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37: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的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简称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学科特点研究趋势
一 引言
近代以来,由于将社会的进步完全等同与经济数量的增加,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枯竭和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这些现状,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加以改变。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里程碑。会上一改把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的做法,认为环境与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并提出了“在无破坏的情况下求发展”的思想。同年,于1968年成立的罗马俱乐部公开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得出人类的经济将在未来某一时间零增长的论断,即无法取得经济的长远增长。这成为人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逐渐清晰,很多个人和机构都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earce等认为发展作为一个理想社会目标应包括: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健康和影响状况的改善、教育成就、资源获得、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基本自由的增加;Alle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要取得人类需求的持续满意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Pearson从代际公平性的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目前的决策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的能力。世界资源研究所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有效地管理各种资源和资产以求不断增加财富和福利的发展策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完成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重要的报告。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报告同时指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根据可持续性原则加以确定,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
从这一时期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国外。这一时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只见于零散的少数人的认识,还远未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
二 我国各学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情况综述
虽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但由于这一概念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使得人们对于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或评价问题不尽相同。基于不同的学科角度,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以“可持续发展”并含不同学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了文献检索,时间跨度从1979~2011年。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学术文献从1997年以后大量发表,并逐年增加。也就是说,在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是从9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国外相关研究晚了约20年。从不同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发表文献数量看,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文献数量远远高于社会学。从2005年以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文献大量增加,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学角度。下面就各学科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经济学角度
从检索结果来看,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94年以前,国内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增长比较缓慢,从1994年以后增长十分迅速。比较2006~2009年文献数量,尽管生态学角度的研究高于经济学,但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仍将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从经济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多数是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资供需平衡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探寻在环境得以持续的制约条件下,如何使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2003年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认识上,提出可持续的经济是要解决当代的发展与后代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主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解决代内与代际公平问题。2003年以后,开始将可持续发展观移植到经济发展的各领域之中,研究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构建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并提出要以可持续原则来处理经济发展中涉及的各种问题。2005年以后,很多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并主张把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以及政策的引导纳入可持续发展经济途径研究的视野之中,主张以循环经济指导在生态、环境、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经济学角度提出以经济发展成本分析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并综合传统经济的“成本―收益”进行可持续研究,这方向的研究多数属于定性研究,近几年开始了以模型分析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定量研究的探索。
2.生态学角度
由于可持续发展最初是人们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提出的一个发展思想,所以从生态学角度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比较迅速,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文献来看,大量的文献发表于1996年以后,其中1996~2004年的研究主要是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提出从生态学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开发体系。主张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和生态学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2004年以后的研究是从生态承载力和清洁生产等方面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生态农业、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并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属性和生态学原则,对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角度进行了再理解。从研
究的方法上,我国学者多数采用的是1998年加拿大著名的经济学家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概念,该方法通过测算人类对生态足迹的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评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较准确地判定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和状况。
3.社会学角度
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1997年以前从社会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几乎空白。1997~2009年检索的36篇文献中,1997~2005年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系统特征,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认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增长的持续。2005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方向对艺术、建筑、生态农业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得出了这些社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系统论方法,主张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工具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属性,以系统整体观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条件。
