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37: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的精神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儒家文化为首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儒商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儒家文化体系中,仁爱、礼制、中庸、责任等思想的广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进行,就必须要秉承儒商精神,实现企业进步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本文将重点围绕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并为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提供良好的思路。
一、儒商精神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内涵
儒商精神的形成脱胎于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精神。在儒家文化精神中,既有君子品格的塑造,又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同时还包含着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商品经济的到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构建,让儒家文化在新时期与时俱进,放射出夺目的光芒。通过与时代商业的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了现代商业义、利共存,既能够促进时代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抵制经济朝着负面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以儒家为本的商业风貌
儒商精神展现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时代商业风貌。所谓的儒商精神,是指儒家思想与商贾精神的结合,在进行商业活动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将儒家文化运用到其中,以此来加深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培育企业精神,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进步。儒商精神是儒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将儒商精神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文化观、价值观的塑造,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不断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结合,塑造出企业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义与利的权衡,让企业经营与社会进步同步进行,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然而目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过分追求利益的畸形发展态势,影响了企业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遵循儒商精神中的以义取利观念,能够有效地制约不合理竞争的出现,从而维护良好的企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共同进行。其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权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突出“以利济世”的文化精神,用企业的经营成果来回报社会,担当社会发展的重任。
(三)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
儒商精神的实现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精神作为国家政治统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这种精神内涵则更多地与商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利益与文化的融合。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仅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商业精神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其成功运用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从而实现社会和企业的稳定前进。这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是儒家精神与商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革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精神、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相互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关系。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基础,为之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和题材形式。其次,由于儒商精神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时展的见证,儒商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使其在新时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第三,儒商精神与时代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碰撞的又一结晶,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注重精神与道德,排斥纯粹的物质主义。传统儒家文化在古代被统治者视为统治的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铸就君子人格,实现国民精神的塑造,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儒商文化的形成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原始精髓,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实现了精神内涵的进一步延伸,这极大地增加了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适应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态势的增强。
(二)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精神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精神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纵观当今的企业发展,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脱离文化精神及企业文化而存在,而儒商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其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总体说来,正是儒商精神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延伸到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去,使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从而保证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实现。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来说,应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统一性,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来进行。
(三)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位表里、互相促进的,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儒商精神也在新时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仅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指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掀起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构建。正如香港金鹰集团陈仲尼所理解的新儒商精神,应该是修身、治企、兴业、社会多方面的结合,不仅仅要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能够肩负起自我成长、员工素质提升、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多样化的责任,以此来不断地发挥企业的最大优势,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三、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要想实现儒商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广泛地借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为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创造基础。深入经典,不断丰富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准确地权衡义利之间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精神,才能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机遇,同时进一步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新时期的发展。下面将重点来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一)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
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同时也分成不少派别。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它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的总之,强调内心修炼与事业成功的并重,学会处理各种人际伦理关系,实现政治实践。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以及儒商精神的构建过程中,要善于从儒家的经典中来汲取力量,广泛地借助于《春秋》、《论语》、《孟子》等诸多文化经典,从而来实现现代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无论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员工关系的处理、企业管理决策方案的制定,还是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等,都要以儒商精神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此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
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以义取利是儒商精神的重要精神内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时刻秉承这种思想,来切实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第一,确立企业的发展宗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重,遵循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核心观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战略规划。第二,在企业开展业务的时候,也应该以儒商精神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学会以正当的方式解决各类业务问题,在实现有效沟通、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来最大化地维护企业利益,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第三,以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教导员工严格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正当的方式来取得属于自己的利益,从而不断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
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时刻明确其社会责任意识,为实现社会长远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首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儒文化”作为一切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发展宗旨和核心理念,必须要以促进社会良性的发展为依据,从而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即是很好的证明。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就必须要努力地践行儒家精神,拥有不屈不饶的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企业发展道路中的困难,从而为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所有行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大力倡导“以儒带商”模式,从而让企业自觉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
(四)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
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追求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中庸思想,还是贵中尚和的理念,都在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和谐发展的要求,掌握有效的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追求企业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有机统一。比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实现环境保护、绿色生产、节约成本等,从而实现和谐经营。其次,遵循贵中尚和的思想,构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企业对外发展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企业交际中的和谐。
(五)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
