企业参与央视黄金广告的热情正在逐年减退。在参与招标的251家企业中,仅云南白药、北方医药和广州药业3家药企的中标金额进入前100位。药企中标金额共计3.7亿元,较之去年的7.02亿元锐减了47.29%。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新医改推进,医药市场格局不断调整,零售终端增长乏力,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营销效果在不断下降,这使得药企在营销战略上谋变,此外受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让药企更为谨慎。

“前段时间行业探讨OTC药品广告禁令方面的话题比较多,且不论这个“禁令”是否执行、如何执行,大家不免会对以后的营销策略和传播模式进行思考,尤其是一些多年来青睐于广告轰炸的OTC药企会考虑的更多,比如说营销策略是否会向更务实的业务层面转型,营销传播是否会向专业媒体、新媒体方向转变等等。”西安汉丰药业市场总监孙辉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

“新媒体将是未来医药行业营销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羚锐制药市场部产品经理吴延兵认为,但也不能盲目崇拜,企业应该结合产品的属性,企业的资源等方面,来综合考量是否投放新媒体,或者说制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互补的策略。比如说,完全是处方药的企业在新媒体的选择上就要有所慎重,或者不选择,在他看来,OTC企业选择新媒体的空间会更大一些,如对新媒体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可以尝试在继续投放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适当留一部分预算在新媒体上,通过实践检验新媒体在传播中带来的效果。

令人欣喜的是,在新媒体上已经有不少医药企业探路者的身影,包括盘龙云海、滇虹药业、桂龙药业、葵花药业以及马应龙在内的药企都已经初尝了新媒体营销的甜头。例如在视频营销上,马应龙药业早在两年前就尝试通过UGC内容进行病毒视频、微电影营销,盘龙云海定制优酷土豆“金牌大剧”,滇虹药业康王娜么杰出“舞动中国”整合营销活动,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医药品牌开始尝试视频营销这一模式;在微博营销上,羚锐制药通络祛痛膏、小羚羊退热贴两个产品开通了新浪微博,借助微博平台,两个产品微博先后开展了线上的微博活动,并与节日联系在一起,形成“传递贴心关爱”的公益性话题传播。在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均开展了“传递贴心关爱”的公益性话题传播,吸引近上众多网友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快克药业总经理何天立看来,新媒体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医药企业追捧,主要是由受众的变化比例所决定的,只要新媒体的受众增长,其重要性也必将增长,企业的重视程度也自然而然增长。

“新媒体营销是医药品牌传播大势所趋。”宛西制药品牌总监杨玉奇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加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医药企业特别是OTC企业营销传播方式正在面临新的改变:从关注到观望,从尝试到策略转型。这些改变在近两三年已经发生了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会有更大规模更实质性的改变。

医药电子商务将继续深入发展

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十二五”规划明确希望医药电子商务企业成为推动国家医改的有力工具。“新医改”也将扶植网上卖药,将网上卖药作为医疗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2011年5月,商务部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表示:“在创新药品经营模式方面,要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提高药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鼓励规范经营的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网上药店。”

政策的支持加上消费者网上购物日渐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也使得医药电子商务在2012年取得突发猛进的发展。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统计,目前,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质的企业为3739家,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质的企业为117家。具有资质且已上线的药企不超过70家,其余仍在搭建和完善中。在交易规模上,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医药B2C(商家对顾客)交易规模已达到10.9亿元。在今年十分火爆的“双十一”的活动中,华源大药房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就超过500万元,康爱多则达到300多万,销售排行第九和第十的开心人大药房和华佗大药房则分别为100万和54万。

“目前,日常用品、快消品通过淘宝等网站在互联网实现了线上销售,这是电子商务在其它行业上获得了成功,医药产品作为特殊商品,但其本质属性同样属于商品,所以其他行业在电子商务的成功的昨天就是医药行业的明天。同样期待医药产品(包括大健康产品)在电子商务渠道取得成功!”吴延兵表示。

孙辉对此也有同感,他表示,近年来网购盛行,这种快捷便利的消费方式确实受到大家的青睐。随之而来的是,通过网上买药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医药电商与其他行业相比,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近年来也得到了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尤其在今年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天猫、京东等大型专业电商平台的介入大大推动了医药电商的交易量和参与人群。他预计2012年医药电商的规模会突破15个亿。在他看来,随着网购用户的不断增长,购物体验及信任度的逐步改善,其购买范围、购买频次及客单价都会持续增加。

与2011年医药B2C市场4亿元的规模相比,今年已增长近3倍,业内专家认为,医药电商发展空间巨大,预计到2015年,整个医药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大约为150亿元。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有37万家药店,1.5万家连锁药店。面对这个被业内认为是最大的蓝海市场,相信2013年将有越来越多的电商以及线下连锁药企涉足医药电商。

医药行业兼并重组将加速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处于"小、散、乱、差"的格局中,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一直困扰医药行业,既不利于集约化运营和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市场有序竞争。从国际上看,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医药商业集中度都在90%以上,且药品批发整合快于零售,制药会相对滞后于批发。在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

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

据统计,我国有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线4462条。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摸底调查情况,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大约有23%计划在2012年底前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有60%计划在2013年底通过认证,另有17%在2013年底前不能通过认证。截至目前,全国有11%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全部或部分车间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

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卫生部等四部门已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GMP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兼并重组、认证检查、审评审批、委托生产、价格调整、招标采购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明确鼓励和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尽快实施新修订GMP认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