三 不同学科的研究发展趋势
第一,从研究的时间进程来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始于1979年。到1994年中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至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
第二,从研究的不同学科角度来看,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是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来的,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向,社会学和系统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提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的交叉综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主流。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集中于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应用于具体的特定区域以评价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很多的学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新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创新体系
1 新型科研机构的内涵
新型科研机构的产生,其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灵活的运行机制、高效的管理机制上,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也有诸多可圈可点的案例。政府层面提出的新型科研机构是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尖兵连”,是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发实力的、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于一体的领军型创新机构[1]。曾国屏和林菲对深圳新型科研机构进行了细致分析[2]。他们发现,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发明专利都来源于企业,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新型科研机构,更可将其划分到创业型科研机构序列中。
新型科研机构在聚焦核心研究领域方面,不仅注重与自身定位相关的国际前沿技术的研发,还加强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科研“两条腿”走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各个新型科研机构加强同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还加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为基本理念,创立了“三发联动”的新型科研格局[3]。实际上,这也契合了当代科学、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有效促进了新型科研机构体制机制创新,为传统科研机构改革提供了积极示范作用。
2新型科研机构的特点
新型科研机构还具有以下共同点。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的第一个共同点在于其考核目标或者内容不同,新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不仅要考察科研成果,如科技论文、专利数量和种类、奖励级别等内容,更加关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社会财富、服务区域创新体系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效率。事实上,之所以新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的目标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立成员以及组织形式有关。由于新型科研机构是官、产、学、研、资五种力量的结合,各利益相关方势必会突出其发展目标或者利益实现途径,因此,新型科研机构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个共同点在于新型科研机构均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即采用商业运营模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践证明,市场化运作模式是最有效率的组织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具有较强的组织激励效应,还具有较为灵活的经营模式、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在为自身发展找出路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如在投融资方面,能够有效引入金融资本,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第三个共同点在于新型科研机构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实现了从科学研究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再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一条龙的科技创新链条,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孵化横贯其中,从根本上解决了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存在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和保障。
3 新型科研机构孵化高新技术的运行机制
新型科研机构与传统科研机构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是在编制管理上,新型科研机构虽然享受事业编制和一定的事业费,但是整个事业编制并不是与某个人捆绑,取而代之的是统筹使用,这在管理体制上为新型科研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也留有极大地的组织变动灵活性,特别是对科研人员管理具有极大的激励效果。二是新型科研机构集创新创业创富于一体,打破传统创新观念的束缚,在管理机制、科研机制、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均有重大创新。从创立宗旨到发展理念,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到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三带”发展机制,从终身聘用制到合同制、匿薪制、末位淘汰制、动态考核制等人力资本管理制度的转换,新型科研机构的运作都显示着极为强大的活力。
新型科研机构在运作模式上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资本运作和商业模式的导入上。新型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特别重视资本要素的引入和商业化运作。从深圳新型科研机构运作特点看,新型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之初就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这是传统科研机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所不能比拟的,正是得益于新型科研机构的特殊体制机制,使得整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更富有效率性。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科研机构一方面积极引入产业资本、风险资本等资本要素,另一方面借鉴成熟的商业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这也使得新型科研机构在科研、产业化、资本融资三个平台搭建上,能够实现科研、产业和资本的良性互动,借助企业这一载体形成一个“资金―科研―企业―资本市场―发展资金”的价值增值循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科研机构资金短缺的问题。
新型科研机构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模式,为科技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出路:即坚持官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新型科研机构将研发、开发、产业化等同步进行,形成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这种运作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科研机构脱离市场的弊病,还从源头上找到了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孵化提供保障。实践证明,新型科研机构运作模式的选择符合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壮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丹.发展新型科研机构 激发社会创新活力[N].人民日报,2012/05/21(013).
[2]曾国屏,林菲.创业型科研机构初探[J].科学学研究,2014,32(2):242-249.
[3]何慧芳,龙云凤.国内新型科研机构发展模式研究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4(7):16-19.