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发展的进步,就必须要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首先,将道德观念融汇到企业文化构建中去,号召领导者、企业员工都要不断提升自觉性,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要多开展各种各样的企业公益活动,比如社会救济活动的开展、成立基金会等方式,都是提升企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证明。总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儒商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融合,才能够不断地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实现其文化内涵的丰富,从而保证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商精神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塑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之道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特别是新儒商精神的提出,更加凸显出这种文化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儒商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丰富儒商精神的内涵,通过深入经典、以义取利、明确责任、和谐发展、强化道德等几个方面来对新儒商精神进行重塑,以此来为现代企业进步提供有效的文化动力,同时实现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格局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袁张帆.现代儒商企业的伦理审视[D].华侨大学,2006
[2]张英杰.论儒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3]王静玉.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D].河北经贸大学,2013
[4]林锐.儒商之道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06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天人合一;融合创新
Abstract: the indoor design only constant embodies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can have the lasting vitality. Confucian, Taoist thought and feng shui layout concept, garden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in th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full, and find 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design ground, is the focus of this topic.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ior desig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us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TU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2(03)9045
融
00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带动了室内设计的变革,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现代设计更加层次化、多元化,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唤起人们意识的觉醒。因此,人们在追求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层次的追求。不论是工作,亦或者是生活,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室内空间中进行。因此,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室内空间设计是继建筑设计之外对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展示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人们的美学追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外来文化也开始在中国室内设计市
场中崭露头角,国内许多室内设计作品在盲目的追随新鲜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意识形态也越来越淡薄,因此在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下在现代设计思维中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课题。
1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
室内空间设计是现代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体现文化精神理念,同时能够表现出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现代的设计思维大部分来源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因此,室内设计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追求。
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它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在囊括了文学、艺术、风俗、伦理、制度等内涵的同时,也以极大的包容力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特点融合到一起。
不可否认的是,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不断的向其提供着新的生命与活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下,中国室内设计不仅在内涵上越来越丰富,也使得风格不断的延续与传承。因此,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运用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脉相承的情感纽带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2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发挥和体现,是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的统一。张岱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可概括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承,融汇了道家、佛学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如此磅礴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与建筑学息息相关的堪舆风水文化与景观园林文化,也影响到了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因为建筑、室内空间、景观园林是一体化的,都是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的设计。
2.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哲学为主的思想主流文化,以仁作为核心的政治伦理精神,仁为善,为道,具有很高的人文主义价值。《系辞》讲“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即为仁者爱人。在仁的教化下,人们接受礼的观念,仁是思想,是儒家伦理精神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礼是伦理道德,等级尊卑精神。仁是思想,礼是核心,仁礼合一,因此这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根本:重要伦理而淡于宗教。
儒家思想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和。中,为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哲学智慧的结晶;和,为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宇宙万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大道也”,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相处中要折中调和,以和为贵,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也就是达到中和的精神境界,也就达到了儒家思想的至高境界即内圣而外王、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哲学文化价值理念。在审美观中中和之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仁善相融都是古代艺术文化的不断追求。
2.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主要是以道法自然,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讲求无为而治,守中致和等哲学理念。以道为核心,囊括了它的整个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认识论、辩证法等思想,对现代哲学思想及审美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把一切归于道,何谓道?老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是万物变化的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和谐统一才是万物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法则,是规律;法,是气,是纽带;自然,是天地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道法自然,天人和谐才是发展的根本。
图1
总之,相对儒家、道家思想,佛学思想讲求的是一种禅意,一种意境,因果报应,等哲学思想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法则。佛学思想极大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传统文化精神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同之处特点最突出的便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如在图1中十字交叉线的位置就是人,生于天地之间,为中和之道,中和近乎仁,也就表达了“内圣而外王”的哲学思维。一竖表示天与地,也就是天地之和,人居中间,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境界。一横则是表达时间上的流逝和血脉的相承,同时也表达出人居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应该寻求文化与设计的契合点,才能不断的继承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设计。
2.3堪舆风水学思想
风水学,又称堪舆,是古人建筑选址、房屋布局的法则,经过数千年衍变,形成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体的一种建筑选址、布局、营造、规划的方法,是一种地理选择与布局的艺术。传统堪舆风水学是人们对于地理自然的认知,是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它是寻求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法则,风水学讲求“气”的存在,风是气的根源,是送气之本。空间中要有气的运行,才能藏风纳气,万物才能和谐运行发展。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生万物的过程就是气运作的过程,记录了气态有孕育到发展、完善、终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阴阳的变化,五行的变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变化。在建筑选址过程中寻求气的运行变化,“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风水学中认为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地为最佳场所,这样才能阴阳协调,藏风纳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传统意义上讲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处就是最佳的场所。如图2所示即为传统意义上讲的风水极佳之所。
图2
此外阴阳五行学说、先天(后天)八卦也是重要的风水学理论观念,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在建筑及室内空间布局时,根据方位的生克变化来选择建筑布局,来追求最佳的生存环境。在古代建筑布局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的运用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紫禁城建筑布局中就是充分运用了风水学中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选址营建的。如图3所示,五行与五色同时与八卦、方位、四神兽等等都是紧密相连的。
图3
2.4园林文化
园林文化对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园林文化不仅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好的体现,也是道法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造园文化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意境,是传统文化哲学精神与审美追求的集结,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艺术境界。
园林文化已经逐渐走出来传统的造园方式的束缚,不仅追求其园林空间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时也开始出现在室内空间之中,借助于传统的借景、框景、漏窗、亭台楼榭等等造园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3传统文化精神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营造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室内空间中运用传统纹样,挂些中国字画或者是使用明清家具等,而是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塑造。并且将传统文化中儒道家的中和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审美思想得到充分的运用到设计中。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样室内设计亦是如此,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体现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且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室内空间之中,构建出一幅“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意境。在空间设计整体布局上要体现统一和谐的关系,空间陈设布局以及隔断等都需要与主题相融合。
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阴与阳,虚与实,曲与直等变化,设计中考虑到藏风纳气的需要,曲则有情的设计思维,充分的运用传统风水学的选址与布局原则,选择并设计最佳的室内空间环境。
3.2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中应用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引用,当室内空间确定了文化主题之后就可以根据文化意境进行直接引用和间接创新引用。一些传统的室内构件(如门、窗、隔扇、罩等)和家具以及装饰(如字画、工艺品、纹样等)可以直接应用在室内空间之中,起到隔断、装饰、连通、引导等效果,同时这些元素也可以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进行去繁就简、元素重构、提取重组等方案,从而进行间接引用。但是在引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不可忽略整体空间文化精神的主题,也不要过度的引用各种元素及装饰符号。设计与运用要与主题相辅相成,不要打破原有的文化意境。
3.3室内设计中传统园林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传统园林文化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意境,无论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还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或是“天人合一,融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思想。园林文化所展示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同时它的文化意境也与现代生态化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相融合。在室内空间中与建筑装饰以及陈设布局相互环绕映衬,巧于因借。室内空间布局与室外环境想融为一体,体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设计与文化的有机和谐,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室内设计中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例如贝聿铭先后设计的两所建筑及室内设计: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一个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包括西方设计)共同结合的产物,它走的是一条民族化设计之路,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另一个是手笔之作,继承发展了香山饭店的设计思路,将传统元素进行演变并结合地域特征,既彰显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又展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表1是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表1设计中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香山饭店 苏州博物馆
文化思维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地域特点
建筑特征 黑白灰水墨意境,诗情画意,建筑空间园林化,色彩统一静态美,四合院建筑特点, 黑白灰水墨意境,几何造型,打破大屋顶结构,色彩统一动态美,徽派马头墙,苏州建筑地域特点
园林文化 融情于景,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四季厅设计,月亮门 园林式景观,以墙为纸,以石入画,八角凉亭,创意山水
几何造型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漏窗取景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不规则形体
。
4结语
根深才能叶茂,现代室内设计只有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与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民族性的现代设计作品,才能不断的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要不断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不断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是文化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1982,(01)
[2]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3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常大伟.合借透境及其它―小议香山饭店的室内设计.建筑学报,1994,(03)
[4] 张轶.传统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5]万书元.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艺苑,2008-9-13
摘 要:从狭义文化视角出发,简要评说思想中潜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以此祈望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对文化思想的源流与影响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力平,于危难中力挽狂澜,才使满清王朝的命运得以延续;他善识人才,举贤荐能,以改变不良社会风气及建立廉明政治为己任,满清王朝才会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振衰起弊的中兴气象,他也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他还注意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在立言、立德、立功上成就了不朽之业。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更是中国文人历来尊崇的信条。而则是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完全按照这种信条做人做事。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等等,都反映了他是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
一、传统的“内美”思想:修身
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曾氏更是严格遵守这一准则,早年为自己立下诸如“修身十三条”等各种规矩,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他接人待物豁达平易、谦逊自抑,一生朋友众多,受人尊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则是通过写日记对每天的言行进行深刻剖析,并不断要求自己:“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数十年如一日,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圣贤”式的人物。因此,“修身”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的这种“反求诸己”的自我省察精神反映了传统的“内美”思想,是“修身”理想的具体体现。“反求诸己”不怨天尤人,不找客观原因;“三省乎己”,追求完善人格,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种严于律己、积极负责的人生态度。曾氏正是通过这种“内省”达到了“内美”的境界,从而提高了自身修养。
资质“钝拙”,但勤奋刻苦、性格倔强、志向高远、意志坚定,非常人所能及。他埋头苦干、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做法正是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他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也与传统儒家的个人理想相吻合。这些恰恰都是中国传统文人心态的体现。
二、齐家有道,后顾无忧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氏一直以其祖上留下的家风自勉,又在与家人不断的书信往
来中,努力去发扬这些家风并建立有用的新家风。历览史鉴,引以为戒,所以自勉:“决不做个败家子。”他严格要求家人子女:“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并在家庭成员中建立儒家所提倡的“孝悌”原则并以身作则:对父母孝顺恭敬,对兄弟悉心教导。这些从其《家书》中都可见一斑。还曾这样总结家庭兴旺的规律:“天下官宦之家,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他除了提出“和以治家”的思想外,还强调“勤以持家”,要求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克勤克俭,更要求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所以,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氏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是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可谓人才辈出、英贤荟萃,而这都与的儒家治家思想理念密不可分。
是个好儿子,能使父母放心;是位好兄长,对待弟妹,关怀备至;他更是一位尽责的好父亲,为儿女树立了好榜样。曾氏《家书》讲求道德修养、人生理想、精神境界,与儒家的主张如出一辙,正所谓“齐家有道,后顾无忧”。
三、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天下。”的确是把“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纵观其一生,他治学,脚踏实地、勤奋严谨;他做人,理想高远,努力执着;他为政,兢兢业业,尽忠无悔。他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通过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从而来彰显个人的人生价值;为了实现这种社会化的人生价值,他又义无反顾,坚定执着。这是一种对个体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意识,也是儒家思想中“修身”与“治国”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
综上所述,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不仅被看作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更被看作一种历史的文化载体。其实,透过“热”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他的种种关注,恰恰说明,处于变革时期而躁动不安的中国人,迫切企盼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渴望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得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天人合一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6-06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永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A Trial Study of Eco-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uthor: Lai Huaxi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character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us better realizing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at between aesthetics and life. Heaven-man unity is a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many rational eco-thoughts, and people are inspired to notice the vast field of humanity beh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y push society forward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Only when people’s living style and cultural taste are perfec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can human beings gain integrated lif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co-spirit; heaven-man unity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文象思维,体现了全面、深刻而完整的生态精神。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智慧,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①作为人脑的产物的思维及自然界的产物的人类自身理应是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有机结合,但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以市场经济为支撑的现代社会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工具理性倾向,而被完全“社会化”的现代人的生活日益脱离自己的自然主体,都事实上面临着人的本质的“异化”。
在人类思维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思维形态是前语言逻辑思维。所谓前语言逻辑思维是指在没有出现成熟的语言文字之前人类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将之命名为“原始思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语言文字出现以后,各种文明开始迅速发展和完善。语言文字作为现代人类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以及各种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我们在界定思维的时候,要将思维与意识、意向、认知、反映等概念区分开来。广义的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国哲学根据国外思维理论创造的一个名词,但笔者以为现有的中国思维理论将广义思维分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严密,因为形和象本是同义词,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无论是象还是形,强调的是事物的本来形貌以及人的感性认知后经过人脑反映后的一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而这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本质上还是要用语言文字或“象”来进行表达,比如文学通过“文”来表达,音乐和绘画依靠“象”来表达。目前有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探讨正在深入当中,在形象思维这一概念之外,王树人先生提出了“象思维”的概念,笔者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尝试提出“文象思维”这一概念。
中国文象思维是基于人类作为自然主体的反映世界的思维方式。最早对中国文象思维方式进行系统阐述的人是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他说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①“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②刘勰认为“文”与天地并生,而且只有人才能参悟“文”,运用语言文字将天地之“文”描述出来,就是“人文”。同时他认为“人文”有个优先性的条件,就是“象”,天地万物之“文”固然要有人才能言说,但是如果有了人却没有“象”,同样也不能形诸“文”,“人文”也就无从落实!接下来两句特别有意味,刘勰说:“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乾》、《坤》代表天和地,是《周易》里最重要的卦和象,在《乾》、《坤》即天和地两位之中,特别地建立《文言》这一《易传》方式,所谓《文言》,就是“言”之“文”,刘勰将之称为“天地之心”。这两句话不仅是天、地、人“三才”的同义反复,更体现了刘勰对《周易》之精髓准确的理解,即《周易》运用的是文象相生的思维方式或者表达方式。“文”和“象”要像天、地(《乾》、《坤》两位)和人结合为“三才”一样结合在一起,因为“文”、“象”结合的主体只能是人,而人只有通过“文”、“象”结合才能创造出“人文”!