1.语法正确。用于学术交流的科技论文不同于聊天,语法正确是科技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比如,句子要有主、谓或者主、谓、宾。虽然这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稍不注意,就出问题。一个学生投到某刊物的文章,开篇第一句是:“通过对湖南X的系统采样,运用Y分析技术,对X进行了Z等的分析”。我多次将该句改成“本研究对湖南X进行系统采样,利用Y技术,对Z等进行了分析”,学生没有改过来,就投出去了。2位审稿人也没指出来。校稿时,我2次修改,编辑也不采纳。最后定稿时,编辑要求我作为通讯作者对全文把关。我将此作为第一个问题列出来,编辑有点不耐烦,专门来邮件:“稿件最后定稿,只修改原则性的问题”。意思是这样的问题就不要改了。我立马回复:“文章可以不发,开篇第一句没有主语的句子不能不改”。到这时,编辑老师才将这句话改过来。不知我这样是否太较真、太迂腐?但我认为,没有主语或者谓语的句子是明显有语法错误的,不是科技语言。
另外,语法要求还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其他很多方面。如“H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且多样的省份,形成机制复杂,防治难度大……”的语言表达,就写得太随意,第一句的主语与后面带逗号的句子应该不是同一个主语,但形式上逗号后面的主语应该是“H省”。这样,逻辑上是不通的。所以,科技语言的语法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2.使用简单句和陈述句。学术论文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学术论文一般是对科学事实、材料信息等的描述和表达,是对科学分析的陈述、讨论和逻辑推理,是对科学结论、认识的总结和提升。这就要求科技论文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因为尽量使用简单句、陈述句,才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一般单个句子不宜太长,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不宜过多,疑问句、反问句尽量少用。
3.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表达。科技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一般自然科学的论文,由引言入题后,就是事实(现象)描述、分析和讨论,然后就是结论。整个过程的逻辑关系,就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得到科学认识。文章的语言应符合科技论文的这个特征和要求。不宜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如某学院在介绍自然地理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时,有如下一段文字表述:
“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笔者认为这段文字不但脱离事实、空泛,而且漫无边际、不很靠谱。让人读后,很难获得该学院该专业的任何具体信息。介绍了等于没有介绍,甚至还不如不介绍。
4.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科技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很强的逻辑性,经得起推敲。即陈述的事实、分析的问题、论证的理论原理、得到的科学结论等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所以,语言表达也应十分注重逻辑关系。比如前面一句是“(激光)根本穿不透(雾霾)”,后面接着一句“如果激光武器的作用距离是10公里,有雾霾的情况下一下降到1公里”。前后逻辑关系相矛盾。再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学者对XX进行了XX研究(张X,1987;姚X,2005)”。这里引证参考文献,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这样的细节问题,稍作思考,就可以避免。
另外,语言表达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不但逻辑关系明显,还要条理清楚。比如在表述某风化剖面主元素含量特征时,文章中一会儿“自上而下,元素A含量增高”;一会儿又“自下而上,元素B含量降低”。这样缺乏条理,让读者读起来很费力,也不便于自己总结有关规律性的认识。值得注意。
5.语言表达力强。科技语言表达力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十分精炼,二是表达准确。诚如涂光炽先生(我国地球化学创始人)所言:“文字要言简意赅”(给地化所题词的最后一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时,要十分珍惜使用文字,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训练学;研究发展
针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口号的提出,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体育的宣传力度,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据调查,现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整个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学更注重体育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重视体育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但缺乏专业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最后,体育训练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训练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整个体育训练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培养出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丰富,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寻求。
1.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1.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内容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在2003年提出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但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传统理论对体育教学指导和运动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它与体育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它更注重体育训练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精神培养,更是体育科学的精髓。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教育学学科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重视,也注重运动实践训练,研究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而去发掘训练和运动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实践的体育教育学科,在社会的应用中非常实用。
1.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最初出现的时候,被定义针对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学科,换句话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含:“体育”、“教育”以及“训练”,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是体育学、教育学与运动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学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吸收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实际、更全面、更明显。高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项目、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的方向的学科,体育学非常注重体育的推广,完善体育科学体系,优化体育学科结构。综合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更侧重于教育学。通过体育等手段达到学生教育组织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专业课程指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具体内容就是把体育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规律运用到体育训练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偏好,设置适当的训练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运动,以此达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高校体育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包含体育的本质。