中国文象思维通过“文”、“象”结合来创造“人文”,与西方概念思维倾向探究事物“单子”的意义不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必然导向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崇尚科学实证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从“文”、“象”的整体性、动态性、非实体性方面去创造人文,崇尚人文性,这是中西文化、文明的根本分野之所在。
西方现象学为我们揭示中西思维差异提供了一种考量,即西方思维秉承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过于强调客观世界的设定性及结构性,从而忽视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互动性与动态性。胡塞尔的现象学提出要对西方的形而上学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还原,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论”;海德格尔从揭示“存在”的真正面目出发,提出要通达“存在”,需要诗思,需要承认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德里达作为现象学的后起之秀,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现象学的还原,并在动物思想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上这些西方著名现象学学者所做的研究,都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去蔽”或“解蔽”的工作。如果我们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去还原中国传统文化,则必然会还原成“文”和“象”及“文”、“象”结合主体——人,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象学还原之后的现象——“文”、“象”、“人”去对应“天”、“地”、“人”三义,从而演绎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思维方式——中国文象思维,然后运用中国文象思维去证明、分析、解构中国文化的诸种特征,如生成性、变动性、整体性、观照性、人文性、生存性等等。
二
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文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历代典籍汗牛充栋,分经、史、子、集四部,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们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为历代相传的宝贵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泽被国民,更流传四周,播向海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是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人文系统,这个系统有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遵循人文规律。什么是人文?这就涉及中国文象思维的关键概念之一“文”。简单地说,“文”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世界万物都有“文”。古人是从虎豹、禽鸟之外在纹理,从世界万物内在条理和法度去规定“文”。从“纹”到“交错成文”,再到“文章”(先秦的“文章”概念是指事物的内在条理和法度),再到人类最有意义的创造“语言文字”,古人赋予了“文”极其丰富而精微的内涵。《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面上看天文和人文对举,实际上“天文”的涵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语词的丰富延展性。“天文”也要由人去体察,仰观天象,归纳出四季的更替、节气的知识和经验。“天文”的意义不仅在于制定历法,古人还赋予“天文”泽被万物、高高在上、刚健、雄性、运动等含义。由于这些潜在的或者人赋予的“德性”,“天文”的背后隐约形成了一个具有意志的神——“天帝”。由“天文”到“天帝”,这种“文化”很显然是“人文”的,或者说是“人文化”的。
“人法地,地法天”,人—地—天的层级结构是古人所建构的立体生存时空。虽然古人不可能具有现代天文学的知识,他们不知道银河系,更不知道有河外星系,他们也不可能离开地球到太空中去观察,他们甚至认为天就像一个盖子,一个深邃而遥远的苍穹,日月星辰都在其中运行,寒暑在其中更替,但是古人扎根于肉眼观测之“天象”,着眼于现实经营之“人生”目的的“天文”观测,形成了大量的“天文”、“地文”(后面用“地理”这个概念来表示“地文”,即古人通常意义上的天文地理)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足以建构一个实用的、现实的、相对稳定的甚至是精妙的时空体系和生存体系。
从时空体系和生存体系的维度去衡量,古人天地人一体的观念并不幼稚,更不愚昧,无论在哲学还是在现实意义上,它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和谐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人文”。无论是外在的纹理还是内在的法度和条理,它都是在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将“人”这一主体属性与客观事物之属性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独特的东方神韵,而与西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主客二元分裂的思想迥异其趣。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集中体现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上古典籍中,《周易》的哲学观念又集中表述在《易传》中。①冯友兰说:“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易传》的重要不在于这些道德说教,而在于它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思想。”②陈鼓应将《周易》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万物起源说、自然循环论、阴阳气化论、刚柔相济说、天地人一体观五个方面。③虽然不同学者各有表述,但大致是殊途同归的,而《周易》的天地思想、阴阳观念、循环观念尤其是中国哲学观念之核心。
古人的天地思想包含了起源论、时空论、和生存论。从起源论来说,《周易》《乾》卦《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④天的元气资生万物,天道变化,使万物性、命各得其所。阳气为万物之所始,君王或圣人遵循天道而为,则使万物咸宁。《坤》卦《彖传》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⑤地的元气是至善的,她资生万物,是顺承天道的。地广厚能容载万物,各种物类都能得到畅达。天地之元气是各种生命的起源,“元”古人解释为“元者,气之始也”。中国古代的起源论并不像西方现代科学所揭示的那样——生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分裂生长形成各种生命体;而是从生命体的内、外机制与运行来规定生命的起源,这就是关于生命起源的“元气论”。中国古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元气论”在没有现代科学揭示生命起源的科学认知之前,准确地规定了生命的自然属性,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生命起源论、生命时空论、生命生存论和谐地统一起来。而从21世纪的现代人的时空视角看,关于起源、时空、生存三者的关系仍然是统一的、永恒的。
从时空论来说,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天地之间生存,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在天地运行所创造的时空中生存。我们并没有超出古人的经验视界,并没有创造和使用太空或星际日历和记时制。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是和农业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生存所需的记时制严格依照历法来执行。
《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⑥“羲和”就是一个职业历法官员。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大概是羲和的下属官员。这四个人分别驻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测定春、夏、秋、冬的至、分,星宿分布情况以及民俗民风、物产等情况。
《周礼·春官》载:“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月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③“冯相氏”和“保章氏”属于春官礼官系统的下属机构,其掌管的也是与天文历法有关的事务。具体来说,冯相氏掌管一年四季的历法事务,而保章氏则专门掌管天文、星宿,通过观察天文的变化来预测祥妖。其人员配置情况如下:“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从《尚书》到《周礼》,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天文历法已经运用政府行为去管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他们通过专业的研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和数据,也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生活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代中国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不仅提高了天地在创造万物、承载、养育万物的“天赋”和地位,也将人的“天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天地,人就是宇宙自然中最有创造力和天赋的物类,难怪道家进一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古代中国的哲学观念里,人与天地一样,是有创造力和天赋的,人、地、天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在自然万物中,此三者处于较高的地位,而其他自然形态则处于较低的地位,这使无生命形态的自然与有生命形态的自然共同构筑起自然的时空。这个时空是统一的,相辅相承的。
从生存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内涵莫过于生存。《周易·系辞上传》:“生生之谓易。”对于“生生”,前人较少注意到它的复杂含义,而只偏重于“生长”、“生生不息”,如周振甫在《周易译注》中将“生生之谓易”翻译为:“生生不停叫做变易。”实际上“生生”具有多重含义,特别是要对照天、地、人三义来进行理解。笔者认为,《周易》之“易”除了前人揭示的“易”之三义,即不易、简易、变易以外,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含义,即“天、地、人”之三义。《系辞·上传》主旨是揭示天地人之关系,之所以标出“天、地、人”三义,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建构的起源论、时空论、生存论的整体要素和整体环境,脱离天地人三义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从这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就是天地人三义。只有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我们才能理解“生生之谓易”的完整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是天地人三义,天地人三义的精髓又在于“生生”即生存。可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却不是这样,无论是以《圣经》为主要文本的基督教,还是以古希腊文明为源泉的西方文化,其人文核心都是着眼于城邦制的“社会生活”的个人,是一种基于“个体的人”及“个体的人的社会”的文化,因而其人文核心汇集成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是天地人三义,或称人文性。人文性与人文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人文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进步思潮,也是关于人类价值的基本评价与认识,即要求尊重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类生命以尊严与价值;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类生命以相应的民主与人权。但是,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并不在于用来表述具体的行动理念和社会理念,而是从人类以何种生存体系这一维度去规定人类的世界观及生存观。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性的核心是“天地人”三义,即人类不是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的主体,也不是凌驾于生命世界之上的主体,而是与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息息相通的主体,这便是“天地人”三义留给现代人类生存时空与生存体系的最大启示。
三