2.中国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发展趋势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中国的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获取成功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观众回顾了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更提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从“精英”向“大众”转变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体育教育训练的机制、体育训练具体办法以及体育部门组织形式的改革。世界首号体育强国———美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学生获得。这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战略调整中,需要为高校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服务和发展模式的一些学科,改变其服务功能是体育教育训练的主体。传统来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总体是为培养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人员提供服务。但是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将往辅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向靠拢。纵观世界上的一些体育强国,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在高校中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主要是为了本国或者本校运动员服务,这些专业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春田学院以及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它们都发挥了本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势,充分地为竞技体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随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型,中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从以前的单一培养体育训练员逐步转变体育科学和技术支持。体育教育与训练课程在转化过程中,首先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表现,实现生产的同时。运用体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学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平台,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把体育训练学和教育学联系到一起。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科学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学科的综合化性越来越强。这种大环境对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自身优化和社会环境需求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与心理学、生物学等其它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它的研究发展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其包含内容非常广泛,是其他体育教育学科不能比拟的。在中国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与国际紧密交流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必须要扩大自己覆盖的领域。综合延展的方法是强化学科竞争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对于本来就是综合其他学科而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进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学科综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强化关于生源选拔制度研究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在各高校均积极扩招的环境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则需要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冷静面对扩招问题,学校在对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就业需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制定相应招生计划,真正做到重质不重量。同时学校在关于学生入学选拔过程中,也需要提高选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是我国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选标准,那么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及就业。在目前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重文轻武问题,则需要结合考生及社会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选拔力度,在进行生源选拔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选拔,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免出现“纸上谈兵”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实践能力中,运动技能则最重要,属于基础技能,不管是教学还是健身均属于是技能知识经验的传授,强化训练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均能够促进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所以在生源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均具有真才实学。同时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也能够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招生考试制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真正做好学生质量控制,选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突出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2.4强化培训方案研究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能够为国家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则需要对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出现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合理提高选修课课程数量,以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更大自由度,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大一些实践课程或实践培训课程,以促进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增加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程,同时也需要基于专业训练课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技术和比赛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技术训练课程,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其中需要加大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 重金属污染 特点 研究
1、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概述
1.1 可吸入颗粒物的概述
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的简称,也可以叫飘尘,是指粒径在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大气中的PM10通过呼吸作用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从而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而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各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总而言之,PM10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在许多时候更是为人们所忽视,但颗粒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呼吸系统健康。
1.2 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概述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的学者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结果显示了重金属Pb、Cu、Zn、Se、As是各城市PM10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PM10的贡献率为24.0%~49.7%。
重金属毒性很大,并且很难降解。当重金属进入大气之后,可以直接通人类呼吸何其他间接途径作用于人体,进而危害人畜安全。此外PM10中的重金属,成为大气气溶胶系统中的重要组分,本身可以发生一系列连续的化学转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催化氧化众多化学物质。
如大气中的Fe3+和Mn2+催化氧化酸性气体S02,使得大气中的强酸性物质浓度增加。一些重金属还能够催化大气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产生次生大气污染物,同时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转化过程。
2、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但最近几年的监测发现,我国可吸入颗粒中重金属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为了防止可吸入颗粒中重金属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保护大气环境不致恶化或根据大气可吸入颗粒中重金属的来源分析,来预防发生大气污染事故。
对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分析中,主要运用谱系聚类法。通过谱系聚类法,首先对各大气样品自成一类,然后把最相似的样品聚为小类,再将已聚合的小类按其相似性再聚合,随着相似性的减弱,最后将一切子类都聚合成一个大类,从而得到一个按相似性大小聚结起来的一个谱系图。从而得到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成分。
此外,可以通过外加均匀磁场、梯度磁场、均匀磁场添加磁种、梯度磁场添加磁种4种类型下对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中的重金属来与进行分析,如对于燃煤PM10团聚实验研究,均匀磁场由电磁铁产生,梯度磁场由铁氧体永磁环产生,磁种为Fe3O4和g-Fe2O3,对于空气的在样品之间定义相似系数,距离或相似系数代表样品或者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得到了重金属Fe的来源。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得到PM10中的重金属通常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重金属颗粒物。也就是说人为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是PM10的最主要来源。
3、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化学特性
在节能减排和减污的国际大背景下,为了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中的重金属作出了分析,了解其分布和化学特性。使得环境研究者能够根据其特性是直接控制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浓度或排放量,以防止大气污染。
3.1 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
通过降尘试样的采集,通过内径为15cm的采集器,高30cm的缸内加入300-500mL蒸馏水,上用尼龙网罩防异物落入。连续采集一个月的样本。利用适合于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的测定方法:GB/T 15432-1995中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得到了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是呈现随时间、空间和粒径分布变化的特点。总体来说: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呈现“双峰型”,重金属的分布峰值出的时间段为上下班的两个时间段,也就是上午8点和下午四点左右。其次,人体小于2.0μm的重金属细颗粒,由于粒径适于流动,其危害较大。
3.2 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特性
对于Cu,Zn,Pb,Fe,Co,Ni,Cr等可吸入颗粒物,由于AAS测量方法具有是它是利用待测元素所产生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好,干扰少,易排除。此外还.应用范围广,AAS可测70多种元素,既可测低含量和主量元素,又可测微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可测金属。于是,在研究中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AAS)对于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进行测量,了解到: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特性表现出能长期悬浮于大气环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于富集多环芳香烃、多环苯类、病毒和细菌等有毒物质,以及痕量有毒元素的特点,也就使得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易诱发哮喘,引发心脏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
4、结语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水环境面临的重要污染问题之一。虽国内外学者在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控制方面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控制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一直成为了大气环境问题的一大危害,应引以为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技能
一切以物理实验为主题的课统称为物理实验课。从不同角度,可以将物理实验课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教学形式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教边实验以及课外实验与制作等。演示技能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物理教学中的演示,需要教师掌握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然而,演示技能不仅仅是实验技能,物理教学中的演示不仅要符合物理知识本身的规律,而且在设计、操作中要符合学生观察、思维的认识规律。实验技能的主要目的是得出物理规律,而演示技能不仅要正确得出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
一、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技能的含义
物理课堂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操作、实物及模型展示、现代教学媒体辅助等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注意力,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的一类教学行为。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是物理教学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用于各种教学环节中。
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操作实验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观察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而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以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因此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本身(实验能否出现预期的物理过程和现象),还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验技能和教学的基本素质,还取于教师对演示实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对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
二、物理演示实验的特点
物理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时空内进行的,它不同于科学研究中的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与目的性并重。物理演示实验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一次具体的实验结果,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演示实验的选择和设计,都必须服从于教学目的。有时候,从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是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从教学角度来看却未必是合理的、可取的。例如,气垫导轨、电子计时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力学实验中消除摩擦影响和计时准确性两个老大难问题,但在说明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时,还是用打点计时器为好。在特定的条件下,物理演示实验甚至需要有意地对某些造成误差的因素的影响加以夸张或制造某些假象,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用伏安法中的内接法测电阻时选择小电阻,用外接法测电阻时选择大电阻等。
(2)直观性强,可见度高。物理演示实验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它必须有足够的可见度,它所表现的物理现象必须十分鲜明;它所显示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必须是简单明了;它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必须是正确易懂;它所选用的仪器、装置必须是明白而又易于操作。但是,在增加实验可见度问题上也要注意实验原理的正确,防止出现“假实验”。
只有清楚明显、可见度高的物理现象,才容易触动学生的视觉,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活动。我们可以采取增大器材尺寸,改善室内光线,选择仪器摆放角度以及选择合适演示角度、位置甚至向不同方位动态展示演示结果等方法,力争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另外,我们对某些变化小、效果差的实验现象,应利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将其投影放大,提高可见度。例如,非晶体导热性的演示、用验电器做检查物体带电、研究静电屏蔽、探索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等演示时,我们可采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将实验器材映射于屏幕上。我们也可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把通过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得出楞次定律的演示改为分组实验,这样,线圈绕法、指针偏转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学生观察,印象深刻,而且增加了他们的动手机会,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实验能力。除了投影、实物投影等手段外,还可以用示教板来突出实验的主要装置,以便于学生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特点;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0-0023-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合理课业负担的质性与量性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080)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汤志凌、於德甫。