“生态”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ECO”,本义为家园,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回顾地球环境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由于欧美国家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加快,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较高。也就在这一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团体开展了环境运动,倡导绿色、生态,抗议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社会的普遍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全球性的产业梯次分布形成,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态势使工业化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从而使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超越一切意识形态性质的文明而成为当前倡导的世界性主流文明形态。各国就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际上政府间也围绕环境保护展开合作和谈判。
通过对环境污染历史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工业化其实是环境污染的“祸端”。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工业化在全世界的进程不会改变,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现代生活是值得尊重的。在这种潮流和趋势下,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生态文明之路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图书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50-0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将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以及馆员的人生价值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价值极为珍贵。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无数的优秀儿女,也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与古希腊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希伯莱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重视人与神的关系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宗教神学的东西从未占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自孔子起就有超越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祥又何取焉……从此而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中国哲学,无论儒、道、佛,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无一例外地被儒家的人文精神所同化。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有实体的,且在天地间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一般儒家都主张“保生命”,同时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
(二)道德至上
孔子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其价值观的第一原理是“义以为上”,即是说道德乃是最高的价值。“仁”是孔子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仁”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爱人。他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在“仁爱”的行动上,儒家提出了具体的层次要求,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为“仁爱”之心在实际行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体现了道德最本质的含义,即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在道德实践上,孔子提倡“杀身成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把仁看成是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在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一种激励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文化内驱力。孟子明确提出人有“天爵良贵”即天赋而内在的道德意识,它既是人性的本来,是后天德性冶锻理想人格之所以可能的根本依据,也是人生最高的价值维系。儒家主张以为人、为群、为公、为义、为理作出发点去理解人生价值和道德践履,反对为我、为己、为私、为利、为欲为根基的价值观。
(三)自强不息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永无止境,君子要效法天,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象传》云:“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系辞传》又论健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这是说,天之至健在于能知险而克服之,以达到恒易。儒家重视“不息”,《中庸》云:“故至城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孔子又提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虽屡屡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说:“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四)和而不同
“和”是一个有着丰富、深刻内涵的范畴。中国思想史上对“和”作了界定:“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万事万物都有着内部固有的和谐,整个世界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和”是事物生成的原因,也是万物兴旺发达、社会吉祥幸福的原因。“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而与“贵和”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持中”是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儒家极重和谐,以“中和”、“中庸”为最高价值。《中庸》中首提“时中”,亦即经常地保持动态中的平衡的意思,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过犹不及”、“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凡事要在矛盾对立面之间保持必要的谐和,既不简单混同又不固执一端,而且这还被提到了区分君子小人的人格作派或道德水平的标准的高度。“贵和持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的体现。
(五)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上,就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周易大传》在本体论上主张“太极阴阳论”,认为太极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万物的根源。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便能知天。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在所著《正蒙・西铭》中以形象语言宣示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天地组成了一个统一体,他们应该加以协调,而不能互相取代,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儒家强调用天道(天理)与内在性命(人性)二者的统一来规范人生;道家的人生追求不是去认识和改造自然,而是体悟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则更为直接,用“明心见性”的口号直指人心,旨在通过精神世界的和谐达到个体生命内在的超越。这种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人的道德意志和主体人格的自觉、有利于审美生活情趣的形成和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二、借鉴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现代图书馆
(一)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平等对待读者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博爱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博爱。博爱即无论亲疏、贵贱、远近,信仰不同,都是平等对待。在图书馆工作中,馆员应平等地对待读者。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年轻的读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年老的读者,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尊敬他们。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根本,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所在,而服务必须要有科学和实证的认知态度和民主平等的意识。如果没有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意识,服务就会没有生命力,就会失去读者。只有把读者满意原则作为首要内容,把为读者服务放在首位,平等对待读者,才能保持稳定的读者群,这是需要图书馆人共同的、长期的和艰苦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三适当”和三最原则,即“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为最大多数读者,以最低的花费,提供最好的读物。因此,图书馆应尽可能扩大服务范围,让全社会的人得到知识的浇灌,让更多的人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达到身心和谐,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二)树立道德至上思想,爱岗敬业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知识性和服务性的工作,高尚而清平、伟大而平凡,这就需要每一位馆员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对读者工作的责任感,不断培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履行好自身职责。馆员对待人生要有积极的态度、进取的精神、开阔的胸襟、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对待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对待人和事要有理智的情感、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在工作中,图书馆馆员要恭敬地对待领导,对待同志,对待读者,做到有礼、有节、有敬。用微笑服务于人,拉近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诚信对待别人,不巧言令色。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仁人之心,认知读者,接纳读者,服务读者,维护图书馆的和谐。
(三)树立自强不息思想,不断开拓创新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号召人们打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旧观念,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变革创新,积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图馆的资源构成也由原来的纸质资源为主转变为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共存的形式。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图书馆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资源的便捷性、时效性等优点也使其日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果图书馆员仅停留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上,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进取,找出差距,找准前进的方向,有所作为。通过在实践中锻炼、教育与培训、交流与合作等途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等。