收稿日期:2013-07-04
作者简介:罗琳,海安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江苏海安,226600)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於德甫,海安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海安,226600)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学生课业负担,也被称为学生负担、学习负担和学业负担。有关研究大致始于1981年前后,1995年前后开始增多,2000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09~2011年达到第二个高峰。①2012年5月,我们对海安县4所初中、2所小学的831名学生开展了课业负担调查,其中,男、女生各432、399人,二、四、六、八、九年级学生分别为39、91、81、412、208人。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主要参考、借鉴了陈传锋等[1]和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2]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结果
调查表明,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特点与全国及各地调查结果大致相同,可以从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两方面把握。
(一)外在表现
1.作息时间
小学生有四到五成6∶00~6∶30起床(二年级46.15②、四年级53.85、六年级46.91),有三到四成5∶30~6∶00起床(二年级41.03、四年级40.66、六年级32.10)。初中生大多5∶30~6∶00起床(八年级68.86,九年级60.58),也有一到二成5∶30之前起床(八年级11.92,九年级27.88)。初中生情况与全国调查结果(约2/5的6∶00~6∶30起床③)大致相同。
小学二、六年级学生有四到六成7∶00~7∶30到校(二年级61.54、六年级43.21),四年级有半数以上6∶30~7∶00到校(52.75)。初中生大多6∶00~6∶30到校(八年级69.66,九年级82.13)。下午离校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二年级16∶30之前(87.18),四年级16∶30~17∶00(51.65),六年级17∶00~17∶30(59.26),八年级17∶30~18∶00(67.96),九年级18∶00之后(79.13)。初中生到校比全国调查结果(41.8为6∶30~7∶00之间到校)约早30分钟,离校比全国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中学生在5∶30以前都能离校)约迟30分钟。
晚上睡觉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二年级20∶00之前(76.92),四年级、六年级20∶00~20∶30(28.40、28.51),八年级21∶30~22∶30(47.57),九年级22∶30~23∶30(48.31),也有不少是23∶30以后(34.78)。初中生晚上睡觉时间迟于小学生,比全国(54.7在22∶00以前睡觉)约迟30~60分钟。
2.课内学习
学校学习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小学二年级、六年级每天8节课(69.23、58.02),四年级9节,八年级10节(35.04),九年级12节或以上(70.53)。这高于初中6~8节的全国水平,与上海初中8~10节的调查结果④接近。
每周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选择比例最高的,除二年级达4节或以上(61.54)外,其他各年级多为3节(四年级53.33、六年级39.51、八年级64.63、九年级59.62)。初中与全国调查结果(41.0有3节以上体育课)相近。
关于自习课,二年级、四年级及九年级选择比例最高的,为“没有自习课”(46.15、46.67、43.48),六年级自习课大多可以“自己做作业”,八年级“有时上其他课”(40.39),初中自习课被占用比例比全国调查结果(29.4%)约高10个百分点。
班会课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一周有一节”(合计49.09),“偶尔上其他课”的现象较多(二年级33.33、四年级15.38、八年级30.62、九年级13.74),以至于被四年级、九年级学生列各选项首位的是“没有班会课”(54.95、40.76)。
3.课外学习
教辅资料(含练习册等与课程有关的资料)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在5本以下(74.36),四年级5~10本(34.83),六年级11~15本(38.27),八年级、九年级20本以上(56.17、63.59)。初中比上海选择比例最高的5~10本(34)多10~15本。
学校发的资料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5本(46.15),四年级、六年级12本(30.00、21.25),八年级、九年级14本(79.29、88.94)。家长购买教辅资料,二年级2本或4本(均为27.50),四年级、六年级3本(34.07、23.75),八年级4本(23.19),九年级3本或4本(均为14.63)。这与上海初中生家长买5本以上占15.4%的调查结果稍低。自己购买的资料多为0本(合计38.62),但随年级增长而明显下降(二年级82.05、四年级62.64、六年级45.68、八年级34.31、九年级25.73)。
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的全班集体辅导,二年级10.53、四年级3.30、六年级2.47、八年级8.05、九年级32.84。
大多数学生双休日都能休息2天(合计60.94),但仅休息1.5天的比例,八年级约三成(30.98)、九年级约七成(69.71)。全国调查表明,学校都有双休日补课的现象。
双休日,52.72的家长没有给孩子安排家教或校外辅导班;寒暑假,45.30的学生没有参加校外辅导班。
与平均水平比较,四年级学生参加0.5天家教或校外辅导的高10.97个百分点,八年级学生参加0.5天、1天家教或校外辅导的累计高10.08个百分点。
与平均水平比较,八年级学生从未参加寒暑假校外辅导班的低8.65个百分点,九年级学生参加1~2个寒暑假校外辅导班的高9.88个百分点。
4.考试和作业
一学期内全年级都参加的、时间超过一节课的考试或测验次数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四年级为0次(74.36、46.15),六年级1次(45.00),八年级、九年级增加到4次及以上(71.60、70.53)。
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为:周一到周五放学回家后,二年级、四年级0.5小时以内(87.18、51.65),六年级1~1.5小时(46.25);需要2.5小时以上的,八年级56.69,九年级59.9;需要4小时以上的,九年级为42.03。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间高于全国的1~2个小时,也高于上海的3小时以上。双休日,二年级、四年级1小时以内(66.67、31.46),六年级1~1.5小时(31.25),八年级、九年级5小时以上(35.28、71.01)。
二年级、四年级学生完成家长布置作业时间较多。与平均水平比较,1小时以内的,周一到周五高36.26、13.55个百分点,双休日高41.18、15.54个百分点。
(二)内在感受
1.小学生比初中生更愿意上学
小学生多倾向于“很轻松,想上学”(二年级92.11、四年级92.31、六年级97.53),初中生则多倾向于“不想上学但必须要上”(八年级65.12、九年级63.29)。全国调查结果是超过半数的初中生“很轻松,想上学”。
2.小学生比初中生更愿意考试
小学生首选“喜欢、愿意考试”(二年级89.47、四年级82.42、六年级75.31),初中生则首选“希望考试越少越好”(八年级46.57、九年级39.61)。初中生“希望考试越少越好”的高于上海的33.6;“喜欢、愿意考试”的仅为8.88,大大低于上海的24.8。
3.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自我评价高于初中生
中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首选“一般”(48.80)。二年级评价首选“较好”(48.72),四、六、八、九年级首选“一般”,但比例不断下降(四年级60.44、六年级54.32、八年级47.45、九年级47.83),各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则不断上升(5.13、6.59、13.58、19.71、21.26)。
4.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感受低于初中生
中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总体评价首选介乎“较重,勉强可以承受”和“一般,可以承受”之间(36.23、34.18)。二、四年级首选“较轻”(72.50、73.63),六年级首选“一般,可以承受”(56.79),八、九年级首选“较重,勉强可以承受”(43.14、54.11)。而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普遍认为课业负担一般。
中小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较轻”或“一般,可以承受”的原因,首选“为了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认为课业负担“较重,勉强可以承受”或“很重,不能承受”的原因,首选“升学、考试排名压力太大”(27.59)。
5.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
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首选“考大学”(39.78),其次是“找个好工作”(31.90),第三是“喜欢读书”、“学本领”(11.47、10.63),最后才是“学校好玩”(6.21)。
6.初中生对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于小学生
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依次为体育(16.46)、数学(15.87)、语文(12.24)、音乐(9.95)、英语(8.13)、美术(7.82)、综合(4.50)、科学(3.30)、政治(2.08)。初中生喜欢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分别比小学生低12.95、11.42和6.25个百分点。
7.中小学生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是“作业练习”
在学校中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依次是:“背诵”(-7.39,系“最有用学习方法”与“最常用学习方式”比例之差,下同),“作业练习”(-5.26),“考试”(-3.60);在学校中用得较少、但感觉较好的学习方式是“实验”(-3.90)。在家中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是“作业练习”(-3.97)。
二、研究结论
1.与全国调查结果近似,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重于小学生。具体表现为:①中小学生早晨起床、到校时间随年级增高而提前,下午离校、晚上睡觉时间随年级增高而滞后。②每天课时数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体育课、自习课随年级增高而减少。③教辅资料数量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学校发放的教辅资料与家长购买教辅资料呈现出X形:年级越低,学校的越少,家长的越多;年级越高,学校的越多,家长的越少。④放学后的全班集体辅导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双休日休息时间随年级增长而减少。⑤考试或测验次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完成家长布置作业时间随年级增高而减少。
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高度一致。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对课业负担的总体感受随年级增高而上升。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更不愿意上学、考试,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低,课业负担感受高,对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作业练习”。
三、讨论
1.学生课业负担的成因
现有研究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归因,主要涉及社会、教育行政(课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六个方面。[3]我们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课业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⑤;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源于家长。
研究还证实,学生课业负担常来自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负担常来自学校和社会。[4]首先,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首选“考大学”。同时,初中生对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于小学生,这些恰恰是中考的主要科目。其次,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自己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对课业负担的总体感受随年级增高而上升,越接近中考,学生的课业负担越重。我国当前招生考试存在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问题,不是真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为导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说到底不是来自于教学负担,而是评价负担。[5]
2.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育策略
现有研究表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区别对待,对小学生要侧重做好家长工作,对初中生要侧重做好学校工作。
做好小学生家长工作,除了要加强家校联系外,还特别要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对此,海安已形成比较系统、成熟的做法。2011年年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做了报道。[6]
仅从调查结果看,做好初中学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4个方面工作:①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学生课内外学习时间。②倡导科研兴教、兴师战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要摒弃机械、呆板的学习方式。③积极开发适应本地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资源,如“精练题”库、“易错题”库,从源头上解决当前初中生教辅资料过多的问题。④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考试要高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要尽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口语表达、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尽量实行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分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基础、不同追求的学生;考试评定要适当增加等级赋分的比重,努力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3.减轻课业负担不能忽视学生的内在感受
研究证实,学生课业负担与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尽管本地学生学习、作业时间等项指标反映出课业负担“很重,不能承受”的水平均高于全国各地,但认为课业负担“较轻”的却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甚至略高。
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理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仅仅着眼于课业负担形成的外部因素,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隐含的其实是一种教师、家长的“角”,而非学生的“儿童立场”。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漠视了。
课业负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内心乐意,再重的任务也轻松;内心抵触,再轻的任务也是负担。教师、家长应该在努力减轻学生外在的、显性的负担的同时,努力让学生乐学、愿做。
注释:
①在CNKI以“课业负担”为主题进行检索,1981~2012年共有相关主题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类文献849篇,其中2000年占8.23%,2009~2011年分别占13.42%、14.08%、9.67%,均远高于平均值3.13%。
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以下数据均为百分比。
③参见: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以下所称全国调查结果,均来自此研究。
④华东师范大学吴敏对上海某初中285名学生进行过学业负担研究,参见:吴敏.初中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以下所称上海调查结果,均来自此研究。
⑤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研究结果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压力来源老师占45%,自己占38%,家长占27%。
参考文献:
[1]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2]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J].中小学管理,1999(11).
[3]参见:李佳,等.“减负”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1(7).;周鸿.学生负担问题研究的现状、进展与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2(1).;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4]刘永和.“减负”不能这样“综合”论——与鲁林岳先生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5]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7).
[6]赵婀娜,华应龙.整体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海安:力求“三个不掉队”[N].人民日报,2011-11-25(18);丰捷.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抓——一个县的教育探索[N].光明日报,2011-12-05(16).
urvey and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ing Burdens
LUO Lin & YU De-fu
(Hai’an Bureau of Education, Hai’an 226600, China)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具有一批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工程人才队伍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今工业经济发展要求的研究生人才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出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及培养现状