(四)树立和而不同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的关系。图书馆是一个各项工作紧密联系,馆员之间因工作交往、沟通较频繁的组织。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将有利于整个图书馆的协调和发展,为馆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因此,领导者应严于律己,以德治馆。对待下级态度谦和,宽以待人,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赢得大家的爱戴。在图书馆内部,由于成员的年龄、经历、学历、性格、性别、能力、分工利益等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馆员把心思都放在对付和防备人上,那就不会有很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紧张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内聚力和发展。因此,“人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馆员之间必须融洽、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有效率地进行工作。
(五)树立天人合一思想,美化工作环境
图书馆是大学生除了教室以外出入最多的场所,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曾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美国学者哈特说过:“大学不可能伟大,除非这所大学有一个伟大的图书馆。”现代高校图书馆往往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比别具特色,因为建筑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凝固的形式传承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外在建筑文化,而且内部设计与环境布置也具有环境熏陶和育人的优势。只有爱自然、爱万物,才会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图书馆员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图书馆建设贡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美化自己的工作环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读者入馆犹如入家之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白瑞明.论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积极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2.邵畅.试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情报资料工作,2005(4)
3.刘北芦.浅论高校图书馆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4.董秀菊.传统文化与图书馆阅读指导[J].图书馆学刊,2009(8)
5.郭科文.论图书馆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融合[J].图书馆,2011(1)
一、新时期大学生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认知特征
由于在不同以往的社会背景下出生、成长,因此也显现出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其中,“互联网”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影响甚至决定他们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以其信息化的图像传播方式、产业化的商业传播目的、大众化的舆论传播样态改变着一代人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认识。在互联网世界中,聊天室、QQ、飞信、MSN、视频这些网络交流媒介,逐渐被越来越多喜欢搜罗新知识、寻求接受新思想、乐意吸纳新文化、渴望获得新朋友,拥有娱乐精神、自我中心、外向特质等多元价值体系的“90后”大学生所推崇。
二、高校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反思重构
(一)内容设计应凸显时代性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并不简单局限在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等传统课程中,也不能离开时代背景孤立存在。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除了通过增设社交礼仪、国学简史等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之外,还可以结合时政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阐述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人际和谐、个人修养的重要价值意义,以此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民族心、社会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形式应突破灌输式
传统文化精神教育以往的教学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中说理教育、典范引导、文章诵读等单项知识传授与被动接受过程的灌输式教育来完成的。新形势下高校既要改变灌输式教育方式,也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化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需要进行有目的教育。选择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的信息接受形式,通过电影欣赏、诗歌鉴赏、求职模拟、实地参观等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使学生乐于了解、乐于接受、乐于实践,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大学生个性结构的优化、良好性格的培养、积极态度的形成。
(三)教学实践亟须回归生活
在以往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育很多时候被简单理解为“教学”。要使传统文化教育切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的,就必须使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生活。让在温室中成长的新时期大学生在参与生活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真谛,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感悟真谛中知行结合、用于实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使自己在从理论到生活、从生活到理论的反复实践中成长升华。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话式交流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兴趣,使“生活”在大学生眼中成为一个充满诗意文化内容的大课堂,引发他们的兴趣与共鸣。
三、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遵循教育主体原则
教育主体性原则倡导将教育主体视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倡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引导他们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强调传统文化精神教育是五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基石和脊梁,也要突出民族文化、传统精神与现实精神、时代精神、现代社会的融合贯通,充分根据他们的信息接收特点发掘传统文化精神这一宝贵资源,开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为各种载体形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载体、形式、方法,为完成传统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二)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张扬自信、表现自我的个性特点,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书法比赛、摄影大赛、主题演讲、读书笔记评比、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科技文化学术节等有益的第二课堂活动,在高校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氛,建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紧张、不善交往的微观环境,摆脱过分依赖网络交流的弊病,把他们从网络世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在和睦友好的氛围和沟通良好的情境中,创造性地、积极地、自发地调整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影响塑造他们美好的情怀操守和共同道德,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加强人际沟通指导
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除了享受在虚拟空间中与人交往得到的新鲜刺激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少与同学、老师、家长的感情联系和正常交流,产生人际冲突和生活压抑的情绪,转而向网络世界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空虚的平衡。但过度依赖互联网交流则会导致抑郁感和孤独感的增加,最终形成社会孤立与社会焦虑,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个体差异深入探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需求,有效调动人际关系测量、角色扮演游戏、价值澄清、行为矫治等教育手段,真正找到能使大学生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良好互动沟通的有效方式。同时,通过传统文化中人性的审美与表述肯定人性的纯真和善美,将主流价值标准和传统文化精神渗入学生的心中。
(四)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精神 图书馆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教育理念等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继续总结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这对丰富一个行业传统精神之底蕴具有深远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人类文化的产物, 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以特有的方式保存、传递 、整理、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使人类文化的血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不枯涸。优秀的图书记录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到图书馆就可以“观古今于顷刻,抚四海于一瞬”。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既有赖于图书馆对文献的收集、保存,又借助于图书馆的传递和教育功能。文化的延续,使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荣和昌盛的根得以永恒于天地之间。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仍有着大价值,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忠恕”,可发展人的宽容和献身的精神;“以和为贵”,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群体意识”,可增强民族凝聚力、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将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职业道德建设以及馆员的人生价值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正是图书馆工作中倡导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重视“刚”的品德,他说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仁”是孔子要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他认为做到刚毅就接近这一境界了。孔子强调人既要刚毅,又要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学生曾参进一步发挥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泰伯》),强调“士”要有勇于担当道义、不屈的奋斗精神。老子的《道德经》说:“知人者,智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无不在激励一种自尊自重与自信自强的精神,一种刚健的浩然大气。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主导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应是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书馆是一个墨墨无闻、传播知识的服务行业。“爱岗敬业”就是要求馆员热爱图书岗位、忠诚图书事业,要有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甘为人梯、乐于清贫的奉献精神;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忠于职责、不求回报的服务精神。图书馆员作为服务者,应本着真诚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快捷、准确、及时、周到的服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要认真倾听读者心声,细心体会他们的需求,重视每一位读者的意见,真诚服务,发扬以人为本精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所有的读者在利用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以服务赢得读者,在履行社会职责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
2、仁德人格的塑造应作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体现于实际工作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表现在重伦理道德,倡孝亲敬长。如孔子《论语》的主旨是仁义道德,阐述了“仁”的个性修养、“礼”的社会伦理纲常,充盈着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伦理道德实践,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从崇尚伦理道德的精神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圣外王”的仁德人格。仁德人格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仁德人格强调忠、孝、信、义等道德规范,推崇慈、智、勇、刚、毅、勤等行为方式,凸显了理想人格中德性因素的崇高性。因此,仁德人格的塑造应作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体现于实际工作中。
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是一个公益行业,馆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服务态度的好坏都会对读者产生直接影响。应自觉培养高尚的品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要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信念深深扎根于馆员心中,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想读者之所想,思读者之所需,把读者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和读者斤斤计较,做到读者态度不好馆员也不生气,时刻不忘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图书馆员应有的修养。馆员亲切的微笑、悦耳的声音、优美的语言、文明的举止、热情的服务、丰富的知识无形中会带给读者春风化雨般的愉悦感受,并给读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使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关心、帮助的关系。培养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强化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仁德人格在图书馆员身上得到较好的体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因此有了长远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3、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群体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明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和谐的关系。“忠恕”之道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营造出一种人人将心比心,互相宽容、仁爱待人的社会和谐气氛。儒家关注人和人的关系,道家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探讨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理想是“太和万物”,使世界达到最完满的和谐。追求平衡、对称、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所以构建和谐图书馆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和谐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围绕着“人”这一核心,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以及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信任人、善用人的和谐氛围。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读者,也包括图书馆员,应努力从方方面面为读者、图书馆员创造“家”一样的感觉,激发社会各界对图书事业的支持,使馆员的创造力、服务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发挥,促进图书事业的发展。
3.1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图书馆要生存和发展,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除了领导的正确决策外,更重要的是全体馆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奋斗。因此,内部协调首先就应协调好领导和馆员之间的和谐。
3.1.1领导方面,图书馆应有一个团结协作、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将有利于整个图书馆的协调和发展,为馆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领导者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和信任馆员、关心和了解馆员,多听取馆员的意见和建议,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使领导与馆员之间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共同创造图书馆明礼诚信,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各岗位人员设置上,应针对不同岗位的需要和馆员的能力、水平、性格等,作出合理的工作安排,因人制宜,扬长避短,精心择人,尽可能地保证每个馆员都在适合的岗位工作,找到自己的发光点。人尽其才的安排将会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3.1.2馆员方面,馆员对领导者要以尊重领导和热爱集体为原则,努力做好领导分配的工作,和领导多沟通,通过领导和馆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协调的工作氛围;馆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协调,互相帮助,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谅解别人的短处,以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做到“有理也让人”,就能使馆员在顺利时共同奋斗,在困难时同舟共济,从而凝聚前进的力量,创造成功的机会;图书馆的全体馆员为了共同的事业,从工作出发,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建立起和谐、团结、互进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群体优势,加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和谐的精神。
3.2、图书馆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对读者充满人文关怀是图书馆与读者关系和谐的关键。图书馆要对所有读者开放,关爱所有读者,主动收集、整理读者所需求的信息资料,依据不同的读者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使每个读者都有一种被关注、关怀的感觉。馆员们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技术,还必须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馆员要有平等的心态去揣摩读者心理,倾听读者的需要,善于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做到处处事事体贴、关心读者。在为读者服务中,要谦虚和气、谈吐文雅,时刻注意不因自己的行为对读者造成损害。把自己阳光般的微笑和敬业精神呈现于读者面前,做他们的朋友,尊重、信任和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和合作,改善馆员和读者的关系,增进彼此感情,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促进馆员和读者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黄亚男.合理运用道德体验模式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图书馆,2007.1
[2]瞿喜保.解读图书馆“以人为本”.图书馆,2007.4
[3]秦剑.构建和谐图书馆.图书馆论坛,2006.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性
1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是指当下时代的本性,是一种精神性的理念,现代性与现代化不同,现代化所注重的只是现代之所以成为现代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现代化是时代的现代性的一种具体表现,现代性是推动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按照杨春时先生的说法,现代性具有三个层面,即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某一时代的现代性首先表现为对前一时代思想禁锢的感性冲破,即一种被解放的感望;其次感望被理性所肯定和规范,现代性也就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由于理性具有制约感性的作用,一般说来理性精神就是现代性的主体;无论哪一时代都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也在通过哲学、艺术等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并追求终级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就有了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点
现代性是一种历史的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具有圣化倾向,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孟子被赋予“亚圣”尊称,和欧洲神学宗教严密的规章制度统领社会不同的是,中国是儒教即圣人之说统摄了数千年来传统社会的感性和理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终极目标价值的“内在超越”,讲求“天人合一”、“体用不二”。如果说西方现代性是“脱神入俗”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则是“脱圣入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也分为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但又具有和欧洲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现代性也是强调个性解放的,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进程中,虽然起始于救国图存的运动中,一开始就表现出集体性和民族感,并没有西方感性现代性的强烈的个人主义的倾向,但也有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然人数很少但毕竟是数千年来思想禁锢的突破;在理性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为引进科学和民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理性现代性的引进,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几乎跨越了感性层面而直接进入到理性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阶段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道德体系,在引进现代性的同时,是否抹杀了其本身的道德功能性?打倒了孔子的权威,消除了传统文化的圣环,但是否也取消了中国文化的超越功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对西方宗教、哲学、审美等形而上层面的忽略是否导致了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片面性?如此种种,我们的文化在现代性的进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在自身的反思中不断的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论灌输、实践强化、考核评估、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方向性引导,这些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心理及实际后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作用日益弱化。因此在新时期的新情况下,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点对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上述片面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3.1 传统文化“脱圣入俗”,力图率先在高校中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如前文所述,如果把欧洲文化的现代性说是“脱神入俗”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就表现为“脱圣入俗”。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性色彩浓厚,甚至几千年来儒学更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自近代以来,尤其是之后,儒学的地位逐步下降,改革开放之后,大量西方思想的引入更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化色彩淡化。传统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学,而逐渐表现为更加平民化普及化的凡人之学。