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研究生要具有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科学与技术实验能力、工程和实践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就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按照培养研究型高级精英人才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已由以往的充实高校、科研机构为主逐步转向充实生产企业为主。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不断扩招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在对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师资不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的工科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尤其是针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刻不容缓。基于这一改革趋势,结合工科的学科特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要切实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工科特点和现阶段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分析,要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企业的技术进步为导向,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努力培养我国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在进一步阐述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前,有必要对其理论依据进行分析。
1.个人角度
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这是哲学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又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个人的素质紧密相连,同时它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个人能力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依据哲学观,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注重工科研究生个人的个性发展、实践能力、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并重,把工科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个性品质。
2.社会角度
当今工业经济时代需要具有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培养工科研究生将自我掌握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使其能够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外,作为当今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工科研究生,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工科研究生更早地融入社会之中,掌握更多的社会信息,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要切实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依靠高校的自身力量往往难以实现。在高校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的优势资源,可以弥补高校教育经费短缺、实验设备不足等缺陷。同时,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加强第三方的科研攻关水平,从而达到“双赢”。为此,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将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纳入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来,利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第一线的优势,为工科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
1.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
新时期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应具备的个人能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和验证能力,而是能够推动科研社会化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凸显出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是推进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2.“两段式”培养计划的制订
根据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确保基础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和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研究两个阶段,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按企业生产需要设置,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在实践创新教育基地进行。
3.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育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将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按企业实际科研课题需要进行设置,把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研究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科研需要中,缩短进入实际研究的磨合时间。此外,在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选择上,要把先进性与应用性结合起来,课题尽量来源于企业和社会,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四、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中原工学院经过近年的实践,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已经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在基地研究的学生的研究课题都是来自企业实际需要的省、市级科研攻关课题,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研究过程的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2.成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研发基地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和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研究两种模式,多次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并多次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其他创新奖励。企业利用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这一平台,联合高校优秀的人才资源,提高企业科技攻关的能力,使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成为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源动力。
3.成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有力杠杆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的建成对高校学科队伍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利用这一平台,高校将企业中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科技人员选拔到自身的学科队伍中来。同时,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所设立的人才培养项目和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这就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与企业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能够充实高校学科队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4.成为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在充分利用现有创新教育基地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符合工科研究生特点的教育规律,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尝试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静.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2]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