大学是时代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更被称为时代的骄子。作为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该紧随时代的最强音,在高校中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高校一般都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大多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学生并不能真正的亲身实感的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染,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教化,强调修身养性的人格修养。在这方面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尤其突出。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各方面的努力。
3.2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引导,培养其创新能力。所谓现代性,就是相对于前一时代而言的新的时代特征,前文所述现代性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感性层面,感性层面的重要特征就是宣扬个性的爆发对传统的突破作用,只有突破才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政治立场的引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一般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这两点是不能互相脾益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试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若以牺牲个性为前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个性的宣扬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不可能在创新意识上有所建树。传统文化现代性的感性层面就是对圣学的平民化突破,在高校中普及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提倡传统文化自身的突破精神,以此为依托,激发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更加明显。
3.3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其他教育方式相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理性层面表现是从西方引进“科学”、“民主”思想,体现出一种包容性之后的进步。在高校中,把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融合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传统文化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普通教学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中又包含着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教育和生活常识等,在整个学校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大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刻板的相对独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共创校园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4 不断利用传统文化开拓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途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反思超越阶段就是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超越的过程,这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很大启发的。作为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开拓上,也应凸显新的特色。除了对已有资源和活动的整合利用外,还应努力开拓传统文化除“经典”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力求把丰富的兴趣活动搞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以亮点带动全局,以全局促进新的亮点。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时代性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在所有科目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学习语文能学些什么,除了识字辨音、组词造句、熟读成诵、阅读理解以及文章表述这些基础的知识能力方面的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传统文化刚好就发挥了这个作用,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将针对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
高中课堂是为了面对高考的学习阶段,学习任务紧,学习压力大,在学科教学中教师的侧重点都放在了对于解题技巧解题思路相关的应试实用知识,而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寥寥无几,导致学生情感残缺、高分低能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寻求塑造学生情感的方法。别的学科倒也还好,语文学科确是肩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任。那么传统文化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借助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来向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在接受爱国主义学习的同时塑造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报效祖国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熟读背诵优美篇目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深厚的积累。
2.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点前面提到不用赘述,所以传统文化就应该在高中课堂上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作为重点的内容传授给学生,除了课本上的传统篇目之外,教师还应该发掘课外的优秀古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但是除了日常讲课之外,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有待商榷,下面笔者就将重点分析探讨一下。
2.1充分利用教材,发掘传统文化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面临人生一大分水岭之前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在知识能力上面的培养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教育部门不能只关注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还要关注他们在情感素质方面的培养以及在内涵修养上的培养,所以教育部门在设计编写教材时就适当加入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篇目,这些优秀篇目是经多个研究者综合考虑后决定的,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教材的利用就相当重要和关键的。要充分的钻研教材,发现其中的优秀篇目加以利用。比如语文课本中的《劝学》篇目,教师要充分讲解文章的作者内容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劝学的当今意义,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到学习的巨大作用,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想,不光如此,还要学生认识《荀子》这本作品,帮助学生鉴赏这部作品,品味其中蕴含的古人优秀思想。
2.2锻炼学生语文思考的能力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的一种语法体系,对于汉语来说也是如此,汉语语法体系在现代文中主要有语素、词、短语、句子四个语法单位,在句子上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句子成分,在几种成分的排列上也遵循着固定的格式,宾语放谓语后,谓语放主语后,比如“我写字。”这句话,就是典型的现代汉语格式“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对于古代汉语来讲却并非如此,还以《劝学》举例,《劝学》中的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但是学习不能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所以应该是学习不可以被停止,简便来说,不可以停止学习,就是“不可以已学”,“学”是“已”的宾语,本应该放在“已”的后面,但是原文却提前了,这里是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所以需要学生分析并积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古代文言文中还有很多优秀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需要学生欣赏并积累。
2.3培养学生鉴赏传统文化的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篇目值得学生积累,但是积累之前要先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弄懂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时候,教师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明显行不通了,鉴赏讲求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的鉴赏方式和鉴赏方向都不相同,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这个世界,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观察这个世界,这才是语文的强大魅力所在,那么古代文言文较之现代文还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的发挥空间更大,其中蕴含的思想也更加深奥,更有利于学生培养鉴赏能力。传统文化不仅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提升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相当重要。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探索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在教材、鉴赏和思考上多下功夫,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